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3 03:3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音乐钢琴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钢琴 音乐教育 高师
论文摘要:高师钢琴教学这一课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笔者期望通过中国高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能够“会当凌绝顶”,“更上一层楼”!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科目中,钢琴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加大,钢琴课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师生,如何从事钢琴课的教学,,如何采取科学理性的方式,将这门复杂的功课做好,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学会分级教学
随着国脚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学过多年钢琴,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丰富,他们大多数会选择钢琴主修专业。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教学难度不是太大,除了采用《高师钢琴基础教程.》第三,四册之外,常常辅以肖邦部分练习曲,夜曲,圆舞曲,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以及巴赫平均律等技术与音乐艰深的曲目,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技术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与耐力。
还有的学生入学之前只学过一年左右的钢琴,他们只是学习一到两首曲目来应付高考,其本身钢琴演奏的技能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实,弹奏动作僵硬,识谱很慢,用数字来标示五线谱的学生不在少数。对于这类学生,钢琴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对于他们,老师在教学上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需要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其潜能,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两年中,使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还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以适应其毕业以后得工作实际需要。
二. 教学中应贯彻融合性原则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是突出“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走的是一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人才的道路。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应熟悉和了解,并且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除了会演奏钢琴以外,还有会教钢琴,用钢琴为个唱,合唱伴奏,在音乐欣赏课堂会用钢琴教学等等。
因此,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综合式,融合式的教学,讲究课程的整合,按照音乐教育规律实现教学的协同效果,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作为音乐科目的基础课,钢琴课与其他终点科目,比如视唱练耳,和声及作品分析,西方音乐史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科目中与钢琴没有任何联系的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钢琴课与其他姊妹学科的联系,能够渗透其他学科的部分内容,拓宽教学视野。当然,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应保持钢琴本学科的侧重点以及自身个性,绝对不能将钢琴课上成音乐欣赏课,这就要求老师们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教学功底,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
三 .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细致分析教材
钢琴教学的内容制定与教学目标,对象密切相关。老师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理论的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习惯的“90后”学生,演奏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可以使他们对钢琴技术的了解更加深入。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论指导,会拓宽演奏与联系的思路,学会逻辑的分析自己的技术训练,最终突破技术的瓶颈。教师应明确的向学生阐述自己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加清晰,从而能够活学活用,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为自己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一名负责任的钢琴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并修整自己的教学纲要,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系统化。
作为工具,高师钢琴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的方向作用。教师应该明确教材的的作用是:通过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演奏技能;通过它研究中外音乐大师的经典曲目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它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心智得到发展等等。教师在明确其作用后,更应该研究教材的训练目的,明了教材所选曲目的艺术价值,能够准确分析所选曲目的曲式,和声特点。为了能够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胜任毕业后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部分高师音乐教材还增添了中外乐曲的钢琴伴奏曲,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又编选了一部分四手连弹曲目,教师应对这两类曲目同样重视,这样才能使教材的应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拓宽教学视野,提倡创新意识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大胆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新的教学思路,不能拘泥保守,一成不变。钢琴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技能课,优秀课,基础课,本身应该具备开放,多元,发展的特色。教师不应将视野只局限在狭窄的琴房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应该更加关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关注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再学习,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高师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面临着社会整体钢琴教育的重任,他们身后是几千万的琴童,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主科教师们迫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一方面,他们要立足本土,通过观摩,学习周先生等老一代教育家的教学法,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了解国外钢琴专家的演奏与教学,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广阔,更加多元化。
以上是笔者在观摩部分高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之后产生的一些思索。高师钢琴教学这一课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笔者期望通过中国高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能够“会当凌绝顶”,“更上一层楼”!
内容摘要: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简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俄罗斯最早的高等音乐学府,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一百多年来,音乐学院钢琴系培养了众多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们表现出的是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趋向。钢琴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完善和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关 键 词: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钢琴专业 教学体系 合理借鉴
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简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俄罗斯最早的高等音乐学府,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学院的钢琴系于1862年与音乐学院同时诞生,它是西欧钢琴表演艺术的优良传统与俄罗斯原有钢琴学校教学体系相结合的产物。一百多年来,音乐学院钢琴系培养了众多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趋向。钢琴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完善和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钢琴系的本科课程包括全国性的公共文科课程、公共专业课程和地方院校专业课程。公共文科课程有:哲学、经济学、历史、劳动法概论、心理学和教育学、外语、体育。公共专业课程包括:文化艺术史、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信息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外国音乐史、俄罗斯音乐史、20世纪俄罗斯音乐史、专业技能课、室内乐、排练课、钢琴艺术史、现代钢琴艺术、钢琴演奏教学法等。地方院校课程包括:20世纪音乐记谱法、生命活动安全课。学生自选课程包括:古钢琴(羽管键琴)、管风琴、古代音乐起源和诠释法。
首先,从公共文科课程的设置来说,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非常有益。学生对文学艺术、历史以及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并且能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曲家的作品风格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而公共专业课程中的音乐心理学、音乐信息学则是针对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前者对舞台表演具有现实意义,后者则对将来希望从事表演理论研究的学生可以提供最新研究领域和音乐发展动向。这两门课程在我国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是欠缺的,只有少数音乐学院作为选修课开设,并且研究范围较浅。这是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
其次,在公共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问题。除了在我国的音乐学院课程设置中也有和声、复调、曲式、作品分析及外国音乐史、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等基础课程以外,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还开设了20世纪钢琴艺术史和20世纪音乐记谱法。俄罗斯的音乐学院都非常重视对现代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而对于我们的钢琴专业学生来说,演奏20世纪的钢琴作品较少,对一些现代的作曲手法和记谱法更是缺乏了解,学习并尝试开设这类课程会满足学生对现代音乐学习和掌握的需要。
除了传统的与我们的教学形式相同的钢琴技能课以外,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还对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双钢琴课:老师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曲目,当堂视奏并合作,老师会指挥学生并且对作品进行分析与讲解,曲目多为四手联弹作品,也有少量的较为简单的双钢琴作品。这门课程可以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视谱能力,并为以后的室内乐课和协奏曲的排练积累合作经验。
他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直到毕业,开设室内乐课(其中包括声乐伴奏和与其他乐器的重奏)。俄罗斯的音乐学院都对室内乐课程极为重视,不仅为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开设四年课程,而且室内乐课和专业课同样被列为毕业年级的“国家考试”科目,由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和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权威室内乐专家和钢琴教授所组成的国考专家组,于每年的五月下旬开始在各大音乐学院巡考,考试以音乐会形式进行,对学生演奏水平、作品风格的把握、伴奏及重奏能力都要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评定,考核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钢琴室内乐课,无论是声乐伴奏还是重奏,对钢琴专业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在欧美的很多音乐院校中,室内乐课都被列为必修科目;很多世界一流钢琴家也非常热衷室内乐的演出;不少国际的重要钢琴大赛也将其纳入比赛项目。我们的一些专业音乐学院已经开设并重视室内乐课,但在师范音乐教育中还很少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水平选择相应曲目来丰富我们的钢琴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另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和特色的课程就是钢琴教法课。它与我们现在的较为普遍的教法课的授课形式有所不同。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自定教材,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则在下面记笔记,这种授课形式往往容易脱离实践,犯“纸上谈兵”的错误,当然一些老师也逐渐认识和注意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但收效甚微。而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教法课是完全从实践入手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具体授课形式是这样的:专业老师在附中授课时,教法课的学生同时参加,然后由学生对附中学生授课,老师在旁边指导教学,并与学生讨论具体的教学方法,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这种授课形式完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性,活学活用,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掌握。
除了上述课程以外,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还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演和舞台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在学院的各个音乐厅举办独奏或重奏会,学院作曲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的作品音乐会也为学生提供表演机会,学院还会为学生安排与著名的玛林斯基剧院合作演出的机会。总之,学生在众多的演出中得到了充分的表演和锻炼,并随时接受老师和演奏家们的指导。
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是有自身特点的,并且也是比较成熟和成功的。我们的钢琴教学也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可以从对他们的教学体系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借鉴他们的长处,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并制订出新的、更有实践意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论文关键词:钢琴 音乐教育 高师
论文摘要:高师钢琴教学这一课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笔者期望通过中国高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能够“会当凌绝顶”,“更上一层楼”!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科目中,钢琴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加大,钢琴课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师生,如何从事钢琴课的教学,,如何采取科学理性的方式,将这门复杂的功课做好,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学会分级教学
随着国脚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学过多年钢琴,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丰富,他们大多数会选择钢琴主修专业。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教学难度不是太大,除了采用《高师钢琴基础教程.》第三,四册之外,常常辅以肖邦部分练习曲,夜曲,圆舞曲,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以及巴赫平均律等技术与音乐艰深的曲目,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技术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与耐力。
还有的学生入学之前只学过一年左右的钢琴,他们只是学习一到两首曲目来应付高考,其本身钢琴演奏的技能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实,弹奏动作僵硬,识谱很慢,用数字来标示五线谱的学生不在少数。对于这类学生,钢琴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对于他们,老师在教学上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需要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其潜能,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两年中,使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还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以适应其毕业以后得工作实际需要。
二. 教学中应贯彻融合性原则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是突出“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走的是一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人才的道路。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应熟悉和了解,并且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除了会演奏钢琴以外,还有会教钢琴,用钢琴为个唱,合唱伴奏,在音乐欣赏课堂会用钢琴教学等等。
因此,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综合式,融合式的教学,讲究课程的整合,按照音乐教育规律实现教学的协同效果,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作为音乐科目的基础课,钢琴课与其他终点科目,比如视唱练耳,和声及作品分析,西方音乐史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科目中与钢琴没有任何联系的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钢琴课与其他姊妹学科的联系,能够渗透其他学科的部分内容,拓宽教学视野。当然,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应保持钢琴本学科的侧重点以及自身个性,绝对不能将钢琴课上成音乐欣赏课,这就要求老师们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教学功底,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
三 .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细致分析教材
钢琴教学的内容制定与教学目标,对象密切相关。老师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理论的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习惯的“90后”学生,演奏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可以使他们对钢琴技术的了解更加深入。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论指导,会拓宽演奏与联系的思路,学会逻辑的分析自己的技术训练,最终突破技术的瓶颈。教师应明确的向学生阐述自己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加清晰,从而能够活学活用,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为自己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一名负责任的钢琴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并修整自己的教学纲要,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系统化。
作为工具,高师钢琴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的方向作用。教师应该明确教材的的作用是:通过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演奏技能;通过它研究中外音乐大师的经典曲目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它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心智得到发展等等。教师在明确其作用后,更应该研究教材的训练目的,明了教材所选曲目的艺术价值,能够准确分析所选曲目的曲式,和声特点。为了能够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胜任毕业后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部分高师音乐教材还增添了中外乐曲的钢琴伴奏曲,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又编选了一部分四手连弹曲目,教师应对这两类曲目同样重视,这样才能使教材的应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拓宽教学视野,提倡创新意识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大胆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新的教学思路,不能拘泥保守,一成不变。钢琴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技能课,优秀课,基础课,本身应该具备开放,多元,发展的特色。教师不应将视野只局限在狭窄的琴房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应该更加关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关注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再学习,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高师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面临着社会整体钢琴教育的重任,他们身后是几千万的琴童,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主科教师们迫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一方面,他们要立足本土,通过观摩,学习周先生等老一代教育家的教学法,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了解国外钢琴专家的演奏与教学,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广阔,更加多元化。
以上是笔者在观摩部分高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之后产生的一些思索。高师钢琴教学这一课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笔者期望通过中国高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能够“会当凌绝顶”,“更上一层楼”!
