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1 11:13: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
在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难点和实践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成本会计未来的教学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转型发展高校要将办学思路定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应用能力的培养。会计学是经济管理专业中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高级会计是会计专业中衔接紧密的主干课程。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因此成本会计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在实务中将成本计算和会计记账融为一体,为管理提供成本数据资料,同时发挥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职能。但是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繁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成本计算和记账过程,在企业中能够正确运用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一、成本会计教学难点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优秀专业课,是学生掌握会计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的难点:
(一)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繁杂,而学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成本会计主要是研究制造业企业产品的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涉及到了企业供、产、销环节。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消耗的费用千差万别,同时企业之间的生产类型和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费用核算的方法和分配标准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选择恰当的核算方法。但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不熟悉,因此觉得成本会计很难学,结果为了考试死记硬背了很多理论和方法,却不知道该如何具体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成本会计工作岗位不多,学生实训条件有限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后一学期会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但是,成本会计对于制造业企业是重要的且专业性极强的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要求很高,而且成本数据往往是一个企业的保密资料,因此企业可能不愿意接纳实习生到成本会计岗位上进行实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知识还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往往接触不到企业会计的优秀业务,更多地是承担一些简单机械的工作,这样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企业实践有效的进行衔接,实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大多数学校还是在校内组织开展成本会计实训。
(三)成本会计实训注重成本计算,会计记账过程相对弱化
为了让学生熟悉成本核算流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都增加了实训环节。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往往过多的关注成本核算的职能,而忽视成本会计记账职能。制造业企业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是计算产品成本,在计算过程中会涉及到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这些过程是以会计记账为基础的。而且,会计记账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账户的设置、账页的选择、账页结构的设置和各类凭证的填制等,这些基础做账过程往往被忽略,因此导致学生往往会核算成本,但是涉及到了做账过程却无从下手。只有将成本核算和会计记账相结合,让记账流程辅助成本计算过程,学生才能更为全面地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为了化解上述难点,笔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一)介绍制造业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
为了让学生了解制造业企业的实际生产工作流程,课前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典型的或者学生熟悉的制造业企业资料,建立制造业企业模型向学生介绍制造业企业供、产、销各环节的任务以及资金和实物的运动过程,并结合《财务会计》课程熟悉各环节的会计账务程序,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确成本会计着重对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核算。另外,成本核算程序一环扣一环,将前期建立的制造业企业模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各环节的核算要求。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授课过程明确
“四个一”1.明确“一个目标”,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是正确核算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环节提供依据。2.掌握“一张地图”,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操作性和逻辑性很强,成本核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环节较多,只有正确地按照成本核算程序一步步进行,最后才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成本。同时,成本核算程序也是教材各章节内容安排的主要依据,在授课前应先让学生建立课程的整体学习脉络,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否则学生在后续繁杂的费用分配中会“迷路”,对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成本核算程序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准备工作和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需要确定三个问题: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在成本核算程序可归纳为五个步骤:按地点和用途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根据受益部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产品受益多少分配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将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确定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三项准备工作让学生了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起点,五个步骤的核算程序帮助学生理清核算的具体思路,从而系统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3.把握“一个指南针”,教材的内容侧重于理论介绍和计算过程,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了解成本会计的实务过程,在授课时可以打破教材内容的顺序,按照“原始凭证———费用分配表———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的顺序展开教学。学生在学习了《基础会计实训》课程后,已经对这个账务处理流程非常熟悉,按照这个思路上课更贴近成本会计实际工作流程,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会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学会账务处理。4.学会“一个工具”,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费用种类繁多,费用经常需要进行分配,所以要学会运用“费用分配三部曲”这个工具。分配前先确定“分配谁,分给谁”的问题,接下来首先确定分配标准,其次计算费用分配率,最后计算各分配对象各自应承担的费用。教学过程的“四个一”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联系密切,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成本核算的整体框架,既能让学生明白怎么做,同时也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快速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将实训过程嵌入理论教学环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理论,因此,实训是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考虑到实训条件的限制,可以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每讲完一个模块后及时配合进行针对性实训。