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2-07-18 09:5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讨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鉴于此,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机制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全中国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少数民族

地区仍是牛犁、人背、马驼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农民种、养出来的物资运不出去买,也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年份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自然灾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前期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发展后劲受到严重束缚,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调研中有这样一种感受,山高坡陡路漫长,资多效低领导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2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在重工业化阶段中又经历了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化转移的演变;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2)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而民族群体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说,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而是要结合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他们并不能很快适应,而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3)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4)循环经济与粗放型经济并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饱暖)、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而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问题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从一个民族观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出发,引入了民族学的文化观,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寻求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综合上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摘 要 广东三个少数民族县受历史、自然、社会、区位、传统观念的束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幸福广东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地政府和广大民众急切寻找的路子。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县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生态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破解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瓶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构建民族和谐 破解发展瓶颈 实现科学发展

广东三个少数民族县的经济发展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三个少数民族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整体发展水平同省和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见表1)。全面、准确地了解其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幸福广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县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当地政府利用上级政策的倾斜,审时度势,用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的工作思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见表2)。

二、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县,经济纵向相比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横向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与广东省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少数民族镇与汉区镇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差

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2009年乳源、连南和连山县GDP分别为33.41亿元、14.82亿元和13.78亿元。连山和连南县GDP在全省67个山区县中分别排名为倒数第二、第三位,乳源县排名稍微靠前。二是人均占有水平低。2009年乳源、连南和连山县人均GDP分别为17335元、10112元和12230元,与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166元相比,差距相当大。2009年乳源、连南和连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580元、3852元和4231元,与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相比,差距也较大。2009年乳源、连南和连山县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234元、856元和623元,与省人均一般预算收入3787元相比,差距非常大。

(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镇与汉族镇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受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发展基础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广东三个少数民族县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镇自然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与交通发达、人口集中、资源丰富的汉族镇相比,经济总量小,发展后劲差。

(三)经济生产要素布局差、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利用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基本数学表达式为:Y=AKαLβ,从生产函数表达数可以看出,生产产出量Y是由:技术进步水平A、资本要素K和劳动要素L三大要素决定的。这里,技术进步水平A包括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资本要素K,即投入的资本,主要是固定资产(耕地、机器设备等)和流动资金;劳动要素L,即投入的劳动量,可以是每年使用的从业人员小时量,也可以是从业人员的数目等;α是资本K的产出弹性,β是劳动力L的产出弹性,α+β=1。一般地α=0.3左右,β=0.7左右,可见,在资本与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中,在投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引起的经济增长幅度一般大于资本引起的增长幅度。我们还可以看出,经济产出总量的大小,不仅受三大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多寡的影响,同时也受要素组合方式的影响。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地缘区位及交通条件的原因,还有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总量小,人才素质不高,人员结构分布不合理;投资力度不足,人均财力有限;虽然具有人少地多,但是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土地产量低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要认真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带、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观光旅游生产基地。二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要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围绕优势产品和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形成抓好一个龙头企业、牵出一个特色产业、促进一片基地发展、带动一批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三是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和国内市场准入的需要,按照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引导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

一是科学规划,大力培育优势产业。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要求,以园区为载体,引导各类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大”方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区工业经济板块。二是扩大企业规模,引进高附加值企业。坚持做大做强工业,发挥规模效应,发展配套工业。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更多中小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是大力发展与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的制造业。以民族文化旅游为背景,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与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的特色制造业,打造区域产品品牌。

(三)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力度。要深入挖掘民间艺术,对于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技艺要加以整理,对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要加快抢救保护。加强立法保护工作,完善民族民俗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导入区域经营的理念与方法。以“原生态”+“原文化”对接珠三角都市人群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区域经营立足于自身在珠三角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唯一性,以区域品牌化、精品化、专业化,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三是突出少数民族区域经营重点。重点突出民族民俗文化、绿色经济与生态农业、神秘山寨等综合性大型项目等独有的生态和民族文化项目的开发。

(四)大力加强人才发展战略,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首先要解决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引进本地紧缺的专业、管理和行业带头人,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五)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经济活力

