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1 10:0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低碳经济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大力着手发展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带动了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面对全球气候日益暖化的严峻危机,大力发展低碳贸易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找到低碳贸易的新思路,本文主要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贸易;发展现状;应对策略;新时期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低碳化日益受到各国重视。2009 年 6 月美国在其《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增加了有关碳关税的条款,即美国有权对来自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并计划于2020 年实施。法国从 2010 年开始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此前一些发达国家也曾提出,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能达成一致协议,将考虑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1]。
一、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1)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 年”测算,2005-2030 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 3.2%和 2.5%,能源相关的 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 3.3%和 2.2%。
(2)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 94%,石油占 5.4%,天然气占0.6%,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相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来说,煤炭在我国的储量占具优势,这就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结构。
(3)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2]。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 1550 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 10.7%,居第三位。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 2020 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 60%以上。我国出口产品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比重较高,而这些产品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均属于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 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约为 9.7%。2009 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其中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 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三、调整我国低碳贸易实施思路
1.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尤其要对我国目前技术含量比较低、环保标准比较差出口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良好、资源消费较低、环境污染甚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开发高素质人力资源,缓解就业压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低碳、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已经形成,这说明国际上低碳、绿色、环保的消费品市场存在着相当大的拓展空间[3]。
2.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 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
3.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维护国家利益。
四、结论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将总指标层层分解。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环境保护等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机制保障。
【摘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引发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变革,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低碳经济下的节能减排措施势必会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何既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又保持我国的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并且实现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的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对外贸易;影响机制
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面临经济复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成了各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落脚点。世界各国都先后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来实现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力图在完成国际条约中所承诺的减排任务的同时,实现本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带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下的节能减排措施势必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为重要的一架,做好各种措施应对低碳经济的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人们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空前重视。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概念。从1976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发展路径,其中,英、美、日等诸多国家高度重视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低碳经济政策。哥本哈根会议于2009年2月召开,各国政府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重申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
所谓“低碳”(low—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温室气体的增长速度小于GDP增长速度;2、零排放;3、绝对排放量的减少。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优秀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在封闭或自给自足的条件下,一国通过提升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以及增加碳汇等措施,来降低碳排放和提高碳生产率水平。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自由贸易导致会生产和消费环节相分离,国际贸易和FDI会促进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这会给不同国家带来不同的福利效果,影响一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碳排放禀赋和贸易分工
根据俄林—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如果把环境资源也看做是一种生产要素,那就意味着:如果一国具有丰富的环境资源,它将出口环境密集型商品。应用到碳排放上,那就是,一个碳排放丰裕的国家将是一个内涵碳排放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国。贸易导致的专业化分工会强化一些国家的生产和碳排放,从而为不同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不同影响。
(二)碳排放规制政策与贸易分工
碳排放政策及其实施情况的差异,是决定一个碳排放空间资源的重要因素,进而可以影响一国的贸易分工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协议中规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根据规定,附件Ⅰ国家率先承担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以1990年的基年排放量为基础减排5.2%。这里我们假定发达国家能够影响世界价格,而发展中国家是价格接受者;当发达国家采取更加严格的气候政策时,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配额的价格会更高。根据前面要素禀赋论,发达国家倾向于净进口内涵碳排放密集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净出口内涵碳排放密集型产品。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本来就是内涵碳排放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国,那么在发达国家采取更加严格碳排放规制政策后,其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强化其作为出口国的地位。相反,一个净进口低碳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会恶化。对于一个出口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采取碳排放规制后,会导致需求下降和世界能源价格降低,从而导致其贸易条件恶化。
