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7 03:4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纺织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的现有特征
与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实力、产品结构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采用的营销方式也较为特殊。经过对安阳市五大纺织工业园样本企业的调研,笔者发现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的现有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本地纺织面料企业数量众多
产品集中于低端品类,同质化程度高,生存环境差,只能靠价格战。安阳市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生产方式仍旧是家庭小作坊式,规模小,条件差,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个别企业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因此,为了打开销路,它们之间只能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
2、销售渠道比较传统、单一,运用电子商务少
安阳市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营销自己的产品,主要靠参加纺织品展销会、订货会、定期给客户寄送布料小样等方式,渠道相对单一。
3、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位和长远规划
安阳市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缺乏明确的经营理念和产品定位,完全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存在较大的盲目跟风生产的冲动。另外,它们也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许多企业只满足于为大型纺织企业代加工,不顾长远利益。
4、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尚未采用联合生产、集中销售的方式
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目前都是一些家族式企业,销售人员主要靠企业主及其亲属,基本上既要负责生产,又要负责销售,不仅缺乏现代的市场营销理念,而且缺乏分工和专业性,销售行为也极为不规范。企业主也缺乏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
二、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的应有策略
通过分析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的特征和现有市场营销的特征,可以看出,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的营销策略应重在差异化产品,重在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根据自身经济、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实力来确定缝隙市场。
1、市场细分和产异化目标市场
消费者对纺织品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是经济实用,而是丰富多样,比如要求纺织品具有一定的装饰、保健、生态等功能,因此,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应该多多开展市场调研,对空白市场进行分析,把握消费者的动态需求,然后进行专业化经营,做到以专补缺、专精致胜,这样才能走出产品同质、靠价格战生存的困境。之后,综合考虑自身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实力,不盲目跟风,瞄准缝隙市场扎扎实实生产。
2、4P组合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Product)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首先应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即制定明确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他们应注重产品的功能开发,生产出产品的卖点,或者说针对消费者的痛点设计产品来解决它,设计也应该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市场变化。它们也应该利用自身贴近市场的优势,多开展市场调研,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微妙变化,例如消费者对功能型纺织品的需求上升了,就多设计、生产功能型纺织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代加工或者基本设计上。
(2)价格策略(Price)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的价格首先应该灵活,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应该进一步区分,针对不同运输距离、不同市场需求、不同下游客户采用不同价格,以期促进销售。其次,必要的时候注册自己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注册品牌,品牌打开销路后,也就可以提高定价。价格应该适中,太低或者太高都不利于产品销售,太低可能让顾客感觉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太高则会使价格敏感型客户流失。
(3)促销策略(Promotion)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的资金相对贫乏,使用电视广告促销不太实际,但可以借用互联网进行产品宣传,例如中华纺织网、中国纺织网等。它们可以利用安阳市交通广播、街道小广告等方式,增加本土知名度。因为专业的销售人员少、家族式管理等,人员促销和公共关系可以大力发展,例如聘用专业的销售人员进行推销,采用联合生产、集中销售的方式,改善专业销售人员的待遇,加强对专业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培训指导等。
(4)渠道策略(Place)渠道策略的具体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直接式和间接式、长渠道和短渠道等,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也应该尽量拓宽销售渠道,尤其是要尝试进军电子商务领域,要展开线上营销。因为线上营销模式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以使得下游客户及时看到产品图片、介绍,在产品图片或产品详细介绍上可以包括面料的价格、花型、颜色、规格、交易模式、用途等细节。安阳的纺织产品历史悠久,纺织行业发展迅速,安阳市中小纺织企业倘若能将上述营销策略运用一二,一定可以赢得更大的利润。
