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1 10: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增加的现象。具有了相当规模经济的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它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企业在竞争中抗拒风险,整合经济和社会资源。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工业化水平、生产技术特点、市场供求关系、产业组织政策和规模政策、资源投入的条件等。
借鉴国内外企业发展的经验,可以探寻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一、扩大经营和生产规模
规模经济的存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企业追求规模化将推动某个行业乃至整个工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要达到规模经济的形式有几下几种:
1.多样化、一体化、差别化经营
国外大型企业大多采用多样化经营方式,这是在竞争环境下广泛获得盈利及分散风险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经营的业务有的互有联系,有的则毫不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力求达到最佳规模。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可以提高综合利用资源和信息的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组合生产中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但是,企业的多样化发展须防范资源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产业选择误导、人才难以支撑、时机选择难以把握等弊端。
上下游一体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另外一种重要方式,企业不断向生产的前向阶段和后向阶段扩展,把依次对产品加工的各个工厂联合在企业内,实现产品纵向生产一体化,可大大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获得统一的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
产品差别化也是企业规模经济的一种方式。产品差别化是企业根据某些消费者的特别偏好而产生的与其它企业产品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企业推进产品差别化策略,如改进质量、提高技术、改变外包装,其结果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占领各个可能的市场,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高。
2.水平扩展、集中化生产
目前,国际上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基本上都采用扩大经营。一些企业采用水平扩展的方式而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单品种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迅速提高企业在这一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商标信誉,同时,企业产品占有率达到较高水平,有助于稳定企业市场地位,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除了采取单套装置能力增大的方式外,还有许多企业将几套装置建在一个厂区,或者多个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形成
“城市化经济”。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节约运输费用,促使下游产品也达到规模经济的规模。
3.提高开工率
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提高开工率。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开工率几乎都在90%以上,如埃克森近年炼厂的开工率达89%,壳牌和BP冶炼厂的开工率更达到了96%,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98%。
4.关停并转低效益企业
关停并转低效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会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我国近些年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与大型企业争资源、争市场的“五小”企业采取关停的措施,对于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改善产业组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
资本经营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重组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即企业集团是实现规模经济较为合适的产业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间的兼并就越频繁,规模就越大。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未来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公司数量更少、规模更大,公司进一步实现全球化经营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优势领域更集中和更加依靠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相继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和企业联合形式以实现规模经济。但是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许多企业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普遍未能采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企业“小而全”、
“大而全”,专业化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三、开展跨国经营
企业国际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市场国际化和投资国际化。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和销售收益;通过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或者通过合资合作在海外设立生产企业,建立企业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流通网络,充分利用别国的优势资源,谋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有分析表明,企业平均规模与海外生产有直接联系。近10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则显得很不够。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维农的研究,一个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为1:1.1,其中发达国家为1:1.4,发展中国家为1:0.73。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未来仍然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
一、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固定资产价值等标准),可以把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A・马歇尔首先倡导的,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当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
从以上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笼统地认为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间的关系,是反映某个企业或某一行业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往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企业追求规模扩张,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一般观点认为:大规模生产通常具有优越性。因为较大的工厂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具体体现在: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按部门平均成本出售商品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是企业奉行低价竞争的物质基础.以低价来扩大销量,增加利润总额。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只要拥有足够 大的企业规模,就一定能实现其规模经济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当某一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设法降低自己成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普遍降低。原来处于成本领先地位的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再度降低成本,寻求缩短与对手在成本上的差距。根据生产成本理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趋于下降(见图1),但这种下降不是无止境的。下降到一定程度,长期平均费用曲线逐渐变平,此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不变,若再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转而逐渐上升。如图,BC区间为企业的最佳规模。
如果用制度经济学观点分析,企业并不是越大越有效率,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是存在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会导致企业运行效率的下降。我们可以用图2来表示这种情形。
在图2中,在企业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其规模收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扩张到一定阶段即A点时,在各种内外制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规模达到了它的顶峰,如果继续扩大,会导致收益下降,即出现规模不经济状态。事实上,决定这个点位于横轴的何点,取决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道路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个临界点上,超过这个临界点,即成本大于收益,企业的规模应该稳定在这个临界点上。其实在图l中,BC区域对应图2中规模效益增大从D到A点这个区间。这两幅图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企业追求规模扩张要参照的因素: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建立发展要考虑交易费用。企业是有边界的,不是越大越好。企业应根据行业、市场、地域等不同而选择其最佳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从企业经营实践看,企业盈利能力与其生产和资本规模并非一定成正比例关系。生产规模小的企业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弱,竞争能力就低;相反,在某些产业领域,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大企业还高。例如,美国的制鞋,纺织行业,甚至某些机械电子行业的分支部门,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于大企业。在办公和计算机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6.6%,而小型企业为88.1%;在数控机床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5.8%,小企业最高达126.9%。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盈利,规模经济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一定条件下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然而,生产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都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会使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衡量企业规模是否合理的最佳标准应该是成本最小化,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应把握经济效率提高的原则。因此,与其说企业的规模扩张是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不如说它是规模经济的结果和表现。
二、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理清了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后,我们明确了企业规模不等同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生产一件产品的操作或运行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几乎可以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中。如采购、制造、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销售网络等方面。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一个企业很难在所有的职能环节都取得规模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不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能体现规模经济的环节,而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规模,其结果很可能是企业规模大了,收益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追求规模经济动因驱使下,应如何决定其产品的投资生产规模呢?
