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8 10:2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石油化工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管理研究

1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特征

石油化工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数目较多,属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的前提保障,是各个国家的先导性产业,更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根本支撑,比如,运输行业中需求的原材料与能源、服装行业的化学纤维衣料、机械制造行业的各类生产物料,均产自石化企业生产的产品中,石油化工企业和国民日常生产生活和紧密联系,为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要素,石化企业的重要特征为以下几方面。

1.1石化企业是高新知识密集型产业

各类石化原材料的加工提取均以各类高新技术作为基础,则对各类高科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较大,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工序过程相对复杂,科技水平要求高,通常以高温度、高压以及催化作用等高新技术为支撑。

1.2在设备内运行的介质相对繁杂

石化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原材料和产品物化性质不稳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具有腐蚀性等危害性质。

1.3装备种类和规格型号及各种特殊指标繁多

石油化工生产阶段的装备种类和规格型号及各种特殊指标繁多,产品的生产环境相对严格,需科学合理配套及磨合,有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顺利运作。

1.4生产需要的设备繁多,生产成本较高

石油化工企业正常生产需要的设备繁多,生产成本较高,对企业生产操作人员的综合技能与水平设定的标准较严苛。

2确保石化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需重视的内容

2.1生产设备运行可靠性和特殊的生产环境紧密联系

生产装置在部分有特殊要求的环境下,生产需重视和周围环境和谐一致,与此同时,还需要定期实行生产装置的维护工作,细致借鉴使用标准,防止操作出现问题。

2.2生产设备运行可靠性和设备运行周期关系紧密

石化企业需按照装置生产状况来决策设备检修周期,通常情况下,决定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周期需遵守相关规范,符合科学性,生产设备运行管理可靠性和运行时间成反比,所以必需强化对运行时间的重视程度,规划科学的设备运行周期。

2.3重视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

按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对生产设备分类,归纳分析技术性能,按不同使用功能分类管理,充分挖掘设备技术潜力、设计余量,提高设备出力率,依据石化设备相关规范和国家标准使用、管理设备,提高生产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石化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方式手段

3.1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平时的维护工作

生产设备平时的维护始终属于石油化工企业监管工作的关键,当前时期,石油化工企业为了实行切实的生产设备维护工作,往往在工作人员管理和生产设备工作状况记录等角度进行生产设备的维护,可是以目前企业管理标准方面为基础,以上的管理方式不符合生产设备平时管理的标准,所以,通常应用如下几方面研究石油化工设备日常维护的模式:①以生产设备日常维护为前提,更有效利用生产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人员,依照装置设备设置状况和生产设备日常应用状况和基础生产标准,预测本月(本季度)石油化工设备运行负荷的上限和下限,且基于生产设备工况实行简要养护,生产周期结束之后,实行总体的检修维护工作。②依照该车间设备规格和特征,合理降低常规查核次数,依照历史生产设备故障问题,重视以往最常出现的设备故障方面,假如预定时限内未找到严重设备故障,则合理对生产设备实行全方位查核,确保找到未发现的设备问题。③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对企业设备检修进行系统设计,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构建员工管理标准化体系,提高员工素养,全体人员参与设备保养维修,步步深入,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设备管理,提高企业装备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3.2技术革新

依照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征不难发现,技术革新本质即深入完善生产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措施,归纳目前时期多见的生产设备检测和维护措施,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为较多见的设备故障检测模式,利用微机清楚反映生产设备内部状况,提供有关故障的真实材料给工作人员,针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采用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方式具备如下几方面好处:首先,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方式不需要拆下设备机箱,且可以在生产设备工作阶段进行检测工作,实行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生产最大化的特征;第二,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方式可以应用到各种设备的检测中去,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类型较多的特征,能够避免过渡检修或检修不足现象,减少企业维修花费,所以,石油化工企业需在实行技术改造阶段,切实提升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方式的使用范畴。

3.3石化企业设备维修工作

①生产设备维修措施。首先,设备预防性维修方式:该方式为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找到故障隐患且实行维修,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应用较广泛的预防性维修方式通常有:生产设备内部清灰以及对其内部进行润滑等方式;其次,设备修复性维修方式:该方式通常是生产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为确保生产设备可以达到最优运行效果而实行的维修工作,应用较广泛的修复性维修方式通常有:将生产设备部件更新和生产设备经济性革新等方式。②设备维修方式的选用。由于生产设备发生问题都有预兆,所以,选用维修方式的时候,能利用预先测定、观测与记录等方式,实时检测设备的维修工作,通常情况下,存在规律却不明显的设备问题,主要依照设备工作年限,实行定期维修。若生产设备问题不显著,进行常规设备维修。针对一些偶然发生且存在发展期的设备问题,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无法确定,却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常规手段检测能够找到问题,因此可应用状态维修方式。针对一些方便维修的构件,采用事后维修模式,且维修关键点放到其它设备问题的修复上,针对偶然发生却不存在发展期的设备问题,由于不知其要出现问题,只能应用事后维修方式。针对关键装置,突发停机后果严重,需有备用设备,发生问题能第一时间进行切换,保证系统或装置整体运行平稳。

作者:高军 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延安炼油厂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工程环境监理研究

1石油化工工程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种类繁多,而且施工工艺和环保措施相对复杂,在工程设计阶段,除了对一般工业项目的审查材料进行核查,还需要重点审查工程项目平面布置、设计方案、施工规模、生产工艺以及环保治理措施的设计是否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相关批复的具体要求,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有没有落实环评批复以及设计方案,同时要对施工环境管理体系和具体的管理计划进行核实确认。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设计资料,需要及时书面向有关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进行汇报,做出修正调整。对于工程项目发生的重大变更,则需要及时召开环境监理专题例会,综合分析工程变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上报环保部门,同时要求有关建设单位及时完善相关环保手续。

2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巡视、旁站监督、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召开环境例会以及下发整改文件等方法,确保完成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目标。

(1)大气污染监理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环境监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环保管理文件的相关具体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废气污染,避免威胁到施工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废水污染监理环境监理人员对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污染监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要检查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选址。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废水污染,工程项目的施工营地、石油化工药品试验点以及混泥土搅拌场等需要尽量远离河流,尤其要注意核查带有污染性的石油化工施工工艺是否远离居民和牲畜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其次,要监察相关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是否对施工区具有重要社会经济价值的水源,比如温泉、瀑布和矿泉等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此外,要严格监管石油化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确保其经由相关技术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并仔细检查工业废水的排放地点,尤其是核查是否为混泥土废水排放设置相应的沉淀过滤地,避免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

(3)噪声污染监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施工运行过程中极易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工程项目周边居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时,有关的环境监理人员会要求相应的施工单位对那些会制造出较大噪音的大型机械设备采取间接运行的方式,以此来减少机械操作声音的叠加效应,减轻噪音污染;而对于相对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则可以采用隔声罩和减震垫的方式来减轻设备振动引起的噪音;当然,对于能在室内操作的机械设备,环境监理人员建议尽量置于室内操作,从而减轻对施工外部环境造成的噪音污染。此外,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期间,适当增加施工区域围墙的高度,也能够有效减轻噪音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监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极易产生建筑垃圾,从而引起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在针对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监理工作中,一方面环境监理方需要向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单位下发建筑垃圾分类表,并要求其每周填报建筑垃圾的产量和种类,同时要预测下周建筑垃圾的产量和种类;另一方面,要及时地对施工过程中每周的建筑垃圾产量和种类设置跟踪档案,以便实时控制建筑垃圾的取向,并及时地为施工单位提供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减轻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石油化工工程竣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完工后,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上报环境监理竣工报告,同时要完整地提交有关环保资料。有关环境监理人员,首先,要督查工程项目承包商及时地整理环保工程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并及时提交环保工程竣工申请报告,进而提出相应的环境监理意见;其次,在参加石油化工工程交工检查过程中,需要监督施工现场清理工作,核查施工用地的恢复是否达到环保标准要求;再者,对工程项目配套的环保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于相关的环境问题需要提出继续监理或给出具体的处理的方案。最后,要详细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环境监理报告,并提交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4结语

总之,石油化工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贯穿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任重而道远,需要结合石油化工施工的内外部环境,从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阶段进行全面的监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作者:周鸿初 单位: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安装工程中吊装研究

