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8 04:4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管理者与学员态度不端正、对论文的基本格式缺乏规范化认识、论文缺乏创新性、论证材料不丰富等问题。解决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环节突出问题必须规范毕业论文的严肃性、论文指导的可行性、强化支持服务、总评突出问题、提高答辩技巧、建立指导教师资源库等,以期对创新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环节的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发挥推动作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历提升;毕业论文;过程问题;反思策略
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不论专科学员还是本科学员均不得免修。随着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毕业论文环节的质量已成为学员综合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为提高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对近年来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环节的基本过程与活动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整合,围绕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以期对毕业论文环节管理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1.管理者与学员对毕业论文环节的态度不够端正。态度是人们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端正态度,才能确保工作过程的落实与推进。从西部地区县级层面学习中心或教学点的毕业论文环节来看,主要表现在参与教学管理的管理者对毕业论文环节的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比如,个别教学点的教学管理者把毕业论文环节仅当做一种形式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学员的毕业论文环节进行策划与设计,尤其是未能对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理论知识、基本要求、完成过程、成绩评定、反思与评价等重要方面进行认真的理解与实施,因而,出现了答辩论文过程中的雷同现象、突击现象、后门现象、集体作弊现象等。此外,许多学员由于对毕业论文环节的认识不太明确,所持的态度就是半投入或不投入,对毕业论文的整体要求未能有效理解,在一种不正常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比如,毕业论文的“双胞胎”现象、网络和报刊原文的下载现象、多种文章的拼凑现象、“”现象等,都是近年来我们发现的现实问题。
2.指导教师与学员对论文的基本格式缺乏规范化的认识。由于参与者没有认真学习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指导手册,所以学员完成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1)论文格式不规范。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中常有的现象。有些学生论文缺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有的则不知内容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要写什么、怎样写;有的将注释与参考文献混为一谈。有的是学术论文格式,有的是发言稿格式,有的甚至没有格式。89%的学员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符合期刊的基本要求,86%的学员根本就不知道参考文献的标志码,甚至有的边远地区的学员将1000多字的教学感想当做毕业论文提交等。(2)指导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由于指导教师来源比较复杂,并且没有接受过统一的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培训,所以许多教师都按照自己过去的思路和习惯要求学生。结果不但未能指导学员规范化地完成论文,反而影响了学员毕业论文答辩过程的顺利进行,以至于影响了学员的论文成绩。(3)答辩环节不统一。在答辩过程中,由于指导教师的不一致,有的学员只是宣读论文原文,有的只念大、小标题,有的随意发挥,有的抓不住重点,有的不懂得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等,所以,当答辩教师提出问题时,许多人瞠目结舌,支支吾吾,答非所问。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管理本科专业2008级春季生为例,在毕业论文环节,因毕业论文格式不规范而影响论文成绩的约占83%。
3.学员毕业论文缺乏时效性和创新性。毕业论文环节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门课程,一般可以取得6个学分。但由于学习中心或基层教学点在教学组织管理上没有把毕业论文环节当做一门课程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结果许多学员的毕业论文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1)选题过时。在西部地区某教学点已经毕业的学员毕业论文档案中,有69%的选题早已无任何价值可言,其结论早已成为人们共识的定论。(2)数据过时。如未能使用近一年来的官方或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而是引用了多年前不能说明当前问题的过时数据。(3)语言过时。行文中使用了一些不合时展的语言表述,缺少当前报刊、广播电视、学术会议等方面的最新语言表述。(4)事例过时。由于对文章的主题缺乏深刻的研究,所以所谈与分析的问题与当前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无多大的关系,没有说服力。因此,强化毕业论文的课程教学尤为必要。要充分发挥论文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动态引导作用,使上述常识性问题,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彻底的纠正与消除。
4.实践环节的论证材料缺少学术性和丰富性。由于学员对论文缺乏基本的认识,对论文的本质缺少了解,从而造成毕业论文所引用的资料大多数来自于自己所学过的教材之中,个别学员的作业甚至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照抄,从根本上忽视了教材内容的过时问题。当然,还有部分学员认识到了论文的时代性特征,但由于学习点条件较差,由于网络平台的限制,订阅的报刊资料极为有限,很难使他们搜集到专业方面的最新资料。即使有网络支持,但由于网络中的有用资料基本上都需要注册成为会员或缴费,而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大部分的注册用户仅限于自己就读院校的平台。因此,利用公共网络获取最新资料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费用上,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一定困难的。事实上,他们所获取的资料基本上都是公开免费的资料,而这部分资料的学术性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在随机抽样取得的毕业论文中发现,陕西广播电大学教育管理本科专业2008级春季毕业论文中,74%的毕业论文成绩不理想都与这个因素有关。
5.指导教师不合标准的现象仍然存在。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中之重。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要技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由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员多数来自农村或边远地区,交通、网络和通信等给他们完成毕业论文造成了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尤其是这些地区由于文化环境所限,要安排一些本科以上学历、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来指导毕业论文,的确存在不小的困难。正因如此,指导教师方面的两个突出问题出现了:一是大多数指导教师无指导经验,有的指导教师甚至自己都没有写过真正的论文,正式就不用说了;二是由于当地普通高校的缺失,专业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大多数教师只能由相近学科的教师或行政、教学管理人员来担任,至于职称方面的要求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据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专业统计,县级工作站的论文指导教师合格率仅为26%,不合格的指导教师在学历方面和职称方面几乎没有大的问题,焦点问题就是专业不对口和论文写作经验不足。
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是本科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成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考察。
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改革的背景
(一) 社会方面
普通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进入高校学习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整体基础水平下降;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的发达,为学生自主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提供了方便,也使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论文参考资料并拼接成自己的论文变得很容易。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上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也不可避免地侵蚀学生。
(二)学校方面
广州大学2009年以前制定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化”的模式仍比较突出,缺乏适合成教人才培养理念的实践环节培养模式。广州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实行一级管理模式,继续教育学院为办学实体,仅有少量的专职教师,办学规模大,专业(专业方向)杂,校外办学点多,在调用与管理本校教师资源,统一、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以及进行质量监控方面还不足
(三)学生方面
成人学生业余学习,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缺少论文写作基础训练;多数面临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毕业文凭,内部动力不足。为了达到顺利毕业的目标,学生往往采取的是避免失败的做法,或者是没有挑战性的任务,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态度普遍欠缺。
(四)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来源不一,缺乏统一审核、把关,水平良莠不齐;由于多数是兼职教师指导论文,教师责任心差的不在少数。
二、多管齐下,实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改革的举措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应用型,提高写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高等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具体实施措施,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切合实际,注重应用型、实践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2008年,为使成人高等教育更适应成人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全面修订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年版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写作能力欠缺、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状况,加强了课程的人文特色,专科和专升本的课程设置分别增加了《应用写作》和《大学语文》这两门公共课程,增强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打好论文写作的基础;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精简理论,强化实践,不仅在实践教学平台适当增加集中实施的实践课程比例,增强实践性课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其它课程平台的课程,特别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也减少理论学时,适当增加课内实践学时,力求减少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差距,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使撰写毕业论文有料可写,而不是盲目抄袭、拼凑。
(二)改变单一的论文写作形式,采取更为适合成人特点的多种毕业论文形式
从2009年开始,学校决定,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应充分利用成人学生丰富的社会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开展选题工作。从写作形式上,改变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写作形式单一,非论文即设计的状况,紧密结合学生的工作实际,允许毕业论文形式采取更为适合成人特点的方案设计、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经济分析、案例分析、读书报告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抄袭现象。为此,学校专门发通知说明,申报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不申报学位的学生按专业特点可选择上述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种写作形式,并列出29个专业建议选择写作形式一览表。
(三)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全面系统的质量监控体系
1. 建立规范系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文件资料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文件资料是完成指导任务的指南与依据,为了使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有统一规范的依据,学校从2009年起逐步修订、完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有关资料,目前已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文件,包括表格6份,撰写规范及格式模板1份,各专业撰写要求及范文19份,以及论文指导实施细则、有关通知等。这些文件资料全部分类有序地挂在网上,为学生、教师使用提供了方便。
2. 统一选拔与管理指导教师,集中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由校本部统筹安排校本部及校外点聘请广州大学专业学院相关专业具有讲师(中级职称)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在广州大学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校外点可以自行聘请非广州大学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所聘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必须先报校本部审核批准。同时严格控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理工类专业原则上不超过7人,人文管理类专业原则上不超过10人;初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可减少2-3人;已有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经验的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可适当增加,最多不超过15人。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论文(设计)至少3次并做好记录(指导市区内教学点学生,至少面授1次),指导形式包括面授、电话、电子邮件、书信等。指导教师必须督促学生将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如实填写在《导师工作记录表》中,同时也要妥善保存与学生联系并指导的记录,以作为进行指导的依据。有效控制了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质量。
3. 严格答辩工作
从2009年开始,为统一答辩标准,把好质量关,学校将由各专业学院自行组织的答辩活动改为由继续教育学院在校本部统一组织,同时在答辩学生较多或较远的教学点设4个校外答辩点。学校规定,成立答辩领导小组对校外答辩点的答辩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校外答辩点的答辩组长必须由广州大学派出的教师担任。对答辩的工作要求、答辩过程有关问题的指南学校都有统一的、明确到位的文字解说。通过组织严格的毕业论文集中答辩,能从中发现和纠正教师个别指导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确保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4. 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操作模式
第一阶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任务分配给老师之后,要求指导老师转发国家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34号令)给所指导的学生并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强调指导老师对制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作假行为负有责任。同时向指导教师提供班主任(或主管)和学生的联系电话,要求班主任为每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组选一组长,主要负责协助指导教师联系组内其他同学和传达有关要求,并负责收取全组同学完成的论文(设计)集中交教务科或函授部及所辖各教学点。
第二阶段,在第二学期开学初,发通知提醒教师、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任务,督促需参加答辩的学生及早完成定稿,催促未与指导教师联系或进度慢的学生要抓紧时间。继续电话抽查,检查落实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进展情况。
