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10:0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泉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摘要】泉州历史辉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文章通过对泉州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文化旅游的特点和泉州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条件,提出了泉州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泉州市;对策研究

泉州市位于东经117025'~119005'、北纬24030 '~25056 '的福建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西部为连绵山脉,靠沿海地区为丘陵地带,因城北泉山(又名清源山)而得名.由于处于闽浙丘陵地带,而且终年温暖湿润,故雅称“温陵”;因五代时环城遍植刺桐树,故又称刺桐城。

“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市”是泉州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目标之一。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国内外游客近144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5.8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1.0%和20.8%。无论是游客人数还是总收入,均创出历史新高。从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看,旅游业正成为泉州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2005年的6.15%提升至2006年的7.79%,距离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10%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一、辉煌的昔日与腾飞的今日

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称,这与其“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是分不开的。

南朝,泉州已有与外国海上往来的文字记载。

唐朝,泉州对外贸易和对外文化交往都有很大发展,外国商人、旅行家和宗教信徒荟集泉州。唐朝诗人曾用 “船到城添外国人”和“市井十洲人”的诗句描绘当时的盛况,伊斯兰教和摩尼教就是当时传入泉州的。

唐朝至五代,泉州的佛教发展很快,被称为 “泉南佛国”,中外佛教信徒通过海上丝路进行交往。泉州城的范围也扩大了七倍,环城栽种刺桐树,故泉州也称刺桐城。

北宋,朝廷把福建市舶司设置于泉州,负责管理来往于海外的船舶、通商贸易、征税和接待外国商人等事务。它标志着泉州港被朝廷确立为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北宋至南宋,泉州港的地位有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北宋中期,它赶上并超过明州(今宁波),仅次于广州;第二次是在南宋初年,它赶上了广州,且与其并驾齐驱;第三次是在南宋末年,它超过了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北宋诗人曾用“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来赞誉泉州港的繁荣。以南宋绍兴三十二年泉州市舶司年收入为例,这一年市舶司收入在80万缗以上,约占南宋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可见泉州港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东方大港。

元代,泉州港进入鼎盛时期,既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总吞吐港和东西方海上交通枢纽,也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港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刺桐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其《游记》中也说:“刺桐港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元代朝廷曾以泉州作为我国海外交通计算航程的起点。国外一些宗教也在这个时期通过海上丝路传入泉州,如印度教教徒作为商旅来到泉州,并兴建了规模辉煌的印度教寺院——番佛寺;景教(即古基督教)则在元代初期就传入泉州。泉州先民在从事海外贸易和移居异国他乡的过程中,也把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如妈祖信仰等)以及戏曲音乐等带到国外,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明清,由于统治者实行严厉的“禁海”、“迁界”政策,导致泉州港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被限定只与琉球交往,从而失去了昔日国际大港的地位。明成化八年,泉州市舶司被移置到了福州,从而标志着这个东方大港由辉煌走向衰落。朝廷的“禁海”、“迁界”禁锢政策使老百姓陷入极其恶劣的生存困境,泉州一带的沿海人民不避艰危,突破封锁,一批又一批的泉州人飘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谋生,泉州因而成为全国着名侨乡。

20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由于泉州面临金门、台湾,被视为随时可能燃起战火的“战场”,国家没有投资项目,也没有像样的工厂企业,这里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加上十年浩劫的破坏,极“左”路线的肆虐,只剩下“刺桐花谢刺桐城”、“浪打空城寂寞回”的景象。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把握机遇,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前,泉州经济总量居福建省倒数第二位,1978 年泉州的经济总产值仅为7.79 亿元,到 2006 年则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900.76亿元,经济总量持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跻身全国地级市前列。

二、泉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瑰宝星罗棋布,仅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20处;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至今仍保留着 20 多种中外宗教的遗迹;泉州是全国着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部级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就设立在泉州;国务院 2006 年5月20日以国发[2006]18 号文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泉州市入选的有泉州南音等 11 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二)区域经济发达