内容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钢琴演奏,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的“耳朵 ”,是至关重要的。音乐听觉来自于内心各种听觉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旋律听觉 复调听觉 和声听觉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不仅有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有音质音色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表达内心对艺术形象的音响想象。随着这种内心的感受,就形成了对音响图像的追求。这种内心听觉越敏锐,就越有助于音乐的表现。衡量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造诣的深浅,只能凭借耳朵这一听觉器官;判断演奏者乐感优劣、投入的程度,音响效果是唯一的依据,而绝非一些故弄玄虚的外部表情与动作。
一、音乐听觉的重要性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都需要通过听觉来欣赏音乐,鉴别其艺术效果的优劣。凡是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敏锐的听觉,他们在有意或无意聆听的状态下,其听觉器官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而这种敏感的听觉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因此,学习钢琴,就必须培养学生有敏锐的听觉能力,使之能胜任钢琴音乐的演奏要求。演奏时必须用听觉去判断演奏是否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音乐的变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风格的准确等等。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听觉,才能检验弹奏的效果。因此,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对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涅高兹曾说过:“听觉越是迟钝,所演奏的声音和表现的内容就越呆板。”
二、音乐听觉训练的特点
练琴的过程也就是练习发音的过程。不能满足于只是“发出”声音,而是要根据乐曲性质的要求发出应有的声音。许多学生在演奏时思路混乱,多数是因为听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清晰的思维下,按照音乐进行的规律,将无意识的听觉、混乱的听觉调整为清晰的、有目的的听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特定意义出发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培养、发挥自己的听觉能力。
钢琴学习中的听觉训练,不是单纯的音的高低听辨,也不是仅仅用耳朵去听。“听”是心理在生理上的运用。一般意义上的听只是耳朵的功能,而凝神细听则是一种心理功能。钢琴学习中的听觉训练,就包含了这种心理功能的训练,要使学生集中于大脑的听觉训练。教师的任务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学生注意听,并告诉他们所要听的内容和如何去听,而学生则必须时刻保持听觉的警惕性。
在音乐作品中,主要的旋律声部不一定都是在最高声部。如弹奏巴赫的赋格曲时,不仅要让人听到高声部的主题,还要听到中声部的主题、低声部的主题以及对题。即使一首简短的主调乐曲,也要分清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旋律声部中可能还有副旋律,伴奏声部中可能有低音线条及和声层等等。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声部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各声部层次在不同段落中的主次、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在随之变化。因此,钢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就必须对所弹奏的音乐进行分析,对音乐中的各种因素了如指掌,在清晰的思维控制下,有目的地进行。
三、音乐听觉训练的要求
1.建立旋律听觉
音乐作品中,旋律是优秀。学生在学习演奏时,如何弹奏旋律至关重要。一定要时刻听到自己弹奏的声音,对自己所弹奏旋律的声音、情感,要做到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在听觉的控制下进行。
注意听完整的旋律线条。必须准确地划分旋律的句读。弹奏时要细心地听旋律的每一个音,注意乐句上的换气(呼吸),形成有逻辑的音乐句读,切勿让不必要的重音切断旋律线。钢琴作品中的旋律常常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不清楚这些特点,也常常会使旋律支离破碎。
a.旋律插入填充织体。钢琴作品中(尤其是多声部音乐),在旋律的长音或节奏的空隙作织体的填充是十分常见的,演奏时一定要注意听长音和被隔离开的旋律音之间的联系,不能让这些填充织体间断旋律线条。
b.旋律隐藏在织体中(隐伏旋律)。这种旋律容易被忽视或被织体覆盖,演奏时一定要听到旋律的每一个音,控制好旋律与织体之间的层次关系。
c.旋律由左右手分开演奏。在钢琴作品中,常见的旋律由左右手分担。演奏时,左右手一定要协调,力量衔接要自然均匀,细心地听完整的旋律线条。要使旋律演奏完整、流畅,犹如单手演奏一样。
d.和声性旋律。和声性旋律容易被和声覆盖,尤其是当旋律在中间或低音声部时,要小心地听到并弹出每一个旋律音,保持旋律的突出和完整。
e.由几个短小动机或模进音组成的旋律。演奏时要听动机及模进音组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一些慢速、多长音、多休止的段落中,弹奏时要特别注意旋律长音的延续,使旋律休止音断意不断,使旋律始终不懈地保持其内在的紧张度。
注意听流畅的旋律线条。在听到完整旋律线条的基础上,演奏时还要注意倾听旋律的流畅性。特别是演奏以某种特定技巧出现的旋律时,不能因技巧的难度而影响旋律进行的流畅性。如手较小的人在弹八度旋律及和声性旋律时,一定要克服困难,保持旋律线条的突出和流畅。另外,任何乐句的旋律在进行时都有其自身的走向和方向点,都有起始音、高低音和收束音,要求学生演奏时一定要自然、合理、准确、有倾向性地走向这个点,完成每一句流畅的旋律线条。
注意听旋律的表情。演奏时,首先要从乐曲的内容出发,仔细研究旋律的性格、情绪、语气及韵味。分清乐句的始与收、起与伏及乐句之间的起、承、转、合等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例如每个乐句都有其自然而普遍的倾向,就像卡萨尔斯说的呈“橄榄形”,如钢琴家傅聪所说的“往中间走”。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句尾的收束。在演奏这些旋律时,必须要求学生用听觉仔细地去检验所弹奏出来的声音是否符合为作品所安排设计的音响。
2.复调听觉的培养
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无论弹奏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都需要有很清晰的声部听觉。复调作品中,其声部关系更为复杂,各声部在其音响空间的距离内在相互吸引和互相排斥中起作用。在音乐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各声部的旋律要求,在音响平衡的基础上保持各自的明确和自然的流畅,是十分重(转第69页)(接第70页)要的。如过分强调某一声部,就会丧失其他声部,因此,要做到准确地控制好复调作品中各声部之间音响的平衡、流畅、细腻,必须要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要求能够时刻听清每个声部,在听觉的监督下控制每个声部的弹奏。另外,当弹奏几个声部在同一音区之间交替进行的旋律时,则必须靠听觉控制好各声部之间的音色、力度上的变化,使各声部间有所区别。演奏复调音乐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各声部独立的旋律线条。复调作品中,各声部都是独立的旋律线条。学习时首先要分析作品,了解各声部旋律的走向。演奏中必须仔细认真地倾听每个声部的旋律进行和旋律表情。应该先分手、分声部练习,各声部都明确和熟练后,再将各声部叠加一起练习。必须处理好旋律声部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声部都保持好各自的独立性。
(2)注意听各声部完整的旋律线条。演奏复调作品中的长音和休止符时,一定要注意倾听它与前后音之间的关系。必须保证其声部进行的连贯流畅和完整,不要让长音旋律中的对位声部切断该旋律的线条,致使几个声部混成一个声部。
(3)注意听清各旋律声部的对话。复调作品的特点还在于各声部之间常常是互相呼应的,如赋格曲中主体在各个声部中的前后对应关系,以及主题与对题之间的呼应关系等等。演奏时一定要将各声部之间对话的语气、情绪等意图表现出来。总之,仔细地聆听,细腻地演奏,处理好各声部的句法关系和声部层次关系,对演奏复调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3.和声听觉的训练
和声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陈述中,和声的序进、和声的色彩、和声的紧张与松弛、和声的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中和声色彩的变化,常常决定了音乐段落中的某种表情的变化。和声进行从不协和、不稳定到协和、稳定,使音乐从紧张游移到松弛肯定的过程。
因此,学习钢琴弹奏还必须训练敏锐的和声听觉。学生在练习时,绝不能对和声变化无动于衷,应该时刻明确音乐中和声的变化,用心领会和声变化与旋律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听觉的控制下,将音乐中的和声变化及和声色彩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
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对和声的运用是不同的。当弹奏柱式和弦进行的音乐段落时,不仅要清晰地听到每个和声及它的横向序进关系,更要特别倾听和声进行中旋律的线条。在弹奏那些由分解和弦构成的作品中,仍需注意隐伏在旋律之中的和声色彩变化。弹奏印象派作品,更需细致倾听其作品的和声色彩,用不同的手段弹奏出和声色彩的变化。
4.培养音色的听觉
弹奏钢琴首先要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即声音是有共鸣的、圆润的、透亮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对音色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触键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在练习中学会用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如触键的速度、力度及手指部位的不同等,弹奏出或清脆明亮、或雄伟、或深沉、或柔和或甜美的不同音色,并能够根据作品内涵的需要,用听觉去筛选,采用适合的音色去表达乐曲的感情。
此外,还有对节奏听觉的培养、踏板听觉的培养等等。总之,音乐是通过耳朵进入人的心灵。只有提高听觉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和欣赏力,才能拥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准确地演奏丰富多彩的钢琴作品。
内容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钢琴演奏,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的“耳朵 ”,是至关重要的。音乐听觉来自于内心各种听觉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旋律听觉 复调听觉 和声听觉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不仅有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有音质音色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表达内心对艺术形象的音响想象。随着这种内心的感受,就形成了对音响图像的追求。这种内心听觉越敏锐,就越有助于音乐的表现。衡量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造诣的深浅,只能凭借耳朵这一听觉器官;判断演奏者乐感优劣、投入的程度,音响效果是唯一的依据,而绝非一些故弄玄虚的外部表情与动作。
一、音乐听觉的重要性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都需要通过听觉来欣赏音乐,鉴别其艺术效果的优劣。凡是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敏锐的听觉,他们在有意或无意聆听的状态下,其听觉器官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而这种敏感的听觉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因此,学习钢琴,就必须培养学生有敏锐的听觉能力,使之能胜任钢琴音乐的演奏要求。演奏时必须用听觉去判断演奏是否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音乐的变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风格的准确等等。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听觉,才能检验弹奏的效果。因此,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对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涅高兹曾说过:“听觉越是迟钝,所演奏的声音和表现的内容就越呆板。”
二、音乐听觉训练的特点
