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31 09:0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应用安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结合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安全生产实际和员工现状,研究了供热企业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对与安全供热的关系,提出了应对措施,为进一步加强供热车间的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概述
在传统的规范之上、技术之上的安全管理模式下,供热企业近年来花费了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改造和维修了大量非安全设备和工艺,制定修改了各种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采纳了较为先进的HSE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企业的安全形势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供热车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供热企业发生的事故多种多样,但几乎都和员工(包括普通职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关,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字眼掩盖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很少有人深究。
这就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和基层车间队领导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认真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扩展安全管理的视野和深度,以提高供热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
由于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员工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起,35岁以上员工居多,需要倒班作业,供热运行设备多属于特殊的压力锅炉和其他机械设备,输煤除渣环境较差,噪音大,污染较为严重,同时由于车间的管理模式、社会压力、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员工的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成为各种不安全隐患存在的最深根源。
分析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在实际的供热生产中更加客观地运用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2.1、可以为供热生产工艺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劳保防护用品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2.2、为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提供指导;
2.3、能够为公司HSE体系部门制定各岗位操作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公司HSE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4、可以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2.5、可以在分析事故时提供深层次的解释,进而找到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2.6、可以为基层车间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员工“三违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提供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
2.7、可以为日常生产的危害风险识别新增人为的因素,减少和降低主观人为的危害和风险。
三、供热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一些不良表现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结合供热生产设备环境,员工素质结构,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不良表现:
3.1、疲劳:体力疲劳、心理疲劳、病态疲劳。员工由于高强度、长时间作业或休息不充分产生体力疲劳;由于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利益等原因产生心理疲劳;由于长期有病或有缺陷产生病态疲劳。有的司炉员工上夜班前没有休息好,疲劳瞌睡,对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或故障视而不见,操作失误;有的员工婚姻失败,整天心事重重,工作心不在焉;有的女员工操心孩子学习吃饭问题;有的担心医院里的家人;有的自身临时不舒服或长期疾病得不到根治。疲劳容易使人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工作中易出现不安全思维和行为。
3.2、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男员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争吵甚至冲动打人;有的急于下班或参加其他活动造成的心理焦躁情绪;有的管理人员呵斥谩骂造成员工工作中情绪波动。情绪失控可以使人心跳加速,思路混乱,注意力分散,容易违反规范,办事不计后果。
3.3、习惯心理: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工作动作习惯,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有的员工观察炉膛火焰时脸正对着炉门;有的单位设备刷漆时经常搀兑汽油;有的员工揭井盖时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有的对脏乱差的生产现场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习惯心理强化了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一旦形成很难纠正。
3.4、侥幸心理: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最终酿成苦果。
3.5、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干非本职工作不会出问题。有的非电工员工懂一点电气知识,认为自己有能力很自信的去启停一些电气设备,违章拆接电源线;有的无电气焊证的钳工私自动电气焊作业;有的非专业司机私开单位生产用车。过分自信的心理助长了个别员工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3.6、省能心理: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气焊工在气焊作业时为了省事省劲将氧气和乙炔瓶放的很近,没有达到安全距离;有的车间除渣工图省事随意减少除灰除渣次数,造成除灰除渣系统堵塞或除灰除渣设备负荷加重拉断刮板或链条;有的电工图省事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省能心理会逐点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员工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3.7、逆反心理: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受到批评或处罚,情绪低落,感觉工作没奔头,甚至发牢骚闹情绪,工作中不按要求去办;因个人矛盾,对某人产生反感,故意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配合工作;因对单位的岗位调整、工作分工、奖金分配、职务晋级等不满,造成心理失衡,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8、攀比心理:与各种条件环境对比后,因落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有的倒班员工和正常班员工攀比,心理生产一种不平衡;有的员工和其他单位比,觉得自己的工资奖金少;有的员工觉得别人的岗位比自己的舒服轻松,争着要去。攀比心理加剧会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形成逆反心理,阻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3.9、依赖心理:缺乏工作主动性,过分依靠他人或组织。有些人在工作者不想承担责任,得过且过,家里的事永远高于工作上的事,工作要别人多操心;有的工作前危害风险识别,依赖车间管理人员分析班长讲,自己不去观察分析动脑子,甚至看到安全隐患不去反映、处理,属于不爱操心的一类;有的车间遇到生产困难不想办法协调解决依赖上级部门;有些司炉人工可以方便处理的问题非要钳工干。依赖心理致使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防范和处理。
3.10、老好心理:事不关己,怕麻烦,怕得罪人。有的管理人员、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看到或发现其他员工违章或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去管不去说,害怕得罪人;有的安全员看到员工没按规定劳保着装视而不见,有的人明显违章避而不谈,不依照规定处罚;看到非本单位人员随意进出生产现场或车间不闻不问;出于好心帮助其他人违章作业。老好心理使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随时都会爆发不安全事故,有点助纣为虐。
3.11、无所谓心理: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员工认为烧锅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提不提高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无所谓;有的员工认为只要温度达标,煤炭能不能完全燃烧无所谓;有的员工碰到一些生产问题自己处理后,没有影响生产汇不汇报无所谓,为以后的不安全事故埋下隐患;有的员工怕影响自己的美观和换衣服麻烦认为干一些临时工作或小的工作时,穿不穿劳保用品无所谓。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酿成大错。
3.11、判断失误:由于认识不够,措施不当,导致小事变大事。有的司炉工遇到突然停电时没有判断准确,盲目用事故补水泵定压,造成锅炉闸门水击断裂;有的员工发现行吊钢丝绳有一点断裂毛刺,没有及时更换造成行吊运行大故障;有的点炉前以为锅炉进出口闸门都是开的不去检查,结果运行后造成汽化。判断失误,措施自然失效。
3.13、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意志薄弱(胆子小,遇事发慌),关键时候技术要领技术规范掌握不全。有的职工看到领导在就紧张,会说的说不出来;有的遇到突发事故就发慌,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误操作;有的员工有恐高心理,站到锅炉顶上腿就打哆嗦;有的司机好胜心急喜欢开快车。心理素质不过关,掌握的技术就发挥不出来,仍然会出事。
四、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与安全供热关系
供热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来说内因是主要的。员工是供热企业各岗位设备的具体操作者,他的工作态度、注意力、责任心、应急反应能力、技术运用等都受其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活动失常就可能导致员工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失控,使其思想和行为偏离本岗位原有的安全规程和安全状态,员工的行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致使现场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安全供热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所以说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是保证供热企业安全平稳运行的主观前提条件,安全供热离不开各岗位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心理行为特点失控极易引起供热生产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种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心理行为特点,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不利于安全的心理行为特点的产生:
5.1、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5.2、关注职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基层车间队的管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员工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安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重点关照无视安全规程的“能”人、冒险蛮干的急性子人、烦事缠身的忧愁人、遇事凑合的懒惰人、毛手毛脚的粗心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喜欢依赖的懒人、技术不精的落后人、休息不好的疲惫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对这些人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要求,促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弥补不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安全意识。
5.3、选聘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员工当班长,发挥优秀班组长对其他员工安全行为的积极影响作用。努力提高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和自制力,增强沟通交流,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生产环境,使全体员工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
5.4、继续落实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尤其是把非常实用的危害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等要素变成员工每天工作时的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定期让每个岗位的员工对其本岗位的危害和风险进行自我识别,单位汇总学习,并作为岗前培训和考核内容。建议基层班组在日常的班前危害风险识别时对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的员工进行危害风险识别,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5、根据员工心理行为特点,合理组织生产分工配合和工种岗位的安排。
5.6、积极倡导和组织员工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六、结论
作为供热车间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心理学知识,善于观察和分析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随时掌握员工的愿望和动机,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地事前分析、预测、控制,要使所有员工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应该这样”,“不这样不行”。才能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措施方法行之有效,持续长久,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平稳、优质供热。
不妥之处,恭候共同探讨。
作者简介:
赵新强男1971.10出生,汉族,籍贯:陕西富平,1995年石油大学(华东)热能工程专业毕业,学士学位,工程师,现供职于新疆石油管理局供热公司南泉车间,从事供热管理与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梅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教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梅州市10所幼儿园的924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9%。独生子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P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心理行为状况; 家庭教养行为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多[1]。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认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行为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将会对儿童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如果这一阶段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2-3]。因此儿童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家庭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尤其是在儿童早期,家庭几乎是儿童发展的全部环境,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其教养行为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主要探讨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为科学有效的培养儿童健康心理行为及父母正确的养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3年10-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随机选取10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分别选择大、中、小班各1个)的10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不限性别;(2)年龄3~6周岁;(3)体格及神经发育正常。排除标准:精神病、智力低下等神经精神疾病家族史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者。
1.2 方法 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本人、经过统一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儿童家长及幼儿教师共同完成。调查工具包括:(1)《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问卷涵盖学龄前儿童发育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3大维度,共计2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是”和“否”的两极回答。该量表在深圳市学龄前儿童中应用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5]。(2)《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该量表由53个条目组成,包括6个维度: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模式5级评分制,每个因子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养育环境越好。该量表由何守森等[6]于2008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内唯一进行了标准化的6岁以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测评量表,并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调查儿童基本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全部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教养行为因子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关系,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其95%CI。以P
2 结果
2.1 不同基本情况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2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924名学龄前儿童中,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者147例,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见表1。
2.2 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关系 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总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生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环境、社会、家庭及教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儿童心理受地域、经济及文化等综合的影响,因此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报道及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对梅州市10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家庭教养行为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体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逆反任性及孤僻怯懦等心理问题。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受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只要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形成共识,必定能有效保证和促进独生子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7-9]。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对其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为了将子女培养成其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而在子女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子女实施相应的教养策略的过程。家庭教育行为对儿童行为起了示范和强化作用,儿童的行为问题反过来可能影响家庭功能,使父母及亲子间矛盾增加,引起父母的较量、紧张和情绪障碍,从而加重儿童的行为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父母应保持适当的亲近与距离来教导、养育子女,否则,长期的亲近和过分的溺爱,会阻碍孩子的成熟及独立。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即家庭养育环境越好的儿童越不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异常相关[10-12]。另有研究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越高,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就越低,反之,家庭成员之间越不融洽,相应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就越高[13-15]。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要充分发挥父母的积极主动性,应针对家庭教育行为中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当代大学生面对生活方式改变、愈来愈激烈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问题也越来越让人忧虑。
一、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行为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人的行为受其心理的支配。犯罪心理是一切犯罪的前提条件,它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界定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它可以描述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异常等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在心理学界,心理问题是与正常人对比而言的。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拥有的心理与行为称之为常态,与众不同的、异于大多数人的心理与行为称之为异常。
(二)把“违法”与“犯罪”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原因有二,一从刑事法学的角度看,是违法与犯罪两种行为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但就行为人的心理而言,很多犯罪人的违法与犯罪心理却没有太大的差别。再者,从辩证唯物主义观来看,一般的犯罪行为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由违法行为演变为犯罪行为是多种犯罪的发展规律。
