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0 03:0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效率视角下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

【摘 要】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通过介绍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动因,在效率视角下,从微观和宏观分析农业专业合作社。

【关键词】 效率 农业专业合作社 对策

1 农业专业合作社内涵

1.1 农业专业合作社概念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农业合作社是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专业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组织。是独立经营企业,不是社会组织,是与私人企业、公司制企业区别的一种自治组织。它必须有共同经营的内容,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不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经营内容,不独立核算的农业协会不属于合作社范畴。

1.2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演变

(1)国际农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早在19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开始探索合作经济,农业专业合作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孕育了合作社思想,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提出:只要完全废除私有制,财富就可以得到公平分配,人们就可以得到足够的福利。1623年托马斯.康柏内拉在《太阳城》中虚构了一个理性社会,一切财产和财富由公社的共职人员分配,没有贫困,自觉劳动。但当时的合作社思想只有雏形,不科学,不明确。2)发展阶段。19世纪初叶,随着空想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合作社设想,幻想一个没有剥削和贫困、协同劳动、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由于脱离实际,都以失败告终。3)成熟阶段。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之间也有分散走向联合,并从局部地区联合发展到国内乃至国际间的联合目前国际合作社联盟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40多个成员组织,代表着7亿多合作社社员,社员遍布全世界。

(2)中国农业合作社的演变:中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发展不完善,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以前,无论是在国民党的“模范区”,还是在解放区,农民合作社都有一定发展,在移民、自救、乡村建设、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阶段:1949年~1952年后,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生产互助的热情高涨,当时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个体难以适应农业生产需要,1950年到1956年形成了互助合作模式,农村很快恢复了战争创伤,形成了安居乐业,人畜兴旺的局面。互助组是一种原始的农业合作组织,是在生产力水平较,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限于小范围地域关系,农民自愿加入,完全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解决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资料分散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三阶段:随着互助组的发展,政府开始介入,大力推进组织化进程,在政府引导下,互助组向初级社转变。基本生产资料归农户,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统一支配,按劳分配,初级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初级社部分地改变了私有制,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第四阶段:1956年至1978年,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政府推动了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的公有、统一的化运动。农民合作社变成了体制下的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使得产权完全公有。化运动因与当时与生产者意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的发展。第五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以农户为主体的各类合作社不断涌现,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秀地位提升,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农民对技术、生产服务需要的多样化,一批以农户、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协会开始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如图1所示。

1.3 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动因

农业专业合作社不同于私人企业、公司制企业。追求超额市场利润企业的重要动因。农户自愿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动因表现为:

第一,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发展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公共物品”是“在对物品的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人消费的增加并不会使他人的消费以同量减少的一种物品。”农业技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不会因为某人的运用,就降低他人的消费,更不会因为采用次数的多少,影响获利。

第二,追求经济利益。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经济在发展,农业生产模式在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规模小,已不能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市场经济下,减少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积累资金,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是农户的迫切需求。种养殖高效益的农产品是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动因。

第三,农产品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的现象。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和信息贫乏的人员,分别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和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机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不能调节固有缺陷,市场会存在“市场失灵”。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的供给者;农户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等影响,农户是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需求者。

2 经济学的效率概念

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3 影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分析

3.1 微观分析

微观配置对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尊重农民意愿和行为为前提,满足农户对农业信息、技术的需求为目的,以农民自愿联合为手段。

(1)影响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个人属性:通过对安徽、河南两89户农民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显示,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对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意愿有影响,其中仅2.25%的人愿意参加合作社,受教育程度越高,愿意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愿望越强烈,调查显示,自愿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受教育程度都在9年以上,并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下。

(2)影响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预期心理:通过对安徽、河南两89户农民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显示,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社希望在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和种养殖经验方面得到服务。目前大数农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强,信息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形成,创新能力低,农民对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后可提高的效率没有足够的认识。

(3)农业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步较晚,建设也不完善,发展不均衡。66.3%农民没有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原因是因为周边附近没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发现目前中、西部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没有农业专业合作社,有些成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没有在工商、民政部门登记,组织章程不规范,资金缺乏,人员专业性不强,监管机构无法对其进行监督,难以维护农民的利益,阻碍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2 宏观分析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宏观环境包括政策制度、经济水平、市场条件等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制度和政策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制度和政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影响效率,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效率和行为效率。

