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03:2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浅析农村社会教育全新的发展走向

【摘要】宜兴市社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得到快速发展,注重于提升规范化办学执行力、探索高水平办学新途径和树立特色化办学新理念等方面,呈现出“规范化、高水平、有特色”的鲜明特点。本文就以上内容作一分析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社会教育 全新 发展走向

近年来,宜兴市的社会教育立足农村,在改革创新中得到快速发展,表现为基础能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显著提升,由“量的快速增长”发展到“质的加速提升”,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呈现出“规范化、高水平、有特色”的鲜明特点,代表了农村社会教育新的发展走向。

一、提升规范化办学执行力

近年来,宜兴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为全面规范宜兴社会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和深化内涵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制度性基础,为着力提升规范化办学执行力做出了许多努力。

(一)领导带头执行。规范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生命力的保证,是一个机构正常运行的制度性保障。宜兴市各社会教育机构负责人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坚持依法依规办学,坚决执行上级各项政策,及时向下属布置相关任务,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二)加强内部管理。宜兴各社会教育机构以内部精细化管理为重要抓手,强化落实各项政策和规范,具体落实相关措施。工作中采用横向细化、纵向细化、衔接细化、责任细化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狠抓执行的细化。

(三)强化专项检查。包括市局对各机构的督察和机构内部的日常考核检查。针对各项政策和规范的落实情况,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班规范化管理等专项检查评比工作。各类查评结果与年度综合考评挂钩。

二、探索高水平办学新途径

新常态下,宜兴社会教育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新途径,注重应用性和服务性,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社会教育机构,成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源、人才库。尤其是各社区教育中心示范校和高星级培训机构能带头探索,勇于开拓。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融入和服务地方社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紧扣当代经济发展脉搏,对接重大机遇和优势产业,着力培养与地方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优化办学结构。推动办学定位向“服务面向区域性、教学方式应用性、发展模式互动性”转型,推动教育培训项目向适应地方发展需要转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向突出应用性、注重实践性转型,推动办学功能向为企业和地方发展提供智力及技术支撑转型,推动教师队伍向应用型师资队伍转型。三是提高办学质量。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根据地方市场需求,找准定位,主动出击,打造优势培训品牌,争创社会教育的“金名片”。四是服务创业创新。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灵活办学优势,开拓实践型、应用型培训项目,加强培训项目与社会众创空间对接,把教育培训有效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成果。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宜兴市持续多年开展了社会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培养了一批得力能干的干部队伍与师资队伍。

三、树立特色化办学新理念

宜兴社会教育在发展特色化办学上颇有建树。发展方向不去追求“大而全”,而选择了“小而专”。如社区教育课题研究、特色课程开发、学校文化建设、基层社区教育等,把优势项目做成学校亮丽的名片。宜兴社会教育打造办学特色考虑了几个关键因素。

一是人的因素,这是优秀。社会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教师和学员(学生)是办学的主体,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起着优秀作用。其中负责人的办学理念是形成办学特色的源泉。学员(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参与者,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

二是外部制度因素,这是关键。一方面,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宜兴乡镇成人学校全面完成了“五个独立建设”(学校法人、财务制度、人员编制、校园设施、办学空间),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这在全国是首创。另一方面,社会学员可以自主选择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宜兴社会教育以立足本土化,瞄准全员性,凸显服务性为目标,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基本形成“一镇一特,一校一品”格局。

三是校园文化环境因素,这是保障。校园文化环境是一所学校独特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是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和谐统一。近几年,宜兴积极推进社会教育机构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深意的,这是特色化办学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初探

【摘要】:20世纪社会教育运动在

【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 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

平教会对农民的教育观认为,不仅仅是要对农民普及、实施作为完整人的国民教育,而是通过农民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建设,从改造农村着手来改造社会。正如晏阳初而言“觉得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启发农民的智慧,也就是造人。造人必须有造人的教育。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所以不会有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因而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谋出路,以促进社会的改造。1933年平教会起草的《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中认为,中国乡村有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在这几点缺点之下,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应当以教育作为手段和途径,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大教学方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这样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农村及全社会的改进才有希望。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在乡村教育实施方面,平教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其扫盲识字运动闻名中外。

