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3 03:0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缺陷及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硬件条件,一个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水平[1]。如何使实验室资源充分服务于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将是评价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和专业调整的节奏加快,现行实验室管理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改革是必然趋势。本文就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以供参考。
一、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高校实验室大多是按照专业设置的,隶属于系或者二级学院或者教研室,实验室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本专业的师生,理论老师也就是实验教师,在专业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迎合了理论教学的需要,提升了理论学习的效果[1]。但是随着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工程化方向发展,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1.实验室规模小、利用率低。以前实验课课时少,实验室面积小、规模小,实验设备台套数少,学生人数也比较少,实验循坏下来没有任何问题;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个别热门专业可能招生人数比较多,由于实验台套数比较少,实验室面积也有限,一个实验循环下来次数非常多,很多实验课程不得不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形成学生休息实验室不休息的怪状。另外实验室隶属于二级学院或者教研室,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只会考虑自己专业的需要,对于交叉学科或者其他相近专业的学科考虑的少,最终导致实验室重复建设、利用效率低下。导致实验室整体设备单一,只为某一个专业服务的局面,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实验室,难于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教学和科研的保障[2-3]。
2.不重视实验技术人才建设。高校一般以理论课教师为重点,引进时候都需要专业背景,高学历高职称,而实验技术人员一般被认为是教学的辅助人员。从事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的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得不到重视;工作岗位长期重复工作,单调乏味,缺乏激励措施和激情,缺乏吸引力;另外实验技术人员和外界交流较少,业务进修机会少,不利于其业务水平的提高。
3.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室隶属于二级学院或者教研室,管理方式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实验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清晰,牵涉到实验室安全、消防等方面的问题的多方责任划分不清;另外每个实验室有自己的专业特点,比如电类实验室弱电和强电对安全的要求和定义是不一样的,而目前基本上都是按照统一的要求管理不同的实验室,缺乏针对性。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建议
1.资源共享、提高效率。传统的实验室是按课程设置,分专业管理,隶属教研室或二级学院,实验室设置过细,基于专业考虑的,只为本专业学生服务,效率低下,设备闲置浪费。如计算机类、电类和通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基本上是一致的,如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等,可以共建几个基础实验室,供全校共同使用,提高效率。如我们学校的电工实验室、模数电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等有实验实训教学部统一管理和安排,供学生使用,做到资源共享。
2.重视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师资队伍一般包括实验课授课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即实验室主任、实验维修保管人员、专职实验员等;实验教师一般是理论课教师或者实验专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一般是实验室主任,实验员一般是后勤保障、实验准备的工作人员。作为实验专业技术人员,除了正常的实验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协助科研团队参与科研建设,同时也可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通过不断学习参与来提高自我专业技术水平,开拓个人视野。在现行管理模式下,高校要对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足够重视。引入实验教师时一定要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动手能力强学历高的老师,同时,应该允许实验人员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上与专业教师具有同等的地位,提高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师资质量和数量[4]。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可以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5]。
3.创新师生互管实验室的新模式。传统实验室一般都是做实验的时候把门打开,平时都是锁起来的,便于日常的管理;导致很多优秀学生无法进入实验室对实验进一步的探究和开发,实验室开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但实验教师短缺又不能做到实验室全开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根据学生意愿,选拔那些品学兼优、做事细心、认真负责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教师对实验室注意事项、设备使用方法等提前给予培训,让其熟练掌握后负责该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把实验室面向全校进行开放。这种学生参与式的管理模式可以解决实验教师管理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起到培养学生选拔学生的作用。另外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科竞赛如西门子智能制造、智能车、挑战杯等融入到实验室去并进行开放管理,取得较好竞赛成绩。
4.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实验室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管理类学科,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实验室管理力求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管理中求效益、求发展。制定实验室管理工作条例、实验室安全消防管理条例、实验室水电管理条例、仪器设备管理条例、低值易耗品管理条例、实验室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6]。编印实验室主任手册、实验室工作日志、大型仪器使用记录等;不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过程检查,每学期开展三期教学检查,每年进行优秀实验室评比活动,总结交流实验室的先进管理经验,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正常运行。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实验室管理文件,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
三、结束语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人才培养,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验室又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场所。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和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研究不出高水平的成果[7]。因此,实验室的管理改革势在必行,才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参考文献:
[1]雷忠萍,贺道华,程雪妮等.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4):254-255,258.
[2]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271-273,288.
[3]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93-195.
[4]李基有,崔楠,张文梅.立足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98-100.
[5]赖燕玲.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9(6)27-30.
[6]马桂霞.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J].中国信息化,2013,(04):397.
[7]林晓霞,周凝瑞,胡俊.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2,(17):120.
作者:徐宇宝 杜成涛 余平 单位: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