1吊装的定义和吊装工艺

吊装是指在起重机械的作用下,工件被提升并安装到规定位置的施工作业。吊装工艺是由起重机械的类型、工件结构形式、施工场地条件综合确定的,非常具有创造性,不能一劳永逸,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起重机械,对不同的安装单位、不同的施工场地条件,会衍生不同的吊装工艺。石油化工项目上常用的起重机械主要有桅杆、桥式/门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随着起重机械受力构件性能的不断优化和大型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险性高、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影响施工平面范围大的桅杆已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性能更高、更安全可靠的桥式/门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越来越受到施工企业的青睐。经过多年摸索和总结,目前主流的吊装工艺有单机提升滑移法、双机提升滑移法和双机抬吊滑移法。这三种吊装工艺具有原理透彻清晰、力学计算简单准确、方案设计简捷方便、吊装过程操作简便、吊装平面布置机动灵活、对吊装现场适应性好等特点。

2吊装的重要性

(1)在施工组织方面的重要性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石油化工装置逐步由平面摊铺发展为立面层叠,工艺结构越来越复杂,能否将诸多构筑物和设备顺利安装就位,是对施工组织的一大考验。在构筑物和设备的安装任务中,大型设备安装是重点,所有大型设备的安装节点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个项目的关键路径。因此,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应以大件吊装为优秀,在保证大型设备优先安排的前提下,穿插进行其他结构物及设备的安装工作。(2)在建设工期方面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相对于高空作业,地面作业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工作效率都要高很多,所以尽量在地面完成工件的预组装或附属构件的安装,然后整体吊装就位可以有效缩短工期。笔者经历的扬子石化-巴斯夫一体化工程乙二醇项目有4台40米以上的塔器,随塔有大量的塔盘、梯子平台、工艺管线、保温绝缘材料以及电气仪表设备。如果这些附属构件在高空安装,即使脚手架和大型起重设备都能及时到位,也需要用3个月以上时间才能完成全部安装工作。吊装管理团队进场后,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第一时间给项目领导提出了建议。经施工部门合理部署,4台塔器全部在地面上完成了大部分附属构件的预安装,为项目部节约了近2个月的工期,给项目按时完工做出了巨大贡献。(3)在项目效益方面的重要性目前执行的安装定额只包括构筑物和小型设备的吊装费用,大型设备的吊装费用没有覆盖到,需要在投标时单独报价。由于重型起重机械的市场保有量很低,而需求量却不断增加,供需不平衡情况特别突出,导致重型起重机械的台班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台班费占大件吊装费用总额的90%以上。考虑到吊装工作容易受设备到货滞后、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投标报价时会考虑一部分闲置台班,计为不可预见费。如果在现场执行过程中,项目能合理计划、灵活组织,使吊装工程在最近时间内完成,这部分不可预见费就可以节约下来转化为利润,而且是没有成本的纯利润,对项目整体效益意义重大。

3关于吊装的几点建议

(1)重视人才培养吊装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新手要经过多个项目的历练,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吊装专业工程师。当前,工程建设企业普遍缺乏吊装专业工程师,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专职的吊装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造成项目部没有能力编制吊装方案,勉强拿出的方案也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不光不能指导施工,还给安全生产埋下巨大隐患。此外,工程建设企业重管理、轻技术导致专业人员收入普遍低于其他管理人员,许多有经验的吊装专业人员迫于生计主动申请转岗,人才流失严重。为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工程建设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并在用工政策上给予照顾,以提高吊装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2)加大地面预装配深度在吊装能力满足技术规范和安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地面预装配程度,以减少高空作业量。除了设备附属构件的预装配外,钢结构框架的预装配也应提前考虑。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钢结构框架在地面上预装配成“口”字形或“日”字形构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3)灵活处理不可预见事件吊装工程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不可预见事件都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工期损失。因此,项目部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不可预见事件,并及时调整施工部署。

4结语

吊装不光在施工组织方面,在建设工期和项目效益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项目部在执行安装任务时,如果能将吊装工程放在战略优先的地位,并配以足够的支持力度,会更加有效地帮助项目取得成绩,推动工程建设企业走向成功。

作者:万昌春 单位: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行业安全问题研究

1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安全隐患问题

1.1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石油化工行业即石油化学工业,这一行业在以石油作原料进行化学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掌握着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之一。石油化工行业归属国有,在广义上也包括对天然气的加工。当今社会发展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些自然资源,不管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经济建设,都离不开这些能源;也因此,石油化工行业涉及的领域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石油化工行业的规模巨大,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从而得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稳步向前发展。但尽管如此,化工行业在生产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

1.2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安全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对象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生产体系巨大,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是管理上的不足。石油化工行业属于国企,发展起来的时间较早,运用的管理模式也比较陈旧,虽然企业管理者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尝试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但是由于企业过于庞大,组成结构比较复杂,要彻底革新旧的管理模式不能只靠一朝一夕。而这造成了石油化工行业在管理上容易出现纰漏,管理不灵活,缺乏安全管理人才的现象,并且在进行对生产现场的管理时,没有做到严格要求。二是石油化工行业长期存在且无法避免的一个弊病———生产条件过于苛刻。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条件要求很高,如对高温环境的要求;而高温对于易燃易爆物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存在,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悲剧。三是企业没有及时或严格例行安全检查。这对于该行业的生产来说是很危险的,没有严格进行安全检查,就容易忽视生产、设备、人员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及时解决,即便这些问题在萌发时只是一些小问题,但长期以往,则容易演变成大问题。四是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许多生产者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并没有全面的认识,也未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并且在面对安全问题时,他们没有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不能在灾难萌芽阶段及时阻止灾难的发生。五是生产者在生产中进行违规操作,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理应是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进行的,进行违规操作很大程度上也和生产者的安全意识不足有关。石油化工行业本就是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对这些问题如果不予以重视,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2解决化工行业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原材料属于易燃易爆物品,而经由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一系列产品也同样属于危险物品,这使得石油化工行业成为了一个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由多个环节有序组成,所有的生产环节环环相扣,因此当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震动,使生产严重受影响,不仅无法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安全问题,改革当前的管理模式很有必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生产中出现漏洞,并得不到及时解决。而且该行业对生产技术和条件的要求非常之高,长期要求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温等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动力主要来源于电、火和热,而这于充斥在生产过程中的易燃易爆物而言是不容忽视的导火索。此外,如果没有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安全生产就成为了无稽之谈。在生产中展开安全检查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能够有效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除了这些方面,提高生产者的安全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生产者处于生产的第一线,直接接触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产安全进行,还可以提高生产者的人身安全保障。并且这类国有企业在生产中投入大,涉及的人员众多,如果不加以重视,一旦危险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3解决化工行业安全问题的对策

石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使我们不得不对其安全生产作出思考,针对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对策。首先要加强安全管理。石油化工行业的管理模式总体上比较陈旧,受制于行业的巨大规模,管理模式的改革工作不能快速完成,但是管理者也要积极对此进行探索,逐步实现管理模式的革新与转型。并且广纳贤才,吸收更多管理方面的优秀人员,将其投入到企业安全管理之中,并借此力量,促进管理模式改革的完成。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重视对安全生产现场的管理工作。其次,对于该行业所要求的苛刻生产条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生产规则,不能逾越,并结合对安全生产现场的管理,保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在该行业中,唯独这一项是不能避免的,因此绝对不能大意。此外还要开展及时、严格的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设备出现故障、生产者进行违规操作等安全隐患问题,从而能够及时上报并且予以抢修、纠正,进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最后,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这项措施不仅仅针对一线的生产者,还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企业可以在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或开设加强生产技能课程等活动,定期进行安全宣传,让员工认识到如果石油化工行业出现安全隐患的严重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结合实践活动,让员工进行操作;规范员工,尤其是一线生产者的生产操作,使他们掌握真正的应对安全问题的技能。

4结语

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化工行业这一高危行业有较强的依赖性,我们依靠该行业来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在生产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虽然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整体上保持着较良好的趋势,但是该行业的特殊性迫使我们对这些问题给予更多的重视。尽管目前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部分问题我们仍然没有更好、更彻底的解决方法,但为了石油化工行业能够实现健康安全的生产,理应不断对此进行摸索、探讨。

作者:常青怀 单位:太原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研究

1管道设计中的经济合理性原则

在大口径管道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应该注意相关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在输送过程中,保证整个管道输送过程的安全完成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去减少运行成本,对管道的长度及组件的数量也要进行适度的减少,在对管道材料进行购买的同时,要与供销商进行良好的沟通,使采购的管道切实符合输送任务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经济成本计划的最优化。

