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商务酒店设计探讨

商务酒店设计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06 03:5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商务酒店设计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务酒店设计探讨

商务酒店设计探讨:商务酒店设计趋势初探

1基于客户需求和经营新概念的设计

创新设计灵感不能只在艺术范畴内寻找,扎根于实际需求的创新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二期裙房布置与传统酒店不同,由于发现一期精品店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二期设置精品“商业街”,“商业街”有两个柱跨宽度,强调休闲、交流的空间,布置一些桌椅供客人休憩,有些精品店前面布置喷泉、雕塑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可识别性。通过引入“商业街”打破传统酒店私密、内敛的氛围,带来一个吸引人的空间。另一方面,结合客户需求的经营新概念也成为设计师灵感的源泉。有些设计师根据国内市场特点,取消中餐厅和特色餐厅界限,在二层做了整层的餐饮美食空间,把中餐、日式料理、东南亚菜、点心吧全部融汇在一个大空间里。

2设计始终关注人性化

酒店为人服务,客人从抵达酒店到离开酒店的整个行程为客人流线。酒店的各个功能空间比如说大堂、客房、餐厅是客人流线的“目的地”;目的地之间联系的走廊、电梯厅称为“途径”。“目的地”和“途径”都是客人体验的重要环节,当我们关注客人在经历“目的地”和“途径”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采取恰当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加以解决,称之为“人性化”设计。上海波特曼大酒店在朝南的沿街面布置大量室外茶座,增加商业的经营面积,从客人角度增加室外活动空间,阳光不拘一格地洒在身上,给午后的时光增添乐趣。泰国的莲花大酒店,泳池位于裙房屋顶、客房的背面,充分考虑到游泳客人的私密性。

3建筑形象符合酒店品牌的内涵和气质

建筑形象是人们对酒店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例如万豪酒店的立面设计原则是酒店的外观设计尊重基地的自然特色、能反映与当地文化架构一致的形象。体现万豪酒店注重客人的体验,追求与当地文化进行对话的气质。

4商务酒店的功能空间和流线分析———以某皇冠假日酒店为例

皇冠假日酒店作为洲际酒店旗下的品牌,突出其高品味高消费的市场形象以商务旅客为主的特色,提供先进的会议设施、专职负责会议的专业员工及完善的商业服务。

4.1酒店到达区酒店设置两个入口,一个主入口,进入后就是大堂和大堂吧,侧面布置总服务台,靠近服务台就有直达客房区域的电梯厅,客人流线简洁合理;另一个是宴会团队入口,在门厅处设置自动扶梯到达三层宴会厅,大型会议召开时,针对公司团队员工进入酒店,能直接在团队入口门厅处进行接待服务。简化流线,团队客人和散客互不干扰(见图1,图2)。

4.2酒店会议区酒店的三层是会议区,包括40人的小型会议室3间、60人的中型会议室2间、80人的大型会议室2间、280人的多功能厅,能够同时召开各种规模的会议。商务中心为会议室提供各种服务设施比如复印、打印、上网。宴会厅能满足800人同时就餐,并且利用隔板隔成三个小宴会厅增加利用率,旁边还布置新娘化妆室和贵宾室,化妆间在宴会厅举行婚礼时必不可少。净高达到9m,能达到媒体报道、电视转播时架设摇臂的要求。

4.3酒店餐饮区中餐厅位于酒店四层,包括堂吃和贵宾包厢,其中12人包厢和16人包厢设置卫生间,24人的豪华包厢具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备餐间,房间划分成就餐区和休息区,满足客人就餐后沟通交流的需求。全日餐厅在一层,入口大堂处就能看到,入口的设计比较别致具有展示功能。附加一部分室外就餐区域,营造出宽松、休闲的氛围。特色餐厅位于二层,和大堂挑空处形成互动,空间非常灵活。另外,直达客房的后勤电梯和全日餐厅的厨房相连通,主要考虑到客人晚上用餐,能够直接送进客房。展现出人性化的设计已经成为商务酒店发展的趋势。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4.4酒店外立面酒店外立面设计简洁、大气符合商务酒店的特质,采用体块穿插的手法,每个体块正好是酒店其中一个功能空间,比如餐饮空间以玻璃材质为主;宴会厅的体量较大以石材为主,但前厅有玻璃幕墙;机房部分会有大面积的百叶。不同的功能空间赋予体块不同的材质和纹理,形态各异的体块通过穿插、交接、漂浮等立体构成手法组合在一起,极具雕塑感。皇冠假日品牌倾向年轻客户的市场培育,在细节的处理上更具有视觉的冲击力,比如局部的石材幕墙采用折线形,玻璃盒子采用点式幕墙系统。酒店品牌标识也是外立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低位标识位于酒店的入口处比较显眼处,当客人看到酒店标识带来抵达的体验;中位标识位于酒店裙房顶部,方便开车客人对酒店进行精确定位;高位标识位于酒店主楼顶部,广告效应和展示效应最强。

