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农林论文

农林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1 11:0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林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林论文

农林论文:农林院校建筑学的实践教学

作者:1洪苗,2何礼平,3颜晓强

1国内农林院校本科建筑学的发展

不同院校将建筑学划归不同的学院,包括水利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城乡建设学院等,体现出各院校差异化的专业办学背景。部分农林院校建筑学建立在原有园林景观专业的基础之上,体现出农林院校建筑学区别于其他工科院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和条件。

农林院校本科建筑学基本都属于新办专业,由于办学历史短,专业实力普遍较弱。

比如教学资质浅,基础底子薄,发展力量弱,缺少明确的指导方向。在众多院校的建筑学专业中,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但是基于中国快速城镇化的现状,村镇建设蓬勃发展,不排除未来几年农林院校新增建筑学专业的出现。若只是原封不动照搬资深建筑院校的办学模式,结果可能因为缺乏自身特点而适得其反。农林院校有特殊的发展条件,其特殊的院校背景是跨学科建设专业、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办学特点和基础,在现有框架下发掘自身特色提升办学实力,走基于自身特征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2农林院校建筑学特色化发展条件

2.1村镇建设蓬勃发展

我国城乡发展方针历来突出乡镇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乡镇的庞大数量,以及在发展农村经济、吸纳农业人口、推进城镇化等方面的强劲作用,乡镇的健康发展得到更多关注。另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工作是目前重点。除村镇建设发展外,各类古村古镇保护非常急迫,需要大量人员进入一线研究。乡镇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一批力量强的建筑队伍,有一批熟悉设计施工业务的监理工程师。作为农林院校有一系列与农村农业相关的专业体系,与建筑专业相结合能更好地服务村镇发展建设。农林院校应抓住机遇,建设有基于自身特点的建筑学。

我国乡镇管理还未能完全纳入科学轨道,为改善乡镇管理,提高乡镇建设质量,需要大量较高学历人才的介入。从学校办学背景来看,农林院校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将服务乡镇。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每年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学生毕业后,都有部分学生服务乡镇政府机关,今年也有7名学生考取乡镇公务员。长此以往,可以为乡镇建设管理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2.2绿色生态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

目前,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设低碳城市,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发展较快的高校已设立绿色生态节能技术的建筑学研究方向,但是由于不具备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的学术背景,较难获得大量定量的数据支撑,也难以形成一定的学术族群和梯队,设计和研究往往建立于空中楼阁。农林院校具备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业等学科优势,为建筑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为开展研究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在建筑学发展过程中利用学校优势背景,将生态以及节能设计作为教学的环节贯穿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解决生态与节能问题,充分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树立正确的整体环境观,有助于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建筑学学生。

3结合农林院校学科构架,构建课程体系

农林高校建筑学应设定特色鲜明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方向,特色专业方向的建立与课程体系有着密切联系。特色化发展首要建立专业自主建设机制,探索合理的课程体系。

3.1课程体系改革

农林高校的建筑学,本质上属于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应考虑融入学校的发展优势。在课程设置中增设观赏植物学、景观设计、村镇规划建设、环境学、生态建筑概论、建筑节能设计、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乡土建筑等基于学校优势背景的专业课程模块。部分学校将此类课程作为选修课设立,而农林院校由于具备较好的专业发展背景、并基于特色化发展需要,可以考虑将部分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特色课程的加入,一方面是专业特色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建筑学专业的有效补充。比如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能强化学生对于场地的关注和处理,防止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建筑内部功能调整与外部造型设计上,忽视场地的结构和关联性,本身是对建筑学教育的一种补充和促进[2]。

3.2优秀设计课程构建

建筑设计类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最优秀的课程。五年的教学,建筑设计课程贯穿始终。根据农林院校的背景,设置设计任务的时候融入一定的特色化考虑。课程中加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计、不同地域的农居建筑设计、山地建筑设计、节能建筑创作等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课题,从优秀课程设置的角度实现特色化发展。从大三至大五,学生对设计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设计课程可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鼓励和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尝试解决生态与节能问题,提倡设计结合地方气候与环境,从而使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更富于特色化倾向。

4协同农林院校特色专业,寻找科研突破

农林高校建筑学科以新办为主,因此一般自身学科基础较弱,科研能力往往不强。

科学研究应基于学校特色专业,寻找突破。

①以学校的特色学科为基础,促进建筑、园林、生态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形成学科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角度,增强学科的综合竞争力。比如与风景园林学科相结合,充分利用建筑学与园林景观互补的优点,开展景观建筑学的科学研究。

与生态学和植物学、木材科学等学科相结合,注重低碳化可回收的绿色建筑材料开发利用,实用和低成本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以及应用推广。

②基于农林院校学校背景,将面向乡镇的低成本与实用性研究作为未来主攻方向。

结合学校农业农村研究的背景,开展对村镇规划建设模式与不同地域的适宜性农村生产生活建筑形式探索。进行乡土材料与建筑技术研究,利用竹木等乡土材料和工业废料再利用,替代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并进行新型材料运用中的室内环境评价。结合乡土材料探索合理的结构构造形式提升节能降耗、抗震等性能。针对农村建设经济支撑条件有限的现状,主攻低成本农村建筑技术和新型低成本工程材料研究。

5基于办学背景,强化学生实践教育

学生培养是办学中的重要一环。其一,从目前社会就业情况来看,建筑学毕业生一入单位,就要求能胜任各种类型的工作。农林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未来进入中小设计院的机会较多。某些中小型设计公司甚至要求毕业生能够独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以及后期服务等工作。其二,农林高校的建筑系学生未来有一部分将服务乡镇机构,乡镇对于设计本身的要求未必很高,但是目前乡镇可以用于培养新入职人员的技术人员较匮乏。其三,不同高校对于人才应实现差异化培养。比如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提出以培养建筑学高端人才为目标[3],而作为农林院校建筑学,应以迅速适应普通民用建筑设计为主。因此,农林高校建筑学要加强工程技术方面的训练,以各种形式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把培养切实掌握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5.1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办建筑设计研究院,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实践。如不具备校办的条件,可以与校外联合承办教学实训基地。如与各大设计院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既可以提搞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设计院提供了考察毕业生能力的机会。其次,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一些特色化工程项目。例如浙江农林大学老校区建筑和建筑学专业教室正面临改造,可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改造设计,未来可使用改造完成的学校建筑。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体会实际建筑空间,十分有益。其三,在校内建设建筑设计和施工实训基地。让学生假题真做,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物从规划报建、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监理质检、竣工验收等内容的全套设计流程,以进行实训训练[4]。通过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

5.2暑期组队“绿色家园”行动服务团

美国奥本大学的乡村工作室,每学期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美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了解当地的需求,实地调研,筹集资金,实现建筑从策划、设计到建造的完整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学生以关键性的协助与建议[5]。一般农林高校都承担一定的基层服务职能,为乡镇建设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撑。暑期学生具备完整的时间参与社会服务,可借鉴美国经验,结合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以学校名义组织学生举行各类的“绿色家园”行动服务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乡镇农家乐、农村庭院改造、农居建筑改造、旅游规划提供方案。服务团由不同专业学生构成,学校老师带队指导。锻炼学生设计能力、配合协作能力。

5.3开放实验室项目和学生创新课题

由学生申请,跟随老师进行本学科或跨学科的实验室项目操作,参与各类小的创新课题研究,并由学校出资承担各项目经费。

此类项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也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介入科学研究提供条件。

