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5 02:4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计算机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计算机论文投稿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的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软件工程的复杂性也与日俱增,软件的质量问题给业内人士带来巨大的挑战,这也成为了从事软件开发人员重点关注的焦点。近些年,软件规模逐渐增大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软件的质量好坏却在很大一方面影响了我国软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软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大多数软件开发商为了得到发展,将软件推销出去,对软件进行频繁的检测和升级,最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网民与软件的接触的越来越多,对软件的了解也逐渐变广,软件测试技术在软件行业的影响也逐渐变大,尤其是一些对企业影响较大的软件,如银行系统软件、订票系统软件和医疗卫生系统软件等。因此,计算机软件测试对软件开发的开发尤为重要,也是检测软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对于保障软件的正常运行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1 关于计算机软件测试的介绍

1.1 软件测试的概念

软件测试是指在软件运行之前,对软件的产品介绍和代码进行审核,从而保障软件的正常运行。软件测试不仅代表软件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同时还表示软件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程度,这两部分对于软件测试都有重要的意义。

1.2 软件测试的特点

1.2.1软件测试的动态性

软件测试是在规定输入值的情况下运行的,是一种动态的检测软件的运行状态的过程。

1.2.2软件测试的有限性

在对软件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测试的次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测试下去,同时,整个测试过程还要具有可管理性,即在测试时需要平衡测试需求与测试资源之间的关系。

1.2.3软件测试的预测性

进行软件测试之前,应该判断测试的结果是否妥当,常常采用预示程序来预测运行的可能结果,但预测程序也是软件测试技术的一大难点。

2 软件测试技术的过程分析

2.1软件测试的方案

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都需要制定一个合适有效的软件测试方案,以确定软件测试的目的和过程,为软件测试的完成提供一个清晰有效的目标。

2.2 软件测试的开发设计

软件测试设计就是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进行的软件质量测试工作,在测试时需要提供规范的应用说明、程序设计情况,同时,软件测试设计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设计的基本步骤为:首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设计分析样式,然后讨论测试结果,并做成有效的测试方案,最后确定每一项测试任务都完成了,从而保障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2.3 软件测试的准备

在测试方案开始前,需要先进行测试准备,列举测试方案中所需要的重点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有测试数据集、驱动程序和实际执行测试所需的软件等,同时需要为整个测试过程寻找合适的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

2.4 软件测试的实施

参照之前设计的软件测试方案,利用测试用例对软件测试的项目进行全面有效的测试,并将测试情况与实际运行情况对比起来研究,从而判断测试是否成功,并进行下一步测试工序。在测试的过程中对软件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并进行有效的修改,修改之后再按照之前的测试步骤重新进行测试,观察问题是否会再次出现,从而确保软件的质量。同时,应制定合适的测试计划,定期将软件运行测试,以保障之前测试的问题不会在出现。每完成一个测试部分,比较整个运行结果与测试方案的不同之处,并针对不同之处进行有效的调整。

2.5 软件测试的报告

将软件测试阶段得到的运行结果拿来观察和处理,观察测试观点是否完整,确认方法是否有效,并依次评定软件测试过程中的测试用例和软件质量等级,并进行测试报告总结。

3 软件工程中存在的测试问题

软件工程出现后,软件的运行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软件测试技术也开始慢慢发展,但在软件工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测试问题,导致软件的质量受到影响。下面笔者就软件工程中常见的测试问题进行阐述。

(1)目前很多软件开发公司没有比较正规的软件开发手段,没有产品说明书,因此,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需要先利用试探性测试技术。而利用试探性测试技术需要先了解软件的特性,并对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全面描述软件的功能特点,然后应用常用的几种软件测试技术来找出软件的质量问题。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错误、非法的没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容易被作为输入数据,这样测试软件的输出结果存在较大问题,对于软件测试的进行有较大的影响。

(2)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首先要对软件的逻辑流程进行了解,描述软件的详细状态,但在一些规模很大、结构复杂的软件测试中,了解软件的运行情况是很困难的,这时,就需要降低软件测试的状态以及数量。但是在测试中,必须对每种状态都进行测试,但在实际测试中往往忽略这一问题,这将会大大影响到软件测试的效果,并产生一定的后果。

4 计算机软件测试的常用技术

软件测试技术对于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关系到计算机软件的运行质量,同时,还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计算机软件测试主要有两种手段,即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下文笔者将对此进行阐述。

4.1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即逻辑驱动测试或结构测试,该方法是对系统的内部构造进行测试,检测整个应用软件内部是否正常运行的手段,在测试中,把待测系统当作一开放的盒子,通过对系统的内部程序结构进行测试来检测它的逻辑路径,从而根据在不同区域的检测信息来测试软件的实际运行情况是否与预期结果相同。目前,采用白盒测试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基本路径测试法、逻辑覆盖法、静态结构分析法和代码检查法等。与其他的软件测试技术相比,白盒测试技术需要充分了解到系统的内部构造,以便对系统的全部逻辑路径进行检测。在应用这种测试技术时,首先要检查系统的内部构造,并从整个应用的逻辑来

统计检测数据。另外,白盒测试技术对于软件测试人员快速发现软件运行异常情况,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2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即功能测试,该方法是对软件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从而观察软件能否正常运行的手段,在测试中,把测试系统看成封闭的黑盒子,不需要考虑整个软件系统的内部特征,只需要依靠传输数据来得出检测结果。黑盒测试主要对软件的界面和功能进行测试,仅仅只需要考虑系统的外部结构,从而达到有效进行软件测试的目的。同时,黑盒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功能,常常用于检测这样几种错误:运行界面、程序初始化和终止、数据库的访问情况、软件性能和功能等错误。在黑盒测试之前,需要采取合适有效的测试方案,以保障软件测试有计划的进行。相比其他的软件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操作方便,设计代码也很简单,能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并实现软件的功能。

5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正在慢慢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于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对于软件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每一个业内人士共同努力的方向。

计算机毕业论文:基于分层教学的医学计算机论文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入学的新生774人,其基本信息见表1。另外,高考分数作为连续变量,其最小值为413,最大值为625,均值为517.4,中位数为520。

(二)实施方法。

在正式开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前,组织研究对象上机完成25道题构成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问卷内容为“计算机的开机的顺序”、“586的含义”和“专家学者做报告时普遍使用的软件是什么”等,形式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不提供网络、课本等帮助,答卷在15分钟内完成。统计每个人的分数,取分数大于中位数的为水平高,小于等于中位数的为水平低。结果,共有339人为水平高,415人为水平低。

