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5 04:3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财经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毕业论文致谢主要是表达对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关怀与帮助的相关单位与个人的谢意,下面是小编特意准备的关于财经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致谢词格式范文参阅,希望能给你一些启示。
在xx财经大学美丽的校园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研究生时光。在这里,我有幸见证了学校从学院到大学的更名,参加了学校 40 年的校庆。
在这里,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和科研的环境,为我们配备了强大的师资力量。在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里,我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的构思、撰写过程。要感谢的人很多,要感恩的事也很多,这些都是值得细细品味和珍惜的。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黄董良教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黄老师有着父亲般和蔼的笑容,一直以来默默的关心着我的学习和生活。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修改方面,黄老师都给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方面,黄老师是很好的榜样和模范。从立业方面,黄老师更是积极鼓励、支持、指点、引导我们。黄老师的情谊恩重如山,他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对学生的默默无私,让人肃然起敬!师恩厚重,铭记在心。
其次,我要感谢研究生阶段所有为我们授课的教师。感谢汪祥耀老师、邱学文老师、李连华老师、邵毅平老师、张红英老师、史习民老师、戴娟萍老师、邓川老师、于永生老师等,你们不仅学术水平高超,而且上课水平一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感谢辅导员陈东老师、郭媚老师,你们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感谢你们!
然后,我要感谢我们 2012届会计学院大家庭。感谢郑贤龙同学等班委两年半时间来为班级所做的贡献,感谢会计学术班同学们在学业上的互帮互助,学术上的交流沟通,求职信息的共享。你们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温馨。感谢我亲爱的室友黄明非同学、范文敏同学、纪中一同学,两年半的陪伴让我们彼此了解,彼此交心,你们让我学到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东西。感谢我的师姐吴珊学姐、淘丽萍学姐,给予了很多学业上的指点和帮助。感谢我的同门陈娇艳同学,我的好友朱媛同学……要感谢的人很多,我的研究生生活因为你们而更加精彩美好!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给予我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关怀,感谢你们对女儿学业的大力支持,感谢你们对我择业方面的尊重和鼓励。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好好工作,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关于财经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致谢词格式范文参阅已经呈现在各位面前了,如果对您有参考作用,请大家继续关注。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一)自卑心较强,缺少自信
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很一大部分是由于高考失利,没能如愿以偿地考上自己向往的本科院校的学生。这种现状与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相差甚远,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挫败感,逐渐便会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学生不能正视自己,开始怀疑自己,消极地对待人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二)家庭环境优越,自我个性鲜明
现如今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并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优越,导致一些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娱乐消费上,加上许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对待学习没有积极性、对同学漠不关心等。这种鲜明的性格特点导致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中。
(三)学习基础薄弱,缺乏上进心
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对于内容枯燥的学习没有主动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放松自己,没有了积极学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都比较消极,失去了进取心和自律性。甚至有的学生对学校的管理不屑一顾,我行我素。
(四)爱好广泛,实践能力强
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些学生爱好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并且能积极参加学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竞选活动。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管理制度研究
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思想及学生自身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深入分析学生管理制度研究的现状,结合学校发展要求,可以有效掌握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
(一)深入了解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优秀,应该从实际出发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充分体谅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提高自信心。
(二)发现学生优点,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做自己的管理者,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在学习上,辅导员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竞争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思想上,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积极地关心国家大事要事,关注社会上的新鲜新奇事物,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四)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学生的表率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同时能促进管理工作者加强自我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服务。综上所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在日常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模式,让更多财经类专业学生脱颖而出。管理工作一定要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协调能力,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做到从根本上关心和爱护学生,真正对学生负责。管理工作者既要保持高度工作热忱,又要发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和处理新问题,努力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开创新时期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高莹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一、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
(一)对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和实践教学环境的制约,地方高校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认为理论教学是学术性的体现。但是一味地注重理论教学不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并行,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反之,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如果得不到充分重视,则会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执业水平偏低,不可避免地造成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企业也聘不到合适的人才。
(二)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实践场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内的财经实验室,另一类是校外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然而,由于地方高校财政经费的限制及对财经类专业的重视不够,财经实验室建设起步晚,投入不足,实验室软硬件设备匮乏,实验室规模较小,导致财经实验室建成之后使用效率较低,甚至流于形式。在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的建设当中,一部分地方高校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条件,向地方企业满撒网,重视实习基地数量而忽视其质量,对实习基地后期的管理工作存在缺位的现象。并且由于财经类专业的实习内容往往涉及企业的优秀业务,略有不慎,可能会导致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所以企业单位一般不愿意大规模接收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了学生实习,也不会让他们接触很多专业工作,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挫伤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部分学生选择走个形式,随便盖个章应付了事。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分工不明确
地方性高校由于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面临教师少、任务多、分工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较少的师资承担着繁重的教研负担,一边要负责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一边要组织实践教学的开展,无奈之下,实践教学往往放在次要位置上,教师很难安心组织、管理实践教学。
(四)考核评价效果不明显
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主要是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然而,在部分地方高校财经类实践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成绩主要依靠理论成绩、实习报告及日常考勤,指导老师很难全面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难以验证实践报告是否属实,难以保证实践时间。校外的实习在教师牵头组织以后,由于管理缺位,学生在实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学生自觉性不高,利用实践教学人员较为分散的特点,玩游戏、聊天,之后找单位盖个章就可以通过,导致实习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缺乏规范,考核形式单一,无法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考核体系,导致考核评价效果不明显,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良好的实践氛围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为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家认识到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开展财经类专业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企业应聘经验年限制约和上岗实践操作缺乏的问题。因此,通过实践教学宣传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可以为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从校内方面讲,要逐步加大对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整合内部软硬件资源,提高财经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校外方面讲,建立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学校应该引导产学研合作,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工作。此外,地方政府也应该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地方高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当教师,又能当师傅的复合型教师。高校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引入机制和培养机制,利用人员弹性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条件引入或培养“双师型”教师。具体而言,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践型教师,优化师资结构,为实践教学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另一方面,应该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短期目标及实施计划,发挥地方优势,采用培训、引进、访问和激励等方式让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将企业专业人才和资源引入地方高校,以实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升级优化,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积极作用。
(四)完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考核是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反馈过程,地方高校应在考核评估体系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将学生实践活动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新型考核评估体系。具体而言,实践考核要以创新能力测量为主要内容,考核评价要以是否具备创新点为标准,完善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规范实践教学评估指标,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面监控。在开展财经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总之,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个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
作者:树友林 宜雯娟 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中职非财经专业会计课程的优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却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20世纪初,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先倡导将案例教学用于管理学教育以来,被充分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在实践性方面的不足。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结合,以案例情节为指引,让学生进入财务工作的情景之中,老师进行讲解与分析,学生可以主动进行实践工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二、案例教学的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确定教学目标
目前各个层次的会计教学大多偏重于会计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对于非财经专业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对于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只局限于会计知识,还需要在课程中适当补充经济法、税法、公司经营等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完成了会计课程的学习后,不仅掌握了会计知识,还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及相关的业务活动。
2.案例的选取与设计
进行案例教学,首先要做好案例的编写工作。案例选择适当与否,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要有针对性,适合学生案例的编写方法一般有三种:(1)深入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来编写案例。使用这种方法来编写案例,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所涉及的行业来进行选择性的调研活动,广泛收集不同企业的相关信息与数据,模仿具体的经济业务流程,对收集的数据信息等资料进行整理,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一些变动或加工,写出生动而又便于中职学生理解的案例。比如卫生类中职学校,药剂专业均开设会计课程,那么可以针对学生将来的实习和就业方向,编写一些医药企业的案例。(2)使用已经出版的案例教学书籍中现有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改编,应用于课堂教学。(3)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利用经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关注某些企业的相关报导及财务信息的披露,根据案例教学的应用要求进行编写,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案例的呈现方式