经济是旅游的物质基础。一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收入水平,对人们的旅游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决定着旅游开发的能力,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做后盾.世界旅游组织(WTO)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度假旅

游逐渐兴起.据市统计局统计,2006年,泉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900.76亿元,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人均GDP已达到24847元,按汇率折算为3116美元,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根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就地区经济实力而言,泉州市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

(三)日益富裕的市民生活

经济收入是孵育旅游的首要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划分贫富状况,恩格尔系数30%~40%为富裕。近年泉州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泉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71.53元,比上一年增长12.4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0812.27元,比上一年增长8.10%;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192.52元,比2005年增长6.46%,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的39.37%下降到38.78%[9]。2007年上半年泉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增长态势强劲。泉州的恩格尔系数已达到市民大量出游的经济条件。

(四)港澳台侨优势突出

泉州是全国着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2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全市现有台属近16万人。这些港澳台侨胞经常回泉州探亲旅游、寻根谒祖,是泉州文化旅游的重要客源。

三、泉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建尤其是旧城改造与文物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忽视保护文物;有的地方政府片面迎合开发商利益,忽视有关法规;有的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开发文物,忽略保护周边环境。泉州文庙,由于周围建起与其风格极不协调的高楼大厦,千年古迹为“现代文明”所湮没。令人担忧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章不循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以罚代法”的情况依然存在,列举几个例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化窑保护范围,被某陶瓷有限公司挖掘破坏,当事人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仅以处罚了事;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文物保护区里有的群众开山炸石,乱修坟墓。法制意识淡薄,正是文物破坏严重的深层次原因。要真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必须杜绝瞒报纵容破坏文物现象,加大文物保护的执法力度;同时,加大惩罚力度,该追究行政责任的应该追究行政责任,该追究刑事处罚的应该以刑法的高度,对相应的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罚。有的地方政府领导缺乏长远眼光,对文物保护认识不到位,认为不能拆建,反而要投入维护经费,不划算,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视为包袱与束缚。长期以来,在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抉择问题上,始终存在一个不合理的现象——效益个人得,后果大家摊。企业为了效益,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夜以继日偷排污水,减轻成本,为个人谋利益。而作为当地城市管理者,他们看中的更多是实际政绩,企业多了、税收多了、GDP上来了,环保问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提高业主的荣辱意识,转变传统的政绩观念。对此,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对文物保护及开发商责任作明确约定,要加强监督,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或个人私利而纵容放任.其实建设与保护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一些地方两者还相得益彰,比如在西安,国家投巨资开发保护秦皇陵,这一历史古迹反过来为当地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发挥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还有赖于政府的规划调节,从而避免市场机制所造成的旅游资源配置的扭曲。首先,政府要在各路专家学者的参与下完成科学可行的地方旅游业中长期规划,使得市场因子进入旅游业变得有章可循。泉州市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调控力度正在加强,如《福建省泉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提出泉州旅游业发展三步走战略思路,第一步:2005~2010年,使泉州成为福建省重点旅游城市;第二步:2011~2015年,使泉州成为全国着名的旅游目的地;第三步:2016~2020年,使泉州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外资和民间资金介入旅游开发,组建上档次、上规模的各种经营形式的旅游企业或集团,使之与福建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对接。目前泉州旅行社重视组团出游,较不重视接团本地游,这导致了外地游客来本地游的缺少。旅游企业行为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政府应适当引导、扶持旅游企业,把重点从组团转移到接团方面。旅游企业在自我宣传时要更多注重旅游品牌的推介,而不应将重点放在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宣传,这样才能起到向外地游客推介泉州旅游品牌,扩大泉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再次,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旅游产业的协调机制,如成立旅游产业公会,加强诚信建设,组织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供产业信息,规避投资风险。

(三)继续加大投资,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2006年泉州市旅游业而之所以能如此“大跨步”地发展,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功劳不小: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成功开馆,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极大反响,从而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南安石井对台旅游码头的建成,打破对台双向旅游“零”的记录,6月份我市组团参加泉金航线首航,成功搭建起泉台旅游互动的新平台;福建省旅游海峡商品城的动工兴建,将打造出两岸首个旅游商品集散基地,并成为台胞来泉观光一个重要的旅游商品区。