但是要求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质量好的实训资料。选择成本会计实训教材,需要提供成本核算涉及到的各项资料,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类账簿等,尽可能全真地模拟企业的生产环节和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这样可以让学生练习每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通过实训资料中的凭证、账簿等素材增加实践体验,缩短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另外,实训过程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单项实训主要练习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在这个过程中重点练习各个分配方法的应用、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凭证的填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等基本技能,使学生对整个成本核算流程和账证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综合实训侧重于在不同的企业背景下,各项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练习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将成本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成本会计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改革还在继续,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多样化
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和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内容繁杂而且比较枯燥。目前大多数学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实训辅助的教学手段。长时间的讲授和实训,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需要向多样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课”、“空间课堂”、“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蓬勃发展,在这些模式下课堂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成本会计未来的教学可以结合学校资源和学生情况,适当融入新型教学模式。
(二)转换思路,强化校企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的会计岗位需求有限,一般无法安排全部学生对口实习,但是可以转换实习思路。一方面,学校聘请专业学者或有经验的企业成本会计人员为学生做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最前沿研究成果和企业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成本计算的技巧,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成本会计专任老师可以走入企业,向不同类型的企业学习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特点和企业管理要求,积累一手的资料,将行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成本计算工具,融入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共赢。
(三)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平台,强化教学效果
目前,各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通常会在校内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成本会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未来可以考虑在会计专业职能技能大赛中增加成本会计竞赛项目,将教学内容和企业成本会计实务操作有机结合,在竞赛中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高校转型发展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改革,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路径,培养合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作者:郭剑霞 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摘要: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优秀课程之一,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本文针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4级230名学生开设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进行阐述,目的在于优化成本会计实践环节和方法,为应用型院校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成本会计;实践教学
1成本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独立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企业会计核算的知识和相关的技能。但是从当前我院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来看,我院原有成本会计实训是采取模拟练习的方式(通俗说法利用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直接训练),并且成本核算与成本报表、成本分析训练脱节,这种更偏向于理论教学的形式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拟制定与实施成本会计真账实训改革,计划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系统训练和真账实训。(1)系统训练。成本会计的理论教学主要注重成本核算方面,而忽视了成本会计的控制、计划和反馈环节。在实训环节,拟选取一个真实企业的成本原始资料为背景,选择一种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全过程系统训练,包括原始凭证计算与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登记,成本费用报表编制,最后进行成本费用分析。(2)真账实训,即采用真实的记账凭证、生产成本和费用明细账及真实成本费用报表进行训练。
2实施过程
本次实践教学有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4级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专业共5个班的230名学生参与,通过系统训练和真账实训等全真的实训形式,让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掌握实践知识。相较于原有成本会计实训课采取的模拟练习的方式大有不同,这次改革后的成本会计实训课更偏向实践化,以便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新环境,成为应用型专门人才。
3成本会计实践课程所取得的效果
在成本会计实践课程的期末发起了课程调查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180名,占选课学生总人数的78.26%。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成本会计实践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效果。根据缺勤次数数据显示,本期成本会计实训课178名学生全勤,占调查总人数的98.89%,1名学生缺勤一次,占调查总人数的0.56%,1名学生缺勤三次,占调查总认识的0.56%。根据出勤率的数据显示可以说明,对于本次教育改革,学生对上课积极性有了一定改观。
4成本会计实践课程仍然面临的问题
此次调查问卷显示,成本会计实践课程仍然面临这两个的问题,主要是教学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同学们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好。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52.78%的学生认为,与理论课同一个学期上课会更加帮助对成本会计的理解与实践;而目前实践课程安排在理论课的后一个学期开展,学生普遍反映知识遗忘较多。尚未完全掌握理论知识。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堂内容都能够掌握,但有136名学生对“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的内容认为难度大,占总人数的37.47%,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中,也有较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难度较大。这个问题可能在针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内容和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对于做账过程相对生疏,因此在做账过程中,花费时间也相应增加。同时存在122名学生认为“费用的分配”比较困难,在其他环节均有较少部分学生认为比较困难。存在原因同上,费用的分配在成本会计核算中,是相对困难并且不易理解的内容,需要学生能够课下花费精力,深刻体会。