现代教育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案例呈现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最常见的方式是以文字材料的来呈现案例。这种方式适用于信息和数据量较大、业务流程相对复杂的案例,便于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缺点是不够直观和生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今,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声像手段能把案例中所包含的各方面的信息更全面、逼真的呈现给学生。实践表明,教师创设的案例越丰富真实,越能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学生对事件构成诸要素的感受就越充分,对案例材料进行学习研究的兴趣和动机也就越强。此外,常用的案例呈现方式还有口头描述案例和组织学生表演案例。口头描述是指由教师口述、要求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记录的案例呈现方式。这种方式只适合一些短小而又比较简单的案例。在教学课堂中,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模拟再现社会情境。这种方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即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案例准备的阶段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中的案例通常没有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情节,不适合表演。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前选择出适合本次课堂教学的案例,并且要控制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的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并做出总结和评价。而学生在课前应熟读案例,思考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讨论,锻炼自己的思维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5.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会有其优缺点。案例教学法尽管具备了许多优势,却也无法完全代替取代传统教学方法。会计课程不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会计知识的讲授也同样重要。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二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培养目标。
三、结论
会计课程案例教学可以培养非财经专业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选取适当的案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潘灵桥 单位:桂林市卫生学校
一、管理学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时紧张
青岛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于2011年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根据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该门课被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课时为一个学期总计36学时,去掉假期、校运动会或中期考试等2~6学时,总可用学时仅为32学时左右。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修完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在同一学期修读,但尚未学习统计学。从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体系来看,这个课时量明显不足。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讲,本科生培养方案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培养方案有所变更,各课程的课时量调整也要综合考虑专业性质、学科性质、培养目标、学分安排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计量经济学课时量的增加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对于许多高校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课程。一些学校在管理学类专业中尚未开设该课程,而开设了该课程的管理类专业也普遍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谭砚文、陈珊妮(2011)的统计表明,在8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大学中,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平均课时为58学时,而一些农业院校仅为48学时。这个统计数据是基于经济学类专业的调查结果,而对于管理学类专业来讲,其课时量更少。以全国45所财经类大学的会计专业为例,仅开设统计学的有32所,未开设统计学而直接开设计量经济学的有2所(总课时分别为32、54学时),先后开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有11所(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分别为30、32、32、36、48、48、48、48、51、36、72)。可见,对于管理学类的课程来讲,课时紧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争取在最少的课时量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先修知识准备不足
计量经济学创始人R.弗里希曾指出:“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因此,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结合,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应掌握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经济统计学等先修知识。显然,经济学类本科生在经济学基础方面比管理学类本科生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对管理学类本科生不利,如有的学校未开设经济统计学而直接开设计量经济学,有的学校将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开设在同一学期而未先后开设。除了经济学基础的差异之外,一些高校对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数学要求要高于管理学类专业。因此,总的来看,管理学类本科生的数学基础要弱于经济学类本科生。综上,先修知识准备不足、基础知识薄弱,是管理学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在改善这些弱势条件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经验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在课后提出一些与数量研究方法相关的问题。比如,有学生在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或学校举办的建模大赛的过程中,希望用上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也有学生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产生研究兴趣,如是哪些因素决定了股票价格的上升,能否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等。2011年之前,青岛大学会计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几乎全部为规范研究。2011年之后,每年在240篇左右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有10篇左右的论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用到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所学的知识。总体来看,计量经济学的开设已引起很多学生的兴趣,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运用了课上所学的知识。
(一)合理的目标定位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可以为实证研究提供工具基础,在管理学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管理学类的本科生来讲,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量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王少平、司书耀(2012)指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对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三个关键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和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模型或者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在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具备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基础,但这对于管理学类的本科生来讲,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数学基础不好,有些高校管理学类本科生在读期间并未事先修读统计学,这就给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很多学生是初次听说计量经济学一词,对于该学科的性质、定位、掌握程度等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些学生在看到教材中的数学推导和大量的统计结果时,直接将其定位为数学,并将该学科划入“超困难”级别,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管理学类本科生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功底较之经济学类本科生要差,再加上课时紧张等原因,对管理学类本科生的目标要求不应与经济学一样。同时,由于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差异,管理学类本科生也不需要与经济学类本科生有着相同的目标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计量经济学定位为一门工具学科,而一个工具要发挥作用,就要有该工具能产生作用的对象,计量经济学也只有应用于相关学科,才能真正发挥力量。正如古扎拉迪所指出的:“在应用计量经济学中,要利用理论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具,去研究经济学或者商业中的某些特定领域。”对管理学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讲,其研究的更多是商业中的某些特定领域。王少平、司书耀(2012)提出的三个能力的培养,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更多地关注商业或管理学的某些领域,即观察和分析实际商业现象的能力、基于观察到的商业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模型或者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第三个目标“在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对于管理学类本科生来讲,有些难度,不适宜作为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针对管理学类本科生的应用导向式学习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技能,使学生的文理知识很好地整合起来。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文科学生普遍缺乏这种逻辑能力,虽然学生会在大一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必修课程,但这些课程常与经济管理实际脱节,很多学生在学习了数学课程后不清楚其应用价值,甚至认为不是专业课就不用好好学。计量经济学可以起到文理衔接的作用,使计量经济学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学类的学科体系,为该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定量分析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扫清数理障碍。对管理学类本科生应采用“应用导向式教学”,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不去讲解公式的推导、统计理论的证明等“深层计算问题”,而是以“表层意义和实际运用”为导向,使学生“知其然,知其然何所用,但不必知其所以然”。当然,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鼓励其“知其所以然”。另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结合具体学科,以管理学领域的问题为案例,以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展开讲解。比如,对于显著性这一概念,可以结合“A股历史上最刺激的迷案”重庆啤酒案例进行讲解。2011年12月,重庆啤酒的股价开始连续9个跌停,一个月内股票价格由每股80多元暴跌至20多元,市值蒸发高达270多亿元。这一切源自重庆啤酒披露的一则消息:“乙肝疫苗Ⅱ期在临床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方面,安慰剂组与用药组无显著性差异———这相当于鸡汤熬熟了,居然只相当于白开水的营养价值。”2012年1月9日,重庆啤酒再次披露信息:Ⅱ期次要疗效指标方面安慰剂组与用药组“在统计意义上无差异”。何为“在统计意义上无差异”?从案例中引入显著性这一概念,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这门学科的应用价值,而且可以结合本专业具体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在了解了显著性这一概念后,学生会注意到信息披露对股价的影响,进而会思考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股价的变动?哪些因素是有显著影响的?如何收集这些因素的数据?是否可以判断股价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并据此进行投资从而获取收益?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将现实生活、经济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对该应用学科的直观认识。
(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多媒体等IT教学资源
在当今IT时代,知识的获取、传递和沟通等都可借助于IT实现。IT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用导向的教学方式会忽略公式推导等“深层计算问题”,而以“表层意义和实际运用”为导向,使学生“知其然,知其然何所用,但不必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把学生从繁琐、复杂的数学推导中解脱出来,但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不踏实”“,对没有证明过的问题感觉内心惶恐”,也“不便于记忆和理解”。运用IT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弊端。比如,在讲授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BLUE)这个概念时,教师仅需简单推导无偏这一概念,而对方差最小这一特征可以用动画的方式来呈现。再如,在推断统计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两大优秀问题,而假设检验是难点,学生无法理解何时拒绝零假设以及为何拒绝零假设,容易在判断过程中因为显著性水平α的不同而在与实际概率值ρ的比较中产生混乱。恰当地制作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判断过程,就会给学生直观的认知,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以总体均值m=50和总体均值m=10.5两个零假设为例。计量经济学教学重在对基础性计量经济模型和方法的正确理解与延伸,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王少平、司书耀,2012)。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外,课后还可以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等与学生展开交流,课程的相关视频,沟通课上难点,补充基础知识,推荐参考资料,解答疑难问题,举办知识竞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科的应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管理学类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课时紧张、先修知识薄弱等现实情况,提出了进行适宜的目标定位、强化应用导向式教学、合理运用IT资源等教学建议。其中的有些做法是基于现状不得已而为之,要想大幅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满足基本的教学条件并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对于课时量过少、课程安排不合理的高校来讲,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当务之急。随着管理学类各专业对计量经济学的逐步重视,课时量必然会做相应的调整,教学目标定位也应提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应引入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陶黎娟 单位:青岛大学商学院
