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3 11:0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基础性计算机人才的地方,计算机专业显得相对滞后,计算机课程设置相对落后,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已经与当前的计算机发展相脱节,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有出路,否则只能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针对以上问题,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上。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文化基础课程难而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公共文化基础课较多,由于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弱,所以课堂上学生兴趣不浓。在选择教材上和课程的安排上,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选购适应他们的教材,教学形式也应更加丰富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适当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增加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时。

2.计算机专业课与社会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

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有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还在上同一科目,用同一教材,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专业课程的开设应紧盯整个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不能脱离市场需求,搞闭门造车。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更要与时俱进,否则将与社会脱节,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

二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1.减少文化基础课的比例,增加与市场经济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减少与计算机联系不紧密的文化课程,增加与就业有关的课程,例如就业指导、三生教育、礼仪课程等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处事。

2.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计算机课程设置,不断更新专业课

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应该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基础性应用型人才,重点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开设的课程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例如企业需要局域网组建和维护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就要开设有关局域网的课程。如果不灵活多变,就无法应对社会的竞争,只有加强我们学生的专业技能,才能在与大专生、本科生的竞争中拼得一席之地。

3.引入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课程模式,与市场紧密相连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课程模式,否则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例如我们学校的园林专业,引入企业,与企业合作,创办“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成效显著。学生在这个办学模式下,课堂与企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上课即工作,工作也是在学习,将课程完全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做到课程与实训的完美结合,完全避免了与市场的脱节。我们计算机专业同样可以将企业引进来,开展校企合作。

三中职学校不仅要开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

1.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中职生学习现状分析。中职生学习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自我约束能力差,所以在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德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学生一般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专业技能学习方面又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总以为什么问题都很简单,但在检查成果时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中职生来说至关重要。第二,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现状。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都比较快,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及时更新设备,造成设备老化严重,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参与其中,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2.针对现状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以适应现代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要求

第一,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护,用心与学生沟通交流。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多和学生用心交流。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经历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就是都经历了中考,都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教训。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不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多鼓励他们,多给予他们信心。加强学生的德育,使他们慢慢恢复信心,恢复斗志,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中职学校应该明确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指明学生的就业方向。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应该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基础性应用型人才,重点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在理解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其真正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中职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创造一切可以优化的条件为学生服务。中职学校普遍资金比较紧张,校舍陈旧,硬件设施老化严重,所以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争取足够的资金来更新设备,多配备几个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机房。如果暂时不能解决,也要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第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并选择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造成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逐渐失去学习的劲头。在现代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根据知识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优化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革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经验,以培养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作者:石国涛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特点,在计算机专业3dsMax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法,对于每个知识点都结合典型案例来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掌握相关知识点。从简单实用的基本案例任务入手,使中职学生掌握学习3dsMax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3dsMax教学;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3dsMax是著名的三维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广泛应用到影视特效、广告、军事、医疗、教育、工业生产、建筑等众多行业中。它是制作建筑效果图和动画制作的专业工具。该软件功能强大,扩展性好,并能与其他软件流畅配合使用。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熟练使用好该软件,可以到广告设计、建筑装潢、多媒体制作等相关公司就业,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该课程。但是由于3dsMax软件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中职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独立学习能力不强,好高骛远等原因,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1当前学生特点

大家都知道,目前每年的中职生数量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知道3dsMax软件的重要性,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基本上都在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所以学生本身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老师需要在课堂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来激发学生保持足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标准基本体进行建模的时候,学生对球体很熟悉,我们就让学生利用球体和基本修改器做一个“卡通企鹅”,这样学生热情就很高。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出来,而且各有各的特点,同时也掌握了标准基本体的参数设置以及基本修改器建模的用法。中职学生的年龄正是富于想象、思想活跃、善于创新的阶段。正是这些特点,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因势利导,提高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导入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导入的恰当与否也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关键所在。在每堂课开始时应如何调动起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问题。例如在讲到建筑对象建模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提问:“精美小屋是怎样绘制的?”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用3dsMax如何建模呢?”接着再进一步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一名设计师,要绘制一精美小屋,你该如何绘制出门、窗、瓦砾、栅栏,植物来进行三维建模?”短短几分钟的导入语,在教师的引导下,中职学生一步步向更深的知识层次思考,从学习的被动者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

3案例驱动

引入案例驱动教学法,实现学以致用。通过案例驱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通过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使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弱的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精选案例,所选案例要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可讨论性等。例如在3dMax的材质模块教学时,绘制一个国际象棋场景的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如何绘制棋盘格和玻璃象棋材质,凹凸材质如何设置,木纹材质如何设置,环境反射材质如何设置,棋盘格材质如何设置,平面镜反射材质如何设置,光线跟踪折射材质如何设置。物体的自发光、反光,玻璃材质等的透光效果如何控制,对于整体的材质的把握等。然后,把学生的设计拿出来分析评比。通过该案例教学,学生对3dsMax中的这几种材质各自的特点和使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比以往仅靠死记硬背收到的教学效果要好。实践表明,在3dsMax课程中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以学为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4教学方法运用技巧