2对石油化工装置低压大口径管道的基本维护

2.1对管道磨损进行维护

在利用管道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输送时,管道的磨损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管道过度磨损会给国家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另外石油化工产品一般都管道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这给管道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定期相关的管道进行检测与维修,对石油化工产品在管道中的流通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定期检测管道的被腐蚀情况的严重性,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2.2对管道泄漏进行维护

在利用管道进行石油化工产品的输送过程中,管道泄漏现象时有发生,管道泄漏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石油化工产品输送的完成质量,所以在管道铺设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在输送过程中管道可能承受的重力进行严格的规划,在管道材料的选择及管道的合理铺设方面都进行全面的控制,使整个管道情况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解决石油化工产品产品的输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管道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管道泄漏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及时对其进行控制与处理。

2.3对车辆荷载情况进行检测

在石油化工产品输送过程中,管道的铺设需要经过不同的地域,遇到各种不同的地域情况,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进行地下管道铺设过程中,对不同地域的地上车辆的数量及频率进行检测,根据不同的车辆荷载设置不同的管道铺设,避免车辆的荷载过重使管道损坏,另外,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输送污垢,技术人员要定期对污垢的数量进行检测,及时对其进行清理,保证输送工作的正常进行。

2.4解决输送过程中的爆炸情况

在石油化工产品输送过程中,会因为压力分布不均匀、地质条件、重力过大等情况引起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一旦发生爆炸事件对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严格检查管道的安全阀及压力表的运行情况,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一旦遇到数据紊乱的情况,及时对情况进行分析及处理,定期对安全阀及压力表进行更换,这些措施都可以减少爆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5]。

3结束语

作为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输送方式,大口径管道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大口径管道进行设计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同时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维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房崇 任庆富 刘玉君 单位:青岛蓝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赛飞特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大明集团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雷电对石油化工企业危害研究

1雷电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危害及其分析

1.1雷电过压力的传播分析

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是雷电危害的两种主要形式,也是雷电对石化企业主要的危害方式。直击雷过电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面物体直接被雷电击中,强大的电流经过该物体阻抗泄入大地,并在物体上产生较高的电压降。感应过电压的产生是因为雷云临近地面物体时,在地面物体上由于静电效应积聚大量的电荷,积聚在物体上的电荷在雷云放电后被释放产生的过电压。雷电点化工设备造成极大危害,使仪表设备或管路被直接击中,导致仪表失灵,进而对变送器的各种电子线路板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雷电流会流入仪表支架产生强大的感应磁场,从而对DCS等电子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

1.2雷电产生的危害效应及其分析

雷电过压产生的危害效应主要有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电磁效应。机械效应是雷电电流产生的磁场,能够产生举得电动力,会对电路设备的支持部分造成机械损坏,且易造成人员伤害;热效应能够产生强大电流,其热量能够烧毁设备、熔断线路、引发爆炸和火灾;雷电产生的电磁效应其过电压能够击穿电子器件、电气绝缘、开关跳闸等。

2目前石化企业中防雷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企业安全意识,安全生产不规范

绝缘薄弱点应该安装避雷器,而很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一些领导对于自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外部防雷体系和内部防雷体系,部分高的杆塔、带有拉线的设施和终端杆等缺少避雷针、避雷带等高架金属导体,用于保护建筑免受直接雷击的破坏。此外,还存在部分设备上所设置的避雷装置保护范围不能覆盖整个设备的现象。

2.2安全配置设施不规范

很多企业索然配备了安全装置,但安装或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规范,没有很好的起到防雷作用。如接地引下线无断接卡、采用焊接方式且在地面上敷设几米长,这样既不利于检测且易造成雷电对人员的伤害。

2.3安全监测不能做到规范有序

一些企业配备安全设施后以对于安全监测过开始懈怠。雷电灾害重在防患于未然,如一些工厂的过滤器上的卡箍是孤立导体且过滤器经常出现堵塞现象,料仓粉尘粘壁厚度大于2mm,超过指标控制值,另外料仓内可燃气体浓度经常超过工艺设计指标值,这些问题都极易在雷电发生时发生爆炸。

3对石油化工企业防雷措施的建议

3.1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使安全管理实现规范

在石化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要执行严格的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强宣传工作,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理念。相关管理部门也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加强安全配需,对员工进行意识强化,提高其对自身岗位的认识程度。另外,安全的管理机制是保障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企业要建设一套合理、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严抓安全隐患和严格监督。

3.2加强雷电防护体系的建立

建立完善的外部和内部防护体系,加强控制室的雷电防护。建立建立包括接闪器和引下线以及接地体组成的外部防护体系和均压等电位连接电泳保护器构成的内部保护体系。针对控制室应该运用多种防护技术,如接地设备将雷电流引入地下,应用接闪和分流技术拦截直击雷,导电器的跨接实现均压以及屏蔽、合理布线等措施建立雷电防护体系[2]。

4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极易造成雷电灾害,目前石化企业的防雷防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防雷技术的开发,使得防护体系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使得雷电对石化企业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者:池景波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气象局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7年第3期

摘要:当今社会,市场化经济发展迅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各个企业要寻求发展,在打造质量过硬产品的同时,更有必要全面了解市场,有整体的宏观把控能力,良好的市场营销以及高效的执行力。这样才能够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地位。石化企业如果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分析自己的营销活动出现的问题,并做出积极的改进,找出相应的改进发展策略和措施,这样才能够将企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石化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建设水平发展飞速,特别是加入WTO后,许多企业为了不断发展,引进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人们注意到营销对整个企业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对市场营销开始重视起来。在商业竞争当中,良好的营销不仅可以让厂商和消费者的距离更加贴近,并且还能使得销售的数量大大提高,在市场份额持有率上,有一个质的飞跃。而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属于非常重要的支柱型经济产业,为了让我国的石化产业得到飞速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我们首先要在确保产品高质量的同时,与自身各种优势相互结合,通过加大营销的力度,在全世界面前有一个展示。针对具体的营销分析和策略,我会在以下段落中,逐一分析和探讨。

一、石化企业营销所存在若干问题

(一)石化企业中具备专业营销资质的人员占有比例少

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其实占有优秀因素的就是人才竞争。在我国传统石化企业中,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和研发,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新产品的研究以及开发过程,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这样就忽视了专业营销人员的培养和开发,而且,由于缺少科学与合理的管理用人机制,对现有的营销人员并没有非常的重视,就出现了目前的营销人员整体结构,专业素质较低的状况,显然,这样并不能和市场的走向相配合发展,单单依靠以往的营销经验已经无法开拓出新的销售渠道和途径了。这造成的情况就是,营销水平相当落后,营销工作的速度无法跟上产品研发的速度,这样对石化企业来说,造成了一种失衡现象。

(二)石化产品的营销渠道受局限

在过去的石化企业产品营销当中,按照计划执行,是销售的主要渠道。一般是提前做好整体的销售计划,然后依照计划来进行具体的活动。但同时,以往的这种销售的渠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由于实际销售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随时发生的问题,因为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无法建立有效、及时的对接和沟通工作,对于部分客户体验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问题,也无法第一时间解决。由于前期的营销准备工作,资金已经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因此在后期发展上,一些小型的企业无法承受后期的资金投入,这样也就造成了传统营销模式的单一性。

(三)不具备关于石化产品方面的全面营销知识

经笔者调查分析发现,在目前的石油化工企业当中,很多企业在营销方面,并没有形成非常完善具体的营销策略,在保障机制的建立方面,也尚且非常薄弱。在宣传策划方面,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并没有具体的宣传实施手段。同时,在石化企业当中,有部分营销人员,本身就不具备营销专业资质,对一些较为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方法,并没有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还有个别企业领导,本身就缺乏营销方面的知识,对现代化的营销手段不能很好的掌握和实施,一切都是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来进行。

