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17 10:1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摘 要:高中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有效运用生活化的实施策略进行有效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率。主要以苏教版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为例,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素材;问题情境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探究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进行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并且这些教材的编排与节选都是经过专家精心考量的,同时这些化学知识的编排也都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能力,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进行有效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化学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将教材中静态的生活素材转变为动态的、生动形象的素材,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化情境,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还能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密切这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如在“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即“酯、油脂”等知识,因为教材上描写到“花卉、水果中通常会含有酯,而致使这些物体具有芳香的气味”,因为这些知识是静态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也无法很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于是教师将这些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化,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三种水果,有苹果、梨、香蕉,教师随即给学生提供了三种相应的酯的样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仔细闻这些样品的气味,因为这些都是含有酯的样品,学生自然可以闻到酯所具有的芳香气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他们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接着教师给学生讲解芳香产生的渊源,并结合三种酯的不同形式、不同气味以及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给学生加以讲解,通过比较、观察,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酯的相关知识。再如,在乙酸一课的教学中,由于乙酸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般家庭中的食用醋中就含有乙酸,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准备了醋、水,让学生进行比较,可以通过闻、尝的方式进行比较,这样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二、创设合理、有效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高中生的思维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而化学又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能力,给学生创设合理、有效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给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生活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敢于质疑,这样也能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好提问的示范,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如在讲解化学知识的酯时,教师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物质才能叫做酯?”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陆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酯都具有芳香气味呢?”“我们学过的乙酸、乙酯难溶于水,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酯都具有这个性质呢?”“酯在结构上是不是都是一样的?”等。学生只有思考了,才能提出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学习。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陆续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对酯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中合理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如生活中经常会说到的“白酒并非全是陈的香”,学生很快就会联想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酒精浓度高的白酒可以越久越香,而酒精浓度较低的啤酒却不是这样?再如在乙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到了很多生活中的小诀窍,即丝绒上的绒毛如果被压皱了,用酒精将其润湿,再放在蒸汽上蒸三四分钟,接着用毛刷逆着刷,就可以使绒毛恢复原来的样子。照片脏了,用棉花蘸少量酒精进行擦拭,就可以使照片变得无比干净。学生也会联想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酒精会有这样的作用?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也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总之,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无处不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实现化学教学的目的。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践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摘 要: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将其灵活、恰当地运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理论依据;意义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何为生活化教学模式?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有哪些?高中化学践行生活化教学模式又有哪些意义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与总结。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生活化教学模式,即为教师将所教学内容同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更深刻认识、理解与接收的一种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高中化学教师践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学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多项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又同每个人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高中生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不能再同以往一样进行孤立式的教学,而应当从高中阶段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素材运用到高中化学的讲解活动之中。相信,这对于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来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化学践行生活教学模式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归纳,笔者认为,高中化学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帮助学生深化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

高中化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性特征,这一学科特征对于学习活动仍然主要依靠直观、形象思维方式的高中生有着极大的挑战。而在教学过程中践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不利教学现状,即帮助学生借助生活实例深化自身对于所学化学理论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如,在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这节内容时,我就带领学生认真回忆了生活中的几种常见现象:餐馆利用消毒碗柜对已用的碗筷进行清洁消毒;医院护士会用酒精帮助伤者进行伤口消毒;在鉴别某衣服的料子究竟是蚕丝还是人造丝时,人们通常会利用灼烧的方式进行鉴定……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化学原理。

如此就实现了高中化学知识同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确保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侧重于学生实践运用意识及能力的发展,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践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成这一重要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了“垃圾资源化”这章内容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垃圾资源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此就确保了学生在社会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最充分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实践运用水平。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将其灵活、恰当地运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发展,对高中化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学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将化学教材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生产生活相联系,让生活真正走进课堂,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而且运用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学生全面体会到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全面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生活的理念,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化学教学质量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带来了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的变化,在教育中和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其中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教学在新课程体系之下,生活化教学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实际需求,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学生已有化学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和人类生产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课堂参与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研究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途径进行了集中的论述。

