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3 04:1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基于对大学语文课教学现状的思考,大学语文教学应在提升语文水平的同时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大学语文意味着语言运用技能的落实,设置措施得力的教学实践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应用技能 落实目标设计方案
大学语文是面向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承载着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能力、人文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这门课的教学研究宜着眼于使命和实践。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1.社会教育导向之误。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发展战略,含义为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以振兴国家,指科学和全面的教育。全面教育,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要做事,先学做人。
2.高校办学思路功利化。
当前部分高校面临转型,积极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大学语文课和专业没有紧密相关性,虽有应用但没到非学不可的地步。
由于高等教育和实用技术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部分高学历人才往往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不被用人单位看好。专业是看家的本领,工作的敲门砖,被一再强调,学生看重。大学语文类课程不涉实用技术和生产力,在高校(特别理工科)逐渐不受重视,由必修而选修。可有可无,大学语文教师地位尴尬,前程堪忧。
3.学生忽视大学语文课。
语文考试综合面广,得分点均匀铺开,复习需面面俱到,文言文、诗词默写需下功夫记诵,作文水平靠平时素养积淀。大学语文因产品“性价比”低而少人问津,有时为电脑系统分配而“选”成课,学生懈怠应付。上课始拿出课本,下课夹书本走人,平时不看,考前熬夜背,过关即扔掉。
这样的学习,造成中文水平马虎,人文素养没有保证,文化传承令人担忧。教育理念倾向经世致用本来没错,错在不懂得大学语文对提升民族文化层次的深远意义。首先要解决教育导向问题,其次要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大学语文的博大内涵与学以致用,使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获,成人成才。
二、大学语文文化应有之义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担当使命。
大学语文浸润着传统文化,担当着传承的使命。爱因斯坦说:“专门知识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业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中国传统文化有为学、为道之用,为学可增长知识,发展才智,为道的目的是提升心灵境界,陶冶情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影响个体的生活方式塑造个体。大学语文课就是用传统的优秀文化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使之形成健全的符合时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格精神。
以科技为优秀的现代文明在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造成社会道德的滑坡: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大学是社会的灯塔,教师的责任是:借助传统文化,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地帮助一代青年摒弃假、丑、恶,弘扬真善美,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心灵的净化、人性的归宿。
教育的优秀是唤醒崇高的人格,五千年的文明史,养育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足以塑造民族精神。大学语文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承传,相对其他课程有绝对优势。文以载道,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名家名作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悲天悯人的仁爱心;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诚实守信的端正人格等。以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激发大学生的真情和良知,以扎根传统文化而培育学生做人的品行修养。往小了说,是大学生“精神成人”,往大处说,是重塑中华民族的脊梁。教师以讲授、赏析开启民族文学的人文视域,引领学生用民族的心态、眼光、胸襟、情感、审美思维方式感知传统文化,将其人文意蕴和精神发扬光大,融汇到青年人精神世界中,提升人文素养。
2.重视母语水平和听说读写运用技能。
社会永远需要语言文字交流。大学语文不论如何超越,都不能超越母语教育的定位,不能脱离它的工具性,不能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不要听说读写能力?不可或缺,毋庸赘言。教师应该考虑把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到实处,针对学生的应用需要具体设计,落实到阅读、写作、表达等诸方面水平的提高,为将来工作、生活做准备。学以致用,必须培养学生切实可用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
三、教学措施与教学实践
1.大学语文教材的择取与编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每年推荐几种风格多样、品位高的精品教材给各高校,高校可根据自身教学情况考虑取舍,自由选用大学语文教材。我校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订了教材,内容有经史传统文化和家国纪事,兼具现代气息,择取15篇进行精讲,篇目逐年有所调适变化;教学以作品赏析为中心,启发学生感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务必牢记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不能一味讲,否则会产生距离,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如思考训练联系社会现实和时代关注焦点,延伸到课外;泛读自学交流使学生在自然阅读状态下接受传统文化;相关单元后穿插进文学史、文体常识,便于理清中国文学发展脉络。
2.设置有针对性的应用能力训练、目标设计与考核评价方案并落实。
教师采用的训练方法、考试模式应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以学生应用需要为中心设计语文能力训练,扎实听(听课与互动)、说(口头表达)、读(提升阅读兴趣、欣赏水平)、写(书写、写作)基本功,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考核评价方面,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各个时期的行为、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在实践基础上优化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与管理。为了尽可能全面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态,任课教师宜做到平时作业成绩和课堂发言有记录,朗诵、演讲、论文、辩论有加分,专项训练有专项计分。这样全方位多角度衡量,学期结束时综合评定。让学生一分辛苦一分才。
我校大学语文成绩核算说明如下:考核方式: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总分占5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50%(由系统按比例自动核算)。期末考试考核一学期课堂精讲篇目内容的综合运用。平时成绩分由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表现、考勤、机动分构成。具体化为(以满分计):书法专项训练(写字,书法过关者不要求)10分;平时作业(精讲篇思考作业和随笔)20分;演说专项训练15分;课堂互动(平时课堂讨论与回答提问情况,不定次数)15分;记录听课笔记15分;考勤15分(一学期平时考勤3次~6次,依据出勤情况,无故旷课扣5分,迟到酌情扣分,扣完为止);机动奖励10分(作品发表3分/人次;论文写作或有关比赛获奖加分等)。以上方面平时记录在册,期末由任课老师统一结算。
四、结语
教学要逐步完善,追求没有止境。相关能力训练与目标设计方案宜同时跟进落实。在不断改革中,重在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终身学习。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与美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美育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表现,通过大量的案例,阐述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此外,还从三个层面论述了要在《大学语文》课程实施美育,对授课教师也有相应的要求,即要掌握一定的美育理论知识、课堂语言要富于美感、课堂教学管理必须富有艺术性。
