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4 04:3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关健词:高职高专教育大学生就业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入手,指出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个中原因,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据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统计公报统计,1999年开始的连续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转折性地进人了“大众化阶段”,从1999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5万、95万、104万、134万、212万、280万。如果按照初次就业率计算,大学生初次未就业的人数分别为17.6万、9.5万、18.7万、26.8万、63.6万、84万。庞大的就业人数和有限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在感叹:“工作越来越难找了!”从附表中可以发现,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状况尤其不容乐观。因而如何正确地看待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存在的间和产生原因,以及如何系统地研究出缓解高职生就业对策,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当前函需解决的问题。

1就业的主要问题

1.1就业市场份求与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教育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着很大变化,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都出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奇缺的现象。广州在过去的“十五”规划期间需求技师10万人,而到2005年仍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在“十五”规划之初,广州市制造业中24个大类80家企业,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只占19.2%。在引进高新技术情况下,企业只有19.5%的技术工人能完全从事新技术工作。这就造成了一种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产品竞争力。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的缺口不仅集中在建筑、印刷、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中,更大量地集中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仅软件业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就高达40多万。因而,继“蓝领”之后,这种在高新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心智技能的“灰领”成为未来几年的紧俏人才。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是直接在一线从事工艺性极强的生产工作的“两栖”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将成为培养“灰领”人才的直接摇篮。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在就业上却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难的现象,两种现象相比较不难得出结论:不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不大,而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以及供给的人才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

1.2就业形势与择业观念之间的矛盾

根据国家最新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亦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时代来临,但是为数不少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存在“精英”的传统守旧的就业理念。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影响,眼高手低、恃才傲物、拈轻怕重,不愿意去小地方、小单位。部分高职高专学生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但又由于脱离了当前就业的现实,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另一方面,在对自身的认知上,多数高职高专大学生仍存在“学历本位”的传统理念,认为自己比本科生差,存在对职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没有看到高职高专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优势,以及市场的特殊需求。

1.3杜会份求与高职高专教育杜会认同度之间的矛盾

虽然就业市场对于“蓝领”、“灰领”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很大,但另一方面社会对于高职高专教育以及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存在较低的认同度,甚至歧视。高职高专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与本科院校相比,通常被认为是“次等教育”、“二等教育”。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学生存在一种心态,觉得高职高专院校名声比不上普通高等院校,读高职高专没面子,这样就导致高职高专大学生生源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及用人单位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即使岗位没有如此需求,仍然倾向于高学历人才。另外就业市场上也存在各种就业歧视,依学历等实行差别待遇,无形中更降低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档次,从而更加深了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偏见。

1.4学生择业水平与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偏颇几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同时招聘与应聘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得应聘大学生往往处在就业的劣势一方,因此就业指导也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就业指导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有些高校没有健全的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及政策方面

目前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内,虽然涌现了大批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等,但相对独立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是影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的深层原因。部分地区和学校,高职高专的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限制性就业政策依然存在,如跨省流动的限制以及派遣时间限制等。办学资金投人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另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人制度等也亚待完善。

2.2用人单位方面

企业与用人单位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于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仍然停滞在传统观念上,甚至存在歧视。当前大多数企业仍未能摒弃唯知识本位的人才观,即以学历或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唯一的依据。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往往不能检验真才实学,反而会走上“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误区。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与学校、学生之间缺乏供求信息的沟通也是造成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3学校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合理,仍然不能跟上市场需求。在办学理念上,定位不明确,没有明确地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专教育,远离市场需求。具体的专业设置上,要么盲目求全求新求复合,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特长,也缺乏较强的实践性;要么功利主义严重,追求成本效益,设置成本较低的专亚。造成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和粗放性、低水平重复等令人担忧的现象。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大众化科技化的发展要求,仍然按计划模式运作,培养的目标仍然是高层次人才、理论型人才、甚至“精英人才”,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特色培养,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极其严重。另外,教育领域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高职高专院校亦没有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和深化。

2.4学生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普遍素质仍有待提高,这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目前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不足,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实践和工作经历。另外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在就业和择业观念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与现实需求相悖的传统择业观。

3应对策略

在缓解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上,学校方面大有可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面对当前紧迫的就业情况,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学校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制定应对策略。3.1拓宽人才的培养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

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国家建设既需要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设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增强办学优势。学校要通过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意见,同时做好毕业生的跟踪与回访,收集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在综合上述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建设“宽口径、复合型”专业,努力拓展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适应面,打造坚实的就业优秀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增强就业潜力。

其次,要改变目前课程设置重学轻术;专业课比例偏高;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课程陈旧落后,脱离现实的现状,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综合化和课程的内在联系性,将学习重点放到专业基础课,适当减少专业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同时,学校方面要积极寻求各种机会增加实践性教学的环节。通过各种渠道建设和稳固校内模拟实践性教学基地,或直接在用人单位建立现实实践性教学基地,实现产学结合,并可以直接为学生与用人单位做好提前接触。

第三,高校应采取措施改善师资力量、师资结构,拓宽师资渠道,改变师资来源从高校到高校的单一模式,多渠道引进师资人才。同时还应加强“走出去,引进来”策略,与企业、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人才交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改善师资知识结构。并且,在教师上岗后,积极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最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推动产学结合,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开放性的功能,同企业的联系密切,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高专教育要服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目前推进产学结合的模式很多,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一科研一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等。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置宜地探求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2加强就业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切实保证毕业生就业与创业

毕业生就业制度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现就业的制度保证。日益严峻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对以前的就业制度中不相适应的部分加以变革,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

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就业工作保障制度。高职高专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与就业体系要求我们把就业工作贯穿和体现于到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工作需要引起院校“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并需要院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尽快建立起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工作保障制度,保证有相对独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其次,要结合职业资格就业准人制度,实现授课内容与就业资格考试内容充分接轨。目前政府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证制度,有关部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已经下发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实行“双证制”的文件,一些单位在招聘录用毕业生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各种资格证和工作经验,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意结合考证要求,确保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件,满足行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教材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实际上可以说是理论教学与市场实际需要“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

最后,还要积极协助构建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制度。高职高专大学生中不乏具备自主创业想法和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但目前能够创业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仍是少数,缺乏相关培训和机制保证是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也应协助政府部门,积极构建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制度,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

3.3适应就业工作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和创业教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和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尤其在新的就业机制下,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提供就业信息和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而是更深层意义的职业辅导与服务。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属薄弱环节,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首先,要贯彻和推行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应只针对毕业学生,应面对所有学生。各高职高专院校可在学生人校之初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教育,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立远大的目标。二年级时,针对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能力。毕业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求职培和择业能力培训,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

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高等学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并由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负责工作。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建设上还有待完善,而国外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如在美国,各种不同的联邦法令、州法令和地方法令促使每所学校里都设立了职业指导机构,并且至少有1人作为指导人员对学生做职业指导培训。所有的职业指导员接受的职业指导培训都是作为他们毕业内容中指导方面的必修课程,另外,还有州、地区、国家不同水平的其他培训课程。这种培训控制着职业指导咨询培训的质量。

第三,院校要积极开展对外就业交流与沟通活动。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就业信不能局限于地区之间,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就业指导机构还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最后,还要重视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并促进其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我国已经尝试把大学生就业纳人人才市场,形成大学生毕业时集中就业,毕业后分散就业,就业后再就业调整等动态化的就业格局。

因此,就业指导应侧重转变大学生的依赖思想,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各高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拥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往往会被忽视。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不高的素质、较差心理素质、较窄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农村贫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心理因素、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就业环境和就业成本等内因、外因进行了分析,并且从这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由于高校不断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加重,大学毕业生在2001年有114万,2015年就增加到749万,增长6.57倍,预计2016年将达到770万,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农村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问题更加的凸显

一、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较差的心理素质。

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在中学时大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全面能力较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自卑焦虑的心理问题,导致就业的自信心不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花费较多的集体活动不能参加,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从而无法参与更多的校园活动,不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产生了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缺乏主动性,不善于表现自己。

2.不正确的就业观念。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取向呈现两个极端现象,一部分因为能力较差,在求职过程中退缩、自卑、自闭;一部分因为自我的期望、家庭的期望较高,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观念比较传统,认为自己就要找大城市、薪水较高、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先就业再择业,最后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困难。

3.较低的自身综合素质。

一方面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来自落后地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落后,很多学生的计算机、英语、才艺等综合能力较弱。上大学以后,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各方面较弱,而且很多人产生退缩心理,在大学综合能力没有很好的锻炼,而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很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造成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条件差,很多人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去打工,而且往往从事的是低端的工作,减少了锻炼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机会,因为缺少社会阅历,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利于找到较好的工作。