(三)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使用.csv逗号分隔文件存储,该格式被SPSS、SAS、Excel、R等多种统计分析软件接受,且节省存储空间。本文使用R语言为统计分析软件,以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得分水平为因变量,以新生的性别、民族、来源地区、专业和高考成绩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结果

可以看出,以上几个指标对除了民族和高考成绩以外,都有很高显著性(P<0.05)。

三、讨论

(一)分层教学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基础。

一刀切的教学内容,水平较高的学生认为其无意义,水平低的无法跟上进度。为了适应这种现实,分层教学是常见的教学组织手段之一。在这种手段下,教学可以充分的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从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得分看,最低分为2分,最高分为24分,均值为15.81分,标准差为4.048491。相对于均值,标准差很大,这说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进行分层教学非常必要。而按照中位数分层,两个层次人数差别较小,这为学校组织分层教学提供了方便。从客观环境看,今天,国内的大学规模逐渐扩大,教学环境逐渐改善。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有了充分的条件实施分层教学。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使用,问卷、考试不再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综上,在今天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有着良好的客观基础和主观需求。对于显著的分层指标,民族、性别、新生来源,因为涉及的不同群体歧视的道德问题,所以不适宜作为分层的标准。剩余的指标,只有专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组织中,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计算机课程。

(二)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在一刀切的教学内容下,教师的工作压力较低。每学年只要备课一次,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分层以后,因为必须在开学后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安排课表后,教师才能知道自己针对教学对象。所以授课教师必须利用假期,准备两套教学内容。教师的工作量加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课堂的组织中,也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技巧。对于基础不好的新生,组织他们完成好大学第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加入新知识。因为计算机专业知识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如果能适应学生,就要求教师必须不停的学习。这也是对基础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另外,分层教学也可以和其他教学手段联合使用,起到更好的作用。比如,和基于问题学习(Prob1em-BasedLearn-ing,PBL)联合的时候,授课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水平,准备不同的问题。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有针对性的自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作者:崔岩陈慧玲肖二钢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课教学部

计算机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与计算机论文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各专业教材过于统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只要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学生几乎都会选用统一的教材。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我校目前存在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也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大一新生是各大高校从全国各地招收来的,他们的社会背景大不相同,经济水平也参差不齐,更突出的问题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会因人而异,所以如果不考虑这些实际情况而各专业统一规划教材,那么同样的教师授课,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2.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授课模式一般是多媒体教学,教师直接在讲台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内容也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般也是统一设计的。教师在进行第一次授课时,没有机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或者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生在课堂上听的时间多,动手的时间少,即使教师讲的很精彩,有时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太高,一部分原因与课件中准备的案例与学生的专业没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听的时候,不感兴趣;另外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总认为讲台是教师的,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机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机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从比例上来看,机试成绩取决定性因素。从近几年的学生试卷分析来看,有的学生平时做实验时,表现得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不错,但是最后因为对上机考试系统不熟悉,提交试卷时没能按要求正常提交,结果教师在改卷时出现种种情况。例如,有个别学生不小心将原始试卷提交上来,结果教师阅卷时看到是空白的学生答卷;或者有的学生即使将答卷做的非常好,但是没能提交到系统上,导致的后果是试卷出现乱码或根本没有试卷信息,最后上机考试成绩只能以零分记。

4.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目前,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类似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修课授课教师往往是授课完以后就离开教室,等到下一次授课时再和学生见面,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和地点专门和学生沟通,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学生每次课上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长此循环,等到下次授课时,教师只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由于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随着课程进度的一步步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1.教材的选定应不拘一格。由于我校大一新生在本学年下学期将会选修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所以教基础知识和Office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还应逐步引入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如果此时没有适时的引入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等到下学期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一方面,教师在教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多基本概念还要从头讲起,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这是近年来很多教授程序设计的教师经常会遇到的尴尬情况。因此,在选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时,最好不要统一规划指定通用教材,而应该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而且尽可能按不同的专业来选定适合该专业学生提高自身计算机素养的教材。

2.教学方法多样化。

(1)转换角色,学生上讲台。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有时即使老师讲的很精彩,但学生仍然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如果能转换角色,教师在教授基本理论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地安排互动环节,如请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动手演示当堂课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在演示过程中,如果学生出错,教师应及时地进行现场引导。此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往往出错的时候,就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同时,计算机水平也就会慢慢提高。而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尽量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往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自我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目的。

(2)由学生参与提供教学案例。在传统的案例驱动教学法中,大部分案例都是由教师来编排和确定的。试想如果能由学生参与,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学生参与制作教学案例;或者作为授课教师来讲,能在讲授课程之前及时归纳总结出学生平时遇到的此类实际问题,并且能将该问题融入到课件的制作中,这样当教师在讲授案例时,学生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重视实验课。虽然,在教学安排上,大学计算机课程安排有理论课20学时,上机实验课16学时,但是实验课的学时安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实验课,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同时让学生有一定时间来消化本次实验课的知识点,并自己对该次实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交实验报告的同时一并附上目前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教师下一次讲解。有时,甚至可以考虑将理论课搬到机房上,一边讲理论,一边做实验。

4.考核方式新探索。经过近几年的考核情况来看,学生仅仅通过学期末的上机成绩很难如实的反映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达不到较理想的测试结果。例如,有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平时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由于期末上机考试时,对考试系统提交试卷时操作不当,错过提交时间,结果机试成绩很低,有时甚至不及格。这样,似乎有些不太公平,但是对于机试而言,是全程在线考试,每一位考生几点几分登录,几点几分交卷,系统是实时记录的,一旦考试时间结束,该考生的机试成绩就已经确定了,所以授课教师也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出以下一些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1)改变考试形式。应逐步改变原有的考试形式,一种方法是可以尝试将总成绩分散到平时实验,具体可以通过教师为每次实验现场打分,最后将几次次实验的平均分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不再设置学期末的机试。

(2)突出动手能力。考试总成绩也可以这样来确定,当学生第一次上机时,教师就布置一个类似于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实验的题目,该题目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可行性。学生可以先考虑考虑,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有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早点动手做,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展开。等到学期末需要对学生考核时,学生只需要将自己完成的该综合性的设计成果上交,综合性实验的分数就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

5.创造条件反馈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听完课以后及时地反馈自己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例如可以利用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QQ群和学生及时地在线交流,也可以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信功能,及时地查阅学生的问题并在线解决,如果不能在线解决的至少也对学生的问题心中有数,等到下次授课时,将学生遇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统一讲解。此外,如果有些问题需要和学生当面交流的话,教师也尽量地找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授课学时来解决。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授课教师来说,都要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便利。

