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7 10:2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旅游文化建设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0引言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的,其内容随社会物质的生产而发展,具有很大的内涵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文化与旅游密切关联,旅游活动的每个过程与内容,都与文化发生密切接触,可以说有旅游必定要有文化,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1钦州市旅游文化建设必然性的理性分析
1845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成立了世界第一家包括食、住、行、游等旅游活动在内的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旅游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作用,使旅游业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的诸多新的特征。文化将成为21世纪旅游的灵魂[2],旅游文化建设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及实践作用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研究。
1.1 旅游文化建设是旅游文化实践应用研究的必然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旅游文化,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旅游文化的理论,涉及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挖掘、旅游文化学科体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的研究则显示出与旅游产业结合、与旅游教育结合的显著特点,反映出旅游文化研究的应用性特点[3]。旅游文化的研究理论体系逐渐完善,旅游文化实践应用的研究在国内部分旅游经济发展中取得成功,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山东曲阜“孔子文化节”等传统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北京、曲阜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践表明“凡举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4]。世界上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通过实施“文化经济”的战略,使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奥地利的旅游活动与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密切相关;法国巴黎街道的名称具有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意大利每年对文化性旅游业收缴增值税是保护费用的27.5倍。据美国旅游部门1997年6月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文化旅游是美国旅游中“增长最快的项目”,仅纽约市的文化活动就产生了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美国30多个州竞相开拓文化旅游项目[5]。
1.2 旅游文化建设是满足旅游需求的必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旅游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旅游者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对旅游需求影响较大。据统计:在美国人中,27%的人每年要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另外,日本人来华旅游的兴趣分类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它的占4.5%[6]。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不是观光型的旅游产品,而是具有我国独特的文化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据1996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旅游者大专及以上人员占31.9%,中专及高中占35.8%,初中占22.1%,且与往年相比,大专以上人员出游的比重呈显著上升趋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大学生入学率逐年增加,大学教育平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完善各种培训机构,国民的文化修养与文化素质普遍提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旅游者文化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国际旅游者,还是国内旅游者,旅游需求中文化的成分会越来越高。
1.3 旅游文化建设是钦州旅游经济蛙跳发展的必然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区位优势有利于钦州在旅游区域经济格局中定位发展,有利于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旅游区域经济的联动,有利于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产业优势。近几年来,钦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大旅游的发展目标,加强对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延伸、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不断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目的地体系,全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11月28日,钦州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钦州市旅游业从2004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企业从无到有,而且结构不断优化;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迅速。比较广西桂林、北海等,钦州旅游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钦州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设施、钦州保税港区封关运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钦州旅游经济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2008年中国经济经过长期的快速增长之后开始减速,处于后发展地区的钦州,走“弯道经济”发展模式,实行地区发展的“弯道超车”,促使钦州市旅游经济蛙跳式发展。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旅游产品,尤其是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钦州市务必加快旅游文化建设,开发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来钦州旅游。
