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09 10:3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业技术方面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多因素农业技术论文

1农业技术本身因素影响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但是,在农业技术传播推广过程中,由于这些农业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在具体实施时,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1技术适用性、可操作性因素制约

农业技术在传播推广时,涉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也就是这些农业技术能不能大面积实用?在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有没有条件进行相关操作?农民朋友能不能独立操作相关技术措施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农业技术就没有推广价值。不管技术本身的科学性有多高,也不管技术实施之后的效果有多棒,不能让农民顺利使用,这样的农业技术就是标准的花瓶,没有一点实际价值。在农业种植时,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技术。由于 地形多样地质条件也呈现复杂化,对土壤进行监测,其难度就非常大。所以,像这样的农业技术由于自身制约因素太多,不能具有全覆盖性,农民根本就不可能随意操作,而要科技人员每一小区域都进行土壤测试配方,工作量是巨大的,也是现有科技条件所不允许的。这样的农业技术自身就存在传播短板,无法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

1.2技术效益显著性因素制约

特别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生产天然无公害农业产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有很多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例如,大力发展黄栀子种植,实现黄栀子基地化管理,就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经营效益,还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这对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收入,都有重要积极推动作用。推广黄栀子基地种植技术,其效益显著性就非常明显,也能够获得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同。 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而且也靠近著名旅游区桂林,发展农业旅游想必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农业技术项目。但是,由于地缘问题和交通、环境、宣传等因素的共同制约,如果在 大面积推行农业旅游,大搞“农家乐”经营,恐怕就难以取得预先效果。像这种农业技术没有显著的经营效益做基础,就不能获得推广空间。每一项农业技术都有特定的时空限制,在推广传播时当然要遵循这个限制,不然就是盲目,不仅不能收到经营效益,还可能会造成亏本损益。

2农业技术传播组织因素影响

农业技术传播推广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管理,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在实施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工作时,由于农业主管部门组织不力,或者是农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都可能导致农业技术传播出现组织管理漏洞,使得农业技术难以与农民经营实现自然接轨。农业技术依然得不到有效落实,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受阻。

2.1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受限

2002年~2013年9月,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其他站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但单位属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管理权在乡镇政府,人员配备、设备管理都属于乡镇,县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管理只限于业务指导。像这样“管事不管人,管事不管钱”的现实,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时,必然要遭遇到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乡镇随时都可以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到乡镇政府帮忙,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搞农业技术推广传播,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农业技术推广力量,农业技术当然就难以被农民实际应用。

2.2基层技术人员素质低下

自从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之后,由于乡镇常常抽调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去做计生、林改、征地、维稳等政府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就显得力量过于薄弱。本来专业技术人员就不足,加上政府借人,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短缺,而且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已经严重老化,10多年没有做农业方面的工作以及相关知识更新,农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归口管理,不同专业的人员不断混杂进来,在职在编属于农口人员已经不到1/2。推广农业技术这样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只靠这样的技术队伍又怎么能够顺利实现呢?为提升农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质素, 乡目前采取的解决措施:县农业局管理为主,充分利用2013年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加强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和知识更新。这项措施可谓是雪中送炭,很多农业技术人员有了学习提高的机会,但农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太低,要想扭转这个局面,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3农业技术需求方制约因素影响

3.1农业企业制约因素

虽然引进了一些农业企业介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但由于覆盖面还较窄,不能给农业技术推广创造更多经营优势。特别是农业特色种植,如果没有大型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介入,农民生产就难以形成产业化链条。农业产品销路出现问题,农民种植积极性就要大打折扣。因此,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还需要加强,农业走产业化之路才能成为现实。但是近些年, 的桑蚕产业化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的引进了三协、贵盛、洛江等缫丝厂。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很好的起步。

3.2农民素质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资源不少,但大多都外出去谋取职业。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会走出去,留守的自然是老弱妇女儿童。这个群体文化程度很低,又没有求知的欲望,学习技术的热情自然不会很高。这也为农业技术传播推广造成障碍。

3.3传统意识制约因素

由于长期种植习惯所致,很多农民受限于传统种植的约束,不敢随便改变经营方式;对新技术新工艺存在疑虑,特别是害怕出现经营风险,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传统种植意识已经严重制约一些农民的思想,对新技术常常持排斥态势,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3.4组织体系制约因素

农业技术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农民在接受这些新技术的时候,常常是本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不亲眼看到结果是不会轻易相信的。如果农民能够看到邻居亲朋好友使用一些农业技术获得成效时,这样的传播就会非常有效。像这样的传播要比农业技术人员劝说更有成效,这说明组织化发展对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更为有利。 农业合作社还没有形成规模,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很多农民还在自己探索市场进行相应产业调整,当然存在一些盲从性。因此,加大组织化管理,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

4农业技术传播方式因素影响

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当然离不开有效的传播方式。传统的选择方式大多是采用广告、传单、广播、电视等媒介,开展农业技术的宣传推介。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传播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这给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带来麻烦。

4.1推广方式不合理

农业技术传播推广,要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民做示范做讲解,但现实是,很多农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现场实地操作,而是喜欢在教室里讲道理,即使有到田间地头的,也不能深入。因为有些农业技术需要实地观察和跟踪指导,如果技术人员不能深度介入,只是纸上谈兵,这传播效果自然就打折扣。有些地方为搞宣传,甚至花钱请农民参加培训,替相关单位造势当“托”。这当然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正常传播和推广。

4.2信息技术不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推介平台,像基本的设施、图书等,但很多乡镇没有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办公场所,更没有租借图书资料等业务设置。农民难以从乡镇农业机构中获得想要的技术资料,即使是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也不能快速获得相关技术支持。这也为农业技术传播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从2013年后,农业局归管后,各乡镇的农业推广站都配备了较为齐全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投影仪、相机、桌子、板凳等。这使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得到很大的提升。

5农业技术传播政府政策因素影响

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推广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农业技术传播组织管理方面,如果政府给予有力支持,特别是农业技术人员配置都能够得到有效加强,开展农业技术传播自然就有物质保障。政策支撑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周期较长的工作,如果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就可以大大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潜力,为实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如果政府能够重视农业技术传播工作,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力度,为农民牵线搭桥,推广相关农业技术就会更有成效。反之,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推动力不足,自然就会对农业技术传播带来副作用反效果。

6结语

农业技术传播不仅给 农业经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虽然农业技术推广好处多多,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是要遇到一些制约,有些是意识问题,有些是技术问题,有些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困难。要找到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方法,首先要弄清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农业技术的大力推进,为实现农业大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作者:陈田贵 单位:广西省鹿寨县寨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农业技术创新社会网络论文

1理论基础及假设

用社会学术语来说就是“社会结构”影响“能动作用”[20]。Krackhardt(1992)认为在社会网络关系可分为三种:情感关系、情报关系与咨询关系[21]。因此,结合前人基础及研究的实际情况分别构建农户的三种情境网络,分别是:朋友网,即在日常生活中,农户之间经常在一起聊天,遇到烦恼、情感问题时向人诉说,由此构成村屯内部之间的关系网络;技术情报网,即农户在想要获取农业技术相关信息时经常交流的关系网络;技术学习网,即农户之间为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的关系网络。农户在遇到的问题时,大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好,且在该问题方面比较权威的人进行咨询商量,这些权威成员也就成为了各自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对周边农户的最终选择产生较强影响,如对新产品的扩散人群及速度产品产生正向影响[22]。孙立新以高新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程度中心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认为在非正式组织中的优秀人物或在网络中占有有利位置者会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23]。姚静等在研究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时发现,须对网络成员特征加以关注,较高中心度能使网络成员更易获得资源优势、具有更强的影响力[24]。因而进行如下假设。假设1: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1.1朋友网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1.2技术情报网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1.3技术学习网农户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不同群体因其生活环境不同,受环境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网络结构,从而导致网络关系也不尽相同。格兰诺维特通过对美国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通过弱关系寻找到工作,一个人认识的各行各业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实现自己的想法[25]。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华裔学者边燕杰提出了强关系假设,即认为中国社会并非美国的弱关系社会,而是一个强关系社会。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要办成事,靠的不是弱关系所能够获得的信息的广度与多样性,而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26]。可以看出,在整体网络中,网络结构特征不同,会对网络中个体网络关系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产生影响。假设2:网络结构特征显著村屯的农户网络特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大。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个整体之中,个体的一些行为必将受到整体关系的影响。彭兰在研究网络社区对网民影响时提出,由于网络结构因素和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因素等不同,网络中的群体压力和群体心理都会对个体产生不同影响,对网民的意见、态度与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27]。彭建平的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中工作协作网内整体员工行为对个体影响为正相关,而工作咨询网整体员工的行为对个体影响为负相关[28],整体网络关系会对网络中的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也会受到整体网络关系影响。因此,网络的整体关系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有影响。假设3:网络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假设3.1农户朋友网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正相关。假设3.2农户技术情报网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正相关。假设3.3农户技术学习网的整体关系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正相关。

2研究设计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对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使用两种数据:一类是反映农户不同情境社会网络特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关系数据,如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网络密度等;另一类是反映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属性数据,如采用新技术对收入、投入成本及产量等衡量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指标。笔者对属性数据进行了信度及效度检验,对关系数据的检验主要通过该村屯的干部及线人进行检验,使关系数据与现实相符。

2.1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文主要是通过两个整体网之间的比较,看不同情境网络结构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为使比较结果能更好地体现出网络结构特征要素的影响,通过走访比较,最终选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乡的J村屯与T村屯为研究对象。此两村屯相距大约12公里,主产农作物都是玉米,其种植情况如表1所示。因其归属同一个乡镇,所处自然、政策、人文等环境都基本相同,因此,可以更好地排除与社会网络不相关因素,真正达到本项研究目的。2.2调查设计本研究需测量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村屯的社会网络及农户在网络中的位置等相关特征信息。村屯社会网络及农户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征等调查可通过名册法进行实地调查[20],对此我们借鉴罗家德在《社会网分析讲义》(2010,第二版)中的问卷设计了相关调查内容。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量表设计主要依据陶佩君[29]、李普峰[30]、刘宏[31]等相关文献,通过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委员会的专家进行研究讨论,设计出调查问卷初稿,而后针对预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反复修订,最终才展开正式调查。调查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分别对两个村屯进行调查,并结合初步调查分析结果,依据乡、村干部等推荐,走访村屯内线人,进一步核实调查结果;第二阶段,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疑问重新调查,并进一步与线人、村屯干部等进行核实,分析原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份(J村屯44户,T村屯51户),指定各户主填报。累计回收答卷95份,有效率达100%。两村屯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比较见表1,并由此构建了三个情境网络的关系矩阵。以朋友网为例,运用UCINET软件画出农户的朋友网络图(见图1、图2)。正如图所示,J村屯的优秀点的关系较强,如SJQ有20个农户与其有关联,而T村屯的优秀点的关系较弱,TZW只有9个农户与其有关联,这就说明J村屯网络结构特征比T村屯显著。

2.3数据检验

对调查问卷中的属性数据,即扩散绩效内容运用SPSS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值为0.846,较好符合信度检验标准;用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KMO值为0.728,并且前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97.995%,基本符合效度检验标准。对关系数据构建出不同情境下的整体社会网络矩阵,运用UCINET软件分别算出朋友网、技术情报网和技术学习网中农户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这两个位置特征,形成研究的自变量。为保证关系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所回收的问卷均经过村干部及线人检验,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数据分析

