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17 04:5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妇产科中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1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与无缝隙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妇产科;医院感染

0引言

妇产科是医院中具有较高特殊性的科室,提升妇产科中的护理质量可以有效控制该科室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护理的需求逐渐上升,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将无缝隙护理管理用于妇产科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抽选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通过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1.75±6.91)岁;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其分为23例子宫肌瘤患者,12例卵巢囊肿患者,16例异位妊娠患者,4例盆腔炎患者。观察组:平均年龄为(40.92±7.23)岁;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其分为21例子宫肌瘤患者,15例卵巢囊肿患者,12例异位妊娠患者,7例盆腔炎患者。比较上述两组妇产科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饮食、用药护理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该项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详细内容见下:组织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知识进行学习,对妇产科所收治患者的特征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了解,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用语,并告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隐私给予尊重;在科室内建立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及护理操作流程等,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自理能力,协助其完成自我护理;在日常护理中有效结合规范化护理及个性化护理,提前制定护理工作流程与标准,使得护理人员可根据流程为患者实施护理操作,可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概率。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洁及舒适度,及时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有效的了解,同时对合理需求给予满足;同时科室内年资低的护理人员较多,对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存在影响,我院通过对传统的排班制度进行调整,以新老搭配的方式,提升资历较浅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及护理能力。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状况(SAS评分、SDS评分)、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上述妇产科患者的相关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两组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状况用(±s)表示,用t检验;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表示,检验)。用P<0.05,表示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具体结果如下: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30.42±6.18)分与(31.35±6.84)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2.93±7.09)分,SDS评分为(44.27±8.12)分。

2.2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健康观念不断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亦是不断上升[2]。伴随护理水平的提升,临床护理工作已逐渐由简单的技能操作转变为服务性措施。我院妇产科通过不断规范护理工作,将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的护理质量进行提升,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改善,从而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的满意度。无缝隙护理管理是由患者入院开始直至出院,护理人员为其开展的全程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细致及具有完整性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3]。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无缝隙护理的相关培训,对该项护理的中心内容及重点服务意识进行学习,在不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对其日常生活习惯加以尊重,对其隐私进行保护,以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理的舒适度,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环境良好且舒适度较高的病房,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同时在不违背科室内相关护理制度的情况下给予满足;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进行调整,通过弹性排班制度,结合患者的需求,更好的给予患者护理措施,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以此有效降低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及护患纠纷的概率。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本质即为补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开展护理措施时给予患者全方位的亲情服务。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该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实施,不仅降低了医院感染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同时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舒适度进行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晓华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妇产科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相关疾病及孕产妇患者的存档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根据其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分组研究,63例对照组和63例柔性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性基础护理,而柔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柔性管理护理措施,回顾统计并检验比较患者的护理管理作用效果。结果柔性组患者对柔性管理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41%(62/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82.54%(52/63)(P<0.05),而且对比对照组,柔性组患者反馈其接收到的护理服务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柔性管理会显著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进而大大提高患者对其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柔性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作用

随着医护人员自身家庭及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倦怠感[1],易造成工作质量不符合预期、工作效率不高,进而影响患者对其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因而,为改善这些问题,高效护理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现本文对我院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行的柔性管理的应用作用及效果进行具体探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相关疾病及孕产妇患者的存档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根据其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分组研究,63例对照组和63例柔性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67岁,均值年龄(36.37±2.31)岁;其中孕产妇患者的孕周为35~42周,平均孕周(39.22±1.61)周;柔性组患者的年龄为20~63岁,均值年龄(36.51±2.27)岁;其中孕产妇患者的孕周为35~41周,平均孕周(39.42±1.45)周。全部患者均对其所接受的治疗方案、护理管理措施等预先知情,且两组患者在年龄层次、孕周、病程及病症状态等方面的统计学差异情况不显著(P>0.05),进行可比性研究可以获得可信的结果。

1.2护理方法

1.2.1基础管理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性基础护理管理,也可视为刚性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医院妇产科规定的临床护理管理条例对妇产科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管理。1.2.2柔性管理柔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柔性管理护理措施。柔性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转变护理管理的基本理念,提高护理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给予其一定的自我决定权及管理权[2],以使其能与患者更好地相互协作。②施行民主管理,积极采纳基层人员提出的合理化管理建议,进而提高其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③应用组织行为管理模式,护理人员与患者及时沟通,了解其需求并尽量能够合理满足;护理人员应理智对待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差错及不良问题,努力从根本上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应在合适时间及场合对工作出错的护理人员进行指正,注意对其的人格尊重及自尊心的保护。④人力资源柔性管理[3],根据人的个性特征,、灵活安排工作,努力发挥其潜能。⑤设立激励管理机制,根据不同需求而设立激励方式。对品质卓越、洞察力敏锐、工作贡献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肯定及物质奖励,通过奖励激励,使其尽可能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进而提高患者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1.3满意度评价

