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31 09:5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 色彩作为第一视觉在服装设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服装色彩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的变化。文章针对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色彩的审美特征,并提出如何更为合理地把色彩应用在服装设计当中,以促进服装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 服装设计 色彩 审美特征
服装由色彩、款式和材质三要素构成,它们有实用意义,更有审美意义。服装是一种文化载体,服装色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三要素之一,因其生动、醒目、有冲击力而成为最具有表现力的因素。正常情况下,当人们注视一件服装时,首先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刺激的恰恰是服装的色彩,可以说色彩是服装的灵魂。
一、服装色彩的审美意义
服装色彩与音乐非常相似,都是一种美的感受,我们很难用文字阐明某套服装有什么内容。合理的服装色彩只给人一种感觉、一种情感、一种气氛,或高雅或世俗、或拘谨或奔放、或冷漠或热情、或亲切或孤傲、或简洁或繁复,想要描述它们十分困难,说不清楚也说不准确,但却能够确确实实地感觉到,并且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服装色彩是人类与自然界相呼应的一个媒体。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亦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一个人从睁开眼睛看世界之时起就已经能够对色彩和形象做出反映了。原始人类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做彩绘、纹身等装饰或者将鱼骨及动物的骨头串成项链、手镯等饰物来表达自身对于美的认知及渴望。正是由于人们有着追求美的强烈心愿才推动了服装色彩流行的产生。
服装色彩作为一种工具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对于一种新鲜事物,总是要经历从惊喜接受到适应到厌倦这一过程,继而会寻求新的刺激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此时前者相对于后者也就成了旧的事物,因此新旧是相对而言的。同时却也反映了人们具有“喜新厌旧”的正常心理特征。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更高的目标,继而就会有更多的需要等待满足。色彩的变换能够满足人们对新旧事物的认知与需求,这也恰恰促使了服装色彩的流行发展。
服装色彩是展示个体差异的标识。作为社会的人总是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这时服装就不仅是具有了遮羞、御寒的功能,人们希望借助服装来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证明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色彩的存在与变化可以帮助穿着者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让他人关注到自己的同时,也就建立了同他人的某种联系。这种体现个性的特征为服装色彩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服装色彩的情感因素
世界上没有绝对美的颜色,也没有绝对丑的颜色。在色彩的选择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崇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单一的颜色,或是多种颜色的组合,在色彩的心理方面存在着共同的感情。深色有收缩感,浅色有膨胀感,运用在服装上,穿深色服装能使人感到形体消瘦,而穿浅色服装则使人感到形体宽胖。人们对色彩的个人偏爱,有时并不是从服装美出发的。其原因在于,色彩在表现中被赋予了一定的感情,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时产生不同的视觉作用。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并且是多层面的,其蕴含的情感和性格也是既丰富又矛盾。例如黑色可以做为礼服来表现高贵、庄重、神秘,也可以做为丧服来烘托悲痛、凝重、死亡的气息;白色是纯洁的、神圣的,也是恐怖、空虚的象征;红色能代表强烈、喜庆、革命,也可以是流血、浮躁、战争。运用服装色彩时要把握不同色彩的情感表现,创造出个性化的视觉效果,使色彩的表现更贴合人的外部气质和心理变化。