三、小结

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对各大高校来讲,常常会作为新生入学的选修课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大一新生在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部分突出问题,从教材的选定,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实验课的重视度以及考核方式的探索等提出了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自强孙霞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计算机毕业论文:基层审计计算机论文

一、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审计把大量的电子信息输入数据库系统,然后运用计算机审计方法进行自动筛选、分析、查询等功能,将分析的结果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使审计思路清晰可靠,突出重点,全面反映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的线索,节约了时间、人力、使有限的审计资源更好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大地拓展了审计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适应财务环境的要求

随着电子化财务时代的来临,被审计单位财务处理、财务电算化日益普及,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基本上实现了以电子账为主的财务环境。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外部网(Extranet)使企业对外有选择地对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使信息共享。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会计由传统的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

(三)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电子数据也日益庞大。由此,人们对待数据的方式出现了三个变化。第一,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第二,由于是全样本数据,人们不得不接受数据的混杂性,而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第三,人们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互联系。如此海量的数据,通过人工进行审计已经不太可能,计算机审计越来越重要,处理大数据的优势将会越发明显。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的薄弱环节

(一)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储备不足

计算机人才问题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优秀问题。基层审计机关的待遇偏低导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来,或引进后留不住人才;学习中级计算机审计的机会偏少,学成后很少使用,复合型人才较少,整体作用发挥不够;受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限制,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要实现基层每个审计人员都进行系统的培训不太现实,每年的培训名额也十分有限,学习机会较少。

(二)计算机软硬件投入不足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审计机关的计算机硬件很难在规定使用年限后给予更新,造成机器设备老化,运行速度慢。同时,软件的关注基本没有,存在软件不兼容、软件未及时升级、使用盗版软件等现象,造成计算机故障率的升高,影响了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及质量。

(三)审计人员由传统审计观念转向

计算机审计存在困难由于基层审计机关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的时间比较短,被审计对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的审计人员还用手工的审计方式。随着计算机审计的普及,被审计对象信息程度的不断提高,手工审计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要转变思想认识,在实施计算机审计中存在一些抵触的情况,导致计算机审计发展缓慢。

(四)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普及率偏低

计算机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使用计算机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被审计单位,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财务系统进行审计监督。目前,基层被审计单位除了一些大型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外,还有一部门单位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的方式核算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还有一部分单位实行电子账与手工账并行,仍以手工账为主。基层被审计单位整体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给计算机审计的推行带来了困难。

三、加强基层计算机审计的途径

(一)培养计算机审计复合性人才

现在的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应把审计与计算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有力高效地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从战略高度重视计算机人才培养工作,要把审计信息化作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计算机审计人才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将计算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审计信息化目标任务,坚持以提高计算机审计人才素质和竞争力为主题,以优化计算机审计人才结构为主线,努力培养一支审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要紧紧围绕提高干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审计和工作创新的能力,采用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在岗与脱产并举,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审计人才培养新路子。要根据基层各审计机关的不同层次和特殊人才岗位特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有计划、分批次地选送到省厅及国家组织的培训班学习深造,重点培养审计工作中急需的专业性人才。要以长短结合、脱产非脱产结合的各类培训班为载体,力求通过培训使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得到较系统的有效培训。对于特殊业务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在定期进行知识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二)加强金审工程建设

基层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对金审工程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程代表审计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保证审计方法和代表审计业务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保证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与时俱进的必然手段。需要以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基层审计机关要尽量争取上级审计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发展改革委、财政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努力做好项目规划、立项等相关工作,千方百计等措施建设资金,保证硬件购置,维护更新,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审计技术方法不断创新

以“金审工程“为依托,搭建大型数据分析平台,稳步开展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靠计算机审计发现了很多风险隐患,靠高科技手段查实了很多大要案线索。全国基层广大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逐渐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也能发现一些新的方法,开创一些有创意的审计观点,为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四)极力营造计算机审计良好外部财务环境

基层各单位要加强财务软件的管理工作,对没有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积极推进与落实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的财务电算化参差不齐,软件五花八门,要逐步对各单位的财务软件进行标准化管理,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软件进行淘汰与更换。大力宣传《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和收支的信息系统“的有关规定,让被审计单位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业务的正常组成部分。

作者:韩扬单位: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审计局

计算机毕业论文:网络安全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逻辑安全指的是计算机信息的完整不受到破坏,避免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分类,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数据信息的安全,实现计算机网络的正常有序进行。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2.1计算机网络硬件的配置不科学文件服务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的的传输中心,是决定计算机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运营中,服务器并没有同计算机网络的运行需求相配合,在结构设计等方面未形成完备的计划,影响了计算机网络性能的延展性,使文件服务器功能的发挥上大打折扣。

2.2欠缺健全的管理制度计算机的管理是规范计算机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保证,但是很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管理力度不够,缺乏对计算机管理的有效控制,影响计算机的正常秩序。

2.3计算机安全意识不足在计算机系统内会有无数的节点,各个节点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数据泄露。加之防火墙配置上并未对访问权限有严格的规范,使得计算机的访问权限的访问范围不段扩大,容易被不法分子滥用窃取计算机内的重要数据信息。

3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对措施

3.1制定合理的网络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依靠合理的网络系统设计,网络系统的结构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形成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在不断地运行中积极寻找更好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规划设计。但同时要重点注意局域网的运行,因为局域网的技术应用是以广播为媒介的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两点会形成基础的通信数据,被存在于这两点的网卡所接收,当然数据的传输过程中还有可能受到系统内任意一点网卡的干扰,截取相关信息。可见,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因素随时存在,只要将相关的窃听装置安装于任何一点便可盗取相关数据信息,严重威胁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3.2强化对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管理如何有效对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控制。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切实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水平。坚决杜绝计算机的非法用户接触计算机或者进入计算机控制室恶意破坏计算机的行为。在硬件设备的保护上,要重点打击破坏计算机的非法行为,尤其是要特别注意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打印机、路由器等设备设施上。同时要保证计算机室内的运行环境符合计算机运行的要求条件,例如室内温度、湿度、清洁情况、插座电源等要定期检查,确保能正常工作。

3.3安装计算机杀毒软件时代的不断发展,促使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更新,一旦发生计算机网络病毒就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部瘫痪,给计算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而杀毒软件可以说是计算机病毒的克星,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袭,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到病毒的威胁。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中要运用好杀毒软件的作用,在计算机内安装杀毒软件,进行系统定期的病毒查杀。但是很多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不够,认为计算机病毒只需要注重感染后的及时杀毒便可以,殊不知病毒最重要的是要“防”。在病毒发生之后,被动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查杀的行为只能暂时消灭病毒,而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查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促使其变化多样,所以一定要安装计算机病毒杀毒软件,及时发现计算内潜在的病毒并进行彻底的消除。同时,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杀毒,确保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能正常工作。