笔者认为,在企业决定其投资生产规模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的供求结构,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三方面的情况,因为这三方面的情况决定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否谋取规模经济效益。首先,从行业供求结构看,根据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供求结构主要由五种力量所决定,即行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加入者,替代产品生产者,供应者和购买者。它们的合力,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利润前景,也是决定企业投资生产规模的重要外部因素。不同行业、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因其技术、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对经济规模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求低;对于快速发展壮大的行业,企业产品生产与销售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但对于处于衰退的行业,行业内企业的规模扩张会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大量积压,导致规模不经济。其次,从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地位看,它是决定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的第二因素。即使在一个平均盈利水平很高的行业中,如果企业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反之,萧条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也不可能获得高额利润,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的企业过度的规模扩张,只会导致规模不经济。最后,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规模的第三种因素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使一个企业在行业中平均盈利水平很低,排名很落后,只要具备很强的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很多对手,跃升为行业排头兵。企业如果不具备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会加大管理难度,造成企业成本、费用的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
如果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继续扩张,最有效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进行优化调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企业内部对公司治理原则、监督与激励机制、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人员组织等企业制度安排必须作出优化调整。当这种调整与规模保持一致时,企业的规模收益是稳定的,则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这种调整不足或者超前,那么规模收益便会萎缩。我国许多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就受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内部制度安排与规模扩张上没有保持平衡。不少企业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规模效益,规模扩大了, 效益却下降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生产规模过大,企业管理幅度过大,或者层次太多,机构过于庞大而运转不灵,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致使企业效率低下,出现规模不经济。二是生产规模过大,大幅度增加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原材料和资金)的需求,而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必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三是生产规模过大,产量大幅增加,加大销售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同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就相应要求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满足它的原料供给、人力资本需求和销售场所,地方市场的相互排斥与垄断,是阻碍企业扩张的外部因素。对企业内部制度安排而言,规模扩张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其优秀技术属市场同类产品的前列,其管理机制、销售机制、人员组织机制也必须是同类企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没有这些制度安排的优化作为支撑,企业规模的扩张充其量仅是一种泡沫化的膨胀。
当前,以并购、股票上市等为手段的资本浪潮席卷全球,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的确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许多跨国公司的资本营运、资产重组是以提升竞争力为前提的,比如在并购时,往往看重的是被并购企业的优秀竞争优势与自己企业的整合,且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多,不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少。总之,企业的扩张并非是单纯追求规模。而我们有些企业的扩张往往是:当自己有一定的采购业务就办自己的贸易公司;有一块土地或有建筑任务就办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有一定的广告业务就办自己的广告公司,有自己的车队就办汽车修理厂和加油站;有一定的打印业务就办自己的电脑公司,有一定的招待业务就办营业性的宾馆或酒楼……企业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到多个业务领域,多头竞争的结果,造成主业不精,缺乏优秀竞争力,处处被动。在同业竞争中,因为未能集中于某一职能环节,规模优势无法体现,不能做到有效控制总成本。同时,某些具有潜在优势的业务,因为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差异化。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如果一个企业既不能做到成本领先,又无法实现差异化,而是被“夹在中间”,注定要失败。我国不少企业恰恰是处在这样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作为企业,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要盈利。然而,盈利并不能和企业的规模划等号。企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盈利。企业规模扩大的根本动因,是企业不断地追求规模经济。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并不必然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因为中小企业没什么规模,也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现代企业追求的是制度安排优化与规模扩张并举以获得规模经济,这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同时也是企业充分利用资源的市场要求。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经贸系)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经济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其规模普遍偏小,生产要素配置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本文就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企业规模经济 并购 企业集团 产业组织政策