文化是灵魂,经济是血肉,把文化力注入到经济变革发展中去,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7]。从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践来看,旅游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钦州市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关系到旅游经济发展的成败。
2钦州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度
钦州市历史悠久,已有1400多年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秦设象郡所辖。汉、三国至晋,钦州属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设末寿郡,这是钦州的最早建制。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易名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19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
2.1 历史遗产文化钦州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6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共4个点(刘永福旧居建筑群、冯子材旧居建筑群、刘永福墓、冯子材墓);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黄明堂墓、久隆古墓群、钦江县故城址、三海岩摩崖石刻、灵山人遗址、钦州故城遗址、越州古城遗址和芭蕉墩、上羊角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孙中山铜像及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碑、刘永福墓、冯子材墓、黄明堂墓、冯敏昌墓、宁原悌墓、黄秋槐墓、四峡坳抗日烈士墓、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天涯亭、文峰卓笔、大芦村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个。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市区8个,灵山县15个,浦北县12个,钦南区15个,钦北区4个,钦州港区2个。
2.2 红色革命文化钦州被誉为“英雄故里”。在近代,钦州涌现刘永福、冯子材等民族英雄,刘、冯保家卫国,抗法御边,名扬中外,传诵至今。孙中山先生赞誉说:“余少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及南关一役。”著名诗人田汉诗云:“近百年多来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清代“刘永福、冯子材旧居建筑群”1996年9月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冯故居已成为中法战争史的纪念地和研究地之一。
2.3 蓝色海洋文化钦州享有“中华白海豚故乡”美誉。中华白海豚,属鲸豚类,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和淡水的白鳍豚、陆上的大熊猫、华南虎等都属同一保护级别。因而,人们称它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2004年,北京大学在钦州市建立了北京大学钦州湾中华白海豚研究基地,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2009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六)在三娘湾旅游区举办“首届钦州国际海豚旅游节暨三娘湾第二届艺术节”开幕式,并把海豚作为钦州城市名片,把钦州推向世界。
2.4 黄色坭兴陶文化钦州是“千年陶都”。钦州坭兴陶,古称越陶(与江苏宜兴陶素有吴陶、越陶之分),学名紫泥陶。其特有的“窑变”艺术,其成品特殊的使用价值,堪称“中国一绝”。据民国《钦县县志》: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在钦州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字样,迄民国34年,已有1214年。至于宜兴(坭兴)各器的由来,始于清咸丰年间胡老六创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远胜于江苏省的宜兴紫砂陶。钦州的制陶历史有1200年以上,钦州坭兴陶的历史始于清朝的咸丰年间。1915年和1930年,坭兴陶作品两次在世界陶瓷展览会上荣获第一名、金质奖章,跻身于中国四大名陶之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510项,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共有147项。钦州市申报的坭兴陶传统烧制技艺,被确定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绿色滨海新城文化钦州在建设滨海新城创造“广西速度”美誉。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写道:“改良钦州以为海港……凡在钦州以西之地,将择此港以出于海……为最省节之积载地也。”在孙中山先生规划钦州“南方第二大港”的指引下,钦州人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挥“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实干第一、上马第一”的钦州精神,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钦州港的建设中,结束了钦州“有海无港、有港无航道”的历史。进入21世纪, 钦州人民升华创造“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新精神,在钦州港的建设过程中创造“一天填海造陆40亩,七天修建一层楼”神话,誉为“广西速度”,创造钦州现代建设的精神文化。
3钦州旅游文化建设问题剖析
3.1 城市个性文化不足1995年国家旅游局以“三优一满意”(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让旅游者满意)制定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创优”是按照《标准》逐项评分,以分数来论英雄,为了争得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很多城市以《标准》来指导旅游投资与规划,导致城市个性文化内涵缺失,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8】。钦州市历史文化底蕴较深厚,在钦州市“创优”过程中,城市文化挖掘不够,主要表现在:城市个性文化体现不足;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尤其是文化功能区;城市建设盲目推崇西方理念;城市科教园区建设滞后;旧城区的保护与开发;城市特色文化活动较少。
