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4 10:04: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业展望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2014年我国农业经济总体经济形势
(一)夏粮和油菜籽增产,棉花、糖料和生猪预计减产
1.夏粮实现“十一连增”,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增长。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7亿万吨,比上年增长3.6%,实现“十一连增”。据2014年8月农业部调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500多万亩,低于2013年同期的1亿多亩,秋粮作物旱情虽局部偏重但总体偏轻,河南、辽宁、吉林等受灾严重的主产区8月底开始旱情明显改善,全年秋粮长势总体好于2013年,且秋粮种植面积增加600多万亩。2.夏收油菜籽产量再创新高,棉花和糖料预计减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夏收油菜籽产量达1376万吨,同比增长2.5%,达到历史新高,全年预计产量145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根据棉花协会调查,2014年全国植棉面积为6340万亩,比上年下降9.4%,连续第三年下降。10月末调查,预计全年棉花单产每公顷1440公斤,减产0.7%。综合判断,2014年全国棉花总产为615万吨左右,比上年略减。广西甘蔗生长受持续降雨影响,生长情况为4年来最差。全国糖料生产成本不断上涨,收购价格持续下滑。2014年,糖料种植面积降至2600万亩,比上年下降7.2%,预计全年糖料产量将明显降低。3.生猪存栏量持续低迷,产量趋于下降。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猪肉消费不旺,生猪价格长期低迷,养猪户亏损严重。2014年1~9月,生猪存栏量同比持续下降,直到6月后生猪存栏量才环比略增,8月后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超过10%,表明母猪宰杀率较高。虽然从5月初生猪价格出现回升,养殖收益逐步好转,生猪存栏量逐渐恢复,但仍较缓慢,预计全年猪肉产量与上年相比将下降。
(二)农产品价格整体走低,主要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跌
1.农产品批发价格震荡下降,预计年底触底回升。2014年1~10月,农产品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受年初春节前后消费大幅波动影响,2014年前3个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经历了一轮较大的波动,随后出现连续4个月的上涨行情。受丰产预期和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拖累,9月以来,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农产品同比指数更是自5月以来持续低迷(见图2)。鉴于10月农产品批发价格同比指数筑底反弹,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预计2014年底和2015年初农产品批发价格会出现恢复性上升。2.小麦和玉米价格涨幅较大,棉花价格明显下跌。2014年1~10月,谷物价格普遍略涨。其中,小麦和玉米价格涨幅较大,同比增长3%(见表1)。受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预计全年谷物价格比上年保持增长。同时,大豆和棉花价格均出现下跌,棉花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下降达8.4%。当前,我国棉花库存已创历史新高,近期达到约1160万吨,加之受国际棉价下降拖累,全年棉花价格下降已成定局。3.牛奶价格上涨明显,牛羊肉价格出现阶段性拐点。2014年前9个月,牛羊肉、白条鸡和鸡蛋、牛奶同比价格均上涨(见表2)。其中,牛奶价格受成本推动涨幅较大,同比增长接近10%。在经过多年的持续大幅上涨后,2014年以来,牛羊肉价格出现阶段性拐点,尤其是羊肉价格自2月中旬开始出现连续下跌,虽然价格仍位于高位,但已改变了近年来持续上涨的行情。受繁殖率低、饲养周期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牛羊肉和牛奶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全年价格比上年仍会上涨。
(三)农产品贸易规模保持增长,棉花净进口再次下降
1.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将创新高。2014年1~9月,农产品进出口1452.1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进口和净进口分别为512亿美元、940亿美元和428亿美元,分别增长6.7%、9.5%和13%。贸易逆差增速较快,主要是因为2013年同期农产品贸易逆差增速为-0.4%。在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刺激下,预计2014年农产品贸易规模和逆差规模将延续上涨趋势,贸易逆差规模将逼近或突破600亿美元大关。2.谷物净进口大幅反弹,棉花净进口明显下降。受国内外谷物价差拉大的影响,我国谷物在2013年同期净进口大幅下降后,2014年谷物净进口出现了大幅上升。1~9月,谷物及谷物粉净进口1400万吨,同比增长77.9%。其中,稻谷和大米、小麦、玉米净进口分别为166.3万吨、286.5万吨和160.3万吨,分别增长21.6%、0.2%和4.4%。玉米净进口恢复量占谷物及谷物粉净进口恢复量的28.4%,是谷物净进口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同时,2014年1~9月,棉花净进口199.3万吨,下降38.4%,棉花进口下降主要受国内外棉花价差收窄、配额数量减少和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影响,全年棉花进口量下降基本成定局。
二、2015年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展望
(一)农业经济增速预计在4.2%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农业经济增速保持了平稳态势。2009年~2013年,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4.3%,平均增速上下浮动不超过0.3个百分点。2015年,尽管面临国内粮食和棉花高库存压力,以及国际低价农产品的冲击,国内农产品价格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国家“三农”支持政策将继续加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目标价格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实,货币政策可能适度放宽,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望保持稳定,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推动农业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4.2%左右。
(二)粮食产量可能与2014年持平
除了不可预测的气候因素和较为稳定的农业科技因素之外,我国谷物产量主要受农业政策的影响。借助于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8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2015年农业生产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为单产提高奠定了基础。2015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有望提高,将有利于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14年较高玉米价格的刺激下,2015年玉米播种面积可能增加。然而,随着多年粮食持续增产的负面影响日趋凸显,2015年刺激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可能会减弱,但增产型政策措施的惯性依然较大。因此,如果2015年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预计粮食产量与2014年持平。
(三)大豆和棉花产量可能继续下降
根据德国“油世界”10月底报告,2014/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3.08亿吨,供大于求的经济形势将延续,国际大豆价格仍有可能下跌,而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价格支撑作用并不明显,农民种植意愿将受大豆价格走低预期拖累,导致2015年大豆产量可能继续下降。同时,当前我国国内棉花正承受大量库存的压力。2014年~2015年度,美国棉花产量预计将达到1750万包,创4年来新高。同时,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因素的影响,棉花需求增长缓慢,棉花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从而导致2015年我国棉花价格可能继续下降。预计2015年,棉花产量将延续下降态势,降幅约在1%左右,产量可达610万吨左右。
(四)生猪价格和产量将“双回升”
2007年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大体3年经历一个波动周期,2015年生猪价格处于新一轮波动周期的上行通道。同时,鉴于当前生猪存栏量已处于低点,能繁母猪数量同比或环比均连续下降,生猪养殖中的宰杀率过高情形将直接导致供给持续下降,进一步强化2015年猪价逐渐稳步上涨的趋势。在后续猪肉价格上涨的刺激下,生猪养殖收益增加,加之各地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预计2015年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将出现恢复性上升,生猪产业发展将好于2014年,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三、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粮食增产刺激政策不断加码,降低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连续多年托市收储,目前的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40%,远超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水平,如此之高的库存消费比,意味着大量生产出来的粮食消费不了。而且,谷物类粮食净进口数量有限。综合判断,目前谷物类粮食已经供过于求,但国家仍不断强化粮食生产刺激政策,对主产区和农业部门实行粮食增产政绩考核,导致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持续生产能力堪忧。例如,为满足粮食增产需要,华北地区主要靠打井灌溉种粮,地下水长期超采,水位持续下降。随着近年来北方旱情逐渐常态化,地下水超采状况只会更加恶化。长此发展下去,华北地区可能会出现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现象,直接威胁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
(二)粮食仓储建设财政负担沉重,社会资本遭遇收储资格歧视
按照最新规划,2014年~2015年,国家将新建粮食仓库,可容1000亿斤。调研发现,建设1万吨有效仓容成本为37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225万元,1000亿斤新建仓容共需财政投入高达112.5亿元。考虑到粮食主产区现有仓库中有效仓容占比普遍不超过50%,加之南方地区低温仓库建设成本高,全国粮食仓容建设的财政负担将更加沉重。同时,尽管不少民营企业和合作社建仓积极性较高,建库时间短、成本低,且民营仓容可以作为商业储备,能够灵活应对粮食储备政策变化,但不少地方还遵循“粮库一定要国家建”的思维定势。同时,国家对社会资本收储资质和收储信贷政策支持不足,导致“一边是国企仓容紧张、一边是民企仓容闲置”的现象。许多国有粮食仓储企业不得不租借民营仓库,而且地方国有仓储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无钱配套新建仓库。
(三)农业保险补贴新规落实走样,各级政府责任不清
按照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但在实际操作中,始终没有明确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的比例,也没有出台实施细则和落实主体责任。为减轻财政负担,许多产粮大县已减少或取消了县级农业保险补贴,但中央和省级财政没有及时弥补保费补贴缺口,导致农民参保意愿下降。此外,由于农业保险大范围推广地区多为农业比重较高地区,多为“吃饭财政”,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无力增加农业保险品种和扩大农业保险支持范围。如,在北京和成都探索实施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因为得到地方政府财力支持,降低了前期市场风险才得以推行,而东北地区因为缺乏财政支持而难以实施。
(四)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不足,威胁常规作物品种生长环境
2014年接连发生海南、湖北等多起非法违规种植转基因作物事件,引发民众恐慌。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转基因作物管理体系,制定了多个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实行“0阈值”强制标识制度,但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法律,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识制度仅限于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等5类作物17种产品,上市转基因食品不标识、标识不清、虚假标识现象普遍存在,转基因种子销售市场混乱,转基因作物定点种植控制能力弱。对违规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情况,缺乏有效惩处机制,对“基因污染”的防范措施不足。长此以往,违规种植转基因作物事件将会频繁发生,威胁常规农作物生长环境,并形成愈发不利于转基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舆论环境。
四、政策建议
(一)破除谷物类粮食必须持续增产的思维惯性
一是实施相机抉择的粮食产业政策。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调控水平大幅增强的背景下,打消粮食出现持续减产的恐慌性顾虑,树立粮食产量随供求状况正常波动的市场化理念。当粮食供过于求时,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主,兼顾刺激粮食产量,鼓励主产区适当多元化种植、生态休耕和加工转化,避免被粮食持续增产意愿“绑架”,将“储粮于库”转变为“储粮于地”;当粮食供不应求时,以刺激粮食产量为主,兼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二是调整粮食增产激励政策。在当前谷物类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形下,适时降低对农业部门及地方政府粮食增产业绩考核指标,建立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由农业部牵头,联合环保、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根据各地农业生态条件和农产品生产结构,尤其是地下水水位变动趋势,研究制定农业生态预警标准,建立农业生态预警监管体系,划定农业生态分级区域,对不同等级区域设定不同的粮食生产任务,在生态脆弱区域加大休耕、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生态恢复建设。
(二)实施国家粮食收储向社会资本开放政策
一是鼓励发展粮食仓储混合所有制经济。采取贷款贴息、投资补助、费用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建设粮食仓储库,对经营困难、仓储设施陈旧简陋的国有粮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改制重组。二是改变国有粮食企业垄断经营储备粮的格局。放宽粮食储备承储主体资格限制,赋予农民合作社、民营企业同等参与国家粮食储备的待遇,只要符合条件,经审定后即可进行储备粮经营业务。同时,强化对所有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国家储备粮食违规违法处置行为,从重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三)明确农业保险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
由财政和保险部门牵头,尽快制定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财政补贴取消后的中央和省级保费补贴具体分担办法。积极推进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纳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建议从省级价格调控基金中列支相关费用。同时,由中央设立农业保险专项奖补办法,对财政困难地区推行新型农业保险给予支持。
(四)规范转基因食品和作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尽快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纳入人大立法议程。遵循“风险预防”原则,建立长久的安全评估和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参考欧日韩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现行的规定品种范围的定性强制标识调整为定量强制标识,标识范围扩大到所有含转基因成分食品,明确标识内容和位置,率先在转基因食品领域建立全程追溯制度,对违反标识制度的生产商按照当年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征收高额罚金。二是强化转基因种子市场秩序。明确规定转基因种子销售者需承担种植指导义务和违规制售转基因种子造成的基因污染责任,违规制售转基因种子企业将被高额罚款,并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建立转基因作物种植公开公示制度,奖励民众举报违规违法转基因种植行为,尽快出台转基因作物良好农业生产规范,不定期检要育种基地转基因作物管理现状,生态敏感地区严禁种植转基因作物。
作者:张义博蓝海涛涂圣伟王为农单位: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
摘要:随着之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生态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虽然很迅速,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对我们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外围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生态旅游农业的生产性特征使其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开发过程中切忌对具有开发性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影响生态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旅游项目开发到旅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在提高环境质量上下功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与预报。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区大气指标、水污染指标、噪声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农、林、草、病虫害指标等,这要与相关技术部门、部门、科研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定期监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确保生态环境优良。
第三,加强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把生态旅游农业的资金投入计划纳入到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计划之中,创建新型的生态投资体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政府、农民、社会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缺的困难,完善旅游业基础与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利用特殊的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合理布局,使建筑设施与所处的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突出生态性,增强环境的美感。
农业现代化之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之崭新产业。农业之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之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之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之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之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之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之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之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之农产品。有之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之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之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之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之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之污染、损害生态环境之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之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之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之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之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之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之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之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之现代化农业之运作,损失了一半之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之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之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之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之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之,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之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之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之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之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之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之几个品种,而过去之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之本地品种。减少遗传之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之,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之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之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之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之“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之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之,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之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之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之能源,而且能源之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之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之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之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之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之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之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之。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之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之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之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之健康也造成直接之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之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之破坏美国之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之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之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之空中和地下水之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之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之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之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之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之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之肉类,对健康是不利之。