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5 10:1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业生态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李彩娟 张凤英 谢惠玲 陈艳玲 叶仁杰 刘杰 周丽英 林瑞余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1-3]。当前,中国已经步入现代农业时代,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投入,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同时带来了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许多环境生态问题[4]。审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必要的措施解决面临的困难,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从2004年起,连续5a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此之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其进行研究探讨,有些建设亦颇有成效。目前,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已成为减轻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途径。如“猪-沼-果”(菜、茶、菌、稻、烟、鱼)等循环农业技术,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主要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也是当前养殖场解决污染,实现达标排放的重要途径[5]。
1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农业整体水平不高,农业技术含量较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特别是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这些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1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多万t,居世界第二。福建省的耕地居全国后几位,而农药使用量则位居前几位。大量使用农药使病虫抗性增强,污染了水体、土壤,同时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隐患。近年来,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
1.2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问题越加突出。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左右,农业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由于我国气候季风性突出、半干旱地区多,全国有2/3耕地需要灌溉。近年来,由于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江河断流、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却十分严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75,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也仅达到56%。
1.3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是沿用“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线流动的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这种高消耗、高排放、资源利用率低的经营方式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问题。尤其是农业产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低。例如,我国每年有5亿t左右的秸秆、1000万t的米糠、1000万t的玉米芯、2000万t的稻壳,这些农业副产品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地方把它们视作农业废弃物,堆积在田头、路边或者进行焚烧,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妨碍交通、污染环境。
1.4有效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我国耕地面积数量有限。一是近几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从1997年的1.2993亿hm2到2011年的1.2173亿hm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0.1053hm2减少到0.092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二是,我国耕地质量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步下降。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24日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kg/667m2的耕地仅占6.09%,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我国现在存在各种障碍因子的低产田约占我国耕地总量的1/3,如盐碱地、红壤丘陵、水土流失地、风沙地、干旱地、旱涝地、涝洼地等。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及耕地质量下降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它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6]。
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循环农业及其基本特点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拥有的一般循环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R:一是减量化(Reduce),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再利用(Reuse),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再循环(Recycle),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农业还具有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以保障农产品供给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合作双赢、干净消费、绿色生产、领域宽广、土水净化及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
2.2循环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农作物、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系统,人类对其的经营管理和调控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采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解决不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问题。循环农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高效利用,各层次营养物质有效、高效输送作为目标,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2.3我国主要的循环农业模式近几年,各地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按照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模式:(1)肥药减量控害模式。按照“减少化学物质投入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努力减少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并提高利用率,既可减少对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又可提高农作物品质。(2)生产清洁节约模式。按照“减少投入或重复使用农业物品就是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建立完善清洁化生产机制,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钢管大棚、避雨棚架和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等节水、节肥、节工、节地、节能技术和设施,以及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便处理等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技术和设施,努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促进农业资源的再利用(3)农牧结合互利模式。按照“种植业和畜牧业废弃物相互利用促进污染减排”的理念,将农作物秸秆、牧草作为畜禽饲料,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有机肥,既消纳农业废弃物,又节约成本、提高土壤有机质。(4)产业循环利用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的理念,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既消纳废弃物,又节约成本、促进生态产业发展。(5)废物沼气处理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作沼气资源利用”的理念,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农村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然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既消纳废弃物,又产生能源和肥料。(6)资源保护改善模式。按照“农业资源保护改善促进农业生态”的理念,通过保护农业资源、提升农田质量、开展“三品”认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等途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p#分页标题#e#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3.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强政策上的引导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上保障循环农业的推进,是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措施。明确思路,确定发展方向,与我国“十二五”规划相结合,把循环农业列入生态农业及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3.2加强和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如节水灌溉、河道整治等;农村设施建设,如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等;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小流域治理、山区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
3.3加大循环农业经济主体的培育力度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和企业参与的新机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3.4加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于已有的初级循环农业模式应积极进行研究改进,完善生产模式,使之更适合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摘要: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成为新兴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不得不说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农业生态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但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会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当前农业生态旅游遇到的主要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农村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利用过程,为此我们以法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前农业生态旅游现存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面临的法律问题,并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法律问题;农民环境权
农业生态旅游本身是一种基于生态农业发展起来的旅游项目,是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发展起来的,充分的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旅游产业。农业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优秀的,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但是在实际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初衷。旅游产业给当地带来了客观的旅游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压力,特别是旅游三废的增加极大的危害了当地人民的利益。而且农业生态旅游中的这种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利用的现象非常的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配套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生态补偿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而这些问题最终都需要通过法律法律制度来协调解决,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现有生态旅游法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和完善农业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制度。
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从当前的法律建设来看,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适用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当前的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的法律是从环境法、宪法、环境与资源单行法等相关领域给予法律的支撑和保护,例如宪法中规定了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很多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也有着相关的规定例如《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认证等。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法律中涉及到农业生态旅游的法律制度有:认证制度、环境教育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组成这些制度和法规的过程分别处于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导致并没有详细和系统的法律体系,还远远无法满足农业生态旅游遇到的很多法律问题,表现着法律建设的不健全。主要的法律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旅游认证机制的匮乏
生态旅游是对形式生态旅游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于生态旅游企业中的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社区监督、员工培训、绿色资源、环保理念、废弃物处理等工作进行分析和考核,如果达到标准则给与其生态旅游的认证。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认证评估的是一个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利益并实现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由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因此我国的生态旅游认证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广泛的市场。对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来说,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机制能够在景区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由于对于认证机制的不够重视,导致我国的生态旅游认证机制还没有获得广泛的市场关注;2、缺乏政府的支持。在我国没有所谓的工会制度,完全都是依靠政府的强制措施,但是当前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证来说还是处于空洞的状态,政府政策还有详细的规定;3、缺乏旅游参与者的认同。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的开发者都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认证机制的重要性。
(二)环境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我们通过对几个农业生态旅游区的调查得知,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环境监管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各种旅游的垃圾和废弃物随处摆放和丢弃,这种环境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明确监管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的环境本身就出无人监管的状态,而随着农业生态旅游的引入,这种制度的矛盾也就更加的明显。当前的环境监测保护机制并没有深入到农村地区,大多数都遍布在城镇区域,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旅游环境监管力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其次是监管智能的界定和划分不清晰,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于环境监管智能的分配和界定本身就处于一个较为混乱的状态,很多环境监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重叠和真空状态,体现着监管智能划分的不合理。例如从监管职能上来看林业局、环保局、农业局等都有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监管职责,对于具体的操作范围并没有详细的法律法规。第三是监管的效率低下,很多地区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力度,而且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地方保护思想,在本就环境保护不够的情况下更是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甚至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竟然以低环境标准来吸引投资,严重的危害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三)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欠缺
生态补偿机制最早是从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中产生的,由林业局提出了为了解决农民收入和生机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基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危害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治理协议等。农业生态旅游中还没有具体的生态补偿机制,实际上地方政府从生态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获得了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这个过程中对经济环境造成的损害给予当地人一定的经济、实物、政策上的补偿,但是当前这种补偿机制的构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几个问题:首先生态补偿的执行非常困难,如何保证补偿能够及时的发放到当地人们手中,如何衡量这种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是继续解决的问题;其次是补偿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当前的农业生态补偿主要有三个形式。第一阶段是基本的补偿,也就是补偿直接的资源和经济损失,例如旅游开发用地等。第二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补偿,通过给予一定的工作岗位和机会补偿损失。第三阶段是给予生态系统的维持费用。总的来说补偿的形式和渠道较为单一,并且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支出,但是政府补偿又远远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
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主要法律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农业生态旅游中的法律理念