3.4实施防火墙近几年来,防火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信息进出,是保护信息安全最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之一。防火墙可以真正组织非法用户入侵计算机系统,在逐步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将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提高安全等级。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将所有的密码、口令信息都记录在防火墙上,另外对计算机系统的访问都要经过防火墙的审核。如果发现有不当的地方应该及时指出并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解决。

3.5实施数据加密保护数据加密是在计算机病毒防护中运营比较灵活的策略,在开放性的网络里应用最为广泛,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计算机内的数据信息,例如文件、数字等信息免遭病毒的破坏。在使用计算机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密码的保护功能,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密码的设置。在设置密码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尽量不要使用同一个密码,避免因一个密码的丢失而造成所有隐私的泄露。其次,在设置密码时最大程度加大密码设置的繁琐程度,包含数字、字母、标点符合等多种形式,加大破解密码的难度。最后一定不要在登录时点击记住密码功能,这样会给不法分子趁机盗取重要信息造成可乘之机,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

3.6严格控制网络权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无限制的进行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只允许一部分人有访问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限。这样可以极大地加强计算机系统的保密性,设置重重障碍阻止不法之徒闯入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破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只有具有规定权限的人员才可以被允许有计算机网络访问的权限。在进行访问时,最先有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只有输入正确服务器才会显示下一步的访问操作,申请访问的人员在经过计算机的审查后方可进入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在这过程中,如果反复使用密码但均错误的时候,则被视为非法入侵,随之会有警报进行预警,计算机系统会迅速调整运作程序,阻止不利因素的破坏。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是复杂的,包含技术、设备、安全等多个方面,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将安全操作技术、防火墙技术、密码保护措施以及访问权限设置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系统,在不断地改进管理和技术的基础之上更好地进行网络安全防护。并且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进行规范和管理,为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何炎强立新单位: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分公司

计算机毕业论文:一体化教学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1.1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的弊端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院校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既先学习计算机理论,再学习计算机实践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传统的理论科目教学方式的延续,虽然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是由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进行,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分别进行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导致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多学生在理论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中无法实现应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刚性需求的理论知识在理论课上却没有学习到,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实践教学割裂的教学理念,让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始终不理想,在这种计算机教学活动的严峻形势下,应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1.2学生基础影响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纯理论知识或者纯实践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高,如果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因为听不懂教学内容而放弃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用一种深入浅出、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平台上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师每讲一点学生就可以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结合实践的学习,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实时结合,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可以运用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具象实践知识的理解,两种理解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的门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

1.3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普及,计算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高级的形式,现代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实践操作能力,或者是理论指导能力,而是对计算机理论、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要求,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能够综合拥有这几种能力才能够在计算机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为企业主体创造更多的价值。面对现代企业主体的这种人才需求形势,进行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只有坚持一体化的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用人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2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2.1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所以在专业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坚持以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活动中切实以计算机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教学的目标,以保证学生的就业为教育导向,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够明确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向,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让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能够完整的发挥出来。

2.2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仅只是从事普遍教授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该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有自己个人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领域,这是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领域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坚持将计算机教学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结合起来,明确学生的专业定位,才能保证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2.3以职业活动为优秀,确定课程设置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体化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打破计算机理论课程与计算机实践课程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让计算机教学活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为推动力,反推计算机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知识的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并根据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实际进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课程设置,保证在计算机理论教学和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好,实现好。

2.4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学习任务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就业是其最鲜明的导向所以教学实践就应该以就业后的计算机应用实际为目标,设置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情境。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模仿工作中的任务布置方式进行学习任务的设置,在教学活动中今早体验到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形式,以锻炼自身相应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养成,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体现综合技能的培养,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依据,开发新工艺、新方法,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2.5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模块化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和接受者,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实际的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中心点,设置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块,将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内容依据其自身的专业属性和性质特点分为多个相互连结的教学模块,在模块内部实现相应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同时根据教学模块的内容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能够系统、科学的对计算机知识有所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学情境和特殊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对计算机综合知识的职业应用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模块化教学是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支撑起了计算机一体化高效教学的主体内容。

3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实施原则

3.1先进性原则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时代技术,其在社会经济中不仅应用广泛、影响深远,而且其自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计算机诞生的几十年之间计算机技术已经更新了几代,技术进步和应用水平提升数量更是数不胜数。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这种发展和进步形势,必然会导致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变化,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育主体首先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更新换代只会越来越快,所以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一定要瞄准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前沿。因为从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学习到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工作应用本身就会有一定的延迟,而这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新兴的计算机技术认识不够深入,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计算机应用水平,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只有瞄准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选取当前应用领域主流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在经过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之后,其实际应用水平能够提升,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效果能够显现。

3.2技能培养原则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是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直接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所以在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技能培养的原则,认识到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基础。只有借助计算机的专业技能,才能展示出学生计算机的综合素质,才能表现出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独特建树,所以计算机技能的培养是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活动中要兼顾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和计算机实践知识教学,同时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3.3可操作性原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以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其应用的实效性是计算机教学领域应用最关注的问题,所以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形式设置等等都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自身的切实、可操作为最基本要求。计算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全面客观的反应专业课程现状以及计算机教育规律,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企业主体实际需求,同时一体化教学还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考虑院校的实际师资力量,保证对院校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让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切实、可操作,同时对学生的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应该与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等级标准联系起来,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以国家计算机专业等级要求为标准设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国家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4结论

计算机技术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时代技术,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所以在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活动中,顺应计算机应用的全新形势,采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是一种必然,本文从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计算机一体户教学实施原则三个方面一体化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为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水平提高提供支持和借鉴。

作者:李文竹单位: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毕业论文:英语写作计算机论文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丰富写作素材

分析初中英语写作的特点,主要是以场景描述为主,而这些内容之前由于缺乏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学生自身写作素材的束缚原因,导致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往往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只能苦思冥想、东拼西凑,造成了为写作而写作的不良循环。长期下来,学生就对英语写作失去了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而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将这一难题有效地解决。例如,通过网上检索不同的生活场景(购物、看病、借书、郊游、闲聊等),通过大屏幕播放,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去看、去感受。这样一来,无形之间学生的写作素材就得到了丰富。