为促进少数民族县的快速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国家给予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二是省财政按全省人均水平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公共服务经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等的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三是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免除地方配套资金,给足项目建设款。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试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

[摘要]我国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多种路径可以选择,其中关键路径有两条,一是在生存与发展区域上实现集中聚居;二是在物质文明上着力打造农业特色经济。这两条路径,是实现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关键路径

我国对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已经很多,所提供的路径有很多种选择,但关键的问题应该解决,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真正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本文提出的两条关键路径,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生存与发展的区域路径

――实现集中聚居

受环境的制约以及自身能力的制约,我国大部分贫困少数民族村与村,甚至是同一个村的小组与小组之间距离都比较远,可以用“零零散散”来形容。这样的空间布局从长远来看,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屏障。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户为单位的刀耕火种,接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实现产业化运作,户与户之间就成为联系紧密的主体,农户必须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之内,才能完成农业产业化的各种活动。

第二,在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要考虑第二产业的发展,即使是简单的加工小作坊,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也不是几个农户所能提供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更是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空间中的相当人口规模。

第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也必然要发展,但分散的、相距遥远的村子、小组,在根本上成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屏障。比如,在一个和其它村子相隔甚远、只有四五十人的小村子中开一个小馆子,恐怕还是很难经营下去的。

第四,分散的空间布局,使少数民族缺乏互相影响交流的大环境,从而将使自我封闭的情况继续下去。如果能把小群体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聚居,大群体的聚居生活,不但可以大大增强少数民族民族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使之在大群体的社会化生产生活中更好地交流影响,有利于推进文明的进步发展。即使是冲突式的交流,也是文明进步的一种动力。互相认同与相互冲突,推动了民族文明的发展。

因此应当寻求贫困少数民族居住地的空间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活动在适宜空间上的有效集聚。空间集中化路径是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民族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长远保证。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可以实现要素市场的共享和产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为技术的进步提供条件。空间集中的实质是经济活动的集中,是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发展。

二、物质文明发展路径

――打造特色农业经济

特色经济就是利用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条件,或运用当地特色技术和工艺,或利用当地特色人文资源进行经营活动,能够适应市场需要并形成产业的经济。按照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先进还是落后,只要充分发挥本国或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区际分工,就能够在交换中获得比较经济利益。发展特色经济正是建立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之上的区域经济选择。鉴于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还非常落后,现实合理的路径应当还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不管地方多么偏远,不管原来的经济基础如何薄弱,只要找准了适合当地情况的特色农业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仍然可以将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群。具体而言就是要分析其自然资源、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及传统优势,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找准自己的特色农业经济方向。

打造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有如下三种模式可以参考。

第一,一村一品。对于一个聚居区来说,可以选择一种合适的经济作物进行产业化种植;也可以选择一种合适的牲畜进行规模化养殖。

第二,一村多品。一个聚居区也可以选择几种经济作物进行种植;同样可以选择几种牲畜进行养殖。

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按照产业发展理论来分析,各有其优缺点,在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会自然地进行优胜劣汰,达到相应的均衡。

第三,公司+农户或者公司+农户+研究所。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打造特色农业经济存在三个难点,一是各种生产资料的供应,比如肥料等等;二是种植、养殖的各种科学技术扶持,比如病虫害的防治、高产优产等等;三是销售、物流问题的处理,包括怎么运输出去?是否建设库存中心?卖到哪里去等等。从理论上分析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与物流体系的问题。在我国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普遍没有能力去全部完成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与物流体系各环节上的工作,农民的优秀竞争力其实是生产环节,因此最终还是由政府来帮助农民处理其它环节的工作。具体而言最终还是只能由政府来帮助找买家、搞装运等等,这其实加大了政府的工作量与执政成本。

因此可以参考公司+农户或者公司+农户+研究所的模式,积极引入相关的龙头企业以及相关的研究所,共同来建立供应链体系,让老百姓主要抓住生产环节用力,其它工作交给公司以及研究所去做,而政府只需要做好监督调控的工作即可。这一模式理顺了农产品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并且能实现多方合作共赢的局面,目前在全国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对于我国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就是要在居住空间布局上实现集中聚居与找准特色农业经济并着力打造,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在发展手工业、加工业,发展文化教育、进行法制建设等等其它路径上有所作为。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培育农村经纪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摘要:农村经纪人对农村经济的多个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历史的原因,农村经纪人的发展水平都较低,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大力扶持农村经纪人。

