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5 03:1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大学计算机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低效课堂是指学生到课率不高的课堂,学生到课率不高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主要研究了低效课堂的成因和整改对策,探索了几种杜绝低效课堂的方法。通过在大学计算机毕业班创新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低效课堂的成因
1.学生内心浮躁、迷茫,大部分学生已无法安心深钻技术
毕业班学生临近找工作,又要忙着参加各大招聘会,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写简历、找工作的事情,很难静下心来安心地学技术。
2.学生觉得剩下来在学校的时间短,即使上课也无法对找工作产生直接帮助
课时安排不够,真正上新课内容的时间较少,开设的编程课程难度也比较大,学生根本无法把一门技术学到可以通过这门技术去找一份工作,这样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上了课也无法完全学会,对找工作也没有直接帮助,导致上课积极性较差。
3.辅导员和老师对学生的掌控能力较低
因为人事变动较大,基本上到毕业班的时候,辅导员都是换了好几次,辅导员对学生的感情、威信都没有形成,辅导员说的话效果也很有限。这样,老师的权力和影响力就更小了,每次强调要上课,每次点到效果都不大,学生也不怕。因为学生觉得老师最后还是会让大部分人通过的,就算不过也可以补考,补考不过就清考,最后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行,所以毕业班的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怕老师,怕挂科的压力也较小。
4.课程安排得比较分散也是学生不去上课的原因
比如说考研的学生,他想今天上午做一套模拟题,结果上午有两节课,这样就没法完成自己的计划。所以,学校应该把毕业班的课集中排在两天以内上完,后面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对于毕业班“低效课堂”的现象,实施整改对策
1.要重视毕业班教学为什么会出现“低效课堂”,而其他非毕业班却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学校给毕业生的印象是本科到了大四,专科到了大三上学期,就可以出去实习找工作了,没有强行的措施规定学生必须呆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程。学校应要求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必须全部在校,在保证上课到课率、考试合格的基础上修完所有的课程,都合格了才能出去实习、找工作。这样一来,到课率得到保证,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2.严格考试管理和毕业证发放
现在考试不收费,而且每次改卷要求也比较宽松,即使挂科了,补考要求也很松,即使补考不过,还有清考,清考再次放松。反正不过就一次一次考,最终还是会放松让他过。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再惧怕挂科,学生压力过小,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度极弱,毕业班也没有奖学金,就算挂科也没有太大影响,何况学生最后一周一般都会“抱佛脚”,临时突击一下,大部分学生都会通过考试。建议严格考试、补考、清考制度,不放松考试标准,不通过就缓发毕业证,直到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这样学生才会有压力,才会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重视上课。
3.组织全校师生参与讨论,调查所在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无低效课堂存在,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善于及时总结
教研室要经常开展研讨活动,教师之间互相提出有效建议,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教育疏导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解决出勤率低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觉、自主学习对个人发展的意义,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4.加强教师培训,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
明确高效的标准,用标准严格规范课堂教学,如学生学习兴趣是否高涨,研究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学了之后是否有观点生成、能力提高。制定了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方法是科学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情绪是积极的,教师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学生的状态是自主、合作、探究。(2)流程是简洁的。较好地体现高效课堂的三大环节,即快乐自学、激励导学与展示、务实反馈与训练。(3)兴趣是浓厚的。(4)负担是适中的。呈现的知识不多不少,作业当堂完成,测试发挥诊断功能。(5)课堂环境是生态的。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环境阳光、合作氛围积极、整体情绪快乐。(6)课堂价值是实惠的。课堂教学达成率高,学生知识掌握扎实,课堂效益最大化。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真正做到“五让”,能让学生自学的就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就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
5.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要深刻认识到教学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价值,并使其与课程有效教学相适应,同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我们要用全新的评价方式来判断高效课堂,哪个老师把全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他就是一位好老师;哪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收获,他就是一名好学生;哪节课能让学生的能力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一节优质课。让“不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成为我们的共识,更成为我们评价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围绕导学案自学,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解决方案,师生归纳提升,教师评价反馈,学生整理学案,课后分层训练。
6.严肃课堂纪律,及时向学生说明上课的重要性
每次上课都要管理课堂情况,上课之前要点名,超过次数没来的直接挂科。重新强调党员、预备党员、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上课,同时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要求每位党员和班干部负责督促一个寝室的到课制度,督促其他同学上课。辅导员和任课老师沟通合作,通过主题班会和日常谈心工作,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职业认识,帮助学生共同构建职业规划目标。
7.进行课程改革,改善实验环境和质量
前面几个都是治标的,这个是治本的。前面几个对策很可能使学生到课率高了,但是人在心不在,听课率依然低下,学生不是主动去学习的,而是被逼迫学习的,依然是“低效课堂”。实验环境需要更新电脑设备,实验设备太陈旧,也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兴趣。建议增加实验室建设投入,吸引学生留在学校搞科研、搞项目开发等。
8.增加某些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对就业有直接帮助的课程课时量
让学生集中精力真正把这些课程技术学到手,找这个方面的工作,学生自己感兴趣才选择的,积极性自然高,然后深入学习有利于找对口高薪工作,也会给学生带来较大收益。也就是毕业班模仿培训机构的模式,培训要交几千上万元学费,三四个月都有学生愿意上,就是因为的确对就业有直接帮助。反观现在的情况,学生一个人上多门课程,每门课程课时都很少,每门都没有精通,每个方向都不足以找到工作。计算机编程开发常见的语言就有十几种,学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都精通,招聘单位也只要求你会一门开发语言即可。
9.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监督和管理制度
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实时监督,对上课不符合有效教学要求的教师,责令其整改,以评价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和规范。对上课不做实验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扣考核分,限其整改。教师要落实有效的作业布置,就要加强作业、练习量的分层控制,不能过多过滥,也不能过简,一定要精选。对于毕业班,可以执行开课不是一个班所有同学都去上,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自己相关方向的课程上就可以了,只要最后学分修满就可以。学生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课程,自然会去上课,就不用担心到课率的问题了。
我们要举一反三,杜绝“低效课堂”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学风教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大学生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摘要:本文提出了在财经类大学开设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一种新思路,即结合财经类大学的特点,把目标定位为培养信息化技术型人才,在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适合的课程体系和全程教学计划,最后提出一种搞好实践环节的思路,保证学生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信息化人才;实践教学
1背景
作为我国著名的财经院校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财经、政法、管理等学科具有较大优势,为了更好的满足这种需求,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200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上级部门批准,正式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计算机本科生,为办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应该明确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作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 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了香港最好的3所大学,实地考察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具有财经背景的大学,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
2国内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为了开设好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有用的人才,我们对国外、香港和内地的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开设情况作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原则。
a 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外出学习调研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了能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系成立了学科调研小组,首先对国内外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院)进行网上资料搜索,对所搜索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将不同学校分为三类:著名大学、与我校同性质的大学和该专业办学有特色学校,确定调研重点学校;其次,根据我校特色及所开专业属性,定制调研内容;即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制定调研方案。
b 多方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
根据调研方案,我系组织部分老师多批次外出调研,具体地域有:北京、华东地区、武汉,具体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等。调研的重点是新专业开设的学科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到一处,尽量与对应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专业建设、师资结构、毕业生定位、就业、教材建设、实践性环节,今后的发展方向、远景规划以及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观考察部分单位的实验室。
c 耐心求教,以期得到办学真谛
调研期间,由于诸多原因,调研工作也不顺利。我们就采取“狗仔”战术,跟踪采访求教,不达目的不罢休。由于有时有关人员工作很繁忙,我们就一直等候,直到他们开完各种会,再向其讨教有关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国内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情况。
2.1国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从著名的Computing Curricula 1991到现在尚未完成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目前称为CC2005),中间经过了十多年。万维网Web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使得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C1991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在一起,而CC2005包含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CCCS(计算机科学)、CCCE(计算机工程)、CCSE(软件工程)、CCIS(信息系统)和CCIT(信息技术)。其中CCIS与我们国内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接近。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01-2005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06年也正式推出了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这四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以有效地指导不同办学单位的定位,鼓励按照多规格发展思路办学。
我们研究了UC Berkeley、Stanford、Princeton、GeorgiaTech等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发现各大学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吸纳了CC2005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例如Berkeley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的课程;Princeton开设了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向;Stanford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而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始采用全新的ThreadsTM培养方案。ThreadsTM培养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课程的方法,代表了课程设置多元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构建了一种长期的动态的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自我调整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并给予了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将个人学习计划纳入市场大环境中的机会。
2.2香港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上的资料收集,我们发现香港的同行也十分重视CC2005的课程体系,在他们的课程改革中也参照了该体系的思想,而且大家都非常重视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港大和中大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在人文和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
香港大学率先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他们的课程方向基本上体现了CS、CE、SE、IS这4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关于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而过去国内外大学都很少开设。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从事系统集成工作,即使将来做研究,具有系统集成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大学的CS、CE两个方向的设置非常明显。而且他们正在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准备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使得学生在高年级能够进行专业分流。中文大学有一个非常成功的work-study项目,学生保留学籍到公司工作半年到一年(相应地延长学籍),然后回来做毕业设计,每届学生有50%以上选择参与该项目。
香港科大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也有CS、CE两个方向。他们非常重视程序设计能力训练,有5门编程课程。另外,科大对于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等课程,设置了“honor track”(优秀学生班),进入优秀班的学生大约为全体CS、CE学生的1/8,共30名左右。学生并不固定,需要通过任课教员的考试或认可,并没有强制的成绩限制。优秀班授课广度深度和教学进度都高于普通班。优秀班的成绩评定不受正态分布的限制,完全是教员说了算。
2.3国内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开设情况分析
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优秀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中,对知识结构要求包括: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
根据实地考察,分析国内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现状可知:
1) 工具性知识基本普及,其中最好的是外语、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也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方法论、科技协作和科技方法等“软科学”方面还需有所提高。
2)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具备了普及条件,各校普遍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起到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作用,如:上海财经大学通过4个限选模块突出强化法律类课程。
3) 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各校表现出差异不大。数学、物理教学在各校中普及,只是在数量上的差异。
4) 工程技术方面,各校表现出较大差异,也体现出部分学校对该方面教学的差距。传统的工科高校,课程偏“硬”,硬件试验课程比较多;而综合类特别是以社科类为主的高校课程设置偏“软”,以原理课和软件分析设计的课程居多。教学较好地进行了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素质培养。
5) 经济管理知识方面,各学校基本上开展了这方面的基础教育。
6)工科知识方面,有些学校结合自身背景,开设了有关光电、机械、微电子等工科基础知识课程。
7) 各学校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的实力和条件,专业知识的组织有层次,能够适时更新;同时都努力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重视教学的实效。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类。统计表明,各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类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强、前后衔接有序,注重基础,勇于开设新课。但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各有所侧重和不同。课程的命名细节不尽相同,个别课程在归类上不尽相同。
公共基础课的普遍性最强,仅存在少数非普遍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如英语等。专业必修课的普遍性也较强,但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普遍设置的课程:如武汉大学的计算机图形学等等。
差异充分体现在对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在计算机学科的纵深层次、实用计算机技术、理论基础与技术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各具风采。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方向一致,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差异。
3财经类大学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建议
3.1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需求与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 ,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构上不合理。
如图1所示:计算机人才培养应是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金字塔结构,为了保障国家根本利益:必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优秀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科学型人才;为了大部分IT企业的发展:主要开发满足国家信息化需求的产品――工程型人才;为了企事业、国家IS的建设与运行(主流需求)――信息化技术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已经不能容纳目前的办学规模,而信息化社会有很大的、长远的对信息化建设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没有哪个专业在满足,而 “计算机专业”应该是最靠近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以“规格分类”为优秀思想 ,实现总体结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
图1 人才需求金字塔结构
科学型: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工程型: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的代价以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
应用型:承当信息化建设的优秀任务,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于我们对于保险、民航、气象、地震、大学等中国大型机构中信息技术部门人员所占百分比的调查,信息技术人员占2%~2.5%,同时,在各种企事业机构中信息技术人员占比率在逐年增加。信息技术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知识体系,其基本目标是:围绕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以及个人)的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
