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7 02:5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疼痛是医学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外科患者在进行完手术后,大多数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本文通过分析患者术后产生疼痛的几个主要原因,针对疼痛产生的原因提出实施相关的优质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疼痛;影响研究
疼痛问题是很多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后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由于疼痛会影响到患者的循环、呼吸以及新陈代谢等其他功能,极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1 影响外科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疼痛是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一旦手术时麻醉的药效消失后,多数患者都会感到手术切口处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这种疼痛会促使患者出现恐惧、烦躁、焦虑不安等心理活动。因此,认真分析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这对于帮助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切口疼痛 患者的切口疼痛主要出现在麻醉药性消失后的24h之内,麻醉药效一旦失效后,而手术器械对身体血管以及皮下组织等部位已经造成了伤害,这就会加剧切口的疼痛,特别是手术切口的部位不同,如果切口在患者的胸部、腹部以及背部,这就会引起患者频繁的疼痛。
1.2病房环境的影响 由于患者刚进行完手术,因此比较适合安静的环境,如果病房内有各种噪音、不合适的灯光、患者较多、温度过高或过低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睡眠,进而加剧了患者的疼痛。
1.3心理因素 多数患者在手术后都很担心自己的身体恢复情况,不免会产生紧张、焦虑、忧郁等低落的情绪,而这些情绪都会引起身体局部血管的扩张或者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有些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的比较少,特别是当第一次面对手术后,会表现出恐惧的心理,从而不知不觉中加重了对疼痛的反应。
1.4体位改变而引起的疼痛 外科患者在术后不可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变,而患者在活动时稍不注意就会直接引起切口处的缝合张力而引起疼痛,因此,患者应该尽量减少翻身、走路以及咳嗽等剧烈活动。
2 外科术后减轻患者疼痛的优质护理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医院的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疼痛准确的判断患者的身体情况,这就要求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护理人员积极学习相关疼痛护理专业知识以及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内容的了解,根据患者的反应,准确判断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2.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在手术后因为紧张、担忧以及焦虑而造成的疼痛,降低他们对手术的恐惧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①手术前进行人性化的心理疏导工作。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解释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疼痛、疼痛持续的时间、手术并发症等各种情况,针对出现的疼痛情况,提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疼痛的知识,从而使患者了解手术后的各种状况,从而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和恐惧感;②手术后的心理辅导工作。在术后护理人员仍然要及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
2.3积极改善病房的环境 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美观、安静以及整洁的病房,①护理人员白天要注意保持室内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的调节;②夜晚要做到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制造噪音,打扰到患者的休息。让患者在轻松、适宜的环境中修养。
2.4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①帮助患者找到最合适的体位。例如,对于重大手术患者在手术后仍没清醒前应保持平卧;对于腰部麻醉的患者,术后要平卧6 h,以预防手术后头痛的发生;脊柱手术后的患者要睡硬板床,四肢手术后的患者要抬高手术的肢体部位。②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学习可以减轻疼痛的一些方法[2]。例如,可以针对患者的年龄、学历、性别等特点,利用音乐疗法选择患者平时喜欢的音乐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最终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
3 优质护理对减轻外科术后疼痛的积极影响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还会引起患者出现肺功能降低、肠粘连、肺炎等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直接导致了患者身体内其他器官生理功能的紊乱,优质的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注。
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指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疼痛,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护理经验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3],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恶化服务态度、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改善病房的环境、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措施。①提高了医院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改善了护患关系;②通过给患者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极大的减少了术后疼痛的持续时间,进而保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4结论
如何减轻外科患者的疼痛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普遍关心的焦点。通过对引起术后疼痛主要原因的了解和分析,从而提出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这不仅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对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也有积极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普外科手术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71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疼痛对患者心理、睡眠质量、活动能力的影响情况。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普外科; 术后疼痛; 致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受,往往提示有害因素侵袭机体,其多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有关[1]。术后疼痛是患者机体对手术创伤产生的一种复杂性生理、心理反应,其可增加组织代谢,促进伤口愈合,严重则会影响生活质量[2]。与术后疼痛相关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手术效果,延缓疾病的转归。本研究对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有效的控制其术后疼痛,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2例。患者均为择期手术者,排除不能耐受、精神疾病的患者,有药物依赖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常规助理组71例,其中男40例,女31例;年龄15~73岁,平均(33.1±4.2)岁;胆道手术18例,胃肠道手术24例,脾脏术后7例,甲状腺手术3例,阑尾炎手术19例。