关键词:农村经纪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农村经纪人是在农业经济活动中为农产品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进行沟通,从中获得佣金的个人、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它对农村经济的多个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农民的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推动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山东、浙江、江苏等农业发达地区的农村经纪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但由于经济、文化、历史的原因,农村经纪人的发展水平都较低,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宜州市位处广西的西北,人口62.86万,有壮、汉、瑶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80%以上[1],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市县,故本文以宜州市为例。

一、宜州市农村经纪人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经纪人数量少,经纪业务量低

根据工商局、供销社和农经局提供的材料来看,宜州市的农村经纪人2012年不超过500户,由他们推销的农产品还不到宜州市农产品总量的一半。同样在广西的全州,总人口78万,2009年就已有农村经纪人4000多人,推销的农副产品占全县农副产品销量的70%以上[2]。可见,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宜州市农村经纪人数量和经纪业务量都是很低的。由于农村经纪人的数量少,很多农民不得不自产自销,导致本地区农村的种养规模普遍偏小,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二)农村经纪人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偏低

在宜州的农村经纪人实体中,个体经营占了很大比重,合伙型、公司型等经纪人实体很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经营信誉、经营资质、抗风险能力都比较低。而且至今还末建立起农村经纪人协会,使农村经纪人信息无法互通,行动无法互动。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经纪人队伍不稳定,由于遇到各种困难,导致不少农村经纪人退出经纪人行业。

(三)农村经纪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1.文化方面,初中文化的农村经纪人占绝大多数,导致农村经纪人经销观念和手段落后,大多数经纪人还只会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经纪活动,无法跟上现代先进的经营模式。2.业务方面,很多农村经纪人的经济、商贸、谈判和法律等有关知识相当缺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产供销及流转逐渐专业化和细化,经纪业务的分工也越来越专门化,而且向高层次的方向发展,目前他们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今后的发展。3.道德方面,仍然有少数经纪人法律意识不强,社会责任观念淡薄,具体表现有:有的经纪人只顾个人利益,为促成生意,不惜哄这方骗那方,侵犯了两边利益;有的经纪人缺乏信用观念,货款到手后,不及时交给卖方,有的甚至一味拖欠耍赖,致使不少农民宁愿卖不出去,也不愿给经纪人。

(四)普通民众对农村经纪人相关知识的缺乏了解

人们对农村经纪人作用的仍然认识不足,导致多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经纪人发展关心不够,媒体也对农村经纪人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贡献和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宣传不够。根据2012年发放的问卷调查统计,很多农民甚至村主任都不知道农村经纪人是什么。甚至还有人把农村经纪人当成“买空卖空”、“投机钻营”,这些误解必然阻碍农村经纪人在农村的发展。

(五)农村经纪人缺少企业家的进取意识和精神

在调查经纪人过程中发现,农村经纪人普遍眼界狭窄,大多存在小富即安的小农心态,他们经销的范围很窄,基本都是在自己熟悉的本市和周边地区,极少有人在外地跑,有意识地把产品销往外地,扩大业务范围和增加资本积累,导致宜州市农村经纪人无法做大做强。

二、加快宜州农村经纪人事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农村经纪人的政策支持,大力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

1.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情况,减少手续,免登记费用,兼顾农村经纪人主要来自农民、经纪活动季节性强的特点,允许农民季节性或临时性从事经纪活动,由属地基层工商所就近予以备案,备案后免予登记。2.通过政策进行引导、支持和扶助,在交通运输、金融信贷、工商等方面提供优惠,对农村经纪人多予少取,多放宽少限制,鼓励更多的农民投身于农村经纪人行业,使农村经纪人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提高。