关键词:民办高职 大学语文课程 美育 应用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即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等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受学时、经费等因素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开设的美育课程寥寥无几。而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则正是一门与美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它既能直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对文学美的品鉴水平,又能积极转换为职业能力,促进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人文综合素养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美育相关理论知识,实现以美的力量感染、教化学生的目的,提高其全面素质。
一.美育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表现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与高中繁重、紧张、忙碌的学业生活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学习氛围相对宽松,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幅增多,因此不少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常抱怨生活空虚,未来迷茫,而整日无所事事,甚至沉浸于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罗丹曾有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里所谓的“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指的就是由于缺乏对美的感受力,而导致对美的冷漠乃至忽视。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类主干课程,可以从思想上点拨学生的迷津,以阅读、思考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美的激情,挖掘美、发现美的存在,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美的愉悦,使之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培养他们敏锐而宽广的视野、敏感而丰富的心灵。
例如在描写人生智慧的文学作品中,可培养学生感悟思想与智慧之美。比如朱光潜在散文《谈静》里指出,只有会领略生活趣味的人才会活得开心,而要领略到趣味,则必须达到心界的空灵。该文对于身处浮躁世事中的年轻人可谓不无裨益。又如叔本华在《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里谈到了如何正确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作者以哲人的睿智对人生的话题展开了辨析,批评了日常生活中种种常见的不当做法,提醒我们只有返回存在本身才能收获精神的安宁与幸福。
例如在描写人与自然类文学作品中,我们着意培养学生发现大地山河等自然景观之美。比如被誉为“以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描写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江月夜图,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又如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在秦淮河的美景上又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自然景观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例如在描写人间情感的文学作品中,可令学生发现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真挚的情感。比如杜甫的五律《月夜》,写出了作者在战乱中对妻子儿女的思念,这份深厚感人的亲情在千年之后,仍是那样的朴素动人。又如秦观的词作《鹊桥仙》发前人所未发,写出了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而实现永恒,给人以震撼性的启迪。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许多民办高职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限制,缺乏审美判断力和辨别力,往往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热衷于追随身边的流行文化,比如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流行小说和影视文化作品不加分辨,盲目追逐,既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又于身心毫无裨益。
而《大学语文》课程给学生推荐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作品,它们都是漫长的历史长河积淀而成的人类文化与文学的精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审美典范,能保障一定程度的审美水准。
此外,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推荐了风格多样、姿态各异的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它们所传递的文学观念有所相异,有时甚至针锋相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宽容、理性的精神去看待它们之间的差异,学会客观、辨正地去评价它们。即使该作品并非自己所偏爱的类型,但并不能因此而贬低它,而仍能以理性的审美态度去看待它们。
比如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其中婉约派大家李清照就在著名的《词论》中谈到词“别是一家”, 将协律视为词的最基本的特色之一,进而批评晏欧苏等人之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此外,她还提倡词作的内容主要应写“情致”,而不认可豪放派词人抒写豪情壮志的做法。李清照的观点维护了词的传统性和艺术性,固然有其正确之处,但我们却不应以偏概全,忽视豪放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豪放词的出现,极大地开拓了词作的题材和意境,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内容和写作手法,使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其开创性的历史功绩不可抹煞。
又如关于正确看待现代文学史上以周作人、林语堂和梁实秋为代表的“闲适派”作家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统的文学史都对其评价不高,认为其脱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历史背景,对于苦难中的中国毫无裨益,而讽其为“帮闲派”。但是客观而言,这一类作家作品正是由于其与政治保持了一定距离,艺术生命力反而更为长远,从而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
3.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
民办高职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优势,提高其兴趣感和参与度,在此过程中努力实践美、创造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如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课堂辩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努力创造。
比如在《大学语文》诗歌鉴赏单元讲解结束后,可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生动的诗歌朗诵会,从选择诗歌、制作ppt课件到现场的配乐朗诵,全程由学生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发现和创造了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谓是对诗歌的再创造。而精彩纷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现场朗诵,则使得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诗歌的魅力,对美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入的感受。
又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南京印象》的随笔,并在课堂上朗读佳作。通过写作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将学生平时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转化成文学习作,尽管文笔难免稚嫩,但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起到了美育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施美育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1.大学语文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美育理论知识。