二、关于石化企业的营销策略的探讨分析

(一)把关联性营销策略融入到石化营销当中

传统营销的方式较为单一,现在出现一种新的更加先进的营销策略,是关联性营销策。通过和传统营销的相互比较,我发现,关联营销对营销活动,以及相应的各个环节的互动更加重视。不再像之前的销售活动,仅仅存在于售前与售中。其实,在营销的各个阶段,石化企业都应加强重视和消费者之间的了解和沟通。通过沟通,消费者能够对企业产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石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及时沟通,能随时掌握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且能得到消费者提出的各种建议。这样就能够让石化产品变得更加完美,与消费者的需求点平衡,市场的整体方向和发展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从而带动下一步的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这样也直接提高了消费者满意程度,从而带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及时,紧密贴合,所以拉近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为企业打造了非常优秀的口碑和品牌。在当今经济市场活动之中,消费者客户与企业间的关系,是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的。所以,各个石化企业与客户应当建立平等,及时的关系,能第一时间对客户的建议给予积极反馈和合理化的采纳,这样不仅能巩固老客户的信任度和市场,并且能老带新,从而开拓出更多的优质客户资源,形成从点到面的客户辐射,让石化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二)注重企业考化和品牌的打造,形成品牌营销策略

石化企业在市场营销当中,关注与企业品牌和文化底蕴的打造,也是尤为重要的。产品的文化营销,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生产以及具体的使用当中,所有这些,需要具备统一的优秀和价值观念。这样就可以使本企业的产品在与同行业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占有更多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品牌文化建立过程中,除了要随时对本身产品的宣传营销活动,也可多打造有利于企业形象口碑建立的活动以及销售策略,对内打造积极的员工凝聚力,加强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对外要时刻展示企业的优秀凝聚以及口碑。良好的品牌文化营销,不仅仅能够让石化企业在市场中形成好的口碑,巩固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度,也可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占有更多的营销市场。

(三)注重新媒体网络营销策略

当今社会,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网络营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与传统媒体的营销方法相比而言,网络营销占据很多优势,首先,从营销成本来讲,具有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其次,网络营销对具体的空间和时间并无特定要求,哪里有网络,就可以渗透到哪里。再则,网络营销的客户群分布较广,可以遍布全球,各种购物终端的便利,可以让客户对产品实现随时了解,随时购买,并能随时通过网络反馈使用体验。网络营销的运用,能够使客户对石化产品的体验满意度得到提升,而客户的及时反馈体验信息,也加强了石化企业和客户间的互动黏度,企业能够根据客户的及时反馈,对产品的市场投放情况有整体了解,并能随时发现客户的需求点和意见,及时的对下一步新产品的研发进行合理调整,也能从购买意愿中捕捉到客户更多潜在需求,对下一步的产品营销活动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随时调整产品的营销策略,

(四)高品质的服务在石化产品营销当中必不可少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度,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还对自我满足感有了更高的要求,石化企业产品营销的过程当中,产品本身的营销占据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客户的心理把控,随时洞察到客户的心理需求,给客户更多心理满意度层面的关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在产品的营销宣传期,以及营销当中,能给客户提供周到全面具体的服务,在售后的延续性服务当中,也要给予重视和关照。给予客户持续的满意度提升,这样可以强化客户对石化企业产品品牌的信任,一直长期的服务,能对现有客户起到巩固的作用,后期的各种完善服务当中,也可让客户体验到高度关怀感。有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持续信任度,从而对接下来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才能对石化企业的长久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五)石化产品当中融入知识

营销在现有的市场发展当中,石化企业对自身的营销相关活动,需要整体而长远的规划,对营销队伍的建设,不能局限于营销策略和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营销团队的专业素质。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懂专业,让营销团队的专业素养紧跟企业发展的脚步,要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计划。在营销相关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中,要对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进行提高,优先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营销人员,对在职营销队伍,要实施定期培训考核制度,让专业知识渗透于整个企业当中,管理层和一线工作人员都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整个营销团队,需形成专业素质和营销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对外能够打造石化企业良好的宣传品牌和口碑,对内也能进一步提升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带来长远而持续的发展。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仅仅依托单方面高质量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了。石化企业在生产和研发产品时,在打造质量过硬的企业产品同时,还需要与现今的营销理念和策略相结合,这样让产品本身和营销策略相辅相成,在打造自身企业品牌的同时,也能让具有独特品牌的产品,在市场同行业竞争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在持续的营销过程当中,需要实时注重市场的变动以及消费者的回馈和反应,能够通过各种媒介,对自我品牌做展示,并且注重和消费者之间的各种互动,随时调整和完善产品质量,随时能调整营销策略,拓展出更多稳定的营销渠道。打造更高素质的营销团队。本文对当前存在于石化企业产品营销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具有参考性的建议,期待能为新时代当中石化企业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张远 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研究

摘要:

以石油化工304L不锈钢压力容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腐蚀介质浓度下的应力腐蚀变化规律和断口特征。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为1×10-6s-1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NaOH浓度的增加,304L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容器的腐蚀倾向越大,断裂特征已经逐渐从韧性断裂转为脆性断裂,尤其是当温度为280℃时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应力腐蚀;随着腐蚀介质浓度的增加,压力容器断裂的时间不断缩短。

关键词:

压力容器;应力腐蚀;腐蚀介质浓度;断口形貌

压力容器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学科的综合性产品,其建造技术涉及到冶金、机械加工、腐蚀与防腐、无损检测、安全防护等众多行业。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机械、动力、冶金、核能、航空、航天、海洋等部门,是国家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石油化工介质对压力容器用材具有特殊的耐腐蚀性要求。有时是因介质中有杂质,使腐蚀性加剧。腐蚀介质的种类和性质各不相同,加上工艺条件的差异,介质的腐蚀性也不相同[1]。这就要求压力容器在选用材料时,除了应满足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要求外,还要具备足够的耐腐蚀性,必要时还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

1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取304L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作为研究对象,实际化学成分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质量分数w(%)为:0.015C、0.38Si、1.32Mn、0.013P、0.006S、18.16Cr、7.99Ni,余量为Fe。常温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658MPa,屈服强度275MPa,断后伸长率60%。对压力容器用304L不锈钢进行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具体工艺参数如表1,试验仪器为Cortest公司生产的试验机,按照ASTM标准进行[2]。碱性腐蚀介质为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配置而成。试验腐蚀介质温度为200℃、250℃和280℃,腐蚀介质的浓度分别为2%和5%,应变速率为1×10-6s-1,腐蚀介质的pH值在试验前测定并记录在表1中。钢制压力容器的金相组织在OLPMPLUS-6型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断口形貌观察在JSM-6460LV型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2实验结果与分析

沿着纵向截取压力容器中块状试样,经过打磨、机械抛光后,采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后置于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1。可以发现,压力容器成品的金相组织中晶界较为明显,在晶粒内部基本没有碳化物颗粒存在,表明此时的压力容器已经经过固溶处理,在局部放大区域中可以看出,在晶界处的碳化物有的呈现出断续分布状态,晶内的少数黑色颗粒可能是在时效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也有可能是未完全固溶的颗粒。这些晶内或者晶界的第二相对压力容器的腐蚀性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3]。图2分别列出了304L压力容器在不同腐蚀条件下的应力-断后伸长率曲线,其中图2(a)为在温度分别为200℃、250℃和280℃,腐蚀介质浓度为2%,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应-断后伸长率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腐蚀介质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最大应力值和此时对应的断后伸长率的值都有所降低。

当温度为200℃,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450MPa,断后伸长率为35%;当温度为250℃,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410MPa,断后伸长率为30%;当温度为280℃,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375MPa,断后伸长率为36%。图2(b)为在温度为280℃,腐蚀介质浓度分别为2%和5%,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应力-断后伸长率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腐蚀介质浓度的增加,试样的抗拉强度增加而断后伸长率降低;当腐蚀介质浓度为2%时,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375MPa,断后伸长率为27.5%;当腐蚀介质浓度为5%时,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400MPa,断后伸长率为15%。由此可见,温度和腐蚀介质浓度都对压力容器的应力腐蚀性能非常敏感,都为影响压力容器应力腐蚀性能的重要因素。图3列出了304L压力容器在不同腐蚀条件下的应力-时间曲线,其中图3(a)为在温度分别为200℃、250℃和280℃,腐蚀介质浓度为2%,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应力-时间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腐蚀介质温度的升高,试样到达最大应力值的时间不断缩短。当温度为200℃,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450MPa,所需时间为100h;当温度为250℃,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410MPa,所需时间为90h;当温度为280℃,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375MPa,所需时间为70h。图3(b)为在温度为280℃,腐蚀介质浓度分别为2%和5%,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应力-时间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腐蚀介质浓度的增加,试样到达最大应力值的时间有所减小;当腐蚀介质浓度为2%时,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375MPa,所需时间为70h;当腐蚀介质浓度为5%时,试样的最大抗拉强度为400MPa,所需时间为40h。由此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腐蚀介质浓度的增加,压力容器断裂的时间不断缩短。