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之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之。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之问题,应当予以足够之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之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之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之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之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之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之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之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之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之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之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之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之现状和农村经济之条件,技术路线之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之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之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之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之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之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之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之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之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之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之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之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之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之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之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之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之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之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之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之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之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之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之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之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之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之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之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之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之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之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之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之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之、以信息咨询为主之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之独立之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之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之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之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之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之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之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之特点。准确之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之,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之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之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之“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之“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之“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之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之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之“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之“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之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之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之基础之一,是优秀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之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之分布、性质及其利用之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之。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之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之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之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之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之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之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之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之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之同时,得到更为丰厚之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之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之增加、工农业生产之发展,都加剧了问题之严重性。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之道路是行不通之。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之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之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之人口需要之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之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之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之技术,实际上是先进之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之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之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之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之农业现代化之模式,取而代之之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之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之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之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之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之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之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之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之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之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之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之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之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之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丰富人类食物之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之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之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之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之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之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之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之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之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之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之“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之控制,使农业生产中之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之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之有关潜能。其次,良好之“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之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之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之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之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之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之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之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之加强,对食物品质之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之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之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之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之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之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之,造成了严重之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之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之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之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之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之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之信息、交通和完备之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之消费需求,未来之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之重要支柱。
按西方统计,“都市型农业”主要是指“健康农业”和“外食农业”。健康农业是指为都市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健康、新鲜、高质量食品和为市民提供休息、体育活动、农业体验等之产业;外食农业是指盒饭、熟食、配菜以及餐饮、饭店、点心等专门为居民家庭自己不开伙、在外用餐而设立之产业。发达国家之农业产值和加工农产品产值相比,已经达到1:2以上,而我国则呈倒向比率,仅为1:0.4。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上之农业概念,发展大农业,使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扩展、延伸。
综上所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之形势下,我们必须研究农业现代化之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在做好基础工作之前提下,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从而使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现代化之道路。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保证其能发挥正常的效益。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补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镇、村级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质量,确保项目工程的实施到位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已显得日趋紧迫。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探讨了农村小型水利在规划、建设、管理与改革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村现状发展
引言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一、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滞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1.2财政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转贴于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进行科学管理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加强资金投入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3开发人力资源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摘要]拥有七千年以上历史的韩国农业不仅影响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而且也影响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韩国传统农业为人们提供了食物、健康和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生活方式。随着眼2004年稻米市场的开放,这个国家的农业危机将更加严重。数年前由于大众趋于照搬西方的农业道路并且忽视了传统和环境方面的因素,韩国的农业陷入了困境。
1.绪论
众所周知,韩国的农业危机是由“乌拉圭Round”这一国际性的协商所导致的结果。现在,让我们认真回顾加入WTO十年以来的农业历程,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韩国农业究竟是什么?’。为此,我们在研究韩国农业及其发展史的时候,都要用世界史的视角去认识和评价。这样的自我确认过程,才能使我们克服将农业视为‘过去的产业’的不负责任的单纯认识,挖掘出韩国农业所蕴含的生态农业的特性。
随着开放的热潮,传统的农业作用论已变得陈旧。因为在持续的危机当中,其功能主义的作用已经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来势迅猛的农业开放热潮中,对农业的传统性质的期待已日益淡化。然而,在这期间,大多数的国民不顾粮食自给率低下的事实,无视农业存在的意义,而且,就连农业具有的无限的公益性也逐渐地被国民所忘却。其结果是:除了开放的步伐有所放慢的“大米”还有点儿剩余之外,麦子、大豆之类就要依靠进口了。抛弃复合耕种,片面地追求单作化和专业化导致了土质衰退,除草剂、杀虫剂的滥用威胁着国民的健康。因此,探索和研究世界粮食危机的对策和生态农业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那么,乌拉圭Round协商,真的像他们所打出的‘同等竞技条件’的招牌那样自由平等吗?倒是WTO所提倡的‘无一例外的关税化’,‘对农家补助的生产—价格不连接原则’等才是以‘经济相对优势’这把尺子来衡量农业价值的司空见惯的做法。进而,今年开始的Newround协商更是令人失望。因为它忽视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其土地所形成的独特的传统文化等所有本质性的价值,而是用‘贸易收支’这一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和评价农业。当然笔者并不否认世界化对世界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可是为什么会在世界各地广泛出现对世界化的抵触现象?是因为少数富裕国家所拨出的巨额补助金导致的慢性的过剩生产,使全世界的农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促使贫穷国家的小农们被驱逐出农村?为此,对包括农业商品在内的所有商品追求自由贸易的WTO的世界化进程,我们有必要进行再检讨。
另一方面,由Liebig(1803~1873)倡导的一个克服化学农业的副作用,保护自然生态界的全新的生态农业思想已成为世界的趋势。即将来临的石油资源的枯竭也证实,廉价的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大规模的机械化和化学农业所面临的限度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放眼掌握在发达国家粮食资本家的粮食问题的现状,建立生态农业来保护生态界和国民的健康已迫在眉睫。那么,保护生态界,旨在恢复人性的这一全新的农业哲学应该如何去实现呢?[1]笔者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不应该从外部引进,而是应该从恢复韩国农业的本质的过程中寻求答案。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笔者想重点明确韩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当中的特性。自古以来,韩国农业一直保持着适宜于风土的复合耕种,而这就是生态农业的本质要求。韩国农业是韩国所处自然环境的产物,而且只有适宜环境的农业才能得以生存下去。因此,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也应该从我国农业的传统中去寻找。因此,将韩国农业所走过的历程与世界农业进行比较时,才能真正地展望即将来临的21世纪的韩国农业的发展。一度成为‘过去的产业’的农业,在面临当今的环境危机时,正逐渐成为‘未来的产业’。
2.韩国农业的起源
人类自从出现在地球上,就为了从大自然中保护自己,坚持了与其他任何生物体都不同的独特的个体保护方式。为保存生物的永续性,人类所做出的努力主要是因生态环境的差异而多种多样。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知,一个民族的农业发展过程其实是生态环境和与此相对应的农耕文化互相结合的结果。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经过青铜时展到初期的铁器时代的农业发展过程,就是围绕人类,社会组织和农业所进行的连续的技术革新过程。在韩国,按考古学划分的时代,一般为旧石器时期(1万年前),新石器时期(5000~1,500BC),青铜器时期(1,500~300BC),初期铁器时代(300BC~0AD),原三国时期(0~300AD),三国时期(300~668AD)。旧石器时期是人类最初开始制作工具的时代,其代表遗迹为祥原郡黑(Sangwenblackmoru)遗址(大约40~60万年前),在那里挖掘出了动物的骨头。在定居农业开始以后,这样的生存经济也并存了许久。
在韩国,农业是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出现的,而且只局限在局部地区。与世界上农业出现时间最早的中东地区相比大约晚了5000年,但与其它一些临近国家相比还算是比较早的。与原始的生存经济有着根本性区别的农业的最初出现可能是在公元前5~4000年的时候。因为在咸镜北道现罗津先锋市屈浦里的新石器遗迹中发现了最初用于磨粮食用的‘磨石’和多种类型的镐锄。
到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当时栽培的‘炭化谷物’被最新发现,而且当时还出现了出土了‘锄(Homi)’、‘锹’、‘耜(犁头,Boseop)’、‘镰刀’等农具和用于磨农具的‘磨石’等各种农用工具。[2](P7)其中最重要的是西北地区(黄海道智塔里,弓山里)的遗址中发现的‘镐锤锄(用来打碎土块的一種农具)’之类的工具。它是与‘磨石’之类的农具一同被发现的。这样的事实证明,韩国的最初的农业是用‘镐锤锄’挖翻肥沃的冲积土,种植谷子和稗子等杂粮的方式展开起来的。由初期的锄头农耕法进而发展成较为先进的耜农耕法,到了初期铁器时代,原三国时期时发展成为基于灌溉的犁农耕法。
在韩国初期的农耕文化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其种植农作物起初以谷、稗子等杂粮作为主要农作物,之后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包括了稻子、大豆、红豆、高粱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一直认为稻子是从中国传过来的。但是最近在忠北清原郡小鲁里的土碳层发现的稻种子,对此提出了异议。对其进行的碳素年代测试显示,它是大约1万3千~1万4千年前的遗物,其DNA分析结果又表明,它们是具有种植稻和野生稻的特性的多种类型的稻子。小鲁里的稻子向我们展示了韩国的稻田农业很可能跟中国一样,也是自生的(而非从外部传来的)。
‘金浦’,‘一山’等地的事例告诉我们稻子栽培的大量普及大约是在大约新石器时代,即BC3000~2500年的时候。在该地区种植的作物除稻子之外还有其它农作物。约在BC1300年的时候,平壤南京遗址中也发现了多种类型的炭化谷物。除此之外,初期的稻栽培农业的遗址还有数十处。在此不仅有被炭化的米,土器表面的稻种印痕等直接的证据,也有象半用形石刀,有沟石斧等间接的资料。这样的稻栽培农业沿着西海岸,一直传播到南方。从单粒型(Japonicatype)稻种的分布来看,当时还传到了日本。其理由是韩国的稻栽培农业的起源比日本要早,日本和韩国种植的稻子也是同一种类的。另外还有当时人口流动的路径,也能说明这一点。[3](PP29-32)
另一方面,韩国的青铜时代的上限,最近又提前到BC15世纪[1],其证据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欣岩里的遗址。当时的农业已经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例如1)土碳层周边地带的农业,2)沙质冲积地带的旱田农业,3)丘陵下面地带的水田和旱田农业等等。当时的稻子品种也是多样的[2]。农具有贝韧,单韧斧子类最为多见。耜是用来挖土用的工具,当时还有精米粮食用的磨石。
综上所述,我们的生存经济中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具有连续性,经过作物的驯化(domestication)—栽培(cultivation)—栽培的大规模化—集约式农耕(agriculture)—农耕文化的建立等一系列的过程,随着人口的增加进行了扩大再生产。尤其是到了集约式农耕的阶段,在很多方面都起了很多变化,例如农业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土地和生产工具的集约利用(intensification),陶器的广泛利用,烹饪工具的变化,粮食储藏时间的长期化,劳动力编制的变化,部落和社会组织的变化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作物的不断多样化,在骊州欣岩里遗址出土了米,麦,谷子,高粱等,还有‘旱田稻’。把全国范围内的事例汇总起来看,当时的作物还有米,麦,黍子,芝麻,荏胡麻,麻等[3]。
