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31 03:4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森林经营管理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文章在对额尔古纳市森林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天然林禁伐这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条件下,对森林资源如何转变经营管理方向,提出了措施建议。
关键词:天然林;禁伐;经营;管理措施
1自然环境条件
自然环境对森林的生长发育和地域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1.1地理位置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7′~121°49′,北纬50°01′~53°26′之间。西部和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赤塔州相望,边境线长673.11km。额尔古纳市地方林业经营管理面积1095841.0hm2。
1.2地形地貌
额尔古纳市位于蒙古高原东缘,地处大兴安岭北段的西坡。地形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低,这一地势特征使区内河流顺应其地形走势,由东部和中部向北、西、南三面分流。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4种,由东北向西南渐次分布,构成了额尔古纳市地势变化的基本骨架。绝对海拔600~1443m,平均海拔1000m左右。
1.3土壤条件
额尔古纳市土壤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5个土类、10个亚类。棕色针叶林土为寒温带针叶林下的土壤。分布于中低山上部。植被以兴安落叶松为主,林下多生长杜鹃、越橘等灌木。主要有表浅棕色针叶林土、生草棕色针叶林土和棕色针叶林土3个亚类。灰色森林土多分布于山体中下部,植被以白桦、山杨为主。本区只有暗灰森林土1个亚类。黑钙土仅分布于丘陵漫岗的局部地段,自然植被为天然山杏、针茅、兔毛蒿等。本区有典型黑钙土、淋榕黑钙土和草甸黑钙土3个亚类。草甸土仅有暗色草甸土1个亚类,广泛分布于大小河流两侧和山间谷地,自然植被为地榆、金莲花、小叶章等。沼泽土分布于河谷洼地和山间谷地,地势低洼,有草甸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2个亚类,自然植被为小叶章、修氏苔草、灰脉苔草等。
1.4水热条件
境内河流属额尔古纳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额尔古纳河、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莫尔道嘎河、激流河、阿巴河、乌玛河和恩和哈达河等80余条河流。额尔古纳市年平均温度均在0℃以下,无霜期短,光照充足,太阳总辐射量大。年平均气温为-3.1℃,极端最低气温为-46.2℃,极端最高气温为36.6℃。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500~2800h之间。≥10℃年积温为1664~1870℃。年平均降水量360~410mm,多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90d左右。
2森林资源特点
额尔古纳市林地面积642090.4hm2。其中:乔木林面积388463.0hm2,占林地面积的60.50%;疏林地面积230.3hm2,占0.04%;灌木林地面积30431.0hm2,占4.74%;未成林地面积78.3hm2,占0.01%;苗圃地面积168.4hm2,占0.03%;无立木林地面积1535.7hm2,占0.24%;宜林地面积63717.2hm2,占9.92%。
2.1森林以天然林为主,呈区域性分布
额尔古纳市地处大兴安岭西北麓,属于天然次生林区。天然林面积为413569.5hm2,占森林面积的98.73%;天然林中乔木林面积383165.6hm2,占天然林面积的92.65%,灌木林地面积30404.0hm2,占7.35%。高纬度、高海拔的北部林场,主要分布落叶松、白桦等针阔混交林;低纬度的南部以白桦、山杨分布为主,河谷低地以沼柳分布为主。
2.2乔木林以中龄林为主,森林树种结构以白桦、落叶松为主
乔木林龄组分布以中龄林为主,面积、蓄积量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量的79.92%和82.97%。表明额尔古纳市的森林正处在旺盛生长阶段。森林树种分布以白桦、落叶松为主,面积、蓄积量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量的97.10%和97.44%,两树种间面积比为9︰1,并伴有天然樟子松、山杨、黑桦、柞树等生长。
2.3林地植被总覆盖度高,森林质量较好,森林生态功能正常发挥
林地植被总覆盖度70%以上面积达94.68%,反映出植被的良好状态,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资源经济、生物和生态效益表现为中上等水平。乔木林中,完整结构与较完整结构占99.99%,居健康状况的森林面积占9成以上,森林能保持自身良好存在和更新并发挥必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2.4植被类型以大兴安岭天然次生植被为主
额尔古纳市地处中国寒冷地区之一,大兴安岭西北麓,额尔古纳河右岸,横跨两个气候带。其南、北分别受草甸草原及森林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森林植被以次生林白桦为主,草甸植被以针茅、羊草及杂类草为主。主要野生经济植物65科319种。针叶树种主要为兴安落叶松,分布在调查区东北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山地上,主要植被类型有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灌木层常伴生杜鹃、越橘、杜香等,草本层主要有苔草、舞鹤草、小叶章、沙参、唐松草等;阔叶树种主要为白桦、山杨,分布于额尔古纳市东北部。阴坡以草类———白桦林和绣线菊———白桦林占绝对优势,灌木层主要有杜鹃、绣线菊、刺玫等,草本层主要有苔草、地榆、大叶章、红花鹿蹄草、铃兰、唐松草、野豌豆等;阳坡无林地段多发育成杂类草草甸群落,主要草本有地榆、野豌豆、针茅、日阴菅等。森林群落与草原群落相嵌,形成典型的森林草原景观。西南部、南部森林逐渐形成零散的岛状分布,森林植被被草原植被所替代,形成各种类型的草原草甸,主要植被有贝加尔针茅、羊草、地榆、线叶菊等。在河谷、河滩等低湿地上,主要分布草甸、沼泽景观,灌木层主要有沼柳、绣线菊等,草本层发达,主要有小叶章,苔草,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蚊子草等。
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
3.1存在问题