图4~图7分别为压力容器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断口形貌。图4为腐蚀条件为2%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为200℃,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断口形貌,在低倍形貌中可见试样有一定程度的缩颈,在局部高倍显微组织中可见韧窝和撕裂棱,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解理台阶,由于受到腐蚀介质的侵蚀作用[4],在细小的微观区域还可以发现细小的二次显微裂纹。图5为腐蚀条件为2%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为250℃,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断口形貌,在低倍形貌中可见试样断口的缩颈特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平整的断口,表明此时的塑性有所降低,虽然在高倍组织中仍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韧窝组织,但是这种韧窝较浅,且还存在尺寸较大的河流状解理面,表现出准解理断裂的特征,在局部区域还可以发现穿晶的二次显微裂纹存在。

图6为腐蚀条件为2%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为280℃,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断口形貌,在低倍形貌中也没有发现缩颈特征,宏观断口较为平整;高倍组织中可见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韧窝组织,局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显微孔洞。此外,在某些区域还出现了冰糖状的脆性断口特征,其中还伴随着有河流状解理台阶,此时的裂纹主要是穿晶断裂,还可以发现一定的腐蚀产物堆积[5]。在这种腐蚀条件下,304L压力容器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腐蚀,是典型的应力腐蚀开裂特征。图7为腐蚀条件为5%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为280℃,应变速率为1×10-6s-1时的断口形貌,在低倍形貌中断口没有发现缩颈,断口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局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脱落,有腐蚀台阶产生;在高倍组织中可以发现,断口中没有发现韧窝的存在,解理面和解理台阶较为明显,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局部高倍组织中还可以发现穿晶和沿晶裂纹同时存在,此时断裂面已经受到了较为强烈的腐蚀。对比图4~图7的压力容器断口形貌可知,随着腐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腐蚀倾向越大,试样的断裂已经逐渐从韧性断裂转为脆性断裂,温度越高,腐蚀开裂倾向越大,尤其是当温度为280℃时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应力腐蚀;腐蚀介质的浓度也对应力腐蚀开裂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增加腐蚀介质浓度,同样可以加剧应力腐蚀开裂。

3结论

(1)随着腐蚀介质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最大应力值和对应的断后伸长率的值都有所降低;随着腐蚀介质浓度的增加,试样的抗拉强度增加而断后伸长率降低。(2)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腐蚀介质浓度的增加,压力容器断裂的时间不断缩短。(3)随着腐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腐蚀倾向越大,试样的断裂已经逐渐从韧性断裂转为脆性断裂,温度越高,腐蚀开裂倾向越大,尤其是当温度为280℃时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应力腐蚀。

作者:关大毅 单位:中油辽河油田 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学院科学发展研究

一、加强课程建设

要赢得石油化工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注重在“理念、体制、机制”上的大胆创新,深化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研究探索校企合作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专业能力考试标准。各主体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主干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及专业能力考试标准开发均由校企合作完成,实现企业专家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课程建设。优化由专业带头人、丰富企业经验骨干教师、课程开发专家和企业现场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岗位标准要求为逻辑起点,遵循教育认知规律,进一步完善基于产品(服务)形成过程系统化为主要改革方式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确保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得到充分的内化、融合。各课程开发团队要加大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力度,根据行业、企业标准和岗位职责要求,以实际产品、项目、任务、案例为载体,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专业能力考核标准。

二、改革教学方法

要培养适应新技术、新工艺要求的实用人才,必须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教、学、做”合一教学原则,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和实施任务驱动法、案例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案,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实现“知”与“行”之间的协调统一。要深入探索和完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使过程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在职场或模拟职场中进行教学及考核评估。要实行课堂与实习一体化的灵活教学方式,推行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行业企业专家讲授的制度,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与企业之间积极开展“订单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工作是探索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办学制度保障,丰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办学内涵,形成校企良好互动和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要做到:一是在办学的运行过程中要逐步形成“校企一体、共同育人、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运行机制;二是办学要为行业的发展服务,要成为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心、企业员工的培训中心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三是要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院与行业在合作过程的搭桥、协调作用,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要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继续探索校企合作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行业指导的有效性、企业参与的驱动性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以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载体,深入研究工学结合在运行机制中存在的政策缺失、机制瓶颈和操作障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笔者计划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一)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积极组织开展学院与企业间各项活动,如举办1次年会;组织1-2次合作企业与我院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科研与项目合作活动;在学院网站企业各类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报告,举办人才供需见面会等等。

(二)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经费石油化工学院将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年会、成员单位联络、网站建设、院内刊物以及其他活动开展纳入我院年度财务预算。

(三)建设信息化平台以石油化工学院网站和刊物为主要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网站公布相关信息,及时反映行业、企业、成员单位的动态,并开辟网上论坛;学院已经创办了刊物《巴州化工职教通讯》,每季度一期,及时交流情况,研究问题,引导企业与学院的健康发展;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建立企业与我院的信息流通渠道,促进校企共生发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四)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根据学院章程,合作企业都是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接受相关专业的成员学校学生实习实训。成员企业作为合作范围内实习实训基地,必要时可以统筹协调,满足学院学生校外实习实训需要。多元主体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石油化工学院建立的中试实训室—甲苯歧化实训室进行试点。争取创办“校中厂”。在校办厂中实行企业化管理运营,由石油化工学院运作经营或与企业合作经营,把其建成校企合作运行实体;同时建设“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按巴州化工产业区域分布特点,采取校企共建共管模式,分别在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建设4至5个“厂中校”,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五)实现企业与系部教师互培互聘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教师的长效机制。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自身顶岗实践有机结合,轮流安排专业教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带队教师,一方面能指导并帮助学生培养职业岗位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实操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时,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去参与技术服务或现场锻炼。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和现场锻炼时间年均不少于30天。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专家承担我院教学任务,要在企业聘任一批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实施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

(六)其他教学资源共享合作企业与石油化工共享校企共同开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专业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共同邀请相关企业专家参与,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并统一执行。教学课件可以挂在石油化工学院网页,供学校教师观摩。建立院系之间学分互认制度。

(七)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质量评价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优秀的质量评价体系,邀请合作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合作制定相关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争取让学生在自治区级专业技能抽查中成绩优秀。

(八)形成校企合作推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推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石油化工学院主体专业毕业生在合作企业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满意率。

(九)建立高效有序的运行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健全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两个机构:校企合作办公室和专业建设指导小组,进一步完善石油化工院运行体制机制。要保障校企合作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必须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石油化工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石油化工学院校企共建专业条例》、《石油化工学院教师互培互聘管理办法》、《石油化工学院学分互认暂行规定》、《石油化工学院资源共建共享条例》等管理文件,构建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四、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全面开展社会服务

石油化工工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行业发展取得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基础化学学科的繁荣与发展,都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要适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依托项目为载体,建立“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一个运行机制灵活,高效、优质、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体系,有利于化工行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要立足于化工行业,不断优化并拓宽社会服务内涵,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主要搭建两大社会服务平台,即:技术服务平台、技能培训与鉴定平台。

(一)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选派教师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到化工及相关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同时我们校企合作争取申报省级或部级科研课题,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完善技术开发与咨询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制度,采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石油化工学院技术开发与咨询服务中心的功能,为企业、社会提供更优的技术服务。改造、优化学校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使学院专业实验实训室在服务自身教学的同时,满足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

(二)技能培训与鉴定平台建设石油化工学院将努力争取高技能人才培训、企业自主培训等多个培训项目。要加强与巴州石化行办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积极申请更多新的政府资助培训项目;要加强培训市场需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争取更多的企业自主培训项目;要制订技能鉴定规划,加强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学院现有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资源作用,争取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考试项目的专业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体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100%。总之,石油化工学院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薛平单位:巴音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维护管理研究

1建立一定的维护标准,健全现场维护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不管是什么方面的管理工作,都要有一定的执行标准和奖惩的措施。这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的方法。所以,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讲,加强设备的现场维护和管理,就必须要从基础的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要建立起一定的维护和管理的标准,比如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和相关的指标,设备维护的相关流程标准。同时,要建立起一定的工作考核标准,制定设备现场维护人员的考核机制,并且将这个考核机制加入到员工的绩效考察当中。