3.2 旅游饭店不注重文化特色旅游饭店是旅游产业中的优秀企业,饭店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窗口”行业。饭店宏伟的建筑和良好的品牌有助于树立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弘扬地方文化。欧洲许多小饭店蕴藏文化元素让旅游者回味无穷,瑞士的一家高等级饭店,没有安装现代化得空调,一直保留200多年前的风格,古朴、典雅、服务一流、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沉淀,倍受游客青睐。国内的一些饭店给人一种暴发户或土财主的感觉,缺乏文化,这些饭店只能接待暴发户或土财主[9]。钦州旅游饭店不注重文化特色体现在:饭店的建筑个性文化不明显;饭店员工文化素质不高,饭店服务文化有待加强;饭店缺乏高级管理人才,饭店行业普遍缺乏管理文化。
3.3 旅游景区缺乏特色与文化笔者曾就钦州旅游景区进行问卷调查,对于在钦州相对较热的两个景区――八寨沟与三娘湾景区,超过三分之二的游客没有再次到上述两个景区旅游的想法,旅游者普遍认为钦州旅游景区存在着共性的问题:旅游景区特色与文化缺乏,主要是观光型,尤其缺乏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服务礼仪文化缺乏;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与特色是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的体现,钦州充当“旅游通道”的角色没有完全改变。
3.4 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是我国旅游业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据顾朝曦等在2004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旅游院校毕业生到非旅游特征行业就业的比例高达42%;旅游企业接收的新毕业大学生中旅游院校所占比例为32%。钦州旅游饭店员工中毕业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到5%,系统接受过酒店管理专业培训的比例不到10%。导游人员文化修养低,市场气息太浓,“宰客”、“甩客”现象时有发生,景点讲解牵强附会,为迎合部分游客的低劣、粗俗“黄色幽默”可以编著成书。
4钦州旅游文化建设的对策
旅游文化建设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结合钦州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旅游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加强钦州市旅游文化建设重点把握以下对策。
4.1 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培育旅游文化精品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主要涉及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整合钦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培育“海豚文化、坭兴陶文化、刘冯文华、滨海新城文化”精品,铸就钦州“海豚之乡、千年陶都、英雄故里、滨海新城”旅游名片,提升钦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4.2 政府的宏观调控钦州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旅游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不足。在钦州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制定法律及规章制度,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督与管理;做好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在钦州学院的基础上创办北部湾大学,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4.3 提升旅游企业文化美国哈佛大学对两组企业(一组重视企业文化,一组相反)进行了11年的考察比较,发现“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了682%,后者仅增长了116%;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了756%,后者仅为1%”。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入手,硬件方面主要是设备实施,软件方面包括企业管理、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
4.4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在我国,“中专生最好,大专生勉强,本科生靠不住,研究生用不上”现象反映出旅游业用人门槛很低,导致我国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无论是旅游经营者、管理者,还是普通的从业人员乃至平民百姓,他们文化素养的高低、行为举止的优劣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导游员的文化素质太低,就会讲不出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只会信口开河、胡乱编造,就很难使旅游者心满意足,获得美的享受。中国旅游业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下功夫。不仅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而且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修养。
5结论
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世界旅游报告》分析了国际旅游的趋势,指出在21世纪,旅游市场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正以每年10~20%的速率增长,现代旅游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文化旅游的发展以旅游文化建设为基础,笔者希望通过钦州旅游文化建设的分析,为钦州文化旅游发展抛砖引玉,促进钦州旅游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建设*旅游文化大州和原生态民族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中共*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来的奋斗目标。她是对*州情深刻分析研究的科学决策,是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准确定位,也是*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努力方向。这一决策代表了全州各族人民的发展愿望,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时代心声,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变革力量。在全州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近年来*州旅游文化的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全州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快速提升,凯里市还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2007年,*州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全年旅游人数达到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7亿元,增长27﹪。这些都是令人欣慰和振奋的。旅游文化大州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旅游专家和中外游客对*州旅游业的发展总的印象和评价依然是:*旅游总体资源虽然特色鲜明,但居处分散,体量较小,内容单薄,同质性强,旅游产品少,仍处于旅游欠发达欠开发的初级阶段。“旅游文化大州”的恢宏景象依然千呼万唤未出来。