3.1.1森林资源地域分布部分不均,待抚育林分面积大森林资源70%分布在北部林场。中龄林郁闭度0.7以上分布较多,待进行森林人工抚育。林分郁闭度达0.7以上,林分生长受限,互相之间争水、争光、争养分,影响了生长。3.1.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已成为制约森林保护和林业发展的瓶颈林业投资不足,而物价、劳务工资上涨,导致森林保护和林业建设成本加大。一是交通运输不便。通往各林场之间只有一条公路,其他范围只有自然形成的土路或是简易的防火道路,桥梁也多为简易木桥。路况较差,制约了林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额尔古纳市地方经营范围内林农、林牧交错,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任务重。现有的防火车辆不足,灭火器材缺乏,运输工具落后,防火工作存在隐患。3.1.3管理体制急待改善随着林区人口增长,森林管护难度加大。天然林实施禁伐以后,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国有林场体制改革进程,还存在许多体制性矛盾。目前,林场作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无事业编制,无财政拨款,林场管理和建设及森林保护经费,依然依靠林业收入解决。社会保障不理顺,林业职工在职期间,按照事业单位职工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但在退休时却按照企业标准享受退休金;林区职工未能享受下岗补贴,城市医保和农村医保也难以保障。目前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制约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障碍与瓶颈。3.1.4林业科技创新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少,科技创新的后劲显著不足,制约了创新技术对行业或产业的提升作用,导致行业技术进步缓慢,高新技术引进和应用滞后,对传统林业的改造和带动作用不强,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还不全面,成果技术配套应用不够,林业生产中科技整体贡献率有待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较弱,林业产业经济收益比较低。科技支撑整体能力与林业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逐步上升,对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森林资源对社会需求向多元化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经营水平,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森林综合效益是当务之急。3.1.5森林资源监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快监测技术进步,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大力推广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引进、试验工作,逐步提高森林资源信息分析处理和技术保障能力。二是森林资源监测专业技术人才仍然不足,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进一步开发利用先进的调查设备和技术手段来满足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需求,培养更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调查人员,逐步实施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综合监测。
3.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措施
3.2.1加强林业产业发展,为天然林保护提供经济保障针对待抚育森林资源较多的森林资源特点,发展森林抚育产生的剩余木质资源的深加工产业,培育林产品替代产业,并确立以林下资源开发、特色种养、生态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加快在水肥条件较好地区培育高效、丰产人工林。同时,生态建设与林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三北防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着重培育种苗、林下中草药种植、野生动物驯养等产业。提高林业产业规模和科技含量,解决林产品供需矛盾。资金保障是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基础,要提高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稳定专项业务经费的渠道,确保并逐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投入。不断提高林业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设立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专项资金,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形成公共财政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信贷资金为支持的林业发展多元筹资机制,推动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又好又快发展。3.2.2逐步提高森林质量,为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保障通过森林抚育、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管护等措施,使森林质量得到逐步提高,天然林的生态效益逐步增强,水土流失现象逐渐减少,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实施重点林业工程,落实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用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造林,加快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造林绿化,积极扩大森林面积,为建设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保障。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普及全民的林业法律知识和生态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树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队伍的良好形象。