(三)低碳经济与资本流动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投资,比如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技术等。因为收入低导致资本稀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需要引进大量资金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往往竞相通过改善各种政策环境吸引外资。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是资本富裕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较低,所以资本倾向于流入边际报酬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外资流动具体存在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资本流入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资金供给的增加,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低碳和环境意识,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产生溢出效应,提高低碳环保技术应用水平,特别是如果外资直接投资低碳环保行业的开发,会直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资本流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不必然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具体还取决于所投资的行业及其技术水平。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机制分析
(一)减排规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分工是以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作为基础的。而在低碳经济下,如果把资源也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由于各个国家的禀赋不尽相同,再加上各国对于节能减排所采取的种种举措,势必会影响一个国家资源配置,从而影响其要素禀赋为基础的贸易分工。在技术水平不平和劳动力充分的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毫无疑问会增加其污染排放量,同时也会减少企业减排的要素投入。如果国家强制实施减排标准,那么企业势必要加大减排要素投入,从而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
【摘 要】 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广东现存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现状和低碳经济理念给广东外贸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为广东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外贸发展模式转型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广东外贸; 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时代,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都是我国对外贸易开展的最前沿阵地,外贸蓬勃活跃,不仅是促进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对全国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近几年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后,广东的对外贸易也因新式贸易壁垒的出现和经济转型时期的到来而深受影响,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一)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是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潮流,被更多的国家提倡和采用。长期以来,广东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粗放型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特点,这与低碳经济的优秀内涵相悖,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首先,低碳经济时代使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碳关税”政策对本国实行贸易保护,“碳关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碳壁垒”。这使得广东省出口的以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大大增加,丧失了过去价格优势的地位,使广东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其次,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面临严峻的壁垒问题。比如在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占有主导地位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在2009年上半年出口564.7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19%,深受新型技术性壁垒的影响。
(二)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是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广东要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外贸发展模式与我国环保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可以保持广东省对外贸易优势,即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降低由于环保标准提高而增加的生产成本;同时,因为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内核,可以促进广东企业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损耗、保护资源、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生产优势,创造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升级,在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加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优秀竞争力,真正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广东省经济转型的关键之举就是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近几年来广东省过高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带来贸易摩擦增加,极易遭受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影响和冲击,这迫使广东必须调整现在的外贸发展战略,实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这无论是应对国际新式贸易壁垒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广东省经济整体转型,都显得十分紧迫,十分重要。
二、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简析
(一)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简析
加工贸易是广东吸收外资和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和重要方式,其出口产品从以传统产品为主发展到以电子、通讯、信息产品等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主,逐步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2010年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38.5%。同时,加工贸易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充分发挥了广东人口大省的优势,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虽说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广东加工贸易整体仍处于加工制造和零部件配套等中低端环节,附加值还不够高,优秀技术、关键设备、品牌等环节大部分还由跨国公司母公司控制;二是近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69.1%,到2010年降至56.85%;三是广东加工贸易主体仍没改变以外资为主的状况,目前广东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的绝对比例,内资企业占20%,其中民企只占5%。内资加工贸易企业比例及规模偏低,反映出本地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优势不足。
(二)一般贸易发展模式简析
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对外依存度相对较小。从数据显示来看,广东省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一般贸易虽然在广东外贸中比例较低,但比重却在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26.49%上升至2010年的34.21%,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所以在低碳经济时代,在加工贸易面临严峻挑战时,一般贸易成为广东外贸的突破口。但是,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知名度、销售渠道不畅,而加工贸易已由母公司在国际市场建成较固定的销售渠道和稳定的市场,这致使有技术的企业仍更愿意选择贴牌出口。与此同时,企业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国内建立销售渠道和品牌并不容易。对此,一般贸易出口企业要加强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国际国内知名度,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而这又是一般贸易出口所面临的巨大困境。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策略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在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中的作用