财经类大学一般具备经济和管理的特色,培养的学生懂经济,通管理,特别能理解各种组织机构的需求,所以其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懂经济、通管理同时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较好的创建信息系统。所以财经类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适合培养目前比较紧缺的人才――应用型(信息技术型IT)人才。
财经类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是: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型、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具有较广泛的通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实践环节的锻炼,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行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和技能。他们在理论上,应理解各种计算技术,这样一种理解应该能够直接指导为满足用户需求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在实践上,应善于系统集成,善于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提供最优的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路线,有效地对系统运行实施技术性管理。
3.2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
财经类大学计算机专业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型方向,表1主要是CC2005中IT与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取向比较。
表1 CC2005中IT与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取向比较
从表可以看出,IT方向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集成程序设计技术,人机交互,信息保障与安全,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平台技术,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架构与集成,社会知识与专业素质,Web系统和技术。
1) 信息技术基础
其中包括基本概念(17学时)、组织机构的信息化(6学时)、信息技术发展史(3学时)、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学时)、典型应用领域(2学时)、数学与统计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学时)。
2) 人机交互
人的因素(6学时)、应用领域中的人机交互问题(2学时)、以人为中心的评价(4学时)、开发有效的人机界面(9学时)、易用性(1学时)、新兴技术(2学时)、以人为中心的软件开发(5学时)。
3) 信息保障和安全
基本知识(3学时)、安全机制与对策(5学时)、实施信息安全的相关任务和问题(3学时)、策略(3学时)、攻击(2学时)、安全域(2学时)、计算机取证(1学时)、信息状态(1学时)、安全服务(1学时)、隐患分析模型(1学时)、漏洞(1学时)。
4)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基础知识(8学时)、数据库查询语言 (9学时)、数据组织和体系结构(7学时)、数据建模 (6学时)、数据库环境的管理(3学时)、特殊用途的数据库(1学时)。
5) 集成程序设计技术
程序语言概述(1学时)、系统间通信技术(5学时)、数据映射与数据交换(4学时)、集成编码(4学时)、脚本技术(4学时)、软件安全实践(4学时)、其他相关问题(1学时)。
6)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3学时)、路由与交换(8学时)、物理层(6学时)、网络安全(1学时)、网络应用领域(1学时)、网络管理(6学时)
7) 程序设计基础
基本数据结构(10学时)、程序设计的基本要素(9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9学时)、算法和问题求解(6学时)、基于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3学时)、递归(1学时)
8) 平台技术
操作系统(10学时)、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3学时)、计算基础设施(1学时)、企业级软件、固件、硬件。
9) 系统管理和维护
操作系统(4学时)、应用系统 (3学时)、与系统管理相关的活动(2学时)、管理域(2学时)
10) 系统架构与集成
需求(5学时)、采购 (4学时)、集成(3学时)、项目管理(3学时)、测试和质量保证(3学时)、组织机构环境 (1学时)、系统架构(2学时)
11) 社会知识与专业素质
信息技术专业写作 (5学时)、信息技术行业与教育发展史(3学时)、计算的社会环境(3学时)、团队合作(3学时)、知识产权(2学时)、信息技术应用涉及的法律问题(2学时)、组织机构的环境(2学时)、职业操守规范与责任(2学时)、隐私和公民权利(1学时)。
12) Web系统和技术
Web技术(10学时)、信息体系结构(4学时)、数字媒体(3学时)、Web开发(3学时)、漏洞(1学时)、社会软件。
同时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科类是强势的特色,计算机专业目标定位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很强的实践能力,既扎实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具备基本的经济、法律与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技能、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主要能从事财经、政法领域,兼顾其它领域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还应该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等相关课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总学分为166学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占了50学分。公共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占8学分,实践环节占14学分,只有94学分可用于专业课程,下面是专业相关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
(1) 专业基础课
(3)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中我们提供了较多的课程,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学习。
3.3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学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对实验教学来说就是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专业综合实训与校外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共同实现了“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实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优秀,本着“厚基础、强理论、重应用、促交流”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水平的、适应性强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其次,在实验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基础操作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通过开展综合应用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与团队精神;通过开展创新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最后,要搞好实践教学,需要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我们实践教学规划的原则如下:
a) 以教学改革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b) 以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基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其密切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c) 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敬业爱岗、人员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
d) 加强实验教材和精品实验课程建设,出版系列特色实验教材。
4结束语
我们认为办好计算机专业“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
1) 定位和特色。我们认为在中南财经类大学的计算机本科教学应该定位于应用技术型,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很强的实践能力,既扎实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具备基本的经济、法律与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技能、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主要能从事财经、政法领域,兼顾其它领域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2) 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专业规范,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法、管特点,改进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全程教学计划。同时将专业课程下放,在第一时间与新生见面,提高专业稳定率。
3) 强调学科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体系上,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搞好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实习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推进实验教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如何结合实际提高教学效果”这一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指出大作业正是这种探索的一种有效的结果。
关键词:大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1引言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通常采用1+x模式的课程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就是其中的那个1,与其他X门课程相比有两个显著的不同之处。首先,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面对的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课时间为大学第一学期,一方面这些学生要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另一方面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其次,课程内容的结构不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含盖了计算机专业多门课程的内容,诸如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等,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如何把这些内容衔接为一个整体,一直是课程教学的中心话题。
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肩负着自己独特的使命:要在赋予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同时,培育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和素质,这是一个更为艰巨的挑战。
2大作业的价值
经过探索和实践发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大作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首先,大作业符合课程的特色。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内容比较杂,各章都是相对独立的内容,彼此之间的相关度比较低,因此衔接各章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首先要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贯穿前后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学生自行完成这种衔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有限的学时限定了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引导。通过完成大作业,学生可以很好地实现这种衔接。
其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而言,课程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实践性强,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大作业正是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为学生精心设立的。钱伟长校长早在1957年就曾说过:应当给予基础理论课足够充分的课外自学时间, 使学生通过足够的独立工作, 能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做到运用熟练。掌握知识重要,但作为大学教育,更提倡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计算机知识淘汰更新很快,但拥有自学能力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淘汰,而大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帮助。
第三,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和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大作业绝对不是简简单单通过查找课本在纸张上写写就可以完成的,学生首先必须使用计算机,这就涉及到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其次需要查找一些资料,对于这些信息的获取上网是最方便快捷的。大作业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工作作风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中综合性最强的教学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大作业的选题
作为授课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知识层次,明确各知识点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的。其次要了解授课对象,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如果能将大作业与学生的本专业建立起联系是最理想的。
大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如电类专业可以在程序设计上适当增加难度,而对于人文类则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总体来讲,计算机基础课六章授课内容,大作业的数量不应少于4个,以5~6个大作业为宜。下面给出一个参考例子,见表1和表2。
大作业要面向实际应用。以学习使用Word制作表格为例,首先教会学生有关表格制作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这些基本操作后,教师对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多的表格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风格的表格形式,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如“课程表”、“成绩单”等,这些表格都是学生平时要用到的。其次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求职简历。在制作这些表格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因兴趣所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设计制作出的表格不仅实用并且美观。尤其是求职简历的设计,每一个学生都下足了功夫,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颖形式。
大作业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设计实现的过程中能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趣味性。例如程序设计作业要求学生用Visual Basic编写完成一个能实现100以内小学生四则运算的程序,程序基本功能是可以随机出题,进行100以内的两个整数的算术运算,减法运算要求减数必须小于被减数,除法运算要求必须能整除,程序可以自动判分,同时还可以对答题者进行信息提示,如“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等。对于没有任何程序设计基础的大一新生而言,这的确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作业,有些学生甚至觉得根本不可能完成,但最终结果出乎意料,学生不仅完成了这些作业,而且喜欢上了程序设计。
大作业要具有衔接课程内容的功能。为此要在大作业的题目、内容、顺序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使大作业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从而把课程内容连成一个体系。例如,程序设计大作业题目为“小学生四则运算”,文字处理大作业可以是题目为“小学生四则运算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的论文。要求论文严格按照指定格式编排,内容包括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涉及到的排版内容包括图表、页眉页脚、版心设置、目录、项目编排、标题排版等很多方面。这个大作业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理解,同时还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更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和科技文章方面进行了初步训练。同理,学生在完成数据库的大作业后就会真正理解文字处理中的各种表格与数据库中表的区别。
随着课程的深入,在学完网络知识之后,最后一个大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网页的设计,其中要求他们在网页中要有一项内容“我的作品”,在这个链接中将之前作过的所有大作业都放在里面。这样这门课程的所有大作业就都连贯起来了。
4大作业的考评
首先指导教师要认真评阅每一份大作业,给出中肯的评价和修改建议。大作业通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人而异,而且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也不同,所有这些因素在评阅时都要予以考虑。
其次大作业考评要纳入总成绩,而且权重要适当。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大作业应该是这种结合的最好体现。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点评,发表见解。
第三选取部分优秀大作业进行展示。作为优秀的设计案例在网站上可以开辟一个专栏进行展示,这既是对优者的承认与鼓励,也是对劣者的提示与激励。通常第一次大作业评比和展示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学生中间构建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5大作业的收获
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基于问题式学习能力
大作业里贯穿着问题式学习方法,完成大作业需要学生发现问题,带着各种问题,考虑自己要学习哪些内容,在课后自行学习课堂和书本上未曾讲过的知识,需要自行查找大量的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设计、调试、排除故障到实现的全过程,通过综合设计性的大作业,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团队合作,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学生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势必要遇到一些相对比较棘手或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个时候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乃至合作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在学期末的课程感言中都谈到了关于这方面的切身感受和巨大收获。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在布置大作业的时候,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最大限度地接触最新技术,鼓励学生敢于向难题挑战。在满足大作业基本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行添加附加功能,为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例如程序设计作业中要求学生用Visual Basic设计实现的小学生100以内四则运算的程序,有很多学生都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附加功能,如答题限时、四则运算任意选择、四则运算任意组合功能、查看历史答题记录功能、画面淡入淡出处理等;关于文字处理的大作业还可以让学生为亲友设计一份精美的电子贺卡,电子贺卡的制作不仅要用到文字处理软件,还可能使用到如画图、Photoshop、甚至Flash等一系列其他软件。在网络大作业中,个人网页设计更是精彩纷呈。
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只要我们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建立了兴趣的基础上,他们总能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甚至是惊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一些新知识。大作业贯穿着计算机基础课的始终,尽管课程结束了,但是学生在他们的感言中依然怀念那段被他们称之为“为计算机基础疯狂”、“痛并快乐着”的时光。
6结论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大作业以后,不仅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巩固和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是极大地培养了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快乐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够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渗透进教学中去。
摘要:本文根据教育部新的“白皮书”精神、结合师范专业对于计算机技能的特别要求,从目前新生计算机知识起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学计算机”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设计了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计算机考试系统”和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等。
关键词: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 ;教学改革;网络教学平台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学会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素质,成为衡量人们知识与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这个智能工具,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使工作更为有效,更能发挥创造性。因此,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多媒体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等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
