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农学专业论文

农学专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09 11:11: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学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学专业论文

农学专业论文: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1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措施

1.1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推行“2+1+1”的新型培养模式,前两年用来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学习专业技能,最后一年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训。同时,地方院校可以针对当地的农业主导产品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承德可以围绕食用菌业和蔬菜业等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1.2加强思想教育

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那么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学习,所以学校要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思想方面的建设。但是,很长时间里农学专业都没能完全解决专业思想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形式过于单一,用时没有实质性的材料来证明。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仅仅依靠各种讲话是不够的,可以请一些从农学专业毕业后在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专家,或者实业家来学校开讲座,将自己的创业经历等分享给学生们。并且可以组织学生去那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农业企业等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看到农学专业的前景所在,从而立志于农业努力学习。

1.3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不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通常基础理论掌握较好,但是欠缺动手能力,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甚至不如中专生。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一方面对于实验室和其他实践基地多投入资金和精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规范实践能力的考核,严格执行实践教学考核制度,那些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要补考或者重修。

1.4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专业型人才

在大三的课程结束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特长以及发展潜力来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专业培养,比如专业成绩优异的可以考研继续深造,擅长行政管理的就多为其开设管理方面的选修课,擅长经营贸易的就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等,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配备相关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优点更加明显的高素质人才。

1.5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对于高校的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如今竞争激烈,所以更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督查小组,对教师课程设置进行听课和监督,以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学校建设精品课程;其次是教师之间多进行互相听课,以便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最后是可以安排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教学交流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结语

虽然农学确实存在自身的缺陷,比如工作环境恶劣和工作待遇较差等,但是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专业,农学也是对国家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作用的。学校通过意识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运用各种方法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出更有针对性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李瑞来 单位:北省承德县农牧局农广校

农学专业论文:中职专业教学农学论文

一、中职农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授课缺乏有效过渡,直接进入主题

以《复种》一节为例,不少教师都是这样进入新课教学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作物布局的相关知识,今天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专题,对复种进行研究……”如此导入的目的在于要简单明了、直奔主题。然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后续内容复种、轮种、连种等知识恰恰是以前面耕种制度、作物布局作为基础的,没有对已学知识的衔接性进行复习,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新知识时显得思维缓慢、问题重重,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知识。由此可见,简单明了的直接导入法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辛辛苦苦一节课却收获无几。

(二)教学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

我曾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内容是《棉花田间管理》,教师在讲述“化促化控,以促为主”时忽视了学生《土壤与肥料》课程教学的滞后,使得学生对为何要保持氮肥和磷肥的足量这个问题,听得似懂非懂。我觉得该教师其他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整个教学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设计“化促化控,以促为主”这一部分内容时,没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致使学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其实,教师只需要将氮肥和磷肥对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稍加阐述就可使教学更加完美。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仍然一味地灌、不停地讲,根本不注意学生的反映与变化,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了。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农村社会基础》内容是固定的,没必要展开,只要教师划出条条框框,学生像小学生背古诗一般地背下来即可。于是整节课除了教师自问自答地说,就是学生摇头晃脑地背,根本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结果学生是这节课的内容记住了,上节课的内容却又忘记了。如果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再结合案例深入分析和讲解,学生则能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四)教材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水平

从教学实际来看,所谓的中职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大学农学专业教材的“精编本”,其中的一些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存在严重的拔高现象。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中职农学类专业大多不开设中职化学课程和中职生物课程,中职学生又多是初中的待进生,理化成绩较差,但是中职农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选择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土壤与肥料》整套教材根本就没有对初中化学教材的复习和提高,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迷惑不断。对于学习积极的学生还好一些,他们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通过百度或图书馆弥补化学和生物知识的不足。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则不然,他们懒得学习,听不懂正好有借口不听课了。

2.教学目标过度拔高。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授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教师大篇幅地讲解“基因表达学说”,结果由于学生欠缺遗传学的知识而使学生毫无所获。

(五)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受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中职农学专业仍然是以升学为主,一切评价指标都最终指向了对口本科的升学人数,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只是走过场。这种评价模式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严重违背了中职教育的根本原则,所造就的只是些高分低能、姓“普”不姓“职”的学生。

二、中职农学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当前的时代已经非同以往,我国的用工荒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工业上,涉农产业同样需要大量谙熟现代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因材施教,技能至上,力避唯分是论的错误做法。因此,想做好中职农学专业教学,就必须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在勇于实践和不断付出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践,尽可能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工作导向教学法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材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个性化

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个性化、专门化人才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材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中职农学专业的教材多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各版本教材编写而成,各课程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我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学生农学专业素养的成长过程,不同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做到有序衔接,最好能做到不同课程同步教学,以使学生的专业成长过程更加完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各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共同参加,对所有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做以归纳,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进度,然后再依据教学进度编写教材或教案。另外,针对中职学生化学基础差的情况,在必要时可将学习时需要用到的化学知识以“附录”“爱心小贴士”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或教室的知识专栏当中。

(三)重视教学过程,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南针。作为学生技能成长的摇篮,中职学校应该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价体系。对于农学专业来说,就是要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地评价学生,表扬学生的进步,批评和引导学生走向更完美。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三点来做:一是坚持适时评价,抓住学生成功与疑惑的关键时刻对其进行评价;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认识成功与不足;三是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可偏废。

作者:商小玉 郭永锁 单位:河北省南宫市职教中心

农学专业论文:农学院校种子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种子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是农学院校适应时代需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该文以农学院为例,阐述了如何发挥种子科学专业人才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农业生产一线的需要,进行了种子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旨在让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关键词:种子科学 卓越人才 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各大高校农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代农业化建设又亟需农业高等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因此,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农林符合人才至关重要,是保障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农业安全的重要人才资源。高等教育就是要坚持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努力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高等院校要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在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下,作者结合新疆兵团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才需求的情况,对农学院种子科学专业进行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与实践,通过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按照“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项目化”的思路,对农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建立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形成“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实训就业相关联”的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

1 种子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各类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需求,是高等教育的具体化,在整个人才的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的作用,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更加注重贴近社会的需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种子产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式下,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本科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于2002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山东农业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紧随着其他农业院校也相继开展该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虽然该专业建成时间不长,但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已为国家和兵团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实用型高素质种子科学专业人才。随着国家与新疆兵团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种子科学专业按照卓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制定了种子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即注重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培养具备植物育种、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经营管理、成本会计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种子科学相关行业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应用开发工作的专业高素质人才。

