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5 03:2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为了解创新创业计划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作用,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得样本数据,详细分析了创新创业计划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十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对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覆盖面,让更多学生受益。
关键词:创新创业项目;能力培养;影响;防灾科技学院
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递增,而社会提供的职位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传统上仍以“吃皇粮”、“铁饭碗”作为就业出路,就业观念陈旧[1]。但根本上还是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尤其是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太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各高校针对此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制定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以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2-5]。为此,教育部于2012年专门出台文件(教高函〔2012〕5号)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早在2008年,防灾科技学院就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于当年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专门拨出经费支持,之后每年申报一次,2012年后合并到教育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到2013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已有9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完成(其中有73个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学生已毕业参加工作),有近500名学生参与,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力。但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究竟有多大影响?对哪些能力影响较大?目前没有确切的答案。本文通过对防灾科技学院已参加工作的73名项目负责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希望回答上述问题。管中窥豹,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问卷样本设计
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作者多年的企业工作和高校工作经历,大学生应具备十种基本能力[1]。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对能力培养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专门分析和研究,认为应具备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论文及报告写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等,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见表格1。
二、样本数据采集
截至2013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已完成共9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近500名学生参与,其中有73项的项目负责学生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以此作为研究样本,通过E-mail或者QQ方式,共发放问卷73份,收回有效问卷69份,回收率达到94.5%。这些反馈问卷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三、数据分析
从反馈问卷看,回答“很大提高”和“有提高”占绝大多数,其中有50.4%的学生回答“有提高”,有46.6%学生回答“很大提高”,二者之和为97%,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各种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对各种能力的回答分别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后,大学生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提高;而写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大部分有很大提高;而在组织和管理能力方面,均有8%的同学回答没有提高,反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方面缺少培养,这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四、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为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训练机会,既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大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也是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有益尝试。从防灾科技学院已完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调查反馈情况可以看出,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在所列出的十种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高,这反映出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覆盖面较低,仅有一小部分同学有机会参与,并且所申报项目存在质量不高、实用性差等缺点。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增加创新创业计划的覆盖面,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2.强化对申报项目的审查,尤其在项目理论性、实用性等方面应有新意,确保项目质量。
3.鼓励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李忠(1966-),男,山东诸城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摘要: 将高职创新创业项目的现状和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相结合,高职教育需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如何提高学生自我创新创业的意识,利用校内外各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及政策,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社会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理念,但实际上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引导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尊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加上学生自身的经验缺乏,学校教育的限制性,多方面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因受到经验缺乏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仅仅是应付学校的学分规定或者活动要求而进行规定的创新创业项目。
一是缺乏观念。许多在校生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自己却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参与实践的动力,加上受到传统就业观的影响,创新创业观少之又少。二是缺乏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各种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有困难就停止。三是缺乏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创业的实践能力。大家都说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就更需要我们教育的指导,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另外,大学生们普遍缺乏把理想变为现实的综合能力,缺少不怕困难、屡败屡战、勇于实践和敢于实践的精神。
2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普遍比较单一,多以讲座形式进行,近几年加入了《就业指导》、《创办你的企业(SYB)》课程,也仅仅是选修课程,对于创新创业技能并没有系统性的教育和培训,创新创业课程也未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许多专业学生混杂在一起完成课程的学习,专业特色缺乏。更缺乏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高校在补充师资力量时过于追求高学历过于强调新教师的职称和科研能力。大多数教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缺乏,更缺乏企业管理实战经历和创新创业的体验,讲课只能纸上谈兵,无法使学生从创新创业课程中真正获得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几乎为零。
3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首先,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者应着眼于培养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正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观念,创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教育观。由于知识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更要渗透到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将穿透他们整个社会活动中。必须树立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养成他们创新创业的自觉性。
其次,培养一支创新创业型的教师队伍。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进行学习。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主导。
第三,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比重,使学生依托专业,着眼于强综合性的学科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比例,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学校应与公司企业联合,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社会能工巧匠,带领学生做实践性的社会认知活动。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让学生进一步切近社会,同时也可以锻炼、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各种“创新创业协会”,将兴趣爱好一样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让他们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最后,学校要积极创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适宜的教育模式总是可以培养出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就是这样的。其实,其他方面如政府政策、社会舆论、以及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如何真正做到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还需要我们政府和教育者多思考。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以“新价值”二手书籍与用品代卖平台项目为例,介绍项目的建设内容、项目特色及实施结果,总结了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收获,认为这一项目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学习热情。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综合素质;收获
大学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体功能,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充分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育部2007年起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借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新创业项目来源
大学是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为学生毕业后服务社会积累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近年来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支持措施,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因此很难在毕业后短期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为了积累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期间应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来源主要有三类。
1、教育部推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创业项目不仅会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和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
2、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一些校级学生创新项目,可分为重点项目和普通项目来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验研究,尤其支持行业特点明显,转化能力强的项目,项目产品市场化,实现以项目推出产品市场化,以产品保障项目进一步完善。
3、企业设立的科研项目
企业针对生产经营过程出现的产品需求、技术难题、经营困境等具体问题,联合高校设立科研项目。一方面收集到了一些创意性很好的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另一方面起到了宣传企业的作用。
二、“新价值”二手书籍与用品代卖平台项目的建设内容
笔者2012年申请立项了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新价值”二手书籍与用品代卖平台,项目成员主要由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组成。近年来国家提倡环保、绿色经济,秉着“服务学生,低碳校园,奉献社会”方针,旨在最大限度对在校大学生闲置二手书籍与用品进行循环利用,方便学生,同时建设低碳环保校园的共享性服务平台。
1、项目主营业务
项目将建立网络和实体两个平台,废品代售和寻找货源两个方向,主营二手书籍与用品的代售代买和出租两项业务,兼营物品寄存和后期捐赠,主攻二手书籍市场,并以专业化的视角将其分类管理,从而达到创办初衷,兼顾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
(1)代售业务。与闲置物品物主联系,对物品进行估价,与物主确定物品交易价格区间,达成物品保管代卖协议。将收集物品统一保存,按照使用价值分类存放。具体分为:二手书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类别。其中,将二手书籍具体分为:各专业各学科教辅书籍;英语等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各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书籍;优秀学生学习笔记;课外阅读书籍等多个针对性专区。同时对包含笔记重点等附加值的书籍进行特殊标记,适当调高估价。在网络交易信息平台于实体店面中交易信息,卖出物品,获得代卖提成。
(2)出租业务。对非专业书籍,及其他二手购买价值不大的物品,进行情况分析,将适于出租的物品分类存放。在信息交易平台上相关信息,完成出租,获得佣金。若存在物主不愿出租的现象,可预期进行协商,低价买进,进行出租。
(3)后期捐赠。定期清查库存,将长期未卖出物品统一存放,与物主联系,提出捐赠意见,征求物主意见,将物品捐入慈善机构和附近贫困地区,如遇物主不愿捐赠的,将物品低价买入进行捐赠,或归还物主。
2、项目特色
(1)针对大一新生与大四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服务。大一新生“省钱省事入学快车”、毕业生“一站式旧物安置安心离校平台”等特色板块。
(2)建立“安心回家”假期寄存服务专区,对假期寄存物品进行统一管理。
(3)建立“城乡校园手拉手”互助版块,将长期无人购买物品,或有捐赠意向物品统一捐赠。
3、项目运行效果
项目平台搭建后,二手资料信息,一个月内需求信息46条,销售信息62条,成交35笔,取得135元的佣金。试运行期间,信息界面较为美观,交易信息平台运行正常,基本功能能保证项目实施。
三、创新项目实施的收获
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新价值”二手书籍与用品代卖平台项目,从选题、可行性论证、资料收集、二手资料收集、平台试运行,项目成员全面感受了创业流程,将以前所学的分散的知识有机融合到实际项目,打破了课程的限制,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大综合。学生在实践中训练灵活性思维、求异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开发思维的灵活性、精确性、敏捷性及变通性,激活了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分工协作,统筹兼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从而克服自身毅力不足而可能半途而废的缺陷,在共同商讨下得到一个一致认可的可行性解决办法。团队成员有效沟通,使整个团队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运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完成项目建设。
3、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来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模糊,知识原理停留在书本上,一些概念结论感觉比较抽象,缺少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在推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动脑筋,查阅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搭建交易平台,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所涉及的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创业积累经验。
四、结语
大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开阔了思维,增强了参加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的适应工作环境提供了条件。
【作者简介】
冉淼儿(1993-)女,防灾科技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黄 敏(1978-)女,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教育与实践.