此外,相同色彩用在不同的服装造型上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长及脚踝的黑色连衣裙显得十分保守且神秘,而黑色连衣短裙则表现得活泼且高雅。从服装的视觉效果上来说,色彩最能营造服装的整体艺术氛围,服装色彩处理的理想与否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视觉效果。服装色彩必须与服装材料、环境以及穿着者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色彩的个性化魅力。在设计服装时,成熟的把握色彩是设计的灵魂。因此,服装设计师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目标人群,进行个性化的色彩配置,以求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三、服装色彩的审美心理表现
色彩的感觉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大脑具有思维能力,或者说有心理活动,其中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感觉与知觉是思维与思想的前提。由色彩引起的心理活动,与服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们对于服装的色彩,由于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以至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色彩的喜好也不尽相同,然而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是共有的,是客观存在的。
服装审美心理是指人们在服装美的欣赏和创造中所体验到的美的愉悦的心理感受,它常在多种心理过程的作用下,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人们对服装审美心理的认识程序大致是:在服装色彩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考虑款式和质地。服装审美心理是人对服装的客观美的能动反映,同时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服装色彩审美心理产生于社会环境之中,受这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是社会集团、群体心理反映的客观基础。影响服装色彩审美心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差异。服装穿着于人体,服装色彩的美,是人体着装后默契配合而形成统一美感的一种状态。服饰色彩在体现人们的年龄、消费心理上各自有所不同。服装色彩的群体性审美心理与人的个性化审美心理是矛盾统一的。总的来说在年龄心理反映差异方面尤为明显。如青年人喜爱鲜艳、明快、活泼、对比强的色彩,以适应他们单纯、直观、活泼、引人注目的心理要求。中年人要求色彩柔和含蓄、沉着大方,这是一种主观理智的选择。老年人对色彩的要求是稳重、内敛、高雅。这种迥异的心理差异往往带来各自不同的消费倾向。
2.季节变化。不同的季节人们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因此需要以不同的基调来处理服装的色彩。如:在严冬,气候寒冷,人体对暖色调的服装和吸热的深色服装比较喜爱。因为暖色调的服装可以产生温暖的感觉,深色能够吸收阳光而转为热能,从而增加人们的温度;在盛夏,气候炎热,人们追求清雅纯洁的明亮色,喜爱淡冷色及不吸热的白色服装。因为冷色调的服装对人的视觉无刺激作用,能使人感到凉爽、舒适、起到稳定情绪、降低体温的作用。
3.地域环境。地理环境不同,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效应也不同。如:北方寒冷,气候干燥,多风多雪,且时间较长,因此北方人喜爱穿深色服装。深色服装可调节视神经对色彩的感觉,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而南方温热,多雨少雪,且时间较长,因此南方人偏爱穿浅淡明亮的服装。另外,也要考虑到城乡之间的差异,城市人喜爱素雅,色彩纯度低的服装,因为城市环境的色彩丰富多变,人们便喜爱雅致、整洁、色彩纯度低的灰色调服装,以求清净。而农村人则喜欢明亮、纯度高且色彩鲜艳的服装。因为农村周围常见单一的绿色或黄土色,所以人们便追求鲜艳色调的服装,以弥补周围环境给人心理上带来的不足。