3.1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运用UCINET计算三个网络的整体网络结构特征(见表3),可以看出两个村屯的整体网络密度和平均距离均有差异。J村屯三个网络的网络密度比T村屯的网络密度都要大,平均距离均比T村屯短,农户的网络关系比T村屯紧密,由此可见J村屯的网络结构特征相对比较显著,更加进一步说明了两村屯的朋友网络图同样也表明出的这种差异的正确性(见图1和图2)。

3.2相关分析

应用UCINET计算朋友网、技术情报网和技术学习网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并进一步研究三个网络中农户不同中心度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相关性,见表4。运用SPSS对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VIF均小于10(只有两个超过5,分别为6.200、5.651,其余均小于5),所以模型的多元共线性问题不明显;由于部分变量相关性较高,针对这一情况,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不影响对结果的解释,所以未对模型进行调整,回归结果见表5。结果1表明,J村屯的朋友网程度中心性、技术情报网程度中心性、技术学习网中介中心性及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显著,前三者为正相关,而技术学习网程度中心性是负相关。结果2表明,T村屯只有朋友网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显著,且为正相关。结果3表明的是引入调节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农户的朋友网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是显著正相关,说明程度中心性高的农户,其扩散绩效也较高,表现为朋友网程度中心性提高1个单位,则扩散绩效提高0.937个单位,因此,假设1.1得到了验证;而技术学习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是显著负相关,与假设1.3相反,该结果的产生是因为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使农户不愿意向他人学习导致了负相关。在结果3中可以看出,网络特征显著村屯变量显著,社会网络特征值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的,假设2得到验证,即相对于农户网络特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来说,网络结构特征显著村屯比网络结构特征不显著村屯影响大,超出3.513个单位。

4结论与启示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很多,许多专家学者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从围绕着属性数据进行研究,而从社会网络视角运用关系数据研究的文献却比较少。本文以两个村屯为研究对象,比较两个村屯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并对农户社会网络中个体特征值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农户朋友网的程度中心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呈正相关。朋友是人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基础,建立在一种共同兴趣、爱好以及性情等因素基础之上。在朋友网中,各自程度中心性不同,意味着其在网络中的影响不同,程度中心性越大,代表着他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也会越强。(2)网络结构特征显著村屯的农户网络特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影响大。网络结构特征可由网络密度和平均距离两个指标来说明。网络密度越大,说明网络对其中的农户的行为、态度影响越大,平均距离越短,则说明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网络结构特征显著更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3)网络内部的整体关系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有正向影响。网络内部整体关系可以看作每个个体的一种外在环境,其和谐、友善,大家相互关心、支持、帮助、信任,将对信息的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起到积极作用,会有效促进农业新技术的采用。而这种正向影响还要受到情境网络的影响。(4)在实证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朋友网、技术情报网和技术学习网三个情境网络中,朋友网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农户网络特征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为正相关。相对于其它两个情境网络,朋友网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绩效的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是因为技术情报网和技术学习网都需要农户主动去发掘,而朋友网的建立则对主动性要求不是太高,从而也表明农户在追求新技术的过程中其主动性相对较差。由此得出如下启示:(1)提高技术创新扩散绩效,须加强农户各种情境社会网络建设。以朋友网为基础,加强其它情境网络建设,使村屯中农户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与加强,并形成具有显著网络结构特征的社会网络,这将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扩散;(2)提高技术创新扩散绩效,须充分发挥村屯内意见领袖的示范作用。意见领袖在其网络中程度中心性较高,对其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能产生较强的影响。加强意见领袖对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认识,将会有效带动周围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扩散。(3)提高技术创新扩散绩效,须加强农户信任机制的建设。和谐社会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农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机制,减少交流过程中的障碍,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有效地扩散。另外,研究是基于两个村屯的整体网络,因此农户的样本数量较小,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寻求适合的大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来进一步检验相应的结果。

作者:郑继兴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推广工作中农业技术论文

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1.1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农业基础建设薄弱

架科底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不规范、不重视,造成技术推广工作执行力度降低,政府投资经费匮乏,缺乏经费的保障,使得农业基础建设出现很多盲点,尤其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建设长期薄弱。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是农业基础建设的资金保障,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表现为政府经费预算长期供给不足;技术推广经费与经费管理混乱,减低了经费的执行力度;由于地理环境受阻,地面平均坡度在30℃,使得玉米种植及收割技术很难实现机械化推广,严重影响技术推广尤其是玉米产量;玉米种植的田间水利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灌区浇灌水;虽然架科底乡降水相对丰富,但是缺乏科学的基础建设,使得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1.2技术推广人员欠专业性,配套技术不完善

农业技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更新递进,如长期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势必不能顺应市场发展要求,且作为基层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如不能跟上技术更新,其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落后、知识陈旧,另外由于经费、意识不重视,造成配套技术不完善。架科底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滞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甚至出现凭经验种植,如果遇到特殊环境、土壤等条件会严重影响玉米经济效益,加之玉米的基础配套技术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基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陈旧、对新技术、新政策不了解;基层技术推广人员依靠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很难保证玉米种植技术在受温度制约下达到高产量;配套的播种、种植、浇灌、收割等技术达不到技术规范。

1.3种植技术服务管理粗放,种植产量较低

由于玉米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推广、传播机制跟不上,且架科底乡多数玉米种植以农家种植为主,技术服务培训、管理粗放,致使玉米产量降低或缓慢增长趋势。目前,基层技术人员多采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点播后粗放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播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玉米技术推广工作简单,还延续以前宣传、请教、培训的推广方式,本身不严谨的手段,造成架科底乡玉米技术管理工作相对粗放,多数没有专业基层管理站,管理专职人员,没有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到人,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指导和有效管理的作用,使得玉米产量较低,且低而不稳。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设的优化策略

2.1加大技术投资力度,提高生产技术创新

作为架科底乡主要农作物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政府对农业经济的职能作用,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经费投资力度,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给农业技术推广及生产创新技术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首先,逐年加大玉米种植技术投资力度,在保证稳步增加的基础上做到逐年递增的投资,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对技术推广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有效改进生产技术,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预算及拨款,使投资力度真正落实到位;坚持生产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推广和创新技术推广;架科底乡自然环境恶劣,为实施生产技术创新,可以建立技术推广示范区;大胆尝试并采用新型生产技术,例如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根据不同温度,采用积温分层栽植,以实现多熟种植技术;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玉米移植栽培增产技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力度,也是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有效资金保证。

2.2加强推广人员队伍建设,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架科底乡应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技术手段、综合素养,强化人员队伍的建设,这样各项配套生产栽培技术才能更好、更科学的得到应用推广。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知识、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规范等,同时优化配套栽培技术,综合配套技术,以提高玉米产量。首先,多层级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推广人员;政府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实施专业培训考核;规范配套栽培技术,制定玉米技术推广专项规范;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信息反馈和汇总,以便不断改进,其次,根据山上不同温带的栽植要求,选择、搭配、栽植不同品种,综合各项栽培技术,促进产量增收;选择早、中、晚熟型玉米栽培品种及不同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综合发展紧凑型玉米及配套技术;采用示范推广及综合完善配套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树立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管理到位,优化玉米配套栽培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2.3发展信息推广技术空间,增设多渠道技术服务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趋势下,以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为手段,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发展信息推广技术空间最大化,全方位增设多渠道技术服务,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高效、便捷发展。架科底乡,应把这项作为基础和加强的技术推广方式,这样才能是各个农户快捷的接受农技信息,是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和现展趋势需要。首先,对于架科底乡的玉米技术信息网络化,本身就是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推广的一种有效手段;从上级到基层技术推广的机构、部门,逐层做好玉米技术推广工作的信息发展空间,才能在基层技术实施中得到实施;其次,增设玉米播种、种植、田间水利灌溉、收割等多渠道的技术服务,做到全方位技术保障;多渠道多服务,尝试新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多渠道、多形式的玉米技术培训服务;多渠道积极引进优质、先进技术服务,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空间中最大化推广农业技术,以增加玉米增产增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多渠道增加架科底乡的收益。

3结语

为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下农业迅猛发展的大潮,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农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文章结合架科底乡存在突出问题,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技术推广人员欠专业性,配套技术不完善;种植技术服务管理粗放,种植产量较低,提出加大技术投资力度,提高生产技术创新;强化基层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全方位配套栽培技术支撑;技术推广信息最大化,增设多渠道推广服务。为适应农业发展趋势,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科学化、信息最大化、专业科学化,尤其实现架科底乡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的增产增收,以促进架科底乡未来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余艳梅 单位:福贡县架科底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现代农业生产农业技术论文

一、现代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档案建设现状

(一)档案机构单一

馆藏档案中文书档案所占比例偏重,而科技类档案比例偏小,农业技术类档案更是偏少,尤其是经济普查、土地普查等信息偏少,资料更新缓慢,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二)档案质量不高

农村特色的资料比较少,有的不完整,也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农村档案工作的不重视,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规定不了解,专职档案人员配备不齐,档案硬件条件差等,使得农村档案信息反映地方特色经济、地方独特风情的资料少。

(三)利用方式单一

农村档案保管条件差,保管工作也不规范,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其他用户对档案的内容和结构、对档案的查询方式不了解,对利用档案的意识不强。

二、开发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档案的意义

一是利用科技档案为农村生产决策提供支撑。农业技术档案是科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以往应对自然灾害的档案资料、本地土壤情况、种植作物的生产情况、农业技术的试验和推广情况等,可以及时向有关领导、科技人员提供符合本地特点和实际的信息,指导决策。

二是利用科技档案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在进行农村科研、技术推广时,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过去科研情况,因此离不开对科技档案信息的了解和研究。研究和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科技应用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减少不必要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成果推广速度和效率。

三是开发档案可以促进农村科技传播和交流。农村科学技术研究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农业技术档案进行科技传播和交流,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加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提高农科人员的科技素质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三、加强农业技术档案开发利用的有效对策

(一)牢固树立档案利用意识

要树立做好档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从组织机构、资金设备、存档规范等方面入手,并且保持对农村技术档案信息的敏感性,保存准确、系统的农业技术档案,才能谈如何开发利用的问题。

(二)不断拓展主动服务措施

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向农村档案用户提供利用方面的宣传和指导,提高他们查档利用的能力。一是要重点介绍馆藏档案的内容、价值。要让农村各部门了解农业档案尤其是技术档案的内容,有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要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档案的来源和线索。二是要重点介绍利用档案的方式和方法。要大力宣传档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如何利用检索工具,利用档案的制度规定是什么,哪些内容是可以复印带走、哪些是只供内部查阅等等。三是要主动指导用户利用和查阅档案信息。可以采取设立开放日、举办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用户知晓如何利用档案,在查阅档案过程中,主动介绍和指导各个检索工具的用法,提供档案的信息。

(三)丰富完善馆藏内容

从内容上看,要充实完善科技档案、历史档案或农村技术开发专门档案,突出地方特色,对农村技术推广中的试验结论、研究过程等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给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档案信息打下基础。

(四)创新开发档案信息

对农村档案中的农业生产、经济建设、自然科学调查与考察数据等方面的记录进行分门别类,超前服务,编写档案汇编,系统介绍档案资料成果,浓缩农业科技信息,以书面或电子形式揭示馆藏档案的内容、价值,并且通过宣传、提供电子查阅等方式将这些资料送到广大农业科技站或农业科技人员手中,便于他们利用。

(五)尽快完善档案网络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信息的极大丰富。档案馆作为提供档案信息的重要资源,也应当逐步与网络接轨,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这就需要档案馆及档案工作者改变工作方式,完善硬件条件,不断开发、制作出自己的馆藏检索系统和符合自身特色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并考虑共享档案信息,推动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