摘要:为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日益蓬勃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水平,我们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全过程进行关键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WEB系统。相信该项目的开展对于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兄弟院校类似系统的开发也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创新创业项目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及我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撑力度越来越大,学生参与热情迅速高涨,此类科创项目的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积极面对着这种局面,提高管理效率,同部分兄弟院校[1-4]一样,我校近年来在校院两个层面一直努力探索建立良好有效的人事、财务和项目管理制度,并开展了部分管理研究工作[5,6]。然而,由于目前各学院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一般采用传统电子表格进行分散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不高且容易导致诸如隔年重复申请项目难以排查、申请书总体质量不高、已结题项目成果共享不足、项目开展过程管理不严导致验收质量难以控制等弊端。
本文旨在针对如上弊端,面对院校两级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人员、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全过程进行关键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WEB数据库系统技术的使用,研究开发一套适用于本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系统。
相信该项目的开展对于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本系统多年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开展数据挖据工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分析和管理也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1 系统基本定位
采用WEB和数据库技术定制一套用于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系统,该系统需要覆盖项目建设期间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全流程,并且能够考虑到该流程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
从功能角度看,本系统应该包含两个子系统:项目信息展示子系统和在线项目管理子系统。此外,作为整个系统的支撑模块,应该包含一个角色管理子系统。下面,对三个子系统的需求进行分别介绍。
2 信息展示子系统
信息展示子系统主要是用于展示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相关的条例文件和通知公告、申请表格下载、已立项或已结项项目的内容及研究成果、导师信息等。
本子系统所有页面均具备多属性排序浏览和多关键词检索功能,其中已立项或结项项目的内容及研究成果和导师信息展示页面应具备汇总报表功能。
默认条件下,本系统所有访客不需要注册均可以浏览信息展示子系统。
2.1 相关条例、文件展示页面内容
(1)通知供稿信息;
(2)管理条例展示;
(3)申请表,中期检查表,项目变更表等文件下载;
2.2 已立项或已结项项目的内容及研究成果展示页面
(1)基本信息展示:标题,关键词,导师,学生(学院,学号,专业,班级);
(2)项目简介:以上基本信息+摘要+荣誉+成果(软件、专利、论文等);
(3)项目研究报告:需要学院用户和教务处管理用户设定其保密级别,并以此决定该条目访问权限,保密级别具体条目需同教务处商榷决定;该研究报告应以本系统加密后的pdf格式文本给出;教务处管理用户应有权限和入口设定和修改加密密文;
(4)为学院管理用户、教务处管理用户和主管副校长用户提供所有项目的汇总报表分析;
2.3 导师信息展示页面(对所有访客开放)
(1)显示内容:姓名、所属学院、研究专长、以往指导项目(基本表中仅显示项目标题,但同时提供该标题到项目简介页面的链接)、邮箱、办公电话、办公地址;
(2)按学院、研究专长进行分类汇总和检索(面向全校);通过按照关键词在以往指导项目中进行全文检索实现对导师的检索;
3 在线项目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要求系统严格限制各类用户按照事务顺序进行操作,同时,对部分可能出现的违规操作或错误自动进行提醒并阻止。整个项目运行周期流程图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整个流程共包含四个主要环节:①项目立项申请;②中期考核申请;③结项申请;④过程管理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而最后一个环节从项目正式立项到结项一直存在。此外,前三个环节的流程基本相似,下面对这四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过程中对前三个环节统一进行。
3.1 项目立项申请、中期考核申请、结项申请
这三个环节的通用流程图如(图2)。
项目申请、中期考核和结项考核三个环节中均分别包含7个基本步骤,在图中分别用序号表示其顺序。除了这7个基本步骤外,每个用户在三个环节过程中均可以查询申请表单的处理状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环节开始之前,应该由教务处管理员开放该环节也就是允许项目负责人进入系统填写申请表,并设置流程图第5个步骤的时间节点;学院管理员设置第二个、第四个步骤的时间节点。一旦超过该时间节点,系统不再接受所涉用户进行操作。
下面对这7个基本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1)在线编辑提交申请表单:本步骤针对本校全体在校学生开放,在项目申请、中期考核和结项考核三个环节中,该步骤唯一的区别是提交的表单不同(另附)。本步骤中需要注意:①研究内容部分支持图文混排及文本格式编辑;②系统根据经费明细自动计算总额;③根据项目负责人提交的信息自动生成word/pdf两种格式的文档总表,供项目负责人预览;④提供“暂存”、“提交”、“取消”功能;“暂存”后项目负责人仍然可以继续修改,但是“提交”后则不能进行修改;⑤可以添加附件文本材料;⑥每个新增项目一旦进入“暂存”或“提交”环节,即拥有唯一流水号;该流水号的位数设置应考虑到系统长远应用,避免多年以后不够用;⑦应实时更新显示表单审核状态,本步骤提交后的表单审核状态显示为“指导教师审核中”;
(2)一审及修改申请表:①本步骤针对第一个步骤所“提交”申请表中指定的指导教师开放,并且只在第一个步骤“提交”后才开放。②本步骤中,指导教师可以对项目内容进行修改,也可以给予“通过”或“不通过”处理。如果“不通过”,则返回上一步骤,项目负责人可以重新修改表单进行“提交”。这两个步骤一直循环,直到指导教师给予“通过”处理。③指导教师应该能够实时查看表单后续审核状态。④本步骤“通过”后,申请表单审核状态显示为“学院预审核中”;⑤如果本次申请属于中期考核、项目变更或项目结项申请,指导教师用户应有权在线查阅本项目的工作记录;
(3)二审申请表:①在第二个步骤进行“通过”处理后的申请表单开放给学院管理员用户在本环节对申请单进行审核。②本步骤不提供表单修改功能,仅提供“通过”或“不通过”功能,同一申请表单的“通过”或“不通过”属性可以有学院管理员用户进行修改;③如果学院管理员用户给予“不通过”处理,系统应提供“不通过理由”及“处理意见”录入入口;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有权限浏览所涉项目的这些信息;④本步骤应该专门为学院管理员用户提供“开启专家评议”的按钮,该按钮被按下后,已“通过”申请表单审核状态显示为“学院专家审核中”,其他申请表单审核状态显示为“学院预审不通过”;⑤是否可以根据标题和摘要提供在审项目和以往项目的相似性检索?⑥如果本次申请属于中期考核、项目变更或项目结项申请,学院管理员用户应有权在线查阅本项目的工作记录;
(4)三审申请表:①在学院管理员用户“开启专家评议”后,本步骤对专家评委用户显示全部上一步骤中“已通过”的表单。专家评委用户的数量及姓名由学院管理员用户预先指定;②专家评委用户根据系统给出的评分表单进行评分,评分表单应由“申请表内容”和“评分明细表”组成;③评分表单内容提供“暂存”、“提交”、“取消”功能;“暂存”后仍然可以继续修改,但是“提交”后则不能进行修改; ④评分表单“提交”后,本步骤结束,进入下一步骤;⑤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可以浏览各专家评委用户提供的评分表,但是不能浏览填写该评分表的专家评委用户身份;⑥专家评委“提交”评分表后,系统需要为学院管理用户提供项目评分表汇总表单(每个项目均需要包含项目流水号、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负责人所在专业班级、项目名称、专家评委姓名、专家各自的总评成绩及详细评分表链接、专家评分总和等基本属性,并且能够分别根据各属性进行排序、筛选、汇总),同时,申请表单审核状态显示为“学院领导审核中”⑦专家评委用户一直可浏览本人“暂存”或“提交”过的项目的评分表,但是不能浏览其它专家评委用户的评分表;⑧如果本次申请属于中期考核、项目变更或项目结项申请,专家评委用户应有权在线查阅本项目的工作记录;
(5)四审申请表:①专家评委“提交”评分表后,本步骤为学院管理用户对所有项目提供“通过”或“不通过”功能;②如果学院管理员用户给予“不通过”处理,系统应提供“不通过理由”及“处理意见”录入入口;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有权限浏览所涉项目的这些信息;③本步骤结束后,已“通过”申请表单审核状态显示为“教务处审核中”;“不通过”项目申请表单审核状态显示为“学院审核不通过”; ④如果本次申请属于中期考核、项目变更或项目结项申请,学院管理员用户应有权在线查阅本项目的工作记录;
(6)终审申请表:①本步骤为教务处管理用户提供全部申请表单的汇总表单,该汇总表单中应包含项目流水号、项目负责人所属学院、所在专业班级、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名称、项目当前审核状态,并且提供根据各属性进行排序、筛选、汇总生成表单的功能;②教务处管理用户应该能够在醒目的位置进行各学院总体审核进度(一共多少个申请项目,有多少个已经完成学院审核,还有多少没有完成)的查询;③教务处管理用户根据学院管理用户对项目的审核结果进行“准予立项”、“不予立项”、“中期考核通过”、“中期考核不通过”、“准予结项”和“不予结项”处理;该处理模块应提供申请表批量处理和单独处理的功能。④教务处管理用户根据终审结果提出项目财务账号处理意见(包括:开设账号、冻结账号、撤消账号等);⑤全部项目都经过终审处理后,系统自动为“财务处管理员”发送手机短信和Email通知,通知其对全部项目进行财务账户的处理;⑥如果本次申请属于中期考核、项目变更或项目结项申请,教务处管理员用户应有权在线查阅本项目的工作记录;
(7)财务账号管理:由财务处管理用户根据有关规定和教务处对各项目的终审意见对全部项目进行财务账号处理,并且由系统自动为“教务处管理员”发送手机短信和Email通知。
3.2 过程管理环节
过程管理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项目进展信息记录:①项目被批准立项后,项目组需要立即组织开题,并按照工作进度展开工作;②由项目负责人在系统中以工作日历的形式录入工作记录,该工作记录将作为中期考核、项目结项的材料;③该记录信息应开放给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学院管理员用户、教务处管理员用户以及审核期间的专家评委用户浏览;④该信息记录表应该能由系统自动导出Excel文件;
(2)项目变更申请:①从项目立项到结项整个期间,项目负责人均可以在线提起项目变更申请;②项目变更申请包括项目标题、团队成员、指导教师、项目开展进度、项目是否中止等(详见附表);③项目变更流程同前边项目立项、中期考核和结项申请流程一致;
(3)财务动态信息:①从项目立项到结项期间,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学院管理用户、教务处管理员用户、财务处管理员用户都可以随时查看所涉项目的财务动态明细信息;②根据项目开展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务处、财务处有权对项目帐号进行相关处理;
4 角色系统(角色:权限)
(1)普通用户:信息展示模块资料浏览;
(2)学生用户:信息展示模块资料浏览、在线编辑提交项目申请及申请状态跟踪查询、项目立项后经费明细查询、项目开题及进展信息登记、项目更改申请及申请状态跟踪查询、中期考核申请及考核状态跟踪查询、结项申请及结项状态跟踪查询;
(3)导师用户:信息展示模块资料浏览、所指导项目在申请过程中的审核及后续审核状态查询、项目立项后经费明细查询、项目更改申请审核及申请状态跟踪查询、中期考核申请审核及考核状态跟踪查询、结项申请审核及结项状态跟踪查询;
(4)专家评委用户:信息展示模块资料浏览;项目申请、中期考核、结项过程中对所需评审项目的全部详细信息浏览及评分;
(5)学院管理员用户:信息展示模块资料浏览;信息展示模块中本学院信息录入及修改;学生项目申请资格审核;学院项目申请、中期考核、结项答辩专家评委资格发放;所属学院在申请项目明细内容及申请状态跟踪查询、专家评委打分完毕后的审核;项目立项后经费明细查询、项目开题及进展信息查询、项目更改申请的审核、中期考核状态跟踪查询及学院级审核、项目结项状态跟踪查询及学院级审核;
(6)教务处管理员用户:信息展示模块资料浏览;信息展示模块信息录入及修改;在申请项目明细内容、申请状态跟踪查询以及学院审核后的最终审核(确认立项或退回学院处理);项目立项后经费明细查询、项目开题及进展信息查询、项目更改申请的审核、中期考核状态跟踪查询及最终审核、项目结项状态跟踪查询及最终审核;历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分类统计汇总报表浏览;
(7)财务处管理员用户:信息展示模块资料浏览;为本期通过教务处管理用户立项审核的学生设定财务账户;对已被教务处管理用户审核确认未通过中期考核或结项考核或者需要延期的财务账号进行冻结、恢复或者撤消财务账号处理。
5 讨论
本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和web技术的优势实现了科研项目管理的自动化,既可以突破部分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方式的缺陷,又能为之后的数据挖掘提供信息基础,是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工作中可以尝试广泛推行的一个方案。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许多领域之中,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强调基于多角度思考的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与思维导图支持的发散性思维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本研究基于这种契合性,分析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价值,据此对思维导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应用能力、渐进调整完善、避免滥用导图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创新创业;发散思维
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思维地图、心智图或脑图,由英国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19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以可视化化方式来表达发散性(放射性)思维的工具。它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中央图形上,分支由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线上的关键词构成,各分支通过连接形成一个节点结构[1]。思维导图作为一个组织资源和管理项目的方法,可从优秀分枝派生出各种关联的想法和信息,类似人脑的放射性思维联想状态。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左脑主要控制语言、行动、分析和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主要控制人的想象、思想、创造力等抽象能力[2]。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以视觉化方式将文字、图形、层次、维度、空间等统一起来,让左右脑同时运作,发挥大脑的整体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思维导图可以用于信息呈现、会议、报告或演讲、决策分析、问题解决、项目管理等。在教育领域,西方的许多国家把思维导图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在做思维导图方面的培训,基于思维导图优化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正持续推进。相关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在促进科学思维建构[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4],优化教学方法[5],创新教学模式[6],以及改善认知结构、提升学习成效等方面[7],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相关研究和实践有待深入推进。
2 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价值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要求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给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接触工程实践、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是影响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的关键。创新思维是一个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8]。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要求参与者集思广义,共同研究和探索,激发参与者的发散性思维。如果能将发散性思维模式合理运用,对于项目和学生本身能力的提高都将带来积极影响。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9-11]。思维导图的功能特性正好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要求,二者之间存在很强的契合性,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思维导图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
2.1 全面把握项目进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之初,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把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描绘出来。这样,每个项目参与者都能够构建出一幅关于项目的“全景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由于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各级主题展开,所以会始终聚焦于项目本身,这有助于提高项目设计的科学性。项目参与者通过浏览思维导图,便可以把握项目总体框架和过程环节,这有助于提高下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效率。例如,可以以“某某创新课题”为中心关键词,以“概述”、“流程”、“材料”、“成果”等作为一级分支的关键词,再以各个一级分支为原点,画出二级分支。以“流程”为出发点,画出“形成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二级分支,依次类推。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各个分支,各个分支上可以标注和主题相关的图形。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每个参与者都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项目进程。
2.2 促进人与信息有效连接
传统记笔记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记事顺序或层次顺序等向前推演,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直线方式,其间缺乏视觉节奏、色彩、图像、维度、空间感、联想等元素,难以呈现真实事物间的立体联系。思维导图实现了上述元素的整合,可以呈现事物间联系的立体属性。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中节点关系的建立与推演,在信息分析、方案创新、对问题解决的头脑风暴等方面发挥联系和促进作用。例如,思维导图可以在一个旧的分支上派生出新的想法,新的想法又与过去的想法相联系,这种互相联系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信息内涵。通过这种立体化的思考与呈现,可以让项目信息得到更好的整合c管理,并促进参与者与信息的有效连接。
2.3 提高参与者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的思考方式为发散式,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提高使用者记忆、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挖掘出思维方面的更多潜力,从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计与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均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这就要求参与者持续提升自己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思维导图能够体现明显的个体经验特点,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不同,其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会不同。通过思维导图绘制、阅读和分析等活动,项目参与者可以全面了解他人想法,反思自己观点,开展深度对话,进而提升合作思维能力。
3 思维导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的应用策略
当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存在学生的创新热情不高、创新潜能被抑制、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12]。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支持发散思维、激发创新思维的工具,能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但能否确定合理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是其中的关键。
3.1 把握整体,绘制大纲思维导图
详细绘制思维导图之前,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内容。项目主持人根据项目计划方案、时间安排、人员分配等内容,绘制创新创业项目的大纲思维导图。这有助于确定项目的整体框架,让每个参与者建立关于项目的全局概念,并将之作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活动的依据。绘制出大纲思维导图后,可以召集参与者共同研讨思维导图的各部分细节,提出完善导图和项目内容的意见与建议。然后根据各个参与者的特长进行分组,各自完成一定的任务。大纲思维导图是其它思维导图的源头,依据它可以不断完善后续导图。绘制大纲思维导图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项目参与热情,促进每个参与者发挥自身特长,为项目设计与实施贡献智慧。
3.2 合理分配,绘制流程思维导图
创新创业项目需要对时间、实施步骤、工作量等进行合理分配,这便涉及项目流程思维导图的绘制。项目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形成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时间安排以及具体的任务与要求,参与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在相应的时段内完成指定任务。通过绘制流程思维导图,项目参与者可以全面了解项目实施周期和各周期所要经历的时段,并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任务在项目中位置,以及完成自己任斩哉个项目所起的作用。这有助于提升项目参与者的责任意识,促使其根据计划流程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3.3 头脑风暴,绘制材料思维导图