4.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减少,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同时各种社会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的家庭、社会关系对就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就更加的艰难。

5.不断攀升的就业成本。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无论是简历制作费、形象费、交通费,还是在毕业前参加的技能培训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承担不起这笔费用,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过程中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就业更加困难。

二、促进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打造健康的就业心理。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了解自己,面对挫折迎难而上,能独立的面对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作用,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讲座、各种就业心理调适的课程、成功农村贫困大学毕业生回校交流、辅导老师与专业老师的心理介入等形式,让农村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就业信心。

2.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定位,制定符合自己的就业计划。从较高的期望值向适度的期望值转变,认清社会的形式,可以先就业、再择业,通过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就业信息收集方面,不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网站、联系学长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3.高校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就业途径。

积极促进“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农村贫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适应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转变观念,尽可能地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近年来就业形势分析等材料,向农村贫困毕业生讲清今年的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形势,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择业常识和择业技巧,充分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和供需见面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作者:韩宝峰 单位: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探讨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在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数量比率逐年增加,在毕业找工作面临就业单位职业岗位标准,用人单位需要要求、性别歧视等现象。因此,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其迫切。

1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1性别歧视现象严重

当前经济产能过剩,下行压力严重,因为高职技术类岗位本身就具有某种特定的性质,其定位主要是技术类,也就是所谓的“蓝领”、“灰领”这种性质本身就有些对性别的制约性。高职毕业的女生在求职上性别就被单独提出来,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上写明“需要男性”、“仅招男生”、“男生优先”类似的就业性别歧视的字样。通过调研高职女生毕业生群体和我们进行实际的高职院校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不需要女生或是将女生拒之门外的方法和要求很多,拒绝的理由更是变幻莫测。

1.2就业条件苛刻

高职院校毕业的女生在参加一些招聘会或是面试的时候,用人单位对其要求跟同等条件的下的男生要高出很多,有些时候要求可谓是苛刻。女生在同等工作范围之内工资待遇却可能比男生要低,除此以外,她们还要面对更加严格的考验,除了必备的知识储备、身体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比较突出的优势外,其他长相上,身材条件,是否恋爱等都有要求,甚至还要求女生能够喝酒、唱歌、打麻将等技能也必须具备。

2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毕业已经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我国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一些政策法规,在现实中落实不到位。中国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的就业观对如今的大学生就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仍然有影响,用人单位对女生的能力和认识态度仍然具有偏见,中国当下社会环境仍然是重男轻女。

2.2高职院校教育培训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学校教育闭门造车,与社会用人模式和实际需求不一致。根据实际调查,近半数的女生表示,在寻找工作时候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时自己学的专业知识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在面试工作时自己的个人能力水平与市场经济需要的技能不相适应。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不到位,对女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不够系统化,女性学生就业缺乏职业信心。

2.3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女生的自然条件也就是自身的生理条件不同于男生,而且女生要毕业后马上可能面对的就是结婚生子等事宜。这也使用人单位忌惮的占用用人名额却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休产假,这对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是不利的,同时,男生在体力上技能上有明显优势,有些方面明显高于女生。同时女生在就业中对学校、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性,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期望值高于男性。

3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应该密切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各行各业的需求。积极建立一种学校和企业合作模式,探讨“订单班”,以企业实际需求来制定培养人才的模式,做到学的就是企业用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加快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女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职业教育中更加明显,所谓职业教育是“使人成为某种人”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新生入学开始就为某些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制定学生的职业生涯,建立从基本技能型向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转变,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大一到大四学年应该做好总体目标教育,让女性学生的时间规划、知识规划、技能规划、社会实践规划充分合理。

3.3提高竞争能力

高职女生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吸收社会经验,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同时要,培养自己适应市场需求,尽快适应和融入社会,充分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结合自己实际建立就业目标,不丢失信心积极寻求工作机会,鼓励毕业生多创业,先就业再择业。高职院校为国家经济建设输出大量人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面对严峻就业形势,高校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思路,与社会接轨,与时俱进,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作者:石玉威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1.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滞后导致就业方向的局限

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大致有三个:一是开发单位,包括政府规划部门和甲方;二是设计单位,这里主要是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三是施工和监理单位,以施工单位为主。从本校土木工程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情况来看,到施工单位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要占到就业总数的80%以上,而这些施工单位大多存在施工环境艰苦,流动性大,很多施工项目尤其是路桥项目在远郊甚至农村居多。本文作者对本校86名土木工程专业贫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调查结果发现,87%的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大中城市是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最低选择也是留在中小城市;相比较施工企业,贫困大学生更多倾向于稳定的开发单位和设计单位。这反映了贫困大学生自身择业的期望值较高,一方面,他们来自农村或者是贫困地区,在择业地点上很难再去选择回到基层,而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的主流方向——施工单位的工作地点很多在基层;另一方面,他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个较高的工资收入来改变目前窘迫的生存环境,他们往往会选择收入颇丰的甲方,在择业方向上就会比较狭窄,导致就业方向的局限。

2.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成长视野的局限导致就业选择的盲目

土木工程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家庭,他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大学的机会,往往具备朴实、勤奋、认真、好学的特点,这是贫困大学生的优势与长处。然而,受他们家庭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往往急于改变自己目前的生存环境,很少考虑到今后或者说长远的发展,往往更看重福利待遇,尤其是对从业初期的待遇十分看重,倾向于从业初期就能给予较高待遇的企业,从而容易忽略是否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这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种压力巨大的生存环境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视野,从而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上的盲目。

3.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欠缺导致步入职场的困难

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乃至从业的重要基础。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欠缺已成为导致其步入职场的绊脚石。这是因为,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市场化,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评判标准更多也更复杂化,除了把大学生专业、技能、证书等基本可以量化的标准变成基本素质要求以外,在校期间的社会活动参与情况、获奖情况、工作实习经验等附加条件也越来越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和素质教育培养等方面的劣势就因此凸显出来。就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家庭条件好、社会关系多的学生就业的面相对就广,而家庭条件差、社会关系单一的贫困学生就业途径就少。甚至在工作一定时间后,这种竞争力的缺失还可以体现,作者做过一项非正式调查,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后两年内因表现欠佳而更换工作的频率是普通大学生的两到三倍。

4.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专业信仰的淡薄导致放弃专业的案例增多

贫困学生在高考后的专业选择上往往会倾向于就业率高,毕业后容易找到就业机会的专业。这样做往往是因为贫困学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而进行的无奈的选择。因此,很多贫困学生在选择土木工程这一热门专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往往是强迫自己学习,即使成绩还不错,但缺乏最根本的专业兴趣,也可以说是对专业的信仰。这种信仰的缺失往往会导致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时放弃自己的专业,亦或是在工作岗位上遇到困难后在选择新的岗位时放弃自己的专业。本文作者在对10名放弃土木工程专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其中有7名是贫困大学生。这些贫困学生中有1名是其他原因放弃专业,6名则是因专业信仰淡薄最终放弃专业。

二、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1.转变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念,拓宽成长视野

就业观念决定大学生对择业的期望、定位和选择,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因此,要解决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针对贫困大学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尽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做好贫困学生的生涯设计与规划。根据土木工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针对施工单位条件艰苦、流动性大的特点,应尽早鼓励贫困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贫困大学生立足从基层做起的就业观念,这也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基层的锻炼是为他们今后的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础。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视野问题,学校及辅导员老师要与学生家庭做好沟通与联系,因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学校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给学生正确的求职导向,有关部门还应该在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各种生活上的困难给予一定的帮助,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空间相对较大,要尽量避免学生因为生存压力而做出被动的选择。同时,择业、就业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关键是工作经验的积累,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一职定终生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充分就业。

2.提升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解决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优秀问题是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在个人能力成为求职关键的前提下,必须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建筑类行业不仅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严格要求,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增强这些能力,是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素质方面入手,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贫困大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精神素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实践经验等存在一定的欠缺。学校应及时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了解从学生到职业人身份转折过程中所带来的精神困惑,掌握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良好的精神素质是保障贫困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前提。其次,要巩固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很多实践性强的专业一样,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想要提升自己的求职砝码,就需要考取各种从业证书。学校在为土木工程专业贫困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时,应该把为就业服务清单列出来,包括土木工程专业所需各类证书,根据每个贫困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量。土木工程专业性强,不仅要发挥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更要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正面指导,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土木工程的学生就业很少偏离本专业,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很多专业教师不仅能在专业技能为学生保驾护航,还能利用同学、校友等社会资源为贫困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供就业平台。