作者:尚丹丹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1)深入纺织企业调研。为适应纺织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对专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不断变化,我们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省内纺织企业调研,合理设计专业调研方案,深入企业、人才市场及职业院校,综合人才需求、岗位分布、就业岗位所需专业能力和素质等,形成专业调研报告,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2)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院“一定三年、每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要求,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调研报告进行分析论证,在综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系统优化,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会议审议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会审意见,依据会审意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我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纺织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管理、质量检验、跟单与贸易等工作,精技术、通工艺、会检测、能管理、懂贸易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以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创新“三结合、三同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指的是: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三同步”指的是:项目实训与产品生产同步;课程考核与证书考核同步;技能培养与素质提高同步。
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基于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三结合、三同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根据企业需求、课程特点、设施条件,采用“能力递进、分段实施”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职业能力逐渐提升。第一阶段:基本素质培养。完成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并开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加强英语、计算机及纺织专业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学习基础。第二阶段:专业能力培养。教学在教室和实训室交叉进行,并结合企业参观、专业单项技能训练、模拟实训等方式,完成纺织技术及管理专业优秀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到校外企业顶岗实习,以企业员工身份参与实际生产过程,在生产中选取课题进行毕业设计,校企共同管理和考核,完成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秀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岗位优秀能力的分析,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整合学习内容,形成专业学习领域优秀课程,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遵照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的要求,遵循我国人文素养教育规律,执行学院的“三维课程体系”规划。在专业上,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纺织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完善“基于培养纺织生产工艺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标准制订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信息反馈、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座谈等多种渠道,按照山东省大中型纺织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制订课程标准。
3.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序化课程内容,设计教学项目,提炼工作任务,实施以生产工序为项目导向,以工艺设计为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其中兼职教师重点承担实践性强、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4.优秀课程建设
以纺织生产工艺实践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纺织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纺织生产工序,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将“纺织材料性能与检测”“现代纺纱技术及应用”“现代机织技术及应用”“织物结构设计与应用”四门专业主干课程建成工学结合的优质优秀课程。
5.教学资源库建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学院数字化校园平台为支撑,校企共建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典型的企业案例、质量标准、工作规范、操作流程等资料,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网站、专业课程及技能测试题库、工学结合教材、电子教案与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等内容。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方面满足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同类专业及企业提供共享服务。
6.顶岗实习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顶岗实习计划,确定实3习单位。学生与合作企业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单位,学生与学院、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明确三方责任、权利和义务,以保障实习单位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以企业员工身份参与实际生产过程,定期轮岗,掌握纺织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完成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升,实现由学生到专业人才的角色转换。在生产中选取合适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通过技能考核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7.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在校企合作理事会领导下,组建由利益相关方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督导和信息收集队伍,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构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四方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等制度。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加强实习实训全过程管理,将学生“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稳定率、企业满意度等纳入教学质量优秀评价指标,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陈爱香 杜世凤 单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1结果与讨论
