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6 10:42: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数学交流能力是指运用数学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而由于体育院校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很不理想,暴露出缺乏必要的数学素养。分析影响数学交流能力的因素,给出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的方式。
关键词:数学交流能力;结合体育专业;交流平台
一、问题提出
数学本身的学习就缺乏普遍性和针对性,这就造成学生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去交流,为此,重视和培养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刻不容缓。通过数学交流使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从而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本文选取了河南某体育学院的学生,共57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学习目的、交流能力、教师影响、教材影响、环境影响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给出了提高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措施。
二、数学交流的意义
(一)通过数学交流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首先,能够自如进行数学交流是进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数学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语言,是人类语言的补充,也是人与人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教师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数学交流的目标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在某些非正式的、自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的深层次理解;其次,通过进行数学交流可以使学生对自身所拥有的数学思想进行整理,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最后,通过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现实问题全面的理解。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与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不同,因此,在授课中发现即便是对相同的数学内容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同学却表现出完全不相同的认识和理解。
(二)通过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行数学交流时教师要容忍学生出现错误,给学生暴露出来错误的机会,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思维;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交流不仅仅要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还应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地表达、交流他们得到的观点。在进行数学交流中,师生、生生、生与实际之间相互充分地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发挥学习和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三)通过数学交流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不仅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之一,也是体育运动本身特性之一,无论集体运动项目还是个人运动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合作。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保证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受益。根据有效合作的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进行分组,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来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与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增强了学生相互的合作意识,相互合作的精神以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研究影响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内容
(一)研究对象
被调查者为河南某体育高校的本科生570人,选取专业为体育类院校中的传统、具有代表性的专业。
(二)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数学交流的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查阅二手资料法相结合。
调查问卷中的主要内容:调查项目:学习目的、自身能力、教师、学习资料、环境影响。调查答案及处理方式:因素给出3个问题,针对每个问题提供5个答案分别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清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5个选项各赋分值9、7、5、3、1。学生的得分计算总分,如果越低,说明进行数学交流次数较多,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越强。
(三)研究程序
共发出调查问卷570份,收回550份,其中有效量表530份,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四)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五个因素的相关性与各个分组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略),结果表明信度、效度均达到0.7以上,合理有效,各个分组间呈现相关关系。下面仅将差异描述结果单独列出做出说明。
将调查数据做分组处理,通过对比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方向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男生与女生,在数学交流过程中的呈现的不同特点,并作出分析找到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从表二的结果可以发现,其中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目的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这说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数学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自身能力和环境影响两项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这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而对教师、学习资料的要求比其他的专业学生较高。
从表2中可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数学交流中男女生之间差异性不明显;对大学生数学交流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基本上对男、女生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女生环境影响的分数与方差略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数学交流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四、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会听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也是数学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会听”则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会听课的方法,让学生听重点,理解本次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听难点,力求突破疑难;听分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听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不仅要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要听同学发言。听课主要是听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分析,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的步骤,概括性的一般的描述。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观念,了解同学的观点,针对教师的分析与总结,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观念。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最终在同学们的帮助之下解决问题。
(二)能说