(四)提高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停车难、公交线路不发达、酒店设施无法满足旅客需求、景区公路标志牌缺少或不明显等,泉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密切相关的。泉州应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成方便、规范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团体、散客和自驾车等各类游客提供服务,方便他们进行旅游。比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与公交公司合作,开行旅游专线车,把市区及近郊众多文化旅游景点(及其他类型的旅游景点)联系起来;规范各种旅游标志的设置,为自驾车游提供导游、通讯、泊车、加油等完善的服务。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已从观光、团体游向休闲、自助游发展,因此酒店不应单纯 追求星级豪华标准,“让游客住得起,留得住,经济酒店的经营是很好的选择”。散客旅游的兴起,迫切需要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如构建泉州旅游交通WebGIS,为用户提供一个以地图为交互界面,地理空间信息与各类多媒体信息有机结合的网上旅游、交通信息浏览与查询环境。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泉州市在进行文化旅游宣传促销要做到 (下转第48页)(上接第45页)大手笔和有针对性。首先,要大手笔,高水准地进行文化旅游宣传促销。要在收视率高的全国性电视台上做广告,如2006年5月5日,央视直播泉州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要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到泉州的文化旅游景点进行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通过他们的文学、摄影、美术、影视作品来扩大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最好是有一两篇能入选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使全国的儿童从小就知道泉州,中小学课本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及“济南的冬天”就使多少人从小就对这两个地方非常神往。其次,要深入研究旅游客源市场与旅游产品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根据泉州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及妈祖文化等在东南亚、日本及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和关系,把东南亚地区作为国外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把阿拉伯地区、日本作为国外辅助客源市场,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如2002年,泉州市以“海上丝路遗产在泉州”为题参加了国家旅游局组织赴日本的旅游促销活动。根据宁波、扬州和广州等地既是海上丝路的着名港口,又保留着珍贵的海丝历史文化遗产,泉州可以与这些城市联手,共同设计推出以我国古代海上丝路着名港口游为题的项目,做大做活海上丝路游这篇文章。把相邻的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作为海丝专项旅游国内的重要客源市场之一。根据伊斯兰教文物古迹在泉州的地位和影响尤其突出,而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约有2000万穆斯林,所以,也应重视对国内少数民族穆斯林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工作。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探讨

[摘要]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是二战期间作为盟军远东反法西斯司令部所在地,留下了丰富的抗战文化遗迹和陪都文化遗迹。重庆的抗战陪都文化在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是重庆都市文化旅游开发的优秀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意义和开发现状,提出了重庆抗战陪都旅游开发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重庆抗战文化陪都文化旅游开发

重庆是部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二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中国的陪都和盟军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而蜚声海内外,这种带有历史烙印的知名度,令许多城市望尘莫及。八年抗日战争,给重庆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抗战陪都文化遗迹,既有实物的,也有文献记载及民间流传的。重庆的抗战陪都文化在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富有价值和代表性,是重庆走向世界的又一张名片,是重庆都市文化旅游开发的优秀内容之一。

重庆的抗战陪都旅游文化开发,以前重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教育,成功开发出了以弘扬“红岩精神”为主题的景区和线路。近年来随作社会各界呼声日增,也有一些大的动作,比如修建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和歌乐山抗战文化传统街区等。然而,由于在认识上还不到位,对这项工作还是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旅游开发仅限于遗迹的保护和开发。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又不得力,致使不少抗战陪都遗迹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带的一些遗迹由于自然和人文影响毁损、破坏严重。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需要端正认识、创新思维、科学规划、系统管理。否则,重庆丰富的抗战陪都文化遗产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体现。本文从开发意义、资源现状、开发设想、开发管理等方面作一分析和思考。