2 营造有利于卓越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

2.1 优化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优秀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而课程体系的制订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优秀,是实现学生毕业后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构建种子科学专业课程新体系时,应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如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技术应用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等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方案。

2.1.1 制定和修改种子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压缩课堂内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大课外自助学习的时间和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强化学生理论基础;减少学生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如个别学校将该校选修课比例调整到总课程的15%以上。

2.1.2 建合理课程体系

卓越人才培养应构建合理的新课程体系,即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等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素质教育、创新创业及实践教学环节,以促进学生思想的解放、理念的更新与思维方法的创新。而一门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它的科学存在性,即要适应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因此,增设交叉学科课程,适当增大选修课比例,体现一专多能。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结合,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2.2.1 理论课程建设方式多元化

理论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教学目标和培养卓越人才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它包括教材建设和网络测试、仿真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等,其中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如:引进《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ed science research》《Crop science》《Plant breeding》等国外权威的教材。同时,借助学校的图书馆引进或订阅国内外先进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期刊杂志,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种子科学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并以此为基础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材进行及时更新。如选取最新科技动态、经典案例;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鼓励教师与其他高校农学院种子科学专业教师及专家编写与出版该专业特色教材。此外,建立电子阅览室,利用多媒体技术及辅助教学软件等,深化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资源共享。

2.2.2 实验教学课程化,注重能力培养

基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创建了新的种子科学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强化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克服实验教学附属于学科理论的种种弊端。(1)将种子遗传学、栽培学、保护学、繁殖学、育种学等课程的实验整合成一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即种子遗传选育课程实验,整合后的实验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学时,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也相应增加学时数,同时减少验证型实验学时数,从而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2)将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课程的实验部分单独开16学时“应用概率论统计学实验”,理论课从48学时缩减为40 学时,而实验学时增加了8学时。增加综合性实验课比例,并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模拟生产、科研的实际情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加深了对统计学抽象概念、复杂理论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书本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强化创新技能训练

近年来,该校农学系主张强化人才支撑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通过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如:建立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实验中心。目前,校内加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原种场、科研试验站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实习、提高实践技能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学科应用实践的认识。此外,农学院通过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以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

农学专业论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对提升农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摘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科学,在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进而为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群作为生命科学各学科基础的实验学科,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1-2]。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涉及农业环境、作物等多种科学,均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其理论和技术对实现农学专业目的有重要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逐渐成为各专业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手段。因此,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在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及其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3]。要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特别是要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然选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事实证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优秀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当前严峻形势下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能够提高农学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优秀,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农学专业人才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农业实用型人才是农学类学生教育的宗旨及目标,以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资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必然要结合在农业领域相关专业中的应用范畴,讲授最基本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内容,介绍新的大农学相关的科研进展,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达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最新科研进展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寻找科研兴趣的切入点[5]。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高等农业教育中,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培养智能型农业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离不开实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实验的开展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相结合,基础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熟练分析检测技术,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意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2]。

3 提高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

现代农业科技正迅速向宏观和微观领域迅速发展,农学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其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中相关知识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着重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生产实践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农作物的抗旱、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等响应环境的机制研究,作物农艺性状的调控机制、作物栽培模式与品种特性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后期农学类专业课程学习,为学生今后开发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育新的农业品种以及建立适应时展需求的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奠定基础。总体而言,完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对培养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6],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4 结语

农林类院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要大力培养创业文化、营造创业氛围。要将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等课程的课程体系中,通^专业实验的开设及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及能力,要充分发挥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结合国家的惠农政策,大力倡导农学类专业学生走涉农创业之路。农学类专业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走涉农创业之路,并努力获取国家的政策支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7]。

农学专业论文:农学类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人才培养现状为基础进行理论探讨,从学校农学院办学优势和特色入手,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在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时,本文将构建系统的农学教育体系作为先决条件,力求对农学学科建设做出理性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农学类本科教学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亦可为农学类教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

农学类本科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或转业问题,已成为制约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教育发展的重要矛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学类人才,但我校农学类的毕业生与市场的经济体系及整个社会需求不太适合,这影响着学校的全方面发展。农学院是我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校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有必要采取创新培养模式如复合型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展现自身特色,推动我校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应用复合型人才模式培养的本科生应面向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然而,我校在农学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建设中还存在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专业与课程设置有待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不足、创新教育目标定位模糊等诸多问题。

一、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教育办学目标定位模糊。目前,学院更多的是从学校办学需要、教学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并未将这一改革举措放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造成学校农学类人才培养偏离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授者在高等农业教育实践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只是机械地传授农业知识,忽视培养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创新思维。同时,课程设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长此以往,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致使他们呆板木讷,缺乏创新精神与勇于实践的能力。新学科梯队建设和硬件更新步伐较慢,学科个体之间有“偏科”,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农业传统学科中,特色学科较少,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农学类人才应具更为广泛的知识,多汲取课本以外的知识,在减轻他们课业负担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否则容易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理论课程多于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内容陈旧,与现代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际脱节。我校农学院将通识课、专业课和课程学习与野外实习分离开来,教材内容落后,缺乏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系统引入。

2.教学管理体制监管乏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教学管理体制,将为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农作物是农业学习的主要对象,包括生理、生殖等方面。由于其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性,使课程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要。并且,农业作物有着特殊的生命周期,因此要合理安排学习周期,用较长的教学周期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与时展结合起来。但我校农学学科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基础理论课完成之后,将理论讲授与实践分开,同时教学实习的课时也^短。学生教学实习的农场缺乏良好、有序的制度体系保障和规范的实习机构,为教学实习的顺利进行带来不便。另外,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老旧、单一。教学实施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法尚未得到广泛运用。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法,不仅忽视了对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媒体、网络等教育手段虽广为使用,但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学创新人才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但在课堂讲授和实验等环节,学生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同时,艰苦的实习条件对塑造学生坚强的毅力与顽强的人格很有必要。我校农学院与其他院校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这为学生形成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因此,设立新的课程,以适应农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促进农学长远发展。

3.学生专业兴趣不浓,课堂师生关系疏离。当前,农学人才培养出现学生缺少专业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每年都有找不到工作的农业院校毕业生,但农业、农村的基层岗位却有不少空缺。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岗位待遇差、地处偏远等原因,还与农业院校对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关注不足有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是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解答学生所提问题,并未对学生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反而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少越好。并且,农业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内向胆小,课上不善主动发言,对教师讲授内容也不敢提出疑问,造成师生关系疏远。