针对性护理组71例,其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16~74岁,平均(34.0±4.7)岁;胆道手术16例,胃肠道手术23例,脾脏术后6例,甲状腺手术5例,阑尾炎手术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舒适、洁净、安静的病房环境,注意通风,室温2O ℃~24 ℃,相对湿度为50%~60%,光线适中,避免强光;早晨查房时详细讲解当天的治疗和护理的项目,倾听患者的意见,检查和护理操作尽量在日间进行,夜间关灯或开地灯,巡视时避免声音过大影响患者休息;对腰椎麻醉或全身麻醉者,术后去枕平卧6 h,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2.2 针对性护理组 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1)疼痛评估:倾听患者对疼痛感的主诉,确定疼痛程度、性质、范围及持续时间等,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治疗。(2)止痛护理: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读书、看报,听音乐、按摩、抚触等能有效缓解期术后疼痛。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帮助控制术后疼痛。指导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轻按伤口,防止牵拉过度诱发疼痛。对术后引流者,固定好引流管,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其弯曲折叠。同时对疼痛部位冷敷、热敷、皮肤涂抹搽剂等亦可缓解疼痛。(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针对诱发疼痛的可能心理因素,指导患者正确控制疼痛,把手术的成功性向其讲解,使其清晰稳定,提高其机体对疼痛阈值[3]。在进行可能诱发疼痛的护理操作时,需提前向患者说明,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指导其缓解疼痛的方法。(4)健康教育:针对每位患者的疼痛特征及心理特点,细心劝导,讲解疼痛原因和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尽可能解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术后的治疗和护理。(5)家庭和社会支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家属沟通,寻求家属和社会在精神、情感、经济上的支持。(6)康复护理:锻炼前,鼓励患者深呼吸,锻炼过程中不能输液、换药,避开休息时间锻炼,锻炼强度适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心理状况(如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紧张等)、睡眠质量、活动能力(正常活动为标准)。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表示法,(1)0分代表没有疼痛;(2)1分代表轻微疼痛,可正常生活;(3)2分代表中度疼痛,需用止痛药;(4)3分代表重度疼痛,日常生活受影响,需用麻醉药止痛;(5)4分代表剧烈疼痛,不能正常生活,伴有其他症状;(6)5分代表难以忍受的疼痛[4]。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设定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情况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
2.2 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心理、睡眠质量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情况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术后疼痛对其心理状况、睡眠质量、活动能力的影响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疼痛现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5]。而术后疼痛一直是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其可引起心血管反应、免疫反应等,这一定程度增加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压力,若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的整体疗效[6]。可见,寻找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术后疼痛发生风险或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是目前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关注的热点。
术后疼痛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手术器械的刺激使患者的痛觉感受器对激肽的敏感性增加,致使疼痛加剧;手术切口对神经末梢损伤所诱发的疼痛会提高外周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组织水肿;手术造成的损伤组织会释放过量的炎性致痛因子,使得外周神经敏感性增加,同时引起术后疼痛[7]。病房环境可引发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使其焦虑、紧张、睡眠不足,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使术后疼痛长度增加[8]。术后患者由于担心手术失败,害怕预后不良,因此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致使出现心血管反应诱发疼痛。在上述多种致痛因素作用下,患者自主神经出现紊乱,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激素和酶系统代谢紊乱,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延迟伤口愈合[9]。
本研究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可能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将护士、患者、病房环境进行有效配合,由护士根据患者的疼痛特点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向患者详细介绍疼痛的相关知识,消除其心理不良情绪,增强其对自身疼痛的控制能力,准确处理疼痛,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疼痛评分降低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提高,可见针对患者致痛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其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活动能力,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情况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 1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临床护理
手术后患者经常出现疼痛, 2001年国际疼痛协会给出了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 并且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疼痛不仅使患者的身体痛苦, 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精神带来伤害, 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1]。疼痛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课题, 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 主要是为了减轻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缓解焦虑情绪, 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及治疗效果[2, 3]。本文主要对来本院就诊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的心得和体会进行研究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1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6例, 女84例, 年龄24~55岁, 平均年龄(41.8±4.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如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对症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主要以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为主。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①术后, 疼痛会使患者出现情绪不稳, 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甚至会使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增加。因此,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手术患者的术后观察并增加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稳定患者情绪,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其刀口疼痛。②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 并减缓刀口疼痛。为此,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愉悦、舒缓的音乐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1. 2. 2 疼痛护理 ①术后, 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维持平卧位, 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若出现伤口渗血等, 应及时汇报给相关医生, 并协助医生进行有关治疗。②麻醉药效过后,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因疼痛而出现的暴躁、烦闷等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或者对患者进行肌肉按摩, 可以适当的缓解疼痛感。③手术完成6 h后, 患者因切口的张力增大会出现剧烈疼痛, 护理人员应使患者保持半卧, 减小刀口张力, 缓解疼痛。