笔者曾带学生参与杭州新农村建设的学生创新课题,走访各类新农村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积极性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由于学校提供各项资金,减轻了学生参与研究的经济压力。

结语建筑学的建设发展非常迅速,这就需要每个院校进行新兴学科的优化,挖掘各高校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优势。农林院校建筑学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基于自身特殊发展背景,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提高办学效率。不断深化科研,树立专业的影响力,进而使专业发展产生持久的生命力。

农林论文:农林生态园区建设思考

作者:郑利彬 单位:锡林浩特市建设局园林处

一、城郊发展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现实性

当今,生态观光,生态旅游又成为新一轮的热点,用现代高新技术来克服原生自然的粗糙、简陋,以现代技术手段来复制纯朴清新的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构筑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生活环境,这是新时代人类的追求。作为特定历史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农林业旅游、观光农业、高科技农林业园区等已开始升温。建设观光农林业生态园区是我国农林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林业现代化和城乡园林一体化(大地园林化)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二、城郊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类型

1.观光农园

在城市近郊开发特色农园(果树园、花卉园、蔬菜园、渔场、养殖场等),让游客观光游览,入园摘果、取菜、赏花、钓鱼、选蛋等,享受田园乐趣。

2.农业公园

按照公园经营形式,把当地农业景观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观光游览区,并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经营范围广泛,休闲、旅游、度假、食宿、物(农产品)、会议、娱乐等设施比较完善,可在园内展示名优特品种,举行各种节庆活动。园区一般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3.休闲农场

这是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还可住宿、度假、游乐。

4.田园化农业

田园化农业主要在城市近郊发展,以园艺农业为主,种植蔬菜、瓜果、花卉、果树、水产养殖,结合村镇改造美化环境,集农田、菜地、花草、水面、果园、农舍于一体,同时辅以实验、实习、游览等服务设施。可以使游客游览田园化农业景观,体验农业生活,为非农者是提供调剂性劳动,为学生实习劳动、青少年科普学习及国内外有兴趣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也可结合安排城市下岗职工。

5.农林业科技园区

农林业科技园区是农林业旅游与科技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发挥农林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进行农林业科技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在科技引导生产的同时,向游人展示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

6.花卉植物园

花卉植物园是郊区综合性植物园,汇集数量较多的草卉、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品种,保存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植物,引进国内外重要植物园,汇集数量较多的草卉、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品种,保存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植物,引进国内外重要植物种类,合理配置,结合林草等优美景观的相间布局,成为种质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具有观赏、游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场所。

7.森林公园

以林木为主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多变的地形、辽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奇石、溪流、沙滩、沟谷、草地,成为人们回归大自然、科普、观光、休假、森林浴的理想去处。一般距城市10~20公里为好,远离城市污染,空气清新自然,森林景观浓厚。

三、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规划

任何一个生态观光园区的规划必须进行四个步骤:第一步为调查研究阶段。收集有关基地自然、环境、历史、农林业背景资料,调查规划范围、用地情况、区位特点,主题定位、项目类型、时间和投资情况等。第二步是资料分析阶段。分析研究资料,并定出规划框架,明确规划内容,初步勾画出整个园区用地规划布置。第三步是方案编制阶段。完成方案图件初稿和文字稿,形成初步方案,经讨论、论证、修改初稿后形成正稿。第四步是形成成果文本和图件阶段。包括规划框架、风格、布局、分区规划、绿化、道路、水电、技术经济指标等文字内容和相应图纸。

农林论文:农林龙头企业的发展价值

作者:楼品华 单位:浙江品华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1农林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林科技创新的载体作用

龙头企业应该牢固树立科技兴企的理念,积极利用自身的信息、资金、人才等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校企结合,产研结合,加快农林科技创新研究步伐,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载体[1]。龙头企业应该成为农林科技推广应用的“带头人”,高举科技“龙头”,转化科技成果,并在联结基地的农户中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建立技术推广的网络,培养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将企业掌握的科技成果与广大农户共享。

2农林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开拓产品销售渠道的作用

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下,龙头企业具有掌握大量市场信息的优势,能够运用市场信息,研究市场趋势,分析消费者需求变化,处于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龙头企业要根据自身优势,利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树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市场销售网络,确保产品流通畅通。龙头企业要成为农林产品销售的优秀力量,巩固和发展联结基地,在不断扩大产业基地的同时,不断提高基地农户的经济效益[2]。

3农林龙头企业要增强深加工能力,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

农林产品具有特殊性,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供求失衡现象。农林龙头企业在雄厚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撑下,依靠科研,投资加工设备,利用产品资源,开展农产品深加工。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丰富市场商品供应,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能调节农林产品供求平衡关系,防止出现农林产品“卖难”现象。因此,开发农林产品深加工,能够发挥龙头企业的“蓄水池”作用,保障基地农户的生产利益,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效果[3-4]。

4农林龙头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帮扶”作用

农林龙头企业要牢固树立立足基地、反哺社会的理念,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经济利益,要以发展壮大产业为重,乐与农户分享利益。在生产环节,要派技术人员免费指导基地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把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教给农民,给广大农民“授之以渔”。在产品收购环节,要合理定价,遵守基地种植协议,保证货款及时支付,在市场处于低谷时,采取“保护价”措施,以保证农户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总之,龙头企业应结合自身能力,帮扶农民加快致富的步伐,帮助农民加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中,发展壮大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农林龙头企业还应拓宽视野,开发投资农林产业新领域。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

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农林龙头企业的企业家大多数来自农民,虽然熟悉农村情况,经验丰富,对市场也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很多企业经营者原有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系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因此,农林龙头企业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使龙头企业自身不断做强做大,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为发展农林产业、农村经济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

农林论文:农林高校转型发展思考

作者:丁海奎1,何云峰2 单位:1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

1加强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战略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深,中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相对短缺,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上升的环境下,中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而基础在教育,特别在于高等教育[4]。因此,加强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产学研合作是农林高校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和人才供给的基础[5],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实践教学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产学研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根据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也表明,当今社会青睐于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要培养这种人才,产学研合作是必由之路。而目前,中国农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脱节,理论脱离实际不足,重工轻农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向高技术产业迈进的步伐,作为教育机构的农林高校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了解市场对农业人才类型、规格和素质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加强专业设置,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施点对点式的订单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立体型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

1.2产学研合作是农林高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创新体系,是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典型模式[6],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体现,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舒尔茨指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需要农林高校进一步加强同企业、地区、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来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校地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7]。农林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来发挥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作用,有效整合各方科教资源,理顺机制体制,推动资源共享,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种新型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实施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覆盖面,全面提高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1.3产学研合作是农林高校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跨越转型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而“三农”问题则是事关发展的大局,必须高度重视。目前,中国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急需转型,产业结构急待升级,充分发挥农林高校的重要角色地位,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优秀的农业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产学研(或农科教)结合模式下,农林高校要“充分发挥各种专业人才的优势,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8]克服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倾向,不断提升农林高校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农林高校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参与“三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发展模式。

2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2.1农林高校培养出大量高质量的优秀农业人才

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和实践平台,建立实践实训基地,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以社会实践为关键环节,增加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技能实训,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强化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9]。中国农林高校以满足农村农业人才市场需求为目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延伸扩展了农业教育的服务平台,使学校有了稳固、特定的优质生源群体,促进了招生,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增强了企业和地区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序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力的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的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2农林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把科技的火种播撒到农村