加大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森林公安等林业执法单位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其工作条件,提高其执法能力。三是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保护森林资源的职责,严格执行违反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和重大行政案件报告制度。对森林资源管理混乱,破坏严重的林场、乡镇,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治理活动。对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必须依法严肃依法处理。3.2.3科技保障措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发展实际的科技体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切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科技支撑工作。优先解决生态建设、天然林保育、森林灾害防治、商品林培育、木材高效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要加强林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继续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适用性专业人才。同时,要强化行业培训,推进资源管理行业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3.2.4森林资源管理措施一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分类经营,建立法律和科学的规章制度,确立森林资源的技术体系。二是森林的利用管理,科学规划,实现森林资源消长有效控制。三是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管理体系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管理方式、政策规定、技术规范。真正形成系统、协调、有机衔接的森林资源监管体系。四是要以编制和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契机,确保林地落界成图,实现以图管地。推进森林资源监测现代化、标准化、精准化进程,建成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的监测服务体系。加强对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监测与评估,要以监测的成果指导管理工作、评价管理效果。
作者:山晓燕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坚持依法治林,严格落实规划目标。依法治林是德国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措德国自然更新的混交林。施。德国第一部《林业法》历经200多年的完善,一直沿用至今,在森林管理方面始终坚持依法治林。比如在森林采伐管理上,规定采伐量不能大于生长量,严格执行木材生产计划和森林经营方案,而木材采伐计划要经议会审批等。同时,森林采伐时严格控制皆伐,比如保留优良母树,所伐木材不能低于规定的最低采伐年龄,采伐迹地要求在3年内必须更新。德国林业执法严明,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德国非常重视在法律框架体系下规划林业的发展。100多年来,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始终保持不变,保证了全国社会发展对森林的需求,保证了林业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严格保护森林产权,公共财政支持保证森林经营成效。在德国,保护私有财产和土地权属对林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德国现有的森林所有制形式包括私有林、国有林和社团林3种,森林产权关系明晰,不存在产权随意变更的问题。由于德国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给予私有林有利的公共财政扶持和无偿技术指导,在不同的林业所有制中,私有林的保护和经营状况最好,森林蓄积每公顷平均达300-400立方米。德国除了森林产权关系明晰,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法规保证森林不动产产权和近自然林业发展外,还有一系列完善的具体的国家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包括联邦和州政府以及欧盟的支持。如对变更其他土地为林地、提高森林质量、改良林地土壤、建设基础设施等给予补助。
(三)管理体制运行高效,重视人才培养和森林教育。德国的林业管理机构从上至下共分五级,州以下管理机构为垂直管理模式,与各级地方行政机构并无隶属关系,保证了林业政策与技术实施上的统一性。德国从事林业工作的员工多从林业专业大学毕业生考试录用,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有利政策执行和先进技术的有效实施。德国林业部门重视向社会宣传林业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州林业局设有专门的教育处,仅柏林市建立了7所森林学校,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森林教育。
二、启示
(一)编制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广西要在已批复实施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础上,部署编制省县两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明确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方向和分区施策、分类经营的政策措施,科学量化森林可持续经营应考量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种树种结构、生态重点区域森林功能、重点区域生态景观质量等重要内容,界定约束性指标或预期性指标,督促各级政府认真履行保护森林资源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必须与政府已批复实施的省县两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相衔接。目前,广西要尽快完成7个国家试点县的规划编制和批复实施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全面推进省县两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编制和批复实施。