美育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它有自己的理论知识框架。大学语文教师要将美育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美育理论知识,比如有关美育的发展简史、美育的原则和目标、美育的层面和方法、美育的实施途径等。懂得相关的美育理论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审美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2.大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美感
课堂教学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态势语,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审美感受。语文教学的篇目往往都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目,语文课堂的语言不能枯燥无味、单调雷同,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再现课文表现的场景、情节与意境。比如在运用书面语时注意语言的典雅、丰富、生动、形象,在运用口语时尽量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再加上适当的能表情达意的态势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直观的审美感受。
3.《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必须富于艺术性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效率不高,对理论学习往往较为排斥,而在动手实践方面则较为灵活。《大学语文》课堂要形成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掌握一定的教学管理技巧。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保证教学环节丰富多彩、课堂设计新颖别致、教学内容精彩纷呈的基础上,要大胆、沉着、冷静地进行管理,以人为本,运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巧妙化解课堂消极行为,以富于艺术性的手法,努力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作者介绍:陈永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张亚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作者简介:李楠(1984-),女,汉族,河南南阳市人,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摘要:大学语文,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的形成与确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我国各个学科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大学语文课程,特别是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是其学习建设与综合素质提高的必要基础。但是,在我国的大学当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将以浅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改革与实践为题,对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其教学现状为基础,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改革;实践;必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改革重要内容被提出。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之下,我国的人才市场对于学生的大学语文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我国大学教育当中,大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士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以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大学内必不可少的一个学科,其教学质量对于我国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进行几点分析:
1、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建设
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被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是因为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英语课程等,对于良好学风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上,其一,大一新生在高中课堂上,承受了大量的学习压力,渴望进入大学,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高中的教师为了激励学生高效的学习,为其描绘了一个天堂般的大学环境。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并没有注重大学生学习作用,学习态度极其散漫,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大学语文当中的正确价值观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明确学习目的,找到学习动力。其二,新生入学之时,学校内的各个社团会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分配在社团活动之上。一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想好要进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参与学生会工作,进行班级干部的竞选等等。这些想法会分散学生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使其在学习当中迷失。大学语文课堂中正确学习理念的影响,会使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找到学习的重心所在。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精神
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创业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更为宽广心胸与高尚的品格。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发现世界的更多美好,发现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大学语文的教育之下,学生会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现状
1、客观环境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当中已经存在上百年之久,一路走来,有过辉煌,也有过落没。在十七大之后,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再次起航,我国的教育部展开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以此为基点,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全面兴起。各大高校开始组建大学语文老师团队,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课程迎来了新的起点。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还是有个别院校没有引起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大学语文教程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并且其教学内容的陈旧与零散的教学体系对于大学语文教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去了负面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以笔试为终,与中学语文并没有多大差别,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主观环境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没有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一直以大班的形式进行传授,课堂气氛并不活跃。大多数老师以自己的讲授为主,不能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没有认清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以课本为唯一的基准,对学生进行阅读与讲解。考试之时仅以一张试卷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这使得学生不能体会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不同之处,主观上不乐于接受。