项目参与者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整理各自的思路,把项目相关信息用材料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用这种方法进行知识整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参与者往往能够获得十分丰富的知识信息,其间可能包含之前没有预想到的隐性知识,还能够发现项目存在不足和缺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通过绘制材料思维导图,可以汇聚众人的思想、观点、经验和智慧,形成关于项目的信息资源库。此时的思维导图相当于一种思维笔记,可以根据众人思维的推进不断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3.4 依据目标,绘制成果思维导图
绘制成果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让项目参与者了解项目完成后会掌握何种知识、学会何种技能。利用思维导图对项目成果进行具体描述,可以产生形象感受,让每个参与者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从而激发其完成项目的动力和积极性。例如,可以把项目成果按层次划分为提高使用能力、普及应用、深入应用等。绘制成果思维导图还有助于参与者以成果为导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项目成果所要求的能力,从而促进这些能力的提升。
3.5 总结分析,绘制整体思维导图
在完成上述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进一步对各级主题进行梳理,深入思考,绘制整体思维导图。整体思维导图是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整描述,也是对项目实施中思维过程的具体记录,这种描述和记录既可以让参与者进一步加深对项目过程的理解,也可以让没有参与某些项目环节的人员能够详细了解其中情况。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把与项目有关的所有思维导图进行合理整合,体现主干、层次和细节,同时加入新的想法、理解和创造,最终形成整体思维导图。
4 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思考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作为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可以使项目的运行更加完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言,思维导图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到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想发挥思维导图应有的效能,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重视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力。当前,思维导图应用于创新创业项目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思维导图应用于项目的优势比较明显,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另一方面,学生和项目参与者的思维导图应用能力整体较弱,难以发挥思维导图对创新创业项目应有的支持作用。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绘制技术,另一方面学校或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维导图应用方面的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基本知识,思维导图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应用的方法。项目参与者只有在全面掌握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之后,才能真正将思维导图有效地应用于项目全过程。
其次,应依据学习风格调整思维导图。在绘制项目思维导图时,应避免提出简单的、整齐划一的要求,而应因材施教,允许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特长,绘制出体现个人风格的思维导图。大学生拥有多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学习风格,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式。由于各自思维方式存在不同,再加上思维导图和传统的文字信息在思维过程和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在思维导图绘制之初,会显得散乱,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时应该针对问题展开分析,让绘制者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然后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并进一步对绘制过程进行反思。通过讨论、修改、反思等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导图应用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最后,应避免滥用思维导图。虽然思维导图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对于那些逻辑性很强、结构简单的内容,没有必要使用导图来呈现。对于线性思维过程而言,列出清单可能比使用思维导图更合适。如果为了体现创新性而刻意用思维导图来呈现这些内容,只会使原本清晰的思路变得复杂化。因此,应明确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杜绝在创新创业项目中滥用思维导图的现象。一般而言,在应用思维导图之前应根据项目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以确定思维导图是否适合在项目中应用,如何应用,以及要达到怎样的应用成效等。
摘 要: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应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使大学生具备足够的综合能力,才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面对今后的生活。本文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来加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创新创业能够反映出大学生与众不同的能力,能够活跃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创新创业项目必须能够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大学生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变得更加具有活力。
关键词:提高 大学生 综合能力 创新
当前社会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育事业更是搞得如火如荼。进入大学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部分的大学生目前还没有具备强大的综合能力,所以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培养和训练。在大学生教育中一定要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这样大学教育就找到了支撑点,大学生就能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因为创新创业项目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胆识和韬略,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能够使他们真正的走向成熟,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必须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引领大学生走向成功。
1 大W生综合能力提升依靠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具备高知识高素质的群体,因为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受到过足够的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仅仅是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远远不够。大学生要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必须要借助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能够真正的投身到社会之中,或者参与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活动和体验。而创新创业项目恰恰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多的锻炼,因为创新创业项目是需要大学生付出更多努力,需要大学生刷新头脑和观念去接触的,创新创业项目能够从不同角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因为创新和创业都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创新能够刷新大学生的思想,能够开阔大学生的眼界,能够激励他们突破传统,去打开全新的学习之路,而创业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创业能够使大学生的能力获得空前的提高,比如说大学生的办事能力、交涉能力等等,能够使大学生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创新创业项目必须要能够成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依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带给大学生成长。
2 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依托创新创业项目所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教育者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认识不足
在大学教育中,教育者和大学生往往被传统的教育模式驱使,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创新创业项目,所以创新创业项目也就不能更好的被大学生应用,自然创新创业项目也就逐步在大学生教育中淡化,即便一些大学教育者提及到创新创业项目,但是也只是对其进行轻描淡写,然而没有将创新创业项目的主旨和精髓传递给大学生,因此,大学生也就不能利用创新创业来强化自己。而且因为大学生不能对创新创业项目有足够的认识,也就导致他们片面或者客观的认识创新创业项目,认为创新创业项目是一个复杂且头痛的事情,如此使大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最终使创新创业项目不能在大学生人群中更好的被应用。
2.2 创新创业项目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大学生教育中,大学教育者不能对创新创业项目有过多的宣传,所以创新创业项目就没有多大的知名度,而大学生就不能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性,因为宣传的不够到位,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知之甚少,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发展。
2.3 大学生教育者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
在一些大学中,教师虽然对学生要求要进行创新创业项目,但是没有跟踪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这就会使大学生不能掌握创新创业项目的方向,不能更好的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因为初次进行创新创业,所以自己也不知道哪样是正确的,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因为老师不能及时跟踪和指导,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里迷失,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3 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依托创新创业项目的策略
3.1 提高大学生教育者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认识
大学生教育者和大学生应该准确的认识创新创业项目,更应该懂得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意味着什么,所以大学生教育者只有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认真的思考,大学生要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便可以使创新创业项目更好的被他们利用,使他们更好的教学和学习。
3.2 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的宣传
对于创新创业项目,它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走向全新的一个台阶,所以只有不断的使创新创业项目深入到大学生群中,才可以带给大学生一个更加灿烂的学习道路,才可以更加有益于他们的未来。所以大学要不断的对创新创业进行宣传,通过张贴宣传语、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创新创业项目能够深入人心,真正的走进每一个大学生心中。
3.3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和引领
作为大学老师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学生,大学生能够依托创新创业项目走向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之后应该得到老师的指导和评定,只有使老师充分的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才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和运用创新创业项目,最终带给大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使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益处。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依靠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性,说明了大学生必须要学会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好的未来,接着对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依托创新创业项目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认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强大等等,并且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使创新创业项目成为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依托,最终带给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前途。
摘要:就业压力是阻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市场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意义,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BF]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重要意义;指导方法[HK]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的就压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大学生的就压需求,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教学工作。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意义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肩负着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责任,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宽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渠道,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大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眼于社会发展形势,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扭转大学生被动择业的局面,既可以缓解市场的就业竞争压力,满足大学生的就业愿望,又可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同l展与进步。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指导方法
1.明确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JP2]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被纳入国家人才战略的范围之内,而实施创新创业项目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所以,指导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项目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合理组织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创新创业项目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指导学生的项目申报、项目实施以及结题工作,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
2.提高指导教师的自身能力
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作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者,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努力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教师应该积极拓宽知识视野,了解项目开展的相关知识,合理指导大学生的项目方案、项目实施以及结题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同时,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指导教师提供有利的教学条件,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执教能力。
3.合理发挥指导作用
创新创业项目的创意和课题大都是由教师制订的,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项目活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项目的进展速度缓慢。一些学生有好的思路,只需要把项目挂在指导教师的名下,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从而使得项目缺乏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指导作用,合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科学指导项目,以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工作的质量。指导教师需要严格审核学生的项目方案,要求学生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项目的目标。
4.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团队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建立团队时,指导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合理制订规章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实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校企合作
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仅仅讲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很难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高等院校可以适当邀请企业家、工程师等到校园来演讲,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成功企业家的创业经验,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总结
在市场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摘要:本文以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为例,探讨其如何依托资源,利用优势,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达到国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的。通过讨论“卓越计划”专业学生依托重点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平台开展创新实验,培育创新精神,利用“校企合作”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创业能力,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创新创业;重点实验室;仿真平台;校企合作
2015年6月11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出会并致辞。在首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已д呔汀按葱麓匆到逃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秀问题作了主题发言,来自全国137所高校的代表交流了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做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实施好、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成为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个人创新意识,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更是广大同学的迫切需求。
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创新精神是灵魂,专业技术是基础,政策、资金扶持是保障。从以上三点来看,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以下简称“卓越班”)的学生较之其他大学生有着突出的优势。选拔进入“卓越班”的学生对工程技术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检验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得到了重点培养,理应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崭露头角,为其他同学做出示范、形成榜样。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入选专业,该专业从2012级学生开始选拔有志于工程技术研究、综合能力突出的学让组建试点班,并依托资源,利用优势,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有了初步探索。