当代旅游学告诉我们,旅游的优秀竞争力在于文化,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根脉”。“旅游文化大州”目前还“大”不起来,从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提升、宣传、利用上来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历史文化是一种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资源。*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却几乎还沉睡未醒。如: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教育家、文学家王阳明,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明代工部尚书孙应鳌,南明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中湘王”何腾蛟,任过云贵总督的徐之铭、谭钧培,一品名将罗大春、朱洪章,光绪戊戌科状元夏同龢,农民起义领袖吴勉、林宽、张秀眉、姜应芳,革命家龙大道、周达文,高级将领杨至成上将、王天培上将、李世荣军长、吴绍周中将、张卓中将等等,文学艺术家吴文彩、龙绍讷、张毕来、任虹等,科学家周恭寿、周昌寿、乐嘉藻、乐森璕、龙咸灵、潘维俦等等。据粗略统计,仅明清时代的副将、总兵、提督、巡抚、总督就不下30余人,进士约100人。以上历史人物中,除了夏同龢、龙大道、周达文、杨至成等得到一定的挖掘利用外,其余的都“沉睡未醒”,死矿一堆。更别说还有红军革命文化、“锦屏文书”等一大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遗产了。
(二)博物馆类文化设施不足。*州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文化设施却非常滞后,全州仅有各类馆舍近10个,形成不了规模和体系。而且不少馆藏资源贫乏,内容单薄,形式雷同,布展落后,科技含量低,尤其是自然类、科技类、专业类、特色类博物馆偏少。*州民族博物馆也不能发挥“龙头”馆的功能作用。因此,在旅游文化产业中“节”和“馆”不能互相滚动配合。
(三)文化记忆失落。文化记忆在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产品中又是形成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内涵、创造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没有或失落了这些文化记忆,旅游产品就失去了文化个性与特质而显得苍白无力。如今的凯里原来的四个城门、老街古巷道、民间吊脚楼房都遭到建设性破坏而不复存在。过去那满街苗裙、苗衣、苗帽、苗语、苗歌、苗舞、苗乐器、苗银饰、苗风情这些活态文化已风光不再。州内清水江、都柳江、氵舞阳河等两岸的城镇集市,如今那古城文化、会馆文化、祠堂文化、码头文化、寺庙文化等等,不少也已随风而去。全州很多古老村落也恢复、唤醒不了人们的民族文化记忆。所有这些,使得*的旅游业无法酿造民俗气息酽浓的文化环境,这也是旅游文化大州“大”不起来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文化大州的建设。要建设旅游文化大州和原生态民族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州“人文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优秀内涵来挖掘、整合、培育和利用。再配以秀美奇特、山川灵丽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作依衬,使“红花绿叶”相得益彰。那么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就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第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合理、创新地挖掘、整合、利用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州的人文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而要挖掘、整合、利用人文文化成为旅游文化项目和产品,就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开发利用民族宗教文化。我们可以把“吃牯脏”、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之中最古老、最神秘、最震撼人的灵魂而又集民族文化的说唱文学、歌舞表演、宗教祭祀、民间绝技、玩龙斗牛、饮食习俗、服饰文化等为一身的文化习俗整合、提升为旅游文化项目和产品。
二是盘活名人文化资源。对待名人,不管是什么性质、流派或时期的名人,我们都要尊重其历史过程,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包容态度对待历史、对待名人及其故居。因为名人和名人故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在保护名人故居就是保护将来的历史。
三是宣传利用民族起义的历史文化。清“咸同起义”中苗族的张秀眉、侗族的姜映芳是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起义领袖。范文澜、罗尔纲、胡绳等著名史学家在其史著中都有记载和论述。同志也曾肯定,只有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而作为苗族侗族的自治州,我们却没有一个“咸同起义”的纪念馆,也未对起义领袖的故居进行保护和利用,使之成为富有历史文化价值而又独具民族区域特色的旅游项目。
第三,建立一批博物馆,为文化旅游腾飞添翼。具体操作可以这样考虑:一是对*州民族博物馆、镇远历史名城博物馆、台江古生物博物馆、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黄平民俗博物馆等进行充实、丰富展馆内容和藏品。二是兴建一批综合或专题博物馆。比如凯里芦笙博物馆、黎平侗族博物馆、锦屏林业博物馆或锦屏文书博物馆、榕江西瓜博物馆、从江椪柑博物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张秀眉纪念馆等等。三是抢救保护一批名人故居。如孙应鳌故居、何腾蛟故居、谭钧培故居、张毕来故居、王天培故居、吴绍周故居、龙咸灵故居、乐森璕故居,并建立陈列馆,等等。