3.强化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专业信仰

专业信仰这一词汇已经成为专业兴趣、专业精神、专业忠诚度的代名词。很多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存在专业认同感差、专业信仰不强的情况。这样的学生必然影响到个人长久的发展。因此正视学生专业信仰的问题,努力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并寻求对策,具有现实的意义。前文曾强调,贫困学生生存环境的压力导致在专业选择上大多不是从个人兴趣、爱好入手,从而缺乏对专业的信仰。而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4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区间为85%-90%,属于就业形势乐观型的专业。因此,在强化专业信仰时,可以向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并有针对性的培养这些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通过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活动,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校友报告等方式加强这些学生的专业信心。

作者:李青山 任大林 梁希妹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一个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农民家庭的切身乏。利益,也关系到农村学生将来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农村政策引导。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共青团中央等制定多项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近年来农村籍大学生的高就业率。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家庭和社会的认同

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受到来自家庭的期盼和压力。教育投资需要回报;家族门庭需要光耀;生存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乡村社会以财富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志,各种世俗的流言都足以让那些想回到农村发展的大学生畏缩不前。

2、个人能力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城市相比普遍较差。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农村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是个人综合素质薄弱。在大学学习期间,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他们无法自如、平等地参与,对于策划、组织活动更是缺乏相应能力。在就业面试中往往自我表现力不强,自信心不足,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担心对方不要自己等心理压力,使自己常表现出心里胆怯、紧张,难以恰当地把握和回答对方的提问,制约了自己的意愿的表达。

3、农村籍大学生在薪资的要求上心理期望更高

农村籍大学生心存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对于薪资的期望值过高。追其原因不难发现,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这一过程中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所以他们更有一种要迫切找到高薪资工作的愿望,以便在短时间内收回多年以来的学习生活费用以回报父母多年的教育投资。这便使他们比城市籍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而这些负担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甚至在薪资的期望上丧失理智。

二、大学生就业的渠道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招聘会;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专业的求职网站;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等。农村籍大学生一般都通过招聘会或专业的求职网站求职,很少有通过社会关系而就业的。近年来,大学招聘会的成功率在下降,而毕业生所享有的社会资源却成为就业的重要保证。据调查,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是“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而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则是“通过亲友得到的招聘信息”。

三、解决目前农村籍大学就业问题的策略

1、加大支持力度和舆论宣传,建立健全新农村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高度认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不仅为福建新农村建设引进大量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实现人才分流,缓解社会压力。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大力宣传、关心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问题。一方面宣传和提倡尊重人才、合理用人的人才观,使福建新农村建设形成重视人才、主动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观念;另一方面,宣传优秀的福建新农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对于回乡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优势,改变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陈旧观念。

2、从家庭角度来看,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尽管他们缺乏城镇籍大学生的父母那样丰富的社会资本,提供不了城镇籍孩子那样雄厚的经济支持和物质帮助,但是他们可以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精神关爱和必要的物质帮助。同时,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该端正人生观,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选择职业,而不应从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期望出发越俎代庖,代替子女做就业选择,即使子女就业不理想,也不应责备或抱怨,应该多鼓励孩子不灰心不丧气,增强其就业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程就业指导,重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永远不可能完全协调,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一时的困难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当前大学扩招、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所以,作为承担教育者义务的一方,学校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课程设计、课程学习到实验课,以实际就业为导向,剔除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而尽力避免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情况。

4、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国家应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家庭困难的应届毕业生,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的同时取消落户限制,避免不平等待遇的发生。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近几年来农村籍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鼓励已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去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同时,国家应认真落实好贫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政策,督促各地政府部门把补贴及时发放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毕业生手中,缓解其求职经济压力。

四、结语

总之,只有政府、市场、高校共同协作,才能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降低家庭与大学生超过现实情形的就业预期;另一方面,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条件下,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规范就业招聘行为,建立和完善公平就业制度,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士琴 王华莹 周林锦 陈慧 张利民 单位: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衡水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一、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与职业理想上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对社会与家庭的考虑,过于考虑自我价值实现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其成长发展当中,家长通常都是将其放在家庭的优秀地位,在生活与学习上都竭尽所能的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所以,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面对选择时,一般都会优先考虑自己,对他人考虑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他们在就业选择与职业理想实现上也会过于注重自身价值实现。具体的来说,独生子女在面对就业选择与职业理想实现时,首先是考虑这份工作是否可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是否有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然后才会考虑父母或者他人的意见或者建议;最后才有可能会考虑到这份工作对于家庭以及社会发展的是否有一定的意义。

(二)将自己看作社会人,淡化了自身在工作单位中的角色

由于独生子女本身自我意识非常强,即使踏入工作岗位依然不希望受到太多的限制,也不喜欢长期从事一份工作,并且在与单位之间希望维持在单纯的工作关系,从而可以保留自我的空间。所以,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单位的归属感非常少,而且不会将现有工作单位看作是固定的,同时也不会将自身看作是单位或者社会的成员。显然,独生子女大学生只是将自己看作是社会人,准确的说是游离于单位以外的社会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个人空间。除此之外,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除了现有工作之外,还会从事例如网店、各类兼职等等自己爱好的工作,这些也都是其将自己看作是社会人的主要表现。

(三)敢于选择和接受新兴职业,对传统职业兴趣不大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职业理想实现上主要是以其个性或者是兴趣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在职业选择上,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敢于、愿意选择和接受新兴职业。尽管这些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还不明了,同时她们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类工作上的挫败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只是任凭自己的兴趣与好奇来投身入新职业中。而他们所选择的新兴职业多数都是与事物打交道较多,而与他人打交道比较少,同时对于工作效率的要求也更高,所以这样的新型职业刚好符合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需求,并且也能够激发出其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四)遭遇就业歧视时极易放弃所选择的职业和理想

当前全社会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一般评价是过于重视自我,心里承受能力差、不能够有效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所以,独生子女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非常容易遭到招聘单位的歧视,而这种歧视并不是招聘单位不选择他们,而是不敢去选择这类人群。长期以往,这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就对自我的能力、价值产生了一定的怀疑,进而就会产生想要放弃就业选择和就业理想的想法,一般都会寻求父母托关系找工作或者考研来逃避就业压力,甚至成为了啃老族。

二、解决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尊重和正确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与职业

理想,帮助其尽快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逐渐成为我国就业群体的主要构成元素,而其就业选择与职业理想会对社会的整体发展的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高等院校要开始重视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职业理想上的正确和积极地引导,从而帮助其尽快的符合社会价值观。首先,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对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让其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不仅与个人努力有关,而且也来源于家庭与社会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独生子女大学生可以将个人与家庭、社会进行充分的融合,以此来更好地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另外,高等院校还应当定期组织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等活动,这也对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就业观有一定的帮助。

(二)保护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与发展新兴职业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

当前我国不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处于变革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也就涌现了大量的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大多都源于朝阳产业,而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与个性也更加符合这些新兴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兴职业并非是完全符合独生子女个人发展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新兴职业在选择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这也就增加了独生子女大学生遭遇挫败和失业的可能性。因此,高等院校与全社会应当积极地保护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与发展新兴职业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其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要经常组织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挫折磨炼等教育活动,以此来增强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加坚定、有意志的坚持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最终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

(三)正确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与寻找职业理想时可以全面、准确的考虑

对于工作类型以及工作内容的选择,从短期角度上来说,主要是个人问题,但是从长期角度上来说,其与应聘者的家庭与社会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个体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只是注重个人问题,那么其在实现个人职业理想上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大部分成功人士或者顺利就业的人都是能够把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发展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顺利的将自我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进行实现。所以,高等院校工作者应当正确的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对自我价值以及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有一个准确、清晰地认识。同时,还要引导其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使得独生子女大学生可以有效地避免过于重视兴趣和个性在职业选择与职业理想实现中的消极影响,从而促使独生子女大学生可以成为一个行动切实的求职与工作者。

(四)提供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培训,努力消除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就业歧视问题