二、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构建集综合化与现代化于一体的课程体系。良好的课程体系是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的基础保证。新体系的建立,要按照课程具体问题修订教学大纲,配套教材的编写要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同时结合农业特点安排教学,在体系中涉及广泛的学科内容,全方面地掌握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与科学性,提高学科技术含量。另外,还可以涉及生物技术内容,促使理论、实践、实验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共同促进农学体系与教学平台的协同发展。

2.注重提高实践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农学专业教学的突出特色,应根据专业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科学制定专业培养规格和目标,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学生在学到专业技能的同时,满足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科研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热情。

3.构建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知识体系。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践三个阶段的教学相辅相成、紧密结合,促使形成综合性、科学性且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体系的层次性。在强化理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重视实践性、设计性锻炼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教师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科特点,将交叉学科知识点融入学科中,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力量,掌握高新技术,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农学专业论文: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分析

摘 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事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该文主要分析了该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农学 师资队伍建设 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其独特的地方属性而导致其在教育竞争中面临诸多生存和发展困难。因此,重视人才质量的培养,实行人才兴校、质量立校已成为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能够主动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和客观要求是培养和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2]。该文结合该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提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 “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长期以来,“双师型”教师是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高职专业课教师的需求,而对高职专业课教师提出的一种素质规范,也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关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学术界曾提出了“双证”说、“双能”说、“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层次”说、“双资格”说、“特定”说、“双师型”说等不同称谓[3-5],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王义澄1990年在其发表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双师型”这一术语。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部门最早指出了“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而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后来,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进一步指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质,就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2013年,学者宋睿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概念[6]。他指出所谓带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中国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命令色彩浓厚的教师。并进一步提出,“双师型”教师是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高职专业课教师的需求,对高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这一素质规范。综合以上内容,我们认为,所谓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是指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所要求的基本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学理念,懂得教育心理学,能够运用基本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且在专业上必须具备丰厚扎实的专业特长,尤其是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这里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二是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一定是拥有良好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教师[7]。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专业理论课教学,还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农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介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之间,它综合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方面的特点,培养既有扎实的学术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职业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发挥地方和国家之间、不同层次院校之间“中间站”的作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农学专业是以“服务地方农业生产、提升农学专业水平”为办学宗旨,以“拓宽农科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农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的,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农科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r学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种子科学与工程的技能和方法。(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备作物学的基本技能,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7)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农学专业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因为“双师”型教师能够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农学专业的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突出作用。

3 该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三专一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成立宜春学院。宜春学院现设有16个教学院、71个本科专业。经过十几年来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是宜春学院的一个主要分院。其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物科学8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是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的传统专业,是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2006年被列为宜春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农学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有博士11人,硕士3人,大学本科7人。在21人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仅为30%。“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非常严重,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来源比较单一,造成“双师”型教师先天性缺乏。如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主要是从农业院校毕业后直接就上了讲台, 没有经历生产实践锻炼, 对生产、经营和管理不熟悉, 缺乏工程技术素质。而来自生产一线且具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尤其缺乏。 二是学校和分院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认识不足,长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计划,而且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三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双师”型教流失现象严重。四是受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日常的教学任务繁重,学历要求和评聘职称面临的压力,科研任务重等造成教师提高“双师”能力的主动性缺乏。五是受其他外界因素如企业认识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校农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

3.2 搞好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双师”型教师培养无论是对学科发展还是对人才培养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来说,其“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认识,积极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及早做出规划,制定培养计划,出台培训政策和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落实培训措施,建立校内“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要鼓励教师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特别是生产实践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以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通过建设各种工程如师德工程、“强师”工程、校企合作工程、人才引进或合作工程、“以老带新师徒结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等,打造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教学技艺精湛、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自我加压,端正认识,提高“双师”能力建设的主动性,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积极投身到生产一线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技术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学校要主动与农业部门或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对接。生产企业或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一切便利,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或到企业挂职锻炼, 锻炼其熟悉掌握生产环节和技能操作,并加强指导服务。教师也要帮助生产单位解决面临的实际难题。

农学专业论文: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来持续扩招,导致学校教学和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广东海洋大学要进行农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就要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先进经验,加强教学上的师生互动,教研结合,社会实践,技能培训,而非简单的照搬模式。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一、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1)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专业课设置太细、太深,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本科需求人才类型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基层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纯专业型人才,而是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2)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形势。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校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还是以20世纪80年代内容为蓝本,缺乏对农业新知识的系统引入,与现代农科可持续发展道路严重脱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体评价指标,亦难客观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

(3)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调查发现,学校教师即使对课程体系某些方面存在异议,也会将想法搁置,很少与教学管理部门交流。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缺乏师生互动。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意识,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或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学生也将所学所想反馈给教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效果。

二、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农学类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应大力实施综合化教学,开设大量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要求理、工、文等各类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各占一定比例。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课程安排紧凑,教学强调少而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前课后阅读大量资料。主讲教师还应不定时邀请专家作相关专题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科研活动,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针对性的地挖掘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农学类专业教育应重视实用的学问和知识,强调实践和技能教育,培B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实践性应成为我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的重要特点。学校应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和生产基地,学生是实习农场的主体,农场的主要工作是由学生实习完成的。多举办实践活动,实习的地点可以在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厂、研究所、农业管理部门甚至国外的有关单位。农学专业知识学习与农业应用相结合,才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改革时期,我校农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校的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这个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需要管理者和师生不断的共同努力。

农学专业论文:人才分类培养背景下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作物栽培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本文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探讨了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如何适应不同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提高课程授课效果。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人才分类培养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1]。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很强、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的应用性科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高等农业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作物栽培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高质量农业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社会对农学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合格的农学专业人才,各高校从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质量标准、教学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不同行业对农学专业本科生的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立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多元化”两大现实需求,以“全面发展、人人成才、个性化教育、系统培养”为指导思想,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创新并建立了农学专业多元教学以及学生分类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学农爱农意识的形成,激发了学生投身现代农业事业热情和信心[3]。该模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在三年级时将学生分流为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两种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作为农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作物栽培学教学如何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动,对于作物栽培学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教研组在教学上的一些探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根据不同培养类型,确定理论授课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在三年级时将学生分流为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两种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两种类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不同,拔尖创新型人才立足于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而复合应用型人才立足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农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的掌握农业生产实践、直接服务农业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两种培养类型的不同,对作物栽培学教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按照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物栽培学教学学时为48学时,复合应用型人才作物栽培学教学学时为32学时。作物栽培学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作物形态发育、作物产量及品质形成、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响应、作物生产管理等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作物栽培学教研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优化。针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主要着重于作物形态及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及品质形成等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更加强调作物栽培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共性知识的教学,与作物生态学等课程配合,使学生深入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而针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在教学中偏向于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杂粮等西北旱区广泛种植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措施,为将来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物栽培学实验改革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我们也针对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坚持理论和实验教学相配合、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的前提下,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分配。针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主要强调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形态观察、解剖学特征、器官建成等的观测,使学生更加能够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同时增加淀粉含量测定、蛋白含量测定等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机理。针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大田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观测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杂粮等西北旱区广泛种植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长势,从田间苗情鉴定和分析、田间病虫害观测及防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品质快速监测等方面使学生对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进行深入了解,加深对主要农作物生产管理的认识,更好的认知农作物生产管理措施,为将来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的改革,使得作物栽培学的教学符合不同类型农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学专业论文:高等农林院校农学学科专业教学管理与建设现状与发展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农学学科专业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并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几方面提出加强教学管理与建设环节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农学学科专业 教学管理与建设

