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8 02:4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素质”一词被人广泛讨论。所谓的素质一般指的是具有先天遗传因素的特质,在后天培养方面,这种先天素质随着环境的影响以及知识的丰富逐渐形成一个人的主要特征。创业素质也具有这种特征,首先要具有创业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创业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创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中,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因为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的过程,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摸索,是一条充满艰险的道路。所以只有那些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人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还有创业的道路上还需要和各种人打交道,必须要有仁厚、谦虚、诚信的品德才能和人友好相处。
其次,创业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确定自己的创业目标,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具备和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像法律、营销、财会、金融和贸易以及人文知识等,这样遇到困难自己能迅速相出解决的方式。第三,要具备敏锐的眼光,能够发现机遇并能迅速抓住机遇。第四,要具有创新思维,敢于打破陈旧观念,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掌握科技发展的新动向。除了这些,还要具备自警自省意识,在创业中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为了成功就不顾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走上歧路。最重要的是要有敢于担当,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当然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即使创业成功,也不能放松追求和进步。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创业思想和创业素质的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几次质的变化,开始的高等教育是作为“就业教育”而存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凭借专业知识找到对口的工作;随着市场的变化,尤其是自主择业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又成为“择业教育”,学生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然后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因此高等教育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以培养创业人才为主。
二、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创业是国家和民族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资源。当前,全社会的人都在对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创业人才津津乐道,但很少有人具备他们那种创业素质和创新精神,这样一方面和大学生缺少创业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和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也有关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创业素质其实和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在幼年时期就有长大后要改变家庭的愿望,这就是创业素质。但很多家长并不支持孩子的创业素质的形成,害怕失败,不能正确地去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失败的思想,总是希望孩子平安度过一生,哪怕生活不富裕,只要不是太穷就行。像目前很多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而是家长的强烈要求。在这些家长眼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还顽固地存在,总以为成为国家干部才体面,至于工作是否和孩子的志愿相符都可以不管,工资不高也没关系。这种求稳、要体面的思想严重妨碍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很多高等学校还存在教学误区,主要是教师尚不具备创业教育的能力和思维,在教学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在思想上、观念上将创业和专业相结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学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工程,要有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但目前我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都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国外的创业教育都受到国家扶持,但目前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缺少国家支持,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创业教育严重滞后。
三、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有效途径,要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来开展。家庭教育大多数是受到社会观念影响造成的,只要社会上不再有那些所谓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家庭教育中也不会盲目跟风。因此,在社会上要多宣传创业的重要性,帮助人们树立创业观念,这样才能使创业素质植入到家长心中,才可能在家庭教育中将这种观念向孩子传输,培养孩子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才是创业素质的首要目标。在学校教育方面,首先要培养一批高品质的专业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要有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最好鼓励教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关于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学校培养和对外聘请两种方式获得,将社会上那些创业成功者请到课堂来现身说法,效果比理论知识强得多。在教育理念上,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向国外的创业教育吸取经验,目前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哈佛大学以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百森商学院以培养创业意识为主,而斯坦福大学以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值得借鉴。最主要的还是高校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将传统的传授知识改为培养创新意。除了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之外,国家应该在创业教育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出台一些适合创业教育的政策,在贷款、创业培训和项目资助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这样才能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作者:廖华 王晓燕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一、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本课题组于2014年9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蒙语授课大学生和汉语授课大学生进行了专题调查。此次调查采用的是定量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400份,其中针对蒙语授课学生发放问卷200份,针对汉语授课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382份。从调查对象性别来看,男性大学生106人,占28%;女性大学生276人,占72%。从调查对象所在年级来看,大一15人,占4%;大二122人,占32%;大三143人,占37%;大四102人,占27%。从调查对象所学专业来看,经济与管理类107人,占28%;理工类98人,占26%;人文社科类113人,占30%;艺术类47人,占12%;其他类17人,占4%。1.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对象的认识。有效问卷382人中有134人(35.1%)希望能够“覆盖全校学生”;52人(13.6%)选择“经管类专业”;182人(47.6%)希望“有创业意愿的人”;14人(3.7%)选择“其他”。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中存在着较强烈的接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愿,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不同。2.大学生创业的动机(本题为多选题)。239人(63%)选“解决就业难问题”的被动选择;202人(53%)选“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150人(39%)选“服务和回馈社会,创造就业岗位”;62人(16%)选“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59人(15%)认为“旨在尝试、寻求刺激”。由此看来,就业的压力仍然是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动机,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因素是高收入的预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3.大学生创业的优势(本题为多选题)。其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年轻有活力,敢于拼搏”和“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被四成以上的学生选择,分别占48.7%、48.2%和47.6%;35.6%的学生选择“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有“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被大学生认为是重要的创业优势。可以说,大学生比起下岗再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群体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可能成为创业的主力军。4.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知识和能力(本题为多选题)。①知识。从调查结果看,“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被选择的频率最高,分别占62.3%和51.8%;“人力资源管理”和“政策、法律知识”分别占44.5%和41.4%;“金融”、“税务”、“项目管理”分别占25.1%、24.1%、27.2%。②能力。其中“经营管理能力”居首,212人,占55.5%;其次是“市场营销能力”,203人,占53.1%;186人选择“沟通协调能力”,占48.7%;183人选择“把握机会能力”,占“47.9”;151人选择“处理社会关系能力”,占39.5%;127人选择“继续学习能力”,占33.2%;115人选择“计划和决策能力”,占30.1%;103人选择“规避风险能力”,占30.0%。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5.目前高校针对创业教育开展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学生所在学校开展的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工作(本题为多选题)包括“经常请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领域专家开设讲座”、“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举办创业大赛”、“设立了创业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其中选择最多的是“经常请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领域专家开设讲座”,被访学生对该项工作的选择率为48.2%;对“建设创业实践基地”的选择率相对低一些,仅为18.3%。由此可见,高校目前开展了一些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工作。6.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情况。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的问题,310名学生没有参加过,占81%;72名学生参加过,占19%。这说明目前创业教育的主要活动———创业大赛的受教育者仅局限于少数学生,而且是少数精英学生。7.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通过调查,针对目前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本题为多选题),241名被访者选择“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教学课程”,占63%;204名被访者选择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列为教学重点”,占53%;169名被访者选择“师资力量有限”,占44%;158名被访者“选择校园创业氛围不浓厚”,占41%;还有选择“消息不通畅,与外界社会缺乏接触”和“缺乏广泛性,学生参与门槛过高”,分别占35%和33%。调查说明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在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8.目前学校创业教育的师资情况。对于目前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配备满意度调查,223名受访学生对于创业教育师资的配备是“介于满意和不满意之间”,占58%;149名受访学生选择“不满意”,占39%;只有10名受访学生选择“满意”,占3%,即不到两成的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师资的配备表示满意,这说明目前学校创业教师的师资配备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基于本次调查结果的几点思考
1.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通过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有创业的需求,也有创业的动机,而且大学生本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创业的优势,理应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创业的“主力军”。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转变教育思路,加强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在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更需要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创业人才的使命,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尤其要注意蒙语授课的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更大。2.目前自治区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区的创业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在学科体系方面还不成熟和完善,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方面,创业权威教师基本没有。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仍停留在口头层面,还只是一种口号,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创业教育处于参加“竞赛”的初级阶段。3.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自治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乎高校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特别是针对蒙语授课学生还需配备蒙语授课师资队伍。