当前国内就业市场对于求职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存在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其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对于工作的责任心也比较淡薄,这也就使得用人单位不敢聘用这样的应聘者。首先,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要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来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要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指导和解决,从而使得独生子女大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及职业方向。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模拟招聘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求职经验;其次是要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而且也可以提升独生子女大学生与他人的交际能力水平,从而帮助其可以在以后的求职中形成较好的受挫与适应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独生子女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也就使得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就业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职业理想实现上存在的过于个人主义、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的分析研究,在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形成争取的价值观、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帮助其在求职时进行综合考虑以及加强对其进行就业配不信呢和指导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为研究与解决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笔者也相信有高校与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就能够真正的帮助和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顺利的实现就业和人生价值。

作者:刘清宇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推行大众化发展,各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且毕业生人数也快速增加,使得步入社会投入市场怀抱的大学生措手不及。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严重不符,造成毕业生大量剩余。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情况仍然很严峻,虽然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调控,但仍然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渴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保持较低状态。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就业制度进行的改革

在以往的就业制度上,国家实行精英教育和精英就业方式,对于高校毕业生进行工作分配。毕业生不必为找工作而发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国家就业制度转变为竞争就业机制,学生需通过自身的寻找和竞争来获得就业机会。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许多毕业生无法适应,在就业观念上仍存在较多误区。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是当前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过分追求收入报酬和社会地位,而忽略了自身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以及每项工作的重要社会意义。毕业生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且在地域选择上也只看重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的就业情况,造成就业率低下。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同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高校不能结合市场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和专业进行专业性指导。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诸多疑虑而得不到有效解答,只能在择业时盲目选择,失去方向性和针对性。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控

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其政策调控的作用,通过发展社会经济,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应当采取有效办法,规范高效办学,避免其盲目扩招,且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合理规划,去除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另外,应当通过相关就业项目,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支农、支边和支医等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可能性。

(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于其择业和就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应当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其对于自我认识和社会市场的认识能够正确,并在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上做到理性思考,并拥有积极态度。大学生在校时应当通过提升自我价值来实现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就业思维上进行创新,可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各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就应当使其明确大学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只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其次,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应当改变其落后和错误的就业观念,并向毕业生普及当前的市场情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择业方向,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择业就业。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的重点问题,其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团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有效就业,还能实现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当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办法和对策,国家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控,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作者:杨丽君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失信问题的表现

1.掺水造假

在就业准备阶段,许多大学生为使自己在面试时脱颖而出,通过对简历过度包装、掺水造假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如为满足用人单位对成绩的要求而涂改成绩,为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不合格而造假证书,或虚构学生干部经历、夸大获奖情况、编造实践经历等现象屡见不鲜。在求职面试阶段,为了不错失良机,博取用人单位的好感,在公司进行的面试和测试过程中有意回避可能影响到面试结果的选项,盲目地去迎合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造成部分信息不真实。

2.随意违约

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集中在毕业实习之后,也就是12月份到第二年6月份毕业之前,但是在对毕业生的观察中发现,从7月份开始,又成了毕业生违约的高峰期。由于大学生在择业前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系统的规划,很多是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同时占着多个就业机会考虑,签约后见异思迁,只要有更合适或者自己认为更好的工作便随意违约,无视三方协议的约束。

3.频繁跳槽

许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针对新聘毕业生岗前实习和试用的要求缺乏正确认识,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根本不顾及用人单位为培养员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频繁盲目地跳槽,给用人单位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多大学生都是抱着先做着试一试,不合适或者不喜欢就辞职的想法,陷入到频繁跳槽的恶性循环当中,同时也加重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不信任和质疑。

4.不当竞争

市场经济在给中国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还带来了各样挑战,如市场的激烈竞争,给大学生在就业等方面带来了机会与压力并存的一种局面。在这种时候如何取舍,成为考验大学生是否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新生力量的关键时刻。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与整个社会诚信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作为肩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重任的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诚信品质。然而在求职中,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工作机会,会选择不正当竞争,违背道德观念。虽然在求职的大学生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为数不多,但其对个体及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二、对高校诚信教育现状的反思

1.忽视诚信道德教育

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越来越倾向于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实用性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主要涉及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材料填写、就业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而对诚信教育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往往涉及很少,诚信等品德教育在无形中受到忽视。有的即使开设了涉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主义教育等内容的道德教育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

2.教育方式效果欠佳

现阶段,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或者是通过学生手册的相关制度来干预,简单的理想化的教条说辞,不仅缺乏时效性,而且功能弱化,在当前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对于课程的热情和感兴趣的程度也不高。

3.诚信监管力度不够

有的高校开始重视诚信教育,并在师资配置、资金投入方面都下了功夫,但是因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的效果欠佳,学生诚信意识不强。更有甚者,部分高校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视而不见,在具体执行过程当中行“方便”,学校的这种默许会纵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同时其他学生也会相互模仿,造成不良影响。在学校方面,有的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轻描淡写。表面上看来是为了学生在求职时有一个“清白的档案”,避免用人单位因学生有“前科”而将其拒绝,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是对学校自身和用人单位不负责任,使得诚信监督体制无法有效、公平、公正的实施下去。

三、对策及建议

1.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解决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使高校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大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当中,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当中。尤其是在大学期间,更需要加强“诚信”教育。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诚信教育符合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大目标。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坚持育人为先,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在日常交往、学习和考试当中,做到言行一致。尤其是在各种考试当中,防止各种作弊行为,诚信应考,可以采取考试承诺书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清楚学校的相关规定,并受其约束,通过这些小的细节逐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探索并拓展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其次,创新诚信教育的形式,探索诚信教育的新方法,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把诚信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开展诚信教育。第三,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诚信的文化氛围,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话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利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第四,建立奖励及惩罚机制,加大对诚信示范行为和优秀事迹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诚信缺失行为的监管和正确引导。

3.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国内大规模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起步于2000年。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经历了从选修课到公共必修课的发展过程,这也正说明了国家和学校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针对大学生因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盲目择业、随意违约的问题,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个体辅导。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性格等偏好的认知,结合现实的需求,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发展方向,并在此目标的指引下付诸行动。在大三临近就业之前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学生通过课堂集中性的学习,掌握简历制作、面试、就业信息搜索等方面的技巧,同时通过课堂上鲜活的案例,把诚信教育融入其中。目前,有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做出新的尝试,除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之外,还成立了工作坊,为在校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如简历工作坊、生涯规划师的个体咨询、职场面试工作间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失信问题。

四、总结

总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是孤立、单独的板块,诚信教育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它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需要高校高度重视并有效地执行,将其作为学生道德工作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同时,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把诚信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作者:但国艳 郭岚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分析

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概况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2004年高校在校生规模就超过了2000万,到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对比可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高校教育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要面向社会,因此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性问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总体局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态。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

(一)国家政策、地方法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可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不能与之相协调。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毕业时与一些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时,我国原有的档案关系,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生报到手续的办理起到了阻碍作用,地区之间的差异得不到当地人事制度的支持和认可。

(二)我国现行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安置能力降低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都在进行相应改革和改组,企业一部分职工处于失业或待业状态,因此,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明显减少。国家机关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对各机构进行改革,无形中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

(三)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合并重组、扩大招生的同时并没有解决自身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不能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不理智的上马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了供需失衡和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后果。此外,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就业心态,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和社会以及工作认识不足。

(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的问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出身”要求过高,如:国家重点、“211”、“985”院校、英语六级、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等。用人单位提高选择毕业生的标准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价,而不是切合实际的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一部分虽然学历标准不够的人才被拒之门外。另外,部分单位由于女性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往往把女性拒之门外。

(五)高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一,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现代人生价值观取向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对就业地点、职位和工资水平期望过高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给出的工资水平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应该得到更好的职位和薪水,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高不成,低不就。第二,一些毕业生自身知识面过于狭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当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关注高校学生在校的成绩,更加关注的是高校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三,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从众心理、依赖心理普遍存在。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和自主竞争能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另外,有一些毕业生直接把就业的问题抛给家长去解决。

三、新形势下如何走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走入社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极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如果解决不当就会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不稳定因素。所以当前缓解就业压力,走出就业困境我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国家出面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机会政府应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缩小地区差异,尽可能实现全国各地区就业机会均等,使高校毕业生资源得到优质合理配置。目前,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关注大学生就业力度,尽可能给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大学生待业率。

