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7 11:0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高校的基层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着重思考的问题,高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离不开对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建设。高校的教育想要得到提升、有质的飞跃与发展,就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教育作为发展的后盾。因此,只有对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职业化的培养,才能够对高校学子产生强大的基础教育的力量。据此,依据当前我国高校基层教育教学职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优化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来推进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基层管理人员;职业化;思考
在我国,高校作为一所综合性较强的教育培训机构,能够为国家培育一批批建设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直以来,从高等院校中毕业的学生最终都进入了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还要依据相关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更新,进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校学子。据此,想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更新,尤其是对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的培养。
1当前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与管理队伍不完善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没有将学校发展的重点关注放在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中,因此,在对教学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相关的专业能力,对于教师的学历与教学能力都十分看重,大部分的高校教学教师的学历都为硕士及以上,其职称为副教授及以上,且拥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教师队伍的管理人员的学历与专业要求都比较低,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更是良莠不齐,且编制的成分也比较复杂,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无法对在岗的教师进行相关知识以及现代化技能的培训。
1.2兼职教学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
在高校中,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存在着兼职教学的业务管理人员情况,这些人员主要是高校内二级学院的系主任或者是各专业的主管。通常情况下,高校中一名教师只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同理,教学方面的管理业务也是由一个专门的老师来进行管理的。由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较为严格的教学考核,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日常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忙碌的。因此也就很难有多余的精力来从事教学业务及相关岗位的管理工作,由此,其兼职教师在相关的教学管理政策以及教学技巧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无法按时按量完成对教师的管理及考核的工作,其管理的质量也比较差。
1.3学生管理工作有行政化的趋势
高校中对学生进行基层管理的人员既是对学生进行管理,也是对学生提供服务。高校中的学子众多,所涉及的教育工作也比较多,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十分的复杂。就目前而言,高校中对于学生的基层管理工作包括党建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共青团建设工作等,同时还要对贫困学生的贷款、资助工作进行指导等。由此,就会使很多的教师无法将过多的精力用于教书育人的工作上。
2优化管理模式,推进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
2.1转变观念,增强对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
高校的基层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需要基层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职业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认同。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各司其职。与此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拔及任命,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能力进行考察,采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拔基层管理人员。除此之外,高校的相关领导还需要提升对基层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争取消灭管理岗位中的不良影响因素。同时,还要培养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意识。由于高校基层工作的日常事务较多,管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就会忽视对自身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对相关专业内容进行与时俱进的学习与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的素养、行为以及技能三个部分。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想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就需要通过对职业化的素养、行为以及技能三方面进行提升,设计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培养职业化的意识,提升职业认同度。
2.2理顺机制,明确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
长久以来,高校基层在教育与教学这两个方面的职业发展道路是不统一且不明确的。国家在2010年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岗位的聘用工作,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之一,其中人员的岗位性质及其归属都应随之得到相应的规范。但是高校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仍旧存在着不明确的现象以及不稳定的因素。对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来说,对其管理技术职称的留存还没有明确的表示。而对于从事教学的辅导员而言,其岗位的设置应隶属于思政教师,但是所从事的工作却带有管理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职称评选的时候,其科研成果与教学效果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劣势。由此可知,职业发展路径的状况与教师职业化的意识、素养、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重要的影响。据此,高校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环境下,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机制,对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做出明确的规划与指引。
2.3建立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化标准体系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及道德品质,在工作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才能够掌握与之相应的职业道德,实现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要求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者也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同时对学生有爱心及耐心,拥有正确的教育与管理的想法与理念。与此同时,对于基层管理者的学历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控制,其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同时还要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内容都有过学习的经验。第三,还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政教育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或是教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高校在招聘相关人员的时候,还可以引入竞争以及双向选择的机制,而在人员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轮岗交换的模式,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进而提升综合能力。
2.4加强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培训
对于每位新上任的基层管理人员都要进行岗前的培训,可以通过对其进行集体的辅导、开展相关的讲座,与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的活动来进行培训。其中,需要对新上任的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与了解。还可以依据从业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关的特长,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岗位,从而锻炼相关人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基层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与相关的学术研究进行综合运用与研究,来鼓励基层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在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还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学术研究,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2.5搭建“教学管理”和“学工管理”互动平台,力求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将“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相结合,建立其有效互动的平台,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切实地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及时、充分的认识。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及任务,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发挥基层管理工作的最大效能。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体系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提升。而在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的队伍中,基层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定期进行职业培训,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完善基层教育管理的制度,能够让高校的基层管理建设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发展。