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性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偏执等方面。具体表现在:
第一,敌对的显著性高,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他人的敌视倾向。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学习的压力,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这是校园大学生暴力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的心理原因。
第二,大学生精神偏执,也反映出大学生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缺少沟通与协作精神等,因而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另外敌对的体验越发深刻,结果只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加。
第三,人际关系敏感,也反映出大学生交往知识和技能上存在不足,造成了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从而增加了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为突出。事实上缺少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会造成大学生封闭自我,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大学生很难走出这个“怪圈”,很容易造成行为的异常。
(二)违法犯罪行为的调查
1.统计结果发现大学生犯罪主要以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为主。其中以抢劫、伤害、盗窃和杀人尤为突出。
大学生犯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物质欲求的驱动、一念之差而犯罪。二是青春期体格健壮、血气方刚,为发泄过剩精力而犯罪,表现为很强的暴力性。
2.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相关性分析。相关是指两系列度量之间存在的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关于个人的欲求(心理)与违法行为之间的研究较多,其中“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有各种的欲求而且希望每一种欲求都能得到满足。一旦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心理,这种挫折心理的产生必然伴生相应的“攻击”行为。如果行为人把攻击的目标指向社会或他人,必然会伴生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大学生也不例外,不健康的心态是导致自杀、自我挫败和违法犯罪等越轨行为发生的充分条件。个人前途与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等需求不能满足时,产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心理问题,最终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行为人的性格特质与其心理、犯罪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一些大学生自制力弱,容易受外界的引诱,也容易屈服于内心的私欲或懒散,面对当今这个复杂纷呈、充满诱惑的世界,容易出现迷茫、甚至误入歧途。
三、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对策
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各个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相互补充。
(一)社会方面――净化社会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端正舆论导向,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净化社会环境。同时加强优良传统教育,使大学生素质得以提高,从而预防犯罪。
(二)学校方面――思想、法制教育
1.强化法制教育。学校要多组织在校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如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组织学生到监狱考察参观。同时,各大专院校应增设法制宣传栏、宣传刊,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常识教育。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常设心理咨询机构,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学化轨道。通过教育和调适活动,使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和消除。
(三)家庭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努力协调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结构的完整。同时家长要提高素质,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多与孩子沟通。要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进行言传身教,使孩子从小懂得基本道德生存规则。对孩子的违法违纪现象,要多加教育、引导,使他们认识错误,更正错误,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刘雨奇(1994.06-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 要: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此外,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也间接影响到国家的教育质量。在体育锻炼中,行为变化和心理因素都会有阶段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着深刻影响。通过对学校进行体育锻炼阶段变化调查,更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行为阶段变化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课业压力显著增加,体育锻炼严重不足,这也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对学生实施健康干预,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体育锻炼,是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学生体育锻炼前期认识阶段、准备阶段、行为展开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阐述了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和心理因素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一、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思维发散、智力开发、培养独自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体育锻炼作为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
1.促进学生身体发育
小学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一些舞蹈等艺术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往往从小培养。因为,小学时期的身体柔韧性、肺活量的指标都处在最好的阶段,能够对骨骼、韧带等起到良好的拉伸作用。如果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得到增强,将对学生的骨骼生长、体型塑造、身体发育等产生促进作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好玩的时期,体育锻炼也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2.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是学生认知水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兴趣养成也变得多样化,通过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体育项目,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喜欢田径等体育项目。学生如果对一种体育项目极其感兴趣,并且各方面也能达到进行该项体育锻炼的要求,就可以作为兴趣爱好长期坚持发展。国内有很多体育运动员就是在小学时期对某项运动产生了兴趣,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缓解课业压力
我国教育水平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多。比如,英语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技能,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现在,不少家长在小学就把孩子送去培训班学习外语,学生在完成学校的课业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外语,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负担。学校的体育锻炼为学生释放这种学习压力起到了作用,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不必再想课本知识,运动使大脑皮层的紧张得到缓解,为更好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二、体育锻炼各阶段变化及心理
1.前期认知阶段
体育锻炼的前期认识阶段是每个小学生都有的阶段,直接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目前,我国有很多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低,在进行体育达标时往往不能达到标准,这与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缺少认知有关。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于体育器材缺少认识,但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学生对体育锻炼大致有所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抵触、害怕。
2.准备阶段
如果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好处,就能顺利接受体育锻炼,并且对其产生兴趣,那就进入了体育锻炼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要求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前了解体育锻炼所需器材,比如:各类球拍、轮滑鞋、臂力器、腕力器等。了解它们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请老师进行演练;自身要处于适合进行运动的最佳状态,为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热身;找到适合运动的场所,最好场地宽阔,人员流动少。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体育锻炼。这一阶段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好奇、兴奋等积极的方面。
3.行为展开阶段
学生在做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准备以后,就可以试着开展体育运动,进入体育行为展开阶段。比如,进行羽毛球这项运动,学生可以先学习拿球拍的方法,再学习发球的技巧,最后是规则策略等。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体育锻炼本领的重要阶段,体育锻炼行为的有效开展是做好体育锻炼、提高体育锻炼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心理表现是主动、热情、兴奋、快乐等。
三、以南方某小学为例对体育锻炼阶段变化进行分析
南方的教育水平在全国的教育总体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体育教学发展和体育锻炼设施方面都比较先进。因此,对南方发达地区小学进行体育锻炼阶段性变化调查,可以大致反映出我国总体上小学体育锻炼阶段的变化情况。
本文通过对南方某小学的体育锻炼阶段变化情况进了简要分析,以此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小学体育锻炼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表现和心理变化。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以班为单位的调查,调查对象是老师和学生,调查结果出来后,制作反映阶段变化的表格,绘制频率走势图,最后根据体育锻炼频率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该小学的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还处于前期的意向阶段,18%的学生处于准备阶段,只有少部分处于行为展开阶段。心理变化也与各阶段体育锻炼的心理相一致。
此次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变化调查,总体呈现前期意向人较多,行为展开阶段人少这一趋势。在这一趋势中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较大,年龄较大的学生和男生处于行为展开阶段较多,相反,年龄较小和女生大部分处于意向阶段。体育锻炼阶段性差异的变化,提醒了该学校和学生家长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认知的引导,不断增强该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意志力。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行为,只有努力克服对于体育锻炼认知的误区,勇于尝试,才能更好地进行各个方面的学习。对体育锻炼各个阶段行为变化的调查分析也只是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手段。所以,要真正做到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增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就要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能够稳步提高。
【摘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还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播在改善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中的作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传统美德;学生心理;行为障碍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中华民族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它在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它的传递和发扬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还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
1.热爱祖国、天下为公。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一种人们与生俱来的感情。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奉献出来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的身上充分的体现出来大公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爱国精神也越来越淡薄。比如,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行为障碍,因此我们针对这些不良的倾向,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的贡献。
2.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劳奋斗、艰苦不屈的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也开始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发展方向,而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学生做起,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懈奋斗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事观。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风雨,但是从没有过放弃,都是依靠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细,这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屈服。而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也要在学习或者生活的过程中,也要具有这样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4.诚实守信、严己宽人。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着。这种美德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在与人交往中,要真诚待人,互相信赖;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5.重视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我国早期教育中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可我们的部分学生文明素养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人们就要针对这些行为,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加强自律,把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惯限制在社会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学生。
二、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中的作用
1、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定义和分类。所谓的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现和自身年龄、文化以及道德素养不符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这不仅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还关系到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而目前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类别主要有:①注意力障碍;②依赖;③失败综合症;④情绪低迷;⑤自我心理。
2、在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中的作用。目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容易受到当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这就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为此我们就要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改善的新举措
1、在教学方式和在校时间的安排。心理和行为障碍学生往往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这是他们不适应学校生活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把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变为辩论法,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并且教师还要把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利用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而降低其感官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行为改变技术策略。该策略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心理动力学方法和再教育计划。心理动力学方法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加注意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恐惧。其中行为改变技术的主要手段表现在以下几点:
正强化:如果一种刺激是人们所喜好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它就可以增加行为的出现率,这种刺激就叫做正强化物,而有目的地使用正强化物,以使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的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就是正强化。
惩罚: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差生某一行为后,及时给予厌恶刺激或撤出正在享受的正强化物,以使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它主要包括从事厌恶活动、罚时出局、反应代价、谴责等具体方式。
塑造:指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而最终做出这种目标行为的区别强化的过程。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感染学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塑造的工程师,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学的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师德修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激励学生,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4、给学生留下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计划,让其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来对其自身的发展进行思考,进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来改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5、开展网上授课进行辅助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仅靠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借助网络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和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学、开拓思维领域,将各科学习交叉相融,有利于学生探索钻研的兴趣,推动德育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而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未来,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导致其心理和行为出现障碍。为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到其中,从而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最近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目前有10%左右的少儿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其高峰期为7-10周岁。也就是说,这类少儿全国约有三千多万,且大多入学不久,这一庞大的数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基于此,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已刻不容缓。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笔者选用《南京市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在本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选用四、五、六年级的八个自然班共180个学生,其中男生88人,女生92人。年龄为10―13岁,基本上来自个体户、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问卷从读书目的、课堂发言、作业完成、考试情绪、心中的秘密、委屈申辩、与父母交流、对竞选班干的态度、遵守纪律、帮助他人、同学交往、幸福指数等20个方面进行无记名调查,通过结果统计发现目前小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几大类心理问题:
(一)爱炫耀,易骄傲。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子女,因为家庭条件好,平时吃的、穿的、用的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相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充裕家庭的孩子,他们自觉高人一等,时常会表现出这一类的心理问题。