中华平民教育会首先在定县翟城村的实验,实验内容极其广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社会习俗,无所不包。其宗旨为“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就是使12~15岁的不识字男女都能运用日常生活文字,成为有用的人才。设立识字班,编写课本《农民千字课》,针对80%以上文盲的情况,提出以学校教育为主,集中扫盲,办平民学校进行识字教育,以翟城村为中心逐步推广到全县。1926年10月~1930年6月,共办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423所,学生10156人,女学生1011名,占总人数的10%。办高级实验学校、儿童班、男女育才学校26个,学生821名,学生年龄从11"48岁,多数为青年。在1927、1929年两次的调查中,第一次文盲率80%,第二次文盲率为67%,这说明在两年的时间内文盲率下降了13%。扫盲成绩显而易见。同时1930年3月平教会成立社会式教育实验所,举办夜灯教学,为失学的儿童、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问字处、图书馆、识字处等,实验区的农民对此交口称赞,并热心参与。

教育实验扩展到定县以后,学校式教育主要进行的实验有初级、高级平民学校的研究与实验,扫除文盲的研究与实验,乡村小学的研究与实验,妇孺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师资训练的研究与实验。其次成立了处、高级平民学校、实验小学来推广乡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改进社会。在扫除文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注目。1934年的调查表明,全县14至25岁青年约82000人,其中文盲32550人,占39%,识字人数为49450人,占61%;女子文盲为28114人,占73%,识字人数为10396人,占27%目。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文盲率与当时全国总的状况相比,文盲率仅为39%,这体现出平教会的努力成就。在定县实验区有平民学校的村庄,识字人数多,则文盲率较低;若无平民学校则刚好相反。1928年调查,翟城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3%,不识字者占47%;东亭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1%,不识字者占49%。文盲率均在半数以下,这个数字很显然低于其他农村的文盲率,在翟城村、东亭村等实验区文盲率较其它任何村为低。据1930年调查,定县7岁以上人口识字者占17%,文盲占83%;在定县县城内,7岁以上识字者占34%,文盲占66%。可见在广大农村没有实验区的地区文盲率依旧维持以前很高的比率。

以上就北方较有影响的实验区阐述了乡村教育派的教育实验,除此外,较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比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昆山徐公桥的改进实验区、浙江余姚诸家桥乡村实验学校等实验区,陶行知南京晓庄实验区,梁漱溟为代表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荷泽的实验区,江西农村改进社的实验区工作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各派从事乡村建设的组织、立场、观点很不一致,但其实施有相当之规模,对于农村的社会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 要:农村教育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农村教育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但一直以来,我们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多局限在农村学校教育的范围,而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本文将从农村社会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农村社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发展农村社会教育的对策,阐述农村社会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 社会教育 现状 对策

一、中国农村社会教育概述

社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二十世纪初作为一个专门术语从日文翻译过来。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在拟定教育部管制时,特设社会教育司,与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并列,教育内容侧重说失学民众补习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生活礼俗教育。这是中国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出现社会教育的概念。

社会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行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指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由政府主导,私人和民间团体推动为辅助,为了提高失学民众以及全体国民的素质,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那么,中国农村社会教育应该包含如下特征,从其目的上看,不仅指对农村人才的培养,还包括对广大农村人口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从其对象上来说,不仅包括农村的成人,还包括学龄前儿童和已经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从内容上看,应该包括政治宣传、社会常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从实施主体来看,政府的推动为主导,但还有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辅助。

中国的教育家、政治家,自社会教育出现伊始,就将它与中国的农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二十世纪初,许多有识之士就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农村。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就认为:“中国的民众多在乡村,故民众教育,即乡村民众教育。中国是乡村社会,故社会教育即乡村社会教育。” 平民教育领袖晏阳初认为:“农村是中国85%以上人民的着落地,要想普及中国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中去。” 留美乡村博士、著名教育家傅葆琛则指出,“乡村教育可以减除文盲与愚民,促进社会的安宁和平。” 他们将自己的理论进行实践,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使乡村教育成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股重要潮流。