(二)高校要加快教育改革力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高校应及时解决自身的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在资源整合的同时,从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的实践出发,做到合理布局,以便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另外,国家应该再次重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其次,高校在上马新专业、新学科时一定要审慎,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规划和决策。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根据学科自有特点合理安排专业课和辅修课程,使专业课和辅修课能够相得益彰,从而使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为社会输出专业、全面的人才。再次,高校在担负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要更为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抵御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三)用人单位应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在组织招聘时应从自身出发合理要求毕业生的文凭以及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高校学生都是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的,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国家“211”“985”工程学校毕业的,因此用人单位要考虑自身条件制定用人计划,普通高校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而且工作能力也不一定就比不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所以用人单位应擅长发现大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为自己所用。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最大规模的利用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以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用人单位本着选择适合自己的员工的同时,不能够带着有色眼镜以女性自身生理特点为理由将女性大学生拒之门外。只有这样,用人单位才真正能够做到科学、发展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贡献。

(四)大学生自身就业观的改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一,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确立合理的职业衡量和评价标准。在用人单位与人才实行双向选择的年代里,大学毕业生应破除以往职业终身制、铁饭碗的思想。很多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到条件优越的地方、公司自己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几乎很少考虑到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应该重新树立就业观点,到最适合自己、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另外,这个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已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职业和职位了,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和“适时跳槽”的新择业观才能在发展的社会立足。第二,高校学生在校时就应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只有在走上工作岗位钱,在高校学到、做好最好,才能够在日后工作中不被淘汰出局。在不断努力学习的同时,高校学生应不断将收集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不管是什么媒介,尽可能掌握全面、详细的就业信息,根据招聘信息,适时的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做到有备无患。第三,高校学生应该克服从众心理,树立自己的思想意识,不依靠家长,不推脱责任。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大好的形势下,有能力的大学生不妨试试自主创业的道路。道路也许坎坷,但是风雨过后,会是一片美好的蓝天。

四、总结

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就业理念、体系、制度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相信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定会解决好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市场供需方面的矛盾。

作者:刘亚聪单位:北华大学文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青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一、国家政策方面

为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我国政府从体制上、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进一步疏通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是目前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为青年就业创业立法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必须依赖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西方国家大力推行青年就业保障计划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制定和完善青年就业法案。从立法的角度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

在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的毕业生中,农学和医学学生的就业形势最严峻。农科四分之一专业的学生存在就业危机(就业率低于30%),仅有10%的学生就业供需平衡,而农学、医学专业的人才又恰恰是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最急需的。因此,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提前晋职(定级)、给予较高额度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及发展机会、工作期满自由流动等,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农村等最需要的地方工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45.5%为灵活就业岗位。灵活就业是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有意建立经济实体、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和高校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帮助大学生找到启动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如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合作设立了“上海市全国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资金”,总金额达到了1500万元。

二、就业市场方面

我国应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整顿就业市场,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建立起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政府之间、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协作,使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作用,不失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好办法。

为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国家还必须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或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武汉市人事局在武汉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和专业,围绕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从而提供了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同时,国家还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对以不实之词、虚假信息吸引参展单位和学生的招聘会主办单位和个人予以查处,对各类毕业生招聘会予以引导、规范,改善招聘会的软硬件环境,提高招聘会质量。毕业生们呼唤针对市场细分的、小型的、建立常设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暂未就业的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方便。去年4月,北京市建立了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常设市场,深受毕业生的欢迎,一批暂未就业的大学生就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

高校办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检测并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形成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其就业层次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

高校要主动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坚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四年大学生活的始终。学校应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采取大小型招聘会相结合的形式,精心组织“双向选择”活动,使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毕业生的供需信息在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之间及时有效地传递和交流,为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提供方便。

针对毕业生的求职心态,高校要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多些务实,少些浮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高职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积极鼓励大学生就业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学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差别,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技能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尽快解决就业中面临的困扰。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问题;思考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分析

1.高职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些年来总体上毕业生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2004年有250多万名大学生毕业,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727万。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几乎翻了近三番,在高校毕业生中,专科生的增幅最大。受到我们宏观就业形势所面临的经济放缓、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以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制约,使得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正在不断降低。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加的今天,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2.高职大学生本身存在巨大的就业思想压力

通过走访毕业生发现,大多数高职毕业生认为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而存在巨大的思想压力,有的毕业生甚至产生焦虑情绪。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很难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前景持消极态度,这就导致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一些毕业生认为当今的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会比较高,对大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很看重,也有的毕业生认为人脉关系在就业过程的作用很达,于是认为社会不公,就业机会不均等,这些都导致了高职毕业生存在非常巨大的心理压力。

3.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学历提升通道还未完全形成

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教育重点在于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高、技能应用型专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诞生出各种新型行业,各个行业对专业人才恶要求越来越高。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由中职向高职进行提升的通道已经趋向完善,但是又高职向本科教育进行提升的通道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提升通道。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专升本的入学比率非常低,还达不到总体人数的5%。再就是进入本科院校之后不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学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薄弱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类:注重技能的技能型专业和非技能型专业。技能型专业主要是指具体到某一个行业的某一特定技术,比如为专门负责铁道通信信号的信号工人开设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专门为铁路、地铁车辆培养的司机专业,这些专业的特点就在于具有极强得针对性和专业性,具有高度的行业特点。相对技能型专业来说,非技能型妆业则属于技术性要求较低、具有大众化特点的专业课程,比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课程。虽然这类课程不需要培养高度专业化的技能人才,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当前众多高职院校中,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存在教学课程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教学硬件设施落后。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影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脱节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成体系

综合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其主要表现方面有身体素质、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管理能力等。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利用公共课的课程设置来进行,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培养体系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主要通过开设大学语文、马列主义概论等课程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些高职院校还会开设一些影视艺术文学鉴赏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他的可能都会通过第二课堂来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第二课堂的选择往往具有随机的特性,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体系,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没有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这样就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不去,不能将教学目标的任务有效的完成。因此应该做好第二课堂的教学优化工作,用过理论联系实际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就业指导课程地位薄弱导致学生就业观念不能及时更新

当前许多的高职院校都陆续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选择。但是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许多的高职院校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偏向大众化,不能够带给学生较好的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较低;还有就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偏少、课时偏短,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道德素养、就业指导等重要课程学时较短,使学生很难在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对就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再有就是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通常都是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老师,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规划。很少有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许多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来主抓这门课程,就业指导课虽属于公共课,但没有享受其他公共课一样的待遇。原因在于高职院对于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不重视,造成就业指导课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思考

1.促进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素质

教书育人、密切联系学生,是高职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报告会、分享会等讲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及基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等。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就业素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经验和技能,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把就业指导纳入到日常教学环节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关键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传授给学生适应社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同时,高职院校的就业心理指导教师要有比较扎实、全面的就业心理指导基础知识,有较好地指导学生就业的技能,有为毕业生服务的理念,还要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及时了解就业政策,才能真正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3.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要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辅导工作,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和判断,给予准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和相关的职业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评估,同时做出初步的决策。要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来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不断地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进行鼓励,通过创业增加就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高职院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校园的优势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其在校期间积累丰富的就业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培养创业能力。

四、结论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远的、复杂的工作,就业问题作为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因素,需要高职院校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全社会都参与和行动起来,才会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王颖华 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就业,乃社会稳定之源、和谐社会之本、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维度。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并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视阈下,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和谐就业;对策建议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数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在数量上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普通高校实行扩招,招生人数逐年增长,随之毕业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社会的发展现状很难为大学生提供相对充足的就业岗位,此为数量上存在的“绝对过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就业矛盾。另一方面,大学生存在着自身的就业价值观,在择业中会考虑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价值观不相符合的职业,此为数量上存在的“相对过剩”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因大学生毕业院校、专业等的差异而形成的就业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大学生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满意度,行业不同,满意度便不同,诸如:政府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银行系统等工作满意度就相对较高,此外,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三)大学生就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区结构的差异。大部分的大学生愿意留在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很难能长久的留住人才。其次,产业结构的差异。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不断增加,但缺少高端产业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岗位选择较狭窄。最后,职业选择的差异。大学毕业生“考碗族”与“低姿态”就业现象同时存在。使得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较为盲目被动。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原因

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国家需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然而,目前这部分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第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影响大学生就业。第二,就业机制不完善影响大学生就业。首先户籍制度限制了大学生平等的自主择业和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其次,人事制度改革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并不完善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第三,就业法律体系不完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因缺乏法律约束以致实效性不足。

(二)社会层面的原因

目前,社会层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实际就业市场中,存在着对大学生性别、学历等方面的歧视问题。其次,由于就业市场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因素,导致大学生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最后,就业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运行机制等就业服务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高校层面的原因

首先,近年来高校扩招规模加大,使得在培养过程中,大学生人才质量有所下降。其次,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类似专业较多,并且专业设置模式弹性比较小,一定程度上超出了社会容纳的范畴。最后,高校的就业指导不完善。