5结语

商务酒店的发展是在商务旅行需求引导下,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运营商长期致力于品牌培育的必然结果。关注客户需求,引导客户需求,给予客户非同寻常的体验是商务酒店设计的必然趋势。

作者:徐鹏 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内事业设计中心

商务酒店设计探讨:商务酒店设计的技术探讨

一、酒店配套设计

解决了外部主要交通问题,就是内部交通流线的合理设计问题了,尽管甲方在方案设计时对建筑每层功能都形成了明确的要求,但是考虑到酒店功能的复杂和多变,设计必须考虑到以后的功能转换所带来的冲突,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随着业主对舟山当地市场情况的了解的变化和较长的建设周期所带来的可变可能,最终甲方把配套功能基本上重新梳理了一遍,幸好当初设计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预备可能会发生的设计变更,这就是在设计中尽量保证酒店内部交通流线设计简单明了,避免过多冗杂的交通流线组织,将办公会议,餐饮娱乐,客房这主要三个部分有效分离并保持相对弹性,致力于解决功能流线间相互交叉干扰,首先在水平方向上办公会议和餐饮服务明确分割,设置不同门厅及竖向流线,比如首层尽管用地有限还是设置了两个主要出入口,各自直达电梯厅,电梯厅与大堂之间虽留有距离,但视线通透,指引性明确。这样设计尽管在后来甲方取消了办公功能,但是办公大堂直接转换为服务娱乐出入口,又适应了新的功能要求。其次在竖向上客房和其它功能明确上下分区,这样尽管在后期各个功能区块内部大小及分布楼层都产生了很大变化,可是由于本身体系之间的关系很明晰,所以各自功能重组后还是保证了酒店的高效和高质量的运转,另外一个细节就是首层设计了一个宽敞方正的早餐厅,早餐厅与开放商务中心空间可相互流动,适合功能做弹性扩展,开放式商务中心现在是一些新型商务酒店的新兴趋势,既满足商务功能有可以兼顾他用。设计在二层到四层的配套功能设计里面也从设计初到施工建设经历了一轮一轮反复调整的过程,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当时最初设计中餐饮在二层,希望客人到达方便,且与底层早餐厅功能共享,缩短厨房送餐流线,三层四层大宴会厅做设计通高,满足大空间高度要求,但是在方案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这种合理的竖向分配,形成了中餐厅和宴会分置三层与四层,且宴会厅取消了两层通高,只做了5.1m层高,设计完成后在建设工程中随着室内设计的介入,又要修改设计,尤其是宴会厅最终因定下来的功能需求产生了净高度不够的问题,但是设计时坚持将宴会厅设计在裙房顶层,所以结构又将宴会厅高度局部加高了1.2m,就算满足室内设计的要求,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是酒店室内设计早介入的话都可以避免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室内设计方无法及早或者准确介入(室内设计方前后更换可能性很大),带来后来猛改设计的结果,这个其实很多国内酒店设计都碰到过,相反可能国际大酒店集团就很有经验,在设计初期就各专业公司大量介入,避免了后期设计返工问题。在结构的功能要求被确定以后,即可根据功能要求进行结构的选型。例如对于高层建筑,在选型上可以考虑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以及筒中筒结构等,在用材上可考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等。搞好结构工程的关键在于结构选型,如果选型不当,即使结构计算很精确,也有可能给结构的安全使用及耐久性带来无法弥补的缺陷,所以结构选型对于结构的全寿命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酒店工程地上23层,裙房4层,室外地面标高为-0.25m,1~4层层高分别为5.0m、5.0m、6.5m、6.5m,标准层层高为3.5m,房屋高度为62.25m,标准层平面呈倒矩型。配合建筑功能和造型需要,酒店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宽比为2.04小于6,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第3.3.2条的要求。利用电梯井、楼梯间设置4组落地剪力墙以承受主要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是最主要的抗侧力防线,其中两组剪力墙形成两个筒体大致居中布置。采用梁板式楼盖,电梯及楼梯造成的楼板大开洞削弱处,在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楼板适当加厚并加强配筋,保证水平作用的可靠传递,从而确保剪力墙与框架共同形成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裙房四层大跨度空间屋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四层较大错层处,框架柱截面高度均不小于600mm,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厚度均不小于250mm,并设置与之垂直的墙肢。