第三阶段,发通知对答辩问题、论文(设计)缴交问题进行具体安排。由于成人学生业余学习的特点,加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不全是任课教师,指导主要是通过现代通讯手段来完成,每到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缴交期间,指导教师如何尽快收齐学生全部论文(设计)材料再交管理部门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过去论文(设计)缴交往往会拖延时间,为此滞后成绩的录入并影响其他后续工作。从2012年开始,在强调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设计)资料在内容与格式上严格把关,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评分和同意学生提交正式的论文(设计)资料打印件的基础上,学校将老师要交的资料与学生要交的资料分开收缴:教务科与函授部分别负责接收教师缴交的校本部与校外点论文(设计)资料;学生要交的论文(设计)资料,要求每个论文(设计)组学生组长集中收齐后就近在所属教学点提交。为了方便师生,校本部专门安排一周的值班时间接收论文(设计)资料。这样做,加快了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缴交的进度,也使管理部门忙而不乱、工作有序进行。
三、设想与展望
(一)在利用计算机教务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进行管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资料以及师生互动交流指导还有待开发。
(二)如何有效监控学生论文(设计)是否抄袭、造假等,教师指导论文(设计)的工作量是否饱满、指导是否到位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班主任是联系学生与管理部门的桥梁,班主任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辅助作用较大,应得到相应报酬并进一步有效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四)非论文形式的写作指导资料还需进一步修订、细化,使之覆盖的专业面更广。.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反映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导向,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将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起着导向、桥梁、推动作用。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来看,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和机制,强化实践育人和职业能力教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体现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导向,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将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反映出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
1.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问题。近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增加,2013年达到699万,再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487万人,10年间增长了3.3倍。当前,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社会新增就业的主要群体。以河南省为例,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22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超过51万、中职毕业生近65万,而城镇就业岗位供给总量仅100万个,人力资源供需缺口在120万人以上。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所能提供就业岗位数量的相对不足,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
2.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反映出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服务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麦可思公司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中的工程、建筑、自动化等工科类专业和高职高专中的汽车技术、食品加工、热电管理等技工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形势很好;而法学、艺术、心理学、社会、体育等文科类专业供大于求。不同专业间供需情况差异较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滞后性、盲目性的特点,专业趋同、趋热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高校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有效调整,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出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问题。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市场化的时代潮流中,部分高校的办学理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主动融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格局中,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片面追求办学效益,存在重招生轻就业、重研究轻应用、重学科建设轻人才培养、重专业教育轻能力培养等现象。另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实践实训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受办学条件的限制。部分高校往往是根据现有师资力量、设备条件、规模效益需求等核定招生规模、设置课程内容,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岗位对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导向作用,推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状况就是检验和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标准。通过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不同学历层次、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在行业、区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可以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状况。毕业生就业状况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也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毕业生就业与高校发展挂钩的要求,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2.桥梁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毕业生就业是教育培养环节和社会需求环节的结合点,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桥梁。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就业市场,搭建毕业生就业双选平台,开通毕业生服务重点产业、行业发展的直通车,将人才直接输送到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通过实施基层就业项目,为城乡基层发展引进人才,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干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使数百万毕业生成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的中坚力量,为城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推动作用,毕业生就业关系着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反映着高校的办学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源的好坏,就业前景已经成为学生和家长在高考报志愿时的优秀依据。近年,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实施“一把手”工程,书记、校长亲自抓就业,实行“全程化、全员化”抓就业,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三、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途径
1.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和机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政府有关部门应对重点产业、行业人才需求搞好规划,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制度,在审批重大项目时积极发挥调控作用,结合电子信息、航空航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具有就业潜力的金融保险、特色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科学预测并定期人才需求状况和职业能力标准。高校应主动与有关部门、行业对接,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调研,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2.强化实践育人和职业能力教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系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总学时的50%,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3.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加强专兼职结合的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针对毕业生差异化就业需求,分类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各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就业信息资源,搭建高校、行业、企业、社会公共就业机构等人才供需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快捷、高效地进行对接。同时,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高校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面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主战场,超前部署重点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在确定学校发展规模时,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重要参考。在年度招生计划安排时,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偏低的专业应严格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平均水平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或实行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在高校质量评估时,切实把毕业生就业状况纳入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学校专业调整时,避免专业趋同性、重复性,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在学校领导班子考核时,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重要的考查指标。
【摘 要】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基于相关的就业理论,文章分别从就业的“量”和“质”两个维度展开论述。通过研究发现:随着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从效果来看也是较有成效的。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对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
日本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高等教育入学率迅速提高,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日本很快便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那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日本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呢?
一、日本的高等教育构成
日本的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四年制的大学和学院(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约占61.7%); 两年制的短期大学(Junior Colleges,约占13.9%);高等专科学校(Technical Colleges,约占1.5%)和专修学校(Special Training Schools,约占22.9%)。在上述四类高等教育机构中,四年制的大学和学院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优秀,它们的规模最大,学生数最多。
二、日本高等教育的扩张
总体上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迅速的规模扩张时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扩充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日本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四年制大学的升学率由8%增长到28%,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的入学率则由10%扩大为40%,在校学生总数则由70万左右增长到250万左右,日本的高等教育极为迅速地实现了马丁・特罗所说的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是“停滞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90年前后)。这段时期的大学入学率停滞不前甚至略减。四年制大学升学率由1976年的28%减少至1990年的24%。但此时期四年制大学以外的高等教育机构得以充实,并且新成立的专修学校的入学率大幅度上升,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总入学率,由40%扩大为50%。第三个阶段是“再扩大期”(1990年前后至2005年)。这一时期日本的高等教育又重新开始扩大。四年制大学的入学率由20%左右增长到40%,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的入学率则由50%左右增长到75%左右。可以说,在此时期日本的高等教育逐渐达到了普及化的阶段。
那么在上述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时期,日本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三、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根据古典就业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量的确定取决于供求之间的关系,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不仅会造成就业率的降低,同时劳动力的价格亦会降低;反之,亦然。因此,在考察大学生就业状况时,我们不仅要考察就业率的发展变化(量的方面),也要考察劳动力价格等方面的变化(质的方面)。
(一)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发展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我们就以四年制大学为例来考察大学生的就业率在这四十多年间的变动状况。(参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相对应,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的变化大致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大扩充期其就业率呈显著下降趋势,1962年时的就业率为86.6%,而到了1976年则下降至70.7%;在停滞期其就业率则呈稳步上升趋势,到1991年其就业率一度恢复到81.3%;而到了再扩大期其就业率则再一次快速下降,到2003年时其就业率仅为55.1%。
那么上述三个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由图1可以看出,四年制大学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大扩充期,其毕业生从12万增长到30万左右,增长了大约2.5倍,净增人数接近20万,而这一时期的就业率是呈快速下降趋势的;在进入停滞期以后,其毕业生数从30万增加到35万左右,净增人数仅5万左右,这一时期的就业率则是呈上升趋势的;在90年之后的再扩大期,毕业生数又出现大幅增长,人数从35万增加到55万左右,净增20万人,增长约1.6倍,而这一时期的就业率则又呈下降趋势的。 因此,图1中表明了毕业生数量的变化同就业率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当毕业生的供给快速增长时,其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当供给较为稳定时,其就业率呈上升趋势。
(二)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析
根据前面的论述,在就业与收入之间也存在有某种关系:即在需求不变的情形下,当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可通过降低工资来实现就业人数的增加。因此,考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考察其收入的变化情况。那么,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不同时期,日本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有哪些变化呢?