然而,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发展变化却相对滞后,特别是普通师范院校,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这就促使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应用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保障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系根据教育部新的“白皮书”精神、结合师范专业对于计算机技能的特别要求、从目前新生计算机知识起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大学计算机”(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设计了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新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教育贯串于整个大学教育。2003年该课程建成了校级精品课,2005年建成了省级精品课,并获得200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该精品课的组成部分,研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计算机考试系统”和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等。该项研究的应用,有效保障了我校“大学计算机”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 课程创新点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安阳师范学院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组已建立起了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反映本课程水平的教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和相关资源建设等,其特色和创新点概述如下。
2.1 观念创新
大学计算机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与“计算机意识”有机结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专业工作中,有效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明确定位。“大学计算机”是类似于“大学英语”、“大学数学”一样的,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有不同要求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而不是“几门”课程。如果按照“几门”课程建设的路子是走不通的,从客观上讲,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不允许安排如此多的课时。
(2)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必须能够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做到“与时俱进”,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中提取其优秀精华,要保证课程本身的“适应性”、“体现新技术”和“新的应用”。
(3)坚持三个教学原则。第一,搞好重点、难点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积极进行启发诱导,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教育学生对所学内容能自觉地进行横向联系,从更广的范围去思考问题。第三,组织课堂讨论、网上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同学从交流中受益,学会对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虑。
(4)强调“资源共享”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不同内容的课程”和“同一课程的不同内容” 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以讲授为主的课程”建议用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资源共享”讲授法;而对于“应用性、综合性的课程”则可以用“精讲多练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创新
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使大学计算机教学成为大学阶段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随着整个大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步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在“操作技能”支持下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懂得计算机作为专业工具的重要作用,熟悉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现阶段,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与社会。今天的大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不只是为了使用计算机,更重要的是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熟悉信息化时代所具有的与计算机有关的经济、法律,以及复杂的社会问题。随着计算机在人类工作、学习、交流乃至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应该成为这门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2)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致力于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的发展史、数和编码、计算机的逻辑知识、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等,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它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其创新意识;而讲授计算机结构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其技术发展的概貌。
(3)应用软件技术。在整个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软件的比重最大,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学习软件的使用达到的。但是,在软件技术的教学中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使用水平上,应该立足于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方法,软件技术的知识点应该建立在方法和过程上。
(4)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获取信息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学习、工作、交流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授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使用,重点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5)多媒体应用技术。师范类的学生对于“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掌握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能满足学生参加工作后设计高水平CAI课件的需要。对师范类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多媒体的基本理论,还必须学会使用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在网络平台上提供Authorware、Flash、Photoshop三个系统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介绍一种,其他内容由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使用多媒体软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设计CAI的综合能力。
(6)计算机程序设计。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方面,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语言不是为了培养程序员,重要的是通过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7)计算机的新技术和应用。包括不断推出的新应用软件、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和开发等。应该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针对本专业的计算机要求。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讲座,或者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支持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
2.3 教学模式创新
结合师范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网络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室有机结合、常规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并重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和信息素养为中心,走出了一条“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子。
根据大学的计算机教育目标,我们建立了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课时安排的开放式教学系统,把计算机教育贯串于整个大学教育,实现了学习期间不断线,把过去的集中1~2学期授课改为三个阶段的学习。
1 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新时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围绕计算机的应用与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和变化。高等院校作为输送高素质现代人才的摇篮,面对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正在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借鉴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起源于700多年前,无论是科研还是毕业生的质量在世界上均享有盛誉。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英国政府和教育界人士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英国政府发表了《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皮书,绿皮书强调高等教育应为国民经济服务,英国大多数大学都同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激起了信息产业革命,为了满足工业和科研的需求,大学计算机教育处于英国教育改革的前沿。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快速的变化性,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革大学计算机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培养方式。在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英国大学追求自治,形成了自由而严谨的风尚,大学有独立的自我管理机构,有权设置不同课程和教育评估体系,为了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英国的大学计算机教育紧密反映了当今工业以及科研的需求。
尽管近年来我国大学计算机教育取得很大的发展,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仍具有一定滞后性,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提高计算机教育质量水平。本文根据笔者在英国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和感受,着重从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以个人的视角分析英国一些大学的计算机教育特点,并结合在国内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经验,探讨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些问题。
2 自主、灵活的课程设置
2.1 英国大学计算机课程设置简介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工程和数学是其根本,同时与其他学科有广泛的联系。例如,硬件设计与电子学和电子工程紧密相关,芯片制造与固体物理相关,而用于构造、分析和软件验证的形式化方法更多地与数学相关。而且,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相关的各个课程还在继续演化,这意味着计算机课程选择具有较大的广泛性,特别是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变化发展,如何选择与当今工业和科研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尤为困难。
英国大学自主性的教育体制特点使得英国计算机课程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英国的大学由于不同的教育传统和研究特色,尽管同样是计算机专业,而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了解英国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特点,下面主要以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和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为例,主要介绍其本科的课程设置特点。因为,本科阶段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本科计算机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级计算机人才的优秀基础。英国的本科有3年学制和4年学制(一般英格兰本科是3年学制,而苏格兰是4年),但课程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范围。
剑桥大学的自然科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的计算机课程设置也反映它的研究特色。在剑桥大学的学生可以选择3年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也可选择先学习一年的计算机课程,接下来的2年学习其他自然科学,或者先学习一年的数学课程,再学习计算机课程。这一点与国内很不相同,国内学生一般不能跨专业选择课程。剑桥大学的计算机学位课程划分为3个部分(Part IA, Part IB 和Part II), 不同体系体现了不同的特色。前两个部分强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扎实基础,而在后一个部分是专门深入的学习。第1、2年的基础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包括:面向对象语言Java、操作系统、离散数学、密码学分析、算法、数字电子学、有限自动机、软件设计和专业实践等,其中数字电子学包括数字组件和电路基础。同时,学生还需选择一些面向自然科学的数学课程,以及自然科学课程,例如,化学、物理、地质学、进化与行为,以及有机生理学等。而第2年的课程主要是计算机专业优秀技术与理论课程,例如,实践课程包括计算机设计、数字通讯、编译器构造和图形学等;理论课程包括语义学、逻辑与证明和计算复杂性等。第3年的课程主要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偏向工程、理论或者应用方面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剑桥大学的学生生源较好,并且由于在自然科学研究的优势,计算机课程设置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和基础性特色。
在爱丁堡大学,计算机科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部分,涵盖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爱丁堡大学的计算机学位课程均由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执教,爱丁堡大学在计算机理论研究方面拥有很高声誉,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研究特色。爱丁堡大学属于苏格兰体制,本科是4年学制,在第1、2年主要学习信息科学的课程和相关数学课程,第3年选择优秀技术和理论课程,保证具有广泛的基础专业知识,最后一年完成毕业设计和专门课程学习。第1、2年主要包括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有限自动机、语言处理和一些基础数学课程等。第3年是一些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学生可选课程相当广泛,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可计算性和复杂性、语言语义学与实现、计算机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企业计算、基于对象和组件的软件工程、计算机安全、编译技术、计算机通讯和数据库系统等。而最后一年的课程是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和提高性的课程,可选的课程主要包括高级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计算复杂性、计算机代数、计算机图形、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嵌入式软件、形式编程语言语义学、人机接口、模型与仿真、并行体系结构、并行编程语言和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过程和管理、系统级集成实践、类型和编程语言和可视化等。从这些课程设置体现出爱丁堡大学很强的计算机特色,课程覆盖面广泛而深入,反映了当前计算机科学研究发展。
利兹大学的计算机在分布式系统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力量较强,同时与产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设置也体现它的特色。利兹大学的计算机本科是3年学制,也可另加1年的社会实践。第1、2年的优秀基础课体现了计算机专业性和它的研究特色,包括编程语言、计算机系统、分析与建模、计算数学、计算导论、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知识管理、人工智能、信息学、分布式系统构建、人与计算和专家系统等。另外,高年级的选修课程主要涵盖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如离散与优化、复杂性理论和逼近算法、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与推理、生物计算、科学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等。这些课程基本上是与计算机直接相关的课程,课程设置尽量适应产业和科研的需求。
2.2 课程设置的特点
对比上述3所英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尽管相同的专业,但除一些优秀基础课程和数学课程外,在其他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大差异,各有特点。剑桥大学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和学生综合能力,开设了较多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爱丁堡大学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方面课程较为全面,体现了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和特点,而利兹大学专业性更具倾向性,强调优势方向和产业应用。这些特点充分体现出英国大学教育体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使得大学教育可以紧密结合产业界的需求,跟进国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易于使大学形成自己的特色,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综合学科和计算机基础研究感兴趣学生选择剑桥大学,而偏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选择爱丁堡大学或者利兹大学。
摘 要 本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课程三维模型的概念。该模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三个维度,各个维度均分为若干层次。文中给出了立体课程三维模型图及有关维度和层次的说明,并对模型中若干特色元素――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结合课程改革实践给出了概要的介绍。
关键词 立体课程 三维模型 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信息素养。作为培养这种素养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国内高等院校普遍将其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开设。在第一门课程开设过程中,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满足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一直是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展开的议题非常丰富,主要有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充实、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善与改革、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教学效果及评价的研究等。
几年前国内出现了立体课程的提法,但一般仅指在传统课程基础上扩充了一些网络资源的课程。研究虽然广泛,但总体上比较凌乱,缺乏系统性。作者归纳了十余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体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三维立体课程模型的概念,将广泛而凌乱的研究内容规范有序地统一到了该模型之中,并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第一门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支持资源;突出了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征;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具自主性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制约的学习和训练机会,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课程三维模型及其应用实践作一介绍,并对三维模型中若干特色元素――自主研发的几个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作进一步的说明。
2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课程三维模型的构建
立体课程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立体课程三维模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三个维度。其中教学内容含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教学资源含教材、素材和软件、网站等;教学模式含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课外实践等。该三维立体课程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
2.1 教学内容