选择排放总量类指标(用水量、取水量、废水排放量等)与排放强度类指标(单位企业产品产量、单位产品用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COD平均排放浓度、氨氮平均排放浓度等)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纺织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放总量类指标和排放强度类指标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纺织行业的COD排放量与强度类指标间的关联度显著大于总量类指标。其中,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及单位产品COD排放量的关联度指标位列前三;取水量、用水量、废水排放量、单位企业产品产量与纺织行业COD排放的关联度较弱。结果显示,氨氮排放量与单位产品产量、排放浓度及总量类指标间的关联度显著大于排放强度类指标。其中,单位企业产品产量、氨氮平均排放浓度和取水量的关联度均值位列前三位;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和单位产品用水量与纺织行业氨氮排放的关联度较弱(见表2)。从我国纺织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与其排放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COD排放量降低与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取水量的减少有较为密切的关系,COD总量减排工作应重点推动落后产能淘汰、推行清洁生产、开展中水回用项目。氨氮排放量变化与单位企业产品产量、排放浓度及总量类指标的关联度较大,这表明我国纺织行业的氨氮排放量主要与企业规模、氨氮排放水平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氨氮总量减排工作应积极推进高污染、小规模企业的淘汰、整合中小企业、推动污染末端治理工程、推进中水回用,加强污染排放管理。综上所述,通过关停落后企业的“结构减排”方式仍然是促进我国纺织行业污染物减排的有效途径,末端治理工程配合中水回用项目对整个行业污染减排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我国纺织行业主要水污染物减排建议
2.1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
关停高污染的中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行业污染物减排的有效措施。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重点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年产2万t以下粘胶生产线、湿法及DMF溶剂法氨纶生产工艺、DMF溶剂法腈纶生产工艺、涤纶长丝锭轴长900mm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间歇法聚酯设备等落后化纤产能。
2.2推动企业合并,集中生产集中治污
纺织企业的整体规模偏小是我国纺织行业目前的重要现状,应从实际出发,采用将几个规模较小的企业合并成较大规模企业的模式,实行生产废水统一收集和处理。一方面,能够降低中小纺织企业污染治理成本,提升中小企业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明确监管对象,降低监管难度和成本,持续推进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
2.3继续推进节水工程,降低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
虽然2005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的单位产品用水量逐年降低,但目前单位产品的用水量仍然高达80.5t/t,是先进国家纺织行业的3倍。因此,应进一步推进节水工程的建设,重点推广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少水无水印染先进技术、在线检测与控制、印染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等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取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减轻区域水资源的压力,改善环境的目的。
作者:刘雅玲 王强 吴悦颖 张文静 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们高等教育单位不仅要切实履行好教育与科研的责任,使学校做到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而且要认真履行好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全身心的投入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建设大潮中,在纺织学科建设上下功夫,在学校科研成果中贡献力量,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全心全意依靠群众,加强校园安全,构建和谐校园。按照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目标要求,努力提升天津工业大学整体发展水平。
二、新形势下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民、务实、清廉”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其中的“一切为了群众”其实就是“为民”,目标一致,对象相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务实”、“清廉”。“为民”,一方面要“务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抓实干,能干事,干成事,办大事;一方面要“清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清正廉洁,办实事,办好事,不出事。既敢做“千里马”,又甘当“老黄牛”;既当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廉官”,又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勤官”,做一名勤廉兼优、表里如一的“好官”、“清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真正起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实际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民”,就要知道人民群众想什么,要求什么,就需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深入基层,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同呼吸,共命运。新形势下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要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首先,要深入群众,听群众心声。“沉底方知民苦乐”,只有知民苦才能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办民所需、解民所忧。要自觉地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怀感情地服务人民群众,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因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在一线岗位上的党员干部工作必须更加细致。