第四,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州是革命老区之一。在全州依托十分珍贵、丰富、厚重、独特的红军革命文化和革命名人故居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五,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区,唤醒文化记忆。我们必须建立*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区,在大保护区内建立锦屏、天柱、剑河三县结合部以锦屏九寨为中心的北部侗族文化保护优秀区和凯里、黄平两市县结合部的革家文化保护优秀区。另外,对于全州的古城墙、古巷道、古码头、古会馆、古寺庙等等也要进行抢救、保护、恢复和利用。这样做,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民族平等的政治原则,同时还能创造旅游大州的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民俗气息,唤醒民族文化记忆。
第六,制定优惠政策,加快体制改革,拓宽旅游文化大州建设的经费渠道。旅游文化大州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抢救、保护或复兴的民族文化丰厚广博,需要开发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成百上千,因而耗资巨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就要制定优惠政策,抓抢机遇,争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在条件成熟的旅游区,采取委托经营、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等方式,全方位融资,并搞好经营性的文化产业。
[摘要]要发展旅游业,让游客“想得到、引得来、留得住、花得出、游得顺、觉得好”,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要提高认识,抓住当前旅游发展黄金机遇;突出主题,编制旅游文化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旅游拳头产品;深入挖掘,建设独具文化内涵旅游景点;融合发展,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提高旅游文化市场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壮大旅游业。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铜陵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知名学者马波在其所著《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指出,“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因此,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铜陵市旅游文化建设既要着眼长远,前瞻谋划;又要立足当前,突破重点,以期达到“想得到、引得来、留得住、花得出、游得顺、觉得好”的目标,即让游客制订旅行计划前能想得到铜陵,在制订计划时能引得来铜陵,在来铜陵后能留得住游客,让游客手中的金钱有地方花费,让游客能顺利完成旅游,总体上说,就是让游客感觉在铜陵旅游非常美好,只有这样,铜陵市才能实现从旅游“过境”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铜陵市的旅游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1提高认识,抓住当前旅游发展黄金机遇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全面进入黄金机遇期。一是政策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把旅游业摆在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上,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包括铜陵在内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提升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水平,着力打造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加快建设吸引力更强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二是市场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旅游将成为人们享受生活、追求美好的最重要的选择。而国家即将推行的带薪休假等政策,又必将促进旅游市场进一步快速发展。
2突出主题,编制铜陵旅游文化发展规划
规划是发展的灵魂和龙头。要推进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符合铜陵实际又具体可行的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和现代化的要求,又能展示铜陵文化丰富的内涵。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时,将旅游文化建设纳入规划内容,以借景、造景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城市,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块布局与铜陵传统文化相衔接,规划出一个个主体鲜明的文化标志。并能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旅游规划。诸如,针对本市游客,规划好“一日游”旅游;针对市外游客,规划好铜文化旅游;针对海外游客,规划好九华山头天门旅游等。
3集中力量,打造铜陵特色旅游拳头产品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拳头产品,旅游业要想有大的发展,是很困难的。铜文化是铜陵特色,但是特色不是拳头,特色也不一定必然就能成为拳头。从目前看,铜陵市铜文化旅游规模小,资源分散,吸引力不强,很难担当得起铜陵特色旅游文化的拳头产品。
铜陵市应积极迅速地开展调研工作,根据本市旅游资源的实际,结合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确定一个旅游的拳头产品,然后集中力量进行旅游文化建设。如果在全市现有资源中,经论证短期内没有合适的拳头产品时,也可以借鉴外地经验,诸如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蚌埠花鼓灯嘉年华等,引进一个拳头产品。由于当前全球实体经济遭遇寒冬,资金投资的主体将逐步向旅游业转移,这为铜陵市引进旅游业投资提供了可能。
4深入挖掘,建设独具文化内涵旅游景点
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才会有灵魂,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要注重挖掘、整理和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文化内涵,提升现有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铜陵市省级以上的重点旅游资源有10处,应下大力气将这10处建成铜陵市旅游文化的品牌和标志。铜陵市现有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点)14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应千方百计赋予这些景区特定的文化内涵。要注重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旅游者也更期望去体验旅游目的地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铜陵市历史文化名人众多,李白、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李纲、汤显祖、梅尧臣、杨万里等都曾涉足铜陵,仅听听这些名字,就能让人心中生出无限向往,何况他们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但铜陵市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几无开发。如果能把这一个个文化资源集点成块、连块成线,设计出有品位、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线路,将无疑为铜陵市的旅游增添新的活力。