4.活动场合。所处活动场合不同,人的心理状态不同,追求的服装色调也不同,例如在我国,红色服装常被做为婚礼上新娘的服装,以表示新娘的喜悦幸福和婚礼的隆重热烈。而节日庆典及喜庆场合,人们也追求色调艳丽的服装,用以表达热烈、兴奋的心情和增加欢乐愉快的气氛。再如,体育比赛中,人们追求跳跃明亮色的运动服装,这不仅是为了色彩醒目,易于辨认,更重要的是鲜明强烈的色彩能够给人兴奋、刺激,能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和旺盛的体力,从而增强队员的斗志以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场合中,因气氛较严肃安静,所以常用深色调,一致性的服装,能使人达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状态。
四、结论
服装色彩不是孤立的要素,除了要适应穿着者的形象之外,还要与很多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比如色彩与款式和面料结合在一起,能产生不同的视觉特征;在设计、穿着过程中,色彩与穿着者的肤色、性格、体型、气质相互联系,表现出色彩的个性化特征,以及色彩反映社会人的集团特征、群体形象等等。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色彩世界的感知和需求必将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合理运用设计手法和设计规律,提高大众对服装色彩的审美体验,未来的服装设计才能不断展示出生命力和个性化的魅力。
【摘 要】在服装设计中,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作用,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其次是服装造型,最后才是服装材料和工艺问题,所以服装色彩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色彩与服装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针对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色彩的审美特征及运用,并提出如何更为合理地把色彩应用在服装设计当中,以促进服装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服装设计;色彩;情感;配色;审美特征
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三要素之一,因其生动、醒目、有冲击力而成为最具有表现力的因素。它随着人类的发展,不同时代对服装色彩赋予不同的理解,它的产生就有着社会象征性、审美性和实用功能性的特点。
一、服装色彩的审美意义
服装色彩与音乐非常相似,都是一种美的感受。服装色彩是人类与自然界相呼应的一个媒体。服装色彩作为一种工具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色彩的变换能够满足人们对新旧事物的认知与需求,这也恰恰促使了服装色彩的流行发展。服装色彩是展示个体差异的标识。色彩的存在与变化可以帮助穿着者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让他人关注到自己的同时,也就建立了同他人的某种联系。这种体现个性的特征为服装色彩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服装色彩的情感因素
色彩本无特定的感情内容,它是通过人的感官在人脑中引起思想活动。人们的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给色彩披上了感情的轻纱。最初的服装具有实用功能,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发展,演变为社会地位的象征物,成为一种道德符号。世界上没有绝对美的颜色,也没有绝对丑的颜色。在色彩的选择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崇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单一的颜色,或是多种颜色的组合,在色彩的心理方面存在着共同的感情。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并且是多层面的,其蕴含的情感和性格也是既丰富又矛盾。例如黑色可以做为礼服来表现高贵、庄重、神秘,也可以做为丧服来烘托悲痛、凝重、死亡的气息;白色是纯洁的、神圣的,也是恐怖、空虚的象征;红色能代表强烈、喜庆、革命,也可以是流血、浮躁、战争。运用服装色彩时要把握不同色彩的情感表现,创造出个性化的视觉效果,使色彩的表现更贴合人的外部气质和心理变化。
服装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色彩本身不存在美丑,各种色都有固有的美。配色时以色与色之间的关系,来体现它的美感的。通过全面分析总结了色彩搭配的三点基本原理:(1)要按一定的计划和秩序搭配色彩。(2)相互搭配的色彩主次分明,各色之间所占的位置和面积,一般按接近黄金分割线比例关系搭配,容易产生秩序美。(3)由搭配而产生的运动感是不可少的。它可由服装本身的图案:面料色彩的重复出现,面料的重叠或滚镶、正边等工艺而产生。另外,色彩的运动感也可由色的彩度和明度按规律地渐变或者配色,本身的形状而产生。无论如何搭配,最终必须使其效果在心理和视觉上有和谐感。为此,有时就亦可利用装饰和衬托,强调服装某一部分的吸引力而达到这一效果。