教学管理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以顺利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预定目标。这既是一个完整的管理周期,又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

一、教学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大学只有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才能满足它的复杂要求。

第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实现,使得以开放性、自主性、个性化等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应用,也要求学校有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以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三,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将是多元的、多样的、选择性的。

第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学生来源多样化、需求多样化。[1]

二、农学学科专业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只注重物的管理,多数人认为教学管理只是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行政命令依然是某些教学管理者的主要管理手段,把自己定位于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的角色。由此导致了在具体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没有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工作,忽视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管理体制僵化

习惯于把严格管理作为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片面地理解“严师出高徒”,忽视柔性管理,从而形成严格规范有余而灵活变通不足,管理上过份强调循规蹈矩,管理的工具性大于人本性,管理体制僵化。

3.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尚未真正建立起以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的教学管理体制,没有形成科学、有效并适合自身学校、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制约了教学管理系统对教学质量的调控。

4.教学质量控制受限

现时的教学质量控制缺少控制目标,教学质量局限于教学过程管理并以制度化的模式对参与教学的各因素进行监督和控制。现行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不健全,信息反映迟钝,职责不清,造成对质量控制的失效。

5.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教学管理队伍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质量。从目前教学管理机构人员构成来看,其素质与能力都与高校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6.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手段仍不适应教学运行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尽管在教学计划、学生选课、教学任务安排等多方面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但由于网络设施及教务系统软件的功能开发还不完善,使用起来仍不方便,此外,管理者注重的往往是传统的延续、经验的积累等,过分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相对忽视目标管理,使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不充实、设置不科学、缺少创新和特色。[2]

三、加强农科专业教学管理与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教学管理的优秀思想,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确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同时又是服务对象的思想。教学管理人员不但要具有热情的服务态度和较强的服务意识,而且要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优秀,立足于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2.加强辅修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

辅修专业是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进一步拓宽专业面,使本科人才走向“通用化”。根据学分制灵活性的特点,在制订辅修培养计划时,需经过大量的调查,论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符合农业经济和科技人才的要求。在教学管理的运行中,应加强辅修专业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保证辅修课程的顺利进行,深化改革,加强师资力量,在新生入校后及时做好实施辅修计划的准备,正确指导学生选课,确保辅修专业能够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

3.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管理的随意性,充分调动教学积极性。高效率的教学管理活动正是靠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而有序进行的,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反馈和调控平台,注重完善质量保证、质量监控、质量评估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日常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4.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如教师教学的评估、课程体系的评价、考题的应用分析等都应实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且应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网”来收集、整理、分析反馈信息,分类归档传送到教务处及教学单位,起到上下沟通的作用,这些反馈信息可以作为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

5.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秩序。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这是保证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3]

6.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教学管理工作量的增加使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更加重要。教学管理人员应不断地学习、探索、加强创新意识,利用科学的管理知识及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勇于突破旧的作业模式,从单一管理服务型工作转化为以学习、实践、研究为一体的管理服务型工作方式。

农学专业论文:关于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改革的探讨

摘要:以都市型农业教育定位的高等院校,应依据都市型农业的需要,对目前的专业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探讨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特色定位、教学改革调整的方向和内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为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

都市型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已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兴起。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各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农学类专业的发展,对都市型农业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农学类专业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因此,探索和研究与都市型农业相适应的农学类专业改革策略,是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特色定位

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多以“服务三农”定位,内容空泛,缺乏特色。“定位”就是指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色。不同农业院校的服务对象应有所不同,倘若都相同,就无所谓特色,亦无所谓“定位”。目前,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60多所,其中一部分高校可选择以都市农业为其服务目标,另一部分高校则可选择其优势学科为都市农业服务,发挥学科的优势作用,并有所侧重,逐渐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定位[1,2]。高等农业院校在都市型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提供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支持,并且这种支持是大量的、长期的,因此,不同层次的高校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设立于大都市的农业高等院校,特别是都市直属农业院校,其首要任务就是为该地区农业服务,促进其农业的发展。再次,高等农业高校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相应调整和改革,将促进其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办学特色以及专业特色的形成[3]。天津市地理位置优越,为华北地区的经济优秀,其都市农业的基础很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农学院就开始探讨如何为天津都市农业服务的问题,并得到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的认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为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我校确定了发展目标,即以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农业大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我校还根据本地区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适应都市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根据我校做出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农学类专业在各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其中,“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此外,国内其他都市型农业院校也进行了改革。例如,上海农学院在并入上海交大后做出了全面服务定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都市园艺特色定位等。由此可见,各农业高等院校只有实现专业特色定位,才能对都市型农业,甚至对整个现代化农业以及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

都市型高等农业高校农学类专业,应根据都市型农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调整农学类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与都市型农业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调整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都市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首先,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产学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其次,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品德、能力和身心的培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再次,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内在要求。

2.加强学科建设。众所周知,“农科”是农业高校的立校之本。目前,高校竞争日趋激烈,都市型农业院校应正确定位,发挥其农科优势。一方面,加强传统学科建设,比如农学、园艺、动科及水产等学科,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应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学科建设应打破过去“大一统”的做法,使其更适合于都市农业型农业发展的需要,突出都市型农业的特色、发挥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其他农学学科应集中整合优质高端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基地,提高知识创新以及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水平,并与传统学科形成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调整教学内容。适应都市型农业人才需求特点,全面调整教学内容。我院的农学类专业课程应根据天津市的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在“特用作物栽培和育种”、“耐盐碱植物品种选育”、“绿化观赏植物选育”、“设施农业”、“蔬菜无公害生产”、“植物检验检疫”、“生物技术应用”、“园林规划”、“环境监测和改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特色[4]。应按照都市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调整与创新,专业课程做到精、新、实、特。此外,还应注重基础课和实践课的建设。