(二)敏感、自卑、嫉妒。主要表现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身上。他们有的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有的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低人一等。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心理脆弱、做事谨小慎微、行为瞻前顾后等现象。他们中还有人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穿得好,有好玩具等,心理失衡而产生嫉妒心。
(三)孤独、失落、脆弱。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寄宿在亲戚家或学校,当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会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产生孤独感;还有些小学生抱有许多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四)自私、挥霍、叛逆。这些性格集中在一些“空巢”的孩子身上。这类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为了弥补自己的爱,就在金钱上出手大方。孩子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治疗及行为矫治
针对调查研究得出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学生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治,可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四条途径来进行。
(一)社会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社会呼吁等,关爱学生,让学生处在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中。比如:团市委主办、团县委承办的“大手牵小手,金秋欢乐游”宿迁市义工结对留守儿童金秋关爱活动,来自合作银行、卫生局、国土局等单位的青年义工与留守学生现场结对,为留守学生捐赠助学金。关爱留守学生行动是对于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教育
以我校为例,学校成立了《宿迁晚报》小记者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心理健康讲座。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专业团队,把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了课表,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学校选拔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更加专业化,我校目前有30位教师参加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配备一名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建立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固定的开放时间,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
(三)家庭教育
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让孩子快乐成长。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多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扬赞美,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孩子快乐的性格不是在训斥声中养成的,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
(四)自我教育
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会一辈子受益。另外,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要善于写日记周记,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三、研究反思
为了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对此问题给予足够重视,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尤其是家长和教师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所想,一旦发现有心理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和疏导。学生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节,进行自我意识培养,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而让学生“快乐生活,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为将来美好的人生打下基础。
【摘 要】近年来,女大学生的减肥行为逐渐盛行,甚至盲目追求“以瘦为美”的观念。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肥胖产生的心理基础,并对其减肥心理进行分析,综合现有的文献与研究,提出对待女大学生减肥问题的看法与意见。
【关键词】女大学生 减肥 心理基础
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断追求着美,而对于美的判断标准也发生着变化,每个人心目中美的形象也是各不相同。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发展的晚期,个人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其良好自信心的建立,完善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女性在追求健康和“以瘦为美”的内在心理驱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下,有减肥行为的女大学生群体不断增多,本文将对中国女大学生肥胖概念产生的心理基础以及其减肥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做出分析,最后为女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肥胖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 肥胖产生的心理基础
1.心理定势
肥胖症的倾向常始于幼童时期。由于孩子常在患病时体重减轻,父母经常鼓励孩子长胖,认为胖是孩子健康的象征。在孩子幼童时期,中国的父母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奖励或不良行为的惩罚多以提供或剥夺食品为主,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定势:可以靠进食行为赢得父母的赞赏表扬或避免处罚,从而导致这类家庭的孩子进食量大,进食速度快,因而摄入的热量高于身体需要量,大量的热能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导致肥胖。
2.文化遗传
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主要来自于食物的供给,食物对于身体机能的维持是不可或缺的,但在进食过多热量又未完全消耗时,就会导致肥胖。节食之所以困难,是由于中国人本身就存在“以胖为美”的文化遗传。节食是一种勉强的、理性的、违反本意的自我限制,此种限制,只能维持在意识层面。在潜意识层面下的食欲,时时不忘冲破限制,获得饱餐的满足。古代人谋食不易,一旦获得食物,就尽量填饱肚子,以供储备熬过饥饿阶段。在长期饥饿之后,一旦获得食物,这种以进食来储备能量的行为便传承下来,即使今日生活衣食无忧,而潜意识里的心理倾向却仍然存在。
3.情绪因素
食欲与情绪息息相关,有研究指出,人在焦虑时食欲降低,食量减少;而对于肥胖者来说,情绪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导致他们食欲的增加。此种现象可能是父母在育婴期间的不良行为导致。婴儿啼哭的原因是众多的,饥饿仅为其中之一。有些父母缺乏育婴知识,错误地认为只要婴儿啼哭就与饥饿有关,只要婴儿啼哭,父母就立即喂奶,结果使得婴儿无法区分饥饿与其他不适感觉。这种食欲与情绪的链接就一直延续,随即产生肥胖。
二 女大学生减肥非理性心理分析
1.从众心理
现在社会普遍推崇“以瘦为美”的观念。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她们对自身形象十分关注,尤其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易受减肥信息诱导、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自己是否真的肥胖。世界卫生组织将BMI指数认定为体质指数的标准,BMI在18.5~24.9时属于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以此标准衡量,有不少要求减肥者实际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并不需要减肥。
2.自卑心理
体像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心理感受,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所给予美丑、强弱等的主观评价。女大学生在自我审美出现偏差,对自我体像认识不准确时,过分夸大自身的缺点和轻微的缺陷,造成自卑心理,出现体像困扰。女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总是会通过想象了解他人对自己形象的看法,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提取自己的形象。体重在当今社会中受到很大重视,并为大多数女性所在意,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女大学生感到自己肥胖,就会产生肥胖的主观意象,若不能接受,即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导致自卑情绪的滋生。
3.补偿心理
莫斯科医学研究院的专家发现,只有近10%的肥胖症患者能够在成功减肥两年内保持原有的减肥效果。减肥结果付诸东流很大原因是补偿心理。当肥胖症患者接受节食治疗时,常会出现抑郁、苦闷等心理体验。当治疗初有成效时,他们又容易用进食行为奖励自己的进步。经过专家深入研究表明,经常减肥――发胖――再减肥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真正的减肥应该包括运动、饮食和心理三方面,既坚持体育锻炼又要适量节食。
三 女大学生如何在心理上正确看待减肥问题
近年来,科学减肥的方法不仅是运动加节食,还要加上心理的成分,而“心理减肥”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心理减肥的思考方式就是肥胖者应该努力寻找进食以外的快感,来摆脱对进食的依赖。也就是说运用心理知识分析肥胖者的行为特征,采取心理措施来纠正导致肥胖的行为,培养有利于减肥的良好饮食习惯。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减肥的关键问题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利用想象的方法假设自己因为多食而使体型臃肿,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的情境,可能会使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不过量饮食,达到节制饮食、减轻肥胖的目的。另外,为了摆脱强烈的食欲诱惑,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或某一项活动上去,这也是避免进食过量的有效方法。
2.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
减肥者心理情绪的稳定程度是减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减肥者需要调理好自己的心情和情绪,不轻言放弃。首先需要了解减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可以让人变美,可以让心情更加健康愉快,并且坚持减肥是对人强大意志力的一种考验,是令人敬佩的行为。其次减肥并不完全都是痛苦的情绪,它也可以使人在完成阶段目标时体验到成就感,以及在减肥成功时可能会感受到自我实现层次的体验。
3.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治疗不仅在于控制和减轻肥胖者的体重,关键在于改变对自己主观的砍伐。通过改善情绪与体像感知的治疗,提高自信。有研究表明,重度肥胖者随着体重的减轻,心理状态有持续好转。同时,对体像不满、感觉肥胖等负面感知得到改善。可见,减肥的效果对减肥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有积极的影响。但对于非理性的减肥者来说,由于体重减少幅度有限,要达到心理改善的目的,可能要注意体像的治疗甚至心理干预。
四 总结
对于中国女大学生而言,减肥可以使其自我评价提高,自我价值感增强,获得良好的体像,同时,减肥也利于其自尊的发展。但女大学生在减肥过程中,应该理性地正视减肥问题,不能盲目追求“以瘦为美”。在节食和运动为减肥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摘 要:特殊家庭的中职学生由于能力、性格、情绪、意志的发展受到压制和扭曲,学业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出现了行为异常和心理偏常,对学校的管理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学生的异常心理行为进行防治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并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经验,对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特殊家庭 不良行为心理 防治策略
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同样也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各种特殊的家庭不断出现。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殊家庭的子女进入中职学校,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因此,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是我们面对的新的课题。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幸福状况。而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们的能力、性格、情绪、意志的良好发展受到压制和扭曲,学业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出现了行为异常和心理偏常,对学校的管理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学生的异常心理行为进行防治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并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经验,对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以下,是笔者对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成因和防治策略的探讨研究。[1]
一、离异家庭
近年来,来自离异家庭的中职生逐年增多,父母离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性格、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甚至可能造成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成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在生活和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出现孤僻、懦弱、蛮横、冷酷等性格缺陷;创伤的难平复性,使其对成年人缺乏信任感,以至丧失责任感。
老师对离异家庭孩子的防治策略:
――矫正自卑、自抑等不良性格特征。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同伴关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与自卑心理及同伴可能的歧视有关。老师和家长要鼓励他们大胆地交朋友,参加社会活动,与同伴、好友交心。同时要给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提供条件和方便。孩子只有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才能消除心中的不快,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发挥个性。此外,老师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能对他们有歧视的态度,要尽量减少在离异子女面前谈论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以免触景生情。[2]
――减少、避免社会刺激的不良影响。长期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提高了,老师和父母应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让他们接受外界良好的刺激作用。此外,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既能使这些学生忘记自己的不幸,增进同伴友谊,又可避免接触不良社会现象。
――采用行为契约法促进离异家庭子女进行自我管理。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可采取行为契约的方式帮助其矫治不良行为心理。这种行为契约可以是单项契约(老师指导学生签订),也可以是双向契约(家长和孩子共同签订)。在行为契约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契约双方共同商讨确定和调整契约内容;目标行为必须是客观的、可测量的、难度适当的;行为必须严格执行,否则无效;行为契约执行者不能贪图利益。
二、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指父母一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早逝。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自卑、自闭、软弱、散漫、颓丧等心理问题。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防治策略为:
――辅导的基本态度:对于失去亲人的孩子,班主任要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弥合孩子心灵的创伤,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应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积极倾听。以接纳、理解、尊重、真诚、共情的技巧,倾听他的心声,宣泄矛盾情绪。
――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训练其控制自己的情绪。
――细心帮助,排忧解难。留意他们的一言一行,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需求、生活需求等,然后给予有效地帮助,为学生排忧解难。
――培养特长,建立自信。班主任要注意挖掘自卑生内心深处的“闪光源”,培养发挥特长,创造表现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唤醒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态,消除自卑、颓丧心理。
――帮助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学生之间相互接受和支持时,能引起个体归属、认同、尊重的情感。班主任可鼓励单亲家庭的学生积极与他人交往,主动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提高适应能力和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三、贫困家庭
贫困家庭学生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甚至发生出走、旷课、偷窃等问题行为,成为问题学生,有的甚至因忍受不了贫困的压力和同学们复杂的眼光而辍学。做好贫困生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让他们正确认识生活,正视困难,将贫困转化为自强的动力,学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济扶助,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学校首先要摸清学生家庭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储备专项资金,如通过吸收社会援助、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师生捐款、从学校经费中挤等方式建立贫困生助学基金,然后针对不同的贫困对象,或是发放生活费补助,或是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形式灵活地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在实际操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避免伤害贫困生的自尊。
――心理扶贫,培养贫困生完善健全的人格。一方面,要多方面关心贫困生,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辅导,促进心理健康。对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尽早加以矫正和治疗,提高他们自我认识和控制的能力,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给贫困生自我摆脱心理问题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或助学金,解决实际问题,排除心理负担;其次应加强心理健康和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学习,并从中接纳自我;第三,变“消极观念”为“积极观念”,积极对待人生,将贫困化为一种动力;第四,多参加喜欢的活动,在参与中健康成长。
――通过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等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在舆论中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传统美德,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贫困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3]
作者简介:李艳红 女 1971年9月出生 籍贯:辽宁营口,学历职称: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单位:大连市轻工业学校。
摘 要:地铁站内部空间作为地下的空间形式,有其空间的特殊性,乘客作为最主要的使用群体,他们在空间中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空间的塑成。对不同领域的空间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对应的空间营造手段,在以后的新线建设规划时,能对其使用乘客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提出更合理的地铁建设方案。
关键词:地铁空间;行为心理;空间营造
一 前言
地铁是当今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因其节省土地、对城市环境干扰小、快速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许多城市交通中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近些年,成都地铁处于高度发展的状态,现已建成1、2号线,预计一期共10条地铁线路将于2020年完工。
地铁交通作为城市中新起的主要交通形式,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地铁乘客,因此应重点研究乘客的行为与心理,分析地铁内部空间的优劣,从而方便乘客出行,服务整个城市的运转。为此,小组成员对地铁内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地铁内乘客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提出更加人性化的地铁建设方案。
二 乘客人群性质
根据实地调研的观察可以看出,乘坐地铁的通勤乘客以青年人和中年人居多,在周末老年人和小孩的人数会有所增加。周一至周五的时间段中,乘车高峰期集中在上午7-9点、中午12-13点和下午4-6点,主要乘客人群为上班族及学生。其余时刻的乘客人数减少,人群性质有所丰富,出行的目的也趋于多元化,在此时段不同时刻乘客有显著的区别。周末的乘车高峰期集中在早上及傍晚,此时段的乘客人群性质在不同时刻无显著区别。
三 乘客出行目的
据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乘客乘坐地铁是为了外出购物休闲;接近1/3的乘客是为了节省出行时间,选择了地铁这种相对便捷的交通方式;还有接近1/4的乘客是为了上班上学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地铁这一交通方式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出行交通问题。
四 乘客行为
地铁站内部空间作为地下的空间形式,有其空间的特殊性,因而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和心理感受也有所不同。在地铁站内部空间中,乘客是最主要的使用群体,他们在空间中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空间的塑成。
(一)入口及通道段
从乘客进入地铁到过安检,乘客的行为都是以“步行通过”的形式存在,体现了地铁“快速通过式站台”的特征。此时,乘客在此段区域停留的时间非常短,人群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墙上的广告画报。空间中的人群流线十分明确,人群占用空间也集中在人群流线的轴线附近波动,靠近空间边缘的区域相对利用较少。
(二)候车区域
在候车区域,乘客有短暂的停留时间,此时的乘客会选择不同的区域停留。最后候车区域会达到一种均质的状态,乘客会将侯车区边缘的区域占满,在候车中部留出通道和未经利用的空白空间。
在停留的时间里,乘客会对周边的地铁环境进行观察,大多数乘客会选择留意地铁中的“广告海报”,“配置设施”,“动态影像”,“站内装修”等,其中,地铁中的电视节目和墙上的海报是乘客最为留意的事物。
(三)列车区域
根据实地调研,大多数乘客都是独自出行,所以在地铁内部时,人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个人活动,集中在玩手机、睡觉、发呆等,而与周围人或者环境的交流缺乏,体现了很强的私人性和个人领域性。其中,年轻人以玩手机为主,占到了乘客人群总数的70%.