练琴的过程也就是练习发音的过程。不能满足于只是“发出”声音,而是要根据乐曲性质的要求发出应有的声音。许多学生在演奏时思路混乱,多数是因为听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清晰的思维下,按照音乐进行的规律,将无意识的听觉、混乱的听觉调整为清晰的、有目的的听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特定意义出发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培养、发挥自己的听觉能力。
钢琴学习中的听觉训练,不是单纯的音的高低听辨,也不是仅仅用耳朵去听。“听”是心理在生理上的运用。一般意义上的听只是耳朵的功能,而凝神细听则是一种心理功能。钢琴学习中的听觉训练,就包含了这种心理功能的训练,要使学生集中于大脑的听觉训练。教师的任务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学生注意听,并告诉他们所要听的内容和如何去听,而学生则必须时刻保持听觉的警惕性。
在音乐作品中,主要的旋律声部不一定都是在最高声部。如弹奏巴赫的赋格曲时,不仅要让人听到高声部的主题,还要听到中声部的主题、低声部的主题以及对题。即使一首简短的主调乐曲,也要分清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旋律声部中可能还有副旋律,伴奏声部中可能有低音线条及和声层等等。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声部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各声部层次在不同段落中的主次、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在随之变化。因此,钢琴学习中的音乐听觉训练,就必须对所弹奏的音乐进行分析,对音乐中的各种因素了如指掌,在清晰的思维控制下,有目的地进行。
三、音乐听觉训练的要求
1.建立旋律听觉
音乐作品中,旋律是优秀。学生在学习演奏时,如何弹奏旋律至关重要。一定要时刻听到自己弹奏的声音,对自己所弹奏旋律的声音、情感,要做到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在听觉的控制下进行。
注意听完整的旋律线条。必须准确地划分旋律的句读。弹奏时要细心地听旋律的每一个音,注意乐句上的换气(呼吸),形成有逻辑的音乐句读,切勿让不必要的重音切断旋律线。钢琴作品中的旋律常常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不清楚这些特点,也常常会使旋律支离破碎。
a.旋律插入填充织体。钢琴作品中(尤其是多声部音乐),在旋律的长音或节奏的空隙作织体的填充是十分常见的,演奏时一定要注意听长音和被隔离开的旋律音之间的联系,不能让这些填充织体间断旋律线条。
b.旋律隐藏在织体中(隐伏旋律)。这种旋律容易被忽视或被织体覆盖,演奏时一定要听到旋律的每一个音,控制好旋律与织体之间的层次关系。
c.旋律由左右手分开演奏。在钢琴作品中,常见的旋律由左右手分担。演奏时,左右手一定要协调,力量衔接要自然均匀,细心地听完整的旋律线条。要使旋律演奏完整、流畅,犹如单手演奏一样。
d.和声性旋律。和声性旋律容易被和声覆盖,尤其是当旋律在中间或低音声部时,要小心地听到并弹出每一个旋律音,保持旋律的突出和完整。
e.由几个短小动机或模进音组成的旋律。演奏时要听动机及模进音组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一些慢速、多长音、多休止的段落中,弹奏时要特别注意旋律长音的延续,使旋律休止音断意不断,使旋律始终不懈地保持其内在的紧张度。
注意听流畅的旋律线条。在听到完整旋律线条的基础上,演奏时还要注意倾听旋律的流畅性。特别是演奏以某种特定技巧出现的旋律时,不能因技巧的难度而影响旋律进行的流畅性。如手较小的人在弹八度旋律及和声性旋律时,一定要克服困难,保持旋律线条的突出和流畅。另外,任何乐句的旋律在进行时都有其自身的走向和方向点,都有起始音、高低音和收束音,要求学生演奏时一定要自然、合理、准确、有倾向性地走向这个点,完成每一句流畅的旋律线条。
注意听旋律的表情。演奏时,首先要从乐曲的内容出发,仔细研究旋律的性格、情绪、语气及韵味。分清乐句的始与收、起与伏及乐句之间的起、承、转、合等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例如每个乐句都有其自然而普遍的倾向,就像卡萨尔斯说的呈“橄榄形”,如钢琴家傅聪所说的“往中间走”。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句尾的收束。在演奏这些旋律时,必须要求学生用听觉仔细地去检验所弹奏出来的声音是否符合为作品所安排设计的音响。
2.复调听觉的培养
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无论弹奏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都需要有很清晰的声部听觉。复调作品中,其声部关系更为复杂,各声部在其音响空间的距离内在相互吸引和互相排斥中起作用。在音乐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各声部的旋律要求,在音响平衡的基础上保持各自的明确和自然的流畅,是十分重(转第69页)(接第70页)要的。如过分强调某一声部,就会丧失其他声部,因此,要做到准确地控制好复调作品中各声部之间音响的平衡、流畅、细腻,必须要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要求能够时刻听清每个声部,在听觉的监督下控制每个声部的弹奏。另外,当弹奏几个声部在同一音区之间交替进行的旋律时,则必须靠听觉控制好各声部之间的音色、力度上的变化,使各声部间有所区别。演奏复调音乐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各声部独立的旋律线条。复调作品中,各声部都是独立的旋律线条。学习时首先要分析作品,了解各声部旋律的走向。演奏中必须仔细认真地倾听每个声部的旋律进行和旋律表情。应该先分手、分声部练习,各声部都明确和熟练后,再将各声部叠加一起练习。必须处理好旋律声部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声部都保持好各自的独立性。
(2)注意听各声部完整的旋律线条。演奏复调作品中的长音和休止符时,一定要注意倾听它与前后音之间的关系。必须保证其声部进行的连贯流畅和完整,不要让长音旋律中的对位声部切断该旋律的线条,致使几个声部混成一个声部。
(3)注意听清各旋律声部的对话。复调作品的特点还在于各声部之间常常是互相呼应的,如赋格曲中主体在各个声部中的前后对应关系,以及主题与对题之间的呼应关系等等。演奏时一定要将各声部之间对话的语气、情绪等意图表现出来。总之,仔细地聆听,细腻地演奏,处理好各声部的句法关系和声部层次关系,对演奏复调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3.和声听觉的训练
和声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陈述中,和声的序进、和声的色彩、和声的紧张与松弛、和声的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中和声色彩的变化,常常决定了音乐段落中的某种表情的变化。和声进行从不协和、不稳定到协和、稳定,使音乐从紧张游移到松弛肯定的过程。
因此,学习钢琴弹奏还必须训练敏锐的和声听觉。学生在练习时,绝不能对和声变化无动于衷,应该时刻明确音乐中和声的变化,用心领会和声变化与旋律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听觉的控制下,将音乐中的和声变化及和声色彩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
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对和声的运用是不同的。当弹奏柱式和弦进行的音乐段落时,不仅要清晰地听到每个和声及它的横向序进关系,更要特别倾听和声进行中旋律的线条。在弹奏那些由分解和弦构成的作品中,仍需注意隐伏在旋律之中的和声色彩变化。弹奏印象派作品,更需细致倾听其作品的和声色彩,用不同的手段弹奏出和声色彩的变化。
4.培养音色的听觉
弹奏钢琴首先要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即声音是有共鸣的、圆润的、透亮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对音色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触键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在练习中学会用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如触键的速度、力度及手指部位的不同等,弹奏出或清脆明亮、或雄伟、或深沉、或柔和或甜美的不同音色,并能够根据作品内涵的需要,用听觉去筛选,采用适合的音色去表达乐曲的感情。
此外,还有对节奏听觉的培养、踏板听觉的培养等等。总之,音乐是通过耳朵进入人的心灵。只有提高听觉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和欣赏力,才能拥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准确地演奏丰富多彩的钢琴作品。
摘要: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必修课,一直在寻找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以使自己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钢琴教学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但是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选择正确的练琴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演奏水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在练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到练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提高练琴效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问题;提高效率;方法
钢琴技术教学在我国已初具规模,适应社会业余钢琴教学的需要,占领这一广阔的教育领域,是钢琴教学不容推辞的义务。在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同时,要把将来如何教好钢琴课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把那些效果较好,引人入胜的钢琴教材介绍给学生,便于他们以后用于教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学会分级教学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学过多年钢琴,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丰富,他们大多数会选择钢琴主修专业。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教学难度不是太大,主要侧重丰富学生的技术方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与耐力。
还有的学生入学之前只学过一年左右的钢琴,本身钢琴演奏的技能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实,弹奏动作僵硬,识谱很慢。对于这类学生,钢琴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细心,耐心与爱心。老师在教学上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需要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其潜能,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时间中,使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还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
(二)教学中应贯彻融合性原则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是突出“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走的是一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人才的道路。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应熟悉和了解,并且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音乐教育的学生,除了会演奏钢琴以外,还有会教钢琴,用钢琴为个唱,合唱伴奏,在音乐欣赏课堂会用钢琴教学等等。
(三)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细致分析教材
钢琴教学的内容制定与教学目标,对象密切相关。老师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理论的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四)拓宽教学视野,提倡创新意识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大胆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新的教学思路,不能拘泥保守,一成不变。钢琴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技能课,优秀课,基础课,本身应该具备开放,多元,发展的特色。教师不应将视野只局限在狭窄的琴房内,应该更加关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关注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再学习,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大家都知道钢琴演奏是一门技术种类繁多、技巧性极强的艺术,艰苦反复地练习是每一位钢琴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一名钢琴学习者而言,寻求和遵循正确的练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就从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如何提高钢琴练习的效率方法!