如上所述,韩国的旧石器时代的生存经济到了新石器时代就发展成以杂粮为中心的火田式的锄农法。这意味着最初的定居农业的出现。这样的锄农法一直延续至稻栽培农业较为普及的青铜时代,接着又发展成耜农法。而到了铁器时代的初期和原三国时代,开始利用了灌溉设施和借牛的力气拉犁的‘犁农法’。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起源与世界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韩国农业是以杂粮和米为中心发展的。毋庸置疑,这是我国国土所处的自然环境使然。
3.世界上的农业地区和其发展过程
3-1世界上的农业地区
与其它任何产业相比,农业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的一个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无论如何巧妙,也不能改变自然本身。对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环境因素是气温、降雨量和湿度,这些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和其发展方向的最重要的因素。法国的气候学家德马而顿(DeMartonne,Emmanuel,1873~1955),于1926年提出了“干燥指数”概念,将其成功的解释为一个算式。他提出的公式为I=P/(T+10)。其中P为一定期间内的降水量的合计(用mm表示),T为相同期间内的平均气温(用摄氏度来表示)。
利用该公式计算得出的年平均干燥指数I〉20为湿润地带,I〈20为干旱地带,I〈10为只靠天然降水是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沙漠地带。但有些地区又有点特殊,例如地中海沿岸的降水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冬季,而夏季几乎没有降水,为此又计算了夏季(6月~8月)的干燥指数,即夏指数。夏指数为5以下的地区为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冬雨地带。这样的地带,夏季的农业是非常困难的。用一年的干燥指数20和夏指数5为基准的“饭沼二郎”方法论来区分世界农业,可将其分成4大类[4](PP25~29)。
首先,世界农业的第一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为20以下,夏指数为5以下的西南亚地区和地中海的南岸地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东地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400mm,而且降水又都集中在冬季,是非常特殊的干燥地带。该地区若要进行农业生产,必须采用轮作保水法来防止土地中水分的蒸发。在该地区,一般在10月份播种麦子,用冬季的雨水栽培的两季式(休闲+麦)农法较普遍,而此外的沙漠地区是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
其次,第二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超过20,夏指数不及5的冬雨地带,即地中海北岸地区和苏联的南部地区。包括内陆地区在内,这个地带形成了先种植大麦后再进行放羊等畜牧业的‘二季式’农业。而在希腊至西班牙的南欧低丘陵地区则种植葡萄,橄榄等;畜牧业以放羊为主。另外,在南欧地区,城市的近郊或能进行河川灌溉的地区,开展了发达的灌溉农业。
第三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小于20,夏指数大于5的特殊地带,例如印度的Punjab地区和中国的华北地区。这些地区虽然属于年降雨量不到200mm的干旱地带,但是年降水的3分之2又集中在夏季。该地区的夏季农作物是杂粮,冬季农作物是大麦等。这些地区为了防止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耕保水’的农作方法。而一方面,中国的华北地区一年2熟结束之后,将犁完的土壤覆盖起来,以免土壤中的水分流失。这些地区的农业具有共同之处,即都以保水为目的,选择了中耕农业。
最后,第四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大于20,夏指数大于5的夏雨地带,也是湿润地带。北欧地区,东亚地区为其典型。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北欧地区利用夏季的降水,一直保持着‘3圃式’农业。该地区原来与南欧地区不同,是以夏季农业为主,但由于土质差和冬季寒冷的气候的原因,种植期间内的除草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种植过的土地必须闲置2年后再进行除草的‘三圃式’农法定位在该地区。而在韩国,中国南部和日本等高温高湿度的东亚地区,如果不进行积极的除草活动,就很难有收获了。东亚的这种“中耕除草”技术传播到北欧‘三圃式’农业地带,使该地区的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这就是著名的英国农业革命。总之,东亚的农业特征可以说是‘重点放在了以除草为目的的中耕除草上’了。
3-2中耕农业和除草农业
我们用干燥指数所观察到的世界农业的不同都是为了克服各自所处的独特的农业环境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使然,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些环境因素可以将农业分为“干旱地带的农业”和“湿润地带的农业”2大类,从其农业特点来看,若将前者称之为‘保水农业’,后者则应为‘除草农业’了。而世界农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由“干旱地带的保水农业”发展成为“湿润地带的除草农业”。这是因为通过灌溉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变农业环境的技术与人类共同发展的结果。
另一方面,以地力的恢复和除草为目的的闲置土地的‘休闲农业’逐渐发展成为无休闲的‘中耕农业’。尤其是一直保持着‘三圃式’农业传统的北欧地区的农业革命,就是反映这种发展变化的典型事例了。这种世界性农业发展过程在各国的农业环境和历史中表现得更为具体。为了克服各自所处地区的制约条件虽然都做出了不断的努力,但是各个国家的农业仍然还是处于固有的环境之中。
举一个事例,在美国Sacramento地区,灌溉干旱的土地进行的稻子栽培,虽然因受到自由贸易的恩惠不断地扩大其种植面积,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水源不足和污染问题。借助于科学的力量可以克服多种制约扩大种植面积,但是其昂贵的生产费只能分摊给那些进口粮食的国家了。在韩国,为了普及产量高却不适宜风土环境的新品种(统一稻),付出了很大努力,也获得过一时的成功,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韩国的这种经验也在提醒我们环境的重要性。
旨在“中耕农业”和“除草农业”的世界的农业发展,都只有在各自所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优越性。因为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其它任何产业都大。其实“可持续发展农业”这一新的农业目标,说白了也就是反省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无视农业环境的过去农业,用适宜于环境的农业取而代之。从这一点来看,一方面留意于世界史的趋势,同时去寻求最适合自我环境的、谋求富有个性的发展道路时,世界农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4.西方农业和亚洲农业
世界上多种多样的农业当中,韩国的传统农业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韩国农业也能像西方农业那样实行规模扩大化,并且能获得成功吗?这样的疑问只有在仔细理解世界农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找出答案。为此,让我们先去粗略地了解一下西方农业的发展过程吧。
大约在一万年前,以西南亚为发祥地的西方农业的出发点是以大麦农业为主的‘2圃式’农业。这种初期的干旱地农作法在罗马时代传播到北欧地区,发展成‘3圃式’农业。三年休闲式的农业,这种制度后来成为西方农业长期以来的传统。闲置期的土地用来放牧牲畜,牲畜的粪便又成为极佳的肥料。但是,原来的以除草为目的而闲置的土地逐渐用于牧草地,遇到了产业革命引发的农产品需求的爆发性增长,终于实现了完全脱离休闲的农业方法。像这样,在闲置期的土地上,种植饲料作物来进行牧业的Norfolk农业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而且,Enclosure运动又把原来为放牧牲畜而划分成小规模的土地结合起来,使大规模耕种的出现变得可能。这一系列的变化就促成了‘农业革命’。
此后,以‘休闲’和“除草”形式出发的西方农业,克服了其制约条件,将大麦农业和畜牧业结合在一起,发展方向为实现规模扩大化。能最好地反映这种发展趋势的就是南北战争以后的美国农业。他们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先导,成功的实现了规模的扩大化,并在此基础上,用强大的劳动力作为武器,使美国成为操纵全世界的强国。从西南亚干旱地区发源起来的西方农业的近代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克服休闲,通过机械化实现的大量生产上。更具特点的是,在干燥地区以麦为主要农作物的西方农业,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性的机械化手段,而不是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量方式发展起来的。这种规模扩大化的趋势,通过单作化,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此,大量使用了石油化学的产物—杀虫剂、杀菌剂、[5]8除草剂等化学农药。凭借强大的生产力,1864年试图开放农产品市场的英国的第一次尝试)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最近又被美国的‘乌拉圭Round’协商,强行地实行起来了。
另外,亚洲农业的源头在中国的古代农业。中国华北地区以杂粮为主作物发展起来的干旱地带农业,本来就具有“中耕保水”的特征。这种农业传到较湿润的东亚地区时,形成了复杂多样的东亚农业的复合耕种。但是贯穿这种多样的东亚农业的共同因素就是稻子农业,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如同用于干旱地带的中国的犁,传到东亚湿润地带一样,华北的中耕农业传统也发展成中耕除草农业了。东亚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是:用集约型劳动投入来耕种极其有限的土地,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量。也就是说扎根于劳动集约型的亚洲农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与西方农业是不同的。不同的原因有:由于高温多湿的气候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战胜杂草,才能获得收获的亚洲农业,扩大其规模是十分困难的。并且,东亚的主要农作物稻子,其单位面积的人口抚养能力,大大超过西方农业的主作物—麦。
但是不少美国人或在美国学过农学的人们常常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东亚地区集约型劳动是因为耕地面积小,农业规模小。但事实上并不是因为规模小才集约投入劳动力,而是用那特殊的集约型劳动才能守住农业本身,所以无法把规模扩大到1ha(一公顷)以上。现行的WTO政策正处于用西方农业的观点来认识亚洲农业的矛盾状态。被那些每户拥有180ha的超大规模的美国的生产力所威慑的东亚政府,认为生产力低,是耕种规模小的原因。
因此,一味地强制要求农民们扩大规模。为了规模化,机械化和单作化,巨额的农业补助金被投入到农业。如此一来,原来的复合耕种模式就完全被打破了。
由此浮出一个问题是:湿润地区的原来以中耕除草为起点的亚洲农业,从此也要走像西方那样的机械化和规模化的道路吗?为了对应WTO的农产品自由贸易主义政策,亚洲各国所采取的农业政策又如何呢?不幸的是“耕地规模扩大化”,“专业农业人员的培养”,“食品消费结构的转换”等政策,只能反映那些想推进农业发展的人们心中所藏的面对西方农业的刻骨铭心的自卑感。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在客观认识历史的发展和自己所处的坐标时,才能得以提高。忽视原来的环境和出发点的不一致性,无条件地要求进行规模经济的‘憧憬西方政策’,才是其误区所在。从这一点来看,从生态农业的角度,找回韩国农业的真面目并非是件轻松的事。
5.韩国农业的传统及其发展方向
韩国农业是东亚农业的一条支流,属于世界农业地带当中的第四地带。尤其是韩国的气候,由于韩国处于的中国华北(长江以北)和湿润气候的日本的中间位置,使它的气候具有中国华北般的春旱和超出日本的夏涝的特征。这样的Semi-dry固有的环境条件就赋予韩国农业带有保水农业传统的中耕除草农业的性质。因此,韩国农业从古代开始就形成了劳动集约型的复合耕种,又直接发展成水田农业和旱田农业相协调的水旱轮换的农作法。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高温多湿的环境导致的茂盛的杂草和防止土壤有机物质的流失。
韩国的农业拥有7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由于向南北方向细长延伸的国土形状,和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出了多种多样的土特产品。因此稻子所占的种植面积并不大,例如1919年,稻田只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6%。当然,农作物当中最多的还是稻子,其经济地位也到了几乎能代替货币的程度了。实际上,韩国农业是以杂粮、大豆和米为主作物发展起来的。如《三国演义》中有:“种植了五谷和稻子”的记录。[6]10)
在三国初期,农业从锄头农业发展成犁耕农业,而到了4世纪,又发展成灌溉农业了。那时的稻子农业只能采取休闲的方法,因为,高温多湿的气候下,又要防止杂草,又要防止土质下降。“休闲制”一直延续至新罗统一时代,其记录有全罗南道潭阳的“开仙寺石灯记”和高丽末期的“高城三日浦埋香碑(1309)”。但是这种“休闲制”到高丽后期就逐渐发展成每年耕作的“连作制”形式了。
现在,利用韩国最古老的农书“农事直说”来观察一下15世纪韩国农业的整个面目。[3]11)这个时代种植最为广泛的是黄米,小米,大豆和稻子;其次是麦类和人参等农作物。并且朝鲜前期的农业是以多样的作物为中心发展起来,但只能是少数人口耕作大面积土地的粗放型性质。一方面,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稻子的直接播种和连作技术。因为当时主要是采用将稻种直接播种在水田或旱田的直播法,而移秧法几乎没有。但是,到了朝鲜后期,稻农业有了很大的变化。移秧法的利用使稻农业广泛地普及起来,水田的轮作体系也起了很大变化。在开垦壬辰倭乱造成的荒废的国土过程当中,地主制以重要的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了。到了18世纪,移秧法不仅扩大到天水水田(只能靠雨水浇灌的稻田),而且还利用在水田和旱田农业上了。而且,原来的稻子的直播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直播法中,在旱田里直接种植稻子的特殊技术“干耕法”以西北地区为中心完成了世界上最为独特的‘畜力一贯’体系。一方面,旱田农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在那时施肥法得到改善,“二年四熟”体系得到广泛普及;瓜,辣椒,烟草,土豆等新的农作物也登场了。
从这样的韩国农业的历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韩国农业克服“休闲制”,以发达的中耕除草技术为基础,向高级的轮作体系和连作体系发展的整个发展趋势。同时也不难看出,由人少地广时的粗放型农业向以集约型耕种来提高土地生产性的生产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加强劳动集约,深化水田农业和旱田农业的复合化,成功地解决了土质的保护和防止杂草和害虫的问题。如今水田和旱田的二熟制已广泛普及,将不充足的水资源轮流灌溉水田和旱田这种‘轮水田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且,到梅雨季节为止,将水稻种植在旱田里栽培的“干田法”在韩半岛西北地区盛行。韩国农业的发展可以用“集约化的道路”一词来形容,它同时也促进了韩国农业传统水旱轮换农法和复合耕种。复合耕种与当时盛行的货币经济结合起来,使多样的商品农作物的种植变得可能,甚至使得原产地为美洲的农作物也轻而易举得变为己物。
到了17、18世纪,不顾有限的土地面积,人口平均增长率高达3%。人口的增加进而产生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的劳动集约型农业。这种农业变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直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而且,推翻传统的身份制度,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社会。农业发展带来的如此的变革,到了19世纪越来越深化,为向近代社会变迁,做着前期的准备。
18世纪以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导致了100人/平方米的极高的人口密度,它的根基主要是农业技术所实现的高水准的集约型农业。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是土地和资本的大量投入,而是农业劳动质和量和农业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必然结果。虽然,当时还有多种富农经济,但是,在每户平均耕种规模不断在减少的当时,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仍然是在无数小农们从事的商业性农业的发展。那些小农们的勤劳带来的“勤劳革命”与当时的极高的教育热结合在一起,在接受西方工业化的时候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3)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选择集约化道路的韩国农业的发展直接成为韩国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推动力,并且克服肥料资源紧缺的困难,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作物多样的特性,进而形成优秀的‘作付体系’,韩国农业传统中所发达的农业技术和复合耕种,就是未来生态农业的一个突破口。但是由不均等成长论下的开发政策所带来的近代化的成果并没有滋润农民。在“低价格,低报酬”的铁链中,农民们成了新的牺牲羊。因此。韩国农业的衰落已成为定局。试图在农村解决高度成长所需的工业劳动力的财阀们,为了将传统的集约型复合农业转变为美国式的单作化农业,率先提出了韩国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而执著于韩国历史上没有规模化和机械化这一事实的人们,又凭借WTO的加入,推进着农业开放。
加入WTO以后的韩国农业,在国内方面,为了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培养专业农业人员来代替小农,并实施“结构调整政策”来扩大规模;在国际方面正准备着2004年大米市场的开放。但是从‘忘却了韩国农业的根本’这一点来看,他们的要求必将带来农民被驱出农业和农村,农业被抛弃的结果。这意味着韩国农业传统的彻底地改变。为此,巨额的农业补助金投入到了农村,传统的复合耕种完全被中断。其结果是土质在下降,杂草和害虫泛滥,进而导致杀虫剂、杀菌剂、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日益增加的农业公害;大米的大幅度增产和杂粮和大豆大幅度减产又导致了大米的减产政策和杂粮和大豆的大量进口,促使粮食自给率一年比一年大幅度下降。
最近的农业危机是由于忘却了韩国农业的本质,将农业转化成稻子单作化所带来的结果。或许他们认为进口美国廉价农产品更为有利。但是如何面对预计在21世纪发生的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呢?更令人吃惊的是竟有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危机是因为没有很好地依从WTO的要求的所导致的。这场悲剧,是由于他们疏忽了东亚的提高劳动的质和量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的资本积累的发展模式之间的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对加入WTO以后的10年来的农业轨迹进行再检讨,并且摸索出恢复韩国传统的道路,再次向多种农作物的复合耕种转化。
6.结论
韩国农业拥有着7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仅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且还渗透到韩国的生活和文化里。尤其是大米,它曾经承担过仅次于货币的作用,而稻草犹如‘韩国稻草屋顶’所象征的那样成为了韩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国农业是韩国特有环境的产物,它与以近代化的名义进入我国的西方的化学农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们现在常说的“身土不二”就说明,传统的复合耕种是又安全又十分必要的产业,因为它能给我国国民提供粮食,健康和洁净的环境。
最近的农业危机的象征就是将在2004年实施的“大米市场的开放”。但是,可以说当我国农业的传统被人们所遗忘的时候,它就已经暗示了我国农业的危机。完全无视和抛弃我国农业一直以来守候着的历史特性和环境特性,无条件地模仿西方农业的错误认识,其实就是招来当今的惨败的原因。不难想象,农业问题不能只归结于农民。抛弃农业往往就是对国土环境和国民健康以及民族文化的抛弃,与“穷人的夕阳产业”这种鄙视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甚至,从农业的环境特性来看,农业衰落往往会影响未来的生存环境。
以水田和旱田相协调为基础的复合耕种被WTO以后的农业政策完全抹杀掉了。东亚长期以来的传统一被打破,土质下降了,杂草和害虫多了起来,化肥和农药用量增多了;结果是大米过剩,大豆,大麦全部需要进口了;一方面要对过剩的大米实施减产政策,另一方面农药麦粉和基因转变的大豆(GMO)问题困扰着人们。粮食自给率也在大大降低,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开放主义者们所期待的结果却恰恰没有出现。
韩国农业果真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按照WTO的要求,选择与西方相同的道路吗?对于韩国农业10年来的发展过程,我们应给以什么样的评价呢?我们只有在客观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时,才能提高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掩盖现有环境与过去的历史之间的差异,一味地坚持西方或欧洲的做法,难道真的可取吗?然而从今年开始的NewRound协商正处在矛盾之中。因为忽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一片土地所形成的独特的传统文化等所有本质性的价值,而是用“贸易收支”这一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和评价农业。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用生态农业的视觉去寻回韩国农业的真正面貌,而这个担子并非轻松。就像以麦为主的西方农业和大米为主的东亚农业有区别一样,各个国家在各自的风土历史中形成的多样的农业文化,应作为人类的无形资产去尊重。事到如今,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个问题:世界化究竟对农业的价值维护做了何种帮助,它能否与农业的多样性和安全性共存呢?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的世界化,但同时对各个国家农业的特殊性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带来的多样性和持续性给以关怀,它们应该是并存的。21世纪韩国农业的将来,不能被商业性或政治性的理解所左右。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进农业信息化是今后一个时期许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抓手。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对于促进许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目前,许昌市按照“政府引导,需求拉动,突出重点,统筹协同”的原则,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农业数据库和许昌农业信息网建设以及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数据库
许昌市以许昌农业信息网为平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数据库。截至目前,许昌农业信息网开通20个主栏目,99个二级子栏目,数据库5万条,浏览量60万人次。实现了国家、省、市及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网以及30个其他相关网站的链接。2016年全市共各类农业信息(包括自采自编信息)1904条。
(二)积极拓展传播农业技术和涉农政策信息的渠道
一是开通了12316“三农”公益热线。据统计,该热线每月的电话咨询量达1000个,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及回答有关涉农政策1500个。2016年,该热线共接到咨询电话13500个,解决技术等问题27000个。二是整合了“农信通”短信系统。该系统每月发送农业类短信20条,2016年共发送信息256条,有近5万人得到了农业技术、农产品价格、农资价格及实时信息服务。三是和许昌广播电台合办《金色田园》栏目,专家通过广播直接回答农民提问的有关问题。2016年,专家通过该栏目共回答技术类问题600个,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四是积极组织许昌市农业专家与河南省农业厅及河南省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搞好互动合作,解答各类技术咨询,不断提升专家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农民群众的满意率达100%。五是组织人员收集编报《农业信息简报》,介绍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以及专家解读、农业动态等,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六是农业专家在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随时接受农民、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上门咨询。
(三)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示范作用