4.1认真备课

如何把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组织好,确实是件不易的事情。怎样才能使本节课知识点讲解具体,重难点突出,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十分重要。案例的准备必须接近生活,让学生有所感知而不觉得陌生,如:做一个教室的场景,有课桌,椅子,讲台,黑板,门窗,灯光等。对中职学生来说,所教授的内容要深入浅出,用简单的例子讲出知识点,所学的内容要举一反三,同时内容也不能太多,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4.2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中职学生一般底子都差,行为习惯也不好,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有时还有叛逆思想。老师上课的时候学若照本宣科,学生会非常反感,就会玩手机、睡觉、注意力不集中做其他事情的。所以教师要先演示出案例的实际效果,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并能够完成。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要立马解决,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原因,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印象才深刻。若学生实在解决不了,我们就通过相类似的案例举一反三,让学生弄懂知识点。通过教师熟练地操作,让学生从内心佩服你,接受你,愿意跟你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4.3作业要分层次、难易适当

中职班的学生跟高中生不一样,学习任务轻压力小,而且主动学习的欲望低。作业布置了有可能去做,不布置基本上不会主动去做。老师应根据上课内容适当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要有梯度,由易而难,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又要让基础好的学生能提升层次;既要让学生有兴趣,还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业的布置要慎重、细致。

4.4要有耐心

我们的学生有的基础差,有的很浮躁,层次参差不齐,所以我们在辅导学生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不管是难的还是简单的,都要认真细致地做出解答,百问不厌,百问不烦,绝不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而讥笑他们的。

5结论

总之,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要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方法的应用,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自己愿意学习,进一步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的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作者:殷礼琨 单位:安徽理工学校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初探

摘要: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需求为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分析了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及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剖析了工程任务选题的原则及实施的过程。给出了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些初步认识。

关键词:教学创新改革;职业技术;职业基础;岗位技能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呈现出报考集中就业分散的社会现象。就业压力的增大,说明传统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知识能力结构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就业面积,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企业实际需求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创新改革”的大胆尝试,在此,结合教改过程谈谈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及定位

当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占据我国市场30%份额的支柱性产业。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注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信息产业专业人才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科技的象征。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有不同的需求层次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为了提高学生就业宽度和层次,我们感到,中职学校应侧重于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

(一)设计型人才(如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动画设计等)。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计算机做形象宣传、包装、设计等工作。各类设计型人才作为IT业市场的生力军异军突起,其就业市场范围非常广、缺口比较大。但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强大,此类型人才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如网页设计人员除掌握专业网页设计软件之外,还应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站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再能掌握后台技术就成为宝贵人才了。

(二)办公应用型(如文秘、办公文员、行政助理等)。此类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识,需要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类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熟练掌握应用软件、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此岗位职能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办公管理软件,还要学会融通管理知识并切实掌握管理的基本功。

(三)网络型人才。当今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除其具有强大而先进的功能之外,主要还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谈变得近在咫尺。网络型人才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就业市场上的中流砥柱。此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网络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呈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及我校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目前主要培养办公型人才、网络人才和设计型人才,同时兼顾开发型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创新改革思路

(一)课程创新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按工作岗位确定实际工程项目,以实际工程任务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工程任务的组织程序,掌握计算机工程任务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具体岗位.掌握专门技能熟练完成具体工程项目。

依据课程创新改革的整体思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或职业群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内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或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课程设置总体分成三个模块。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把课程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职业基础模块”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一些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此阶段一般不采用任务式教学,但也必须把任务式教学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职业技术模块”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该模业知识的学习。该模块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们结合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和综合,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新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现出宽和扎实。此阶段可部分采用任务式教学,宜以工程任务中的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教学手段。

第一、二阶段结束后,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发现企业的工程任务,并带回到学校来,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第三阶段,“岗位技能模块”实训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对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后,通过选中的工程任务,结合学生的就业愿望和可能分化出若干专门方向,以加强职业针对性,以工程任务为载体实施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专门技术和技能。教学上突出横向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技术和知识的先进性。此阶段的教学采用与前两个阶段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这里没有学科界限,只有完成工程任务的最佳手段。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分析