(一)坐位、坐姿
座位方面:我们要调整好坐位与钢琴之间的距离,上身坐直,将双手轻轻放置于键盘之上,上臂与前臂形成一个稍大于90度的角;找好中心点;调整坐位的远近和高低。在坐姿方面,我们要注意以下的问题:双脚踏实着地,放置于踏板之前;臀部只能做琴凳的一半,臀部的坐感应当是稳定当中又时刻配合着其他的动作;腰要挺直,颈部也要保持可以自由活动的感觉。弹奏者可以上身略向前倾,使中心略向前,便于力量的传送。坐的姿势切忌过于僵硬或松懈;手型在弹奏过程中,最自然的手型往往就是最正确的手型;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当然弹奏的力量也要注意,在弹下琴键的同时要达到一定的力度,而且要能够控制力度的大小;均匀,练习基本功的目标是要让十指具有相同的能力。
(二)重视课后的第一次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慢速练,边看谱,边看标记,边动脑,手、脑、眼并用,反复练习几次,这样有助于及时消化上课内容。而对于新布置的曲子,要回想老师在课上讲到的对曲子的要求和需要掌握的技术难点以及练习方法。
(三) 全面读谱
首先,我们应该通过读谱去思考一下乐曲的作者、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风格类型。其次,要注意谱面上的各种音乐表情术语、力度标记以及速度变化标记。再次,要仔细读谱面上的细节问题。最后,在读谱时,除了上述内容,还要注意从作品的调式、调性、和声、旋律等方面去仔细研究。
(四)分解式练习
钢琴作品具有多声部、多层次的特点,弹奏时左右手分担着不同声部、不同节奏、不同织体的任务。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作品,采用分解式的练习是行之有效的。
1.分手练习。分手练习不仅仅是学习一首新乐曲的开始阶段,即使在弹奏熟练之后,仍需时常使用分手练习这一方法,有分有合、分合交替才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以及提高练琴的效率。
2.分声部练习。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应当养成把各个声部和层次区分开练习的习惯。对于声部较多的乐曲,就必须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练习,使多个声部层次清晰,使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配合,不断提高练琴效率。
3.难点练习。遇到难点,应努力克服,这就需要我们将难点部分抽出来单独反复进行练习,只有这样,困难才会迎刃而解,才会提高练琴的效率。常见的难点大致包括速度难点、音色难点、技术难点。
(五)听觉训练
听觉训练是指倾听音乐作品结构、音色、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训练。如果学生会运用听觉来指导自己练琴,不再是手指盲目的机械动作,就会更加有目的性,大大提高练琴的效率。
钢琴的练习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应当把它们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不断地探究、认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苦练加巧练,保证练琴质量,从而提高练琴效率。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果之所以不尽人意,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切合实际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可用“因势利导”、“难易无序”、“不求甚解”等方法,达到其专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准确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最新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完全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准确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完美,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音教专业学生进校前的应考阶段,原则上解决的就主要是钢琴的弹奏技术(为应考的几首钢琴作品服务),这属于钢琴学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教学方向应该属于学生钢琴艺术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原则上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其音乐表达能力及其发展问题。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弹奏技术及方法是单纯的,原则上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年龄段的弹奏者那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表达能力一般则会因为弹奏者自身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2、掌握弹奏技术的活动允许历经思辨、重复、稳定、提高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技巧可被肢解与重复的成分比比皆是;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则是这一切内容和过程经历之后具体应用的结果,它要求精炼、准确,限制或根本禁绝重复或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各类具体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难易程度的学习与掌握,虽然有大致规定的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但顺序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水平,来定制技巧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表,学生对已知或未知的某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弹奏技术,原则上也可以不分先后。而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弹奏技术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不可能出现有倒装的情形。4、学习者针对某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与完成作品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自身条件,对某些并不急用的技术技巧可以允许有选择性的吸纳。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一般则是有一个较为恒定的艺术标准,不能见人见智具有随意性。5、相关弹奏技术技巧的方法要求具有同一性,因此,学习与弹奏的训练和掌握过程应当是科学的、严格的,不允许因人而异。而音乐表达能力虽然也能够具体体现弹奏者技术技巧水平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展示,它可以是因人而异的。6、围绕各类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或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是有限的,且掌握即可。但围绕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接触与积累广泛的、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作品却是必须的。
一般说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音乐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在上述这些方面的提高,这应该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现行的一些教材的编写之所以并不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原则上就是没有将上述内容的训练和掌握严格地认识与区分开来。
上述所论实属一孔之见,敬待有识之士指正。
[论文关键词] 音乐高考 钢琴教学 创新 要点 心理素质 钢琴教学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和艺术类高考政策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本文通过对弹好钢琴的几个要点的论述,简洁地阐明了如何对音乐高考生的钢琴演奏进行科学正确有效的辅导,用更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以帮助更多的考生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科学的钢琴教学体系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引 言
近几年来由于高考中艺术类的分数线较低。很多学生纷纷报考艺术类作为上大学的捷径之一。但从2005年高考录取的情况看,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不断提升: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走这条路的也比往年有所增多;今年各高校均没有扩招计划,艺术类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专业课考试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以辽宁省为例,今年全省的艺术类考生均于2007年1月26日在沈阳音乐学院集中考专业课。由此可见,专业的成绩确实更加真实、更加透明了,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增加了专业实力的竞争的力度。
怎样才能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无疑给音乐高考的学生,尤其是辅导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高考形势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必须相应地改变,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工程。笔者仅以辅导钢琴学科的音乐考生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何教好钢琴专业考生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供大家讨论与研究,希望以为高校输送高质量的音乐艺术人才为终极目标,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好的教学思路。
本文从演奏钢琴的技术是基础,慢练是途径,音乐表现是目的,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的全过程,畅谈了考生在练琴中从纵向、横向,个体与综合训练中形成的音乐技能对智力要素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启智作用,阐述了音乐高考中的钢琴教学,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科学的钢琴教学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钢琴演奏的技术是基础
钢琴演奏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技术是到达钢琴艺术顶峰的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含义是丰富的,它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法和表现规律.独立理解以及处理音乐的能力等等。
教师要在第一节课对音乐考生进行全面了解,即通过考生的演奏听学生的音准、节奏,听调试中各种音色的不同触键技术技能,听音乐的表现内涵。通过对学生的初步了解是迈出教与学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此后的教学安排便都是有针对性的了。
1.技术是音乐的前提
首先分析学生所弹乐曲、练习曲中都包括哪些音乐材料,这些音型都应选择什么样的触键方法才能符合作品内容的需求和风格。然后,再将这几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归纳起来,分阶段依次练习。采用难点分散解决。各个击破的战术,将每一个技术动作做到位。如:手指技巧中的“勾指”、八度的“伸展”、特殊的“拇指”、手指技巧的适应性变化——“快拨”、“慢抹”、“轻触”,手掌关节的“支撑”与“放弃”,音阶、琶音、和弦结构认知的手架把位技巧,手腕的“落滚”技巧、“刚柔相济”技巧,肘部下垂与提高技巧,腰部的协调,臀部的作用及肢体语言的融入。这些基本功训练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旋律起伏.和声的色彩变化,节奏的错落有致,对音乐语言本身的规律和文法等等,都必须学会看懂和听懂它。要把技术和音乐统一起来,这才是练习基本功的目的。
2.技术为音乐服务
(1)基础训练要从培养听力入手
训练敏锐的听觉是打好基础的最重要一环。它是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倾听、检查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的质量、时值、力度、音色及上下左右的关系长期形成的。高考学生尽管时间有限也不能忽视这一环节,要尽可能地创造时机去训练。
对考生更要注意对他们听觉、视觉、大脑和心灵的协调一致的训练,挖掘并提炼他们的潜能。要反复提醒学生,要用自己的耳朵来监听自己的琴声。能听出弹奏的毛病才能及时纠正,才能提升自己的乐感。时时都要牢记培养听力是钢琴演奏的最基本的技术训练。
(2)视觉、听觉和记忆的协调
视觉演奏快慢,是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标准。视奏快,能有效地缩短学时,并能增强读谱能力和背谱能力.为钢琴演奏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辅导考生要在着重安排强化视奏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背谱弹奏的训练。背谱亦即背奏,是训练大脑记忆力的最好方法,它需要调动听力、心灵,掌控琴声和音乐结构。是一种技术手段。能够背谱背奏便可腾出眼力来关注手指训练,从而增加手指弹奏的准确性和力度,迅速掌握演奏技巧。
(3)全方位训练
在进入多元化钢琴教育的今天,全方位训练自然是集中外著名钢琴大师教育思想之大成的新理念,我们要为之实践而竭尽忠诚。强调技术与艺术并重,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以音乐艺术带动技术训练:以技术训练保障艺术的完美,使技术与艺术和谐共荣。造就创新的音乐人才。
二、钢琴演奏的慢练是途径
慢练不是简单地把乐曲的速度放慢,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涵义就是要把乐曲中所标注的音的时值延长,把音与音之间的间隔拉大。实际上是把乐谱所承载的音乐元素放大了。放大了的实际效果是使阅读者对乐谱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在弹奏过程中能够从容、准确地兑现乐谱。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慢练能使人的运动神经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根据视觉、听觉反馈的信息,调整并改正演奏上的缺点、错误,从而建立起运动神经的正确习惯反映和条件反射。
所以对音乐考生的辅导中,要充分利用慢练这一手段,仔细分析每一个乐句的技术与音乐的关系,根据需要慢练。可以采取分解式慢练(分声部慢练:分手慢练),充分体验多声部多层次多音色的触键感觉,特别是难点之处,更是要用慢练这把钥匙开难点这把锁。
当然,慢练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慢练的目的是快练。当考生能在慢练中准确无误地兑现乐谱时,就要逐渐加快速度,直至达到乐谱所示的要求。这时考生的演奏已经是优美动听,今非昔比了。
三、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是最终目标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来揭示作曲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的。同时也表现了演奏者的内心感受,并进而感染广大听众的。这种音乐表现的涵盖极为丰富,它包括美感、情感、情绪、情调、联想、想象、音乐意境、音乐形象以及音乐语言、音乐逻辑、音乐思维、音乐语调、音乐涵义、音乐趣味、音乐韵味、音乐哲理、音乐风格等等,都属于表现的范畴。
钢琴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人们常常把钢琴比做是一个乐队。它既能显现整个乐队气势磅礴的效果,又能模仿某一件乐器,甚至可以模仿人的歌声。在钢琴上.我们可以自由转调,使用丰富多彩的和声,发挥多声部的作用,惟妙惟肖地展示各种生动的事件、场面、背景,人物肖像、性格、内心活动等等。
钢琴的音乐表现是考生综合素质的反映,是弹奏技术和音乐情感的结合体。要使音乐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以上所述各点有所领悟。关键在于辅导教师在传授弹奏技艺的同时,还要千万百计地开启学生丰富的音乐情感之门。
首先,在技巧训练时要细心培养学生的声音分辨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是通过音响来描绘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声音分辨能力既是感受音乐内容最重要的保障,也是表现音乐情感的最基本条件。在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弹奏技巧和辨音能力两个方面。一定要使考生养成“听”的习惯,提高考生“听”的水平。
同时,从简短的乐句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乐句是音乐的语句,是音乐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它是理解音乐的基础,也是表达音乐的基础。乐句有长短。有高低起伏,有抑扬顿挫。乐句与乐句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惟其如此,乐曲富有旋律,流畅而优美。组成乐句的最小单位是音符,音符与音符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考生惟有理解了乐句的内涵,把握了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感受音乐语言,才能产生音乐情感,才能把内心从音符中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手指触键弹出乐音的方式显现出来。也就越能揭示乐音之间,乐音之中,乐音背后的音乐内涵,从而完成带给听者音乐感受的使命。
音乐表现是音乐考生弹好钢琴的终极目的。
四、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