5融合发展,延伸铜陵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只有融合发展,才能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建设工业遗产游、工业体验游等新业态景区(点);发展汽车营地、休闲农庄、生态别墅、山地运动基地等新概念旅游产品;规范发展以大型茶室酒吧、足浴水疗、运动健身等为重点的现代休闲娱乐产业,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大力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典范。快速推动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专业机构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设计、开发和生产具有铜陵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商品的艺术品位;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促进旅游商品向多样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重新定义“八宝”概念,将地方美食土特产、旅游小工艺品纳入“八宝”范畴,整体打包。让游客来铜陵后,一袋“八宝”在手,铜陵特产应有尽有。
6加大宣传,提高铜陵旅游文化市场认知
推进旅游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宣传。要在市场促销中将旅游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传统旅游景观和旅游资源的宣传中,加入旅游文化宣传的内容,突出宣传铜陵特色的铜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元素,挖掘铜陵特色文化元素的重点价值。要不断提升全市导游服务水平,导游是旅游文化的讲解员和传播者,“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游客对铜陵旅游文化的认知与感受。要组织专门人员,编写铜陵各景点高水平的旅游导游词,挖掘提升文化内涵,规范导游宣传;要对导游进行专门和正规的培训,帮助导游掌握铜陵各景点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激发导游学习铜陵旅游文化的热情,在导游行业营造浓厚的学习铜陵文化氛围。要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旅游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人人是景点、城市是品牌”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全体市民了解旅游文化知识、关注旅游文化建设、参与旅游文化推介,不断提高铜陵文化旅游市场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摘 要:旅游及旅游文化是近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产业和文化。旅游文化由旅游和文化两个层次的文化现象构成,两者之间既具有融合性,也具有冲突性,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城市旅游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来源。城市旅游文化对于城市的现代化非常重要,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它对于城市发展有巨大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文化;城市发展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和展品与历史和自然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对于主要展品为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来说,其主要的陈列展览,既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反映,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历史再现,体现着民族精神,展现着民族文化。
博物馆是市民文化教育的场所,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个高品位的文化场所中获得知识,并在博物馆幽静的氛围中得到放松,使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得到释怀。博物馆的展览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代人的对话,陈列展览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不像旅游业,但是博物馆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在现代迅速繁荣发展,与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崛起和博物馆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分不开的。博物馆的发展可以弥补现在城市发展所缺乏的特色和个性,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城市中的博物馆得到体现。因此博物馆作为现代旅游资源亮点,是旅游业经营者们的重要发现。因此,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游客的观赏需求,增加自己的文化职能和业务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博物馆的职能文化拓展的社会需求。下文主要以天津市博物馆为例,分析其在城市旅游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发展天津市城市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旅游文化对于城市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很多城市已把发展旅游文化提升为重要发展主题。
1.城市旅游文化的作用
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的特色资源,发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并形成特定文化,这对城市现代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城市旅游文化的成熟发展,为城市创造出品牌效应。在“经营城市”的今天,城市旅游文化就是城市的名片、商标。城市旅游文化还可创造消费需求,尤其是现代化的消费需求。