说数学是数学交流的重要方法。说数学包括个人发言,数学对话,分组讨论等方式,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交流。数学学习中的“说”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说数学,可以借助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如个人表述、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全班共议等,说数学,学生既可以说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也可以说对某个问题的分析,还可以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自己的推断和思想进行辩解以及向他人介绍数学趣闻,说自己存在的疑惑等。通过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见解,讲清自己思路,说学习内容,通过说数学,理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处。
(三)实践
“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个人(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究、预测假设、共享交流、积极思考、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它强调数学学习是学生的发现、尝试、操作等具体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交流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数学中充满分析和推理,书中很多例题虽有解题过程,但学生若不亲自去做,亲身经历和体验解题中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就无法真正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动手“做数学”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动手,通过数学思想载体转换,将自己的数学思想由动作载体转换为图画载体,由图画载体转换成符号、语言载体,由实物模型、图表转换成符号、语言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别人的表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和认知状况,围绕所研究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研究,将一些孤立的概念串联起来,建立假设,同时激活一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通过个别化、自我激发式的学习,以不同的认知策略整合知识以自己适应的方式和步调来建构知识,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五、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交流意识,不要急功近利。首先,应及时对学生的交流活动做出积极评价,多肯定其积极因素,给学生以交流的信心。其次,应充分给予学生交流空间和交流时间,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重视团队学习,把个人对问题的看法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通过师生、生生间相互作用增长学识、自主探索,不仅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而且对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在编撰和应用学习资料时,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注意在形式上生动有趣、富于启发性。这样的数学教材才是体育专业大学生所的,才是适合体育专业大学生使用,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需要。
摘 要: 传统的田径教学往往是“注入式”的,只注重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者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把田径术科教学中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划分为四类:讲解、示范能力;观察能力;自学、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并针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要求。
关键词: 田径术科教学 学生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是各高等体育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合格体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对田径课程的研究往往只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探讨,目的是单一的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除掌握单一的技术外,还必须有较强的能力,从而适应所要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术科教学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1.田径术科教学中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教学能力外,还要有组织裁判能力,健身、训练指导能力,田径场地维护能力等,后三种能力分别在裁判法、健身、训练指导、田径场地等部分进行单独讲授,本文重点探讨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我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把田径术科教学中要培养的学生的教学能力划分为四类:讲解、示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观察能力;自学、创新能力,如图1:
1.1讲解、示范能力。
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示范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要做好示范必须有对技术动作的直接体验,清楚地了解技术动作的路线、方向、用力大小、顺序、角度等,同时还要注意示范的角度,让同学们都能看清、看全示范的动作。讲解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技术分析能力。同样的一个动作或一种技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即让别人“清楚地”明白你讲了些什么。要达到这一目标语言必须清晰简练,对技术动作的表述有逻辑性,能够正确分析技术动作。
1.2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综和体现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上。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对错误或正确动作的认知,通过对比,作出评价,采取措施、改进不足,保持优势,从而达到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完善。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练习,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观察点的位置也是随时变化的,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1.3自学、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自学、创新。而目前传统的田径教学往往是“注入式”的,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忽视教学相长中的“学”,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学生真正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建立在他们不断能学到知识、掌握技术和提高本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学生自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体验到通过自身努力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田径运动的发展,田径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如果缺乏自学、创新能力,则势必在将来的工作领域遭到淘汰。
1.4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一种合能力,是术科教学诸要素的集中体现,能够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积累、综和运用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仪态大方得体,各种口令准确到位,根据需要熟练调整、调动队列队形,灵活运用教法手段,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2.培养学生能力的相应措施
2.1田径教研室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教研室是教学的基本单位,全体教研室成员对在田径术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要达成共识。以教研室为单位,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及时总结经验,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纳入教学大纲,具体到教学日历,落实到每个人,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宏观调控作用。