二、酒店客房设计

在设计初期从走廊宽度,酒店开间进深乃至卫生间做几件套等等都反复论证,在客房层设计可以算是大费周章,本酒店定位于四商务酒店,客房业主希望尽量提高设计标准,客房的开间最先确定下来,客房设计采用现在五商务酒店大多采用的4m5开间,这个后来就这样没再改变过,但是其它就经历了几轮的修改,起初卫生间采用五件套设计,即设计了两个洗手池,后来因为进深问题,改为四件套的标准设计,开始为了走廊适当提高标准,迎合高档酒店趋势,宽度做到了2200,这个宽度其实比较适中,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为了加大客房的面积将其缩小了20cm。凡此种种,说明了酒店设计实在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是随着形势及进程不断变化要求的设计实践,如图1。图1酒店酒店客房设计平面图客房设计确定后,整个标准层布置了19间自然间,酒店南面高层区域客房可以看到远处海面,所以电梯厅及楼梯和服务间都布置在板楼北面,将客房大部分都布置在南面,景观条件很好,另外在酒店顶层设计了整层套房楼层,各种套房充分满足不同顾客需求。

三、结语

作为设计者,对酒店设计的难度和其所涉及面之广深有体会,做了一个酒店才会真正意识到一个好的酒店产生的背后肯定会有很复杂的故事,该商务酒店即将落成,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也将其反复打磨为一个真正的城市精品酒店,在这个工程中笔者领悟良多,本文总结了设计中的一两点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和启示。

本文作者:项莎莎王宗正

商务酒店设计探讨:青岛CBD商务酒店设计

[摘 要]青岛CBD商务酒店是一座面向并从属于城市空间系统的建筑。基于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地现状等因素,在青岛CBD商务酒店的设计中,L形的总体布局,A、B、C的功能分区,板式与塔式结合的建筑造型,从各方面阐释了“灯塔泛归航”的设计理念,使其在城市空间中形成了个性鲜明、具有很强识别性与地域性的建筑形象。

[关键词]商务酒店设计;城市空间;地域性;可识别性

青岛两面临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的适居城市之一,它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青岛CBD商务酒店设计方案位于青岛中央商务区3号地带。青岛的中央商务区位于青岛市北区,规划建筑面积450万m2,青岛市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央商务区建成环境优美、城市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能够展现现代化都市形象的新城区,并成为集行政办公、商务、商贸、商住及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国际商务区。商务酒店位于青岛中央商务区西部,徐州北路以西、敦化路以北,北侧海泊河蜿蜒流过,周边用地及建设用地都有待开发。就城市脉络与空间塑造而言,基地无所依托。作为一个典型的新区开发的案例,设计者的首要任务是在缺乏周边城市空间依托的情况下,营造出合理宜人的城市空间形象,在中央商务区建立之初即能独立发挥城市空间的作用,而在中央商务区建设成熟之后还能和商务区其他城市空间一起共同形成有机整体,这也是大型公共建筑理应担负起的职责。笔者参与设计的青岛CBD商务酒店就是一座面向并从属于城市空间系统的建筑。

一、总体分局

整个建筑共分为三个大区(见图1):北部是沿徐州北路的板式高层(A区),基地中段是邻近交叉路口的点式高层(B区),南侧是沿敦化路的银行办公区部分(C区)。其中A区与B区底层由商业裙房部分连接。整个建筑的平面呈L形。鉴于基地内高差较大,东南侧高出西侧与北侧约6m,因此在布局中设置了两个标高的平台让人从较高的平台进入沿街的商业区,而车流则从西侧与北侧由较低的标高进入基地内部,实现人车分流。

基地西北侧为由主体建筑半围合而成的景观庭院区。设计者结合基地高差特征在此地设计了若干个错落有致的景观平台,与银行办公区的屋顶花园共同形成了高低起伏的景观带。绿化带、水池、喷泉、庭园、雕塑作品等有机结合,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具有高贵典雅气质的休闲场所,给人一种多维度、全方位回归自然的感受。

敦化路与徐州北路沿街设置线性商业广场,建筑尽量退后,将空间还给城市。景观带贯穿银行办公入口广场、塔楼入口广场、城市转角广场、商场购物沿街带、板楼酒店入口广场空间,营造出热闹繁华的商业气氛。

二、交通组织

两条城市干道与基地内的道路形成环形通道,使各功能区之间形成良好的车行路线。沿敦化路方向在B区与C区之间开设两条通向不同标高的道路:一条通向点式高层酒店A区入口广场;一条联系基地内景观庭院,紧急时刻作为消防通道之用。

设计者采用了区域周边停车与内部顺道式停车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车流输送问题:基地北侧与西侧设有少量停车位,为银行办公及商场地面停车临时停靠之用;大部分车辆则进入两层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分别位于A区和C区基地入口处,方便地下车辆出入。