五 空间营造
在不同领域中,人群使用频繁的空间需要更加强化它的空间功能特性,对于未利用的空间或使用率更低的空间,可以加入其它空间元素,对地铁空间进行塑造和丰富,激活站内灰空间,使整个地铁站能够更好地服务城市乘客。
在地铁站的进出站通道中,由于来往人流量大且通行速度快,乘客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驻足观赏或参与站点内部对于文化表达的设计,这一区域的设计应采用直观快捷的高效率表达方式。标识系统在此区域应得到强化,给乘客更直观方便的方向流线指引。
而在候车区这样的区域,乘客会在空间中进行短暂的停留,相对静止的空间中,在文化的表达上需要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来打破空间的沉闷感,为乘客提供更多观赏性和参与性的文化空间,缓解其等车焦躁的情绪。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乘客行为及心理,提出了几点适于乘客行为的空间营造。这不但可以提高城市地铁交通系统的运输服务水平,在以后的新建地铁的策划中,也能对乘客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得方便乘客出行,服务整个城市的运转。
摘要: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背景,在对以往研究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对领导―成员交换、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可以为组织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对员工进行适当授权,提高员工对授权的感知水平,可以增强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驱力,以期拓展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空间,为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领导-成员交换;心理授权;员工创新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知识的快速更新与创新成为许多企业形成优秀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来讲,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单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已经不现实,唯有加强自主创新力度,拥有自主知识品牌,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员工作为企业的构成要素,是创新的主体,对企业形成自主创新品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把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与员工创新行为结合起来,可以减少员工对创新行为的担心(Scott,1994),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然而,目前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方面的研究还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二者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更少涉及。基于此,本文以民营企业为视角,选取心理授权作为中介变量,研究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与假设
(一)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
根据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领导者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对不同的下属倾向于采用不同的对待方式,有远近亲疏之分,由此员工便被划分为“圈内人”(in-group)和“圈外人”(out-group)。Graen和Liden等学者(1980)认为,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是创新工作所必需的。Mumford et al.(2002)认为,更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可以为员工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有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实现。孙锐、石金涛、张体勤(2009)、温滢(2010)的研究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彭正龙、赵红丹(2011)进一步证明了在中国情境下领导一成员交换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支持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领导_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领导―成员交换与心理授权
心理授权作为一个表达自我认知的概念,它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对自己和别人关系的认知,认知程度越高心理授权的水平也就越高。Kim(2005)等人以餐饮业为研究对象,验证了领导一成员交换对心理授权的具有积极影响。国内在这方面也展开了一些专项研究,但研究数量还很少。潘静洲、周晓学和周文霞(2010)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领导―成员交换与心理授权的关系,其中,领导―成员交换对心理授权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38,证明领导―成员交换对心理授权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领导―成员交换对心理授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心理授权常被看作是员工的内在工作动机。通常情况下,内在工作动机会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Spreitzer(1995)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授权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心理授权水平越高,创新行为水平越高。刘耀中(2008)探讨了心理授权的结构维度及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孙锐、石金涛、张体勤(2009)通过研究证明了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心理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心理授权常在理论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尤其是对员工态度、行为和绩效的影响非常显著。如心理授权在社会环境因素和创新行为之间(spreitzer,1995),在授权气氛和个体绩效之间(Seibea,2004),在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王国猛、郑全全,2007),在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刘云、石金涛,2009)都起到中介作用。本文拟对心理授权在领导―成员交换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探索,由此提出假设H4:
H4:心理授权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模型,模型中领导―成员交换通过心理授权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同时也直接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
(二)问卷设计
本文对问卷的设计主要是借鉴国内外学者开发出来的成熟量表,这些量表经过了多次验证,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在对这些量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目的,确定了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结构。其中,领导―成员交换量表采用王辉等人(2004)修订的量表,员工创新行为量表采用Scott&Brace(1994)开发的量表,心理授权量表采用国内学者李超平(2006)翻译的Spreitzer(1995)的量表。量表确定了之后,本文选取我国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64份问卷,剔除了无效问卷后,共得到180份有效问卷。对收集到的问卷我们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证分析
(一)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领导一成员交换、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均值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组织中的下属对其与领导成员交换的质量评价较高;组织成员比较富有创新性,表现出较高的创新性行为;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意义和完成工作的能力是充满信心的。
(二)变量的相关系数及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检验了各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具体见表2。从表2可知,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及心理授权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
(三)变量间的回归分析及中介作用检验
我们采用线性回归法的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中介作用的分析采用Baron和Kenny(1986)的回归方法。具体结果见表3。
1 主效应分析
在模型1中以领导―成员交换为自变量,员工创新行为为因变量做回归。结果显示,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18,P
在模型2中,以领导―成员交换为自变量,以心理授权为因变量做回归。结果显示,领导―成员交换对心理授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11,P
在模型3中以心理授权为自变量,员工创新行为为因变量做回归。结果显示,心理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42,P
2 中介效应分析
在模型4中以领导―成员交换、心理授权为自变量,员工创新行为为因变量做回归。结果显示,在加入了中介变量心理授权后,中介变量心理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376,在0.01水平下显著,而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回归系数减小,由原来的0.518下降为0.326,但仍然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心理授权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4得到部分支持。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表明领导―成员交换与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十分显著,领导―成员交换对心理授权和员工创新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改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提高员工对授权的心理感知水平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高质量的交换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与前人的研究一致,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如果注重构建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善于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实施创新行为扫除障碍,员工就有可能将领导的这些关心和支持化作为回报的义务感,从而表现出更多的创新行为,并将这种创新性想法付诸实施,以改善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促进组织的长远发展。
(二)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心理感受,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
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让民营企业领导者越发意识到要使组织能够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心理感受。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领导者可以通过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设计、更灵活的任务分配方式、更具有挑战的工作内容、更高的上升空间等措施,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提升员工对工作意义的感知,并且给员工适当的授权,使其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信任,从而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工作态度,提高满意度,表现出更多的创新行为。
(三)加强制度设计,善于授权,增强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驱力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既可以直接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心理授权间接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因此,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度设计,为构建高质量的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扫清制度障碍,并通过授权,让员工参与决策,而且注重授权后员工的心理感知水平,来增强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驱力。
由于受时间、资源和能力所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容量有限、没有考虑企业的特性,因此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对所有的民营企业都具有普适性。为了获得更全面的认识,建议未来的研究扩大容量,考察三者之间动态作用过程,加入更多的控制变量或调节变量。
摘要:为了解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大学生的饮酒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揭示大学生的饮酒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我们采用问卷法,得到师大呈贡校区大学生酒精依赖调查的得分与Scl-90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由此得出饮酒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饮酒行为;心理健康