1. 相对工资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物价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雇员的工资是呈上升趋势的,因此考察一段较长历史时期的就业率同工资的关系难以得出较为确切的结论。所以工资的上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大学生的供求状况:因为几乎所有人的收入都上升了。因此从这点上来讲,考察相对收入的变化可能更为有益。用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同新就业的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收入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入变化,我们可将两者的比值称为相对收益比。图2反映了新就业的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的变化状况。
由图2可以看出,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男毕业生1960年的相对收益比为160%,而到了1975年则仅为120%,下降了40个百分点,女毕业生下降得更多,1960年为171%,到了1975年则跌至116%,下降了55个百分点;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到1990年左右,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男毕业生从1975年的120%上升到1989年的128%,女毕业生则从116%上升至132%,女毕业生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男毕业生;1990年前后到2005年,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则又经历了一个先下降而后平稳增长的过程,男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从1989年的128%下降至1997年的最低点124%以后,到2003年又重新回到接近128%,女毕业生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从1989年的132%下降至1996的最低点126%以后,到2003年也重新增长至131%。
从1960年到1975年左右,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供过于求的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90年左右,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出现了缓慢上升的态势,这表明此时期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不再那么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收益比则又出现了快速下降而后又略微上升的态势,这表明此时期的劳动市场一度又存在供大于求的矛盾。
2. 大学毕业生从事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我们可以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而且主要劳动力市场一般对技术、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较高,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相对较低。因此,如果根据职位对知识水平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两大类:专业性、技术性职位和其它职位。一般来说,专业性、技术性职位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其报酬、待遇也较好,我们可以将这类职位归为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将其它的职位归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传统上人们一般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主要是面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因此,考察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专业性、技术性职位比例的变化也能较好地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变化。
那么随着毕业生规模的不断增长变化,已经实现就业的日本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中这种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看图3(以四年制大学毕业生为例):
由图3可知,在1960―1975年间,四年制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在1975―1990年这段时期,四年制大学毕业生所从事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则稳中有升;1990年以后,四年制大学毕业生所从事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则是先下降而后趋于稳定。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上提供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工作岗位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如果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能与这些岗位的数量的增长保持一致的话,则大学毕业生从事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反之,如果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快于这些职位的数量的增长速度,则就会发生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专业性、技术性工作岗位的比例下降的情况。
以上的分析表明,在日本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充时期,日本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他们的相对收入下降,而且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也呈显著下降趋势,也就是说,毕业生为了获得就业,在不得不接受较低工资的同时,也开始从事以前主要由高中生所承担的诸如办事员、销售员等对专业性要求不强的技能型工作。
四、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转变
如前所述,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而伴随着规模的这种膨胀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第一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私立大学扩大的目的是谋求经营的稳定,但这基本上意味着一方面招生人数扩大,而另一方面对教员及设备投资有限。但是由于政府对私立大学控制的弱化,因此无法制止教育质量的下滑。结果,在师生比、设备等方面来看,教育质量的下降显而易见。第二是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扩大。在日本,高等教育的扩大是通过个人负担高学费的私立大学的增加而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首先能够享受机会扩大的当然是高收入阶层。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升学率增加最显著的是城市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即使分地域来看也是城市升学率的提高显著,加大了与地方的差距。第三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恶化。不言而喻,高等教育扩大后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而且这无法依靠以往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种类予以吸收。但迅速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新的产业和职业种类,特别是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劳动需求,并且吸收了新的大学毕业生。不过正像前面所论述的那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并且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差距缩小,大学教育的收益率大大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自然产生了对大学教育的不满。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学生运动的激化就是这一社会不满的表现。另外,以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为基础,日本的政策目标由注重经济发展转变为建设重视生活质量的福利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巨大的转变。
日本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的政策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始对私立大学支付政府资助金。根据1975年的《私立学校振兴促进法》,政府同意作为资助金支付一定比例的私立大学经常费(主要是人事费)。据此,日本大多数私立大学获得了政府的资助,数额相当于其各自总收入的约20%。(2)政府对私立大学限制的强化。上述政府资助金是以私立大学保证一定的教育质量为条件的。特别是如果发生招生数大幅度超过批准设立时所定名额的情况,将全然不予支付。这种措施实际上对私立大学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在城市,原则上开始不允许新设立私立大学及增设院系。(3)短期高等教育的扩充。特别是对于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各种学校,针对其年限不一,创立了“专门学校”制度,使这类学校的入学资格、年限、监督等制度明确化、标准化。短期职业教育机构从而被明确定位为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部分。
通过上述的政策可以明显看出,对于私立大学的设立和招生数量的控制,显然具有抑制供给扩大的效果。因为,日本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以私立大学为主,因此控制住私立大学规模的扩展也就基本控制住了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其实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2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后,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明显降低,学生人数增长趋缓,这显示了政府在控制大学规模的发展上所取得的成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学生的入学率和毕业生数在短时间内有了一个较为迅速的增长,而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则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收入不断下降,从事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比例也不断降低。而事实上,这也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劳动力市场上严重供大于求,这必然会使得就业率下降。而为了维持生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不得不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由此学历替代的现象便发生了。但实际上,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从消极的方面看,学历贬值,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从积极的方面看,则是它大幅提高了国民的素质,蓄积了充足的人力资本,为日本的经济腾飞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不过,由于短时间内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膨胀,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并成为当时大学生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政府所采取的两种措施―― 一方面通过立法和政府资助金对私立大学予以限制以控制高等教育的规模,另一方面则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来培养受过职业训练的、适应性比较强的实业人才来满足劳动力市场发生的新变化。而事实证明,这些措施也是较有成效的。
今天我们正以更快的速度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日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他们的经验教训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姜世健(1978.12- ),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山东政法学院,讲师,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思想道德教育等。
摘要: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整体质量也不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成人高等院校教育理念落后与教育的功利化发展趋势外,毕业设计选题的盲目性也是关键因素。为了加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科学性,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平台,将毕业设计纳入到具体的项目当中,实现毕业设计项目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项目化管理;教育理念;
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纵观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现状,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多,而毕业生质量却在逐年下滑,尤其是其毕业设计的质量要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甚至是大学自学考试。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趋向有着直接的联系。毕业设计是学历教育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直接体现着受教育者的专业能力与专业认知,因而,加强毕业设计管理,增强学生的理论实际应用能力,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方向。
一、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的现状
当前,高等院校对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由于学生毕业设计时间过于仓促常常会盲目选题,造成毕业设计选题空洞,抄袭率高等现象。此外,在语言、内容上,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1、毕业设计格式缺乏规范性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格式缺乏规范性,甚至同一专业的学生在论文整体格式上还有所差别,特别是参考文献格式,更是形式各异。毕业格式作为内容的重要载体,若其不规范,则会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使论文水准大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内容浅显,缺乏体系性
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水平上参差不齐,有的是专科起点本科,有的是高中起点本科,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综合学生的水平而安排适合的课程内容,教学效果也必然不尽理想。加之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构成较为复杂,大多基础薄弱,到课率不高,获取知识就相对较少,这些直接造成了其毕业设计内容浅显,缺乏体系性。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作为或少作为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二、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写作时长、教育背景等,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是以下因素:
1、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理念
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其毕业论文质量的首要因素。成人高等教育是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模式,然而,很多高校则将其视为末流,认为大多学生不过是为了混学历而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对学生过于放纵,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偏低,使得在毕业设计中难以深入研究创作。
2、专业兴趣与职业发展
专业兴趣与职业发展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激励机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按照兴趣选择专业,往往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约束自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专业与职业发展相一致的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也往往会自发学习,在毕业设计上也颇有心得。成人高等教育的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兴趣所在,而是这个专业是否容易通过相关考试,最终取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就缺乏内在动力,意志薄弱的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更遑论精心于毕业设计。
三、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项目化管理
就成人高等教育对象来说,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些函授、电大的学生一般也都是在职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如能从实践出发,根据学生的工作性质及学科特点将其分组,归入不同的项目中去,从中深化选题的具体内涵。具体来说,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要实现项目化管理,必须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建立高效严格的毕业设计评价机制
高效严格的毕业设计评价机制是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项目化管理的首要前提,只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规范学生的选题,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提高学生自主性设计的能力。首先,我们要以创新性为最高评价标准。创新性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一,一个好的毕业设计必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因而,将创新性作为毕业设计的最高标准是我们衡量毕业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按照普通高等院校毕业设计标准管理办法进行审核评价是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质量的直接手段。中国习惯将高等教育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而诸如成人高等教育这种非正规的教育,在攻克“毕业设计”这一关卡时,往往会持有“绿卡”,只要在字数、格式方面没有严重问题,便会放其通行。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学生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的态度。成人高等教育虽然在教学形式上不如普通高等教育规范、系统,但由于学生在心理、生理上都已发展成熟,且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使其在学习上都具有针对性,学习目标也相对明确,更能适应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行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一致的毕业设计品评标准,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建立项目化研究,实现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项目化研究是毕业设计项目化管理的主要操作手段之一,所谓项目化管理就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具体科研或相关的项目结合起来,以小组为单位,以专业为背景,按照学生的工作实际,合理分派任务,发挥学生各自优势,使其毕业选题与设计成为项目整体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项目化研究一般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学校教师承担项目,然后分派学生具体任务;有的是企业与学校合作,根据专业能力与工作经验,选择适合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从而在实践中选取毕业设计方向,总结毕业设计的内容,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后者显然更加适合。因而,成人高等院校应重视与企业的对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项目实践机会,当然,在项目中,也要强调研究内容与方向,事先让学生明确毕业设计选题,在实践中自觉找寻相关的理论,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领悟更深刻的内容,增强毕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项目化研究对于学生来说,研究是重点,要在项目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因而其毕业设计应更倾向于学术性。学校可以在这些毕业设计中选取优秀的作品,推荐到相关的杂志上进行刊登发表,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使个人在项目中的作用真正得到认可。
总之,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是学生专业功底及对所学的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而有鉴于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特点,我们应着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因而,在毕业设计创作中,使学生加入具体的项目之中,从项目中找寻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选题,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从而形成一系列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而付诸文字,成为一篇优秀的毕业设计。这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针的要求,也是毕业设计社会化、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大众化进程也突飞猛进。但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且缺乏市场机制驱动、生均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下降、高校发展定位趋同化、民间社会资源参与不够、外延增长不足等种种问题,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不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进而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改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就必须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驱动机制,完善教育结构体系,区分层次性,提高多样性,创新教育模式,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并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政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就业问题 结构体系 大学毕业生