将患者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三级: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各项数据收集整理完毕后,均统一导入统计学应用软件SPSS20.0中,对两两数据进行差异运算及分析,将计量资料描述为“x±s”,正态分布双侧行t值检验;将计数资料描述为(n、率%),非正态分布双侧行x2检验。差异系数P<0.05为判定标准,表明两两数据间统计学意义鲜明。

2结果

经统计研究,柔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8.41%)要显著高于对照组(82.54%),检验差异值P<0.05。具体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在柔性管理应用后,妇产科护理人员对其工作的热情度、工作进展的顺利度、工作效率等均较之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讨论

妇产科中的临床工作十分复杂,工作中医护人员常常需要面对众多人群,如患者、新生儿及陪同人员等,其绝大多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及情绪表现,使得本科室工作的开展常面对沉重负担及较高风险。柔性管理是指通过管理者对护理人员进行灵活化柔性管理,进而实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并且显著提高其工作质量及效率的目的。在对妇产科疾病或孕产妇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在常规性基础护理工作开展的同时实施柔性管理会使护理工作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柔性管理。

作者:邵彩玉 单位:新疆阿克苏沙雅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应用效果研究和其中出现的不足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促进产科护理工作的完善。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将总人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是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入院的;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入院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方式。结论:两组患者的产后并发症的产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应用效果

在卫生服务工作中,医疗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并给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重点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究,以下为具体的探究结果。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1.1研究资料介绍。

本研究选取我院260名在妇产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先后将这26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对照组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3年6月-2014年12月,两组患者均为单胎待产妇,患者均没有传染病及心肺等疾病。260名患者的分布情况是观察组140名,对照组120名。观察组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其中经产妇的人数为55名,初产妇的人数为85名;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5岁,其中经产妇的人数为46名,初产妇的人数为74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生育经历分析此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1.2研究方法介绍。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方式,具体的护理情况分析如下:

1.2.1对于产妇分娩前的护理。观察组的产妇在分娩前的护理:在检查操作之前做好解释和指导,减轻孕妇的焦虑和恐惧,鼓励丈夫及家人的参与和支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让孕妇在一个温馨安静的环境中等待分娩。对孕妇进行生命体征测量、采集病史,做体格检查、产科检查、给予清淡饮食、保证水分摄入等,定期对孕妇进行血常规和尿常规的检查,对孕妇的身体状况做细致了解,并做好清洁卫生和分娩不适的应对技巧,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积极控制血压,预防子痫。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间歇时间,及时记录。鼓励孕妇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肾循环及子宫胎盘供血,做好间歇吸氧护理。多用多普勒仪检测以判断胎儿是否存活及是否存在宫内缺氧,做好病情观察,根据孕妇和胎儿具体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1.2.2对于产妇分娩期间的护理。对于即将生产的产妇,医护人员必须将准备工作做到充分,做好心理护理、胎心监护、产程观察、接生准备。及时安慰产妇,耐心讲解分娩时正常的生理过程,增强产妇对自然分娩的学习;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产程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信息,帮助其采取相应的对应措施。促使产妇在产程过程中密切配合,以便能顺利分娩。

1.2.3对于产妇分娩后的护理。为产妇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通风良好。保证产妇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和产褥期体操,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并帮助产妇哺乳。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评估产妇子宫的高度、宽度、软硬度、膀胱充盈度、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同时按摩和挤压子宫底使宫内残余血排出。做好会阴、乳房的护理,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并好出院指导。1.2.4对于产妇的心理方面的护理。产妇分娩的感受对产后心理适应性关系重大,所以医护人员应做好心理调适期相应的护理。特别要注意产妇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鼓励配偶及家属为产妇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如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指导与婴儿进行交流、接触和为婴儿提供照顾以培养产妇的自信心。

1.3观察的指标分析。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的情绪不稳定出现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伤口出血、感染等情况,然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采用打分制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小于6分的为不满意;6-8分为一般;8-9分为较满意;9-10分为满意。