作者:胡颖森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课程内容未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实践课程需要能力渗透财经类专业涵盖的岗位职业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技能、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而且财经类专业的未来就业岗位,与工科专业相比,其工作情景不能在学校中被高度仿真和模拟。这就必然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学校的实践课程中掌握必要技能,还要培养自我学习、权变适应的能力。而单纯的技能训练会限制学生自我提升、自我调整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养成。
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的功能为标志,可以将其分为实训(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实验(即知识点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即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综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开展教学改革是建设具有高职财经类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由之路。财经类专业需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为指导,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积极开发实验实训项目,大幅度提高实验实训在教学中的比例,淡化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和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克服和解决上述困难,确立培养学生能力的支点和逐步形成学生技能的杠杆呢?弹性学制的引入将是推动高职实践教学最有效的管理策略。1.弹性学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实践课程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弹性学制的本质就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性需求,同时,设立学分制,为实践课程单独设立学分,扭转实践课程只是理论课程附属品的现象,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实践课程只有在考核上步入正轨,才能真正提高高职教育实践课程的地位,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切切实实地提高质量。对于实践课程,可根据课时多少、实践项目的性质和难度、学生付出的劳动以及兼顾“巩固基础,发展能力”的原则等方面来综合设定每个学习单元应有的学分,以便使学生按照量化的实践课程的学分,结合本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和特点,选择实践项目。成绩合格者就取得相应的学分,所有科目课程的实践课程总学分累加,即为实践课程学分。在实施学分制初期,为使学分制平稳过渡,可适当侧重于实验课程,使师生都能在认识上逐步适应,并为实习实训课程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留有足够的时间。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实习实训课程学分比例将逐步增加,以最终培养出个性特色鲜明、专业知识结构完整的人才。2.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中的运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弹性学制的实施。“活”是课程模块化的最大特点,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下,每一种技能模式由一个或多个模块构成,每一模块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而技能模式就是以模块的形式展现的工作规范,实践证明,同类的知识与技能可合为一个项目群组,便于学生选择和掌握。在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中运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一方面,更好地满足弹性学制的本质特征,即自由选学、强调个性发展、实行目标管理,另一方面,模块化实践课程既与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十分清楚自己所学专业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并认真对待实践课程的学习。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难以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实践教学内容缺乏,从而导致时间教学时数偏少、实践项目不足,缺乏独立地位。目前推行的“实践主导型”课程改革,从宏观上要求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比例应达到60%以上。模块化实践课程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于专业模块课程体系之外。
实践课程模块既从属于专业课程模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既保证了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凸显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同时,对相关教师开发实践项目、充实实践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开展模块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实践课程模块设计,兼顾教学管理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升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应在专业课程体系经过科学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原则加以实施。“模块化”是指在对职业技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知识群和能力要素进行分类后,形成具有同类性质的训练项目群,形成进阶性质的强化训练。“组合型”是指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训练要求,对各个模块和模块中的项目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教学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进阶式”是指在实践课程中,明确不同实训项目的难以程度,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组织实践教学。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又保证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模块化实践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兼顾专业职业技能养成与创新能力培养财经类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实际技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客观上也提出了对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更高要求。模块化教学模式源于职业技能培训,采取的是实用主义,即实际岗位需要哪些技能,在学校实践课程中就设计哪些训练内容,针对性极强。一般而言,在模块化教学实施方面,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以技能培养为目标,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互为支撑。第二,以模块教学内容为目标,合理设置模块内课程,优化教学内容。第三,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将知识结构模块化、岗位分工模块化、讲授方式模块化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研究某些课题来学习某些知识、生成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激活某种素质的活动。首先,实践课程目标的设定必须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根据实际岗位要求,拟定优秀目标,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要素。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适当扩充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供学生参考选择,不必做到千人一面。其二,实践课程内容的编排必须以主要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优秀。学生素质、个性有差异,发展空间有大小,接受能力有高低,所以模块化实践课程的内容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且实践课程内容要及时吐故纳新,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统整。在实践课程讲授方面,增加自主项目设计、课题实验研究。研究项目最好来自主要用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市场调研、方案设计、项目制作、作品展示、撰写论文、口头报告整个实战过程。而课题研究,则是学生自主形成研究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研究,最后提交课题研究报告。实践教学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实践课程体系的科学架构,有赖于实践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在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建立弹性学制下的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优化模块设计,渗透研究性学习环节,有利于实现第三产业的新型一线管理型、服务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有利于毕业生适应更宽广的职业岗位,也有利于他们在职业岗位上发挥潜在的创造能力。
1统计学的重要性
(1)所谓的统计学就是用来收集和分析信息和数据的一门科学艺术,它通常是通过对差别的个性进行深入探究,然后找出这些差异之间的一般规律,因此它通常被称为是将科学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的一架桥梁。统计学一般是利用概率论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所要观察系统的数据全部收集起来,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和整理,然后在通过所总结出来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推断和预测,这样就可以为相关的决策提供较为完备和科学的参考依据。首先,统计学是进行数据研究的一门科学,这里的数据并非是指数学中存在的数据,也不是具有抽象性的数和形,而是指那些实际存在的数据、测量的数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其次,统计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不是用演绎的方式。之所以采取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非演绎推理的方式,主要是因为通过演绎推理所得出的结论通常在前提中蕴含,这就会造成在推理的过程中不会对现有的前提进行突破,更不用说会出现较大的创新了。而归纳推理一般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从抽样样本到整体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最后,统计学的研究并非是明确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正是基于它的不确定性,才促使统计学在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新的思想和理论。
(2)目前,统计学在各个学科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统计学是一门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每一种科学都是对客观事物潜在的规律进行研究的,规律需要在反复的实验中不断地重复出现才得以确立,这些规律通常都会重复出现,而那些不会重复出现的事物就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比如说四季都在运转,不停的更替,这样才能在不断的重复中研究出变化的规律。统计学就是对不断变化的事物进行潜在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所以,统计学是其他学科得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缺乏了统计学的科学研究是不能成功的,是缺乏新意的。其二,统计学是管理工作的最佳工具。正如同政治家离开了统计无法科学地施政一样,企业家一旦脱离了统计,那么他的决策就会存在着不合理性。每一项工作在进行管理之前都需要对整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全局。所以,学好统计学就能够更好地开展任意的工作。
2财经类专业中统计学的改革发展与现况
我国的统计学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对于财经类的专业来说,统计学的定位和专业知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都要和其专业的主要学科协调和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因此,财经类专业统计学的改革应该建立在对统计学的具体应用的分析基础上,比如可以对统计学理论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实证分析。这是对统计学改革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只要明确了统计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统计学的改革,不断地对统计学进行完善。根据上述的结论,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财经类专业统计学的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相关教育学理论的规定,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它的课程设计来进行体现的。所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财经类专业统计学在进行课程改革和设置的时候要严格贯彻以下指导思想:首先,要注意将理论和实际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可以将统计学的理论和经济管理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其次,要根据专业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层次来安排统计学的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同时还要强化技能性和操作性课程的比重;最后,要建立具有“参与型”的专业意识课程,并且打造相应的课程平台,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实现统计学由“主导型”的课程体系逐步地向“参与型”的课程体系过渡。第一,要设置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这一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培养统计学专业性的“参与型”人才打造基础平台。比如设置哲学课程,就可以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更为开阔和新颖的思维和研究方式;而开设数学、英语这些课程则主要是为了对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巩固,另外,它还可以成为学习专业课程的一种工具;设置这些通识课程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统计学的学习。第二,设置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理论课程。由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将来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和研究领域主要是经济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出“参与型”的人才。所以作为统计学人才,他们不单单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有“参与型”的意识,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由于经济管理理论的课程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统计学相关的理论,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就要有目的地选择那些和统计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的学科,来设置经济管理理论课程。第三,设置最佳的统计学专业课程。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型极强的科学方法,在对其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保证统计学的课程设计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设置的时候要对以下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1)选择最佳的统计方法论基础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知识需求;(2)要设置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统计学知识的延伸;(3)选择出那些具有远大发展空间的行业的统计方法理论课程,帮学生通过实例来更好地学习统计学,并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4)与宏观经济统计核算相关的课程。设置以上课程是由浅到深的渐进模式,不仅有效地将统计学的知识体系进行点与面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是对统计学“参与型”课程意识的重要体现。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第四,注重技能性和操作性课程的设置。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在注重统计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落实操性课程的设置,实现学与练的最完美的结合。技能性和操作性课程作为统计学课程最完备的补充,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与统计学相关的实践或者操作性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借助相关的统计软件或者多媒体等对学生的技能性进行综合的训练,帮助学生练就熟练的技能。