确保音乐考生的临场正常发挥,是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关键词。因为在演出或考试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过度紧张而使演奏效果大打折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在关键时刻由于过度紧张而使得手足无措,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无法弹奏下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长时间的准备,多年的学练付之东流,令人扼腕。按常理,一般的演奏者,尤其是阅历不深的考生,初次登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为了增强考生的心理素质,能以一颗平常心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我做了一些探索。
1、在慢练的过程中,用视唱法,对每个音符的固定唱名做强化训练,借语言神经的兴奋点,强化旋律的准确记忆。以避免由于紧张而形成大脑一时记忆空白。
2、在视唱中,要反复推敲每一个音符的触键感觉,找出最佳音色,反复练习,以形成动力定型。以听觉掌控技术,从而避免由于紧张造成的记忆浅薄,手无章法。
3、进入角色。要尽可能地引导考生深入到作品的情景中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敞开情感的大门。使外部世界的形象暗淡下来。使音乐成为唯一的真实世界。牢记德国伟大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4、营造考试氛围。多次请几位老师或家长作为“评委”,模拟考试现场。要求考生每次入“考场”只能将所准备的曲目演奏一次。以避免在家长时间练习所形成的手记谱的“熟练”,总是第一遍不如第二遍,第二遍不如第三遍的只能逐步进入状态的不良习惯。这种模拟形式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情况表明是卓有成效的。
结束语
本文以为音乐高校输送优秀人才为终极目的,从技术、慢练、音乐表现、临场发挥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高考中钢琴专业考生的教学与辅导。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但愿对考生与辅导教师能有参考价值。
随着钢琴教学与钢琴艺术的社会化,音乐高考中的钢琴教学已成为钢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且随着音乐高考形势的日益严峻,它的重要性更是在社会上日益突现出来。它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更关系到音乐高校能否招收到优秀学苗,从而培养出钢琴英才的大事。殷切期望更多的音乐教师、音乐理论家涉足这一领域.为我国音乐高校钢琴专业教育的成果,为我国钢琴教育体系完善做出贡献。
[论文关键词] 音乐高考 钢琴教学 创新 要点 心理素质 钢琴教学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和艺术类高考政策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本文通过对弹好钢琴的几个要点的论述,简洁地阐明了如何对音乐高考生的钢琴演奏进行科学正确有效的辅导,用更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以帮助更多的考生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科学的钢琴教学体系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引 言
近几年来由于高考中艺术类的分数线较低。很多学生纷纷报考艺术类作为上大学的捷径之一。但从2005年高考录取的情况看,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不断提升: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走这条路的也比往年有所增多;今年各高校均没有扩招计划,艺术类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专业课考试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以辽宁省为例,今年全省的艺术类考生均于2007年1月26日在沈阳音乐学院集中考专业课。由此可见,专业的成绩确实更加真实、更加透明了,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增加了专业实力的竞争的力度。
怎样才能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无疑给音乐高考的学生,尤其是辅导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高考形势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必须相应地改变,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工程。笔者仅以辅导钢琴学科的音乐考生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何教好钢琴专业考生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供大家讨论与研究,希望以为高校输送高质量的音乐艺术人才为终极目标,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好的教学思路。
本文从演奏钢琴的技术是基础,慢练是途径,音乐表现是目的,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的全过程,畅谈了考生在练琴中从纵向、横向,个体与综合训练中形成的音乐技能对智力要素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启智作用,阐述了音乐高考中的钢琴教学,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科学的钢琴教学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钢琴演奏的技术是基础
钢琴演奏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技术是到达钢琴艺术顶峰的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含义是丰富的,它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法和表现规律.独立理解以及处理音乐的能力等等。
教师要在第一节课对音乐考生进行全面了解,即通过考生的演奏听学生的音准、节奏,听调试中各种音色的不同触键技术技能,听音乐的表现内涵。通过对学生的初步了解是迈出教与学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此后的教学安排便都是有针对性的了。
1.技术是音乐的前提
首先分析学生所弹乐曲、练习曲中都包括哪些音乐材料,这些音型都应选择什么样的触键方法才能符合作品内容的需求和风格。然后,再将这几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归纳起来,分阶段依次练习。采用难点分散解决。各个击破的战术,将每一个技术动作做到位。如:手指技巧中的“勾指”、八度的“伸展”、特殊的“拇指”、手指技巧的适应性变化——“快拨”、“慢抹”、“轻触”,手掌关节的“支撑”与“放弃”,音阶、琶音、和弦结构认知的手架把位技巧,手腕的“落滚”技巧、“刚柔相济”技巧,肘部下垂与提高技巧,腰部的协调,臀部的作用及肢体语言的融入。这些基本功训练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旋律起伏.和声的色彩变化,节奏的错落有致,对音乐语言本身的规律和文法等等,都必须学会看懂和听懂它。要把技术和音乐统一起来,这才是练习基本功的目的。
2.技术为音乐服务
(1)基础训练要从培养听力入手
训练敏锐的听觉是打好基础的最重要一环。它是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倾听、检查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的质量、时值、力度、音色及上下左右的关系长期形成的。高考学生尽管时间有限也不能忽视这一环节,要尽可能地创造时机去训练。
对考生更要注意对他们听觉、视觉、大脑和心灵的协调一致的训练,挖掘并提炼他们的潜能。要反复提醒学生,要用自己的耳朵来监听自己的琴声。能听出弹奏的毛病才能及时纠正,才能提升自己的乐感。时时都要牢记培养听力是钢琴演奏的最基本的技术训练。
(2)视觉、听觉和记忆的协调
视觉演奏快慢,是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标准。视奏快,能有效地缩短学时,并能增强读谱能力和背谱能力.为钢琴演奏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辅导考生要在着重安排强化视奏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背谱弹奏的训练。背谱亦即背奏,是训练大脑记忆力的最好方法,它需要调动听力、心灵,掌控琴声和音乐结构。是一种技术手段。能够背谱背奏便可腾出眼力来关注手指训练,从而增加手指弹奏的准确性和力度,迅速掌握演奏技巧。
(3)全方位训练
在进入多元化钢琴教育的今天,全方位训练自然是集中外著名钢琴大师教育思想之大成的新理念,我们要为之实践而竭尽忠诚。强调技术与艺术并重,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以音乐艺术带动技术训练:以技术训练保障艺术的完美,使技术与艺术和谐共荣。造就创新的音乐人才。
二、钢琴演奏的慢练是途径
慢练不是简单地把乐曲的速度放慢,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涵义就是要把乐曲中所标注的音的时值延长,把音与音之间的间隔拉大。实际上是把乐谱所承载的音乐元素放大了。放大了的实际效果是使阅读者对乐谱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在弹奏过程中能够从容、准确地兑现乐谱。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慢练能使人的运动神经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根据视觉、听觉反馈的信息,调整并改正演奏上的缺点、错误,从而建立起运动神经的正确习惯反映和条件反射。
所以对音乐考生的辅导中,要充分利用慢练这一手段,仔细分析每一个乐句的技术与音乐的关系,根据需要慢练。可以采取分解式慢练(分声部慢练:分手慢练),充分体验多声部多层次多音色的触键感觉,特别是难点之处,更是要用慢练这把钥匙开难点这把锁。
当然,慢练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慢练的目的是快练。当考生能在慢练中准确无误地兑现乐谱时,就要逐渐加快速度,直至达到乐谱所示的要求。这时考生的演奏已经是优美动听,今非昔比了。
三、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是最终目标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来揭示作曲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的。同时也表现了演奏者的内心感受,并进而感染广大听众的。这种音乐表现的涵盖极为丰富,它包括美感、情感、情绪、情调、联想、想象、音乐意境、音乐形象以及音乐语言、音乐逻辑、音乐思维、音乐语调、音乐涵义、音乐趣味、音乐韵味、音乐哲理、音乐风格等等,都属于表现的范畴。
钢琴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人们常常把钢琴比做是一个乐队。它既能显现整个乐队气势磅礴的效果,又能模仿某一件乐器,甚至可以模仿人的歌声。在钢琴上.我们可以自由转调,使用丰富多彩的和声,发挥多声部的作用,惟妙惟肖地展示各种生动的事件、场面、背景,人物肖像、性格、内心活动等等。
钢琴的音乐表现是考生综合素质的反映,是弹奏技术和音乐情感的结合体。要使音乐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以上所述各点有所领悟。关键在于辅导教师在传授弹奏技艺的同时,还要千万百计地开启学生丰富的音乐情感之门。
首先,在技巧训练时要细心培养学生的声音分辨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是通过音响来描绘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声音分辨能力既是感受音乐内容最重要的保障,也是表现音乐情感的最基本条件。在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弹奏技巧和辨音能力两个方面。一定要使考生养成“听”的习惯,提高考生“听”的水平。
同时,从简短的乐句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乐句是音乐的语句,是音乐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它是理解音乐的基础,也是表达音乐的基础。乐句有长短。有高低起伏,有抑扬顿挫。乐句与乐句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惟其如此,乐曲富有旋律,流畅而优美。组成乐句的最小单位是音符,音符与音符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考生惟有理解了乐句的内涵,把握了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感受音乐语言,才能产生音乐情感,才能把内心从音符中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手指触键弹出乐音的方式显现出来。也就越能揭示乐音之间,乐音之中,乐音背后的音乐内涵,从而完成带给听者音乐感受的使命。
音乐表现是音乐考生弹好钢琴的终极目的。
四、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
确保音乐考生的临场正常发挥,是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关键词。因为在演出或考试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过度紧张而使演奏效果大打折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在关键时刻由于过度紧张而使得手足无措,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无法弹奏下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长时间的准备,多年的学练付之东流,令人扼腕。按常理,一般的演奏者,尤其是阅历不深的考生,初次登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为了增强考生的心理素质,能以一颗平常心在考场上正常发挥,我做了一些探索。
1、在慢练的过程中,用视唱法,对每个音符的固定唱名做强化训练,借语言神经的兴奋点,强化旋律的准确记忆。以避免由于紧张而形成大脑一时记忆空白。
2、在视唱中,要反复推敲每一个音符的触键感觉,找出最佳音色,反复练习,以形成动力定型。以听觉掌控技术,从而避免由于紧张造成的记忆浅薄,手无章法。
3、进入角色。要尽可能地引导考生深入到作品的情景中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敞开情感的大门。使外部世界的形象暗淡下来。使音乐成为唯一的真实世界。牢记德国伟大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4、营造考试氛围。多次请几位老师或家长作为“评委”,模拟考试现场。要求考生每次入“考场”只能将所准备的曲目演奏一次。以避免在家长时间练习所形成的手记谱的“熟练”,总是第一遍不如第二遍,第二遍不如第三遍的只能逐步进入状态的不良习惯。这种模拟形式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情况表明是卓有成效的。
结束语
本文以为音乐高校输送优秀人才为终极目的,从技术、慢练、音乐表现、临场发挥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高考中钢琴专业考生的教学与辅导。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但愿对考生与辅导教师能有参考价值。
随着钢琴教学与钢琴艺术的社会化,音乐高考中的钢琴教学已成为钢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且随着音乐高考形势的日益严峻,它的重要性更是在社会上日益突现出来。它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更关系到音乐高校能否招收到优秀学苗,从而培养出钢琴英才的大事。殷切期望更多的音乐教师、音乐理论家涉足这一领域.为我国音乐高校钢琴专业教育的成果,为我国钢琴教育体系完善做出贡献。
摘要: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必修课,一直在寻找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以使自己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钢琴教学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但是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选择正确的练琴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演奏水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在练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到练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提高练琴效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问题;提高效率;方法
钢琴技术教学在我国已初具规模,适应社会业余钢琴教学的需要,占领这一广阔的教育领域,是钢琴教学不容推辞的义务。在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同时,要把将来如何教好钢琴课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把那些效果较好,引人入胜的钢琴教材介绍给学生,便于他们以后用于教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学会分级教学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学过多年钢琴,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丰富,他们大多数会选择钢琴主修专业。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教学难度不是太大,主要侧重丰富学生的技术方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与耐力。
还有的学生入学之前只学过一年左右的钢琴,本身钢琴演奏的技能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实,弹奏动作僵硬,识谱很慢。对于这类学生,钢琴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细心,耐心与爱心。老师在教学上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需要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其潜能,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时间中,使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还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