马丁·特罗教授在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低于15%时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5%~50%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50%时为普及化教育阶段。我国1998年高等院校招生数为108万人,在校生341万,毛入学率为9.76%;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15%,开始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过渡,提前8年实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原计划2010年达到的目标;到2003年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为382万人,在校生1109万,毛入学率17%,已经跨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
中国高等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总计115万人,就业率70%,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高职专科生达到40%。2006~2009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人,截至7月1日就业率为72.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每年仍有近3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从总体上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专业能力、学历层次、地区布局等。此外,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功用性与企业的需求性并不吻合。造成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一方面白领工作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高级蓝领奇缺等。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二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现状
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速度迅猛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76%到2007年的26.9%,增长了17.14%。我国高校从1999年正式开始扩招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国际公认的15%的大众化门槛,正式开始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过渡,实际上仅用了4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驱动力:政府主导,民间、社会资源参与,呈现多元化局面
我国高等教育在启动大众化之前,即1999年之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资源主导的,扩招方式主要是通过各高校挖掘内部潜力进行扩招,真正通过建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扩招的少之又少。在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之后,以往的挖潜式的扩招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生源,适应不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时政府开始鼓励民间、社会资源参与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来,吸收和接纳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果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中央高等院校和地方高等院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轨迹。研究表明,在综合性大学和研究性大学所占的比例及生均资源和办学条件上,中央高校高于地方高校。中央高校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了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而地方高校院校由于办学机制灵活多样,生均又占用相对较少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性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这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基础。
三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问题
1.规模的增长和扩张迅猛,结构和体系的调整变化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并不是朝着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很多高等院校为了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层次和级别的升格,比如大专院校积极升格为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又积极地升格为重点大学,一般的职业教育型高等院校也想升格为综合性大学。许多高校为了追求学校荣誉和社会地位,忽视了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特色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导致了高等院校专业趋同化、学科单一化,既满足不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最终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2.高等院校发展模式趋同化,层次分化和职能分化不明显
《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了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多层面既包括学历上的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纵向层面,也包括教育目标上的理论型、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面。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也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但总体来说大众化水平主要是通过内部挖潜的超规模扩招提升的。但民办高等院校、职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函授院校等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缺少足够的资源、条件和社会认知度,发展困难。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层次分化和职能分化不明显,多样性程度不够。
3.大众化进程主要是政府行为主导,缺乏长效的市场机制的驱动和主导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基本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开启的,并且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同时由于政府控制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权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订权,政府控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形式和发展方向。还没有建立起由市场主导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约束体制,没有把自主权还给学校、没有把约束权交给市场。
四 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的建议与对策
1.吸引社会资源,拓展办学资金的渠道,提高生均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财、税、费、产、社、基的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已经形成,也即高等教育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而不像以往一样主要靠单一的政府渠道。高等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发展,可以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民间资源进行合作,既可以在研究项目上合作,也可以创办高校企业和企业高校等。总之,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不仅可应对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增长,也有助于提高生均教学资源和生均教学条件,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优秀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制,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建立起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高等教育的发展才会有内在压力、动力和活力,才可能避免高等教育的无序发展或趋同增长。建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市场约束机制,优秀在于建立以市场约束机制为优秀的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多样性的质量标准。
3.区分办学目标、创新办学模式,以不同的办学目标创新实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如果所有的高校都千方百计地挤进一流的科研院校之列,所有的高校都以培养高学历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就会导致办学目标不清、教学质量下降、学历文凭不值钱等现象的出现。因此,不同的院校要树立不同的办学目标,如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区分,基础研究型教育和专业技能型教育区分,固定学制教育和弹性学制教育区分等。这样不同类型的学校既可以树立明确的办学目标,又能沿着自身的办学特色进行创新,培养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适应多样市场需求的人才,让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发展的同时,也能向特色化、多样化、专精尖化发展。
4.完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就业政策上不断完善,取得政策的帮助和支持;并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在就业技能与就业理念上给予指引和教育。同时,大学毕业生应改变以往“一次选择定终身”、“铁饭碗”的择业观,应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就业的动态择业观,适应跳槽的不断择业观念。同时在成熟的条件下应大胆创新,从“寻找就业岗位”到“创造就业岗位”,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等。通过不同方式来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胡瑞文语录:
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扩招,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
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变化呼唤高等教育必须进行转型。现在不是大学生要不要当“蓝领”,而是大学生如何当好“蓝领”的问题。
“大学生还是不是天之骄子?能不能当‘蓝领’?”近年来,记者一直关注这两个问题。最近,记者拿到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这份题为“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的课题报告显示,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此报告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主持调研,张海水、朱曦等研究人员参与完成。这份报告中的许多数据让记者震惊,记者深深感受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及高等教育进行转型至关重要。为此,记者对胡瑞文委员进行了专访。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
《职业》:您说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什么依据?
胡瑞文:199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9%,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层次偏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而且在1999年启动了高等教育大扩招。
199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为105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增长为1110万,相当于1990年的10.5倍。
2010年研究生招生54万人,增长了17倍,其招生人数已大于20年以前普通本专科招生总人数。2010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81万人,为1990年的12.8倍;成人本专科招生375万人,为1990年的7.6倍。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为297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增长为3375万,相当于1990年的11.4倍。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研究生154万人,普通本专科生2232万人,成人本专科生989万人。
《职业》:这些增长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胡瑞文:说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入学机会大幅提升。国际上按照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分为三种:15%以下称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15%~50%称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称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扩大招生,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6%,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上升至27.8%,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招生数为105万,以当年18岁人口数为基数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为4.2%(其中普通本专科为2.2%)。20年后,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数达到910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提升为43.8%(其中普通本专科为32.1%)。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我国20~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990年的1318万猛增为2010年的10443万,所占比例由2%提升为13%。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总量也在快速增长。
《职业》:有人提出,近几年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毕业生供过于求和就业难的现象,有必要缩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吗?
胡瑞文:这个看法有待商榷。《教育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提出上述发展目标有以下两个背景。一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最成功的发达国家和转型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第一个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再以韩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的人均GDP是3000美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34%,位于新兴转型国家的最好水平,并在1995年进入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的普及化阶段。上述两个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效仿。二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30%,与美国的82%和韩国的9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为10.1%,远低于美国的41%和韩国的37%,所以我们只有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才能缩小这一差距。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200万。“十二五”期间,按普通本专科年招生数年递增1%、成人与网络本专科年招生数递增2%、研究生招生数年递增3%测算,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届时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员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迈入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从1990年的精英化阶段到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到普及化阶段,可能只需要经历30年时间。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后的大学毕业生供求呈现新格局
《职业》:但是,现在确实感觉到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找工作越来越难?
胡瑞文:是的。20年来普通高校年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可提供的新就业岗位总量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20世纪最后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7600万(净增量与补充自然减员数之和,下同),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750万,仅为前者的10%。在21世纪前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1.3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3400万,上升为前者的1/4。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约为1. 4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将接近7000万,预计占到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数的一半。
上述情况表明,在第一个十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为高端白领岗位,20%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第二个十年,只有不到1/3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白领岗位就业,另外2/3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只有1/5的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2/5的毕业生面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2/5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
《职业》:这样的结果大学毕业生能接受吗?
胡瑞文:现实可能会逼迫他们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毕业生总规模与全国白领岗位补充需求数比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包括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白领岗位总人数为7500万,比1990年净增了18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2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1400万,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5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只能满足30%的需求,呈明显供不应求的状况。
2010年全国白领岗位总人数扩大为9700万,比2000年净增22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34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4800万,已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1.4倍。由于部分有工作经验的成人高等教育和中职毕业生参与白领岗位的竞聘,获取了一定比例的白领岗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白领岗位的竞争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课题组预测,2020年全国白领岗位数将比2010年净增2800万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数,未来十年总补充量为4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预计将达到1亿,扣除少部分专升本和本升研重复计算的人数后,实际需就业的毕业生数为9500万。
从三个十年比较来看,由于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今后白领岗位的补充量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全部就业需求,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向蓝领岗位就业成为必然趋势。
《职业》: 在这方面,有数据来支持吗?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职业分布有变动趋势。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存量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中的白领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比例逐步上升。过去20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由1990年的1100万增加到2010年的5208万,增长了4倍;蓝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则由1990年的103万猛增为2010年的2347万,增长了22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才的白领和蓝领岗位数比值由1990年的9:1变为2010年的7:3,今后这一比值还将进一步缩小。