2.2财经类专业统计学教材的改革
课程建设的优秀部分就是教材建设,教材在统计学的学习和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开展以及教学大纲的不断修改,财经类专业统计学的教材也随着不断进行更新。统计学的内容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它的内容会根据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新的、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来进行更新或者完善。与传统的统计学教材相比,目前的统计学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教材的内容更为明确地突出大统计学的思维,并且彻底地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知识框架相脱离,这样就不用再受传统思维和知识框架的束缚,能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其次,将统计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地补充进教材中,及时地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更新和完善,并且对统计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将那些没有实用价值的、一些标志性的概念全数删去,更加强调了变量这一概念。与此同时,教材还对统计学所要研究的目标、统计学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论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一目了然地对统计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最后,在统计学教材中加入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和对各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原理的讨论,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另外,在统计学教材中还突出了对统计学基本思想的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学与练进行完美的结合。
2.3建设统计学试题库
随着统计学课程和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部分高校在完成以上两个环节的同时,还创新性地建设了统计学的试题库,并且积极地将这一板块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试题库建设取到了显著的成就,这样就可以为有效开展“考教分离”这一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的统计学试题库建设主要有两种:其一就是一种可以根据试题库内的试题进行随机的自由组合生成试卷的方式,这套试题里基本上包含有单项、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等多种类型的题型,并且所生成的试卷会覆盖统计学所学的全部知识,不会出现内容的重复或者遗漏。这类试题库主要是用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的,一般用于期末考试等。其二就是试题库的试卷都是已经生成的成套试题,这一类的题型基本上是以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为主,比如这类试题都会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开放试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另外,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地开展一些与统计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为学生以后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总之,财经类专业统计学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知识,有利于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统计学人才。与此同时,随着统计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的老师也应该结合统计学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统计学的教学方法,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高统计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输送更多的统计学人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学广泛吸收和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实践发展的需要对统计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和不断完善,统计学的潜在功能将得到更充分、更完满的开掘。
作者:初旭工作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摘要:统计学被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必修优秀课程之一。其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应当顺应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将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EXCEL的有关功能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优秀必修课程之一。力图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解释来研究各学科内在的规律。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优秀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公务员之家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摘要:面对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高等专科院校财经专业的教学机制必须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以训练动手能力为主,兼顾相关理论与学科的教学和选修,注重学生未来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公务员之家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四)注重学校内学术氛围的营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跨世纪教师队伍。自由、开放、活跃的学术风气,是各院校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各院校还要广开渠道,为在岗青年教师的业务深造积极创造条件,对新教师的招收要注重其学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考查,同时要形成制度约束,激励和监督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全体教师当中的比重。
总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必然是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这种国际化人才不单纯是对学历层次的追求,而是更加注重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所具有的应变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应适应这种人才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当前及未来我国经济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论文摘要:面对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高等专科院校财经专业的教学机制必须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以训练动手能力为主,兼顾相关理论与学科的教学和选修,注重学生未来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四)注重学校内学术氛围的营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跨世纪教师队伍。自由、开放、活跃的学术风气,是各院校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各院校还要广开渠道,为在岗青年教师的业务深造积极创造条件,对新教师的招收要注重其学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考查,同时要形成制度约束,激励和监督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全体教师当中的比重。
总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的必然是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这种国际化人才不单纯是对学历层次的追求,而是更加注重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所具有的应变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应适应这种人才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当前及未来我国经济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教学的目的性不强、教师的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优秀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优秀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摘要]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网络化手段是否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以财经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为例,分析和比较了网络教学和集中面授辅导各自的利弊,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教学面授辅导利弊教学模式改革
一、网上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网上教学的优势
1.网络上信息量大,而且查找方便、迅捷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建造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很方便迅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电大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资源上的优势,学生可以上本校的网站、省电大的网站及中央电大的网站,观看vOD点播,利用网络课件学习等。
2.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学习不分时间、不论空间,突破时空藩篱,可解决学员的家学矛盾、工学矛盾。学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观看VOD点播、利用课件学习,更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学员进行讨论,有问题还可以与教师利用BBS等方式进行交流。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为上班族们搭建了终身学习的平台。
3、网络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师生分离”和“教导分离”促使网络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向了学生主导型,客观上推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知识建构活动,使教学过程更趋科学、合理。
(二)课程教学中网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网上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是学员来读书的目的是有差别的,对于那些主动性不强的学员来说,平时因为师生分离,他们可能很少自觉学习或根本不学,作业也可以抄袭其他同学的,再加上网络上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学员在学习中要进行信息的选择,学生如果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中。长此以往,他们就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而且这样的学员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学员。
2.教师难以获得面对面的信息反馈
单纯依靠网络来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情感上会产生疏离感。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每天对着录音录像的机器讲课,而无法获得当面的即时的反馈,怎么能做到因材施教呢?特别是一些课程中的难点问题,学生很难通过自学就掌握其中的要领,教师如果在教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3、学员在网上学习中难以获得认同感和激励
在传统的集中面授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及时的认可、鼓励,让学员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在这样的激励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在网络教学中,学员很难得到这种即时被认可的感觉,长期下来可能会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经济法基础课程中面授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面授辅导的优势
1.学生可以获得及时的激励并实现师生情感的互动
面授辅导中学生与教师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教师能够给学生即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员获得被认同的感觉,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且课堂上学员相互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无疑对加强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有着很大的好处。
2.便于教师获得即时的反馈,特别是关于难点问题
集中面授辅导中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获得学生即时的反馈,从而得知该知识点学员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一个互动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课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不同的学员可能掌握的情况也不一样,是否需要再讲解或者需要再巩固,这些往往很难从网上教学中获得。
3.讲评作业采用面授辅导的形式更有效
笔者在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尝试过不同的方式来讲评作业,实践证明,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使他们对作业中的一些问题更明晰,还是通过面授的方式来讲评更好。如果把答案直接放在网上,学生通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课程教学中面授辅导存在的问题
1.集中面授辅导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是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桎梏,如果单纯依靠面授,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无法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更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
2.单纯的面授辅导由于时间有限,信息量不够
学员能够到学校来接受面授辅导的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教师既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又要进行重点、难点的辅导,还要进行作业的讲评,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些都是必要的,如果有所缺失,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这些缺失的时间用什么来弥补呢?答案只能是通过网络教学来完成这个任务。
3.难以适应不同学员的要求
学员所从事的工作、原本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面授辅导课很难适应这些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员的需求,如果结合网络教学,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那么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各取所需。
三、财经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一)转变自身观念,也要引导学员转变思想观念