法律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倾向,而公平和效率就是重要的价值取向。就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来说,法律理念探索的价值取向就是环境资源发开中的平衡。效率是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切忌先污染后治理,也不能单纯的追其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的发展,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也要重视公平和效率之前的平衡关系,在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价值分配的公平化。其次是倾斜保护的理念,环境保护法本身就有着保护弱势群体、调整利益分配失衡的职责,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平衡中产生的,我国的农民本身就处在一个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对农民这些弱势群体的保护,农民群体在资源获取、利益获取、信息获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劣势,因此农业生态旅游的法治建设必须重视这种倾斜保护的原则,实现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本质上的平衡,给予社会的公平性。
(二)确立农业生态旅游中环境保护的原则
在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认识到传统的消费方式的弊端,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和运营模式不是基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需要的,而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必须重视对于环境的利用,保持其环境和经济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其次是重视农民环境权的保护,环境权是人的一项基本的权利,不仅仅是城市居民,农民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环境权。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重视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而农村的环境本身就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民环境权的保护。
(三)完善农业生态旅游的具体法律制度
首先是必须重视农业生态旅游的认证过程,并将认证的过程、内容和结果详细的展示给大众,让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都能够收到大众的监督,认证制度的实施可以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可以从营造和谐的农业生态旅游环境开始,从旅游业的长远规划出发强制性的对很多的农业生态旅游采取认证过程,并鼓励相关的认证机制的研究和建设,让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有据可循。其二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广,并加强对农业生态旅游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换气旅游参与者的认同,让旅游景点的建设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其次是环境监管制度的完善,环境监管制度的确立可以两个方面入。一方面要重视基层环境监管制度的建设,结合当地的环境保护现状,加强人力资源和政策上的双重效益。另一方面要将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限制在我国法律制度的范围内,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规划和分配,充分的调动花境保护部门的力量,发挥每一个部门的智能和效果,加大执法力度,重视验收措施和监管力度。从而全面的提升环境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农业生态旅游必须体现出生态旅游中环境保护的概念,因此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制度,但是当前相对落后的法律制度与实际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呈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我们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法治建设的缺陷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赵洪凤 单位: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
1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世界农业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石油农业等几个发展阶段。自20世纪70和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农业发展思潮,如绿色革命思潮、自然农业思潮和可持续农业思潮等,在这些思潮的指导下,出现了自然农业(naturalagriculture)、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agriculture)、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无为农业(no-doingagriculture)、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低投入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等发展形式[11]。经过长期的农业实践和反思,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是未来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EcologicalAgriculture,简称CEA)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证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
中国生态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全国2000多个县、乡镇先后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并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应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技术模式。进入90年代后,生态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九五”期间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突出的成绩就是农业部等7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现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对第一批51个试点县的统计,5年间共投入资金60多亿元,其中群众自筹占63%,县级投入占19%,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3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25。试点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2%、0•6%和1•5%;农林牧渔结构趋于合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从1995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启动了一批生态示范区的建设。目前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按照国家的有关部署,“十五”期间,在继续巩固第一批51个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实施第二批和第三批10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带动500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1)。
2•1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和“石油农业”的发展,加上人口的急剧膨胀,全球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酸雨、水体富营养化、臭氧层空洞、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扭转。当前,农业面临着“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的内外夹击局面。首先,工业和城镇化发展产生的大量“三废”物质向农业地区排放,另一方面,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有20多万吨、1000多种农药施用于农作物,有些甚至是违禁药物。在中国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产量占70%,在有机磷农药中高种产量又占70%。我国每年使用化肥4•2×106t,平均每公顷土地施用量高达400kg,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每公顷使用225kg的标准,且化肥利用率很低。同时,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农药、重金属、饲料添加剂等对农业生态环境形成污染,造成农产品中的毒害物质超标[3]。目前,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北方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仍未能得到控制。近年来,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繁发生,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生了23次,而2000年一年当中沙尘暴天气发生达12次,2001年15次,2002年11次……2004年2~3月两个月时间内就发生了9次。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影响到北方的14个省(市、区),而且南至台湾,导致机场关闭、道路阻断、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15]。由此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势在必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生态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在国务院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生态农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2发展生态农业是食品安全和应对“绿色壁垒”的必要保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近年来,“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了重大影响。据统计,1997~2002年,我国出口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就达400亿美元,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加入WTO后,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比以前更为严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绿色壁垒限制,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其中食品与土畜产品出口受到的损失最大,近90%的企业受限,造成损失约90亿美元[8]。因此,如何应对WTO、提高农产品品质、消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存环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的农业实践表明,传统农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石油农业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有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健康安全食品才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
2•3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的70%左右。因此,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全面小康。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业水平、生活质量和农村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保护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而且也符合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人们的健康保障。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发育,生态农业也必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和必然选择。
3当前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在实践上面临的问
3•1理论落后于实践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农业精华,不同地区都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但目前在理论上还有很多方面尚未进行很好的研究和总结,许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仍处在经验水平。例如,在生态农业定义的科学表述方面、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生态农业研究方法论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的物流与能流过程与内在机理方面、生态农业模式分类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结构优化与规划设计方面、生态农业的价值评估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生态农业标准、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问题、不同层次的生态农业模式之间的尺度转换问题,以及生态农业模式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规律等方面还缺乏完善的理论,因而不利于推动和指导生态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3•2重行政管理与示范,轻全民参与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上走着一条由政府行政命令驱动“自上而下”的路子,这曾对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重生态农业模式示范,重抓典型,轻全面普及和农民自发参与的运作机制。由于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农民主动性不够,使得生态农业示范与推广相脱节,且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因此,生态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很难真正落到实效[2]。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相对“低潮”状态。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左右,与全面普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3重生产过程,轻市场调节
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少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通常过分注重生产过程,强调模式内部结构的组建与优化,而没能充分考虑农业产前与产后市场的需求及其调节作用,脱离市场,因此,通常组建出来的在理论上十分完善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往往不能适销对路,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经济效益低下,显然,这样的模式不会受到欢迎,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最终必然会被淘汰。因此,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及生态经济效益为驱动,是保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4重模式,轻技术,而且重传统技术,轻现代技术的运用
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重模式,往往追求“花架子”,重视模式的物种结构搭配与组装,而对模式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则不太重视。目前,许多生态农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培育、农业生物多样性综合利用等方面)仍未有大的突破,真正过硬的生态农业技术并不多,出现“技术疲软”的局面。同时,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常常只重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如间作套种技术、沼气技术等)的使用,轻视甚至抵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如生物技术、自动化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精确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应用,显然,这样是不能保证生态农业“与时俱进”的发展。
3•5重模式内部结构的小而全,轻产业部门之间的耦合、规模化与产业化
由于以往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往往盲目追求“小而全”,把一个模式结构组建得很复杂,组分很多,似乎很完美。但是,这样的生态模式所需的资金与人工投入较多,要求的配套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高。因此,如果将上述一个复杂系统的不同环节分解到一系列的部门产业(或企业)中去,进而形成产业链,强调部门产业或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以及规模化与产业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单个企业部门的投入,以及分担市场风险。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问题是当今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4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he于1970年提出来的,1981年美国农学家Worthington将其定义为“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9,10]。1980年,我国在银川召开的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也就“生态农业”一词进行了研讨。但我国在引入“生态农业”这一术语之初,在内涵和实际操作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生态农业有较大的区别。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如叶谦吉、马世骏、边疆等人先后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叶谦吉将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1]。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对生态农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尚无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生态农业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理解[11],诸如①生态农业只是一种理念,“生态农业是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生②态农业就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只能进行小规模的试验,不宜进行大规模的生产;③生态农业是拒绝农药、化肥、拒绝高科技投入,或者说是低投入的农业;④生态农业好是好,但效益不高,生态农业“中看不中用”。因此,究竟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判断生态农业的标准有哪些?生态农业与“三高农业”、现代化农业、集约化农业等许多提法到底是什么关系?对这些概念和认识问题,需要学术界在理论上给予回答,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4•2生态农业模式分类问题
生态农业模式的分类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分类系统。现行的分类方法很多[4,6,13],有的直接以品种组合搭配来命名,如胶-茶间作模式;有的则根据地貌单元来命名,如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和低洼地生态农业模式等;有的又以产业结构为依据,如农-林-牧-渔生态农业模式等。由于分类标准、尺度与依据的不同,结果导致生态农业模式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包含或重叠,层次不一;有的属耕作制度,而不是生态农业模式,有的分类较粗,有的分类细,有的在区域尺度、小流域尺度,有的却在农户或农场尺度,可比性较差[13]。例如,稻-稻-菜模式、畜-沼-果模式、林-牧-渔模式、种-养-加模式、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等之间就很难比较,这种分类混乱状况给实际生产、示范推广和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加强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分类研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4•3生态农业模式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规律
