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6 10:1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原因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之首,其发展思路和速度直接影响这一战略的实施。由于河南省内各地区的政策、经济、资源、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地区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经济辐射
作者简介:张晓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数理统计。
河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之首提出了“中原崛起”的战略,之后,国务院2011年9月28日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崛起”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作为重中之重的河南省,由于内部政策、经济、资源、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全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准确的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这不仅对缩小河南省区域差距、提高全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一)经济规模和结构
根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10年河南省实现GDP23092.36亿元,人均GDP24558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58.09亿元、13226.38亿元、6607.89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为4.5:68.5:27,第二、三产业比重之和达到95.5%。分地市来看,18个地市中GDP超2000亿的有2个,其中,郑州市4040.89亿元,洛阳市2320.25亿元。人均GDP最高的是济源市,为50491元,最低的是周口市,仅有12944元。各地市产业结构差异也较大,第二、三产业比重之和大于90%的有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焦作市和济源市,而周口市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之和才刚达到70%,驻马店市、信阳市和商丘市该比重也才不到74%。
(二)人民生活
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显示:2010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524元。其中,郑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8897元;济源市其次,为16481元;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周口市的12678元和信阳市的13348元;最高的郑州市是最低周口市的1.49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排在前两位的仍然是郑州市的9225元和济源市的7784元,末两位的是周口市和商丘市,分别为4510元和4674元,郑州市是周口市的2倍多。
(三)财政收入
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显示:2010年河南省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81.32亿元,人均预算收入1469.02元。财政预算收入过百亿的有2个市,分别是郑州市386.8亿元和洛阳市142.02亿元,最低的是鹤壁市22.15亿元和济源市22.22亿元,最高的郑州市是最低鹤壁市的17.5倍。人均财政预算收入最高的是郑州市4466.11元,济源市位于第2,达到3284.82元,济源市总的预算收入并不高,但其人口较少,因此人均预算收入较高。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做综合分析,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并力求较完善、全面、真实地反映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兼顾统计年鉴所能提供的统计指标,以及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选取以下7个指标用于描述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如下:人均粮食产量X1(万斤/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元)、人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X3(元)、每万人中的在校学生人数X4(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X5(个)、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X6(10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X7(100%)等7个指标。其中,选取人均粮食产量是考虑到河南为农业大省,农业在该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均粮食产量可较好反映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人均 GDP 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人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状况;每万人在校生是反映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均反映了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配置状况。另外,对数据分析的初步结果显示所选取的这7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小的相关性。因此,指标的选取比较合适。
下文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数据。
(二)实证分析
根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过程借助SPSS19.0 统计软件完成。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分析结果中KMO为0.695并且Bartlett球度检验的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计算机默认0.05),表明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而且效果比较好。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见附表2)可知,第一个因子F1和第二个因子F2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9.541%,因此选前两个因子已经足够描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然后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分析,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公因子F1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每万人中的在校学生人数、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中的因子载荷比较大,反映了经济增长速度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可以定义为经济生活水平因子。公因子F2中人均粮食产量、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的因子载荷比较大,反映了地区的产业结构方面的信息,可以定义为产业结构因子。因此,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居民经济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生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心一直都在东部的沿江沿海城市,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探讨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不平衡 原因及对策
引言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就是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就必须协调区域经济,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1、地理环境的制约
我国地形复杂,东低西高,在我国东部,主要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降水充足,滨临沿海沿江地带,交通便利,与外界的联系紧密,同时东部地区水土资源优越,城市生活水平高。然在在我国西部,降水少,交通不畅,与外界的交流甚少,常年受风沙影响,水土资源匮乏,农业得不到规模性的发展,东西两地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东部经济发展较快,西部发展缓慢。
1.2、国家经济发展重心偏向沿海地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凭借着优越的地势条件,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各大投资家纷纷在这些地区投资建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国家也正是看中了东南部地域优势,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了东部及东南部的沿海沿江城市,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其他地域,国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我国经济出现的严重的不平衡,东部发展迅速,西部发展缓慢,从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1.3、区域经济的基础建设力度不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政策和规划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对区域经济进行规划,实现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然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基础建设力度不高,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很容易出现有事无人管。一个可以实施的区域经济政策在一定的时期内具备稳定性,所以政策的作用周期会很长,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上缺乏主动性,大多数是在已经不适用的情况下才有多改变,现有的经济政策运转效率不高,人们经济自由的保障制度较差,竞争机制不规范。另外,人们对市场的意识、契约、法制认识等等还没有形成,整个社会缺乏激励性制度的制定,没有对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
1.4、教育水平的差距