一是长葛众品被认定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在我们的积极争取和河南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众品食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40家“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之一。二是支持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蔬菜安全生产与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为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许昌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帮助天和公司建成了“蔬菜安全生产与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该系统在蔬菜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市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2017年该系统正在进行“追溯系统”的升级,线路和软件以及总控室和电视墙信息显示屏正在规划准备建设中。建成后,通过安装的“温室娃娃”信息化系统,可以随时测出大棚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露点以及二氧化碳浓度,便于温室作物管理,及时掌握蔬菜管理和生长情况;同时,实现了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通过质量追溯系统生成的二维码,销售者、消费者、质量监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方便快捷地查阅该批蔬菜生产的地块、品种、种植日期、生产管理人员、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质量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让广大消费者吃到管理标准、营养丰富、质量安全的蔬菜。三是在部分农技推广区域站建成了作物长势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在长葛市石象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了作物长势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在该区域河南豫粮集团流转土地的万亩方内设5个监控基站点,在有网络的情况下,能实时监测基站点所覆盖的区域内的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各个类型的传感器可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等农业参数信息,获取农作物实时的生长环境信息,所有基站测试点信息的获取、管理、动态显示和分析处理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的方式通过网络终端机显示给用户,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作物远程诊断和农业调度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许昌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在河南省处于前列,但由于受农村基层设施、农民综合素质及农业产业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出现了农业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缺少专业化的高素质信息服务人才,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等问题。017年第4期(上)
三、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市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农村地区每百户的电脑拥有量仅为2.7台。这说明许昌市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通信设施严重匮乏,互联网通信条件较差。同时,农村地区线路设施的缺乏以及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给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带来了困难。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不懂计算机,更不会操作计算机,信息化意识相当淡薄。此外,由于农村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较差,农村地区通信线路、设施质量存在问题,信息传输稳定性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的支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争取财政资金投入规模。同时,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工商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人才培训
许昌市农业系统中人员总量少,能够专门从事农村信息化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更少。同时,全市农业人才的分布呈现出“头重脚轻”的情况,基层农业信息化人才更为匮乏。要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分级分批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一是加大对农村基层信息员的培养力度,使信息员队伍延伸到村,延伸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对全市12316农业专家队伍,要登记造册,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的技术带动作用,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财政补贴,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正常的信息需求
目前,许昌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息化的应用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的产业化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在规模小时,以满足自己需要时就不可能或不必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因为采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投入,这对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者来说,不可能在信息方面有大的投入。因此,政府要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以激发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宣传平台,宣传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信息意识,大力宣传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推广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在全市形成学习信息技术、重视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并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成立许昌市农业信息化发展领导小组
成立许昌市农业信息化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部门联席协商制度,健全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规划。建立“资源整合,协作共享”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公益+市场”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四、展望
在未来的几年里,许昌市将建立起以物联网应用系统为优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传输服务网络为载体,以精准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应急指挥为重点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探索上下畅通、反应敏捷、服务全面的农业信息化服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加速传统农业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一)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及开发利用,完善农业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2316“三农”热线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农信通短信平台建设,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便捷、高效率、高质量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完善许昌农业信息网建设,不断调整网站结构及栏目以适应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其发展成集农业新闻、农技推广、市场行情、政策法规、农业数据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力争将许昌农业信息网打造成为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优秀平台。
(二)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引导一批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操作进行智能监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利用信息技术在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重点支持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健全升级“天和蔬菜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鼓励、扶持长葛瑞之源农业有限公司、襄城县众生源农业有限公司、河南金卡特有限公司等开展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逐步在全市建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应用基地。
(三)加强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化工作机构,构建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集农业信息服务、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控等为一体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点。在农业系统内部建立信息员制度,培养壮大县乡农业综合信息员队伍。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复合型农业信息化应用人才。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主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破解农业农村信息化推广应用难的问题。
作者:何彦华 单位:许昌市农业信息中心
摘要:介绍了济南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采取的工作措施,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做大做强领军企业、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等发展方向。
关键词:济南市;龙头企业;现状;展望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济南市各级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重点,强化措施,多元推进,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1基本情况
1.1概况
1.1.1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济南市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6家,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家,其中省级33家、部级4家。2015年济南市实现销售收入446.6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10家,过亿元的67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015年销售收入总计达到347.9亿元,占总数的77.91%,它们是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主力军,这些企业当中除了培育壮大的佳宝、民天等本土企业以外,还有招商引进的现代牧业、鼎泰牧业等一批实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为济南市农业企业发展起着龙头引领的重要作用。1.1.2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依托各地资源与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引导与支持,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领域已经拓展和覆盖了粮食、畜牧、林业、果蔬等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壮大。各产业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分布为粮食127家、畜牧101家、林业84家、蔬菜86家、棉麻19家、油料9家、水产8家,其他农业102家。近几年,各级着力引进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利用工业领域积累的经验及资源,转化成自身优势,新建生物质发电、生物有机肥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这些项目发展前景广、后劲足,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1.3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各县区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科学规划,着力打造,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集聚效应凸显。长清区的茶叶、中药材,平阴的玫瑰、食用菌,济阳的设施蔬菜、章丘的大葱、历城的观光休闲农业等都实现优秀片区支撑、骨干企业引领、关联企业集中的集聚效应。以长清茶为例,目前已经建成了以万德镇为优秀,以立泰山为骨干企业,南湖玉露、莲心雪芽、玉树春等茶叶企业集聚的8000亩长清茶基地;2014年新引进投资的白茶加工项目,带动建立万德界首1100亩白茶种植基地。针对产业技术难题,政府牵头,通过搭建平台、产业论坛等形式,企业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整体竞争能力大大提升,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2工作措施
1.2.1政策引导2003年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济政发[2003]23号),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意见》(济政发【2012】29号),2013年初拟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济发农办〔2013〕1号),明确提出对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晋升奖励、品牌奖励、“三品一标”奖励、项目奖励、招商引资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扶持。1.2.2规划布局2014年济南市提出“六个三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工作重点(30家农业龙头企业、30家示范合作社、3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30个农业示范园区、30家蔬菜标准园、30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分别起草了具体实施方案,决定利用三年时间重点打造,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在重点产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壮大农业主导产业。1.2.3资金支持济南市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2004年以来,政府共投入财政资金1.87亿元,扶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672个,吸引社会投资8.7亿元,拉动银行贷款10.6亿元。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已经与农业银行省行营业部、建设银行省行营业部、农村信用社、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或达成合作协议,搭建银企合作平台。1.2.4培训提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提升工程。当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已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新生骨干力量。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亟待解决。济南市创新方式,组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及家庭农场主、品牌创建及市场营销骨干和产业化经营组织财会人员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计划,旨在打造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引领带动全市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发展。2015年接受培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达500余家,涉及650余人次。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成长发育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从济南市的总体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存在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造成的原因除了受外在环境影响,也有自身存在的瓶颈。遇到的外部环境的困难主要有用地难、融资难、用工荒等,内部发展的问题则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科技创新,企业优秀竞争力不足;二是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品牌知名度;三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
3发展目标及方向
3.1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争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集聚有更大突破,农产品加工产业优势更加突出,龙头企业在数量、质量、规模上得到同步提升。5年内,重点打造培育1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15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稳定在450家左右;发展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50万亩;80%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3.2发展方向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为方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3.2.1大力提高农产品初、深加工水平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环节、重点环节,可以增加供给、均衡上市,提高质量、稳定价格,保证加工、促进增收[2]。要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政策为契机,统筹推进、综合利用、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加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实现农产品的多重转化增值[3]。3.2.2做大做强领军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要素,发展成为规模化、集团化、整体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4]。提升领军企业的整体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引导领军企业与各类经营组织有效对接,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3.2.3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提升科企对接水平,争取科研专项支持,加紧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培育一批领军的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5]。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能力。
作者:霍秀娜 赵萌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植物保护站 山东省济南市农业监察支队
一、现状
近年来,建平县在开展农业科技工作过程中,以农民培训工程为牵动,结合本县实际,按照既定的实施计划方案,精心组织,县乡两级密切配合,拓展农民培训各项工程普惠面,积极引进、应用“三新”技术成果,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1.农民科技培训通过承担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2015年全年培训科技示范户1040户,辐射带动2万余户;加强农技人员知识培训,全年集中培训专家和农技人员100名,集中培训5天以上,促进了科技进村入户。2.开展阳光工程完成了2800人的职业技能和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同时完成3000人的工程培训任务指标,并建立了培训基地,促进了实用技术到人。3.引进和应用“三新”技术成果截止目前,共引进试验以东单6531、联达99为代表的新品种近40个,示范新品种30个,引进新技术15项,应用在植保检测、土肥检测、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新装备10余套。积极参与农广天地,依托网络平台,以农业园区、试验基地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牵动,以科技人才培育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为依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期间,还与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了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的双对接。4.农业科普工作一是通过“农业信息频道”电视互动点播节目,实现科技服务到农户。经过5年来的发展完善,目前信息时长已经超过3000个小时,广大农户坐在炕头上就能充分享受免费的科普大餐。二是启动农业“科技直通车”,送科技下乡,直接服务到农户。2015年科技直通车共行驶20000余公里,覆盖全县31个乡镇的200余个村,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开展技术培训150余场,直接受益农户达3万余人。三是结合“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向广大农户宣传农业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帮助农户鉴别伪劣农资,同时结合农时季节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传单4万余份,接受咨询400余次,广泛传播了农业科普知识。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农业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工程等方面,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建平县农经局、财政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及考核办法,形成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各个培训项目普遍采用向社会招标的方式,确定培训单位和培训基地,同时通过与示范村人员座谈及实地考察论证的方法,确定培训内容。阳光工程培训则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并辅助开展远程培训以达到培训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其他部门的协调参与力量不足,没有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项目工程中来。同时,在引进和应用“三新”技术成果方面,触角还不够敏锐,引进和应用的领域还有待拓展,此外引进“三新”技术经费不足也是制约成果转化的问题之一。
三、未来展望
在今后一段时期,建平县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扩大参训农民队伍,使更多的农民从培训工程中得到实惠,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相关部门对农民培训的投入机制,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智能化、专业化培训格局,以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同时,充分发挥服务站的作用,落实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创造条件,再创办2~3个科技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乡镇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本地综合优势,大力推介品牌农业、特色产品,提高建平县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迟彩霞 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发展现状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山区与平原的综合优势[1],属低山丘陵区,东辽河发源于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面积2186.1km2,人口3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5万人。耕地面积67040hm2,水域面积6540hm2,林地面积74328hm2。到2014年末,全县农业总产值约为26.5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占62%。
2主要经验
2.1发挥优势,因势利导
东辽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辽源市区位于县域中心位置,因此可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一是引导劳动力进城,发展合作社。由于市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县里农业剩余劳动力常年在辽源市区打工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土地大量流转带来了机遇,使农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并壮大。东辽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共成立98个合作社,流转土地量达到总耕地面积的15%。二是引导城市资金出城,成立现代企业。如金州现代农业企业就是引资的典范。