任何生态农业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状况密切相关[12]。那么,对某一个给定的地区,到底应该采用哪些模式?对各种模式如何进行空间布局与组合?一个生态农业模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何发生演变(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系统模式由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蕉(果)基鱼塘花(菜)基鱼塘杂基鱼塘模式等的演变)?其内在的驱动机制是什么?一个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时空弹性”、“生态经济适应性”和“可塑性”有多大?对这些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这些规律可以为生态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可避免生态农业模式构建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机械地照抄照搬。
4•4生态农业的时空尺度转换与技术接口
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实践往往具有不同的层次规模,如生态户、生态场、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生态市乃至生态省,那么,在发展生态农业时,是否存在一个适宜的规模或尺度[2]?不同尺度之间的生态农业模式之间如何进行时空尺度转换?由于生态农业模式具有一定的空间限制性和时间限制性,那么,一个生态农业模式在时空尺度放大后,势必会导致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内外部能物流的巨大变化,因此,在尺度转换时,如何解决相关的技术接口、投入接口、市场接口、管理接口以及其他的接口问题?这些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值得加以研究,它们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5典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生态学过程及其生态服务功能
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活”功能(如旅游观光、体验休闲等)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即所谓的“三生”功能。我国现有成百上千种的生态农业模式,但对于很多模式,在其结构与功能、生态模式内在的养分循环转化和能量流动等生态学过程方面尚缺乏细致与深入的科学研究,其技术的生态合理性到底如何?它们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起着什么作用?它们对全球变化(如碳循环、水循环)有无影响?它们履行着哪些生态服务功能?如何对生态农业的服务价值进行客观评估与生态补偿?这些均需要科学家们加以研究给予回答。
4•6区域农业生态安全与生态管理
生态农业模式不是孤立发展的,它总是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自身状况有关,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时,不仅仅强调单个模式的构建,而且还要考虑整个区域的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问题[14],包括合理的农业生态布局、农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野生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农林复合系统的构建、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水土保持、区域防洪防灾能力建设、环境污染控制、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绿色食品生产与食物安全、农业自然资源的生态培育与管理、农村生态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绿色GDP评估体系与农业生态补偿、农民就业与农民发展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5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开展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当前,我国各地生态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农业部已推荐使用十大类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即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技术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但由于我国广大农业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对生态模式与技术的需求也必然是多种多样。因此,建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具体包括生态农业总体布局、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综合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组织管理形式、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化模式、区域协调以及生态农业制度创新等内容,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工作。
5•2加强有关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创新研究
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特别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和组合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使它们成为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特别要加强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利用技术、不同技术之间的组装与整合及其创新、不同层次模式之间的尺度转换、生态农业安全及其生态管理技术的研究。
5•3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
生态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离开了市场,生态农业就没有生命力,这是我国20多年生态农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科-农-工-贸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5]。同时,要顺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制定不同类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生产技术规程与相关标准,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与产品信息服务网络,这是推动当前我国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5•4以健康食品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为导向,实现生态农业的转型
健康食品与食物安全是全球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是未来农产品能否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行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而生态农业是健康安全食品生产的主要载体,因此,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以农产品质量终端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为突破口,加强农产品安全认证力度,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掀起健康食品生产高潮,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和各具特色的健康生态农业,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以此刺激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以及生态农业的转型,即实现①从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②从面向国内市场向国际和国内2个市场转变;③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复合功能”的转变;④从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生产向生态农业的产业化与标准化发展。
5•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属于一种社会公益性产业,它不仅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原料,而且对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无偿地“默默地”为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网络、水电、防灾工程等)建设,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农业物资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建设,并考虑对生态农业生产进行适度的生态补偿,这是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WTO规则中“绿箱政策”所允许的政府行为。
5•6全方位地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农村和生态城镇
生态农业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也不是单家独户或局部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宏观大环境的整体改善,需要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地开展生态产业建设,加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其他生态服务业的建设,提倡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生产绿色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加强生态农村、生态城镇和生态社区的建设;提倡清洁消费和可持续性消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和优化,才能保证生态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5•7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民的参与,需要领导决策者的重视和参与,需要全民的参与,因此,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示范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以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的“依法”建设和健康发展[5,7]。目前,从总体上讲,我国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地方领导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及与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的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继续提出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口号和动议;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缺乏应有氛围和环境;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在低水平上徘徊,建了废、废了再建,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等[16],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支持。在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特别要加强生态农业投资与贷款优惠政策、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保护与出口优惠政策、农产品的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的推广鼓励政策、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与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适应中国国情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
中国的历史变迁使农业积累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从整体条件来看,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并不容乐观。地少人多、资源匮乏、草地退化严重、农业污染加剧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科学家极具眼见地结合传统农业优势和现代科学技术,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国外科技发展的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中提出并形成了与我国国情及农业模式相适应的配套技术。而这一初步成就引起了国际范围的广泛关注,并被视作国际农业领域的重要发现和贡献。现代生态农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对自身进一步发展找准定位,总结传统农业的精华,结合新时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特点敢于创新,才能最终实现突破。
1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脱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富有智慧的劳动人民积累了大量传统农业的精华,层出不穷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绽放在我国的各大地区。纵然我国在实践方面已有不错的成果,但无法忽略的理论研究缺陷仍摆在我们面前。由于缺乏深度的研究和针对性的总结,我国大部分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仅仅处于经验水平。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设计规划、不同生态农业的模式组合和空间分布、生态农业的标准及价值评估,分类与动态转换等各大方面在理论上缺乏说明与论述,因此极大地影响了生态农业的纵深发展。
1.2产业化发展的落后
我国现有农业产业的发展基础薄弱、环境设备条件有限。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小规模、高分散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无法跟上市场的基本需求。农业企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落后,农民专业素养不足、学习能力不够,基础设施供给有限,产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1.3技术缺乏进步与创新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在生态农业的发展问题上过分追求模式,过分追求花哨的组装[1]。例如,把重心放在模式中的物种搭配,而不是计算模式中各物种恰当的比例、选择关键环节的配套技术。现阶段,生态农业相关的各项技术不过硬,大部分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更值得重视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在生态农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轻视和抵制。像生物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自动化农业和信息技术等技术的触礁,导致生态农业无法完成与时代同进退的发展目标。很多人一味地加重沼气技术、间作套种技术等传统农业技术的应用,着力点偏离,不利于生态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2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2.1开展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
正确而系统的理论是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农业系统要想得以稳定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需要在于我国特点相适应的基础上依托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针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目标,开展有效的理论研究指导进一步实践极为重要。例如,根据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不间歇的物质传递、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存在于农业生态亚系统之间、农业生态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处于相互作用、互相依赖及制约的状态。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维持并延续生态系统的有序结构,合理地处理好系统投入与产出的配比,实现农业发展的协调和稳定。
2.2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这一助力,选择市场化的道路是为我国生态农业赋予生命力的重要举措。但随着市场与小农经济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逐渐转向产业化。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用本地区生态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开辟一条生产、经济和环境友好型道路[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相对成熟的标准和体系,对产地环境、生产资料、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量化,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标准化需求。
2.3强化实用技术的创新发展
高科技现代技术的运用应作为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重点。例如,接口技术,这一强调以微生物技术的研究为主的技术,对其的开发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友好、良性循环的微生物还原生态系统。再比如,通过规范化科技的运用,进一步规范了生产行为,从而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产品质量的改善以及不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相应对策的实施与优化,未来的生态农业将以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更加规范的实践操作、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更加完整的信息网络、更加完备的服务体系为发展目标不断进步、趋于完善,现代化、市场化乃至更高层次的统一的全国性生态农业体系的构建指日可待。
作者:戴慧敏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倡导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方向必然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针对生态农业建设中涉及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若干问题
明确生态农业建设任务,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同时还需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完善管理机制等,这些都是实现生态农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需要各地地方政府,农业管理部门以及农民的共同努力。
1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识不强
在我国构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并没有站在国民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并没有基于全局的立场进行农业生态建设以及环境的改善,很大一部分的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程度不深,并不了解何为生态农业,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基层干部的生态意识不强,生态农业理念宣传力度不够,建设生态农业时依旧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进程。
1.2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并非一时之举,它需要人们投人大量的精力、人力以及财力,秉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不屑的进行下去,才能够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投人不足,都会影响生态农业建设,目前情况来看,资金投人的力度依旧不够,离开资金的支持,生态农业建设很难长期开展。
1.3信息传递不畅通
我国很多农村的交通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通讯渠道闭塞,从而导致农民的思想闭塞,思想不开放,加之教育程度偏低,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设备无人使用,科技信息普及程度低,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构建生态农业的基本措施