三、服装设计中色彩和其他因素的关系
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如何配置与诸多因素相关。
(一)与布料有密切关系
决定服装面料色彩美的因素,是由纱支、织物、肌理、色彩、图案等组成的,同样有色彩染在各种不同质地的面料上,呈现出的光泽会有所不同。如丝绸面料对于色彩的吸收率,反射率都是很高的。所以丝绸面料的色彩鲜艳。而棉布就没有丝绸反射效果好,粗的麻布就更差了。从色彩的浓淡上看,光滑的质地浓淡相差较大,光滑的丝绸反射率一定强,其亮部与暗部色彩明暗浓淡给人的感觉差距较大,丝绒是漫反射物质,浓淡差别就要小一些了。
(二)与穿着者的体态、年龄、性别、肤色等有关系
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得心应手,有的放矢的在服装设计中更好的表现色彩,才能使穿着者在服装的映衬之下更显魅力。如体态较胖者,用深色系列;年龄偏大者用沉稳的色彩;肤色与色彩之间,用对比色能起到映衬的作用。
(三)与季节变化、地域环境的关系
不同的季节人们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因此需要以不同的基调来处理服装的色彩。如:在严冬,气候寒冷,人体对暖色调的服装和吸热的深色服装比较喜爱。在盛夏,气候炎热,人们追求清雅纯洁的明亮色,喜爱淡冷色及不吸热的白色服装。地理环境不同,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效应也不同。如:北方寒冷,气候干燥,多风多雪,且时间较长,因此北方人喜爱穿深色服装。而南方温热,多雨少雪,且时间较长,因此南方人偏爱穿浅淡明亮的服装。另外,也要考虑到城乡之间的差异,城市人喜爱素雅,色彩纯度低的服装,而农村人则喜欢明亮、纯度高且色彩鲜艳的服装。
(四)与所处活动场合的关系
所处活动场合不同,人的心理状态不同,追求的服装色调也不同。例如在我国,红色服装常被做为婚礼上新娘的服装,以表示新娘的喜悦幸福和婚礼的隆重热烈。而节日庆典及喜庆场合,人们也追求色调艳丽的服装,用以表达热烈、兴奋的心情和增加欢乐愉快的气氛。
总之,服装色彩不是孤立的要素,除了要适应穿着者的形象之外,还要与很多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比如色彩与款式和面料结合在一起,能产生不同的视觉特征;在设计、穿着过程中,色彩与穿着者的肤色、性格、体型、气质相互联系,表现出色彩的个性化特征,以及色彩反映社会人的集团特征、群体形象等等。
服装专业既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训练,并适应社会用人的需求。由于服装教育行业的时间大都是短暂的,很多教育体制的改革暂时不能实施。但是,能变则变,变则通,教师要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对于目前较热门的服装设计课程必须加以重视,下面笔者就谈谈服装设计中线和色彩的运用。
一、服装设计中线的运用
服装中的线是指缝合线、分割线、和装饰线,运用得当能更好地突出型的设计。内部线运用的好坏,对整个服装装饰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1、垂直线。在人们的视觉习惯中,垂直线往往引导人的目光做上下移动,因此,给人以高度、优雅和严峻感。如:对单一颜色的面料做的连衣裙,可通过竖向打褶(百褶裙)、分割等表现方法,来增加人体的高度;但是,竖向的线等距离排列的多了,人们的视线就会沿着竖线左右移动,这样就使得竖线变成了宽度,对于身体较胖的人就起不到修饰的作用了。因此,在采用竖线进行设计时,要针对不同人的体形可增减竖线的间距进行调节。在服装中,无论是缝合线还是装饰线,都可以起到竖向分割面的作用,由此修饰不同的体形。
2、水平线。水平线往往削弱垂直线的长度,给人以平衡、宽度感。它通常引导目光向左右移动。不过,水平线的数量要是增加的话,性格就随着改变了。因为,间隔的水平线一旦增加到一定的数量,就引导视线作上下移动,从而失去了水平线原有特色,如:一件塔式裙,在裙子上采用了数条水平线设计。由于横向分割增多,从而将目光从下向上渐渐引导,出现了节奏性的变化,整个设计显得柔和、风格稳重。由此,现在很多人利用这一特点来修饰较胖的体形。
3、斜线。斜线不象水平线和垂直线有各自的稳定重心,而随时有倒下的感觉,常常给人以活泼、不安定、轻快感。从心理学角度讲,近似垂直线的斜线设计,高度见增,幅度见窄。而接近水平线的斜线设计,幅度见增,高度见小。如:用约4cm见方的方格布料做成斜门禁的上衣,尽管整件外衣给人以极为安定、理性的感觉,但由于门禁的斜线设计,给过于安静、安定的气氛注入了活泼的生机,使单一的平面出现了运动感、轻快感,也产生了比垂直线更强烈的高度感,因为斜线相对比垂直线长,视觉移动距离加长,所以长度加大,增加优美感。因此,人们把它作为设计夜礼服的首选,也不断用在日常生活装中。