比如作为班主任,是否经常当学生中间去,下宿舍转转,找学生谈谈心,是否了解班上每位同学的家庭背景、生活疾苦、心理状况、学习兴趣、感情问题等;作为专业老师,我们是否在教学之余,在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就业等问题上是否给予指导和关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是否了解周围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学校学院的政策措施以及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想法和看法等,这些都必须深入走进群众,让他们从内心接受,继而才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每个党员要把脚牢牢地站在大地上,踏在泥土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基层、转作风、接地气,做到倾听民情在一线、倾情服务在一线、倾力发展在一线。作为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如果不提高警惕,转变工作作风,也可能存在身在基层但脱离基层的情况。当前,天津工业大学正处于攻克新技术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率先垂范,进一步改进作风,深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调查了解问题,凝聚群众的科研力量,激发群众的智慧潜能,助推天津工大又好又快发展。纺织学科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未来将在发展传统纺织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实现纺织新技术的开发和新领域的开拓,以彰显学校现代纺织的特色,实现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和学科的发展目标,综合考虑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质量等,力争提高纺织学科研究生培养水平,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为我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的高科技纺织人才,为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随着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元化、差异化特征日益显著。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使得我们更需要“洪亮”的“主旋律”,否则,“主旋律”会淹没在众多声音齐发的嘈杂声中,无法对群众产生影响力,尤其是深度影响力。如果社会上只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迟早会因无竞争对手而失去“进化”的动力,最后走向衰竭。这一点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但信息社会仍然需要社会上始终存在一个坚定的“声音”,来对群众产生深度的影响。这个“声音”要与社会上其他的“声音”充分竞争,并有显著的优势。当然,这需要灌输,只不过这里的灌输,不再是强迫式的,而是选择式的,让群众在众多“声音”的竞争中,选择政府所倡导的得胜者,使之成为群众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而主旋律如何通过生动丰富的艺术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心,熏陶人心,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群众中去。
作者:张静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1嘉兴区域经济
全国纺织工业现从业人数2000多万;80%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首批命名的全国39个特色地区中,嘉兴独揽了其中的6个纺织产业基地市、特色名镇:嘉兴平湖出口服装基地市,海宁纺织基地市、海宁布艺名镇、海宁经编名镇、濮院羊毛衫名镇、油车港静电植绒名镇。在嘉兴地区,涌现了茉织华、多凌集团、新成达、嘉欣丝绸、埃迪尔等一批领头羊企业。加上海宁皮革产业和市场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在国外享有声誉,这些都反映了嘉兴服装强市的实力。嘉兴地区服装原料充足,地理位置优良,作为嘉兴地区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嘉兴区域纺织服装将逐步开发深加工高档精细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尤其要尽快攻克印染后整理处理技术关;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档次;加强外贸专业知识培训、英语能力培训,实现市场多元化、产品品种多元化、贸易形式多样化等。企业对能进行车间管理、纺织、印染生产工艺调整能力及引进设备的消化与管理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
2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课程开发
我国的高职教育一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课程体系开发也应随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高职高专现代纺织技术培养从事纺织产品的开发,车间工艺技术、设备管理、运转操作管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纺织品营销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针对目前嘉兴市及周边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进一步深入调研。通过网络、毕业生回访、走访企业等,进一步确定目前纺织行业所急需的工作岗位,并做好调研报告。为了能更好服务嘉兴市及周边地区纺织行业,根据企业调研得到的工作岗位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本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同时,根据工作岗位任务确定培养人才所必须学习的专业优秀课程,努力培养出“全能型并能服务嘉兴市及周边地区纺织行业”的高职专业人才。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以应用为目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由企业人员和校内专任教师,融入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共同制订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为理念,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体系。依据企业纺织品设计与染色工作过程开展课程整体设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开发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毕业生实践操作规范,达到“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要求。
3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高职教育的现代纺织技术不仅要建立以职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根据纺织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发现代纺织技术课程体系。按照现代纺织技术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针对嘉兴地区、纺织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的现代纺织技术课程。同企业合作,课程选取匹配区域产业;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学中做,做中学;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达到“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要求。