(1)农业专业合作社受制度制约。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受经济、文化、政治的制约,其中制度是优秀因素之一。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登记,法人地位,财产制度,成员权利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政府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使“三农”的弱势地位得到提高,小规模经营得到扩大。制度的影响促进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农业专业合作社受政策制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明确了工商、税商、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支持。各地在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外,还制定了不同的支持政策。如表1所示:

4 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效率的对策

(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行为效率。现阶段,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多,规模较小,质量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经费投入不足。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政策扶持,增加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使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条龙”服务,发挥极大效率。

(2)规范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目前,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一些合作社组织,有名无实。很多入社成员,无法真正参与、决策合作社的事务。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他相关的制度规定,规范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提高入社农民的参与意识,转变组织管理模式,使每一位入社成员都成为参与者,实现合作社的壮大。

(3)引进科研人员,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在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专业合作社,应把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相结合,联合高校、科研机构,采用培训、讲座、学习、交流等形式,提升人员素质,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4)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搞活农村经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还需要资金的支持。金融机构要开拓农村市场,开发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如开展土地抵押贷款、农村房屋抵押业务等。农村专业合作社也可依托市场运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扩大生产。创立品牌,产生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5)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监督监管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工商、民政部门只登记无监管,入社成员自我监督意识不强,农产品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等时有发生。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转变执法人员意识,使制度化与人性化手段相结合,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农业高职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孵化模式实证研究

摘 要: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以江苏省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现状调研为例,对合作社人才需求和供给,以及人才运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以高职院校、网络孵化和合作社孵化三大平台进行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多维优化支持模式的新型农业合作社人才孵化模式实证研究。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孵化

作者简介:杨大蓉(1977-),女,江苏苏州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三农”问题的优秀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提升农产品的营销水平,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培养大量优秀的农业营销人才。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包括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现代农业政策体系、现代农业制度体系、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等,其中农业现代人才体系是重中之重。在现代化农业体系中,发展最为缓慢和明显不足的是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如何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充分挖掘人才潜力,调动人才积极性,培养合格农业人才,是当前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已经进入数量快速增长与质量稳步提升并重的新时期。合作社未来将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要求,农业部启动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将合作社人才培养列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高职院校作为中国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必须根据服务区域经济的思路,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农业特色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人才孵化。

江苏省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特色农产品多,品牌价值高,合作社数量逐步增加。截至2012年11月,江苏省工商管理局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5.1万家,登记成员为913万户,入社农户比例达61.4%,总出资额达到116亿元,在成员总数、入社农户比例、出资额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本文在对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连云港和淮安等地的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人才供给渠道,涉及到被调研合作社的人员知识结构、管理能力、营销前瞻性、市场反应能力、人力资源结构和培训状况、人才教育方式和反馈等内容,并以江苏合作社的人才孵化模式创新为例,探讨农业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合作社人才的孵化。

一、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以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集群也在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品牌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12年9月,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万家,实际入社农户达到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但是,表面迅速膨胀的繁荣背后,很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质量并不高。尤其是刚刚起步不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优势和产品品牌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长三角地区很多合作社成立初期是由村长或者农村干部、种植大户或者产业协会组织牵头成立,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或者骨干技术人员的召集,因此,种植技术基础薄弱,对市场信息把握能力较差,生产的产品在市场参与竞争和推广的效率低下,战略眼光差。尽管合作社发挥了农产品统一收购和销售,降低成本的作用,但是遇到市场价格波动,或者仓储困境的时候,缺乏事前风险规避措施、缺乏规划指导、没有优秀领导组织等问题立刻凸显。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缺乏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部门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缺失

合作社主要管理人员结构松散,部分主要负责人由龙头企业负责人充当,他们忙于生产,对合作社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知识,针对农户的创新管理不足,缺乏对合作社内部生产的统一布局和规划管理,在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往往不能运筹帷幄,真正做到营销创新、协调经营和对外充分交流的能力较弱。

江苏省主要合作社还仅是机械上、生产上的互帮互用,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方向上摸索尝试的占少数。近年来,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尝试了对外招聘大学生,但是善于营销、管理能力强,同时懂得农业技术,有相关工作背景的人才不愿投身农村事业,而现有招聘的人才有工作热情,但对农村生产、农民管理了解不足,无法从事农产品的现代营销。有部分合作社能够雇佣到有文化、高素质和会管理的大学毕业生,但是很多合作社因为经济效益滞后、规模小,资金周转陷入困境而导致人才流失。针对合作社经理和负责人的创新管理和农村生产经营方面的培训项目较少,而且时间短,多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覆盖面很低。在被调查的150家合作社中,主要领导人的现有构成情况为:现有领导者大多数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和乡镇农村干部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21%、39%、32%,而调查结果中,农民所期望的领导队伍主要构成为技术人员、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和农业经济人,所占比例分别为31%、22%、19%和17%。其中,对技术人员和农业经纪人的领导需求大幅高于目前现状比例,对乡镇村干部兼任合作社领导的期望明显降低(图1)。