2.2政策倾斜,扶持能人
惠农政策向农业产业化倾斜,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牧业小区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机械深松补贴等都尽可能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另外保护性耕作、千亿斤粮食增产、高产田创建等农业项目全部由产业化经营单位承担。与此相配套,东辽县还应大力扶持能人。
2.3立足资源,特色发展
东辽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8亿kg的阶段性水平上,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和水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2户,其中部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8户。围绕金翼集团等龙头企业[3],推动各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企业引导下,全县生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72.57万头、59.86万头、5.74万头和2209.9万只。在特色养殖方面,东辽黑猪共存栏3900头,梅花鹿发展到21580头,放养柞蚕1250把。全县有国家和省认定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龙头企业8家,创建名牌产品15个,其中省名牌7个,各类农博会名牌8个。
2.4科技下乡,支持园区
辽源市科技下乡,经常选择离辽源市较近的东辽县所属乡镇,尤其是那些具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专家队伍走到哪里都受到农业生产者的欢迎。县政府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让农民点菜,请专家掌勺,在园区成就大餐。在安恕镇形成四个绿色农业产业化格局:年加工能力5000kg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年吞吐能力20000kg的迅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观光农业园区,花卉苗木示范区。凌云乡东辽黑猪养殖即将成为特色园区,年出栏3200头,向产业化迈进。
3存在问题
3.1区划设计不够长远
东辽县的产业发展常常锦上添花,谁行扶持谁,缺乏整体设计和长远规划。表现在不同产业间常有冲突矛盾发生,如耕林争地、牧林争山、田渔争水等,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
3.2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近几年来,在荒山、荒水利用方面,全县虽然建成多家牧业小区和多片榛子等经济园,但是其实际利用程度还很不够。传统产业资源仍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3.3社会化服务不够及时
产前、产中、产后的政府办服务组织在城镇,服务远不及时;民间服务组织水平和被服务者水平接近,服务态度好,质量上不去。总体来说是缺乏高水平、就近服务的社会组织,这给产业化进程中的种植、养殖增添制约因素。
4前景展望
4.1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4.1.1辽源城市资金正向农村、农业转移一是直接兴办农业企业,如金州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二是携带资金同农民合伙办农民合作社。截止到2014年11月30日,这类合作社达到8个,而且规模大、素质高。三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出资,通过定单或合同,组织农民生产指定产品,包供包收,养殖业多采取这种方式。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民进城谋业、安家、落户增多,城乡交流和一体化发展,城市资金会源源不断地就流到东辽县。4.1.2年轻农民弃农进城越来越多一是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怕苦、怕累、嫌脏,期望且有能力到城市发展。二是考虑子女的就学条件,想通过改善教育水平来重点培养下一代,这些人多数是较富裕的人。三是集体进城,在城里有一片天地和事业,比如包工程等。4.1.3农村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年轻农民在农村出现分化,一部分农民在进城的同时,把土地留在农村;另一部分接管土地成立合作组织,两全其美。这部分农民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子承父业,另一类是在农村有牵挂的村组干部和后备村组干部。4.1.4农业产业化基础坚实东辽县通过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形象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产品向产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经营模式,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4.2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东辽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但制约因素也不少。一是土地流转价格偏高。由于城市资金大量涌入,土地价格被迅速抬高,平均价格1.1万元/hm2。二是年龄大的劳动力同土地有感情。他们从联产承包开始,在自家土地上经营已有30年的时间,精耕细作,培养出深厚感情,不愿意转出。三是农业生产者产业化生产能力还需要提高。懂生产、会管理、善经营的人之间互不认可,协调困难。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4.2.1普查资源,科学区划应当对现有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传统产业、农业产业化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分析现状,比较优势,提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总思路和框架。根据调查,综合考虑资源、市场、区位、政策等情况,作出科学区划[4]。把玉米、水稻种植和家畜、特色动物养殖放在区划首位。重点做好基地和园区区划,眼光要远,影响要深。要迅速做好山、水开发区划,尽早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4.2.2整合职能,加强协调为落实好区划,应当整合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农机局、粮食局、商务局产业化职能,形成合力。加强同发改、财政、土地、环保、电力、工商等部门的协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5]。县、乡(镇)、村应当划分职责,明确责任,限定权力,保证产业化健康发展。4.2.3培养人才,推广科技发挥培训机构作用,运用资格培训、技能培训、安全培训等机会,讲授种植、养殖、加工、农机操作等技术,提高新型农民科学从业能力。推广机构应当按照农业产业化需要,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农机新技术,适应不断进步的产业化需要。发挥科技中介组织作用,促进科学技术快速传播和应用。4.2.4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全县应当推动现有产业化发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以安石万亩稻田种养基地为典范,围绕鴜鹭湖、椅山水库、三良水库、辽河水库,开发4个万亩稻田种养基地[6]。提升东辽黑猪、柞蚕养殖规模和质量,坚持特色基地建设。用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7],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东辽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初步形成产业化格局。进一步发展有利条件多、区位优势强、交通优势明显、制约因素少的产业。通过资源合理开发、有效管理和保护利用,承接辽源市转型产业,配合创建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优化升级、调整结构、科学布局、系统整合,东辽县农业产业化必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魏长林 张玉英 孔令臣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农业机械局
1相关概念
1.1有机农业概念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5]。1.2有机农产品概念有机农产品是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法规生产的纯天然、无污染、有益健康的优质安全食品,由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方式生产和加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物质[6],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有机食品所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1.3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的相关性有机农产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心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业不光是在发达国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即使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机农业也正在悄然发展。目前正值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有机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传统农业基础好,又有生态农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已经具备开发有机农业很多有利条件。
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2.1食品安全的需要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2.2生态保护的需要可以打造环保品牌,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其他烟叶生产区生产烟叶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农药的持续使用增加了病虫的抗性,破坏了原有生态链条,且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肥料而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极大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2.3“清江源”品牌提升的需要有利提升“清江源”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提高园区主打农产品在国内和地方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2.4提高园区当地收入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园区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机农业是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虫问题难以解决,还需要有全新的观念。有机农业食品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五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园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3“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品种和布局“清江源”有机农业烟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示范区海拔900-1300公尺的4000亩烟叶生产基地,主产以烤烟和白肋烟为主,生产基地辐射涵盖全州烟叶生产基地单元,覆盖面积30万亩。有机烟叶生产严格执行州(局)公司烟叶生产标准化方案,主要遵循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土壤改良、秸秆还田、施用生物有机肥并减少无机肥料施用、严控除草剂、杀虫剂等有害环境的农药、采用天敌或物理方法(黄板、黑光灯)防治害虫。“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其他品类如有机食用菌(香菇)、芫荽、白菜、洋芋、玉米、有机豆类等生产已经取得国家认证的有机(转换)ISO22000:2005和Haccp品牌认证,认证面积总计360亩,对各个品类的生产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和规范,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部分贴牌的有机蔬菜已经可以供应周边超市。3.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3.2.1“公司+合作社+农户”是目前园区有机生产主要组织模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园区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但具体的组织管理形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其他地区相比,园区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就成为有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公司进行有机农业方案制定,合作社兼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与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管理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3.2.2“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种具体模式(1)公司和农户直接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公司化订单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多年生经济作物或本地试种新品种等。(2)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按照高于市场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合作社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农民熟悉的蔬菜品类的生产。(3)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该种方式适用于有机烟叶生产。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园区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3.3“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3.1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3.3.2园区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导致单位生产成本高,加上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销售成本更高,致使周边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同样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同时存在生产不足和产品过剩的问题,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与对策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2011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指出:“重视提高烟叶安全性水平,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加强烟叶产地环境研究控制,规范农药使用,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建立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发展烟区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抓好原料生产,为卷烟提供非常可靠的原料保证,已成为领导重点关注的焦点。尤其在“532”、“461”品牌规划落实中,需要可靠的烟叶来做保证,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出安全的产品质量,才能把烟草品牌做大做强。4.1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4.1.1有机烟叶充实“清江源”烟叶品牌内涵国内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有资料显示,国内知名烟叶品牌如“清江源”、“金神农”、“凉山清甜香烤烟”、“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竞争已初步定型,国内烟叶市场格局已三分天下;同时一部分成熟的烟叶生产基地已在悄然实践“有机烟叶”的新概念,如“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红塔玉溪庄园”、和Sunel公司在土耳其种植有机香料烟。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环保优先、最贴近自然的由有机农业打造的纯天然烟叶成为“清江源”有机生态烟叶的重要内涵。4.1.2示范园区有机农产品与“清江源”品牌的环保效应相得益彰作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次要农产品出现的有机豆类、蔬菜、食用菌等取得国家食品安全认证或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具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清江源”园区生产的标注有SO22000:2005或Haccp等农产品市场将受到市场青睐。4.1.3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园区发展有机农业人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有机农业日益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产品消费。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编制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奠定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4.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4.2.1以提高公众认知度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工业企业为创建平台,全面推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强力充实“清江源”有机烟叶的内涵,是提升科技园区烟叶乃至大农业生产体系品牌效应的关键措施。4.2.2依靠现代技术进步实施园区有机农业在烟叶生产上必须遵循恩施州公司颁布的强制执行的标准化生产法规,大力实施诸如标准化烟叶育苗技术体系,烟叶大田病虫防治使用生物与物理防治手段如黄板、人工驱虫、黑光灯灭蛾、生物性诱激素、天敌灭蚜等先进技术,使用减少土地危害的化学肥料、使用生物有机肥。强调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秸秆还田、保持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有机农业的精髓,同时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的进行新的运作。4.2.3依托科研部门和工业企业共同开发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有机农业生产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依托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依托科研部门的专门资源,特别是需要与工业企业联手开发,成立相应的有机农业生产创建平台,从生物技术、生产资料研究、开发咨询重点研究,使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持续提高。4.2.4横向开发有机农业品类,拓展示范区品牌效应围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建设的开展,以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蔬菜、豆类、瓜果等生产逐步满足园区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夯实“清江源”品牌内涵,拓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品牌效应。要全方位的进行各品类蔬菜、瓜果、食用菌的有机认证,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科技园区的有机农产品提升园区的环境意识,提升产品的横向品牌效应。
5“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5.1“清江源”有机农业生产逐步规范有序,品牌效应不断增强随着园区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认证标准和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政府和社会主管部门的监管、监督力度不断增强,社会和工业企业对有机烟叶和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园区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自律增强,如保护性耕作、合理轮作、生物(物理)治虫、保护天敌、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推广使用;同时园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有机农业生产经验,都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实用技术和指南,园区有机农业生产进入规范发展时期。使用“清江源”烟叶优质原料将成为工业企业研发新宠;同时科技园区生产的有机瓜果、蔬菜、食用菌源源不断供应周边市场,“清江源”品牌效应得到增强。5.2“清江源”有机农业产品将向多元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园区将逐步改变种植业独大的有机农业格局,有机养殖将得到发展。如园区已经通过特种畜禽养殖基地辐射发展4户特种养殖、养殖有机山鸡及绿耳乌鸡20000余只,发展一户有机兔子养殖,养殖有机兔200余只,发展山地黄牛养殖2户,养殖山地黄牛40余头,有机养殖的发展又为有机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此后将积极开展园区的有机养殖认证并为社会提供更多品类的有机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更多层次的需求。5.3创建中国一流的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清江源”有机农业生态园区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利用田园景观,结合有机种植、有机养殖及农业经营体验活动,开发具有园区特色的有机农副产品。届时“清江源”科技园区将建成为集“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功能区兼备的综合农业示范园区,将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国烟草农业的模范科技园区。
作者:刘学兵 呙亚屏 王磊 秦国辉 单位:恩施香城现代烟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1发展高端农业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发展高端农业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高端农业就是通过高端农业科技的应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使其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在绿色、生态、安全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同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营销与品牌运作,提升农产品品位,塑造高端形象,增加品质溢价,从而实现农业科技、产品品牌创建、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诸环节的转型升级。同时,发展高端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会展、休闲和创意等诸多产业相互融合,即在巩固传统农产品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向休闲、审美、生态和创意等方面延伸,发展多功能农业,进而通过提供非实物的服务类产品提高附加值,从而促进产业的融合升级[2]。
2发展高端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由于农业所提供的农产品同质化趋向严重,产品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这进而决定了它是一种竞争力低下的弱质产业。而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就要切实改变过去单纯注重数量的低水平的重复生产。高端农业是以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着力点,通过增加高端的农业科技要素投入,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达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及市场化经营,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提升农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例如: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花卉出口国,荷兰的花卉产业走的就是一条高端农业道路,凭借其科技要素投入和产业一体化发展,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3展望及建议
3.1发展高端农业必须坚持理念创新
