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1 08:4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创设良好情境,加强化学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的智力差异不大,即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智商”,各人基本相同,所差的只是“情商”,即非智力因素。据观察,大部分的学习困难生,在学校外的其他活动中,表现得很能干,做事有条理,说话有逻辑。常被老师认为“很聪明,但不爱学习”,但你和他们进一步的细致交流,会发现他们也是从心底里渴望把学习搞好。面对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过多地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直截了当的“思想工作上”,要求学生上课做到什么,下课做到如何,成绩要求怎样等等。另一个重点是过于讲究课堂结构的紧凑,内容的合理。而不去通过培养情感意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赫尔巴特语:“成功的教学要能凭借教师的高超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全部兴趣。”任何成功的教学大师都是良好情感意识的培养者,都能使学生的情商发挥到极致。为此,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把情感意识的培养当作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
2加强实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本身就具有探究性,但由于探究性不十分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讲“分子的性质”时将盛浓氨水的小烧杯和盛酚酞溶液的小烧杯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会儿,酚酞溶液为什么会变红。会提出多种猜想,教师应先让学生提出猜想的方法,再通过实验验证:①将蒸馏水和浓氨水分别加入酚酞溶液中;②将酚酞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后经过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水中有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粒逸出,进入酚酞溶液中,使其变红了。这样结合实验引导学生探究,不仅能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3注重常规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作好有关实验的教学常规,可以避免学生和教师的盲目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主要作好如下几个环节。
3.1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都有体会:许多学生表现出对实验的兴趣,往往是处于“好玩”、“有趣”。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3.2充分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和药品;实验教学程序的设计;以及积极探索影响实验成败关键的因素等,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何,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几遍,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试验中能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3.3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多数初中学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往往答不出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结论,如果他们没经过必要的训练,那么一堂课下来,教师会被弄得疲惫不堪,学生也在嬉戏中一无所获。由于九年级的前几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关键,要下大力气抓好实验课堂纪律,规范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后要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原因;要培养好实验助手和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试验中协助教师指导本组的其他同学,使老师能集中精力辅助差生。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总之,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在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实验教学。除常规的教学手段外,作为有进取的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来探索化学实验教学。
内容摘要:
(1)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九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2)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本文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四)教会学生用脑去理解,大面积提高化学成绩
通过一系列的习题使学生明白化学"难题"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思维。既复习了初中的知识,又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原理去解答各种问题,不能停留在讲一道题记一道题的学习模式上,而是学一道题会解一片题,并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调整好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步学会从本质上去理解每个知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每个问题。最后一节复习课则又出一份题给学生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带着微笑充满信心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为大面积提高高中阶段的化学科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可见复习课如果经过巧妙操作,能将所谓?炒旧饭"式的复习课,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炒出"扬州炒饭"一样香喷喷的美味来。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在积累生活常识、自主学习化学以及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信息、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出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
1.教师考评机制陈旧。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为了追求高分,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有效融会贯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即考试得分高,而实际动手能力差。
2.不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将实验教学放在重点,在“教学硬件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下,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理由代替了以往缺乏实验药品与仪品的客观理由,将化学实验弱化,甚至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实验室成为摆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约束学生思维。针对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教师以讲为主,处于支配状态,设计的问题简单,思维难度极低,问题的答案规范、严格、标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权与话语权,对化学课程产生了思维懒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力。
4.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课时。化学教学的内容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后确定重点,集中教授优秀知识,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学科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帮学生重温、消化、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这个“度”,教学内容广泛,缺乏重点,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加大,新课进度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课中学习与课后练习的严重脱节。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的节奏快密度大,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训练便都留在了课后,而课后作业大多又是各地化学考试题,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程进行训练,不能及时真实的提高训练成果,无法巩固与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极易产生抄、逃作业,对化学产生懒怠与厌烦心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制定教师考评机制时,应当摒弃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理念。考评机制应当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根据新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完成化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融合,有些化学物品比较危险,教师在保障学生使用化学物品的安全前提下,进行实验流程与实验目的的详细讲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笔记,归纳知识点,具体了解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实验安排确有困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的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瓶时为什么会出现溢出的情况,从而引入气体溶解度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水的净化方式,从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通过讲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重要文件需要用碳素笔进行书写,从而引入碳的性质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3.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点。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与化学方程式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突破这些难点与知识的分化点,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将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讨论结果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酸根和离子时,教师可归纳总结出完整的酸根及离子体系,常见酸根包括: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等,常见离子包括:Cl-(氯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后,可用一些顺口的语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将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识别,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可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应结合各种教材,如将人教与湘教、上教、鲁教等多种版本进行资源整合,以重点内容的传授为主,辅以拓展性知识,把握好教学进度,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与以往知识的温习。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初中化学教学受着学校与教师自身的制约与影响,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遇到了教学瓶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不高,这需要学校与教师认真重视,严肃对待,以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为依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导入情境化模式、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帮助学生整合记忆,把握教学进度、增设学生训练版块等一系列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作者:温贵永工作单位:福建省清流县城关中学
一、初中化学教学情景的概述
1.化学教学情景的主要类型
化学教学情景大体上可以分为真实的学习情景和知识情景两大类.我们先谈谈真实的化学学习情景,根据其所具备的效用不同,真实的学习情景可分为标签式情景和问题式情景.教师通常运用标签式的情景将进行语言的过渡,将中学生引入化学课题.而问题式情景的创设是教师引用化学课堂情景创设中的一个问题,把中学生将要学习的主题牵出,激发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知识情景则是根据初中化学体系中涵盖的逻辑关系,直接提出学科的教学问题,而该问题情景实质上是属于上下文的化学学科内容.