2.开发有天津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凝结。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发掘越独特,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品位就越高。天津就是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从城市的发展层面来说,天津的城市旅游文化资源是这个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无限的增值潜力。
二、提身博物馆自身服务质量,使之成为天津城市旅游文化的新中心
1.把博物馆融入旅游大市场
首先,要打破博物馆只是进行收藏文物、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的机构的传统观念,积极拓展博物馆的旅游创收功能。其次,积极主动地与旅游部门联合,做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旅游企业将旅游者的需求信息传递给我馆,我们则根据信息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市场需求来确定自身改进方向。同时我们也将自己的展览内容、时间、特色等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旅游部门,与旅游部门的互动衔接更加完善。再次,深入了解旅游市场。光顾旅游市场的不仅有本市学生、旅游爱好者和科研人员,更包括国内其他地方的旅游爱好者和国外的旅游爱好者。第四,改变观念,主动争取客源。就目前的情况看,博物馆最缺乏的就是市场观念和开拓意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博物馆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改革就是要打破旧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馆情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博物馆除了增加自身投资建设,办好精品陈列外,加强自我宣传,争取客源也是当务之急。博物馆需要在社会责任和市场化运行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墨守陈规、等待公众主动找上门来宣传博物馆已成了历史。主动走出去,多渠道、多方法增强自我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已成为博物馆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因此我馆新馆开放之前就从宣传方面着手,充分结合旅游经济的良好态势,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上网等现代化传播媒体,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推出更多贴近社会、贴近青少年的精品佳作,适时形成宣传高潮,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文化的本质在于不断提高公众的文明程度。因此,发掘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创建独特的区域城市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旅游文化的定位、文化产业的设置、文化发展的走向、城市空间的布局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符合人口变化及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倦、游之者忘归”的人居文化环境。观众是博物馆需要认真研究的服务对象,既然是服务对象,博物馆没有理由不去审视现在所提供给观众的服务质量、数量是否足够,更重要的是品质是否完好。如果服务理念仍沿袭过去的等待、慵懒、散漫状态,或者完全采取现在某些商业机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博物馆的服务应提倡人性化,尊重每一个观众。过去社会开放程度低,观众的类型也相对单一、稳定,如今社会开放,不仅国内旅行人数逐年上升,国外来华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博物馆观众类型呈现多样化,观众需求也多元化,这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 简而言之,有观众的地方就要有服务。做好服务还要立足于现实,从基础做起。对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博物馆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场所,它有利于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履行教育功能,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同时,更能促进旅游者对当地文化、民族、历史、自然和道德等方面的了解,让旅游者深刻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风格之美,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和同行者分享参观、参与的乐趣。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博物馆只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调整与旅游的契合度,才能真正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坐标。
作者简介:史坤, 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2号天津博物馆宣教部,初级职称 。
摘要:旅游文化建设是旅游产业化的优秀要素。建设具有市场价值的旅游品牌,需要在宣传旅游景区时就具备旅游文化建设意识。而动漫传播方式的特点使其在推动旅游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理应为国内旅游景区的文化建设所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旅游;动漫;建设
当前,我国的旅游产业仍然处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为主流,文化深度的发掘和传播则相对有待加强的阶段。建设旅游文化产业方面,需要有更多的理念创新,尤其需要在其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汲取经验,其中关于动漫传播方式在旅游文化的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动漫传播是基于传统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和现代新型传播媒介(如互联网)来充当它的介质,并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综合艺术、语言、形象、场景等诸多元素而形成的一种传播方式。在现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产业形式,因其风格活泼、形式多样、广博的信息量而被人们接受,并且渐渐在旅游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它的作用。