作者:郭延君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当今时代,知识和经济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人才竞争。因此,高校要注重人才培养。现在的大学生个性较强,高校管理者需要采取恰当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校的活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管理;高校教育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优秀内容。高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对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关键,只有把教师和学生放到首要的位置,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才能促进高校教育的良好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主要指的是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并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支持他们的行动,尊重他们的想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开放、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
对人的管理既是高校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管理者要从人出发,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障高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1.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建立一支一流的人才队伍很重要。在高校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劳动者,他们是培养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优秀力量。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相辅相成。只有教师不断发展,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
2.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校中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他们才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让大学生在开放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自己,感受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学校文化。
三、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途径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突显他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优秀力量,更要实现学生在被管理过程中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把教和管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学校教育管理理念应体现人性化管理,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进而构建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1.创建研究型学习的学校
学生是教育管理的主体,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及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开发学生潜力的有效措施。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的获取是创新的前提,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不断改变学习方式,进而实现创新学习。
2.及时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理念决定着教育管理行为,而管理行为直接决定着工作效率。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对高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管理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管理中威胁、命令、禁止、权威等观念,应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把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融入教育管理工作中。
3.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当前,高校管理应提倡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在潜力和主导力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人才中。因此,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教师工作主动性的过程。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最佳的方式就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总之,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管理者要提高综合素质,摒弃陈旧的管理观念,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作者简介:宋哲(1981― ),男,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实训教育教学;韩颖(1981― ),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学。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模式以及信息的获取途都随之改变。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经不难满足信息时代教学的需要,信息教学模式亟需革新和创造。高校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要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加大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投入,要培育一批符合新时代信息教育的老师,注重整体信息化机制的运行,使高校的教学管理符合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培育出新时达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更加广泛和严苛,高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培养,细化了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提升师资力量来吸引更多的生源,力求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进行信息化的创新。为了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需要建立起符合时代的高校的信息化平台,使教学管理工作按标准化流程实施,使工作效率、质量提升,通过对有关信息的整合、分析、处理,总结出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使教学管理更好的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1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组成
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均按照从整体到一般的模式。也就是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和配置相关的人、物,具体细化到各个学院,再在各个学院由教学主任进行分配与管理。教学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对学生档案的管理、师资管理、教学内容和计划的管理、毕业生的管理。
学生档案的管理。学生有关信息数据的导入与注册更新。对新生进行班级的分配、学号的编排,以及相关老师对学生信息的维护以及需要信息的打印、复制和传递。当学社受到惩罚、退学、休学时,实时更新学生在校的信息化动态。
师资的管理。教师系统平台的搭建,使教师实时得出安排的课程,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在网络上共享,使学生在课堂之余有更多利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机会。让老师的课堂教学指引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内容和计划的管理。对于课程的安排,每个课程的代码、学分、学时、课程性质等课程数据平台的统计建立。使师生能够随时查阅自己的培养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也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对于课程的调整办法的具体说明,以及学生对培养计划疑问的解答。关于各个学院关于专业计划的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选择,建立各个年级的相关课程信息、学分、学时以及第二学位的培养方案信息的统一建立。教师管理系统上要注重教学任务的上传下达、公共课程的临时安排、选修课程的开课时间、以及有关学校对于专业人才的素质化教学。在教学资源、设备的安排方面,要进行各教学楼主学院的区分,每个楼层有专人看护,在有关平台可以实时查询到各个大楼教师和设备的使用情况,教师和学生如何使用,什么时间使用,信息平台上都有统一规定[1]。
毕业生的管理。毕业生符合毕业条件的审核,按照培养方案按照确定的培养标准确认该生是否符合毕业的各项指标,决定是否准许毕业。已经毕业的学生信息进行分类,并存入到专门系统栏,以便以后能随时查阅。毕业学生的信息应该和在校生的信息分开,方便查询。毕业生毕业论文的管理方面,主要是论文题目的选择,导师给出相关的论题,学生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学生选完后,导师可以提出意见,在一定的时间内允许调整,学生和导师还可以上传一些优秀的毕业作品,供参考和示范。
2 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以及信息化管理的应对措施
由于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起步较晚,所以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解决很多急切的问题。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在高校的信息化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应该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符合地区的发展目标,通过高校有关各方的深入研究、讨论得出科学的实施规划。然而现在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形成信息的系统化,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信息的实时互通,没有全面规划和定位整个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当前各高校因为管理制度的单一,各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协调与配合。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也缺乏专业的人才,对于信息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存在很大问题,当然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还包括很多个人隐私,需要系统的安全机制来保障。教育设备的更新需要巨大的投入,很多高校缺乏建设资金的投入,师Y力量同样值得关注。我国目前的师资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模式的要求,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深,另外,在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