一、科学选拔学生,重点配备师资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制定了精密、科学的方案,从能源化工与制药类2012级开始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学院采取课程成绩和面试成绩相结合,兼顾学生兴趣方向、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选拔方式,成立了以王立升教授、周立亚教授、陈小鹏教授、粟海峰教授、王琳琳教授五位专家为成员的评审小组。首先依据学生的加权平均成绩和专业排名确定入围人选,再对入围学生进行逐一面试,通过考察他们对“卓越计划”的理解,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化工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以及实验操作技能,最终从能源化工与制药类200位学生中选拔出33人进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
对于“卓越班”,学院重点配备了师资。聘请广西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陈小鹏教授担任班主任,邀请童张法教授、王琳琳教授、廖丹葵教授、黎铉海教授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的教学内容为“卓越班”学生加授《化工热力学》、《色谱分析》、《化工设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工程意识,拓宽他们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同时邀请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前先生等一批工程技术应用专家担任“卓越班”创新创业项目的校外辅导教师。
学院科学的选拔方式和师资配备确保了“卓越班”的质量,是其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得以高质、高效开展的基础。
二、依托重点实验室和仿真平台助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拥有“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并正积极申报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仿真平台为“卓越班”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实验条件。
在重点实验室,“卓越班”的学生更早地接触并操作了一批高精尖的设备,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分析物质的成分,利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测定气液相平衡数据。对于如何进样、如何检测、如何分析以及设备的构型、构造都有了全面的了解,为日后利用精密仪器开展创新实验进行了先行演练。
“卓越班”的学生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工艺流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到模拟仿真教学中心进行仿真训练,仿真平台有品牌机的硬件支撑和我院自行研发的“化工单元操作”的软件支持,让学生们在十分逼真的环境中获得对工艺路线的深度理解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学生们在学习了机械制图、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化工原理、化工分离工程相关章节的课程后进行液位控制、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单元仿真训练,在学习精细有机合成及其工艺学、石油炼制工程、香料工艺学的理论课程后进行合成氨生产工艺仿真、催化裂化冶炼技术仿真、桂花浸膏提取工艺仿真等多项仿真训练。在仿真训练中,学生们学会了开停车规程、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强化了对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传递工程、化工系统工程、过程动态学及控制的认识及对工艺流程的理解。由于化工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不安全因素和连续化、高技术操作的生产特征,仿真训练便是工科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实习的预热。通过仿真平台的操作训练,同学们初步树立起生产的连续性、设备的维护等工程意识和从生产实际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创新创业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校企合作――做新、做强创新创业项目
化学工程师的任务是把化学家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放大”为可以获取经济效益的商业化生产工艺,“放大”便是化学工程技术的优秀问题。工科学生尤其是“卓越计划”的学生只有在企业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放大”过程,才会真正树立起工程意识和工艺创新理念,才能真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水平,才能真正锻炼出创新创业能力。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不断拓展校企合作,为“卓越班”校企联合培养搭建平台,让“卓越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培养模式下得到大幅度提升,把创新创业项目做新、做强。
(一)项目化
对于生产实习,学生到企业大都是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地观摩见习。实习就是用手机拍下企业的技术资料和工艺路线,回校后抄过完事的过程,根本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针对这种现象,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对于“卓越班”的学生提出了“带着项目下工厂”的要求。例如胡静和王洋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的课题是相平衡数据的精密测定及关联,在到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时他们便专门就酒精精馏的相平衡问题与厂方技术人员展开深入交流,依靠学到的成熟工艺推演、创新,并依托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开展创新实验;再例如罗涛团队的研究项目是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到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实习时,该团队便具体了解了铝矿的开采技术和氧化铝的最新生产工艺,以期为日后项目开展提供参考;还例如王晓惠等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在去南宁统一糖业明阳糖厂实习时她们便向厂方重点学习了厂区布置、管道布置和设备选型的知识,为设计大赛积累经验。
“带着项目下工厂”的要求让同学们明确了课题方向,有了针对性的学习重点,让大家基于问题去学习,基于项目去学习,基于案例去学习,敦促大家延伸企业成熟的技术工艺增加训练计划项目的创新点,利用企业的试验条件把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工艺,“真刀真枪”地做创新创业项目。
(二)基地化
做新、做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中介,必须有一个保证双向多边活动得以展开和深入的载体。实习基地便是这个物质中介或载体。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广西分公司、防城港海洋局、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设立实习基地,动员和组织“卓越班”的学生在寒假和暑假去深入实习。
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企业、参与生产的窗口,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他们对于书本上知识的认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个鲜活的生产过程;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创了一条拓展视野、培育创新精神的渠道,让他们了解了多种化学品生产的现状,对现行工艺的优缺点有了自己的思考,更加明晰了新工艺、新方法对于利润提升、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实习基地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检验理论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的平台,企业的每一次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都是“二次创业”的过程,在实习基地有幸参与其中看到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和商业运作是提升创业能力最快捷的方式。
(三)长期化
利用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做新、做强创新创业项目,充足的实践时间是保证。只有确保企业实践活动“长期化”开展,学生们才能把自身融入到企业产品研发、工业生产、运销经营及行政管理的实际环境中,这才是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培育。只有坚持了企业实践活动“长期化”,学生们到企业的实习效果才能避免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
与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广西分公司、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卓越班”的学生提供了时长超过一个半月的实习机会,让大家学习在工厂,工作在工厂,生活在工厂,真正感受工业生产的氛围,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四)成果与建议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的学生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创业项目得到了高质量的开展,“卓越班”现有三支团队在“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得立项。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和立项中,化学化工学院排名前五的团队三支来自“卓越班”。截至目前,多数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多人在《高校化工学报》等优秀期刊发表研究文章;2012级创新创业项目将于今年8月结题,研究成果将以专业论文和专利形式呈现。
教育部于2011年1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2013年11月又联合中国工程院下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意见》和《标准》都要求入选“卓越计划”的各高等学校“优先保证卓越计划所需优秀生源,在工程硕士推免政策上向卓越计划倾斜”。对于“卓越计划”的学生,坚固树立其创新意识,扎实培养其创新能力,贯通培养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本―硕”贯通培养、“硕―博”贯通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能让学生在持续性培养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践水平,培育创新能力。在贯通培养模式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等部分高水平大学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将这种培养推广到“卓越计划”的其他入选高校,将整体提高“卓越计划”的培养成效。
国家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卓越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都是基于这一点出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铺就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通道”。“卓越计划”是手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载体,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卓越计划”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高质量开展汇集了优势,“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卓越计划”的培养效果提供了检验平台,并使“卓越计划”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和发挥。因此,重点在“卓越班”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必要选择。
摘 要:文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项目管理部门应提升服务意识,项目主持人应切实承担起主持工作、带领成员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研究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问题;策略
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工作的开展,很多学校陆续成立了相关部门管理和服务于本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本文结合学校双创项目的研究情况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1)双创项目评审应该以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基础。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会萌生自己搞科研的想法。大学生申报项目初期,在选题方面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创新项目类似于科研项目,主要是对某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发现可行性及可持续性,找到解决方法及具体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选题要符合大学生的研究水平,结合所在学校的研究条件和发展实践。各大高校的评审部门除了要考虑以上的问题以外还要思考哪些项目有利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即可行性,关注研究项目是否符合大学生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范围。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研究全程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辅助和指导教师的建议。大学生能想到有创意的点子,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有经费资助的项目,大学生团队要合理地按照规定使用。项目指导教师要为项目研究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对项目指导教师应该计一定的工作量,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主管部门的辅助形式来说,主要包括:第一,将各项通知下发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及时了解项目研究在某个时间节点应该推进到何种程度,以便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结题。第二,当大学生有疑惑时,主管部门应该责成专人予以解答。除此以外还应该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达到三方信息互通。第三,经费使用要灵活一些,只要保证大学生将钱花到实处,确实应用于研究即可。经费使用的诸多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研究方式和研究效果。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实际情况而不是本着万无一失、各种防止的原则来控制和监督经费的使用。第四,指导教师应定期与项目主持人进行沟通,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将教师在科研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递给大学生。
(3)主管部门要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尤其是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很多大学生的项目都十分有创意,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但是往往项目结题后就没了下文。当前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出现的问题,而相关优惠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否则大学生创新创业就容易夭折。
二、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策略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任何一项事业或者活动,都不能缺少激励机制。激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颁发获奖证书,互换学习项目,现金奖励,创业支持,专利申请以及企业对接等等。大学生群体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他们想做事情并不容易,调研活动或是材料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很难自己解决。因此,资金或是政策等非常实用的资助形式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部门应提升服务意识,让辅助研究成为基调。大学生虽然能将项目申请下来,但是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终究不是很强。除了项目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指导以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部门也要本着服务项目的理念处理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辅助大学生及时解决。大学生的研究项目不容易管理和指导,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指导。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要耐心解答大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法,不要让大学生感觉困难重重,既想做好研究又不知道如何去做。
(3)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主持人应切实承担起主持工作,带领成员提升科研能力。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作为项目主持人应积极向曾经做过项目的同学学习、了解相关要求,能在项目组内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提交给指导教师和主管部门,这也是对项目主持人组织和沟通能力的一种锻炼。项目主持人在遇到困难时要先想着如何解决而不是抱怨和放弃,要团结所有成员,群策群力。因为项目所体现的本质就是大学生团队的共同锻炼,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学有所得。
三、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锻炼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主管部门以及指导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步骤来认真完成。在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能有所获得,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工作能力提供锻炼的平台。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中倡导的做法,要保障其成功率,应依据校企合作平台资源优势选择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确立其经营目标,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调研作为创业项目策划前提,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来确定目标群体与设计服务项目,三大措施保障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长。
关键词:股份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探析
2013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与农业产业化国度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茶叶营销为打破口采取股份协作的方式组建校企协作股份制二级学院――湘茶学院,学院实行“董事会指导下的院长担任制”。湘茶学院一方面着力打造湖南省湘茶人才培育与培训基地,每年为湖南省茶叶流通、加工企业保送100名左右的高素质茶艺与茶叶营销人才,为湖南省提供茶艺师、评茶师等考证培训300人次左右;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湘茶协同创新中心,依托湘商文化院、茶文化与茶艺综合实训室,建立茶文化体验推行中心。学院成立以来,开设了全省高职院校第一个专门培育茶叶营销人员的班级“茶叶营销班”。“悟茗源”茶艺工作室隶属于长沙清泉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6年3月由在读“茶叶营销班”学生注册成立,位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湘商创业园302室,工作室目前已经培训了一期学员。
1依据校企合作平台资源优势选择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确立其经营目标
项目所在学院作为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一个有茶艺与茶营销专业的院校,湘茶学院具备茶艺师技能鉴定的考点资格。本项目的服务与产品依托“湘茶学院”平台,与企业合作展开。工作室茶文化服务项目带动合作企业的产品销售,工作室业务中涉及的茶产品与茶具定制部分由合作企业完成,作为湘茶学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与学生创业项目,工作室与学校的湘茶学院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学院为公司提供一个舒适文雅的湘茶文化室,用来培训与接待品茗客人。
1.1项目背景独特
学校、企业、学生创业团队三者的紧密合作,利益共享、资源互用。学校提供人员、场地、资源平台支持;企业提供技术、产品、渠道支持。
1.2项目资源独特
专业精练的学院派茶艺师表演队伍;湘茶学院标准化专业化茶艺训练场地;校内外专业的茶艺老师与茶文化研究老师参培训以及项目研发;以兼职员工的方式为项目所在院校茶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目标:以弘扬中华茶文化、助飞湖南茶产业为己任,构建独特的茶文化培训与活动策划服务体系,立足湖南,为爱茶、做茶的目标客户提供茶文化推广的专业支持。
2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调研是基于经济效益考虑创业项目策划前提
2.1湖南茶产业发展迅猛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期待提高的现状导致对茶艺师培训需求凸显井喷态势