【摘 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应用, 从而使得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是对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一个挑战。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的技能培养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了解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分析对策, 对于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教学现状 对策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作为中职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仍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而且,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现状。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一直处于很尴尬的位置,主要是学生毕业后往往是什么都学过了,可是又什么都不会,去了企业单位很多业务都不能立即上手,还需要培训。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学校的工作。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上的设置过于注重学科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考虑到所教的是否具有实用性,可以真正的在应用上得到发挥。对于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所以学生大多是通才,这一点上,和社会对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需求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而且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将来从事计算机的科研与开发毕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学员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希望习得一技之长来解决就业问题,并且可以高效率的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可是大部分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针对这种情况,对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设置有必要进行一系列调整。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现状和问题。1.中职学生和教师问题。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偏低,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更谈不上操作和应用,而来自城里条件好的学生在聊天和游戏上知道的比计算机基本知识了解更多,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因此这都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中职学校条件所限,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有很多并未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 外出学习机会较少,跟不上知识和科技的不断更新,而他们脑中现有的知识结构, 易造成知识老化的局面。要想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学校在师资和设备上需要加大资金投入。2.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符。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方面还是依据国家颁布教学大纲或指导性教学计划, 而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与生源质量的实际, 导致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产生矛盾。很多中职学校在资源专业硬件建设及师资力量方面跟不上时展步伐, 不得不降低人才培养的标准, 将目标定的过低, 减少培养内容, 降低培养难度。这使得所培养的毕业生技能水平达不到劳动力市场的最基本要求。而当目标制定的过高,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目标很难达成, 内容难以完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降低了他们对于专业的学习兴趣。只有跟上社会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才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状况的对策分析

为扭转计算机专业发展的不良现状,解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现阶段中职教育课程传统、模式落后的现状间的矛盾,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加强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重视理论更应重视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由于计算机实践教学直接反应了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校方应加大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的机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通过计算机的实践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合理设置计算机教学课程、科学选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算机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将其划分为几个模块,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合理规划的教学活动,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还应该科学地选择教材,可以在选取纸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选取网络学习平台或者是电子资料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部分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制作成教学课件,建立素材库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站,进而可以较快的使学生掌握新信息技术。克服单一的纸质教材,增加趣味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们喜欢上计算机这门专业,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提高教学水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重要意义。

(三)加大师资和设备的投入。职业教育本来就是高投入项目, 国家的政策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其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但实际上地方投资往往倾斜于普通重点中学, 中职学校经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 无法提高师资力量和添置新设备, 原有课改设想也无法实施,尤其是实验设备不足迫使教师只能在黑板上讲理论知识,阻碍了对学生操作能力培养。为了改革传统教学进行的课改也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加入,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职计算机教学想要满足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而笔者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研究,更加感受到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担,促使我在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深入思考职业教育的本质、途径与方法等问题,争取使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设置变得更加合理与实用,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

【摘 要】本文从计算机教学的层面,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相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立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求发展,主要看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否达到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及社会的认可。笔者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切身感受到当前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一些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与大家交流。

一、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确立“教、学、做、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将理论教室与上机教室合为一体,从环境上保证“教、学、做、训”一体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偏离了计算机教学应以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准则。尽管大部分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仍未摆脱教师讲、学生听,外加上机练习的老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另外多媒体教室规模一般较大,后排同学难以获取良好的声音和视觉效果,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中可考虑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人为界线,将理论课与实践课二合为一,理论授课可放在机房中进行,学生在课堂上可看着老师演示,之后学生领会知识点自己上机操作。

2、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合为一体,从内容上保证“教、学、做、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师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为一体,一边授课一边让学生实践,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及时提出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这种“教、学、做、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一个主导作用,但更多时是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有时会处于“传递—接受”的学习状态,但更多时候是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深化专业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教学工作紧盯市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要为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根据企业用人需要进行“订单式”的培训机制,使所学知识学了有用,学了会用,学了实用。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计算机操作员而不是计算机工程师,因此我们授课以实用性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在课程设定上根据市场就业岗位的需求,加大职业能力的比例,将学生比较难接受的专业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理论》等纯理论型课程适当压缩,仅仅将其引入门而不做深入研究,重点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强的《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3Dmax》等面向市场、以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这些课程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做到精通,并且能灵活运用。

三、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相结合

鼓励学生获得多种职业技能证书,是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客观需求,应当提倡“一个文凭、多个证书”,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在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都要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方便,并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

四、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建立大型的实训基地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既能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取,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缺乏大型的实训基地,学生没有和实际的生产活动"零距离"的接触,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个人认为建立大型的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的保障。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实施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实训基地通过多种形式来建立,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出资建立实训中心并购置设备。另外学校也可与企业挂钩,建立多渠道的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带领学生到专业对口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践活动,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还可把一些课程放置到企业中完成,通过对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

五、在课程学习评价上采用新的评价机制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评仅凭期末一次考试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此要改变一锤定音式的传统考核方法,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过程考核的方法。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实验成绩占50%,理论成绩占50%。而实验成绩的计算又由三部分,平时实验作业占20%,期中的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30%,期末的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50%。此外,理论成绩的计算分五部分,学生出勤及课堂纪律成绩占10%,课堂提问成绩占10%。平时理论作业占20%,期中的理论考核成绩占20%,期末的理论考核成绩占40%。这样的考核办法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检查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及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种过程考核,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主要靠平时的学习来提升成绩。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益,计算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质量也应与时俱进,这就对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工作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即时更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计算机专业知识面广,教学量大,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思想敏锐、肯钻研、不断学习。其次要培养“双师型”师资,在讲好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上,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实践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探讨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思想,走创新之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性人才,并且根据市场经济和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调整专业课的设置,提高专业课的质量,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相结合模式,从而保证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扩大学生的择业面,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使我们培养的中职学生能够立足于社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