没有理念上的领先,就没有行动上的率先,发展高端农业必须彻底摒弃过去的陈旧观念,不断创新发展理念。首先,要树立生态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要求已不单是数量上的满足,绿色、生态、安全的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高端消费群体的首选,因此,只有生产出符合消费需求的高端农产品,才能占据高端市场,实现农业的高效益。其次,要树立工业化经营理念。通过引进工业组织形式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营销,把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服务等连为一体,把市场化、标准化等工业经营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再次,要创新营销理念。实践证明,销售环节是产业价值链中增值最大的环节之一。发展高端农业必须强化农产品营销理念,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搭建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通过高档超市、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业会展等多种形式的渠道扩充销售途径,实现与目标市场的无缝对接。
3.2发展高端农业必须选准优势产业
由于农业本身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不同地区受大气、水土及地形等的影响,在粮食、蔬菜、水果、林木、畜牧及鱼类等农业产业中,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产业也不尽相同。在发展高端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对本地区的优势农业产业进行判别和评估,进而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因为只有在对区域农产品资源类别详细普查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对辖区所属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予以明确,才能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发展高端农业[3]。通过走高端化道路,辖区的优势农业产业会表现出比其他地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荷兰的花卉产业、法国的葡萄产业、山东平度的芹菜产业等高端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说明,选准优势产业是发展高端农业的前提。
3.3发展高端农业必须依靠政府主导
高端农业发展的前瞻性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政府的规划、统筹与扶持,高端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是难以实现的。首先,在政府的主导下培育体现区域资源禀赋的特色优势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积极宣传和推介,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认知度,进而影响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建立稳定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在农产品品牌创建方面建立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机制等,以此调动发展高端农业的积极性。再次,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督促农业、工商及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为高端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
3.4发展高端农业必须提高科技水平
先进的农业科技是推动高端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源泉,只有通过对高端技术的综合应用,才既能做到农业生产方式上的生态环保,又能追求农业生产的高效率,才能生产出绿色、有机、安全、生态的优质农产品。首先,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再创新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高端服务,打造农业高端产业服务器,着力培育包括生物育种在内的农业高端产业,大力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队伍素质,使其向知识化、综合化和实用化转变;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向产前拓宽,向产后延伸,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集成化的服务;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给信息、供技术、建基地、搞示范、抓流通,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再次,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提升农户、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及农业企业家等农业人才的整体科技素质。
作者:张云刚 单位:中共寿光市委党校
1、2011年前3季度农业经济运行特征
1.1粮棉产量显著增加,生猪产能快速恢复
前3季度,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继实现“七连增”之后,2011年夏粮产量12627万t,比上年增产312万t;早稻产量3276万t,比上年增产143万t;秋粮丰收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迈上55000万t以上的新台阶。2010年我国棉花产量为596万t,是近5年最低的一年。2011年由于受到市场需求拉动、价格高企和种棉收益增加的影响,全国棉农种棉积极性有所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恢复增长,结束了2008年以来种植面积持续下滑的局面。棉花种植面积估计在518万hm2左右,同比增长4.7%,产量将达到720万t左右[1]。由于2010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猪稳定生产,随着国家启动一系列支持政策,增强了生产者信心,全国生猪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产能达到高位水平。生猪存栏自2011年3月起恢复性增长,9月达到47158万头,为近3年来最高水平;能繁母猪存栏自5月起开始恢复性增长,9月达到4845万头,为2010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前3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53万t,同比增长0.2%。
1.2农产品价格总体呈涨势,经营收益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是2011年农业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前3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其中畜产品涨幅为27.7%
,高于种植业产品10.6%的涨幅,粮价温和上涨9.9%,生猪价格上涨幅度最高,为39.3%。前3季度,全国农民人均来自第一产业生产经营现金收入达到2313元,较上年同期净增363元,增幅为18%,而2009年同期净增额和增幅分别为72元和4%,2010年同期净增额和增幅分别为119元和6%。与农民收入增长态势一样,农业企业效益也大幅提升。前3季度,82家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338亿元,同比增加40.5%;营业利润达到71.6亿元,同比增加44.7%。
1.3主要农产品进口数量下降,畜产品进口显著增加前
3季度,全国农产品进口额为6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9.6%。与进口额明显增长相反,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却呈现下降态势。前3季度,大豆进口量为3771万t,同比减少6.1%;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466万t,同比减少6%;棉花进口量为194万t,减少9.7%;谷物进口345万t,减少28.2%。但是,畜产品成为进口新热点。肉及肉制品进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43.1%,乳品及蛋品进口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8%。猪肉及其副产品进口量达到87万t,同比增长44.6%。高涨的猪肉价格,吸引着各国来华寻找中国猪肉市场的商机,继美国大规模向我国出口猪肉之后,墨西哥、芬兰等国也纷纷组团来华开展“猪肉贸易之旅”[2]。
1.4市场调控频繁,稳定价格作用显著增强
2011年,收储抛储政策成为除产需关系以外一个重要的价格决定因素。2011年棉花价格急涨快跌剧烈波动,从3月的历史最高价30733元/t急速下跌至8月的19329元/t[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委联合《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决定实行棉花临时收储制度,9月7日正式启动,棉价才止跌企稳。上半年糖价一路上涨,市场存在过度炒作的现象。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国家9次投放国储糖,本榨季国储糖共抛售186万t,超过上榨季的171万t,价格水平终于回落到接近7000元/t。国家还有计划地持续抛售菜籽油以及国储抛售大豆,对稳定油脂价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1.5种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
全面实施种业和草原生态奖补是2011年农业政策的突出亮点。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将经营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进出口种子企业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标志着我国种业兼并重组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6亿元,这是继退耕还林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生态建设政策。
2当前农业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2.1产销对接效率低,鲜活农产品市场波动剧烈
我国城郊“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向远离城市的农区转移,向优势产区集中,打破了原有的“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农区补充”的生产布局。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但是,由于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关系不稳固,区域性、季节性蔬菜价格的波动频率增加,波动幅度也有所扩大。受2010年姜市价格暴涨诱惑(由于游资炒作,产地收购价曾飙升至12元/kg的历史高位),2011年全国生姜种植面积增加30%~40%,同时姜农惜售、存货过多,导致2011年鲜姜无库可存,只能抛售[4]。9月全国生姜平均价格为5.7元/kg,较上月暴跌49%,产地收购价甚至暴跌至0.4元/kg,为近10年的最低水平;全国大蒜种植面积较2010年增加了近20%,产量大幅增加,市场供过于求,9月全国大蒜平均价格为4.2元/kg,较上月暴跌63%。蔬菜等农产品近年来不断上演的“过山车”行情,日益引发群众对“菜篮子”的担忧,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在农产品的生产组织、引导和市场预判方面的多重缺位。
2.2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消费者信心
随着居民食物营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问题愈加关注。但是,产业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市场机制扭曲,价格导向不利,安全监管能力未能及时跟上,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制约瓶颈。2011年前3季度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4%、99.5%和96.5%,继续保持稳中有升态势[5],但是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我国的猪肉销售基本上还是以猪的部位来定价格,而不是按照肉的质量高低拉开价格差距,肥肉只能炼油,无法深加工成肉制品,只有瘦肉才能加工成肉制品,导致屠宰加工企业偏好收购瘦肉率高的生猪,3月“瘦肉精”事件引发肉制品行业地震。西瓜和香蕉在5月前后分别受到“膨大剂”和“乙烯利催熟”事件的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心受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的下跌。
2.3食用油自给率过低,牛羊肉供应存在缺口
2011年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594万hm2,比上年下降8.4%,加上品种抗病能力不强,以及受持续干旱和冬春冻害的影响,产量呈现减少态势。由于国内种植成本上升,导致国产大豆面积减少,产量约下降10%左右。加上米糠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等资源开发不足,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已不足四成。随着大豆进口数额不断增长,国际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里参股或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产大豆的定价权也随之被不断稀释。自2010年12月3日以来,国储大豆竞价销售16次,其中14次流拍。国产大豆价格上不具备竞争优势,仅剩下了非转基因大豆这顶“名牌帽子”,后期发展前景及出路堪忧。出于食物营养考虑,居民消费由猪肉转为牛羊肉是长期趋势。随着牛羊肉需求明显增加,羊肉价格自2010年5月起逐月上涨,牛肉价格自2011年3月逐月上涨。但是,牛羊肉市场供给不足:一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进,役用牛减少,导致肉牛存栏下降;二是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的影响,西部6大牧区牛羊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为了保护天然草原生态安全,减畜任务大,仅新疆将有1000万hm2草原禁牧,预计将核减1000多万只羊;三是猪肉价格的高位运行,提高了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兴趣,纷纷提高生猪存栏,以致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牛羊出栏数量减少。
2.4全球棉花大丰收,国内棉花需求不旺
从国际上看,2011年度大多数棉花主产国棉花丰收,全球棉花产量将达到2726万t,较上年度增加238万t,增幅为9.55%[6]。虽然原料价格下跌,但下游纺织行业对原料需求却无明显增长。2011年8月,我国棉布产量为30.6亿m,环比减少0.6亿m,减幅1.92%;同比减少2.20亿m,减幅6.71%。随着棉花的大量上市,而籽棉收购价格主要在8.4~9元/kg之间徘徊,不过轧花厂无利润空间,收购仍旧很谨慎。供给大于需求,棉价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3农业经济运行态势展望
3.1粮食生产稳定,棉花大豆生产积极性降低
由于收益稳定、机械化率大幅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将会被充分调动,粮经比例将向粮食倾斜,种植面积可以保持稳定。虽然国内大豆产量减少,但是豆油价格受到国外棕榈油丰产低价的牵制,大豆生产积极性仍难以恢复。2010年以来棉价暴涨暴跌对整个棉花产业链造成了严重冲击,而且收储仅托底,需求未见好转,难改棉价弱势,这对2012年棉花生产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3.2口粮价格稳中有涨,猪肉价格将回调
国内主要粮食品种在高自给率前提下,价格走势也呈现出独立于国际市场的特性。国内政策基调是支撑水稻和小麦价格稳中有升,为此国家调高了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2012年生产的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kg102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7元、9元和9元。同时,人工费、包地费、化肥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将促进口粮价格上涨10%左右。生猪存栏量上升,饲用玉米的需求将随之增加,将成为国内玉米价格的强力支撑,但玉米深加工消费受到调控压力,糖价下行也将减少玉米淀粉需求。由于牛羊肉供求关系紧张,牛羊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但随着饲料价格下调、产能迅速恢复,猪肉及禽类产品价格将在2012年逐步回调。
3.3畜产品贸易将继续成为进口热点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费国、最大猪肉消费国、糖的主要消费国、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棉花进口国,还处于食品消费高速增长期。随着国内需求猛增而产量难以快速增长,上述产品的进口都将增加,面临着进口产品结构选择的考虑。在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背景下,进口更多畜产品的方案将会优先于进口更多的粮食,猪肉大量进口将呈现常态化。牛羊肉供应紧张,对国产奶业的信任危机,都将刺激畜产品进口继续增加。此外,为了确保国内的糖、玉米以及大豆的供应,农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将会加快,收购国际农业企业活动也将显著增加。
3.4科技与流通政策将成为支持重点
2012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无疑仍将是政策支持的重点,但形势发展需要将科技与流通列为新的支持重点。一方面,由于我国面临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土地、水等农业生产资源刚性约束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更加迫切,需要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科技投入重点需要有所调整,由注重农业产中科技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科技整体布局、合理配置转变,从注重科技研发向注重研发与中试示范并重转变。另一方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显得更加迫切,支持的重点将是以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为主要模式,以现代物流和信息化为重点,以产地批发市场、冷库、加工配送中心、电子结算和检验检测设施为主要载体,从而强化产销衔接功能,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此外,牛羊肉由于需求增加、存在市场供应不足的现象,预计国家将会出台支持政策。
1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依靠先进经营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合作农业,催生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产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区域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一是产业带动。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区,以点带面,带动培育当地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主体带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正确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科研推广单位等各类经营主体入园运作,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基地,通过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园区及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三是服务带动。通过建设科技培训中心、种苗、种畜(禽)基地、质量检测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对周边农户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指导和农产品销售服务,有效地推进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和园区产品的销售。四是品牌带动。通过强化“三品认证”、创建部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组织园区基地及周边农民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品牌销售,带动提高园区及周边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存在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经过近四年的建设,虽然各地做了不少工作,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毕竟时间短、推进快,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园区规划和运行管理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扶持不配套,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示范带动能力不够强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规划布局不够合理一是园区功能比较单一。部分园区还只属于高效农业基地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生产基地,局限于农产品生产功能,缺少科普培训、农产品检测、农产品交易等服务平台,制约了园区的示范带动功能。二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许多园区在规划产业布局时强调高效,突出蔬菜、瓜果、花木、水产等高效设施农业,忽视比较效益较低的粮食产业,容易被误解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只搞高效农业,不讲粮食生产,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导向作用,影响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视。
2.2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在园区管理上,虽然各地为申报园区都成立了管委会,组建了发展公司,但不少管委会还是一个空设机构,没编制,没经费,没有专职人员,没有专门办公场所,没有服务手段,园区管理机构不健全直接影响园区建设与发展。在入园主体运行上,入园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农户与入园主体地位不对称,一体化利益均衡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户利益还是难以保证,在“订单农业”、“合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履约率低、二次分配率低、风险难共担等问题。在招商引资上,各地都很重视招商引资,但多数集中在产中环节,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后环节进驻的企业还不多。在科技支撑上,一些园区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成果转化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对农业园区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园区工作重资金、轻人才,重项目、轻智力,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普遍存在。
2.3政策扶持不够配套在园区投入上,部分园区投入不足,直接造成园区基础配套不到位,建设标准低。在土地使用上,由于受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因素限制,园区内建设用地审批难度大。在人才引进和劳动力需求上,由于配套设施条件的制约,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难,技术人才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入园企业所需劳动力多为周边农民,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园区所需劳动力数量异常短缺。在项目实施上,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等农业项目多数需要地方配套,而受地方财力制约和单位自筹困难,多数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也直接影响农业项目实施质量。
3发展对策
目前,我市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完善园区规划,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园区要坚持规划引领理念,对原有规划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进行修编完善,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超前意识,规划一旦确立,园区产业特色、建设进度、基础配套等严格按照规划付诸实施,确保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
3.2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园区发展在财政扶持上,各级政府要建立园区专项扶持发展基金,一些涉农项目要整合向园区倾斜,并减少减免地方配套资金。在用地扶持上,出台相应政策,对园区安排专项用地指标和其它土地运作政策,同时对入园主体所需规模连片土地,地方政府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在金融扶持上,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金融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为园区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先行先试,允许入园主体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解决其长期存在的融资瓶颈。在科技创新创业扶持上,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园区兴办农业科技型企业,创办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培训基地等。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资金、技术到园区投资创业。同时,对入园企业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同等税收优惠政策。