茶叶产业是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其中校企融合人才培训以及茶文化推进工程被确定为实现省“2020年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的保障。目前全省大概有10000多家茶(艺)馆、茶楼、茶庄(坊),每年以10%左右速度增长,长沙茶批发门店1000多家,地方批发门店2000多家,至少需要10-15万茶艺专业人才,但拥有茶艺师资格证书的还不到5000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无论是现有的从业人员还是未来的后备人才对茶艺培训都存在巨大需求,而且调查中大部分茶企明确表示愿意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也希望从高校中招聘高素质懂茶文化的人才就业,因此茶文化培训项目拥有持续发展的潜力,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2.2高校学生对茶文化以及茶艺、茶道兴趣日益高涨,培训欲望强烈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茶知识、接受茶艺培训的人日渐增多,有多所院校陆续开设茶文化或茶艺专业方向,并在专业教学中设置了茶文化的相关课程。调查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六所院校学生对茶文化以及茶艺培训的兴趣,结果发现调查学生中最早开设茶文化课程的湖南农业大学75%以上的学生都喜欢茶文化相关课程,90.3%的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茶艺相关培训,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所有学校中学生学习意愿最低的,也有35%学生愿意接受相关培训。目前湖南开设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只有我们一个学校,许多茶艺、茶营销人才大多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跨岗就业,茶艺茶营销知识的缺乏是硬伤,本项目就恰恰迎合了愿到茶企工作的非茶艺茶营销专业学生的培训需求。据我们调查,长沙茶艺培训行业知名度较高的机构大概10家左右,大部分的茶艺培训机构都在长沙市的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俗称:河东),而且这些机构中有部分没有技能鉴定资格。20多万大学生聚集的岳麓区有知名度的茶艺培训机构极少,拥有茶艺培训及茶艺师资格鉴定的机构目前只有我们一家。
2.3茶文化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商务人士学习茶艺茶文化知识的愿望
近年来茶文化的兴盛使茶事活动在现代商务中特殊的媒介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商务活动中,茶及茶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可起到营造商务气氛、搭建健康高雅的洽谈环境、最终达成商务合作目的的作用。一些商务人士出于工作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茶艺知识,也偶有公司开始邀请专业的茶艺师为企业业务人员提供基础茶叶知识和茶艺礼仪的培训。调查数据显示,基层业务人员62.33%表示愿意接受公司提供的有关茶叶知识及茶艺培训,而中层管理者也有54.7%人表示会基于业务技能的提高而为下属安排这类培训,这些数字为茶艺培训的开展对象提供了探讨的可能性。
2.4构造健康高雅的商务氛围的茶文化活动成为展示企业文化品位的首选活动
现项目组对长沙河西金星路以及麓谷企业园的50家企业销售经理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客户进行商谈时,40.3%的销售经理选择在茶馆、茶艺室或者企业办公地点进行边品茗边会谈;有过半的客户办公室中备有整套茶具,且近年来自备茶具的客户数量有明显上升,并呈现由南至北的扩大的趋势。非茶企配备专业的茶艺师或者在重要的客户洽谈中租借专业茶艺师为其服务已经成为企业领导的共需。在企业年会、周免庆典、表彰会等各种活动中借助茶文化表演渗透与传播企业文化也逐渐被企业所接受。茶作为现代生活中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给客人馈赠茶叶、茶具是答谢商务伙伴的重要选择,如工程制造企业一中联重科为例,每年年会给VIP客户赠送印有公司LOGO的茶具,这样既可表达对客户的尊敬,又在客户的人脉圈中宣传了公司,彰显了公司如茶的文化品位。同为商务交际中传统的应酬物,以茶为媒进行交际是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策划茶文化活动到组织执行活动同时为企业提供为其特制的茶叶、茶具纪念品的综合服务体系拥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课程公司派培训师前往客户单位进行茶艺讲座,以老师演示、学员DIY形式学习愿意提高员工素质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市场调研结论,茶艺师培训服务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以及茶企员工,茶活动策划主要针对企业尤其是非茶企,茶艺表演可以进入校园、社区、企业以及其他经营场所,茶叶茶具借助茶文化、茶活动来推进在大学生、普通公司员工、企业客户的销售,但以企业客户定制为主。
3.2服务项目设计
3.2.1茶艺师培训
立足本校辐射河西大学城,给对茶文化有兴趣的大学生一技之长,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结合企业的特色和文化为茶企、普通企业和企事业单位量身设计培训课程;未来可以开设相关的花艺课程,并将项目向周边的小学推广,开办小型茶学堂,培训小小茶艺师。
3.2.2企业茶文化活动的策划
为企业周年庆、总结大会、宴会等大型商业活动提供有关茶文化活动策划方案;提供各种茶类活动的组织、流程、茶类节目表演、场地布置等一系列茶活动的服务。
围绕着“茶文化”做配套服务体系,茶文化知识培训――茶文化活动设计――活动用具与人员提供――活动实施――茶产品的定制,以“产品”为依托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专业”为优秀单一服务。
3.3.2服务对象与社会意义独特
项目培训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一方面让中国茶文化在年轻一扬光大、让中国茶文化逐渐朝着年轻人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学院与企业资源平台与茶企合作按需定向培养茶艺师人才,为学员提供就业机会。
4三大措施保障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长
(1)注册自己的公司,获得经营许可证,以公司法来保护公司的合法利益;(2)最短时间内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品牌;(3)运用各种营销推广措施快速在市场盲区进行品牌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建立品牌壁垒,运作前期用低价策略换取高知名度,使目标消费者群在第一时间接触本企业品牌、接受本企业服务,有品牌的知名度作保障,即使后期有竞争对手加入,市场占有率依然可以得到保证。
摘要:3D打印一种以电脑数字数据模型文件为基础来构建出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器进行加工,也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模具,直接生成物体,从而缩短研发制作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3D打印快速发展也将波及整个动画模型开发与销售行业,催生众多新机会。传统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动作和形态需要动画师逐帧摆动,并对其逐帧拍摄,再将图片进行抠像等后期处理,最后将拍摄的图片连起来,就形成了定格动画。现有的动画骨骼模块中,用铝丝徒手制作,复杂,费时费力。运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偶角色骨骼就变得快捷方便,完全可以在偶动画模块成型的开发中推广使用3D打印技术,替代传统定格动画偶骨骼的制作方式。
关键词:3D打印;动画模块;骨骼;产品开发;销售
3D打印技术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新型技术,此项技术已迅速传遍全球,将成为全新的产业革命。3D打印技术发展迅猛,方便,快捷,此技术在很多制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动作和形态需要动画师逐帧摆动,并对其逐帧拍摄,再将图片进行抠像等后期处理,最后将拍摄的图片连起来,就形成了定格动画。所以使用3D打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
一、3D打印的概念
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又称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以电脑数字数据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质的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建出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器进行加工,也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模具,就能直接从电脑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你想要的形状的物体,从而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发制作周期,提高了商品生产率并且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台灯、生物器官、首饰奢侈品、根据篮球运动员的脚型定制的篮球鞋、汽车零件、运动器械以及为个人量身定制的电脑、吉他等都可以用该技术制造出来。
3D打印技术的一个很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根本不需要专门去开设一间很大规模的工厂,在工厂中进行操作,仅仅需要一个很小的,可以随便放在桌子上面的打印机就可以实现你想要任何形状的物体。而机器零件、轿车底盘和车身、现代战争武器甚至飞机、坦克零件等更大的物品,便需要更大的3D打印机来打印,且需要更大的放置空间。现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用它来制造衣服鞋子、玩具、现代战争武器、艺术作品、仿生人体器官、装饰品、电器、汽车零件等众多物品。所以,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在动画模块成型的开发与销售中巧妙的使用3D打印技术。
二、3D打印定格动画偶角色骨骼的实验性与可行性
在现有的定格动画骨骼制作模块中,几乎都是创作者用铝丝、塑钢泥等材料徒手制作出来,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即使在淘宝等购物平台购买买到的偶动画骨骼,但是模块比例造型固定、单一,不能很好的为创作者提供帮助。因此,运用3D打印技术来打印动画模型的骨骼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为其“量身定制”出一套甚至多套比例、大小精准度完全符合客户需要的骨骼模块。3D打印制作定格动画偶动画的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具有先进的技术潜力。3D打印偶动画骨骼技术不仅是改变了制作定格动画的方式,同时优化了制作的工艺,从骨骼的制作成型上产生了巨大变化。使得3D打印技术推动定格动画朝着高科技英语的方向发展。
3D打印偶动画骨骼,制作步骤具体如下:
(一)运用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制作骨骼的基础三维模型
在偶动画骨骼模型制作阶段,应根据定格动画中对偶的设计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与制作。首先,可以借助三维软件如:3Dmax或Maya,来制作偶角色的局部关节。
其次,根据剧本对偶角色的动作设计,来确定偶骨骼球形关节的位置与形态。
再次,根据定位,在三维软件中完成对偶角色骨骼进行最终的关节制作。
(二)运用3D打印机对设计的偶动画骨骼进行生成
通过,三维软件完成对偶角色骨骼关节的制作,然后经过模型的细节处理。将模型的三维文件,通过另存为的方式,存储为3D打印机所需要的文件格式,进行3D打印生成。
(三)配合打磨工具,进行关节骨骼的光滑处理
3D打印生成的骨骼,由于打印过程中的凹凸痕迹,不能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光滑处理。
光滑处理的方式,一般是借助打磨工具、砂纸、锉刀等工具。光滑处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骨骼的结构不同,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细节处理。
(四)进行手工组装,完成偶骨骼的最终成型
光滑处理后的角色骨骼,就可以进行组装成型。组装的过程,要注意球形关节的结构原理,不能生硬组装,以免对3D打印骨骼造成损伤。
3D打印偶动画骨骼技术经过四个重要的制作环节,完成了从三维虚拟到3D打印的完整过程。运用3D打印技术来打印动画模型,我们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为其“量身定制”出一套甚至多套比例、大小精准度完全符合客户需要的骨骼模块。
三、3D打印定格动画偶角色骨骼的宣传与销售
3D打印偶动画骨骼技术,生产组装出偶动画角色骨骼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在宣传推广方面,应该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方式。
首先,让大众了解什么是3D打印技术,做相关介绍3D打印动画模块成型的宣传海报,并且不同阶段逐步深入,主体鲜明。结合功能,给其他的动画模型制作人员宣传用3D打印技术打印动画模型的流程与优势。
其次,结合活动,展示实物。打印出动画骨骼模型到动画公司宣传,并向潜在客户耐心解释、讲解3D打印技术与优势,先后对比,把传统制作动画骨骼模型的时间、流程、精度、准确度与运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模型进行对比。
再次,结合宣传媒体,优先宣传网络媒体,包括手机新浪网、腾讯网、中国3D打印网、太平洋3D打印网、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官方网站、纳金网等各大门户网站和其他与宣传有关的网站。
在产品的销售方面,我们已经查阅淘宝、易趣、京东等各大网络购物平台,均没有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动画模块。所以,我们可以先从最为人们熟知的淘宝入手,并加大宣传力度,在网络广告,打开市场,提升大众对3D打印技术的认知度,并对3D打印动画模型有一定认识,以达到最初预期的宣传效果。
四、结语
3D打印技术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今的3D打印技术已经在往越来越成熟上发展,人们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动画模型模块成型制作中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主流制造方式,替代现有的传统的制作方式。3D打印技术方便快捷,精准精确,省时省力又省物,可以打印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动画模块成型中去是动画模型制作中的一种伟大的创新。
【摘 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文件,很多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进行了研究论证和实践。作为省属地方高校的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专业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探索以构建“产学研创”为一体的教育模式研究,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工程项目合作,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过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的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旨在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具有创新思想,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而且加强了大学生对团队和时间的管理,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乃至整个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了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了创新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了创业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创业能力,进而使学生创业就业全面发展。
作为省属地方高校的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专业选择转型发展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最佳选择!如何做好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各兄弟院校在这方面的论述也很多,但是如何做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应用转型发展融为一体还是空白。
省属高校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探索以构建“产学研创”为一体的教育模式研究,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工程项目合作,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过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的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出一条新路。
一、构建产学研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纳入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院转型发展开辟一条新路,提升创新创业训练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培养学生成为“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的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
1.调整培养方案,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将创新创业训练与传统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所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
2.加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结构设计,使创新创业训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一定比重。
3.建立实验室、创业平台开放制度,优化创新创业训练资源,包括仪器设备的添置和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4.加强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条件。内容包括校内实验场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校外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
5.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使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创新能力。
6.加强创新创业各环节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组织、保障、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二、加强创新创业项目各环节管理
明确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组成要素,暂定由目标、内容、评估和保障等四部分构成:
1. 创新创业训练目标体系:通过调研,明确工程实践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从而以职业为目标导向,确定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训练目标体系;
2.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体系: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设创新创业训练内容,修改或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纲等教学文件;
3.创新创业教学评估体系:制定并实施各创新创业训练的评价标准,包括立项标准、过程监控和成果质量评价;
4.创新创业训练保障体系:以制度建设规范、完善创新创业训练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建设计划、实施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等对学生的全面开放,加大实验设备投入、实验与实习场地建设投入;加强创新创业训练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三、培养模式改革
把握建设的方向与确立建设的主体后,长效化建设还需要构建驱动,而深化高校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长效化建设的驱动。培养模式涉及诸多方面,本文认为,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驱动优秀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而教学模式改革还需要有一个支持环境,因此,可以将长效化建设的驱动构建为:教学模式改革+支持环境。
1.解除束缚与释放活力,构建教学模式改革的优秀驱动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规章的设定与突破原有束缚的过程,从改革实践的效果看,它同时就是一个不断释放活力的过程。因此,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应是一个自上而下不断淡出具体规定、给与较多的自主权、鼓励因地制宜的改变与重设的过程,而其中的优秀环节就是针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2.从内部建设到社会的互动,构建培养模式的支持环境;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培养模式改革的起点,是创新创业训练主体建设的基础。大学要面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偏好,深入推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应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创业素质、信息素质和管理素质等十个方面。教师面向社会的角色转型是教师由一般授课者向创新创业导师转型的必经之路,是长效化建设中塑造者自身素质建设的关键环节。
作者简介:
杨敬东(1963―),男,汉族,吉林省通榆县人,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学院副教授。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已列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本科生导师制”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开展项目的研究。本文分别从项目的选题、项目的开展以及项目的实施对学生和老师的收益等方面证实了将“本科生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本科生导师制 科研方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目标和任务,将大学生培养成不仅具备坚实宽广的知识素养,而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该计划采取项目化的运作模式,通过大学生自主申报的方式确定立项并予以资金支持,是一项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活动。然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
(1)学生没有科研经验,缺乏探索科学前沿的方式方法、知识面不够广,无法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并实施;
(2)项目的负责人是学生,在经费使用管理上存在财务上的困惑。因此,必须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引领,才能顺利完成项目的预期目标。