一、高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现阶段,虽然新课程理念逐渐融入到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领域,但是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重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课堂上注重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不注重知识体系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性,学生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降低。首先,从教学内容上分析,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完全脱离。在现在很多高中化学教师队伍中,由于受到高考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双重压迫,高中化学教师还是高度重视对学科知识的讲解,尤其体现在对学科知识完整性和严密性的重视上。而与化学教学联系十分紧密的生活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只是在每个章节复习和总结过程中才会涉及一些。这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势必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导致了化学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不高;其次,从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分析,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很多化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都是采用以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行为在年长的教师群体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生活场景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化学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但是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根本就没有动手机会,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相违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被动的学习。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分析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尝试进行生活化教学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和遇到很多科学现象,其中的一些现象隐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化学知识,在学习化学知识中寻找到生活的影子。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化学基本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去感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中臭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曾经经历过的经验:“夏天雷雨天气过后,空气十分的新鲜”。这一方面是因为雨水清洗后的结果,另一方就是通过高压放电将空气中的氧气变成了臭氧,而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能够起到杀菌和消毒的作用,对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此外,我们在打印文件时,从打印机中经常会闻到清新的气味,这也是臭氧。通过列举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常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臭氧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利用生产和生活中的多种信息进行生活化教学

新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大量的信息,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而很多科学信息都与高中的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把这些生产生活中科技信息融入到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科技的新鲜感,同时,还能够切实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更好的感知各种文化知识。例如,在讲解铝元素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用一个铝锅的说明书进行示范讲解,说明书注明了不能向锅内放入酸性或者碱性的物质,也不能放入腌制的食物,当铝锅出现污渍之后,需要先使用温水浸泡之后再用软毛刷进行清洗,不能用坚硬的清洗设备进行清洗。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铝元素较为活泼,能够和碱性和酸性以及盐类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腐蚀铝锅。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感知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3.运用生活谚语进行生活化教学

在民间,人们结合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总结出了很多谚语,这些谚语中不乏有很多化学知识融入其中,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引入生活谚语,让学生更好的感知谚语背后所隐藏的丰富的化学知识,从而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农民群众经常会说“雷发庄稼”这句谚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谚语进行化学讲解,分析闪电和空气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以及反应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物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氮气对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氮元素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摘 要:化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引入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探究,以此补充并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拓展深化教学内容。文章从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原则、流程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意义;原则;流程

学科教学归根到底要服务生活,化学教学需要从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生活化问题展开探究,以此获得化学知识。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

(1)提高教学有效性。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的型号、研究电池的材料;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护栏、自行车、家用的铁锅生锈等现象;学习“甲醛”时,让学生体验新买家具的刺鼻的气味;学习乙醇时,让学生联系工业、医院等用的酒精和碘酒等。以生活中的第一手材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探究的动力。

(2)转变学习方式。例如,学习“防中毒”知识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在制取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并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处理,如灼烧、吸收和收集等。这样的灌输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讲完后,学生能掌握多少可想而知。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靠老师讲、学生单纯听时,两周后,学生的记忆内容不及老师讲的内容的5%。而如果采取探究教学,即教师给出问题,学生们自主探究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习效果要好5倍~8倍。因此,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有毒的气体有哪些?制取有毒的气体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为了防止中毒事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这样的问题,层层深入,逐层递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改变“接受式”学习,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生活化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构建知识、运用知识。学习“意外事故的处理”时,让学生由化学实验中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例如,如果遇到烧伤、烫伤,就应该用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严重者立即就医。再如,学习“化学平衡”时,引导学生思考使用加氟牙膏可以防龋齿的原因;学习“氧化还原”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等。这样,利用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凸显化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作用。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应坚持“四大”原则

(1)生活化原则。生活化探究教学,应体现生活化。高中化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学中,应设计生活化的问题,突出体现生活化原则。如对于“物质的量――摩尔”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室里的纯净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纯净水的分子数。这一问题,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把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而这一难点被攻克。再如,学习“胶体的性质”时,引入生活中制陶的实例:在制陶时,常遇到陶中含有Fe2O3(三氧化二铁)而影响陶瓷的质量,你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又如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豆浆里加入石膏或者盐卤可以凝聚成豆腐,在建筑施工中,如果在水泥里加入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度等。这些实例,无一不体现生活化的原则。

(2)开放性原则。在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中,应注重提出的问题生活化,还应兼具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如学习“胶体”时,提出问题:生活中与胶体密切相关的实例有哪些?这个问题是生活化的问题。再审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是开放性的。答案很多:盐卤点豆腐、水泥硬化、明矾净水、河海交汇处可以沉淀沙洲、钢笔同时使用两种墨水可能堵塞、血液透析等。生活化探究学习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关键的一环。

(3)协作原则。顾名思义,生活化探究学习,重在“探究”性的学习,探究需要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在相互合作中,相互点评、彼此补充、共同升华。

(4)创新原则。生活化的问题中,不仅应体现生活的要素,更应该关注问题的创新解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求新求异能力。

三、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流程

(1)唤醒生活体验。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的现象,用生活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求,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运用的联系。