一、前言
(一)对饮酒行为和心理健康的认识
在前人的研究中对酒精依赖有着比较一致的定义,酒精依赖(alcohol dependence)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产生的对酒的强烈渴望和嗜好,以至饮酒不能自制,一旦停止饮酒则产生精神和躯体的各种症状。而关于饮酒行为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把饮酒行为定义为在一个月内饮酒至少一次,且每次的饮酒量大于等于5毫升,酒是指酒精含量在10度的饮料,种类包括白酒、啤酒和红酒等。心理健康在广义上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二)现有研究概况
近年来,在高校中大学生饮酒现象日益普遍,对大学生酒精依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综合国内现有的对高校大学生饮酒行为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研究涉及的范围上,现有研究大多是以市或某所高校为研究范围来进行研究,而在全国范围或全省范围的研究很少见。这可能是受制于研究的难度。
其次,研究的方向不同。研究者所针对的群体的不同,以及研究者本身的个体差异,导致了研究方向也不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对饮酒现状的描述、对饮酒原因的分析以及探讨饮酒与性格的关系等。
最后,在研究成果上,饮酒现状随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饮酒率从百分之二十几到百分之九十几不等。当然,这与研究者对饮酒行为所下的操作性定义有很大关系。不过各项研究中男生中的饮酒率明显高于女生,而且近几年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中,无论是总体的饮酒率还是男女生各自的饮酒率都要普遍高于早些年研究所得出的数据。
大学生的饮酒行为问题在国外也早已引起了关注和研究。Mercier等报道嗜酒者酒精症状的得分是一般人的2-5倍。Henderson等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吸烟、饮酒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Marston等也发现,相对于吸烟饮酒者,不吸烟、不饮酒的学生有较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吸烟、饮酒与健康的关系颇为密切,两者常常互为条件,同时并存。
(三)问题提出和假设
师大呈贡校区作为一个新发展起来的校区,笔者进行此项研究时,所选被试都是从入学开始就在呈贡校区生活,较少受到市区现有高校文化熏陶的学生。但笔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饮酒行为,并且也从宿管中心和校医院处了解到不少关于学生饮酒后被送往医院治疗的事。因此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能对目前新校区学生的饮酒状况做一个客观的描述,能够为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故进行此项研究。并且针对此项研究提出了一下几点假设:
(1)酒精依赖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
(2)酒精依赖程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3)酒精依赖程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4)酒精依赖程度在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研究的意义
通过此次研究,对师大呈贡校区学生的饮酒现状做出客观描述,了解学生的酒精依赖程度是否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搜集到学生饮酒的原因、方式等相关信息。以期能够对干预呈贡校区的学生的饮酒行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的方法
(一)被试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了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132名被试,其中大一、大二、大三每个年级各44名,在各个年级中男女生各半。共发放问卷132份,回收132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12份,有效率90.91%。
(二)测查工具
采用Selzer于1971年设计的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测查被试的饮酒行为。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反映了由饮酒所导致的身体、人际、社会功能等损害的内容。该量表有两个作用:一是测查与饮酒有关的问题,二是用于诊断及筛选。量表的计分方法采用Skinner的简单综合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的指标为各因子得分和量表总得分。采用0-4五级计分法。
(三)资料统计
原始数据采用Excel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的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斯皮尔曼积差相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饮酒原因分析以及大学生饮酒情况
本研究中,对大学生饮酒行为原因的测查采用半开放式的形式,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给出的选项按主次进行排序。而在对饮酒原因作统计分析时,采用加权的方式来平衡每个重要等级的得分。根据一级重要、二级重要、三级重要、四级重要、五级重要、六级重要,给每个等级一个权值,分别为6、5、4、3、2、1,将每个等级所得的次数乘以相应的权值,再对每个选项所得的总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一。
据各选项得分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饮酒行为的主要因素分别为A交际、B庆贺、E消愁、C同伴影响、D训练酒量、F其它,包括家庭影响、考虑到未来工作的需要等。
据研究结果显示,师大呈贡校区大学生平均每月饮酒0次的占40%,1-3次的占39.2%,每月饮酒4-5次的占12.5%,而每月饮酒5次以上者占8.3%。大学生饮酒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每次饮酒“浅尝辄止”者占53.3%,而饮到“半醉半醒”的占37.5%,每次饮到“不省人事”者占9.2%。
(二)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大学生的饮酒行为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
据研究结果显示,师大呈贡校区大学生的饮酒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二。
研究结果表明,男大学生的酒精依赖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年级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0.308,这与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一致。表明大学生的饮酒行为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大学生的饮酒行为较少的受不同年级之间同学的影响,可能较多的受同级同学与身边同学或家庭与大众传媒的影响。
(三)师大呈贡校区大学生的饮酒行为的民族差异比较
在进行民族差异的分析时,将除汉族以外的所有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饮酒行为进行比较。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师大呈贡校区大学生的饮酒行为民族差异显著。结果见表三。
根据研究结果,P=0.013(P
(四)师大呈贡校区大学生的饮酒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酒精依赖调查表的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448。说明大学生酒精依赖程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或者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对酒精的依赖程度。其中,躯体化、偏执、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都与酒精依赖调查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见表四。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酒精依赖程度与躯体化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偏执、焦虑、精神病性、恐怖、敌对等关系也颇为密切。
四、讨论
调查发现,在师大呈贡校区有超过60%的学生存在饮酒行为,其中有9.2%的学生酒精依赖程度较高。与国内同类的研究比较,发现师大呈贡校区的学生饮酒率低于国内其它的地区(国内其它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饮酒率在80%左右)。针对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两种原因导致,一方面,对饮酒行为的定义不一样。在我们的研究中,饮酒行为指饮酒频率≥1次每月,且饮酒量≥5ml,饮酒的种类为啤酒、白酒、红酒。而在有些研究中饮酒行为指在一年之内饮过酒,有些则把最近几年饮过酒的行为也定义为饮酒行为。因此对饮酒行为的定义不一样可以导致调查结果不一样。
另外在研究中对师大呈贡校区学生的饮酒行为作年级差异检验发现,学生的饮酒行为在年级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可见,成长的作用、知识经验的积累并不会明显的导致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增加。导致大学生产生饮酒行为的因素可能更多与个体的应对方式、个体的成长经历或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在我们进行研究的时候,师大呈贡校区还没有大四的学生,所以对大四学生的饮酒情况缺乏了解。因此对饮酒行为进行干预与预防的时候,还应对大四的学生作特殊的考虑。
再次,关于饮酒行为在民族间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与研究假设一致。在我们的印像中不少民族都有饮酒的习惯,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饮酒文化。而通过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对一个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两个,遗传和环境。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已经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他以后的发展中,出现饮酒行为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所以,文化习俗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饮酒行为性别间差异显著。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性别角色有关。男生在饮酒中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感情深,一口闷”,在这里饮酒似乎代表着讲义气、情感的深厚程度。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文化中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生饮酒率要高于女生了。不过,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女生饮酒的行为也不容忽视,女生酒精中毒的事也时有发生。所以对高校的学生做一些必要的饮酒行为干预与预防事很有必要的。
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饮酒行为得分和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存在0.448的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的饮酒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关系。在大学生中心理健康程度较低的学生更容易出现饮酒行为。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学生酒精依赖程度高,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所以,学会控制饮酒行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 要】要使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只注意学生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德、智、体发展的趋势总是以心理健康为基础的,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个别辅导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身心健康的人。通过个案现象、诊断结果、原因分析以及不良行为的矫正对策,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崇高理想,培养了正确健康的竞争意识。
【关键词】教育;学生;不良行为;矫正
要使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只注意学生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个别辅导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下面我以学生A为例,谈谈心里个别辅导工作及不良行为矫正的对策。
一、个案现象
学生A是优生,一次期中考试成绩被另一名优生B超过,她在其中小结中写道:“真不可思议,她竟然爬到了我的前头,我怎么不够她好?下次我一定超过她、打败她。打败她!打败她……”于是A产生了怨恨、嫉妒,埋怨别人超过自己,造成学生A心灰意冷、不敢回家等不正常的心理负担及行为。
这种现象表明学生A有较强的竞争心态和成功欲望,喜爱争强好胜,输不起,但往往由于缺乏正常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对竞争产生了错误片面的理解,认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赢取功名、战胜他人,由此而出现了扭曲的心理。
二、诊断结果
根据学生A的表现,初步诊断为家庭压力大、学生负担过重、升学和成绩的竞争压力过重的心理障碍症。A热衷于个人眼前利益,她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击败对手,获得了胜利,也就达到了目的。
三、分析原因
有了诊断结果,我着手从不同的渠道,通过方方面面的了解、分析,发现形成学生A心理障碍的原因如下:
(一)家长期望过高
我通过家访,了解到A的成长背景。她父亲大学毕业,在定西做石材生意,生意兴隆,经济富裕;母亲高中毕业,在家相夫教女、做家务。父亲望女儿成凤心切,对女儿要求极严极高,时时都要求女儿考试在班中考第一,如果考差了,还常常说诸如此类的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衣锦还乡才能光宗耀祖”等封建思想。轻则给面色看或批评责骂,重则受棍棒之苦或实行“经济制裁”――减少零用钱。这就造成了学生A确立了“东方不败”或“常胜将军”的目标,导致了畸形心里的出现。
(二)嫉妒仇视战胜者
嫉妒仇视学生面对不理想成绩,不能冷静分析自己表现的现象。每次考试或测验后,学生A成绩优秀全班第一,当然兴高采烈,心花怒放,飞也似地向父亲汇报“特大喜讯”,以期待着赞扬和奖赏;如果考差了,或别人的成绩或名次超过她,就感到“无颜面见江东父老”,怨天尤人、盲目发泄、仇视一切,不敢回家。强烈的求胜心理受到不理想成绩的冲击,心灵震动极大,无异于“五雷轰顶”、“苦不堪言”。