1. 3 观察指标 ①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量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满分10分, 数值越大则越疼痛。②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护理技能制作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满意度评估, 满分10分, 数值越大越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很多患者的术后反应。在临床护理方面, 疼痛已经成为继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后的另一重要体征[4]。严重的疼痛会使患者情绪低落、睡眠质量下降, 影响恢复甚至使病情加重[5]。通过合理的护理, 使患者减少疼痛、并发症, 早日康复。
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重要护理手段是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进行心理护理, 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6]。可通过聊天、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等手段有效的转移患者注意力, 减轻疼痛感。
本研究通过对来本院就诊的18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 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 采用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P
综上所述, 采用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能明显减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 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临床可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工作总结。文章主要对手术前后的情况分为连个阶段,即术前与术后。通过这两方面的阐述和分析,使得医患的紧张关系有所缓解。术前阶段,着重从加强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和特殊患者的护理来说明其重要性;而术后护理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说明,从而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引言
普外科是医院众多科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是的科室之一,对于解决患者需求,保障居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皮外科患者的护理相较于常人,相对复杂和繁琐,这是外科护理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怎样做好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将对相关情况进行阐述。
一、术前阶段的护理
1.增进医者与患者的交流。增进服务意识,强调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放在心中的服务理念,在病人入院时做好接待,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护理活动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交流技巧,遇事能“换位思考”,最大程度地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来疏导患者的工作,以减轻患者因缺乏手术相关知识而产生的焦虑,降低其紧张度,以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强患者手术信心。
2.增强术前对患者的心理辅导。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对于手术都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因为患者缺少医学常识,经常会在术前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从而表现出心态不平衡及焦虑。针对手术患者存在术前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该以热情、主动、通俗、易懂且科学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介绍手术和疾病的有关知识,并举出成功病例鼓励病人消除顾虑,解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3.因人而异,加强护理。如对吸烟者,向患者宣传吸烟对疾病的危害及戒烟的重要性,并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老年患者应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呼吸功能不全起重要作用,并训练病人正确的咳痰方式;对高血压、冠心病或心电图不正常的患者除给予针对性降压扩冠治疗外,应进一步提高心肌的储备功能。
二、术后阶段的护理
1.基础护理:在术后的基础护理阶段,应该着重观察神志、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皮肤温度及弹性,观察肠蠕动及腹胀程度,有无恶心、呕吐、伤口渗出液;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的变化;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防止因缺氧造成的患者烦躁不安;调整环境和睡眠,尽可能降低病房各种仪器的音量、光线等不良环境刺激,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及不良的预后;解释各种管道刺激可能引起的疼痛和不适,给患者以最舒适的位置;对耐受力差者,辅以镇静剂和止痛剂。注意患者情绪、精神变化,护士尽可能多与患者谈心,运用合理的解释、善意的疏导、真诚的抚慰、有意的暗示、确切的保证等实现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协助其定时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有效咳痰,定时给予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药物支持,预防肺部感染。
2.疼痛护理: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情况分为两类:
一般说来,第一类疼痛指的是在麻醉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或手术后2~3d。这时的疼痛多是由于切口疼痛,腹部手术患者中的30%~40%均在此期间内感受到了剧烈疼痛,精神上承受着一定的痛苦,患者通常感动沮丧、难过。在这个阶段,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止痛药,使其减少疼痛,同时还需要在精神上鼓励患者,进行思想安慰时,尽量使用一些安慰性的语言,为提高安慰效果,护士在进行安慰时,需要握住患者的双手,或者将手放在患者的头上,并且使得他感受到温暖,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进而提高患者的耐受力。