5建议与措施
针对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拟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理论与实训同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掌握,建议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期进行。模拟企业正常成本核算,先流程后核算。在日常教学中,虽然引用实际案例,但是在实践时,有些学生还是明显感觉没有将自己代入企业实际日常成本核算中,在做账过程中,没有意识清楚流程,不明白处理成本核算的原因所在,所以在以后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流程的讲解,只有真正明白成本核算处理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运用于实践中。增加开设实训课程。都知道熟能生巧,在实训课程中,学生能够接触的真实案例往往只有一个,而各个企业在面临日常处理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增加实训课堂,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多个复杂的情况下,处理不同的状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杰 辜歆 周思琦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摘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得现代企业在管理财务方面比以往更加复杂,成本会计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对复合型的成本会计人才需求比较多,然而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甚至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等。所以,为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成本会计教学进行改革。文章主要介绍了成本会计教学的内容与特征,分析了目前国内成本会计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成本会计教学进行了实践改革,希望能给大家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实践
这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在成本管理、核算等方面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而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了,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根据市场需求对成本会计的课程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设置,并改变教学方法,以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都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一、成本会计的课程内容及其特征
(一)成本会计的课程内容
在会计学专业当中,成本会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课程内容根据出发角度不同而有所差距:其一,成本核算是其优秀教学内容,包括编制成本报表、分析成本等;其二,在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加入成本预测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以第一种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
(二)成本会计的课程特征
1、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
成本会计是一门系统性与理论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会计本身就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内容,而成本会计也一样包含了许多分支细节,尤其是理论知识体系的分支更为复杂。每一个成本会计下的工作细节都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因而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和统计,汇总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2、实践性强
进行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会计人才能够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际的会计工作进行准确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然而成本会计是一门比较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所需要的会计数据及信息资料都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取到的,也不是像其他财务以及会计工作一样能够以总结的方式来进行记录。成本会计有很强的实践性,它需要我们真正参与到实际的成本运作里。但企业的成本运作信息几乎都不会向外透露,所以只能模拟来进行操作,开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连续性强
在实际的生产运作过程中,企业都会对生产成本的整个流程做一个详细的记录与登记,并对数据财务进行核算,比如原材料的购买记录,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成本费用,参加生产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等许多成本都是连续性的且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对这些成本费用进行记录与核算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审核其他的支出费用,这些都属于成本会计的工作范畴。所以说,成本会计的教学必须要对数据资料进行连续性的记录和整理,这样才能确保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成本会计核算的稳定性与科学性。
4、成本会计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
成本会计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总结来说就是:计算较多,方式多样化,公式表格多。成本会计是围绕成本核算进行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每一种费用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如分配辅助费用的方法就有许多种,包括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等,每一种方法所适用的范围都是不一样的。另外,我们在计算和分配成本会计费用时都需要用到表格,由于计算方式多,编制表格的方式又灵活多变。学生们要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表格,整理数据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学生们还需要了解这些数据、表格之间的联系则难度更大了。
二、成本会计教学的难点和问题
(一)教学内容有限
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传统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来进行的,即在教授学生关于成本费用如何分配的前提下分析整个产品其成本是如何形成的。然而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无法了解到在整个产品的形成过程当中每一种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怎么计算的,也就是让学生在不能了解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的情况下要求其掌握产品成本的形成与计算,并将与之相关的各个分内容进行衔接是有难度的。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
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各行业内部的生产运作做科学的记录与整合,实际当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不仅对该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未来的生产都有一定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成本核算的各个细节进行详细分析,并研究其核算方式中所应用到的规则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成本会计教学应该和实际的会计工作经验与理论进行结合。然而如今国内各大高校在成本会计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模式都是大同小异的,教学材料也比较死板,一成不变,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是我国院校教育的一大弊端,成本会计教学也不例外。而且如前面所述,成本会计的理论性与系统性都比较强,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都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的环节比较缺乏。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对产品成本的形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操作方法也就很难真正掌握并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另外,对于任何单位企业来说会计资料都是保密性文件信息,是很难获取到的,这样一来学生要参与到实践当中的难度就更大了。