作者:张显华 戴桦根 蒙冉菊 高慧英 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艺术设计分院
1机械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
电脑横机的类型很多,但是其控制系统大同小异,控制流程大体为:输入设备、打版系统、存储介质、控制系统和执行单元。其中打版系统的作用主要是生成花型文件,花型文件借助存储介质输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解析花型文件,从而产生控制信号,最后将这些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单元来协调完成纺织工作。
2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以整个硬件设计为基础来实现自身功能,而一些应用程序的管理以及硬件的分配需要软件的帮助,这样便于开发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嵌入式算法阶段,该阶段没有操作系统,主要是通过汇编语言来直接控制系统,因此整个系统相对较为单一,工作效率也相当低,用户对接较为困难。在嵌入式算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操作系统,该系统主要以嵌入式CPU为优秀,其特点是功能简单,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所用操作软件较为专业化,兼容性和扩展性较好,但是在处理用户界面时还不是特别容易。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阶段又发展成为一种嵌入式的通用操作系统,此阶段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兼容性较好、工作效率较高、体积小、扩展性较好,而且用户界面友好。目前正在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以Internet为基础,Internet的接入为嵌入式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网络运作功能,这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需求,也是其飞速发展的一个标志。开发嵌入式系统主要是选择操作系统,选择原则包括:
(1)兼容性,操作系统是否具有兼容性在各异的平台或者各异的系统上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软件兼容性可以使系统在不同的平台上方便地运行,或者通过简单的微调就可以运行。
(2)实时性,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广泛,因此需要其对各种异常或者各种命令随时随地做出回应。
(3)丰富的资源信息,这对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定制能力,硬件系统各不相同,因此要求系统的定制能力也相当的高。
(5)成本,这是任何一个开发商对产品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6)中文支持度。基于上述的因素,在选择操作系统时要慎重,而Linux操作系统是最符合上诉原则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稳定性较高,性能较好,支持各种不同的任务,可以调试结构,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结构多变,应用广泛。
3软件流程软件的基本框架
软件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即主控模块、测试模块、设置参数的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软件的优秀组成部分是主控模块,是在纺织过程中主控模块的主要流程,上位系统在纺织开始时进行参数初始化,并命令复位机进行复位动作,然后主控模块中的程序开始检测安全区的数据是否真实存在。安全区的作用是对当前纺织的图案信息进行存储,并且能够在纺织过程中随时更正。安全区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停电或者仪器故障等原因导致纺织中断时,在仪器复位后能够从上次中断的地方继续纺织,无需从头开始。结束纺织时,系统自动将上次纺织数据进行清空处理,因此在下次纺织开始时系统中安全区是没有数据的。纺织机械控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图案数据分析,由于图案数据较为复杂,因此需要的受控零件也比较多。图案文件分为两部分,即读取图案文件和纺织数据文件,纺织数据文件大小各不相同,主要由图案的复杂程度所决定,而读取数据文件的大小是一定的。系统通过读取数据文件将纺织数据输送给相应的纺织数据存放位置。设置参数的模块流程主要有开始、读取文件、设置界面、保存参数以及更新参数和退出。借助该模块,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地修改或编辑各参数,并对参数进行保存以便下次纺织时使用。为了安全参数设置模块设置有密码,只有拥有该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进入该模块对参数进行修改。在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才能够设置参数,当参数设置完成并且将该模块退出之后才能够进行纺织工作。测试模块的作用主要是向工作人员发送各个操作零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错误的系统进行更正。测试模块由手动检查和自动检查两部分组成,通常自动检查系统反馈回来的信息较为详细,手动检查的程序与自动检查的程序差不多,但是某一个需要检查的部件选择手动检查较为合适,这样反馈的信息较为简单,容易辨别。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磁盘的目录,磁盘文件与图案文件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磁盘文件的删除以及格式化等。
作者:吕学红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实验中心
1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1.1机械格栅
机械格栅主要用于拦截废水中的大尺寸悬浮物,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设备的稳定运行,并有效减轻处理负荷。格栅间隙为10mm,栅宽为0.7mm。
1.2集水井
集水井尺寸为6.0m×6.0m×3.0m,有效水深为2.7m,有效容积为97.2m3。
1.3调节池
调节池用于调节水量,均化水质。为避免悬浮物沉淀,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搅拌。调节池尺寸为30m×20m×6.5m,有效水深6.0m,有效容积360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0.5h。
1.4初沉池
初沉池为辐流式,直径为21m,池边水深2.0m,有效容积667m3,表面负荷为1.0m3/(m2•h)。初沉池内设置周边传动刮泥机,转速为3.1m/min,电机功率为0.55kW。必要时投加亚铁盐进行预处理。
1.5水解酸化池
由于废水可生化性不高,采用水解酸化池对其进行水解酸化处理,以将期中难降解的复杂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易降解的简单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尺寸为46m×24m×6.5m,有效水深6.0m,有效容积6600m3,水力停留时间为20.0h。水解酸化池内设置弹性立体填料,体积为4500m3。
1.6CASS反应池
通过PLC编程自动控制CASS(循环活性污泥法)反应池的运行。CASS反应池4格并联,单格尺寸为40m×14m×6.0m,有效水深5.5m,污泥负荷为0.08kg/(m3•d)。运行周期为8h,进水1.5h,曝气3.5h,沉淀1.0h(曝气0.5h后),排水1.5h。
1.7混凝反应池