三维模型的教学内容维度含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两个层次。注意,同一层次内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子层次,如进一步细分子层次后的内容分层及相应的课程知识模块如图2所示。
同时,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和后继课程之间还有一个衔接问题值得关注。特别是作为第一门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在1+X整个课程体系中,既要注重公共基础模块的内容,也要关注贴近专业的内容,为进一步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2.2 教学资源
三维模型的教学资源维度含教材、素材和软件以及教学网站三个层次,广义地讲教学资源还应包含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等内容。
针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我们加强了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研发,重点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教学网站,并强化了教学互动、过程指导、自主学习以及课内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构建了基于Web的功能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多种立意新颖、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对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开发的主要网络课程资源如图3所示。
2.3 教学模式
三维模型的教学模式维度含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课外实践三个层次,每一层次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般不同。本课程实践中,根据“多元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定位,重点加强了各层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尤其是针对网络教学层次,开发了丰富的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同时重点关注了课外实践这一通常被忽视的层次。开展的主要课外实践活动如表1所示。
3 自主研发的几个特色元素――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在教学资源维度的“素材和软件”层次中,软件是指针对课程而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实现答疑讨论、重难点演示、知识查询、仿真教学、模拟实验、练习和评测等功能,对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几个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3.1 开放式自主答疑系统
开放式自主答疑系统是一个针对本课程设计的网上专家自动答疑系统。其特色在于:
1)该系统克服了多数的网上专家坐堂答疑系统、BBS的系统、Email系统或是AnswerWeb系统等人工或半人工答疑系统的缺陷,答疑工作完全是无人值守,由Web Service自动实现。
2)在改进了多层次的FAQ页面构成的答疑系统内容相对固定、包容面狭窄,通常只能处理少量的、专门的、共性的问题的同时,本系统能够包容任意多专业领域和知识点,汇集同一领域多个专家理论、方法和见解,具备更完善、更全面、更权威的专家答疑能力。
3)本系统还具备开放性,所有经过授权的专家随时随地就可以将最新、最准确的知识及时送入知识库,对发生的人为错误及时修正,对过时的知识及时删除,以保证当前知识库内容的相对准确性、先进性和完备性。
3.2 网络作业系统
目前国内涉及整个作业教学环节的系统还不多见。本系统中,每个学生、班级、任课教师是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按需布置作业,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构想,并且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对布置的作业进行调整,另外教师还可控制作业的上交时间,防止学生无故拖延作业的完成时间。学生完成作业后,可随时查阅教师对作业的批改情况,并查看作业的评语,对有疑问的地方可随时和教师联系,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无形中形成一种监督,方便了教学管理。管理者还可以对全部的作业情况进行浏览、统计和分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过程管理。其特色在于:
1)系统框架采用B/S的结构,功能完善,使用方便。
2)参与作业系统的教师、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3)系统提供实时的、无人值守的、远程的、全天候的、人机交互式的网络教学环境。
3.3 在线练习与评测系统
在线练习与评测系统是一个基于B/S结构的系统,具有扩充性好、维护性好、操作性好并且安装方便等优势。在线练习与测试系统的题型包括:基础选择题,文字录入题,Windows操作题,Internet操作题,以及Office系列软件操作题。学生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任意一台接入校园网的机器上通过浏览器直接练习或测试。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意抽取题库中的题目,练习完毕后可在线评阅。在测试过程中,系统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组合试卷,确保同一个考场中的学生考卷是不同的。其特色在于:
1)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实现了系统的集中式管理,系统和题库的升级维护异常方便。
2)突破了常见B/S结构考试软件只能考客观题的困难,实现了操作题的在线练习和测试。
3)既采用具有统一界面、易用性好的浏览器作为操作界面,又使用真实的应用软件环境,操作仍然在本地机上,不改变用户的操作习惯。
4)基于多层结构和组件式的体系结构,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了软件的全自动更新。
5)系统提供了自动在线阅卷功能,特别是Windows、Office操作题和Internet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能够让学生实时了解答题情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实践环境。
6)集中式的考试管理,可以在一台教师机上实现试题库的安装与配置,考生库的安装与管理,考试范围的设置,考试过程的实时监控,统一的回收过程等。
3.4 开放式评测系统
开放式评测系统是一个功能更强大的评测系统,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开放性。该系统是一个集命题、测试、监控、阅卷于一体的计算机技能评测平台,拥有独特的自主命题、智能阅卷技术,而强大的安全机制,灵活多样的评测模式可以满足各层次计算机教学、评测的需求,解决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评测过程中出题难、评价难的问题。其特色在于:
1)开放式的自主命题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命题,建立属于自己的题库。尤其对于计算机操作考试所涉及的题型,自主命题更能适应“无纸化考评”的要求。
2)通用化的自动阅卷功能:实现计算机自动阅卷评价,把阅卷工作者从繁重的人工阅卷过程中解放出来。
3)多样化的测试评价模式:学习者自评的练习模式、统一分析的评价模式、严密可靠的考试模式满足各层次计算机教学、评测的需要。
4)强大的安全的数据保护机制:从题库加密,用户登录认证,结果加密等多个方面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5)更灵活的考场管理方式:便捷的考务管理,高效的试场监控功能使考场管理不再是负担。
6)易操作的升级维护功能:系统自带更新功能,无论是评测系统的更新还是题库的更新,只需用监控系统简单配置就可实现客户端的自动更新。
4 结束语
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对立体课程三维模型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所提出的三维模型对其他课程、尤其是信息类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本文源自作者多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与改革实践,主要有:浙江省高等教育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2003),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鉴定“计算机应用基础开放式网络化立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2004),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计算机程序设计开放式网络化立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2004),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文科)开放式网络化立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2005)。
一、引言
1908年起成为七所国立大学成员之一的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简称NUI Galway)位于爱尔兰西部海滨城市高威,该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845年的高威女王学院(Queens College Galway)。该校曾被评为2002-2003爱尔兰年度大学(Irish University of the Year),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
爱尔兰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资助建立世界一流的教育系统。最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产业的改革发生在高等教育中。国家着手改革教育体制,使其面向技术教育。大学把它们的教学方向调整到技术和科学领域,并加强了与产业界的联系。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高威大学于1991年成立了隶属于工程学院(Engineering Faculty)的信息技术系(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轻的信息技术系在爱尔兰软件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现已成为高威大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该系面向实践的教学培养工作,于2001年取得爱尔兰工程师学会(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of Ireland,简称IEI)的认证。
本文作者自2005年8月起在高威大学信息技术系做全职访问学者(Full-time Visiting Researcher)。作者在信息技术系近一年的研修中,在完成自己专业科研任务基础上,对信息技术系的教学工作,尤其对该系计算机教育中的实践环节作了简单的调研。本文的工作就是通过分析高威大学计算机教育中的实践特色,探讨软件工程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二、面向市场的多层次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系现提供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学生培养。面向市场细化了多层次的培养目标:博士学位、研究型(By Research)硕士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授课型(By Taught)硕士、文凭课程(Higher Diploma)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学位则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
其中信息技术电子工程学士学位B.E.(IT)为与电子工程系(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联合设计的培养方案,信息技术文学学士学位B.A.(IT)为与文学院(Arts Faculty)联合设计的培养方案。这两种培养方案,在使学生在具有跨专业知识的同时,主要面向市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和商务技能。
三、面向应用的高实践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系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不过分强调课程门类的齐全以及理论深度,精简课内学时,强化实践内容。
结合工业标准及美国计算机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简称ACM)、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Computer Society,简称IEEE Computer Society)和英国计算机协会(British Computer Society,简称BCS)指导性文件设计的信息技术工学学士学位B.Sc.(IT)和信息技术电子工程学士学位B.E.(IT)两培养方案,于2001年成功取得爱尔兰工程师学会认证。
下面,我将主要以信息技术工学学士学位B.Sc.(IT)课程体系结构为例,浅谈高威大学面向应用的高实践课程体系。
1.增加实践环节比例
信息技术系通过提高设计开发类、工程实践类课程比例;增加计算机优秀课程实践学时(Practical Hours);加强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难度等方式建立了高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图1为信息技术系信息技术工学学士学位B.Sc.(IT)课程比例分布图,我们可以从该图中看到,设计与开发类的课程PA(d)比例高达20%,工程实践类课程PA(e)比例高达11%。
信息技术系还根据各年级的学习特点,逐渐增加了实践课程比例,见图2。低年级主要强调科学基础类课程,高年级则主要侧重设计与工程实践。
信息技术系在每门计算机学科优秀课程中分别设置了理论学时(Lecture Hours)和实践学时。实践学时比例不低于课程总学时数的1/3,个别课程实践学时甚至占到课程总学时的1/2。
学生需要用第四学年一整年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CT413“Final Year Project”)。
2.注重职业素质培养
信息技术系的课程体系中,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大学二年级开始增加了语言类和商务类的选修课程,强调工作态度、表达能力、团队精神等非技术素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文学学士学位B.A.(IT)培养方案中,在计算机学科优秀课程基础上,设置了“专业技能”(CT231“Professional Skill”)和“高级专业技能”(CT435“Advanced Professional Skill”)课程。这些课程看似与计算机技术课程并无关联,但却与学生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软件项目中的角色定义与分工,开发团队中的沟通与合作,如何作陈述(Presentation)、评论(Review)和报告(Report),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自己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并培养他们相应的职业素质。
授课型硕士的培养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研究讨论”(CT535“Research Seminar and Project”)。该课程为研究训练课程(Research Training),主要讲解如何撰写研究方案(Research Proposal)、怎样整理研究工作中的参考文献(Manage Reference)、如何设计实验支撑自己的研究(Design of Experiments)、如何作研究(Research Methods),及如何写研究总结(Final Report)等内容。
文凭课程中也提供了类似的课程“技术写作”(CT868“Technical Writing”)。
3.强化企业实地实习
图3为信息技术系信息技术工学学士学位B.Sc.(IT)课程体系结构,从图3中我们看到,这一课程体系结构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优秀课程基础上,更加强调了三年级学生的实习工作经验(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rogramme,简称PEP)。
三年级学生必须完成6个月的企业实地实习。在实习中,他们必须努力使自己融入企业,并综合运用所学,完成在项目组中承担的工作。这种实习,使学生从生产第一线中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Gain “real-world” working experience),不仅塑造了学生的人格,还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好。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使得他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爱尔兰向科技开发部门注入大量资金,大量扶植大学校园公司,在大学校园内设立高新科技园区。高威商务园(Galway Business Park)就设在大学校园内。信息技术系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到大学科技园区的任何一家公司或研究中心实习,也可以选择到爱尔兰,甚至世界各地的软件公司或研究中心实习。
专业课程、职业素质培养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企业实地实习,使得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职业精神、优秀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及顽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基本的专业技能,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案例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系的讲师(Lecturer),大多具有软件工程的实际项目经验,授课中不使用统一的固定教材(Textbook),主要采用参考书目列表(References List)及课件(Notes)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自己的实际项目和研究进行案例教学(Case Study)。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际系统,这种项目驱动(Project Driven)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我学习掌握很多课堂上从未讲过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践与理论并行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上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认定。成绩评定上要求实践环节合格后才能参加课程笔试。笔试题目多为设计、分析类试题,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必须在三年级课程考试结束前获得信息技术系、工程学院和学校实习办公室(University Placement Office)对自己实习工作经验PEP的认定,认定合格后,学生方可进入大学四年级的学习。
六、借鉴
爱尔兰有“欧洲软件之都”、“新的硅谷”等美誉,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2000年公布的报告,爱尔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在中国,原有的大学计算机教育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到了工作单位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期,难以适应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节奏。高威大学软件人才培养中注重实践的特色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摘 要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总结出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优秀,以教材建设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建设和改革方案,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实践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精品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通识教育必修的基础课程。北京化工大学开设本课程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每年有近三千名学生参加本课程的学习。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被评为首批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1 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习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必备基础,也是专业学习必要的文化基础,因此,它具有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紧密结合应用的特点。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典型的计算机操作环境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授课对象计算机水平逐年提高以及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年年更新,平均更新程度达到30%以上。在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通过课外讲座、教授讲授第一堂课等形式介绍计算机在相关学科前沿领域应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方式
2.1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大的特点,我们通过网络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计划。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利用周末为他们开设“计算机实用技术”,作为主课程的一个补充,使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能进一步提高;对于零起点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他们开设“操作基础培训”课程,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保证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我校这种分层次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好”的矛盾。
2.2面向专业应用的分类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针对计算机应用要求的不同,理工类和文管类专业在本课程教学时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即使是理工类,由于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异,我们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确定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要求和授课的侧重点。如化工专业中用Excel解决优化问题以及序贯模块法的迭代计算,材料和应用化学专业用Word绘制各类工艺流程图,机电专业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函数曲线和误差分析,管理专业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等。分类教学强调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专业应用,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解决专业问题的有利工具。
2.3丰富的网站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途径
由于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站资源丰富,登录网站可见如图1所示。
网站上统一的教学文件,既规范教学,又便于查阅。学生可以自主测试,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作业的布置和提交均在网上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上互动相得益彰。
网站中的“讨论区”,类似于BBS,老师和学生均可以参与提问和回答。教师在课程网站中还可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看访问网页的频次,点击页面的次数及停留时间,为教改进行粗略的数据统计,为教师总结、修改课程内容提供依据。