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增量趋势来看,白领的增量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增量比例快速上升。2000~2010年白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比之前的十年增加了752万,而蓝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人才增加了1326万,相当于前者的1.8倍。这一情况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本专科毕业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将转向蓝领岗位就业,这有利于提升一线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和综合素质。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供求出现了新格局。这就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拓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由过去主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由多数毕业生走向机关事业单位和去一线或二线大城市就业,转变为走向以企业为主的经济部门和中小城市、乡镇就业。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应由前一时期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结构调整、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内涵发展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分工。高等教育学校要通过人才需求预测,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转型发展。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职业》:这种就业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何去何从呢?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一是在今后十年期间,对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将每年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以内,公办普通高校本科生保持现有招生规模不再增长,将有限的增量主要投放到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高等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目前我国“985”与“211”大学有100所左右,占高校总数的4%。其他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老本科院校近400所,占高校总数的16%。另有600多所举办历史不长的新建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26%。其他1200多所为高职高专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4%。许多高等学校不安于现有层次,突出表现在学校制定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中。它们将升格和拔高学校层次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目标。近年来,不少老本科院校争相更名大学,出现了研究型大学热、综合性大学热、一流大学热。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热衷于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竞相升本。这对目前基本合理的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带来了冲击和负面影响。各高校要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校的既有定位和实际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
三是合理调整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占当年城镇新就业人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18%上升为2010年的49%。同期,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毕业人数分别增长了6.6倍、5.5倍、6.3倍。这些数据表明,整个高等教育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面向高级专门人才岗位为主转变为面向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岗位为主。其中,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高级专门人才为主,以中级专门人才为辅;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中级专门人才为主,以高级与初级专门人才为辅;高职高专生的培养目标以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并重。
以上可作为高等学校各级学生培养目标的大致参考,根据不同学校的类型、学科分工和教育质量等做出适当调整。
[摘要]文章在对江苏某高校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并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强心理教育、提高面试技巧、积极引导实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建议。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生 就业心理 调查 思考
[作者简介]房德康(1960- ),女,江苏沭阳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林新荣(1972- ),女,安徽合肥人,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张东萍(1975- ),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89-02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成人教育应届毕业生。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层次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就业压力更大。调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于正确引导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等均有重要意义。
一、对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份,调查对象为江苏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共发放55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7份,有效回收率为94.6%,其中男生369人(70%),女生158人(30%)。作为被测对象,同时也对该大学142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心态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届毕业生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其中,SCL—90量表共有90个项目,10个因子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测试通常采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160分即为异常,因子分≥2即为异常。SAS量表含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20个项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X),1.25X再取整即为标准分(Y)。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结果Y
(三)结果分析
1.SCL—90量表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总体情况尚好,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在焦虑和人际敏感方面异常突出,分别占25.62%和19.73%,这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不自信的就业心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生的焦虑程度比女生严重,而人际交往比女生略强一些。这可能是由于男生比女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就业中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
2.SAS量表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近30%的成教毕业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焦虑程度,其中男女生的轻度焦虑分别占被测人数的25.47%和20.89%,重度焦虑分别占被侧人数的5.96%和8.23%,很明显男生的轻度焦虑程度比女生高,但是女生却比男生表现出过高的重度焦虑。
3.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调查发现,超过70%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拥有较好的心态。进一步分析发现,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保持积极乐观、平常心态的达44.40%,保持感恩合作、坚持心态的达33.59%,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39.44%和30.99%;就业心态为消极等待的达16.51%,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11.27%;就业心态为恐惧不安的达5.31%,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7.04%。可见,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能较好地定位自己,心理耐受力较高,但意识自控力较低。
二、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一)加强心理教育,塑造健康就业心态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尤其是在受到用人单位的挑剔和拒绝后,往往比较自卑,甚至表现出过多的焦虑情绪,从而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方向。因此,要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
(二)提高面试技巧,增加成功就业砝码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面试指导的关键。成人高校就业部门可以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人员或优秀校友为毕业生开展系列讲座,一方面介绍求职实战技巧(如简历设计技巧、面试沟通技巧等)和就业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心理调试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具体事例指导毕业生在社会中寻找适当位置,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通过形式多样的面试指导和模拟训练,增加毕业生成功就业的砝码。
(三)积极引导实践,创造灵活就业机会
要想培养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就业心态,就必须增强他们的实战经验。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引导毕业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供需见面会、企业实习等形式,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企业,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企业对应聘者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从而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为今后灵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形成正确就业理念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往往关注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针对性、密切性、实践性,然而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职业发展规划体系。只有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指导,把他们的个人潜能、就业愿景和社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就业。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和机会、挑战,使他们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克服自卑、焦虑等不良就业心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规划好职业生涯,为成功求职做好准备。
摘 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失序让大学生就业的态势更趋严峻。在知识分类的视角下,通过重新厘定高等教育机构的合理序列,明确高职院校自己特定的知识基础和定位之后,推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便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高职院校应该坚持自己的职教特性,从课程、师资与学业认证等方面为毕业生的就业准备条件;高职毕业生应该把握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特性,以“重点突出,多方兼顾”的策略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毕业生还应该把握我国地域劳动力市场划分的特点,依据地域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型态变迁,选择就业区域。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构;高职毕业生;就业
作者简介:罗建河(1979-),男,湖北黄陂人,教育学博士,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等。
社会环境的变迁,推动着高等教育机构类型朝向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的复杂化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既有可能呈现出秩序下的协调,也有可能呈现出失序下的混乱;前者是高等教育发展所追求的,后者是高等教育发展中要避免的,因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失序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影响,其中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尤为显著。这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呈现为一种失序状态。
一、高等教育机构失序的就业影响
现代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三种职能:培养专门人才、从事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点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学界的共识。在这三种职能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而我们也正是依据这一基本职能来判断某个机构是否属于高等教育机构。依据其基本职能为“培养专门人才”这一标准,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包括三种: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大学。在这里,也许会有学者指出,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很多科研机构(如社科院、科学院等)也担当着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否也应纳入高等教育机构之列。笔者认为,这些科研机构尽管也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不是这些机构的基本职能,这些科研机构完全可以不用培养专门人才,只需从事科研即可,不会受到任何的非议;但是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大学如果不培养专门人才,显然是不会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换言之,科研机构的基本职能是从事科学研究,而培养专门人才只能是其扩展的职能;而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必须是培养专门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都是其扩展职能。就此而论,我认为不宜将科研机构纳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序列之中。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大学三者本应各自有着自己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协调的高等教育机构序列,但现实却是三者之间“错位”与“失位”并存,“缺位”与“越位”交织,共同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失序。这种失序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普通高校在培养职业院校应该培养的人才类型,抢夺职业院校的生存空间;职业院校中的一部分“反攻”普通高校的领地,想要“替代性”地培养普通高校才能培养的人才类型,另一部分则去“侵占”企业大学的领地;企业大学则似乎自愿地放弃自己的领地,而改行做起了普通高等学校才能做好的事情——文凭与学历的认证。从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这种错乱与失序一方面影响了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结构的培养与优化组合,另一方面还现实地阻碍了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当前众多普通高等院校在遭遇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与用人单位的诟病之后,过于急切地想要摆脱困境、脱离诟病,几乎是一拥而上地将自己的教育性质定位为所谓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立志于要培养所谓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对所谓的应用型教育的理解上,又进一步地简单化,认为所谓应用型人才应该重点掌握的是实践操作技能,而不是理论知识,有的高校甚至在大一阶段就送学生去生产单位实习,普通高等学校几乎成了技能培训中心。在这种简单化了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就业优势,在职场求职过程中更是捉襟见肘,在技术技能上比不过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理论素养上也不再占有任何优势。
当普通高等院校开始走所谓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后,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为了生存,高等职业院校也只得“转型”: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升格”,实现了“去职教化”;另一部分高职院校则提出要培养所谓的实用性人才,期望与企业的各个生产岗位直接对接。高职“升格”为本科,对职业院校来讲,是“层次”的提升,是“地位”的提升,是对优质高职院校的“奖励”,是职业院校“众志成城”要做的一件事;如果经严格评估、遴选,将数量适宜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高职本科,本有利于调动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内涵建设的积极性,但这需要“升格”后的高职院校坚持自己的职教特性,依然要进行的是职业教育类型中的一种“层次”和阶段的教育。然而,实际情况是众多的高职院校一旦“升格”为本科后,便跨入了普通高等学校的行列,忙不迭地摘掉“职教”的帽子,开始按照传统普通高等院校的格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在师资和教学资源上的不足展露无遗,另一方面原先的实习实训优势却没有得到体现,特别是对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反而遭致遗弃。在这种不伦不类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论理论素养不如老牌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技术技能也沦为了“半调子”,从而在职场求职中难以占到丝毫的优势。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吉林大学以工科汽车工程学院作为自考主考办学单位,对社会自考学员和助学脱产班学员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教学环节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吉林大学以工科汽车工程学院作为自考主考办学单位,对社会自考学员和助学脱产班学员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下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作的意义
自学考试是一种国家考试、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教育制度。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考试制度,规定凡是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毕业论文。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普通高校实行,而且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程度;巩固、扩展和深化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为公司、企业及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及科研课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能够发现理想的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
二、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作的组织实施
目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共设置三个自考本科专业:分别是汽车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专业、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专业、汽车车身数字化设计专业。根据所设专业的不同和自学考试的特点,学员每年需要提交两次毕业论文共一千余份。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创新思维和科学的方法精心安排和组织。我们把撰写毕业论文的组织实施分为三个阶段:报名审查阶段、论文指导阶段和论文答辩阶段。
(一)报名审查阶段
凡是社会自考学员和助学脱产班学员申请撰写毕业论文的,都可以携带有关证件在我院报名。报名条件:根据自考教学计划的安排,学员修完大学本科阶段的全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经过考试或者考查已经全部及格者均可参加毕业论文撰写。报名时需要审查的材料有准考证、专升本证明、各科考试成绩单及身份证。报名后必须经过自考办公室和学院主管领导的严格审查,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撰写毕业论文。
这一阶段特别需要自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勤勤恳恳、耐心细致的工作,将报名考生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及时与学员取得联系。
(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阶段