2.1明确生态农业建设的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实现生态农业的第一步是明确当今市场形势以及建设任务。生态农业建设要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3者融合一体,推进可持续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向着生态与经济结合的新阶段发展,我国政府近些年来相继在很多乡镇地区建立了试验点,将生态理念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率先在这些地区推行,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试验点在推行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之后,农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优化,同时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而这些有利条件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生态农业程度的进一步深人,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我国生态农业必要将绿色产业与生态环境、农业结构等方面结合起来,其根本的任务就是实现我国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不管我国经济如何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改变,同样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必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对于人类生存以及经济的作用可分为2大方面:农业经济生产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产品,同时也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农业生态生产为人类生存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生态产品,为国民经济奠定了生态基础,这样看来,生态农业同时满足了经济贡献与生态贡献2方面的内容,其基础地位不可撼动,我国政府以及农业建设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大力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农业的经济贡献与生态贡献有机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的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经济,生态的优化配置,将生态农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以生态农业促经济发展,构建生态良哇循环。
2.3增强与完善法规制度和有效的发展机制
在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规范性、合理化、科学化,理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发展的监督体系,是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生态农业建设中,必然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这些设施必须要准备齐全,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深人,这些设施也需要不断完善。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研究
生态农业的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为了能够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不断的研发新的技术,制定更加完善的技术标准是必然的。具体来说,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保护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结束语
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在我国刚刚提出不久,生态农业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推广和普及还需要时间,因此在各项法规制度、监督机制以及技术设施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为了能够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提升生态农业的生态作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国在该领域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人,要坚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积极的推广和普及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培养更多的农机人才,不断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以及发展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大范围普及。
作者:谭祥举 单位:湖北省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紫鹊界梯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南方山地生态系统,是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笔者主要介绍紫鹊界梯田的生态系统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濒危性,详细阐述了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明确当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景观保护以及生态文化的传承是紫鹊界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关键问题。最后就当前农业生态保护及现状做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总体的保护思路和途径,为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紫鹊界梯田;生态保护;关键问题
0引言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海拔为500~120m,面积约为3801.6hm2,其中优秀景区的梯田面积有1274hm2,梯田坡度在25°~40°,最陡的达到50°以上,约10余万丘,共500余级。面积最大不足一亩,最小的只能插几十蔸禾,有“蓑衣丘”、“斗笠丘”之称。紫鹊界梯田先后被国务院和国家建设部批准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水利灌溉工程目录[1-4]。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5-7]。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8-11]。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简称GIAHS),主要目的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为当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12-15]。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2014年新化县政府组织申报了关于紫鹊界梯田的GIAHS项目。紫鹊界梯田属于湘中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热量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随着现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冲击,紫鹊界梯田传统农业方式和生态文化不可避免受到威胁和挑战。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传承和保护紫鹊界农业文化遗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梯田农业生态系统辨析
1.1系统性
紫鹊界梯田隶属雪峰山余脉的奉家山体系,该体系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达30多座,峰峦叠嶂,山势险峻,切割深达500~1000m,在这崇山峻岭中,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峦,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森林植被占总面积的63%以上[16-18]。紫鹊界的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梯田生态系统和山地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山地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山顶的常绿阔叶林、竹阔混交林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中部梯田和村落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该地区土壤属为花岗岩分化发育的红壤为主,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紫鹊界梯田区地区植被,主要以杉树林、板栗林、竹林为主,杂生各种灌木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以蕨类居多。紫鹊界林地面积为32719.9hm2,其中乔木林面积为20133.6hm2,竹林面积为6021.7hm2,活立林蓄积量为1111277m3,毛竹数为1174.622万株。
1.2稳定性
系统性森林覆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蓄水保水工程,而略平缓的山地又开发成了梯田,共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自流灌溉体系不但是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的构成,也是农田生态系统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19-21]。紫鹊界梯田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利用自流灌溉过程实现旱涝保收。一直以来,随着梯田修筑高度增加,森林面积也逐步减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逐渐减弱,导致水源减少,直接影响了居民饮水和梯田灌溉,如此循环必将会造成梯田的破坏和消失。因此,保护森林植被、涵养水源,有效合理利用梯田水资源进行调配,是将来梯田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重点工作之一[22-24]。其次,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秀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产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紫鹊界梯田生态系统,既保护了传统农业技术和农业文化,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增加了农民收入,确保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发展传统的有机农业外,还需要大力发展多样化种植和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种养混合模式,既能够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梯田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湿地”,是许多野生生物的栖息所和避难所,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25-28]。
1.3濒危性
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梯田区种植水稻生产成本超过稻谷产品的价值,使得紫鹊界地区的些强壮的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梯田荒芜,对梯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一定的威胁。其次,人们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大量引进外来水稻品种,传统水稻品种面积减少,品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第三,近年来,景区由于自然地质灾害频发,对景区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一个重要方面。第四,随着对外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逐年进入景区游客人数的增加,大量的不易降解的垃圾带入,大量污水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梯田农业生态环境。
2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2.1传统物种与生物多样性
现代杂交水稻大力推广,传统水稻品种种植面积急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目前紫鹊界地区残存的传统水稻品种不足10余种,水稻品种基本实现籼型杂交化。现在仅存的传统品种主要有红冬粘、白米冬粘、红毛粘、扫帚糯、梨子糯、万利、府谷粘、香糯等,主要种植与海拔800m以上的高寒山区,耐寒抗病性强。相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来说,杂交水稻更具有优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便于管理,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因此,当地农民更愿意选择种植杂交水稻来替代传统水稻品种,导致多样化的传统水稻品种,逐渐变得品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对当地生态系统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21]。
2.2水资源
水源是梯田存在的必要条件,森林蓄积量和森林成林面积减少,影响森林储水量减少,森林涵养水量少了,就直接影响了梯田的水源衰减。据近40年气象观测数据可知,1979—1989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550~1680mm,最多年份的降水量达1780mm;1990—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50~1450mm,2001—2010年平均降水量1410~1580mm,2011年以后降水量又有所增加的趋势,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森林植被减少的影响,总体来看,紫鹊界近几十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紫鹊界紫田区域的山顶分布密布的杉、松树等乔木,郁郁葱葱,80年代包产到户,被大量砍伐,原有的林地部分被开垦种经济作物金银花等,乔木森林消失,水源林、森林蓄水量减少,导致大气降水量减少。紫鹊界梯田有一套天然的自流灌溉系统,无水库,无水塘,有天然的水资源,拥有一个科学的管水用水系统,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紫鹊界地区为花岗岩地质构造,人们充分利用花岗岩层裂隙水和土壤孔隙水,巧引巧灌,让每一处小水源形成一个小的自然灌溉系统,最后汇成整个灌溉群块,其二是当地居民在地势高处设坝拦截山涧水源,再依据山势地形开挖沟渠和分水闸门,然后逐级灌溉梯田,保证梯田的水利灌溉,这也是紫鹊界梯田最大的特色[1-4]。近年来,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公路等基础建设等多原因,使得部分的水利灌溉渠道淤塞受阻,无人整理,久而久之,部分灌溉系统功能丧失。
2.3生态景观
首先,紫鹊界梯田是天然的自然灌溉系统,随着人类活动增加,以及修建公路的影响等多种原因,过去形成的水利灌溉渠道淤塞受阻,致使部分梯田被废弃,逐渐旱化,使梯田景观破碎不堪。其次,梯田的土壤系沙壤土,保水能力差,需要经常有水分涵养,较多的田埂没有得到及时维护修理,致使田坝就自然垮塌,生态环境破坏。部分低山地区的岩石经长期的剥蚀、侵蚀、风化后,遇到暴雨及山洪时,容易形成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也是破坏生态景观一个重要原因。紫鹊界大小山头一般有4层植被:一层为杉、松、枫、梓等乔木,枝叶繁茂;二层为油茶,紫荆等灌木,织密如麻;三层为蕨草和落叶,铺厚如被;四层为树草之根,盘根错节。由于当地居民用火不当,火灾发生,导致大片森林被毁坏,一时难以修复,生态景观破坏。
2.4农田环境质量
紫鹊界梯田区的农田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土壤肥力下降,耕作层变浅,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化肥施用过多,土壤酸化加剧,农村劳动力缺乏,有机肥使用较少,通过表1能够看出一直到70年代,当地农民基本不使用化肥,80年代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而农家肥使用逐年减少。2008年水稻土pH5.05,比1980年的5.81降低0.76,呈明显的酸化趋势,耕地板结加剧,耕性变差。其次是传统耕作技术不断丢失,随着农村经济的转轨,土壤耕作以畜力为主的精耕细作传统耕作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畜力为主的田间作业面积范围大幅度减少。据调查,龙普村2004年183户养耕牛185头,到2014年全村210户仅喂养耕牛20头,通常,每头耕牛,所产生的农家肥可施用2亩田,人力和畜力的减少,梯田的耕作层变浅,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容肥、纳水能力降低,这也是农田环境质量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是优秀景区旅游发展过快,人口猛增,自紫鹊界梯田风景区2008年对外开放以来,涌入了大量流动游客,旅游旺季每天多达5万多人、梯田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生活污水,废弃物大量增多,对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又增添新的威胁。
2.5传统生态文化
紫鹊界梯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当今世界开垦最早的梯田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旅游观光、摄影、考察学习,引入的外来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对当地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农民不在使用传统农具、传统的耕作方式,较多的耗费劳动力的传统手工艺技术,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掌握,其次,大多数农民已经不再注重梯田农耕有关一些农耕节日和祭祀活动,从事梯田耕种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追逐现代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解梯田文化的人越来越少,梯田文化逐渐消失,第三,一些传统的农耕文化知识,如古老的农谚、栽秧歌等后继乏人,面临消亡的危险,由此出现了文化传承中的空心化现象[29-32]。
3农业生态保护现状与问题
3.1保护现状
目前,对于梯田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主要涉及到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监控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其次,加大宣传力度,逐渐提高农民对生态环保保护意识,近年来,主要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方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梯田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中来。第三,积极改善和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提倡和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政府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旅游,引导当地农民开展与生态旅游消费相关联的种植、养殖、绿色食品与土特产加工、并推崇传统手工艺品开发。第四,当地政府鼓励和保护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技术,适当给予经济补偿,建立传统农业耕作示范点,保护传统农业,加快新能源建设。同时政府支持农民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调整生活能源结构,推进沼气池建设[33-34]。
3.2保护成效
3.2.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升品牌效应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紫鹊界梯田遗产的动态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提出以产业带动为主,强力推进“旅游兴县”和“特色兴农”战略,充分挖掘紫鹊界梯田遗产的景观文化价值,积极开发利用其生态旅游资源潜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到县委、县政府“一号工程”的战略高度,成立了县委书记等担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新化县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和由分管副县长为法人、旅游局局长任总经理的“新化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并以梅山龙宫、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紫鹊界梯田等景区为重点,加强旅游整体宣传促销活动,举办旅游推荐会和旅游节会,不断扩大了紫鹊界梯田的影响力。紫鹊界梯田2004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12月被批准为部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被评选为新潇湘八景景区,2009年8月被水利部公布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2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旅游接待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从2006年到2013年,其年接待游客人数由13.86万人次增加到65.5万人次,年旅游收入由近亿元增加到4.41亿元[4]。