(二)编制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广西各县要在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基础上,推进各种所有制林业单位编制完成森林经营方案,把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森林经营方案,落实到山头地块。目前,广西要尽快组织编制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科学经营国有森林。
(三)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财政扶持政策。广西要研究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目标任务的公共财政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如研究制定支持皆伐改择伐、纯林改混交林、桉树改乡土树种等经营措施的具体的、长期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坚持执行森林可持续的规划目标。
(四)构建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制度体系。广西要尽快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木材运输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程规范,积极构建完善的广西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
(五)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管理。广西要抓住目前启动的全区林地变更调查契机,增加森林资源的调查因子,在完成全区林地变更调查任务的同时,调查成果可满足编制“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数据年度更新的需要,最终高质量更新建成2014年度全区林地和森林资源“一张图”,实现“一套数”,并能落到地图上、地块上。以后每年都开展森林资源年度调查和数据更新工作,让“一张图”成为活图,让“一套数”成为活数,真正做到家底清、数据准,为全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为领导决策奠定基础。
(六)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和森林教育。广西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和全社会的森林教育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森林教育职能,认真履行森林教育职责。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在岗培训和再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要进一步加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政策宣传,营造全社会热爱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作者:冯碧燕孟涛单位:自治区林业厅林政资源管理处广西林业勘测设计
1严格实行森林分类管理
将经营区划分成自然保护、经营利用、用材林经营、生态景观和木材培育生产等功能区,分别采取重点保护、一般保护、培育利用、旅游封育和立体开发等管理模式,建设森林景观自然保护区部级公益林、主体公益林、重点商品林和林下资源主体开发培育等基地,发挥公益林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作用。
2典型引路
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选好试点单位,而且各试点单位也要先确定两个以上示范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面对多样类型的森林,必须以典型引路,试点先行,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场级经营主体的行为上,落实到各林班和小班。阿里河林业局选址红星和兴阿两个林场作为示范点,把试点期间的更新造林(含西伯利亚红松培育)、森林抚育(含改造)、林木采伐和森林管护等森林经营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
3改革采伐管理方式
①试行年度木材产量规划制度,在保证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的前提下,取消采伐限额和木材产量“双向限制”,仅控制一项采伐限额。即在伐区阶段严格执行“小班伐根控制法”,保证采伐许可证中的“采伐量”不突破;在造材阶段以年木材产量规划为指导,以林区出材料为参考,允许贮木场按木材个性及材质差异,合理灵活造材,摆脱僵化的综合出材料限制,切实提高商品材出材率和林木利用率。②简化采伐方式,将商品材采伐类型简化为主伐、抚育采伐、其他采伐,抚育和其他采伐可占主伐指标。将公益林采伐简化为抚育伐和更新采伐及其他,以抚育伐为主,注重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③优化林木及林下产品采伐、采摘审批管理,简化验收程序。
4建立可持续经营管理长效机制
①建立全方位的森林资源监管体系。强化林政稽查队伍建设,增加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投入,加大林政巡查和林政执法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能力;增加森林管护站数量,改善基础设施,确保管护区域有效覆盖、相互衔接、联络畅通。②建立军事化森林防火体系,延长和修缮防火公路,开设防火阻隔带,完善防火通讯和监测网。③健全完善有害生物测报、防治、检疫体系。
5持续培育森林资源
加大绿化树种培育力度,实现科学育苗多样化、容器化、常绿化、良种化;注重特色种苗培育,改善森林品质,提高综合效益;不断提高母树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母树生长旺盛、侧枝丰满、早结实结好实多结实;通过人工造林、补植补造、改造培育、中幼龄林抚育、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等培育方式,持续不断地增加森林蓄积,改善生态环境。
6大力发展森林经济,改变独木支撑林区经济的局面
充分利用部分闲置场地、设备和过剩的人员,培育多元产业体系,形成一批替代产业聚集区,保障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木材储备基地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阿里河林业局通过职工入股组建物流、花卉等四大股份制企业,通过全力发展蓝莓、榛子等六大基础性产业,为内蒙古林区经济转型带了好头。