一、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意义

1.重庆是原国民政府二战时的首都,还是二战时期盟军司令部在远东战区的指挥中心。因此,重庆抗战陪都旅游文化的开发,不仅能弘扬中华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彰显中国融入世界主流、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国际地位,还有利于两岸达成共识,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2.抗战陪都文化是重庆人民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应该倍加珍惜,好好加以挖掘、保护和弘扬,警醒后世。旅游开发始终与资源保护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启动,才能有效地保护重庆的抗战遗迹和陪都遗迹,才能保护和弘扬抗战陪都文化。

3.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为人类和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抗战陪都文物遗址遗迹加以保护,并将这些独特的资源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抗战文化做成全国、世界都叫得响的旅游品牌,能够构建独特的重庆旅游形象,提升重庆的城市地位。

4.发展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可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的开发,优化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重庆的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

据统计,重庆大大小小的抗战陪都遗迹有近400处之多,这是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因种类和分布不同概括如下:

1.国民政府及国民党中央机关旧址: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府遗址行政院旧址、立法院和司法院旧址、考试院旧址、监察院旧址、国民参政会旧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军事委员会礼堂旧址等。从地理分布上看,国民政府的行政、军事等权力机关大多集中于市区,立法、司法、监察等民意机构多分散在郊区。

2.中共南方局及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等革命遗址:重庆不但成为最高当局所在之地,也成为国共两党保持联系之地。最初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分别设在市内机房街和棉花街30号,但在1939年均被日机炸毁,遂迁至红岩村;《新华日报》的营业部也由西王街迁至渝中区民主路208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领袖、董必武、、邓颖超、秦邦宪等人工作和生活的遗址较为集中地分布于上清寺及附近地区,其中大部分是“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保存。

3.抗战遗址:重庆在抗战时期谱写了最为悲壮和光辉的篇章,留下了许多为挽救祖国危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遗址,如“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抗建堂旧址、抗战胜利纪念碑、跳伞塔、苏军烈士墓、张自忠将军墓,分布较为零散。

4.名人旧居:抗战时期的重庆,党、政、军、学、商等各界名人云集于此,留下了众多的生活、工作和居住地,被保存至今的多达几十处,占现存重庆陪都文化遗址的50%以上,是陪都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布于重庆市区及北碚区、巴南区,如林森别墅“林园”、孔祥熙官邸“孔园”、“二陈”别墅、马歇尔寓所、宋子文公馆、张治中私邸、宋庆龄旧居、白崇禧的旧居、冯玉祥旧居、杨森公馆、郭沫若故居、老舍故居、陈独秀旧居等等。

5.驻重庆使馆及通讯机关旧址:抗战时期,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重庆设有使馆或通讯机关,如苏联大使馆和塔斯社旧址、美国大使馆旧址、英国大使馆旧址、土耳其大使馆和澳大利亚大使馆、法国领事馆、加拿大使馆、韩国临时政府旧址;这些使馆集中分布在市区内。

三、重庆抗战陪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重庆抗战陪都旅游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规划。《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一次明确将重庆陪都遗址纳入规划,列出了重庆抗战陪都遗址重点项目72项;由世界复兴与开发银行制定的中国重庆城市环境项目《重庆文化遗产战略总体规划》,也有关于重庆抗战陪都遗址遗迹的保护规划。此外,重庆市有关部门对抗日战争陪都博物馆、黄山陪都遗址等项目进行过总体规划 ,制定了红岩革命纪念馆保护建设规划,在对重庆抗战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已有的规划无论是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性方面,还是在规划的可操作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开发规划方面,《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虽然涉及部分抗战遗址,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发内容。重庆的抗战文化资源,无论是它的文物价值,还是它的经济价值,在重庆市的所有文化资源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至今为止,重庆市还没有一个全面对重庆抗战陪都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的专题规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也是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抗战文化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一般而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建设性”破坏,在城市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不顾历史文化资源与名城保护的审批程序,擅自拆除或改建历史文化资源,破坏原有文物环境的传统风貌。如“中国民主同盟总部旧址”、“战时儿童保育会旧址”、“国民政府大门”等的拆除就是突出的例子,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二是“保护性”破坏,由于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够,对文物修复保护的法定程序不了解,往往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好心办坏事,甚至有的建筑不按原貌修复,面目全非。如梁实秋旧居“雅舍”的保护就是保护性破坏的一个代表;三是“开发性”破坏,特别是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在对一些文物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某些部门目光短浅,为了适应旅游者的所谓“需要”,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遗址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甚至随心所欲地“改造”文物,名为开发,实为破坏,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