农林高校利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大作“农”字特色文章,坚持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通过创建科技创新团队、设立首席专家制度等,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加盟农业科技研发,发挥多元化创新主体功能,着力打造服务“三农”的辐射平台[10]。据不完全统计,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功能的部级大学科技园已有86个,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这些部级大学科技园内,批准发明专利1185项,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306项,在孵企业总收入499.98亿元,累计有15家企业上市[11]。

2.3农林高校依托行业特色,促进“三农”经济的发展

农林高校依托农业类行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指导性思想。高等农业院校密切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提供服务。校地双方正从战略层面努力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形成长期、稳定和制度化的利益合作共同体,推进农业科技合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3农林高校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够

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撑,用来保障农林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加产学研合作教育活动,而这些条件若没有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很难落到实处。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内地农学第一强校,而在近几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实力上一直处于30名左右,排在了工业、交通、师范等高校的后面,在各省的农业类高校排名也都不靠前,这主要是政府对农业高校的重视不够,应在政策鼓励上、合作模式上、知识产权保护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关注,可以为产学研合作新提供稳定、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2合作双方认识不到位,缺乏内在的活力与动力

当前,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尚需探索[12],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林高校的领导对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较差。从高校、科研院所来看,由于种种原因,使农林高校主动、积极地与企业合作上存有许多障碍、顾虑和困难;从企业来看,推行经济责任承包制,使企业领导人产生一定的短期行为,对发展高新技术项目认识不足,而对企业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方面也缺乏硬指标和有效方法[13]。

3.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与经济脱节

目前,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不能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大型农业企业较少,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相应规模,且选择产学研合作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几所重点大学和应用性较强的高职高专院校,与一般的普通高校结对子的情况相对较少,没有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给合作双方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4农林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优化策略

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研究结合农林高校产学研的实际情况,提出3个对策:

4.1农林高校要充分发挥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分析上面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产学研合作中合作双方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缺乏积极性。因此,农林高校要服务社会就要突出“主动”精神,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在产学研合作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这是新形势下农林高校的重要职能[14]。在实践中,要从根本上去除行业办学时的一些旧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等,顺利完成转型,还需要在办学的各个方面有根本性的转变,重新认识产学研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15],当高校或科研单位所有的产业实体竞争能力较弱时,可通过嵌入合作股,选择共建经营实体[16],积极开展开放式办学,建立新型农业类专业群,引进“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培养人才,开发基于农业岗位工作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式”农业人才培养,破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4.2农林高校要制定科学的产学研合作战略规划

产学研合作战略规划应与农林高校和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让技术与产业“无缝衔接”[17],针对合作双方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坚持农科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等进行统筹安排,制定有前瞻性、全局性、科学性以及综合性的产学研合作战略规划。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由产学研合作机构负责制定与实施产学研合作战略规划,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并在专家组的参与下制定下一步的具体规划;二是根据短、中、长期规划目标,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并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技术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三是强化技术应用和后续跟踪工作,在完成相关方案后,及时对其进行评估,了解应用情况,并不断巩固、总结、完善前期的成果,加快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4.3农林高校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是影响合作的主要要素,能否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合作的主要目的和动机。在实际运作中,需要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实现决策、统筹、协调、沟通、反馈的规范和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18]。所以,农林高校要树立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培育“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坚持“综合集成”的教学方法,开拓“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遵循“整体最优”的管理原则[19],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例会制度、工作规范、评价机制、利益分配和产权归属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收集各方在合作上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协调合作方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建立服务社会、联系社会的长效机制”[20],解决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5结论

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共赢的事业,需要社会各届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是农林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农林高校要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建立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合作机制,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构建稳定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平台,为农科类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育人环境,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6讨论

本研究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了农林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意义、现行合作机制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较之前多数研究,这是认识论上的突破。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走访调研等方式,进一步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参与对象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推动,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由于课题组成员以高校教师为主,受研究经费、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局限,对产学研合作机制机理、合作体系内的知识转移及产学研合作效果的评价制等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这也将是课题组及众多研究者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深入探究的重点内容与需要进步拓展的方向。

农林论文:古典园林的农林艺术思考

作者:周进

一、古典园林的林之美

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成片的树木或竹子。如:树林、竹林、山林。也指聚集在一切的人或事物。如:碑林、艺林。林是比较直观的,一定数量的植物排列即成林。从方向上看,林有横向发展、竖向贯穿、水平空间、垂直延伸、倾斜状的、卷曲状的、涡旋状的,不同的林有着不同的感觉。就拿竹林来说,平行的竹林有着静谧的力量,竖直的竹林有着肃穆的效果。甚至园林中的系列小品建筑、碑刻、石凳、桌椅、篱笆、道旁小树皆按照线型排列,给人丰富与便利之感。

园林中林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种是按照相同距离排列的林,一种是分组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林,还有一种是由中心向周围散开的林。一般来说,园林中线的“林之美”在于对植物的规划,如:直线排列的植物有着延伸感,游人在直线的路上踱步,眼睛会主动寻找到景点的方向,观看景点的方式按照全景———主景———局部的顺序,这种景观由大到小逐次映入眼帘的方式给人以巨大想象的空间。

二、古典园林的农林之美

农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农业与林业的结合。从这两方面联动考察园林的美,我认为是农和林高度积聚的结果,理论上无论是农林数量的聚集还是离散皆可形成美感,如:一定面积的草地、一定面积的植树、一定面积的水体、一定面积的墙面、一定面积的道路铺设等。不同属性、不同颜色、不同肌理、不同材质的面互相组成不同形状、色泽、效果的艺术装饰,这些装饰凸显了园林景点与建筑的重要性,面的分割形态上以菱形、六边形、圆形等较多。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农林之美与造园者丰满的设计紧密相连,如:不同高度树木的整体形状安排、不同季节生长植物的色彩搭配、建筑物与植物的有序安排等,都体现了农林之美的统一与变化。你看那一株株植物贯穿在园林中、将游人的视线有机整合,各种低矮的花卉、丛草穿插在树木和竹林内部,与不远处的假山、湖石、黄石形成刚柔相济的局面,又与雕塑、水池、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构成了园林整体的美。

三、农林之美有着自身的造型特征

农林之美之所以能凸显园林,是因为有着自身的造型特征。造型离不开点、线、面的融合,造型是园林设计者构思亮点的体现,本质上体现了园林主人的世界观。型是形态、形体、造型,它有着相应的结构、体现着一定的美学信息、具有相应的使用功能、呈现出连续性特征。中国古典绘画有“构型”的概念,其实就是创作者按照构思对形态轮廓的勾勒。

中国园林的全部就是按照造型这一原理来设计的,你能说塔、台、楼、榭不具有相似的特征吗?其基本的形象轮廓都具有相关性,对于建筑的内部装饰而言,更是有对称、均衡、几何化的审美特质,甚至是叠石的处理、挑空安排、架接处理、烘托处理,都可以说具有相似的造型,否则聚合了那么多元素的古典园林就不会形成统一的外在观感与精神内涵,总之型造成了“山有脉络,水有源流,树有根须,建筑物有疏密”。[2]