作者:赵宏燕单位:内蒙古阿里河林业局天保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森林资源作为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柱作用,也对我国整体自然生态的建设和稳定起着调节作用。对于林业发展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对森林进行经营管理的调整,建立起更加适应当代的多元化、现代化林业资源模式。本研究就森林资源的现状、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加强森林培育和管理提出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森林;培育;经营管理
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资基础,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生态建设的不断加速,对于森林资源的要求日渐提高,除了要求总量有所增加,对森林资源的质量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模式上有所改进。在未来,森林资源的经营模式必将秉承节约再生、多级利用、严格管理等原则,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1完善森林培育和经营管理的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且分布不均的现状仍未改变,林业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森林资源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了与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向适应,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经营管理模式也应不断的创新、改进,不断的摸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森林培育方法,让森林资源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经营管理的改进,使得森林资源可以摆脱过去单一的林业资源创造方式,使得森林资源远离“滥砍滥伐”这些失衡的资源攫取现状,使得森林资源趋于健康合理的利用。[1]
2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存的问题
2.1森林资源短缺,陷入不良循环
森林资源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木材的生长周期期长,需求量大,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而面对现今的经济发展速度,木材的需求导致了乱砍滥伐程度不断扩大,长期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使用又使得森林资源的自生能力逐渐下降,如此陷入一个不良循环,加大了森林生态的再建设难度。虽然近年来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但是远远不能与需求相匹配。森林资源严重失衡,不良循环在逐步加深。这样的生态失衡状态使得森林生态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下降,当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袭来时,薄弱的森林保护屏障对于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产生极大的威胁。通过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改进,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能够得到重新建立,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有十分长远的意义。
2.2森林资源的监管力严重不足
森林资源是长期积累下的宝贵财富,林业资源对于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对于森林资源的管理来说,长期存在的不法行为是管理的难题之一。林业资源不断发展到今天,监管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在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毁坏林木、非法收购木材、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仍时有发生。虽然林业部门在不断的加大监管力度,但是仍难以完全遏制这些非法行为。不得不说,森林资源自身的特点使得对于森林资源的整体管控成为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大多地方面临着管辖林区范围大,而专业的林业执法人员少,护林员的人数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但是大多是本地的农民,有些护林员自身对林业法律法规都知之甚少,专业素养有很大的欠缺。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和严格的处罚制度,但是森林资源的自身缺陷仍需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只有将法律法规应用率最大化,才能使得监管有效率提升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程度。2.3森林资源经营方式较为单一森林资源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木材等原材料,这也是传统林业的经营目的。但是传统的林业经营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森林资源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多元化林业,生态型林业呼之欲出。现在,与森林资源经营模式有关的已不局限于木材输出,在林业生态建设,森林旅游与游憩,提供林副产品,林农合种等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森林将不仅仅作为木材资源而存在,森林的整体性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森林资源配比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森林资源必将要摆脱传统经营方式,除了植被保护,在林产品加工多元化及产业链的形成、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资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调节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3针对我国森林体系提出的发展策略