三、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都市型高校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大都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规范教学管理,优化课堂结构。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建立井然有序的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应健全教学文件,修订教学大纲,使教学质量检查做到有据可依。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讨活动,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不断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完善,对实验教学的教材、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改进。由于农学类专业课程大多数都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易激发,且实践性较强,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索式”、“观摩式”等。摈弃“注入式”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农学类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部分学时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其科研工作情况及该领域的科研动态,锻炼其科研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部分课程采取“观摩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对方法和原理掌握得更透彻。

2.规范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首先,搞好实验教材建设,应撰写出适合天津地区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用的实验教材。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优秀教材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将各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及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参加到实验教学中,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技术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圆满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形成专兼结合、优秀稳定、技术能力和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师队伍。因此,我们建议本科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参加科研工作,接受科研训练,开展创新实验,尽早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再次,建立规范的实验评分标准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动手操作能力、仪器使用情况、数据记录及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期末按照实验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相应理论考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实验的操作技术要点,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后,建立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场所,学生可进行各种农业实践,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改革考试方法,运用多种形式。改革以往考试采用期末一锤定音的制度,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采用撰写论文、期中考试、期末题库抽题考试及操作技能测试等多种形式的考评方式,不局限传统的考试模式。这样可以打破学生以往考试死记硬背的习惯,更强调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而且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为了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可对历年考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构建覆盖范围广、不断更新的试题库。

四、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天津而言,近年来随着天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一半以上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专业要求。农学类专业中,以粮、棉、油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知识滞后的状况,而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园林园艺、动植物防疫检疫、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人员却明显不足[5]。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建造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与现实脱节的状况,对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6]。首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增强学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及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信心。其次,改革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利用各种条件,实现产学研结合,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与此同时,开设各类选修课及第二学位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其潜能,使其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再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向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多适应”的方向发展,培养出理想远大、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人才。

农学专业论文:关于《农学专业外语》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摘要:外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专业外语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完成以及今后的深造学习非常重要。为了提高自身专业外语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将农学专业外语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提出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以及今后对这门课程如何进行改进的思考。

关键词:农学;专业英语;教学

专业外语是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它是科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等交流或交换其专业意见、发明创造、信息、数据、实验报告或实验过程等而使用的语言。专业外语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后很快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各个领域都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专业人才去捕获专业信息,进行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大学生在本科教育期间已涉入研究领域,部分人将成为未来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专业外语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了解专业外语的特点、专业词汇的构成以及专业外语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专业相关的基本专业词汇,英译汉、汉译英的翻译技巧,简单地用英语交流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现象。自工作以来,笔者一直从事《农学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不间断地学习使得自身的专业外语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笔者对问题的归纳,及对该课程如何进行改进的思考。

一、专业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师的专业。通常教授外语的教师均来自外语专业,但由于专业限制,这些教师不能教授其他专业的专业外语,教授专业外语的任务只能由所在学科的教师承担。虽然这些教师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但缺乏教授外语的经验,教学方法单调,内容讲解起来难以得心应手,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深感专业外语教学存在一定难度,以前常采用英译汉的教学方法,而写作、口译方面欠缺。学生通过学习尽管对专业外语的特点有所了解,专业外语写作、口译的水平却难以得到提高。

2.教材选择上的局限。农学专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目前的专业外语教材均囊括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包括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学等。《农学专业英语》共计32个学时,教师如果力求将所有的学科囊括在课程学习范围内,会导致每个学科的知识仅占有极少的内容。教学内容表面看起来很丰富,实则内容过于宽泛、简单,对于今后专业外语的学习和应用没有益处;教师如果在选材上仅囊括一些主干课程的外语知识,如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那么其他学科的专业英语知识就无法兼顾了。

另外,如果从让学生掌握相当数量的专业词汇的角度出发,可以利用国外的原版专业教材,学生在学过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对于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是相对容易的,但内容显得过于单调;如果不想局限于教材的学习,教师可以以一些期刊作为学生的课程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所选的内容会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导致内容过于专业。如笔者多年从事作物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接触的文献也多偏向于这个方向。本科生刚涉入科研领域,大部分学生尚且没有阅读和撰写中文文献的经历,过于专业的授课内容,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3.专业外语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由于没有基础英语的四、六级过级考试,没有专业课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系统介绍,因此专业外语常常被忽略。另一方面,由于大四学年学生已经修完大多数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专业外语的开设时间往往在大四,这有利于专业外语的学习。但大四学年开设该课程存在明显的弊端,即学生的关注点转移至研究生升学考试和找工作上,对所有课程的关注度均下降,影响教学效果。《农学专业外语》课程开设对象是农学专业大四的学生,是较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英语虽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与学生的学业成败息息相关,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激发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小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厌烦情绪,不愿意选择与外语有关的课程,因此作为选修课的《农学专业外语》课程常处于被冷落的尴尬境地。

二、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认识专业外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外语的重要性。首先,学生毕业时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其中包括撰写英文摘要;其次,很多学生将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阅读和撰写英文科技论文是完成学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想在浩瀚的资料中迅速挖掘出所需的大量信息,同时撰写出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必然依赖于自身对所研究领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再次,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科研工作,研究者的工作成绩大多通过文章来体现,如果阅读和撰写外文文献的水平有限,研究成果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教材选择。教材选择上要避免宽泛。让学生多掌握专业英语知识的想法是好的,但涵盖的领域过多只能使每一领域的内容过少;整体内容看起来非常丰富,但每一篇文章中的知识量却很少。另外,教材的难易要适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英语水平两级分化较大,因此教材的选择要兼顾。尽管农学专业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但不需要面面俱到。笔者通过筛选将十一个单元删减至五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是2个课时绪论,其他四个单元仅包括植物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植物生物技术4门主干课程的相关内容,每个单元6~8学时。

3.研讨课的开设。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2~4学时讲解单元英文课文,其余2~4学时可作为研讨课。研讨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外语的学习没有捷径,只能反复的阅读和写作才能提高,而不只是被动的听讲。研讨课的开设可以改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开口和教师交流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查阅3~5篇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英文文献,利用课外时间对文献进行翻译;学生也可以从图书室借阅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在英文摘要中找错误并重新翻译。学生将准备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新词汇的讲解、语法、句型的分析,之后由教师做出总结和点评,穿插讲解专业外语的特点、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技巧等内容。汇报完毕后,学生修改不当的翻译内容、完善幻灯片,之后交给教师。优良的素材还可以作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断积累和丰富。

