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18 11:3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

摘 要: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物理知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类比法;逆向思维

一、物理教学中的类比法

在物理教学及物理学习中,类比法是常用方法之一,类比是指在新事物同已知事物间具有类似方面作比较。通过对事物间相同特征的比较,进而研究事物的本质。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运用类比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学习新概念上运用,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并且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类比。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概念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用类比引入新概念,使教学难度降低,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学生在学习新概念过程中,又学习了旧概念。例如:在学习加速度一节内容中,“加速度”概念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此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可以用速度与之类比: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两个物理量(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速度),它的物理意义与原来的两个物理量完全不同。公式:v=x/t。同样,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它的物理意义也与原来的两个物理量完全不同。公式:a=v/t。这样就引导学生总结如下:加速度与速度一样,也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都是单位时间内某物理量的变化量。如此类比,相当于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生能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中顺利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2)将物理概念与生活知识类比。有些物理概念看似难理解,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用一些生活常识类比,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能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如讲电路电流时,可用抽水机抽水例子,抽水机相当于电源,水管里的水相当于导线中的电流,让学生自己通过类比加深理解电流。

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

现代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教学效果,直观展示实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融于一体,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使人反应敏捷,思路开阔。单一的教学环境,就容易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有更多感性认识,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中,有一部分是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有些实验药品有毒,也有些实验涉及宏观和微观领域,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无法直接用实验进行演示,或者可视性差。但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的模拟实验过程,可减少实验时间,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研究《气体压强》的实验中,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压,但水银有毒,不适合在课堂上直接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模拟,既避免有毒物质对学生的伤害,又直观地再现了实验过程。

三、物理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人的思维,按照思维过程的指向性来划分,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常规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材内容的影响,常用正向思维,学生也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长期正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式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有些看上去似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用逆向思维,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逆向思维是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也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许多的物理习题教学中,用正向思维解题,就显得解题思路不清,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难度大。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也是多向思维, 如果平时若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习题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势必会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使解题思路更加敏捷,从而达到解物理题的最优化。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力的概念时,有些力是接触力,学生对判断接触的两个物体是否有作用力有些困惑。比如,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的两个相互接触小球,两个小球间有没有作用力?我这样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两个小球间有没有力的效果?然后让学生讨论。有效果,就有力的作用,没有效果,就没有力的作用。这样,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力的作用。

用逆向思维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例如动力学里的一个问题,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电车,关闭发动机后,经过10s停下来,电车的质量是4000kg,求电车所受的阻力?分析解答:经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只受阻力,阻力产生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m可知,要求阻力,先应该求加速度,加速度可以从速度时间关系v=v0+at中求出。这样,应该先求加速度,再求阻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成功的教学课,教师不仅要用恰当的教法,而且还要有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师生的互动,达到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

(通渭县鸡川中学)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浅析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对于中学生来说,物理首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物理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必须依托于物理实验的现象获结果来理解和解释,因此上好实验课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极为重要;其次,物理对中学生来说是一门较为困难和枯燥的学科,但是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往往忽视了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而有经验的教师却非常在意这一方面,在上课之前,他们常常会就用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或者一个让人觉得新奇好玩却又不知其所以的实验来把学生吸引住,使他们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本文将从物理课堂的导入和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小实验来简要介绍一下物理教学的艺术。

一、行课的前奏――导入的艺术

不论是刚开始学物理的初中学生还是行将毕业的高中生,他们对于一些新奇而有趣的实验都充满了兴趣,他们试图竭尽全力地去解释并运用它。基于此,在课堂导入之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学生既觉得费解却又能亲身参与和体验的实验或情境。如在讲解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之时,请同学们参与这样一个实验:让同学的一只手张开并使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呈现出一定的缝隙,拿起一把塑料直尺使其垂直并让其从同学张开的手上静止下落。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在老师一开始放开直尺时就去试图接住直尺,最后根据手抓的位置来告知参与实验的同学他的反应时间的长短。这时同学们一定会很好奇为什么平常用来测量长度的直尺能用来测量时间呢?这样就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兴趣,为让他们认真学习本课做好了前面的功课。又如在上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这一课时,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情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轮流用一个鱼叉去叉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是认为并且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就是最精确的位置,因此,他们在参与情景实验总会从正对鱼的方向下叉。但是当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却发现每一次鱼叉都没有叉中鱼并且无一列外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人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为讲解光的折射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但是,在进行课堂导入之时,同样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导入的材料有趣,适合学生的猎奇心理;第二,有导向性,自然地进入讲授内容;第三,导入要有刺激性,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第四,导入的语言要机敏,准确无误,深刻而有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些并加以灵活应用,物理教学的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这就是物理导入的艺术。