3.保护与开发的数量不多、范围过窄,类型单一,保护与开发的重点局限于革命遗址遗迹。据《陪都遗址寻踪》一书不完全统计,重庆比较重要的抗战遗址遗迹266处,保存完好的仅有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宋庆龄旧居、旧居、马歇尔旧居等5处,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78处,部分残存的81处,已拆毁的54处。在266处遗址中,需要维修的达210处,大量抗战历史遗址遗迹失管失修的情况严重。除极少数革命历史文物外,其他遗址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文化的陈列展示部门馆厅建筑破旧不堪,陈列设施陈旧,展示手段落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只有1处(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建成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也仅有红岩村革命纪念馆、黄山官邸、林园、孔公馆、宋庆龄故居、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驻址、张自忠将军墓等几处。

四、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1.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要重视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过去,在旅游开发中,强调旅游资源开发,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旅游资源只有“保护”观念,不应该有“开发”之说法。资源有物质形态的,有非物质形态的。对于物质形态的资源,如遗址、遗迹、文物,要保护;对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文学、艺术、精神等,要挖掘、弘扬。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资源,不止有如前所述的大量物质形态遗产,而且有大量的非物质形态遗产(如文学、戏剧)。在这种观念下,作旅游开发,才能展开视野,才能增加抗战陪都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不至于形成“空壳”开发。

2.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要实施综合开发。旅游开发包括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线路开发。旅游景区开发不仅包括资源、市场、形象开发,还包括旅游环境的塑造和建设;旅游线路的开发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诸多方面。这意味作旅游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兵种协同作战,进行综合研究、综合规划、综合设计,以系统观的思想和方法来开发设计旅游项目,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旅游价值。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同其他旅游开发一样,必须实施综合开发、整体开发,不能象目前这种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脚痛医脚,手痛医手”的单兵作战的办法的进行开发。

3.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要统一规划管理。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等地。必须由市旅游局、文化局组建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议除红岩精品景区和线路外,实行分区管理规划,区际实行合作方式管理。也可借鉴“红岩革命纪念馆”成功模式,由市统一成立跨区系列专题旅游开发公司,如“国民党机关旧址管理公司”“抗战遗址管理公司”“名人旧居管理公司”“二战使馆遗迹管理公司”等。实行公司管理,负责保护文物和挖掘文化、旅游开发工作,在市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局的直接领导下,责权利统一。

4.旅游开发要重视旅游活动策划创意。旅游开发离不开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包括公关策划、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活动策划、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广告策划等。其中旅游活动影响大、最具轰动效应,常引起媒体的关注,通过公关宣传,容易形成热点,可以塑造一地的旅游形象。一个好的旅游项目策划又往往给旅游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在去年,业界有志之士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创意设想: 邀请华盛顿、莫斯科、伦敦、重庆四大城市市长来重庆参加纪念会,把纪念会办成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和平高层论坛”;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解放碑(抗战胜利纪功碑)广场举行反法西斯战争经典歌曲万人合唱、联唱会;邀请全球千名二战老兵来渝聚会,以及万名二战老兵游重庆,同时邀请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千名二战老兵参加纪念活动,接受重庆人民的致敬。另外,拍摄反映重庆抗战历史的电视专题片和抗战重庆题材的电视剧;举办二战经典历史影片汇展,在电视台、电影院集中放映反映二战历史或着名战役、重大事件和活动的经典影片。60周年纪念活动已经过去,策划最终没有实施。但如果在每年的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四城轮流主办成世界和平年会,这还是可行的。如果在使馆遗址的基础上,开展一些该国的民风民俗表演活动等,还可达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浅探