2.化学教学情景的功能
大家都知道,教学情景的设置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要素构成一个化学体系.成功的教学情景能使得教学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体现了化学教学的价值,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让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的有效策略
1.利用图片,创设情景
初中的化学教材里面,许多的图片很精致又很形象,穿插图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强对化学知识的诠释.然而许多化学教师并未让图片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其实在化学课堂中若能充分利用图片的效果来创设化学教学情景,使得中学生借助插图进行合理化学想象或者对化学知识探究,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化学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化学与生活”(九年级下册)中的“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的这个章节时,化学教师通过图片的情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教材里所列举到的七幅图片,分别提到正常人的肺的模样、肺癌病人的肺的模样、香烟里含的有毒害化学物质、氧及血红蛋白、细胞血红素、蛋白质类的事物和丙氨酸.这七幅图构成两块鲜明的对立面,良好的说明了蛋白质在人类生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吸烟后肺癌病人的肺部与正常状态下的肺构成比对.运用此图片构建的化学教学情景,使得我们中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不要吸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护身体健康.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巧妙的进行化学疑问设置,可以在化学教学中为中学生提供一个刺激性平台,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对大理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制备气体二氧化碳试验讲解的时候,留下问题给学生讨论:为什么试验中使用大理石?可以用别的来代替大理石吗?为何只能用到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呢?这些问题可以使得学生在实验开始时快速集中注意力,对问题思考.随着问题的增多,求解欲望便会变得很强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情景创设,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化合反应产生规律中的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学教师设置一道题目进行这个知识点的达标检测:2Mg+点燃2MgO、3Fe+2O2点燃.
3.联系生活,设置真实情景
在我国化学教学的课程标准中提到:“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切实的立足于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在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来对化学的重要性加以切身感受,真正的意识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逐步的学会解决及分析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将贴近社会和生活的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之中.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要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联系科学发展进行化学情景创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含量的问题与我们的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研制出的各种合成材料、高科技的合金技术、纳米材料都和化学密不可分.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中,要注意收集这些新兴的科技,通过这样的新科技进行情景创设,提高中学生的科研热情.当我们对化学“合金”章节学习时,化学教师可以先展示用合金制造的天线、保险丝等.第二,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情景创设.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其实涵盖了很多化学原理,日常的铁生锈、物质溶解、农药化肥使用等,将这些现象创设成化学情景用于日常教学,不仅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进行关注,还能够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红磷在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占到空气总的体积的五分之一,化学反应为: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作者:邸凤刚工作单位:江苏省苏州吴中区角直中学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意识不足
由于我国初中化学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时间较短,很多化学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意识不强,他们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之中,对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并不是十分重视,加之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课件,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使得不少初中化学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看重,整体多媒体教学意识不足。
2.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不够充足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是指运用多种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等)来辅助初中化学教学,这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是较高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设施的配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并不是所有初中学校都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从而产生了一些初中化学教学的多媒体技术硬件设施不达标的问题。
3.有些教师严重依赖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化学教学虽然有不少优势,但是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却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倾向,即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让整个课堂变成了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播放者的角色,失去了对化学课堂的教学主导权,反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4.多媒体技术削弱了化学实验教学环节
初中化学教学传统的实验课教学环节由于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而出现了不良倾向。比如说,一些初中化学教师会把化学实验课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进行展示,并不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化学实验过程中,这就使得具有重要实践性意义的实验课环节被大大削弱了,反而让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来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对于化学反应的本质难以把握。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途径
既然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有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应尽快找到合适的实践途径来提高其应用效果。
1.引导初中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要求初中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积极主动地掌握并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掌握更多的多媒体知识与应用技术,努力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初中学校应提供到位的软硬件设施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有效配合,当前一些初中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并不到位,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配备合适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硬件设施,软件方面的设施则应该配备合适的运行程序与教学课件。初中化学教学只有配备了必要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才有可能让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3.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工具,初中化学教师仍然要作为课堂的教学主导者,在充分重视并实施多媒体教学作用的同时,应该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情况,要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教师的传统授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4.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时,应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投入到化学实验中,让他们动手主动体会化学反应。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化学反应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前获得感性的认知,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增强化学动手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为其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学校应配合到位的软硬件多媒体设施,并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王峰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一、科学教学的必要性