在我国西部,大多都是山区,离市中心地区较远,人口少,再加上畜牧业使得人口流动性很大,使得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其次就是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低,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西部地区的发展缺乏人才的引导。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教育投资大,有许多的高校和专业技术院校,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所以就造成了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缓慢。
1.5、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外界接触频繁,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竞争意识较强,勇于开拓进取。而西部地区人们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陈旧,很难接受甚至排斥新思想新观念,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竞争意识减弱,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2、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发展优势资源
针对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在地理环境上的差距,当地人民要发展当地的优势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区域经济。作为政府,应当鼓励企业不断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当地的优势资源加以利用和开发,在西部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势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2、将重心转移到西部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东部发展快,对东部发展较为重视,而西部发展就比较缓慢,因此我国要引起十分的重视。针对发展缓慢的区域,要加强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开放,加强东西区域经济的合作。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大经济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掘区域优势,鼓励发展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外来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2.3、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经济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缺乏规范的经济发展策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带头大哥,因此,政府要合理制定经济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在我国西部,经济基础建设较差,因此国家要加大基础建设,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将西部区域经济带入到正规化的发展道路中,从而不断的缩小与东部经济的差距。
2.4、加大教育建设,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证。在我国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基础设备不完善,人均收入低等方面都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造成西部地区人才紧缺,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要加大教育事业的建设,采取优惠政策,多鼓励优秀的教师去西部支教,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作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更要发扬优势,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做贡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严峻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同时,差距逐渐拉大也不利于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进而成为阻碍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不利因素。在这一现实下,我国的民族发展面临着政治、经济、资源开发、国企改革等诸多问题,及时认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不平衡 民族发展问题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然而,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大国,各民族、各地区现代化启动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不平衡性,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缓慢,并逐渐拉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汉族聚居区)的差距。民族地区,这里主要指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中西部10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省区;东部沿海地区则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11个省市。
以经济、教育、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少数民族及中西部民族地区与汉族及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导致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发展、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态势。
一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其总和高达117010亿元,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则只有26613亿元,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4.40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西藏只有250亿元,东部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广东省达21701亿元,两者相差21451亿元,仅为广东省的1.15%;即使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四川与广东相比,也相差14316亿元,是广东省的34.03%。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4.18%和14.60%。
二是从财政收入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的总和高达7458.1679亿元,其中,最高的广东省多达1418.5056亿元;而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的总和却只有1567.3096亿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差5890.8583亿元,仅是东部沿海地区的21.01%。
三是从高等院校数以及在校学生人数看,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731所,在校学生1333496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770所,在校学生6105952人;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312所,在校学生1962324人。东部沿海地区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占全国的44.48%和45.79%,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47倍和3.11倍。
四是从科学技术发展指标看,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173969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7667168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4241255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81倍。
五是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2428个,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1991个;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22倍。
六是从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看,全国卫生机构共有从业人员535.3628万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230.9565万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06.088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的43.14%,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18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只占全国的19.28%。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发展,这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发展,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与体现。
一般来说,民族关系体现为一种利益关系,市场机制的运转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民族间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民族利益不断分化和重组,结构由单一转为多元,以前在国家计划经济支配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再仅仅服从中央的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竞争权利。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利益分化很容易产生分配上的不公平,从而引发民族矛盾,使民族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已由过去民族间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转化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政治问题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会造成不平衡心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正常的差距有利于竞争,调动积极性,但差距过大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极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产生“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同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之际,原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也在这一过程中或取消、或名存实亡,使民族地区的一些利益在改革中受损,这些地区人民的不平衡心理由此产生。民族地区的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长期落后,发展缓慢,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能力,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这种强烈的反差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民族团结,成为阻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良性循环,进而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经济问题