目前,很多高校包括我校都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从新生入学开始,针对学生初入校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个人发展的方向、以及就业和考研等一系列问题,导师将在思想上予以点拨与开导、在生活及学习上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顺利且充实地渡过大学时光。尤其是,导师可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从事的科研方向,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使学生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的课外训练,以弥补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的不足。因此,将“本科生导师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导师制的优势,又能增强项目的执行力并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
1项目的选题
研究课题的选择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选题意味着成功了一半。选题反映的是研究者的水平和眼光,以及对某一领域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选题应把握一条研究主线,贯穿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形成独立和完整的研究链条,并要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由于二、三年级的本科生只上过有限的几门专业基础课,对一些科学概念或技术还处于模棱两可的阶段,对于复杂系统的科研课题尚不能形成清晰的认识,难以真正和全面理解课题的意义。因此,与“导师制”结合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导师可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动手能力、学习动机等因素,指导学生选择难度适中的课题。一般来说,前沿性的课题因为处于学科或者应用领域的前沿,可以参考的资料较少,需要学生钻研和创新,实验的难度也比较大。这将导致学生负担加重,项目难以推进,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项目的选题不能太大,难度应适中,这就需要导师帮助把握。此外,很多导师自己有科研项目,可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抽取部分内容作为课题,这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导师的科研项目一般来源于高级别的部级、省级项目,起点较高,并且导师已经对课题做了一定的预研,对研究方法有一定的把握,课题完成顺利的话比较容易出科研成果。可见,项目的选题一定要合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动手能力和学术的严谨性,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项目的开展
2.1实验时间的安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在本科二至三年级进行,而该时期也是学生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程的主要阶段,造成部分学生难以处理好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可以让导师在一年级就接触到学生,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以便于在二三年级时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好课程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关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暑假,集中精力完成研究项目。
2.2实验资料的收集
本科生的学习主要在于基础理论,对专业文献检索缺乏基本的培训和锻炼,对如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到高质量的文献常感到束手无策,而熟练检索专业文献是从事科研和创新实践的必备技能。因此,导师需要对参加项目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定设计思路和研究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培养项目组成员掌握正确的科研思路和方法,提升其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和素养,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行业需求奠定基础。
2.3实验的开展
实验方案确定后,最重要的是采用一定的实验手段加以实施。在此之前,学生所学知识仅为书本内容,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加以应用。如,化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近代测试技术》课程,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大型仪器的使用以及所测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但是,由于本科生的学时数较少,并且大型仪器的台套数较少,根本不允许通过课程的讲授学会仪器的操作及数据的处理方法。然而,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项目组成员将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本组所合成的物质进行测试、分析,了解仪器的使用规则及数据的处理方法,实现书本基础理论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此外,由于学生初次在实验室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对很多化学品以及仪器误操作所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导师还需对学生加强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和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工作。
2.4实验结果的整理
项目的完成最终离不开实验结果的有效整理。工科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无论是为了保障在校期间能出色地完成各种课程设计报告和毕业论文,还是为了满足日后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高水平的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必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给了项目组成员很好的锻炼机会。导师可以在平时的实验中对学生开展该方面的训练,定期进行实验工作汇报,既能提高学生总结分析数据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针对性地思索后期的工作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要求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对英语程度高的同学,还可要求他们书写英文论文,既加强了语言学习,又熟悉了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此外,结题报告的撰写及终期答辩,学生也无法独立完成,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才能将自己开展的工作意义、内容、目标、进展、成果等付诸文字,并由导师指导完成现场答辩。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项目的实施对学生的收益
参与项目之前,学生学到的都只是一些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所学知识离散、不系统。项目确定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必须通过自学相关知识,集体讨论分享资源、交流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学生查找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得到信息的时间明显缩短。他们将之前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更易理解,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自主求学,心态发生了变化,掌握新知识的速度明显加快,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丰富了其实践经验。此外,完成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通力协作与配合。一个人难以完成全部工作,需要项目组每个成员承担相应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成员必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相互配合、集思广益,积极交流和沟通,这对学生的团结意识、协作意识、个人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并让他们更加理解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真谛。
另外,很多高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毕业论文结合在一起,毕业论文可以延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选题。这样,从大二开始,就有很多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来,他们对课题的内容已相当熟悉,有了这一年多的积累,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时,不仅从时间上来说宽裕许多,缓解了与考研和就业的冲突;而且,由于对论文的工作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利,论文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4项目的实施对导师的收益
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样也能够使教师获得相当的收益。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研究生生源不足的问题,很多的科研项目是靠青年教师自身开展实验工作来完成的。然而,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很多教师根本无法兼顾科研与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科研工作开展得相当迟缓。但是,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青年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抽取一部分子课题进行开展,就可以大大加快教师科研工作的进度。此外,通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毕业论文结合,导师可以延续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导师,由于提前指导了一年多的时间,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有前期项目的铺垫,导师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题目的难易,并对选题进行适当的扩充和调整,使得学生能更加准确、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科研活动,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这些要求将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关注本专业发展状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推进教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同学生作为一个科研团队一起开展科研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能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心里变化情况,这些情况的掌握可以使教师知道学生差什么、需要什么,有利于推进教师日常教学的开展,并增强与学生间的感情。
总的说来,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促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根据导师工作实际,结合科研工作设立的。大二、大三学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启智阶段,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求真的学习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探索精神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辅助于导师的指导,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求知观,从而让大学生成人成才。
【摘要】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本文以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为例进行分析,重点指出运营与营销的方式,加入原创的视频、漫画;重视线下流量的整合;明确定位与优秀用户。以此给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项目 体验俱乐部 微信公众平台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一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新技术进行融合,产生出很多新型的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采取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方式,这样是众多创新创业项目中一个富有前景的方向。
一 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发展
大学生创业的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要开展微信运营与创新营销。这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与传统的企业运营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好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就是要借鉴科学运营管理经验,不断吸收与创新适合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运营与营销方式。
微信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迅速进入大众生活。手机用户不但通过微信进行信息沟通,而且这种微信公众平台还能产生线下的经营活动。正是看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巨大影响力,人们开始将创业创新项目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微信用户经常会看到一些微信营销活动,比如,各种抽奖,送纪念品和免费旅游,再到投票活动。刚开始,微信用户对此很有兴趣和新鲜感,时间长了,各种微信公共平台都采取这样的营销措施,使微信用户碍于情面也参加投票等,但是,微信用户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这迫使类似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营销必须创新出新的推广方式。
二 创新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营销方式
(一)加入原创的视频、漫画
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营销要用原创的文章来进行介绍和宣传,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有新思想,能够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数量,更好地让读者接受体育俱乐部及相关项目。然而,现在由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微信用户很难耐心看完整篇文章。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营销就要让微信用户短时间迅速了解其经营理念、开展的项目。这样就需要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营销采取较为新颖的方式,比如,可以加入原创的视频、漫画,进行适时推送,让微信用户能够通过每幅漫画或视频真实感受到体育俱乐部经营项目的魅力。从而激发微信用户的心理共鸣,更好满足他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营销不但要维护原有的老客户,还要创新出好的视频来吸引新用户,并且,可以让好的视频进行转发,逐渐累积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群。
(二)重视线下流量的整合
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营销要今早布局,争取更多的用户群。要在微信用户所在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推广活动。比如微信连WIFI、微信摇一摇周边、微信卡卷等。通过利用微信摇一摇的周边功能来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吸纳更多的线下用户,实现体育俱乐部的商业活动。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营销还要借助第三方屏幕。一些楼宇广告、地铁、高铁的屏幕广告,这样能够将人群聚集的地方的人们,利用好分散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宣传,这样就促使线下的微信用户引导到线上。
(三)明确定位与优秀用户
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与用户进行良好的交互,在一对多的平台上,让微信用户感受到比较亲密的沟通,也能够具有较高的触达率。在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最新体育项目活动可以及时发送给微信用户,具有较高的活跃度和体育项目活动的参与度。对此,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与优秀用户。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创业创新项目必须清楚自身的优势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哪些优质的服务,如何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价值。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微信用户参与线下活动。否则,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微信公众平台就会拉走不少的微信用户,这样就不利于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为大学生或者企业员工等提供体育项目的体验咨询和设计相关的体育项目的比赛和体育活动,为不同的微信用户提供体育项目体验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为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秀用户解决他们的痛点。
三 结论
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探究―以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为例,进行分析,作为创新创业项目,必须对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进行数据分析,如消息的打开率和Web的打开率,对于选题或选材不会的文章、图片以及视频要进行优化。要让微信用户能够体验到价值或者获得良好的感受,这样才能稳定优秀用户群体,更好地为体育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持续运营奠定好基础。
摘要: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风险评判问题,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风险评判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p10.2软件进行模型构建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的优先次序,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种较为科学、客观的指标评判以及参考方法。
0 引言
创业是当下21世纪的流行词汇,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热门选择。创业严格考察一个团队的总体实力,以及创业者们的个人综合能力。创业项目受多方面风险因子的影响如:项目选择、人脉网络、意志薄弱、知识单一等。风险因子,直接影响创业项目的成败,因此,创新创业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十分重要。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各项风险指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判,为大学生创业者们规避风险提供数理依据。
1 层次分析法的介绍及原理
1.1 AHP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运筹学家A.L.Satty提出的一种将量化困难的、复杂的定性问题,在严格的数学运算基础上定量化,并对人们所作的判断的一致性程度进行科学检验的实用决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问题看成一个系统,根据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将一个复杂问题的各种要素转化为有条理的有序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按照上一层要素为准则,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两两判断比较,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根据综合权重按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进而得到方案或目标相对重要性的定量化描述。
1.2 层次分析法的求解步骤
其中,λmax是矩阵A的最大本征值。由式(6)可以求本征向量即权向量W=(w1,w2…wn)T
使用该方式确定权时,由于判断矩阵不一定是一致阵。当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过大时,这种近似估计的可靠程度也就不可靠。步骤如下: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其中n为断矩阵阶数;2)计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3)计算一致性比例CR=CI/RI。
当CR
③步骤3:矩阵A的一致性检验。若最大本征值λmax大于式(4)中给出的同阶矩阵相应的λmax′时则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应该重新估计矩阵A,直到λmax
④步骤4:对各方案排序。
1)各备选方案属性值已知时,可以根据指标Ci=∑wjzij的大小排列出方案i(i=1,…,m)的优劣排序。2)备选方案在各目标下属性值难以量化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各目标下优劣的两两对比(采用1~9等级比较进行赋值)求得每个目标下各方案属性的权重,再计算各方案的总体权重,根据总体权重的大小排出方案的优劣次序。
2 创新创业项目风险综合分析模型的建立
2.1 选取风险指标 本文先从大量文献、期刊以及互联网上的二手资料中,攫取出符合大学生创业风险的高频中间层要素9个。为使该模型更为科学、严谨,本文先后采取以下几个步骤:①与教授、学院老师交流。经筛选,本文从9个因素中拟定要素层为管理风险、能力风险、市场风险、资源风险四项。②与有“创史”的大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谈以及电话形式咨询。③采用网上问卷的形式,大面积考察周围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风险指标的理解。
分析后,先后除去低频的风险项以及有重复嫌疑的指标项,得到模型如图1。
2.2 建立判断矩阵 为使影响因素客观合理,判断矩阵中的数值应为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认可的数值。本文通过群体决策,运用yaahp10.2软件计算,各个因素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到的权重如表1。