2加强日常维护养护管理

在建立了一定考核机制和相关工作流程标准的基础上,要将维护养护管理的具体内容落实到每一天的设备现场管理工作中。只有这样从每一天的设备养护做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设备的维护工作做到位。首先,要做到责任到人。根据每一个岗位上不同的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其本身的特点,具体的配备一定的设备维修和负责区域。同时,成立设备维修小组,每一个养护维修小组都要配备一名机电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的仪表检查人员。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效的明晰不同区域内部设备维护的责任,同时也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发现相关的设备问题,并且就地展开维修和保养。这样的话就有效节省了时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要经常性的开展设备状态的检测和分析活动。也就是要经常性的对相关设备的技术性能以及养护状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相关的责任人是不是有一定的技术来保养设备,并且还能够反映出相关责任人是不是经常的维护设备,所维护设备的流程是不是符合规范等等。这就能够保证设备的状态能够持续保持在最好,保证了生产的继续进行。最后,要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我们知道,对于机械设备来讲,尤其是对于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的养护来讲,润滑工作是一个重点的环节。在设备润滑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制定一定的岗位责任制,要有具体的人来负责设备的润滑工作。并且要做好润滑工作的质量检查工作。同时,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确保对润滑及相关工作能够做到合理的评价,及时发现相关的问题。

3提高设备养护人员的素质

人的因素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是一种可变因素,同时也是决定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在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人的因素,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技能提高。这对企业的生产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中,要注意对设备养护具体工作人员及其相关的技术人员、监督人员做全方位的培训。同时,也要定期的组织一定的技能考核。确保一线工作的员工其技术水平达到相关的要求。同时,要对设备的管理人员做一定的要求,因为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不仅仅是设备养护人员本身,设备的管理人员和上级的直接负责人员都是要具备一定的养护知识和经验的。这就要求企业经常性的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保证设备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者:张晓余张鑫单位: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事故预警管理研究

1发达国家在事故调查、分析、研究、预警和预防管理方面的做法

1.1科学的事故统计研究技术

1.1.1权威的事故数据库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事故的搜集和整理,建立了权威的数据库,英国的MARSH风险评价事务所建立了全球性的“石化事故数据库”,每年的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CCPS建立的“过程安全事故库”(PSID)收录了25家大型跨国化工公司的大量事故、未遂事故案例,该数据库包含的数据量大、数据准确、格式标准。通过合理设置关键字段,使用一系列统计分析手段,可以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获取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进而为事故的预警和预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

1.1.2科学的事故研究方法发达国家根据掌握的大量事故数据,按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如2002年,CSB对反应性化学事故进行了专题研究,精选了22年中发生的167起重大典型反应性化学事故,从事故设备、事故原因、反应类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了事故装置类型分布、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等方面的规律性,分析美国环保局(EPA)、美国职业安全局(OHSA)和CCPS等机构的现行法规和技术标准在控制反应性化学事故方面的局限,提出了修改现行法规、标准与行业规范的科学依据。

1.2完备的预警和预防体系

1.2.1建立完善的事故通报系统,发出事故预警,减少事故发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塞韦索事故、博帕尔事故等多起重大化学事故,世界各国随后相继建立了化学事故通报系统。如欧洲重大事故通报系统(MARS)是依据塞韦索法令由欧洲重大事故危害管理局(MAHB)1984年研究开发的。MARS建设的目的是依据塞韦索法令Ⅱ条款15(1)的规定,快速成员国提供的事故信息,并为有关机构提供这些事故信息,用于重大事故原因分析和案例学习,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塞韦索法令要求有能力的欧盟成员国本国及欧洲委员会发生的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MARS是欧盟强制性的重大工业事故管理和通报数据库体系,将事故分为值得关注的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非常严重事故和灾难性事故5个级别。MARS可以用于对成员国报告的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和案例学习,事故信息报告如图1所示。

1.2.2全天候24小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国外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约40年的运作,已建立了成熟的运作模式,拥有人才队伍、应急资源等优势。如德国运输事故及紧急响应系统主要依靠分布在德国范围内的各个化工企业的消防队和相关专家(包括化学专家、毒理专家、生态学专家和产品专家等),向全德国范围的化学运输事故处理现场提供援助支持,包括运输事故、储存事故和化学紧急危险情形。在发生上述化学事故时,应警察、消防队和应急指挥机构的请求,他们会积极提供救援支持,包括信息支持、专家现场指导和救援队伍支援等活动。在紧急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联系TUIS会员企业的紧急响应中心,这些中心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有人值班。TUIS系统应急救援的组织形式如图2所示。

1.2.3通过事故研究推动法律、法规、标准的建立与完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由于技术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法规不健全、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了一系列重大事故的发生。如1974年英国Flixborough镇爆炸事故、1976年意大利塞韦索二恶英污染事故、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1988年英国北海阿尔法平台爆炸事故等。这些事故不仅给人类及环境造成巨大灾难,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受这些重大化工事故的影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如:《塞韦索法令》、《处置危害物质通告》、《欧共体训令》、《清洁空气修正案》、《应急计划与公众知情法案》、《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做法》等。这些重大化工事故也促进了先进的化工过程安全理念、技术的诞生,如:受Flixborough镇爆炸事故的影响,提出了“本质安全”的概念以及早期过程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该事故也首次推动了HAZOP培训和技术完善,该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受印度博帕尔事故的影响,美国OSHA制定了《过程安全管理标准》,目的是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该标准是一整套主动识别、评估、缓解和防止石油化工企业内由于过程操作与设备导致安全事故的整体管理体系。

1.2.4通过事故研究,促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国际劳工组织在化工安全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1991年制定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以及《重大危害控制手册》;1993年制定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第174号)和《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建议书》(第181号)。美国环保署也在1985年发起了“化学紧急情况准备计划”,鼓励各州及地方自发地辨识本地区存在的化工危险并提高应急能力。1986年,美国国会采纳环保署的“化学紧急情况准备计划”部分内容,颁布了紧急计划及社区知情权法案(EPCRA),以促进本国各地区化工危害公开和应急救援准备。该法案要求各州及下属地区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化工企业提供相关化学品信息给当地的消防部门以及应急救援机构。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事故防范和工厂外应急救援,美国劳工局(OSHA)于1992年开始实施过程安全管理标准(PSM),美国环保署开始推行风险管理计划(RMP)。

2我国在事故调查、分析、研究、建立预警和预防体系方面存在的差距

2.1尚未建立第三方独立事故调查机制

2.1.1机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GB/6442-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对调查组成立和调查程序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没有明确规定第三方独立调查,没有一支相对固定的职业化的事故调查人员队伍。

2.1.2调查程序事故调查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大多是一般性的规定,目前尚没有一套实用、详细、具体的执行程序,用于规范事故调查工作。

2.1.3事故分析技术国内对事故分析技术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对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剖析不到位,大部分的事故调查仍停留在责任分析阶段。没有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事故分析手段,对事故进一步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事故实验模拟和计算机模拟应用较少,不能通过科学的手段还原事故的过程,无法对事故结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2事故数据库建设滞后,不能从宏观上对事故动态、规律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与国外化学事故数据库的对比分析,目前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a)事故数据的可靠性差、事故信息不完整。目前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情况对外公布机制没有建立,一些重大事故发生后,往往很难获取专业性的事故调查报告,形不成权威、专业的事故案例数据库。b)数据结构设计简单,数据项少,不同数据库间数据结构标准不统一。事故数据库没有根据化学事故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影响利用事故数据库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制约了对事故信息的挖掘和利用。

2.3没有形成事故预警和预防体系a)事故资源不公开,达不到预警的效果。我国由于传统事故管理制度的原因,各行业或单位进行事故调查与登记,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的考虑,彼此间事故信息保密,不与其他行业或单位进行事故信息的交流共享,往往导致类似的事故在本单位的其他人员或其他单位的类似装置上再次发生。此外,事故的展示形式也比较枯燥、单一,多以文字形式出现,不够生动、形象。b)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重大事故防控的法规、标准、制度方面,还未形成通过分析事故、研究事故,从而找出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方面的漏洞,进而修改完善、补充制定的机制。c)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虽然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对事故的深入研究,事故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实战性、可操作性差,在应急救援准备方面,存在应急资源筹备不到位等问题。