《荀子》里有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概意思是说,教师是给学生传播道理和解答疑惑的。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述化学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注意渗透素质教育,强调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传授化学知识。化学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学生学习起来会有难度,没有基础知识铺垫和学习,学生对化学老师更有依赖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科学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和积极性,而学好化学,不仅包括课本知识学习,还包括科学学习方法,所以说科学方法教育很重要且必要。
二、科学教学的原则
1.适度性。教师要针对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及课本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为了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可以分四个阶段提高教学效率。感受指在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时,学生仅对教师讲解的课本内容有基本了解和大概印象,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心相类似的内容,自己要注意总结和对比记忆。如讲解常见化学物质的分子式时,要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分子构成。联系指将讲解的科学方法和解题思路贯穿学习中,在学习中注意方法和内容联系起来,通过练习和思考逐渐熟练运用方法。例如,在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些金属元素和盐酸发化学反应的化学方式是不一样的,系数也不一样,但都是金属元素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联系金属的相同性质书写方程式,从而举一反三,降低书写难度。应用指通过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解决化学问题。例如,在化学学习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在主要物质中掺有其他化学物质,如何检验这种物质的存在等。评价指根据自己建立的科学知识体系判断他人的学习研究是否有价值,当然这要求学生自身知识能力足够高。
2.适时性。适时性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确实有进行科学教育的必要时采取措施,否则会适得其反。化学课本中隐含科学的方法,有的知识内容与教学方法联系密切,在讲解那部分时要注意渗透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讲解化学理论的来源及相关知识等,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常见的酸性溶液有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如硫酸氢钠,对于其他不常见化学溶液没有讲解的必要。
三、科学教学的方法及措施
1.充分利用教学模具进行教学。在学习化学分子式及空间结构的时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初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很难形成空间想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学模具进行教学和讲解,让学生通过空间想象和模具帮助,先学习基础知识,再通过了解和讲解揭示其奥秘。例如,在学习一些化学分子式的结构书写时,首先要记得该化学分子式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在画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元素和几根化学键,如写三氧化二铁的分子结构时,先想想其空间结构,或者借助化学模具,再进行书写,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比较、分析,熟记多种化学知识。化学元素太多太乱,很容易记错记混,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对比记忆,根据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刚刚接触化学的时候,最基本的内容有固体、液体、气体。除了状态不同外,还要区分固体的颜色、性质等,如铜和氧化铁都是红色固体,但两者的化学分子式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通过分类和比较进行记忆,可以按照状态、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3.运用学到的化学理论对不了解的方法进行探索。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化学假说法,化学假说法指运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化学原理,对未知的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进行探索,而探索结果就需要时间和真理验证,初中生不能对自己得出的结论做出对或错的判断,但是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实,化学假说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学习中的独创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科学方法的基础。例如,化学家拉瓦锡根据燃烧现象与空气中的化学成分相联系,通过思考和研究,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
4.善于归纳和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归纳所学知识和整理知识体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养成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的好习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纳从一些具体事例中概括整理出相应的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归纳内容和归纳形式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所决定,在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达到复习效果,所以说归纳和整理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时,根据教师思路学习和掌握前二十号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在观察和归纳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出电子的排布和变化规律,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和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从而得到排布规律,这样就能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5.充分利用化学课本。学习化学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离不开化学课本,而化学课本中的内容排版就是按照学生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进行的,这就是一种隐含的科学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例如,初中化学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分为这几部分,地球周围的空气、氧气、碳和碳的氧化物、自然界中的水、金属与金属矿物、溶液、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等其他部分,是按照简单到复杂安排的,简单来说是教材中的一条知识线。抓住这条知识线能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还能使教师讲课条理清晰。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掌握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捷地获取新知识、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快速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学习问题。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模具法、比较分析法、化学假说法、归纳总结法、回归课本等教学措施的实践,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为国家培养出新型人才。
作者:黄小华单位:南靖县湖美中学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孔子曰:“思之始,学之端”。在过去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听课的方式主要是以记概念、背方程式、做习题为主,教师既没有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也没有养成思考问题的意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学生也会逐渐对化学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失去探究的动力。基于此,开展探究式的教学势在必行。探究式教学首先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出发。教师要提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分析“有关酒精灯的使用”的相关环节中,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酒精灯不能像蜡烛那样直接吹灭呢?为什么酒精灯的酒精不能够填满呢?学生在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过程中,也能把酒精灯正确的使用方法牢记在心了。这样的教学和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讲台上讲,下课再去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很多。