三、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
1、精炼教学内容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促成之下,我国大学语文课程将专题式教学作为新的教学内容手法。而我国大学语文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只是以其内容类型为准对其进行了专题性分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炼。个人认为,出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最好以感情色彩为准,对大学语文课本当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与精炼,挑选最为精华的课文,为学生提供精华文章。
2、改变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创新,其改革与创新在教师的教学手段变换中最易实现。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充足。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师可以摆脱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来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用教室内可以利用的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更为多彩的大学语文知识世界。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与音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为学生创造大学语文中人文情怀渲染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语文的精髓。
3、改变师生关系
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将自己定位成学生学习活动当中的引导者,适当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服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与沟通当中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勇气与教师进行思想上深入的交流,教师的正确世界观也可以在交流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的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重要性与现状的分析,找出在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切入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更好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学术界,都在积极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这个重要议题。研究者往往针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一,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在哪里;其二,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教授哪些内容;其三,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尤为重要,价值意义是通过内容体现的,教学方法也基于教学内容。随着大学语文课程面对的时代变化与学生受众的变化,“教什么”也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中有所不同,教科书版本、选文编排等都不得不变化。我们考察这些改革实践的优缺点,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继续调整改革思路,以期确定较为合理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
一、重新编选文章或教材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一直以来多以文选的方式来自主编写教材,或是选择合适的文选类优秀教材进行教学。但是一些大学语文的教材所选文章陈旧,所选教材属于较早的建国初期版本,这些版本所选文章的标准还是反映建国初的时代意识,远远落后于当今时代的社会思潮,一些具有革命阶级斗争意识的文本已经不再适合教授。所以,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研人员普遍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和所选文章需要改革。选文标准应当是适度地强调文学性、时代性和普世的人文性。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文学性,而是人文性,所选文章应体现人类最精华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获得潜移默化的情感熏染和人格教育。
内容改革后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大多能够编写或选择较好的文选类教材,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主编2007年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较受欢迎,教材将古今中外的文章按照反映人类精神的不同,分成了以下几章,包括“仁者爱人”、“心怀天下”、“和而不同”、“浩然正气”、“冰雪肝胆”、“洞明世事”、“以史为鉴”、“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亲和自然”、“诗意人生”十二章。此版本教材清晰地反映了编者的选文标准,正是将人类多层次的优秀精神品质展现出来,让学生获得人格教育,形成人文关怀。目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新选文、重新编写,或是重新选择新版本的教材大多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高等院校编选大学语文的作品时,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一个大学语文教材编者曾经说:“经过中学语文教材编者‘拖网渔船’的‘捕捞’之后,即使有再密、再广的网,我们也只能空手而归了――先秦阶段的《诗经》已无可选之诗,《楚辞》已无可选之辞,诸子已无可选之言,史传已无可选之文。[1]”这说明,几十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的诸多版本为了精选文章,与中学语文的选文区别,又要与其它版本的《大学语文》区别,为了标新立异,呈现改革成果,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最后所选的文章只剩新奇,并不见得是优秀的。“据统计,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1400余种,一种说法是2000余种”[2]。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只有少数能脱颖而出为大学所用,剩下的教材虽然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却湮没无闻,被精品掩盖。在高等院校中重新选文或重新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已经成为教师评职称、拿项目的手段,许多教材都是出自研究生之手,导师主编。真正为教学和学生考虑而编选的优秀教材少之又少。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改革可以重新选文,但最基本的目的应该是选择古今中外作品的精华,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关怀、哲思的作品,而不是耳目一新的作品。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改革可以重新编写教材,对教材的篇目、体例、章节等进行全新的编写,但必须渗透逻辑性、精神性。更好的方式是在已有优秀教材基础上对大学语文篇目深入理解和深层教学,挖掘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魅力。固然古代诗文中的旧时代意识和消极的精神应该去除,但也应该留其精华,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忽略较难讲解的文言文作品。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主编2007年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能够很好的保留古代作品的精华,所选的古代作品比例很大。如选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这篇文章十分突出地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忠孝观,时至今日,作者的思亲惜亲之情和爱国之情仍然感动着我们。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化难为易的教学方法,情感渲染的教育方式,带领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精神、作者的气质和思想。