作者:单位:牛佳 文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1目前我国农业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
1.1当前教育管理体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阻碍
我国高校目前推行的学分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还不能保证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情况自由决定修业年限、选修课程和转专业等。如严格的学籍、学位管理制度使得学生们依然以考试及格、获得学分为学习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依然是目前中国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和手段,这些都阻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其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创业。
1.2农业高校缺乏完善的创新
创业教育方式从掌握的资料来看[5],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还未真正融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整体育人体系中,即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上升为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既没有被列入教学计划,又没有一个具体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的职能部门,所进行的创业教育只是各个具体部门零散的教育行为和一些教师的个人探索。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浓、氛围较弱、力度较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较为欠缺,且缺乏有效整合,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创业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2.3专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人才不足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但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配备不足,很多高校连基本的教学授课任务都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去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本身就不符合实际情况。目前,高校很少有专门讲授创新内容的课程,而有关创业内容的课程也只限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一般是由学生工作或者思政工作的教师讲授,而这些教师缺乏专职教育背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经历;另一方面,成功的创新创业者普遍缺乏学术背景和授课经历。
2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的思考
2.1改革农业高校的管理机构
教育管理体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阻碍重重,但教育管理体制涉及整个国家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彻底改变的。因此,农业高校应该先从改变自身的管理机构做起,为创新创业教育拓宽道路。学校的主要领导要负责成立较高层次的专门管理机构,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以形成具有系统性、深入性、有机协调发展的局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商学院由于专业资源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成为创业教育的推动和咨询机构[6]。而理工类院系对科学前沿覆盖面广,容易成为创新教育的发起和实施机构。现在,许多农业高校一般都设有管理学院或者经管学院,可依据学校实际情况,以管理学院和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所在理工类学院为依托,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要是作为高校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实施及服务机构,其主要工作包括对各教育机构的协调组织与管理、校园内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课程开发及实施、建立广泛的外部产学研联系网络等等。
2.2完善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
当代农业高校存在农业科技毕业生人才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扎根到农村,研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应用到一线农业生产的局限性较高。而当前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现状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但实践能力不高的特点。部分学生关注“三农”问题,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也有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模糊,对创新创业缺乏理性思考,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存在功利心理;还有的学生没有把参与创新创业当作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为创新创业实践与“己”无关。构建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优秀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型大学生[7]。
2.2.1课程体系设置
现代农业较传统农业而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并被广泛应用;二是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三是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四是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因此,农业高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8],保证基础学科模块、传统农科模块、农业机械学科模块、新能源学科模块和计算机学科模块的完整性。
2.2.2创新创业模范
引导创新人才,就是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吴文俊、王选等人那样,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坚克难,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掌握优秀技术,勇攀科技高峰。创业人才,就是像创办高科技快速成长型企业的施正荣、邓中翰等那样,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创优人才,就是像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许振超、李斌、窦铁成等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成绩。为了培养农业高校学生的“三创”精神,农业高校可以邀请国内外创新创业模范到学校进行学术报告或者交流讲座,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在学校中形成创新的氛围。创新创业模范引导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教育。学生们在与模范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意识,这恰恰是当前中国大学生所缺乏的品质。富有创新精神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能够熏陶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知识能力。高校在探索发展之路时,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短期效益取代长远考虑,大学里创新精神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
2.2.3指导创新实践
目前,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进行专门指导的机构。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创造各种实践学习的机会。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参与热情,而且可以使他们深入了解创新参与的程序。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就业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大学生观摩见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活动[9],能使大学生获得各种深刻的体验,获取独立工作的技能,提高专业思想认识,在业务、思想上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提倡进行社会考察,深入农村指导生产,传播技术,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途径。比如,带领学生到农村田园、乡镇企业或者校外实践基地接受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生产技术操作训练,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操作技能等。
2.2.4设置创新奖励机制
国内高校的通病是强调权力的集中统一,客观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命令和要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并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10]。因而,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主动寻求创新。设置创新的奖励机制,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高等农业院校可以设置创新奖学金、创新保研制度、创新推荐就业等一系列奖励政策。
2.3加强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到农业院校,我国要形成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需要重点引进现代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高层次教师人才,并利用这些教师人才对农业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11-13]。要对农业高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首先必须要有一批能够进行创新创业研究的教师人才。建立创新创业的教师队伍,需要从政策和情感上进行引导。一要发展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在正常引入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专任教师的基础上,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二要坚持拴心留人。得人心者得人才。
作者:王丽 单位:天津农学院
一、创业环境
有创业项目和无创业项目的学生宏观环境评价对比。有创业项目的学生比没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认为政府有高新科技园区或其他类型孵化器的配套服务重要,认为政府对企业自主知识积累产权保护政策完善、当地文化对创业鼓励重要的强度大。有创业项目的学生比没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认为大学有支持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比较重要,认为大学设有创业扶持基金、有大学科技园的存在、有宽松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能依托大学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重要的人数多、强度大。有创业项目的学生比没有创业项目的学生父母创办过企业的人数多,认为父母等的创业经历对自身创业的鼓励、帮助和家庭教育对自身创业的鼓励重要的人数多。
二、对策建议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创业素质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采取如案例分析教学、创业演练教学、产学研结合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与创新创业精神。各高校可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更新教育教学模式,打造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可以根据创业教育的不同目标,将个人特质适合成为潜在创业者的学生识别出来,不仅授之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提供各种培训和指导,培养、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培育其创业者的人格开放性、风险承担性、行为主动性、毅力水平与创新、积极进取等企业家精神。而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高校应该在创业教育中输入相应的经管知识,并鼓励各种知识结构的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开展合作。高校应通过组织各种创业社团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让学生有更多的一试身手、交流沟通的机会。尽可能多地开辟创新科技园、建设创业基地,开放更多的专业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高校在对大学生创业价值引领中,要教育大学生认知通过创业只实现物质化、实用化的个人利益追求的局限,避免滋长“实用、利己、享乐”的消极思想和行为。
引导学生开阔心胸、拓展视野,使个体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变成理性认知,并对社会责任感产生肯定性的积极情感。引导创业大学生将创业与宏大的理想愿景联系起来,即创造最大社会价值并回馈社会;用先进的事例人物教育学生将创业与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相结合,培养和完善创业所需人格和品质。引领学生不仅关注创业项目的发展状况和现实利益,还要学习成功企业家常有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的创业服务网络体系和成熟的创业文化,对于身处高校环境的大学生创业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研究发现,父母是否创办过企业对大学生创业倾向有重大影响。于此,推进大学生创业,社会要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优化创业家庭环境;高校要进一步搭建鼓励创业平台;政府要深化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
作者:葛海燕 张福贵
1、增强创业教育的认识
新生入校伊始,高校就应主动出击,有意识地宣传创业教育,引导同学正确认识创业,发掘有潜力同学,重点跟踪指导。同时,让同学们也清楚认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并非让他们毕业即创办企业的教育,更多的则是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能力及素质。针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制定详细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创业能力及素质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理念中。这样的高等教育才能有利于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的多重保障,最终实现技能型的就业教育向素质型的创业教育转变。
2、优化创业课程设置