在信息化管理的应对措施方面,值得注意的是:
科学教学模式的确立。想要实现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就要树立科学教育的理念,继承传统教育模式的精髓,进行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教育模式的创新。
评价体系和管理提议一体化。想要使评价机制符合标准就必须使,评价的理念符合科学教育的要求、指标的确立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形、评价的指标彼此独立。
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的实现是通过计划、配合、组织来实现的,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对于教学的管理至关重要。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可以通过培训、讲座、考核的形式进行,经过培训以后的管理人员进行试岗,相关组织部门实施考察和评价[2]。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教学者给予奖励,对于不能胜任的人员进行调换。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各个部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使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也要对外进行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其他高校进行深入的探讨,吸取有效的经验,同时也要加强现有各部门信息技术的共享,使信息的利用实时互通、高效统一。
3 结语
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随之发生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早就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高效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创新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信息化平台的统一建设,需要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加大对信息化教育设备的投入、信息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树立。本文分析了高效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的一般组成,包括:学生档案的管理、师资的管理、教学内容和计划的管理以及毕业生的管理,并论述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以及信息化管理的应对措施,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和国际的信息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科学教学模式的确立、评价体系和管理一体化等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 要:高校的基层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着重思考的问题,高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离不开对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建设。高校的教育想要得到提升、有质的飞跃与发展,就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教育作为发展的后盾。因此,只有对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职业化的培养,才能够对高校学子产生强大的基础教育的力量。据此,依据当前我国高校基层教育教学职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优化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来推进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 基层管理人员 职业化 思考
在我国,高校作为一所综合性较强的教育培训机构,能够为国家培育一批批建设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直以来,从高等院校中毕业的学生最终都进入了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还要依据相关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更新,进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校学子。据此,想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更新,尤其是对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化的培养。
1 当前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
问题
1.1 教学与管理队伍不完善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没有将学校发展的重点关注放在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中,因此,在对教学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相关的专业能力,对于教师的学历与教学能力都十分看重,大部分的高校教学教师的学历都为硕士及以上,其职称为副教授及以上,且拥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教师队伍的管理人员的学历与专业要求都比较低,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更是良莠不齐,且编制的成分也比较复杂,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无法对在岗的教师进行相关知识以及现代化技能的培训。
1.2 兼职教学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
在高校中,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存在着兼职教学的业务管理人员情况,这些人员主要是高校内二级学院的系主任或者是各专业的主管。通常情况下,高校中一名教师只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同理,教学方面的管理业务也是由一个专门的老师来进行管理的。由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较为严格的教学考核,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日常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忙碌的。因此也就很难有多余的精力来从事教学业务及相关岗位的管理工作,由此,其兼职教师在相关的教学管理政策以及教学技巧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无法按时按量完成对教师的管理及考核的工作,其管理的质量也比较差。
1.3 学生管理工作有行政化的趋势
高校中对学生进行基层管理的人员既是对学生进行管理,也是对学生提供服务。高校中的学子众多,所涉及的教育工作也比较多,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十分的复杂。就目前而言,高校中对于学生的基层管理工作包括党建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共青团建设工作等,同时还要对贫困学生的贷款、资助工作进行指导等。由此,就会使很多的教师无法将过多的精力用于教书育人的工作上。
2 优化管理模式,推进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
2.1 转变观念,增强对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
高校的基层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需要基层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职业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认同。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各司其职。与此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拔及任命,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能力进行考察,采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拔基层管理人员。除此之外,高校的相关领导还需要提升对基层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争取消灭管理岗位中的不良影响因素。
同时,还要培养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意识。由于高校基层工作的日常事务较多,管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就会忽视对自身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对相关专业内容进行与时俱进的学习与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的素养、行为以及技能三个部分。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想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就需要通过对职业化的素养、行为以及技能三方面进行提升,设计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培养职业化的意识,提升职业认同度。
2.2 理顺机制,明确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
长久以来,高校基层在教育与教学这两个方面的职业发展道路是不统一且不明确的。国家在2010年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岗位的聘用工作,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之一,其中人员的岗位性质及其归属都应随之得到相应的规范。但是高校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仍旧存在着不明确的现象以及不稳定的因素。对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来说,对其管理技术职称的留存还没有明确的表示。而对于从事教学的辅导员而言,其岗位的设置应隶属于思政教师,但是所从事的工作却带有管理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职称评选的时候,其科研成果与教学效果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劣势。
由此可知,职业发展路径的状况与教师职业化的意识、素养、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重要的影响。据此,高校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环境下,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机制,对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做出明确的规划与指引。
2.3 建立基层教育教W管理人员职业化标准体系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及道德品质,在工作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才能够掌握与之相应的职业道德,实现队伍建设的科学化。