(四)个人层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就业观念难以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根深蒂固,大学生在现实的就业择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自我认知不足,就业目标模糊。其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大学生自身存在知识素质和思想素质不过硬的问题。最后,大学生缺乏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大学生就业以及将来的发展。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国家要首先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岗位,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国家还应该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平衡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吸引大学生到中西部和中小城市发展。其次,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并且加强就业保障制度。最后,加强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重点加强执行力度。

(二)完善社会的就业市场,形成和谐的就业秩序

首先,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一定程度上消除对大学生的歧视现象。社会在招聘大学生员工时,要兼顾大学生的整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用人方案。其次,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根据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合理规划正规且专业的中介机构,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更为高效的平台。

(三)深化高校的教育改革,推进和谐的人才机制

首先,全面推进高校的教学和课程改革。高校教学改革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要重新构建大学实践教学结构,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改革以真正发挥其教育评价功能。同时,高校课程改革要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要设置各学校特色专业、注重课程管理等。其次,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评选指标体系,更新培养规格。最后,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队伍建设。

(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实现和谐的就业愿景

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认知出发,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进行正确且全面的自我评价,改变所谓铁饭碗的就业观,真正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平台。其次,在正确观念树立之后,就要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实现更好的就业。

作者:文恺 韩英英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年持续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和全国高校扩招的影响,每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成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合理控制招生数量、规范招聘过程、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促进就业;策略研究

1909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最先提出就业力这个概念,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1]。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2]。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全国普通高校普遍扩招的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失业率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本研究对于大学生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由于国家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114万人,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猛增至749万人,整整增长了635万人,仅增长人数就是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近六倍。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至795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对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剧增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和往届未就业及失业大学生都急需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就业岗位的提供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就业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出现了以下问题。

1、各行业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强劲增长,虽然期间一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由此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但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第二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先污染,后治理”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打击;加之中国一直以零部件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优秀技术的支撑,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后劲严重不足。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国内生产总值(GDP)还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速度。伴随着各大企业大规模裁员,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为67.67万亿元,同比仅仅增长了6.9%,是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低迷期[3]。中国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宣布破产倒闭,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瞬间丧失,得以存活下来的企业也纷纷裁员以应对低迷的经济形势,这就使得毕业大学生就业更加雪上加霜。

2、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如图1可知: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为114万人;而2002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为145万人,比2001年整整多了31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200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比2003年又增长了68万人;之后十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虽然增长速度减缓,但是平均每年仍以44.7万人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更是达到749万人,是2001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的六倍还多;201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增长至795万人。如此庞大的毕业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了社会可供给的岗位需求,大大增加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3、招聘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

(1)就业信息流通不畅。招聘单位招聘信息的与大学生接收该招聘信息不同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想到某些单位工作却因找不到这些单位的招聘信息而苦恼;另一方面,招聘单位确实在各大网站上了招聘信息,但因无人问津而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我们可能认为有些知名单位在某些高校招聘会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但是放眼整个中国,这样的单位和高校是屈指可数的,就业信息流通不畅无疑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2)招聘单位招聘时存在不公平现象。我国每年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较多,所以各大招聘单位总是抱着宁缺毋滥的想法故意给毕业大学生设置各种障碍。他们在招聘时总是戴着“有色眼镜”,除了看高学历、好专业之外,还要求两到三年工作经验,而这对于普通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关心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发展潜力,甚至依据毕业大学生的相貌、性别、出身等来选人,这使得毕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屡屡受挫。

4、应届毕业大学生质量下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寒窗苦读十年,方有出头之日”。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的大学生在家长、老师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理念的灌输下从小埋头学习,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层层选拔,至少要经过12年时间才能考上大学,虽然大学扩招了,但是要和几百万考生同台竞争的情况下考上心仪的大学也绝非易事。如果考上了一所大学,只要学业成绩合格,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便可以悠然坐等毕业证书和学历证书了,因为学校关注的只是你的学业成绩,其它的基本上都不管。这与国外“轻进严出”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中国很多大学生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涯,高校“严进轻出”导致毕业大学生质量下降,使其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屡受挫折。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的原因

1、我国经济增长困难

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生产相对过剩问题突出。国内的煤炭、钢材产量远远高于社会需求,导致产品滞销是经济增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急剧上升,加之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迫使企业纷纷缩减投资经营成本;其三,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社会不稳定。由于整体经济下滑使我国经济增长困难,而经济的不景气使各大企业纷纷裁员以应对衰败的经济形势,这使得就业面临很大压力,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这些无疑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雪上加霜。

2、全国高校普遍扩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全国各大高校的普遍扩招,导致毕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从2001—2009年毕业大学生数量几乎呈直线增长趋势,不仅增长速度快,数量上更是整整增长了497万人,相当于2001年毕业大学生数量的四倍还多,从2009年开始,毕业大学生数量虽然增长速度减缓,但是平均每年仍以23万人的数量增长,2017年毕业大学生数量增长至795万人,庞大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可供给的岗位需求,加之往届大量未就业和失业大学生使得社会人力资源严重失衡,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而毕业大学生只是社会人力资源的一部分,还有数以万计的下岗工人、农民工、初中高中毕业生等等对那些屈指可数的工作岗位虎视眈眈,这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

3、招聘过程不规范

我国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毕业大学生,而招聘单位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因此,面对众多的求职大学生,招聘单位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门槛,他们总是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进行招聘工作,因为有岗位就必定会有人来求职。招聘单位对求职大学生的要求可以说是极为苛刻的:除了要看是否毕业于名校之外还要看专业是否对口;除了要求各种证书之外还要求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应聘毕业大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更过分的是很多招聘单位还要看应聘大学生的出身、性别、相貌,“地域歧视”和“性别歧视”极为严重,这给应聘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另外,招聘单位的招聘过程没有严格的程序,既不公开也不透明,招聘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选拔制度,导致招聘者主观性过强,缺乏客观依据,致使那些有才干、有发展潜力的应聘者遭到淘汰,这对毕业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4、高校教学管理建设滞后于学校发展规模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全国高校的普遍扩招,至2016年全国各大高校扩大招生数量至近八百万人,昔日的“精英教育”已成为如今的“大众教育”。虽然高校普遍扩招,但是其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并没有同比例增长,其建设远远落后于学校发展规模,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建设更加糟糕,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班级的学生;一个教室要坐五六十个学生;老师教课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宿舍卫生条件极为恶劣(通常要住八个人)等。如此庞大的生源却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匹配,致使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加之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不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导致毕业大学生质量的下降。

5、大学生自身职业期望过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再也不是计划经济下的稀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下的普遍人群。但是很多毕业大学生并没有认清这一点,仍然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并且在错误就业观念的指导下选择往往都是偏向大城市,而且对自己的职业收入抱有很高的期望。另外,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只是学会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锻炼,逐渐变得眼高手低,由于缺乏执行力而无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此外,毕业大学生因为不注意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使得他们综合素质较差,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

我国国民经济不景气,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三大产业比重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稳步发展,虽然近年所占比例有所减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占比重仍然太大;第二产业高速发展,并一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虽然2015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4],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过度依赖第二产业,随着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加深,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表现为后劲不足,甚至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为了解决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要着重发展交通运输、通讯设备、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以满足大学生就业所需条件;最后要重点发展以商业、旅游、餐饮、影视、服务等为主的可以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的行业,以吸纳更多毕业大学生就业,解决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合理控制招生数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全国高校的普遍扩招,导致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这也是造成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必须合理控制招生数量:一方面,高校应该取消多余的专业、合并相似的专业。有些专业市场需求或就业率极低,已经远远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应当及时取消;还有一些专业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是所修课程基本一样,这些都是可以合并的专业,取消多余的专业、合并相似的专业可以有效缩减招生数量。另一方面,高校在进行招生工作时应当结合市场需求。那些市场需求不大甚至趋于饱和的专业完全可以大规模缩减招生数量,那些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专业应当合理控制其招生数量,至于那些市场需求很大的专业也不应该盲目扩大其招生数量,要结合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其招生数量。通过合理控制招生数量能够有效缩减毕业大学生数量,从而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有效促进毕业大学生就业。

