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0 02:5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对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要从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争取主动性,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现代农业和“三农”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性
新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关系到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有正确思想才有正确的行为,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为。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做人的思想工作,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科技创新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思想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传授给人们科学的认知方法,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技创新离不开科学的理性思维,需要先进的哲学思想提供正确的指导,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理性思维工具,才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途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科技创新的实际,主动适应科技创新的新形势,主动把科技创新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以此促进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发展。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实效性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党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科技人员集聚的科研单位的党员,思想更呈现出复杂性、多样化。面对农业科研单位内外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空洞说教和死板灌输的刻板模式,善于寻找载体,通过不同载体和不同形式,使工作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增强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农业科研单位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农业科研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自觉融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之中,服从和服务于科技创新工作的这一中心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尤其要善于找准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注重改进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到围绕科技创新抓思想政治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二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党建理论最新成果,不断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提高科研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要着重抓好科研人员的“信仰、信念、信任、信心”问题,加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科研人员头脑。大力开展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教育,围绕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时代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强化民主空气。要结合科研人员思想敏锐、观念超前以及敢想敢说的特点,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气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融政策、理想信念、理论知识、团队精神、形势教育于一体,寓教于乐,使科研人员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达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增进友谊、增强向心力的效果。
3创新机制体制,构建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体制创新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生机和活力的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包括责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要进一步突出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明确领导职责,同时还应根据科研院所的特点,着力体现行政班子和职代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工作机制,确保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健康、有序、稳步地发展。二是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建立规范的、有效的保证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软硬件建设,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总之,农业科研单位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立足科技创新新情况,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有效途径,主动适应科技创新,为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综合竞争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作用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七五”期间的21.94%增长到“十五”期间的50.19%,“十一五”期间增长至59.92%-69.94%之间(福建省科技发展报告,2008),以此说明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有很大提升。但是,福建省科技进步始终没有成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农业发展还处于依赖物质资料的大量消耗阶段,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时期是福建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而农业科技创新则必然成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为此,对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著,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优秀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开展合作,加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进程
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现状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在产学研合作以及省际、国际之间的合作程度均呈现比较滞缓的趋势,既无法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全面共享,也还难以达到与世界接轨的水平。1、强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福建与台湾地理、气候、土壤等相近,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相同,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强闽台农业信息、科技、教育、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的合作,建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加速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拓展合作的内涵。福建省应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对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为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与支持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开展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提供研发所需部分资金、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前介入高校、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取得知识产权和成果优先转化权,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鼓励与支持产学研共建技术研发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中心,包括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机构,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3、设立福建省农业技术引进与合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育种新材料、新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引进、创新;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用于引进技术的费用可全额计入生产成本;鼓励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合作、实验与应用开发合作、推广产业化合作。
(五)提供决策参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管理
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农业技术供需脱节,农业企业创新投入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学术界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约束背景下,农业企业或农户低碳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等应用程度的研究结论不够广泛,无法为政府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因此,为了准确把握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农业企业或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意愿,需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加强对农业企业或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政府把握政策制定的侧重点和落脚点,提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提升福建省的农业科技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约束背景对农业生产提出的新挑战。
(六)明确目标,突破重点领域及攻克关键技术
1、重点领域。围绕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将重点领域集中在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范畴中,推进农业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一是粮食作物高产优质育种领域;二是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领域;三是设施农业工程建设领域;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五是节水农业发展领域;六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七是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2、关键技术。福建省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必将促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上新台阶,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必须细化到具体的技术上。一是为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攻关的技术。具体包含优质超高产植物(动物)新品种选育(培育),农产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重大病虫草和自然灾害防治技术,土壤肥料技术研究。二是为提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攻关的技术。具体包含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茶叶产业化关键技术,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技术。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和低碳生产技术。