2.2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真正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传统观念里,任课教师往往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宰者,而且目标比较单一,都是以技术而技术,让学生做什么就是什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同于“一言堂”,其真正的作用是提纲挈领,重在引导,不但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而且其他感官、大脑都要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2.3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的学术修为、敬业精神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任课教师就必须在这几方面做好表率,例如讲解示范:讲解技术动作要精炼、术语化,示范动作要规范,比如跨栏中摆动腿的技术可以归结为四个字进行描述――摆、伸、压、撑,大小腿折叠前摆,摆到膝关节与栏板齐平积极伸小腿,脚后跟过栏大腿积极下压,以脚前掌着地支撑,经过这样的讲解,再加上规范的示范,学生一方面能够很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另一方面,也能够做到讲解示范清晰、条理、规范。因此,任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和钻研,努力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面,加强教法手段的研讨。
2.4培养学生的能力,积极引进形成性评价。
目前,田径术科的考核一般是达标技评,只是对学习的结果(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终结性评价,学生属于被动者。而形成性评价则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测试结果对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其主要采用的手段是经常性测验、作业、日常观察,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试。如果教师和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形成性评价反馈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教学可以变成一个“自我纠正系统”,学生的自主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5培养学生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堂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帐本”,它要融入学生自己的东西,完整的课堂笔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课的主要内容及任务;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诱导辅助性练习;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最主要的,学生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评价,对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导向和调节功能。
2.6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在术科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展现的舞台:一是准备部分的实习;二是课堂提问。准备部分的实习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带着跑跑跳跳,而是要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来对待,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提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已学技术动作进行复述,以提高学生讲解示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技术动作找出不足进而予以纠正,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3.1把学生能力纳入考核内容。
有研究表明,测验内容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计划地把学生的能力水平纳入到考核中,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能力的培养”是完整教学中的一部分,自己必须主动参与,才能修满学分。
3.2能力培养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连续性。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随意的,不同的学期能力的培养是不一样的,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由易到难,制定合理的能力培养计划并保持其连续性。
3.3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学第一”的思想,使其看到通过自己在教学上的努力而获得的成就,从而激发更大的热情。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能力的人才,对于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会做、会讲、会教,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认识到能力的培养是完整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能力培养作为一种“常规”,进而养成“习惯”并延续下来,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术科的教学非常有益。
摘 要: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事体育教学所必备的工作能力,要从自学、教学、科研、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课中采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是可行的,对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学生个性的发挥,创造力的培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在严谨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下,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以上现实情况,对羽毛球专修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力求丰富教学理论,进一步发挥羽毛球专修课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尤其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08级本科羽毛球专修一班30人为实验组,二班30人为对照组,实验前两个班的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专家访谈法
3.实验对比法
4.数理统计法
(三)教学实验设计
1.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前测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均未进行过此项内容的专门训练,教学能力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2.实验条件的控制
两组采用相同的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并由同一名教师上课,经过半学期学习,由三名不参加实验的羽毛球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技评,评价学习效果。
3.实验内容
实验班采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模式教学。实验班课前明确课堂的任务,分析归纳技术要点和编写规范教案等;课中准备部分主要是课堂常规、领做与羽毛球相关的热身活动;基本部分示范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易犯错误与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等;课后自我总结课前准备和课中实践优缺点,教师和其它学生共同评价上课效果来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对照班采用常规模式教学。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教学方法、手段等均由教师传授和组织安排练习,分组随意,课上随机抽查学生的讲解示范能力。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课堂效果与课后效应变化状况统计表
表1课堂效果与课后效应前后满意度比较
通过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前后从课堂效果与课后效应的某些内容变化对比来看,实验班变化显著,对照班的变化不大。实验班对课堂气氛满意度强,对学生间竞争性,课后学习积极性上明显强于对照班。
实验班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体性都有很大提高,他们认为实践教学能力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学生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突出了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并带动了课堂气氛。课后积极进行补缺和巩固练习,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挖掘自我锻炼的潜力,体验自我锻炼的愉悦性与自觉性。而对照班用常规模式教学,“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进行教学,学生依附性强,无压力可言,认为打球只是玩,感觉上课枯燥无味。两组学生在课堂效果与课后效应感受上有质的区别,实验班体现了学与教的全面教学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学到新知识,比对照班更有意义。