教学资源网络化,支持启发式、自主式、任务驱动式、互助式、讨论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能力,改变了学生与教师沟通时间上的限制,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4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课程最终成绩由计算机基础知识、上机操作和大作业三部分组成。
(1)操作部分分段考核,只计成功,不计失败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前申请上机操作考试,通过后,这部分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如未通过,可下一次重新申请。在我校每学期上机操作部分的考核安排2~3次。
(2)增加大作业权重,发挥学生的潜质,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中的大作业由3~5名学生组成小组完成,老师给出要求,学生确定主题及实现方法,最后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收集和组织信息、活学活用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相对评分制度激励学习竞争
我们在2004、2005两个年级均采用相对评分制度,即把考核的三部分成绩累加,学生按成绩排序,确定合理的分数段比例。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的成绩具有明显的可比性,激励了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争,遏制了拷贝、抄袭现象。
3 教材建设
为了进一步因材施教,我们一直坚持使用自编讲义和教材,先后出版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材10余部,其中《多媒体技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第4版)》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及配套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融入了我们多年的经验及改革的成果,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4 课程特色
4.1分类、分层次教学,面向专业需求,合理解决好两个衔接
分类、分层次教学解决了本课程与中学信息技术的衔接、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使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开设提高班和基础班的周末课外讲座,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按理工、文管分类教学,强调结合专业,面向专业应用。教师对学生给予计算机应用在相关专业上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4.2多元化教学模式,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先进的课程网站教学平台,提供的课程信息栏、电子教案栏、课程资源栏、实验指导栏、答疑区、作业区、讨论区、测试区等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得多种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己获取计算机知识的能力。
“大作业”从创意、设计到实现的方法手段完全由学生自行完成,鼓励学生创新,善于应用课外所学知识。创新是本环节获得高分的唯一途径,强调小组分工合作、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发挥个性、开发潜能,营造创新人才的培养氛围。
4.3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
采用多种方式、分阶段考试、最后评定相对成绩,是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一个新尝试。这一举措激励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重视实践环节,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一半。要求学生完成6个必选实验,在提高部分的5个任选实验中选择2个,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所有实验均可在网站上寻求实验指导。
(1)有些实验作业采取学生之间互评,学生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综合大作业网上提交;
(3)搜索信息的阅读报告采用讨论、评说方式进行打分;
(4)优秀的小软件、小制作等在课堂、课程网站上展示;
(5)大作业由小组团队完成,学生上讲台讲解答辩;
(6)学生参加老师的应用开发工作,如利用Flash、Authorware等编写CAI课件,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上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4.5提升教师水平,打造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
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组,坚持每学期集体备课、集体讨论修订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出进修学习等。教师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加入到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中,将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充实基础课的教学,以科研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5 结束语
几年来,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及改革,促进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提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竞赛在北京市获奖,“大学计算机基础”已经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主讲教师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之一。今后我们仍将坚持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为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懈努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东南大学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和教学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取得的经验。另外还介绍了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工作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指导委员会
1引言
为了保证计算机基础教育和教学不断提高质量,我校实施了统一管理、独立运行的教学模式。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派出专家和教师组成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务处的领导和支持下负责为全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制定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实施、组织统一的考试以及教师培训等工作,并带领教师们不断进行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本文主要介绍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工作中取得的部分经验,与大家交流。
2探索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向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了新的观点:大学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面向思维的教学,应在学习特殊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应用思维的教学,并解析这种普遍性与特殊软件系统的映射关系。我们认为,大学的教育方向应该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既独立于具体的技能操作,同时又对新技能操作的学习给予直接的指导。而计算机基础课正是这样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另一方面,拥有在信息技术时代所需要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兼顾教学计划安排、师资培训和安排、教学目标跨度等具体方面的实际问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改革思路分两步实现。第一步是对05~06级学生,实现以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教学及技能教学并重、但偏向于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教学及其对技能的映射的教学方法(对于技能教学,主要照顾零基础的学生)。第二步是对07级学生,将实现以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教学为主,技能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技能型内容主要采取自学形式,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带着老师给出的问题,自己挖掘与计算机应用概念和应用思维相关的各种知识模式和知识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之为探究型学习方法。总体思路是在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前提下,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学习自主权,其好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开放性思维模式得到训练和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寻求有力的政策支持与组织形式
2004~2005年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蓝皮书)。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对于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不应取消或压缩学时,而应将教学内容从侧重操作技能转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的培养。这表明我们的研究成果正好符合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在这一政策的促进下,我们推进教学改革就有了充分的动力。
由于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几乎所有的大学新生都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师资力量的需求较大。我校采取的办法是任课教师由各院系自已派出,学校教指委负责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的教学规划、教学组织、制定教学大纲和组织考试等工作。由于各院系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存在各种差异,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水平又参差不齐,不同教师任课的学生多寡不一,总是存在着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差异。
为了能够贯彻我们的教学改革目标,我们认识到,在师资人员组织松散的情况下需要以某种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将教师们的工作引入到方向一致的改革道路上来。我们知道,提高教学质量和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永远是老师们的追求,因此在我校领导和教务处的支持下,成立了以统一教学管理为目标,以开展教学研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联合会,其中部分资深教师和具有改革思想的教师又成为其优秀研究小组成员,从而形成一个以点带面,既统一又自由的教学组织实体。教师联合会的活动由学校教指委筹划和组织,在学校教指委的具体安排下,每学期定期组织会议,对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形式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教师们提出的许多良好建议已被付诸实践,同时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学校教指委每学期还安排部分教师上公开课,请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老师们去旁听,课后组织讨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每个期末安排一些具有联谊特点的活动,为老师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同时也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近年来在学校教指委的指导下,多位老师出版了教材、专著或等,收获了丰富的成果。
4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新生的第一学年统一安排计算机基础课程,计划学习三个阶段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第一阶段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原称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阶段是程序设计课程(文科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课程),第三阶段是面向不同专业应用的课程设计(第二学年的短学期开设)。学校教指委对这三个阶段的课程都制定了完整的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随着新时期出现的各种变化和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并始终按着改革思路进行工作。
对于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从计算机学科的思维特征、人类思维形成的生理特征、以及现代学习理论的教学涵义的集成视野,构建了面向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强调正确的计算机应用思维教学的新型教学思想体系,并通过教材建设、教学设计、实验等环节具体体现。我们编写并出版了一套新教材,即《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概念及应用思维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应用技能解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前者的编排体系具有首创性,教材内容直接演绎了新型教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后者采用演绎式教学模式,解析软件工具与其对应的对象两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学时的限制,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侧重于应用思维模式和应用技能操作。主教材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概念及应用解析》,从培养读者认识和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思维方法角度出发,按认知规律解析计算机使用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应用思维,授课重点是解析计算机使用中的普遍性思维及其与特殊操作之间的关系。副教材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应用技能解析》,学习重点是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的使用,对于已具有计算机初级应用水平的学生,经过测试可以免修此部分课程。
第二阶段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学习和应用为优秀内容。在校教指委的支持下,我校吴陵教授编写了《C++程序设计》教材。该教材内容达到了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较高要求,在教学要求上明确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内容为主。该教材强调建立新的面向对象的C++教学体系,将最新发展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材特点是抛弃传统的C++教学面向对象内容以语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初级的以基础编程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基本控制结构程序设计入手,全线突出面向对象思想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怎样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类的方法。在中高级阶段强调算法以及参数化程序设计,结合面向对象关键技术,增加较大篇幅的独立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算法概念和数据结构基础知识。这套教材的运用结果表明,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引导学生建立编程的大局观。
第三阶段的课程设计以应用实践为目的,课题内容均为比较完整的应用软件项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对于理工科专业以程序设计为主要内容。教师布置较多数量的设计课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采用更新的技术完成课题,给学生提供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
对于教学实施,由于学时被压缩,从05级开始,对教学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单独设立学分,并将该课程分为两部分:必修和选修,各1个学分。程序设计课程为3.5学分,共48学时,另外以习题课的形式补充8个学时。目的是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证重点教学内容的执行,以有效实施改革计划。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程序设计课程存在一些知识断点,需要研究如何在两门课程之间平滑过渡。我们对计算机基础课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使第一阶段的教学能够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提供足够的预备知识。
5严谨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从1997年始,我校构建了更加科学和先进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规范了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统一实验要求,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教学大纲按电类专业和非电类专业分别制定,对学习的内容和深度要求有所不同,其中电类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各院系的教学进度分别按电类和非电类的教学大纲实施。电类专业使用统一的教材。对于专业种类众多的非电类院系,允许采用不同的教材,但要求按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教学进度和内容可以根据教材做一定的调整。
学校硬件条件的逐步改善成为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现在本科教学楼中的全部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播放投影系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堂上全部使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每位教师的备课工作内容之一是撰写和编辑电子课件。由于电子课件也存在一些弊病,如学生疏于做笔记或不重视阅读教材,我们要求老师在讲课时必须有一定量的板书,并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实验教学设施的不断增加,也为实验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计划安排的实验学时内,保证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任课老师可以在上机实验时使用机房的大屏幕投影进行实验教学和实验辅导。计算机中心的服务器专门设置了用于存储学生作业的公共存储服务区,学生可以将电子作业提交到指定的存储区,教师将本班的作业下载后离线批阅。其好处是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及时,另一方面评定成绩也有据可依。
校督导组不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校教指委也在每学期适时地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才能得到较好的贯彻。
6合理的考核体系与评估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措施效果的量化测定。我校教指委负责制定考试形式、考试要求、考试策略,以及负责考试出卷。这方面的工作占据很大比重,每年要设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课的试卷,分别用于课程期末考试、补考考试、重修考试、积欠考试以及摸底考试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又分为笔试和机试,总体工作量很大,对试题和试卷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我们的教学改革工作包括对已实施多年的教考分离、统一考试和统一阅卷的工作规程做进一步的完善,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教考分离的考试规程对于考试的客观与公正有较大保障,但考试内容不能背离教学内容。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考试大纲并给出份量和范围都具有均衡性的试卷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我们的做法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与教师达成共识,共同执行相同的教学目标。如重点考核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自学与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考试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书面答卷,还配合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设计PPT或网页,考察学生是否够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对某种概念、方法、思想的认识。通过实验考核,了解学生对各种概念和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具体理解程序。另一方面,从教师那里广泛听取意见,征求试题,并由学校教指委的专家教授对试卷把关。
具体考核方法为:
计算机基础总评成绩=笔试成绩+小论文(学习报告,主要内容为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运用Word/PPT/Excel/FrontPage等工具制作文档的体会和技巧介绍)+平时成绩(作业、考勤等)。其中笔试成绩占60%,论文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
程序设计课程总评成绩=笔试(60%)+机试(30%)+平时(10%)。
7结束语
实践证明,我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为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断涌现的新思想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为不断改革添加动力。众多学者、教授和教师在教学改革活动中取得了形式多样的成果,多位教师编写和出版了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指导书和实验指导书,开发了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和多种电子教案。总之,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能保证和监控质量的教学体系,围绕教学展开的活动精彩纷呈,使我校的素质教育思想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2007级新生入校后,我们继续进行着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使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