与此同时,共产党的革命者、政治家也开始在革命根据地推行农村社会教育。而其中影响最大最有成效的则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所进行的社会教育实践。这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这一大背景下,在条件恶劣、艰苦的陕甘宁边区,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一场教育运动。 这场教育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完成了战时政治动员和扫盲的双重任务,保证了抗战的胜利,提高了边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是农村社会教育的范例。

建国以后,中国农村社会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活跃。农村社会教育的管理机构得到完善,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社会教育的形式育内容进一步丰富。但开始以后,农村社会教育的模式被破坏,其政治性被不断加强,使得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被中断。

二、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的关注不断提高,投入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农村社会教育领域,主要表现在:

1.近年来,政府对于社会教育的资金投入有了显著的增长,新建了一大批农村社会教育设施,如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影剧院等。

2.更多的机构团体参与到农村社会教育中去,除了传统的教育部门外,如妇联、共青团、高等院校、艺术团体、培训机构等都参与其中,培养了一批从事农村社会教育的人才。

3.农村社会教育的覆盖群体更加广泛,不仅仅包括农村成年人,还涵盖了学龄前儿童、在校青少年和老人。

4.农村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农村社会教育的内容也发生变化,从以前政治宣传、识字、计算等为主要内容,现在与时俱进,增加了职业培训、民主与法制宣传、卫生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形式上来说,除以前的夜校、集中学习外,还发展了许多结合地方特色,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创造了许多文化产品。

5.农村社会教育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由于科技的发展,农村社会教育的形式以前较为单一,现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新的手段被应用到农村社会教育中去。

尽管,我们的农村社会教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相对于蓬勃发展的农村学校教育而言,社会教育显然是跟不上学校教育的脚步的,制约农村社会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国家对社会教育的财力、物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近年来,国家加重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许多农村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甚至还添置了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些投入都局限在学校教育的范围,社会教育无法利用。一些政府为了追求形象工程,而且农村社会教育投入也没有刚性的要求,所以只愿意将资金投入在学校教育上。

其次,农村从事社会教育的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素质偏低。从事社会教育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从管理人才方面来说,农村社会教育的管理一直就缺乏规范性,缺乏统一的专门的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政府部门的管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教育部门更倾向于学校教育,其他如妇联、共青团、高校等的参与又不具有常规性,使得这方面没有培养出专业的管理人才。同时,从事农村社会教育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他们需要研究社会教育的内容,开发社会教育的产品,进行社会教育的培训,但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才却极度匮乏。因为从事这一行业待遇堪忧,前景不明确,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准入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真正愿意从事这个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并不多。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教育的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效果欠佳、农民参与积极性不强等多个问题。

再次,许多农民不愿意接受社会教育,与长期以来农民形成的教育观念有关系。在中国农村,一直以来,升学和离开农村成为农村教育唯一价值取向。在农村的教育中,与农村生活无关的知识灌输成为农村受教育青年单一的收获,这些农村青年,一旦升学失败,亦因为接受的大多是与农村生活无关的教育,从而没有掌握相应的农村生活与生产技术,回到家乡后成为不能尽快适应农村生活,在农村找不到位置的游民。他们即使有机会以打工者的身份来到城市,也会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不利的地位。 正是因为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使农村中的青年对社会教育有很大的排斥心理,他们长期以来脱离农村生活的教育、和一直以来离开农村的追求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农村社会教育。

此外,其他社会势力的冲击也阻碍了农村社会教育的开展。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在国家权力退缩的同时,却未能实现公共服务向农村的扩展,以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却将文化建设长期置于不适当的丛书和次要位置,因而导致了农村文化生活的种种乱象。如封建迷信和邪教等势力渗透,赌博之风盛行,宗教庙堂遍地开花等等,使得农村的社会教育无法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正常发展。

当然,以上所阐述的只是目前农村教育所反映的一些共同的问题,由于地域的差异,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

三、当前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对策

要推动农村社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既要借鉴前人经验,又要结合当地实际,还必须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解决,

1.针对农村社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对于政府在社会教育上的投入应该有制度上的保障,有刚性的要求,加大财政对社会教育的扶持力度。同时,应该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农村社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帮助解决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发展农村社会教育也不要一味等待政府投入,要积极整合资源,利用农村学校教育的现有资源,合理配置,有效管理,发挥其最大效用。像现在有的农村学校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教室供办夜校使用等都是合理利用资源的好例子。