企业规模是指生产资料、职工等生产要素和产品产量在工业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表明了企业组织的大小。企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企业规模经济。企业扩大规模,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从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国际比较看,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小得多。2003年,我国516家重点企业的营业收入约为433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2名的沃尔玛和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总和。
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将2003年世界500强的前2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中国100强前2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的18.5%,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24.5%,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十的大众汽车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
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其拥有的大公司数是呈正相关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大公司的数量还不多。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世界第六位,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与我国经济总量所处的位置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这11家企业,所涉及的产业主要是能源、电信、金融和贸易,没有一家是我国主要产业的制造业企业。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这使得我国产业部门的企业缺乏基本整合市场的能力,导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十分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以低价格优势去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制约了产业及企业的发展。
我国发展企业规模经济的对策
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谋求发展的有力措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在并购中应注意:
并购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应根据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并购,鼓励一些产业的优先发展,限制另一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社会资源的动态平衡。同时,政府还要从宏观上控制并购的规模,既防止因企业规模过小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又不至于并购过度而形成垄断,影响竞争。除此以外,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为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信息资源。
并购应以水平一体化战略为主。并购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三种战略。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现纵向渗透和扩张。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以上三种战略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化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受地区和部门的限制,水平一体化程度较低,垂直一体化程度更低,而混合一体化更是寥寥无几,这严重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张,使大型企业难以形成。根据这一现状,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应以水平一体化战略为主,加强主业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开发,使主业趋于有效规模,在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采取垂直一体化战略,待到垂直一体化基本实现,就应创造条件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期最后形成国际化大型企业。
完善上市公司并购机制。通过股票市场进行并购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的有效途径。而由于条件所限,目前我国数十万国有企业中,上市公司只有数千家,因而大批企业通过换股的方式实现并购尚不可行,因此应加速发展资本市场,以解决企业并购中的资金困难。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对企业集团的合理规模作出科学的决策 企业集团的规模是否合理,要用规模经济来衡量。首先,提高企业集团进入壁垒,对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限制其产生,对不适应集团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实行淘汰制。摘牌的要坚决地摘。其次,支持同行业内具有较大优势的集团公司对行业内其他集团公司进行控股、参股,形成更强大的企业集团,以减少雷同企业集团的数量。
重点培育企业集团的优秀竞争力 现阶段当务之急是要把企业做强,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通过联合,集各方优势于一体,由此产生相应的协同效应,以实现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市场力量的主导下,集团形成和扩展中的企业联合应以企业的自愿为前提,以资本联接为纽带,以制度创新、机制转换为基础,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规模效益为基本目标,注重市场调研和风险分析。
集中资源组建专业型企业集团 实践证明,一个或几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对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各产业来看,企业集团应收缩经营领域,将无关业务剥离出去,突出主业,发展独具的专业优势,形成自身的优秀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使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质量和品牌优势,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制定政策推动发展规模经济
在促进企业规模经济活动中,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是为企业创造必要的政策和法规条件,既要促进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又要防止过度集中形成的垄断,政府的职责应集中在三个方面:
制定政策并建立产业政策保证体系。推动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及不断升级,需要将产业政策细化,明确不同时期的产业主攻方向,促进重点产业的优先发展。在每一重点产业中选几个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实行政策扶持,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时,通过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国有资产利润分配政策、财税政策、外贸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企业规模经济的发展。