二、课堂的主题――小实验的艺术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要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关键的一条是做好小实验,注重实验的新颖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因此,在课堂中适宜地进行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就显得极为重要。如在教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时可在课堂操作一下这一实验。

可以托住水的窗纱

图 1

如图1所示,取一口小瓶身大的瓶子,用一小块窗纱盖住瓶口,再用细线沿瓶口将窗纱扎紧,先向瓶中注满水,再用手将瓶口按住,小心地将瓶子倒转过来,放开后,虽然窗纱上有许多小孔,但水却流不出来。

在讲解大气压强时,辅助以这个实验,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兴趣,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本实验,将我们难以直接感官的大气压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强烈而又直观。又比如说在上浮力这一课时,可以进行水中悬蛋这一实验:在玻璃杯里放三分之一的水,将一正常且完好的生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在杯中没入杯子底部。然后在水中加入食盐,边加变搅拌,一会之后鸡蛋开始上浮并且最终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且不再下沉。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至始至终都在认真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在学们的眼下,但是为什么明明沉在水底的鸡蛋最后却又浮在水面上了呢?在此处本实验就能较好地向学生说明液体密度对于浮力的影响,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课堂兴趣并且让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更加直接和深刻。

以上就物理课堂的导入和物理课堂的小实验谈了自己肤浅的想法,在我看来,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而最为一名教师,只要做好了教学过程中的艺术体现工作,体现其学科的趣味和美,那么教学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教学具有科学性,同时也具有艺术性。中学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毋庸置疑拥有独特的艺术性。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是优秀的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尊重科学事实、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所体现出的具有科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教学活动特征。现就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特点、功能作用及创造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特点

教学艺术从古至今就是一个不朽的话题,中外不少教育家对教学艺术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教学艺术需要满足教育哲学所体现的“真、善、美”原理,并且具有和谐统一的内容与形式。当代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也不例外。

1.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应当蕴含“真”

从哲学范畴来说,“真”是指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人们对这种规律性的如实反映。所谓物理教学艺术的“真”,即在教学中反映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揭示自然界的内在美,也就是物理教学体现出的科学美。物理教师通过物理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客观真理,并建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这便是对物理教学艺术中“真”的探索过程。在美学中谈到,有“真”才能“美”,因此科学性是物理教学艺术的基础,它体现在物理理论的真理性、物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物理学科学美的合理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才能体现出它所具有的科学美。以物理教学内容为例,在物理课堂上,优秀教师总喜欢用演示实验来代替画面清晰且形象逼真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演示实验的可信度高、真实性强,触手可及,且能够自行操作。当演示实验所展示的实验现象与学生所预设的结果不同时,学生不但不会去怀疑他所亲眼看到的现象,反而会对这样的反差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2.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应当包含“善”

“善”,在哲学范畴里是指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关系中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性。教学艺术所说的“善”是指教育者被肯定的有目的性的教学实践,真正的教学艺术都应该对社会和个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即教学艺术在教育性上所体现出的社会功利性。脱离了教育价值一味去追求审美价值,这样只会让教学艺术失去其真正存在的意义。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与音乐、绘画、雕刻等其他艺术有所不同,是否具有教学艺术需要以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判。例如有位物理教师为了将枯燥的物理概念上得生动有趣,他在教学中使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笑声中度过了整堂物理课。但到后来测验的时候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物理概念的掌握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听教师的逗乐言辞上了,对物理概念的记忆并不深刻。这样的物理教学是否具有艺术性?答案不言自明。虽然这位物理教师使学生听课的情绪高涨,但最终的教学效果却不佳,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就不满足教学艺术“善”的特点。一切教学艺术都应该以教育性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师应当力争把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很好地协调起来,这就是教学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区别所在。