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制定相应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在立法思想、立法原则以及立法内容上体现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的内涵。同时在国际上也要通晓国际法律,做好环境外交。目前国际上已经签订了约200多个多边环保公约和协定,各国也纷纷制定一些政策法规,来加强对全球环境的保护。因此,政府必须充分掌握以争端解决机制为代表的WTO系列协议文件的内涵,熟悉其约束性规则,这样才可以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础上客观公平地维护我方利益,并在国际社会中尤其是在与发达国家的双边对话机制中增加谈判的筹码。此外,做好环境外交,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参与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树立负责任的中国出口大省形象,为实现互利双赢战略而努力,从而为广东对外贸易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还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支持低碳出口产业顺利过渡到可持续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上来。建立绿色产业的技术支撑平台,提供绿色产业建设中所必需的基础性、共同性技术并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和技术支持等政策手段激励企业的生态建设。通过弥补企业的生态建设成本,从经济效益方面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态化建设,为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省内商务环境。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尤其是国际环境标准的动态演变,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外贸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推动企业的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促进企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可持续型转变。
摘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常被誉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之后的又一次变革。但是高碳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经济中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为了化解以上风险和压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然后指出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发展战略
为了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在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通过多次谈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后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本次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各国的对低碳经济的重视。
一、低碳经济简介
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都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些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实质上来说它是对社会现有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的调整。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其优秀方法只能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世界各国也都在制定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全球经济低碳化趋势已经悄然形成,然而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一些地方的碳贸易壁垒也已悄然形成,或正在形成之中。比如最近欧洲征收“航空碳税”,给其他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这种事情的发生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结构,面对当前情况,我国应积极研究低碳背景下,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的冲击
中国经济当前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使得我国的碳排放量持续不断增长。具有明显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特点。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煤炭所占比重太大,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相比,我国的能源结构极不合理。所产出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碳产品或服务。经济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碳关税的概念,若此项措施一旦实施,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在 世界低碳经济背景下,世界上出现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发展、碳足迹等一系列概念和政策,人类使用能源和发展经济的观点发生了大的变革,开始逐步摆脱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在经济发展中使用低碳技术,促进经济走上低碳发展模式,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向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以下重重挑战:
(一)低碳经济削弱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
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我国产品的主要优势就是价廉物美,但这些价廉物美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碳产品。当前世界正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走向低碳化,尽管人们现在低碳生活的习惯尚没有形成,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制定各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政策、低碳法律等,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高碳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的产品和经济。将使我国的高碳经济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极大削弱。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等低碳领域拥有较大领先优势,若全面实施碳排放政策,无异于让依然依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退出国际分工。
(二)低碳经济与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着矛盾
我国实施的是出口导向性的外贸战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结合我国经济的产业技术升级、生产转型、就业、人才培养的的等一系列问题,可知当前对我国的产品结构做出快速调整是不现实的。我国学者宁学敏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出口贸易每增加1%,其碳排放就会增加0.66%,可见我国的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拉动效果明显,碳排放的增长不仅与我国快速扩大的内需和城市化需要有关,还与我国日益增加的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应不断调整外贸出口结构,低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出口,从历年的外贸出口产品数据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贸出口质量让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人力资源跟不上,生产技术整体落后,高碳产品仍将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因此我国以高碳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将共存一段时间。
(三)部分国家构筑碳贸易壁垒,加剧贸易摩擦
当前各种各样的碳经济贸易壁垒已被许多国家提了出来,甚至被运用于实际的经济贸易之中,并且今后这种碳贸易壁垒也会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各种以“碳关税”名义的各种贸易惩罚性措施会成为世界贸易博弈的一个重要措施。
例如,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纷纷设想将贸易与气候变化挂钩,设置各种碳关税,或者绿色贸易壁垒。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碳关税按照30美元/吨为标准征收碳关税的话,将导致我国进口总额下降约0.52%,出口总额约下降0.72,从而拖累我国经济增速下降0.021%,尽管看起来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碳关税一旦实行起来,很可能远不止30美元/吨。一旦欧盟启动碳关税,世界市场上的中国制造产品将面临高达26%的关税,到时中国的出口量可能下滑21%,给我过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各发达国家“以碳关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事情层出不穷,这种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我国83%的企业,42%的出口产品在2011年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给我过经济造成了190多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尤以牲畜和食品影响最大,随时高达10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以“碳关税”实施的各种绿色技术标准,嫣然成为了他们控制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工具和砝码,通过不断增加检查项目,提高技术标准,给我国产品提出了更高的产品要求,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的阻力,降低了我国 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三、低碳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应该不断的通过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产业机构调整等手段来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耗能污染的使用。大规模开发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观念和人们生存生活观念的转变,达到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自然紧靠改善能源结构是远远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还必须积极对各种高耗能产业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节能技术该做,对环境污染进行逐步治理,逐步在我国建立起低碳农业、低碳工业和低碳服务业,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因此,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做好法律制度、政策制度、税收制度的创新,为低碳产品出口服务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要基于低碳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并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促进居民、企业、政府低碳意识的形成,以采取低碳行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低碳经济财政补贴或补助制度,引导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为节能设立专项经费,并规定经费的增长额度和幅度。同时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税收体系,引导企业更多的进口能源和资源消费类产品,通过差别性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征税政策,鼓励低碳产品出口,限制产品出口,从而推进我国整个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其他税收政策推动企业向着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销售及品牌。推进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提高企业的优秀竞争力。