改革政府管制模式。市场化改革要求改革政府调整产业组织的模式,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采取“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新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并”、“转”、破产退出,使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不断形成。可以说,“以市场调整为主”的模式有利于培育和增强我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然而,对产业组织进行良好的调整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推动。
制定产业进入壁垒政策。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对规模经济要求,确定进入某个产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允许新建企业进入。标准的设立应以最小最优经济规模(MES)为基石,同时考虑生产技术、要素供给、市场需求等因素;标准的内容应是投入生产要素的规模、产品、品种、生产批量等。通过设置适当的进入壁垒,限制小批量的企业进入某产业,防止产业进入过密、竞争过度。
【摘要】 零售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行业之一,在零售商建立良好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发达的物业配送网络等基础上,零售商的增长对规模有着强烈的依赖性.本文将简要论述我国零售业地位,零售业规模经济状况及其产生原因,和发展零售业规模经济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零售业;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或规模效益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设. 其基本含义是:在投入增加的过程中,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随产出量的增加而下降, 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的比例而带来的效益, 所以也叫规模效益。这里投入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是前提单位产出成本的降低与效益的提高是结果。
1 经济服务化趋势促进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当今, 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高, 世界经济正呈现一种服务化趋势。1980 年服务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为5512 % ,到1996 年时已高达6315 %。格林・克拉克在其代表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用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总结出经济的服务化规律, 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 “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 再从制造业转向商业和服务业”。零售业作为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美国为例, 1997 年美国零售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 % , 在零售业就业的人员达2 250 万人,平均每10 个人中就有1 个人从事零售服务业, 零售业是美国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 ; 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1999 年台湾地区流通产业的营业额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6161 % , 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21 %。与此相对应的是零售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可以说零售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生活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现, 也正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导致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
2 我国零售企业规模格局现状
目前,中国零售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企业规模扩大趋势明显,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如表中所示,2003年零售企业100强及30 强销售额增长明显,年均增幅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以零售总额为标准计算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比显示出,C10在四年间提高了157% ,而C30较前几年分别增长152%,117%,53.7%和34%,这说明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凸显,产业集中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的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
外商企业增长也十分迅速2003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
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3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5%,而外商企业为21%,整体看来,其增速大于内资企业;而且在我国零售企业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商企业在零售市场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2003年零售企业30强中有7家外商进入,销售总额为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6%优势较为明显。
3 零售商店的规模对商店成本与效益的影响
3.1 固定成本的分摊。在零售企业运作中, 商店的取暖、降温、照明、工资和管理费等方面的开支是相对固定的: 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 它们不会随着零售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或至少不会按同样的比例上升。当商店规模扩大时, 由于这些相对固定的成本被分摊到更大的销售额或营业面积上, 从而单位产品的平均经营成本或费用会下降。这里要注意区分由商店使用效率的提高导致的成本下降和由零售规模扩大而导致的成本下降。前者出自有效的管理, 不仅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也存在于相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故不属于规模经济问题; 只有后者才是规模经济要研究的内容。
3.2 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大的零售商店有更大的能力抵御不测事件的发生, 这不仅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大的商品贮存可以灵活调配, 也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多的正在使用或准备使用的机器设备足以应付偶然发生的机器设备的坏损, 从而避免可能的损失。
3.3 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这是因为, 首先, 大商店与小商店相比会提供更多的品种,从而强化了消费者“一站买齐”的倾向, 即消费者往往会在大商店购买更多品种的商品。其次,大商店给人一种大而全的感觉, 会吸引较多的消费者购物; 而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种物品时, 经常会顺便购买其它的商品。不同商品的这种交叉影响, 也会增大大商店单位面积的交易量。
最后, 采购成本的节约。大商店往往有较大的购买力, 这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
4 零售业企业走向规模化之路的原因.