从已有旅游文化建设案例来看,动漫艺术在传播旅游文化方面,相对于借助其他的传播媒介所起到的作用,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致力于围绕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漫艺术形象,建立起一座巨大的旅游胜地“动漫主题旅游乐园――迪斯尼乐园”。迪斯尼的成功,不但是旅游行业的成功,也是动漫艺术在旅游文化建设中的成功。近年来,号称“动漫之都”的江苏常州借助其在国内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建起了一座动漫主题公园――中华恐龙园,成功地利用动漫艺术带动旅游文化发展,形成了从游园到娱乐,又从娱乐到开发利用的循环,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大型的动漫影视开发公司,进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用动漫影视艺术的产品来宣传和带动游乐项目,这是有利于自然资源开发和人文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过程,它解决了自然资源枯竭的难题,也传播了人类文化的精粹。这样的良性循环,使中华恐龙园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大也是最为成功的动漫特色主题乐园之一。又如国内动漫龙头企业――湖南宏梦卡通与著名旅游景区张家界市合作,将该动漫企业出品的《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故事发生地设置为张家界,将动画片剧情一一与张家界旅游景点相挂钩,此动画片在当年热播后,对张家界的旅游经济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至今,《虹猫蓝兔七侠传》的相关衍生产品中诸如文具、书籍、玩具等周边产品带来的游客消费在景区收入比重中依然占有一定比例。由此可见,动漫传播方式对旅游文化的建设,确实有着客观存在的重要影响。由此,探讨动漫传播方式对旅游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动漫艺术传播方式与旅游文化传播的多渠道化
旅游景区为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多花费巨资在电视广播、旅游杂志、宣传册、海报、户外广告等传统传播媒介上开展品牌宣传,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这种传播方式单一,传播的效果多受时间、空间及受众年龄层次的制约;传播的内容多为景区景点及其相关介绍,缺乏景区独特文化产品。目前充斥市面的旅游景区广告也都大同小异,缺乏辨识度,难以让受众对景区文化产生共鸣和青睐。
动漫艺术的传播渠道是多元化的,除了可利用报纸、电视、期刊、杂志等传统传播渠道进行宣传之外,还可以运用以互联网为优秀的高科技传播手段,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如微信、手机报、手机漫画等)来进行传播,而且动漫艺术有着观看时间和年龄层次都相对固定的特殊受众,因此用动漫传播的方式宣传景区文化,能更多地出现在观众面前,更有力地抢占观众的视野与眼球。它有着不同的形式,所以能吸引到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从而拓宽群众市场;在内容上能反映人们所关心和喜爱的话题,并用生动而有趣的艺术形象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推进旅游文化的多渠道化发展,达到推动旅游文化建设的作用。
二、动漫艺术传播方式与旅游文化建设的品牌多元性
传统旅游品牌一般是指某个旅游景区本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发自然资源,用一般性的营销手段来达到经营和维护该旅游项目的目的,但其缺陷则在于缺少必要的文化元素来作为驱动力。而有着产业发散性先天优势的动漫艺术一旦融入到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多元的产业,使得其在旅游业的开发和持久的活力上,拓展出多方向的产业模式,这种模式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对交错的,它在旅游文化建设的多元性方面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往往能够培养出一个甚至是多个优秀的动漫形象。动漫的主要形象和形象群随着播出为人接受后,它所衍生出来的有机效应,会覆盖所有的层面从而发生长期的催化作用。另外,形象本身也是一种流行符号,依托其形象可以进而衍生出一系列周边产品,这种周边产品又传递了文化本身。原来的动漫片的观众又会成为动漫艺术周边产品形象的推销者,这便形成了一种旅游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的局面。于是动漫形象制成品传播面越广,其旅游景区的文化消费群就越庞大,其旅游景区的文化价值也就越高。利用动漫形象与玩具商、服装商、酒店等合作开发一系列拥有固定主题的产品,包括主题卡通人物玩具、主题服饰、主题酒店等。这不仅能打破传统的旅游产生的经营模式,也能带来的丰厚利润,从而推动了动漫艺术传播方式在旅游业的革命性成果,即旅游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发展。
三、动漫艺术传播方式与旅游文化品牌的个性塑造
品牌文化一旦为受众理解和接受,就能够在它所代表文化价值功能上形成价值利益链条,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旅游文化建设中,动漫艺术品牌上折射的文化价值,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辐射到受众意识中去的,从而使受众在无形中接受其传递的隐形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动漫艺术传播方式在旅游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就既达到了好效益又能成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传播方式。
任何一个品牌都势必有一个清晰而丰富的品牌识别――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是品牌独特的身份与标志,是它能够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根本。动漫艺术也是这样,有个性的动漫艺术形象更易为受众接受,个性越鲜明,形象越突出,在受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
而对品牌个性的最好投资,就是加快和全面深化地塑造品牌文化。我们撇开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因素,更好地体现出当地旅游文化所应有的特色,让动漫艺术还原于原生态和生长发育环境,尽可能地描绘出它在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过程中的情趣和本质。只有把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化注入品牌,这个品牌的个性才会生动鲜明。以动漫的方式传播景区品牌文化,是实现品牌个性的最有效途径。一旦人们认同了这种个性的品牌文化,他们就会自觉地加以保护。
总之,在品牌竞争时代,旅游行业应创新经营思维,采用全方位的旅游文化建设来达到目的。通过规范、可持续地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运用动漫艺术的传播方式来使旅游行业形成一种固化持久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主张。
作者简介:
杨紫晖,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