(三)己不如人,悲观失望
学生A考试后认为自己的成绩比不上别人,而产生一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的消极心理。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心态,因为它会使学生A因失望丧失斗志,整日不思进取。具有这种心态往往使学生A性格变得软弱、内向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四、不良行为的矫正对策
摸清了原因,掌握了诊断结果。我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A进行了心理辅导。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客观看待成绩
采取灵活的方式,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让学生A明白下列问题:(1)考试是检查教学的手段,不是目的;(2)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3)学问上的东西,一山还比一山高,学无止境,面向世界;(4)重视学习过程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崇高理想
小学生要想保持心理健康,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崇高理想,这样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有较正确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拼搏进取,永无止境地向上攀登。学生A喜欢看课外书,头脑灵活聪明,我向她推荐看《爱的教育》,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崇高理想,培养了正确健康的竞争意识。只有正确的竞争,才能互相激励,共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增强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在当前社会学校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必须及时地矫正学生A的竞争心理,培养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共同进取的友好和谐的竞争意识,确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才能使优者不骄傲、差者不自卑。
(四)深入家访,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
通过家访,端正学生A父母的教育观。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期望,才能产生激励的力量,催人奋进,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力戒不合实际的“次次考第一”的期望,恳请家长与学校配合。与此同时,我专门为学生A建立了一本“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要求每次测验考试后,我与家长都在手册上写上几句评语,一方面是彼此了解A在校的、在家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记录了A的点滴进步,白纸黑字得到了老师家长的鼓励和充分肯定,从而使她增强自信,继续奋进。
总之,通过个别心理辅导,在家长的大力支持、鼎力相助下,使学生A重新深刻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克服了自高自大的心理,明白了“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道理。从而使A减轻了心理负担,心情自然舒畅了。
摘要: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是深入探讨“消费者为什么买”等问题的主要学科之一,通过对有关研究模式与研究范式的比较,了解其特点和适应条件。要全面地认识消费者,需要整合不同的模式与方法。随着80后、90后进入职场成为消费主体,研究这一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模式;实践研究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作为一种集经济、心理、文化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现象,反映了消费者为什么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其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消费者特点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已成为该研究领域中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个分支,有关研究为企业产品研发、市场推广、营销策略选择、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一、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模式与内容
根据对消费者的假设不同,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模式主要有三种。
1.理性决策者模式
该理论模式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它遵循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假设消费者是理性决策人,消费行为是消费者寻求问题解决的纯粹理性过程,与消费者的气质、动机、情感心境等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无关,研究的重点是消费者消费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在理性决策人的前提假设下,认知心理学认为,消费是作为“认知人”的消费者为了满足需要而寻找商品服务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认识到问题存在,收集信息,在此基础上评价、比较、筛选,最后作出购买决定。消费者感知和注意、学习和记忆、信念和态度等认知心理过程与消费者决策的关系就成了这一研究模式的主要内容。
2.情感体验人的消费行为模式
该模式认为,消费者作为“情感人”,其消费行为是一个受到内在动机驱动而寻求个体心境体验的情感过程。该模式植根于人格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遵循阐释主义研究方法论,着重从消费者个体心理感受作为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内在依据,研究重点是需要、动机、生活方式、自我概念、象征性等消费者个性心理与消费购买行为的关系。
3.行为主义的消费行为模式
该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流行,这一模式把消费者视为按特定行为模式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的“机械人”,认为消费是一个源于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反射行为,并不一定经过一个理性决策过程,也不一定依赖已经发展起来的某些情感影响。相比于理性和情感模式,行为主义模式认为消费行为发生主要是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比如,强烈的金钱刺激、文化规范的影响、物质环境或经济上的压力影响以及厂商的广告营销活动等。该模式的研究重点是消费者在这些环境影响下的学习、态度以及行为反应模式,主要包括刺激-反应理论、模仿学习理论、文化和亚文化、相关群体和意见领袖影响等理论。
由于不同消费行为模式对消费者的假设不同,因而研究消费者的方法论也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两种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源于自然科学方法,是定量和经验主义的方法,它试图证明购买情境下的因果关系。这一研究范式由实验、调查技术和观察组成,在实证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研究者把消费者视为可解剖操纵的客观系统,运用模拟实验的手段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得到大量关于消费者反应的定量数据,并用统计分析得到一般结论,以预测消费群体的行为。
阐释主义研究范式则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客观实体,消费是消费者个体的独特经验行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到研究结果及其意义,研究结论不能一般化推广到更大的群体,但常用于为开发广告与营销策略提供新观点和新思路。阐释主义研究范式是一种定性研究范式,关心的是理解消费活动本身,而不是购买活动(消费者决策)。研究者只能试图理解消费者消费动机并对其行为作出主观的阐释,而不能作逻辑分析,根据抽象的规律预测未来行为变化。
实证主义范式研究的问题是把消费者视为具有完全理性的人,其实许多消费发生源于消费者深层的无意识张力,但这些无意识动机并未被消费者本人意识到。它依赖于局部消费群在某一间断时空条件下的实验或调查数据去推断消费者行为原因,预测未来变化。但实验得来的结论并不是市场上消费者的真实行为,所以许多实证研究的结论不能解释消费者行为何以如此、未来如何变化、为何现在与过去不一样,最后只能归因于外部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竞争)因素或内在价值观变化的影响。
阐释主义范式则放弃了实证主义的极端化的科学教条,从现实人的角度去理解消费者心理行为,但它过分强调消费者心理行为现象的个体特殊性,否认消费者心理行为变化一般规律的存在。在阐释主义范式下,研究缺乏基本的理论构建,只能停留在现象描述阶段。实践表明,应将这两种研究范式结合使用,才能更加深入而广泛地理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尽管两种研究范式的具体研究思路有较大差异,但有关消费者研究的内容是相对集中的。目前主要有以下十二大类的研究项目备受关注。
(1)消费兴趣:个人消费兴趣研究、消费时尚与潮流研究。
(2)消费者认知:消费者卷入研究、消费者认知特点。
(3)消费者广告认知:广告诉求研究、广告效果研究。
(4)产品形象:产品价格研究、产品包装测试、产品形象研究。
(5)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研究、品牌形象跟踪研究。
(6)情感与态度:消费者情感研究、消费者态度研究与测量。
(7)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研究、需要与动机测量。
(8)购物环境:购物环境研究、购买行为研究。
(9)消费经验与满意度:产品质量跟踪、服务质量跟踪、消费者满意度研究。
(10)行为变化:购买频率研究、品牌忠诚度研究、消费习惯研究。
(11)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文化热点研究、重大社会事件跟踪研究、参照群体研究、家庭决策研究、社会生活方式研究、跨文化消费者行为研究。
(12)市场细分:产品定位研究、目标消费群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从国外的研究来看,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研究、广告效果研究是两类最大的消费者研究项目。比如在2011年AC尼尔森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广告接收效果的监测业务收入在30亿美元以上,其中购买行为研究是从零售柜台着手直至购买行为的每一个环节,广告效果研究是从家庭观看电视节目的角度入手,直至研究不同媒体的影响,这两种研究模式已经形成了国际公认的AC尼尔森监测模式。
而从国内研究来看,广告监测所占比重较大,业务收入约为10亿至12亿人民币,它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比重最大的研究项目。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研究所占比重就小得多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界普遍存在对广告功能的迷信以及广告观念的不成熟。从营销的角度讲,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每一环节的研究更重要,更有实践意义。
二、我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实践研究:80后、90后消费特点及其营销策略
1.主流消费者群体:80后、90后消费特点认识
中国人口众多,消费群体差异性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等特征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消费群体。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典型消费群体是80后、90后消费者。正确认识这一群体的消费特征是企业营销策略制定的基础。
80后一代消费心理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乐观消费主义,敢于冒险,消费目的更强调追求快乐、享受生活而非传统的“成就感”。消费中注重对个人价值的体现,而对关系消费、情感消费关注度降低。重品牌,重时尚,并愿意为此付费,对低价产品的解读可能不再是“划算”,而是“不够档次”。企业应当针对80后独生子女消费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突出“享受生活”“个人价值实现”和“品质、档次”。
相比于已经“奔三”的80后,由于成长的社会与营销环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90后一代在信念、价值观,特别是消费观念、心理特征方面与80后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90后消费特征是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90后一代消费者的最大不同可能就是购买方式的变化,他们更喜欢网上购买方式。针对9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特点,企业应重视互动式体验营销、个性化的限量营销和自我式的网络购物三种策略。
随着80后崛起、90后进入职场,他们普遍不愿在巨大压力下工作与生活,他们进入职场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为了生存。他们更渴望过一种舒适的生活,渴望“慢下来”,于是一个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来的新的族群――PL族就应运而生。(P代表完美(perfection)、L代表休闲(leisure)与慢生活(low life)。今天的PL族,一部分(80后为主)是事业已有所成就的年轻人,一部分是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宽裕、不需要他们挣钱的中年人。一般来说,新消费者――PL族有着聪明的头脑、受过良好教育,一部分人还拥有不菲的收入,他们普遍穿着光鲜靓丽,注重生活品质,他们倡导的生活品质是时尚、奢华、智能、舒适、休闲。调查表明:休闲消费如野外旅游、远足、自驾游等已成为PL族的主流消费风尚;在情感方面,PL族尽可能追求一种完美的和谐,不为结婚而结婚。从近年来假期各地年轻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就足以看出这一群体的崛起。
2.基于80后、90后消费特点的营销策略:与消费者互动式营销
与消费者互动营销是针对80后、90后消费特点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具体说就是通过体验营销让消费者感受到定制、稀缺、娱乐、互动。所谓体验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是指通过看(see)、听(hear)、用(use)、参与(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的过程,如何为80后、90后提供良好的营销体验?在网络环境下,针对网络社区体验营销的策略又有哪些?