3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事故预警预防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特点,提出以下建议。a)建立独立第三方事故调查机制,组建化学品事故调查专家队伍,以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公正性与权威性。借鉴国外事故调查经验,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石油化工事故调查程序,规范调查流程。将根原因分析方法引入石油化工行业事故调查,结合其他系统分析方法及数字化技术,实现事故原因分析与管理要素缺陷分析的有机关联,为企业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绩效提供依据。b)构建大型权威性化学品事故案例库,设计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实现事故规律及趋势研究,为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策略制定和风险分析技术应用提供基础数据。c)通过梳理事故信息上传下达的通道,及时将事故调查、分析、研究结果,以专题报告、手机报、信息快讯、电子刊物等形式,通过公文、网站、手机、登记系统、应急咨询专线等渠道,实现面向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应急救援机构、企业员工和公众的全方位预警。d)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现行法律、法规、标准、指南、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安全领域法规标准体系的完善。将事故研究结果应用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技术创新,推动安全专业的学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实现从本质安全角度进行事故预防。

作者:蒋涛王延平边敏 单位: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装置防火设计研究

1现阶段石化装置防火设计方案思路

现阶段新建石油化工工程的防火设计应严格遵守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防火规范),防火设计思路严格执行了防火规范的总体思路:“预防—隔离—控制—扑救—避难”,这一思路贯穿了防火规范的前后。预防是指解决可燃物的跑、冒、滴、漏,隔离是要防止泄漏的可燃物与明火接触(一般采取设置水幕、蒸汽幕、建筑物内通风等措施),制是指防止火灾蔓延(一般采取设防火间距、耐火涂层、喷淋冷却等措施),扑救是指对火灾进行扑救的消防能力,避难指现场人员能迅速离开火灾现场。由此可以看出防火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程设计中,不仅要重视防火间距、总体布局,还要重视消防设施的配备。

2基于风险评估的防火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防火规范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性,是成熟的经验总结。对于某项目的工程设计,符合了防火规范的要求,并不一定表明该项工程设计的防火设计是完善的。因为工程项目设计中涉及到许多特性问题及防火规范未包括的新技术问题,这就在客观上说明制定针对性的防火设计方案的必要性。防火规范对其应用范围作了说明,规定“新建石油化工工程的防火设计应严格遵守本规范。……就地扩建或改建的石油化工工程的防火设计应首先按本规范执行,当执行本规范某些条款确有困难时,在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后,可适当放宽要求,但应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并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即对于就地改扩建工程由于已有部分不符合现有规范的要求,建设单位可以在主管部门认可的前提下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程度再确定采取的防火设计内容。这一说明可以理解为对基于风险评估的防火设计在法规层面的认可。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编制组为了解着火油罐火焰辐射热对邻近罐的影响,运用挪威船级社的安全计算软件,对浮顶罐20m防火间距作出安全评价。虽然仅仅是对油罐火灾后果进行的计算分析,但也是对风险评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一种有益的应用。风险评估的优秀是判断风险是否可以接受,风险标准是用来对风险的重要性加以判断的准则,是基于风险的防火设计的基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提出了可接受风险准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也分别制定了其内部的可接受风险准则。近年来随着定量风险分析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国内多数液化天然气工程均已进行过定量风险分析。这些工作都对项目的安全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3基于风险评估的防火设计方案的应用举例

基于风险评估的防火设计的应用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对高风险设备、设施的关注高风险设备、设施是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出来的风险排序较高的设备,如热油泵、高大框架等。这一部分的设备设施应该在防火设计时重点关注。现有的防火规范在确定防火间距时,考虑的主要原则和依据有:重点保护对象(人员集中场所)、可燃物质类别、火灾影响距离和可燃气体扩散范围、点火源/释放源的分类等因素,均简单地从火灾后果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而不是设备风险。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定性、定量两类。其中较为简便、有效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事件树分析、风险矩阵、保护层分析等。当然也可以通过建立简单的风险分析数学模型判断高风险设备,如文献就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确定关键设备。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目前承担一个以火灾事故概率统计分析及辐射热火灾模拟计算为基础的关于火灾探测技术及灭火系统的研究课题,就是一种针对高风险设备、设施实施的防火设计方案研究。

3.2对高风险事故的关注防火规范的设置仅考虑局部设备着火的影响,不考虑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仅着眼于有限的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高频率、小规模、低损失的火灾事故,而不考虑“低频率、大规模、高损失的特殊事故”。从事故的发生发展角度看,是存在一系列可以传播危险的事故序列,从失事点到事故后果之间有着复杂的中间原因、后果。同样,导致这一事故序列风险较高的原因也很复杂。显然对一些“中等频率、大规模、高损失的事故”也应该采取防范措施并密切关注。对高风险设施进行风险评估时采取的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事故序列分析,另外也可采取一些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如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领结图分析等。

3.3对已有消防设施的评估对已有消防设施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对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两方面的分析。以设施可靠性为中心的评价,主要考虑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应用事件树、事故树等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对各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找出对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提高消防系统的可靠性。针对消防设施有效性的评价一般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分析。(1)事故后果模拟分析事故后果模拟分析软件主要针对设置的灾害后果条件计算其影响范围,常用的软件有DNV-PHAST,Shell-FRED等。文献[8]介绍了利用PHAST软件模拟火灾后果分析平面布置。本研究以Shell-FRED为例介绍其在消防设施有效性评价方面的应用。ShellFRED是壳牌公司开发的一套用于对危险品泄漏后果建模的软件系统。通过对火灾(池火灾、罐顶火、壕沟火、喷射火)事故后果的模拟,可以计算出距离事故点某一场所受到事故的影响结果。影响结果包括对人员的影响和对设备的影响。对人员影响的计算结果包括:①正常着装并佩戴安全帽的人员在指定位置能够暴露的最长时间(s);②指定位置人员接收的热量;③热量对指定位置人员造成的生理影响。这3个数据可以评判消火栓、消防炮等消防设施设置位置的合理性,也可以用来判断指定位置的消防队员能否完成规定的灭火作业步骤,可以优化灭火作业步骤。对设备的影响计算结果除了常规的热辐射计算外,还会得到钢制设备长时间暴露在火灾环境后可能达到的表面温度,表面温度本身就可能成为二次火灾事故的点火源,也可能烫伤人员及灭火设施(如消防水管)。(2)事故过程数值仿真软件分析数值仿真软件分析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根据使用者定义的条件通过对区域内的流场分析计算获得接近真实场景的计算结果。该类软件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各行业。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火灾环境数值仿真的软件主要有:ANSYS(通用大型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对应力场、温度场、流体场、进行有限元分析)、FLACS(燃烧速度仿真模拟)、KFX(KameleonFireEx,ComputIT公司所开发)等。与其他软件比起来KFX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完成消防系统的设计(喷头的布局、类型及方案的选择)、消防系统的验证,效果的模拟。用KFX可以模拟喷水对火灾发展的作用以及火焰和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模拟所有类型的消防系统,例如喷淋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水幕、水雾系统等。模拟复杂空间、封闭空间内的火灾,考虑外部风场和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系统对火灾的影响。模拟设备及承重结构在含有和不含有消防水系统时的热载荷情况,包括动力学响应、变形和结构的整体塌陷。

4小结

基于风险评估的防火设计开展的前提是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在此前提下通过风险评估技术,利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为较高风险提出措施,使得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相互统一。消防系统可靠性分析及火灾事故过程数值模拟是最能有效提高防火设计效果的手段,但存在基础数据缺失、计算过程复杂等方面的缺陷,还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与经验积累。

作者:张斌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基础建设工程质量与效率提升研究成为了我们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情况下,石化土建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质量监督管理研究成为了质量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1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我国石油化工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以下的三点问题。1.1石油化工土建工作未收到应有重视。在当前的石油化工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与设计管理者往往将建设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化工设备、储运建筑设备以及厂房特殊结构建筑等重要的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基础的土建工程缺乏必要的重视,进而造成其质量管理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土建工程质量也是确保石化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决定了石化工程的稳定与寿命。1.2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如建筑勘测、材料采购等)对于建筑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但是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建筑企业在前期工作中的准备工作不足。如前期勘探工作中,对于地基勘测不够全面,影响了土建地基开挖质量;设计中对于土建开挖中的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预估不足,造成了土建质量问题的出现等,都是前期准备不足造成的质量问题。1.3工程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较低。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技术与工人是确保土建质量的执行人员,也是质量管理的优秀。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部分土建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管理重要性认识较低,或是质量控制执行能力较低。如在工程管理中,部分工程管理与技术工作者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确保工期与降低成本的管理层面,严重的忽视了质量的管理力度,进而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2工程监督管理主要措施研究