创业教育其实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素质教育,学生若具备了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便选择就业,他们也必将是富有竞争力的就业者。目前已有高校规定专门的创业实践学分,规定学生必须选修相关创业选修课和制定最低获得学分,并已取得不少经验,值得借鉴。[3]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高校应该要切实重视创业教育,制定详细的创业教育实践培养方案,并将创业教育与实践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同时,高校应该合理安排创业教育与实践的课时,构建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地实现“五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人讲座相结合。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育人水平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效果。然而,我国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构成还不够合理,部分高校的大部分创业教育教师由学生工作教师组成,教师队伍创业经验不足,教学人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且在创业科研上缺乏连续性,导致创业教育效果不够理想。面对如此问题,高校需要加强创业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建立一直相对稳定的创业理论课教师队伍,促进创业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形成创业课程的主讲教师团体,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并注重校内培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特别是,高校应利用假期组织创业教师到知名创业企业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创业文化。同时,高校还应遴选有责任心的创业成功人士建立外聘讲师库,并定期邀请进校做专题讲座,从而建立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4、拓宽创业实践途径
创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必经的途径。首先,学校应联手社会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园等。例如,近年来重庆在广泛开展的“泛海扬帆行动”。为满足广大同学的创业实践需求,高校还应开拓更多的实践途径。其次,各个高校应积极鼓励创新能力突出的同学参加“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第三,各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创业研究项目,开阔学生视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强化学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定期从企业选派优秀的创业成功人士到大学授课,从高校指派创业团队到企业锻炼学习。第五,加强高校的社团建设,锻炼创业团体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第六,大力开展各种层面的创业竞赛,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5、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政府、社会、学校和社团等层面都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服务,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让大学生增强创业的认同感,形成积极的创业观,进而培养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首先,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创业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学生创业。同时,全社会应形成合力,构建一个实践与学习紧密配合的创业环境保障机制。其中,社会媒体可以大力宣传创业成功典型,社会人士可以设立创业专项基金,企业则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家庭也要给予创业的子女更多的认可、关心与支持。高校应该尽快构建全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对创业教育效果进行严格考核,强化责任意识。根据实际情况,高校可以建立创业相关的孵化基地,对极具潜力的创业团队进行培养;学生离校后,高校可以联合外聘教师跟踪关注创业团体的发展现状,形成校外创业导师制,适时予以帮助。学校及学院要定期举行创业竞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比赛挑选出极具潜力的项目,给予项目启动经费,指定优秀的教师、相关的企业家结对指导与培养,并优先进入创业孵化园培育。总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今后,高校还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找准着力点,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作者:王彪 单位: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大学生创业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现象。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项有力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各类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和金融服务也应运而生。大学生创业在解决了许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为市场、企业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但大学生在创业时也存在盲目乐观、缺乏准备等不利因素,因此,针对大学生创业现状,高校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创业。根据教育评估机构的数据,就大学生创业的总体形势来说,大学生创业比例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创业大学生的月薪期待底线较高,而且创业学生实际月平均工资高于受雇应届毕业生[1]。
二、大学生创业方式解析
要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同时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方式,了解不同创业方式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周围创业学生的分析,笔者将改变以往对创业方式的划分,从创业时间、创业途径、创业内容三方面分别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方式,以及各种创业方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以便能够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就业教育提出针对性意见。
(一)按创业时间分为在校创业和毕业后创业
1.在校创业。在校创业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校期间便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相对于毕业后创业的学生,在校创业者起步早,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校创业也存在一定困难,创业活动和学业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一点。大学生在校的最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课程的时间安排较固定,而创业活动所需的时间比较灵活。如果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兼顾学业和创业,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很难兼顾好学业和创业。着重于学业者,其创业活动只能比较缓慢进行,较之毕业后创业者没有太大优势;着重于创业者,忽视专业学习,对其长远发展有不利影响。况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业也是创业的基础;最糟糕的情况是既没有完成好学业,又没有成功创业。面对学业和创业的双重压力,学生很可能捉襟见肘,为了创业放松专业学习,又因为创业效果不理想再抓专业学习,结果学业、创业都没有成果。在校创业的形式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有效地做到两者平衡。
2.毕业后创业。毕业后创业的学生在专业基础和自身素养上具有一定优势,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实践,会为自身创业提供知识、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条件。特别是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时,其专业能力能够给予较大帮助。但是,毕业后创业的学生较之在校创业的学生起步较晚,部分学生是将创业作为在没有升学和受雇后的第三个选择,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存在创业意识不强、缺乏经历、准备不充分等问题。毕业后创业的学生在经历创业途中的挫折时往往很难坚持,甚至有些大学生由于缺少准备和创业知识,受到不法集团的欺骗。因此,对于毕业后创业的学生,创业取决于其创业意识、毅力和对创业的准备是否充足等方面的因素。
(二)按创业途径划分为学校衍生企业、家庭产业和自主创业
1.学校衍生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学校利用其学术科研优势创办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学校的技术发明等有利条件。拥有技术发明或与学校联系紧密的学生能够通过创立学校衍生企业来实现创业。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实现创业,又拥有专业技术支持、专业指导、人才基础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问题,首先,机会较少,创立这种企业需要一定的机遇;其次,需要与校方协调;最后,参与的学校人员在企业内的时间有限。据有关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学者的创新是有效率的,但目前来看,他们的创业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掘,在大学衍生企业的战略前瞻性和成长方向上,学者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贡献[2]。
2.家庭产业。部分创业者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经商的创业者往往会选择与父母相同的经营方向。通过家庭创业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家庭的有利支持,也能够从家庭中获得各项有利的资源,有着上手快、资源充分、持续性强等优势。创业者同时能够将自己的专业与经营方向相结合,促进经营活动的创新。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创业选择性较低,学生本身无法选择家庭的经营方向,选择完全不同的经营方向又会失去其优势;其次,创业自主性较低,创业者往往不能完全决定其发展方向,在决策时会受到家庭因素影响;最后,创业者所学专业可能与家庭经营方向联系较少,所学知识在创业活动中难以得到应用。
3.自主创业。大多数创业学生都进行此类创业,是“白手起家”的类型。前两类创业学生需要得到学校或家庭提供的外部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创业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他们需要自己从无到有开始创业。此类创业学生往往会从选择成本较小的项目开始做,目前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类广告宣传也都是此类项目。这类的创业学生缺乏指导,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但是,此类创业者也有自主性强、灵活方便等有利条件。
(三)按创业内容分为校园、销售等
1.校园。通过从事校园方式创业的学生通常从在校期间就开始经营。随着高校的发展、当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和职业能力评定制度的发展,许多大学生会选择一些课外培训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由此,许多针对大学生的各类培训机构应运而生,这些由校外人士开设的机构,招聘一些在校学生作为校园,为机构在学校内招收学生。
2.销售类。销售小型商品成本低,资金回笼快,不需要过多专业知识,自然成为创业的重要形式。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销售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的选择。“开网店”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随着各个成功的网店出现,电子销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电子销售时间安排较为自由,适合大学毕业生,同时适合在校大学生创业。加盟连锁店是销售产品进行创业的另一个选择,许多连锁品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盟制度,配套齐全,拥有专业指导,启动资金少,也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创业者[3]。
三、根据大学生创业方式改进高校创业教育
自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同时举办了第一届清华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后,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学习进修创业教育。随着各大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一些问题浮现出来。当今大学生创业体现出时代性的特征,为此,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时应进行个别化的指导[4]。针对上文对大学生创业方式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详细的规划,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职业规划对大学生有着重要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都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对大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有战略意义[5]。通过职业规划,大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创业方向的学生能够通过在校期间为创业做准备。将创业意识教育与职业规划相结合,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创业意向。通过职业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创业准备不充分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在校学生实践机会
缺少实践是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6]。许多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时,往往局限在理论授课层面,很少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不只是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还是为学生提供职场锻炼机会。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职场实习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工作环境。针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计划的在校学生,学校可适当为其提供条件支持,鼓励学生在校内实行创业计划。拥有学校衍生企业的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能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的同时,也能为企业自身储蓄人才。
(三)充分利用创业类大赛
部分毕业后创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意识淡薄,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也怯于付诸实践,高校可利用创业类比赛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和激情。参赛选手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的同时,应拥有详细的创业计划,并在比赛过程中能够与同有创业计划的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与专家学者或创业成功者密切交流,使自己的创业计划更加合理和科学。这些学生创业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上都具有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校创业的不利因素。通过此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使有在校创业意向的参赛学生能够将创业计划付诸实践,赢在“起跑线”。
(四)宣传政策的同时加强防范意识教育
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有着许多优惠政策,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可向学生宣传国家鼓励政策,帮助学生了解政策,将优惠政策宣传到位,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有利条件。同时,应加强对创业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教育,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对国家政策的不了解,很可能被一些不法商业机构欺骗。与此同时,各类大学生创业的招商项目层出不穷,其质量参差不齐,也有诈骗集团通过这种方式非法集资。因此,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应向学生说明国家政策,同时加强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谨防被不法机构诈骗。