4.1 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相对而言, 零售业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 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 具有天然的充分竞争特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 导致零售业成为竞争最为激烈、平均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之一。零售行业规模效益十分明显, 有人对我国百货商店的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 其规模与效益确有正相关关系, 其规模经济来自于规模增大所导致的各种成本与费用的节约。大型零售商庞大的购买力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零售巨头沃尔玛2001 年销售规模2100 多亿美元, 整个中国的前500 位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总和还不及它的十分之一, 这样的的市场规模, 使其在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上的优势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此外大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 它还可以依靠雄厚的财力,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宣传、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活动。进入壁垒低导致的激烈竞争和大企业在竞争中的明显优势迫使零售企业纷纷走上了联合、兼并的规模化发展之路。如沃尔玛就是靠收购兼并起家。
4.2 生活方式和购物习惯的改变促使单个店铺大型化、整体化, 服务功能更为齐全。1971 年韩国出现了第一家超级市场, 而10 年后发展为1 500 家; 在我国的香港, 超级市场的数量在1975~1983 年这8 年期间增加了6 倍, 而同期内传统的杂货店的数量减少了30 %。导致商店规模增大的原因主要有: (1) 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 (2) 家用电冰箱和电冰柜的增加; (3)家庭主妇参加工作的增加; (4) 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变化导致人们的购买行为倾向于一次性批量购买和一站式购物, 这就要求商家将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商品置于同一屋顶下, 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除了要求购物方便, 要求一次性购齐所需物品外, 消费者也很注重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消费, 追求购物的便利性、舒适性、高选择性和文化性, 不少消费者还借逛商店的时间休闲、放松,商业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超市以及购物中心正好顺应了这一需要, 大部分超市都配备有餐饮、娱乐和文化设施.
4.3 现代生活多元化、市场细分导致零售业态多样化、细分化, 竞争使不同业态出现融合趋势。不同的业态是零售业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选择的结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零售商进入市场时就会有不同的业态选择。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的多元化导致购买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 进一步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创新。国际零售业在19 世纪中期之前基本上都是小型零售店铺, 1852 年在法国首先出现了百货店, 1930 年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 20 世纪60 年代初出现了折扣商店, 60年代末出现了便利店, 近一二十年来, 新的业态形式产生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世界上共有多少种零售业态, 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粗略估计, 自从百货商店产生以来的150 年的时间里, 共产生了20 多种零售业态, 其中很多(如商店街、网络商店等) 都是新近产生的. 在激烈的竞争中, 不同业态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得本来是错位经营的业态出现了趋同现象。例如,百货商店是高价格、高毛利、低周转率的零售业态,而其对立面――-折扣商店, 则以低价格、低毛利、高周转率为特点, 而随着零售业的发展, 这两种相反特点的业态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 折扣百货商店。
5 国内零售企业扩张要有理性
企业应当意识到通过贷款、融资和占用供应商货款的方式扩张,其前提必须是实现资金的良性流动,否则大规模的扩张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包括供应商追逼货款和流动资金的缺口,这正是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元凶。美国的连锁零售业巨头、全球企业9强之一的普尔斯马特近日传出被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瓜分”的消息。据业内人士分析,普尔斯马特的问题主要是因其近年在中国扩张步伐太快导致。过快的扩张挤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对供应商欠款纠纷事件频发。而沃尔玛的成功在于其十分善于平衡规模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它在采购、库存和物流配送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摊薄了商品的平均成本,并控制了新成本的增加。如果国内商业企业不能看到这一点而“照葫芦画瓢”,将非常危险。
国内零售业由于零售商需要的流动资金量很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资金周转就会很困难,必将影响进货和商家信誉,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正常经营。举巨资扩张中的商业企业更应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研究表明,商业企业规模经济的效应整体不高,主要原因是商业企业销售的商品所能摊薄的成本并不多,如单位销售商品的人工销售费用、营业场所成本等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不存在规模效应。商业企业的规模效应主要来源于采购成本的降低,像苏宁、国美等大的专业零售商,由于其向单一家电企业采购的总金额非常巨大,因此采购存在较好的规模效应;但对一般的超市类商业企业,其向单一厂家采购的金额并不大,因此采购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当商业企业扩张过快时,企业将面临新的成本的增加,如文化、机构的整合管理成本。当新的成本增长过大时,企业将出现“规模不经济”.