为了确实提高石化工程中的土建质量,发挥土建工程质量监督作用,我们在实际的管理中开展了以下的管理措施。2.1以监督为优秀,建立稳固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督是我们工作的优秀内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在监督模式要求下,建立起稳固的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双重管理优秀体系。在土建工程管理中,其管理者包括了负责施工管理的项目经理,以及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两个优秀管理人员。因此在质量监督体系中,我们也应建立以这两者为优秀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分别由两者负责其职权内的质量监督工作。同时项目经理与总工程师在工作中,还应对对方开展互相监督工作,确保其工程整体质量监督的实现。(2)形成岗位责任化的监督体系。在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我们需要首先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利用制度模式将监督责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3)形成网格化的质量监督模式。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监督管理人员应根据职责、工段等因素,划分成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区域,并对其区域内的质量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工作。这种网格化的管理方法,既可以保证质量监督落实在实践工作中,同时保证了责任管理模式的落实。2.2加强创新,提高质量监督工作能力。在土建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我们发现,监督管理工作创新的有助于提高提高监督者工作能力,进而提升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在这一创新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了以下几点。(1)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土建工程质量管理中,我们首先需要创新工作模式,利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发挥质量监督管理作用。如改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利用更为简单直观的扁平化质量管理模式,使我们可以对每个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直观有效的监督,实现高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2)监督方法的创新。在传统的质量监督中,我们主要依靠人力对施工方法、材料等进行监督。2.3以细节为基础,开展实效性的质量监督工作在实际的质量监督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节化内容决定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因此在监督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实将细节管理模式落实到管理过程中。(1)注重工作细节。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我们需要对质量工作中的细节进行严格监督。如在质检工作监督中,我们需要对质检人员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否严格执行了检测方案,特别是检测细节是否到位,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因细节问题造成质量检测问题,进而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2)工程质量数据细节。在质量管理中,各类数据的分析与检查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质量监督中,我们也应对工程中各项数据的细节进行关注,形成细节化的数据质量监督模式。2.4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力度,落实责任监督模式。质量监督过程中,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也是我们的重要监督内容。因此在质量管理中,我们需要在责任监督模式要求下,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如地基开挖工程中,我们需要对施工现场执行工作者利用岗前责任书签订、开挖工程过程中的责任监督以及质检责任倒查等方式,确实将现场质量管理监督落实到实际管理中,形成有效的工程质量现场监督模式。

作者:朱华东 单位: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逐渐开始有了稳步的提升.石油化企业是我国开展工业发展的重要企业。开展石油化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研究,改善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升石油化工企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激发石油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及时的检修石油化工企业的各项设备,是保障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研究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在开展工作进程的过程中,工作的开展流程的危险较大,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并且对于操作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应当开展石油化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的管理研究,从而促使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应用性能稳定可靠的设备,更加顺利的进行生产工作。

1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探究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技术应用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因此需要运用专业的设备才能够有效的完成石油化工生产任务,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如果在同样容易生产的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很容易造成生产事故。因此石油化工企业所应用的设备的稳定性不仅决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参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性。因此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探究,确保石油化工企业所应用的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良好的、高速的、稳定的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的基本前提[1]。

2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方式探究

在明确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之后,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方式探究,可以将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方式分为以下几个层面:2.1通过实施以利用率为优秀的中心研究,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将实施以利用率为优秀的理念应用于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的工作开展进程中,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可靠性保障方式:(1)对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维修。在开展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的维修方案制定的过程前,充分准备维修过程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从而更加全面的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可靠性的保障工作[2]。(2)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进行状态维修。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状态,对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且根据预测结果对于适合化工企业的设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将状态维修的方式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可靠性的保障过程中,有效保障了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可靠性,做到了防患于未然的同时,也使得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可靠性的保障工作的开展方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但是状态维修的方式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可靠性的保障过程中,对于开展问题预测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相对较高。(3)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进行问题维修。当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出现问题时,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维修工作,这种维修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可靠性的保障工作开展所需的工作成本,但是会降低石油化工企业开展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也埋下了潜在的威胁,这种维修策略在非特殊情况下不会被给予考虑和应用[3]。2.2调动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维护和维修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调动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维护和维修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的宣传,从而可以有效的促使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维护和维修人员对于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有更加明确的认知,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激发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维护和维修人员的竞争意识,从而有效提升设备维护和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的有效保障。

3结束语

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研究,首先应当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探究:确保石油化工企业所应用的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良好的、高速的、稳定的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的基本前提。进而思考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的方式:通过实施以利用率为优秀的研究,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调动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维护和维修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开展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研究,可以有效促使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良好的、高速的、稳定的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李春燕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石油化工研究论文:特大型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每年都会创造巨大经济利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随着经济市场的日益激烈,石油化产业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要不断改进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才能使自己具备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继续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就围绕特大型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展开探究。

关键词:特大化石油项目;项目管理模式;石油化工工程

石油化工行业不仅对于人们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石油化工行业更是一直在发挥巨大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不断提高。但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给石油化工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要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到与世界石油产业的必然联系。因此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计划,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实行更加合理高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石油化工行业具有成本高、风险高、涉及范围广以及工程周期长等特性。目前国际大部分石油化工企业都不再全面管理工程项目的建设,而是利用招标的模式将项目承包给施工单位,企业只需委派少数工作人员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在项目准备阶段,制定合理的规划并将项目细分然后利用EPC方式交给其它施工单位来完成,由这些单位来进行规划、材料准备以及施工和检验环节。国外将这种模式命名为“PMC+EPC”项目管理模式,其中PMC指代的是工程承包单位,在国外石油化工企业在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也相继借鉴“PMC+EPC”管理模式,部门企业还根据自身特点改进创新,实行“IMPT+工程监理+EPC”项目管理模式,其中IPMT所指的管理机构中包含石油化工企业人员和工程承包单位人员,其中石油化工企业人员负责管理和指导工作[1]。

2特大型项目中“PMC+EPC”模式的局限性

自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中,在“IPMT+工程监理+EPC”项目管理模式中,石化企业可以在工程管理中表达更多的建议,发挥更多的管理职能,对工程的质量管理起到更有效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IPMT+工程监理+EPC”模式不仅比“PMC+EPC”模式的工程效率更快,而且工程成本支出也明显降低,工程项目建成后可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以上结论都表明,目前“PMC+EPC”模式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中存在局限性[2]。此外,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与国际先进工程管理公司相比,观念略显落后,综合竞争力也有待加强,无法独立建设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只好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施工。但是国外工程队伍往往会选择达到国际性能标准的设备与材料,这些设备都产自国外,而且价格比较高,国内自主品牌的产品很难受到青睐。我国的“PMC+EPC”工程模式中,往往会涉及到多级承包商,每级承包商在向下级单位转包过程中,都会尽可能的抽取利益,这就导致下级施工单位收益降低,资金短缺就难免对影响工程质量,底层承包商如果不能及时把劳务费分发给施工人员,还可能导致罢工、示威等现象,不仅工程无法按期完成,损害企业经济利益,企业形象也会大打折扣[3]。

3“IPMT+工程监理+EPC”管理模式的应用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正逐渐运用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IPM+工程监理+EPC”模式来管理工程。将工程中的规划、采购和施工环节以合约的形式分包给不同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公司。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更高效的管理和分配资源,提升工程效率和质量。企业委派的项目经理要发挥更多的职权,将特大型工程科学合理地细分成众多小项目,由项目经理负责统筹管理。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更高效地代替了以往繁杂的组织部门,使管理过程更加灵活、具体,利用合约来制约承包商,使工程项目更加高效的落实执行[4]。企业项目管理部门要肩负起岗位责任,有效行使决策职权,深入到具体施工现场,指导施工人员的工作,对项目过程进行明确、直观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和进度,管理好工程成本和材料设备,搜集实用的绩效数据,然后做好记录和总结,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工程有序进行。另外,将技术人员委派到项目建设工作中,将工程项目与生产运行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保障。通过企业项目管理部门的监管,可以优化资金配置,有效减少成本支出,提升项目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

4结语

项目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石油化工这种国家支柱产业中,管理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的“PMC+EPC”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改进创新,改善了管理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杨玉燕 单位:广州致卓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