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堂的运用

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堂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9-07 08:5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堂的运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堂的运用

一、研究目的

(一)o2o教学模式下,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大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无论从事何种运动,主动和被动带来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只有主动积极地参与运动,才能达到锻炼身体使身心愉悦的效果。因此,通过O2O教学模式,利用网络通过手机、电脑作为平台,让学生可以在线上对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深入了解,产生疑问,当回到线下的体育课堂中时,由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技术、知识。同时学生可以上传自己当天的运动数据,如跑步的公里数、走路的步数、骑自行车的公里数,使同学和好友间产生排名对比,增强竞争性,产生竞争意识。当通过努力在排名中战胜对手时,既达到了突破自我的锻炼效果,又愉悦了身心。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

(二)利用O2O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的知识技能,帮助体育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让学生不单单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学习体育,教师可以在微信平台、校园网站上建立相应的板块,每天将新鲜的体育信息、锻炼方法放到上面供学生查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问题的能力,间接让体育融入大学生活中。同时,教师在上传体育信息和锻炼方法的同时,也在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从而解决当前许多大学体育教师“专而不博”,只在一个项目上特别厉害,对别的项目却很少过问的现状。通过学生运动手环上传的学生课余运动情况,体育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手环上传的心率、体温、睡眠质量等健康信息,给予学生相应的课余体育锻炼建议,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三)为今后大学体育课堂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及建议。高校教育是一个社会互动的场所,体育课堂更是如此,不能单一局限在传统的“教、学”课堂,而是要充分体现“互动”,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教学。研究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运动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很具有前瞻性的课题,能够为以后研究高校体育课堂改革,特别是体育课堂的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以及中国体育优秀期刊等,查找关键字O2O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新媒体下高校体育课堂改革、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共收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资料50多篇为本课题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调查法。根据查阅资料及研究的需要,分别从体育课堂教学的满意程度,自我身体机能素质的认识和课外体育技能的学习情况,以及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课后自主锻炼情况进行调查。

(三)数理统计法。将调查出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建立对比数据,并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前后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一)从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满意度对比。O2O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更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学生往往都是带着自己的问题去上课,因此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学到自己喜欢的体育知识。而传统体育课堂,教师教授,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程度低,学生往往并不喜爱这项运动,却被动参加,因此产生消极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导致对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满意度降低。

(二)对自身素质了解情况对比。传统体育教学,学生由于消极情绪而被动学习,导致学得不精,学得不深,课后也不去练习,即使有课余体育活动,但是缺少系统的讲解和指导,造成练得很多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对自身素质的判断。

(三)从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对比。运用O2O教学模式在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情况上,男生相差不大,可能是由于男生身体素质本身较强,可以较好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只有小部分提升。

(四)是否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在进行O2O教学后,学生可以在线上观看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和内容,实时在线解惑。并且教师在上传运动教学信息的时候,选择一些在寝室即可完成的简单动作,使得这些不愿外出锻炼的女生可以在寝室自己或与室友一同锻炼,逐渐增加自信,增强对体育的喜爱,改善性格,慢慢将锻炼移至室外。

参考文献:

[1]王昀博,张国锋.现代体育教学新理念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2]郑杰政.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省思与优化整合[J].四川体育科学,2016,(03):108-111.

[3]张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107-109.

作者:刘梦辰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