作者:畅云霞 单位:山西省阳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局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推广体系农业技术论文

1当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

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来说,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不适用于农业技术的推广。该推广体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对推广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与管理,对于重点的技术成果也是采取统一的推广方式。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之间的分离现象,而且,科、教、农之间也没有良好的联系形式。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只是在农产品的种子与肥料上做文章,技术的推广并没有落到实处,这样就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1.2农民接纳现代化农业高新技术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由于农民受到知识水平所限,个人缺乏对新兴农业技术的了解和兴趣,很多农民对新科技的使用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不够,其群体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新科技的应用一时间无法掌握,所以就没有兴趣进行试用。导致新品种和新技术无人问津。因此影响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工作。农民们在使用高新技术之前,都会在内心先打一打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普遍都会对即将投入的成本和将来所能获得的收益进行横向比较,只有当结果显示为收益大于投入时,他们才会选择使用高新技术。而农业高新技术在使用之初也确实蕴含着一定的风险,这让农户们更加谨慎地投入资金和劳动力,所以他们大多对农业高新技术保持着观望态度。

2解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中所存在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1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

同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并对推广中取得成效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2.2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推广新方式

首先,要建立起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之间的联系。其次,将科、教、农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出现科研与发展之间的脱节现象。最后,还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要对农业科技制定良好的配套政策,确保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3引导农民积极引进新科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搞好了示范户的培训工作,才能使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让农民尽快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这样就在无形中提升了新科技在农民心中的分量,引发农民对新科技的兴趣,从而引进新品种,使用新科技,推进农技推广工作的更深入进行。

为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政府职能部门、农技推广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科研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让农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当然,面对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形势,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出适应农业发展的推广形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打开我国农技推广的新局面。

作者:陈华金 单位: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新形势下农业技术论文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技推广部门设施较为落后,经费落实不到位从财政部门的相关调查来看,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资金方面,用于农技推广部门的经费是严重不足的。从1995年到2012年的数据来看,农业总产值投入经费中,其中仅仅0.3%不到的比例是用于农技的投入,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达不到0.5%的平均水准。近几年来,中国对农业的相关投资不断增加,但是从这一比例来看,数据却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经费紧缺会导致相关部门的设施较为落后,无论是推广的工具还是交通方式都极为不便,导致田间调查以及科技下乡等相关工作难以开展。2.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待遇差从整体来看,从事这一活动的技术人员待遇并不高,特别是处于基层工作的相关人员。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于工作人员的工资是有保障的,但是推广农技进程中的相关经费则处于紧缺状态,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根本得不到保障,而农技推广的经费则更不可能得到保障。因此从目前来看,专业人员中很少人会自愿前往参与这一工作,队伍素质逐渐落后,专业技能也越来越差,使得农技推广工作的整个队伍都失去了活力。

1.3农业技术推广的企业发展缓慢从全国范围来看,从事这一活动的企业数量本来就比较少,在这些企业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管理和经营方面的问题。因此若想带动农技推广工作,基本是不现实的。企业本身的能力是优先的,科技服务等更不可能提供,所以即使想进行农技推广,也是有心无力。另外,农业生产存在较长的周期,农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的风险极大。企业发展中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将损失转移到农民身上,也出现了失信于民的现象。

1.4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虽然相关人员从事了这一工作,但是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他们并不了解,这就给农技推广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也就是实际的生产和科研活动是脱节的,对农业真正实用的技术并不多。科研人员和推广技术人员之间没有较好的沟通,生产中即使出现相关需求,科研人员也并不能了解,使得实际生产和科研工作出现了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科研人员研制出来的科研成果也就失去推广的意义。我国当前在科研方面的经费并不充足,而推广经费则更为紧张,一些看似十分有潜力的科研成果仍然处于开发阶段,对于农业生产不能及时参与,产生科研成功转化率较低的问题。

2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2.1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当前,相关的农业技术是与国民生计直接相关的,因此国家需要承担起这些技术的推广。对农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要进行积极的解决,如向这类人群提供技术咨询等。另外若要推行一些市场价值比较高的蔬菜瓜果,则可以统一交给市场来进行推广安排。技术成果可以由一些较有实力的企业来进行购买,通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教授统一的技术教程,将这些技术真正推广到农民中去,以此做法,不管是企业还是农民,都能够各自获益。

2.2引导企业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当前在农技推广方面的相关资金主要是来源于政府以及企业和农民的投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来源于政府,但是政府的相关支出需要经历多种环节的审批,具体实行还是较为麻烦的,因此对于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来说,仅仅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并不恰当。由此可见,对于农技的推广,我们还需要积极引导企业来进行投资,最主要的是外资。另外政府还可以给予相关的优惠措施,对于实际生产中必要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企业,让企业争相进入到农技推广中来。

3.3对农业技术推广实行扶持政策当前,农技推广工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公益类型,二是市场型,三是二者结合型。若是第一种推广类型,那么就要对资金利用率进行提高,确立起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够推动农技推广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公益和市场结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要通过了解农民在生产中的需要,及时向农民提供有用的科技服务。对于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府只有不断扶持各种农业技术推广的手段,农业技术的推广才能更加积极。

2.4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发达国家,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选拔都有统一的制度,那些通过考试的人员会颁发农业技术推广职业资格证书。我国可以参照国外这种方式选拔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各个级别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都要设定专业人才的聘用,学历标准一般在大专以上。对于聘用的人才要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扭转以前技术推广人员不积极工作,职权和岗位混乱的局面,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建立工作评价机制,主要是农民对专门技术人员的评价,对于获得良好评价的工作人员要开表彰大会,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2.5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资只有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充足的经费,推广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公益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国家拨款,财政投资在经费总数中应该占到95%左右,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具有必备的设施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推广队伍才会稳定发展。在增加总体经费的时候要加大对业务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在宣传培训和试验示范方面。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人才培养下农业技术论文

一、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改革优秀课程

按照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的需求,将原有课程通过整合、补充和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建设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园艺植物花果管理技术、园艺植物景观应用技术三门优质专业优秀课程,编写特色教材。

2.创新教学模式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模块项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任务实施过程程序化,任务明确具体,教学过程科学、合理、方法多样,经常与学生交流,对学生教学进行人性化管理。

3.创建“四段式”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1学期,主要是参观认识实习;第二阶段,在第2~4学期,在校内一体化实训室或校外企业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第三阶段,在第5学期,通过毕业综合技能训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四阶段,在第6学期,顶岗实习,学生直接参与专业的生产与科研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四个阶段,层层推进,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又使校企合作便于实施。

二、创新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评价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从教师、企业、学生三个视角完成考核。四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果

第一,形成了“园艺植物生产过程和景观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任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成果。

第二,创新成果已全面应用于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得到有效的实践,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校企融合更加紧密,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服务社会能力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第三,“创新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运行体制机制建设”已经作为教改课题立项,并且发表了多篇论文。第四,学生参加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新神农”杯技能大赛,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4年参加自治区专业技能选拔赛取得第三名。

第五,通过课程教育渗透、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3%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100%,有的学生取得2~3个工种证书。

第六,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能力逐渐增强。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借此机会,从学院和教研室角度出发,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对行业企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拓宽了培训服务领域。

作者:祁连弟 赵永旺 张琨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现代体制下农业技术论文

一、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在一段时期内很好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解决了亿万人民吃饭穿衣问题。但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集体经济经营体制的弊端越来越凸显。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组织过于分散,缺乏优秀力量,导致农业发展中出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其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土地闲置现象增多,粮食产量减少,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最后,由于分散经营、独立决策,导致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推广新技术、新机械进行规模经营,且规避自然与市场的风险能力弱。

二、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推广体系,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运行系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日益完善和深入,现行的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突出表现在:

(一)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现行的“以专业行政区划”纵横交错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容易造成推广机构庞大冗余、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后果,而且自上而下的政府驱动模式影响了推广人员,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现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头管理机制容易造成人事分离、条块分割,技术与实践不能有效融合,加之政府组织协调功能的弱化影响了农业技术研发部门、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和活力的发挥。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以及激励机制,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不能把效益与农技人员的努力程度挂钩,难以调动农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四)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逐年增加农技推广经费,但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推广经费的不足影响了农技推广网络的建设和推广条件的改善。(五)缺乏优秀的农技推广队伍,由于农技推广工作的特殊性质,加之推广经费不足,造成了农技推广队伍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因此,农技推广普遍存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知识陈旧等问题,从而造成推广理念落后、推广手段简陋、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六)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现行的农技推广注重农业技术的传递,而忽视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农技推广成效不显著。

三、新形势下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

当前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日臻完善以及农业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根本上讲,农业科技推广就是把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而农技推广体系就是要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保障能力,为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新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

(一)粮食生产安全是农技推广的首要任务,必须丝毫不放松,关于“中国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的指示非常重要,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2013年5月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会议上,国家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目前农业资源要素紧张,挖掘增产潜力十分有限,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创新、集成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技推广要注重与市场经济接轨,指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创新农技推广方式,适应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规模化,随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且不断壮大,农技推广要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服务成效,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四)不断扩大农技服务外延以适应农民不断扩大的需求,以农民需求为农技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形势下农民的需求不再仅满足于农业生产技术,而是需要得到科技、管理、市场、金融、家政、法律、社会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因此,农技推广要千方百计给予满足。

四、构建稳定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一)要坚持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中的主体地位。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近18万个,专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100多万人,农业技术员近千万,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今后应当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满足广大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创新机制等措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农民满意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真正发挥好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

(二)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优秀作用。广大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教育机构是农业科研的主力军,是农业科技成果原创者,因此,把农业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同现有农技推广机构有机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又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同时,应当通过体制创新、项目带动、技能培训、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等措施,鼓励、选派和引导科研人员到农技推广第一线锻炼,考察农技推广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发挥专业人才在农技推广中的优势。

(三)加强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纽带桥梁作用。要鼓励涉农组织等将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融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活动;通过立法形式保护涉农组织的合法权益,使涉农组织等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有法律保障;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促进涉农组织和科研单位、教育机构、现有农技推广机构的合作,壮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作者:孙铭 段德奇 单位:黑龙江省浓江农场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信息化平台下农业技术论文

1农村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建设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1)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还称不上是一个农业强国,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农业生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生产的状况仍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农民的收入并不是很稳定。农村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地规划,使农业生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就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信息,在种植位置的选择、农作物种类的选择、肥料的选用等多个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在遇到一些农业种植技术相关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专家的指导,让农业生产不再是盲目地进行。专家的一些专业指导和网络平台提供的可靠信息能够让农民在农业管理和经营上更新思路,以正确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带动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体系的完善,不断优化农业结构。

(3)及时反馈市场供求信息,加速农产品的流通。通过构建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民了解到当前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可以在网络上联系需求商,通过信息化平台供求双方就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足不出户就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偏僻的农业生产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的问题。甚至可以让双方在信息平台上进行沟通后直接完成交易。农民也可以根据信息平台了解到各个地区市场需求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农产品会比较畅销,进而在产业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保障了农产品的顺利流通。

(4)加快农业科技化转变。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农村基本上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农村地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农村已经不是人们想象的样子。农业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农业进步的技术保障,将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农业技术和产品需求方面的信息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当中,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落实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快的农业现代化转变。

2湖南省农业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措施

(1)整合资源,进行系统设计。农村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总结和发展的一个过程,需要得到行政方面的支持和推动。在信息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整合投资、设备、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资源,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源进行合理地规划。首先要广开投资渠道,吸引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投身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中来,另外在设备方面也要进行合理地安排,将整个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地系统进行完善,逐渐形成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机制,推动农业的协调发展。