3.2.2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充分利用紫鹊界的自然优势和资源潜力,积极推动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紫鹊界贡米取得国家有机、绿色、地理产品三大标志,创立了“紫米贡”品牌。先后形成以“三标一品”为优秀、湖南紫秾特色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联社紫鹊界分社和湖南紫鹊庄园生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当地23家农业产业,并与湖南蚩尤故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国家土地流转产业政策,实施紫鹊界黑米、红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促进了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3.3存在问题
近年来,紫鹊界梯田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优秀景区存在的问题不忍忽视,年轻人仍然大量外流,外出打工收入仍然是紫鹊界梯田优秀区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平均占各家庭全年收入的70%以上,由于劳动力流失,减少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传承者,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方式、乡规民约、风土民俗逐渐弱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梯田维护不足,田地荒废、生态与灌溉系统退化、旱灾与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等问题。其次,而且村民对旅游开发和政府管理寄予很大热情与信赖,但如果没有一系列有关联动管理机制、宣传培训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村民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等有效管理保护机制,让农民在项目开发中和产业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调动其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热情与信赖终将不可持续,没有村民的参与,其遗产保护与开发也就不可持续[35-38]。第三,景区的管理组织机构尚不十分健全,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没有进入法律程序。人们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乡规民约不健全,执法监督不严。第四.紫鹊界优秀景区旅游开发速度较快,配套设施和服务无法跟上,对景区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4农业生态保护总体思路与途径
4.1总体思路
梯田是紫鹊界景观特色的一个主要支撑点,景区的优秀部分。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是要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梯田耕作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形式,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几千年来,依靠梯田农业生产养活了紫鹊界的人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各种食物和原材料,而且蕴含了巨大农业生态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因而紫鹊界梯田的农业生态保护就成为紫鹊界景区生存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推行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创造优美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多个方式加强对农民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梯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投入资金,加大对传统农业耕作技术和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是防止梯田传统农业文化消亡的一个重要途径[36,38]。
4.2途径与措施
4.2.1加强景区生态景观保护和恢复,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景观保护是应遵循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体现出农业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等3个层次的功能[9]。因地制宜恢复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补偿恢复梯田景观的生态功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蓄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考虑最大极限的农业生态承载力,节约用地,控制斑块的盲目扩张,在内部的发生机构上产生的适应当代条件的建筑形式,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建立梯田优秀保护区,保护集中连片梯田。
4.2.2引入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目前建议主张引入生态补偿机制,来更好保护梯田农业生态环境。生态补偿对有益于农业生态保护的行为给予激励和补偿,对有害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的机制。确保紫鹊界当地经济较快协调发展,当地人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梯田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39-40]。主要措施是由当地政府主导,当地农民积极参与,部门协作,加强科学规划管理,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和财政资金的投入,整合独一无二的梯田地方资源,发挥整体功能作用,传承紫鹊界梯田稻作文化,保护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其次,加强对景区的农民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培训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进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之将保护梯田农业生态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共同建设梯田和保护梯田农业生态环境。在大力开发梯田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紫鹊界梯田景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9]。
4.2.3加强法制建设,制订乡规民约,依法保护紫鹊界梯田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法律、乡规民约来强制性,保护梯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要求梯田景区的镇、村、组都要制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乡规民约,并予以张贴公布告示,作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和人大常委要制订保护紫鹊界梯田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条令,作到有法可依,用法律保梯田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梯田持续发展。
4.2.4依据景区生态旅游境容量,调配旅游客源,控制生态旅游规模近年来,进入景区的交通便利,旅游发展较快,宣传力度加大,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纷纷前来,导致景区游客量成倍增长。紫鹊界景区旺季一天接待游客约14万人,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应科学调配景区游客人数,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谢佰承 陈耆验 刘富来 陈标新 单位: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湖南省娄底生物科学研究所 娄底市农村工作部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生态农业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在农业发展中将低碳和生态综合考虑,既实现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又强调降低农业的消耗和排放,兼顾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双重目标。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体,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据统计,全市农业用地1044.68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8%,其中耕地面积为856.34万亩。近年来,衡水市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其蔬菜业、畜牧业、渔业等特色农业也发展迅速,然而在此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也暴露严重,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不足和土地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低碳化,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目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足,低碳意识薄弱。
在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建设过程中,虽然农业、环保等部门不断扩大宣传,反复传达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但县、乡、村等基层部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把生态农业建设、降低农业污染物排放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认真落实执行,缺乏统一的规划。加之,从事农业的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文化水平低,对低碳农业认识不够,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为主,直接导致生态农业发展失衡。
1.2人均耕地占有量低,耕地缺少后备资源。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衡水市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0.143hm2下降到2005年的0.140hm2,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77%,且5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此外,近几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耕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约束大等矛盾愈加突出。
1.3耕地总体质量偏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全市11个县级市耕地总体质量偏低,90%的耕地土壤盐化现象严重,20%的耕地漏水漏肥,且部分耕地地势低洼,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同时,全市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且全市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少,技术服务人员缺乏,农业生产仍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以上均导致土地生产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1.4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衡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尤其是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但全市农业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地方带动能力仍然偏低;特色产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种偏少,产品研发能力低,原料型初级产品多,缺乏知名品牌产品;此外,全市产业化发展极为不平衡,各县市之间无论是在特色主导产业的数量上还是产业经营率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冀州产业化经营率为56%,而阜城仅为24%。
2衡水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2.1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针对衡水市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利用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工具扩大宣传,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职业学校、相关企业等平台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和专题讲座,提高和增强农民生态农业的意识。同时,通过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科技服务。
2.2根据本地实际,选择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
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各县市的实际情况相适宜,在细致调研和科学规划下,选择推广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衡水市绝大多数县市均为平原区域,在作为平原产粮区的同时,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主要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为主,要侧重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的建设,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景县、安平、武强等县畜牧业发达,应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桃城区、冀州两地应充分利用部级湿地衡水湖这一优势资源,发掘冀州古城文化资源,利用旅游景点、休闲渔庄、邓庄乡特色农业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旅游;深州、饶阳、阜城作为全市重要的瓜果生产基地,可推广农、牧、果、林复合模式综合发展。
2.3培育壮大配套产业,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各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头拉动作用,将龙头企业、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完善农产品原料到品牌建立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相关配套产业,如:生物肥料业、种子业、毛皮加工业、瓜果加工业等,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生产中的低碳化。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持,二者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在农业生产中,一是应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引导农民积极施用农家肥、有机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二是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实现低碳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推广立体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三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标准,从多方面实现农业的低碳化,最终实现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1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土地污染严重。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农药与化肥来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然而这种做法会加剧土壤污染程度。农药中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在内,都是很难分解,而且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土地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土地的利用效果大大降低。
(2)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速了我国各地工业园的建设,其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长此以往,我国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也日益减少,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很容易引起生态失衡。
(3)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由于我国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其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甚理解,他们认为农业的发展就是以农作物产量的高低来决定,只有产量上去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有所提升,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观念,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4)水资源相对短缺。我国工业的急速发展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相对缺乏,部分地区采用了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无法解决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还浪费了大量水资源,给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
(1)分散化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拥有的土地耕种面积大约为0.28hm2,小规模发展无法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法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土地的生产效率低下。另一个方面,小规模经营的收入也极其微薄,农民无法使用生态农业技术,难以扩展土地规模。此外,小规模经营的形式导致农户可以随意使用农业生产资源,生态农业技术无法深入其中进行普及。
(2)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偏好。对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来说,获得经济效益是首要目的,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偏好起到了引导农户生产的重要作用。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是一个生产者,而且还是一个消费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农民必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的方式来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由于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还不尽完善,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意味着收入的增加。由于尚未全面普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农民更加偏向于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依靠这种低效率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支持力度不够。当前,我国政策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尚未大面积、大范围落实,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生态农业不论在科技研发方面,还是政策支持方面,都稍显滞后,特别是在我国的边疆落后地区,还无法有效地向农户提供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动物疫病防疫等方面的服务,忽视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破坏日益严重,最终导致导致生态农业发展障碍重重。