(二)合作社主要成员中具备必备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缺失

尽管江苏省入社农户比例较高,但是农户中大部分为留守人员,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较低。除了合作社负责人等极少数人懂得经营之外,作为组织主体的农户每日都要完成日常农活,对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需求波动知之甚少。对于新型农业发展需要的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能力、对于农产品新营销理念的运用能力,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把握能力几乎不具备。而农户家庭中的熟悉农业,了解农村环境以及取得大学学历的年轻人都在城市就业,没有获得学历教育的年轻人也大多数进城务工,现有主要成员对知识的渴求强烈,合作社社员年龄构成以及不同年龄农户学历构成百分比如图2所示:

从调查结果可见,入社农户的年龄偏大,30-40岁和40-50岁的农户为主要力量,而这些农户学历构成不理想,主要受教育程度为初高中,对农产品新技术、新营销都没有基本了解;20-30岁的成员有大专以上比例较高,但是总体数量太少,教育水平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在调研中,对社员进行了知识结构了解:具备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微博营销相关知识的农户只占到总体的2%,了解相关农业融资和信用建设知识的只占1%,绝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甚至20%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相关知识。

二、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教育资源发达,针对农业的农业职业院校和各种专项培训机构、政府专项人才孵化基地和项目较多,发展相对较快,合作社社员受教育的水平高于长三角之外地区,但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均接受培训的时间差别很大,人均接受教育培训的费用较少,社员缺乏自主学习和主动要求培训的动力,自我开发意识不高。在社员所掌握的具体知识结构分析中,可见社员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培训,内容涵盖了技术、合作社相关知识的普及、合作社运营情况以及市场预期等内容。社员对合作社的运作和方式具备一定认知程度,认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为26%和37%,这对于合作社农民的入社率是有帮助的,如表1所示。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教育不足,内容单一

根据江苏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农户对种养殖技术知识、农产品市场前景和现代营销方式等内容的教育需求非常大,现有的农产品经营培训并没有令农户满意。江苏各个不同合作社的管理层每年投入少量的培训,而且培训仅仅针对自己合作社从事的农产品类型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但是从合作社整体发展来看,其所需要的是跨行业和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结构。如江苏的品特农产品如枇杷、杨梅,市场需求量大,品牌价值高,出口市场容量大,而现有的有关这类农产品的培训仅仅集中在枇杷和杨梅的种植采摘技术、市场价格指导等等,而更加深入的如鲜活农产品储存、产业链延伸、产品深加工思路和新型的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内容几乎没有,或者仅仅针对管理人员进行。合作社农户需要的是能够深入日常农业生产的交流和辅导培训,定点和临时的培训讲座不能起到人才“蓄水池”的作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成果转化率低

合作社教育是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和力量积蓄的重要来源和基础,立体和丰富的教育内容需要通过完善的教育体系来建立,合作社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涉及和涵盖的范围广,需要渗透到基础和职业、高等教育中,进行长效和战略性的整合。现有的合作社教育都是由不同组织和团体进行的短期的、零散的、偶发的短期行为,效果微弱,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和经验借鉴的体系。尽管近年来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基地,在培养农村人才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参与的学院中农民人数不多,因此培训的效果没有立刻发挥出来,教育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转化。此外,合作社融资、合作社农机、农产品的销售等急需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在深入合作社,针对农民的培训方面,现有教育培训体系仍然留有空白点。

(三)农业文化辅助教育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根基是农民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和观念。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文化已经成为农业日常生产、农产品品牌、合作社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涵盖了物质层面的农业器具、机械和灌溉、制度层面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分配和租赁制度、行为层面的种养殖技术、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价值观层面的农耕文化、乡土情结和勤奋自立等内容。这些文化辅助教育对于培育下一代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农业产业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人才培养中,农业文化辅助教育被忽视,很多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在职业取向上偏离了农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导致农业人才教育成果的大量流失,缺乏农业文化辅助教育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招聘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孵化国外经验借鉴