二、二次精简文章的改革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往往会针对文章繁多的大学语文教材再次精简选文,确定课堂上实际的教授文章。这样做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一,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数较少,大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只教授一个学期,只有36学时;其二,许多高校还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组;其三,由文学院教师担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而教师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研究领域不同;其四,面向授课学生所在学院的不同。这些因素导致教师会灵活把握,因地制宜,因学施教,最终形成不同的实际授课内容。二次选文的授课实践具有一定的优点,就在于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文章教授,能够凭借自己的研究专长,或是古代文学,或是现当代文学,或是外国文学,最大深度地阐述文章。但二次选文的授课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又违背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初始目的,即全面的给予学生以人类优秀精神品质的弘扬教育,难免在二次选文后,造成以偏概全的不足,教学内容的失衡,学生专门接受某一领域文学作品的审美疲劳,以及因为教学内容的差异导致的课程考核评分的操作性困难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高等院校必须调整改革思路。
首先,增加师资力量,建立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组,而不是将之附属于文学院之下。为了节省教学成本,让文学院本来专业课负担沉重的青年教师担任授课任务,精简与应付式的教学,其效果必定是差的。应该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只有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组,专任的课程教师协调调研合作,才能完成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
其次,做到二次选文的统一性,形成精华教学与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大学语文教研组应多次组织授课教师及学生进行教学调研,以找到最适合教授的文章。这些二次精选的文章也应该最能体现教材所要展现的人类精神,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主编2007年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第一章选文中,最能体现“仁者爱人”精神的是选自《论语》的《樊迟仲弓问仁》,就将这一篇作为教授的重点文章,而此章的其他文章可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文章,或可在课堂上开辟讨论时间,由学生简短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总之,通过研讨,教研组应秉着每章节选文数量平均、古今中外文章比例平衡、各种文体(诗词、散文、小说等文体)比例平衡的原则,最终确定一致的教授文章,这样也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程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大学语文课程的公平考核。
三、增加教学内容的改革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及大学生职业素质需求的影响,一些高等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改革中,开始注重在文学作品欣赏的基础教学内容之外,加入应用文写作、母语交流与表达、文化教育等内容。
应用文写作加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就业指导和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大学语文》教材也从文选类教材变为综合类教材,甚至有些学校保留“大学语文”的课程名称,而实际上使用《应用文写作》或是《职业素质教程》之类的教材。母语交流与表达加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为一部分改革者认可。他们认为在高中阶段后,学生应当继续学习母语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运用,包括阅读、写作、听说等多种应用技能。所以,大学语文应该以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母语能力为根本目标,增加母语交流与表达这一教学内容。文化教育加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也是近年来大学语文改革的方向,挖掘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即“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3],改革者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文、史、哲类课程的辅助、补充,或是入门课程,有的教材专门开辟出传统文化章节。
当然,增加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和实践是积极的,是大时展对人才全面培养的要求,是对“大学语文”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的深入认同,这样博大的“大学语文”课程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对中华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兴趣,对未来就业的积极实践准备,这些都可以把以往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语文兴趣重新激发起来。
但是,增加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无疑也给大学语文课程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增加教学内容的“大语文”观念,将人文教育、文学教育、通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统统加入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当中,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之多、目标之高,致使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不堪其重。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为“大学语文”的内容减负。
首先,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来解决大学语文的危机,分担大学语文所不能一一承受的教学任务,比如可以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还大学语文轻松的教学过程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为大学语文减负,在优秀选文的讲解中去实现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和工具性。大学语文仍要以培养学生母语运用能力为中心,但并不是要在文学作品欣赏之外,去另外开辟新的章节专门讲授应用文写作、读写训练和中国文化等,而是在现有的作品讲授与讨论过程中,逐步深入完成文字、文学、文章、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语文这个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承载着人们所需表达的情、意、理、趣。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学习语文同时也在学人们通过语文工具所表现出的情、意、理、趣,这是语文学科中语文的重要特点。[4]”所以,在已有教材基础上通过精华的选文,在有限的作品中去挖掘无限的潜能,使大学语文教学能更加深入地探究作品中丰富的内涵信息,更加细致地解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魅力,更加生动地揭示作品的现实生命力。这种少而精的教育方式才能在短短的教学时间中完成课程的内容教授和目标升华。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一直以来存在三大问题:重新编选作品和重新编写教材时只顾推陈出新,而忘记了选择优秀作品的标准;教学实践中二次选文带来的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和非调研性;增加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而将大学语文变成了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提升等课程。解决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就必须选择较为优秀的教材,教材内容能够展现人类普遍的精神和时代思考;二次选文要经过大学语文教研组的调研统一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开设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等通识教育课程,为沉重的“大学语文”减负,更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通过有限的教学内容,即优秀的作品去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文学教育、语言技能教育、情感教育、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
