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7 03:0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程序设计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程序设计一直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中,清晰的界定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优秀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程序设计融入必修模块中,提出了学习要求:让学生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将计算思维的形式化、模型化、自动化特征渗透至内容标准中。在这里,特别突出了计算思维的重要性。然而,一直以来,在程序设计教学的重点都是语法的掌握,而对学生设计合理算法,并学会迁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则较为忽视,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渗透思维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提高。
1.制定出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体系
在程序设计内容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十分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尤其要把其作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考虑到当前课程教学中侧重点的不同,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需要教师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教学体系,同时根据所制定的教学体系,系统性的塑造程序设计知识内容,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可以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逐渐掌握,进而养成计算思维能力。比如,在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讲解算法这一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结合,考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作为主要方面,列举出生活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再利用合理科学的比较与计算,进而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运用到算法的特征与概念。举例来说,假如我们要去某个地方旅行,结合实际生活里的这个问题,就应该先思考从始发地去目的地的路线方面的问题,之后还应该考虑到天气方面的要素,最后在对交通工具进行适当的选择。而在思考这几个影响因素时,就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制约的要素,而对这些制约要素进行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计算思维体现的过程。这种利用案例启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还可以环环相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程序设计教学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在对程序设计语言入门知识以及基本知识进行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出现对语法细节的过度强调,否则很可能导致学生因为一时无法很好的了解与掌握而失去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师来说,最好多和具体的实例相结合,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计算思维的理念融入到其中,从而促进学生计算机知识兴趣的提高。就理论教学而言,应坚持“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原则,对程序的流程以及程序设计关系进行重点的讲解,通过探究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基础以及灵魂方面的教学,如流程图表达算法和计算思维方面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的提高。
3.强化教学实验,促进高中生分析设计能力的提高
程序设计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应该强化对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基于此,作为程序设计教师来说,应该依照课程的教学安排,对不同的实验内容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方面的理解。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同,通过典型性的实验题目,给学生以指导,使其对基本的语法知识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之后在对综合性实验题目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设计,从而让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利用,通过计算思维,编写出更为复杂的设计类程序,促进其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高。
4.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提升高中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过去的考试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基本语法方面的考核,这实际上并不能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就应该相应的改革传统考核的方式与内容,重视阶段性过程考核,提高其在整个总成绩当中的比例。此外,还应该全面改革期末试卷考试的内容,对关于语法细节方面侧重的填空以及选择取消,用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程序分析以及程序改错等题型进行替代。这样不仅考核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也极大的调动了其学习的兴趣、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5.结语
程序设计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知识,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基本理念的传授,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兴凯,金英,马吉权.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
[2]吴蕾,钦明皖,杨勇.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5,(7).
作者:徐萱 单位: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