(2)信息化平台子系统的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要从多个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的,所以说系统要实现多种功能就要进行合理的子系统构建,子系统实现的功能具体包括对农业市场信息的分析系统,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模块,在农产品市场需求方面的建设中,要针对农业市场的需求,将市场需求涉及到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农民,包括具体各地区农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量等信息,还应该进行农产品市场的预测和供求比例的分析,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信息。另外还有农产品投入市场的信息模块建设,要构建有效的种植信息的平台,在采用什么样的种子、化肥的投入型产品信息分析上也要不断加强,农业投入产品对于农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全面地了解投入品的质量,引导农民做出正确的生产投资策略。

(3)部门协作,合力支撑。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涉及到多种业务技术的综合集成,需要将这些部门统一进行组织和领导,在心信息技术方面要结合农业技术指导部门和农产品销售部门以及农业投入产品的采购部门等,多方进行协调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够保障信息化平台的顺利实施,保障农业生产能够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重点突破,实现信息技术的集成。农业生产上一般来说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然灾害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就是农作物本身和一些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比如说土壤的养分问题、农作物发病等问题。当出现气候突变或是病虫灾害的时候,常常会导致农作物的大量减产,给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说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首先要突破这一农业生产的重点问题,利用作业导航和变量控制的技术,以变量控制的方法加大施肥、施药的规模,合理地实现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构建网络基础平台,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进步。

(5)加强培训,打造现代化的队伍。在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竞争力,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很快,需要现代化的人才不断地进行知识结构的创新和发展,让信息化的平台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站人才基础上,要定期组织这些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将引进和开发的先进技术及时地进行普及和传授,加强人员的科技素质的培养。

(6)加强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力度。目前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是国家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说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也要加强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力度。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能够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的宣传力度,将农业信息化建设放在重点发展的位置上,科学进行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另外还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提高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来说具有实质性意义,是信息化平台能够得到顺利发展的有效保障。

3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信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现代社会和信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在信息平台的构建方面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实现农村农业化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让农民能够随时地了解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快农业信息的沟通,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作者:欧阳静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农业技术论文

1模型设定检验

本文使用Frontier4.1软件对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分别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在分析全国及10个省区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时,首先,选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统计结果显示,全国、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江苏、福建、四川的γ值分别为0.673、0.697、0.724、0.921、0.905、0.945、0.957和0.668,表明全国及这7个省区农业生产存在技术效率损失的问题,可以采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函数来分析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而在分析湖北、甘肃和新疆3个省区时,我们也首先选择了考虑进步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但是模型估计结果显示,γ值为0,这表明农业生产中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这与现实农业生产条件不相符;此外,若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的问题,那就无从探究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为此,在分析这3个省区时,我们放弃使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选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湖北、甘肃、新疆的γ值分别为0.974、0.981和0.987,说明农业技术效率损失显著,进而说明采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来分析湖北、甘肃、新疆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较优。

2生产要素的投入弹性

首先,从全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弹性来看,技术进步(θ)为正值,说明农业技术进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转化,能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β1)、农业机械总投入(β2)、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β3)、化肥及农药总投入(β4)和水电及灌溉总投入(β5)也为正值,说明这些生产投入要素的增加亦能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其中化肥及农药总投入的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最显著。其次,从10个省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来看,各省区农业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差别性显著,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要素结构及区位因素等条件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并非同质结构体。具体来讲,(1)辽宁、吉林、河南等7个省区农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弹性θ均为正值,说明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有效的转化,对提升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湖北、甘肃、新疆由于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生产函数没有通过假设检验,说明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贡献不明显。(2)辽宁、吉林、河南等4个省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β1为正值,说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农作物播种面积不可能持续增长,这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而山东、江苏、福建等6个省区β1为负值,说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负的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限制该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质量。(3)河南、江苏、福建等8个省区农业机械总投入的产出弹性β2为正值,说明增加农业机械总投入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和农户应该在该地区增加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而辽宁和吉林2个省区β2为负值,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农业生产机械的拥有量存在过剩,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出生产效率。(4)辽宁、吉林、山东等6个省区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的产出弹性β3为正值,说明增加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能进一步提升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而河南、四川、湖北等4个省区β3为负值,说明增加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这可能是由该地区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引起。(5)河南、江苏、福建等5个省区化肥及农药总投入的产出弹性β4为正值,说明增加化肥及农药总投入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而辽宁、吉林、山东等5个省区β4为负值,说明在农业生产中该地区化肥及农药的总投入过多,已超出了土地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日后的农业生产中应该控制化肥及农药总投入的增长。(6)除了辽宁、吉林、江苏等3个省区水电及灌溉总投入的产出弹性β5为负值外,河南、山东、福建等其他6个省区β5为正值,说明增加水电及灌溉总投入会带来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3农业技术效率

通过表3我们不难发现,2003-2009年间全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为0.70,说明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并不高,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具体来讲,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江苏和福建农业技术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湖北、甘肃和新疆农业技术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农业技术效率变动的趋势来看,除了四川农业技术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外,全国及其他9个省区农业技术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河南增幅最快,由2003年的0.69上升到2009年的0.81。

4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首先,基于全国层面的模型测算得出,2003-2009年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分别为-0.31、-0.38,说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分别为0.10、0.04,说明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其次,从10个省区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看,各省区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各不相同。具体来讲,(1)辽宁和吉林2个省区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1为正值,说明在该地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河南、山东、江苏等8个省区δ1为负值,说明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水平。(2)辽宁、吉林、四川等6个省区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2为正值,说明农户农业信贷资金的增加在该地区不会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河南、山东、江苏等4个省区δ2为负值,说明农户农业信贷资金的增加可以提升农业技术效率水平。(3)辽宁、吉林、福建等5个省区农户自有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3为正值,说明增加农户持有自有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不能够在该地区对农业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而河南、山东、江苏等其他5个省区δ3为负值,说明增加农业持有自有资金对农业的投入能够对农业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4)辽宁、吉林、山东等7个省区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4为正值,说明增加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不能够有效提升该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水平,而河南、四川、新疆3个省区δ4为负值,说明增加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的投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效率水平。

5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2003-2009年间我国10个省区835个样本农户跟踪调研数据,采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研究了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1)从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来看,全国以及辽宁、吉林、河南等7个省区农业发展存在技术进步效应,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均有促进作用;相反,在湖北、甘肃和新疆的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因此,为了提升湖北、甘肃和新疆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在这3个省区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增加专项资金投入,提升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进而有效的实现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的转化。(2)从农业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来看,全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农业机械总投入、乡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化肥及农药总投入和水电及灌溉总投入增加均能提升其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各省区农业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差别性显著。因此,为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水平,政府应根据各省区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并采取差别化的优惠扶持和政策引导,而不是采用单一的体制加以实施。(3)从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动趋势来看,2003-2009年间我国的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70,说明我国的农业技术效率并不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中央政府应采取有效地农业支持性措施(比如: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来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从各省区农业技术效率来看,各省区农业技术效率也差别显著,其中辽宁农业技术效率最高,吉林和山东次之,甘肃最低。(4)从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来看,2003-2009年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从各省区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看,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提升各省区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各省区应该优化各自农业资金投入结构、渠道和质量,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从数量上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作者:李成友 李锐 张勇菊 李庆海 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晋南环境与农业技术论文

一、晋南大环境与旱作农业技术的选择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讲,晋南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端,土壤类型属于黄土。著名历史学者何炳棣先生在《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一书中提到,“我国远古文化的优秀区或摇篮区是黄土高原的中南和东南部,即今日的陕西渭河流域,山西汾河流域和河南的西部。”[1]11晋南地区的黄土为中国农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环境依托。此外,晋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文条件,该区域之内,有被称为山西母亲河的汾河以及涑水河、浍河等多条河流流经,还有五姓湖等为数甚多的古湖泊存在。这些都为晋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而且,地质作用和河流侵蚀、堆积作用下形成的黄土台地,地势平坦,也为农业生产的开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条件。根据对陶寺遗址出土的孢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晋南地区当时的植被应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而且,并未见到典型的亚热带科属的植物孢粉。[2]而对陶寺遗址出土的植硅石进行分析的结果也表明,陶寺遗址所处的时代,当地气候温暖偏湿,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3]与孢粉分析的结果趋于一致。此外,对陶寺遗址出土的木炭进行研究,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果,陶寺文化时期的晋南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气候。[4]与现今晋南地区的气候相比,唐虞早夏时期的晋南地区,气候要更为暖湿。然而,黄土土质疏松,并不具有很好的蓄水性能,这一特性,使得其对于旱作农业的发展有着更好的优势。粟作为旱作农作物,生长习性正好可以适应晋南地区唐虞早夏时期的大环境。首先,“粟具有较高的抗旱能力,尤其幼苗期耐旱性更强”[5]72,晋南地区的季风性气候,使得该地区降雨的时间分布并不均匀,粟类作物幼苗期极强的耐旱性便可以使其度过一年中最缺少水分的时间,也可以弥补黄土蓄水性能不佳的缺陷。其次,“粟是喜温作物,要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生长发育。”[5]78晋南地区在唐虞早夏时期较为暖湿的气候也为粟作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三,“粟是喜光作物,在光照比较强时,形成干物质多,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5]83而晋南地区正好是一个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一点,也为粟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最适宜(种植粟)的土壤则是壤土、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5]102晋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区内土壤以黄土为主,是一种砂质壤土,因而,也是粟作农业发展的一项有利条件。由此可见,晋南地区从大的自然环境背景来讲,是粟作农业发展的理想地域,事实也正是如此。参考2002年度对陶寺城址进行的浮选调查,在陶寺浮选样品中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炭化植物种子,而其中,粟和黍等旱作谷物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而且,从出土的概率上来讲,粟与黍的比例也占到了绝对优势。[6]这说明,在唐虞早夏时期,晋南地区的农业技术主体,是旱作农业。此外,在晋南地区先于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已经展现出较高的旱作农业水平。例如,下川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磨盘,根据卫斯先生的判断:石磨盘在下川文化中的出现,代表了我国黄河流域粟作文化的先声。[7]西阴文化时期,在农业经济上,晋南地区与陕西半坡文化一致,都处于锄耕农业阶段。[8]9而其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也是粟类作物。综上所述,晋南地区从大环境上来讲,经过上万年的农业起源,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到唐虞早夏时期,依然适合旱作农业技术的选择与发展。