1.精心组织选聘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作为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所以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最后教学成果。那么应该选聘什么样的指导教师呢?为了提高我院社会助学、自考学员撰写论文的水平,展示我院自考教学的综合实力,我们选择由本院各专业教研室的高职称、高学历、有丰富教学经验及高度责任心的教师担任这项工作。一般情况下,助教和实验室人员不担任指导工作。特别情况,可以聘请外单位具有上述条件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指导教师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换,有特殊事情需要出差的,须由主管院长批准。对于不负责任、影响论文质量的指导教师,主管院长及时给予批评和教育,且下次不再聘任。汽车工程学院根据自考的需要,每年聘任指导教师两轮,达100多人次,每轮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8人。根据报名合格人数,学院将指导教师和学员摊派到各专业教研室,由教学主任将每人所指导学员的名单反馈到学院审查备案。
2.做好学员开题的动员
为使撰写论文工作顺利进行,每次报名结束后都召开毕业论文开题动员大会,主管院长、自考办公室工作人员、相关指导教师和全体学员参加了会议。
主管院长首先作动员报告,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指出过去在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自考所承担的指导工作投入精力不足,对学生要求比较松散,个别学生在课题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的现象,还有的图文不符、论文质量水平较低等等。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教师的职责,强调教师要明确毕业论文的教学目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选题、选择参考资料、写作过程和写作规范等都要做详细指导。同时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应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严谨求实,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其次学院选派有名望的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学术规范和工作量分别作了详细的讲解。最后自考办工作人员宣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学员的分配名单,师生见面。
通过动员,每位指导老师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学员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增强了责任感。
3.科学安排毕业论文指导内容
指导选题。在选题原则上是一人一题,教师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来指导学员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比如,一位社会助学考生在一汽作市场调研工作,导师帮他拟定的题目是“解放卡车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论文进行了市场现状分析、解放品牌与竞争对手市场调查、运输市场和改装车市场用户需求调查及对卡车市场的预测。由于本题立足于工程实际,学员从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选取有意义的题目,材料翔实,论据充分,增加了课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指导收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中,有的导师组织学员到4S店和售后技术服务厂家进行调研和参观,获得第一手材料。同时资料也来源于各种文献、书本、报刊、杂志当中,学员从中阅读相关的内容,摄取写作知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学员也可利用网络优势,获得大量的信息,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料来源。
指导学生制定论文进度计划。前面确定了主题,选定参考资料,安排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后,指导教师应指导学员制定论文的具体进度计划,并定期检查学员执行撰写毕业论文的具体进度计划的情况不少于10次。
指导修改。指导教师对学员毕业论文工作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检查论文主题是否正确、鲜明、深刻等。文章主题应体现时代精神的特征及发展方向,若有问题,应及时指导修改。检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指导学员按学院规定的论文格式进行写作,语言文字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文字粗糙、句式单调、空话连篇则必须修改。
4.采取多种方式对毕业论文的指导
集中面对面指导。有的指导教师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定期到毕业论文专用教室检查学员的画图进展情况,如对设计图纸是否有误、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了集中辅导答疑,收到了较好效果。
个别面对面指导。对某些撰写毕业论文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教师因材施教,采取请进来的办法,经常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讲解撰写毕业论文的要领,对于有关毕业论文的知识点给予耐心辅导和答疑。启发性的引导学生独立撰写论文,不要照抄参考资料,不能全文下载其他文章作为自己的论文,培养学员优良的学风和文风。
网上背靠背指导。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网上指导。对外地考生和社会考生,将写出的论文初稿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网上审阅后将提出修改意见给予回复。经多次反复背靠背指导,方便了社会和外地学员撰写论文。如有一个深圳学员,平时上班业务比较忙,加上路途遥远,没有时间到学校和导师面对面交流,指导教师经常给他网上指导论文,学员按照老师的指点,反复修改,最终写出了一篇优秀论文。
(三)毕业论文答辩阶段
1.预答辩。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量,经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填写“吉林省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评定表”,就可以准备答辩了。一般情况下,在答辩前10天导师要安排本组学生进行预答辩1-2次,预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验收阶段,旨在了解学员对所选课题研究的深广程度及真实程度,检查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找出不足之处,再对论文作最后补充修改。经导师审阅无误后,打印装订成册一式两份,开始进行交叉评阅,给出交叉评阅评语,然后评定成绩。
2.正式答辩。由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教办组织自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成立有主管院长参加的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一个、答辩小组若干个,答辩领导小组负责答辩过程中的巡视、检查和指导。
答辩会上,首先让学员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毕业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此题目的原因、背景,介绍毕业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答辩小组向学员提问5道题,内容包括学员撰写毕业论文中所含内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专业基础知识、汽车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方面的知识及学科前沿知识。学员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5-10分钟。
答辩结束后,根据学员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由答辩小组、指导教师和交叉评阅教师三方用加权办法打分:答辩小组占50%、指导教师占40%、交叉评阅教师占10%,按照五级分制(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来评定成绩。比例为,优:10%,良:60%,中:15%,及格:10%,不及格:5%。这里特别说明的是,拟获优秀毕业论文的学员,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推荐,经答辩小组成员进行答辩考核,符合优秀毕业论文标准的方可评为优秀。不及格的成绩暂不记录档案,要进行二次答辩重新确认。
3.二次答辩。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不及格的学员,汽车工程学院成教办再次组织专家组,在答辩一周后进行二次答辩,最高成绩为及格。如果二次答辩仍不及格的,成绩记录档案,不再给机会进行答辩了。
三、教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的载体是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学校。所以在学校里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汽车工程学院恰恰抓住了毕业论文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开设毕业论文讲座
在作毕业论文的前一个学期,对不同专业均设毕业论文讲座,请专家给学员讲授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等等,为学员撰写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领导重视
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环节上,除了助学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外,每次在答辩过程中学院都主动请示吉林省自考办相关领导及业务部门来校进行巡视、检查和指导,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面对面指导与网络指导相结合
在师生第一次见面以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网上获得所需要的学习帮助和指导教师的网上答疑。
(四)选编优秀论文集
答辩以后,由指导教师推荐,可以选出优秀论文,由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审核,编入优秀论文集。目前入选的毕业论文已经有三十余篇,对入选的学员和指导教师学院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实行二次答辩制度
对一次答辩不及格的学员,学院给予二次答辩的机会,对二次答辩仍不及格的成绩记录档案,不再给予机会。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和高等教育形式发展至今,已经获得了社会高度认可,有着良好的声誉。吉林大学作为自考主考院校,以工科相关的汽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为例,从实践工作中进行总结与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在自考学员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工作上,要高度引起各助学单位的重视。
不论从事哪种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理论、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一个重要过程,更是对助学单位在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评价。
几年来,我们在上述几个教学环节上,围绕突出保证教学质量为主题,加强了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收到了较好效果,并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作上得到了吉林省自考办的好评和认可。
2003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探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出发点,沿着高校扩招的历史足迹,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具体情况,以浙江省2003、2004和200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将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双方存在的矛盾入手,力求找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途径,希望能够帮助政府及时有效地制定政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从全国情况来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2002年初次就业率为85%,比上年下降约4个百分点;部属高校次之,初次就业率为76%,比上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地方院校较差,初次就业率约为59%,比上年下降约6个百分点。
从浙江省的情况看,高校扩招后的2003届毕业生,总数比2001年增加42617人,增长率为114%;2004年更是达到106721人,比2001年增加了69565人,增长率为187.22%,2005年达到139889人,比2001年增加102733人,增长率为276.49%。然而,浙江省2003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8%,比2001届的76%增长4.8个百分点,2004年也较2003年增长10.1个百分点,2005年却较2004年下降10.15个百分点。
浙江大学作为浙江省一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处在全省最高水平,从2001到2004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浙江工商大学作为部门与地方共建的高校,初次就业率比浙江大学略差一些,但除了2002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9.1%外,其他3年都在90%左右;而像浙江财经学院这样的地方性院校,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近3年一直在75%左右徘徊。
从浙江省2003、2004、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地方性院校的毕业生要比名校的毕业生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专科和高职生扩招幅度的确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专科生和高职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几年,用人单位已经从教育的过度消费变为比较切合实际地招聘人才,尤其重视招聘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尚未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人才规格还达不到“适销对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解决的关键在于高校能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大学生就业难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就业从整体上呈现持续滑坡的态势。在此,我们使用总体的就业弹性和再就业率来反映就业状况。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的整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的总体就业弹性在最近10年来一直徘徊在0.1-0.2之间,总体上处于低水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平均在0.3-0.4左右,发展较快的中上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在0.6-0.7左右。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变化来看,情况更不令人乐观。其一,本来应该出现的从大量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存在的第一产业中把劳动力转移出来的趋势(表现为负的就业弹性),在最近几年中反而呈现出相反的势头。其二,本来需要作为就业主渠道加以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最近几年的就业弹性反而呈现出有所下降的趋势。其三,主要反映中国制造业和建筑业发展状况的第二产业,在近几年基本处于负值就业弹性。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的关系,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技术进步论、经济结构调整论、名义就业量下降中的有效就业增长论等等。上述各种不同的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就业增长缓慢和失业上升的原因,笔者认为,造成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体制、国有企事业改革没有真正深化,企业创新和优秀就业扩展缓慢、滞后导致了就业困难的积累。就业需求的不足、就业弹性的不足是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此外,大学生失业和一般性失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大学生失业的特殊性体现在“灵活”两个字上面。因为就一个大学生而言,其失业的原因、失业的期限都比较复杂。《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一书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被称为“毕业漂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复习考研者,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第二类是边看边干者,这部分人员占“毕业漂族”的20%;第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约占“毕业漂族”的50%。前两类都是具有较大就业潜力的,唯有第三类人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大学生和其他失业人员相比,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一旦愿意从主劳动市场到次劳动市场就业,将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工作分层模式”,“工资竞争模式”,“工作竞争模式”。第一种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机会减少,并且由于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增加。第二种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不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而只会使毕业生工资水平降低,由此还可以缩小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第三种模式则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致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其后果将是毕业生文凭贬值和过度教育现象的加剧。
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与大学生需求扩张
高等学校毕业生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与一般劳动力就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其就业的方式和服务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通过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共同努力,创造区别于一般劳动力就业的大学生就业空间。通过各方面工作的改进,扩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调节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合理流动,以满足广大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1.经济增长:就业的原动力
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紧密相关,在一定的就业弹性基础上,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增长。 1994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逐年下降,1999年达到谷底,增长率只为7.8%,比1992年的12%低4.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就业需求的增长也逐步减弱,就业景气在较长时间里在低谷徘徊。据我们所做的分析,我国城镇就业增长随着GDP增长的波动而波动,其波动周期平均滞后三个季度。因此,加快经济增长,保证一定的就业需求增长是缓和就业压力的关键。
2.第三产业:就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就业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二是就业弹性。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化在人均GDP大于800美元以后将会加快,1999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800美元左右,下一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有可能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信息、服务、旅游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并因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就业的增长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3.新产业:劳动就业的新增长点
由于新技术产生而形成的新兴产业不仅是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劳动就业的新增长点。据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1999年互联网经济新增加了65万个工作机会,同时,互联网经济已直接提供了247.6万个职位,超过了保险、通讯及公共设施等行业的就业人数,是航空、化工及相关产品、法律及房地产产业就业人数的两倍以上。
4.外商投资:就业的新空间
自199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3年7月,中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3万多家,合同外资金额641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277亿美元。在外商企业中就业的人数约2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10%左右。因此,国外的投资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还为就业提供了新的空间。外资进入的增加势必带动对劳动力的需求。
5.民间投资增长提供就业新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同时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城镇从业人员的结构,从以国有、集体为主,向多元结构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国家各项政策的鼓励下,非公经济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力军。