(五)结合创业故事分析指导大学生创业
针对当今大学生创业内容多样化的趋势和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的需要,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可结合创业故事,通过形象的故事展示丰富创业内容。许多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鼓舞了一大批大学生进行创业,许多成功的创业故事在激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对创业有了较高的期待。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时可利用创业成功案例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同时为大学生深层次、全方位地分析案例,使大学生看到的不只是创业者的成功,更有创业者成功的原因和创业过程中值得学习借鉴之处。较之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创业案例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也能够使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创业过程。在选择案例时,应将创业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有机结合,从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避免大学生对创业期待过高。
作者:王慧 薛艳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学校:实践就是学习
先人智慧落实到书本的文字上,这对于在校大学生学习是一个捷径,书本浓缩了人类活动的各种规律和原则,在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不读书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社会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仅仅凭借书本知识很难和社会变化合拍,就会有书呆子的说法,其实书呆子保持了纯真、好意、理想等愿望,只是无法通过行动来实现,换言之,其行为有极大的盲目性,这就需要给学生更直观、真实的社会历练和学习,所以,实践教学就有它的重要性。而创业教育更不能依靠书本的说教,因为复杂变化的商业活动不是书上所能谈到的,就如同熟读佛经不一定是高僧,而刹那顿悟才是佛法的真谛。学校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企业运作。李嘉诚曾让两个儿子八九岁时列席董事会会议,上董事会的事情一般不会是小事,特别是涉及到决定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场就会激烈讨论,发生争执到大声吵闹时有发生,就是想将利害关系说明白,但是,两个小孩子毕竟不懂这些道理,以为是大人吵架或者要打架,往往会吓得大哭。有时,李嘉诚还会和两个儿子讨论有关决议,一次上个新项目,董事会讨论利润底线,有三个选择:11个点;10个点;9个点。大部分董事认为取10个点更为适中,李嘉诚决定拿9个点。会后还引导两个儿子加入讨论,两个小家伙都倾向拿最大的11个点,父亲乘机启发讲到了做生意不仅仅是为自己赚钱,还要留出别人获利的空间,这样才能让生意活起来,彼此都赚钱。[3]这样的道理也许小孩子一时难懂,但毕竟让他们在现场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并且引发了思考。商业活动本着利润扩大化的实际诉求,而从事主体双方如何达成合作的意愿,不但需要临场应变能力,还需要实践历练积累的丰富经验。这对于创业者是个很好的启发和教育。大学生创业不成功,一般人会归于不适应社会,其实,就是缺少社会现实中的企业运作经验,特别有些无法言谈、只能意会的东西更是书上学不来的。鉴于此,学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目前很多学校采取非常有效的举措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比如强化创业教育课程,“课程设置注重创业与专业的结合,不只拘泥于简单地传授创业相关知识,而是注意打造普及性与专业性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4]再者,设立运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学生团队高效投入使用,在不耽误正常学业情况下,放手给学生全面经营,无论是商品买卖,还是提供咨询服务,就要学生团队实际操作,时间长了他们的经验就越来越多了。毕竟创业基地不能给所有有创业愿望的学生提供,因此,学校积极鼓励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创业模拟活动也是必要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就是大学生参与锻炼的难得机会,尤其和别的学校学生一起交流、竞赛使得他们的能力提升很快,视野开阔了、自信增加了、行动坚决了。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做好创业前的各种准备,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创业者有信心、有能力走向成功的梦想之路。
二、社会:包容就是发展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家庭组成的,为了保障有序、安全、进步等实际需要,又有很多必须的机构协助,更有各色人等构成。由于人们亲疏关系不同,性格脾气不一样,教育素养各异,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行动,特别是不属于法律层面解决的问题,就需要社会所有人都能有包容之心,理解之心。对于创业者要允许其失败,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社会环境宽松,除了人们自律,更重要的是提供法律、政策、技术、资金等保障。通过具体有效的举措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现在国内销售的“正大”饲料,回顾发展的道路就能理解社会给予的这些特别重要。在泰国它叫“卜蜂”集团,拓展特别有影响的是谢国民,曾到美国学过饲养家禽的技术,在投资局的支持下,70年代就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现代饲料厂之一,80年代又引入新科技大力发展,成为全世界排名第五的饲料厂。[5]资金缺少是创业者面临的难题,现在,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无息贷款,并免费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还在税费方面采取优惠政策。这些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硬性举措,对于能否进行创业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开拓更大的市场,因此,当看到大学生创业良好的前景时,应该加大扶持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商业银行、社会财团等本着合作双赢的模式参与大学生创业,以扎实行动助推社会经济向好发展。创业凭借一股激情和热血就可以行动了,至于成功与否就不好说了,因此,创业者一时没有准备好,社会应该形成一种包容的氛围,以真诚、鼓励的言行对待一时失意的创业者,让他们早日恢复昔日雄风,整合各个方面的支持让创业早日成功。也就是社会不仅提供资金、政策、法律等硬件支持,还要注重为创业者提供关心、鼓励、包容等柔性呼应的软件建设。
三、自身:坚持就是成果
粤商文化为人称道的就是创业者本人不放弃地坚持,求人不求己,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故而,创业者都想向众人献上沉甸甸的成果。可是,由于资金受限、技术不够、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较短的时间拿不出让人钦佩的成果。对于初期创业者来说,坚持就是成果,不放弃就是一种成功。还要正确对待心理、金钱、他人等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反复的思考,还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创业心理。从正反两方面做好准备,成功怎么办,失败怎么办,其实这是回答为什么创业的问题。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许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才华,能够得到高额的资金回报,能够拥有更多的社会尊重,这是对成功者而言;相反,那些失败者一定也会存在,创业达不到目的会有什么后果?失去创业资金,失去亲朋好友的理解也会发生,因此,创业之初就要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这个时代更需要诚信,只要诚实待人、老实做事,没有做不好的生意。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有创业的失败,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可是他在母亲的鼓励下,用最大的诚意感化有关人员,让银行提供资金,让供货商提供原料,让产品质量过硬,终于用五年时间走出了困境。创业就是将人生最好的品质展现给大家,坚守最好的品质就是最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当然也是创业者成功的前提。其次,金钱问题。创业最大的享受就是获得大量的金钱,这是创业者的部分动机,大学生创业由于年龄的关系,很有可能存在炫富的心态,言谈必是名牌,从衣着、跑车、住房等等,两眼闪着智慧的同时,还是闪着金钱的光泽,这不是成熟的表现,而是把人当作金钱的奴仆。金钱是重要的,数额大到一定程度是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的,有时甚至改变民族、国家的命运,进而影响历史的走向。从长远、持续发展来看,创业者一定要想到,金钱不是死的,它是流动的,如果把金钱当成全部,创业也就没有了意义,也就不用创业了。让利给竞争对手,能让市场活起来,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的市场,让利给顾客,薄利多销能让大家生活提升的同时,商家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大。这就是为什么创业者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富翁反而回报社会的原因,让社会分享自身致富的快乐,让更多的人得到致富带来的好处,就会带来更多的客户,特别是有规划的向社会捐款的慈善行为带给别人益处的同时,也就让创业者的商业活动走向了良性循环。再次,他人问题。创业者所要面对的是顾客,有没有想到,顾客为什么来?是因为提供的商品质量好?还是服务周到满意?还是价格公道合理?还是经营策略高明?这些问题想明白了,这就知道了如何对待他人。创业之初压力很大,是因为自己、社会期待很高,为了早日拿出像样的成果,有可能不择手段,甚至将欺诈当成法宝,短时间也许受益匪浅,但最终害人害己,这样的事例很多。应该想到,世上大多数人都是聪明人,一个小小善举换来的是长久发展,一个小小恶念带来灭顶之灾,不能把聪明建立在假想别人愚蠢上,把自己的希望建立在别人痛苦上,到头来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作者:金钱伟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1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分析
1.1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理工科大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掌握生产实践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技能直接应用生产实践,可以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有些理工科大学生还在校期间获得了个人专利或发明。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今后自主创业中的专业优势,这是人文经管类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
1.2理工科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创业,即创建一家新的企业。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构成其创业初期的良好基础,但是要让新建企业良性运转,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要求创业者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企业的能力和素养,这就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经济类、管理类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而理工科大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2以模拟经营竞赛优化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
美、英、德、日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采用模拟竞赛教学软件的办法来实现经管类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科学的企业经营竞争模拟训练,如哈佛商学院、台湾政治大学等。随着我国教育部提出在全国高校中评选出十个文科类示范实验室的计划以来,经管理类模拟竞赛教学在各高等院校得到了高度重视。对以上各类型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所属于Ⅲ型即实践竞赛教育的模拟经营竞赛可以成为一种合理、高效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拟经营竞赛面向包括理工科在内所有专业学生。在竞赛开始前进行经管理论的简单培训,然后主要通过竞赛过程锻炼理工科学生经管领域的知识技能,体验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从而提高其创业能力。(2)模拟经营竞赛面向所有专业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并非所有学生都有创业意愿和激情,传统创业理论教育针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必修课教育,具有盲目性。通过竞赛的形式既能保证了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又能通过趣味性、对抗性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积极性。(3)通过竞赛的形式利用理论课之外的时间锻炼学生,从而可以保证大学各个专业目前教学计划稳定性,避免不断变更教学计划可能带来的混乱局面。同时,还可以弥补现有教学计划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
3完善模拟经营竞赛体系,不断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
(1)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过硬、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机制。模拟经营竞赛的指导工作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既要求在竞赛前对非经管类学生把相关的经管知识讲授清晰,更需要在竞赛过程中做好主持人的角色,并引导学生在竞赛结束后体验到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竞赛指导的强度显著大于传统理论教学,如果要想持续发展模拟经营竞赛体系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不仅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也应配之与相应的奖励机制。(2)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竞赛的指导工作需要教学老师的大力支持,但是也离不开学生工作老师的积极组织,离不开机房老师的维护工作,离不开学生社团的配合。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举办好模拟经营竞赛的重要保证。(3)做好学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的维护与升级工作。模拟经营竞赛通常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机房实施竞赛,需要软件系统的及时维护升级,机房计算机硬件的良好运行。(4)做好模拟经营竞赛的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制订竞赛教学计划、竞赛指导教师职责、规范与奖励、学生竞赛守则、竞赛考核方法、竞赛指导书等等。这是模拟竞赛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作者:谭文曦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农村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从农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角度思考了创业的教育要点,以及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建议,供今后农村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要点
在农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正是因为这些困难,导致农村大学生创业无法有效开展,所以,进行农村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1大学创业教育之目标