(一)韩国“二元结构”农合人才培养模式

韩国农业合作社采取的是二元教育结构。不仅包括相关农业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还包括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以农协为代表,包括农协中央教育院和农协大学等,主要培养农协员工与合作社组织管理人员。农业人才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主要职能为培养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包括经常性的以提高素质为目的培训,包括农产品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农业金融信贷、农民组织管理等。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农协的影响下,韩国各地都建立的各种教育机构,包括地方合作社教育学院、农民大学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团体。这些高等职业学院的目标在于指导合作社农民教育任务,根据各自的培训对象,开办各种类型的课程和短期培训班,包括农产品种养殖技术、农民科技版、农产品销售技能培训班以及农民子女的教育培训班。职业教育以农民为主要受众,教育内容直接针对第一线的生产和销售,除此之外还包括和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机械养护、示范性种养殖、经验交流等等。由于韩国合作社人才培训教育层次分明,目标明确,这种二元的教育方法为韩国农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广和普及作用。韩国为了推广其泡菜,专门启动了泡菜制作和推广的合作社项目,为农产品加工的世界之路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二)美国“科研-教育-转化”链条式农业合作社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供销合作社相仿,比我国的合作社功能多、平台大,集生产、营销、融资和仓储于一体,非常高效,2011年注册会员达到230万。截至2011年12月31日,美国农业合作社年税前净收入达54亿美元,环比增长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排在美国前100名的大型农业合作社的营业利润增长率达到34.9%。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为美国合作社输送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为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美国合作社人才教育由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农业科学学院构成。美国早期的增地学院遍布美国各个州,每个州都要成立农业试验站,及时向农民示范站内成果并转化为合作社的实践[2]。美国二元结构的教育模式专门培养农业技术、科研以及技术推广人才,专门以指导农业种养殖技术为主要目的。农业院校成为农业科研和技术高端人才的孵化主体。

美国合作社人才的实施主体由综合性大学的农科类专业和院系培养[3]。在美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中,综合大学院系以及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践场所成为美国培养农业组织者、管理者以及农业经纪人的重要基地。美国农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是农业部科研、教育和经济司,主管部门沟通各个农业培训系统与农业试验站以及农业推广体系之间的联系、沟通和成果转化,进行农业合作社人才的联合培养。

(三)日本的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资源稀少,日本政府重视对合作社农民的深入和广泛的教育,教育模式非常完善,形成了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协作、教育机构为主体、社会培训组织辅助的立体培训体系[4]。教育机构包括高中以及农业人才继续教育专业机构、农业大学等这些机构不仅仅能够直接接触农民,普及农业专门技术,还提供不同国家农民生产的经验借鉴,为日本现代农民培训体系注入了国际化的视野。农业大学人才为定向培养,由农业生产成功人士担任教学工作,教学期间必须进行十个月的合作社生活生产实践实习。此外,日本的短期进修部和农业生产专项季节性培训项目在农业新技术的迅速普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有力的推动了日本农业人才的培养[5]。日本合作社农民教育培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人才的孵化不局限于农业产业,日本对能够指导和普及新农业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第二、三产业人才同样重视,大力培养具有农产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这为日本合作社未来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和新鲜血液。

三、对农业高职院校人才需求结构以及孵化模式的探索

(一)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孵化模式框架

中国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和输送途径相对单一,主要通过政府培训项目和合作社人才孵化基地来完成,近年建成了部分试点高校合作社学院,但是途径相对单一,没有实现信息的双向互通和孵化过程的全局性。农业高职院校具备科研、实践、农业实训基地、团队、营销推广和市场等多种资源,在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时期,应该尝试各项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双向传递,将项目、团队、管理、市场和文化等多因素综合,提供学院教学、网络孵化和合作社培养三大平台,将信息共享至人力资源孵化机制中,完成科学、系统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多维度的优化模式,如图3所示,农业人才孵化不仅只融合农业产业内部资源,同时要结合农业外部资源和社会科学资源,针对具体的人才孵化目标,进行宽领域的指导辅助孵化项目和多层次的信息配套和动态优化。