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要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服务配套、机制灵活、催生产业的部级科研孵化平台,融合。聚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技术。一是以农业科学院为主体,联合国外有关科研单位,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农业研究院,集成农业科技资源,承接部级创新团队和重大项目,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建成农业科研基地、人才培育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国际合作基地。二是继续推进中科院生物技术中试研发基地建设,新建生物活性肽研发中心、分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海洋药物企业重点实验室,孵化东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建立稳固的高层次研发团队。三是打造农业专利数据库,致力于发展成国际性的农业专利技术、科技成果搜索、查询、导航专业平台,促进农业科研技术的进步,避免低水平重复科研和专利侵权。培育发展“第六产业”,塑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搭建三个平台、培育三个体系,强化两个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培育发展信息公共平台和文化公共平台支撑下的一二三产融合的第六产业。
(2)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实现专业化全面化。要突出要素聚集、功能配套,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吸引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源、服务源、辐射源。以根本性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支撑中国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依托每一个区域的生态、农业、资源优势,搭建专业特征明显、应用方向具体的综合科研创新平台,吸纳世界优秀科技资源与人才,重点针对现代农业研究、原生地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优秀品种创制、无生态功能未利用土地的生物改善、农业智能设施装备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攻关,加快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增强我国生态农业的科技实力。在农产品、生产流程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使用当前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推动农业物联网电商平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设施蔬菜、特色林果、设施水产、设施畜牧生产基地中的应用,营造农产品生产的订单交易与订单转让环境,创建优质安全信誉品牌,培育农产品期货交易环境与现代市场,创造新型农产品交易融资工具,试点特殊农产品交易模式,构建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互联网经济格局。
(3)推动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化、技术化。关注世界生态农业先进科技,围绕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大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设施农业技术重点研发领域,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技术集成、全球一体、资源高效利用和科技产业化,使农业科技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进一步将国际国内技术、人才等科技要素进行融合,明确科技创新源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提升市场对技术研发各方面的引导,保证研发的方向、路线、价格等要素科学合理,努力形成资本技术融合、技术成果转化通畅、服务配套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
(4)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重点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服务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完善政府、院所、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机制,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和投资入股等方式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支持企业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项目。增加企业研发机构在研发资金方面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获得更高的成果转化效益。
4结语
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应该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打造,明确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发展的方法和思路,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的水平。
作者:孙健 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纵观人类1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持续约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持续约3000年;三是现代农业,发展至今约200年。中国当前已进入全面改造传统农业、升级石化农业,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特色生态农业之路的关键时期。石化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日益增强、效益比较优势仍将持续减弱,不仅直接威胁农业生产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将加剧与城乡居民对粮食和食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供需矛盾。因此,中国农业迫切需要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一、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背景
1.石化农业的低效益引发农业“被抛弃”之忧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迁移大潮,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人,其中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1.66亿人。①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未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石化农业的低效益,与进城务工收入相比,冲破了农民仍旧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利益底线,石化农业对农民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首先,粮食的“十一连增”并没有摆脱粮食利润低的现实。近6年来,中国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的平均利润仅为183元/亩,最高的年份也仅为250元/亩,相当于进城农民工不到3天的工资。其次,经济作物种植不仅利润低,而且风险大。花生、油菜两种油料作物和棉花近6年的利润总体较低,其中,两种油料作物利润最高年份是最低年份的28倍,而棉花种植的收益不稳定性更强,利润最高年份(2010年)与最低年份(2013年)相差1200元/亩。最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不仅体现在种植业领域,农业养殖业亦是如此,作为养殖面最广的生猪养殖,近6年来的平均利润也非常低,且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日益频繁,农户养殖生猪的收益风险也逐渐凸显,2011年生猪养殖的利润在377.57元/头,而到2013年,生猪养殖的平均利润下降到-106.15元/头。
2.石化农业受到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
目前中国农产品所实现的生产能力中,相当部分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石化类的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快速攀升,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也远远超过合理使用水平。中国约有5000万亩的中度和重度污染耕地仍在继续耕种,而且这类耕地大多分布在农业高产地区。同时,还有6000多万亩陡坡耕地、4000多万亩严重沙化耕地在继续耕作。①这些都严重透支了生态,而且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不仅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粮食质量安全,最终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截至2013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217亿公顷,②从全国的耕地数量基本变化情况来看,除个别地区外,2012年与2000年相比,大部分地区的耕地数量在减少,全国耕地面积共减少了7.2%。从省域的角度来看,各省(直辖市)之间的人均耕地面积差异较大,如宁夏、甘肃、新疆、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6省的人均耕地面积在2.0亩以上;而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等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按照FAO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临界值0.80亩的标准,目前全国有6个地区(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福建和浙江)均显著低于FAO确定的标准。可见,耕地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中国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除了耕地资源外,水资源也将成为约束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影响面甚至要超过耕地资源。目前,中国较多地区水资源均为过度使用,影响到水资源安全和农业可持续生产。资料显示,宁夏、上海、江苏、天津、山东、新疆、安徽和甘肃的地表水利用率均超过了1/3,为过度使用区。同时,宁夏、上海、江苏、天津、山东、新疆等地地表水利用率超过了40%,为严重过度使用区(地表水使用率=地表水使用量/地表水资源量;一般认为地表水使用率超过1/3即为过度使用)。
3.农产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保障农产品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中国部分耕地严重污染,不适宜进行安全种植。农业部于2002年、2003年、2004年、2011年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查,调查总面积达到4382.44万亩,其中超标面积446.79万亩,总超标率为10.2%,超标最为普遍的是镉,其次是砷、汞、铜、铅。另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表明,中国中东部农耕区有约1.2亿亩土壤存在潜在的生态危险,不符合农业安全种植的条件。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等经济活动比较活跃地区的耕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累积,部分污染较重;湖南湘江流域、湖北大冶、江苏邳县、辽宁沈抚灌区等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据国家粮食局监测,2012年中国粮食重金属样品超标率为18.9%,其中,稻谷重金属超标率为21.5%,小麦重金属超标率为8.33%,部分地区蔬菜和肉类、乳制品以及水产品都存在重金属超标。同时,连续发生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不仅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尤其生活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里,局部的、个案的食品安全事件能通过网络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快速扩散,引发整个社会的担忧,甚至积累社会不稳定因素。
4.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农业生态创新
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传统石化农业的经济上的低效益、石化产品的高投入,既无法满足保护自然的目的,也将丧失农业生产可持续的动力。因此,迫切需要破解石化农业高污染、低效益的困局。从实践上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探索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打破产业界限,形成了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为中国加快实现从石化农业向生态农业形态转变提供了很好的先例。
二、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进展
1.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理论体系
生态农业最早兴起于1924年的欧洲,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开始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了生态农业概念,并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条件、技术体系、效益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查询“中国知网”数据库,可以看出中国在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理论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关于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成果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如果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成果,会呈现出明显的“井喷”状态,为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探索了具有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各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能够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为了总结全国各地探索生态农业的发展经验,形成可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农业部在2002年向全国征集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3)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农业模式;(4)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农业模式;(5)生态种植农业模式;(6)生态畜牧业生产农业模式;(7)生态渔业农业模式;(8)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模式;(9)设施生态农业模式;(10)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3.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政策
在近30年来,生态农业从概念走向实践,中国各地纷纷探索建设生态农业。目前,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超过300个,其中,部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生态农业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形态,离不开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旨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1994年和2000年相继批准设立了10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成为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二是加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在《宪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国家层面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的规章条例中均有体现。同时,一些相关部委也出台系列标准、规定和条例。如农业部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条例》(试行)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三是财政部会同各部委推出一系列生态农业补贴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在符合WTO农业支持政策要求下,各部委设计了一系列生态农业发展扶持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推出“优势特色示范种养项目”、“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给予100万元的资金补助。又如,农业部从2014年开始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引导农民减少高毒农药使用。
三、中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在特色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研究、生态农业模式探索、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1.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理论体系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多学科理论共同支撑下的农业形态,不仅涉及到大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还涉及到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理论支撑体系。从某单一学科来说,中国都建立了成熟的学科体系,研究也比较深入,但是,如何超越单一学科理论,实现跨学科理论的有机融合,仍旧面临着困难。尤其是搞技术的不了解经济,搞经济的不了解技术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研发的一些生态农业技术只符合单一学科的理论要求,难以发挥综合优势,更没有形成生态农业理论体系。同时,中国发展生态农业受土地经营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征、市场化程度等重要因素影响,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应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能仅仅关注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需要研究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点,构建生态农业支撑理论体系,打造适合在中国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
2.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建设滞后
生态农业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不是一些简单技术或者是若干个单独技术能够支撑运转的,需要把各种单一的、复杂的技术进行组织,形成技术体系。但是,这个技术体系的建设不能仅仅通过农民的探索来完成,虽然农民在实践中不断试验一些农业生产新模式,但其并没有足够的基础理论准备对试验的新模式进行规律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目前国内在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上,更多的是跟进策略,对西方已有的技术进行再研究,试图在中国推广,一般效果都较差。直接导致当前在生态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中,低成本技术缺乏,推广的技术缺乏市场。破解农业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研发一些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降低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而此类技术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显然,具有该特征的技术成果还比较缺乏,尤其是真正能运用到生产上的此类成果更少,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建设滞后。
3.生态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政策支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生态农业对于农民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短时间很难广泛发展。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但是目前专门针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支持政策还较少,更是缺乏支持政策体系。迄今为止,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主要涉及到农业生产制度、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农产品经营和流通体制改革、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益、扩大三农投入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增产、增收”支持理念。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仍显不足:一是缺乏生态农业发展基础环境支持政策,迫切需要划定生态农业发展保护区,杜绝人为的生产环境污染。二是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不足。重点是要加强对生产环节、营销环节以及应对自然风险的支持政策等。三是生态农业生产主体成长支持政策亟待加强。生态农业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被普通农民所能理解,在生产技术掌握上也很困难。推广生态农业迫切需要加大从业者的技术培训,掌握生态农业生产技能和营销能力,提升经济效益,逐渐吸引农民从事生态农业。