3、规范招聘过程

(1)招聘单位要“及时”招聘信息。所谓“及时”招聘信息,不仅要早,更要互动。要提前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工作岗位、工资待遇、企业文化等方面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校园招聘会”是经过少数知名招聘单位实践过的可以有效避免因招聘信息不流畅而给双方造成损失的问题,值得其他招聘单位借鉴和学习。(2)招聘单位要降低招聘要求。招聘单位在进行招聘工作时,所要求的招聘条件不能因为毕业大学生人数多或想招到人才而过于苛刻。要实事求是,依据岗位要求招聘人才而不是盲目地要求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因为工作经验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而人才一旦流失将给招聘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3)招聘单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招聘选拔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严格的招聘选拔制度,招聘单位能严格按照招聘制度选拔人才,最大限度地降低招聘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保持招聘工作的客观性。(4)招聘单位的招聘过程要公开透明。招聘单位在进行招聘工作时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招聘过程要公开透明,对于求职大学生要择优录取,不能因其出身、性别、相貌而有所差别。

4、加强高校教学管理

(1)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建设。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面对众多的大学生,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是加强教师团队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其教学质量,因为只有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和完善的教学资源建设才能保证毕业大学生的质量。(2)改革培养模式。面对众多的大学生,高校必须改革教学培养模式。在抓好学生各门功课的同时,多增加一些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3)革新办学理念。当下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可以提供的岗位需求,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改革落后的办学观念,要有竞争观念,树立市场意识,所设置的专业一定要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毕业大学生就业。(4)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重视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加强毕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通过专家访谈、座谈会、演讲等多种形式科学性、系统性地讲解就业工作,也可以请往届优秀毕业生重回母校,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分享他们的就业经验和就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以便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工作。

5、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伟大的领袖曾说过,“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同志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5]。由此可知,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做并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毕业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在校期间就应该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形成,经常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等。

6、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由此成为未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百万毕业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创新能力强,是最适合创业的人群。而当下缺乏政府的引导和财政支持是导致毕业大学生创业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发百万毕业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引导,鼓励毕业大学生创业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同时,建立和完善与创业相关的意外损失保障制度以解决毕业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真正正投入到创业之中。此外,毕业大学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实用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树立敬业态度,增强职业信心,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积蓄力量。

作者:白明乐 单位:辽宁大学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某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学历、专业以及个人能力均显著影响大学生能否就业,经济困难对于大学生就业与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却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除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就业情况;调查研究;LOGIT模型;对策建议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几乎每年都会出台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特别是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为10%-15%左右,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相比于普通学生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较少等原因导致其在就业方面面临更多的问题与障碍。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来源有限,大学期间家庭为其承担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其承载了更多的希望与期盼,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或帮助家庭脱贫。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工作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山东省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重点讨论了家庭经济困难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后,从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帮扶体系、拓宽就业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学校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主观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缺失或存在偏差,缺少兴趣特长,加之一定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要么仅仅关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么四处兼职打工赚取劳动报酬,忽略了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和社会交往,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以及实践创新等能力较差,而这些能力往往是企业在招聘时比较看重的。在择业观念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急于改变自身的现实状况,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不管工作如何以及适不适合自己先找一个再说;另一种是将就业意向仅仅定位于大城市、大企业和大机关的福利待遇高的岗位。前者造成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频繁转换工作,就业不稳定,后者则造成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二)客观方面。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供需矛盾的结果。供给方面,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数量逐年递增,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56万人,比2015年的149万人又增加了7万人,高校毕业生的逐年递增造成就业市场上供给过剩;需求方面,受我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影响,外贸和制造业等行业增长乏力,个别产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就业机会增加有限,加之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导致对于经济社会资源缺乏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需求愈发有限。与此同时,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成本上升等问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三、调查与数据

为了弄清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重点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5份,其中有效问卷298份,有效问卷率为85.14%。调查问卷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专业类别、个人能力以及就业状况等方面的问题,覆盖较为全面,能够比较综合反映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如表1所示,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较为均等,在统计分析时,可以比较好地反映性别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被调查者中有18%的同学家庭经济贫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属于较富裕和一般情况的占74%,仅有8%的被调查者其家庭富裕或富裕并有一定社会地位,这说明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寻找合适的职位,依靠家庭的社会关系寻找工作的同学仅占少数。简单起见,分析时我们将被调查者家庭情况分成两类,即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专业分布方面,由于该校是政法财经类院校,因此,法律专业的被调查者占到调查总数的41%,经济类专业的被调查者占到了40%,其他专业的被调查者总和仅仅占19%。简单起见,分析时我们将被调查者专业情况分成两类,即法学类专业和非法学类专业。关于被调查者的个人能力,我们统计了他们入学时的高考成绩和职业能力。其中,高考成绩代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在高考阶段,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高考成绩基本上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被调查者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利用该校针对毕业生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表进行调查并进行计算,计算得出被调查者的职业能力平均得分为75.6(满分100分)。职业能力得分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该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实践实训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该校为本科院校,学生更关心考研、考公务员和出国留学等事情,对于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关于就业状况,被调查者中就业(包括直接就业、升学和出国)的人数为195人,占65%,未就业的人数为103,占35%。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统计性描述

被解释变量我们选择就业与否,解释变量为被调查者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困难赋值为1,不困难赋值为0,控制变量我们分别选择性别、学历、专业类别、高考成绩和职业能力五个变量。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2所示。

(二)模型选择与实证结果

因变量为就业和未就业,是典型的二值选择变量,因此比较适合使用二值选择模型。典型的二值选择模型有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由于逻辑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有解析表达式而标准正态分布没有,故计算Logit模型通常比Probit模型更为方便,因此选择Logit模型,同时列出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作为对比。第一,性别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性别对于就业与否的影响程度较大,其系数为1.576,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这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普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女大学生就业踏入职场后,在平稳一段时间后,婚嫁是正常现象,由此而产生的婚假、产假等各种假期以及各种补贴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不仅如此,绝大多数男性比女性的抗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强。第二,学历及专业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学历对于就业的影响较明显,其系数为-0.835,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这说明专科生的就业情况要比本科生差。这是因为学历是关于学生素质比较好的一个反映,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岗位要求的设定大多限于本科。专业类别的系数为-0.732,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说明专业对于就业与否的影响非常显著,法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差于非法学类专业。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学专业就业面相对来说较窄,实践和职业资格的要求较高,就业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于经济类等人才的需要较多,就业相对较为容易。第三,个人能力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高考成绩的系数为0.351,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究其原因,高考成绩越优秀的学生,一般资质越好,其潜在的学习能力也越强,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历练,各种能力提升会更加明显。职业能力的系数为0.651,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职业能力对就业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职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胜任各项工作的基础,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均十分看重。第四,家庭经济贫困对于大学生就业与否并没有太大影响。家庭情况的系数为-0.719,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对于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明显。结合表2的数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情况的均值为0.730,大于不困难学生的0.637,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反而好于非贫困学生。究其原因应该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愿望更加强烈,家庭状况不允许他们继续学习或毕业后慢慢寻找工作。对调查问卷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层次相对较低:被调查者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54人,就业的有40人,占到总人数的74%,其中,有33人进入中小型民营企业,占82.5%,有2人进入国有企业或银行,有2人考上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有2人考上研究生,分别各占5%,有1人进入外资企业,占2.5%,出国留学的人数为0。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学生的70.9%,而其他就业方向的比例均远低于非贫困学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包括活动经费不足、社会资源缺乏、家庭负担较重等,加上普遍存在的心理自卑问题,使得他们在寻找和选择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出国留学均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就业选择。

五、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不容回避的问题,涉及到学生、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除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完善教学体系,提升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的立身之本,也是用人单位招聘时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未来的工作岗位对于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除了安排各种专业和实践课程外,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打造“课、证、赛、岗”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校在考证、参赛以及实习环节应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帮扶,切实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有针对性的帮扶,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学校除了在学习期间通过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以及奖学金等方式进行常规性帮扶外,还要在毕业期间建立有针对性的帮扶机制。一是要成立就业心理辅导中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消极情绪,给予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疏导,使他们能信心满满地参与到就业竞争中去;二是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专项援助基金。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路费和住宿费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各种就业机会;三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计划。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考研辅导、事业单位公务员笔面试培训以及出国留学辅导课程的学费减免和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输在就业道路的“起跑线”上。

(三)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拓展就业渠道

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包括建立就业信息网站搜集并及时各种就业政策和信息,积极组织企业宣讲会和招聘会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校应优先推荐其中的优秀学生到相关企业任职,同时重点宣传“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入伍”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作者:刘涛 高健 单位: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扩大招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传统观念的制约、毕业生自身条件的制约、社会环境的制约、高等农业院校自身条件的制约、用人单位的制约五方面阐述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接着,分别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毕业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规范大学生校园就业市场、加强创业方面的宣传与引导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自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扩大招生人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扩招政策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失衡,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都面临着激烈地竞争,其中,高等农业院校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因此,无论从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的角度,解决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