二、陶唐氏入主晋南与稻作农业技术的选择

参考对陶寺城址2002年的浮选结果所进行的分析,其结果显示,陶寺城址中浮选出的稻谷数量很少,只占到0.3%,出土概率也较低,仅占17%,但是,如果结合时代因素加以考虑的话,问题便不那么简单,浮选样品来自下层贵族居住区的全部属于陶寺早期,来自宫殿优秀区的样品属于陶寺中期,而普通居住区的样品则属于陶寺文化晚期。[6]由这一结果,也可以得出以下推论:在陶寺文化早、中期,只有贵族才能够食用稻米,而到了晚期,普通社会成员也会食用。此外,同一分析结果还显示,稻米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递增趋势的,而晚期的增幅尤为显著(见图1)。[6]重要的是,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的植硅石进行分析,结果证明,这些浮选出来的碳化稻米是当地出产的。[3]在晋南地区早于陶寺文化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中,并没有发现稻作农业遗存,说明稻米在晋南地区的出现,应该始于陶寺文化时期。一种全新的农作物在晋南地区突然出现,而且,一出现便首先在贵族阶层获得认同,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得到极大发展。这并只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在原始社会里,技术的传播当以人口的流动为媒介,因而,这一现象应该暗示着当时有一支外来势力,进入了晋南地区。陶寺文化遗址,被认为是上古帝王尧的帝都。陶寺文化的形成,也应当与陶唐氏的迁徙有很大的关联。《左传•哀公六年》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率彼天常,有此冀方。”司马光所著《稽古录》记载:帝尧“初封于陶,后改为唐,故曰陶唐氏。”《逸周书•史记解》又载:“昔者西夏,性任非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惠而好赏,屈而无以赏。唐氏伐之,城郭不守,武士不用,西夏以亡。”而晋南地区素有“夏墟”之称。《左传•定公四年》载:“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些史料说明,陶唐氏并非起源于晋南地区,而是由“陶”迁往晋南,并击败了当地的夏族,迫使夏族迁往别处。而“陶”之所在,根据王守春先生的意见,当在今山东省菏泽市的定陶县境内。[9]定陶县位于黄河以南的鲁西地区,根据前文所叙述,在新石器时代,当已出现稻作农业。陶唐氏入主晋南之后,在政治上属于胜利者,因而在政治地位上,陶唐氏部落中的人民,在当地属于贵族阶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结合在陶寺文化早期,浮选的稻米样本位于下层贵族的居住区,可以认为,稻米在晋南的出现,很有可能是由陶唐氏部落在向晋南地区迁徙的过程中带去的。从大的环境背景和土壤条件而言,晋南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地种植水稻。在整个唐虞早夏时期旱作农业也依然是该地区的主导性生业。利用碳十三技术对陶寺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陶寺人百分之七十的食物来源于碳四植物,即小米,而非属于碳三植物的稻米。[10]然而,晋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依山傍水,除去正西方向为黄河之外,其余方向全是崇山峻岭。有著名的吕梁山、太行山,以及中条山为其各个方向上的边界,还有舜王坪、稷王山、塔儿山等小山位于区内。这些因素使得晋南地区在地形上显得极为复杂,拥有多元地貌。从气候分布的角度来讲,晋南地区既有水平分布带来的区域内部差异,又存在垂直差异。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的木炭进行分析鉴定,出土有一部分极为少量的典型亚热带及热带树种。[4]这说明,在晋南地区存在一种适宜稻作农业进行的微环境因素。晋南地区有被称为山西母亲河的汾河的下游河段穿过,向西注入黄河,还有涑水河等多条河流以及很多著名的古湖泊存在,水文条件十分优越。加之在陶寺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密度相当集中,深度高达14米左右的水井,[11]说明水的利用在晋南地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或许出现了灌溉农业。这也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即便在唐虞早夏时期的晋南地区,总体的气候环境与土壤条件并不太适合水稻的大规模种植,也不适合水稻种植技术的自然产生,然而,伴随着史前农业部落的迁徙,以陶唐氏入主晋南为契机,晋南地区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为晋南地区带去了水稻种植技术,然而,从微观区域上来讲,晋南地区多元的地貌条件,也为当地在小区域内出现稻作农业提供了必要的场所。比如,姚政权等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的植硅石进行分析,便得出了陶寺遗址中存在南高旱北低湿的微环境差异的结论,而且,还进一步指示出了陶寺遗址中稻田的可能位置。[3]陶唐氏入主晋南使得晋南社会环境发生改变,为晋南地区带来了水稻种植技术。而晋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又为水稻种植技术在该地区的生根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支撑。

三、气候变迁与稻作农业的发展

尽管晋南地区的宏观环境并不适合水稻在该区域内的种植,但是,上文图1中所显示的结果却可以说明,在陶寺文化晚期,即早夏时期,稻米的产量在晋南地区是有所提高的。如果认为在陶寺早期种植水稻的人群是陶唐氏部落中的下层贵族,那么,到陶寺文化中晚期,种植水稻的人群却已不再是陶唐氏部落的人民。根据对陶寺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种系分析,结果显示,陶寺中晚期与陶寺早期的人群,其来源是有所差异的。[12]说明,从陶寺早期到陶寺晚期,水稻种植在晋南地区经历过一个不同农业族群间进行技术交流的过程。简言之,原先不会种植水稻的人,到了早夏时期却开始尝试着去种植水稻。此外,水稻种植的推广,并不是在陶寺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陶寺文化中期,而是在陶寺文化走向相对衰落的晚期,变成了夏文化一个地方类型的时候,才开始得到推广应用。这一点可以证明,晋南地区水稻种植的推广,并不太可能是源于政治上的鼓励,而是源于一种当地人自觉地历史选择。因而,稻作农业在早夏时期的发展,其原因不太可能是源于人事,而应有别的契机。相关研究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以后,气候与环境较前改善,文化遗址的数量猛增;在距今4000年前左右,中国的气候一度恶化,出现史前特大大洪水。[13]确切的来讲,是在距今约4200年前后,一次气候的明显干冷逐渐来临。[14]162而正是这次干冷气候结合地球轨道因素的变化,引起了全新世东亚季风的长期变化,使东亚季风降雨带北撤南移,形成东亚季风区南涝北旱的格局。[15]正是这次异常气候事件的来临,使中国上古时生了大规模的洪水灾害。晋南地区在陶寺文化中期,即尧舜禹时代,并没有遭遇到洪水的袭击,而是充当了治洪大本营的角色。《尚书•尧典》载:帝尧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又《孟子•滕文公上》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按照徐旭升先生的意见,洪水发生在兖州、豫州东部以及徐州的小部分,像豫西山地以及晋南地区,地貌条件多元,地势又较高,不太会受到洪水的侵袭。[16]但是,在考古学上发现的河南嵩山王城岗遗址中,却清晰的发现了被大水冲毁城墙的迹象。说明洪水的发生,其范围可能波及到了豫西山地。在尧舜时代,洪水并没有波及到晋南地区,相反,晋南是尧舜指导治水的大本营之所在,实际操作治水工程的鲧和禹,其施政地点也并非晋南。而与未受洪水波及的情况相对应的则是,在陶寺文化中期,碳化稻米的样本只在宫殿优秀区内有所发现。说明此时水稻种植的农业产出,还仅仅供给王室贵族享受,其产量也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即水稻种植并没有于陶寺文化中期的时候在晋南地区得到实质性的推广。然而,晋南地区最终也并没有逃脱洪水灾害的袭击,只是洪水来临的时间稍晚一些、规模较小一些。考古发掘中,同样发现了陶寺遗址遭受洪水袭击的遗存,在山洪堆积物中含有陶寺文化晚期的陶片以及其上覆盖有陶寺晚期陶片的文化层。[17]说明:陶寺遗址的洪水发生于晚期偏早,即早夏时期,而且此次洪水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洪水过后,人们便可以继续在当地生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洪水过后,人们很难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山洪堆积物之上,也就很难再出现陶寺晚期陶片的文化层了。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晋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却出现了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而,洪水的出现与水稻种植在晋南地区的发展,应该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讲,以晋南地区北部的临汾盆地为例,自中更新世以来,便在经历了三次地质构造抬升运动,形成了五级冲湖积台地或阶地。[18]台地表面平坦,不利于排水,在低洼地带容易形成积水。当洪水来临之际,降雨量有所增加使得原本不适宜稻作农业的山间台地,能够支持水稻生产所需要的水分。而原先的旱作农业,却在这样的条件下无法继续进行。加之水井在当地的出现,可以看出当地先民对水的使用技术已经相当娴熟,足以满足进行水稻种植的水分条件。正是因为史前的异常气候事件,使得晋南地区在进入早夏时期以后,遭受到了洪水的小规模袭击。而洪水的来临,局部性地破坏了旱作农业生产的条件,却阴差阳错地为稻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促使晋南地区的稻作农业在早夏时期有所发展。

四、结语

从大环境上来讲,晋南地区的原始农业技术,诚然是应以选择旱作农业技术为最佳。然而,伴随着外来族群———陶唐氏的迁入,为晋南地区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因素与农业技术。上古时期区域间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有赖于农业族群的迁徙来完成,换言之,原始社会里科技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是人。此外,晋南地区多元的地貌特征,为稻作农业在该地区的持续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可见多元地貌环境有助于成为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交流与融合的舞台。而且,正是因为稻作农业在晋南地区的出现,使得在面临史前洪水侵袭的时候,晋南地区可以以种植水稻的方式来弥补气候变迁对旱作农业所造成的冲击。由此可以推论,一个地区农业技术的多元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的农业产出,更重要的是,会有助于增强该地区农业经济的抗灾害能力。此外,水稻传入晋南地区,并不是当地先民主动地引进新的农业品种和农业技术的过程。相反都是源于外部的强加,首先是外来势力的进入,紧接着又是全球性气候事件的来临,才迫使晋南地区的先民选择吸收了这种全新的农业品种和耕作技术。那么,在原始社会末期,农业技术的选择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即只有那些切实有用的技术,才会得到先民们的青睐。也正是这种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所做出的选择,将先民们一步步地从原始社会带到了文明社会。

作者:刘超 郭风平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论文

1构建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可行性

1)从农业的技术创新供给来源来看,无论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企业的R&D或者技术引进都是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源头。其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是湖北省农业技术创新供给的最主要来源,而企业的R&D和技术引进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据统计,湖北省有研究机构157个,其中农业科学领域65个,占41.4%。这一比例充分表明科研机构的农业类成果的重要性[6]。当前体制下,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受到政府意向及目标的影响,缺乏动力去了解农民生活生产及市场适用技术的需求,造成了供需双方信息的偏差。因此,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弊端。2)从技术创新的采纳动力机制来看,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新技术供需双方更加容易实现耦合。而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供给方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并非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提高学术上的造诣,追求学术声望;再者,技术需求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地搜寻、采纳新技术获得生产上的优势,向来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此一来,由于供需双方所面临的动力激励不同,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一个主导者来调节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与扩散的对接,科研机构能恰如其分地扮演这一角色[7]。

2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以农业科研所及高等院校设置的农业研发机构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中介组织为主要技术推广主体,以传递知识性技术为其主要目标,集创新理念、研发活动、成果转化、批量生产到市场推广为一体,并以农民为最终受体的新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形式是构成这一体系的重要基础。科研机构是该模式的创新主导者和组织管理者,而政府完全放开权力,只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可以直接领导和委派高等院校等机构完成任务。科研机构主导型首先采集信息,通过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户在技术方面的需求,然后进行创新研发,将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信息传播到农村,供农民学习采纳。因此,政府是该类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而科研机构则是其知识技术发源地和科研成果入海口[8]。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科研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它既充当了农业技术发明主体,又充当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角色,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特殊地位使这种模式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科研机构中,农业科研人员既是农业教育人员又可能是农业推广人员,因此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扩散等功能在这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能够达到很好的结合,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此外,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优秀技术不能突破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具备突破这种优秀技术的能力,能及时给予技术支持[9]。在农户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农民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敏感度,导致科研机构和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投向无门,而科研机构拥有发达的信息体系和优秀的专业人员,能及时向市场推出新技术。正是由于科研机构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以科研机构与公司、企业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农户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和市场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有效结合的中间模式,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容易实现信息流、物质流、技术流三者的协调统一,该模式的主体为科研机构,多翼指企业、高等院校、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如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参与者,双驱指外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力和内部竞争与协同机制的驱动,因此,这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又可总结为“一体多翼双驱自组织”创新模式。

3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是开放系统,而且是非平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出农业技术相应成果,从而形成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涨落,这种涨落主宰着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就必须用到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的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内部各要素是如何协调运作,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因此下文应用自组织理论思想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链模式的运行[11]。