大学创业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有三个重点挖掘和培养方向:商智,创新性思维,眼光独到,对商机有较高的敏感度;智商,对商机的策划运作能力,能将商机转化为现实,获取利润和利益;情商,有成熟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创业、构建健康的企业。据此,大学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通过学习和实践,扎实基础,拓广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潜质,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模式,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环境分析、资源管理、创业策划、创业实施的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业组织策划能力,最终成功创业。因此,需要切实促进创新性思维(商智)、创业商机策划(智商)、健康心理调理(情商)的相关体系和技能的成形,使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创业。
2农村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创业创新精神和观念落后。创业精神是指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包括创新精神、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目前,大部分学生仍然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对创业缺乏自信和兴趣,缺乏创业的能力和素质,更缺乏冒险和拼搏精神,认为创业风险很大,对自主创业缺乏认同感,觉得还没创业就意味着失败。(2)创业教育环境与制度不健全。一些高校没有浓厚的创业氛围,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思想的熏陶,一些学校制度不完善,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提供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环境和制度保障,不能保障创业教育的成效。(3)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制不完善。健全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是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目前,一些高校教学体系单一,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教育的整个规划过程中,或者有些学校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纳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导致大学生缺乏创业的主动性、能力、素质和兴趣。
3农村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国际国内就业严峻形势下,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生自己解决就业问题,也可以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可谓意义重大。(1)发挥政府职能,激发社会参与,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首先,注重政府作用的发挥。创业要有资金,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就是缺乏资金,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紧紧停留在思考的层面上,甚至有些创业活动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资金缺乏而不得不半途而废。因此,政府要在创业资金上给予支持,可以成立相应的创新基金和创业基金。其次,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要从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上改变对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轻视,重视新锐青年科技创业的巨大价值;社会上民间闲散的资金很多,可以设立更多的民间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解决创业资本不足和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调整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引导私人财产投资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市场课题。(2)推进教育创新,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型大学的历史使命。大量事实表明,传统的标准化教育模式是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必须对现有教育理念、教学组织结构、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指标等进行大胆创新,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使“创新+创业”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3)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搭建创业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增加校内实践活动、建立校内创业实习基地等方面推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增加校内实践活动比简单的课程书本教学更能引导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在创业体验方面多下功夫;建立校内创业实习基地可为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场地,并建立创业基金,由特定机构或教师帮学生进行项目评估、完善和建议,给予创业帮助,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培育专业孵化器、设立创业服务中心等方面完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构建大学生创业基地,是把社会资源引入创业园中,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方便。
综上所述,最好农村大学生创业教育一定要满足农村大学生创业需求,明确当前农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才能够保证教育的效果。
作者:刘光 韩兴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医科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管理层的创业教育意识不强
尽管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全国所有高校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下了专门的指导性文件,但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看来,独立学院并不是各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督查对象,更谈不上上级部门会对其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督查,导致其创业教育并不被其管理层重视。大部分独立学院管理层认为“创业教育只需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就可以了”,这种落后的思想导致医科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仅停留在必要性和形势分析上面,内容过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另外,许多独立学院管理者只顾眼前利益,认为创业教育时间、精力、经费投入大、短期收效不明显,不愿意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结果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医学生自身创业认知上出现偏差
总体而言,很多医科独立学院学生具有创业者的基本素养要求。首先,很多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社会关系也不错,能为其创业提供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本支持;其次,综合能力较强。由于其家庭一般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很多独立学院学生从小便得到了良好的综合能力训练,性格比较张扬,爱好比较广泛,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较强,同时也敢于担当,其在校学习期间表现出来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甚至比一般的一本学生还要高。但由于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比较落后,使得当前大部分医学生自身对创业缺乏正确的认知。一方面认识不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对于其今后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其前概念中始终认为创业只是无奈之举,或者是毕业之后才该考虑的事情,而抓住机会努力学习,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将来做个福利好、待遇好的医生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很多医学生认为创业仅是针对名牌高校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言的,而他们作为独立学院的医学生,成绩比别人差,在当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之低的实际情况下,今后要想成功创业则比登天还难。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由于独立学院建校的时间还不长,实力还不雄厚,底蕴还不深,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导致其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脱节严重。事实表明,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而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就业指导,基本上忽视了创业指导这个内容,同时,也基本上没有通过开设相关的素质课程和举办相应创业专家讲座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般说来,学生的创造性、创新创业能力是难以通过基本的知识的讲解而提高的,它必须经过现代创业文化精神的熏陶和专业知识的教化才能生成。因此,当前医科独立学院这种和专业教育脱节的做法无疑导致其创业教育只能孤立地进行,使学生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
(四)师资队伍匮乏
师资队伍是决定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他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必备的创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并加以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来激发学生创业的激情,调动学生创业的潜能,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但实际上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基本上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中产生,多数是由学院的辅导员老师或者副书记担任,绝大多数缺乏创业经历,加之又难以得到相关培训,导致其创业教育的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也相当缺乏,难以担当重任。
二、医科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对策分析
(一)增强创业教育意识
心理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可见,创业教育意识的增强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科独立学院要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医学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就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增强创业教育意识。首先要打破医科独立学院不需要进行创业教育的陈旧观念,自觉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第二,要清醒地认识到医科独立学院不再仅仅是培养未来职业医生的场所,而是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强大“助推器”;第三,要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其引领下进一步增强创业教育意识。
(二)明确创业教育定位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医科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应明确的基本定位。为此,医学独立学院必须依据自身现有的条件,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尽可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医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有限,医科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要想“全面出击”、“遍地开花”是非常困难的,而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创业教育特色,形成创业教育优势对于医科独立学院脚踏实地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具体的讲,与其他高校一样,医科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也需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自身开展创业教育的综合条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至少面临四大问题:一是绝大多数老师缺乏相关创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唯恐“教不好”而不敢尝试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二是创业教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绝大多数老师觉得备课艰难而不愿上这门课程;三是目前创业指导师培训机会过少,每年也就是寥寥数个部级培训班,但四五千以上的学费褪去了高校选送老师参加培训的热情;四是目前高校严重缺乏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学生难以得到创业的实岗锻炼。为此,医科独立学院应采取如下策略来加强创业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制定“鼓励”政策,提高上课教师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教师自觉加入到创业教育这个队伍来;其次,要加大投入,选送一批优秀的教师去参加各种创业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再次,要大力打造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使学生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建构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医科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对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所进行的研究尚处于最初的摸索阶段,有关创业课程设置的原则、理念、目标、内容、体系及运行机制还未深入探讨,难以满足当前紧迫的现实需求。就目前说来,我国独立学院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开设创业基础课程,更谈不上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显然无法达到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要改变这种滞后现象,首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课程的有机整合和整体优化,将创新、创造、创业教育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其次,还要逐步摆脱过往只注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想观念。应单独开设创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系统介绍创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强化创业成功或失败案例教学等,从而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三,还要适当加强与创业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使大学生能从其所学专业的视角来正确理清自身创业的大方向,减少其创业的盲目性,提升其创业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第四,要打造一流的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关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为此,高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高校与政府合作、与行业协会合作、与企业合作等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政府、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科研创新项目,使学生不仅可以从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学到知识,还能从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作者:李国华 罗筑华 何璐 单位:南华大学