摘要:陶瓷文化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要想进一步发展陶瓷文化旅游,需要坚持特色原则、市场原则和综合性三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陶瓷生产,工艺品和实体文化旅游,建立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实现陶瓷产业与旅游业的共赢发展。

关键词:陶瓷文化旅游;共赢;发展

近年来,各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对陶瓷行业或则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陶瓷旅游现状

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国内而言,陶瓷旅游发展仍集中在几大陶瓷产地。

江西景德镇为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让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景德镇市创新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十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推出了古今陶瓷艺术游、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制瓷工艺游、现代陶瓷工业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艺研修体验游等六条精品线。为使陶瓷王牌景点名扬天下,该市实施了立体化推介战略。在突出宣传“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和“赏瓷品茶观山景”的主题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称为,“佛山陶,景德瓷”的广东佛山打造着名的陶文化旅游区,它将以500年窑火不息的南风古灶为优秀,北至季华三路,东南与江湾路、和平路相接,西至东平河,占地面积1100亩,分为陶文化观光旅游区、商贸展示购物区、度假娱乐运动区和大型户外游乐区等四个特色功能区。同时,将重建陶师庙、建设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美术馆以及陶文化广场,并结合民居保护,在旅游区内形成大型的国际艺术家村落、陶艺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窑(南风古灶)、古庙(陶师庙)和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风古灶的三大灵魂。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五至八年,总投入超17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县开发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2005年5月,泉州又出台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开发“德化瓷都生态旅游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兴建城关洞寨山公园、古窑遗址、德化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厂、陶瓷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风景区等。

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

二、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1 特色原则。特色即与众不同,强调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创新与差异,开发的资源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在全国的旅游资源中这一条件比较明显。在开发中。应将陶瓷的知识文化性和旅游的休闲娱乐性结合起来,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项目。

2 市场原则。市场原则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为此,在陶瓷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旅游者需求和同类企业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陶瓷旅游开发要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对陶瓷工业的投入有所减弱,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协调,加强区域内外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合作,产生共赢的良好效果。

三、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

(一)陶瓷生产制作流程旅游开发

对于任何一个陶瓷生产地来讲,存在着大量陶瓷生产作坊、企业,它们是发展陶瓷旅游特色经济的基础,也最能代表当地的陶瓷工艺特色。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艺技术保密的前提下,将陶瓷生产、加工,交易地点开辟为陶瓷旅游景区。陶瓷加工制作原料、陶瓷坯料、陶瓷釉料、原料处理、坯、釉料制备、坯体干燥、粘接、修坯与施釉、烧成与窑具、陶瓷装饰陶瓷制品造型设计与成型模具进行开发与挖掘,让旅游者熟悉和了解陶瓷生产的全过程。在陶瓷旅游开发中,不仅注重其观赏和趣味性,还要培养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对参与性强的陶瓷工艺项目如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适当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对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制作工艺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旅游者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二)陶瓷工艺品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是特色旅游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针对陶瓷旅游本身来讲,要增加多种收益,就需要开发经济价值高、游客喜爱的陶瓷旅游工艺品,它在陶瓷旅游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旅游策划中可以开发一些旅游者喜爱的工艺品,如唐三彩,各类艺术瓷盘、小花瓶及黑陶小工艺品,宜兴紫砂壶;仿古瓷花瓶及茶碗、茶盏,青花瓷工艺品等。像北京珠市口礼品一条街、亮马河工艺品市场、天津的南市及广州文昌路工艺品市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闻名的旅游工艺品销售店。在陶瓷工艺品开发中,首先,应注意艺术瓷产品品种、花色,手法的创新,根据旅游者喜欢新、奇、变的心理以及购买能力和消费倾向,设计和制造出适销对路的工艺品。其次,对陶瓷工艺品产品要加强包装装潢及广告宣传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协调,避免各厂商相互模仿、重复,在销售时相互压价等不良现象。