(三)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相关技术合作
随着各国不断履行自己的减排义务,与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相关的国际准则和标准日益成熟,并对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当前我国应不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参加各种多边环保条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另外,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打破发达国家树立起来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学习、利用准则,维护自身利益。除了使用之外,还要积极加入到贸易准则的制定中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防止中国陷入发达国家为中国设置的“碳陷阱”
之中,另外,在还要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交流中来提高我国的低碳技术的水平。
(四)积极引入国外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以及对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对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低碳技术,而且需要将各种低碳技术应用到各种实际生活中去,以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不可否认我国过去为了发展经济引入了大量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过去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如今很多这些企业应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严格限制高碳排放项目的引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低碳产业,学习它们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
(五)积极利用市场化机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自2005年以来,世界低碳交易市场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全球碳交易额由原来每年4亿美元有望增加到2012年的1500亿美元。在意识到碳交易的巨大潜力之后,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搭建交易平台。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完善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提高碳交易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在国际碳交易金融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并在参与过程中,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我国应不断调整自身向着他、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国家间的合作中去,把握住机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顺应低碳经济下的对外贸易发展,实现低碳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低碳经济成为国际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新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全球性特征,需要各国合作。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随着低碳经济而来的外贸条件的改变,诸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都会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应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努力,改善外贸环境。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贸易壁垒 产业结构
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能源资源危机,人们的生活逐渐受到困扰,于此相适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势在必行的。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势必带来一系列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必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1 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顺应经济发展提出的,是一个需要各个经济体参与的广泛的经济范畴,其短期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其长期目标则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低碳经济是一套绿色经济发展体系,需要技术创新和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循环经济为发展路径,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为最终手段,从而实现低能耗、高效益。
1.2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特征。
1.2.1全球性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之时提出来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诞生的。因此,低碳经济具有全球性,应通过国际合作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经济发展起步早,对环境的污染长期存在,因此,发达国家有能力也有义务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利用自身的优势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又协助发展中国家完成其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发展滞后,但拥有更大的减排空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项目合作,能够共同进步,实现双赢,更能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1.2.2多重收益性
传统的经济模式是企业一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并不把经济利益看做是唯一指标,而是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是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完美结合,使整个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很高,国外市场的需求是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国际市场上任何的政策变动都可能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影响。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必将带来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会造成不利影响。
2.1新增环境要素会降低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通过出口其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最小比较利益产品而在贸易中获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学者们提出环境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环境标准较低或具有较丰富的环境要素禀赋,则该国由于相关环境产品价格中所含的环境成本较低就相应地具有环境比较优势;相反,如果一国环境标准较高或环境要素禀赋稀缺,则该国的环境敏感产品就不具有环境比较优势。
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向来以加工贸易为主,比较优势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产品较低的技术含量,而在产品对环境保护的标准上却远远不够。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逐渐增强的时代,我国产品在新加入环境要素之后,就失去了原有的比较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地位。
2.2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碳关税还没有开始征收,但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在本国范围内已开征与碳关税类似性质的碳税。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条款中规定,从2020年起将对进口产品开始实施碳关税,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CO2排放关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碳关税征收对象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钢铁制品、电解铝等高碳产品,从出口产品结构看,这些高碳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大量份额。”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到我国总出口额的57.6%。从出口国别看,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对象是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我国前三大出口国家和地区,2008年对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的46.3%。一旦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我国一半以上的出口产品将受到影响,出口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将削弱。