一、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开展创业教育。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形势、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自身特点等,合理选取创业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创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这些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当前创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创业竞争,实现顺利创业。
(二)进行创业指导。将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了解学生职业兴趣与爱好所在,启迪学生的职业梦想,让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还要加强督促和检查,确保各阶段目标顺利实现,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创业形势适当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更好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为自己的奋斗指明方向。
(三)提供创业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意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创业指导服务。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创新创业服务形式,促进服务质量提高,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创业意向,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为他们创业和择业提出有益建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该广泛收集并创业信息,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应聘,并配合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综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学生创业信息传递给用人单位,为学生创业创造更多机会。
(四)引导学生择业。对学生开展择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考虑学生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考虑自身能力,选择能够胜任的职业,从而更好创业,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五)培养学生创业。有意识的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积极开展创业法律和政策教育工作,宣传创业成功典范,进行创业榜样教育。还要开展创业实践大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更好应对各种挑战,为学生创业奠定基础。
二、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方法
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做好创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竞争力,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大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尽管实现自身角色转换,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转变创业指导观念,提高全过程服务意识。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而要做好全过程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将该项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1.大一阶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了解创业岗位、创业前景等内容,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同时加强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更好学习。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测试学生的职业意向,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创业明确方向。
2.大二阶段。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职业意向,合理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职业体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增加对职业特点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适当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大三阶段。通过主题创业教育活动形式,开展创业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创业市场和创业环境。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明确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更为详细的了解当前创业形势和创业政策。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并且通过学习之后能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为学生成功创业创造条件。
4.第四阶段。主要是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简历制作技巧、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求职和面试中脱颖而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勤劳奉献的工作作风与态度,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创业的成功几率。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业指导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推动教育理和教育方法创新。鼓励学生成立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的社团,合理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和锻炼,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和择业技巧,为以后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1.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注重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创业指导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在创业指导学习中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解答,为他们提供有益帮助。同时注重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维护好学生利益。
2.对大学生创业实施个性化指导。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就业方向、性格特征等内容,加强学生个性化指导。要结合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展指导的主要方法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业教育、创业评价、创业咨询和创业训练。大学生在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经历等存在较大差异,开展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考虑学生这方面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创业指导措施。考虑学生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结构、性格、特长等,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科学定位创业期望。减少创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帮助学生成功创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能力结构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信息,让学生在创业中少走弯路。个性化指导更适合学生不同情况,有利于提高创业指导工作效率,是创业指导工作的一种趋势,也能更好适应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趋势。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重视该策略应用。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指导水平。工作人员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因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十分必要。
1.提高创业指导能力。高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注重优秀人才引进,加强管理与培训,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健康的身心和较高的创业教育及指导能力。能有效应对实际工作需要,促进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
2.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创业指导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综合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能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并结合创业需要、职业要求、学生自身特点等内容,综合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对学生的创业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让学生能更好适应市场需要,为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参与创业指导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技能培训,尤其是创业指导师方面的培训,最好能顺利通过考试,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更好掌握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业指导能力。开展日常工作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重视创新思维应用,不断提高创业指导能力,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有益指导。
(四)完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创业指导氛围。高校应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更好指导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建立合理的分工制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特长,建立合理的分工制度,推动创业指导工作效率提高。可以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有效规范创业指导工作。同时加强对创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培训,以更好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促进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高。
2.完善创业指导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创业指导考核体系,明确工作人员创业指导目的、工作流程、工作频率等,有效规范创业指导工作。对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调动他们创业指导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创业指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全过程服务意识、创新创业指导理念、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从而更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指导全过程,促进学生更好创业,提高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效率和学生竞争力。
作者:刘小英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新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况
自2009年,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的联合支持下,新疆高校从乌鲁木齐开始探索大学生创业培训。然后全疆推广了乌鲁木齐市创业培训进高校的经验和做法。近5年来,新疆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总数约达5.7万人,经培训约1.6万人实现创业,创业率约达27.8%。新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是从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改善创业环境入手,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技能的大学生成功创业。新疆农业大学先后开展多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积极组建“新疆农业大学就业指导教研室”,进行了就业指导教师的挑选和培训;完成了就业指导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推进工作;于2010年参与了自治区统编教材《新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编写工作。2009年起与自治区人社厅和乌市人社局合作,在全校大学生中推广“SYB创业培训”项目,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开展免费培训,目前已组织培训150个班,3750名大学生。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热情高涨,每年都有1800名左右大学生报名参加,通过考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创业初期的做法和优惠政策,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二、新疆农林高校创业教育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需求,及时调整现有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项目组设计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和老师两套问卷。其中,学生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发放,共有题目30道,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问卷匿名提交,共收到问卷反馈214份;老师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老师,共有题目15道,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问卷匿名提交,共收到问卷反馈8份。