(三)陶瓷实体文化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的开发,让旅游者认识、了解陶瓷生产只是一个层面的内容,任何一种劳动或成果都是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中国陶瓷还是中华书法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陶瓷文化旅游开发上,不仅让旅游者学会看陶瓷,学制作,还要懂得品文化。这就需要开发一系列有关陶瓷文化的实体景区,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中国五千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反映着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空间,琉璃的上釉及窑烧技术,直接催生了现代釉面砖的诞生。秦砖、汉瓦,一路的传承与演变,成为中国建筑最具特色的元素,为当代建陶产品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及设计源泉。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就是体现这些陶瓷文化的重要实体形式之一。

1 陶瓷博物馆。陶瓷博物馆是“陶瓷”产品的集中展示区。

该博物馆应具有展示、教育、宣传等复合功能。“陶瓷”产品的历史渊源、历史地位、产品特色、陶瓷文化将通过陶瓷博物馆得到宣传与展示。如号称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全的淄博中国陶瓷馆展示面积4 000多平方米,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 000多年以来,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 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和广告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

2 陶艺街。陶艺街是“陶瓷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空间依托,具有空间的集中性与外观的艺术性。通过陶艺街创办,实现游客以陶艺体验、陶艺文化熏陶与陶瓷物购物。陶艺街应具有观瞻、购物、餐饮、娱乐、住宿等多种功能。号称“台湾的景德镇”的莺歌镇就有条举世闻名的陶艺街,镇上有800多家陶艺工厂和陶艺店,旅游者来到这条街上,能感受到浓浓的陶瓷文化氛围。

3 陶艺广场。陶艺广场也能集中体现陶瓷生产地的独特文化内涵,它集休闲、娱乐与公益于一体,成为陶瓷旅游较高层次的景点,这就要求设计的独特性与艺术性,选址的便利性,消费的大众性。一般来说,陶艺广场一般应设置在有陶瓷资源依托的生产地,在建设和设计上,可以将公众公共活动场所与旅游特色结合起来考虑,让旅游和和当地民众都能感受到陶瓷广场独特的文化。在许昌,有个占地面积5 000余平方米的陶艺广场,广场上大型钧艺雕塑高达9米,各种陶艺雕塑星罗棋布,大型石雕,各种奇石错落有致,与广场上的绿树鲜花相互掩映,对提升当地的旅游品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4 陶瓷文化节(展)。通过举办陶瓷方面的会展活动,积累丰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拉动当地的陶瓷文化发展。这是陶瓷旅游文化开发的又一举措。近几年,陶瓷文化节(展)不断涌现,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如2007年中国陶瓷旅游文化节上,开发了十大旅游主题活动:迎奥运,圣火传递;陶之韵文艺表演;现场瓷砖雕刻表演;真人泥塑行为表演;泥塑现场表演;陶艺制作表演;陶艺DIY,亲自动手制作您的陶塑杰作;陶瓷文化展;陶艺珍品展;工艺美术大师天津行等,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并为以后举办类似的陶瓷文化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摘 要]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于旅游地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做了总结。最后以玉林都峤山为案例,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做了探讨。

[关键词] 文化生态旅游 文化资源 都峤山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尽管旅游者出游动机各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用货币购买的一种异地文化体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旅游业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往往忽视旅游活动对旅游地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目前的旅游行业对保护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不够,致使许多旅游地的文化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整体的旅游吸引力下滑。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热”过程中,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持续利用已经成为需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着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

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着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

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 “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4.文化环境保护的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果文化物质载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消失,文化延续所需要的条件就不再满足,从而体现的文化就会有不等程度的流失。都峤山属于丹霞地貌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就更具实际意义,具体的保护对象有:(1)植被与水体:植被与水体是丹山碧水、绿树鲜花组合景观的重要要素,都峤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故植被与水体的保护就非常重要;(2)地质地貌景观:是最能体现都峤山丹霞地貌美学、科学价值的物质载体;(3)文物古迹:如“七十二房井”、寺庙等;(4)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生产生活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