【摘 要】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人格以及道德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对语文课程进行明确的定位。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并不乐观,对于语文课程定位也不够清晰明确,导致教学比较混乱。本文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教学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等“和谐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基础性意义。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当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它实际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下面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原则以及它在不同范围里的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培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完美的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不能忽略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以及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等,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不然语文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阻碍。
(二)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相结合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信息的整合以及更新也越来越快,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必须学会对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适时更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和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继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已不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但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老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还是应该继承下来,在适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得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四)理论指导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实际活动做好了铺垫,学语文就是为了要将语文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来,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掌握职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加强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析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技术型人才进行职业培养而设立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推动劳动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加强培养,从而使得受教育者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高职学校在进行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时,必须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办学目标及思路进行调整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强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这样高职院校就能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以及就业率高的形象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可。
职业道德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必须纳入课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就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性质、目标,办学功能以及办学定位,要为实现这些要求而服务。这样高职院校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加强培养,使得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就是增强高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以及进行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功能分析
每个高职院校都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了许多不同的专业,比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旅游、音乐等。那么大学语文在不同专业中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使得语文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如果是教美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那些画面感较强、色彩比较显眼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选取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慢慢的凸显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一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专业,其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琵琶曲的享受和感悟上;而服装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对那些服饰进行想象,引发他们对古代官府的识别以及再绘。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通常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大类。公共基础课里面包括政治课、英语课、大学语文以及写作课等,在这些课程里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和教育部文件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最相近的,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
人文教育的优秀基础课就是“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对大学语文教育实行全方面的改革。依据人文思想体系,在编写体例及选文标准上对大学语文进行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将作家介绍、背景分析及艺术欣赏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而教师则以专题的形式来对人文思想进行阐释。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在顺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学习,才有可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以及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