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引导学员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学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员转变思想观念,告诉他们如何查找学习资源,引导并组织学员进行学习讨论,逐渐帮助学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不断提高自己,结合课程特点,整合并建设相应的资源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展其实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从信息的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组织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他们的工作包括建设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讨论课程内容、为学员解答疑难、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试卷、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评分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比较高的课件制作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建设或者整合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以经济法基础课程为例,笔者在实践中注重在课堂中和课堂外针对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每堂课最后都要进行案例讨论,帮助学员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考虑到很多学员将来要参加本专业的职称考试或者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笔者搜集了一些以往这些考试的题目,放在课程网页上,提高学员课后复习的积极性。
(三)根据需要安排必要的面授辅导,着重于难点的讲解和作业的讲评
对于难点的讲解,面授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即时得到学员的反馈,并针对问题有所侧重地讲解。特别是在财经专业的经济法基础课程中,学员们大多对法律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概念缺乏了解,对如何应用法律规范来分析案例的方法还没有掌握,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侧重的讲解,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作业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学员在完成了作业后如果能够集中进行讲授,错误及时得到纠正,对于存在的问题就会印象更深刻。
(四)建立与学员的良好互动关系,并作好监控工作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因为师生面对面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教师更需要与学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比如用“公告牌”安排教学进度;决定教学进程的启动、停止;组织集体授课和学生的相互活动,分组讨论;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迅速作出回应,并提出建议;定期浏览和回答学员的信件、网上“读书报告”和学习计划;保证学员的参与和交流畅通,鼓励学生的团体学习精神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开放”不等于“放开”,“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自由学习”,只有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在此,强化形成性考核的作用,怎样把形成性考核工作落到实处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定期收缴和批改作业,书写评语,如有抄袭,及时指出,不参加形成性考核或者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摘要】 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着与其他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出发,剖析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现状及成因,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正确树立教学理念、实行毕业论文导师制、严格规范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 财经院校统计专业毕业论文创新能力
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在统计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在第8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过程,计6学分。毕业论文从确立选题到搜集文献资料,从开题研究、分析论证到论文撰写,都需要高度专注、潜心思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学生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最强的环节,是学生大学期间专业综合能力最集中的体现。
一、从统计学专业特色看统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学和数学知识,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理论和实践综合业务素质兼备,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经济调查、信息管理与咨询、数量分析与预测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财经院校统计专业的特色是依托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与经济学、管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注重产、学、研结合,重视社会实践环节,着重提高学生独立组织统计调研活动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某一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其他各类理科论文及经济学论文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专业性、统计实践性、科学创新性。
二、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及成因
1、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然而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缺乏创新性。创新是要求学生通过统计专业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积累,很好地将统计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实质性学科相结合,创造性地加以应用。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在论文中进行了一些文献的综述,或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但也只是进行简单地罗列,而大部分论述也只是根据书本或文献资料,进行简单地重复。尽管一些同学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但所写的论文不能很好地结合文献综述内容,阐明自己的写作观点、写作目的,在论点、方法上鲜有创新。
(2)论文数据来源单一,参考资料不充分。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结合第八学期的社会实践或参加各种类型的统计实践活动去完成。但多数学生没有认真进行社会实践,只满足于年鉴、网络等一些工具资料,闭门造车。撰写的毕业论文要么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要么也只是参考他人的文章,置换新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本谈不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查阅参考资料时,多数同学都能阅读一定数量的中文文献,但外文资料几乎没有看过,随便从网络下载一些外文资料,列示在附后的参考文献中,以应付学校对外文文献阅读量的要求。
(3)专业功底不深。学生论文答辩是就学生论文写作有关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选题原因、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创新点进行考察,同时还要考核学生与论文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组教师就论文中有关问题向答辩同学提问,而具体体现在答辩中的一些情况是,真正落实答辩的为数不多,一些同学只就自己的论文做简要的陈述和说明,基本上是有答无辩,更有个别同学对一些统计理论和方法掌握得不够准确和透彻,有些理论回答模棱两可,而对于有些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也是模糊不清,导致方法的误用和滥用。
(4)管理松懈。学生开题现为第七学期末,照理来说,论文已经布置,学生就应着手开始撰写,但学生不是将毕业实习与撰写论文同步进行,而是忙于找工作、考研,加上一部分学生在家就近分散实习,学校难以对毕业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只能通过网络与其进行简单沟通,因此对毕业生撰写论文缺少必要的指导,加上有些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差,对指导学生论文不够得力。
2、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成因分析
(1)学生本身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写作态度不够认真。目前,学生毕业后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有的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之前,就已经考研;有的已落实了工作单位;有的毕业生忙于各类招聘考试,或奔走于就业单位的应聘,无心在撰写毕业论文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成绩对就业没有直接影响,因此根本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撰写,而是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在临近答辩前一个月,东拼西揍、甚至抄袭等,匆匆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提高论文质量。
(2)有些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交流时间少,见面时间短,缺乏定期交流与审阅制度,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写作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3)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时间短,质量难以保证。虽然论文在第七学期末就已经布置,但学生要实习、找工作、准备各种考试,毕业论文的实际撰写时间也只有五至六周左右的时间,而且与多数学生毕业找工作同步,这势必导致论文的“拼揍”、“掺水”现象严重,质量下滑。
(4)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欠缺,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完成论文的能力不足,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平时任课老师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就某一问题撰写文献综述,学生也只是东拼西凑或抄袭,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训练的目的,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学生只会学习课本知识,只会让老师牵着走,一旦放开就无从下手。学生缺乏前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成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瓶颈。
三、提升统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管理,凸显专业特色,全面提高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需要由教师和学生、院方和校方、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在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为统计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时机就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因此,教学单位除了建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外,还要定期召开座谈会,讨论和总结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增强双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老师和学生才会重视毕业论文,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2、积极探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新模式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统计人才需求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学校有统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专业实践基地,学生实习时可利用实习单位的统计资源,在实习单位的科研力量与学校指导教师联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这不仅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
3、实行毕业论文导师制,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
文成于思,思基于学。论文的选题、写作是一个阅读和反复思考的过程。只有大量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文献,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阅读和思考的多次反复中才能确定论文选题并加以完成,这样的毕业论文才会有新意、有价值,而这一过程对我国高校本科生来说几乎是空白。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笔者建议对本科生实施集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及毕业论文撰写为一体的导师制度。从大二学期末就指派导师,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一致性原则,组建以导师为优秀的包括大三、大四学生在内的调研小组。导师的责任是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报告的撰写;为学生指定阅读课程之外相关专业的报刊书目,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师所研究课题的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分类、加工整理等工作,并训练学生撰写专题文献综述、小论文;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或社会调研,收集、整理原始数据和资料;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4、加强对学生专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进行毕业论文的创新改革
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从选题、收集资料、确定论点、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统计专业学生在大二、大三开始,就有统计专业课程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和统计思维方法写作统计学术论文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通过这一环节,可以鼓励学生从大四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统计工作的实际,撰写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对实际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并可将质量上乘的在统计专业期刊上。如果公开两篇或两篇以上,可免修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严格规范管理
几乎每个高校都有学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安排指导教师、论文格式、撰写实习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等具体工作布署、具体要求、完整规范的质量管理和检查评估系统,关键是要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对于指导教师而言,要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论文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对文中计算结果要验算,保证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把握好学生论文的初期、中期阶段的检查和定稿的质量关。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应配合教学部门,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既要对学生检查,也要对指导教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毕业论文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为各项制度与措施的贯彻执行提供保障。另外,还应重视论文答辩这一环节,这样有肋于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鉴别论文自我撰写的真实程度,提高其表达能力。
一、历史的名义: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纵观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我们期待着由传统的“硬性”灌输教育向“软性”的挖掘教育潜能的视角进行转变。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经不再是单一专业的发展模式,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其范围之内必然呈现出多种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个性特质。这种思想又使艺术设计不再是原生美术概念下的工艺美术,而是一次突破性的回归,标志着艺术设计的独立价值从一个边缘学科到中心综合的文化形态的建立。
(一)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教学概况