(二)合作社人才需求结构主体和类型

合作社人才的需求主体包括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农业生产主体和市场推广中介组织。管理委员会由合作社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构成,被调查的江苏150家农民合作社中,管委会部分成员由雇佣的大学毕业生构成。这些大学生大部分为农业专业,对合作社社员的技术指导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缺乏组织管理的经验,对管理、营销和农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有很大需求[6]。在中国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合作社培训基地中,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成员成为最重要的培训对象。农业生产主体包括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和普通农户。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产业链和行业领域内处于领导地位,其一方面担负着合作社领头羊的角色,带领整个合作社发展,同时自身也必须保持创新和变革的能力,在管理水平、市场开拓和战略调整等方面汲取最新的知识。养殖大户在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方面给农户作出了样本,但是仍然需要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农产品市场前景预测和生产数量调整指导。对农户而言,不仅仅需要普及基本合作社运作常识,还要根据每户的生产情况进行田间地头的培训。

(三)搭建多层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孵化系统

包括人才实践性培训、归属感培训和农业文化培训。人才实践性培训是指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进行分类教育和培训。农业生产、农业新品种开发等技术领域培训由农业科技专业教育机构完成,农业管理和推广、农产品消费心理应用由孵化基地承担,而农业金融、电子商务和农业机械养护人才则应该将视域转向农业产业之外,从不同产业和社会经济整体来建设农业合作社综合性和后备性人才。各个层次采取的孵化方式多样化,结合学术交流、实践积累、短期及不定期项目培训和合作社生产实习等方法进行,通过有的放矢的层次化孵化体系来实现合作社实用性人才和指导性人才、辅助性人才的同时孵化。合作社激励机制的管理人才和人才归属感和信心培训是指针对现代农业人才培训成果的流失,建立农业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创业力量。由于农业文化和社会人文内涵教育并没有深入渗透培训者内心,现有农校毕业生并不投身合作社和农业建设,人才培育和招聘过于实用化和浅表化,因此,应该在人才孵化系统中重视农业文化的素质培养,孵化更多的农业创业型人才。

(四)实现多领域政策和体制的配套支持

人才孵化体系不能脱离相关领域的政策和体制支持。首先,是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从政策、资金上都进行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了合作社发展的大规模发展,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做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针对小规模的刚起步的农业合作社人才匮乏问题,县域及以下的政策推动项目应该予以配套支持,为基层农民合作社提供企业扶持政策、农业市场规范法制、土地规划改革政策等,实现小规模的合作社迅速成长,大规模的合作社增产增收。其次,金融领域的贷款和资金运作、融资支持也是合作社发展以及人才招聘和激励的基础。贷款抵押政策的调整、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监管、银行农业金融产品的创新支持等,都是农民合作社人才培训体系的强有力配套支持系统。再次,合作社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的支持。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和管委会结构存在多处不合理,合作社管理与村民委员会功能混淆,人员聘任和管理机制混乱,需要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和规范管理,能够推动农业人才的健康、可持续性孵化。

(五)多维度优化支持体系

人才孵化的动态和优化是实现人才孵化模式顺利进行的保证。多维度优化支持体系包括人力资源运作监督体系、人才应用反馈体系和人才孵化动态优化支持体系。人才孵化运作监督体系是为了保证学校和网络孵化平台能够正常和顺利的进行人才培育所进行的监管和协调系统,在人才孵化过程中对农业高校、项目参与者、孵化培训指导教师和学员进行的约束、孵化效果跟踪、检查、农民学院档案检索等内容。人才应用反馈体系和人才孵化动态优化支持体系是指对孵化人才的合作社实习和工作进行反馈,找到并进一步修正人才孵化的内容和切入点、重点和教学方式,利用人才孵化平台的网络孵化和招聘功能对人才孵化所需的资源配置、基金投入和教学设备资源进行动态协调和更新,为多层次人才孵化创造更加适宜和完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农业高职院校是农民合作社人才孵化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院校应该结合农业合作社发展新领域、新趋势和人才需求的新技能,结合高职院校的师资和实践基地资源,利用网络人才孵化和合作社自身人才孵化平台,进行变革视角下的人才孵化创新、人才孵化方式和内容的革新,在全新的模式下进行针对合作社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可持续的人才蓄水池建设,对新兴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集群所需的农业企业变革与创新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农户生产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合作社项目申报与融资管理、发展村集体经济政策等内容进行整合,借助大量实践经验和基地建设成效,针对如何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提升农业人才水平,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社意识、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加有效的实现农民增收,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