(四)教学方法不科学
由于企业单位对于成本核算问题都是比较保密的,所以在校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真正接触到公司企业真正的成本核算。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国内的成本会计专业教师还是会使用习题练习,模拟实训成本计算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水平。然而这种实训和模拟的内容都和实际当中企业成本核算的相关业务数据有很大的出入。此外,学校现在使用的成本会计教学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分配成本费用的方法时往往将侧重点放在某一个费用分配法上,却没有意识到各种类型的费用分配方法在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毕业之后无法适应和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五)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成本会计都是以成本数据信息间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的流程,并以成本核算的相关表格表现出来。然而表格的使用范围有限,教师也不可能把全部表格形式等都写在黑板上,仅仅是对课本上的一些有针对性的表格数据进行计算并解释其来源,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感,而且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自然更提不起学习兴趣。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一)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体制下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作为成本会计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成本会计教学要培养的是一批批能够适应社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再加上前面所述的成本会计教学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成本会计进行教学改革有以下四大必要性:首先,教学改革能够满足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会计学等专业有很强的专业性,它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调节现有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以及实践实训的方式方法。其次,可以通过教学改革让成本会计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内容有一部分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是重合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必须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改革来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完善,学生对于成本会计这一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会更加清晰明了,所学习的知识结构也会更合理。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革课程内容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成本会计课本内容和其他管理会计等课程有互相重合的部分,致使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课程内容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按照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由内容重合的相关教师协商解决这些内容归谁来教授。在成本会计课程当中包含了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这和管理会计课程当中的变动成本法实际上是重合的,对于这部分内容则应该归到管理会计课程当中,由管理会计的教师对其进行详细的教授;而成本会计当中的另一部分内容——成本报表的分析以及成本分析还有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也应该由财务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对其进行教授,这样一来精简改革过后的成本会计课程会更加系统化,老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专门讲解关于成本会计的优秀内容。第二,根据从难到易的方式对成本会计的章节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成本会计是一门难懂枯燥的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制不仅章节顺序要进行合理安排,内容也要提炼。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尽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起来。
2、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比较少,很难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首先,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议老师可以把Excel多应用到成本会计的教学当中,在实际工作当中会计是常常需要使用到这个软件的,其在实际工作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多接触和应用Excel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到的成本会计相关知识进行梳理,验证自己是否完全掌握了,同时对将来的工作也非常有帮助。其次,在教学当中还可以应用图示教学法。成本会计教学中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够以图表的形式给表现出来,对学生理解成本的核算、分配等都很有帮助。第三,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是做好专题调查,让同学们去思考成本核算问题,学会运用已学的相关知识来对成本费用预算进行编制,想办法进行成本控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第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给同学们创设一个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生产单位并对实际的工作流程进行模拟,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同学们可以亲身体验到作为一名成本会计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成本核算的流程和方法等。第四,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自行提出问题,或者老师布置问题让同学们以集体讨论等各种方式来分析问题。最后,老师还可以使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教学,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涉及到许多种,老师可以把这些核算方法之间的核算程序进行揭示对比,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更直观。
3、改革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要培养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定的应用能力。然而许多成本会计在实训课上都是采用做题这一方式,长时间下来学生所学会和熟练应用的不过是对成本会计中一些理论上的计算能力。还有的学校则是让学生通过实习来完成实训课,但许多实习生都是没有专人指导的,而且实习生也很难接触到关键岗位,所以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我们需要对成本会计的实训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起到锻炼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笔者建议学校可以创立一个成本会计实训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保护了一个企业较为完整的成本核算流程,所有程序都根据实际当中企业的运行模式来进行,包括采购、生产等各个环节,且实验室还涵盖了和成本核算有关的各个社会服务单位,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更充分了解整个成本会计核算的步骤,掌握有关成本费用的知识,如归集、核算等问题。学生们还能接触到成本会计的优秀业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多,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报表编制等,所以许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难懂,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学习了。