3.1内部驱动运行机制

3.1.1以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为内部驱动力

该模式的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它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信息等各要素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农业技术需求主体和交易市场。因此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分工与合作。首先,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同活动对应着不同的主体要素,以及从事相同活动的不同主体要素之间,都存在竞争。根据不同主体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及身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竞争既可以表现在仪器、工具、设备等物质手段上,也可以表现在工艺、方法、流程等知识手段上。正是这些竞争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充满活力,不停留于现状,不断创新与完善。其次,在市场经济风向标和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各主体要素为了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任务,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农业技术相关产物。正是这些内在要素的整体协存共变性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不断重组与进化。总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这些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本质。

3.1.2以科研机构为主体参与农业技术创新整个过程

从创新理论上讲,科研机构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负责实现农业技术需求主体(特别是农户)与涉农企业及市场的对接,在农业生产者日常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技术基础上创新研究,使之成为可以产业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其原因是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专业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科研团队,同时既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愿望,又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条件。科研机构不但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利用专业人才、充足资金、先进设备等开展自主创新,致力于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上,而是更多的转向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从创新实践来看,当农业技术需求被科研机构认识到后,科研机构就会根据农业技术需求产出相应的农业技术相关成果,并据此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将在创新研发环节的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涨落。涨落创新给系统提供了选择对象,一旦系统选择了某种涨落,该环节的涨落会得到其他环节的响应,这种响应使得这一涨落不断放大,引起的巨涨落就会影响系统的演化。科研机构将最终主宰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模式,充分体现科研机构主导创新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科研机构及相关联的各环节还充当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既负责下游部门与上游部门的信息输送,又与产业链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使需求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在这一自组织系统内畅行无碍。

3.2外部驱动运行机制

3.2.1以科研机构为主导驱动农业技术创新

从农业技术创新的诱因看,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由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市场与技术的混合因素所驱动的。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技术需求情况,同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明,在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综合因素驱动下,农业技术才得以不断地创新。针对市场导向的变化,对该模型的具体运行过程加以描述。即现有的农业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迫切需要新的农业技术满足生产活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调研获取这一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研发计划,并将市场信号传达给政府部门,获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随后投入研发新技术。在此过程中,市场导向的变化就是该系统运行的外部驱动力,而一项农业技术创新相应成果作为创新过程的随机涨落能否被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就需要市场的检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组织专业人员在市场进行推广和试验新技术成果。

3.2.2以科研机构为主导推动农业技术扩散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从农业新技术、新发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被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采纳并使用的过程[12]。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建立以政府、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多渠道技术传递途径,保证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最终传递给农户,从而使农业新技术、新发明在较大范围内得以应用。创新的技术成果一般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出现,例如农业气象信息、农田水利与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有时则以物化的形式出现,例如高端农业机械用具、转基因种子、新型化肥和农药等物质形态。在传播和扩散新技术的过程中,技术既可以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传播,也可以与物质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传递。那么,科研机构将依据研发技术的表现形态进行技术流传递。科研机构应农户所需,研发出新品种、农药及肥料等生产资料时,技术流以物化的形式出现并与信息流相结合,捆绑式地推广[13]。

3.2.3以科研机构为主导促进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科研机构不单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也是一个较好的推广展示平台,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实验示范园区建立、技术人员培训、直接教学等途径,转化到农业生产,最终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得以实践运用,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农业科研机构将引导农民种植农业新品种、采用农业新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当科研机构向市场普及推广某种高产有效的新耕作技术时,技术流则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出现。即科研机构将该技术以知识产权的方式输出到涉农企业,涉农企业进一步将这一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资料相结合,投入生产、加工,推广到市场,市场实现技术扩散的角色,进而农业技术需求主体从市场获取所需,市场机制将供需信息反馈给科研机构,至此完成了创新链条第一轮的运作。接着开始新一轮创新,最终会形成一波接一波的创新浪潮。

4结论与思考

科研院校为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科研单位及高校为技术依托,因此在农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利用了湖北省农业资源大省和科教资源强省这一优势。由于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推广的现象,因此,采用这种模式能有效地结合技术的供与求,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应用推广的一系列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是农业技术创新的理想模式,而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科研机构集研发、培训、推广于一体的特征,使它在农业科技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不仅有助于解决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的一体化发展,以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有着其他企业、机构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如果单个企业直接从农业技术需求主体了解其所需技术从而进行研发,这一过程要耗费较高的交易成本,而科研机构是由以科研为职业的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具有广泛的信息渠道以及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并且能及时把握市场行情的变化,科研机构功能的强化则可以节约流转成本,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因此,这种模式是适应湖北省农业现状、值得在农业领域推广的较好模式。虽然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与省政府、知名企业的成功合作案例等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科研机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农业培训,科研、技术扩散等相互脱节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现实困难,更好地满足农民需求,对于提高湖北省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农业科技化现代化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科研机构功能的不断强化,运行资金将日益充足,内部推广人才比重将不断提高,科研机构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进行自主投产和推广,进而真正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时,金融机构、企业和推广组织在这种模式中的重要性逐渐降低,这种模式将过渡为真正意义上的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14]。

作者:王满 马春艳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我国应用虚拟农业技术论文

1虚拟农业技术概念

1.1虚拟现实

1989年美国的J.Lanier最早提出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或幻境技术,是专家学者们公认的能促使21世纪社会发展巨大变化的几大技术之一[2]。在期刊《国际虚拟现实》上,虚拟现实的含义为:使人可以操纵其内的物体,犹如身临其境,它是一个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3]。

1.2虚拟农业的概念

虚拟农业(VirtualAgriculture)是从虚拟现实、虚拟植物建立,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可视化技术模拟植物,在计算机上土壤物质的吸附,迁移,排放的成长过程中表达的遗传物质异化、同化的计算机虚拟现实,采取人为干预,对这些过程中各种应激作用条件下的研究[4]。具有交互操作、易现实的特点,它是农业信息化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1.3虚拟农业的优势

虚拟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模拟农药从喷雾器中喷出后的空间运行轨迹以确定农药的最佳喷施方法;二是判别植物群体精确定量化研究利于计算植物群体空间中光通量精确值;三是通过改变植物形状与叶子形态让害虫无处藏身、觅食,以此减少害虫侵害从中找到最佳栽培方式。虚拟农业技术甚至能直观地研究复杂的生态系统,如农田、森林等,从中发现难以观察到的规律。结合生物学技术,为植物基因改良以及植物株型设计提供依据,加强人们对植物生命和植物生理的了解。

1.4虚拟农业的意义

虚拟农业由于虚拟对象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系统也不同。但都涉及虚拟对象,虚拟环境,认知水平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等,是农业知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综合体现。尽管虚拟农业的过程非常复杂,但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科研方法,为发展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虚拟农业改变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几千年凭传统经验的种植模式,它是一个定量化的研究过程。它不仅可以模拟作物满足最大经济效益产量时的株型,为作物育种工作指明方向。还可以最大程度缩短育种年限,能在几秒钟内完成模拟作物生长的全过程。虚拟农业可以模拟不同作物和同种作物之间的间作、连作、套作等相互作用、交互影响,为作物合理耕种、合理搭配提供理想的规划。虚拟农业的模拟使课堂学习形式更形象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们以及各位学者更好的掌握、理解现代农业知识。经济效益方面,虚拟农业替代了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费力、费时的试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虚拟植物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新西兰Holt开发出虚拟几维果树系统,能几秒钟摸拟出植物的发芽、生长、抽枝、展叶、开花、结果、果实成长等整个生长周期,不用费长时间实地种植即可观察分析。还可以计算出虫咬叶片后所向果实输送糖量受到的影响。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教学领域,与其他智能化农业软件系统相结合,可建立虚拟农场,可直观生动的对农田、森林等复杂的生态系统研究,从而探索科学规律和奥秘。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栽培方式,观测植物生长过程及最终结果[5]。从而节约大量的物力,人力。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从虚拟植物,虚拟环境的探索和研究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并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提供新途径。

2虚拟农业技术的应用

2.1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平台仿真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部分替代、可辅助的,甚至是全部替代的传统实验,以及其各种操作环节相关的软件与硬件操作环境,使实验人员犹如在真实环境中一样实验各种项目,将得到的实验效果完全等价甚至是优越于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6]。虚拟实验注重的是实验过程的交互与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它建立在虚拟实验平台之上,开展虚拟实验教学不仅能够突破传统实验的“时、空”限制,而且能有效缓解大部分高校普遍面临的实验器材陈旧、型号落后、设备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和压力。从而使老师和学生们随时随地通过键盘鼠标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各种仪器,以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7]。

2.2虚拟育种

要想获得高产的农作物,必须具有合理的株型。早期的育种工作,技术人员都是选择在大田中完成的。而现在的育种工作,是利用虚拟农业技术结合生物技术在实验室里模拟育种的,并且还可以培育出新品种,最后通过大田实验做检验。以玉米为例,株型对作物的品质、产量等影响很大。从已知的品种出发,找出它们与品质、产量等关系,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如每亩株数、每株穗数、秸秆的高度、穗长等,按照最佳株型,不仅可以确定育种方向,而且还可以减少资金浪费,节约大量的时间,从而提高育种效率[8]。

2.3虚拟温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温室的开发与研究应运而生。虚拟温室是将模型、数据、材料、高级算法与物理属性整合而成的研究平台。它是将环境学与物理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温室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反应,并且能够显示、观察与打印其结果[9]。虚拟温室与虚拟飞行器、虚拟驾驶器等相类似,其科研的意义及价值不言而喻。温室的智能化与动态研究及虚拟植物的自适应研究,都可以应用虚拟温室完成。即真实的温室由虚拟温室来再现。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实验教学也能从虚拟环境中获益。使用户通过改变虚拟环境规则,在各种“环境”中进行实验和学习。虚拟温室作为综合的实验平台,可以研究和试验温室特性及规律。其优势在于为实际生产提供一种交互的、可靠的、可重复操作的参考平台,从而为生产决策服务。

2.4虚拟农场

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农作物生长,被知名人士称作虚拟农场。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三维模拟植物的构造与生长,不仅能显示出作物所具有的性状,还可以改变作物的栽培方式。从而直接观看玉米发芽、生长、抽枝、展叶、开花、结果等整个生长周期,无需长时间实地种植就可以观测分析。作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解成这些重复部件生长过程的总和。在教育、教学及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用虚拟植物构建虚拟农场,让学者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观测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与最终结果。如虚拟种植作物,虚拟田间管理等,从而使学者们快速地掌握农田管理技术。

2.5虚拟果树修剪

虚拟果树修剪技术为广大学者掌握先进的修剪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它是模拟果树管理措施中的重要技术[10]。对调控果品产量以及提高果品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技术推广和实际生产中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果树修剪技术人员相对短缺;二是普及修剪技术有一定难度。再加上错误的修剪具有不可逆性,总是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以至于严重影响到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普及和推广果树修剪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2.6虚拟立体农业

虚拟立体农业主要是摸拟光资源作物间的套作管理。一方面,在光资源模拟中,叶片分布状态对光辐射产生影响,在蒸腾作用与光合功能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变异;另一方面,光合产物的分配与生产也决定了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以及植株下一时段的形态结构[11]。因此,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建立植物三维模型,模拟光线在植物冠层内反射、传输及透射等,并参照光资源量就能精确计算出每一叶片的光截获值,从而实现对立体农业管理。