2.3非关税贸易壁垒将使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坎增高
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新一轮贸易壁垒的增长,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会被发达国家利用,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诸多影响。
2.3.1绿色贸易壁垒为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威胁
“绿色贸易壁垒简称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动植物健康或保护本国贸易为目的,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建立一系列绿色技术标准等制度和方式对来自国外的产品进行限制或禁止的手段和措施。”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环保水平在世界上还处于较低位置,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会利用自身技术、资金优势提出较高的环境际准,我国产品将面临严重威胁。
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纺织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也不高,难以达到进口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要求我国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中都要符合一定的环境标准,我国产品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等相关费用,从而增加我国产品的成本,降低原有的价格优势。现在,各国都面临着减排的压力,对产品的环保要求增加,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发达国家将会利用其本身的优势通过绿色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我国必定难逃此劫。
2.3.2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或措施,以阻止进口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限制我国产品出口。一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即进口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使我国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二是削弱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即进口国的各种技术性要求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进而削弱此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相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较低,
发达国家可能提高有关碳排放等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标准,这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严重障碍之一。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也不高,同时对国外的技术法规、标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国际标准、进口国的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损害会比较严重。
2.4新的低碳标准会减少我国出口贸易量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nmn)的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产品的消费偏好将会增强,我国高碳产品将会因此丧失部分市场。例如,沃尔玛已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否则视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将中止与其继续合作的权利。在这10万家供应商中,中国的企业为数不少。这一决定已经给我国的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将会降低我国产品的出口量。
2.5碳交易权成为我国廉价出口商品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CO2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一个公司如果排放少于预期的CO2,那么就可以出售剩余的额度,并得到回报,而那些排放量超出限额的公司,须购买额外的许可额度,这样它们可以避免政府的罚款和制裁,从而实现国家对CO2排放的总量控制。”而碳排放权交易的国际市场则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根据国际公认的分配原则获得相应的排放许可证,然后国家之间进行许可证买卖交易。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最有潜力的碳交易资源供给国。但是,目前国际碳交易规则基本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我国在这方面缺乏话语权。例如,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方式是CDM项目。2008年中国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的84%,但是由于我国缺乏与国际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直接交易的平台,使得这些核证减排量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发达国家,从而使国外的交易机构获取暴利,而我国沦为发达国家廉价减排的工具。
3 对策研究
3.1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改造传统高碳产业
发展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优秀竞争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因此,推进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改造我国传统的高碳产业,开发低碳含量的新型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我国的财政政策也应当向采用低碳技术的企业倾斜,加大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尽早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在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提供财政补贴,以弥补出口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3.2政府出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国家可以通过设立碳基金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将其注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大对个体民营经济的投资力度,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现状,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出口企业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逐步减轻和摆脱高新产品出口受制于国外知识产权的状况。同时,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向节能、高效、低碳的方向发展。
3.3努力占据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国际碳交易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各项规则都不够完善,但由于一般都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许可证,很容易形成一个买方市场,使我国缺乏话语权,会对我国不利。因此,我国应当制定碳交易的政策法规,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争取碳交易的定价权。因此,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摆脱对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依赖,从而摆脱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身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定价权,以保证中国企业的利益。
3.4建立“碳标签”制度
在国际范围内,较成熟的碳标签是由英国发起的。“2007年,英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成立了碳基金,鼓励向国内中小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日本则紧随其后,鼓励本国公司在商品包装上详细标注产品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碳信息。欧盟也积极推出新的规则对生物燃料的碳足迹衡量做出强制性规定。”各国通过推行碳标签制度增强公司的低碳意识,引导消费者关注商品的碳足迹指数。
因此,在将来的国际经济流动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会要求对方提供“碳足迹”指标,加注了碳标签的商品也会更加容易进入国际贸易流通领域。我国也应该密切关注这一点,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建立“碳足迹”制度,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3.5在国内征收碳税
碳关税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抑制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一种手段,在现阶段,我国低碳技术很不成熟,产品难以达到低碳标准,这将成为发达国家减少我国产品进口的重要方法。WTO准则规定,对同一商品不能重复征税,因此,我国可在本国对产品征收碳税,一方面可以避免碳关税,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资金,用于开发低碳技术等项目。
总之,低碳经济已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发展趋势,需要每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国际贸易环境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会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从根源上积极应对,采取技术创新等先进措施,维护本国的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