(二)建立农村经纪人协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

1.当前宜州农村经纪人经纪活动分散,经营规模小、信息闭塞,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农村经纪人协会,按照“自愿、互助、合作”的原则,把经纪人组织起来,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轨道[3]。2.引导农村经纪人组织多种形式并存发展,支持农村经纪人产供销一体化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各类种植户、农村致富能人、加工经营企业或有能力的农村经纪人牵头等紧密型和松散型“专业合作社”,同时也可以在经纪人自身之间或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开展经济联合,促使其向公司化方向发展,成为经济实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综合素质

1.从宜州市农村经纪人的文化程度和基本素质分析来看,他们普遍缺乏必备的市场经济理论、营销原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基本常识。为此,要从市场调查、市场经济信息的获得和分析、买卖社交礼仪、谈判、签约、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入手,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法律、商务、农副产品营销和经纪业务知识,从而有力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2.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培训,互联网已经成为和获取信息重要手段,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村经纪人积极开展网上供货、订货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拓展农产品市场营销空间。

(四)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宣传报道,让更多干部群众了解农村经纪人的作用

1.加强典型宣传。树立一批农村经纪人典范,宣传农村经纪人在助农增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由点到面,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村经纪人的作用。2.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宣传农村经纪人。充分利用当地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渠道,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推介农村经纪人,让老百姓知道经纪人就是他们致富路上的引路人。3.结合农民培训工程,把农村经纪人内容纳入培训课程。目前宜州市农民培训种类有很多,如贫困村妇女培训,村支书(主任)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参与的部门有妇联、工商、扶贫、农业院校多个部门,政府可以把这些部门协调好,统一在培训中加入农村经纪人的内容。

(五)培养农村经纪人的企业家精神

1.对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村经纪人进行再培训,向他们介绍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思想、向他们展示发达地区农村经纪人业绩,让他们站在更高的视角上看待自己已取得的成绩,保持着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2.为农村经纪人创造更优良的经营环境等,使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为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3.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氛围,以市场竞争方式让靠自身的精明、勤奋与努力的经纪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结束语

目前,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纪人发展还比较落后,但有较大的后发优势,只要能找出原因,政策恰当,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纪人必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潘起智(1971-),男,广西容县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教学和农村经纪人培训方向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打造农业特色产业 推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摘要] 广西隆林德峨乡是极富代表性的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之乡。如何使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依靠自身优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德峨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总结分析 “烤烟、黑山羊、花椒”等多项特色种养产业的发展经验与存在问题,提出“抓好龙头、建好基地、提高科技、强化品牌”的发展对策,着力培育农业产业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进一步推助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特色产业 推助 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

德峨乡地处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36公里,西与西林县接壤,隆(林)西(林)三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隆林西南部的重要门户,是隆林南部乡镇以及滇、黔、桂三省 (区)重要交通枢纽,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便利。全乡共有15个行政村290个村民小组7164户30291人,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同胞,其中少数民族占93.6%,是个少数民族聚居之乡。全乡总面积21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3064亩,其中旱地18813亩,占82%;水田4250亩,占18%。全乡人均有旱地0.73亩;水田0.16亩。有9600亩适合种植烤烟。由于生态及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石漠化严重。

德峨乡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属典型的大石山区。最高海拔1957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为1600米,属云贵高原余峰,日照时数1384小时,日最高温度24℃,平均气温14.42℃,年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为多雾阴雨高寒山区,故有“小东北”之称。这种独特的山区气候,适宜许多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春季升温快、物候期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品质提高和早产早熟。德峨乡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转化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天然地配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积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几年来,德峨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乡村面貌有了显著改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广大的农村,贫困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挖掘潜力,引领德峨优势特色农业更上一层楼,近期对德峨乡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展开了典型而全面调查,形成报告如下: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农业仍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大多地区的农业产值比重超过工业。比如,隆林的德峨乡,绝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和生活在农村,以农牧业为生,因此农业的发展与兴衰事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全局。

一直以来,德峨乡政府一贯重视农业的发展,持之以恒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本世纪初,实施水稻、玉米品种良种化,烤烟优质化,山上还林还草绿色化,饲养肉用牲畜环保化。形成了“烟叶种植、山羊、黄牛养植、花椒种植”等多项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基本彰显出“规模、特色、品质”的三大优势。