另外一类患者的疼痛一般是因为个人在翻身过程中不当,或者是由于咳嗽等引发的疼痛,还有就是肠蠕动的因素。护理人员需要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自我控制方法,比如呼吸的调节方式、变换体位的方式、放松身体的方式、局部咳嗽的方式以及活动时对伤口的保护方式,以降低自身的痛苦,并且还可以辅助患者学习一些减轻疼痛的方式,比如可以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得患者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能治疗患者的自闭、孤独等情绪,进而减轻疼痛,消除焦虑,我们称之为“音乐疗法”。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以及职业特征,选择可能喜欢的音乐,以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曲调以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得其精神得以放松,进而缓解其痛苦,实践证明能够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疼痛。在手术后3~5 h是排尿最合适的时期,此时应嘱患者尽量排尿,如果出现尿滞留及时处理,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的对患者说明,手术后切口出现疼痛的时间以及症状,并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帮助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及时、认真、准确,并且有计划的护理,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好的机会。
3.心理护理:由于手术中患者对于疾病或手术等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在术后医护人员应该适当的开展心理护理,尽可能的减少他们的痛苦,这对于加速患者身体康复是十分有利的。由于手术做的成功,切除了病灶,患者卸下了负担,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掌握劳动强度,避免腹压过高,定期门诊复查。指导用药、生活护理、心理疏导、注意自我调节,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向家属讲明心身护理的重要性,鼓励、支持、体贴、安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经过实际病例的验证和观察,笔者认为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护理得当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速度,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其它并发症,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所以,注重术后患者的护理是每位护理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三、讨论
随着群众文化知识的增加和对健康知识的普及,其对于护理的要求也越发严格,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定期参加医院培训,逐渐的提高医疗水平,增进与患者的交流,来为人民更好的服务,尽到白衣天使的职责。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96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综合护理;外科术后;疼痛;影响
疼痛属于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及恢复的一种复杂反应。术后患者因出现严重疼痛现象, 对其心理状态造成了巨大影响, 易出现情绪低落现象, 治疗依从性大大降低, 影响组织修复能力,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1]。本院为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选取收治的96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0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患者96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 女20例, 最大年龄79岁, 最小年龄17岁, 平均年龄(43.7±5.4)岁, 胃肠道手术23例, 肝胆手术15例, 乳腺手术10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3例, 最大年龄81岁, 最小年龄16岁, 平均年龄(44.5±6.3)岁, 胃肠道手术24例, 肝胆手术14例, 乳腺手术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干预, 并叮嘱其服用适量镇痛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心理干预、疼痛护理。具体内容分析如下:①心理干预。受手术创伤的影响, 患者在治疗中, 易出现紧张、焦虑、抵触、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 影响治疗配合度。护理人员应积极给予心理干预, 术前可详细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及安全性, 消除患者心中疑虑。并在术前为患者讲解疼痛的概念, 引起疼痛的因素、不良反应及对症处理, 作好术前心理准备。患者手术结束转到病房后, 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具体疼痛情况, 并给予安慰, 消除其不安心理。②疼痛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手术类型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术后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并教导患者如何有效降低因机体活动引起的局部疼痛感。每隔2 h, 协助患者翻身1次, 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变化, 询问其疼痛感及疼痛部位、性质等, 若出现异常, 可及时给予治疗;利用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其疼痛现象;适当给予按摩, 可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加快致痛物质吸收, 但要求动作轻柔, 以免牵扯切口, 加重疼痛感。
1. 3 疗效标准[2] 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0~10分)。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的疼痛, 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 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 疼痛难忍, 影响食欲, 影响睡眠。0分为无痛, 1~3分为轻度疼痛, 4~6分为中度疼痛, 7~10分为重度疼痛。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作为临床外科疾病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术后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 是机体术后对有害刺激产生的一种感受, 具有强烈主观性。疼痛的产生一般是通过自主神经的调控作用引起的, 反射性地造成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及烦躁不安等症状, 并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 术后恢复效果差。另外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因对疼痛知识了解不多, 造成术后疼痛对其心理危害较大, 影响患者康复。
术前患者因对术后疼痛知识缺乏科学认识, 甚至部分患者认为术后因疼痛剧烈服用止痛药会影响切口愈合, 因此恐惧心理严重。护理人员可在术前为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宣教, 详细为其讲解疼痛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加强患者对疼痛的认识, 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控制能力, 让患者用一种积极的、科学的心态面对术后疼痛, 改善其心理状态。另外,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 因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疼痛也有一定影响, 因此通过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促进机体产生一种吗啡样物质, 发挥外源性吗啡作用, 术后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3]。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 掌握其心理状态, 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耐心为患者解答心中疑虑, 帮助其心理放松。
综合护理干预一般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来提高护理质量, 首先根据具体体征情况、手术类型给予正确、科学的体位护理;其次保证病房内环境干净、整洁、舒适, 定时通风换气, 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22~25℃, 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光线适宜;最后还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恢复性训练, 加快术后恢复。因此给予外科术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通过心理干预、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措施, 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提高疼痛效果, 改善整体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