摘 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基础,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天津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5]。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施行,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方向,预示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6-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最贴近农民的经营性组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迅速扩大服务的覆盖面积,缩短服务与农民的距离,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基层生产问题。因此,提升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萌发于20世纪90年代,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8-9]: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萌发阶段,组织形式多以农民自发联合形成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主要从事技术交流和生产环节的服务活动,第二阶段是2001—2003年的正式起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各类合作组织由技术合作型向技术经济合作型升级,除了从事技术合作之外,还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农产品贮藏及运输等项服务。第三阶段是2004—2007年6月底的积极发展阶段,登记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章程、制度逐步规范,组织规模和服务带动能力日渐提高。第四阶段是2007年7月1日以后,天津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推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注册登记成立合作社的热情高涨。至此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高速发展轨道。可以看出,天津市农民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初期的自发松散逐渐向规范有序发展。

2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市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继续予以了积极的推进。 2005 年,天津市政府批转了市农委等八部门《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经营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问题的通知》,这些意见与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据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0月底,天津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 949户,出资总额86.7亿元,入社成员总数达9万余人。

2.1 服务覆盖领域日趋扩大

截至2010年底,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1 800家,比2007年增长1 455个,年均新发展500个。从行业分布看,合作社覆盖了农业领域的各个行业:种植业合作社864家,占48%;畜牧业合作社522家,占29%;水产业合作社140家,占7.8%;林果业合作社94家,占5.2%;农机合作社135家,占7.5%;土地流转、植保、沼气服务、手工制作等其他合作社45家,占2.5%。从合作区域看,合作社的生产基地、服务范围乃至成员已由本村、镇逐步向外部扩展,很大一部分合作社已经扩展到外省市。

2.2 服务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一方面,合作社从向成员提供附加值较低、单一环节的生产服务逐步向高效益、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方向转变。2010年底,全市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861家,占48%;仓储、运销、加工等较高层次服务为主的合作社345家,19.4%;生产服务为主的合作社594家,只占33%;各类合作社为农户销售产品26.4亿元,为农户购入投入品9.8亿元。另一方面,合作社的成员数量、服务农户数、以及产品与投入品占比3个方面的均明显增强。2010年底社均成员数量34人,较2007年增长70%;社均带动非成员农户数量116人,较2007年增长40%;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投入品占农户需求量的比例逐年增长,2010年全市平均占比60%,比2007年增长20个百分点。

2.3 服务内容不断创新

一是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合作社围绕本地的主导产业、优势产品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带动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2010年底,全市合作社共带动农户21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社带动农户144户,户数最多的达到1 100户。二是探索提升市场竞争力新模式。通过发挥合作社的组织载体优势,对内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外统一质量、价格,提高了应对市场和技术壁垒的能力。2010年底,有65个合作社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制度,76个合作社实行了依标生产,农产品“三品”认证232个,拥有注册商标191个。三是构建新型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部成员间组织开展资金互助服务,投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以互助会为平台调剂社员间的资金余缺,探索入股有收益、用款有费用、闲散资金得利益、急需资金得方便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四是创建农民增收的新模式。合作社通过盈余分配、股金分红,以及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据调查,2010年,全市合作社获取盈余4.9亿元,按交易量向成员返还盈余3.1亿元,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比不入社的农户户均直接从合作社获得分配收入1 200元。

2.4 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社的结构和功能与京沪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天津市全国示范合作社仅有5家,远低于京沪水平(两市均为12家),市级合作社仅占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缺乏科学管理制度、技术人才、合作机制,致使农资统购、技术指导、金融保险、产后加工等服务开展不畅。

合作社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农民需求间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现代农业的加速推进,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要由单纯的生产服务向技术、资金、信息、营销、金融、保险等综合性服务拓展[10]。但目前合作社的功能仍偏重于生产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服务相对薄弱。

3 提升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3.1 规范合作组织建设

出台《天津市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条例》,制定合作组织以及合作组织联盟的管理办法、示范章程,鼓励并规范营销、储运、金融等服务型合作组织的发展,推进内部规章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制度的建立,以及探索利益机制(资本股份合作、产品购销合作、生产技术合作、效益考核合作)和淘汰机制的确立。

3.2 加大政策扶持

解决办公休憩、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储运等非农建设用地;设立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在合作组织的建立、运行、提供社会化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对合作组织提供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给予税费优惠。

3.3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围绕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专项主要任务的开展,在健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同时,政府通过政策指导、项目支持、减免税收等途径,引导合作社积极参与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扶持合作社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开展合作社信息能力培训工作,将合作社吸纳入现代农业信息采集和体系。三是增强营销能力。财政支持合作社开展储运加工、产品销售、物流配送服务,鼓励大型企业、学校、饭店、党政机关、超市等直接与合作社之间建立订单农业。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 要] 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土地十分分散,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下面我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解决当前农业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谈谈自己一点体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一、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与国际发展农业惯例接轨,更符合中国国情,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分散经营造成了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低下,土地生产效率低,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业劳动力效率低。发展专业合作社,能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转移农业劳动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实现农业新的跨越发展。符合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二、发展农业合作社存在的若干问题