1.烤烟产业

烤烟生产是一项短、平、快的扶贫发展项目、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德峨乡拥有生产优质烤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黑色碱性土壤为主,土质较为疏松,加上多雾阴雨的高寒山区气候,经专家实地勘检,德峨乡是发展优质烤烟的最佳之地。这里的烤烟是广西最好的优质烟,可与“云烟”相媲美。但在过去,许多群众对发展烤烟生产信心不足,烤烟生产一直发展不起来。近些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烟草公司的支持、指导下,德峨乡打破了烤烟只能在石山区种植的认识误区,把烤烟生产发展到土山村,大胆发展“烟+稻”、“烟+玉米”的双季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优化布局、扩展规模为前提,以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为着力点,努力实施科技兴烟,针对苗族、彝族聚居的德峨乡的地域特点,建立优质烤烟栽培示范基地,烤烟种植面积和烟叶收购量逐年增加。2006年种植烟叶2827亩,“白色工程”2000亩,烟玉轮种800亩,实现农民增收大提高。全乡共交售烟叶6704.24担,折合335212.1公斤,上等烟叶占38 %,上中等烟叶占86%,均价9.23元/公斤,亩产量125.55公斤,亩收入1159.06元;群众收入3094680.9元,种烟户户均收入7717.41元,人均收入1737.66元。全乡烟叶收入在3万以上的1户,收入在2万以上的11户。2007年种植面积取得新的突破,全乡种植烟叶面积3300亩,白色工程2700亩,示范点196亩;交售烟叶10545担,烤烟已成为德峨乡的支柱产业之一,仅去年(2007年)全乡的烤烟收入就达356.34万元,创特产税64.4万元以上。收入仅此项超万元的户数就有151户,其中全乡收入3万元以上的23户;2万元以上的42户;1万元以上的86户。2008年烤烟种植面积再创历史新高,达3693亩。烤烟产业不仅是德峨乡农民的主营产业,也是农业主导产业和财政的支柱产业,积极促进德峨乡农民的增收和地方财政的壮大。

2.畜牧养殖业

德峨人均耕地少,也没有什么矿藏,但这里的地貌、气候、水土和长年累月的选育饲料养殖形成畜牧家禽地方优良品种所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条件。由此,除烤烟之外,德峨的黑山羊、黄牛养殖也是极具规模的。

这里的黑山羊毛色乌黑,体型硕大健壮,肉质细嫩鲜美,无膻味,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耐粗饲,性情温驯,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是岭南地区的优良品种,已列入《中国畜牧业名优产品荟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志》。历史上隆林德峨就有经商养畜的传统,发展畜牧业以及把商业资本引导转变为产业资本,同样可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德峨苗族居住较多,有苗族特产的特点,在这里发展黑山羊养殖是一个很好的扶贫项目。于是,德峨乡作为隆林黑山羊主产区,近年来,改变过去自由放牧、零星散养的方式,大力推广种草养羊,做到种草圈养、规模饲养,政府部门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并派技术员跟踪作好技术服务,群众养羊积极性高,乡党委政府还通过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的支持,在弄杂村、八科村等村建立了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全乡共有山羊养殖示范户26户,饲养山羊12000只,产值达150万元以上。山羊养殖已成为德峨乡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隆林黄牛是我国岭南地区的优良畜种,具有繁殖性能好、抗病力强、杂交后生长性能好等显著特点。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党委、政府把发展黄牛养殖作为该乡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养殖黄牛。目前,全乡共有黄牛存栏8676头,每个圩日都有近200头黄牛上市销售,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前来购买。德峨已成为隆林最大的黄牛销售集散地。

3.花椒种植

花椒种植是德峨扶贫开发引进的一个重点项目。隆林各族自治县把覆盖贫困农户的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产业化扶贫道路。自2002年起,隆林县根据当地条件,以花椒作为重点产业对全县的石山地区贫困村进行开发式扶贫。共种植花椒面积2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天生桥科沙村,德峨乡的弄杂村、八科村,桠杈镇的忠义村、生基湾村等5个石山贫困村,面上覆盖11个乡镇95个贫困村,受益贫困户6944户31448余人。其中在德峨乡的弄杂村、八科村和金平村等种植约有50多亩,目前,已有部分花椒进入初产期。初产期的花椒亩产干果达20公斤,产值每亩500元~600元,项目初显成效,逐步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依靠花椒产业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