3.1实现森林培育合理化
以生产培育木材为主的传统林业经营方式大大制约了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树木品种单一,配比不合理,以及在地理上分配的缺陷都直接影响了木材的产出率,使得森林资源不仅在经济效益上有所不足,对于森林整体的良性循环也有着严重的阻碍。合理化的树木培育要求林业部门的造林规划要具有专业性和合理性,除了基本的适地适树,更要结合不同品种树木的生长周期、生长特点、主要用途和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多方位的考虑。对于森林培育的考量还要结合正在兴起的其他与林业有关的行业,比如对于药用价值高的植物的合理穿插种植等。在考虑森林资源的经济创造的同时,必须要把森林资源的自身保护和良性生长纳入合理化的森林培育规划中,建造自然的林业抗火带、抗风带和抗病虫害区域。在森林资源的未来发展中,必将会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森林资源的培育将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模块,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整体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3.2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力度
在打造满足生态发展需求的森林资源的同时,要不断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与监管。在完善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大力宣传森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将森林保护措施落实在实处。定期进行护林防火的巡查,对辖区内森林资源的实时状况进行信息采集。对于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例如病虫害侵袭,火灾多发环境都要进行及时的信息上报并且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要加大对乱砍滥伐、毁坏林木等现象的打击,对于这样的违法行为坚决不纵容,更要加强林业巡查管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和思想观念建设,健全林业资源维护机制。森林资源的监管不在一朝一夕,必须要长期进行健全和普及,必须要不断调整监管的方式、方法和力度。只有针对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的方案,才能使森林资源在整体的经营管理上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3.3打造多样化的森林经营模式
传统林业的职能在于2个方面,对森林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保护和调节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木材原料。所以从传统角度出发,对于森林的经营管理的关键在于木材的产出和森林结构的打造。但是,对于发展如此之快的经济建设来说,单一的木材输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新要求。森林资源的价值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体发展水平上升而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开拓更多的林业跨领域合作,加大对林业自然性的开发利用来大大改善、建立多元化、小领域的森林开发项目链,使得小模块的林副产品可以逐步被带动。新型多元化的森林经营模式必将实现森林价值的扩大化,对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利用都会是很大的进步。
4结语
森林资源自始至终都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充足高效的林业资源、创新合理的林业经营模式,都将为森林资源的发展壮大注入新鲜活力。事实证明,必须要将森林的建设和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才能使传统产业发展不脱轨,并且实现价值扩大化。未来森林资源的发展还会面临诸多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的关系,才能建成有利用我国林业建康、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管理新模式,为我国的生态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彩萍 单位:山西省宁武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
1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功能
1.1森林经营方案是林业生产作业的主要依据。因为,森林经营方案是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各项林业计划要切合实际,就必须以森林经营方案的设计指标作为编制林业计划的主要依据。可以根据方案中提出的各经营类型的年伐量、采伐与更新方式,结合当地的人力、物力等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年度计划,这样生产任务既能圆满地完成,又能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
1.2森林经营方案是确定采伐限额的基础。森林经营方案的采伐量是按照林学理论多种公式进行计算的,并在社会、经济的需求基础上确定的。为此,通过森林经营方案合理确定年伐量来核定采伐限额,才能使森林经营逐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把采伐纳入正规。
1.3森林经营方案是科学、合理经营的必然要求。国有林场要保证森林资源的保值、增值,又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不靠科学的指导是不行的,而森林经营方案是科学经营的蓝本,是指导经营单位提高集约经营水平的依据。如森林经营方案是分别林种及经营类型进行设计的,生产单位可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经营和管理,这为科学、合理组织经营提供了方便。