2应用效果分析

2.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率为97.9%,而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率为79.4%,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这两组的差异分析P小于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的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对于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观察组的总人数为140例,患者出现焦虑的情况有4例,出现抑郁情绪的有1例,术后出现伤口出血的有1例,其他特殊情况有2例,总发生率为5.7%;而对于对照组患者出现焦虑的有6例,出现抑郁情绪的有4例,术后出现便秘的有3例,出现出血的有2例,其他情况有1例,总发生率为13.3%,对于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4天,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2.6天,据此可以分析,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其差异P小于0.5具有统计学的分析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综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发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促进其身体的恢复,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还能够将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降低,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晓英 单位: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探析

1妇产科护理安全的主要隐患

1.1医护人员方面:

⑴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漠:较多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未能把护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缺乏预见医疗差错事故、服务纠纷发生的能力,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忽视医源性损伤,更多依赖仪器去解决患者问题,工作时疏忽大意,如在听取孕妇胎心时不认真,或在观察产程时不按标准进行,有些人甚至对孕妇或新生儿常规护理不仔细,可能导致孕妇产后出血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医护人员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等护理安全的规定标准,可能出现发错药或抽血出错等情况,护患纠纷明显增多。

⑵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只注重执行操作,解释不到位,不能换位思考,不注意语调语气,不能适当道歉,引发投诉。

⑶主动巡视及健康教育不到位:护士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慎独精神,导致病情观察不仔细或交班内容有遗漏,多发生于交接班前后、中夜班、节假日。

⑷专业技术不熟练:随着医疗行业对医护人员的数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医疗队伍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妇产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临床护理经验,年轻护士难免缺乏相关的知识及历练,对本科及跨科疾病的知识不熟悉,对特殊仪器操作不熟练,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随着高科技医疗设备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不断应用,以及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引进,某些医护人员可能对新设备、新知识的学习缺乏耐心,不能及时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以适应越来越先进的护理工作。因为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不够而导致的护理安全事故有两种:一是医护人员在助产或护理过程中动作不标准,造成婴儿锁骨骨折等;二是护理人员在孕妇产程监控过程中对某些变化缺乏了解,延误了事故处理时机,导致诸如新生儿脑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⑸工作人员疏忽:如护士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当,未落实对医疗器械的用前检查、治疗中观察、定期故障维修制度等。

1.2其他产科高精尖诊疗手段的应用,如遗传病产前诊断技术、胎儿镜、产程监护系统、镇痛分娩等,这些诊疗手段有可能对孕产妇和胎儿造成伤害,增加护理人员风险。

1.3患者方面:

⑴患者对护理安全缺乏相关的认知,某些患者甚至不愿意接受相关的护理工作,对医院提出的护理要求不配合,增加了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难度,也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以往的护理安全事故案例中,并不缺乏因患者自身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护理事故,如患者在预产期不遵守医院的规定出院活动,不小心摔倒而造成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更为严重的则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或者孕妇产后大出血等。

⑵妊娠、分娩的异常:待产期间存在的风险因素有高危妊娠,如孕妇对分娩产生的焦虑情绪、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母体胎儿血供不足导致胎死宫内;分娩期间存在的高风险因素有难产、产道狭窄、分娩时出血、羊水栓塞、产力异常、产道损伤等;产褥期间存在的高风险因素有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产褥热等;胎儿新生儿因素,有各种因素造成胎儿血供不足而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等。

⑶认识冲突:一方面医患双方所拥有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导致人们对产科医疗的期望值极大;另一方面产科涉及到母婴双方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意外,将其看成是医疗事故而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

2妇产科护理安全的控制措施

2.1提高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是杜绝妇产科护理安全事故的根本措施,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熟悉疾病甚至特殊疾病的特征和护理重点,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

2.2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实施教育与临床相结合,规范护理操作,规范护理人员的执业范围,实行全程护理质量管理,转变服务观念,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对新入科人员,进行为期3天的风险意识教育,确保风险意识教育的效果。

2.3做好风险评估:在临床工作中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危险性。

2.4认真覆行告知义务:在医疗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今天,医护人员有告知产妇实情、尊重产妇意愿的义务,产妇及家属有知道各项护理操作内容及可能出现问题和承担风险的权力。笔者根据产妇生理、心理的特点,结合本科具体护理操作项目,通过识别、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做好预见风险。2年来,我科护理投诉从2011年前平均发生16起降到5起,护理冲突发生率为0。

2.5规范操作规程:在分娩过程专人监测,并提供个性化护理。2年来,我科风险事件和差错发生率,从2011年前每年平均12起和10起降到6起和3起,风险管理效果显著。