4.农产品加工产业

德峨作为民族旅游的“窗口”,是隆林乃至百色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是隆林乃至广西民族特色保持最完整的乡(镇)之一。近些年来积极发展民族美食(辣椒骨、苞谷酒、腊肉等)开发加工;食用菌、魔芋、洋芋、荞麦、南瓜、辣椒规模种植加工等,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行,产品极富民族特色,远近闻名。此外,在隆林德峨乡金平村、三冲村与猪场乡猪场村一带海拔1500米的深山中,生长着一片面积约3600亩的野生茶树群,树龄几十至几百年,叶面肥厚油润,其中在德峨境内就有2000多亩的野生茶储量开发加工。

广西隆林县晓云白毫茶厂、隆林乌龙茶业有限公司将野生新鲜茶叶利用白毫茶和乌龙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制成野生白毫茶、乌龙茶,其汤色金黄明亮,香气持久,滋味清纯甘爽,成为乌龙茶中品质极佳的新品种,每公斤野生干茶可卖300元,2007年生产的4吨干茶投放市场后即被抢购一空。今年早早就有陕西、河南以及南宁、百色的客商前来预定隆林野生茶,这也为金平村、三冲村、猪场村一带的群众带来新的致富门路。现已形成了一个品牌“三冲白毫茶”。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1.突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

德峨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主题,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水稻、玉米品种良种化,烤烟优质化,山上还林还草绿色化,饲养肉用牲畜环保化。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主导产业上规模、显特色。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基础,选定“烤烟、黑山羊、黄牛畜牧养殖、花椒种植”三大重点产业和“三冲白毫茶”等加工特色产业,相应组建了农业企业以及批发市场的建设。构建了德峨乡的“烤烟特色经济带”,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从烤房、质量等方面入手,对村干、种烟联合组、达标户执行奖励的政策。同时,在烤烟生产小组及包村的工作人员还经常深入村屯召开各种会议,向群众讲清形势,宣传有关政策,使群众在思想上得到较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种烟积极性。

2.重视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

为进一步打造德峨“烤烟特色经济带”,龙头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了科技兴烟力度,立足生产优质烟叶,在企业强有力的经济后盾支持下,多年来与农户紧密结合,注重科技研究与推广,从国内品种改种外引品种、从露地栽培改用地膜覆盖栽培、从多次施肥改用一次性条沟施肥、从人工抹杈改用除芽通抹杈除芽、从苗床育苗改用营养袋育苗过渡到营养液漂浮育苗、从普通烤房改用热风循环烤房等一系列技术推广,实实在在提高整个产业的科技含量,促使产品满足更广泛人群的需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实施“能人”工程, 提升榜样效应

针对散居少数民族贫穷面大、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德峨乡坚持以改善民族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采取领导包点、单位包村、干部蹲点等措施,加大对小聚居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产业带头人,使得一大批少数民族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大批少数民族致富能人脱颖而出,辐射带动了种养业、食品加工业,以及物流、建筑、房地产开发等一大批产业,通过能人带动民族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中,苗、彝民族杂居的保上村,涌现出许多“种烟大户”,他们一直依靠科技种植烤烟,严格执行规范化种植和采用科学的肥料配方,亩产量在300市斤以上,上等烟比例达49%以上,中上等烟达90%。2007年种烟641.2亩,地膜覆盖移栽率达100%,并连片推广烟玉轮作400亩左右,并在保上村大平点实施196.2亩规范化种植示范。仅烤烟一项,就实现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

三、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因素

德峨农业特色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良好发展潜力,但进一步把产业优势放大做强,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不新

德峨乡属于典型大石山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是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山区乡。一些农民思想相对保守,传统的粮猪型生产模式根深蒂固,安于现状、怕冒风险、观念落后,没有现代农民生产意识,不愿拿出自己的土地进行结构调整,也不愿将自己的土地拿出来让别人发展产业,土地流转不易,难以进行规模种植和批量生产,很大程度上影响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导致某些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难以形成规模、做大做强。