四、农林之美共同营造和谐空间

农林之美终归是一种空间的存在,空间是美感的集大成者,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空间又是能够感觉到的真实存在。对于空间的论述,中国古人老子有“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园林空间就是在特定区域中进行营造、创建、划分,目的是挖掘空间的深度、开拓空间的广度,在有限的园林区域中构建出相当的精神家园。空间引导着游人的感官认知,不同的空间有序组合,充满和谐之美。

园林的农林之美在于空间的多样性、观看视点的多角度性以及空间的连续性。同时,空间景观的深度营造也不可忽视,空间也有其边界,空间具有围合效应,更有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之分。园林的空间具体来说又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园林的整体大空间;二是中庭与院落;三是建筑内部的空间,包括厅堂空间、馆舍空间等,不同的空间会巧妙组合在一起,互相介入,这种水乳交融的特性是中国古典艺术的基本特征,游人在一种空间遥望、鉴赏另一种空间,自然会获得一种“俗者屏之,嘉者收之”[3]的感受。

还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农林之美体现在景观的组合上。明代计成在《园冶》中写道:“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4]也就是说,园林中各种形式要素是互相借用、互为景观的,这种意境是园林设计的极高境界,那些让人驻足、留恋的地方都是这些景观安排的极巧妙之所在。景观设计有着品质的高下,高品质的景观设计往往在景深安排、景观的体系化、景点的文化氛围上做足文章,因为人的视觉需要是多元的、有要求的,人们在园林中居住、游玩、栖息都依赖景观的安排。

通过对以上若干基本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园林的农林之美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美,充满了造型要素的基本法则,源于园林主人的精心安排,宛如天成。中国古典绘画中强调形式与意境,园林中同样有着意境的安排,中国园林的点、线、面、型、空间一起构成了农林意境、田园意境、山水意境、诗歌意境,这些意境的形成又与创作者的心境密不可分。其实,中国园林与中国绘画、中国文学、中国诗歌早就熔于一炉了,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境界成为空灵。

农林论文:农林类院校发展管理思考

作者:1王坤,2郭洪生 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2动物科技学院

一、高等农林院校竞争力分析

(一)办学资源竞争力分析

首先,不少农林类院校存在基础薄弱、经费不足的现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农林类院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有些学校甚至分散办学,几经搬迁,导致欠账太多,影响了发展。

当前,高校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学费,而农林类院校学费标准普遍偏低,尤其是农学、植物保护学、动物医学等学科,学费标准往往只有4000元/年左右。由于不少院校所在的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不少农林类高校的生均经费拨款在3000元左右,部分省份甚至更低,由此造成了农林类高校现代装备水平低,基础设施难以改善,难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逐步拉大了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差距。农林类高校以农业、农村为服务对象,研究成果难以有偿转让,研究周期长,导致高校创收能力差,在科技开发、校办产业等方面的收入显著落后于其他类型的高校。

此外,农林类院校也承担着资金上的政策性亏损。例如,在此类院校中均设有专业奖学金,而这部分款项并非政府专项拨款,而是被包含于高校教育事业费中,由此形成了占有相当比重的农林类院校政策性亏损。

(二)高校地位竞争力分析

由于社会对农林类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发展农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农林类院校在发展农业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农业教育缺乏相应的社会地位。其中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社会传统观念,农业在我国被视为低等的行业。由于我国的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不发达,而农业科技工作要深入基层,十分辛苦,加之农业科研往往周期较长,不易出科研成果,这均导致农林类高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不少农林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农林类高校的毕业生往往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说明农林类院校还没能很好地落实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专业结构的设置上,种植、养殖类专业性过强,比重过大,多年不变的传统专业也没有随着现实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导致毕业生的结构失衡。农林类专业区域性很强,只有充分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特色,制定因地制宜的教育体系和科研方向,才能保持自身办学特色,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农业人才,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二、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

基于前文的分析,在当前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农林类院校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条件,选择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自身定位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农林类高校只有明确定位,才能在竞争中壮大自身的实力。

我国的农业已经逐步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推进,由此对农林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人才的质量上和层次上均有广泛的、多样性的需求[3]。农林类院校只有使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契合用人市场的现实需要,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与实力。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既需要研究型大学,也需要教学型大学。前者的优势在于理论研究,解决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后者则应注重于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同时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由此可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为农林类高等院校准确定位,是克服盲目攀比、模式趋同,并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些重点农业大学,已经拥有相当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因此应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研究型大学”;而更多的农林类院校则拥有较长办学历史和较好的办学条件,应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4];还有一部分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综合实力稍弱,例如各地市的农业职技学院等,则应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于培养农林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上面。此外,应逐步构建多元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摒弃统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竞争实力。

(二)寻求特色发展

农林类院校应该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寻求特色,以进一步拓展发展的空间。

首先,农林类院校应以农为本,夯实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提高竞争实力。农林类院校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寻求和构建与农业产业的最佳结合点,致力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林类院校的教学与科研优秀所在。

以农业为出发点来构建自身的特色和办学模式,是农林类院校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一是要确立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结合自身所处的层次和办学条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正视自身的传统积淀和办学优势,确立独树一帜的特色办学理念;二是要构建有特色的学科与专业,摒弃贪多求全的传统发展观念,以自身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准,根据所在区域特定的环境和经济条件,因时制宜地确定主攻方向,开辟独特的发展领域,填补地方农林业发展空白,集中优势力量去发展有前途的学科和专业,着力发展农科专业的强项。三是要构建富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摒弃盲目攀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的特长,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四是要加快学科专业调整的步伐,增强学科设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完善学科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和更新,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其次,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农林类院校也可以向非农方向延伸,向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的方向发展,以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应该将单科性封闭式的格局逐步扩展为以农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农业与多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互动,拓宽专业口径,着力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逐步向环境资源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人文和信息化科学渗透,实现特色化基础上的综合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三)拓宽投资渠道

目前,仅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是较难实现农林类院校快速发展的,因此应该改变单纯依靠国家办教育的理念,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打破单一的投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增强农林类院校的发展实力。

首先,应该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这是农林类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是院校教学、科研的基础。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农林类院校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网络信息系统以及高水平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

其次,应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办学和科研的途径,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这样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农林类院校吸引社会资金,提升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利用效率。因此,农林类院校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投资政策,通过规范化的渠道和环节,在引进资金的基础上保证投资人的权益。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教育补偿投资、股份制合作、企业捐助以及技术互换投资等。此外,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开放力度,实现合资合作办学。争取国外资金,也是一个不错的努力方向。

(四)创新招生就业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林类院校应该基于自身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解决招生就业方面的问题。

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行动研究,但因研究设计合理,研究过程规范、谨慎、科学,因此研究结论具有一定代表性。

1.职业指导课程内容体系由4个维度构成,4个维度构成4个教学模块,即职业生涯模块、创业指导模块、就业指导模块、走进职场模块。

2.统一教学管理有利于《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模块化、少学时、多课头的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4.模块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需要说明的是,该项研究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职业背景与授课效果关系、课程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微观教育效果等问题方面未进行深入研究,这可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成果及结论可供相关高校借鉴及检验。

农林论文:休闲农林的发展与举措

作者:桂文信单位:枞阳县浮山镇农技站

科学布局和高标准设计,分期实施

要按照生态农园观光、科技示范、教学、技术贸易、垂钓、水上汽艇游、扑克、象棋、麻将等娱乐、餐饮、住宿、特色无公害鲜活农产品采摘和选购于一体要求设计,按照《浮山镇总体规划》,沿白会公路建设“五大区”,即商贸区、休闲娱乐区、行政金融管理服务区、农林生态园区和小工业园区。