2.7虚拟都市农业

简言之,都市农业是把农业的生活、生产、生态等结合为一体的产业。对都市农业的模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为实现最好景观,对建筑周边的田园景观设计及整体规划;(2)都市农业的结构安排、空间布局,以及农业消费、生产与流通;(3)周边地带与都市化地区农业的合理搭配。从而实现农业发展与城市需求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一体化关系。

2.8虚拟教学和农业科技推广

在科普教育、教学和农业科技推广领域,与其他智能化系统软件联结,使学者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农业管理和种植虚拟作物,通过改变栽培方式和环境条件,能多个角度观测作物动态生长状态、生长过程以及最终结果[12]。尤其是农业科技推广领域,这种效果更容易使学者接受、掌握先进的农田管理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科技的现代化进程。

3虚拟农业的发展趋势

3.1虚拟农作物

虚拟农作物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植物个体或群体为研究对象,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13]。是数学、植物学、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交叉学科。它不仅能够提供作物生长的空间规律反映植物的形态结构,还可以摸拟生产管理以及探索出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奥秘。利用虚拟植物技术,研究者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设计农作物,并进行农作物育种。利用可视化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进行作物建模。它对于构建植物形态、探索农作物理想模型、虚拟教学甚至园林设计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14]。虚拟农业的研究对象不同,系统结构也不相同。图l为虚拟农作物结构。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给用户带来了临场感与真实感的体验。运用此技术,能几秒钟摸拟出作物的发芽、生长、抽枝、展叶、开花、结果、果实成长等整个生长周期,不用费长时间实地种植即可观察分析。甚至能直观地研究复杂的生态系统,如农田、森林等,从中发现难以观察到的规律。因其具有便于交互操作、易控制、真实感强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3.2虚拟农作物的模型研究

虚拟农作物建模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揭示机理,预测未来等提供有用工具[15]。以作物为研究对象的几何模型是作物建模,它是用来构建能直接反映现实世界中实物对象的数学模型。建模的最终目的是使科研人员的研究手段、方法更准确、快捷。进行作物仿真,研究其形态变化特征以及进行三维形态模型的数据分析。三维重构法对作物建模是先采用仪器收集作物空间数据,再通过编写程序调用一些数据,以此实现农作物的三维模拟。随着仪器精度的不断完善,模拟的农作物逼真性也越来越高。农作物个体的生长都具有持续、自主、主动的属性,与环境的交互则具有应激性。通常是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构成。地上部分的根、茎、叶、花及果实与空间环境交互;地下部分的根与土壤环境之间交互[16]。作物器官间交互、协作生长:相同作物个体间是竞争关系,不同作物个体间则竞争与协作关系。人作为外部调控机制,把作物体与器官以及环境间的关系抽象为模型库和知识库,通过修改环境因素参数,观察虚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科研等目的。图2为虚拟农作物系统模型结构。从天气数据库中提取环境因素中的天气参数;用灌溉、施肥专家数据库实施调控水分与养分参数。其中,模拟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参数是每日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速以及降雨量)。

4结束语

虚拟农业技术开辟了农业研究的新途径,它是农业科学与虚拟现实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研究方法为农学科研人员提供一种便于交互、易操作、易控制的平台,解决了现实中农业上异常复杂的各种问题。农业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实现:直接得到定量的实验结果和可视化的过程,不仅缩短了研究周期,降低了实验成本,还提高了农业科研的效率。在农业研究上,农作物根系、农作物与环境交互的虚拟,是2个有待于完善和深化的重要问题。虚拟农作物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精确农业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农业问题研究的进展,开展虚拟农业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计算机技术的农业应用,构建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必将是农业技术前沿。尤其是对文化基础较低的农民非常实用,便于他们掌握先进的农田管理技术,这种效果是传统方法达不到的。事实证明:虚拟农业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更高境界,它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作者:李敏 郭小粉 王应君 陈新林 李磊 陈伟 单位: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农户诱致性创新农业技术论文

1文献综述

根据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对技术类型分析结论[1],农户在不确定性条件和制度环境约束下,根据要素价格相对变动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形成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两类技术创新偏向,以获得总要素投入边际收入最大化。近20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具体技术特征和采用不同方法,对农户技术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丰富的实证研究,在验证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合理性的基础上[2-4],证实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渠道获取技术信息,是农户技术创新的关键外部因素[5-6]。同时,根据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不能完全通过市场交换,其供给需要公共部门通过制度变革来保证,后来的实证研究也有效支持该观点。如,Jaffe等[7]分析证明,由于技术市场具有公共品特性和外部性而导致技术市场失灵,进而强调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职能的重要作用。可见,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受到技术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市场中,常常会发生农户的个体理性与政府的集体理性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因而技术创新是政府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与农户共同博弈的结果。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及技术市场的特殊性,关注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讨论焦点集中于农业技术市场的概念界定等方面,并重点验证以技术推广机构为渠道获取的技术信息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及其差异。其中代表性的文献认为,农业技术市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农业技术市场的狭义概念是指农业科技成果流通交换的场所。农业技术市场的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技术商品交换中供求双方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是实现农业技术商品开发、流通、应用环节的总和[8]。农业技术市场的客体是农业技术,主体是农业技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9]。而且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农业技术市场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0],并且是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8]。在实证研究方面,学术界侧重于针对具体的某类生产技术,探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户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认为技术信息[11]和技术培训[12-13]是影响农户技术创新意愿的关键因素。然而以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将农业技术市场视为“黑箱”,仅仅分析农业技术市场中的个别因素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未从理论上系统、深入地阐明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供给主体行为特征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具体影响机理与影响途径。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基于其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优良的农业科学研究及技术市场环境,以及现代化的农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户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其市场经济环境、技术创新体制与技术扩散机制、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均与我国农业发展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相比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其在生产过程中凝结更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市场附加值。这就诱导经营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的农户根据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进行农业技术创新优化决策。但政府主导的、供给导向型的农业技术市场,容易忽视农户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调节和诱导下的技术需求,技术创新存在错位、技术供给存在扭曲,从而对具有有限理性特征的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决策产生约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农业技术市场供求关系视角,构建基于农业技术市场约束下的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框架,揭示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对农户技术创新决策不同阶段(包括技术认知态度、技术决策实施、技术集成采用)的影响机理,为政府制定改进农业技术市场效率的制度安排,形成技术有效供给与技术有效需求相匹配的有效市场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2农业技术市场供求主体及其特征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界定的农业技术市场是指,在以生产要素为载体的生产技术交换过程中,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与技术需求主体,即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决策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的集合。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与农户技术创新行为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促进农业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达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达到有效配置。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既为农户技术创新行为达到预期目标提供激励和引导作用,又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实现预期目标产生约束和制约作用。

2.1农业技术市场供给主体构成及特征

2.1.1主体构成

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是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及其关联关系机制的集合。按照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属性,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主要包括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代表的公益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以涉农企业为代表的商业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俱乐部式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以政府技术扶持机构为代表的基础服务式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在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遵循官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制度安排,依托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资源,对农业产业链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实验、示范,并为农户提供公益性、公共性的技术产品,以及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咨询服务,属于自主创新模式。涉农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以开拓农资销售市场或是获取农产品为目的,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制度安排提供商业化的技术产品及服务。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目前涉农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一次性买断利益模式为主,合同式、订单式利益联结模式为辅。因此,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农户出售农资产品,并从促销视角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咨询服务,属于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兼有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社员技术需求的联合体,按照合作经济制度安排在其社员内部主要提供俱乐部式的技术产品及服务。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组织制度及治理结构不完善,人力资本不足,自主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使得其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根据其农产品属性、区域特殊性,对政府、科研机构等组织的技术创新进行选择性吸收、应用,属于模仿创新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在社员中实现技术信息集成、传递。此外,社员接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资采购服务,如品种、化肥等统一采购,统一使用,实现生产作业、经营环节协调。中央及地方政府技术扶持机构则是以信息传播、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为优秀开展技术公共服务,引导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其中,政府技术扶持机构通过电视、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农户传递技术信息;通过生产资料财政补贴和小额信贷优惠来引导农户技术调整;通过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来为农户技术创新提供物质条件。此外,政府技术扶持机构通过科技投资、科技政策、科技服务来指导和引导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供给行为,创造技术市场运行条件,促进技术市场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除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产业扶持机构外,其他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者还有由生产、加工、储运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有关科研及技术推广服务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以技术服务为扭带,联合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科研机构,以培养“农民老师”的技术推广新模式,补充了部分产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服务。由于这些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可分为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主导型、涉农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型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模式,因而本文在以下分析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创新影响时,未包括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

2.1.2特征

成熟的、有效的农业技术市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具有自组织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系统。笔者认为,农业技术市场的发展驱动力是价格机制,并促进技术创新的供给与需求有效均衡,投入要素达到有效配置。一方面,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提供了可供农户进行选择的创新技术集合,即技术供给。另一方面,在趋利性和风险规避性导向下,农户以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和产品相对价格变动作为市场信号,形成自己的技术需求倾向。当技术供需不相匹配时产生技术创新要素流动的势能,通过调整制度安排,驱使技术供需实现有效均衡。而这个过程又会促使农业技术市场内部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特性(组织方式、管理机制)及其关联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农业技术市场出现新的状态并要求新的技术创新供需均衡。由此,技术创新供需曲线的变化推动整个农业技术市场不断发展进化。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组织特点、运作机制和职能作用方面存在并列和重叠,使其在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具有独立、耦合和互斥的相关关系特征。

首先,农业生产技术特性决定了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具有独立关系。具体表现为:由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运行成本主要由财政支付,其供给的农业技术表现出公共产品特性。这类农业技术(如栽培管理技术)具有经验型特征,容易被模仿,因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涉农企业在自身利益导向下,其技术供给行为的驱动力来自对利益的追逐和对自身形象、品牌状况的改善。因此,涉农企业供给的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私人物品特性。这类技术(如种苗、化肥、农药)在应用时难以被模仿,不存在明显的外部性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需求的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的自组织。其供给的农业技术表现出俱乐部产品特性。这类农业技术(如合作社社员共同出资购买,或合作社运作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具有地域特征。合作社社员消费其技术不具有竞争性,而对非社员具有排他性。

其次,由于农业技术体系是众多技术因关联性形成的产业技术群,技术之间具有不可分性。因此,不同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向农户提供创新技术时,会形成耦合关系,即不同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对同一农户的技术创新行为的约束相互配合。例如,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服务优势,将生产经验丰富的合作社能人吸收为示范户,在技术上进行重点指导,并给予一定物化补贴。通过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提高了技术创新及推广的效率和规模。再例如,政府农技扶持机构的政策导向、投资力度等因素决定着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的方向,进而对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供给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最后,由于利益机制及运行目标不同,政府主导的公益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对以涉农企业主导的商业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具有排斥性。这是由于涉农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目标与公共性技术的本质相悖,因而其技术供给行为会忽略对社会利益的影响。

2.2农业技术市场需求主体及特征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农业技术是一种在投入和产出之间转换的生产函数,农业技术创新实质上是现代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即农业技术创新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借鉴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本文将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内涵定义为:从事市场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户在不确定性条件和农业技术市场约束下,以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即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即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作为市场信号,对各类现代生产要素(劳动力、化肥、农药、机械等)进行不同组合、调整的多元选择决策过程,以获得家庭收益最大化。

由上述定义可知,农户技术创新的行为动机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农户作为“有限理性小农”,其技术创新动机及行为倾向具有趋利性和风险规避性[14]。受到农业技术变迁和农业技术市场的影响,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机制完善,在竞争导向和效率驱动下,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专业化、市场化导向特征更加突出。即要素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作为市场信号,是农户技术创新决策的依据。