(二)学生讲解与示范能力比较
实验班学生示范规范,能合理运用示范形式、讲解表情自然,重点突出,要点明确,口令下达准确无误节奏分明,组织严谨,对偶发事件能够正确对待及时解决。对照班在上课中,活动空间小,实践机会少,教学组织管理单一化,不能灵活针对教材与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和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学生编排练习教法能力比较
表3列举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编排练习教法的能力表现,通过比较可见实验班学生平均每人自编练习法和有创新练习法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班。
实验班编排练习教法能力突出,有明显的学习效果。课前的备课做好了对技术概念,技术原理的预习,充分珍惜课上实践机会,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创编练习教法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对照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活动空间较小,实践机会少,缺乏创造性和实践性能力的培养,技术水平提高不大。通过对比由此证明,实验班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课中实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可行的,能培养学生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组织教学等多种教学能力。
2.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与激情,使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建议
1.在教学初期学生还不适应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时,教师应该在充分强化学生自我意识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适时给予相对较多的引导和提示。在学生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后再逐步加大学生的自由度,做到循序渐进,最终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2.进一步深入研究羽毛球课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在羽毛球课中给予学生更大学习空间。
摘要: 本文通过对制约健美操创编能力因素的探索及其培养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创编能力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健美操 培养 创编能力 教学
前言
健美操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便深爱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日渐深入,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新颖别致的动作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健美操课也作为体育院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开设。
根据教学计划,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学及其以上的体育师资,作为未来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作为健美操专项的学生,更应该注重培养健美操的创编能力,只有了解了健美操的创编要求,具备了健美操的创编能力,才能使创编出来的健美操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部分院校健美操专选学生只满足于掌握教师课堂教授的健美操成套动作以应付考试,而不注重自身创编能力的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的套路就逐渐遗忘了,而自身又缺乏相应创编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麻烦,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分析上述问题可知,在健美操教学中专选学生应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创编能力的培养。这对今后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终生体育锻炼、健身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人选择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使健美操专选学生进一步明确提高创编能力的重要性,并与大家共同探讨培养创编能力的方法。
1 分析讨论
1.1 制约健美操创编能力的主要因素
健美操创编能力受到健美操基础理论知识、动作创编能力、音乐素养、相关学科知识等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健美操创编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动作创编能力和创编者的音乐素养。
1.1.1健美操基本动作的掌握是创编动作的基础
健美操基本动作是进行动作创编的基本素材,其数量越多,类型则越丰富。因为,健美操基本动作数量与动作之间进行重新组合所产生的变化形式呈正比关系,而动作变化形式的多少决定了创编时动作组合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具体到动作创编上,体现的是新颖性,新颖性又是反映创编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故创编者掌握的健美操基本动作数量可制约其创编的质量。
1.1.2新颖巧妙的动作编排是创编能力的体现
动作之间相互组合可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形式,创编时,正是因为创编者所选择的动作组合形式的不同,才会出现创编质量上的差异性。其实质在于创编者能从数十种或数百种的组合形式中优选出需要的内容,而这一内容应与创编的目的、任务以及完成对象的实际能力等相一致,否则会降低创编质量。当选择的动作组合形式无误,而动作组织编排欠佳时也影响创编质量。动作组织编排指的是将组合出的动作有机地进行排列,构成节、段或成套动作。其质量是通过巧妙性、连贯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反映出来的。
以上两个因素哪个方面不足都会降低健美操质量,创编者的能力自然也会出现差异性。
1.1.3音乐的素养是创编的艺术保证
音乐的素养,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音乐知识。创编者掌握有关音乐知识的多少是制约其素养的一个因素,也是创编能力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其中,创编者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尤为重要。乐曲结构与健美操的结构很相似,对乐曲结构的认识,可加深对操的结构的理解。无论是为动作选曲还是作曲,创编者这方面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创编工作质量。另外,对乐曲类型的认识也很重要。不同类型的乐曲有着不同的风格,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气氛,相对于创编者而言又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性,其选择的动作不能与音乐的风格相一致,创编质量也就有所不同。
音乐欣赏能力。创编者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也是反映其素养的一个因素。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动作创编的“灵感”有时是来自音乐方面的感受。创编时,动作节奏的变化,编合形式的选择以及组织编排都是依据乐曲的特点并结合创编者对乐曲的感受而进行的。因而,音乐欣赏能力对动作创编具有辅助作用,而且制约着创编的质量。
1.2 培养健美操创编能力的过程
创编能力的形成分四个阶段,即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动作练习阶段,了解并掌握创编的原则、步骤及方法阶段,创编时间阶段以及能力提高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
1.2.1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动作练习阶段
此阶段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在这一阶段中以健美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动作的掌握为重点。这一阶段首先应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动作语汇并逐渐认知其动作技术及其动作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包括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
1.2.2 了解并掌握创编的原则、步骤及方法阶段
此阶段和上一个阶段不是可分离的,而是相互交融成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在对健美操创编的认识过程中,要想认识其本质和规律,需要经过此阶段,才能形成概念和理论认识,这是能力形成过程的关键。此阶段需把握动作创编的规律及其方法,较清楚地认识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掌握创编的原则及其步骤,为创编实践活动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1.2.3 创编实践阶段