同步开发经济林、风景林、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旅游产(食)品。以浮山大圩水产养殖场为龙头,建立水产养殖带;扩大太公村良种基地,形成良种生产带;开发创建“华圣”牌百合系列名牌农产品,不断拓宽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发展特色养殖,满足游客观赏和口福。为此,我县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北京上天建材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正在建设浮山度假村。在《浮山镇总体规划》和浮山度假村资源基础上,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功能区扩大到70hm2左右,预计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

从2012年开始,分3期4年实施结束。沿白会公路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十大功能区:特色无公害植物园区(蔬菜、瓜类、草(蓝)莓、茶用菊花等);花卉盆景区(含鲜切花、观赏林等);特色无公害果园区(葡萄、杨梅、桃、橘、梨等);特色无公害禽类养殖区(土种鸡、野鸡(猪)、肉鹅(兔、鸽、羊等);特色无公害水产品标准池养殖观赏区(鱼类、鳖、蟹、乌龟等);垂钓区;水上汽艇游乐区;歌舞区;扑克、棋牌、麻将等娱乐、餐饮、住宿区;鲜活农产品采摘购买体验和旅游产(食)品选购区。以浮山大圩水产养殖场为龙头,建设水上汽艇游乐区和特色水产品观赏及选购区。

建立保障体制机制

不仅利用我县政府政策扶持机遇,还要多元化融资开发。一要积极争取市、省、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和项目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入股开发与吸纳民间资金或土地经营权、劳动工资入股结合开发。二要在土地征收、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三要县政府制定《浮山镇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业考评以奖代补意见》,企业制订《生产目标》和《员工岗位绩效考评奖惩办法》等动、压力机制。

重点提高“三大效益”

一是提高社会效益。利用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平台,组织优质高产特色瓜菜等和盆景、果园、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展示与教学、技术培训和贸易等结合。二是提高生态效益。

实行畜禽类粪尿-沼气-种植生态经济模式,推广农艺措施(瓜类、茄果类蔬菜、果树嫁接和作物轮作换茬)与作物、花卉、木本施用微生物菌剂和物理、生物方法结合预防病虫害为主。三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十大功能区员工专业技术和经管培训和接待、餐饮等服务人员技能和文明礼貌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经管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回头客消费增收;向游客提供生态庄园风光,同时让游客采摘和选购体验生活,使他们感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达到了体验生活、怡情益智、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的效果,带动门票收入增长,又带动消费增收;发展瓜类、蔬菜设施栽培,春提早和秋延迟生产,利用早春、秋冬市场淡季价差增收;举办特色无公害水产品捕捞节和桃、梨等果树花节及果实采摘节,带动采购增收;与宾馆餐饮对接销售特色无公害鲜活农产品增收。

农林论文:区域农林污染负载评价

作者:欧阳劲进颜文洪单位:湖南理工学院科技处

2010年,根据桂花园控制断面和南湖的水质监测显示,Ⅳ类、Ⅴ类分别占到52%、37%.在东洞庭湖退耕还湖的背景下,探讨该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具有现实意义,可为今后环洞庭湖区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和借鉴.

分析方法

1污染系数的确定

(1)土地利用方式与产污系数.东洞庭湖区域以水田、旱地、果园为主,利用岳阳市环保局相关连续监测1年的数据,收集相关土地利用类型的排水,利用地下水装置收集地下水进行监测,结合资料调研,估算得到相关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污系数(表1).

(2)畜禽养殖方式与产污系数.以岳阳县麻塘镇为调查点,选择3个养殖场为现场监测点,包括牛、猪、鸡3个畜禽种类.根据畜禽种类、养殖类型、饲养模式等设置不同类型的监测以获得不同种类、不同阶段畜禽饲料使用量、粪便和污水产生量及其主要特征污染物浓度等数据,结合刘庄等人的数据,确定不同种类畜禽的特征污染物产污系数(表2).

(3)水产养殖产污系数.环洞庭湖区域有多处大型养殖场包括鱼类、河蟹及其他等多种养殖模式.作为封闭的人工生态系统,池塘养殖所产生的污染物总量与排放量与污染物通量直接相关.产污系数取决于补给水水质、排水水质以及污水排放总量.至于开放式的水产养殖模式可以采用投入产出和物料平衡的方法进行测算.再对水质状况和底泥成分进行分析,再对水域单位面积、相关产污系数进行确定(表3).

(4)农村与城镇生活污染产污系数.对于农村生活污染产污系数,采用经验公式与数据,采用刘庄等人的数据;对于城镇生活污染产污系数,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COD、TN、TP对应数据(表4).

2污染负荷量计算

水田、旱地、果园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污系数相乘,得出相应的年污染负荷量;畜禽数量与畜禽养殖的产污系数相乘,获得畜禽养殖年污染负荷量;不同类型水产养殖面积与水产养殖的产污系数相乘,获得水产养殖年污染负荷量.区域城镇和农村人口数量分别与生活污染的产污系数相乘,获得生活污染年污染负荷量.

调查结果及分析

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畜禽养殖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源相对集中,但对区域性污染有加重趋势.分散养殖的畜禽粪尿不容易收集,利用率很低;此外大多数小型规模的养殖场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理手段,大畜禽粪尿不经过无害化处理而直接随意排放,不仅浪费了有用的有机肥料,也污染了环境.畜禽养殖已经成为东洞庭湖区域最大的非点源农业污染源,TN、TP、COD污染负荷分别达到了63.1%、82.2%、62.5%;水产养殖业污染负荷最小;在生活污染方面,城镇居民的污染负荷远大于农村居民,见表5、表6、表7.

东洞庭湖区域非点源农业污染控制措施

1规范畜禽养殖,加大畜禽污染防治

首先要规范畜禽养殖,科学布局畜禽禁养区和宜养区,以减少蓄禽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在禁养区内不得新建和扩建各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逐步实现关停转迁.在宜养区内合理规划和适度发展畜禽养殖业,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其建设项目必须经环保部门审批,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办理排污申报登记.其次,需要加大畜禽污染防治,对现有的各类畜禽养殖场必须规范处置固体废弃物,畜禽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以及总量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控制标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定要经环保部门审批.

2加强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我国生活污染治理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在传统上不太注重生活污染的处理.进入现代社会后,生活污染成为工业污染之外的重要污染源.在没有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不宜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以避免造成污水直接集中排放,在上述地区鼓励推广非水冲式卫生厕所.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鼓励采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农村,鼓励采用集中自然处理;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宜采用集中处理.鼓励采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宜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及一体化装置等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

3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可以借鉴国外在农业环境立法的先进经验,通过制订严格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使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自觉转向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应用上来.制定以促进清洁生产、循环农业为优秀的农业财政补贴新政策,将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与保护环境进行结合,逐步使农业补贴转化为对农业环境有利的补贴.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达排放标准的,或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自行消纳的,实行免收排污费或补贴等优惠政策;对生态农业生产给予财政支持.