[摘要]资源型企业发展要以“规模经济”为导向,是世界资源型产业的普遍规律。与西方大多数资源型企业所体现的规模经济特征相比,我国资源型企业在此方面亟待加强。本文在分析世界资源型产业的集中特性和西方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我国资源型企业在规模经济方面缺憾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企业体制
本文是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03JZD0017)的总结成果之一,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留金出[2007]3020)。
资源型产业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动力,是国家经济战略布局中的关键领域。当前,西方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特点是少数规模巨大的资源型企业控制着本领域的矿产资源生产和贸易,并且,由于资源型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的日益提高,国家投资随之增加,使资源型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张。就我国而言,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的背景下,研究资源型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为我国资源型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学界对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的理论认识
资源型企业为何规模巨大?对此,西方学者的解释是资源型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由大量经济学文献证明,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的规模经济曲线呈L型或U形,即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递减,或至少达到某一规模之后,其成本曲线才递增。针对资源型产业的规模经济特性,西方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了不少相关研究,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规模经济适用于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模式
西方学者认为,资源型企业的生产模式决定了规模经营能获得更多利润。以钢铁产业为例,钢厂通过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程序,在同一个工厂内将粗铁炼成钢坯,再将钢坯加工成半制成品,这就节省了加热粗铁和钢坯时所需的燃料及设备,实现技术互补的生产过程。既便各生产阶段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拥有从原料生产到初级加工再到最终制造业的大型企业的优势仍十分明显。因为它们不仅可以恰当地调整各阶段产品的产量,而且能在内部调整价格以保证整体的收益,减少风险。同时,矿产资源具有伴生性特征,往往同一矿山可产出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如铜矿中就常伴生铜、铅和锌三种产品。大型企业通过综合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明显低于分别生产铜、铅、锌的采选企业和冶炼企业;资源型产业某些中间环节的产品所包含的知识产权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即在交易中只涉及使用权的转让的前提下,产品售出会导致产品生产的相关信息的转移,使产品通过市场交易有泄密风险。这促使受化工技术和自然影响较大的资源产品以及矿藏地理分布集中的原料产品的生产厂商有实行内部化经营的动机和原因,从而形成规模经济。
(二)规模经济能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的自然资源。它的消费存在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不对称”问题。即本期的消费将剥夺未来消费的可能,而市场不能传递正确的价格信号。既便市场机制运转正常,资源产品比价合理,资源产品的实际价值往往也被低估。因为市场作为协调即期需求与供给的工具,对资源产品的未来需求是难于涵盖的。所以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必须体现适度集中,它一般属于接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只有在形成规模经济的情形下,才能避免产业内过度竞争及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首先,资源的利用效率可通过单品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实现。如乙烯装置是石油化工的优秀装置,其规模大小决定了其产品的经济效益。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对乙烯装置的调查表明:以75万吨/年产成本为100%计,产能下降到50万吨/年,平均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25万吨/年,平均成本上升14~33%。其次,企业还能通过将几个产品生产线设在同一个厂区,或者联合多个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形成“城市化经济”。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节约运输费用,促使下游产品也达到规模经济的规模。最后,若生产格局高度分散,政府的监管难度将大大加强,许多企业往往能在隐蔽的状态下成功躲避税收与法律约束,导致市场的混乱与资源的浪费。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在政策上支持资源型产业的规模经济以规范资源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规模经济能克服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风险
资源型产业具有十分强的“资产专用性”。如昂贵的炼钢设备只能用于生产钢材,这使资金一旦投入便会带来巨额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企业的灵活性就越低,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大量事实表明,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能很好地避免资产专用性带来的缺点。一方面大型企业可以更便宜地获取投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多角化经营可以使企业投资方向的转移在内部进行,当企业的一种产品生产的发展出现困难时,可以很快把投入该产品的生产资金抽出来,投入到其他利润较高的产品生产中去,以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可以影响矿产生产的格局;它们能够在众多备选开发矿点中选择在什么时间、以什么速度开发哪一个矿点,甚至可以在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风险较小的地区进行勘探以提高开采成功率。随着开采成功率的提高,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风险也能相对降低。此外,大型资源企业潜在生产中心的多样性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灵活性,使它们可以对经济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
(四)规模经济可以提供矿业生产所需庞大资金保障和高新技术支持