首先,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民族地区自建国起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依赖性较强的补贴型经济,主要依赖外部的资金补贴和物质投资维持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在民族地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补贴型经济带来的惰性已经使这些地区的自身发展能力变弱。同时地方工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技术、设备、管理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方财政不足,支柱产业形成时间短等因素,都直接导致民族地区的市场发育不佳,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成为这些地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市场经济不仅给民族地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以公平、开放、自由的发展模式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与民族地区承受力的矛盾;市场竞争激烈与民族地区商品经济起点低的矛盾;资源丰富与民族地区市场发育滞后的矛盾;沿海地区飞速发展、差距拉大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自身发展的矛盾;民族自治地方企业与国家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在土地、森林、矿山、草场等资源方面不同利益而引起的新的矛盾和冲突等。
再次,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偏低。要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确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并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转换。但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康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再如,由于民族地区的工业属于重工业型结构,资金密集程度高,原材料、初级产品的深度加工不发达,使得工业企业的产业关联弱,经济带动作用不强,也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扩大当地人民就业。2004年,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579.4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3248.6万人,其中最多的江苏省达562.1万人,是民族地区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最多的四川省188.4万人的2.98倍。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
中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储藏面积大,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迫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进程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推行“模仿或照搬汉族发展模式”的追赶战略,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体系。以“九五”计划发展思路为例,民族地区都把重点放在了实施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资源导向型战略上;与此同时,各省区也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如甘肃是石油化工、建材,宁夏是冶金、煤化工,青海是电力、盐化石油和天然气化工。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加重了民族地区的生态负担,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更使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隐患。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地区国企改革的问题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优秀环节。从总体上看,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问题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具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断调整和优化了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相比较而言,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比重大,亏损面高,国企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由国企改革引发的银行的不良债务、社会就业与下岗问题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开始从注重公平转向注重效率,在东部沿海地区基础好、投资效益高的情况下,实行了向东部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和新的经济增长源的形成。然而,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差距的日益显现,这违背了我国和谐发展战略。本文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不平衡 策略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负面影响
1、强化了“双重错位”的区域格局。我国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东部资源贫乏而中西部资源相对丰富,再加上多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三大地带形成了垂直型的分工格局:资源开发型产业大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资源加工型产业基本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双重错位”格局,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布局重心大规模向东倾斜,加剧了不平衡的矛盾。比如80年代以来,煤炭运输量占据了铁路新增运输量的一半以上,平均运距也上升了40%,这样“六五”新建的几条铁路几乎都以缓解煤炭运输紧张为目的,但由于东部地区煤炭产量急剧下降,而需求量却不断增加,西煤东运的紧张状况始终没有得到缓解。
2、致使区域产业结构趋同。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进入了剧烈的变动期,这种结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财政、投资、价格机制没有理顺,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引导不力,各地区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盲目追求高技术、高附加价值、高收入弹性和综合发展,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中西部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尽快改变越来越落后的状况,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特色、立足于比较优势,而是一哄而起,致使小规模、低水平的结构趋同,抑制了各地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发挥。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突出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低技术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能力又十分不足;二是由于地方利益竞争的强化,为保护地方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壁垒,不仅扭曲了资源配置,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不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能力;三是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发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持续下降。
3、破坏了生态环境。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适宜人类生活居住,单位面积的土地可承受相当数量的人口,而西部地区恰恰相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基本生活资料短缺,生活水平很难提高。此外,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制约,西部地区的企业规模都不大,“五小工业”比较多,这往往给当地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都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探析
1、布局与区位的原因。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另外,在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家先放开了消费品市场,消费品价格由市场决定,而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实行严格控制。由于东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消费品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基地,于是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这种产业布局和区位分工决定了中、西部与东部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交换,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使中西部蒙受巨大损失。