解决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是: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使经济景气继续平稳上升,还必须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加快城市化步伐,发展第三产业。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特点,在现有的中小城市基础上,通过积极的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经济增长点、培育市场等措施吸引人口向中小城市聚集,形成规模,才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再次,积极发展多元经济,加快制定和落实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投资和外资投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积极发展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应制订促进国家信息化的政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推向市场,即由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四个方面同时着手,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一、从社会方面分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大学毕业生“普及化就业”时代也随之来临。这意味只有少量的毕业生从事“精英”职业,大量的毕业生要走向普通岗位。而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社会对就业人员的有效需求滞后于毕业生增长的规模。据预测,今后几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口仍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及自然减员的就业岗位约1200万个,同时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大学毕业生人数仍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将有2700万名毕业生需要就业,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就业渠道吸纳大学生的能力下降。前些年,国有企事业单位是接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减员增效,对毕业生的接收能力下降了很多。特别是作为长期以来吸纳大学毕业生主要渠道的政府机关、公检法司、国企等单位大幅度精简人员,不能够像以往那样吸收大量的毕业生,也使得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其次,在劳动力市场,一些岗位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的抢占和挤压,更加之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全社会就业压力很大,客观上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第三,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地区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形势较好,而部分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和地方财政制约就业形势较差。此外,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如:社会用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档案户籍制度等改革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还存在不吻合的地方;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政策还不完全适应毕业生的特点;很多用人单位没有用人自主权,不能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造成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等等,这些都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针对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政府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真正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和再就业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实现立法保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机制;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改善大学生西部就业、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环境;要健全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联盟,积极发挥网络的信息整合和共享作用,为大学毕业生择业提供优质社会公共服务。其次,政府要注重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要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使其能根据产业结构和市场变化调整规模和内部结构,如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等。第三,各级政府有关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尤其是人事、教育部门应负责调查宏观就业、学校培养等情况,进行职业分类和职业前景预测,制定出有关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最后,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就业市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迅速,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市场的发育还不充分、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服务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如一些地方举办的招聘会规模庞大,但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些职业中介机构只收费不服务;有的单位打着招聘的幌子,骗取毕业生钱财等。因此,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在政府统一协调下建立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市场体制,真正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二、从用人单位方面分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用人单位在某些方面急功近利的想法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相当多的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和部分中等规模的企业对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如:重学历,轻学识;重工作经验,轻创新能力;重外在条件,忽视发展潜力,不愿对人才进行二次塑造和培养。另外一些用人单位无节制地提高进人规格,造成人才浪费与专科生人才资源的相对过剩。
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用人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用人计划,主动向社会和高校公布人才需求信息。要把接收大学毕业生作为本单位、本部门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吸纳高校毕业生,不断优化本单位人力资源结构,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广阔的舞台。为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可以与学校联手,共同培养和造就企事业单位适用的人才。
三、从学校方面分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高校自身的改革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而实际上,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改革存在滞后的现状。通病是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方面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时期的模式运作,没有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学校定位问题上一味追求规模和上层次,学科专业设置不尽科学,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一些地区和学校又存在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职业指导观念落后、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等问题,以致毕业生就业时供需失衡,专业结构失衡,实践经验缺乏,不能适应用人单位需要。
因此高校在教学观念和专业设置上必须深化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招生人数及人才培养的规格,注意人才培养质量。要将社会需求作为考核衡量办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标准。要注重创品牌专业,培养特色人才,提高学生就业优秀竞争力。高校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要将学校发展与学生就业统筹考虑,将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提高就业工作人员待遇,加强场地设施配备,加大资金投入,真正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提到议事日程。高校作为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还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学校就业管理部门更应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加大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力度。要完善就业供(毕业生电子档案)需(用人单位档案)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交互,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方面的就业信息。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要做好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四、从毕业生个人分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除去以上三个因素,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如:“学而优则仕”的想法,这种“精英情结”束缚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在工作单位选择上,目光只盯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却不屑一顾;在工作地域选择上,一心只想去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对西部地区不加考虑;对工资和收入、待遇也要求太高,好高骛远。其次,毕业生不良择业心理也影响到其就业,如:攀比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依赖心理等,致使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定位。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为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差,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的场所紧张、胆怯,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长处,导致错失了就业良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代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不再过于看重毕业后首次就业,而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长远发展考虑。要适应新形势,培养参与竞争的意识,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基层就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其次,在学校学习期间要努力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实质上也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挑选的过程。大学生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向多方面发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增强就业竞争力。不断改进求职技巧,充分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展示给用人单位。此外,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形势发展,树立动态的就业观,认识到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个人很难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干一辈子,克服不切实际的想法,培养锻炼自己的职业迁移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
(本文为2007年度河北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07BJY010《河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唐山师范学院;2.石家庄经济学院;3.河北经贸大学)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TQM)原为企业管理中的专用概念。美国学者菲根鲍姆对全面质量管理概述如下:“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一种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考虑到客户充分满意的情况,进行市场研究工作、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质量开发、质量维持和质量提高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TQM概念是美国国防部1989年提出的,按照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的观点:TQM是一个组织的战略武器。另外,香港著名的质量管理顾问谢家驹博士给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它在高层管理的领导及参与下,通过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以具竞争力的成本,提供高质量且不断改进的产品及服务,在客户中建立优质及物有所值的良好声誉。他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的真谛是全面优质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优质的,二是公司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包含生产、设计、采购、维修、人事、会计、行政等)是优质的。
二、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的新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界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仔细控制的管理改革来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他们相信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可以成功地移植到教育中来。
将教学和全面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就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理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笔者以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同样可以运用到成高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期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问题提升到成高教学发展战略层面上,以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为中心,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
三、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TQM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监控、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因此,该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质量体系策划、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形成质量文件三个阶段。
(一)质量体系策划
1.明确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三者相互衔接、逐步提高。
(1)近期目标,可定位在建立、健全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严格控制、保证质量,确保其质量能顺利通过教育部授权的相关质量认证。
(2)中期目标,可定位在保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认证标准,为实现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针和目标作可靠保障。
(3)远期目标,可定位在参与创建我国成高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评估体系,主持或参与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其相应的质量技术领域中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并能在质量评审、认证工作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在成人高教体系中的地位。
2.明确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的是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考察质量保障活动的各要素和要素关系。
(2)目标性原则:指在建立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要素,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3)规范性原则:指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质量保障活动的进行要有依据,克服随意性,使教学和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4)持续性原则:指要从持续提高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发展管理观出发,持续地管理和不断地改进,从体系的组织制度上确保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要素的确定与分析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精髓,笔者从教学的过程及多年工作经验来尝试构建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始于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校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策划并做教学输入,进而开展全员性的教学过程,期间不断地进行教学质量的测量与控制,并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和提出改进的措施,最后输出教学结果,让学生得到满意,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其中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学输入、教学过程和教学输出)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包括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彼此相连,相互作用,共同运动,从而构成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运动体系,使其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保障和持续改进。
1.学生。学生连接着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首末两端。学校管理者依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质量管理策略,并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作用于教学全过程。教学部门依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全过程提供教学服务和教学效果。
2.战略与领导。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战略主要包括学校需完成的任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战略对策四个方面,从抽象到具体,从视野宽到视野窄,从操作性低到操作性强,它们之间形成递进关系。领导主要指方针目标的制定者,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对各层次的教学质量活动起着指挥、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同时担负着教学资源的提供和保障作用。
3.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管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两个典型的动态过程,即教学全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包括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运行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决策基础上,这种决策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因此,必须加强对成高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的周密设计、监控和调适,以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4.持续改进。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为了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效益。由于成人教学的每一个层面都有可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所以每个人、每个层次、每个部门都有改进的职责。它具有前瞻性,计划性。
5.全员参与。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追求全员参与的意图在于承认并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全员包括教职工,也包括学生。具体地说,全员参与一般是通过授权和决策让教职工和学生为质量管理做贡献。
四、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戴明环(PDCA)运行
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重要一部分,又称其为“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项工作从头至尾有效进行的保证,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流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大的适用性,它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四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即代表着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总结处理),四个阶段。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戴明环(PDCA)运行是按照已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结构和要素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其运行是按照预先制定的管理程序,不断循环,不断修正质量目标和完善质量管理的环节,也就是遵循PDCA循环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教学质量。