徐冬梅(1957年-),女,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摘要:本文通过引述“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并将“分层次”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其中主要就我校打破按专业班级组织教学以及保持传统班级建制这两种分层次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探讨,以及分层次教学今后还需要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分层次教学;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中的精神,我校从2005年申请并承担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省级教改项目。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谈谈我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1分层次教学概述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分层次教学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我校的分层次教学是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上给出一个合适的定位,并制订出具有各自专业特色的分层教学计划和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分级教育模式,改革不同层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新的教学体制的要求。
2分层次教学模式
2.1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分层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公共课程,在我校是全体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入校前在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也有差异。如果使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很难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为此,2005年以前主要采用自编教材,2006年采用李秀等主编的教材,2007年采用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三类取舍教材相应的章节,分别面向理工类、经济管理类及文法类专业。这三类教材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1) 面向理工类专业:按照教指委“白皮书”中较高要求编写教学大纲,有相对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描述。
2) 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按照“白皮书”中一般要求编写教学大纲。在教学的知识点上与理工类专业相近,但更关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内容相对浅显。如操作系统部分,就直接以Windows XP为蓝本来讲解,较少涉及更深入的理论描述。
3) 面向文法类专业:采用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仅讲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专业特点,更侧重了解如多媒体技术等与专业发展结合较紧密的内容。
2.2按照班级建制分层
根据我校的实际,对电信学院2006级新生实施了“走班式”分层教学。“走班”是指保持原专业班级不变,将计算机基础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依照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同的地点授课,下课后学生仍回自己原班的教学形式。
首先对电信院2006级337位新生进校后进行了一次计算机能力测试。通过测试加上本人申请自愿把学生分为甲, 乙,丙三个不同层次,并确定适当比例。甲层:对电脑感兴趣,教材上的内容已基本接触过,学习能力强,不满足教材上的基本内容,是水平较高的特长学生占17%左右;乙层:有一定电脑基础,对教材上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是水平一般的普通生,占67%;丙层: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是无基础的学生,占16%左右。
课堂教学中将相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一个班,一方面利于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给基础薄弱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进步快的一定要及时表扬和提升,以激励后进生,这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尤为重要。
开学第一次课,对2006级电信学院同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分层教学支持率达90%以上,60%学生报名要求进实验班。8名学生专门写申请报告,强烈要求进入实验班学习;40%同学认为从基础开始学起更符合他们的条件和愿望,表示和同一层次同学一起学习效果更好。教研室所有教师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教学设计,实施因材施教。第一学期中期,教研室及教务处对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发放的理论授课及实验授课质量评估表,其结果显示,教学效果良好,总评达到87分以上。第一学期期末发放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对正在实施的分层教学内容及方法满意度达到82.4%以上。通过对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以及学生期末试卷成绩的分析也表明:电信院教改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好于其他院系非教改班的学生。
2.3班级内按差异分层
分班分层授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尽管方便学生与老师交流以及减少对基础差同学的心里上压力的优势,但学生是流动的,传统班级的概念被打破,在学生管理上就可能存在着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等情况。重新整合学生,严重牵扯其它专业课程设置及安排,在教师资源及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比较难以实施。教研室开展分层教学只能选择同一时段上课的班级分班,如果在更多班级中开展分层教学,需要学校以及教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安排。所以我校这种“走班式”分层教学只在电信学院实施了一次,后来我校又回归原来班级建制,在保持传统班级的情况下引申为分层次教学的概念及内涵,多模式多方位实现分层教学。
例如在给石工院2007级公选1103班主讲“大学计算机基础”时,按照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分层,了解差异分类建组。首先用问卷调查,然后通过教学中的认真观察、课下与学生交流和小测验等形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把该班100名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不同层次,并确定适当比例。然后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练习和辅导、考核与评价、网络互动教学方面针对差异不同要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3.1 教学目标方面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精心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扩展内容及方向,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甲组学生,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认知,而应注意学习潜能的挖掘,对知识的拓展和综合应用应有更高的要求。这类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法放手让他们自学探究掌握课本基础内容,然后完成课本外的范例作品,继而设计自己的作品,这样可以使他们摆脱束缚,从而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对乙组学生,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适宜地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升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像精选的范例可以在教师的讲授指导下选择性地制作。对丙组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学生基本教学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让他们从最基础的学起。
2.3.2 课堂教学方面
课堂教学原则:对于甲组的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乙组的学生加强辅导,培养学习积极性,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对于丙组的学生则以教师辅导下的自学为主,加以课外辅导,重点是基本操作技能。
课堂教学首先集体讲授,教学开始时,教师以作品欣赏、案例展示、设问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为各层次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的学习目标,布置具体的操作任务,为分组学习提供方法上的示范、思想上的指导、目标上的定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可先安排甲组、乙组学生依据各自学习目标与任务自学;丙组学生因学习上存在困难,由教师领学,对乙组同学讲解时注意学习过程与探索的方法,以提高其学习能力。对甲组的同学讲解时设计的问题要灵活一些,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讲解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3.3 作业辅导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一些必做题、选作题,学生在完成本层次的练习外,可以再选择高一层次的练习。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练习都能学有所获。在学生练习活动中,对甲组的学生辅导着重让他们多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对乙组的学生辅导着重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对于丙组的学生要特别关注,手把手地进行耐心指导,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3.4 考核与评价方面
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注重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因此考核与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成绩考核,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期中、期末考试均要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标准,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各自标准的水平大致相同。例如,对甲层次的学生要适当增加有一定难度的综合型试题,对乙层次的学生主要考核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核难度与平常练习的难度相当,对丙组的学生重点考核基本操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采取的评价原则是:对于甲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获得自主发展;对于乙组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其积极向甲层递进;对于丙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消除自卑,获得成功体验。经过一个阶段性的学习、考核、评价,教师要适当调整甲、乙、丙层次的学生,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学习能力的认定,自愿申请进入高一层次的学习,这样使三个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没有动态意识的学生树立动态意识,辅导有动态意识的学生增加难度,鼓励各层次的学生不断进取到更高层次。客观公正的评价会增添学生学习的勇气与信心,激发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习氛围。
2.3.5 网络资源方面
在校园网上建立基于Web的开放式计算机教学网。将学生学习方式分为课内理论课、实验课、课外在线培训课及学生自主学习课。将教学对象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建议不同学习方法,提供多平台学习环境。对第一层次学生,主要通过理论课以及合理设计实验课来进行学习;对第二层次学生,鼓励和指导学生在线浏览教学课件、教学软件、测试题库.开展网上讨论、网上辅导、网上提交作业等方式完成第二层次的学习。教师教学设计时也进行分层,在备课时即明确哪些内容对各个层次的同学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做了解的,哪些知识点和操作技术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通过网上在线学习的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我校天空教室(校精品课堂)以及计算机学院教学互动社区这两个网站随时在线学习、网上答疑、下载资料、在线测试、模拟考试。也可以展出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心得和切磋技艺。
3对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分层教学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推广。但要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采用这一模式,有诸多需完善的地方。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分层次教学。
3.1分层方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分班分层授课的学生是流动的,需要重新整合学生,调整其他课程安排,在教师资源及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比较难以实施。考察的内容、难易度及考察的结果是否科学客观,是否有参考价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整体水平处于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计算机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分层次的原则与方法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改进的重点。
3.2分层次成功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是否受益,防止学生出现“分层次”心理障碍
采用分层教学,主要是为了让教师更好教、学生更好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过分在学生面前强调各层次的差别,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计算机课程原本充满热情也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分层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分层教学模式有利的一面,分层之后应以学生能否取得学习进步作为判断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
3.3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主动适应更高要求
分层教学要达到比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师本身提出更高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结合该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备课,选择适合该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在上机操作方面,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不同类型和不同难度要求的上机实验,让学生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
3.4学校要充分拓展分层次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除正常的课堂讲授外,对部分内容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课堂演示、视频录像等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构建内容丰富的教学网站。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加强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开发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其次,注重第二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计算机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多开并开好选修课,开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为学生选课提供最大的自由度和空间。
再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比赛,通过这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计算机课外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全面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
最后,开发了网上考试系统,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由过去的试卷考试改为网上考试,采用规范化试题,从试题库中随机组卷,并且也按照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同时也是教学质量监测的辅助手段。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深入而持久的工作,对于我校开展的分层次教学,其改革的思想应是“以学生为本”,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其分层的方法、内容的选取、授课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还有许多可探讨的地方。为此,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作者简介
张耀文(1971-),男,四川南充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络通信及网络控制等专业方向研究。
摘 要:通过分析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便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西藏民院;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在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中,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都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出发点。这对于提高我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一所西藏办学的民族院校,主要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合格人才。生源主要来自于西藏,学生结构复杂多样,有藏族、有汉族,有区内、有区外,因此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少部分已接近课程要求,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这给教育者教学教改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教研教改时要尊重我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悬殊的事实,不能走区外高校模式,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方法。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主要思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能力和应用为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信息社会与素质教育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的素质教育,又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1]。全社会都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7]。在各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应把“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放在培养能力和面向应用方面。即介绍计算机初步知识;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现代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其信息的处理和使用;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会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修改和管理,等。即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重要的现代工具,在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在工作岗位上熟练地应用这个工具。整个教学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去学习,循序渐进,最终成为一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2改革教学模式
2.1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
我校生源主要来自西藏,有少部分是区外考生,西藏考生中一部分因各种原因在区外就读中学,据统计我校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在区外就读中学,内地在中小学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文献[3]中论述,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因此这些学生入学前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有一部分来自西藏牧区或边远山区的学生,他们还未摸过计算机,水平几乎是零,这种差别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谭浩强教授指出:“计算机的应用是分层次的,同样,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2]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基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使之置于各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达到分级教学的目的。[6] 笔者认为分级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分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水平模底考试,然后依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教学班。在构建和动作分级教学时,我们遵照不同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选取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以及安排考核时间。具体做法是,高级班可用30-40学时完成教学内容,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摘选“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知识再次讲授,并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以疑难指导、组织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结合大量练习题进行指导教学,在十月完成教学任务,并让这些学生参加当月的一级等级考试或学校组织的类似一级水平的上机考试。合格的学生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基础课程,如:VisualFoxPro,不合格者可以自学或在中级班继续学习。中级班和初级班仅在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上有所不同,中级分配70学时左右,初级分配90-100学时左右,在第一学期末完成教学内容,参加学校组织的上级考试或第二年四月份一级等级考试。