3 结果分析
3.1 管理风险
3.1.1 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项目中由于团队内部建设不到位带来的风险。缺乏凝聚力、成员彼此间不和等都是该风险带来的结果。大学生们追求成功的同时,切勿疏忽处理成员间的关系问题,这是导致团队瓦解的关键因素,也是项目失败的“头号杀手”。
3.1.2 用人不当 寻找创业伙伴时应全面考虑其各项指标如性格、做事态度、逻辑能力等,若用人不当会导致项目发展出现滞缓,由此更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在于对人的了解程度不足,轻易将其纳入创业队员之内。因此,在人事管理上大学生一定要做足工作。
3.1.3 决策随意 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决策时的随意性带来的风险。决策的不科学性导致团队走弯路甚至与目标背道而驰。大学生因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以及理论的支持,容易犯决策随意的错误。尤应注意面临决策时周全考虑,避免主观臆断。
3.2 市场风险 谈及市场,多名大学生后悔初期错选项目,结果越做越辛苦。以其中某位被调查者为例,他所在团队选择的创业项目为“便当快送”,即帮助学生从饭堂将饭菜打包好送上宿舍楼(与近期火热的外卖软件平台类似),一单快送从中赚取1-2元作为利润,运营方式为微信公众号点餐。刚开始他们团队运营的还不错,渐渐地,由于部分成员上课时间冲突,人手不够,利润低等一系列原因,辗转了2个月,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项目。创业前期,大学生易犯的错误在于,高估项目的前景,夸大其市场占有率,过于单一的市场运营策略。同时这也是大学生们应该慎重考虑的因素。
3.3 资源风险 缺乏人脉关系,运营资金以及硬件设备带来的风险。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局限性在于人脉网络较小,在市场运营过程中不能一帆风顺,宣传力度也因此受到阻碍。拥有一个强大的人脉网络能带去很多便利,人脉是大学生们在创业项目中应重点考察的因素之一。此外,大学生由于身份的限制,在融资渠道上比较局限。资金对于团队运营来说相当重要,缺乏资金或资金中断,对项目来说是致命打击。
3.4 能力风险 大学生由于意志薄弱、知识单一、技能与经验尚且不足而带来的风险。遭遇顿挫时能否坚持下去依赖于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知识可添加更多创造性的元素。创新创业项目一定程度上与能力挂钩,尤其是创造性,创新性的元素,大学生们应加强自身涵养,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外界环境。
4 建议
为规避管理风险,期初选拔团队成员应谨慎,避免用人不当,未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其次,在重大决策前,应咨询多方意见,包括成员,专家,教授以及老师们的意见,将可能发生的状况或不确定因素涵盖进去,避免盲目、草率,导致团队损失;营造一直具有狼性的队伍,将团队凝成紧紧的一股绳,知人善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对于市场风险,首先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综合评估项目价值以及发展前景,铭记在其他区域发展利好的项目,未必适合你所在的环境;营销自己的产品,需阅读相关书籍,与有经验的前辈交流,听取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团队的创新创造意识,打造新型的宣传方式,新的产品以满足顾客需要;于此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优秀竞争力,不输于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这类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提供帮助,如风险防范指导,市场指导,创业技能指导,专家讲坛等等,帮助创业者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开办大型创业项目交流活动,为创业者们搭建一个共享平台,扩大其社交圈与人脉圈。此外,学校应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提供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减轻创业大学生们外界压力。
5 结语
构建这套创新创业项目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希望能为更多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风险评估参考系,科学地分析创业过程中将面临的分险因子,提前防范,做足准备,为后面的创业路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然,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风险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本文只是攫取了一些典型的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在实际中,不同地域的创新项目可以根据其实际环境,结合其他评价方法理性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有效地降低风险的危害性,达到效益最大化。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倡导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载体,着重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积极促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以一个艺术类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一“私人肖像摄影定制”为实例,对创新创业培训项目之于商业摄影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正向促进作用进行探讨,并对高校如何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了后续思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 实践训练 摄影教学 私人肖像定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路,最初萌发于美国,现已在全球兴起。近年来,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我国日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各地高校以教育部创设的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积极促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结合笔者指导的艺术类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对创新创业培训项目之于商业摄影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正向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一 “私人肖像摄影定制”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及成效
2013年,学院成功申报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私人肖像摄影定制”。该项目是一个结合艺术学科特点、具有前沿性、涉及多方向多领域的综合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战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团队协作训练,旨在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创业,让项目参与者得到最大的收益。
(一)创业实战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强化学生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通过项目接轨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围绕这一目的,“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要求学生模拟商业运作模式,组建企业式工作室,通过市场调查、宣传营销、接单营业等商业运作,用知识技能创造商业价值,并通过商业实战训练,全面了解企业运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围绕项目训练目标,学生创建了一家名为“LOOP”的肖像摄影工作室,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VI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工作室名称含义、工作室标志和宣传理念等。将企业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概念性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作可行性商业计划书,按照商业运作流程将项目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产品特色、塑造企业形象开展市场宣传、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试运营、接受客户订单正式营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资金不足、设备缺乏等问题,成功打开了市场,提高了社会关注度,使工作室保持良好的运作。企业存在的优秀价值是创造商业利润。项目将体现商业价值作为创业训练的重要内容。学生模拟实际企业运作,进行产品特色分析、盈利模式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积极进行市场策划,寻找营销策略,在半年内成功签订了两个商业订单,实现了盈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创业实践,获得了创业成功的成就感,积累了宝贵的创业就业经验。
(二)创新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又―重要目的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施本项目需要模拟商业流程进行企业运作,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在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将商业、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运用于实践,如何在工作室运作中最大限度实现摄影知识技能的商业价值,这是项目的难点,也是其创新价值所在。本项目注重从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开拓性、创新性训练。在项目工作中,学生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开拓思路,大胆实践,通过制订系统工作方案,寻找新型技术手段、有效解决具体问题,将艺术与商业在实践中有机结合,实现了项目训练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在市场推介方面,学生通过系统策划,灵活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建立豆瓣网页发起摄影同城活动,举办优秀作品展并得到《番禺日报》的报道,成功获得一定人群的关注,打开了市场,收到了商业订单。
(三)团队协作训练。训练项目采取团队化工作模式,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完成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成员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重点事项进行有效协作。根据项目工作内容,“私人肖像摄影定制”组建了6人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意愿进行合理分工,同时强化职责承担和协作配合。在纵向设定了工作室负责人、项目经理、专业工作者等角色;横向设定了摄影师、化妆师、后期制作、宣传策划、财务管理等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允许―人多岗。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按照分工,分头学习、独立工作,同时集体研究、协作配合,既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又通过协作配合发挥聚合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职责明晰,协调配合的工作团队,学生增强了责任意识,学会了共同担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大大增强。
二 创新创业项目对商业摄影教学的正向促进作用分析
创新创业项目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的平台,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手段。从“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训练成果来看,创新创业项目对高校商业摄影教学具有三方面正向促进作用。
(一)促使教育理念实现三个转变。传统的艺术类高校教育,虽然也有写生、布展、毕业创作等实践类课程,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注重统一的教材授课,课堂学习比重较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名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开阔的思维,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艺术教学理念必须更新。从“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的实施及成效来看,其推动商业摄影教育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统一的教材授课向突出兴趣的实践训练转变。“私人肖像摄影定制”依托于基础的摄影学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打破学校课堂教学与外界商业社会实际运作模式间的隔阂,在真实的情景中,以实际任务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投入实践,从统一的教材授课转向注重实践的教学和印证。二是由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转变。在系统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训练项目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从而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综合素养,外化为实践能力,从知识传授转向注重素质培养。三是由单一性学习向系统性研究转变。项目实施前,一般通过课堂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摄影技能。依托项目训练,针对市场实际需求,促使学生由知识点学习变为系统性学习,通过边学边用,边实践边总结,形成系统性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促使专业学习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深化。围绕项目工作的实际需求,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求学,由理论学习变为实践性运用学习,将专业知识和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专业知识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深化。角色分工后,引导学生针对工作需要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摄影师开始练习肖像拍摄,并有目的地学习前沿拍摄技术和灯光应用技术,大量浏览不同类型的作品提升审美能力;化妆师开始关注时尚,并深入研究脸部结构及着装搭配;平面设计师开始研究企业形象和推广策略,并着手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图像处理师负责照片后期处理,针对岗位需具备高超的图像处理技术和高水准的审美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实践;而项目经理则加强协调统筹能力训练,综合考虑项目进程、市场营销、团队协作、对外协调等工作。通过角色分设和有具体要求的学习实践,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学生们逐渐寻找到了摄影专业学习和研究方法。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种项目式教学方法,比批量化、模式化的统一教学和实验教学更加适合当下环境。在项目工作中,学生按照兴趣点进行学习,摄影知识和技术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提升,专业思考能力、摄影认知、审美水平也取得显著的进步。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实践,很快胜任项目中的角色,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三)促使课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私人肖像摄影定制”是一个训练项目,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课题。在项目实施中,学生以项目工作方式进行选题、分析、实践和结题,通过将商业摄影课题融入商业模拟运作,将课题研究与企业运作有机结合,将调查、分析、评估、整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于实践,在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中完成了课题研究。随着项目训练的深入,学生在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报告撰写等方面得到锻炼,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通过、编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理论总结,完整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技能,课题研究能力明显增强。
三 关于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后续思考
创新创业项目是与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训练的作用,实现对高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教学创新的正向促进,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注重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是―种教学载体,指导教师要将其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控制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方式要随之改变。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方法训练、突出实践过程的理念,从课堂传授知识转变为针对问题的探讨研究和因材施教的具体指导。
一是方向引导。这突出表现在项目的确定和训练方法的指导方面。项目选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力训练的内容。如何将项目研究内容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取得有新意、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成果,是项目选题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打开眼界和思维,将专业特点与兴趣爱好、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既有前沿性,又具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进行思维启发和头脑风暴,在理论指引和探讨的同时进行实践的教学和印证。二是专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技术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其设计专业训练计划,指导其按照学习一实践一学习一提升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并提升专业技能。在“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工作中,以对摄影师的指导为例,笔者根据项目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室内影棚模特摆姿美姿摄影布光教程》《埃里克时尚摄影及后期教程》《逐层布光――大卫.豪比的摄影》等实战性强的商业摄影教程,蓄积专业摄影知识,提升专业审美眼光,同时策划实际拍摄活动。引导学生对照分析大师作品与自己的练习作品,寻找差距。经过半年多的项目工作,发现学生在用光、构图以及在凸显人物个性和抓取人物瞬间精彩表情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三是进程推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重控制工作进度,推动解决问题,突破困境,实现项目训练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计划和控制,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行业需求奠定基础。
(二)注重激发项目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如何吸引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有效互动,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项目成员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内在潜能,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可对指导教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和客观评价项目成果与教师指导作用发挥情况,对指导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激发教师依托项目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可根据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宗旨,建立对项目成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细化评价机制,同时开展项目评比,根据评价和评比结果,给予相应的学分加分、评优等奖励,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有效提升项目工作质量,推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持续发展。
(三)注重项目工作成果的有效利用。创新创业项目有自身的期限,其成果一般体现为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笔者认为,在有形成果之外,还有工作经验、工作模式等无形的工作成果。为了避免项目资源的浪费,建议一方面直接利用项目工作成果,让经过评估后有持续运作价值的项目成果继续运作下去,扩大学生受益面;另―方面,有效利用项目工作经验,提炼形成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完善高校大学生教育。
摘 要:在分析高校大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提出结合校园行――音乐播放器项目开展实践活动,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探知能力,提高软件开发技能,拓展能力、拓宽知识层面。进一步发掘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意义,提出从教学模式、科研立项、孵化基地、课程圈四个方面进行改革,重新定位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课程改革;计算机专业