作者:罗雪英郑庆昌李坚义工作单位:福建省农林大学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编者按:本文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包括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是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与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求我们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本文对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有生要指导意义。
摘要阐明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优秀,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
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优秀,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优秀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优秀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优秀,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摘要:
分析在基层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从管理体制、创新机制、推广体系、人才培育等方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最终达到区域农业经济长效增长以及加速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目的。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建议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基层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几条建议。
1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要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机构,明确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和定位,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含水产、农机、能源)、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落实工作经费和报酬待遇,加强考核奖惩,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农技人员要立足于农村,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纽带连接周边农户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开展农技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咨询等服务。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方向,建设一批服务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包装一批科技示范项目,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网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健全县有专家组、镇有技术指导员、村有科技示范户、组有辐射带动户的四级农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水平。
2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三个持续”加大,确保资金投入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要探索建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尤其对来丰城市进行农业科技推广的江西农大、江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实施“暖心”工程,使他们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的投入保障机制,降低投入风险,调动和提升各类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3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培养大量聚集在农业企业生产、工程开发等环节的创新型人才,帮助树立扎根农业经济主战场,服务“三农”发展的理念。通过优惠的项目资助、成果转化、创业服务等措施引进高端农业科研人才,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各类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主渠道作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按照“六个一”计划(即组建一个团队,集成一套技术,建立一片基地,支持一群示范户,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通过深化股权激励、人力资本出资注册、专利所有人技术入股、高层次人才薪酬个税返还等激励政策,优化农业创新人才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兴业计划的完成。
4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始终是农业的主体,现代农业呼唤现代农民。把塑造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和科技示范村(场)建设为平台,以“五业”(特色产业、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5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整合示范园资源,完善功能定位,集农业研发与推广、体验与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突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主线,熟化优秀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6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强化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学科技、用科技、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的申报和认证,推进全国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加强自有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能力,专利技术保密能力、驰名商标开发能力。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技术、管理、资金形式投资入股,推行股权激励。对农业科技人员在职称评聘、荣誉评选上给予倾斜,对于做出成绩的农业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进行奖励。通过进修深造、联合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通过项目支持,把各类人才推向农业科研、推广和管理岗位,立足实践培养人才。
作者:陈解群 吕庆春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曲江镇畜牧水产站 丰城市孙渡街办农业综合服务站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影响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四个共同因子,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聚类分析法对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与中部六省实际情况大致吻合。最后,得到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部六省;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景[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从2004-2013年,中共中央连续出台了10个“一号文件”均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建设领域。2012年中央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之路,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中部六省作为中国主要农业产地,近年来农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增速较快。但是,中部六省在政策制度、地域、资源禀赋、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六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加快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支撑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有:陈丽佳[2]用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广东省各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计算出各市综合排名,进而将广东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划分为4个层次以及创新层次;以柳卸林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3]对2000-2004年的中国各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纪邵勤[4]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相关要素以及运行机制,提出构建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原则、目标、结构设计、功能定位以及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等;魏康宁等[5]以安徽省为实例,用T0PSIS模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林伯德[6]提出以科技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作为评价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依据,并基于该理论分析了其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启示,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王林[7]论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重视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马利华等[8]以形成“目标-建设-评价-建设-目标”系统的科技建设指导理论和模式机制为出发点,以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指数定义为基础,研究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朱玉春等[9]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陈奇榕等[10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估原则、指标体系以及建立综合评估模型与评估指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同时进行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指标测算实证与分析。近年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的应用较广泛,但就现有文献来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上鲜见报道。本文将用因子分析法准确客观地找到影响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共同因素,分析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中部六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多而复杂。本文在严格遵循设计指标体系科学性、可比性、综合性、易操作性和代表性等原则下,查阅大量文献,借鉴相关评价理论与方法,并结合中部六省实际状况,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表1)。