3.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要和谐统一

教学艺术中美感的激发,都是由于教育者的智慧在形式上的显现。但对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来说,也不能只片面地强调形式,因为形式只能由内容所决定,脱离内容的形式就算再完美,也只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应该兼顾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形式,使他们达到和谐统一。例如多媒体教学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是一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教学形式,因为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模拟许多无法在学生面前进行演示的物理实验,且能利用学生的新鲜感对其注意力进行捕获,于是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非常喜欢使用这种教学形式。但对课型繁多的中学物理教学来说,不是什么类型的课都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的使用取得好的效果,有些课型反而会因此适得其反。因此,不能盲目地使用那些所谓好的形式,只有当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物理教学艺术的功能作用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鲁迅先生认为,一切人类以为美的东西,就在于他有用。教学艺术的美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不能给人带来益处,那它就难以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与学生个体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突出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素养的提升。与传统教学相比,艺术化的中学物理教学以其自身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从根本上摆脱了灌输和说教,使他们沉浸在教学艺术的享受之中,无形地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中学物理教学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精神上的审美享受。例如有位物理教师,他在讲授圆周运动课题时,不需要使用圆规、直尺和三角板,只用一支粉笔,边讲边画,画圆即圆,画方即方,堪称一绝。他用艺术性的板书征服了他的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说明,教学中的美不但能够使学生从中感到愉悦,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审美愉悦中启发智慧,发展思维,增强能力,从而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知识。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导动机不单单只是为了在各项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更多的是出于对学习活动、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爱好。

2.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改革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并没有去关注自身所蕴含的美,更谈不上对于教学美的刻意追求。然而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所体现出来的美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细细琢磨的,因为这种美不仅让教师为之着迷,也让学生为之倾倒,它将深深影响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如果一个物理教师只是像知识的搬运工或教科书的传话筒那样去教学,他将永远只是一个“教书匠”,他的课堂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也无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快乐,甚至有可能让学生觉得听物理课是一件不堪忍受的事情。

一堂具有教学艺术的物理课,教师不需要过多地担心学生会不会因为复杂的物理概念或原理而感到枯燥无味,也不用刻意强调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具有艺术性的中学物理教学无形中会存在一种吸引力,犹如鲜花对于蜜蜂的吸引,飞蛾对于光明的追求一般,牢牢地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这正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想取得的效果和要追求的目标。

三、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创造

教学艺术的创造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学审美观、过硬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浓烈的教育热情。在教学实际中,物理教学艺术通常是只属于少数优秀教师的“专利”,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对教学艺术所产生的神秘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实际上,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门槛不高,教学艺术的实践离不开教师的创造。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必须经历如下两个阶段:

1.从模仿到创新

教学艺术的创造要以模仿作为基础,教师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优秀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教学经验就是值得学习、模仿的对象,将他们的教学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这样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快的提高。当然,模仿不等于照搬。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表层的形,更重要的是要领会其中隐含的神。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不是单纯地把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机械地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只有将好地教学经验与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完美地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始于学步,终于创新。”模仿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创新。教学艺术创新的表现是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个性和特色,它是个人教学艺术趋于成熟和稳定的主要标志。教学风格的形成是由简单的学习、模仿,再到独具特色的创新,拥有创新的教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学。

2.从构思到传达

教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教学艺术构思活动和教学艺术传达活动的总和。中国古代画论中所提及的“意在笔先”,是指在艺术的表达之前,要先经历艺术的构思。教学艺术的创造过程与其他艺术的创造一样,也要经历从构思到传达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在课前做到巧妙地构思,精细地设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挥洒自如,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教学艺术构思涉及教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大到对学生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考虑安排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确立,小到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系过渡,甚至教学中的表情动作的设计等都需要精心准备,不得大意。教学艺术构思仅仅是教师在头脑中对教学艺术形象的设计,要想把教学艺术构思的成果表现出来,还需要有教学艺术的传达活动。教学艺术传达,即教师通过物质媒介将头脑中的构思表达出来。因此,只有当独具匠心的构思得到超高水平的传达,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教学艺术。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初探