2.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增值率低

德峨特色农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由于加工企业少,工艺水平低,产后处理、包装、运输、贮藏设施不完善等,使得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影响了产品档次和加工增值。据统计,目前德峨农产品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25%,食用菌、 魔芋、辣椒等多以原料形式被国内商户直接收购,或加工为盐渍品、烘干品等初级加工品转商出口销售,产业链短,终极产品少,企业注册商标意识淡薄,抢占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低。

3.龙头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德峨乡以烤烟种植、黑山羊、黄牛养殖、农产品开发加工等多元化产业发展带虽已逐步形成,但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不善,流动资金不足等共性问题,导致其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企业+农户”、 “市场+基地” 或 “中介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组织形式仅表现为产销关系,还未完全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联系,受市场价格波动和农民合同意识差的影响,订单生产尚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产销衔接不紧密。

4.劳力投入不足

近年来德峨乡外出务工人数均保持在近8000人次左右,大多数是青壮劳动力,留在家里的大多数为老弱病残,只能勉强靠种基本粮田维持生计,本身已无余力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中去,制约了产业结构和发展的步伐。

5.科技含量不高,优秀竞争能力差

德峨乡除烤烟产业注重科技研究与推广,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外,其他许多特色产业产品生产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仍然很低,科技投入不到位,生产管理技术跟不上,生产设备陈旧,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老品种、 老技术 、老方法直接影响了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出现杂粮 、辣椒等传统特色产品的品种退化现象严重,造成品质差,产量低,病害严重。食用菌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滞后,生产趋同,技术含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还存在产品较单一、生产季节性强、区域局限性明显、各产业规模偏小、缺乏广告理念和品牌效应等不足之处,加上缺乏足够的扶持力度,各项产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四、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增收的重点,进一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农业特色化、产业化,积极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经济的发展。

1.做强产业龙头,带动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根据德峨乡产业发展的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应重点培植壮大烟草、山羊供应、野生茶业等龙头企业,同时,积极扶持民族乡发展中药材产业,采取多种机制,多种形式,使这些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规模、上水平、增实力,不断增强其竞争力和带动力;支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优化组合,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档次,加快引进资金和高新技术;发展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合作合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形成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中介服务组织。通过龙头组织的带动,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后附加值,变原料农业为产品农业,变产品优势为产业优势。

2.抓好基地建设,推助企业发展

根据德峨乡产业发展目标和市场竞争要求,着眼于加快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突出抓好有相对比较优势和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基地建设,即优质烤烟基地、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花椒种植基地建设。通过落实政策,重点扶持,全力推进,加快由村屯区域的“点状辐射”向跨区域的“块状推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布局。在扎实抓好产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抓紧规划、实施集烤烟、畜牧养殖、花椒种植、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把相关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相对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示范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调整发展高效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

3.提高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是产业腾飞的翅膀,谁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具体做法是:(1)重点办好农业“969155”服务热线,大力推广“村会协作”,不断用科技塑造农民、提高农业、发展农村;(2)加大支柱产业、特色项目的科技力度,如进一步推广烤烟生产的“白色工程”和科学烘烤技术,抓好村、屯的科学示范样板,加强烤烟生产技术网络,切实以科技来带动产业的发展,以科技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3)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步伐,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狠抓产后加工技术研发,尽快形成能够支持优势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增值的技术体系,增强特色产业的优秀竞争力;(4)加强统筹协调,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与科研院、所结对子,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专家科技咨询和智能决策服务;(5)切实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服务者、生产者的知识“老化”问题,全面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

4.强化品牌意识,加快市场拓展

德峨乡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速度,必须结合民族特点,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做好做强特色产业,加大对传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抓紧申报特色农产品原产地标识,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由产品特色向品牌优势的转变。在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标准,靠名牌开发产品占领市场,靠名牌突出特色巩固市场,靠现代营销手段宣传名牌扩大市场,推进特色产品经营品牌化,积极拓展德峨乡的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总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充分切合民族地区农业特色优势,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要坚定地走出一条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特色之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优势产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无公害”农业特色产业。通过开放合作的办法,解决好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制约,努力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形成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