进入银行办公区、酒店区与商业区的人行通道全部在沿城市干道一侧,与车行交通分别处于不同标高的平台,二者通过室外大台阶相联系。

三、平面功能

A区为板式酒店公寓,位于基地北侧,层数为12层,层高选用3.6m,标准层面积为960m2,公寓酒店客房沿内廊双侧布置。地下一层及一层为大堂门厅、服务台、商务办公及茶室,二层为厨房、餐饮、娱乐部分,三、四层为商用部分,五层及以上楼层为标准客房,八至十层设置空中花园、健身休闲会馆等,以提升酒店品质。

酒店客房部分由标准间、豪华套间、行政套房与单人间组合而成。合理的功能布局使房型呈现出多种组合的变化样式,使用起来较为灵活。酒店特色空间包括空中休闲健身区、空中咖啡吧、空中商务会议区、空中休闲会所等。

商场部分为A区与B区的联系空间。商场部分布置于裙房一至四层,最大限度扩展商业沿街面及营业面积。内部空间划分可大可小,灵活多样,便于形成大小组合丰富的购物空间,提升其商业价值,同时布置休闲娱乐空间与餐饮场所,创造商场的复合用途。商业部分沿敦化路与徐州北路成线性连续布置,采用框架结构形成商场大空间,便于布置店铺,可内置精致商品或百货区、时尚品牌专营超市、餐饮娱乐场所等,方便CBD人们的休闲购物需求。鉴于商场人员较为复杂,为在功能布置上尽量减少对酒店的干扰,设计者在内部设置了休闲场所、专用餐饮场所等,尽可能地引导周边人群来消费购物;主题百货区与精品购物区相结合以提升商场品位,为CBD营建高档商业社区。

B区塔楼酒店位于基地的中段,高度为100 m,共25层。塔楼分为高低两区运行。一、二层为酒店大堂,三、四层为酒店内商场部分,五层及以上楼层为酒店客房部分,在十四层处设置避难层,同时进行高低区转换。酒店公寓内置四部客用电梯及一部消防电梯。B区塔式酒店与A区板式酒店在功能上有机联系,有连廊可以互通,对于酒店的餐饮、娱乐、会议等公用部分实现资源共享。

塔搂顶部东南侧逐层收分退台,形成一个由玻璃幕墙包围着的空中花园,晶莹剔透,既丰富了造型及立面效果,又给客人们提供了一处可以俯瞰整个CBD中心区的景观平台。暮色四合,空中花园内灯光亮起,整个塔楼如同灯塔一般照亮夜空,将独特的视觉意象传达给整个城市,地标性效果十分显著。

考虑到银行办公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将C区脱开主体,单独设立于邻近敦化路一侧,并通过三层的空中连廊与底层的商业裙房部分联系。一、二层为营业大厅,三、四层为银行内部办公区,在体量上由方形叠合退台处理,形成室外屋顶花园,并与庭院景观区有机融合。

建筑主体后退,留出入口广场,并以透明玻璃幕墙、巨幅广告来塑造立面形象,展现出简洁、明快、现代、高效的新型商业形态,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不竭的商机。

四、造型意向

CBD商务酒店的设计,首先关注的不是内部空间的组织布局,而是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基于对地域性特征的理解与隐喻和人们内心深处的认知与共鸣,设计者将“灯塔泛归航”作为CBD的设计理念。大海作为青岛最显著的地缘特征,承载着当地居民对这座临海城市的深厚感情。高耸的灯塔、远航的巨轮、海岸的礁石,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触发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对现实情境中物化的典型特征加以抽象,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形象。A区板式高层与底层的商业裙房共同构筑了“巨轮”的形体,而B区高耸的塔楼则象征了“灯塔”,C区的银行办公楼错落叠合的体量隐喻海岸边的礁石。三者共同营造了在灯塔的指引下,远航巨轮劈波斩浪、缓缓驶入青岛港湾的意向。

在一系列问题的解答中,设计者试图在空间、形体、界面等多方面来探讨城市空间和建筑的对话与交融,进而在城市空间和形态中形成个性鲜明、识别性与地域性很强的建筑形象。首先,捕捉已有的城市脉络,由此设定空间秩序,并作为建筑形态的依据;其次,在功能分区的秩序下,考虑建筑体量的变化,应对复杂的城市环境;再次,采用富含变化的幕墙体系,配合城市肌理,营造建筑的个性和表情。

建筑师不仅是城市生活的参与者,更是城市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注重建筑精神、体现生态意识、强调和谐共生、尊重城市脉络、处理好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是成就优秀建筑设计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