2.针对目前农村社会教育管理混乱的情况,需要尽快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牵头,教育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协助的常设机构,构建农村社会教育的体系,来进行社会教育的日常管理,使社会教育制度化,常规化,而不是让它处于一个可有可无、随意发展的状态。

3.解决农村社会教育的人力资源问题,是发展农村社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首先,社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设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内容安排要联系农村实际,不能与农村生产生活脱节,要解决农村生产技术肯经营管理的问题,还要融入当时当地的生活。这些难题,必须有专业化的队伍来完成,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可以委托一些高校的相关专业人才来完成;针对农村社会教育的师资问题,当地政府一定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从事社会教育的老师的待遇,为他们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像现在的大学生村官,就是从事社会教育的强大师资力量;当然,我们也需要利用现有资源,许多农村学校的老师,也可以成为社会教育的老师,而且还具有优势,一方面,对于他们的培训相对更容易一些,另一方面,他们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家长的老师,更容易被接受。

4.现在许多农民缺乏参与社会教育的意识,我们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必须改变农民的教育观念和传统价值取向,今天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新型农民是当代农村成人的又一出路。所谓新型农民,即在新农村建设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能真正掌握自身命运,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意识、现代觉悟的现代农民,这也是农民自身发展的需求。另外,我们还应结合农村实际,安排农村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农村社会教育形式,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农村社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特点,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规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在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情况下,让农民能积极参与其中。比如,针对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科学知识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管理经营知识,提高其致富的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社会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此外,我们应该净化农村社会教育的环境。当前农村,传统的勤劳朴实、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受到冲击,各种封建迷信等有害思想严重影响着农村的和谐稳定。我们应当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等道德规范,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精神,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与封建势力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净化农村环境。

三、结语

在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而且能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农民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所以说,社会教育是培养新农村新型农民最重要的手段。

农村社会教育正是通过这种人才的培养,为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社会教育问题研究:试析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

论文摘要:20世纪社会教育运动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的社会教育逐渐地发展起来。其中民间团体对农村的社会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他们不仅有理论上的研究,而且在实际中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其他方面发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中国教育史上意义重大。

论文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 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中国社会早已存在。清末简易学堂的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的兴办,《圣谕广训》、(劝善要言)的宣讲,广义上均属社会教育。i901年四川江津县张鹿秋设农业夜课,以新法启迪附近农民。河北省高阳县王玉斌设初等小学,男女并收,以教育农民ⅲ。但现代意义的社会教育的提出,则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事情。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于教育部中设社会教育司,在地方设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以实施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素质。社会教育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近代的民间团体在发展社会教育尤其是农村的社会教育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北方大批农民被协约国招募到欧洲做工。当时在外的留学生鉴于华工知识浅薄,办理了华工教育,颇见成效。大战结束后,主持华工的教育领袖比如晏阳初、陶行之等回国,创办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提倡“除文盲,做新人”办起了平民教育。从此,打开了对农民实施社会教育的大门。从1925年开始,以后逐渐形成了乡村教育的浪潮,到30年代末达到高潮,抗战结束后走入低谷。乡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本土化的加强。他们在发展农村初等教育、扫盲教育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为今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虽然乡村教育的倡导者们有着各自的立场、目的,但他们有一致的共识:即农村是一个整体,要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愚昧的问题,教育必须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各种乡村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以教育为枢纽,这样,使得教育改革本身进一步深化,产生了中国的乡村教育理论,诸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等,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倡导者们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实验的影响,都从实验入手,从1925年起纷纷建立农村教育实验区,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至1935年,各种实验区已有193处,遍及全国各地,这些实验区使乡村教育不仅在思想上得到广泛的提倡,更主要的是在实践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涌现出各种教育思潮中,平民主义教育思潮便是潮流之一。蔡元培曾把社会的不平等归结为教育的不平等,他认为普及平民教育是改变这种教育状况的唯一办法,主张除正规学校外,应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美国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平民教育的参加者很复杂,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也各有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讲,他们都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要求打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有钱人独霸教育权的局面。许多教育团体、教育家们开展了各种革新教育的实验,特别是在全国开展的种种平民教育运动推动了教育在民间的普及。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实验区是北方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北京成立。平教会根据前几年在城市开展平民教育和识字运动的实践,进一步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中国以农立国,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农村,而中国的农村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处于萎缩、停滞、落后的状况,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社会的改革就没有希望。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和稳定社会。从这一点出发,平民教育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乡村平民教育成为平教会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1926年10月在河北定县以翟城村为试点,开展以村为单位的平民教育实验。1930年成立定县实验区,推广乡村平民教育,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