在混凝反应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PAC药剂,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和PAC的混凝沉淀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混凝反应池尺寸为4m×4m×5.5m,有效水深5.0m,有效容积80m3,水力停留时间为0.25h。
1.8机械加速澄清池
利用机械加速澄清池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反应。机械加速澄清池直径为8.5m,池总深度为6.8m,分为第1絮凝池、第2絮凝池和分离室,总停留时间为2.5h。池内设置1台搅拌设备,搅拌叶轮直径为1.4m,电机功率为7.5kW。同时设置1台带有减速机的机械刮泥设备,刮臂直径为5.2m,电机功率为1.5kW。
1.9除铁除锰滤罐
在除铁除锰滤罐内曝气,通过氧化和滤层过滤及滤料表面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去除铁和锰。除铁除锰滤罐3台,直径为3m,填料为锰砂,滤速为10.6m/h。
1.10清水池
清水池用于储存清水及提供除铁除锰滤罐反冲洗水。清水池尺寸为14m×10m×5.5m,有效水深5.0m,有效容积560m3,水力停留时间为2.1h。
2运行结果分析
该废水处理工程调试稳定运行半年,在此期间,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考察。
2.1对COD的去除效果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
初沉池、水解酸化池、CASS反应池、澄清池和滤罐的平均出水COD分别约为1600、1500、110、80、55mg/L,整个系统COD总去除率可达97.3%,处理效果较佳。
2.2对BOD5的去除效果
废水BOD5的沿程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初沉池、水解酸化池、CASS反应池、澄清池和滤罐的平均出水BOD5分别约为440、540、25、18、10mg/L,整个系统BOD5总去除率可达97.8%,处理效果较佳。
2.3对SS的去除效果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
初沉池、水解酸化池、CASS反应池、澄清池和滤罐的平均出水SS分别约为240、450、70、40、30mg/L,整个系统SS总去除率可达90.0%,处理效果较好。
2.4对色度的去除效果
废水色度的沿程变化。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初沉池、水解酸化池、CASS反应池、澄清池和滤罐的平均出水色度分别约为600、400、80、40、30mg/L,整个系统色度总去除率可达96.3%,处理效果较好。
3运行费用分析
工程总投资为1702.2万元,用电负荷为388.19kW。电费为0.74元/t,运行药剂费为0.33元/t,人工费为0.04元/t,污泥处置费为0.27元/t,设备维护费为0.12元/t。故在未计设备折旧的情况下,运行费用为1.50元/t。
作者:蒋旭华 朱乐辉 单位: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研究目的与背景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研究是当代国别研究中资料最浩繁、成果最丰富、理论最复杂,同时也是研究难度最大的领域之一。对美国对外贸易的研究是其中主要议题,而对外贸易法律又是研究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工具和切入点。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趋显著,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但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缩小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失衡和利益不对称逐步显现,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层出不断,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现实和长远问题。中美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较快的发展。对中方来说,近年对美贸易比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意义更为重大。美国在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上的逆差越来越大,在农产品与原材料产品上有大量顺差。与此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各类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增加值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威胁论”又被美方重提,称中国出口的高技能、高技术的产品的增长大大高于其低价值、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美国看来,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它对美国日益增长的贸易顺差,对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由于美国逆差中越来越多的部分是高技术产品,而不仅仅是服装、鞋和玩具,美国认为中国正在逐步动摇美国在高技术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1.是要探寻国家内部利益集团对政府贸易政策。
2.是要研究中美两个大国之间进行贸易其中的政治交际博弈的过程与结果。
3.研究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一直长期存在,中国纺织业期盼着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到来。
三、研究综述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西方新政治经济学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分支。这个领域内的学者认为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决策,而且还是一个政治决策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来分析政治市场,将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公共政策决策的一种形式,从国家非经济效率的目标和社会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研究贸易政策的政治决策过程。通过构建一个全民投票的公决模型,论证了政府的贸易政策实际上有占多数的中间选民控制,其假定个人收入是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的收益与国家关税收入的再分配之和,每个选民依据各自要素的产权组合计算出自己的最优关税率,而国家的贸易政策(关税率)由公民投票直接决定,所以在没有投票成本时,中间选民的最优关税率就是国家的关税率。分析了利益相抵触的两个集团如何通过游说等院外活动来促使关税形成,从而构造了一个关税内生化的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了一个政府支持模型,提出假设—政府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其政治支持最大化。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得到产业利益集团以及消费者的政治支持,需在利益集团与消费者之间作出权衡。政府需选定一个均衡关税水平,使来自于利益集团与消费者的总体政治支持最大化。结论表明,由于利益集团在政治支持方面的影响,政府将取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但这样的保护对于衰退产业而言只是暂时的,并非永久性的:虽然处于衰退境地的产业利益集团最渴望得到政府保护,但最终结果可能不是延缓而是加速了这些产业的衰退。提出了著名的保护待售模型,认为利益集团根据政府的保护政策程度给出一个政治献金捐献数目表,政府根据这个表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最终政府和每个利益集团的联合受益处于最大化的纳什均衡状态,该模型的结论是:一国对各行业的保护水平取决于不同行业的进口弹性、进口渗透率(的倒数),以及是否能有效地组成利益集团。关于贸易政策的讨论应以进口竞争产业在本国市场获得产权为前提,这种权利是通过以往的游说和政治支持来获得的。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的角度解释贸易保护存在的客观基础,研究了贸易保护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等,同时针对我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处理好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关系,即中国宏观层次的贸易政策选择一开放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