4、交叉线。交叉线设计是斜线设计的重复体现,它具有斜线设计的同样效果,通过缝合线与装饰线的结合使用,可借助视错原理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在服装中这种交叉线始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装饰风格、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韵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单一的斜线更自由、多变。
5、自由线。自由线包括波伏线、螺旋线等较活泼、自由、富有变化的线条。自由线设计能给人以天真、优美、饱满感觉。这种富有变化线条,如果没有美观限制,很容易造成比例不平衡和线条混乱,它是一种难度较高的设计。如:皮尔。卡丹曾设计的一款夜礼服,将波状线和螺旋线应用于裙子设计上,由于线条设计得当,给人以优美的印象――波浪般起伏多变,无拘无束的裙子,随着波形的大小给人以优美、轻盈、安详、充满欢快节奏的美感,这是一件自由线设计的成功之作。现人们多把多色布用自由线拼合在一起运用,起到别具一格的作用。 当然,在具体设计中对不同类型线的运用,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能从比例、均衡、节奏、主次、变化等美感角度加以考虑,就能使服装内部线设计更为合理,
二、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服装的色彩必须遵循色彩美学的基本原理,如平衡、协调、突出重点、韵律等,例如:服装上大面积的色彩宜沉着,不宜过分鲜艳,以便使人们在视觉上产生舒适、平衡的感觉。上衣和下装的色彩要协调,不能过于对比。但是,服装的色彩又不能黯淡无光,毫无生气,必须广泛地运用类似色对比或鲜明的色彩对比,以突出重点,产生节奏和韵律,使人感到新颖、活泼。
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服装的功能也是多样的。不同场合、时节、职业穿着的服装,由于功能和社会意义的不同,也就要求有相应的不同的色彩,从而达到思想、美观和功能的统一。家庭居室的便服,要求式样简练、穿着随意,色彩素雅而沉着,便于从事家务劳动,易于洗涤。在办公室或重大会议上,服装色彩应该庄重、整洁,不宜过于飘逸。使用粉色服装较容易使一位上班族的女性失去权威感,即使如米褐色、灰色系等原本漂亮的色彩,也会显得柔弱、女性化。运动服,特别是登山服和滑雪衫,要求色彩鲜明夺目,它不但便于运动员在白雪皑皑的山谷比赛时能迅速地观察对手,加快自己的速度,即使在万一受伤或坠落狭谷中时,也能被直升机立即发现而抢救。
不同的职业的人们所穿着的服装,色彩也是不同的。医生、护士们穿白色服装,给病人以宁静的感觉,使病人在精神上获得慰藉。在战场上,战士的职责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所以由于雪地、丛林、平原等作战环境的变迁,也改变军服的色彩,如雪地为白色,丛林为橄榄、草绿色,平原为黄绿色,以便起到掩护自己的作用。再如学生装的色彩要以鲜明、活泼为基调多采用天蓝色、湖蓝色、白色、中黄色、红色、绿色为校服颜色,及与青少年的天性相适应,又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人的不同年龄、体型、肤色、性格等,在选择服装色彩时,也有不同的要求。体型发胖的人,以深色为佳,但不能暗淡无光,即使在夏季也不要选择过于浅淡的服装,而以深窄条或印花的为宜。上衣和裤子或裙子偏差不宜过强,否则,容易使别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体型上。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家色彩,因此有一定的禁忌色彩。 同样在服装搭配中,它属于很挑人的色彩,不是什么人都能穿黄色服装的,也不是什么颜色都可以与之协调。一般来说形象比较雍容华贵,皮肤光洁白皙的人适合穿黄色。皮肤色调较深的人适合一些茶褐色系,令你看来更有个性。墨绿、枣红、咖啡色、金黄色都会使你看来自然高雅,相反蓝色系则与你格格不入,最好别穿蓝色系的上衣。皮肤偏黄的宜穿蓝色调服装。
总之,服装色彩的美丽,并不在于鲜艳,它必须考虑到生理卫生,功能、时节、场合、面料以及人们的性格、年龄、形体、职业等因素。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服装色彩,使之具有独特的风格。
大千世界缤纷多彩,视觉所到达之处无不被绚丽的色彩所包围,花花绿绿的色彩犹如缤纷世界中活泼、跳跃的音符,在行云流水般的视觉感官中演奏着“生命”的交响曲。自然给予了它靓丽、持久的本色,而设计却赋予了它理性化的感官和种种特殊的含意,如果说造型是身躯,创意是灵魂,那么色彩就给予了它们绚丽斑斓的生命。在视觉设计中,色彩是被设计师们精心提炼出来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最佳的色彩表达来诉说着设计师的意念,当人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时,最先获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