如果企业将80后、90后消费者作为主要目标客户,必须准备好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希望与这群玩家进行沟通,经营者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要学会理解80、90后的语言,给他们一个平台自我展现,让他们参与整个商品的产销过程并平等地进行沟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分享购物体验并影响更多的消费群体。
针对80后、90后,网络社区营销就是有效的方式,它能让消费体验“动”起来。在网络社区中,消费者在消费体验过程中体验文化、体验时尚、体验消费。具体包括娱乐消费、情感消费和文化消费等,这三种消费又为网络社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精神需求空间。
网络社区营销包括吸引会员阶段、增加参与阶段、建立忠诚阶段、获取价值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网络社区体验营销策略各有侧重。
吸引会员阶段的思考点在于如何将社区所拥有的自我品牌向网络社区居民推广,以满足网络社区居民对于信息内容丰富度、信息可及性及社区使用技术的容易程度等方面的需求。
在增加参与阶段,社区应着重于社区感受体验的经营,如社区经营者通过提升社区内部成员的互动、举办相关活动来刺激网络社区居民交流情感。
在建立忠诚阶段,社区经营者必须思考如何使网络社区居民能够实质性地对其参与的社区产生高度的社区忠诚,即通过行为体验的经营,使网络社区居民产生对社区的荣誉感及责任感。
在获取价值阶段,社区中实质上进行消费的成员,大多数是在社区中已注册为会员的网民。在社区消费时,社区经营者可依据其注册的地址及联络方式联系会员,同时通过社区的注册资料了解网络社区居民的潜在交易倾向。
自从皮尔卡丹进入中国,到各大奢侈品牌争相抢占中国市场,只有短短的30年时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发展突飞猛进,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购买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从消费人群来讲,奢侈品也不再只是富豪们享用的专利。在国外,奢侈品消费群体通常是年龄45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而在中国,情况则大相径庭,是以年轻人,主要是80后、90后为主。从未来市场发展来看,80后、90后的奢侈品消费研究应受到关注。
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讲,奢侈品消费实质就是消费者自我形象、商品符号意义的不断提升。奢侈品消费特点与中国作为新兴的世界经济大国的状况相似:年轻的市场、新锐的意识、重视身份符号带来的认同感与尊重,以及对西方高端品牌的渴求。用奢侈品来“体现有品质的生活”“体现个性和品味”等自我形象与符号意义是这些年轻人的普遍追求。调查表明,奢侈品区别于一般产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品质独特、品位高雅、设计顶级,并且能够传递个人品味、修养、身份、地位等内涵丰富信息,这就是中国消费者一掷千金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消费者未来对购买奢侈品的态度表现非常积极,约半数消费者表示会对自己喜欢的顶级品牌给予更多的关注,从性别来看,女性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和购买积极性高于男性消费者。上述情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商机所在:今天潜在消费者众多,一旦他们有消费能力就偏向购买奢侈品来彰显个人的身份与个性。
同时,与过去相比,中国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务实。他们愿意在他们最关心的产品上花更多的钱,并且仍旧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而宁愿在其他不太重要的产品门类上削减开支。这是一个“向上奢华,向下实惠”――中价位消失、中产阶级消费分化的年代。一方面,奢侈品消费跳跃式增长;另一方面,网络购物、平价购物方式也正形成风潮。当前消费趋势两极化日趋明显:趋高消费――向上奢华;趋低消费――向下实惠。大多数80后、90后的消费行为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趋低消费时,80后、90后会在同类、同品质、同级别产品中选择价格最低的商品,所以对趋低消费品类进行营销的关键是“让消费者占便宜”。趋高消费时,80后、90后比起上一代人更看重产品的形象价值、文化价值、品位价值和消费群属性价值,希望能够通过成为商品的拥有者、使用者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对趋高消费品类进行营销的关键是“让消费者获得满足”。
要认识今天的消费者心理就要学会与他们沟通,要从单向思维(“我要的消费者”)向双向思维(“我认识的消费者”)发展。学习如何与消费者进行对话与沟通已成为营销人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选择与加工信息,在这方面互联网、智能手机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恰当的沟通方式才能保证与未来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与认知。调查表明,2012年随着网民花在开心网和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上的时间继续增加,品牌战略必须有“社交沟通战略”,从而实现与消费者对话。对于今天的消费者特别是80后、90后,视频与游戏娱乐可能是他们获得商品信息的主要渠道,消费者并不是在各个网站间随意闲逛,而是聊天、购物、玩游戏,相关的营销策略必须围绕这些行为与消费者互动,而不是仅仅在他们面前展示产品广告。
[摘要]书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有助于孕育和发展人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书画养品,艺术立德”这一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可通过课堂渗透、活动体验、精神熏陶,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校本课程;素养;行为习惯
[作者简介]冯志戎(1968―),女,天津人,本科,天津市南开区永基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一、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德育工作、学生发展的需求
当前德育的现状表现为单向灌输多、情感体验少,知识传授多、实践感受少,简短的多、持久的少的状况。作为蕴含丰富德育因素的书画教育,只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其特有的“育德”教育功能,必将有助于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心灵的成长。同时,书画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陶冶高雅情操、锻炼坚强意志。学习书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因而,德育的时效性更久。书画基本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小学阶段,所以,有效促进学生书画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二)基于学校现状和发展的需求
我校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老城厢附近,是一所多校合并成的新校,现有13个教学班。我校生源广,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外来务工子女占学生总数的50%左右,下岗失业人员子女也较多。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较薄弱,学前教育几乎是空白的。外来农民工子女是未成年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作为进入天津的第二代“移民”,未来的“新天津人”,能否进入学校接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对社会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这些未来的“新天津人”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奋力追求知识和技能,他们就会变成一个人数众多却不具备社会主流价值观,身在城市心却远离城市的社会边缘性群体。确保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完成义务教育,提升其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建设者和社会接班人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和繁荣,意义重大。
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家庭一般都居无定所、流动性大、稳定性差,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间存在语言障碍,之前所学教材不同,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更是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风俗习惯各异;再加上家庭条件差、父母打工忙,缺乏照顾和关爱。这些都会导致学生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因此,我校整合本校资源,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突破口,发展均衡教育,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
(三)基于学校书画特色文化的独特资源及魅力
多年来,我校一贯重视艺术教育工作。2007年学校确立了以书法美术教育为突破口进行艺术教育的办学宗旨。2008年9月我校成立了墨馥飘香书画社。2010年9月被南开区批准为项目贷资金的书画特色项目。2010年设立书画校本课程,每周由专职的美术教师进行书画课教学;以刘老师为优秀的编写组已成功编写出一套涉及书画常识、书画技能等内容的普及性校本教材,2011年开始投入使用。在书画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惊喜地发现学校培养的书画特长生举止文明、品德高尚。这一现象预示着我们可以拓宽我校的德育思路,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把特色建设推向深入,而学校的德育又有了新的载体。
书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有助于孕育和发展人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它滋品导德、静心养气、历练意志,磨砺心理素质、探美求新、提升审美素质。书画是一门高雅艺术,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对学生进行书画教学,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情为之渗透,人格为之感染,心绪为之改变,嗜好为之提高,渐渐将一般娱乐上之低级趣味转移至高尚。
二、研究的目标
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校本着“立足基础教育、创局部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办学目标,努力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创建书画教育特色,放大优势,以此作为突破口,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策略。“香飘满园――深入探索实践儿童国画校本课程”这一特色项目由此确立。
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我校以书画教育为形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形成文化特色,促进内涵发展。创建特色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需要学校、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依托教科研,遵循“书画课程开发――书画艺术教育――书画特色教育学校”的程序,分阶段、分目标实施书法、国画文化特色教育。
总目标:探索“书画养品,艺术立德”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通过课堂渗透、活动体验、精神熏陶,提升学生素养。
学生目标:培育一群乐学、明礼、富有书卷味的谦谦君子。他们将成为体魄强健有力、性格开朗活泼、情趣高雅健康、学习刻苦勤奋、言行文雅大方的优秀少年。
教师目标:打造一支儒雅、业精的教师团队。他们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爱心,人格魅力朴实,文化底蕴宽厚,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学校目标:打造一所“墨香校园”。经典浸润校园,书画传承文明,通过中国传统书画教育的形式,培育浓郁的“墨香文化”,“墨香”成为学校的文化名片。
三、研究的过程
学校教育坚持知行统一、循序渐进的原则。书画教育活动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实践体验,通过书画欣赏了解历代书画家成长经历、评选特色学生等活动,树立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影响学生,作用于学生,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一)以教学为主渠道,搭建育人舞台
伴随着学校书画特色建设,进一步拓宽“书画教育”的育人之路,我们已经走了三年之久,注重特色教育的过程建设,将“特色”融于学校的生活、教学、管理之中。
1.挖掘资源,促进专业提升
我们首先和区教育中心联系,借助力量来帮助我们提高师资水平。学校美术教师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教师和学生,为我校“以美化人,以美育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校重视,教师努力,内训外导,多方联动,美术教学的师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2.创造条件,提供有效保障
书画训练是一项实工夫。对此,学校将写字课纳入课程表,以保证“书画育人”的效果。学校调整了学校第二课堂,开设了专门的书画社。期间,教师随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了严格学生执笔姿势,达到手离笔尖一寸要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在笔尖上方一寸处刻记号、缠胶带;还有的教师练字时总是巡视于课桌间,不时地抬抬这个的头,拍拍那个的背。在严格“三个一”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求学生“头正、身直、肩开、足安”。
为保证书画课的有效性,解决部分语文教师写字基本功不扎实、对学生指导无力的问题,学校举办专项教师基本功大赛,将优秀教师的书法装裱展示。
3.营造环境,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学校着力扩大写字环境育人的影响力,以书法艺术美化校园环境,通过建设书画长廊、悬挂书法作品等多种举措,为学校平添了许多亮点。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练字育人的良苦用心,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生动体现。
(二)以活动为载体,拓宽育人途径
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书画、了解书画、亲近书画,在每个少年的心灵世界里镌刻书画艺术的印章;让每一个孩子用眼和心解读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日渐淡去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打开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以丰富多彩的书画人文探究活动为主线,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参观、考察、调查、讲座、演讲、展示等学习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新园地和展示的大舞台,让学生体验书画人文的神奇魅力。
丰富多彩的校内书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个性得以张扬。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优秀,为此,我校以艺育德,寓德育于轻松活泼、没有说教形式的书画教育活动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年的重阳节是我校进行尊老、爱老教育的重要契机,我们组织部分学生到德育实践基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书画作品。学生送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敬老院工作人员和老人们的高度评价,既扩大了德育渠道,也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还主动和周围社区联系,配合社区的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如社区举办庆“三八”活动、庆建军节慰问武警六中队活动,我们也参与举办送画活动。庆“六一”活动时,我们组织学生到市福利院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绘画。我们还联合社区组织亲子体育活动,不仅增进了学校和社区的关系,还增进了学生和家长的感情,同时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多得。为营造校园书画文化氛围,我们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天津美术馆参观“多彩南非”画展,并和美术学院志愿者一起探讨绘画技巧。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绘画、书法等比赛。这些活动不仅能促进学校和学校之间书画文化的交流,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丰富了学生的临场经验,提高了技艺水平。
(三)以情感为依托,提升学生素养
书画文化精神又称人文精神,是指传统书画里面所蕴含的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创作行为模式、思维心理形态、审美理想追求、艺术价值指向等。它并不是单纯指某个人所特有的行为内容的表达原则,而是支配整个社会群体的一种观念形态。如:
1.学书画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中国书画的历史同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可以说与中华民族同生。教师通过讲述书画的渊源,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画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1)校园中的书法长廊――耳濡目染的爱国主义教育
书画长廊上展示着从古至今的书画名家作品,并附有简介。学生能时时刻刻去感知中国书法绘画的真谛、中国书法的奥妙和中国绘画的神奇。
(2)教室墙上的书画园地――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室书画园地紧密结合不同时期中国书画界的动态变化。比如:一些书画展的新闻,一些当代书画名家的事迹,一些国际书画交流活动等让学生更真实、更直接地了解中国书画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品翰墨之香,感悟人格魅力
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同中国历史发展中展现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书品如人品,画格如人格。古人重视书品、人品结合,崇尚德艺双馨。“人重于书,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好的书画,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其次才是作品本身的美。只是字写得好算不上书法家。凡是流传下来的被后人称道的书法作品,其作者大都具有高尚气节、壮伟人格和美好德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人民喜爱、肯定和颂扬。
3.书翰墨之香,提升综合素养
书画教育可培养学生静心专一、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绝对练不好书法、画不出好作品的。我们要求在一笔一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稳妥的良好品质,克服心躁、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
(1)落实制度――以规范约束人
落实制度,要求指导老师及班主任老师以制度规范人:课前准备早,纠正惰性现象早;书画要求细,时间规定细;练习要求严,练习态度严;检查形式活,表扬形式活等。以一系列细化的规则来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
(2)榜样示范――用事实感染人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在我们的书法教学中就有很多值得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能学到书法技能,更能学到书法精神,影响我们的一生,正所谓“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四、收获书画硕果,彰显永基风采
“行得春风,必收秋雨。”师生在书画教育活动中多方面素质得以提升,良好意志品质得以形成。百余名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级各类书画比赛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在活动中,写字基本功、指导学生绘画教学能力,实现了从薄弱到强势的跨越式发展。我校在南开区2012年评估中获得德育工作优秀校、教学工作优良校、卫生工作先进校等9个奖项。学生更是书画教育活动的最大受益者。艺术标兵、五星少年层出不穷。在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学校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组织奖,400余人次获奖。2012年9名学生被认定为绘画特长生。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我校书画教育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飞心情、放眼未来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塑造形象的广阔舞台。他们奔跑在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上,张扬个性、绽放光彩。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今,学校在“凝练书画文化,创建特色校园”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以书画树德、以书画益智、以书画健体、以书画育美”, 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摘要: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与心理痛苦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0例2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我管理量表(2-SCS)、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结果 数据采用描述及相关的统计方法,结果发现:①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平均得分指标为68.62%;②本研究共有17%(17例)的患者具有轻度及以上水平的心理痛苦,主要是疾病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该维度平均得分(7.96±4.09),总分30分,其次是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情感负担,该维度平均得分(7.35±3.57),总分30分;痛苦水平与有无并发症(r=0.28,P