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营造写作情境

动出发,这也就是说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才能更为深刻地接受知识的传递。英语写作也同样如此,好的写作需要生活经历加以支撑。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试图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写作的情景与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例如,笔者曾经布置学生写一篇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作业。课堂上,布置学生回家后去找老照片、去拍新照片,找出自己家乡变化的特点,从而完成写作。回校后,一部分学生通过ppt播放了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展示了自己家乡的变化。由于这些图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学生观后兴奋异常,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促进写作思维

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常常是中文式的英语,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习惯了用中文思维加以表达。这一问题尤其在基础薄弱的学生中母语思维的痕迹更加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纸笔写作方式转变为电子写作(e-writing)。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电子写作(MicrosoftWord)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单词和语法错误(红色下划线的为错误的单词),通过《金山词霸》软件或者《韦氏在线词典》等有效性地提高选词造句能力。

作者:梁允华单位:双辽市玻璃山镇中学

计算机毕业论文:自动化仪器仪表融入计算机论文

一、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从理论上来讲,自动化仪器仪表等电子系统主要涉及到多个功能模块,几个模块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类别。在此过程中将不同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自动化仪器仪表中去,其实现的效能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讲,实现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的融合的技术可以归结为以下内容:

1从微电子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微电子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多个芯片集成为现在的一个芯片,将其融入到自动化仪器仪表中去,不仅仅可以减少微控制器外围电路的扩展要求,使得电路分散免除外部干扰,还可以在实现仪器仪表可靠性方面发挥效能。

2从嵌入式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嵌入式系统作为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秀部位在于嵌入式微处理器,其成本低廉,功耗较小,可靠性强,稳定性好,是普通微处理器难以企及的,能够很好的被融入到仪器仪表中去。不仅仅可以实现自动化仪器仪表处理速度的提升,还具备较高程度的智能性和可靠性。尤其是采用8位和16位的单片机,可以为仪器仪表的智能化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3从网络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实现网络技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的融合,也是未来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尤其在网络协议和通信接口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展现,互联网应用开发力度不断强化,各类型企业应用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采用网络技术去促进自动化仪器仪表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

二、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相互融合的实现途径

针对于上述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仪器仪表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这两者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对此,我们应该积极为两者的相互融合创造条件,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注重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的理论研究自动化仪器仪表本来就属于交叉性学科,再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其中,如果没有健全的技术理论体系作为开展实践探索的依据的话,势必会给予自动化仪器仪表的信息化发展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将自动化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知识纳入到专业学习课程中去,为后来两者的相互融合打下夯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其二,高度重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的理论研讨,鼓励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合作,为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三,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其在促进理论健全方面的作用。

2给予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的融合提供支持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仪器技术融合,只有作用于实践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对此,应该不断为两者相互融合创造条件,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给予技术探索项目合理的资金支撑,鼓励在此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其二,积极将技术交叉融合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形成良好的技术融合氛围,鼓励就此形成技术交流平台,实现技术信息的优化整合,以保证两者能够更好的实现融合;其三,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将技术创新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鼓励更多的技术人才参与到实际的技术创新中去,从而更好的实现技术的相互融合;其四,高度重视技术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技术融合经验,以便制定更加完善的技术完善方案。

三、结束语

实现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的相互融合,是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计算机技术实现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该树立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浓厚的技术革新氛围,以保证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好的在自动化仪器仪表产业发挥其效能,实现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作者:李军伟张学军单位: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毕业论文:课程考核方法计算机论文

一、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专业优秀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主流机械三维软件的学习,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思路,并掌握三维实体的工程图方法。该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与测绘”、“计算机辅助工程绘图”,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辅助制造”、“机械设备设计”、“工装夹具设计”等专业课程,在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原考核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改革前沿用专业理论类课程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表现占分30%,期末考试占分70%。期末考试为上机操作,按试卷所给出的工程图完成三维实体的建模及工程图的。为一份期末考试样题,从卷面的评分标准来看,样卷对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考核,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原考核方法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U盘、手机等移动存储设备在学生中越来越普及,为防止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复制别人的考试文件、学生修改学号帮别人提交考试文件的行为,监考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考前对机房的几十台电脑禁用USB端口,考后帮多位学生提交文件等防作弊工作。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越来越广,有普通高中生源、单招生源、“3+2”和“2+3”类型的职校生源,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学生也越来越独特和有个性。在原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试占分70%,其得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通过该门课程,因此学生的关注点就放在了如何通过期末考试上,从而会出现多种教师想不到的作弊方法。对教师而言,要提高课程的通过率,压力也相当大,而这个压力无形中加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有一种被动学习的感觉,这个情况非常不利于课程的教学。

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改变课程考核的方法,释放教学压力发现问题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多次研讨和修改,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24X”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考勤占分20%,课堂作业占分40%,期末考试占分X%,其中X值由课程组教师在期末考试后依据学生得分情况共同确定。考核评价比例调整后,学生只需平时不缺课和完成教师安排的项目任务后就可以通过课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压力得以减少,从而教师和学生均能把关注点放在平时技能的教学和学习上。

(二)使用第三方变参化模型测试平台,杜绝考试作弊的可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在2010年尝试采用第三方公司推出的网络考试托管平台进行期末考试,极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效果喜人。如图2所示,该测试平台试题的模型形状一致,但测试平台提供给每个学生的参数表各不相同,最终答案也各不相同,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的可能。在正式考试前的两周,学生可以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给学生积极投身学习、不断超越产生极大的激励推动作用,并且考试全程可以进行分数和排名直播,刺激学生认真答题,争取好成绩。

(三)结合学校相应的专业技能竞赛,实现多方得益大多事物的改革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结合了学校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以多方得益为改革动力,遇到的改革阻力并不大。在学生方面,如果在期末测试时成绩达到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的办证成绩线,就能在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中获奖,学院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另外,学生可以自愿办理该平台含金量较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教师方面,采用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可以轻松快速地从题库选题、定制并考试试卷,考试结束即可成绩表,无须人工阅卷,期末工作量大大减少。同时,课程组教师也完成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学校方面,由于学生一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就意味着参与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最终通过第三方网络考试这个公平公正的测试平台,为学院选拔出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在第三方公司方面,学生办理证书后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从而支撑公司的运作,开发出更多的变参化模型,使网络测试题库更加丰富。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成效

(一)学生学习热情高了自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后,学生在参与学习时就像是参与了一场游戏,对学习产生了热情,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反映在模拟考时自己成绩不理想,在后面两周里勤做练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而学习能力差些的学生在参加模拟试后反映,还是好好的重做好课堂作业,期末考试过线太难了,尽能力去考,得多少分算多少,算是锦上添花。如果仅仅是增加课堂作业的比重,不改变课程期末考试方法的话,学生是不会这样重视课堂作业的。