2.6加强护理人员层级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注重产科护士的培养,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结合专业护理培养的发展方向,应用层级管理的新型培训模式制定各级护士相关培养的计划和目标。采取小讲课、护理业务查房、理论学习以及技术操作考核等方式,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地培养护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理论和实践技能两方面把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2.7制订并实施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管理的优秀内容就是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各项活动,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我科针对以往引起护理事件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孕产妇的接诊、护送、检查、告知、沟通制度;待产室与产房、产房与产后休息室间转送、签字、报告制度;产科技术操作告知制度;母乳喂养宣教制度;差错事故报告及防范制度;新生儿游泳、抚触等新技术的指导及新生儿护理常规。同时,我们在明确产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基础上,加强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落实和检查,建立防范医疗事故风险管理组,护士长为大组长,并根据产科特点细分不同风险管理小组,如急救器械、物品管理、使用、保养、供应小组;就诊产妇接待、转送、检查、服务组;专科技术操作培训小组;孕产妇、新生儿护理等相关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及产后访视服务小组;文件书写、记录、检查、督促小组;收费管理小组。明确管理职责、范围和内容,每周定期检查至少1次,护士长每日有重点跟班、督促、检查,对工作中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每日晨会提醒,每月总结点评。

2.8加强护理文书管理:护理记录是护理过程的文字反映,也是护理纠纷时的依据,由于产科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如处理不当,就会危及母子的生命安全,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准确、详细地填写护理文书的内容。

作者:李茉单位: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妇产科护理管理问题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研究

【摘要】妇产科护理属于医院最基本的护理工作之一,与重症病房以及精神病方的护理相比,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听上去似乎更轻松一些,然而,在实际护理工中,我们却发现妇产科部门的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风险的原因,探讨控制这些风险的方法以及措施。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控制

1引言

妇产科护理工作听起来比较轻松、简单,而实际上风险性却是极高的,之所以会产生这么高的风险,与患者本身有关,与护理人员本身以及护理人员所采用的的护理方法也有关系,因此,若想实现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的控制以及管理,我们就可以先从这几方面入手,究其原因,然后治其根本。

2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风险的原因

2.1患者方面

妇科病与感冒等病情不同,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更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病情,因此,很多人便会不重视妇科病,认为这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吃点药就没事了,更有的妇女从不进行体检,因而导致妇科病的产生。在去医院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很多患者也会出现对病情不重视的现象,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进而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另外,也有一部分患者因为不熟悉医院的环境想要放弃治疗回家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存在也会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展开,并且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性。

2.2护士方面

如今,各大医院都存在患者多,医护人员少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护理以及照顾,很多护理人员必须长时间工作,不能正常休息,进而导致护理人员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呈现一种比较疲惫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很难做到以比较积极的情绪去面对每一位患者,再加上患者由于身体比较疼痛或者不舒服,态度也会比较差,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的现象,进而导致医患之间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严重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导致患者的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3控制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的方法以及措施

3.1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

若想降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风险,提升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度,只有患者足够重视疾病,能够意到自己所患的疾病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危害以及后果,他们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例如,相关的护理人员要耐心地为患者讲解自己所患的疾病是怎样的一种现状并且要让患者了解到,这种疾病倘若不恢复会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生命带来怎样的影响,进而提升他们对于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疾病情况的了解以及意识,增强他们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促进他们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早日实现病情的好转以及康复。

3.2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模式

所谓人性化护理,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尊重患者,且除了正常的护理工作以外,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到自己对患者的关系以及爱,进而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可以事先对患者做一定的了解,比如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产生病情的原因,患者的情绪状况以及家庭背景,在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并且要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开导,要保证患者的情绪一定是积极地,只有积极的情绪才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可以对患者采用一些亲昵的称谓,比如“王姐,张妈,林妹妹”等等,进而让患者感觉护理人员很亲切,而不是直接喊“XXX号床的xxx”,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3.3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为了实现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的控制,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以外,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多读一些与护理相关以及一些心理指导相关的书籍,进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除此之外,医院也可以选择交流学习的方式,与多家医院进行合作,互相进行学习,了解其他医院都采用怎样的手段进行心理反应护理的,进而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实现护理手段的多样化,保证给予病人最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手段,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很好地控制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风险,除了要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以外,相关的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并且要对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而实现医患距离的拉近,提升患者工作的配合度,提升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水平,将护理工作的风险降到最低,为我国医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陈晓航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