关键词:糖尿病;痛苦;自护行为
目前,我国有数量庞大的糖尿病患者,2008年,中国糖尿病协会报道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据估算全国糖尿病患者约有9240万人[1]。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糖尿病的自我护理非常繁琐,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如饮食控制、坚持运动、血糖监测、注射胰岛素等方法,不仅压抑了人对食物的欲望、而且每天都需要糖尿病患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并要患者长期坚持。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容易加重糖尿病患者心理上的痛苦[2]。这种与糖尿病相关的心理痛苦会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以及代谢控制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增加发生抑郁症的风险[3]。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非常重要。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自护行为水平的基础上,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护士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对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病程6个月以上,无急性并发症,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男59例,女41例;年龄29岁~86岁,平均56.46±11.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10例,初中及以上90例;职业:农民2例,退休40例,在职58例;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平均6.87±6.69 年;糖尿病并发症情况有并发症73例。无并发症27例。
1. 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先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和调查表填写方法,有能力且愿意自我填写的患者由其自行填写,文化程度差或有眼部疾病的患者可由调查者协助填写。当场回收调查表,并及时检查、核对、补漏 、纠错,确保调查资料合格。
1.3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表分为:①一般资料及疾病资料;②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由William H.Polonsky编写,在国内经杨青[4]翻译并检验效度及信度。该量表内部一致信度 0.953,分半信度 0.91,稳定系数0.84。量表分为情感负担、与医生相关的痛苦、与生活规律相关的痛苦和人际关系相关的痛苦四个维度,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线性评分法,最高6分,最低1分。根据DDS评分标准,17项平均分>3分者为中等以上的心理痛苦水平,需引起临床关注。其次量表平均分>2分为轻度以上痛苦水平。得分越高,心理越痛苦[5]。③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2-SCS)。此量表包含 6个分量表:饮食控制(30分);运动(20分),遵嘱服药(15分),血糖监测(20分),足部护理 (25分),高低血糖的处理(20分)。2-SCS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记分法。
1.4统计学方法 复核整理的资料经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自我管理水平和心理痛苦水平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而两者关系采用相关分析。
2结果
2.1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得分情况 将各题项得分除以该题项最高得分即为得分指标。 糖尿病患者的总体自护行平均得分为 89.21分(得分指标68.62%)。其余各分量表得分指标从高到低依次,见表1。
另外从一般资料和自护行为总分的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来看,自护行为与年龄(r=0.22,P
2.2糖尿病患者痛苦水平 本研究中总体平均分及单项得分情况,见表2。
2.3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各项得分,见表3。
从各项得分来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方面是糖尿病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其次是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情感负担。
从一般资料与糖尿病痛苦水平的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来看,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水平与并发症的有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28,P
2.4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水平与自护行为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以自护行为总分和糖尿病痛苦量表总分做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 相关系数r为-0.47,统计学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低,心理痛苦水平越高 。
3讨论
3.1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血糖,减 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6],自我管理对于血糖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平均得分指标为 68.62%,说明总体上患者的自护行为仍不够理想,国内一些研究也曾有类似报道[7],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直接影响其血糖控制水平,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自护行为,应是护理人员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
3.2部分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较高 从结果来看9%的患者已有中度以上的心理痛苦,提示医护人员应对这些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单项问题>3分的问题排名靠前的主要有:感觉我不能做到经常测试血糖、感到因糖尿病一些例行琐事而常常诸事不利,感觉我没有严格坚持一个好的饮食计划,这说明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方面是糖尿病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大部分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或者自身的一些原因如挑食等不能坚持监测血糖以及坚持一个良好的饮食计划,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患者自己的努力、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监督和干预。其次是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情感负担。如:感觉糖尿病每天消耗大量精力和体力;感觉我的生命将因长期的并发症而结束,不管我怎样做。这说明患者在控制自身血糖水平方面不是完全充满信心,这需要医护人员在监督患者控制血糖的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另外也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糖尿病教育活动,协助和监督患者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3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与心理痛苦水平存在负相关 自护行为总分与糖尿病患者总的痛苦得分是显著相关的(P
4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会影响自我管理的实施,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痛苦的原因,以利于更好的提高患者自护行为能力,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和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摘 要】为考察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心理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会不同从业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的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的平均水平相近,但在躯体化和偏执两个维度上,平均值均高于全国成人的常模;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沟通,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
【关键词】体育参与行为;心理健康;职业群体
众多周知,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是构成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常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较为关心,自我保健意识也较强,同时社会的保健、医疗体系也较为健全。因此,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保健、预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基本能够得到保障;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却存在着保健意识薄弱、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检测诊断、心理疾病的预防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相对滞后等明显缺陷。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特定背景下,对社会的主要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的科学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对策有着较高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针对社会不同职业群体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现状调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对策研究领域相对不足。在干预对策方面除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治疗等措施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更行之有效、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探讨一种调节效果好,效果更持久、无副作用、更容易被接受的心理健康改善和提高的方法就显得很有价值。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的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职业群体的划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结合调查对象的职业性质的相似性,将职业群体分为四类①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包括教师)(以下简称管理人员);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医生等);③商业、服务业人员;④企业工人和公司员工等。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实用心理测验等相关专著和书籍以及文献为本文的选题、调查问卷的修订以及调查结果的论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通过对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体育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对本课题研究的方案、调查内容等进行了专家咨询的调查,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一手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科学的参考。
1.2.3 问卷调查法 体育参与行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经过专家访谈和专家问卷调查对问卷的结构和内容效度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和修订,并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心理健康的测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1232份,有效问卷1051份。
1.2.4数据统计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录入有效问卷的原始数据,采用平均值、百分比、独立样本t检验等指标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分析 体育参与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参与行为涵盖面较大,不仅包括直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也包括到比赛现场观赏体育赛事或通过各种媒体观看比赛,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等行为。本研究将体育参与行为定义为狭义的体育参与行为,即直接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身体负荷和持续一定的运动时间。重点考察体育参与行为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结合调查对象的职业性质的相似性,将职业群体分为四类①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包括大学中小学教师;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医生等;③商业、服务业人员;④企业工人和公司职工等,主要包含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群体。(以下简称企业工人)。
由于本次调查对象涉及范围较广,而且发放的问卷包括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两个内容,在上述两类问卷的有效性判别时,必须考虑两种问卷同时有效的情况下在作为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因此,在不同性别及不同职业的样本数量存在一定的不齐。
体育参与程度的界定标准在参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为经常参加:每周1次以上;偶尔参加:不定期的每月1次以上;从不参加:每月低于1次。调查对象的体育参与行为情况见表1。
表1是将调查对象按照四大职业类别和不同性别初步统计出各群体的体育参与的程度情况。为更清楚了解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在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方面的差异,按照职业和性别分别进行了细化分析见表2和表3。
2.1.1 不同职业类别的体育参与程度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4种职业类别间在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上并无明显差异。一个较为集中的趋势就是在4种职业群体中都表现为体育行为的偶尔参加比例明显高于经常参加。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影响不同职业群体在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可利用的业余时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等等。本研究所调查的结果表明4种职业群体都有近30%的经常参加比例,但也存在着近70%偶尔参加群体。偶尔参加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同时也可以看到较为积极的一面,就是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在4%-8%,这一结果显示出社会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锻炼和参与意识有所提高。
2.1.2不同性别群体的体育参与程度分析
为考察不同性别间在参加体育锻炼方面的差异,将1051名被调查者分成男女两个组别,分别考察其体育锻炼的不同参与程度组间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男女两组别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在经常参加偶尔参加及不参加三个组别上男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2.2 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为考察本研究所调查的不同职业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将不同职业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与全国成人心理健康的常模的各维度的指标相比较分析,两者各维度的 t检验结果见表3。
在SCL-90的总均分分面,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症状自评的总均分虽然高于全国常模平均值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研究所调查的不同从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的平均水平接近,但在躯体化和偏执两个维度上,本次调查的职业群体的均值均高于常模,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躯体化均值高于常模显示出本调查所包含的管理、商业人员及企业员工存在着躯体上的不适感略强。同样, 偏执均分高也表明本调查的职业群体存在着思维易走极端、较易出现猜疑和敌对情绪。上述症状也应引起注意。
2.3 不同职业群体体育参与行为对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在体育参与行为分析过程中,除了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外,对身心影响较大的是体育参与的频度。即经常参加且有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时间通常坚持几年或更长时间。与之相对应的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是指没有形成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不定期的偶尔参与行为。有研究显示一次性参与的体育锻炼也会有即刻的心理改善效益,但这些即刻效益能否对包含感知、情绪、认知、自我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综合状态产生足够的影响仍需考证。为考察不同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将调查问卷中的“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不参加”三个选项群体进行的统计分析。其中不参加的人数较少与另外两个选项的样本数量相差较大,本研究将不做分析。对经常参加与偶尔参加组的SCL-90的总均分以躯体化、强迫症等9个因子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4.
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总均分虽然偶尔参加组高于经常参加组但并无显著性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偶尔参与体育锻炼在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人际关系和焦虑两个维度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经常参加组的两项均值都低于偶尔参加组。表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对缓解人际关系和改善焦虑情绪具有明显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本次调查的四类职业群体普遍存在着缺乏稳定的、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参与习惯,大部分人员处于偶尔参与程度,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为社会主流职业群体广泛参与体育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3.1.2 本次调查的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的平均水平相近,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躯体化和偏执两个维度上,既躯体上的不适感略强、具有思维易走极端、较易出现猜疑和敌对情绪等症状。
3.1.3 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也就是具有相对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沟通,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
3.2 建议
3.2.1 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很多,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手段,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锻炼行为作保障。
3.2.1 对不同职业群体体育参与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内在关系研究还应细化到体育锻炼的负荷、参与项目等方面。同时,心理健康干预效果领域的研究如采用纵向的跟踪测试研究会取得更直接的量化数据,对研究的深入会更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