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2.1样本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部六省2012年的统计年鉴,各项指标的具体数据如表2。2.2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是以回归方程的形式将变量表示成因子变量的线性组合,它根据研究变量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最小的信息缺失,把信息重叠的诸多关联性较强的原始变量归纳为数量略少的几个因子,即运用少数公因子来阐明关联变量之间繁杂结构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的目的是寻找变量的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削减变量维数,用较少的变量来解释问题。运用这种研究技术,可以方便地找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哪些以及它们的权重。
2.3因子分析的过程以及分析结果
本文的数据分析过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2.3.1原有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由于数据量较大,首先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从结果可知,相关系数矩阵中大部分相关系数均大于0.3,且通过了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因此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是合适的。2.3.2确定主因子变量通过计算得到相关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总方差解释表(表3)。根据主成分的选取原则,由于前4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96.556%,已经超过了85.000%,所以提取前4个主因子对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2.3.3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值即成分得分系数,可体现主因子与原始指标体系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矩阵进行正交旋转,经过5次迭代后收敛,得到总方差解释表(表3),并且在经过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迭代后实现收敛,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4)。结合表4可以重新定义4个主因子:主因子F1包括:第一产业从业人数(X1)、农业机械总动力(X6)、农村用电量(X7)、第一产业固定投资(X8)、农业机耕面积(X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X10)、农业总产值(X1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X2),这些指标都与农业科技创新物质装备与投入相关,因此F1代表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因子。主因子F2包括:科技活动人员(X3)、R&D人员(X4)、R&D经费支出(X5)、农业受灾面积(X17),这些指标基本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投入相关,因此F2代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因子。主因子F3包括:恩格尔系数(X15)、第一产业贡献率(X12)、人均纯收入(X13),这些指标与社会经济效益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有关,因此F3代表农业科技创新效益因子。主因子F4包括: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14)、森林覆盖率(X16)、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X18),这些指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关,因此F4代表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因子。依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写出综合得分以及F1、F2、F3、F4主因子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F=(39.792%F1+25.438%F2+20.929%F3+10.397%F4)/96.556%,F1=0.098X1+0.092X2-0.061X3+…-0.164X17-0.130X18F2=0.042X1+0.022X2+0.230X3+…+0.331X17+0.083X18F3=0.002X1+0.133X2+0.020X3+…+0.010X17-0.184X18F4=0.001X1+0.105X2+0.118X3+…-0.193X17+0.301X18其中,Xi(i=1,2,…,18)为各省各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数值。通过综合评价函数,得出中部六省各因子的综合得分(表5)。
2.4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是对样本(个体)以某种相似性为度量标准对指标或因子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聚类分析分为R型和O型两种。R型聚类分析用于指标聚类,Q型聚类分析没有对度量数据之间的亲疏程度给定分类的标准,也没有硬性规定所有数据应该分成几类,而是比较客观地从数据自身出发进行分类。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即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输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选择欧式距离的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远距离法为聚类方法,最后输出聚类结果列表和聚类树状图(表6和图1)。根据表6聚类后的结果,当分为4个集群时,可以把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分为4类:第1类:河南省。河南省以0.668的综合得分独占鳌头,远远高于其他5个省份,属于领先类层次,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中部六省中具有明显优势,这体现了其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以及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的地位。其中,河南省在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方面最为突出,位居首位,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指标的各项数据均名列前茅。但在农业科技创新效益、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得分偏低,分别为-0.08,-0.43,-0.26,排名靠后,严重影响到了河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第2类:湖南省、安徽省。湖南省和安徽省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在某一个因子方面有绝对优势,同时在某一个因子方面也有绝对弱势。湖南省综合得分0.322,综合排名第二,在农业科技效益方面排第一,原因是湖南省在农业总产值(4904.1亿元)以及技术市场成交额(44.2亿元)位居第二;但在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排名第五,原因是其农业受灾面积排名第二,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投入少,位居倒数第二。安徽省综合得分0.069,综合排名第三,在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位居第一,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投入高达212.2亿元,排名第一,但其农业科技产出效益却严重拉低了其排名。第3类:湖北省。湖北省综合得分0.017,综合排名第四。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方面优势显著,位居第一,其中,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和R&D经费支出分别为339786人、185703人、3845239万元,这与湖北省是中国的教育大省是分不开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益位居第三,也处于前列水平,但是农业科技基础还很薄弱,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很落后,与农业大省还有一定的距离。第4类:江西省、山西省。这两个省份均有至少两个严重制约其发展的因子,因而从整体方面拉低了其排名。江西省综合得分-0.12,排名第五,其中农业科技基础薄弱,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排名最后,需要在科技投入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其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山西省综合得分-0.96,排名第六,其原本就很薄弱的农业基础、生态环境的制约以及经济落后导致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处于显著的落后地位,因此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需要统筹规划,不断进行摸索进步。
3结论与建议
3.1主要结论
1)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子,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决定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湖北、湖南以及安徽省的创新能力为中部六省中较强者,综合排名仍是中部六省中较强的。江西省和山西省创新能力为中部六省最弱,综合排名同样如此。这说明创新能力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重视,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种分析是合理的。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来看,河南省最强,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居中,山西省最差。其中,河南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农业大省,其农业基础好,因而其农业科技创新拥有良好的基础以及后盾;湖南、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省也有较高的得分,四省各有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项;而山西省排名最后,并且其各项指标都靠后,与其他五省差异显著。
3.2建议
本文基于影响中部六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4个主因子提出以下建议。河南省作为中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稳固其强大的农业基础优势外,还应注重加大对科技的财政拨款,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业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从而提高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湖北、湖南以及安徽各省均有其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应不断扬长避短。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枢纽,因此,湖北省政府应充分利用其科技教育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向前发展。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性投资,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民间公益资金投资农业研发,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和投融资机制。同时,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制,使农业科技活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获得持续发展。对于江西省和山西省这两个优势不显著或者缺乏优势的省份来讲,应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布局做一个统筹规划,找到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完善相关政策以及科技投入体系,使各方面又快又好地发展。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逐步提高,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之路。
作者:吕阳 李成标 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