(二)课程组教师教学交流多了由于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平台结果,课程组教师真实了解到自己和别人的教学效果,课程组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多了,如向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请教学方法,课程组教师对学生在测试中没掌握的技能点进行研讨,课程组教师间相互听课等。

(三)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得好名次“计算机辅助设计”考核方法自2010年改革并实施以来,为学院选出了多名三维建模技能扎实的学生,在参加各级相关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表1所示。其中,2010年由首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选出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项目,获得全国第一名,创造了广西自治区最好成绩。

四、结论及展望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取得圆满成功。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完全可以把竞赛、证书、教学溶合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学到技能,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辛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在表面上看只是改变了期末考试的比重,但小小的改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工作,只有找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平衡点,课程改革才能真实落地生效,否则课程改革只能是寸步难行。

作者:关意鹏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毕业论文:服装CAD课程计算机论文

一、解决办法

(一)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相融合,突出体现实践性服装CAD具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放码、排料等一系列模块,每一模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工具,服装CAD要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做出以下两方面调整:首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将服装CAD融入到每一门与之相关的专业课中。譬如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结束后,再学习服装CAD中的款式设计软件,款式设计课程的最终作业要求学生由服装CAD来代替原来的手绘款式设计,这样就将原有的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与服装CAD款式设计这两部分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学时分配上服装CAD的款式设计在原有的服装CAD课程中占用学时不变,两门课程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接触软件时已带有任务性,有目的的学习加上教师的讲解比传统学习方法更适合对软件的领悟与掌握;同样,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服装CAD结构设计模块相结合,结构设计课程要求完成手工纸样设计,再由服装CAD完成电脑绘制结构制图、完成工业样板;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课程可与服装CAD课程中的放码、排料模块相结合,学生比对两种方式完成的作业,既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又能体会服装CAD确实使企业提高实际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管理便捷等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服装CAD的认识。其次,在课程先后时间安排上要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符合,也就是是遵循企业中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业样板—放码—排料—成衣的先后顺序,那么,不但在时间上要符合,而且完成的效果同样也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款式设计课程开始时,必须将市场上最新的款式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是说要紧跟市场,以新的设计和款式代替陈旧的款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按照企业中的模式,将设计转化为成衣。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思想要转化成真实的产品,这是一个符合企业真实情况的“大任务”。

具体操作顺序是根据已设定的款式图完成手工结构设计,然后由服装CAD修改或重新生成手工样板、工业纸样,最终在服装生产工艺课结束时获得最终成衣。也就是说,这个“大任务”是由不同课程下的一个个“小任务”组成的。整个教学模式下的各个课程,在时间上既是相互独立的,在内容上又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互相印证的。表面上看课程是分散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同时课程相互关联、承接、递进,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共同增长。在这种模式下,除原来课程的考核方式外,学生自行组织的静、动态展演也可作为一项考核方式来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物的展示中产生成就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模式的实现下,每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体会到做设计师的角色,更深一步领会企业生产过程,因此,服装CAD是融合设计师思想,使服装设计更加科学化、高速化的技术。更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服装CAD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学以致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也激励了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的双赢的促进方式。

(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原有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已不能真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针对服装CAD应用型特点做出调整。把原有的灌输型教学方法改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只需在课程开始时首先布置以上所述的“小任务”,各个“小任务”由于“大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教师授课时可直接讲授工具的用法,然后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加深对具体工具的用法,期间对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互相讨论或直接由教师指导完成。由于是带有问题性的、任务性的学习,这种方法直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领悟,要比教师直接灌输讲授这种方法更有效。

(三)选择多软件学习,提高硬件配套设施利用率国内外服装CAD软件种类繁多,教学授课所使用的软件选择余地较大,在教学中不可能把所有的软件都放到课堂上进行学习,这是教学设备和教学计划所不允许的。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在多数服装企业中应用广泛的软件,而且其功能、操作习惯符合我国服装行业习惯这样要求的2~3个软件,以一个为主,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另外两个为辅,以案例方式在软件新的功能上以及不同软件的区别上向学生介绍,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学生对市场上主流软件并不陌生,即使在就业后遇到没接触过的软件入手也不会感到困难。因为服装CAD软件在功能模块上的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各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点,深入了解和学习2~3个软件后,其它则正如我们所说的会触类旁通,并不困难。另外,在服装CAD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服装行业以及服装CAD的未来发展趋势,所选择的服装CAD要代表实际生产中的新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软件在教学的同时要与开发商保持同步升级和更新。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离不开配套的硬件设施,正如前面的内容所提到的,学生带有任务性质的学习最终目的是通过服装CAD技术获得成衣,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仪、打印机、绘图仪等专业设备,可建设专业电脑机房,软硬件设施不分离,这样授课的同时可让学生直接输入或输出1:1纸样,进行修改,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认识,是对学习过程和生产实践过程的更深层次的掌握。

二、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高效化和便利化,服装CAD技术成为服装专业大学生进行从业选择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传统服装CAD教学已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培养已出现弊端。服装CAD课程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紧密的联系,新的教学模式中,理念是把服装CAD和服装专业教学结合,强调知识的融合与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多位一体化,实际授课内容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及运作模式,软硬件配套设施紧密结合,学习中更注重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主导,能使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好,更能主动挖掘知识点和探究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不但解决了课本中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情况,更能体现服装CAD课程重应用、重实践的理念。在以上教学模式发展及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加强课程的建设,从而深化发展服装CAD的教学,切实推动服装CAD的应用。

作者:张瑶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计算机毕业论文:安全维护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其正常运行的条件对外部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湿度与温度不符合标准,那么就会导致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不利于计算机正常运行,也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确保计算机外部环境符合条件,从而提高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

1.2有利于资料的保存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运行的一个平台,若想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就必须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但在计算机实际使用中,如果没有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必要的维护,那么会导致其出现死机、自启动等现象,可能会使计算机中的资料丢失,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所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安全维护,有利于信息资料的保存,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1.3有利于保护计算机设备在计算机运行时,如果发生故障必然会导致各种硬件设备被烧毁,甚至是计算机报废,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平时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定期进行保养,从而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工作,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

2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析方法

2.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通过“看”、“听”、“闻”、“摸”等去分析和判断计算机硬件故障。看主要是指电阻电容的引脚是否有短路或断路、板卡表面是否有烧焦现象、插座和插头接口是否有松动等;听是在计算机及设备运行中是否有非正常的声音;闻是闻主机、板卡是否有烧焦的气味;摸是指检查直插式器件的芯片和插座安装是否插牢,并用手触摸显示屏、CPU等硬件感受其温度,从而判断计算机是否安全运行。