(一)P阶段(教学质量体系策划)
由教务部门制定总体毕业设计(论文)的策划方案,规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制订一系列管理文件,用于规范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订详细的质量检查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是进行检查评估的依据,是指导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标准和达到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制定、完善教学文件。
2.建立监管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3.动员布置。
4.确定毕业实习地点和指导教师。
5.落实选题和毕业实习工作计划。
(二)D阶段(教学质量管理运行)
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二部分。
1.毕业实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毕业实习计划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调研、测试、分析汇总等工作,同时,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日志、毕业实习工作总结、学生实习鉴定表和读书笔记等。
2.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对于大部分成人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可能是第一次,在学生眼里是不可及的东西。教学重点应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规范、论文写作程序,为以后开展相关工作打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认识和体会。在撰写阶段,指导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撰写能力。指导教师从论文构思、拟定撰写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到打印成册等环节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否符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保证按工作计划进行,是完成任务的前提。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方能参加评审和答辩。因此该阶段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三)C阶段(教学质量评审)
包括两项工作:一是由成立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评审每个阶段的阶段性成果;二是将检查结果与原“计划”比较,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是什么原因?需要采取的措施;形成阶段性检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
(四)A阶段(总结与持续改进)
针对各阶段检查出的问题,出现的执行与计划的偏差,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纠偏,督促教师与学生在尽短的时间内整改,完成各阶段的工作。这一阶段是对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环节结束后的情况进行评价性监控,一般地,主要有以下工作:评审;答辩组织及成绩综合评定;工作总结和意见反馈;相关资料归档,提出质量整改措施等。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
摘要:针对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状,指出充分认识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指导的重要性,通过改进论文指导和答辩环节,使毕业论文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指导;答辩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为适龄青年提供了难得的教育机会,为积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远程高等教育中的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远程高等教育实行宽进严出,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又是在职学习,其工作和学习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把关和答辩审核,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答辩大都采取指导教师或答辩小组写评语的方法,由于远程教育的校外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的相关限制因素,论文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目前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加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多为在职人员,多种因素导致他们主动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取得文凭。远程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时间都较为松散,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简单比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师生沟通不便、时间紧迫等不利条件下,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1.选题
一是学生主动性较差。虽然指导教师提供了论文题目方向,但是由于对学生的岗位和爱好不完全了解,所以提供的题目不能非常全面和具体。对此,一些学生不是根据职业特点或个人特长对教师提供的论文题目作调整,而是依赖老师给出的论文题目。究其原因是学生受传统观念的约束,盲目崇拜指导教师的权威性,或者因为工作繁忙,难于搜集资料等原因,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撰写论文较为被动。
二是选题不规范,表现在选题超出规定的范围,不能结合自身职业背景选题,专业相关性较弱。很多毕业生来自中小学的教学岗位,常常忽略专业要求,而是以自己承担的课程为研究对象,选择教学改革类的题目。另外,大多数选题存在“泛、大、空”的问题。
三是选题重复程度高,没有新意,多数都是“老”话题。不仅是远程教育教学点间重复程度高,跨年度重复程度也很高。比如中国四大名著、“李”、“杜”等文学大家,已经成为每年毕业生的惯例首选,能反映中文学科热点或者新观点的选题却较少。
2.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包括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是写好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和依据。阅读文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逻辑推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写过文献综述,对文献综述的意义和基本要求知之甚少,对文献的辨析和综合能力差,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多数学生来说,互联网变成“互贴网”,大量复制粘贴,写出来的文献综述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古典文献,很多资料学生还没有读过,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文献综述中还经常出现明显的事实错误。这些充分说明学生不重视文献综述对毕业论文的意义。
3.开题报告
它是毕业论文正文的框架,是开始进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起结构谋篇、纲举目张的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写论文的经验,常常理不出头绪,不知道如何下笔,开题报告往往缺乏逻辑性,人云亦云,有不少是东拼西凑,没有新意,只能依赖指导教师的指点多次修改。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1.调查学生情况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毕业论文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工作岗位和学习兴趣,从而明确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内容,以便采用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计划。为此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调查,了解学生在专科、本科学习阶段的成绩、工作环境、科研能力以及论文选题意向。
2.抓好论文指导环节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重点抓学生开题、中期检查、写作、定稿、答辩等关键环节。
“开题”工作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召集全体指导教师和学生召开视频或音频“毕业设计动员会”。这样使全体参加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师生网络间的咨询辅导,改变以往直接给学生提供题目的做法,帮助学生确定并审核选题。一方面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选题方向确定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双向选择,再正式确定题目名称,以利于学生个性化和独创精神的培养。
教师与每个学生交流,分析题目的研究价值、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的大小。鉴于大多数学生对学术论文的陌生,教师为他们介绍相关范文,指导学生借鉴、学习成熟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论文的规划和意见,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及时向老师陈述选择的题目、意义、写作计划等。指导教师逐一点评,明确学生论文的题目和内容,给出开题成绩。
做好“中期检查”,保证写作进度。随时调整教学指导形式,利用网络和视频会议,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导。
按计划审稿定稿。每一次交稿都是一次验收过程,教师会指出文中的不妥之处,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学生在拿到反馈回来的文稿后,也必须及时修改、充实论文,再次反馈给老师。改变以往“一锤定音”的做法,更好地检查了远程高等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考察了学生的实际科研水平。这种系统的“修”、“改”,也有效地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定稿装订后,按照统一标准,公平评判成绩。为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专门建立“评分标准”和“论文初评制度”、实行多位老师审稿制。指导教师给出自己所带学生的论文初评意见和成绩,并将意见、成绩和论文送交其他教师再次评审。明确学生论文的水平,给出能否参加答辩的通知。通过的学生,抽签进入以教师小组为单位的答辩组。答辩工作安排在期末进行。答辩工作要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匿名打分,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3.加强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全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辅导资料。包括:开题报告样例、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点评报告稿、中期工作总结报告样例、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样例、如何准备本科的毕业答辩、答辩注意事项以及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等。
论文指导教师还在答疑界面给出推荐书目和网址链接,帮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对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开放,为他们查阅文献提供便利。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中之重。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有技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等。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汇集各系(专业)精华,实行以老带青,重视不同专业方向的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目的在于将各系毕业设计指导的成功经验与远程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远程论文指导、探索,总结出适合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的教师组织模式。
5.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辅导学生写出有水平、有质量的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目标。毕业生一般都参加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广泛调研、深入学习和严谨论述的写作过程中,着重训练、深化和提高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能力;与同学老师协作的能力;写作学术论文等能力。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路还漫长,“授之于鱼,不若授之于渔”,能培养他们的这些学习能力更有意义。
从几届毕业生的情况看,优秀的毕业论文,一般都和学生的职业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由于题目相对具体,学生对论文的范围、深度较易把握,也较易体现创新性,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还为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得到教师的指点,从而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个性化、探索性、协作性、终身化学习。
6.增加远程高等教育的辅助手段
实施一年两次的毕业论文指导、答辩以及存档工作,除了常规的在网上教学通知和教学辅导资料,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及论坛互动,定期召开远程视频、音频会议。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平台,在场所、技术和设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高校都有成熟的数字图书馆,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利用校园网的服务器,各个学习中心的每台电脑都可以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终端,帮助学生接受远程高等教育,他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西南科技大学的数字图书馆,获得良好的资料支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指导。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就如何发挥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指出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指导,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训练平台,其质量又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4]。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指导教师的角度,结合自身在工作中的实际体会,就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指导教师应明确任务,端正态度,加强责任心
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本科毕业论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本科毕业论文中,学生是优秀,而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和领路人,教师首先要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在指导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从毕业论文开始的命题、选题、开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到最后准备论文答辩,指导教师应参与毕业论文的全过程指导与监控。在整个过程中,要和学生多交流,对学生负起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交给学生一个毕业题目,笼统地交代几句,就最后等着学生交论文了。
二、科学命题、合理选题
以材料类专业为例,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及其任务书是由指导教师命题和设计的,然后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加以实施。因此,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命题及任务书设计一定要科学适当,教师首先要论证所选题目的可行性和现实性,防止出现课题过难而使学生不能按期完成,影响毕业论文进度,或是课题过易而收获不大。命题要遵从两个原则:一是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或课题来进行毕业论文命题,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及挑战性;二是选题要针对现有实验科研条件和材料专业实际,难度适中,过难则难以完成,过易则得不到充分锻炼,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命题结束,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选题,结合学生研究兴趣、所学专业、专业方向及毕业去向选题。比如针对考研的毕业生,引导他们选择结合纵向科研课题研究探索性较强的命题;针对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引导他们选择结合横向科研课题具有开发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引导他们选题,以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兴趣,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
三、坚持并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指导,实现师生良性互动
1.坚持例会制度。为对毕业论文全过程指导与监控,指导教师在论文开始前要制订例会制度,提出要求,并坚持执行。如例会定在每周末下午进行,要求每个学生例会时有书面的过去一周论文进展的总结和下一周的计划安排。通过例会,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同时通过书面的总结与报告,让他们在平时对计算机文字处理与编辑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锻炼,并对论文的文字与数据不断积累,为将来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因此坚持例会制度,是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的全程指导与监控,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举多得,实现了师生良性互动的有效举措。
2.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毕业论文的意义及对他们的作用,并树立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学生选完题后,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特点,结合所选命题,耐心讲解,让他们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对其知识能力的提高,对其将来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或参加工作都具有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充分调研,认真完成开题。题目选好后,结合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尤其是关于文献中如何运用基本的材料专业知识点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如何做到举一反三,对自己即将开展的课题有何借鉴。在充分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绝不是记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流水账,而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课题,有所分析、有所评价、有所借鉴;开题报告,应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要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4.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和学术氛围,确保实验过程顺利实施。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到科学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因此提高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非常必要。在实验开始环节,教师要加以言传身教,认真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注重细节,以免在实验操作上浪费太多时间。通过例会,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加强毕业论文撰写指导,开展毕业论文预答辩交流汇报。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建立在前期实验内容及取得数据结果的基础上,遵循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仅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最重要的既要求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又要富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且文字通顺,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对材料类专业的毕业论文,切忌将毕业论文写成一篇大的实验报告,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科学得分析,要学会并善于总结。因此在学生开始撰写论文前,教师对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应给学生进行讲解,也可以找来一些例文供学生参考。写作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论文进行认真批改,给学生讲解论文中出现的问题,最终使之成为一篇标准且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论文撰写完成后,在进行毕业答辩前,在本项目组教师范围内,组织学生预答辩,既是课题组内的学术交流,同时又为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答辩做好了准备,不断强化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总之,在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高等教育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输出至为重要的环节,很显然,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王介强(1970-),男,教授,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