色彩给其印象特别强烈,所以设计师最容易通过色彩去表达他的设计意念。色彩在服饰审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是服装设计的灵魂一样,色彩好的运用以及传达给我们的震撼,远远超过言语沟通。色彩给服装注入了活力,服装色彩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一、视觉中的色彩
色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眼接收来自物体表面或内部对于光源的反射或透射,因此色彩是由光、物体特性与人眼视觉机构等三大因素所涵盖,眼睛是灵魂之窗,扮演着评估、观看及判断的角色,色彩在较多情况下则体现为一种直觉的运用,然而蕴含在造型中的节奏,还依赖于色彩的视觉心理作用。可以说,色彩赋予了造型另一重生命,另一种神情气质和另一层存在意义。
视觉形式构成的内涵体现在三个层面:视觉上的审美印象,表现上的情感力量,结构上的象征意义。象征性具有不可泯灭的社会文化价值,其中也包含着审美文化的传统因素和情感的传达力等因素,虽不是主要构成,却因这一群体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完全生活在形态和色彩的环境之中,不断地受到刺激,唤起不同的情感,于是人类也不断地用感官进行思考,寻求把自己内心的这些情感表现出来的视觉语言。
色彩表达是捕捉有色彩的客观物体对视觉心理造成的印象,并将对象的色彩从它们被限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之具有一定情感表现力,再加以象征性的结构而成为表现生命节奏的色彩构图。因此,色彩美的客观性如果与人的情感表达的主观性相结合,就会呈现出迷人的魅力。
对于色彩的审美感觉,就是建立在这种客观与主观的流动过程中,色彩的审美与人的主观情绪也有很大的关系。视觉形式构成能够赋予色彩流动鲜活的情感,这是视觉艺术最为灵活的表现手段之一,色彩的创造和表现同样又成为人的价值体现。
二、色彩语言的心理
在心理上把色彩分为红、黄、绿、蓝四种,并称为四原色,通常红-绿、黄-蓝称为心理补色。红、黄、绿、蓝加上白和黑,成为心理颜色视觉上的六种基本感觉。尽管在物理上黑是人眼不受光的情形,但在心理上许多人却认为不受光只是没有感觉,而黑确实是一种感觉。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情绪会兴奋冲动、血压有所升高、脉搏会加快;而在蓝色的环境中,情绪较沉静、脉搏会减缓。有的科学家则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这些种种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色彩的物质性导致的心理错觉。冷色和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分类,而对颜色的物质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色彩的联想带有情绪性的表现,受到观察者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教养、职业、民族、宗教、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服装设计中的视觉色彩心理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像是服装设计的灵魂一样,好的运用以及传达给我们的震撼,远远超过言语沟通。服装色彩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它不仅能区别穿着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职业,而且也表示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不同色度的色彩可以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的各种联想,服装直接服务于人,对于色彩的调配选择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精美的图案色彩可以赋予服装难以预想的魅力。色彩作为物质的表象之一,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印象,最为深刻也最富有冲击力,加上各种不同的色彩又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决定了色彩是所有时尚元素中最能反映人们消费心理的元素之一。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其最终选择的决定因素不只是型更还有色(图见附录一)。