(一)调查问卷学生反馈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在参与答题的同学中,由于课程设置原因主要是大三和大四同学较多,占到约84%,具体年级分布为大一9.35%、大二6.54%、大三31.78%、大四52.34%;其中27.1%的同学是学生干部;生源地是城镇或乡村的同学分别为46.73%和53.27%,比较平均;学生学科专业分布主要是理学约占38%、工学约占21%、农学约占17%、语言学约10%,其他约10%;按民族和性别划分,少数民族女学生占12.62%,少数民族男学生占10.28%,汉族女学生占44.39%,汉族男学生占32.71%。
2.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反馈分析。通过问卷发现,99%的同学认可大学生创业。在回答“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是”问题时,约62%的同学选择“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约37%的同学选择“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约74%的同学对大学生创业感兴趣,其中“很有兴趣”的约占32%;约90%的同学认为,如果就业压力过大时会选择自主创业。约73%的同学认为大学专业与打算创业的项目之间的关联不大,只有约18%的同学认为关系紧密;在回答“如果打算创业,您会选择在何时开始?”时,约60%的同学选择“毕业后等待时机合适,不限时间长短”,各约15%的同学选择“在校期间”或“毕业后立即创业”。在回答“如果您在校期间的创业项目和学业冲突,您将如何处理?”时,约69%的同学选择“边学习边创业”。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少数民族男生有22.73%选择休学创业,而其他分组最高只有2%。说明,首先约70%的同学考虑兼顾学业和创业;其次,约1/5的少数民族男生的弃学创业选择,在反映了创业决心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目前学业价值的判断。在回答“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个领域?”时,约62%的同学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约33%的同学 选择“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科技涉及的领域”。说明学生对自主创业的风险的控制意识较强。在回答“您会优先选择在哪里创业?”时,约45%的同学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大城市或不限地域的同学都是约17%,选择城市郊区、乡村的同学分别是5.6%和4.2%。根据调查问卷数据,不同生源地学生的选择结构基本相同,只有在选择大城市时,城镇生源比乡村生源高15%,分别为25%和10%。在回答“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种形式作为创业的起点?”,约61%的学生选择朋友合伙创业,选择个体独自创业和家庭合作创业分别约为20%和17%。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汉族同学更愿意朋友合伙创业,具体数据按少数民族女生、少数民族男生、汉族女生、汉族男生,分别为48.1%、45.5%、63.2%、67.1%;少数民族同学更愿意以家庭合作创业为起点,具体是少数民族女生、男生选择家庭合作创业的比例分别为29.6%和31.8%,而汉族女生、男生该选择为18.9%和7.1%。在回答“您在我校参加的何种活动有助于您的创业?”问题时,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各性别、民族分组回答结构相似,例如各分组都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创业。但部分数据差异较大,分别涉及对“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和“创业项目比赛”。其中认为“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男、女学生均比汉族男、女生低约20%;认为“创业项目比赛”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女学生比其他分组都低约30%。
3.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反馈的分析。约9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约36%;80%的同学认为我校存在良好的创业氛围;71.5%的同学表示知道一些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只有约10%的同学认为自己很清楚或比较清楚;约91%的同学希望多举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培训、讲座活动。约70%的同学认为我校目前创业教育培训对自己有帮助,其中约18%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约94%的学生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外,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62%的学生认为这类课程应该是公共选修课。在征求学生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意见和建议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已经大四了,还刚听说学校有这么一个创业培训,希望学校能及时通知我们学校已有的一些条件,培训,让我们抓紧这些机会。”、“希望我校能多开展一些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活动。”等想法,表达了大学生对实践性创业培训的需求旺盛。
(二)调查问卷教师反馈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根据问卷,参加答卷的老师全部为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比例为各50%,符合目前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是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各50%;基本都取得了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相关资质证书,主要有SYB师资培训合格证、高校创业培训师资证、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证书(中级)等。
2.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关问题反馈分析。根据问卷,100%的老师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为62.5%;87.5%的老师对创业教育感兴趣,其中50%的老师表示非常感兴趣;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教育部分,75%的老师认为有收获的学生占听课比例在50%及以上,25%的老师认为在30%以下。100%的老师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其中,愿意指导的项目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市场服务类、文化创意类和社会公益类项目;在选择不愿意指导的原因时,前三位分别是“个人工作忙,无时间兼顾”、“大学生创业缺乏各种资源,条件不成熟”、“目前自己不具备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需的能力”。在回答“您会参与支持在以下哪些创业教育工作?”时,100%的老师选择讲授创业教育相关课程,50%的老师选择为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比赛项目提供指导咨询,不到40%的老师选择为大学生实际创业项目提供相关指导咨询。75%的老师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外,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但是在开设类型环节,认为应该开设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老师各约占三分之一。在征求对目前开设的创业类课程(含就业指导课程和SYB等课程)的建议或意见时,老师分别提出:“学生认知度较低,本校教师上课率较低”、“提高课时费”和“给学生指导的足够,但缺乏孵化基地、透明实用的支持政策”。在征求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见建议时,老师分别提出:“对参加各类比赛带队获奖的老师予以重奖”、“应在全校学生普及创业基础教育课程,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学校可以设立基金或有专门的负责人、部门来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或资金途径的后备支持”、“专门场地,小班授课”、“尽快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邀请专家解读创业流程和法律问题”。
三、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建议
1.突出特色,建立高校创业实训基地。抓住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西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突出地域行业特色,建设高校创业实训基地,将创业实训基地建成推动人才创业、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学校、企业、政府和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共同携手,形成创新创业“过程辅导+引资推动+基础支持+管理咨询”四位一体服务,建设高质量的产学研实训基地。
2.优化课程,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能,将专业与创业融合教育,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角度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丰富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文化活动。满足少数民族同学创业教育需要,突出农林院校科技创新特色,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启动,同时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模拟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将创业创新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西部农林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与内地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愿望日益强烈。只要西部农林高校坚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创业教育,就一定能够将大学生创业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黄铁军 戴泉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概述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当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式和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基础发展起来。许多学生试图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开始经营电商或者投资其他实业,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一个“标签”。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新星”,这意味着大学生创业将造就我国未来的商业领袖,他们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佼佼者。为了保证大学生创业对我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高校有必要从文化和个人素质发展入手进行教育,使大学生创业成为成就我国“商道”发展的动力。
(二)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助推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长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明总和,其中包括了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也包括人们对社会、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我国文化固然能够体现在艺术作品方面,但从现实生活角度讲,文化更多地解释了社会发展的原因和人们某种行为的出发点。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形式,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大学生以怎样的文化理念和方式进行创业,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可能性。因此,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加入文化教育,能够使创业教育的目标更清晰,更符合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商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以商业文化为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许多著名的商人实际上在文学或艺术创作上也小有名气,甚至使其所经营的商品本身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我国的酒文化发展,实际上与制造商的集体文化发展是一脉传承的;一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业的推动,这说明,文化与商业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商业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精神遗产”,堪称为商业文化中的经典,例如,商者以“信”为本、和气生财等。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这些商业文化是学生必须掌握和接受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中国商人的基本素质。因此,商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以商业文化为理论基础,学校和相关教师应该充分分析区域商业文化的特征以及商业文化基本内涵,形成相应的教材,在进行正式的创新教育之前,为学生打下“文化”的基底。
(二)详解金融文化作为创业教育的脉络
商学院多以金融专业为教育的中心,未来学生创业的基本方向也与金融有关,因此,创业教育应以金融文化的详细解析为主要脉络。区的金融文化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而展现出各自的特点,然而,就金融业发展的整体来看,金融文化是具有共性的。第一、金融文化讲求对金钱的有效利用,即要求从业者拥有对金融动态的敏感性,因此,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改革专业培养计划,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符合实际;第二、目前我国金融发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领域区分,学校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所学的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创业资本,明确专业的特殊性。第三、金融业中各类目的发展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联系,期货、股票和其他融资之间的关联比较明显,不同领域的金融家的个人成就足以影响市场金融的发展,这需要学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面,学习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第四、金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家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各种鼓励政策,学校要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解读创业政策,增强创业欲望。
(三)从金融文化的应用和创新角度开展沉浸式创业教育