最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一般都具有自身专业依托,比如在建筑学专业或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或是在艺术院校内以艺术类专业为背景,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实用艺术的一个支脉进行扩展。随着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综合型大学在没有明显专业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办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间相互借鉴效仿,形成了几乎一样的课程设置。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所采用的教学体系之根源要追溯到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国立建筑学院。包豪斯在设计思维上用科学的、理性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和自我表现;社会需求是明确的教学导向,也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格局,即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在作坊式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探索与追求,更教会其掌握具体工艺的方法与技巧。毫无疑问,这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体系对今天的现代设计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且不论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与包豪斯设计思维之间遥远的距离会不会导致院校教学细节上的不适,单就对包豪斯教学思维的借鉴而言,多数院校目前也是“缩水”的,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有所缺失。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开设在没有专业背景支撑的综合性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如果走不出一条拥有自身学科优势的特色化之路,该专业的开设最终只能沦为学校的一项“渔利之举”。
(二)非专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普遍状态
近期,某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107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展开了一项关于专业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初选择本专业的动机,有41.7%的学生是因为“便于升学”,33.3%的学生是出于“喜欢”。而在喜欢的学生中,78.2%的学生表示选择本专业前,对该专业只是“大概了解一点”,仅有21.8%的学生在此之前对专业“比较了解”。那么,为何要选择在财经类院校中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呢?68.8%的学生选择了“受考分影响,有学上就行”,而选择“认可学校排名”的学生为21.9%,仅有3名学生选择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感兴趣”。四年学习即将结束,认为本校与其他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比,在专业教学水平上处中上水平的有13.5%,认为处中间水平的有41.7%,认为处中下水平的有33.3%,其余学生则认为水平较低。但是,有67.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在其他院校中不能涉及的“财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30.2%的学生表示要“继续本专业”,表示“不一定,有工作就行”的学生占43.8%,而明确表示会改行的有26%,大部分学生在回顾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时都提到“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在专业岗位上的适应度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立刻满足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都要经过1至2年的学习适应期才能真正担任一定的具体事务。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以为继,最终在行业选择上再度进行调整,使得该专业的改行率进一步升高。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缺乏自身在专业上的独特性,那么在和具有专业背景院校的学生竞争时,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当下正处在新媒体教育变革的叙述岁月中,学校应通过个性教育重新营造出一个有文化价值并蕴含人文生命体验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三)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基本市场反馈
自1987年实施的新《普通学校社会科学本科目录》中工艺美术领域下增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和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带动,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一直处于人才相对匮乏的状态,这也是各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的又一社会契机。但随着近30年的专业发展,这种市场的单向偏颇已渐渐趋于平衡。市场需要的不再是仅仅是对形式美有一些理解和创意的人才,而是逐渐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行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一些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公司内部部门不断分化,对人才的需求层面也越来越多元化。设计公司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设计师,同时也需要对设计内涵有充分了解的业务员、预算人员、施工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鉴于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反馈,一些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在其他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扬长避短,以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培养为主,广泛拓展学生在相关领域的适应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二、现实的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思考
目前,无论是在艺术类、建筑类院校,还是在综合性院校里,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都大致相同,基本是复制或延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为包豪斯模式的一种本土化形式)。尽管根据院校自身状况和专业特点有一定调整,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基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有美术基础课(素描、色彩、水彩),设计理论课(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形态基础课(装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影视语言基础),另加部分技术性课程(摄影、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特点就是在这部分加入了管理学原理这种具有学校背景特征的课程。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设计表达、设计制图、人体工程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对学生进行设计语言、思维方式和表现技巧方面的训练,是进入专业设计之前的技术准备课程。第三部分为专业主干课,以建筑设计初步、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课程为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内容不同、规模不同的项目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写作。各校在排课的内容和顺序上略有差异,但大致框架不变。现阶段,开展专业个性化教育对于满足社会和学生素质提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个性化教育是融合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模式在内的综合性发展共同体。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呈现出的问题,各院校相关专业人士也都有自身的思考与提议,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意与表现能力
基于我国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类招生的种种诟病,综合素质弱、理性思维差、知识面狭窄、重形象思维、轻逻辑科学几乎是该专业生源的普遍特征。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及独立化个性的培养,首先应是对其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建立自身价值观,能够扎根民族文化,面向国际视野,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立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谈得上创意的思维。以美国艺术教育思想为鉴,在艺术教育中强调视觉艺术的文化属性,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学科,认为艺术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现象,其形式、线条、色彩是人类用来进行交流的符号,注重发展跨学科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倡议教师设计涵盖多门学科的课程方案,在课堂上以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氛围的制造者、教学研究的推动者。显然,这对教师个体的素质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向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对美术基础的强化似乎带有一种暗示性,即该专业更注重表面的形式美感。学生在开始进入设计阶段时,也很容易忽略设计的功用性。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同时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特征,是一项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和使用目的的活动,而纯艺术则完全不关注物质结果,只追求从表象之后反映出的作者的精神层面,环境艺术设计却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严格尊重自然、科学的规律来完成的,其艺术性则体现在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对人性的充分关注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技术训练与设计教学中技术意识的建立,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夯实设计创新的基础,能够在设计创造力与现实转化力之间找到自身定位。
(三)实行双轨制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
包豪斯设计学院一开始就要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工厂化的教学模式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一地接受课堂教学显然远远不够,因此要实行双轨制教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开设讲座或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作室教学,鼓励专职教师对外承接项目,让学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实践项目中进行理解、体会和领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操作能力。
三、前景的设想:针对财经类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化的基本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优秀内容。个性化艺术设计教育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理想目标通过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植入学生内心,学生再将这类因素有倾向性地分类和解构,整合为自己的个性成长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用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特征通过社会教育的深切影响并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而实现。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为环境艺术类专业在一些管理课程上的拓展提供了先天条件,在尝试将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管理、环境工程投资规划、资金控制等方面相互结合提供了相应的学科优势。如能结合这些学科优势,补足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求的相关管理人才空缺,形成特色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不仅对院校学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要将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真正结合起来,就目前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促进生源选择理性化,完善教学管理个性化
从前期对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选择是盲目的。学生的目光总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分数与学校的排名方面,而忽视了自身特长和学校的学科设置是否能与未来发展相匹配的问题。因此,在招生阶段的对外宣传上就须强调专业特征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以便在生源的控制上有所节制。学生一旦步入与自身特长相悖的专业,后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被削弱。因此学校要实事求是地宣传,学生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当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设想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互契合时,学习才会呈现出巨大的成效。另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个性化也是对整个教学任务、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过去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考试制度、招生制度、课程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教学管理存在机械的、与时空脱节的现象,表现在对业绩的管理、机械考核量化以及制度制约等方面。这些教学管理体制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天分被抑制。当下,我们要从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弹性化层面来挖掘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空间,使其拥有良好的机制条件,并结合自身特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二)结合背景专业重新整合课程,制定有特色的教学大纲
“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然而,课程固化几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课程的一个特征。作为教育个性化和特色化基础的本体性思考语境,我们要积极、稳妥地优化课程和实现本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校本主干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认知课程。深化课程管理制度并科学地安排不同时段的课时与课程,使课外活动开启学生内在的潜质,这是一种将人才创新构建、自主招生、特色课程等方面相结合的教育发展集体意识状态。从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学院与其他背景的高校之间并无明显差别。要想走出一条特色化之路,教学体系的重构必不可少。作为艺术类招生专业,学生在进校之前就已具备了较好的美术基础,因此可以适当削减美术基础类课程的课时,增加部分经济管理类课程。初期可先作为选修课切入,逐步将一些管理类基础课设置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范围内。事实上,了解一定的公司运行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无论是对能融入公司管理,与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学生,还是对未来选择自主创业、自行成立工作室的学生来说,都极有价值。因此,美国、英国等国家向来注重设计教育与管理、商业和经济等学科之间的结合。在后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开展期间,可以再增设一些策划、文案类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相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期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内容在应用性方面的提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院系合作,使学生不仅具有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具备公司整体营运发展的长远视野,必然可以大大提高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竞争实力。而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可以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三)开辟新的实习基地,参与多方位经营实践