由于资源分布的非均匀性、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资源型企业受资源与技术条件的限制较大,因此在西方学界,资源型产业被认为是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一方面,目前找矿和矿产生产所需要的资本巨大,矿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对稀有矿产资源的竞争而非产品的竞争,所以新企业进入资源型产业会遇到很大的资金壁垒。能够完全克服此类资金障碍的公司,要么是已经很大并想使其利益多样化的公司,要么是由政府建立的公司。另一方面,产业中“老企业”凭借其对技术知识和专门知识的控制而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企业的规模庞大使它们能整合整体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使技术的规模经济得以实现。大型企业集团更可利用专利法的保护其拥有的技术库,形成技术垄断。
以上西方学界的分析可谓提纲挈领,其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阐明了资源型产业的自身发展特征决定着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的性质。但笔者认为,西方理论缺乏对作为规模经济主体的企业进行细致刻画,因而尚还不足以解释我国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缺憾的现状。那么,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现状与西方理论解释有何差别,为何我国资源型企业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下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二、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分析
(一)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规模经济现状
我国资源型企业无论是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相比,还是同国内其他企业相比(从集中度来看)规模都明显偏小。以煤炭产业为例,据统计,我国约有2万余家规模不等的各类煤炭企业在从事煤炭生产,但行业中没有一家(甚至几家)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一家(甚至几家)企业能对整个产业具有重大影响。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4一直低于10%,CR8一直低于15%。①当前,国有重点煤矿矿井平均生产能力仅80万吨,而世界先进产煤国的矿产年产规模平均在200万吨以上。即便是我国规模经济已相对发达的石化工业,其规模仍依旧偏小。1999年全球乙烯炼厂平均规模约540万吨,其中最大炼厂规模4,085万吨,最大单套蒸馏能力1,250万吨;而我国乙烯炼厂平均规模仅160万吨,最大炼厂规模只有1,350万吨,最大单套蒸馏能力只有800万吨,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②此外,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的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以煤炭产业为甚,中小型乡镇煤炭普遍赢利,而国有重点大型煤矿则亏损严重。目前,国有重点煤矿各种债务总负担854.19亿元,其矿井生产能力利用率仅88%,闲置能力达4,426万吨。③概言之,我国资源企业与发达国家资源企业发展相比基本处于“多而散,散而乱,乱而差”的局面。
(二)企业体制缺陷是我国资源型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资源型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特征达到规模经济。但为何我国资源型企业尚未形成应有的规模经济呢?这需要对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社会的视角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予以全面、深入地把握。
我国不是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按照企业追求利润(收益)最大化的要求来组建和发展资源型企业的,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要素不断增加和完善的过程中,在多数资源型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资源型企业的投资权、资本经营权仍受政府控制,或受特殊体制因素的羁绊(如条块分割),所有制体制改革不完善,出资者、经营者的权益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与西方资源型企业存在一个本质的区别――企业体制。①我国资源型企业与西方大型资源型企业的企业体制相比,主要以下面四方面约束着规模经济的发展:
1.企业体制中成长机制的缺失。根据经典规模经济理论,西方企业是在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经营体制、更新设备、采用更高效的采矿方法等手段追求高劳动生产率和低成本,达到企业的规模经济。而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之所以规模大,不是小企业自身增长和扩张的结果,而是一开始就是作为大型企业创办起来的。国有大型资源型企业在中国这种特殊身份就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技术效率的改善机制,即所谓“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在这种机制下,国家给予企业定期的投资、固定生产任务和限定产品收购的价格,因此我们可以把国有资源型企业的成本假设为在一定规模内趋向于定值。由于通常技术效率与成本高低是负相关的,故在一定时期内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是一条平缓的曲线,于是对应的成本也就趋向于一定值,与规模增长相伴的是规模不经济。同时,我国资源型企业由于没有经历企业成长期中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折旧提留体制与设备更新体制不合理,导致开采用设备和生产工艺无法及时更新,许多设备在建厂后就几乎没有更新过,还有相当多的矿产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挖矿,车拉肩扛或畜力运输,规模经济根本无从谈起。通过对比能看出由于成长过程的缺失导致我国大型资源企业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于自身发展规律的企业成长体制。
2.企业办矿体制与企业体制的“地方性”约束了规模经济发展。外国的资源型企业为集团企业制,其公司下常有多个矿山,跨省(州)、甚至跨国开采矿山。这不但体现出横向一体化的规模经济的优势,更体现其管理成本节约的规模经济。而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模式一般是“一企一矿”制的模式。本地的矿山就是企业的全部,企业规模无法在原基础上扩大,无法与西方国家多矿山企业规模相比。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只能存在单个矿山内部规模经济的可能,几乎不存在横向企业规模经济。我国资源企业办矿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地方性”。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各地方在局部利益驱动下,对中小资源型项目的投资急增,大量小企业涌入矿业,并利用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市场割据。处于矿业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由于体制的“地方性”和行政区划所限定的市场空间制约,无法寻求进一步的规模扩张。这使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社会资源无法以较低的成本集中地配置到具有较高规模经济水平的大中型资源企业。