农林论文:农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一、新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况

自2009年,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的联合支持下,新疆高校从乌鲁木齐开始探索大学生创业培训。然后全疆推广了乌鲁木齐市创业培训进高校的经验和做法。近5年来,新疆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总数约达5.7万人,经培训约1.6万人实现创业,创业率约达27.8%。新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是从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改善创业环境入手,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技能的大学生成功创业。新疆农业大学先后开展多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积极组建“新疆农业大学就业指导教研室”,进行了就业指导教师的挑选和培训;完成了就业指导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推进工作;于2010年参与了自治区统编教材《新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编写工作。2009年起与自治区人社厅和乌市人社局合作,在全校大学生中推广“SYB创业培训”项目,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开展免费培训,目前已组织培训150个班,3750名大学生。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热情高涨,每年都有1800名左右大学生报名参加,通过考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创业初期的做法和优惠政策,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二、新疆农林高校创业教育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需求,及时调整现有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项目组设计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和老师两套问卷。其中,学生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发放,共有题目30道,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问卷匿名提交,共收到问卷反馈214份;老师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老师,共有题目15道,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问卷匿名提交,共收到问卷反馈8份。

(一)调查问卷学生反馈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在参与答题的同学中,由于课程设置原因主要是大三和大四同学较多,占到约84%,具体年级分布为大一9.35%、大二6.54%、大三31.78%、大四52.34%;其中27.1%的同学是学生干部;生源地是城镇或乡村的同学分别为46.73%和53.27%,比较平均;学生学科专业分布主要是理学约占38%、工学约占21%、农学约占17%、语言学约10%,其他约10%;按民族和性别划分,少数民族女学生占12.62%,少数民族男学生占10.28%,汉族女学生占44.39%,汉族男学生占32.71%。

2.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反馈分析。通过问卷发现,99%的同学认可大学生创业。在回答“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是”问题时,约62%的同学选择“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约37%的同学选择“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约74%的同学对大学生创业感兴趣,其中“很有兴趣”的约占32%;约90%的同学认为,如果就业压力过大时会选择自主创业。约73%的同学认为大学专业与打算创业的项目之间的关联不大,只有约18%的同学认为关系紧密;在回答“如果打算创业,您会选择在何时开始?”时,约60%的同学选择“毕业后等待时机合适,不限时间长短”,各约15%的同学选择“在校期间”或“毕业后立即创业”。在回答“如果您在校期间的创业项目和学业冲突,您将如何处理?”时,约69%的同学选择“边学习边创业”。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少数民族男生有22.73%选择休学创业,而其他分组最高只有2%。说明,首先约70%的同学考虑兼顾学业和创业;其次,约1/5的少数民族男生的弃学创业选择,在反映了创业决心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目前学业价值的判断。在回答“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个领域?”时,约62%的同学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约33%的同学 选择“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科技涉及的领域”。说明学生对自主创业的风险的控制意识较强。在回答“您会优先选择在哪里创业?”时,约45%的同学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大城市或不限地域的同学都是约17%,选择城市郊区、乡村的同学分别是5.6%和4.2%。根据调查问卷数据,不同生源地学生的选择结构基本相同,只有在选择大城市时,城镇生源比乡村生源高15%,分别为25%和10%。在回答“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种形式作为创业的起点?”,约61%的学生选择朋友合伙创业,选择个体独自创业和家庭合作创业分别约为20%和17%。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汉族同学更愿意朋友合伙创业,具体数据按少数民族女生、少数民族男生、汉族女生、汉族男生,分别为48.1%、45.5%、63.2%、67.1%;少数民族同学更愿意以家庭合作创业为起点,具体是少数民族女生、男生选择家庭合作创业的比例分别为29.6%和31.8%,而汉族女生、男生该选择为18.9%和7.1%。在回答“您在我校参加的何种活动有助于您的创业?”问题时,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各性别、民族分组回答结构相似,例如各分组都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创业。但部分数据差异较大,分别涉及对“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和“创业项目比赛”。其中认为“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男、女学生均比汉族男、女生低约20%;认为“创业项目比赛”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女学生比其他分组都低约30%。

3.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反馈的分析。约9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约36%;80%的同学认为我校存在良好的创业氛围;71.5%的同学表示知道一些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只有约10%的同学认为自己很清楚或比较清楚;约91%的同学希望多举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培训、讲座活动。约70%的同学认为我校目前创业教育培训对自己有帮助,其中约18%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约94%的学生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外,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62%的学生认为这类课程应该是公共选修课。在征求学生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意见和建议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已经大四了,还刚听说学校有这么一个创业培训,希望学校能及时通知我们学校已有的一些条件,培训,让我们抓紧这些机会。”、“希望我校能多开展一些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活动。”等想法,表达了大学生对实践性创业培训的需求旺盛。

(二)调查问卷教师反馈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根据问卷,参加答卷的老师全部为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比例为各50%,符合目前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是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各50%;基本都取得了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相关资质证书,主要有SYB师资培训合格证、高校创业培训师资证、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证书(中级)等。

2.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关问题反馈分析。根据问卷,100%的老师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为62.5%;87.5%的老师对创业教育感兴趣,其中50%的老师表示非常感兴趣;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教育部分,75%的老师认为有收获的学生占听课比例在50%及以上,25%的老师认为在30%以下。100%的老师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其中,愿意指导的项目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市场服务类、文化创意类和社会公益类项目;在选择不愿意指导的原因时,前三位分别是“个人工作忙,无时间兼顾”、“大学生创业缺乏各种资源,条件不成熟”、“目前自己不具备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需的能力”。在回答“您会参与支持在以下哪些创业教育工作?”时,100%的老师选择讲授创业教育相关课程,50%的老师选择为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比赛项目提供指导咨询,不到40%的老师选择为大学生实际创业项目提供相关指导咨询。75%的老师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外,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但是在开设类型环节,认为应该开设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老师各约占三分之一。在征求对目前开设的创业类课程(含就业指导课程和SYB等课程)的建议或意见时,老师分别提出:“学生认知度较低,本校教师上课率较低”、“提高课时费”和“给学生指导的足够,但缺乏孵化基地、透明实用的支持政策”。在征求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见建议时,老师分别提出:“对参加各类比赛带队获奖的老师予以重奖”、“应在全校学生普及创业基础教育课程,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学校可以设立基金或有专门的负责人、部门来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或资金途径的后备支持”、“专门场地,小班授课”、“尽快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邀请专家解读创业流程和法律问题”。

三、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建议

1.突出特色,建立高校创业实训基地。抓住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西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突出地域行业特色,建设高校创业实训基地,将创业实训基地建成推动人才创业、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学校、企业、政府和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共同携手,形成创新创业“过程辅导+引资推动+基础支持+管理咨询”四位一体服务,建设高质量的产学研实训基地。

2.优化课程,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能,将专业与创业融合教育,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角度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丰富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文化活动。满足少数民族同学创业教育需要,突出农林院校科技创新特色,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启动,同时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模拟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将创业创新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西部农林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与内地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愿望日益强烈。只要西部农林高校坚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创业教育,就一定能够将大学生创业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黄铁军 戴泉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农林论文:职高农林果树探究式教学论文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效的探究式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职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他们对专业知识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教学中又缺乏向教师质疑的勇气,使教学在被动压抑的状态中进行,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农林果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成为了主体,通过他们的积极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对农林果树知识产生了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让他们积极地进行学习,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并对农林果树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探究式教学效率