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经过创编实践活动对其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将会遇到和发现许多问题,而在运用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会积累很多的经验。正是由于这些经验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原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2.4 能力提高阶段
经过创编实践阶段积累了许多创编经验,此时可先进行组合创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成套创编(包括:动作的路线、队形和配合等)。之后需进行总结,通过总结达到创编能力的提高及升华。
以上对创编能力形成过程做了分析,可见创编能力是随着创编者的不断学习和锻炼而逐渐形成的,它的提高是通过创编实践以及不断地进行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1.3 培养学生创编能力采取的手段措施
1.3.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认知健美操
创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创编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前期所进行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创编动作的方面,如健美操基本动作类型、基本技术、基本形态特征等;创编的理论方面,如健美操动作创编的原则、方法、步骤等;音乐在健美操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等内容。当认知内容确定后,还应制定出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其次,了解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动作相互组合及变化的规律、方法和要求,然后,掌握成套动作编排的模式。以上内容的教学,可使学生逐渐认知健美操动作技术特点及其形态等特征。另外,在进行动作教学中应注意,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教学,以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1.3.2 制定计划,明确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创编健美操动作
当学生进入创编实践阶段,也正是教学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十分清楚教学步骤,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发课后效应,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后)的时间,同时,还应及时把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编工作指导,教学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1.3.2.1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向学生布置创编任务,并提出要求。任务:(1)教师事先给定几个八拍的手臂动作让学生根据实际能力加上脚步动作;或者教师给定几个八拍的腿步动作,让学生配上手臂动作。(2)教师给定音乐:A.选曲。教师事先准备好4-5首不同速度及结构的乐曲,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能力进行选择;B.根据其所选择乐曲的结构绘制曲式图;C.在乐曲的精彩段以及有特殊效果等地方都做出标记。要求:要独立思考,并按照所选择乐曲的曲式变化进行动作创编,乐曲的精彩段以及有特殊效果的地方要精心设计动作。当创编方案已基本完成,成套动作的框架也已搭好的情况下,还要与其他同学切磋琢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可达到丰富“第二课堂”的学习内容以及延伸教学的目的。(3)这阶段任务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自编动作并配上音乐,初步编排完成后在课堂上练习,即使有部分动作不理想、不熟练也不要停顿,当表演完后教师再给出修改意见。教师可采用交替练习法和比赛法,让学生互相观摩,进一步改进动作。通过比赛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1.3.2.2教师要定期检查,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检查形式及指导方法如下:利用授课时间,将学生按其所选择乐曲的不同分成若干小组,跟随音乐试做自编动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找出在创编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也可找出动作创编及组织编排方面比较好的学生,以其创编的动作和编排为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他学生的认识水平。
1.3.3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挖掘其潜在的创造能力
健美操创编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学生在进行创编之前,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思维过程,达到对有关知识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创编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呢?首先,要加深对健美操创编过程的理解,从而填充其思维的内容。健美操创编过程可归纳为:想、编、做、改、写。教学中,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其内涵,把握其内在的联系以及规律。想:即创编,是将想象、联想的内容进行加工和改造。做:即试做,将创编的内容试做,同时进行效果检验。改:即修改、改编,将试做内容不合理及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重新的改造。写:即书写,将改编后的内容进行记录。通过对创编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从模糊的意识进入到较清楚的意识中去,即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达到挖掘其创编潜在能力的目的。
1.3.4合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接触更多更直接的信息
多媒体教学为健美操的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它具有演示的统一性好、过程性强、视听效果优等特点,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加了反馈效果,为师生提供了更多更直接的信息。我们看VCD时,表演者们身着艳丽的紧身服,面带微笑,全身心地投入演出,动作整齐一致,刚劲有力,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学生通过高科技获得新信息,同样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1.3.5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健美操活动
杰出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健美操专选学生在健美操方面的创新能力必然也应以丰富的专业素质、智力和健美操相关知识为条件。所以,我们应在健美操教学中加强健美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讲解健美操与舞蹈、体操、韵律体操间的联系,以启发专选学生角类旁通,将相关知识融合到健美操学习及练习中来;同时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将课内课外有机衔接起来,针对健美操的观赏性较强,可以为各类院校活动渲染、烘托气氛的优势,将课内健美操学习与课外健美操的表演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要求健美操专选学生能够对健美操的主题确定、动作选择、音乐选编等有相应的能力,自编自演,促使他们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课内外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其参与、创造的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注重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1.3.6加强边缘学科内容学习
通过对大量健身健美操动作的选择和设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迪斯科、爵士舞、拉丁舞、霹雳舞、街舞、啪啦啪啦舞等现代舞以及民族民间舞蹈形式,艺术体操、基本体操、武术、瑜伽等运动项目的动作形式,常常被健美操的创编者所采用,如迪斯科健身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操、武术健美操等等。因此,我们在创编健身健美操的动作时,一定要广泛收集、积累、吸收舞蹈和相关体育项目中的有利健身的动作素材,经过再次创编成为健美操的特色动作。
2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2.1.1培养学生创编能力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主要任务之一,它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对其今后的实践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2培养学生健美操的创编能力,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其创新能力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2.2 建议
2.2.1在教学过程中,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编能力和自学能力。
2.2.2教师应将学生的创编能力列入考核内容,并适当增加其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