4.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
服务和技术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技推广机构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二是尚未有专业组织提供农业投入品施用服务,分散的小农户无法做到科学施用,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非常有限,金融担保服务公司非常少,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期融资贷款困难;四是农业信息服务渠道建设滞后,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能力较差;五是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提供融合一、二、三产发展农业的模式咨询服务匮乏。为了更好地支撑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迫切需要提升。
5.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生态农业相对于石化农业来说,不仅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起步期,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效益问题。生态农业要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是必由之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当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而抛弃农业、大量农地被撂荒,其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不仅比较效益低,其绝对效益也非常低,只有显著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才有可能被农民所接受,其生产模式才有可能得到推广。受到家庭承包为特征的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影响,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长期低位徘徊,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跨国企业基本没有。中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达到80%以上,较低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限制了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实现农产品增值,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四、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粗放,对农业生态平衡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导致农业生态状况日益恶化。同时,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绿色壁垒问题日渐突出,中国发展生态农业面临国内、国际双重机遇,但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挑战。综合判断,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具有以下趋势:
1.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面对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高投入、低效益、造成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等现实问题,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各地就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如2013年11月26日,赴山东省菏泽市调研时指出,要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优秀,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定为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基本可以判断的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农业”逐步取代“石化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新方向。
2.生态农业短期仍将处于低效益、低技术和低参与
目前中国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很多关键技术仍旧是引进、消化、再吸收的成果,技术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同时,市场缺乏生态农产品认证标准的严格管理,导致标识“生态”的农产品鱼龙混杂,易于发生“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生态农产品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生态农业全面推广建设的关键是农业生产主体的参与程度,而农业生产主体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受经济效益的比较优势驱动。生态农业与传统石化农业相比,短期内还无法显现出经济效益上的比较优势,因此,短期内还无法吸引进城农村劳动力回流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这决定了生态农业短期内仍旧处于低参与状态。
3.更加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目前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足迹已至30个省、市、自治区,但仍然没有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其关键原因是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能力发展滞后。现有由政府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于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有限、运行经费紧张,不能与研究机构进行对接形成合力,尤其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大都是以销售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为主,推广作用发挥严重不足。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生态农业技术研发、推广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把生产实践技术需求与技术研发有机结合起来。
4.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及认证将进一步统一
农产品本身的安全和政府的安全管理都离不开行业标准、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制定。中国在生态农业建设标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1994年制定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但是,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对生态农业的探索不断推进,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技术体系方面都有长足进步,这意味着中国20年前制定的生态农业技术规范已经落后,其环境控制标准、物质循环利用规程、信息服务和组织管理规程、技术标准、评价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迫切需要调整和修改,顺应生态农业技术发展需要。在农产品认证方面,目前中国实行的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三类认证标准之间的界限模糊,无论是指导农业生产,还是引导消费认知,都存在着模糊空间,难以把握。因此,应充分吸收国际农产品相关标准制定的经验,把当前三类认证标准进行协调统一,制定并推行农产品的生态标签,指导生态农业生产,引导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更好支撑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作者:巩前文 严耕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一、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心,特别是在当前生态农业经济建设时,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合理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生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重到了较大的阻碍。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还无法达到生态农业目标的要求。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而且受制于地理位置及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农村仍以种植业为主,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农业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产业结构存在着失衡的问题。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都走出农村,加入到城市务工的大潮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多以中老年人居多,这部分人本身文化水平较低,对先进知识和技术接受较慢,无法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在农业生产中仍然遵循传统的作业模式,没有增收的渠道,这对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制约作用。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上较为落后,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生态农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在自然规律下实现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础,从而针对于技术、经济和自然等多方面因素来确保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农业的发展能更好的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2.为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业对环境和人所带来的影响,将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有效结合在一起,主要依托自然资源来确保农业的高效发展。生态农业是完全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其依托于现代农业技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有效的结合现代农业,从而开创出农业发展的全新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而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的持续、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3.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推动无公害和绿色的农产品,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还能够确保农民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而且在农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还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加快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
1.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步伐
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加快推动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才能确保农业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对农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就需要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调整,进一步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充分发挥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各地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自身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利用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更好地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积极加快优质产品的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发展优势产业,加快特色资源的开发,确保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3.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第二,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对农业进行有效指导。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先进的科技优势相结合,以科技为支撑,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4.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循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污染物,防止资源浪费。也就是说,生态的整合效应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循环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当前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更需要加强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加快农业产业的优化和调整,将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凤成
1大理州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1加强产业生态引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高原生态环境给人以良好印象,高原特色农产品给人一种生态优质的感觉,大理州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在大理州应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业产业,推进无公害生态农业建设,如高原蔬菜、马铃薯、茶叶、蚕桑、水果、荞麦等高原粮食产品,还有独龙牛、乌骨鸡、小耳朵猪等高原特色畜牧品种。对这些高原特色产品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加强高原地理标志工作建设,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大理州云龙县,其最大优势是原生态。因此,可以大力挖掘云龙县具有原生态内涵的特色优势资源,通过生态化、市场化运作打造大栗树原生态绿茶、诺邓火腿、天灯乌骨鸡等原生态农业品牌,同时,云龙县依托国家林业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核桃种植基地,云龙已成为6.67hm2以上核桃产业大县,据统计,2014年核桃产量为4.25万t,产值12.07亿元。这些原生态品牌不仅在本地受到欢迎,同时也热销省外。
1.2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理州农业属于典型的山地农业,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要扬长避短,采取多种措施,齐头并举,切实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大理州地理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和实践“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农业产业模式,致力于生产有高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比如祥云县在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就进行了有益探索,大力发展优质蚕桑、烤烟、畜牧、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积极效果。第二,大理州生态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要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倡导推广有机化肥和生物农药,尽可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农业生态环境被污染。要实实在在地把大理州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有效推动“三农”发展。
1.3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云南省山区具有相当丰富的景观资源、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先天优势。当前,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已然发展成大多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大理州作为云南典型的农业州,更是如此。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截至2013年底,大理州已经发展了农家乐172家、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园300个,特色客栈358家,总收入达36.5亿元。一方面,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特产品,形成品牌优势,比如漾濞县的“漾宝”牌、“傻哥”牌核桃食品,南涧县的“土林”“无量山”茶叶品牌,都远近闻名;另一方面,丰富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综合性农业观光带。弥渡县的弥渡花灯表演、漾濞的核桃文化节、以及大理州的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观光农业旅游产品,都是比较好的例子。
2结语
总之,大理州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地理、气候、人文等方面的先天优势,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还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质量不高、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加强大理州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为大理州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实用的理论指导,最终推动大理州生态农业稳健发展。
作者:黄艳 单位:大理州云龙县功果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组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恕不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必然要改变原油旧的你农业流通渠道,首先我国的粮食生产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统购统销,要拓展农业流通渠道,向多方面多层次发展,其次,我国的农产品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土的农产品市场,而要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也可以更多的进入电子商务渠道。
二、我国农业法律补偿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态补偿是一种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来维持和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且用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经过我国对农业法律补偿机制的不断探索,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在形成原因、措施、管理机构等方面得到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农业补偿法律机制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研究。
(一)管理制度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