此外,高校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视其是否有用,若是所学课程能够在将来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则学生会更愿意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开发成本会计教学的有用之处,比如开设实践课,到企业当中去实习去了解产品从生产到包装、出售等一系列实际运作过程,这样才更容易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适合于使用哪些成本核算方法,学习起来也才更有动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高校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程知识与其他课程相重,浪费了大量资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成本会计教学进行了改革,重新整合设置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陆易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一、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离不开高校的培养。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优秀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同时,它在整个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基础会计》等基础学科和《财务管理》《审计实务》等综合实用学科的纽带,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全面促进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会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一)课程内容不规范,教材编制不统一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不确定,导致不同教材的内容不尽相同,难度也高低不一。有些人认为成本会计应该归属于财务会计,其教材的内容应该以成本核算为主,为财务会计提供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信息;另一些人则认为成本会计归属于管理会计,其课程教材的内容还应包含成本预测、成本控制等。
(二)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陈旧
目前,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虽然采用了板书授课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的现代化手段,但仍然摆脱不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且会计成本课程授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列表说明,多媒体授课很难令学生明白原始数据和计算过程。
(三)考核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效果差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成本会计更是如此,现在的高校教育虽然开设了一些实训课程,但是学生最终的考核还是以理论知识和试题解析为主,实训课程大部分仅仅是教师将资料数据简化后,交给学生进行模拟,实训课程变成了复杂计算,难以让学生对实际情况产生感性的认知,无法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极大的限制了高校成本会及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的培育会计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还需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教学内容
想要完善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首先明确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能力,同时对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成本预测等基本理论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突出重点,除了比较通用的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外,还要对商业、建筑业等多个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有一定的涉猎。此外,本科院校以研究理论为主,需要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其教材内容应更加注重全面性和理论性,而高职院校则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其教材应更加注重实用性,因此,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结合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合理编制成本会计课程教材的内容。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课程充斥着无数的公式和数字,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授课往往会引起学生烦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也使老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采用新式的“案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通过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能力,给学生留出了足够大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诱导式和补充式的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不足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新式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也能令学生对实际的经济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为学生适应实践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成本会计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仅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深刻理解和灵活掌握,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作为重点。各高校应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合理的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为学生的校内实训创造条件;全面促进“校企合作”,将学生的实训活动延伸到校园之外,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跟岗、顶岗实训的机会,既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实际生产的过程,提高对成本的认知,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在压力性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为校内实训收集符合当前社会经济状况的真实的数据。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外社会形势、经济形势的日新月异,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并重的成本会计人才,还需要各高校不断的进行探索、钻研。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力度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必定可以上升一个新的台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会计人才。
作者:刘雨婷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摘要:文章概括介绍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教法、教学手段、实习实训和考试考核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当前成本会计课程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成本核算是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企业财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成本核算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才能胜任这一项重要工作。为满足企业对财会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财会类专业普遍开设了成本会计课程。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成本会计已成为一门相对比较成熟的课程。不过,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还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简要谈谈对本课程有关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1.成本核算方法多,核算程序复杂
一般成本会计课程都会介绍多种成本核算方法[1],仅以产品成本为例,就有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等多种计算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还涉及到工料费等要素费用的多种分配方法,涉及到多种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单,无论选择何种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程序都相当复杂。
