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3 09:0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探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在各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美育,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符合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眉飞色舞的讲着,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昏昏欲睡,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导致学生收效甚微。为了有效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我总结了这些年的经验与教训,我认为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规律、掌握方法、锻炼思维,从而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组织好学生,做好引导者,为学生创建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对这幅画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同学们的回答会是多重多样的,有的说蒙娜丽莎的衣服很漂亮,有的说蒙娜丽莎有些微胖,还有的会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很迷人,等等。在经过同学们的激烈讨论后,教师再接着提问,“大家觉得为什么这幅画会成为世界名画呢?”经过教师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课堂的氛围会变得非常的活跃,同学们的思维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与锻炼,使得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观察和理解能力,为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通过创设情境品味艺术魅力
每一幅优秀的画作或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包含着深厚的内涵,作者通过作品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可以是一种思想也或是一种思念。要想从中品味出这些内涵就需要欣赏者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所以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的去体会艺术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想象。例如,在进行《托物寄情》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本课中的作品的背景和描绘的内容进行介绍,之后让学生去观察、欣赏每幅画作,与此同时,可以播放一些适合画作情境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画作的内涵。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画作中的弦外之音,理解作家的含蓄的表达方式。如果此时教师能够配合着音乐有感情的对画作进行讲解,就可以让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品味出艺术作品的内涵与魅力。通过这种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品味到艺术作品中的内涵,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3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美术课堂中,直观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美术鉴赏必须要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画作才能有效进行。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十分发达,教师可以通过将画面和声音同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去体会艺术作品。例如,在讲授《战争与和平》这一课时,以万里长城为例,先让学生通过视频或图片欣赏一下长城的全景以及一些局部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长城的建造和防御敌人的视频,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由对万里长城宏伟壮观的感叹提升到情感层次上来。多媒体将万里长城的宏伟壮观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体验。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古建筑的宏伟和令人惊叹,又让学生对维护和平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想,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让学生通过实践动起来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设计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察和思考等能力。例如,在学习《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走出教室,去观察身边的一些艺术作品,或者是建筑等,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鉴赏美术作品,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以达到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的更高的层次。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动了起来,使得课堂变得活跃愉快,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总之,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将讲授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作者:张博学 郑松林 单位:辽宁省辽阳县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