【摘要】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然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物理教学的艺术。本文将自己教学实践过程对物理教学艺术的认识与同仁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艺术

“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所以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应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就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的表现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注重教师自我栽培,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近你,当然作为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我个人认为除了上述两个外还有就是高超的教学艺术。只有具备了这些,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明星”。教师在课堂上的眼神、手势、一句“变调”的语言、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才能得到提高,注重校本研修,要特别注意物理知识跟当地及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也能够使知识得到应用,更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师德,更要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实时运用于课堂实践。

二、运用物理教学艺术,重视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欲望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求。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每节新课学生都有新鲜感和好奇心,必须重视做好新课引入。例如: 惯性教学难度较大,引入时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甲、乙两名乘客都站在行驶的公交车上,汽车突然刹车,甲乘客倒在乙乘客的身上",乙不高兴地说:"看你那德性!"甲乘客却幽默地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然后我及时问:"汽车刹车为什么乘客容易摔倒?"巧妙的引入使学生立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引入时,拿一个较大的平面镜,使学生们都能从平面镜中看到整个教室,然后问后排学生前排某个学生此时的表情,他会准确说出,学生回答后并问怎么知道的,当然是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要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引入新课。这样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知识应用于社会 社会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展示物理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物理学有自然哲学之称是自然科学的领头雁更是自然美的典范,中学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视科普工作和科学精神建设”。要想使物理教材从枯燥的文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物理教学的艺术所在。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和谐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容洽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狄拉克说过:“方程式之美,远比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平面镜成像,反射和折射,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 “磁生电”和“电生磁”,电荷的正负,磁场的N、S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和谐美”、“简洁美”、“对称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内容震撼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师的基本素质、精心备课和课堂表演水平。

四、促进学生有所发展,为学生的一生的发展奠基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情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山羊应该怎么办”,画的是山羊陷入雪窖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山羊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山羊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所谓独立的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题目时,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如:教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家中收的粮食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放在太阳下晒、放在屋子外面或打开窗户、尽量把粮食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还是“抱着”学生学,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实际上以上介绍的艺术表现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形成和手段,如语言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物理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讨: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摘要: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课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关键词:艺术;科学;风格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课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一、独特的教学风格的艺术性

1、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

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学,认真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的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学生学习更多知识会起到积极作用。使在获得知识结论的同时想要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深入的。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在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后,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根据所讲课的类型,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基础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展现自己的教学艺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实验操作要多做勤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切简单易做的实验使学生感到很亲切,觉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分析的良好思维品质和习惯。

4、知识内容要善于总结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着力将所学内容以比较简单,易懂,很容易记忆的,尽可能完整生动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总结。这些丰富的总结形式,方便学生记忆,使其对物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5、反馈评讲要及时准确

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黑板抢答,实验操作,章节小测,作业批改,点评教学等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相间进行,互补长短。即时反馈贵在神速,趁热打铁,把学生已激起的思维推向更高一层,更深一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时反馈,好在反复实践,功多底深,反馈信息准确性高,时效性长。

6、课外活动要丰富多彩

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因为物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且很多物理知识就是生活实际的写照和总结.对于中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自我意识浓厚,已经不太满足于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了.乐意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时老师应该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要求

总之,物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都是在教学过程中绑手绑脚,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即使全优,将来也会碌碌无为。所以现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学生一杯水的知识优势,以身为楷模来引导学生,鼓励他们浮想联翩,能发现问题.而且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做到即”教有教法,教无定法”。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下面就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作一初步探讨.

1、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风气。

2、语言要充满激情

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3、语言速度和高低要恰到好处

教学语言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神经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实际出发,尽力取得最佳效果。

4、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所谓语言直观性,就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既活泼,有趣,逼真,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语言直观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师能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幽默可亲,趣味性强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

6、巧于点拨,启发性强

孔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明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点拨.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其首要条件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贴近,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语言,使学生接受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