实践是践行教育真谛的主要方面。从课堂的理论演变到实际环境中,需要用实践环节去锻炼自身,通过建构具有教育原生态的自我创新机制和多空间发展模式,赋予传统教育文化的开创性诠释框架。创新是一种思维,它源于实践的存在。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和提升教学自觉个性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和文化个性化是教育者开掘自身教育理念的主题内容和对教育生命世界的体悟。一直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都主张建立实习基地。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不例外,但这一类实习基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有名无实,而且基本只限于对具体设计实践的了解。因专职设计师的操作能力远强于实习学生,学生在实习阶段无法真正参与实际操作。一旦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阶段融入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那么学生的适应性就会更加广泛,因此学校在建立校企联合关系、增设实习基地时,可以有意识地强化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实习基地开辟涉及经济管理内涵的实习内容。而具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此类公司中也比较缺失。这种做法比较容易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让其在实习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实习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前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协调各种教育资源
艺术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起始,以基础拓展为目标,在发展教育模式中以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方法、活动为框策,以“重能力、长个性、抓基础”为情感诉求的联系面,打造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主动认识过程,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更是用以创设情境,成为会话交流及协作式探索知识的工具,使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专案中脱离出来,不断探索真正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另外,信息时代是各种教育资源相互流通整合的良好平台。长期以来,各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相似的课程设置已在该行业市场内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用人单位更多倾向于在后期的企业培训中,对所招收学生进一步细化岗位分工,而对于在校期间的特色化教学并无多少期待。因此,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针对性应做好多方位宣传。同时,目前优越的网络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学院应积极搭建各届校友之间的联络平台,帮助他们沟通联系、共享信息、分享资源,建立有利的互助条件。
结语
本文仅以财经类院校为例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方式。当前这种无论何种专业背景的高校,都以相似的教学计划开展课程的方式并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因此,笔者期待不同性质的院校都能结合自身学校学科特点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为行业操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力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长远看,以当下信息化为主要元素的大学艺术设计个性教学为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在和教育本体命运相衔接。我们要摒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传统固化思维,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出个体的内在潜能,以推动设计行业蓬勃发展。
作者:马丽敏
摘要:
针对目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清楚,计算机和财经管理知识培养厚此薄彼的问题,构建了培养具有财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的知识框架。根据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建立培养这种能力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合理课程体系。知识体系的科学设置将有效提高学生解决财经领域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综合能力。
关键词:财经院校;计算机科学;综合能力;课程体系
0引言
当前计算机学科发生的巨大变化对计算机专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历史上看,计算机学科发展早期,数学、逻辑、电子学、程序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基础知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编译技术、操作系统、程序设计与程序语言、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20世纪80年代,并行与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新的学科内容。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学科内涵和外延又发生了深刻变化,数据科学和智能技术在计算机学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前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将这些变革性技术纳入其中[1]。作为财经类院校中的计算机学科教育,与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计算机学科教育存在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具有鲜明的管理、金融和财经特色,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经济、金融、管理和会计等领域的工作。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学科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楚的问题,一些院校遵从通用的计算机学科培养方案,忽视财经类背景知识,而另有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财经管理类课程过多,弱化了计算机优秀知识体系培养,这导致了学科重心严重偏移,名不副实。因此,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学科教育不能完全照搬综合类或理工类院校的计算机培养模式,而应该平衡计算机与财经两类知识结构体系的比重,结合当前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学科培养方案,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够适合于各类应用领域,包括财经金融领域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1财经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学科毕业生大多从事财经和管理领域的IT工作,例如银行、证券、保险、咨询、IT公司、事业和政府部门等。这些工作需要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⑴计算思维能力[2-3]:形式化、模型化描述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用计算机求解一个问题之前,程序设计者的头脑中已形成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处理逻辑和方法。
⑵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建立系统模型,分解解题步骤,分析并优化算法复杂性。
⑶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求解问题,设计程序执行过程,用软件或硬件实现。
⑷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从系统的全局看问题,利用软件工程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实现系统级优化。
⑸财经系统理解能力:掌握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理解财经系统的运作过程,特别是对其IT系统运作原理的掌握。学科基本概念涉及计算机和财经两个领域。其中计算机学科重要概念有:时间排序、空间排序、复杂性分析、安全性、一致性与完备性、重用等;财经学科重要概念有:稀缺性、机会成本、公平性等等;两学科的共有概念有:问题抽象、效率、分层结构、折衷策略、形式化模型、演化等。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这些共有概念对计算机和财经的综合能力培养意义深远。对这些概念简析如下。①时间排序。以时间作为参数,进行进程同步和资源调度,时间序列在财经领域中也应用广泛。②空间排序。表示局部性和近邻性的概念,可进一步分为网络拓扑和存储空间等物理性空间、软件的耦合和内聚等概念性空间。③复杂性分析。度量不同数据规模、问题空间和程序规模,是算法性能度量的重要指标。④安全性。软件和硬件系统在异常和攻击性环境下的安全性保障,如系统承受灾难事件的能力。⑤一致性和完备性。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和可靠性等概念。⑥重用。所采用的技术和系统可在新环境下继续使用。⑦问题抽象。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抽象描述,用之对具体问题恰当表示。⑧效率。对空间、时间、人力、财力等资源消耗的度量,在计算机系统和财经管理系统中均需重点考虑。⑨分层结构。在处理复杂事物和系统时,所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相邻层次之间交互,避免跨层操作。这种结构在计算机领域的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企业管理中的分级管理等方面应用广泛。⑩折衷策略。在多因素组合问题中难以求得最优解的情况下,通过多因素间的折衷方案获得次优解,这是求解现实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如算法研究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折衷,金融投资中收益和风险的折衷等。11形式化模型。对问题进行形式化、特征化、可视化,这是计算机问题和经济金融问题求解的最典型方法。12演化。系统对用户需求和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系统随时间演化或进化的能力。13稀缺性。表征资源的有限性,例如调度算法中的资源受限性和经济领域的投资组合问题。14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15公平性。在计算机中的进程调度和经济社会中财富分配方面的重要概念。要掌握这些概念,需要用到的典型方法有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①数学方法是指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形成解释和判断;②系统科学方法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力争系统的整体优化。一般遵循整体性、动态、最优化、模型化等原则。
2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构建
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成。①普通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体育、实践训练等。②专业教育。学科基础、学科专业、专业实践训练等。③综合教育。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在财经院校中,加强普通教育中的“经济管理”部分,重视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培养。我国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4](简称“计算机教指委”)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5]分别对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例如计算机教指委将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共14个知识领域,132个知识单元,总计560个优秀学时,其中的知识领域对计算机学科课程设置指导意义重大。本文将二者归纳总结成表1所示(前4列)。财经类院校需要学习管理、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课程,因课时限制,无法全部覆盖计算机教指委和ACM推荐的知识领域。我们的思路是:计算机优秀课程保质保量完成;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关系不够密切的知识可合并讲授。例如财经院校偏重于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数据处理等课程,因此可考虑减少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人机交互、信息安全、并行与分布式系统、软件开发基础等课程内容,将其基本知识融合于其他相关课程。例如,并行与分布式系统是云计算、大数据、C/S系统、B/S系统的基础,可在基于平台开发和软件工程课程中讲授。另外,增加了管理科学、经济管理和数据分析三个领域知识,以突出财经院校的特点,财经院校的知识领域分布如表1所示。
3财经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
知识体系只是一个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要实施这个框架需要合理建立该学科的课程体系。根据以上财经院校的知识领域,结合院校特色,本文给出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个性化培养课程、课外学习与实践等五个知识模块构成,可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背景知识(管理、经济学)模块、原理知识模块、技术知识模块四个部分。值得说明的是,与理工类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应重视开设实验性课程,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如下。
⑴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文史哲学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课程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概率论、数理统计、高等代数等。
⑵学科共同课。强调信息类专业的硬件、软件技术基础以及具有财经特色的管理经济基本理论,主要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字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导论、财务管理、运筹学、普通物理、计算机理论算法与复杂度等。
⑶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思路、方法和工具,主要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⑷个性化培养课程。从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的角度开展,涵盖管理、财经、计算机多领域交叉类课程。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及实践、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决策仿真、会计学、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ERP)、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会计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Web程序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⑸实验和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重视实验课程建设,建立综合实验集成平台,将学生学习的各阶段课程通过实验环节建立起一个有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主要课程包括: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机器学习实验等。
4结束语
本文综合借鉴了ACM和计算机教指委对计算机教学的指导意见,平衡计算机和财经类课程内容设置,较系统地梳理了财经院校的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领域构成,探索计算机和财经两个领域之间的共性概念和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经多年教学结果发现,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本文提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及其课程体系,为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在今后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建立财经领域的问题库,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财经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韩松乔 王英林 韩冬梅 黄海量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摘要:文章针对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及学校对保险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四项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保险行业逐渐成为异军突起的经济支撑点。保险行业需要大批量优秀人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优秀的人才既是保证保险行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重要支柱。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保险教育,就是支持源源不断输出人才的重要学府和机构。为适应保险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相继有数十所高校逐步开设了保险学专业,专门从事保险学相关知识的传授与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奋斗,我国财经类高等学府对保险学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长足的进展。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某些高校还开设了硕士和博士的教育点。但是也应该看到,虽然保险学专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口径相对狭窄、针对性不强等。