2、人口素质的原因。(1)思想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上自领导、下到一般群众的思想解放程度非中西部地区可比拟。东部地区较早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而中西部地区人们的观念受到的禁锢要比内地和沿海多得多,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2)劳动力结构。东部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呈现“枣核型”结构,这种结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基本上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若干省区,劳动力结构是“哑铃型”结构:一方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并不缺乏,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存在,中间层次的熟练技术人员却特别缺乏。(3)劳动力管理制度。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用人观念大不一样,东部地区较能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胆任用有作为的开拓型人才,用人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并且流动性强。中西部地区则相反,种种旧的人事管理制度仍在发挥作用,论资排辈、重“德”轻才、求全责备,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3、政策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非均衡发展目标的宏观区域经济政策。为了让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富裕起来,国家给予了东部地区全方位的、为中西部地区所不具有的优惠政策。毋庸讳言,这种倾斜性政策客观上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的主要因素。(1)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东部地区等开放地区计划调节特别是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已大大缩小,市场调节比重大大提高,而中西部地区仍在按计划经济体制运行。这种体制的巨大惯性影响深远,导致东部地区的经济活力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2)国家投资。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东部沿海地区,相应地减缓了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国家资金投入的大量东移,势必对中西部地区那些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且长期依靠国家资金投入的省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并由此减缓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思路选择
1、完善我国生产力布局机制。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要求看,我国生产力布局机制的塑造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宏观调控层的塑造。中央政府主要从事全国生产力布局总体规划的制定,确定生产力布局的总体目标和总体框架与战略,制定并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政策,强化并完善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行政及法律手段,调控全国生产力布局。地方政府主要任务是在执行全国生产力布局规划与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本区域生产力布局的规划、目标、战略与框架,调控本区域生产力布局。(2)市场体系和统一市场的发育与完善。其主要任务是在完善商品市场的同时,加快发育和完善各要素市场,促进区域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和发育,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制定国内区际贸易法规,如《竞争法》、《反垄断法》、《市场法》等,为市场机制在区域间正常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生产要素流动中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2、注重“后发效应”。首先,应正确地、积极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的长短。既要“扬长避短”,又积极“化短为长”。其次,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这是中西部地区通过塑造体制优势、加快发展的唯一出路,因为经济落后不等于改革落后。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率先建立新体制来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为加快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机遇。要促进“西进”,关键在于加快模式转换,形成生产要素向中西部转移并优化组合的经济机制。最后,“后来居上”的根本在人才。实践证明,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破除禁锢着人们头脑的、错误的、陈旧的理论和观念,这一点也许在中西部地区反映更突出。解决很多新的重大问题,必须“转换思想”,尤其对需要大踏步赶上东部地区甚至争取“后来居上”的中西部地区的人们来说,“转换思想”的任务更繁重、更迫切。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定、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跨省(区、市)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东、中、西部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国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尚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便形成了如今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的局面: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居八大区域之首,而地处西部的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的经济总量最低。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不平衡 发展现状 原因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人均GDP
如表1所示,八大经济区域的人均GDP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黄河中游地区;而增幅最小的是南部沿海地区。截止2013年为止人均GDP绝对量最大的当属东部沿海地区,该值最小的则是西南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曾一度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经济区域,但是也于2009年左右开始回落。从图1中的各个经济区域人均GDP增长率情况综合考虑,即使起伏不定,却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同的趋势。
2、城镇化水平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指标的实用性,本文决定选择人口的城镇化率这一指标来代表各个经济区域的城镇化水平。
表2:各年度各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
从表2可知,2005年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的地区有:东北地区、东部沿海以及南部沿海,其中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而表中该值最低的是西南地区。各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尽管差别较大,但是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提升,到2012年为止,人口城镇化率最高的依然是东部沿海,最低的却变为了大西北地区。注:纵轴数值表示百分数(如0.07表示0.07%);
据图2不难发现,各区域人口城镇化率在2006-2012这七年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大类:稳重略降:黄河中游;稳中略升:长江中游、北部沿海、东北地区;一直处于较平稳状态,在2010年大幅上升之后又大幅回落:东部沿海、大西北地区、东部沿海;大幅升降、起伏不定:南部沿海。
3、产业结构水平
各个地区的三大产业值都在逐年增多,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黄河中游地区,增幅最小的东北地区。虽然东部沿海地区的增幅不是最大,但是其绝对总量值在这20年里一直处于最高水平。综合以上分析,尽管我国经济整体来说发展迅速,但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速也是或快或慢,总的来看呈现了部分地区趋同、整体来说趋异的不平衡发展状态。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地理位置
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基本可以被划分为三大阶梯,从国际贸易以及海外投资的角度出发,由于第三阶梯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使得处于第三阶梯的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等区域海洋贸易更加方便,也会因此更受海外投资的青睐。
(2)市场机制
在政府不干预市场的前提之下,市场上所有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都是可以自由流通的,而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区域因为其地理优势有着较其他地处内陆的区域更多贸易和投资的机会,因此各生产要素均会流向第三阶梯,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主观原因:政策因素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为了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再以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思路。自此,有了经济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政府政策和优先发展的战略,东南部沿海区域开始飞速发展起来。一部分人是先富裕起来了,但是却未能够带动内地和大西部的富裕。由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经济较为活跃,外商更加愿意在沿海地区进行投资,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吸引内陆地区的人才和资源要素流动到沿海城市,从而形成了富裕地区更富,贫穷地区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