2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生物多样性和结构调整,缺乏连续性的动态管理机制。森林在经营管理中,大多都是单一林木的栽种抚育,属于森林管理的最初级调控,其优秀技术主要是林木的种植面积,大面积的封山育林,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却忽视了森林结构的调整和生物多样性的建设,使得森林对外来伤害的抵御能力下降,一旦受到天气、环境或病虫害的侵害,大面积毁坏的可能性比较大。在目前的森林管理中,林业的目标性性很强,大多种植经济价值较高或成材较快的树木,对于一些杂植树木铲除的比较彻底,使森林看起来“整齐有序”,便于管理和维护,但是这就使得森林的抵抗力一再弱化,破坏了生态平衡的稳定性,难以达到国家长远规划的目标。
2.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森林抚育经营简单粗放。林业管理的大部分资金都是地方政府支持的,国家下拨的专项款数目有限,难以实现有利的资金扶持,致使一些地方部门对森林经营管理的力度不够。在林木工人正常的工作中,对森林小路两边的树木杂草进行简单的修整,拓宽消防的甬道,其余的时间就是看山护林,防止有人为了利益而乱偷乱盗采伐树木,造成森林资源的大量流失。这样的森林管理模式简单粗放,看不到森林的长远利益,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懈怠慢工,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一些灾害的初期征兆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大范围爆发时无法及时地扼制,使得大量的珍贵资源流失,令人痛心。
2.3缺乏分区经营管理,不能因地制宜。对于森林的经营管理,还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方法,森林的占地面积占我国的国土资源面积一半以上,区域跨度大,气候反差大,水平落差大等种种因素,使得森林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有差异。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实施中,林业部门的看护工作和管理重点几乎都是一样的,主要在于森林的防火和森林的覆盖面积,对于统筹兼顾,多样化建设,结构调整等工作内容都不重视,不能根据当地特有的气候条件和树木种类因地制宜的栽种,不会将森林分区管理,使得管理的方向和侧重点偏离了正常的森林发展轨迹,阻碍了森林的健康生长。
2.4缺乏分类经营管理和科学的理论技术体系支撑。全国整齐划一的指标管理的根源在于没有对森林经营进行科学分类,按照一个指标体系和管理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显然是不科学的,很难做到分类经营、分类施策,以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森林的功能效益。应该按照森林的功能属性进行类别划分,按照森林的区位属性进行等级划分,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因此,确立国家层面的森林经营主导理论,建立完备的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3对策探讨
3.1以后备资源培育为中心,通过多种途径优化。1)造林工作。造林是森林培育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措施,所以森林培育要从造林工作抓起。首先,要严格执行良种壮苗,坚决杜绝不合格苗木上山。此外,为了有效预防日灼和冰雹,搭设遮阴棚,在越冬防寒过程中,为了保证苗木不受损伤,上覆遮阴网然后再覆土4cm盖严,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优质苗木的培养。其次,要严格按照“重技术、严管理”的要求把好造林质量关,加强组织管理、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管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造林措施实现荒山荒地的有序利用。
3.2森林培育。以森林培育为首要目的,引进近自然经营理念,结合流域经营模式,以“区域经营、综合设计、集中作业”为工作思路,根据优质资源优先培育,优质林地优先利用的原则,确定重点抚育地块和重点培育树种,科学地进行定株、修枝透光伐、疏伐等各项经营作业。
3.3妥善解决林权纠纷,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在林权的管控中,要做到明确的界限划分,将国有的森林和地方的林木妥善分清,测量好面积和区域空间,并做好记录和范围鉴定,然后双方签字保存,这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林权纠纷事情。对国有的森林一定要好好的维护管理,做好封山育林和防火防盗的看护工作,同时。还要和地方的群众协调好,以免在工作中发生误会,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使看山护林的工作难以进行。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林权纠纷,可以由政府出面,找出并出示相关的证据材料,再交由司法程序鉴定,直到判定最终的审核结果为止,这样才有可能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不至于偏颇一方。
3.4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准确掌握市场信息,根据不同的林分、木材质量、比价造材,从各个环节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木材销售利润。近年来,林木种苗市场需求旺盛,林场要转变经营思路,对具有种苗培育潜力的林木,不以生产木材为目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计划的改造培育,加强对稀有树种和异形树的培育和管理,并积极开展外联宣传和贸易洽谈,开辟广阔市场,进行种苗贸易,提高经济效益。
3.5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国有林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事业,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来讲,可以使珍贵的森林风景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在发展森林管护的过程中,要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宣传和区域合作,建立健全森林管理法律法规,坚持与社区共建的原则,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确保森林的正常发展。
作者:王忠玉 单位:克山县西城镇林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