平教会对农民的教育观认为,不仅仅是要对农民普及、实施作为完整人的国民教育,而是通过农民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建设,从改造农村着手来改造社会。正如晏阳初而言“觉得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启发农民的智慧,也就是造人。造人必须有造人的教育。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所以不会有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因而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谋出路,以促进社会的改造。1933年平教会起草的《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中认为,中国乡村有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在这几点缺点之下,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应当以教育作为手段和途径,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大教学方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这样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农村及全社会的改进才有希望。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在乡村教育实施方面,平教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其扫盲识字运动闻名中外。

中华平民教育会首先在定县翟城村的实验,实验内容极其广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社会习俗,无所不包。其宗旨为“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就是使12~15岁的不识字男女都能运用日常生活文字,成为有用的人才。设立识字班,编写课本《农民千字课》,针对80%以上文盲的情况,提出以学校教育为主,集中扫盲,办平民学校进行识字教育,以翟城村为中心逐步推广到全县。1926年10月~1930年6月,共办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423所,学生10156人,女学生1011名,占总人数的10%。办高级实验学校、儿童班、男女育才学校26个,学生821名,学生年龄从11"48岁,多数为青年。在1927、1929年两次的调查中,第一次文盲率80%,第二次文盲率为67%,这说明在两年的时间内文盲率下降了13%。扫盲成绩显而易见。同时1930年3月平教会成立社会式教育实验所,举办夜灯教学,为失学的儿童、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问字处、图书馆、识字处等,实验区的农民对此交口称赞,并热心参与。

教育实验扩展到定县以后,学校式教育主要进行的实验有初级、高级平民学校的研究与实验,扫除文盲的研究与实验,乡村小学的研究与实验,妇孺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师资训练的研究与实验。其次成立了处、高级平民学校、实验小学来推广乡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改进社会。在扫除文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注目。1934年的调查表明,全县14至25岁青年约82000人,其中文盲32550人,占39%,识字人数为49450人,占61%;女子文盲为28114人,占73%,识字人数为10396人,占27%目。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文盲率与当时全国总的状况相比,文盲率仅为39%,这体现出平教会的努力成就。在定县实验区有平民学校的村庄,识字人数多,则文盲率较低;若无平民学校则刚好相反。1928年调查,翟城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3%,不识字者占47%;东亭村11岁至24岁的人中,识字者占51%,不识字者占49%。文盲率均在半数以下,这个数字很显然低于其他农村的文盲率,在翟城村、东亭村等实验区文盲率较其它任何村为低。据1930年调查,定县7岁以上人口识字者占17%,文盲占83%;在定县县城内,7岁以上识字者占34%,文盲占66%。可见在广大农村没有实验区的地区文盲率依旧维持以前很高的比率。

以上就北方较有影响的实验区阐述了乡村教育派的教育实验,除此外,较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比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昆山徐公桥的改进实验区、浙江余姚诸家桥乡村实验学校等实验区,陶行知南京晓庄实验区,梁漱溟为代表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荷泽的实验区,江西农村改进社的实验区工作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各派从事乡村建设的组织、立场、观点很不一致,但其实施有相当之规模,对于农村的社会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时期整个中国还没有具备在农村发展政治、经济、教育的条件,这些实验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村问题。但综合起来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趋势:即各种民间团体都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普及国民教育,提高人民素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表明社会教育的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部分,他们的经验教训为以后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扫除文盲和普及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为以后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直接借鉴意义的经验,发展农村教育民间团体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