(2)创设问题情境。情境法与生活化教学、探究学习、生活化探究学习密不可分,问题的提出应注重情境的创设。如学习“原电池”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等。

(3)科学探究。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一些化学的概念、性质、现象等无不以实验为先导,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如学习氯水的漂白作用时,把一朵鲜艳的红玫瑰放在一个盛有溶液的瓶子中,结果,红玫瑰变成了“白色”,让学生探究这个溶液是什么溶液。这个实验也可以这样进行:神秘地告诉学生,我把红玫瑰放在氯水里,“鲜花会褪色”。多数学生会持有惊讶的表情,怀疑的神色,于是,引发他们动手实验验证,也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四、结束语

新课改下,化学课堂应是师生对话的舞台,生活化的探究教学可以唤醒学生,激活其思维,点燃智慧的火把,使他们形成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构建学生乐学、善用、探索的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笔谈

摘 要:无论在生产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我们都可以找寻到化学的影子。巧妙利用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将会使得我们的高中化学课上的精彩高效。生活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是对学生的已有生活常识和经验充分利用的课堂,是对生产生活中的多样信息充分运用的课堂,也是对生活中的谚语灵活引入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几乎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无论在生产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我们都可以找寻到化学的影子。如何利用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将我们的高中化学课上的精彩高效,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生活即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只有注重密切联系生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化学、理解化学、应用化学,进而爱上化学课程的学习,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对于化学课程的生活化,笔者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认为高中化学课程的生活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要充分利用

高中生在数十年的成长历程中,已经形成了极强了观察能力,也积累了诸多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这些生活常识与经验中可能就蕴含着诸多的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首要完成的便是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中,提取与我们的化学教学相关的内容,使化学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借助生活实例,从纵深两个角度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和知识。

例如,在教学“臭氧”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就引入了这样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体验:闷热的夏天,我们都渴望一场清爽的雨,因为雷雨过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我们均会感觉到空气是别样的清新。这时为什么呢?这不仅仅是因为雨水洗涤了大气中的灰烬,净化了空气,更是因为大气中的一些氧气在雷电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臭氧。臭氧又有怎样特殊的性质和作用呢?它具杀菌、消毒的能力,这就可以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生活常识和经验的运用,轻松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关于臭氧的一个反应,一种作用。

二、生产生活中的多样信息要充分运用

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不刻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着。无论是社区还是街道、无论是商场还是公园,甚至是学校,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有意或无意地接触诸多信息。无须怀疑,这些信息中必然有许多是和我们高中化学知识相关联的。如果能把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信息引入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那必将会让我们的化学课堂满是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并体会到化学改变并美好着我们的生活。

例如,在学习“铝的化学性质”这一教学内容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一份自己用手机在超市拍摄的铝锅的操作使用说明书,这份说明书明确写着:不宜盛放酸碱性强的食材及食物,不宜存放酱油、醋等用于腌制食物的佐料。在清洗时候,应避免使用钢丝球等强力手段,一旦遇到顽固的不易清除的污渍,最好在用温水浸泡两小时后,用柔软的毛刷尝试清除。然后我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判断这一操作使用说明书是否科学合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铝既会与酸发生反应,又会与碱发生反应,而且质地较软的性质有了全面的感知。这种用化学知识阐释生活信息或现象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理解了所学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完善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

三、生产生活中的谚语要灵活引入

人类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智慧生命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经历无数次经验的叠加和积累,对自然规律及一些现象形成了一些科学的认识,他们用最简洁趣味的语言将这种认识加以表达,便形成了谚语。由此可见,生产生活中产生的谚语,不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而且其中必然也有一些谚语会与化学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谚语本身就是某一化学知识或现象的最好阐释。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灵活引用一些化学谚语,能够激发学生乐于对“身边的化学”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高中学生的化学视野。

例如,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便精心选取了两句谚语,用朗朗上口的谚语,活化了一节课的教学。第一句谚语是“雷雨发庄稼”,这一谚语现在的城市学生有点陌生,但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却听爷爷奶奶说过。这一谚语阐明的是真理吗?学生在合作探究后认识到,大气中的氮在遭遇雷电时,会发生氧化(N2NO),这是一种自然固氮。接着我出示了第二句谚语“种豆子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借此让学生理解氮的固定的另一种形式――豆科作物的根瘤菌。根瘤菌虽然是一种细菌却可以让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并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含氮化合物,供给植物吸收利用。这样两句谚语,将氮的固化及与氮相关的一些化学反应进行了生动说明,让学生记忆深刻。

总之,高中化学的生活化之路是一条细致之路、趣味之路、灵动之路。我们一方面要在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中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生活现象变为我们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尝试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改变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