2.2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目前教学安排上,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般是分开上的,这样安排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上理论课时,虽然教室配有计算机和投影仪,但是学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操作而无法亲自动手试一试;上实验课时,老师也很难在实验课上再次全面讲解,只能把重点和难点部分演示一遍,另外,理论课和实验课往往隔了几天,不能做到及时练习,及时巩固。这些因素造成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反而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建议将目前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合并来上,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机房授课。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两者先后进行,印象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此课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务必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备好实践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根据调查了解,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最理想的上课方式。
3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社会信息化向纵深的发展,加速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开始就向学生强调,学习知识和取得证书的关系,取得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是检验自己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每个同学在公平、公正的考试平台上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是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把等级考试的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融合、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与此同时,在每个机房服务器上公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纲以及历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并安装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以便学生练习。实践证明,这种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便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定期更新教材内容
现实表明,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滞后于该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与当前主流技术差距太大。这就导致了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大大限制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水平。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在软件方面,没能及时系统地介绍各类当前广泛应用最新版本的软件。在硬件方面,未对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趋势作必要介绍。比如目前社会上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WindowsXP,最新版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Server 2003,只是推出不久,用的人不多而已。这就要求教材选用WindowsXP版,但目前的教材基本都选用Win2000版;还有Office目前广泛应用的是2003版,Office2007版也已推出,但教材选用Office2000甚至是Office 97。这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教材内容滞后问题,笔者建议教学内容2-3年必须更新换代一次,把社会普遍应用的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最新版本及时编入教材;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软件新旧版本的差异,备计算机新技术,并在授课中作为重点传授给学生;第三,21世纪是网络时代,第三次计算机普及高潮的切入点和重点是互联网的应用。在21世纪,“网络就是计算机”,不懂网络就是不懂计算机。[5]现在远程教育、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图书馆等风起云涌,网络影响人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教材要加大网络知识,除Internet有关知识外,还需网络应用知识,例如局域网的知识、小型网站建设、网页制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内容。如果我们紧紧抓住网络应用这个纲,我们的教材就会出现全新的感觉,跟上时展步伐。
5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实践与钻研。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在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推进该课程的网站建设使教学中的高层次需求在网络中得到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各种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以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应该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4]。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大力提倡精讲多练,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6改进考核方式
促进教学改革同时,考核手段改革也非常重要。它是衡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与掌握,运用知识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手段。将笔试考试方式改为上机考试方式。结业考试可用类似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软件组织上机考试或让学生直接参加一级等级考试,通过一级考试或学校组织的上机考试而且平时成绩及格者可视为本课程合格。虽然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但是上机考试和一级考试软件都含有理论知识试题,所以上机考试不但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理论、实践并重的作用。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平时上课表现和完成作业的考核。上机考试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考核应试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7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通过量化考核的手段进行检验(即教改后的总课时量、学生合格率等指标)。教改后扩建机房,网站教学平台建设,考试软件的购买或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需一定经费的投入,这是本次教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此教改对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同类课程教改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
个人简介:
赵尔平(1976-),陕西彬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受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基金会资助,笔者两次在德国从事访问研究,有幸对德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计算机教育,进行零距离的观察,并留下深刻印象。德国的计算机教育很普及,特色鲜明。为便于读者对德国大学计算机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首先回顾一下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高等教育的一些现状;然后,谈谈自己对德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感触;最后通过例子看看德国大学如何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1德国教育
德意志民族一向非常重视教育。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Wilhelm I,1688-1740)颁布学校教育法令,强制推行全世界最早的、免费的初级教育制度,确认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几十年后,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对德国教育实行全面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确立教育的三个“自然阶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直到今天,洪堡的三阶段教育主张还被广泛采用。在德国,教育被视为国家之根本。有一次在内阁会议上,威廉三世国王(Friedrich Wilhelm III, 1770-1840)就对大臣们说:“正是因为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办亡国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和落后的最好手段”。所以,即使在历史上非常困难的时期,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保证教育方面有足够的投入。
教育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是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国家培养了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它是现有社会结构的稳定因素。在国家的教育体系里,高等教育是主要成分,发挥关键、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建设直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员,以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体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欧美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德国的高等教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68年。十九世纪,按照“洪堡教育理念”成立的德国大学更是以其教学与科研统一及学术自由等特点被奉为欧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楷模。洪堡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毫无疑问,作为老牌的经济大国,德国的高等教育也是非常发达,学科门类完善。但不像美、英等国有所谓的一流或名牌大学,德国大学的水平大体均衡,不同的是一所大学在某一学科或者专业有公认的声誉。比如,在计算机领域,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锡根大学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德国现有各类大学一百多所(不考虑其他的高等专科大学),在校学生约两百万。学生有多种途径取得大学入学资格,基本上能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一般地,经过五年的学习,才能被授予德国的Diplom学位,相当于一些国家的硕士学位。但是,由于在德国大学里没有学习年限,且不需交纳学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逗留时间超过六年。这种情况导致了至今未停歇的、轰轰烈烈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大讨论。且为了与国际接轨,德国一些大学开始授予学生“学士”和“硕士”学位文凭。
2计算机教育
德国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国家,德国人Konard Zuse(1910-1995)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者。他在1936年建造出第一台可以编写程式的计算机Z1和后来更高级的Z3和Z4。然而,尽管是世界上计算机研制起步最早的国家,受二战后盟国政策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德国属于受限制发展的范围。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德国计算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才开始,相关的计算机教育和学科建设才起步和推动。今天,德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工业、媒体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已经相当普及。
计算机普及和就业市场的旺盛需求推动计算机学科纵向和横向地朝各个领域快速扩张和发展。德国的情形也是一样,跟随各个行业信息化的浪潮,计算机的影响席卷科学、社会和经济的所有部门。每个人都以某种形式来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计算机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大学里,可以找到所有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和专业,可以授予计算机科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面对目前供不应求的情况,计算机毕业生炙手可热,大部分愿意早点时间进入就业市场,有些人在工作几年后再回来深造并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德国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与电子电气课程在一个系里,不是彼此独立设置,这点给我深刻的印象。在德语里,Informatik其实是个来自法语的单词,表示计算机科学的涵义,与电气Electrotechnik或电子Electronik结合,意味着这一学科与工程的紧密关系。这点与德国人那种实践主义的精神很吻合,但并不就是说德国大学的计算机课程只注重工程方面的应用。
德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其他国家大体相同,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也有像人工智能、多媒体、图形学、机器人和生物医学二级专业门类。计算机专业在德国能够吸引高质量的学生,大学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在开始学习阶段,学的是学科和专业基础相关的课程,比如数学课程。到了后半段学习时间,学生才会深入接触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选择通常与将来合作的教授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另外,学生的Diplom论文工作也与教授的研究项目有关。在德国的大学里,一个教授即是一个研究所,一个研究所一般也就一个研究方向,很少有超过两个教授以上的研究所。假使有两个教授的研究所,也是工作在同一个课题方向。德国大学的学生很容易接近教授的工作,这点跟我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3教学和科研统一
德国的高等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重视实践过程,甚至直截了当地将目光投向实际技能的教育。从课程设置、专业学习和Diplom论文工作,都能反映出这一点。特别是在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学生非常有针对性、系统地学习专业课程,为将来工作和科研打下基础。德国大学的教授不会照本宣科地传授教材上的经典理论,事实上他们也不使用特定的教材,更多的是讲授根据个人对专业和科学的理解准备的素材,有些就是自己的专门研究成果。这样,教授可以基于最新的资料,在较高的层次上传授学生将来从事研究和工作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这点不光在计算机学科,其他的学科也是这样。这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非一般的通识教育,在德国已有相当长的传统。我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情况有些不同。虽然学生在后半个阶段也是专业课程学习,老师们教的较多的是教材上的知识。而且在这个关键的专业学习阶段,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较少。
笔者在德国锡根大学实时学习系统研究所(Echtzeit Lernsysteme - EZLS)学习和工作过,以为该所在教学与科研统一方面做的非常成功,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学习之处。EZLS的正式大学员工只有一个教授、一个访问学者、一个工程师、一个秘书和四个博士研究生,其余是不定数量的Diplom学生。教授每年张贴一次广告,招收对研究有兴趣的、三年级以后的学生。经过全面考核,每次录用十个左右。这些学生在项目里的分工不同,一般以三个或四个为一组。以AMOR项目为例,每年有两组学生加入,算上固定的科研人员,可以看出项目有一支强壮的、可持续的队伍。AMOR是一台室外移动机器人,学生的分组是依据它的研究内容进行,目前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数据通讯组、惯性传感系统组、视觉信息处理组和导航方案组。因为在前一阶段学习了基础课程,学生加入项目组后学习的是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嵌入系统、计算机接口与通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移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这些专业课程,可以是本所教授开的课,也可以是外所教授开的课。可以看出来,这种专业学习是面向项目研究的。也正是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获得许多手工实践的机会,研究所也提供学生实现想法和思路的最好条件,比方说,设计、加工和检测进行信号采集与处理的印刷板电路,利用AMOR平台进行新算法测试和验证,等。这类实践,对运用所学基础理论、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有重大的意义。AMOR能在今年欧洲移动机器人大赛(C-ELROB)的激烈对抗中获得自动巡航赛道的冠军,可以说是教学与科研统一结下的一个硕果。教学与科研统一在德国大学计算机教育基本有一定的模式,不同专业方向与上面的例子大同小异。
摘要:本文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方向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分析了教学改革中应做的工作和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并总结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教师教育
1引言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中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培训一体化以及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等新的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 传统的师范教育必须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对于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原有师范教育内涵和方式的挑战。[2]将教师教育纳入综合性大学之中,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是很明显的。
原有师范院校在转型或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后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切实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实际上也是这种危机的典型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塑自身的“学术性”,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和谐发展,如何巩固并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已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而设置。但是计算机课程发展具有结构的不稳定性,并且在具体的制定和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理论教学过多、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由于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学方式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实验也大多以简单的验证性为主;课程内容重复,各类课时比例不尽合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知识及现代教育理论较少顾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在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广州大学计算机学科现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分为信息与软件方向、信息管理方向、计算机教师教育方向。每年招生人数大约200-280人。这些专业或方向都有各自的培养计划,学生在招生时选择的专业,很难中途换专业,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根据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现状,提出建立计算机类专业、方向教学大平台,建立一个立体化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宽口径的本科毕业生。
在此平台下,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应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思路,具有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所倡导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修养和师德。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等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应用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方面的应用能力。
(7) 具有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