(二)教学中应贯彻融合性原则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是突出“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走的是一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人才的道路。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应熟悉和了解,并且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音乐教育的学生,除了会演奏钢琴以外,还有会教钢琴,用钢琴为个唱,合唱伴奏,在音乐欣赏课堂会用钢琴教学等等。
(三)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细致分析教材
钢琴教学的内容制定与教学目标,对象密切相关。老师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理论的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四)拓宽教学视野,提倡创新意识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大胆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新的教学思路,不能拘泥保守,一成不变。钢琴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技能课,优秀课,基础课,本身应该具备开放,多元,发展的特色。教师不应将视野只局限在狭窄的琴房内,应该更加关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关注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再学习,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大家都知道钢琴演奏是一门技术种类繁多、技巧性极强的艺术,艰苦反复地练习是每一位钢琴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一名钢琴学习者而言,寻求和遵循正确的练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就从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如何提高钢琴练习的效率方法!
(一)坐位、坐姿
座位方面:我们要调整好坐位与钢琴之间的距离,上身坐直,将双手轻轻放置于键盘之上,上臂与前臂形成一个稍大于90度的角;找好中心点;调整坐位的远近和高低。在坐姿方面,我们要注意以下的问题:双脚踏实着地,放置于踏板之前;臀部只能做琴凳的一半,臀部的坐感应当是稳定当中又时刻配合着其他的动作;腰要挺直,颈部也要保持可以自由活动的感觉。弹奏者可以上身略向前倾,使中心略向前,便于力量的传送。坐的姿势切忌过于僵硬或松懈;手型在弹奏过程中,最自然的手型往往就是最正确的手型;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当然弹奏的力量也要注意,在弹下琴键的同时要达到一定的力度,而且要能够控制力度的大小;均匀,练习基本功的目标是要让十指具有相同的能力。
(二)重视课后的第一次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慢速练,边看谱,边看标记,边动脑,手、脑、眼并用,反复练习几次,这样有助于及时消化上课内容。而对于新布置的曲子,要回想老师在课上讲到的对曲子的要求和需要掌握的技术难点以及练习方法。
(三) 全面读谱
首先,我们应该通过读谱去思考一下乐曲的作者、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风格类型。其次,要注意谱面上的各种音乐表情术语、力度标记以及速度变化标记。再次,要仔细读谱面上的细节问题。最后,在读谱时,除了上述内容,还要注意从作品的调式、调性、和声、旋律等方面去仔细研究。
(四)分解式练习
钢琴作品具有多声部、多层次的特点,弹奏时左右手分担着不同声部、不同节奏、不同织体的任务。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作品,采用分解式的练习是行之有效的。
1.分手练习。分手练习不仅仅是学习一首新乐曲的开始阶段,即使在弹奏熟练之后,仍需时常使用分手练习这一方法,有分有合、分合交替才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以及提高练琴的效率。
2.分声部练习。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应当养成把各个声部和层次区分开练习的习惯。对于声部较多的乐曲,就必须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练习,使多个声部层次清晰,使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配合,不断提高练琴效率。
3.难点练习。遇到难点,应努力克服,这就需要我们将难点部分抽出来单独反复进行练习,只有这样,困难才会迎刃而解,才会提高练琴的效率。常见的难点大致包括速度难点、音色难点、技术难点。
(五)听觉训练
听觉训练是指倾听音乐作品结构、音色、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训练。如果学生会运用听觉来指导自己练琴,不再是手指盲目的机械动作,就会更加有目的性,大大提高练琴的效率。
钢琴的练习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应当把它们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不断地探究、认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苦练加巧练,保证练琴质量,从而提高练琴效率。
内容摘要: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简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俄罗斯最早的高等音乐学府,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一百多年来,音乐学院钢琴系培养了众多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们表现出的是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趋向。钢琴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完善和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关 键 词: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钢琴专业 教学体系 合理借鉴
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简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俄罗斯最早的高等音乐学府,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学院的钢琴系于1862年与音乐学院同时诞生,它是西欧钢琴表演艺术的优良传统与俄罗斯原有钢琴学校教学体系相结合的产物。一百多年来,音乐学院钢琴系培养了众多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趋向。钢琴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完善和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钢琴系的本科课程包括全国性的公共文科课程、公共专业课程和地方院校专业课程。公共文科课程有:哲学、经济学、历史、劳动法概论、心理学和教育学、外语、体育。公共专业课程包括:文化艺术史、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信息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外国音乐史、俄罗斯音乐史、20世纪俄罗斯音乐史、专业技能课、室内乐、排练课、钢琴艺术史、现代钢琴艺术、钢琴演奏教学法等。地方院校课程包括:20世纪音乐记谱法、生命活动安全课。学生自选课程包括:古钢琴(羽管键琴)、管风琴、古代音乐起源和诠释法。
首先,从公共文科课程的设置来说,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非常有益。学生对文学艺术、历史以及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并且能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曲家的作品风格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而公共专业课程中的音乐心理学、音乐信息学则是针对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前者对舞台表演具有现实意义,后者则对将来希望从事表演理论研究的学生可以提供最新研究领域和音乐发展动向。这两门课程在我国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是欠缺的,只有少数音乐学院作为选修课开设,并且研究范围较浅。这是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
其次,在公共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问题。除了在我国的音乐学院课程设置中也有和声、复调、曲式、作品分析及外国音乐史、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等基础课程以外,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还开设了20世纪钢琴艺术史和20世纪音乐记谱法。俄罗斯的音乐学院都非常重视对现代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而对于我们的钢琴专业学生来说,演奏20世纪的钢琴作品较少,对一些现代的作曲手法和记谱法更是缺乏了解,学习并尝试开设这类课程会满足学生对现代音乐学习和掌握的需要。
除了传统的与我们的教学形式相同的钢琴技能课以外,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还对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双钢琴课:老师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曲目,当堂视奏并合作,老师会指挥学生并且对作品进行分析与讲解,曲目多为四手联弹作品,也有少量的较为简单的双钢琴作品。这门课程可以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视谱能力,并为以后的室内乐课和协奏曲的排练积累合作经验。
他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直到毕业,开设室内乐课(其中包括声乐伴奏和与其他乐器的重奏)。俄罗斯的音乐学院都对室内乐课程极为重视,不仅为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开设四年课程,而且室内乐课和专业课同样被列为毕业年级的“国家考试”科目,由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和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权威室内乐专家和钢琴教授所组成的国考专家组,于每年的五月下旬开始在各大音乐学院巡考,考试以音乐会形式进行,对学生演奏水平、作品风格的把握、伴奏及重奏能力都要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评定,考核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钢琴室内乐课,无论是声乐伴奏还是重奏,对钢琴专业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在欧美的很多音乐院校中,室内乐课都被列为必修科目;很多世界一流钢琴家也非常热衷室内乐的演出;不少国际的重要钢琴大赛也将其纳入比赛项目。我们的一些专业音乐学院已经开设并重视室内乐课,但在师范音乐教育中还很少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水平选择相应曲目来丰富我们的钢琴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另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和特色的课程就是钢琴教法课。它与我们现在的较为普遍的教法课的授课形式有所不同。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自定教材,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则在下面记笔记,这种授课形式往往容易脱离实践,犯“纸上谈兵”的错误,当然一些老师也逐渐认识和注意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但收效甚微。而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教法课是完全从实践入手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具体授课形式是这样的:专业老师在附中授课时,教法课的学生同时参加,然后由学生对附中学生授课,老师在旁边指导教学,并与学生讨论具体的教学方法,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这种授课形式完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性,活学活用,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掌握。
除了上述课程以外,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还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演和舞台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在学院的各个音乐厅举办独奏或重奏会,学院作曲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的作品音乐会也为学生提供表演机会,学院还会为学生安排与著名的玛林斯基剧院合作演出的机会。总之,学生在众多的演出中得到了充分的表演和锻炼,并随时接受老师和演奏家们的指导。
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是有自身特点的,并且也是比较成熟和成功的。我们的钢琴教学也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可以从对他们的教学体系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借鉴他们的长处,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并制订出新的、更有实践意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果之所以不尽人意,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切合实际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可用“因势利导”、“难易无序”、“不求甚解”等方法,达到其专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准确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最新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完全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准确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完美,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音教专业学生进校前的应考阶段,原则上解决的就主要是钢琴的弹奏技术(为应考的几首钢琴作品服务),这属于钢琴学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教学方向应该属于学生钢琴艺术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原则上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其音乐表达能力及其发展问题。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弹奏技术及方法是单纯的,原则上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年龄段的弹奏者那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表达能力一般则会因为弹奏者自身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2、掌握弹奏技术的活动允许历经思辨、重复、稳定、提高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技巧可被肢解与重复的成分比比皆是;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则是这一切内容和过程经历之后具体应用的结果,它要求精炼、准确,限制或根本禁绝重复或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各类具体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难易程度的学习与掌握,虽然有大致规定的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但顺序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水平,来定制技巧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表,学生对已知或未知的某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弹奏技术,原则上也可以不分先后。而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弹奏技术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不可能出现有倒装的情形。4、学习者针对某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与完成作品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自身条件,对某些并不急用的技术技巧可以允许有选择性的吸纳。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一般则是有一个较为恒定的艺术标准,不能见人见智具有随意性。5、相关弹奏技术技巧的方法要求具有同一性,因此,学习与弹奏的训练和掌握过程应当是科学的、严格的,不允许因人而异。而音乐表达能力虽然也能够具体体现弹奏者技术技巧水平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展示,它可以是因人而异的。6、围绕各类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或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是有限的,且掌握即可。但围绕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接触与积累广泛的、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作品却是必须的。