1现状及特点

1.1就业方式多样化

随着各种媒体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业的方向越来越广阔,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来说,其就业环境将会越来越宽松,就业方式也将日趋多样化。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应聘、出国等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式。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来说,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基层就业、西部计划、应征入伍在近几年也成为特色的就业方式。

1.2就业观念发生转变

大学生就业观念由传统的等待分配转变为自发的寻求就业机会[2]。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增强,开始通过多种渠道推销自己,实现自主择业、自主就业。转变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使其能够在就业空间和就业领域上实现一定的飞跃。

1.3就业形势严峻

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持续上升,加之传统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吸纳能力低,从横向来说,毕业生挤占岗位的现象将是一个较强的趋势;从纵向来说,名牌高校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将格外激烈[3]。这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将使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成本和时间将扩大和延长。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就业体制不完善

大学生要真正实现就业,手续十分繁琐。目前,过度的审批程序和部分人事管理制度也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一些单位用人指标不足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这些都威胁着就业环境的稳定,与就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相悖。

2.2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主见和理性的思考,致使其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一些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后,满足于当前的安逸生活,缺乏危机意识,对将来的就业采取不积极的态度,就业意识不强,对未来的就业没有规划、毫无准备,这加剧了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2)一些学生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之后,自视甚高,自信心膨胀,对自己未来的就业盲目乐观,追求收入高、工作轻松的工作,比如现在的“公务员热”“选调生热”等,但是当真正步入社会的那一刻,往往事与愿违。这些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使大学生毕业后陷入就业难的局面,对整个大学生就业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4]。

2.3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就业信息不全面的现象。(1)用人单位传达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大学生,另外有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对非本地区的毕业生采取不予招聘的行为,造成不正当的竞争现象。(2)社会上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换相对不足,供需信息渠道不通畅,致使部分毕业生没能及时地了解就业信息,错过就业机会。

2.4就业结构不平衡

不同地区发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如中国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发展缓慢,这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入东部。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本可以回农村实现基层就业。但如今城乡发展差异大,将来回城市的成本高、可能性小,所以,很多毕业生即使在城市里没有找到工作,也不愿意回农村。这些就业结构不平衡的情况是造成就业难的潜在因素。

3高等农业院校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3.1传统观念的制约

在传统观念里,大多数人认为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简单的农业技术人员,与理想中的工作、职业完全不同。因此,多数人对学校和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信心不足。此外,由于对农业院校的“歧视”,高考生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农业院校,同时这部分学生基础往往不是很好,这就加剧了农业院校就业困难的状况。

3.2毕业生自身条件的制约

相对于非农业院校来说,大多数农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比较松,加之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很好的自制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部分大学生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不学无术”,真正的专业能力没有提高,没有符合社会的就业要求,无法实现就业。

3.3社会环境的制约

社会环境的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1)虽然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国家的财政支出用于农业的比例相对较小,农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着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造成高等农业院校就业率低于其他院校的重要原因。(2)国家高校管理政策中有“211”院校、“985”院校等多种层次,加上社会对农业院校的歧视,高等农业院校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言而喻。

3.4高等农业院校自身条件的制约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由于农业院校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院校竞争之间并没有优势,而且大部分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上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特色,这使得农业院校只拥有很小的生存发展空间。

3.5用人单位的制约

由于国家政策倾向于二、三产业的发展,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也是与二、三产业相关的,使得农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窄。在市县以下的基层单位,他们是需要农业方面的人才,但因为机构精简,招人指标有限,而且要通过各种公务员、选调生等考试,特别是财政上的困难,不允许他们招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4高等农业院校就业的解决对策

4.1开展就业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高等农业院校可以提供与就业有关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在大一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引导大家开始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初步认识到制定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创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三时开展就业指导课,讲述一些大学生就业方式、面试技巧、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就业,这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积极的作用。

4.2加强创业方面的宣传与引导

在如今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部分人已通过创业很好地实现就业,但是由于关于创业方面相关的教育并没有普及,导致“想创业不敢创业”“不知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创业方面的讲座,加强创业方面的宣传,根据自身的特点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在农村创业,科教兴农、服务“三农”,同时很好地实现就业。例如,湖南农业大学的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给大学生免费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一个经验积累的过渡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同时,还通过现场和网络同步招聘的形式,为择业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为有创业意向大学生提供初创企业人事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金牌导师指导和创业富民专项资金扶持等服务项目。

4.3拓宽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机会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这是由农业院校的专业性质、农业院校生源特点及农村需要的人才特点等多种因素决定的[5]。要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参加西部计划等,大力畅通西部、基层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到学校招聘的渠道,拓宽就业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4规范大学生校园就业市场

高校或校际间的招聘会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集中招聘和应聘,从人数到时间都显得非常集中,这就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一般的人才市场的不同之处[6]。所以,高校在选择或者联系招聘单位的时候,要审核招聘单位的资格、信息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市场。例如,湖南农业大学的“招聘活动月”活动,每次有100余家企业进行预约,每天有3~5场招聘会,学校经过筛选之后,给大学生提供规范、可靠的就业市场[7]。

4.5毕业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必然使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过程中打破传统,树立新的就业观,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就业。此外,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还应当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自己就业的竞争力。

作者:江喆 唐志博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已不可挡。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显得越发的重要。但日趋市场化的择业就业机制给高校和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命运。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被拒之门外,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让在校女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梳理正确的就业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就业;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观

一、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女大学生数量也在稳步增加。如果说三十年前女大学生是学院里的点缀,是才女的象征,那么三十年后的今天,女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里重要的一部分,早在2009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人数就占总就业人数的48%[1]。在这个庞大的就业团体中,女大学生就业处于略势,而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用人单位往往给出各种理由拒绝招收女大学生,在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显示,91.9%倍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其中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到偏见的比例最高[2]。因此,准确把握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及主要困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为高校教育及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理工科女生就业困难的成因

1.社会因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男权占据主导地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传统的性别观念及教育方式仍对女性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造成不少女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的自卑心理,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经常处于略势。其次,招收理工科学生的用人单位,希望应聘者具备充沛的体力、一定的抗压能力以及能适应经常外出的情况,而女性往往被定义为情绪化、微弱的、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就缩小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最后,由于现有的就业政策和法规还未完善,劳动市场监管不严,无法给女大学生创造相对公平的就业应聘渠道,加剧了女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2.个体因素

在生理差异上,因为女性要生育,抚养孩子等,无法连续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甚至会给用人单位带来额外的负担,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女性。其次是在就业观念方面,理工科女大学生再就业方面有时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有求稳惧苦,有的理工科女大学力求找与专业相关的文职工作,又觉得无发展潜力或无法胜任。然而有些学生对自身专业符合职业要求太高,认为这些文职只适合文科女生,自己的专业完全没有发挥。这些就业心理进一步缩小了理工科女大学就业的范围,造成就业困难。

3.学校因素

由于高校扩招,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人数的增加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理工科对体力和耐力的要求,学院方面也缺乏对理工科女生的相应指导,就业指导中心对理工科女生的工作指引力度不够完善,没有针对年理工科女生就业特点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技巧培训。

三、解决的对策

1.法律保障

制定完善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动市场的监管,消除劳动市场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建立合理的、公平的就业机制,运行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平等就业的权益,特别是理工科用人单位应该减轻对性别的待遇差异[3]。最后,应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生育保障制度,分担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是所需的“自然附着成本”,减少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利。

2.职业定位

对于理工科女大学生来说,理性定位职业类型、不跟风,显得尤为重要。不赶“热”是保证理工科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因素。理工科专业由于其对口职业工作性质的要求,要求女性职业人员少,因而该类女大学生在对口专业的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盲从社会热门职业,将会面临继续不能就业的打击。其实非专业人员与专业竞争同一职位,也势必导致较高的失业率。因此,建议理工科女大学可以先就业,再择也,以避免劳动闲置。

3.加强能力培养

这里所说的能力培养既包括业务能力,也包括独立生活能力。如果女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弱男生,那么理工科女大学将继续面临就业难题。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理工科女大学生的独立问题,让她们独立面对一些问题,以磨炼她们的意志、提升其独自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给理工科女大学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加大教学投入;对即将毕业的理工科女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应聘技巧培训及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其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

作者:冉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