要求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者也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同时对学生有爱心及耐心,拥有正确的教育与管理的想法与理念。与此同时,对于基层管理者的学历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控制,其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同时还要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内容都有过学习的经验。第三,还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政教育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或是教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高校在招聘相关人员的时候,还可以引入竞争以及双向选择的机制,而在人员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轮岗交换的模式,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进而提升综合能力。
2.4 加强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培训
对于每位新上任的基层管理人员都要进行岗前的培训,可以通过对其进行集体的辅导、开展相关的讲座,与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的活动来进行培训。其中,需要对新上任的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还可以依据从业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关的特长,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岗位,从而锻炼相关人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基层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与相关的学术研究进行综合运用与研究,来鼓励基层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在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还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学术研究,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2.5 搭建“教学管理”和“学工管理”互动平台,力求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将“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相结合,建立其有效互动的平台,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切实地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及时、充分的认识。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及任务,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发挥基层管理工作的最大效能。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体系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提升。而在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管理的队伍中,基层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定期进行职业培训,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完善基层教育管理的制度,能够让高校的基层管理建设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发展。
摘 要:在信息时代下,基于学校自身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必须以信息流集成形式进行管理。本文就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信息流的集成
1.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其发展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还深受内部力量的影响。从外部来看,在现代化集成管理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体以及社会团体建立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其有效地实现了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而高校管理的规模性、信息性以及强度性,要求具有高效能信息流的支撑,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必须以信息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管理,以有效提升高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竞争力。
同时,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制约着教学管理效能的发挥,这集中表现在规划不到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要求规划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以及前瞻性,然而由于高校管理观念的缺失或是管理技术不高,而造成教育教学管理信息规划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规划各自进行,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各体统缺乏统一性,只服务于局部业务实现,影响信息集成性整体效能的发挥;规划标准固定,没有适应于高校自身发展要求,出现实际脱位;没有正确把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技术发展认识不清,而造成规划停足;管理信息不适应现代教育走向,一些经济信息、社会资源信息以及科技信息等新信息成分并没有纳入管理信息之中,造成信息整体性降低;各个管理信息孤立运行,数据缺乏标准规范,而且彼此之间数据协作性差,造成信息资源共享性差等。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成分,其质量影响着高校的持续性发展,所以,高校必须进行各部门的结构和功能重构,各种信息流的融合入,进行集成化管理,以形成规范化、整体化、科学化而又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来实现高校自身发展。
2.集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措施
2.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观念
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这就要求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要树立信息化观念,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管理者仍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上,其信息化管理观念缺失,造成相关信息管理组织与管理机制的缺失;或是在信息化管理进行中缺乏实施力监督,造成信息化管理效能并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所以,高校只有进行管理思想观念革新,以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的管理观念和方法来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使信息流集成模式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有机成分,才能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从而利于高校展开对教学、学生的监管与规划。
2.2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信息流体制
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高校信息流集成管理受到严重阻碍,这就要求进行相关体制革新,以适应于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体制来保障信息流集成管理。首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组建信息化管理机构,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制度建立要深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部分,以深入各环节的制度进行信息化建设服务,这不仅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还要包括信息化建设的反馈、评价等各个方面;在机构设置中,要实现信息管理机构独立化,并使各个机构邮局协调性,以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性与协调性,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其次,进行监督机构设置,保证信息流集成落实。信息化管理实施力度不够,是造成学校信息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加强监督管理,以各部门建的相互监督、监督部门的内部监督的方式来促使信息化管理的落实,同时实行权责制度,进行信息流集成管理责任化,提升信息流管理的质量。
2.3科学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
由上面分析我们知道,信息流集成的主要限制在于规划不到位,其表现在整体性、协调性、前瞻性等多方面的缺失,这就要求进行科学性推进信息流的集成。
首先,进行信息化整体目标设置。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涉及到高校人力资源、高校管理技术、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信息流的集成必须包括这些因素,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相关的经济化信息流、社会化信息流以及科技信息流等也必须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中,以实现更全面地为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全程监控与规划。其次,加强整体性规划。信息流集成规划不但要适应于学校自身发展,而且要适应于时展,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信息化效能的发挥。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融入到教学管理集成规划的整体之中,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以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信息集成标准进行规划;以学校发展和时代变化为信息流集成的变动方向,形成面向学校自身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流集成;制定高校信息规范标准,接口规范标准以及数据统一格式等,以高技术标准要求信息流集成,以提升其数据基础的技术保障水平。最后,加强部门协调,实现系统集成。
3.总结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是信息化的产物,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自身建设的要求,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管理的发展,只有更新管理观念,健全机制,进行科学化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才能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发展。
作者简介:
熊顺林(1971-),男,汉族,湖南邵东人,湖南大学硕士,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