目前许多学者提出贸易摩擦产生于内生政治过程,这表明经济学家对贸易摩擦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已经从传统贸易理论拓展到贸易的政治经济学领域。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起源于对纯贸易理论无力解释现实中贸易干预政策存在性的困惑。现实国际经济领域中大量的现象表明:无论是传统的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没有为解释现实中贸易干预的政策存在性提供一般性的坚实的“科学”依据,这促使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思考贸易政策的本质。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另辟蹊径地从收人分配的角度出发,引人公共选择(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范式,在纯贸易理论与政治学框架间搭起桥梁来分析贸易政策决策的“内生”过程以及结果,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角度来探究贸易干预的水平、结构、形式和变化。与此同时,贸易的政治经济学为贸易摩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第一:慈善性的政府: 将政府或政策制定者视为以公共福利为目标的慈善型,没有任何自利的企图,在现实中往往被证明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二:自利的政府。不同的政治供给分析在于其构造了不同形式的政治支持函数模型,这反映了政府在获取利益相对冲突的压力集团的政治支持上的政策权衡。社会中对立的利益集团试图对政府施加决策影响的政治斗争的过程和结果,假设进口竞争部门要求贸易保护,而出口部门要求贸易自由,双方会对政府进行院外活动以影响关税率水平。由于政府的偏好和目标函数是未知的,这则是从“政治”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第三:民主的政府。此实质上是政府作为“公共人”将不同的贸易政策进行拍卖,以换取政治捐献,假定政府既关注一般选民的利益,又重视来自特殊集团的政治捐助,从而将目标函数设定为全社会福利与政治资金之和。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形成两个极端的非合作博弈,最终得到的是均衡为政府选择的贸易政策。这表明了国内政治如何决定了政府的国际目标。在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的模型中,大多数理论都把利益集团作为利益表达的渠道,利益集团通过政治游说间接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或者通过政治资金的捐助数量直接影响决策的产生。大多数模型都隐含地将政府(政治家)作为贸易政策的决策者,利益集团作为合法的社会团体在多元化的西方政治体制下进行寻租活动。对于政府目标而言,早先的理论设定政府的自利性,追求政治支持的最大化或选举概率的最大化;之后政府政治供给的目标也得到了进一步修正,其目标函数除了政治动机以外还包括了社会福利这部分,这种民主型政府的观点充分修正了自利型政府或慈善型政府的理论。
四、研究内容
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分析了中美之间的贸易状况和发展趋势,另外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划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焦点和特点;第二部分,首先对传统贸易摩擦的一般理论分析做出简要的回顾,包括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分析机理。微观方面,包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各国采取贸易政策导致的摩擦,以及国内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贸易摩擦。接着分析了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近十多年来该领域理论研究的脉络进行了总结,并对不同分支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比较和综合性的学术评论;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之间为案例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方面具体分析了中美两国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总体上认为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存在主要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是各利益集团对政府施加压力的必然结果;第四部分,针对中美纺织品贸易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勾勒出中美贸易之间的政策的政治经济框架,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其他方面贸易交往的情况也进行分析,之后针对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时采取的一些措施,为中国在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时提供了借鉴。政府采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有:第一是对美国国内的涉华利益集团采取措施,对有积极作用的利益集团采取游说和增加其在华利益的方法,对有消极作用的利益集团采取打击的措施;第二加强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外贸的保护作用;第三,调整中国的贸易政策。第五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五、研究方法
1.规范分先分析法
对美国对外贸易法的政治经济分析主要采用规范方法,其中规范方法主要是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借鉴,对对外贸易法进行的政治经济分析,着重分析美国对外贸易法“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2.实证案例分析法
中美纺织品贸易之间的政治经济分析采用的是案例分析方法,运用中美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各种摩擦、壁垒、保护主义等进行分析。实证方法主要运用历史描述法,或称案例分析法,这种方法注重研究不同时期对外贸易法受到的不同利益集团、不同政治目标、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还包括法律制定者利益动机、决定机制和约束制度,通过历史描述和案例分析来展现立法机构、行政部门、利益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