(一)色彩在服装品牌标识上的运用品牌的视觉形象必须是统一的、稳定的,这也是品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条件之一。通常而言,品牌视觉形象的颜色会在第一秒就给人留下印象,然后消费者才会综合的看视觉形象中的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的整体构图。可以说,色彩是品牌视觉形象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品牌标准色及视觉形象确定中,应重点突出服装品牌风格,注意通过色彩的变化或色彩组合的选择,以展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个性,进而实现品牌色彩形象与消费者心理的共鸣。众多著名的服装品牌就是通过合理地确定视觉色彩形象让消费者明确其所想要传达的情感等信息。例如CHANEL常运用的白与黑,向消费者体现着她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绿色CARTELO品牌标识,代表着年轻、安逸、希望、放松的休闲路线;喜好紫色的Anna Sui向大众传达着妖艳、怪诞、神密的韵味……因此,在服装视觉形象和标准色的设定中,应首先明确企业的文化传统和经营理念、产品的内容特质是什么,然后将其应广泛地运用于服装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而加强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凝聚力。
(二)色彩在服装品牌定位上的运用在服装品牌定位过程中,利用色彩的变化和组合,则可以有机地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服装品牌及服装本身融合起来,通过色彩营销实现、传达符合消费者认可的情感需求,使消费者产生对本企业服装品牌的认同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2008年中国男装品牌依文旗下的高级男装品牌诺丁山,以桃红为品牌标识,推出桃色男人的时尚系列,用明晰的某个色彩作为品牌识别符号,国内品牌中诺丁山堪称第一个。借用桃红的浓烈与感染力,诺丁山顿时有了一种显著的符号感,它的色彩战略告诉我们,色彩的确能为品牌的性格勾勒出一种淡转浓的效果。
用品牌赋予一个色彩生命力,对于色彩来说是一种升华,但对于品牌来讲,不费任何成本,轻而易举就划出了人们视觉中的品牌私有领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色彩自身的引力,不断升华品牌形象并频添附加值。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沟通服装与消费者心灵的桥梁作用。消费者的色彩选择往往是其内心意识的重要体现。而消费者的内心意识往往受其所处环境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消费群体对色彩的认同感也不尽一致,其内心意识的差异性会使其对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偏好。
(三)色彩在服装品牌包装上的运用包装是产品外在形象的组成部分,色彩则是影响视觉的最活跃因素。成功的包装离不开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包装色彩不仅是产品重要的外部特征,也是打开消费者心灵的无形钥匙。色彩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内涵,不仅可以增强包装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很好地传达产品及品牌的信息。在产品包装环节中,可以充分结合产品及包装的特点,利用色彩的魅力增加包装的视觉传达功能,增强包装的展示性、美观性、魅力性以及馈赠性等。
(四)色彩在服装品牌陈列上的运用在产品陈列上进行色彩系列的展示,会取得成倍的销售额,尤其在女性消费品上;服装店色彩搭配师的培训,使服装的摆放美观和谐,增加产品的美感;销售人员了解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消费者对色彩的导购,从而有助于产品出售;在品牌专卖店,则更需要体现色彩风格和整体效果的摆设,才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都是品牌色彩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色彩虽然依附于各种有形体之上,但是色彩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却具有天然的优势。绚丽的色彩不仅能展示服装商品的形象和特征,也能美化服装产品的包装、陈列和店铺环境等,从而更好地提高服装营销的有效性。
因此,色彩美的客观性如果与人的情感表达的主观性相结合,就会呈现出迷人的魅力。对于色彩的审美感觉,就是建立在这种客观与主观的流动过程中,色彩的审美与人的主观情绪也有很大的关系。服装色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服装认识的知觉选择中属于首位。服装色彩与款式、面料的结合,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服装风格,服装色彩最终决定着设计的成败,同时色彩的变化是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