2.课程内容关联性强,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
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各章节内容之间相互衔接,关联性较强,同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问题,循序进行教学,才能较为透彻地理解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前面章节的内容没有掌握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即使每一章的内容都掌握好,如果不能融会贯通,不能综合系统地运用这些知识,也不能承担企业成本核算的任务。
3.课程对实务性操作要求高
成本核算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针对具体实际问题而实施的数学解决方案,就是要用具体会计数据如实说明经营情况,真实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或者根据成本核算数据,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确定经营成果。学生只有亲临生产现场,熟悉企业产品性能、生产工艺,分析各项成本构成及分摊比例,亲自动手参与成本核算实务的操作,才能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取得正确的结果,因而对实务性操作的要求比较高。
二、成本会计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不够统一
目前,成本会计教材种类较多,内容不尽相同,有的成本会计教材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为主,有的成本会计教材除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外,还包括服务业等其他一些行业的成本会计内容[2]。有的教材除了成本核算以外,还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总的说来,成本会计课程缺乏一个较为统一固定的范围,这给教学安排带来一定的难度。
2.现代教学方法运用与创新不足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为讲授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可以用情景教学法组织教学,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实地观摩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流程以及费用分摊情况,增加学生感性认识。针对某一种具体工业产品或一项具体业务,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或案例教学法等组织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当代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借鉴和运用还不够,缺少创新。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不足,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缺乏听课兴趣。在讲解应用实例时,过分依赖教材,对例题中各种数据关系缺少明确解释,给人一种“念书”的感觉,使学生对成本核算缺少一种真实感受。
3.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够重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正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获得应用。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特点,使用得当,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还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手段,有的教师虽尝试采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但对相关系统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实际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比如在PPT课件制作技巧及与此有关的超链接、自定义动画、视频、flash或电子黑板等功能的运用方面还有待提升,教学效果还有待改善,等等。此外,在应用PPT课件表达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及其相关表格时,有的课件中各数据之间对应关系或不同表格之间的数据结转关系表达的还不够清楚和直观,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然,也有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导致课堂节奏过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裕的问题存在。
4.实训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合理安排实训教学环节,有助于改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但有的院校对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实训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课教学为主,没有安排或极少安排实训教学环节,缺少必要的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认知实习。学生进行成本核算学习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原材料、水电费及人工消耗等情况以及对成本核算所涉及的各种统计报表、原始凭证、会计账簿等实物缺少直观感受。虽然通过课堂理论课教学掌握了多种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但面对实际还是感到无从下手。有的院校虽然在开设成本会计课程的同时也相应安排部分实训内容,但对实训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实训教学环节的组织缺少系统性,实训内容与会计实务操作账证脱节,实训过程和实训素材缺少身边的生活或生产实例,变成了复杂的成本计算作业题练习,这样难以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成本核算过程全貌。
5.考核方式和内容僵化
当前高职院校对成本会计课程的考试还是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考试内容主要还是几道成本会计计算题,而不是一项完整的具体的成本核算业务活动。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侧重于对专业理论的测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没有测试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生为应付考试,通常就是死记硬背,多做几道练习题。总的说来,这种考试方式和内容都比较僵化,不利于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当进一步改进。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各项问题,笔者建议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1.合理确定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成本核算应当作为成本会计的优秀内容。成本预测、成本分析等其他内容可以放到管理会计或者财务管理中进一步学习[3]。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成本核算概念的理解,认识成本核算的实质,尽快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加强教法和教育技术培训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加强部分专业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强化现代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培训,使之积累成本会计实务经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逐步改善教学效果。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训教学
应加强校内外成本会计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企业认知实习,加深对企业成本核算业务的了解,以便让学生了解与成本核算有关的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水电及人工消耗情况,了解企业实际成本核算业务,增加直观感受。同时还应加大投入,加强校内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校内实训环节教学,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弥补企业实习之不足[4]。
4.改进考试考核方法
完善成本会计考试考核方法,将单纯的闭卷书面笔试考试变成成本会计模拟业务考试,加强实训环节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及独立承担实际成本核算业务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助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独立承担实际成本核算业务的能力。
作者:陈秀清 刘国华 单位: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