1.对政策信心不足。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不相信国家在信贷、税收、科技、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出台的扶持政策,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对国家出台税费改革、粮食直补和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认识程度相似,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认为国家财政也没能力长期支撑下去。

2.认识上有偏差。一些基层干部片面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事情,重视不够,不学习、不了解,抓得不紧,推动力不强。一些农民群众思想认识上有些模糊,疑虑重重,担心走过去农业合作化的“回头路”,认为不如自己单干消停,怕搞互助合作;一些入了社的农民合作观念和风险意识不强,合作能力较差,只想“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

3.存在突出问题。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已出台的政策落实起来仍很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人员难引,有的地方还出现内部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约束力不强,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年不开一次成员大会,重大事项不经成员讨论决定,理事的议事和监事的参事职能基本上是形同虚设,产权不明晰,没有财务账,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不透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还不够平衡,县乡村发展数量与质量差距大,还存在一些空白乡、空白村。

4.整体发展还不够平衡。首先是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全省平均2.39个村才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省份比差距很大。

5.产业发展差距拉大。围绕种养业等传统农业生产建立的合作社比重大,约占合作社总数的80%;从事产品加工、仓储、运销、资金互助等方面的合作社比例很小。建设规模差距拉大。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多的达到上百户,而且跨区域联合。少的只有几户,生命力不强,获利能力差距拉大。效益好的合作社资产要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计,户均增收上万元。而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资产,户均增收只有一二百元,甚至有的还没见回头利。

三、对策

1.最有效和根本性的措施,就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工作。

我国已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家也有财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我们一定要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突出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这个重点。将村干部、民主理财小组、村会计、乡农经站会计、财政所会计惠农政策培训列入财政专项支持,重点开展以下几个层面培训:一要重点培训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能当家、善管理的合作社理财能手;二要重点培训负有领导职责的乡村干部;三要重点培训具有综合、协调、指导、扶持、服务职能的农经管理人员。四是法律知识。合作社常识与合作社实务等。五是会计基础知识。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实务等。六是市场营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组织管理、创业经营、市场谈判、产品营销、风险控制、品牌文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相关技术规程等。七是技术培训。包括合作社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相关技术的培训。

2.是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坚持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坚决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上,乱刮风、瞎折腾,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

3.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要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使合作经营和家庭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4.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生事物,是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发明和创造,只有把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好了,合作社才有旺盛的、强大的生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是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和工作支持,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决不搞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也要防止急躁冒进和简单化倾向。

5.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产业类型、农民素质、市场环境情况不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是创新组织。各地方要根据本地方的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大胆探索,依靠群众找到适合本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式。

7.是强化项目扶持。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惠农支农资金大力支持。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并要做到税费能减的减、能免的免、能缓的缓。

8.是解决用地问题。解决好土地的流转问题,解决好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土地瓶颈问题。

总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农民能享受优质的农技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对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帮助巨大。对加速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历史跨跃,确保农业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于树和(1955年-),男,汉族,吉林省通榆县人,吉林省委党校毕业,经济理论专业,大专学历。工作在通榆县双岗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农业专业合作社分析:乌拉盖管理区农业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摘 要: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尤其是农业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以抢占信息化制高点、发展现代信息农业的理念和决策为指导, 以发展信息农业为主题, 坚持筑牢基础强化支撑、对接需求务实建设、瞄准发展创新推进的实践路线, 经过持续加力建设、不断创新推进, 取得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成绩。

关键词:农业专业合作社;信息化;乌拉盖管理区

一、引言

传统模式下的农业组织往往是单一的、分散的,农民从种养到产出销售,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链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产品。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农村的信息化、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乌拉盖管理区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现代农牧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截至目前,管理区共有农牧业合作组织43家,其中农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管理区贡献最大的一家。合作组织涉及良种繁育、肉羊育肥、肉牛育肥、农牧机服务、马铃薯种植等领域,带动800余户农牧民增收致富。