2.2电路检测法电路检测法较多,比如电压法、电阻法以及电流法等,这些方式往往是采取对负载电流、直流、电源工作等的检查。

2.3短路、开路法在检查过程中,将部分电路进行短路或者开路,观察它们相对应的电压、电压及电阻值,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故障的检测和判断。

2.4系统最小化检查法系统最小化检查法包括两种,一是软件的最小系统由主板、显卡、内存、硬盘、CPU、键盘、鼠标组成,二是硬件的最小系统包括CPU、主板和电源。最小系统法主要是对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进行判断。

3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相关措施

3.1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计算机主板上包含许多引脚、插口等,可以通过防止静电与形变进行安全维护。由于静电会影响电路,造成元器件的损坏,难以实现控制芯片组和协调电路,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一旦主板变形也会给计算机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要把主板平稳细致的固定在机箱上。

3.2对CPU的安全维护CPU,称为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优秀,高压和高温都会对其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风扇对CPU进行散热,但如果运行的程度较大,风扇散热往往难以达到要求,持续的高温高压会影响CPU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CPU的烧毁。因此,在平时使用和维护CPU时,应根据计算机的使用特点及对计算机功能的需求,增加一定的散热辅助装置,从而确保计算机正常使用。

3.3对内存的安全维护对计算机内存安全维护来讲,只需确保内存不超频即可。内存安全很少受到计算机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内存满足CPU性能的发挥存在瓶颈,时常会出现超频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计算机黑屏。因此,在对内存进行维护时,必须确保内存不出现超频现象。

3.4对硬盘的安全维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多数是机械硬盘,内部结构复杂、精密,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那么磁头将会碰到盘片,造成硬盘上数据的丢失,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移动主机或者硬盘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发生震动。

4总结

在平时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应注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文对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相关介绍,在日后对计算机进行使用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除尘等,避免因浮灰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从而确保计算机及其设备安全、稳定性运行,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健康发展。

作者:潘小艳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毕业论文:安全评价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联网软件中存在的风险

1.1计算机设备安装带来的风险计算机设备的安装分为软件安装和硬件安装,计算机硬件一旦安装错误将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运行,严重者可能导致整台计算机的损毁,所以计算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进行主机的连接,网络的连接,计算机外围设备的连接等操作,这些操作一旦出现失误,后果是将是无法挽回的。另外,计算机设备安装也存在强制安装、修改本地设置、收集用户信息和推送广告等恶意操作。这些恶意操作都会给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是危害。

1.2网络数据库带来的风险数据库,是数据的存储中心,网络上各种数据都被存放在数据库中,如果数据库产生数据隐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越来越大,需要存放的数据急剧增加,各种私密的信息和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系统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1.3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实际操作包括简单操作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要求操作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比如,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安全维护工作的时候,如果由非专业人员操作,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技术安全问题,甚至造成重要文件丢失或数据源丢失,这些都会对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损失。

1.4联网软件安全标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各种具有兼容性的应用软件应用而生,这些软件的用户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占用大量网络资源。目前我国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针对单位和个人的一些要求,但也只是在对软件强制安装和难以卸载,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浏览器的劫持和广告弹出等违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些恶意行为进行了说明。联网软件安全标准主要是从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和运行安全等方便做出规定的。因此对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运行安全等各种机制的完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

虽然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一体化操作,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分析仍然是必不可缺的。

2.1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之前,一定要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及其操作对象,只有先明确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和操作对象,才能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对于个人来说,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个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式,以便更好的实现联网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使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提高操作的熟练度,以保证公司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和信息安全并增加公司的盈利。

2.2搜集安全评价的信息确定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目的以后,就要搜集安全评价所需的信息。只有全面的搜集相关的信息,才能为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才能进一步进行网络安全评价。

2.3选择安全评价的方法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具有科学性,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不好方法,既浪费了时间、金钱和精力,又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合适的方法则能事半功倍。评价的方法有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两种方式,短期评价就是每隔一个时间段就对安全性能进行一次评价和风险评估,而长期评价是偏重于从整体上对安全性能进行评价。无论是短期评价还是长期评价,都可以达到基本的要求。

2.4实施评价工作确定了目标,搜集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就需要开展评估操作了。安全评价是整个操作工作的主体部分,评估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出现错误,都会给整个评价分析过程带来麻烦。

2.5总结评价结果完成计算机联网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各个操作步骤都之后,就需要总结评价的结果了。评价完了不代表全部工作就完成了,总结也是安全评价的一个部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主体流程都完成之后,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在总结过程中可以发现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得以处理。另外,将此次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的评价分析结果存储起来,也会给以后的评价分析工作提供参考,减小日后评价分析工作的工作量,减少资金投入。

3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意义

3.1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对于计算机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才能保证计算机其他各项功能的实现。

3.2减少故障的发生安全评价能够发现故障的所在,并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所提供的措施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进而维护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各项功能的实现。

3.3方便用户的操作随着安全管理的自动化,用户操作起来也越来越方便,一旦出现问题,用户便可以用可行的操作步骤进行对问题的处理。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方便我们的生活的同事,也出现了许多相应的问题,计算机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以防止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而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度安全评价研究就是在便利人们的联网安全以及联网安全意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计算机联网软件,更好的让网络方便我们的生活。

作者:徐晓丹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毕业论文:实验教学计算机论文

1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校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深度不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领导及老师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正是因为这种比较浅陋的认识,导致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仍从属于理论教学。大部分老师只是将计算机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工具,没有体现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高校都缺乏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硬件实验系统,也没有比较完善的考察办法,这样就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认识的不到位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2)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问题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而且验证性实验比较多,缺少创新性实验。这使得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求。这一方面是受限于高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高校的硬件条件,当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教学中就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构建小系统、开展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验证性实验,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由于实验教学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做出科学的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单一的、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缺少创新和改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另外,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将所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讲授剥夺了学生的提问和独立思考,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这不仅让他们失去了听讲的兴趣,而且还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资源;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也是非常低的,不能更换地促使学生快速成长。

(3)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的问题。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都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也都很平常,没有展现出从事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优势。而且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设备和手段也是比较落后的,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设备,这种教学环境下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2改善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

(1)高校要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高校要想取得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的飞越就必须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只有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才能更加地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当高校重视了计算机实验教学就可以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而且只有深刻地认识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才能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因此,高校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是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不断的优化、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相关单位构建新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要根据计算机实验内容的应用广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增加新的实验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方面也做出相应的改革,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不能一味的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比如说学生中思维活跃的学生比例较大时,就可以采取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多讨论、多发问、多动手,这种教学方式才更适合他们;而对于那些思维比较缓慢的学生也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成长。