单纯从课堂家督出发使学生应用金融文化无异于纸上谈兵,文化来源于实践,也要付诸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金融文化。许多学校采用与金融类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这只能为学生提供特殊岗位的实训或单一职业技能练习的空间,并不符合创业教育的需要。因此,建议学校采用沉浸式的创业教育策略。首先,学校应该积极与当地金融业建立合作关系,请金融业的经营进入学校,为学生的创新构想提供指导,例如,请融资类银行的行长作为创意构想指导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分析他们的创业构想并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其次,学校可以在校内开展小型的“代币”金融业务,例如,发给每个学生相应的“代币”,可以用来购买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延长图书馆借书时间等,请金融专业的学生自主组建经营这些“代币”的金融机构,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运营,使“代币”增值或扩大“代币”的购买范围等。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将金融文化套入到模拟创业的过程中,在学生遭遇困难、失败的时候求助于教师或进行自主分析,也是他们获得创业经验、深刻理解金融文化的过程。
三、商业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商业文化视域下建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以商业文化的领悟和传承为基础,以浸润式教育为主要方法,固然能够使金融类学生的创业能力显出提升,然而,这一创业教育模式的推行是以商学院和金融类教师的个人水平为关键的。商学院创业教育工作者和金融类专业教师本身要深刻理解商业文化、金融文化,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帮助。因此,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教师的教育水平进行再发展,以保证创业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文化为优秀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的过程,也是培养未来的民族企业家和金融家的基础。商学院和金融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应该以金融文化的理解为基础,以金融文化的分析为教育脉络,以浸润式教育为主要方法,立足于文化的全面的教育模式,必将为学生未来的创业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作者:李书勤 周颂 单位:黑龙江大学
一、大学生本身个体因素差异的影响
大学生自己的兴趣、技能、能力、爱好和价值观对自主创业的管理、动机、类型与成败起着极大的作用。个体层次对创业前期准备阶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创业机会和创业兴趣认知能力的方面,他们本身的个性特点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资源的整合和资源的获取能力方面,同时,对创新企业的成长管理阶段表现出的经营管理能力有限。
二、个人家庭生活背景对创业本身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创业通常会受到自己家庭背景的影响,从开始创办企业想法的产生到对于遇到机会的鉴别,以及他们从自己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在创业过程中的持续性。家庭中父母的地位身份、职业、人际交往、收入状况等对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有着相当大地影响,家庭条件很优越的学生可能会拥有更多的文化、经济与社会资源,他们的创业积极性会更高、意识可能更浓、后面担忧的东西相对的少,并且他们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选择通常会更倾向于他们父母的职业范围。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创业选择餐饮业的,有70.7%学生的父母从事餐饮业;选择经营行业的,60.2%学生的父母也从事经营行业。反之,家庭的经济条件一般、从事普通职业的家庭只能给孩子提供非常少的帮助、支持和创业指导,这些学生主要是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所以,选择的行业的范围也多偏重于大众化。
三、教育指导氛围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与社会人士的创业最明显、也是最特殊的差别就是他们创业的过程中必定要受到学校教育指导的影响。学校的一些创业政策和教育能让大学生创业梦想变成实现,学校的教育氛围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创业的激励、促动、支持与持续性。具有开放思维、勇于创新、气氛活跃的高校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业。比如,一些高校每年都会举行在校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申报、创业设计大赛,学生自己可以自行组队、教师指导,经过专家组的层层选拔,现场答辩与考察,好的、可行性的项目就会应运而生,这样的做法也就刺激和鼓励了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参加创业活动的总人数也就增多了。
四、社会的大环境对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创业人数和创业成败的比例也存在着影响,相比之下来自贫困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思想保守,不容易主动去创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思维更为活跃,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会使创业态度积极,创业氛围浓,也使来自这些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强,进入大学一般都会设定努力的方向,积极地为创业做准备。那么,他们获取成功的比例也就更大些。
五、自主创业教育行业师资力量匮乏
在国外,大多都是聘请或聘用有创业投资经历的教师或人员来讲授创业教育领域的课程,因为他们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以及创业理念都有较深的理解和实践,所以在给学生灌输创业思想的时候能更深刻地讲解创业型企业的日常运作以及发生的问题,这种讲解不但理念性非常强,而且更能够结合讲课人的实际企业来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有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且授课教师多是学术行业的专家,但是他们在课堂上缺乏对实际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讲解。从而使得创业教育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指导,缺乏真正的实际操作精力及感悟,对于具体实际问题的动手解决能力有非常大的欠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们也是纸上谈兵,或者他们在真正创业时会走很多弯路。
六、高校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不够完善
在部分高校中根本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他们只是通过部分专题讲座或者是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了简单讲授,还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对应的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重视讲授理论,轻视实践指导,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可想而知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学生更是不满意。
七、在校大学生创业载体成活率较低
当前,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就大学生教育而言,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的前提下,很多高等学校开设了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有着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孵化园和模拟公司等一系列的硬件设施来扶植大学生进行创业,在大学生中组建创业团队,进驻学校孵化园,用准公司化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营。但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每个高校对创业教育都没能够形成系统的管控,一部分社会企业家有利可图,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团队成为了社会企业赚取利润的,还有一部分创业企业则是没有真正的创业技能以及实践经验,这也是最终导致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不得不流于公司形式,没有得到创办企业时所想得到的真正的锻炼。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活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致使一些大学生有非常好的想法但是不敢进行创办企业尝试,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高涨热情,影响了学生创业的信心,也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八、社会服务机构、国家政策支持不够
大学生创业实体企业,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条例,为了整个创办企业过程合法、合理、规范,进行登记、核准的环节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也应该纳入政府机构统一管理。但是,企业运行时的所有的要求和社会完全一致,就存在管理上的“教条”,所产生的各种费用,个别企业无法支付,因为企业的创办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不做“赔本”买卖,不得不终止公司的进一步运行。所以,这也就使得,政府鼓励在校学生创业成了一句空话,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实质的帮助。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我们正视问题所存在的情况下,要逐步完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体系、增加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重,同时还要继续呼吁地方政府加大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推进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断地的动力源泉。
作者:孙宾 张景伟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艺术类教育在上世纪属于阳春白雪式教育,那时的艺术类学校在全国高校中屈指可数,每年招录的学生数量也有名额限制。学生一旦考入艺术类高校,也就意味着会成为一个艺术家或者明星人物。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艺术类高校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招生数量随之不断扩大,阳春白雪式的艺术精英教育成为了下里巴人式的大众教育。扩招政策后的艺术类招生,门槛相对于其他专业变得更低,一些学生文化课成绩欠佳,就思量着进入艺术类高校学习,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艺术类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也给人一种偏见,认为艺术类的学生都是成绩差的,这种偏见也严重影响着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高校艺术类专业中,大多是以音乐、传媒、美术为主,这些专业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相对狭窄,除了传统的艺术团体之外,就是到中小学当艺术类教师,但很多艺术类学生在选择艺术类作为专业时,是抱着为艺术献身的心态的。艺术类学生追求个性,不喜欢受管制,即使有相应的单位,他们也不愿意过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这样的情况也是艺术类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产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因素是学校教育的原因,一些艺术类高校在教学中只顾传授专业知识,忽视了社会需求。没能在教学中将就业能力进行培养,这样学生走出校门,就等于从象牙塔中出来一样,对社会了解太少,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目前,我国的艺术类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在教育成本上要大得多。艺术类专业一学年的学费是其他专业的三倍以上。就因为这样的原因,艺术类学生在择业中总希望自己能获得高薪,才能配得上这么多年的付出,因此,在就业时,艺术类学生都普遍存在期望值高的特点,但由于专业特点,这种期望值常常难于达到,给毕业生带来强烈的失落感。这也是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在个性上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独立的性格,喜欢冒险和创新,富有创新精神。一般都具有活泼好动的外向型性格,不喜欢受约束,这些特点使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果另辟蹊径,利用他们的个性特征和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创业,效果会更好。因为他们具备自主创业的潜质。只要通过创业方面的学习,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可以由被动就业转为自主创业。艺术类尽管在就业中难于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但不说明艺术类在生活中毫无用处。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同时,随着我国教育目标向素质教育转变,家长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艺术类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自己开办艺术辅导班,教中小学生音乐、美术知识。自主创业的另一个途径是可以开办娱乐公司,目前,社会上有婚庆、广告之类的娱乐活动,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艺术人才,像婚庆公司,需要专业的主持人,专业的摄像、灯光,以及后期影像制作。一些大型企业也经常举办庆祝活动,也需要这样的公司助兴和摄像,这也是艺术类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这样的娱乐公司单枪匹马办不成,需要几种专业的合作,像主持、摄像、美工、音乐合成、视频后期制作等。像美术类的学生也适合自主创业,成立广告、设计公司,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这样的小型公司比较有市场。
三、艺术类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针对目前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和自主创业的前景,艺术类高校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到学生的就业情况,要将创业教育融合在教学中。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艺术类高校在招收学生时,文化课要求不太高,结果很容易使学生缺乏应有的人文知识,这样走上社会在道德修养方面也会形成不足。因此从长远出发,应该在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礼仪文化,使学生具备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
(二)在教学中进行一专多能式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艺术类教育也和其他专业教育一样,只侧重一种专业的培训,影响学生的就业面。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专多能式的培训,例如学音乐的除了学习器乐,还要学一些声乐知识,即使不能当歌手,也能利用自己的专业培训别人。在器乐方面,要注重对民族乐器的培养,民族乐器相对于西洋乐器,具有体积小,易学易掌握的特点,并且还有触类旁通的效果,像学会了吹箫,笛子就会了;学会巴乌,葫芦丝也会了。学习民族乐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在大型庆典活动中,民乐的喜庆意味更浓。像传媒类专业,应该让学生将摄像、编辑、后期制作这些相关的专业同时掌握;主持和文稿编写同时掌握。在美术方面也要这样进行一专多能式培训,这样在自主创业中可以减少人员开支。
(三)在教学中进行创业教学
自主创业这个观念应该在学生入学时就要树立,不能在走上社会,碰了一鼻子灰才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艺术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向学生传授,还要定期带学生走上社会,向成功创业的人学习经验,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因材施教。有些学生报考艺术类学校时,是抱着实现梦想的想法报考的,有些并不适合该专业。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应有的素质进行教学,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和想法,对于实在不适合专业发展的,应该及早允许他们重新选择,免得走弯路浪费时间。
作者:颜廷学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