二、农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合作社成立情况

2011年,根据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乌拉盖管理区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着眼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模式,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架构,组建了乌拉盖管理区农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从吸收农业种植大户及农牧民60户发展到90户,共同出资300万元。同时整合耕地7.55万亩,草场11.58万亩。存栏基础母牛350头,基础母羊2250只,拥有农业大型机械 61 台(套),牧业机械 8台(套)。林地410亩,其中:退耕还林160亩,山体绿化50亩,种苗插穗200亩。栽植云杉2万株,樟松0.8万株,杨树昭林6号4万株,杜松1万株,定植培育杨树苗、樟松树苗91万株。主要从事农业良种繁育、无公害粮食种植、牧业集约养殖业及农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科普咨询、技术培训、物质保障等一系列服务。合作社在整合土地、人力、物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社成立之后制定了《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项目投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农业机械管理暂行办法》、《农业机械作业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良种繁育技术管理规程》等制度;组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出理事长、监事长,并选举产生了理事、监事。聘任内设部门负责人。合作社组织形式、规章制度、产品品种、发展规划渲染图上墙,合作社走上正规发展轨道。

(二)合作社发展情况

1. 良种繁育步伐加快。2012年,合作社进入规范运作阶段。农业生产工作,在组织技术培训的同时,确定了以良种繁育为重点,无公害商品粮、油种植并举,走“服务于成员、服务于社会”的创新之路。年内共组织农技培训班3期,50多人(次),确定了繁育良种基地,选址定块25处、13800亩;新建或维修喷灌设施5处,保灌良田12500亩;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化肥、农药1000吨;购进海拉尔培育的小麦良种 175万斤;据计算,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成本越50万元。

合作社通过全面实施科学种田、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2012年良种单产提高近100斤。秋季共繁育小麦良种693万斤,并于2013年初,按照管理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将所产种子全部统一包衣后,以每市斤1.10元的价格供给广大农业种植户。圆满完成了辐射境内种植户和周边旗县种植户的种子需求,以及生产小麦商品粮1500万斤,油菜500万斤。实现农业产值3,000万元。其中:帮助农业种植户实现产值2,500万元,利润达360万元,帮助农业种植户实现利润350万元。合作社盈余中,为社员分红74,522.10元。2013年通过与呼伦贝尔市兴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繁育小麦良种176.36 万斤,繁育良种田面积达38070亩。其中:从黑龙江农科院协调购进小麦原种、源源种75.8万斤;扩繁1331#及1553#小麦种子100.56 万斤。共完成繁育克旱21#原种11056亩,07-1370原种2000亩,龙幅麦19#原种2667亩。扩繁良种1331#小麦田18392亩,1553#小麦田3955亩。从目前的长势情况看,繁育、扩繁田植株生长整齐、出苗齐,密度均匀,正常年景可望产小麦良种1800万斤。

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近年来合作社不断加大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程度,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及良种快速繁育等适用技术。根据农业种植的不同类型,产业,分作物、分区域制定技术方案、加大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应用,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全力高效规模农业生产。目前合作社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3.6万亩,占全社总面积的48%;测土配方施肥适用面积达6.8万亩,占全社总面积的90.7%;有机质提升试验面积为3000亩,占全社总面积的4%;繁育良种田面积达38070亩,占全社总面积的50.7%。通过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综合生产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

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腾合作社首先把农业基础设施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从组建初期就开始组织社员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大对合作社办公设施建设、粮食仓储库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截至目前农腾合作社在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设立单独办公楼80平米;已建设基层活动场所800余平米;已建设粮食仓储库2000平米;已建设水利设施4处,指针式喷灌面积达2500亩。

(三)合作社发展成效

2013年,合作社共生产优质小麦良种851.4万斤,其中包括“克旱21”361.4万斤、“1331”250万斤、“龙辐19”90万斤、“1553”40万斤、“1370”110万斤,可以满足管理区80%以上的小麦用种需求。合作社十年来实现利润1250万元,2012年实现农业产值3,000万元。其中,帮助农业种植户实现产值2,500万元。利润360万元,其中,帮助农业种植户实现利润350万元。合作社盈余中,60%为社员分红。

四、结语

农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虽然在农业良种繁育、无公害粮食种植、牧业集约养殖业及农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合作社成员经营的土地布局分散,难以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要求;农业种植品种不统一,经营难度大,且储藏设施不足;信息服务、产品销售上尚未进行实质性操作,规模效益尚未显现。今后农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继续加强与黑龙江农科院和海拉尔种子公司的联系,依托农科院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整合集中连片的优质土地资源,繁育适应北方地区春小麦、油菜等优良品种的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