(3)提供教师素质、完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本身的数学水平就差,怎么能期望老师教出优秀的学生。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老师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专业能力也很平常、教学经验也不丰富。所以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面要加强老师的自身素质。另外,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也相对落后,这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重大的。所以高校要不断地完善计算机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升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要想解决和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就必须采取综合的改革措施,从转变高校认识开始到提供教学人员素质、更新教学设备。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季宏宇孙静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基础部

计算机毕业论文:会计信息工作计算机论文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具体步骤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比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复杂很多,其控制过程从对人的控制扩展到对计算机和人的控制。计算机的处理过程具有集中性、连续性,随着计算机的数据存储载体变化以及共享程度的提高,会计中财务账簿控制系统渐渐失去作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做好对审计内部控制的加强。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产生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初步熟悉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从原始的数据凭证到最终的各种报表的输出,整个过程现在审计前有大致的了解。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可以与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座谈、查阅资料或者实地观察等来跟踪业务处理方法,从而了解企业审计单位信息的内部控制方式有哪些,从而有利于今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完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对于一个健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即便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也不一定能够被有效执行,因而必须对其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检查这些必要的控制制度是否在执行或者由哪个工作人员执行以及使用哪种方法执行。通过了解以上执行情况,从而把握其系统的可靠性、完备性以及可依赖程度,最终做出综合评价。同时,审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审查文档和有关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把握系统的流程,确定实际情况与规章制度的要求差距在哪里,并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测试之后,进而需要对内部控制情况做出详细的评价。评价过程遵循客观、公平、严格的准测。一般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评价初步的审查结果,评价被审计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哪些是比较满意的工作,哪些工作略显不足。第二,评价内部控制情况符合测试的案例,其具体的符合程度是多少。是否真正能够按照其要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三,上述的两种情况,其可靠性有多强,是否能够真正的为计算机会计信息审计工作服务。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当前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当前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多数企业的计算机会计信息对各种分散的交易数据常常会收集起来,放置于计算机的中央存储器中进行存储。这种统一的存储方式加大了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有时候由于黑客攻击等计算机遭受病毒入侵,造成了数据的泄露或者损坏,缺乏相应的安全性保护机制。其次,对于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大。虽然现在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不能够真正的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其监控和管理的力度不大造成。最后,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普遍不高。我国的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不够,在进行操作时实际能力更差。有些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没法充分的掌握和理解,一旦发生风险也不知如何控制,因而极大的增加了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难度。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一般说来,现阶段使用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有对会计软件进行审计、对会计数据文件进行设计、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设计等。其次,需要企业建立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规章制度。当前条件下,开展会计工作不能再如以前那种墨守陈规、没有变通的会计工作,而应当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努力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更加适用于企业本身的操作流程。与此同时,还需要从长远的发展看待会计工作的进行,将操作的规章作为具体的指导方针,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最后,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严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其补充自身的会计知识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知识,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只有真正加强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其信息处理水平,才能够保证现代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整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内部结构都与会计信息化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审计的时代,充分了解审计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初步审计工作,从而能够更完整的获取被审计单位信息。总之,只有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做到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才能够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才能够促进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艳单位:河北省黄骅市审计局

计算机毕业论文: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论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教育,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与学习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平等的学习主体。这样当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的平等身份时,自然会减轻心理负担,会意识到教师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自己的朋友,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对学生多肯定、多表扬。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羞涩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上机实践,敢于发表新见解。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哪怕很小,也要予以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出错了,要婉转地指出,引导其改正,鼓励其再接再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对立而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从情感上亲近教师,进而能够将这种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上来。有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就迈出了有效教学坚实的第一步。

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有效的计算机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展现个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理论灌输,实施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积极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而不再是机械的理论记忆,从而可以真正地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社会的需求,成为应用型人才。如在学习Photoshop图片处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需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式的讲述,而采用边讲解、边练习、边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所喜爱的电视剧、电影的宣传海报以及学生所喜爱的各类杂志封面等素材入手。这样,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借助操作平台,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之后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亲自上机练习所学内容。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机械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而是利用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了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挥个性,展开想象,以宣传学校为主题来进行宣传画的设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这样的环节从内容上来说,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热爱,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设计极具开放性,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这正是加强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实践证明,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符合计算机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全面掌握。

三、结语

总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机械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突出计算机的学科特色,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为指导,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从而能在实践操作中内化理论、提升认知,促进知识与素养、技能与能力的全面提高,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有效教学。

作者:杨昆单位:河北省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计算机毕业论文:信息管理中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的结合,营造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国内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国内很多行业提供了信息管理技术保障,促进行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媒体技术进入数据库领域,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数据库技术主要特点是:数据的组织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可控冗余度和数据的灵活性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具有组织性的,不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的排列,数据与数据之间是具有相互关联的,按照某种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从整体上看,具有完整的、清晰的组织结构形式,而数据库的共享性更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营造数据库重要目的之一。作为具有共享性的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资料的共同使用,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使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数据库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根据数据的修改,新的数据项和数据类型变化,可以做到不需要对原来的程序及数据进行修改,从而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仅是数据储存的“可移动仓库”,还拥有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的查询和数据的编辑修改等管理功能。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或调取、查询方便构建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效率、便捷的工作效率。

2加强信息管理、注重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措施

随着社会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应重视计算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诚信明礼,注重与人合作,团队协作意识强;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爱好鲜明,有较强的表现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业精神。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懂得自我保护。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开展专业认知培训课程,使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解IT行业、了解职业岗位操守、了解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养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员工形成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操作技巧的掌握,进而使用企事业文化,提高实践技术能力,培养人才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对信息进行采集于组织、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维护与管理,培养人才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规划能力及战略数据规划能力等相关不等强度的工作内容。提高信息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使用的重视程度,熟练并掌握可想数据技巧,从实践上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工作实践能够根据业务流程分析并创建能够使用的具有数据完整性约束、索引和查询数据等工作内容。加强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管理技术基础和原理、信息产品及其流通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管理的发展环境、信息管理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等等专业性能的了解及掌握。开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课程培训,实现技术查询和操作、保证数据安全型和参照完整性、使用事务及完成指定业务的工作训练。加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实行信息管理评价机制,把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掌握及日常维护管理列为员工考核升迁的基本标准,从根本上调动管理阶层和员工对计算机数据库使用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实现“人力科技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加强信息管理、重视人才培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应提高全体职工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从而形成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对数据库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这必将对数据库技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数据库技术与新出现的各种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必将数据库技术引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加强信息管理、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注重人才培养是当今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

作者:谢小波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