4.加强写作训练和口语练习。与英译汉相比,外文的说和写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教师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师可以积累一些相关的中文摘要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翻译,之后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讲解,指出学生翻译的不当之处,总结写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课后,教师安排一些中文摘要让学生进行翻译,逐步训练学生用英语写作科技论文的能力,包括写出自己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知道写什么、注意什么。

在口语练习方面,教师力求采用英文授课,并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外语水平,并使学生能够简单地用英语交流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另外,专业词汇的积累和阅读对于开口说专业外语是非常重要的,纵观所有外文文献,文中少有复杂的句型和句式,而陌生的专业词汇反而是阅读的障碍。那么学生掌握的专业词汇越多,阅读就越容易进行。各种电子词典可以弥补专业词汇的贫乏,但仅能解决浏览外文文献的难题。如果想用英语交流农学专业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现象,不但要认识词汇,还要能够流利的阅读词汇,这样才能达到开口说专业外语的目的。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生僻,发音困难,在课堂上让学生领读、点名阅读、反复阅读对于开口说专业外语是十分有益的。一些农学专业领域的词汇很常用,但由于教材的限制,没有出现在教材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一部分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农学专业领域各个相关学科的基础词汇,每节课学习20~30个词汇,整个课程结束后,就可以积累大量的专业词汇。掌握了大量的专业词汇,结合多年的基础英语底子,开口讲专业外语的难题便可以攻克了。

5.考核方式的改变。《农学专业外语》以前采用闭卷考核方式,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轻松通过考试;另有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成绩并不理想;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年来早已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考试中出现空白试卷。为了平衡英语水平两级分化明显这一现象,笔者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将这门课程改为考查课,每位同学只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个单元的文献查阅和翻译作业,就能顺利通过该课程。这一考核方式的改变,对于很多怕学英语的同学来说无疑有两大好处,一方面不用担心挂科影响学分的积累和学业的完成,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专业外语的应用奠定基础。

农学专业论文:复合型本科农学专业“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

摘要:“作物栽培生理学研究法”是我校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必修课,也是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在“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用复合性人才培养的理念,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提升了本课程的综合教学水平,注重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而且锻炼了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农学;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改革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我国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专业课程,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经历了多次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教学与研究体系,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3]。作物栽培学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明显的地域性和多学科的交叉性等特点,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我国农业高等教育逐渐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复合型和研究型方向转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点集中到植物生理学与作物栽培学间相互结合和渗透上[4-5]。形成了作物栽培生理,从而衍生出来的一门新型学科――“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也有称“作物栽培研究法”。其课程重点阐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栽培技术原理及其推广应用途径。“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在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以及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已成为农学本科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然而,在我校“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独立开设课程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明显区域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还有待于积极改进和创新。

一、合理构建课程知识结构,重视研究技能训练,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一门具有系统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具有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需要具备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土壤农化、生物统计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该课程所应用研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需要紧跟当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动向。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都需要不断更新。如研究作物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时,常应用“生长分析法”测定不同处理作物绿叶面积大小来分析其光合性能高低。由于不同作物叶片叶缘是否裂齿、长宽是否整齐、表面是否皱褶等等都不完全一致,选择一种正确可行的叶面积测定方法对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客观性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这类情形,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通常分三步进行,先在课堂教学中系统介绍常用叶面积测定的五种方法,说明适宜叶形、离体状态,分析其优缺点;接下来在实验室分小组(2~3人)安排处理试验(不同叶形或叶龄的作物等),从试验目标出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种以上方法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获得第一手试验数据;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生物统计知识和作物栽培的知识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最佳测定方法,说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查找试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原因,完成整个试验报告的书写。经过近几年教学尝试,不仅使学生正确掌握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基本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且对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客观解决问题能力。在独立思考中的增长才干,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启蒙学生科研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保证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6]。近十年来我国农业科学和技术发展迅猛,推动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日新月异。“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而且要更加注重前言领域知识的实践教学。正因为如此,“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设置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应该体现明显探究性和创新。如在讲到关于作物群体结构的“大田切片测定方法”时,以我们自己实际科研中的新疆高产棉田群体为例,用植株各层高干鲜重、叶面积指数、相对照度等指标绘制综合关系图,探讨不同密度条件下各个群体结构的优劣。主要采取在课堂中学生主讲、自由提问、讨论、答疑的方式,老师只是起引导、启发和点评的作用。通过这种翻转式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触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发展的动态,而且在愉快的学习中积极思考,通过辩论环节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对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得到很好的启蒙和锻炼。因此,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专业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喜爱,也得到了督导组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三、健全课程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是完善和提升农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按照专业特色与课程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基础上,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能体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从传统课程的“知识性”考核逐渐向“重能力、重素质”的观念转变,建立复合型培养的教学评价制度,考以专能,考以创新,使考核成为建立以应用性、创新性为基础的教学体系的导向。目前,我校“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分为教学模块评价、实践探究模块评价及综合评价。对于教学模块评价,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作不同程度要求的课堂提问、作业(包括设计型习题、案例),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和作业完成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构成平时成绩主体。对于实践探究模块评价,教师可根据不同内容安排实际基本操作方法的考核。同时,设立专题讨论课,帮助学生吸收、消化、应用已学知识,训练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经过几轮教学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了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成绩的考核办法由过去的笔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50%,调整为平时成绩占20%+课堂讨论占20%+实贱操作占30%+试卷成绩占30%。最终给出学生本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综合评定总成绩。这一评价过程中,明显加强了平时作业和讨论的比重,弱化了结课以笔试为主的知识性考试模式,有效地将教、学、考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多元化评价和督促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应用先进技术的目的。今后随着作物栽培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可能更加提倡开卷、半开卷、专题试验与讨论、创新试验设计等多样化形成的考核办法,崇尚以兴趣为主导的轻松愉快学习理念,采用更加灵活多样而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农学专业论文: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针对当前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结合农学类专业综合改革目标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三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农学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有必要对农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而实践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1.1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创新教学手段,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和创新型农学类专业人才为宗旨[1-2],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1.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农业生物科学、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作物遗传规律与品种选育、农产品采后处理、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生产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2 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高等农业院校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一般是青年专业课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而年老的教授由于科研任务重,参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少,以至于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了解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2.2 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不足