我国的农林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部门,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问题研究,并且其外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因此在现实中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每个部门都有权限对问题进行管理,并且实行各自的管辖方案,导致在实践中部门权责不明,职权混乱,不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二)补偿标准不科学
科学界定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生态补偿这一方面涉及较多,在进行相关的政策运行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对补偿标准的规定,但我国现行法律政策很少对这个标准进行量化而明晰的规定,法律条文中也规定的比较模糊。
(三)缺乏公众参与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相对于工业,我国的农业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广大农民的合法权利和地位得不到保障。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大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承载着日益严重的重担。对农业和农民地位的忽视,使得农民的利益会受到损失,必然会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因此,加强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及对农利益的保障,不仅是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农业补偿机制相关对策研究
我国现行的农业法律补偿机制还是存在相关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有根据具体社会实践,站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律措施,才能够确保农业补偿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切实保护农民的切实利益。
(一)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农业涉及的方面比较多,部门庞杂,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各部门权责不明,推卸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的混乱和监督的不力导致各部门效率低下。因此相关政府应该及时制定有关规章政策,划分好各部门的权能。对于不积极行使职权,互相推卸责任等问题,一经查出,就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同时各个部门也要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促进行政执法的效率。
(二)明确生态补偿的具体操作细则
优化补偿标准。补偿标准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确定补偿标准为实际补偿额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生态补偿标准应具有动态性,并且要根据具体地区的经济情况而定。对不同的地区应该进行不停地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情况,实行分区的调控政策。
(三)充分发挥农民的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农民是农业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农业问题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我们需要通过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作者:张俐 谢慈祥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一、发展原州区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在一个技术体系不健全生态农业系统中,通常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喂鸭子在池塘里,我们必须考虑养殖鸭子的数量,而集养鸭子的数量将影响蓄水容量的大小,水质和鱼的数量及水的类型、温度等。由于原州区农民关于生态农业的技术素质普遍不高,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有没有任何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没有科学的设计,简单的复制其他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成功的几率非常有限,这样做的结果,会极大的挫伤农民对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生态农业的推进和发展,存在着缺乏技术措施,包括如何进行传统的农业生态技术开发,包括研究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会影响原州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积极学习生态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去学习,培训,找出一条适合原州区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发展原州区的生态农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尽管原州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有经验可取的,但生态农业政策的实施,有许多地方是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甚至是需要从头建立的,所以,建设原州区的生态农业任重而道远。建立健全有效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对农产品价格影响非常重要,有时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由于穷人,粮食安全可能更重要;但对于那些富裕的农民,提高经济效益,有可能从事生态农业,以激发他们的发展动机。但就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完善的有效的服务体系。比如及时提供优质的品种、种子、肥料、技术支持、信贷和农户的信息服务等,而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收获后的出售农户也非常关心,只有积极发展信息服务,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才能调动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再比如,发展当地生态农业的信用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的收入可能常常是实施几年来获得的,在这种情况下,信用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只有建立有效的信用服务机制,让农户放下心来,才能决心去从事这项农业变革。
三、建立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
生态农业的发展周期长,见效慢,所以建立必要的激励措施是必要的,让农民自愿参加这项生态农业变革,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调动农民自愿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就要对农民加以鼓励,培训,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并建立长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毕竟生态农业的实施目前需要广大农户的参与才能实现,也只有广大农民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即将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生态农业实施的同时,要选派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只有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积极的参与其中,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建立的激励机制落到实处。农户成功了,得到了收益,同时对农户的激励机制落实到位,就能从实际中扩大宣传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从而建立原州区和谐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积极推动原州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对促进原州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土地退化治理,整体自然环境的治理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只有积极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才能保障原州区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才能建设原州区自然环境优美,农产品可靠,整体社会环境良性发展的趋势。虽然生态农业在原州区的发展充满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出现一个生机勃勃的原州生态农业新景象。
作者:周志强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河川乡农业服务中心
1发展生态农业中遇到的问题
生态农业发展中,由于政策措施不完善,管理和引导不到位,再加上多数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导致生态农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1土壤污染。
例如,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未能做出严格控制,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容易导致残留物过多,加剧土壤污染问题。一些农药的重金属停留在土壤中,难以分解,引起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对瓜果的质量和产品安全带来威胁。此外,农村生活垃圾任意堆放、生产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农膜任意丢弃等,也会导致土壤污染,给生态农业种植带来不利影响。
1.2耕地面积减少。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各种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企业数量在进一步增加,导致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耕地面积一旦被占用,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恢复,对生态农业种植环境也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引发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1.3水资源短缺。
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更加紧张。再加上工业发展和人口数量增多,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浅层地下水位在下降。另外水污染现象比较普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很多地区仍然采用大水漫灌形式,蒸发量大,渗漏较为严重,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
1.4生产成本增加。
化肥、农药、种子等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价格也在不断增长,成本过大,农业投入效益下降。此外,受到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成本还会继续增加,影响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对生态农业种植也带来不利影响。
1.5农民科技水平和环境意识不强。
由于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掌握程度不够,在生态农业种植中,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不足,再加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制约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提高。
2发展生态农业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应对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根据其目标和任务,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资源保护、生态园区建设、技术推广等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
2.1治理土壤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要注重对土壤污染的预防,根据生态农业种植需要,合理施加化肥和农药,严格控制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量,避免对土壤带来污染。同时还要重视周围环境保护,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水源污染,做好生产生活垃圾、废弃农膜的处理,防止污染土壤。
2.2保护耕地资源。
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工业园区过程中,要全面做好规划工作,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重视耕地保护,为发展生态农业准备耕地资源。同时还要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防止浪费耕地资源现象发生。
2.3充分利用水资源。
合理开采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出现浪费现象。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防治水污染,为发展生态农业创作条件,满足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
2.4重视生态农业园区建设。
做好生态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良好条件,要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将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农业展示区、主导产业发展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要立足长远,加强规划设计,突出生态发展主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重视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无公害认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重视农产品安全检验,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2.5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重视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应用,科学施肥,采用田间套种等农业种植方式,利用无公害农药和生物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采用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推广“种植-养殖-沼气”模式,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通过推广和利用这些技术措施,不仅能实现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将种养、加工、贮运、销售、服务巧妙结合起来,促进服务水平提高,也有利于提高生态农业种植效益。加大生态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力度,综合本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让更多农户接受和应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6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推广新技术。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倡使用沼气、太阳能等节能环保技术,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有效保护周围环境的目的。
3结束语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其目标和任务,根据具体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对策。从资源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有效措施,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从而更好满足当地人们需要,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综合水平。
作者:杨桂花 单位:鄄城县富春乡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一、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农业灌溉用水资源短缺、农田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首先,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减少了农业自然资源的总量,土壤中大量的营养成分流失,使原来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留给后代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灌溉水资源被污染现象严重,一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农业灌溉用水造成极大污染。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致使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乱砍滥伐现象导致森林、草地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一些青山变为了荒山,蓄水涵养能力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多样性的生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农业生态遭到破坏会影响多种与之相连的生态物种。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当前农业生态环境
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除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外,生态农业发展投入力度不够。生态农业虽然在我国发展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为主,毕竟千年流传下来的农耕模式很难一时改变。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下,需要政府和广大人民一起努力,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改善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工程的开展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环境保护法,使环境治理工作有了法律武器支持。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政府部门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舆论宣传就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不是某个单位,某个人的事情,是全民参与的事情,鉴于此,要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农产品。
(二)合理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有竞争力的农产品,避免因盲目种植带来的供过于求、产品相似的负面影响。发挥生态农业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扬长避短,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粮食的种植面积可以适当减少,结合地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不仅发挥了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我国农业生态理论与模式,吸取国内外成功方面的经验,开展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科学研究。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同时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
(四)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广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已有成熟的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新的科技知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农业科研力度,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
三、结语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首要位置,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要高瞻远瞩,开发立项要慎重,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迷惑,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注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作者:郝梦卿 单位:行唐县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