0 引言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大学生“睡课堂”现象层出不穷,二者相互胶着促使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优秀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湖北省于2013年启动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提出不仅要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而且也应将创新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提供平台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我校申请的“校园行――音乐播放器”项目被立项为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该项目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选用C#作为开发语言进行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过项目实践,组员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战中学习前沿的软件开发技术,整合所学课程知识、查找网络资源、选取开发工具,无一不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切实体会到大学生创新性计划训练项目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
1 计算机类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对实践性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程序开发能力,还要具备软件项目的整体管理理念和团队合作精神。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为辅。通过调研发现,高校中95%的实践类课程其理论和实践比例低于1:1,实践环节严重不足,加之计算机专业课程被分散到在大学四年中,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分散,不利于整合性学习,学生开发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团队合作。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1 传统教学方式与现有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
高校普遍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绝大多数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内实验阶段,学生多完成验证型实验,以C语言为例,验证型实验同设计型、拓展型实验比例为8:1,教学目标并未以自主分析和创新为优秀对整个课程进行有效掌控。绝大多数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完整项目实践。
1.2 教学时长和项目不匹配
一周4课时为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在学习了一定的基础知识(通常1-4周)后,转为一周2课时理论加2课时课内实验的形式。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言,实践的紧密性与知识的不连贯性之间的矛盾容易让学生产生不知所措的倦怠情绪,学生不能有效地深入知识体系。一周2次课的时间间隔,使得在下一次上课时不得不重新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课时短、间隔长导致无法用项目背景去引导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因知识的零散和抽象感到迷茫,因知识的不连贯和脱节而感到浮躁。
1.3 专业课程分散难以整合为开发能力
由于在大学里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被分散到四年的课程中进行学习,课程在结构上较为松散。如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为:大一开设计算机导论和C语言程序设计,大二开设Java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Web应用系统设计,大三开设Hibernate、Struts、Spring框架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大四主要为选修课。由于在基础课程阶段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旦涉及技术上的问题就感到困难和排斥,不能进行深入的自主式学习,学习的驱动性不强。
1.4 目标不明创新意识匮乏
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入校选取专业时具有盲目性,并不明确自身的就业规划方向,因此缺少学习目标和动力,惰性在三本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创新意识淡薄。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的缺失,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应用型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锻炼,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断地自主探索新技术,通过实践掌握系统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
2 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在计算机课程建设中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将“创业”提到一个新高度,要求各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创业的前提是具备创新意识,但是由于高校缺少创新训练环节,学生缺乏实际创业环境与经验,所以毕业后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因此在校内提前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孵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湖北省从2013年起每年开展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创业项目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和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各高校也意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加大校级学生科研、教研项目扶持的力度,设立素质学分,支持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建设校内人才孵化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等。
2.1 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内容
我院承担了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多项项目。以“校园行――音乐播放器”项目为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项目组成员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深入学习实践,激发了学生对前沿技术探究的兴趣。本项目具有四个优点:无弹窗无后门,安全性高;内置校园广播和网络电台;独有的一键进入夜间模式和轻松休闲的动感娱乐游戏。从选题、可行性论证、资料收集、软件开发、运行测试,项目组成员全面感受了创业流程,将以前所学的分散的知识有机融合到实际项目中,打破了课程之间的桎梏,在实际应用中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全面整合。对目前主流音乐播放器所采用的技术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撰写技术文档,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完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和编码,设计测试用例及小范围地用户体验调查。系统采用MVC设计模式,对于视图层(View)进行界面的统一设计,控制层(Controller)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用户操作发送的命令请求一层一层的进行判断选择,最后调用模型层(Model)提供的接口响应用户的具体操作。
2.2 项目依托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知识
C语言、C#、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编程语言类课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算法类课程,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等系统原理课程,及软件工程、专业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均为项目实践提供知识基础。安装Microsoft Office Visio、Power Designer等建模工具,展开分析设计、绘图等。项目组成员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自发性探索学习,对计算机相关课程进行了整合实践,将原本分散的课程知识汇聚到一起,不仅巩固原有知识,而且对各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掌控力。
3 探索计算机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德国教育宣言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为以后创业积累经验。改革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3.1 课程模式调整
扩大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可采用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放到课外,通过慕课、微课、网络课堂等形式让学生自学,而将项目引入课内进行讨论,学生在实践时产生疑问,以疑问带动讨论,激发学习兴趣。翻转课堂时间以4个课时为宜。
3.2 鼓励大学生科研立项
高校应多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内,省级,部级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校内申报条件可适当放宽,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一新生跨年级、跨专业进行联合项目的申报。
3.3 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
校内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引入企业支持,迎合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实现项目推出的产品市场化,以产品保障项目进一步完善。在大三阶段可挑选部分学生率先进入基地,参与企业级项目的实践。
3.4 建设计算机专业课程圈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群体系庞大,不利于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提出课程圈的概念,即针对每个年级设立不同课程圈,相关课程组成
圈,圈圈环绕形成整个计算机课程群。图1表示课程圈详图。圈与圈之间用课程设计相连,课程设计采用企业工程师和专职教师联合授课的形式。大一学生可围绕C或者Java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完成不带界面的简单项目,如运动会计分系统、校园歌手大赛系统、银行系统等;大二可进行Web项目实战,如教师工资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大三下学期部分学生可进入企业扶持的校园孵化基地;大四争取所有学生进入孵化基地锻炼。
图1 课程圈
4 结语
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实践,需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课程知识,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中相互促进。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训练的角度,为今后的计算机建设改革提供了思路,对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为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本文以我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数据为依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设计,访问者可通过该平台查看项目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信息共享平台 设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创业项目不仅会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和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但目前各学院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一般采用传统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分散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不高、项目申请材料查看难以进行、已结题项目成果共享不足等弊端。本文旨在针对如上弊端,面对社会内外开放,对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人员、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帮助其实现信息共享,完成本平台的设计。
1信息共享平台概述
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分角色扮演完成平台的开发为今后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平台的开发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为目的,方便了校内外人员的资源共享,节省资料收集查阅的时间。本平台基于市场流行技术.NET开发,可供我校科研处使用,也可供兄弟院校参考借鉴,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平台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整理、、储存在服务器中,供校内外访问者共享使用,省去了当用户需要某个方面的信息时,却又很难准确地找到有效的信息,夹杂在其间的垃圾信息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使用者共享查阅知识信息的效率与速度,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本平台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共享平台开发流程
2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本平台主要用于科研目的,采用.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涉及的软件均采用免费的开源软件,不用购买其他任何软件。平台定制一套用于我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平台。本平台设计围绕项目名称、项目级别、项目类型、负责人、指导教师、项目立项时间、项目申报书等进行,不同角色的用户使用呈现不同的页面。默认条件下,本系统所有访客不需要注册均可以浏览信息共享平台,我校老师需要登录后方有更多的权限使用本平台。
本平台面向普通用户、学生、指导教师、管理员四个角色用户,具有用户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检索、在线统计、留言管理等,其中用户管理主要是面向学院内师生员工、进行用户的登录与注册信息的管理;项目信息管理主要是面向学院内管理员完成项目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信息检索主要面向平台访客完成项目信息的检索与在结果集中再次进行检索的功能;在线统计主要完成本平台使用情况访客与项目信息下载统计;留言管理主要面向访客留言的问题进行管理和回复,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共享平台功能模块图
平台界面设计以美观、大方、用户体验更加舒适为目的,具有以下几种页面显示方式:
分类功能:页面左侧按项目级别、类型、指导教师等等进行分类,用户可以据此判断并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献下载。
页面排列方式 :用户可根据喜好选择项目信息排列方式,主要包括表格排列和自然排列两种。点击页面上方的"切换排列方式"按钮。
排序功能:平台提供按相关度、时间降序、时间升序三种排序方法,系统默认为按相关度排序,用户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排序方式。
3结论
该平台利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据为资源,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团队的专业化软件开发、图形界面设计美工能力,团队成员角色分工,分工协作,自主研发本平台,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素质得到培养与锻炼。完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平台,供学校科研处使用,方便校内外人员查看借鉴,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可供本校科研处使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兄弟院校具有指导借鉴参考价值。
2014年度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NET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410870004)阶段性成果。
1引言
新时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求,已经把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充分认识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践环节的特点,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把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从实践能力培养角度进行安排,学习期间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着手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课程的附属地位。创新创业项目是国家进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把创新创业项目、计算机类大学生5+2+1培养模式与一线IT公司运营模式综合考虑,使三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支撑本平台培养目标的实现。
2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2.1探索和构建了“一个原则、四大模块、多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础上,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和构建了“一个原则、四大模块、多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其中,“一个原则”: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坚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吸收改革成果和先进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注重实践,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的原则。“四大模块”:第一是通识与公共基础教育模块;第二是学科基础教育模块;第三是专业方向教育模块;第四是创新与素质拓展模块。“多个专业方向”:即软件技术与应用、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等多个专业方向。
2.2建立了与培养软件工程师相适应的“一主三实”人才培养体系
“一主”指一条主线,即以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使之贯穿全学程。“三实”指以培养实用性强的软件工程师为目标,达到主流就业岗位“上岗即可用”;通过校内外实践环节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通过课内实践环节、企业合作等提供真实工程环境与项目,使学生掌握“上岗即可用”的实战技术。
2.3构建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5+2+1”人才培养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把知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构建计算机类专业“5+2+1”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训职训化的基础上全面实施“5+2+1”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项目是国家进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扶持项目,结合“5+2+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部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创新创业项目申请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受惠于创新创业项目。可以让大二的学生开始准备项目,大三上学期学生的知识达到做项目要求时开始申报项目,项目申报成功后,学生可以在培养模式中的“2”阶段进行项目研发。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严格按照IT公司项目管理和运行模式,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在模式执行过程中一些创新创业项目完成比较突出的学生,通过培训可以参加全国各级学生竞赛。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5+2+1”体系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而且确实存在的场所,让学生按照公司的运营模式在其中工作,在分析了IT企业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技术方向后,按照IT公司运营模式对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进行建设,成立了ACM/ICPC工作室、经纬工作室、图形图像工作室、嵌入式工作室,使学习环境接近生产一线环境,提高学生培养水平;通过规划与设计,按照模拟真实工程、实践环境的要求,建立与创新创业项目工程环境相匹配的实训基地。
3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5+2+1”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效果
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5+2+1”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平台实施以来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160多项,特别在过往七届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中均取得了吉林省省属高校成绩前列。在就业方面,2009年以来此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很多学生进入了IBM、微软、百度、腾讯、搜狐、人人网(千橡国际)、华为等知名企业就业,到今天为止最高年薪50万以上,特别是2010届毕业生李元嵩同学进入公司仅一年就升任项目组组长,年薪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