目前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还相对不足,一是真正有一定规模的能够容纳大批学生实习实训的对口企业不多;二是企业目前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教育上,认为学生的实训会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节奏,加大企业的负担,不愿意与学校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三是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规范。校企合作背景下,目前该校的实践教学主要由教务处基地科负责,院系具体执行,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具体的管理,例如实践教学基地的筛选、考核、维护等,可能有些实习基地签了协议,但是协议已经过期,没有续签;有些实习基地与学校一直在合作,但是却没有签协议;或者是有些基地的经营方向发生改变,已经不符合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求,但是学校没有及时的做出调整。

2.3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上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资金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少,表现为实验仪器设备老化,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实践教学还徘徊在过去的旧模式,因此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农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已由过去的小规模种植方式向规模化种植方式转变,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也应改革,但当前实践教学体系没有更新,一些实习环节的实习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有些非常重要的技能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训练,有些仅仅是为了实习而实习,并不是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的,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我校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的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三平台八模块”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体系:第一平台为实验教学平台,下分为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创新实验模块。每个模块下安排不同层次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二平台为实习教学平台,下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第三平台为个性拓展平台,通过军训、社团组织、社会调查、科技下乡、“六求”活动教育体系及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见图1)

4 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特色

4.1 “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技能提升过程,将大学四年实践教学(主要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为大学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基础实验模块和认知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第二阶段为大学第二学年,主要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或校内实习基地完成专业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第三阶段为大学第三学年,主要完成创新实验模块和科研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第四阶段为大学第四学年,主要完成综合实验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确保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学专业论文: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心得

摘 要 班主任工作是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础的,同时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如果不重视班主任工作,将会对整个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实践,尤其是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就如何开展具体工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班主任 农学 工作

2014年8月底,农学院领导委派笔者担任2014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1班的班主任,成为笔者和2014级种子班学生们共处四年的开始。自从担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班主任工作,笔者一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尽心尽力地工作。笔者的努力也取得了回报,2015年笔者被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虽然工作中取得了肯定,但是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如何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应该在学生工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下就结合笔者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进行思考。

刚入学时,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环境不熟悉,处于被动、迷茫的状态,依赖性比较强。班主任更多的是要担任保姆角色,事无巨细要多管多抓。重点在思想教育、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下多下功夫,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适应大学生活。相对于苦行僧式的高中学习,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自觉性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完成角色变换并适应环境变化,从高中的“要我学”变成大学的“我要学”,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则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寄希望于考前临时抱佛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个时候班主任的角色就很重要。笔者从新生一入学就查阅每一位学生的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并邀请每一位学生制定新学年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开展“一对一”的谈话,探望学生宿舍,消除跟学生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对学生在学习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关心那些问题学生。大学二年级以后,学生对大学生活和环境有了足够的了解并且基本适应,这时候班主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工作,加强自我管理,同时放手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给班干部,形成独具特色的班风、学风,帮助班级设计和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回顾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解决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化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也塑造了当代大学生激进的思想特点。但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很多学生一味盲从,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很好地批判吸收多元化的甚至是冲突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思想上、精神上的困惑和行为选择上的困境,进而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成为“愤青”,甚至夸大社会中的阴暗面。因此大学班主任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引导学生工作,进行思想、心理上的辅导。以学生为中心,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班主任需要正视个体差异,并基于大学生的不同特质,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力,努力促进大学生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现代大学生由于能够从多种多样的渠道获得信息,心理成熟年龄也不断提早,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思想观念,接受了平等自由的观念。所以他们非常希望能够与班主任进行平等的互动。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师生平等交流。师生平等,笔者认为体现在通过人格魅力影响与促进学生的进步。班主任热情、公正和严明的优秀品质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进步。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为榜样,做到有声的教育与无声的感召有机结合。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思想觉悟较高的一类,他们往往思想活跃,综合素质高,在学生中颇有号召力,组织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学生班委积极性,可以大大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迅速传达学校的有关指示和相关措施,同时能够积极调动班级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生干部的评选十分重要。笔者对学生干部的要求是一定要有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在学生干部的评选中,笔者鼓励学生自荐,而不是单纯地按成绩来指定班委。在自荐的基础上,考察他们的综合素质并结合同学民主评议。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才能值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

抓好班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班风虽然是个小气候,但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健康。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对每位同学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大家拧成一股绳,表现为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相反如果班级的风气是消极冷漠,一盘散沙,那么班级的同学就会压抑失落,班集体名存实亡,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大一时,学生们都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望,这个时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最重要时期。班主任对班级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班风建设。

深入到学生中去。班主任面对的都是有情感需求、有血有肉的人,唯有推心置腹地认识、了解和关心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笔者也刚参加工作不久,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会出现迷茫与困惑。因此笔者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学长和朋友,很快使学生消除了距离感,敞开了心扉。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措施,帮其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重点关心特殊学生。一个班级往往都有1-2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理想或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更需要班主任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因心理障碍引发的致伤或自杀事件给学生个人、家庭带来巨大伤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反思。班主任对于班级的贫困生、挂科生、违纪处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学生都要特别注意,要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动态,并做好记录并存档。班主任也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心,确保没有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

除此之外,农学专业学生也有其特点。由于社会上或多或少对农学专业存在误解,认为学农学专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刚入学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以笔者所带的种子班学生为例,全班有30名同学,但第一志愿录取的只有4名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不足15%。根据以往的经验,第一学年之后会有很多学生申请转专业。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积极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组织活动,如春游、“学习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班会、“树立法律意识”班会、举办校园操场大清理活动、雷锋月进盲校照顾盲生、进社区邀请抗战老兵讲故事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了一些班级荣誉,如校级工作创新特色团支部称号、大一大二两年院足球赛第一名、2015年最强班级第一名、院合唱比赛二等奖、田“技”杯最“农”班级PK冠军等一系列荣誉,树立了班级荣誉感。与此同时,笔者找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谈心,给学生以信心,告诉他们农学院科研实力强,同时从事农业工作,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很光荣,能够实现人生价值。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笔者鼓励他们提前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产生对科研、对专业的兴趣。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十余位同学参与了笔者的部分科研工作。在班委的选择上,笔者首先考虑的是该生是否有为集体服务的精神,因此通过个人自荐、民主评议的方式产生班委。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在班上产生“我爱农,我学农”的氛围。

总之,班主任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基石,也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各任课老师与班级学生的纽带。同时大学班主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生导师,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管理的艺术,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实践,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法,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 2015A060)、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农学专业综合改革与植物生产重点专业类建设研究(YZUJX2014-3A)

农学专业论文:农学专业企业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通过对农学专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分析,重点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主体这三个优秀,分别从企业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的开展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这门企业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的阐述。