此外,学生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教师也要高度给予重视,反之,则会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导致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要比教师提出来更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些问题,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二、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要注重化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同理可得,学习化学知识最终也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有帮助的。教材中的每一个化学知识基本上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实例。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以问题作为优秀展开的,如果问题脱离了实际生活,只是枯燥的运算练习,这样的探究学习也就会失去其活力,也就很难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分析“灭火的原理”之后,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习的一些关于二氧化碳提取的知识,组织学生在课下通过提取的二氧化碳灭生活中的小型火。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既能引导学生及时地复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提取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灭火的原理有效进行巩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消防器材中心对灭火器进行实地参观,教会学生正确的掌握不同灭火器的原理,让学生知道灭火器的正确使用过程。
三、注重合作,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思维
合探究式教学也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把学生的独立学习、教师的及时引导以及双方之间的合作交流融合在一起。建立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也能够思考出更新颖、更独特的见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高效地进行下去。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去分析氧气与氢气的实验室的具体制法,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很快也能够掌握其中的原理,而且还能够很快设计出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二氧化碳制备装置。但是,学生之间却在气体除杂和干燥的试剂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其中的杂质是氯化氢气体,有些学生则利用氯化氢气体的酸性选择了氢氧化钠溶液,有些学生则利用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的性质选择了水,也有一些学生则借助增加二氧化碳的观点选择碳酸钠溶液,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个时候,最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教师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方向,分析其中的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可以?为什么又不可以,要把理由说出来?此外,还有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等,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推翻之前自己坚持的观点。当学生对自己持有观点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逐渐发现自己方案中存在着的不足,在探究中学生也会有新的想法与观点产生。学生这种理性分析,深入了解其中的具体原因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正是因为在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被挖掘出来,他们在探究上述问题中,在二氧化碳气体的除杂问题上,最终选择了碱石灰,通过探究,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搬和模仿了,而是更为合理、灵活地使用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既能够让学生享受过程带来的乐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求实精神。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贵在教师及时的引导,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探究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灵活地使用一些探究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当中,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
作者:艾热提·吾斯曼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第一中学
一、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应用
1.在多媒体辅助下营造化学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原理和概念显得较为抽象,仅仅依赖于文字与语言的讲授是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突出语言的具体化。电子虚拟技术与三维动画技术的结合能够使化学概念的呈现更加立体可感。例如在讲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时就可在动画模拟辅助下使得电子层的呈现更加直观,引导学生观察微观环境下电子的运动状态,这显然比单纯的语言陈述更加具有说服力。
2.借助多媒体技术强化化学实验演示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学科中的应用使得化学实验的可见性特征更加突出,是对实验演示效果的一种强化。比如在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中,传统实验操作方式是于大烧杯内进行水和钠的反应,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使得实验的操作地点转变为方形投影试管,将金属钠加入盛有酚酞的水中,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幕上的实验操作过程,不断强化的实验效果使得学生对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加透彻。
3.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对化工生产的模拟操作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的应用,教师需要将生活中的化学与教学中的化学有效转化,合理突出知识本身的实用性,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大有裨益。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化工生产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和接触法制硫酸等。由于感性认知的缺乏,因此知识的理解也显得不够深入。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操作步骤,甚至可采用局部放大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知。
4.通过多媒体应用加强知识可感性
微观的知识领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这对于学生知识交流和沟通也是一种阻碍,若是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增强知识的可感性,则势必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有机和无机化学反应的模拟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原子与分子的组合和分离过程。比如在讲授化学平衡内容时可通过三维动画的方式来对各个分子的平衡运动进行模拟,这对于知识的直观呈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第一,避免纯粹的课件教学。作为对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补充,多媒体教学额展开需要从理解和认知方面明确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切忌完全忽略传统化学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并非等同于纯粹的PPT教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并非单纯地对课件进行朗读和翻阅,单一的课件教学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且会严重压制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突出师生之间的交流。作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学生与化学课堂之间的联系需要突出对学生认知及兴趣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切忌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互动交流的缺少会降低课程教学质量,甚至还有碍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第三,避免教学内容平铺直叙。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有效手段,然而若是使用不够恰当则势必会造成反面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课件制作时能够始终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差异,处理好课件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突出课件设计的针对性,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避免平铺直叙,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需要从思想意识中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利弊,并积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予以回避,真正促进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在教案和教学课件设计方面,需要从教学经验出发,明确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体现课程教学的特色,这对于新时期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作者:董倩 单位:包头市第五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