(8) 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
(9) 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0) 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教师教育的模式,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公共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基础和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性,使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由封闭走向开放,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以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师资。
3课程体系的建设
培养方案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三个专业教学计划整合为一个大平台,一个计算机教师教育教学计划,三个专业模块的教学计划。由于对学生已经进行了分类教育,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进行新的研究。
由于三个专业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能适应三个专业的要求,重新设计和规划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建立新的学籍管理体系,使学生能方便地跨专业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编写更合适的教材。剔除陈旧的教学内容,注入能反映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新成果、新动态的新内容,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组织编写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教材。建立新的实验体系和实践环节,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
建设一个分层次,跨专业的教学平台,在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体系、实践环节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对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产生巨大推动。
学生可以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对专业有所了解后,再对自己有兴趣的专业或方向进行选择。这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并且拓宽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则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师资。通过把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专业构成一个大平台,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师范教育的模式,培养“专业+师范”的复合型师资,师范生在完成与非师范生同样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加修14个学分的师范教育学程,便具有了师范生的资格,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逐步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协同共生。
4实验体系的建设
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在计算机大类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培养规格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重基础实验课,打好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结合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同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实验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扩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说明的基本方法,网络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集体协作能力。对教师教育专业通过学科教学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专业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具备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能力。
5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教师教育的优惠条件已经不存在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我们学校是以大类招生,一年以后分流,由于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不了解,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少,甚至不能开一个班。
由于教师职业也面向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使得师范生的就业有更大的挑战。
6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
师范生由于要以教师职业为目标,所以一旦作为师范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有一些潜在约束。总的来说,师范生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相对稳重一些,学习也自觉一些。
由于有教学实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非专业能力方面比非师范生有更大的优势,但在专业能力上一般比非师范生的能力差一些。在从事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上竞争能力差一些,但在一般的专业技术职业的就业上,应有一定的优势。
个人简介:陶文正(1963-),男,河南南阳人,计算机专业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操作系统,网络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倒置法教学”,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深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倒置法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1 “倒置法教学”的提出
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先上机操作,后进行理论教学,是否会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呢?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尝试了这种 “倒置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第2、3、4、5、7章内容,并对三个月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多数的同学认同和欢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2 “倒置法教学”适用范围
“倒置法教学”是针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来的,它不适合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但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建议可以在实践课时占总课时比例接近或大于50%的课程教学中使用。同时,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也不可以一刀切,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3 “倒置法教学”的实施步骤
(1) 实践课。场地:多媒体机房。
第一步:上机指导:教师首先演示实验内容的操作方法,学生模仿。
第二步:结合配套的“实践教程”,学生进行上机操作。
第三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带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解答。
(2) 理论课。场地:多媒体教室。
第四步:理论内容的多媒体教学。
第五步:教师提出相关的理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回答。
第六步:回到第一步继续实践。如此循环,直到完成本章的教学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4 “倒置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样,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其他的措施来补充“倒置法教学”中的不足。
(1) 结合分层次教学来弥补“倒置法教学”的不足
1) 成立班级“计算机辅导员”,每个班级选择5~7个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好的同学担任,每个同学负责4到6个同学的计算机辅导任务。期末根据各自负责同学的最后考试成绩和这些的同学反映,分别给“辅导员”在最终成绩上加分 (例如1~5分不等) ;同时在其他方面给予优惠。
2) 增加课外辅导时间,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每个班级每周增加1个晚上(3小时)的课外辅导时间,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理论问题进行解答。
3) 不定期和同学们进行书面或在线沟通。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及时地了解同学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 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提高实验课的理论知识的含量
1) 在上实验课的时候,随时随地穿插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以弥补理论后学的不足。
2) 上实验课时由于学生问题较多,一个指导教师可能来不及辅导解答,可以让“学生计算机辅导员”一起协助老师辅导学生上机。
(3) 采用“倒置法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而言,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其中的第2章(Windows操作系统) 、第3章 (Word) 、第4章(Excel) 、第5章 (PowerPoint) 和第7章 (FrontPage) 这五章内容。选择这五章内容的理由是可操作性强。
其次是上机指导不可以少,实验课的地点最好选择在有多媒体投影仪的计算机机房里进行,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模仿练习,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引导其正确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在上机练习中,实践教程是关键。对于高职类的学生,教学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采用“寓教于乐”的趣味案例以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
5 “倒置法教学”实施效果调查及分析
我们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学生调查表,以反映出学生对“倒置法教学”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班级:填表日期:
采用上述表格进行调查,我们对三校生(中专、职高学生)和普高生分别进行了统计,表1为三校生和普高生调查结果的统计表,同时分别给出了对应的饼形比例图(图2、图3) 。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三校生和普高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了赞成
6结论
我们认为,“倒置法教学”的创新思想和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特别是对于“实践课时”比例较大的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独到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其他方法(如分层教学),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吴林华(1965-),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副教授,电子邮件:
摘要:本文在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条件的提高方面入手,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
1课程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已步入我们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以下一些新的问题:
1) 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化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步入正轨。教育部已经制订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要逐步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因此,高职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已有显著提高,但他们的基础依然悬殊,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中不乏是零起点的。
3) 计算机技术更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以计算机技术为优秀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2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传统的教学理论及其指导下形成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教学实践的发展,应该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在其指导下形成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以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化、终身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2.1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形成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兴趣。这样,对学生而言,计算机学习不再被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交互学习;学生在现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将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解决中;以讨论、实验等各种活动代替了简单的记录和听课,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权威和考试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探索精神,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真正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长于背诵公式和解答纸面问题,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学习方式。
2.2教学内容的微观处理
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更新教材,并介绍最新发展动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者不能固守教材的组织方式,可以根据学科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适当的编排教学内容的方式,如:以学生为本位,采用心理式的编排,既注重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又顾及教学内容的逻辑性。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对课程进行微观处理,调整教材编排:第一部分是硬件的感性认识和Windows基本操作,第二部分是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 Office组件 (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和简单网页制作FrontPage等) ,第三部分是Windows操作 (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 和因特网基本使用 (Internet Explore和Outlook Express的设置及使用) ,最后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Word最简单,再学习Excel,引导学生找出Word和Excel操作上的异同,最后,学习PowerPoint时,就比较轻松了,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再加上表单和组件的设置,简单网页制作FrontPage就差不多了。学习Outlook Express时,可补充现在大多数人用的更多的网上免费邮箱的申请和使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还会继续飞速发展,通过软件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会触类旁通,从而掌握一大批软件的使用,这才是我们计算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教材作这样的微观整合后,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一个个需要的心理,使他们一直保持着对计算机课程的热情,快速有效地接受教材的基本内容,在愉快的上机操作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升信息素养。
2.3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进行如下一些创新。
(1) 利用网络教室,发挥师生互动效应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上“大学计算机基础”时,往往讲解一次课 (2课时)几天后,学生才有一次上机操作课,对于零起点的学生,他们很难在教师的快速演示下领悟操作的要点与顺序,几天后上机实践往往无从着手,以至于效率很差;另外又有一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中的基础知识已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就会觉得太简单。因此教师在授课讲解时,如何把握难度与速度就比较困难。还有些教师讲解一节课,让学生自己操作练习一节课,同样的也存在着上课时学生不好好听、上机时又不知如何做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就能解决这些弊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教师可以全方位地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师机直接控制学生机,也可以向某个学生直接演示解答,还可以通过教师机传送测试或作业等文件给学生,极大地方便了课堂互动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每部分演示后将控制权交给学生,但必须规定好操作的具体时间,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时间到后,教师收回控制权,继续讲解。最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所有学到的命令完成作业。这样在上机操作时学生已对基本命令有所了解,对原来起点低的学生来说不会一窍不通无所事事,对优秀学生来说又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有时间去接触其他软件。所以,这种教学方法集教、学、练、提高为一体,更可以因材施教。
学到因特网部分时,可以让学生申请网上免费邮箱,收集资料,以E-mail形式发送作业,通过回复的形式可以一对一的与学生交流作业情况,也可以通过QQ对学生进行答疑。课内外的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并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点。
(2) 实施任务驱动,通过讲评激发潜能
任务是课堂教学里一个微妙动力,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所学知识的目的。
每一次上机课都要有一定的任务,采用“案例”和“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一些案例做演示,还要精心设计任务,每个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技巧,“任务驱动”对学生来说,开始是模仿,积累一定经验和技巧后,便可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个性作品,创新能力便可得到发展。在上机过程中,教师可将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给予评论。通过讲评和评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3) 组织协作学习,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协作学习是指为了促进学习,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任务彼此交换信息和合作,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协作学习对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学习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个体间的沟通能力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讲课时,一方面要通过少而精的讲述,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和方向,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保留一些与旧知识相似规律的新知识,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实施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课堂教学的自由氛围,注意基础差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并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
另外,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结成对子,上机时坐在一起,这样,有困难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好的学生也会及时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还可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综合性任务,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4教学条件的提高完善
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依赖于教学的软硬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应安排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并安装好配套的各种应用软件;建立网络模拟考试系统,实现学生随时训练和自我测试,网络考试系统供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测试;还可以设计网络辅助教学网站,实现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等上网,以及师生课外互动和交流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必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
作者简介:凌代红 (1970-) ,女,浙江黄岩人,浙江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工商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