3.3明确建设重点,加速园区提档升级一是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农业“三新”展示、种苗繁育、质量检测、信息服务、冷链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园区服务能力,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增强园区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水平,带动当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二是提升园区科技支撑水平。紧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现代物质装备建设,加强与各类科教单位的对接,加强园区对外交流合作,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感知农业、信息农业等新兴产业,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着力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的研发和孵化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提升园区创新创业水平。大力实施“外引内培”战略,广泛吸纳多类型农业经营主体进驻园区,鼓励引导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方式股份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管理方式企业化,自主经营,市场运作,突破园区投融资难瓶颈。四是提升园区辐射带动水平。充分利用园区自身设施、产品品牌和营销上的优势,切实为周边农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农产品检测及产品销售等服务,以“订单农业”、“合同生产”等方式,带动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种养生产,有效增加经营性收入,同时,积极吸纳农民入园务工,不断增加农民补贴、租金、工资和分红收入,进一步提高园区生产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钟志仁刘长珍单位:镇江市耕地质量保护站镇江市农委农业处
1农业技术推广力量薄弱,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此项因素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有主要的限制性影响,同时此项工作的开展也是推深工作有序发展的必要基础。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还是有各种问题同时存在,特别突出的几项问题是:(1)工作人员太少、职能素质不高、工作技能偏低以及分布失调;(2)工作人员的分布呈现的是倒金字塔的模式,上中层人员密集,而低下层人员偏少(3)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受到以往分配制度的影响,各种学历层次较低的工作人员占据着较大比例,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员的知识面不宽,知识层次老化,很难再继续和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相适应,无法正确有效的开展知识传播的工作,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必然会造成严重的阻碍。
2农业科学推广体系欠缺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就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使用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将其转变成为实际生产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科技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操作;农业生产技术的促进推广形式建设,是做好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开展好一般工作职能的重要目标。在最近几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在稳步确立的过程中,农业科学技术的促进推广功能,正在发生着服务形式以及功能追求的双重变更,但是新型的有效的网络模式还没有成熟建立。因此农业技术以及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始终无法顺利开展。特别是西部的一些乡、县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进展,工作过程中的资金严重不足,推广单位的工作人员只有少数的几个,其余的人员都是在其余的工作领域开展工作。因此,各种全新的技术以及研究成果不能够使用在农业生产的建设过程中,使得科学技术的利用率偏低,全国范围内只有40%左右的利用水平,和经济发达的地区的70%发热利用率相距甚远。
3推广渠道单一
现在的推广任务仍然是政府负主要责任,没有进行多方面的共同推广,造成农民的实际要求和推广的程度之间出现偏差。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农民需要了解的技术内容,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实际的生产力,开展必要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
4关注科研建设而忽视推广工作
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现如今仍然是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可是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现如今还是不够重视,就算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也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我国虽然多次的发表声明要求稳定农业生产技术,可是涣散的局面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善,造成农业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仅仅只有30%的水平,而且转化成果之后的使用率也只有30%上下。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这一局面的出现,可是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因就是没有充分重视清楚推广工作。现如今,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费用只有农业生产总值的0.125%,推广费用和研究费用之间的比例是1:2,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调整推广费用和研究经费之间的比例,提高推广使用的费用。
作者:邓闯单位: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1高效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少数基层干部对发展高效农业农机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不少园区对高效农业农机装备及其效能了解不够,直接导致在工作上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二是基层宣传不力,农民很难看到样机,导致农户购机积极性不高,此外,每年农机产品目录出台较迟,而高效特色农业生产布局较早,不利于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机补贴资金不足,考核的机具进入补贴目录的太少,而且即使进入补贴目录,中标价格也较高,不少农业急需、农民急盼的小型、适用、高效、环保的农机具大多未列入政府补贴扶持范畴,影响了农民、园区投资农机的积极性。四是农户购机积极性不高。农业用地不断被挤占,农民对农业农机投入信心不足,而且农户手中小田块居多,使用机械成本太高。现阶段农机合作组织只能解决稻麦等传统农机,还无法解决零星田块的作业需求。五是在高效农业农机装备上,产品研发滞后于生产需求,从我们对园区的调查看,除面上一些常规机械如喷滴灌、田间管理、大棚设施、茶叶成套生产设备、粪便处理等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以推广外,目前急需的蔬菜生产专业育苗、播种机械设备,适合茶果园作业的开沟和田园管理机械等在市场上还比较少,还不能满足高效特色农业生产需要。
2惠山区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一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作,不断调整农机化发展思路,确立了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推进农机化发展与大农业发展、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三个配套跟进的工作思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进行农机化装备结构与区域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大特色农机发展力度,开展机械化作业栽培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和机械使用性能、效率评价,总结出不同果蔬的中耕、施肥、除草、除虫、修剪、等作业的机械设备集成和管理技术,建立一整套机械化作业工作规程,将机械化管理系统整合到有机、绿色园区的新建开垦、栽植、中耕、除草、施肥、修剪和采摘等日常栽培、管理作业中,构建高产、优质有机绿色园区机械化管理作业技术体系,全面提升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二要以高效农业装备项目为抓手,以高效农业园区为重点,整体推进高效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按照现代高效农业种养业态分布与规模情况,优先发展蔬菜、果品、茶叶、花卉苗木、水产、畜禽和食用菌等七大主导产业中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装备,并兼顾其他环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探索并形成各类种养业态规模化园区农机化发展模式。选择经济实力较强、农机化要求迫切并具备一定基础、种养业态发展较为明显的园区,为其量身制定农机化建设方案,注重机具配置的系统化、规模化、智能化,不断拓展和深化高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领域。
三是坚持科技驱动,以集成创新提升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无锡市惠山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园”在加快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推进合作共赢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创新合作的载体、机制和模式,集聚项目、成果、资金和人才等发展要素,持续为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特别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无锡市“感知农业”建设需要,以提质增产和降本增效为目标,在水产养殖、蔬菜生产等领域力争建成机械化与信息化相融的发展模式,形成发展亮点。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面临着由传统农业转向高效农业发展,农机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需要掌握的农机专业信息、专业技能和农业相关知识越来越多,必须不断更新;要围绕农机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对全区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完成新的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区、镇级农机人员和园区农机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
五是要探索建立完善高效设施农业农机服务组织。由于劳动力资源紧缺,劳动力支出上涨,对各个产业的影响日渐显现,要引导农机操作人员拓展服务领域,要从传统的种植业向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特别是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转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高强度、低回报的蔬菜生产农业生产工作逐渐被劳动者所鄙弃;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缺少生机和活力;等等现象使农业用工紧缺问题日渐成为当前阻遏农业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迫使农业产业技术优秀的转变和农机服务组织的建立;组建机械化管理技术服务小组,在园区试点运作。组成专家技术团,对服务对象地形、环境、品种、生长势、产品结构和运作特点进行调查总结,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机械化作业耕作、栽培、管理技术,为企业和农户开展系统化、标准化服务。
作者:吴益新单位:惠山区水利农机局
1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1.1种养大户快速成长嵊州市积极鼓励扶持种养大户发展生产,嵊州市种养大户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种植业领域,嵊州全市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82户,其中茶叶大户30家(66666.7m2以上)、花卉大户30家(66666.7m2)、香榧15家(23333.3m2以上)、竹笋8家(13333.3m2以上)、水果15家(4hm2以上)、蔬菜35家(3333.3m2以上)、粮食15家(33333.3m2以上);在养殖业领域,长毛兔29家(500只以上)、生猪20家(500头以上)、鸡4家(5000只以上)、水产7家(33333.3m2以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嵊州市为减轻种植大户资金压力,采取先送农资上门、收获后再还钱的支持方式,2013年,嵊州市政府继续加大对种植户和养殖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农户共同承担保费。
1.2家庭农场初具规模从2013年5月17日嵊州市首个家庭农场嵊州市七一家庭农场成立,几个月来,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嵊州悄然兴起。嵊州市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引导力度,分层推进家庭农场发展深化“兴农”文章。通过对全市农业经营主体的摸底调查,逐步筛选出一批具备家庭农场创办条件的种植、养殖大户,对其进行“点对点”指导,依据农业经营者规模、雇工情况,实施分层分类发展。对经营市场化程度高、雇工人数较多的农业主体,引导其办理有限公司形式的家庭农场;对产权清晰度不高,以雇工经营为主的,引导其发展为个人独资企业类家庭农场;对以家庭经营为主无雇工经营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从业者,引导其办理个体家庭农场。截止到至2013年11月底,嵊州全市在册登记家庭农场77家,其中在册公司制家庭农场3家、个人独资企业类家庭农场4家、个体家庭型农场70家。注册资本达1.12亿元,户均注册资本达146万元。
1.3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日趋完善近年来,嵊州市涌现了一批以专业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经营服务性组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户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目前,嵊州市已建成各类农副产品专业市场19家,年成交额达25亿元左右,其中浙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20.5亿元,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定点市场,为我市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2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的主要模式
农业经营体制问题直接决定着农业效率的实现,近年来,嵊州市农业经济模式开始由家庭经营向多主体共同参与、利益共享、全方位合作的经营模式转变。
2.1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实施“民主管理、规范运作、利益联结”的模式,发挥了聚集效应,指导和带动农户,有效解决发展效益农业中的资金、技术、信息、销售难题。如嵊州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桃形李基地种植面积120hm2,年产值近1000万元,规范运作,编印了《嵊州市无公害桃形李生产标准》,并建立示范基地,加大设备投入,增强凝聚力。强化对农户服务,邀请专家培训指导,设立技术服务点,随时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打造品牌,“羲之牌”商标被评为2007年嵊州市著名商标。自1997年以来“羲之牌“桃形李连获“省优质水果”、“省优质农产品金奖”、“省农业名牌产品”、“省绿色农产品”、“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全国农博会金奖”等多项荣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十分重视网络销售,通过农民信箱等渠道了解需求信息,拓宽了销售渠道,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专业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合作社集研发、生产、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发挥主导作用,服务农户,带动成百上千的农民发家致富。如嵊州市健而康果蔬葛根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生产绿色无公害的安全、健康农产品,为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工具,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及信息咨询服务,合作社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现已与多家农林科学院,医学科学院交流合作,生产的紫背菜、红肉蜜柚等保健果蔬长期为各大超市,各种大中型酒店,蔬菜市场供货,同时受到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2.3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模式以龙头公司为依托,一般由农业龙头企业主动发起组建合作社,组建大面积基地,引导和带动农户科学种植生产,最后按标准统一收购社员产品。如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与西景山村合作,建设有机茶基地,帮助西景山村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以保护价收购社员茶叶,目前,已在嵊州、安吉,以及江西、福建、湖北、安徽等地建立茶叶基地10800hm2,成功联结农户8万余户,2002~2009年连续8年在全国茶叶加工行业中茶叶收购、加工、出口第一,是目前中国厂房面积最大、加工能力最强、联结基地和联结农户最多,集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生产加工、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绿茶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在“华发”的示范下,嵊州其他3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纷纷在省内外建立基地,由此联结和带动了更多的农户,走出了一条农业龙头企业依靠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3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障碍,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跨越式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
3.1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为主体,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户是农业基本经营单位。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史,皆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化的基本形式。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尊重现实基础、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坚持以“农民”为本,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要更加着眼于服务、带动广大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3.2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与先进发达地区农业经营主体相比,嵊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足。不论是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家庭农场、专业经营服务公司、联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相对缺少,实力相对较弱,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业经济性服务组织,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农业流通业态发展相对滞后。嵊州市应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释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围绕嵊州市茶叶、果蔬、花卉、竹笋、香榧、长毛兔等优势产业,凸显区域特色,打造区域品牌,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提升新型农业主体自身发展水平。尤其是要大力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嵊州市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3.3鼓励支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嵊州市农业经营模式相对单调,以比较传统普遍的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3种模式为主,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等高级的农业经营模式较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发展农村发展合作经济,促进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嵊州市应充分发挥现代新有机农业园和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两大项目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积极探索适合嵊州区域特点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合力。
3.4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目前,嵊州市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发展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土地流转阻力重重,农业财政金融支持不足,特别是一些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户融资存在很大困难。嵊州市应继续推动农村土地有效流转,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确保土地有序流转。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推动农民以承办经营权入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补贴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结合“浙(嵊)商回归”工程,着力吸引浙(嵊)籍企业家回乡投资现代农业,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构建农业专业服务平台,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增强公益性服务机构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做好农业专业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工作。同时,应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
作者:任亚磊单位:中共嵊州市委党校
1科技兴农工作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宝山区农业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了“罗麦”系列小麦、“宝农34”稻米、“宝杨黄瓜”、“江丰茄子”、“长江鮠鱼”等优良品种。建立了一整套涉及粮食、蔬菜、林果、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建立了一批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涵盖稻米、蔬菜、瓜果、水产品、园林鸡、食用菌、豆制品等种类的一批农产品品牌。积极推广优良品种、群体质量栽培等先进技术,实施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扩大有机肥使用覆盖面,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入场活动,加强各类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宝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