[关键词]农学专业;企业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作为农业专业食用菌方向课程群的关键环节,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课程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树立岗位和责任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际就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伴随着以工厂化形式生产食用菌而兴起的一门典型的现代农业领域的企业课程。通过作者近两年的企业走访、参观与实践发现,食用菌工厂企业的岗位大体可分为生产技术、菌种研发、品管、营销四大类岗位。这四大类岗位既是食用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农学专业学生从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就业岗位的需要。如何科学地在课堂教学中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企业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岗位上的实用扎实,是摆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课程教学创新的关键问题。

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以讲授不同适应工厂化生产环境的食用菌品种的基本生长规律为重点,以企业各生产环节岗位设置要求为导向,以工作生产环节为优秀,以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工艺流程为主线,重点围绕岗位需求设置了绪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原理与构成、不同菌种在生产中的应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四个总论章节与营销、生产技术、菌种研发和品管这四类岗位相对应。同时设置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四个分论章节。目的就是突出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衔接性,增强学生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后的适应期,达到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快速融入企业生产的目的。

二、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创新授课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的优秀素养,在企业课程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未来作为从业人员的职业或者岗位技能是摆在教师面前建设企业课程的优秀问题。传统的授课方式的背景是更多地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学生被禁锢在课堂上、书本上,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样所延展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注重了知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应用和对技能的培养,针对上述情况在企业课程中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动式”教学

“动式”教学是指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课程教学中,我们引入“防污染液体菌种系统”、“前后门自动物流系统”等大型食用菌企业的典型生产案例进行分析。通过任课教师对案例的引入和相关生产设备等方面的介绍,由学生们自主完成相应背景材料收集、工作系统优缺点分析及提出改进意见和思路,从而最终达到学生充分体会“独立学习”的过程,即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岗位,使学生最终学会独立的面对未来实际生产中的所遇到的难题,并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二)“工作过程式”教学

“工作过程式”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学生未来就业需要出发,引入、创设与工作内容、环境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技能与意识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在设定工作环境条件下,学生学习目的更为明确与具体,情感也更贴近于工作现场,锻炼与实际接轨的技能,还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在企业课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教学中,如在讲授工厂中培养料的灭菌这一技术环节时,任课教师除对灭菌的原理和设备进行讲解外,还通过视频课件模拟工厂应用贝斯特BMQ-44脉动式真空灭菌器工作时技术人员的四个操作行程,即抽真空行程、升温行程、灭菌行程、排气行程等环节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该种灭菌器的优劣势以及各操作环节的注意事项。从而做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按照“任务下达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完整的任务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是集学科与职业行动体系的教学方式。组织可按照执行班组或学习小组形式开展。如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课程讲授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设立组长,设立“我国与国外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对比分析”开放性讨论题目,各小组通过网络、图书资料、调查走访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信息,逐步延伸出三个子讨论框题,即从生产理念、设备、技术等方面对我国与国外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以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作为接下来的讨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论述分析结果与对策,最后由任课教师给出各组评价。企业课程中所设立的任务更加具体,学生根据任务分工以及进展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支撑学习材料。学生在此过程中,带着任务和问题主动地学习相关材料,使目的更加明确,求知欲望被激发,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三、以岗位技能为主体。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突出课程实践教学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企业课程,这一特性决定该课程必须与实际生产联系在一起,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训环节,加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掌握相关技能。

(一)学科课程群联动,注重实践教学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与食用菌领域相关的课程群包括4门课程,前期开设在专业基础教学模块中的农业微生物学,中期开设在专业必修课教学模块中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后期在专业选修课教学模块中开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前导课程的设置及序化以及课程实践为学生学习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在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中设置12学时的实践课程,在农业微生物实验室中学生要完成无菌操作基本技能、典型微生物形态观察与培养、固体与液体培养基的制作、微生物实验设备认识与操作等若干实践项目。其次,依托校内食用菌研究所开设食用菌栽培技术及实验课程,完成食用菌菌种扩繁与提纯、常见杂菌分离与鉴定、液体菌种制作与发酵设备使用以及相关食用菌栽培等实验实践科目。此外,任课教师还通过开设与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有关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也增强了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环节领域实践的积累。

(二)依托校外企业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要明确学生实践目的,设定实践任务,要充分让学生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交流沟通,使之更加深刻知晓岗位素质、生产理念和企业文化。12级农学专业学生在企业实践了课堂讲授的防污染液体菌种系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工厂中液体菌种在制备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对该系统防污染优势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13级农学专业学生亲自参与了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采收工作环节,经过实地工作学生们发现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需要劳动力最多的环节是采收阶段,并通过分析对比提出提高采收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建议。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是课堂教育无法给予的。因此,只有注重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明确实践目的和意义,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交流,通过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岗位技能,使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农学专业论文:高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农学类相关专业主要面临招生难、毕业生就业范围窄等问题。究其本质主要与该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建设滞后、尤其是对突飞猛进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成果的反应迟钝,甚至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实践等原因有关。因此对农学类专业课程的研究与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一席之地,目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处于尴尬境地,即低于学历高的本科生又低于学历低的中职生。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错位,没有真正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和课程建设中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尤其是在单元课程的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不到位。反思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探讨新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农业生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研究的重点在对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

1.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确定适合21世纪农业生产要求的教学内容;运用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农学专业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课程学习体系。通过农学类专业课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2.改进教学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改变过去“三中心”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黑板(多媒体课件)为中心)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台上台下互动,教与学相互交融的方式,积极推进“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3种不同形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1.理论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

2.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实验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性,动手机会减少,缺乏进一步探究的主动意愿。为了克服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在实验时尽量提供新鲜的实验标本,从而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课堂上我们提供实验材料或者安排学生到田间采集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自己观察、查阅资料,得出初步结果;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比,共同讨论得出实验的最终结论。通过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学生的认识印象更加深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综合能力。

3.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和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有良好科研潜力的学生走进实验室,通过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或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提高个人的科研素质及动手能力。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农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进行了多项改革。基本思路就是从基础理论入手,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突破点,使考核的内容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期末试题内容通过召集课程组老师讨论,组建习题库。题型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保证每种题型所占比例科学适中。实验课成绩根据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实验报告内容的正确性来评定。

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对农业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为将来参加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专业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综合素质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淡化专业界限、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强化创新素质教育”是本课题的改革思路。建立科学的专业结构是强化专业教育地位的基础性工作,对学校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影响。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必须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的需要,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需求的人才,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减少或避免失误,把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建立在科学根基之上。因此,针对目前农业院校课程及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搞好课程教学改革,发挥农学各专业在培养现代农业专门人才中的作用,是当前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农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