(1)进行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由于职高学生对很多专业术语理解不深,教师可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问题设置。通过问题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果树栽培学》芽与枝叶的生长一节中芽的类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验基地,让学生先进行认真观察,然后向学生提问:芽在枝条上的着生位置有几种,形态如何,第二年春天能否萌发,萌发后长枝叶还是开花结果,枝条同一节上芽的数目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对基地中不同的果树进行观察,并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并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拓展思维,有效掌握学到的知识,并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

(2)进行实地操作,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进行苗木培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在校园内开辟苗木实验基地,让学生从翻土、选苗、种植、培育等环节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把农林果树教学的场所拓宽到实地,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为了使果树更好地成长,学生积极地探究理论知识,把实践和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很好地掌握了农林果树的专业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果园中进行技术指导,为果农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实地学习,学生能体会到专业知识的有效作用,激发他们更强烈的求知欲,实现了高效的农林果树探究式教学。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探究式教学

为了适应教学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农林果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用丰富的专业素养来影响和引导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农林高校作为农业领域各类人才的输送地,不仅要输送大批量的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科技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更需要着力于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否则农业科技的研发将因缺乏创新驱动力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农林高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为鼓励有志者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实施教师分类培养、个性成长计划。在职称评定、岗位设置上设立一定比例的“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型、推广型”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要求,旨在造就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组建团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和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实际生产,尽快被基层一线推广人员所掌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力求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总之,在职高农林果树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特点来进行探究式教学。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引导充分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果树专业知识,为他们以后成为专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康玉新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农林论文: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校园文化论文

一、独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现状

1.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基本情况。作为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浅、自身特色不足等原因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努力使特色校园文化成为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在深化学风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开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各大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为切入点,推动内涵式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长。

2.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校园文化特点。①与时俱进的物质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很多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从一个校区变成了“一校两区”(新、老校区)或者“一校多区”(一个老校区、几个新校区)的办学格局。暨阳学院在迁址诸暨前,就校园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探讨,认为校园文化的提炼与传承至关重要。2013年迁址办学以来,校园环境整齐一新,校园硬件设施走在省内前列,校园整体彰显出“大气厚重、传承文脉、平中现奇、彰显特色”的理念,环境幽静、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先进,明净舒适,以老校区命名的道路、景观不在少数,如“天目湖”、“衣锦大道”等。②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暨阳学院立足“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突出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开拓“特色立院、创业兴院、创新强院”的发展道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提炼

1.根据学院的客观条件进行提炼。以暨阳学院为例,该校创办于2000年,在衣锦校区的发展受到地域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迁址诸暨办学后,依托母体的同时,有效地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学院在关键时期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增强了学院自身的文化软实力的,并合理地进行校园文化的输出。

2.根据学院的项目特色进行提炼。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学院项目特色和育人方针,以主流的区域文化为向导进行校园文化的提炼,去粗取精,进行校园文化的品牌化建设。暨阳学院围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立足于“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社会化”的工作思路,在日常学生活动中,将众多的学生活动提炼,整合形成创业文化节、文化艺术节、学生节,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3.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进行提炼。高校的办学方针是一所院校存在发展的根基,暨阳学院始终秉承“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切实浓厚和加强了学院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院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创业型独立学院添砖加瓦。

三、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

1.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学院立足迁址诸暨办学、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新形势,着眼于大力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发挥大学文化的区域辐射和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学院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积极通过校地合作、资源整合,以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以“五个一”(一辆“文艺直通车”、一个高端论坛、一支高水平篮球队、一批特色文艺精品、一系列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不断提升学院在诸暨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2.突出主体,服务成长。学生与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创造和传承特色校园文化自然离不开以人为伴的原则,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学生的参与主体作用,不仅是高校教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迁址诸暨办学以来,以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重点,打造形成了以牢固树立“走近学生”的工作理念,建立与学院深化学风制改革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3.创新平台,积极实践。校园品牌活动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合乎规矩的突破与尝试,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升华。暨阳学院立足校园创业文化打造平台,丰富广大学子的文化艺术体验,坚持校园文化引领,营造敢于冒险、乐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开通大学文化进诸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文艺直通车,相继举办“职场真人秀”、“青年成长讲堂”、“古枫杯”竞赛、“天目之巅”辩论赛、“寝室文化节”、“闪耀之星”大赛、学院“系系杯”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获得了广泛认可。

四、现阶段校园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客观条件:①新环境的影响。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缺乏文化积淀和底蕴。暨阳学院的新建校区充满了现代的气息,设计随别具一格。但是,新环境缺乏长期积淀形成的办学历史传统,更缺乏可作为高校的文化名片的标志性建筑及植被等高校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使得校园文化缺乏母体已有的历史厚重感和高校校园文化积淀、文化底蕴,发展中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②办学基础的影响。独立学院因其办学晚,起步晚,存在文化积淀薄弱,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经验,在文化创新方面经验尤为不足的劣势。同时因起步晚,和录取层次等不同,导致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所享受的办学条件的不同。在物质条件上,许多优秀的资源都不经相同流入母体学校,使得独立院校的办学基础条件相对较差。

2.主观条件:不同的创办背景、学科设置,不同来源和构成的师资队伍和生源,使得各个高校的文化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独立学院总体生源情况决定了暨阳学院也存在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不够,特色校园文化的提炼与传承特色尚不强。

五、新时期下校园文化的发展

大学是人才和文化的高地,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特色校园文化提炼与传承,实现校园文化创新、提升学院优秀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都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都在互动互变。校园文化就是在这种既封闭又开放、既传统又创新、既迂回又前进、既继承又批判中得以不断的累积,不断的提炼和不断的升华。新时期,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要在思想、组织和工作上走近学生,加强学生主体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暨阳学院打造的“暨阳红”学生社区,将寝室作为学生校园生活和集体行为的基本单元,依托组织化方式,连结成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共同体,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阵地,成为校园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繁荣校园文化的主要窗口。综上所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进行文化的提炼与传承,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让学校精神在继承中不断提升,继承中有创新,形成具有自我“灵魂”的校园文化特色,让文化底蕴在创新中不断博大精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善待文化,慎待文化,敬待文化,做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与创生者。

作者:吴海涵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农林论文:农林高校财务论文

一、农林高校财务管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科、研究生业务费项目的开支范围不规范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四项教学经费包括本专科教学业务费(实验材料、实习费、答辩费等)、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笔者统计了湖南某高校2010—2013年的实际支出,直接用于教学活动的四项教学经费占本科教学业务费项目总支出的67%,其余办公费、打印复印费、电话费等间接费用占33%的比率。本科教学业务费中交通费支出比率过大,按规定学院可从创收经费中计提一定比率的公务费,用于学院的公务用车和招待费支出,其他创收分配的项目中不允许开支用车和招待费(学生实习用车除外),由于用车和招待费支出较大,计提的公务费不足,一些公务用车只能是挤占教学经费。本科教学业务费中交通费占了总支出的12.39%,严重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研究生业务费中答辩费开支比率过大

答辩费支出主要指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时的专家及工作人员的劳务费和招待费。据笔者统计,某农林高校近三年研究生业务费中答辩费开支占了总支出的43.64%。答辩费过高,用于研究生培养等其他方面的支出无法保障,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