一、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从保险的特质上来讲,保险学专业应该属于比较务实的专业,因此,保险学教育应该与各种保险实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我国的保险学专业教学也挖掘并采用了大量的案例,但从某些层面来讲,内容仍然空洞,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多所财经类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关于保险学的教材,然而,由于我国的保险事业起步晚,又受传统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影响,民众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淡薄,这些教材大部分仍以理论说教为主,内容中的传统理论存在雷同的现象。反之,学生最需要了解的,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密切的保险方面的知识涉及甚少,如养老、医疗、教育、工程保险等。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内容不够新颖,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部分教师也在课堂中与时俱进地引进了一些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和案例教学,然而由于优秀的东西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仍根深蒂固,整个教学模式仍以应对考试而设置,所以,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保险学中的重点知识。
(三)师资力量薄弱
保险业务内容杂、强度大、梯次多、节奏快、连续性强,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与资深保险人的悉心指导才能熟练地掌握业务。因此,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师资力量,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而实际上,我国财经类高校内担任保险学专业的教师严重不足,缺少“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保险实务方面较为欠缺,以至于难以对学生进行教导。
(四)学校对保险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保险的本科教育曾经与金融专业合并,多所高校将保险学专业并在金融学专业里。我国的财经类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我国保险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因此,财经类高校更应该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我国财经类高校在设置保险学专业的相关课程时,更应该重视保险学专业的部分学生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某些金融类的知识了解较少,甚至作为经济学基础的会计知识也不甚了解。总体来说,就是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
二、提高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交互式保险教育模式
财经类高校应在保险学专业教育中开展横纵向相结合的交互式培养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是对保险业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因此,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合格的保险人才,保证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敏锐的创新能力。首先,财经类高校的教育应该拓宽教育视角,这就要求在开展保险学专业教育时,应该引导保险学专业的学生积极涉猎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等,都要博采众长,吸收其中的精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避免被未来激烈的竞争所淘汰。除了纵向的交互式教育培养方式外,横向交互式培养也十分重要。例如,保险学专业与金融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保险学教育应拓宽教育口径,实施在经济学口径范畴内跨学科教育的交互式培养。也就是说,在保险学专业的课程基础上,开设金融实务教程,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统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设金融与保险、保险投资与理则、保险会计与审计、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保险电子商务与营销等方向的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现自我提升。另外,财经类高校也可以成立保险专业的“探讨会”,定期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与从事保险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强学生与保险行业的互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见识。
(二)建设更多实习基地,贯穿多种教学方法
财经类高校应该为保险学专业的学生建设更多的实习基地,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将多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如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都是不错的办法。在实习基地贯穿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掌握到运营保险行业的诀窍,做到灵活运用。笔者建议,实习基地应该尽量丰富实践内容,如模拟最新险种的理赔、承保等方面的知识。
(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解决师资力量薄弱问题
针对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保险学专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①建议财经类高校定期邀请保险行业的资深人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给学生讲授一些新鲜的保险专业的知识与行业的现状。保险人已经在行业内打拼多年,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带给学生更多更真实的行业体验。例如,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院长郝演苏教授,从1983年起在高校从事保险教学与科研工作,曾经在香港从事保险管理工作三年,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保险与风险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笔者建议,我国财经类高校可以借鉴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使高校的保险学专业教育更鲜活。②建议财经类高校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规定从事保险学的教师定期到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人业务,摸索保险行业真实的工作体验,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才会更灵活,避免一味枯燥地照本宣科。
(四)提高对保险学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保险学教育,既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国民保险意识、促进保险业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财经类高校有着独特的保险普及教育的天然优势,保险学专业教育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在扶持专业教育上,财经类高校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全面抓好保险学教育。
三、结语
财经类高校真正从自身出发,不断更新保险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并提升教学能力,从传授传统知识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向转变,就一定可以适应保险行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出更多的保险行业的人才。
作者:谢隽 单位:保险职业学院保险系健康保险教研室
摘要:财经类专业人才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职业态度不足和动手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理念和社会需求脱节。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完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财经类;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粮食元素
1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一、职业化态度不足目前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希望进入工作环境好、工作待遇高、工作稳定的单位就职,这样的就业态度和愿望导致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好高骛远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就业难的局面。然而,这与当今的就业现实存在巨大的差异,工作单位希望员工能吃苦耐劳、适应性强。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和工作单位对员工的需求之间是相背离的,即使成功应聘某单位,也是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的。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知识和理论,对于技能和实践关注度较低。然而,工作单位希望自己招聘的员工一旦上岗,就应该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财经类课程的培养模式和工作单位需求的员工技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更多的财经类大学生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从而也阻碍了他们的就业之路。
2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原因探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采用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注重专业理念理论的灌输,对专业实践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意识到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高校财经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对社会实践的要求不高,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欠缺。同时,财经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综合考虑,如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类课程等涉及到学生实际利益的课程开设较少,甚至没有。这样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与工作单位对于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能力之间严重脱节,高校培养的财经类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能力要求,从而导致了财经类专业人才被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度较低,从而带动了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
3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融入粮食元素的思路
3.1完善培养目标。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求;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4.具有财经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5.在各级各类财经部门从事相应工作。这样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对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是应该将这些能力进行细化,对应到财经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实现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的对接。高校培养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大部分在当地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因此,当地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什么样的财经类专业人才,高校就应该调整培养目标和模式以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将粮食元素融入到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符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就业机率,同时也可以提高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3.2优化课程结构。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的实践课程较少。因此,高校财经类专业应该优化课程结构,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实现课程结构符合社会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财经类专业在课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认知,还可以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在开设过程中应该加大学分比例,延伸选修内容,尤其是其他专业领域的内容,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提高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创新性。综合素质教育课内容广泛,包括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等,这些能力正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些能力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提高竞争力。3.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将财经类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才是学习财经类专业知识的价值所在。因此,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如下:一、在常规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可以将粮食元素纳入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理论实践衔接课,将理论、实验、实践、能力、就业贯穿于常规教学中,并推行多重考核机制。二、加强实践教学设备的建设,实践教学需要强有力的设备和资源作为支持环境,如货币银行、粮食元素、证券公司等,实现与当地经济环境的同步,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三、加强校内网资源整合打破专业限制,开拓校外资源,整合校内资源,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校内网资源的价值。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够强化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自我价值。
4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企业衡量员工的重要标准,主要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敬业精神、沟通能力、诚实守信、适应能力、吃苦耐劳、心理素质等。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培养的人才事关我国未来经济的走势,必须切合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未来社会,需求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品德优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敬业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培养情商和智商双高、道德高尚型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作者:覃鋆鋆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