2.1着力优化农业结构,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基本稳定粮食和蔬菜面积、适当发展林果和经济作物面积、压缩不规范畜牧水产养殖、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生产”的原则,形成宝山区农业主导产业的特色优势。(1)做优粮食产业。粮食生产重点向高产和优质优价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宝农34”水稻品种的优质特性和已形成的品牌效应,扩大种植面积,在宝山区形成相对集中的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区外“宝农34”水稻定点种植基地;通过“两头在内,中间在外”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做优做大粮食产业,打响宝山优质大米的品牌。(2)做精蔬菜产业。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及茬口布局,提升蔬菜生产集约化、设施化、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具有特色、高效、优质的蔬菜生产,建立33.33hm2“宝杨黄瓜”生产基地、千亩广邦菜生产基地、66.67hm2出口大葱生产基地、333.33hm2特色绿叶菜生产基地,形成精品蔬菜产业;同时,建立20hm2特色食用菌生产基地,打造特色食用菌品牌。(3)做活林果产业。充分利用宝山区高压走廊生态公益林带,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和果树品种;重点改良低质、低效果林,建设300hm2特色小水果生产基地和顾村镇星星村26.67hm2特种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形成猕猴桃、冬枣、丰水梨、葡萄、水蜜桃等优质水果品牌;同时,充分利用宝山区外环绿带、高压走廊林带和苗木基地的优势,实行林间种养结合、复合经营。(4)提升养殖业水平。按照宝山区城市化发展进程,减少畜牧养殖场,发展异地养殖;充分利用全区林地,重点发展166.67hm2特色园林鸡养殖;推进现有鱼塘标准化改造,形成60hm2水产养殖与休闲垂钓相结合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2.2着力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科学规划、连片建设、重点投入、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进高水平农业设施建设,提高866.67hm2粮田、600hm2菜田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工厂化育苗、工厂化生产加工的项目建设,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和水产养殖场的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设施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蔬菜、林果生产的机械化装备水平,使全区机械化生产基本做到全覆盖。
2.3着力推进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进一步探索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集体农场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农民入股参与的专业合作社,使全区农业全部实现组织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大扶持、强化服务,重点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产业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加销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和发展壮大具有示范效应的产加销一体化合作社15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对接,建立紧密型利益联动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市场”的生产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广泛开展农产品认证,大力培育具有宝山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着力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渠道,建立2~3家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建立一批农产品直销专卖店和专柜,形成多渠道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和网络。
2.4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优秀竞争力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依托科技的支撑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宝山区农业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联手合作,着力推进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培育、引进和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提升宝山区特色品种的品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全区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设施装备、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方面的推广和应用,全面提高宝山区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2.5着力发展种源农业,拓展农业发展增长空间充分发挥宝山区种源优势,加大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不断培育拥有自主知产权的新品种,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业设施装备建设、种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研部门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实现种业科研、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促进种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重点推进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为全区蔬菜生产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加快形成具有宝山特色、品牌优势、幅射效应的农业种源产业,充分发挥种源农业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打造精品农业、提升农业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2.6着力发展农业旅游业,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发掘宝山区农村文化内涵,进一步搞好区域规划布局、完善功能定位、健全服务设施,发展壮大具有宝山特色的农业旅游产业。重点建设发展东方假日田园、卫斯嘉闻道园、天平小水果采摘园、罗泾洋桥农业生态园、罗泾海星渔家乐、月浦丰水梨园农家乐、聚源桥农家乐、顾村生态景园、杨行三家村农家乐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形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农业旅游格局。
2.7着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按照“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着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田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和专用复合肥的使用,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广泛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生物农药,逐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升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探索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畜禽养殖粪便处置利用率,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推进秸秆深耕还田,提高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着力推进种养结合、立体生产、复合经营等的农业高效生产模式,促进多种形式的循环农业发展。
3宝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农业发展工作的合力(1)加强对农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农业考核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2)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制定好各项农业发展的具体规划,细化工作方案,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3)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联系、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切实帮助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4)要加强农业工作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农业发展的各项评估体系,追踪各项扶持政策、农业技术应用、推进措施落实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3.2加强政策扶持,增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1)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大对主要农业发展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2)建立农业态补偿机制,完善扶持集体规模经营补贴政策,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生产能稳定、持续发展。(3)制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鼓励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集体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创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品牌。(4)完善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蔬菜林果机械装备、农业科研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保险等方面的财政投入。
3.3注重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1)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人员下乡入场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和服务。(2)创建农业企业联合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联手合作。(3)建立农业市场销售服务体系,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拓展农产品直销渠道,扩大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政策法规、农业发展动态、新品种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
3.4强化依法行政,保确农产品质量安全(1)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进一步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畜禽防疫、检疫和农产品安全检测,实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确保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3.5建立长效机制,培育造就新型农民(1)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管理者和农民的培训力度,大力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各类农业人才队伍。(2)制定鼓励政策,吸引社会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军人。(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和吸纳当地年轻农民到农业企业、合作社工作。
作者:王一丹单位:上海市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山区发展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与人才短缺,制约有机农业发展高度山区人才、技术断档制约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山区的优势是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以青壮劳力为主。农村大量骨干富余劳动力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劳动力严重缺失,资金与精力投入减少,土地抛荒,山区生态农业发展主体严重缺位。新技术研发推广缓慢,山区农村的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严重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极度匮乏。拥有农业科技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的科研基础相当薄弱,综合实力不强,形单影孤,形不成真正的产品研发基地和雄厚的研发团队。农业科技缺乏投资主体,从事农业科研及科技成果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对农业产业发展未来趋势正确把握,没有具有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科技成果储备,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全面规划。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正确的发展趋势判断,偏离了市场需求,产品根本经受不住生产实践及市场的考验,毫无市场推广价值。大多数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不能直接指导或应用于农业生产,或缺乏配套的农业科技技术、农业设备与熟练操作设备的专业人才,大多不具备可行性。老百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存在现实障碍,接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差。农户的经营规模制约着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如桔梗产业发展方面,因为没有相应的替代产业方向,该产业原有基础资源利用效益迅速减弱,甚至退回到原有种粮水平。
(二)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热度近几年来,国家、省市区各级对有机农业发展问题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有机农业发展问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类似于取消农业税这样农民直接得到实惠的关于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国家及各级配套政策就显得有些不足。在刺激农户参与有机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方面尚缺乏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在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道路上相关的资金支持、土地补贴、贴息贷款、有机肥料的推广使用、种植技术的专业指导与培训等等各项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且严重不足。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有机农业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政府在山区经济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山区经济建设欠帐过大,生态环境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山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虽然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都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山区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扶持,来源比较单一且耗资巨大,当地乡镇政府承担着很大的建设投资压力,相当多的村集体又几乎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村民根本无力承担建设资金。此外,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小于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重,形成较大的反差。由于受农民增收速度慢、收入水平低、生产经营规模小等因素的制约,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也不足,更难以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资金进行维修与建设,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与农业抗灾防灾体系脆弱,直接制约了有机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山区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建议
山区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前行同步。随着产业扶持政策的进一步细化、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显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大、百姓参与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物流仓储的逐步完善、产销一体的现代化全方位营销模式的建立、有机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系列的丰富等,都会加快有机农业的发展。今后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促进有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山区,土地贫瘠,山多地少,地块相对分散,仅仅依靠祖祖辈辈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很难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结合山区实际,反复琢磨、仔细研究,把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高标准制定整建制建设有机农产品区的总体发展规划。
(二)注重实践引导,抓好示范典型继续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连片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整建制”建设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生态有机农业示范村、生态有机农业示范镇,加快培育一批、扶持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生态有机农产品特色鲜明、品牌竞争力强、拥有一定规模的有机农业发展示范带动典型。一要切实抓好大力培育示范镇、示范村工作。选择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群众积极性高的镇、村现行试点,坚持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有机韭菜、有机金银花、有机蓝莓、有机茶叶、有机草莓、有机林果、有机黄烟、有机猕猴桃、有机桔梗、有机板栗、有机黑五类、有机蔬菜等“整建制”特色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
(三)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首先,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一是要通过有选择地重点扶持农村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发展新产品研发、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延长有机农产品产业链条,生产拥有自己地方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优质有机农产品。二是要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强自身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必须要上规模,有了规模企业的发展才会有实力,有了规模产品的推广才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有了规模有机农业产业才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要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在市场经济格局中,不重视品牌的创立、不重视产品的研发,必然在以后的产业、企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提高现有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确立打造“中国名牌”的产业发展战略,依靠品牌优势彰显我们的资源优势,依靠品牌优势锤炼我们的产品优势,最终展现与创造我们的经济优势。四是在大力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培育农民通过各种形式成立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鼓励与欢迎社会各界、各企事业单位、外来资本向有机农业产业领域延伸,利用他们的管理与资金优势,带动有机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其次,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要求,大力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严格按照特色化、差异化产品,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科技化、专业化开发,基地化、园区化管理,规模化、连片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基本形成了生态有机农业的产业基地上规模、经营主体多元化、生产布局分区域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四)重视科技,为有机农业发展搭建支撑平台重视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做好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普及工作、严格落实有机农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体系三管齐下,打牢生态特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基石。一要充实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大各级政府对发展有机农业的投入,集成有机产品成果展示、新产品科技研发、有机农业科研团队、有机行业专家大型论坛、有机产业科学实验于一体的大型有机农业综合研究与开发中心。二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从生态特色有机农业的土壤、水源等基础生产要素的高标准严要求,到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接受严格的近乎苛刻的检测和验收。严格落实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生产资料要专供,基地生产户要人人登记备案,日常农业管理要天天有记录,实现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有标准、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个个有编号、流通领域的最终有机农产品个个都要检测的产销机制,形成了完善的有机农产品质量种植、生产、流通、销售、市场反馈管理体系。三要健全市场监管体系。严把有机农产品市场准入关口,建立有机农产品检测中心,成立区镇两级有机农产品检查执法大队,完善对有机农产品质量的检验与检测,对有机农产品种植标准执行督查与监控,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有机农产品流通并进入市场,损坏博山有机农产品产品形象。
(五)大力发展农业各类教育事业,积极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首先,要切合实际的按照“面向农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的总体方向要求搞好农村职业教育。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在山区农村推广适合农村、农民、农业的职业教育,适时、适当的进行农村劳动力分流,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农村有机农业特色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需求。其次,要充分认识对农村人才进行培养、教育的重要意义。要采取各种措施,各方竭力筹措资金,逐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将其作一项长期事业来搞,使其不断在摸索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为山区未来的山区特色经济建设、有机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再次,农村的成人教育方式、教育类型、办学模式要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结合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习惯,充分运用多种形式来适应农村人力技术培养、教育,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通过自身培训、推广外部先进技术、引进外部优秀人才等各种方式,充实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队伍。
作者:王颜红单位: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