一般说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音乐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在上述这些方面的提高,这应该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现行的一些教材的编写之所以并不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原则上就是没有将上述内容的训练和掌握严格地认识与区分开来。
上述所论实属一孔之见,敬待有识之士指正。
摘要:目前,国内高校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都以西方钢琴教学培训方法为主。长久的“西为中用”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快速吸收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其中使用的本土化音乐较少,民族民间音乐所占比重尤其小,导致钢琴音乐的本土化教学始终没能顺利开展,其中不少学生和教师甚至认为,西方钢琴艺术比国内的钢琴音乐更加高级,这非常不利于中国钢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进步。以下,笔者将以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特征对比和现代高效音乐教学体系为基准,分析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现状、问题,并就国内钢琴艺术本土化发展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本土化研究中西方音乐特征对比
音乐艺术的长久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康和适应的文化环境中,正如中国古典音乐中,有诗词韵律这样的内在基础,也有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是几千年中国文化历史演变之下的艺术产物,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和儒家的宗教哲学体系的内涵是一致的;同样,西方依靠自己的文化背景发展出了篇幅较大、气势恢宏、逻辑清晰、叙事强烈的交响乐。只有适应的文化土壤,才能帮助音乐在新的时期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利用新的艺术文化背景发展出新的伟大作品。因此国内钢琴音乐教学的本土化推广,就是给钢琴艺术的进步奠定基础,其中最具体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改编、创作和练习。
一、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1.教学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艺术文化教育的不断引进和发展,钢琴艺术的教学已经成为很多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民族民间音乐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钢琴教学中来,国内的钢琴比赛中也会将国内音乐作品作为硬性指标。但是强制的规定并不能够真正引起师生的兴趣,可供教学和练习的国内改编的钢琴曲,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和国外钢琴曲有不小的差距。经一项山西省内针对高校钢琴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可知,通过民族民间钢琴音乐作品的练习和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钢琴技巧。但是由于可供选择的民族音乐钢琴曲有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依然选用西方欧洲的大型钢琴曲,并对国内的钢琴曲抱有偏见,整体看来,钢琴艺术的高校教学活动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地位不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具体原因分析
第一、钢琴教学体系不完善,由于钢琴是舶来的音乐艺术,与西方完善的发展体系相对比,国内的钢琴艺术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教学方式,都较为薄弱。现代高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还要向西方学习他们的体制和管理方式。①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音乐交流如比赛、演出类的机会日益丰富,国内的教学工作者倾向于直接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而不是根据国内的具体国情和文化性质,西为中用,发展我们自己的音乐教学方式,而教学体制的质量水平,决定了我国音乐演奏的普遍水平,现代国际音乐领域,技法最高超和技术最优秀的演奏家,也是国外占大多数。第二、相关民族民间音乐钢琴音乐创作作品少。与欧洲在18、19世纪古典音乐繁荣发展不同的是,我国的钢琴艺术的训练近代才被引进,真正的全民教学活动也是近年来才开展,由于钢琴音乐并非在我国文化艺术土壤之上成长出来,因此国内对于钢琴的理解还依赖国外的艺术理论和分析研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钢琴艺术的发展和教学活动的开展。目前为止公开发表过的国内的钢琴乐曲,据不完全统计仅有400多首,高校平日会在教学训练中使用到的是其中的100多首,其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从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中改编而来的,如《梅花三弄》、《上去高山望平川》、《茉莉花》、《牧童短笛》等等。此外,这类作品虽经过改编,却依然保守中国传统音乐性质、结构、文化和风格的影响,真正的可与西方宏大的钢琴变奏曲相对抗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没有。民族民间钢琴曲的量少质不高,限制了高校的钢琴教学活动和创造。第三,中西方文化特征对比,钢琴曲创作的本土化困境。文化历史决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映了文化历史。在工业化大生产之前,中西方的文化和经济形态截然不同,因此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美术、诗歌和音乐。就音乐形态而言,中国的古典音乐结构以散体性和线性结构为主,章节之间可各自独立,表现方式和具体情景相结合,情感的发展演变是主要推动力;而在西方的艺术形态下,音乐独立成章,逻辑性很强,并且按照“对立统一”的原则组建结构,开篇展现矛盾,而后激化矛盾、解决矛盾、结尾升华等循序渐进,是一个整体。②在这样的基础背景之下,想要将原始的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的钢琴教学相结合,困难重重,因此想要在钢琴领域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首先就要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加强中西方音乐艺术的内在联系,提高文化的衔接性和兼容性。
二、推动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1.钢琴教学本土化的具体要求
钢琴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促进钢琴教学的本土化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利用钢琴教学的全民热度,提升民族民间音乐的认知度,提高民族音乐的层次性,按照上文所述,民间音乐在适应钢琴艺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编和创新,从而实现音乐层面的“中西结合”;另一方面,高效钢琴教学的民族化呼声甚高,保存民族文化代代相传,是每一个艺术从业者不可推脱的责任,音乐来自民间,更要回到民间。我们的艺术有自己的根源和基因,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发挥艺术的创造性,才能不断除旧立新,突破体制的阻碍,发展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2.钢琴音乐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的钢琴音乐教学,不仅仅我国延续了向西方古典音乐学习的方法,国外也持续着传统保守的教学体制,现代高校体制下进行钢琴研究学习的对象,始终以十八世纪被谱写出的经典乐谱为主,国际大赛的参赛项目也是如此,因此钢琴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国内外民族文化的共同推动。钢琴的文化内涵和意境,在不同时代应当被赋予不同的特性,现代社会在电影、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了各种突破,乐器作为背景、配乐也有了新的生态和传播方式。③在现有的教学体制中,将民间音乐艺术,和商业化的产品相结合,如为影视作品设计背景音乐等,能够帮助钢琴音乐在具体背景和结构下,产生坚实的依托。
三、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1.提高民族自信,坚持本土化教学
中国高校广大钢琴教育工作者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大学期间正是学生完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环节,音乐的熏陶帮助他们不断在艺术文化领域汲取知识和信仰。我们要始终坚持培养有民族意识的学生,因为只要怀有对自己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才能从音乐之上回归到生活之中,钢琴的学习和演奏凭借的不仅仅是指法技巧、琴键质量,还需要演奏者对于生活和个人的思考,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中,在自然森林的影响之下,都有哲学的思考和本质之声。学生在高校中能接触到的音乐范围越广,越能够在日后从事的行业和工作中,听从内心的声音,找到最适合的音乐,民族和民间音乐的改编和创作活动,应当由每一个有使命感的演奏者不断坚持下去。高校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上的民族艺术演绎,将东西方音乐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参加相关的音乐活动的创作,不断将民族化的精神和理念传递下去。
2.完善教学体系,扩充教学内容
与国外高校的钢琴教学体制相比较,我国的钢琴教学还有很大的差距,相关的教学教材完全引进,而且没有形成有民族特色的教学理论,可训练的民族音乐钢琴音乐和极少,等等。以上的问题出现,除了中西方基本音乐文化不同,且钢琴音乐“中化”时困难重重之外,还因为我国钢琴教学发展进程晚,速度慢有关。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的钢琴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需要完善相关的教学理论,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音乐评级标准、音乐表现形式等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结构,并且在其中纳入中国民族民间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演奏能力。④此外,为了完善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基础,应当鼓励民间从事钢琴音乐的改编和创作,形成自己的作品。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教学培训和合作,鼓励新的音乐形式的展开,也通过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活动更有活力。
3.调整课程体系,扩充民族音乐
要想通过课程教学和指导训练,将民族民间音乐彻底融入到钢琴的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学工作在日常传统的教学体系之外,增加一部分民族音乐的教学活动。⑤如“民间音乐作品赏析”、“中式古典乐器讲解”、“古典音乐的结构和特性研究”,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民族音乐的特性和来龙去脉,才能在可能的将来对钢琴乐进行创新时,真正把握民族音乐的内涵,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并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力,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四、结语
中国高校的音乐教学方式,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具体的教学体制、教师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钢琴音乐的文化软实力一直有待升级。钢琴虽然是自欧洲传入的一种音乐艺术,但是在国内受欢迎程度不低于任何一种传统乐器,这种现象的而背后展现的是人们对于这一种音乐形式的欣赏和认可,但是又从侧面展现了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自信。高校的音乐教学作为我国文化艺术教学的前沿,始终把持着教学方向,要坚持发展自己的文化,提高对钢琴文化的认识,并且将这种艺术作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种工具,通过音乐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作者:胡枫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摘要:当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将音乐动作、舞蹈、语言这些因素结合到了一起,让幼儿能对音乐内涵进行理解,将幼儿的即兴创作能力激发出来,在语言、理解、表演方面也能有效提高。本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行论述,以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实际应用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运用
学前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可以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身心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主观能动性。不过钢琴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有非常大的难度,如果教学方法使用传统教学,则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需要将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进来,选择科学的的学前音乐钢琴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当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着重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与潜能重视起来,能有效提升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理
(一)将幼儿的创造性激发出来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少,同时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幼儿充分的创造力和表达空间,在合适的机会上对幼儿大力赞赏和鼓励,逐渐培养出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比如,教师向学生表达一个场景,让幼儿对这个场景做出理解并且进行即兴表演,也可以用一些乐器进行即兴演奏。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进教学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钢琴学习中来,并且用身体语言和乐器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
(二)与本土音乐相结合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广为流传,还在幼儿音乐教学当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传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让音乐变得更加通俗易懂,降低音乐的教学难度,所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非常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比如我国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后,把奥尔夫音乐和童谣、民歌结合在了一起,让幼儿对音乐教学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在学前教育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行钢琴教学
(一)节奏教学
幼儿的钢琴教学初级阶段,对音乐的感知全都来自乐谱的节奏。音乐节奏是音乐的优秀,也是音乐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钢琴曲谱节奏感强,则能将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并且对曲谱的记忆也会更加准确,提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节奏教学分为两方面:第一种,声势教学,把身体当做乐器以特定的动作和声响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第二种,语言教学,让幼儿朗读一段歌词,或是唱一段歌曲,先对歌曲产生大概认识,然后老师再唱一遍,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
(二)演奏艺术教学
钢琴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学习难度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比其他乐器更受重视。传统钢琴教学当中,教师会让幼儿对演奏步骤死记硬背,这对幼儿来说是很大的学习压力,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幼儿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出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要求,在钢琴课堂教学中,需要动静结合,让学生有灵感上的启发,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出来,在钢琴演奏中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游戏化,提升音乐兴趣