3.学院自筹教学业务费使用中漏洞较大,管理难度大

自筹教学业务费是为各学院弥补教学业务费不足而设立的开支与教学相关的费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学院认为是创收所得,应由学院自主支配,大量教学环节的劳务、餐费、用车等开支占用自留经费和自筹公务费,变相从中开支。据统计,2011—2013年某农林高校学院自筹教学业务费中用于行政办公支出的办公费、印刷费支出占了总支出的28.45%,而用于教学的差旅费、教师培训费、实习材料费、教学设备购置费支出仅占了总支出的25.25%。致使教师误认为学院运行经费挤占教师福利而产生矛盾。还有的从自筹教学业务费中变相拨付一部分经费资助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实质是发奖金逃避上缴收入调节基金,把支付给教师的个人奖励费用化。

4.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结余大,管理混乱

截至2013年9月,某农林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结余539.81万元,总预算为2768万元,结余资金占总预算的19.5%。“十二五”重点学科结余2130.54万元,预算已下达2650万元,结余资金占预算的80.39%;项目的设置没有规律,经费统计起来就很困难。重点学科项目设置比较混乱,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十一五”重点学科,哪些是省重点学科、哪些是学校重点学科;仪器设备购置比率过大且信息库数据核算不科学,学科经费购置设备情况更是一笔糊涂账。

二、解决高校当前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1.建立健全教学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完全正相关,“教学差旅费”越大,教学质量不一定越高;“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越高,教学质量不一定越高。管好教学经费与增加投入同样重要,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在其他方面降低费用,决不能挤占直接用于教学活动的教学经费。只有建立以预算绩效评价为导向的绩效预算制度,考核预算执行进度与教学安排计划是否匹配等,年末项目经费清零处理。真正做到预算绩效评价是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基础,经费使用效率高的,列入扶持对象,下一年度增加预算经费,反之扣减。

2.全过程控制引导教育经费直接投向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对“教学业务费”项目应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学校年初部门预算采用积分体系中的相关因子计算各学院本科教学业务费,各学院应根据预算安排数,编制本科教学业务费的具体预算明细;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审核原始凭证,设计不同内容的报销单据,比如实习费用报销汇总单须经分管教学院长、带队老师、学生代表(实习班班长)签字;实验材料费一要注明经办人(采购)、验收人(实验室老师)、审批人等;年末终了,各学院派专人负责教学经费指标评价,出具报告。对本科教学业务费的过程监控,可以减少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浪费资源,保障教学经费用到“刀刃上”。

本文作者:卿惠幸丽萍工作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农林论文:农林院校图书馆员队伍建设论文

农林院校图书馆对馆员队伍的素质要求

农林院校图书馆的教学要求农林院校图书馆是农林院校的图书情报中心,它根据农林院校教学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知识为广大师生服务,同时还利用Internet跟踪国内外农林专业的教学概况,为教学和教务部门及时提供国外农林专业的教学参考信息和教材信息[3]。要及时圆满地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农林院校图书馆有一支既熟悉图书馆业务,又懂得专业知识的馆员队伍。他们的作用在于:一是及时提供教学方面的供求信息,广泛收集和宣传地区性教育资源信息,提供给本校师生享用;二是能够给使用者导航,让他们知道如何获取有关本校的信息、如何获取有关教材与辅助资料的信息,业余爱好者如何学习、向谁学习、向什么方向努力等,如为学生提供大容量、时效强的教材辅助参考信息,使得教材上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农林院校图书馆的科研要求农林院校中的相关科研人员,他们的需求主题突出,即需要了解国际、国内的研究动态,需要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希望自己的研究有所突破,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图书馆的作用就是选择具有某课题知识的馆员,参与服务用户课题组的研究,及时掌握课题的研究动态,及时提供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源,如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学科信息导航、期刊论文全文传递,提供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信息、专利资料等。根据学校科研状况及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建立起有效的文献保障体系,同时统筹、协调全校文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农林院校图书馆的业务要求农林院校中各系之间所设的学科,既相互联系又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就需要图书馆配备知识面广,专业水平、业务技能、分析与解决专业问题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的馆员。他们不仅要了解本校所设学科专业情况,在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在业务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精通各种先进的处理技术,引导读者利用各种文献。农林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要求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是图书馆界的永恒话题,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价值都要通过服务这个环节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界生存的根本,只有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价值,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图书馆才能有美好的生存和发展前景。而农林院校图书馆更是如此,农林院校图书馆要在继承传统服务优势的基础上,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以满足教师和学生信息需求为本,为他们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准确化的网络信息服务。农林院校图书馆员还可以利用本馆资源,把农林业知识传播到农村以及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下乡活动,真正发挥科研和实践的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农林院校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继续教育被定义为:在工作生涯中进行的持续不断、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系统地改善和增加员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目的在于提高员工工作和提供服务时的效能和效率[4]。农林院校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就是将本馆的全体人员组织起来,根据不同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批地进行培养教育,以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根据我馆与其他农林院校图书馆的实践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一是图书馆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图书馆专业知识是每个馆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继续教育掌握图书馆基础理论和图书管理技术,更好地把图书馆的馆藏和功能展现给读者。二是科学文化知识和在职学历的继续教育。农林院校图书馆的馆员在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农林业方面的知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搜集和深加工,传播给教师和相关的科研人员。通过在职学历的继续教育,提高馆员自身的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三是现代技术和外语知识的继续教育。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深入,馆员应熟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复印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还应掌握外语知识,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提高外文资料的利用率以及外文数据库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林业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能。农林院校图书馆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可以定期开展讲座,我馆每月都举行讲座,内容涉及各方面,如图书馆风气、人文素养、学术科研等。可以邀请外面的专家和教授来讲,也可以请馆内的业务骨干来谈工作经验与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二,半脱产学习。馆员要想提高自己的学历,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这也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信息人才的重要途径。第三,结合本职工作自学。馆员可以根据自己工作岗位的特点,制订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巩固原有知识,补充新的理论和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农林院校图书馆员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能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农林院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爱岗敬业,爱书、爱读者、爱图书馆事业;求实进取,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团结协作,严于律己,顾全大局;精诚合作,公平竞争。职业道德的建设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加强图书馆道德教育,强化道德意识;二是加强道德管理,制定和完善图书馆道德规范;三是加强道德监督,增强道德实效;四是倡导自我修养,注重实践磨炼。人才学科馆员制度是指图书馆选拔一批既熟悉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信息咨询和检索能力,又熟悉某学科知识,与相关院系的教师、科研部门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即“学科馆员”,分别承担专门为某学科读者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工作,由此建立起的一种对口服务制度[5]。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与各学院、各学科之间联系的桥梁,他们要深入到各学院、各学科,参与科研活动。同时,学科馆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为各学院和各学科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服务,满足各学院和各学科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要。农林院校图书馆可以以本校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农学、林学、植物、生物技术、园艺、农林经济管理、环境工程、生态等重点学科的学科馆员团队,为农学、林学、植物、生物技术、园艺、农林经济管理、环境工程、生态等重点学科量身定制信息服务,包括宣传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以及多渠道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以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

本文作者:方飞燕王长金工作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

农林论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就业需求课程体系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优秀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优秀竞争力。

(四)增加实务类课程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属于“软科学”类专业,这类专业较大的问题就是专业实践技能的缺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因此,在课程体系中,一方面应增加实务类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增加课程实践环节,还可以与技能类证书考核相结合,如注册会计师、市场营销经理助理、市场营销师、报关员等。

农林论文:复合农林业发展措施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

(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

(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

(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

(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