3.我国资源型企业集团体制有待深化。根据企业发展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西方资源型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相比之下,我国资源型企业集团经济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约束着规模经济的发展。从股权结构上看,大中型资源企业集团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隶属于中央各部门,城市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却难以参与这些企业的生产要素配置。这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相比,企业的集团化实为换汤不换药。从公司治理机制上看,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发挥相应的监督与制衡作用。资源型企业集团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集团的组织结构上看,普遍存在没有理顺母子企业关系的问题。组织结构的混乱导致资源企业资金利润率和资金利税率均低于全国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资源型企业全员劳动效率低于国有重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型企业集团的功能建设尚需加强,使企业集团能更有效履行投融资功能、决策功能、战略规划功能、技术开发功能和市场营销功能。
4.企业办社会的体制令生产成本高居不下,难以形成良性规模经济循环。与西方大型资源企业相比,我国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社会负担要重得多。企业办社会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经过几十年的沉积已铺了过大摊子,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办社会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企业营业外支出过大,使企业运作成本的付出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相矛盾,以致企业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下,不能适应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体制下,企业越大,企业办社会的份额就越大,企业负担也就越严重,阻碍着规模经济的实现。
三、几点认识与建议
由上文分析,企业体制方面的约束阻碍了我国资源型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必须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制定促进资源型产业规模经济发展合理化的方案,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资源型企业充分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针对我国资源型企业、尤其是老工业基地的资源型企业的特殊现状,政府对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建议,我国资源型企业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和调控下,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资源型企业成长机制,推动资源型企业规模发展。资源型企业应该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彻底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资和政府补贴的生产体制与模式,积极推动企业体制的市场导向性。同时利用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法重新计算企业资产价值,以科学合理的方式重新计提资产折旧。正确处理企业发展规模和设备更新换代的关系,把规模扩大建立在设备的更新换代和采用高效率采矿方法的基础上。政府与企业关系必须分清,尽力避免“预算软约束”对于企业体制发展与创新的负面影响。政府还应该正确引导资源型产业体制改革的方向,对资源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资源企业规模经济有效发展。
2.改变旧的办矿体制与打破企业体制的“地方性”。首先是改革原来体制下对资源型企业的区域管制,改革单矿山企业制为多矿山企业制。可以尝试有计划地把区域内几个有潜力的矿山企业合并为多矿山企业,使区域内实现规模经济,同时把改革所节约的管理费用转变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投资,促进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次,推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避免行政管理部门利用行政手段来干预资源型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尤其要消除影响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障碍。中央政府应该着力调和地方政府之间利益,防止地方政府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大局的行为的发生。同时促进行业协会制度的形成,改变资源企业地方割据的局面,推动资源型企业的跨省区发展。这里提到的行业协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生成的一种民间(市场性)组织,是市场在追求效率中自发]化的产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从而促进市场机制的规范化、秩序化。
3.深化资源型企业集团经营体制的改革,改变混乱的母子公司关系。要使矿业企业集团形成合力,实现规模经济,减少内耗,就必须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条件具备的矿业企业集团,也可由控股经营公司向纯控股公司转化,精简母公司职能机构,将生产经营功能向子公司转移,充分调动每个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同时将母公司精力集中于战略规划管理,发挥投资决策、扩大融资、市场开拓和协调、研究与开发、财务监控和重要人事管理的功能,形成强有力的战略决策中心,投融资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销售服务网络。
4.打破企业办社会的束缚,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发展。要真正解决资源型企业“企业办社会”的约束,其关键是政府重新接管应该由其负责的公共设施和提供的公共服务,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府应先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然后把原来由企业负担的社会服务机构“关、停、并、转”,最后建立整个地区统一的公共服务机构。当在把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彻底剥离后,企业可以把节约的企业基建投资资金转变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投资,令这部分资金的运用效果产生质的变化,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