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孩子们一起游戏,在做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的天性能够最大的发挥。年幼的小学生对游戏有着非常大的热情和激情,他们会因为游戏而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进游戏之中。因此,假如能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把音乐教学课程融入游戏之中,让孩子在喜欢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在快乐玩耍的同时学习到音乐课程,这样做能非常高效的让学生参与学习课程中来,让学生能有非常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遵从幼儿的音乐成长发展
学前音乐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再加上教育自身的性质联合决定。在进行学前音乐的教学时,要能维持学生的整体情绪在较高状态,保持适度的兴奋进行音乐教学,这需要教师有足够高的教学素养。
(一)将幼儿对于音乐的创造能力完全激发出来
我国的素质教育规定了,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有效开发和挖掘。据有关研究,孩子成长到4岁就可以获得一半智力,剩下的一半一直到17岁逐渐获得。由此可知,在幼儿时期对于孩子的创造性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音乐中有很强的创造性,这对于幼儿来说能够获得很多想象空间和创造思维,儿童也能从音乐中获取到各种信息。因此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个思维特点,将其利用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游戏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对音乐也进行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思考。
(二)对家长提出要求,配合幼儿对音乐的学习
多数家长并没有重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在家庭中对培养幼儿的音乐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家长要主动培养幼儿听音乐的习惯,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供孩子进行音乐学习;其次,为孩子创建优良的艺术氛围,平时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音乐会、儿童剧之类的节目,让孩子在音乐氛围中生成对音乐的兴趣;最后,找到多种多样的音乐素材,对孩子的音乐识别能力进行锻炼,让孩子能够将自身的音乐能力展现出来,来提升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
(三)对幼儿音乐课程进行改进提高
教师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时,在提升幼儿音乐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应把合适的音乐素材融入到课程之中,这里就有很多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在里面。对学前音乐课程提前做好设计工作,需要教师先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目标和实际情况,使用各种方法让儿童能一直朝目标前进。现在很多学前音乐老师都是用这种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在每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像是裁判员和规则设计员,幼儿像是参长跑运动的运动员,幼儿在跑道上不断奔跑,完成自己的目标,而老师这时候也有引导和带领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
四、结语
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引入到中国教育当中,再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与推广,现在已经能很好地适应儿童音乐学习的需求,并且让幼儿在学习音乐时更加得心应手。钢琴老师也应该更好的掌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再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对钢琴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不断地优化创新,为幼儿打造出良好地学习环境,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更好的激发出来,为学生将来专业的钢琴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卢璐 单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摘要:钢琴教学作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方面和有机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出许多的音乐专业的优秀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文章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创新钢琴教学的相关策略,以期高等院校能够更好地开展和进行钢琴教学,培养出更多的音乐高端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仍然是传统的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内容还是一些复习曲、练习曲和乐曲,教师还只是音乐知识、钢琴技能的传授者,学生还只是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者。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以致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和出现的问题不能够清晰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有比较准确的认知。学生在经过了长时间的钢琴学习之后,却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和有效提升自身能力,教师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由此可见,在社会和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钢琴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水平的差异性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使得受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增加,学习音乐艺术的学生也是逐年增加,音乐教育专业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感受到了钢琴的无限魅力,更加积极地学习钢琴相关知识和技巧。虽然说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都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但是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水平和基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受教育的环境以及受教育的程度都不同。有些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是太理想,迫于升学压力在高考之前才开始接触音乐,接触钢琴,内心没有对音乐由衷的热爱,以致于基础薄弱;有些学生是从小就喜欢音乐、喜欢钢琴,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以及钢琴的相关知识、练习钢琴,基础扎实,进入高校学习音乐教育专业、学习钢琴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水平。因为学生接触钢琴、学习钢琴的时间不一样,一些学生错过了学习钢琴的最佳时间,他们在手指的灵活方面也不处于一个比较优势的状态。众所周知,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的学生和高考之前才开始接触钢琴的学生他们对钢琴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也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的学生理解力相对更强,也更容易进行学习,以致于学生在接受大学音乐教育、钢琴教育之后所呈现的状态和水平也各不相同。
(二)师生比例不协调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院校的扩招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增加,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增长,但是高校扩招带来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也为学校师资力量带来了新的压力。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和提高师资力量,而是仍然维持原先的状态,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实际教学的需要,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和目标有所差距。另外,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能够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也有部分教师能力有限,又不注重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教学思想传统,逐渐落后于改革和创新中的现代化教学需求。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许多音乐方面的高端人才受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太愿意进入高校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与资源滞后
在现阶段的钢琴教学中,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仍然被采用,如笼统的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钢琴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够丰富,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全面、合理。以往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西方相关文化为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的也大都是莫扎特、贝多芬等国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而我国也有许多的钢琴艺术家,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都很少被引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钢琴艺术的发展,不能对我国的优秀的钢琴艺术作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中过于注重钢琴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对音乐文化以及理论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弱化了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良好的发展。另外,高校资金来源相对有限,受资金影响教学设备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依然有比较老旧的设备在使用,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虽然部分设备得到了更新和补充,但是在数量以及品质上还不能完全、充足的满足教学需要。
二、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一)因材施教
在钢琴教学中要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水平存在的差异化问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钢琴水平以及个性,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但不能够急于求成,如果单纯、片面的追求教学速度,那么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也只会是一知半解,不能深刻领悟到钢琴学习的乐趣和本质,而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钢琴教学,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首先安排多做一些曲目的练习,以锻炼学生的手指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一些手指的跳跃和跑动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钢琴演奏和创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教学资源的匮乏,高校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改变一个教师教授大量学生的教学形式,积极实现精细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通过招聘的形式,以优厚条件吸引音乐、钢琴方面的高端人才进入高校进行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由此同时,还要加大培训力度,对现有教师组织和开展定期的业务水平的培训,使教师掌握和了解比较前沿的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文化。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教师不但要对钢琴文化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还要对钢琴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比较充足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现代化的教学中去,让钢琴教学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力和表现力,而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性教学,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钢琴学习。
(三)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改善
要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就业方向进行科学教学,教师不但要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钢琴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还要能够把钢琴教学法能融合、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不但知道怎么学习,还要学会怎样进行教学。对于钢琴学习的基本内容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细节进行大课堂的钢琴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可以对学生的钢琴水平进行必要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划分教学,让水平一致的学生划为一个小组,教师根据该小组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以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还可以让基础和水平较好、较高的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指导,在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同学之间的共同进步;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进一步提升钢琴水平和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的对我国优秀的钢琴艺术作品予以引用,使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钢琴艺术的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弘扬我国的钢琴艺术作品。在钢琴教学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评价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钢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视其实践性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重学生对音乐文化、音乐理论的学习,在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为学生的长远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高校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使之符合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以促进钢琴教学的顺利、有序开展。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才能不断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杨虹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