(2)农户技术创新行为是一个包括技术认知、技术决策、技术采用在内的多阶段、连续性决策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内,农户从农业技术市场中获取技术信息和物质能量投入。

(3)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呈现市场化整合趋势,即农户会对同一技术体系内的各子技术进行联合决策。

3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根据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农户作为“有限理性小农”,在趋利性和风险规避性导向下,会以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和农产品价格变动作为市场信号,遵循技术认知态度、技术决策实施、技术集成采用的过程进行技术创新。也就是说,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是诱致农户技术创新的需求因素。由于农业技术市场是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与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决策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集合。有效的农业技术市场能实现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达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达到有效配置。因此,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是诱致农户技术创新的供给因素。以下将从农户技术创新的决策过程,就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展开分析(图1)。

3.1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认知态度的影响

农户技术创新行为是一个多阶段、连续性的决策过程。其中,技术认知是影响农户技术创新决策的首要环节。在技术认知阶段,农户在根据前期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和农产品价格变化,在已有技术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对创新技术的存在进行认识并理解其功能,因而农户技术认知在本质上是对创新技术属性信息进行搜寻、加工,以降低创新技术因果联系(即技术是否取得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农户在技术认知过程中,主要围绕“这项创新技术是什么?”、“这项创新技术为什么有效?”以及“这项创新技术怎样操作?”这3类问题进行技术属性信息搜寻及加工。这3种认知类型中的第1种是关于创新技术存在信息的意识认知,第2种是关于创新技术原理信息的认知,第3种是关于创新技术正确使用信息的认知。农户依据其在认知阶段获取的技术信息,会从心理上对创新技术的特性形成主观赞成态度(即潜在技术需求)或否定的态度。这个农户技术认知技术说服(态度)潜在技术需求的过程受到农业技术市场的影响。这是因为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职能之一是通过技术信息披露和技术公共服务,向农户传递关于上述3类技术属性信息,以此来引导农户技术认知及潜在需求意愿。在农业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多重背景下,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运行目标和功能方面呈现出独立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提供的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连同政府技术扶持机构提供的技术公共服务,表现出公共产品的特性和政府意志。涉农企业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供给的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具有较强的私人物品特性。以规制社员行为和优化社员利益为目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广的技术产品及服务,表现出俱乐部产品特性。这导致不同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通过技术信息披露和技术公共服务,传递给农户的创新技术属性信息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均缺乏一致性,进而导致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认知产生分化。

3.2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决策实施的影响

在完成技术认知阶段,即农户将技术认知转变为潜在技术需求之后,进入选择采纳接受或拒绝技术创新的决策及实施阶段。在技术决策及实施阶段中,农户通过搜寻当期要素相对价格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对是否将技术潜在需求转化为技术真实需求进行决策。此时,采用某创新技术预期后果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而农户在该阶段需要继续对创新技术信息进行搜寻、加工。而这一阶段农户主要围绕“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取这项创新技术”、“如何结合自己生产经营模式运用这项创新技术”等问题进行创新技术应用信息搜寻及加工。而这些创新技术应用信息主要来源于技术交易市场,因而农户在进行技术决策及实施时,会与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形成不同的技术交易制度安排,即“涉农企业+农户”模式、“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这些技术交易制度安排下,农户与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进行技术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对农户技术创新决策及实施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当农户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涉农企业+农户”模式,涉农企业主要采用一次性买断利益模式,按照市场交易价格与农户进行技术交易,因而农户面对的是公开市场交易制度安排。当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社员需求提供技术交易服务,农户遵循内部交易制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完成技术交易。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户”模式的技术交易市场化程度介于“涉农企业+农户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之间,即当农户参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户模式”时,按照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协定,由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提供技术交易服务,农户遵循准内部交易制度,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之间完成技术交易。由于这3种技术交易制度安排的契约稳定程度不同,农户在技术交易信息搜寻、技术合约谈判及执行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不同,导致农户面临的技术交易成本有差异,从会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决策及实施产生约束。

3.3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集成采用的影响

根据小农技术创新理论[15],农业技术可划分为可分割和不可分割两类。具有不可分割性的技术主要以技术包(technologypackage)的形式进入技术市场。一个技术包包括了多个可辨别的技术元素(子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元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综合体。农户在采用技术包内的某一项子技术的经历必然会影响其对同一技术包内其他子技术的态度,即农户具有技术集成采用倾向。而农户技术集成采用的过程受到农业技术市场的影响。这是因为农户在该阶段主要围绕“这项创新技术与已有技术存在什么关联?”、“这项创新技术与已有技术如何交叉融合?”等问题,进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搜寻及加工。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职能之一是通过技术推广培训和技术公共服务,在品种选育、种植模式、土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中向农户传递技术集成信息,以此来引导农户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组织特点、运作机制和职能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同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农户一系列生产环节中传递的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存在冲突和矛盾,进而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集成采用行为产生制约。

从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创新认知、技术创新决策实施和技术创新集成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看出,由于农业技术兼有公共产品性质、私人产品性质和俱乐部产品性质,需要由私人部门(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共机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政府农技扶持机构)共同向农户提供商业性和公益性的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即在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诱导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通过技术信息披露、技术交易、技术培训、技术公共服务等传播方式,在农户根据要素市场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进行技术认知、技术实施和技术集成采用的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提供创新技术属性信息、创新技术应用信息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当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根据自身组织特点、运作机制,在农户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技术供给与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需求之间达到有效均衡时,农业技术市场具有有效性。此时,在真实、公开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包括创新技术属性信息、创新技术应用信息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引导下,技术供需水平及结构均衡,农业技术市场运行机制能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当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由于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不适当干预,未能在农户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有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导致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技术供给与农户的市场诱致性技术需求之间产生扭曲、错位时,农业技术市场缺乏有效性。此时,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与农户均因无法及时获取真实、必要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而产生无效供需或过度供需等行为,农业技术市场运行机制无法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4结论与启示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的农户会根据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对技术创新进行优化决策。但供给导向型的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产生制约。我们认为,要素价格相对变化和产品价格相对变化传递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信号,对农户包括技术认知、技术决策实施和技术集成采用在内的技术创新过程产生诱导作用。而农业技术市场中,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及科技政策诱导下,以技术市场信息为载体(包括创新技术属性信息、创新技术应用信息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约束,进而影响农业技术市场的有效性及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供需匹配的有效市场机制的关键在于,从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层面改进农业技术市场效率。具体来说,一是培育信息不对称校正机制和技术需求反馈机制。通过扩大技术市场信息有效传播途径,提高技术信息传播速度和透明程度。二是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协调联动机制。通过积极引导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创新及推广环节充分发挥其职能。同时,在技术创新活动交叉部分通过政策和制度设计实现合作创新,依靠技术转移和创新知识溢出,推进技术创新资源在技术供求主体之间实现有效配置。

作者:王静 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农业技术方面论文:绿色有机农业技术论文

1无毒优质果蔬生产模式及农业技术

目前,绿色有机农业生产都会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即病虫害防治问题。由于反季节生产温室内湿度大、空气不流通,以及轮作期限的缩短、连作,适宜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持续建立,导致温室土传、气传病害传播频繁。

设施栽培中植物全生育期病虫害的全方位物理预防体系,从种到收全程物理保护,包括对土传病虫害、气传病害及飞翔类害虫的物理控制,即对看不见的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能够看到的微小害虫、大型害虫实施系统的物理控制。1)土传病虫害的控制主要包括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大丽花轮枝孢菌引起的黄萎病等通过土壤、灌溉水、施肥引起的植物病害和根结线虫病。采用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为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2)气传病害的控制主要包括植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疫病、锈病、黑痘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通过气流传播的真菌、细菌病害。采用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为3DFC系列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3)微小飞翔类害虫的控制主要包括白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害虫。控制设备主要是3DJ-2A型介电吸虫板/筒,表面包括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4)大型类飞翔害虫的控制主要包括食心虫等果树害虫,小菜蛾等蔬菜害虫,以及蝼蛄、金龟子等地下害虫。控制设备主要是3DS-15型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和防虫网。

品质调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长调控。采用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利用空间电场和二氧化碳增施农业技术的配合使用可获得产量倍增效应。二是成熟度控制。在果实类蔬菜生长接近常规商品质量时可采用声波农业技术进行促早熟控制。通常采取的农业技术及生产模式为: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温室电场除雾防病促生系统+介电吸虫板+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声波仪。该农业技术及生产模式中,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的作用是控制土传病虫害;温室电场除雾防病促生系统的作用是控制气传病害,以及提高植物的低温吸收(钙、磷)与合成营养(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补光灯的作用是补充提供必要的光照;多功能静电灭虫灯的作用是控制飞翔害虫;声波仪的作用是控制植物的成熟度。

2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生产农业技术及模式

疫病预防是养殖业的生命线。据调查,在已发生的疫病中,有40%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另有40%多的疫病是通过流媒接触传播的,近10%的疫病与粪便高度关联;而在突发的烈性疫病中有70%多与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所以控制空气安全和粪便安全就能控制住50%以上的疫病发生。为此,提出和强调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的概念、设计及建设是极为必要的。环境安全型畜禽舍是一种可以自动防疫而且无臭的畜禽舍,其关键之处在于采用了整体空间的空气净化农业技术,即上层空间设置了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粪道则采用了粪道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器或粪道等离子体除臭灭菌系统。因此,进行畜禽舍物理保护、空间电场防疫、牧场无臭化建设,主要目的是降低病死率、粉尘与氨气浓度。可采用的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生产农业技术及模式有两种:一是每栋布置300型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和粪道等离子体或臭氧灭菌除臭机;二是每栋布置内循环空气净化消毒机和空间电场自动防疫系统。

畜禽舍空间电场防病防疫系统可对畜禽舍的粪道及粪尿出口、地面至屋顶的空间、进气窗、排气窗、操作间等部分,进行气体的粉尘净化、病原微生物的灭杀、有害气体的分解与抑制。试验证明,此项农业技术在温室可有效去除空气病菌40%~90%,降低空气湿度5%~20%,除雾50%~99%,使室内空气清洁无异味,对生物气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对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分解率为硫化氢(H2S)50%~80%、氨气(NH3)40%~75%、有机臭气72%~98%,可防止高浓度氨气、硫化氢引起的畜禽呼吸道系统、消化道系统、眼结膜、眼角膜炎症等病变的发生,增强了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

3磁化处理种子农业技术及模式

种子处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种子处理可以减少在生长、收获、贮藏过程中所造成的种子活力下降,使种子的活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另一方面,种子处理能杀灭种子所携带的病菌,防治苗期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幼苗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实现苗全、苗齐、苗壮和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常规的种子处理方法有包衣、拌药、化学脱绒、药剂浸种等。但化学处理方法存在易产生药害,破坏土壤环境,某些防治病虫的药剂不能与根瘤菌、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用于种子等问题,并且化学处理不能真正提高种子本身适应环境的整体抗病、抗寒、早熟等性能,而这些效果可以通过以光、声、磁、电、热为代表的物理农业技术处理种子的方法达到。种子经过特定的物理农业技术处理后,除了可以减少或杜绝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并提高农作物品质外,种子自身的发芽率、发芽势也得以明显提高,后期表现为出苗齐、苗壮、叶厚,抗病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辽宁地区有机磁化处理玉米种子,增产幅度为10%~24%;磁化处理水稻种子,增产幅度为12%~26%;磁化处理蔬菜种子,增产幅度为5%~25%。

作者:赵大为 单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