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探讨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17 09:22: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外贸企业汇率风险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探讨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我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在2015年的8.11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从长期以来的单向升值开始出现贬值,并由此开始双线波动。在当前逆全球化浪潮影响的背景下,各国贸易摩擦不断,国际经济关系动荡,汇率波动也更为频繁,这给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外贸企业如何应对汇率风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汇率制度变动与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的形成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79年,这一阶段外贸企业无可自由支配的外汇资金,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进出口贸易受国家计划调节,外汇不允许自由买卖,而且汇率的变动非常小。因此外贸企业尚无应对汇率风险的问题。第二阶段是1979年确立改革开放后到2005年7月22日汇率改革前,这一阶段外贸企业迅速积累了可自由支配的外汇资金,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整体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步,外贸企业也在这一过程中积攒了可以自由支配的外汇资金。但从汇率制度来看,1979年到1993年前,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汇率的变动主要受到官方调控。1994年我国外汇汇率确立为单一的、有管理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在之后的十年中,美元兑换人民币固定在8.28的水平,实际上采用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尽管外贸企业已经取得了可支配的外汇资金,但由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尚未显露出来。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7月22日汇率改革至今,这一阶段我国汇率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7月,央行进行了一次大的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开始转变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直到2010年6月才重新盯住一揽子货币。之后的几年,人民币汇率进入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升值轨道。2015年8月11日,央行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综合外汇供求和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在这次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出现明显的贬值,尽管2016年1月初央行进行了较大的市场干预,贬值仍在持续,直到7月才逐渐稳定进入了一个震荡区间。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开始进入了双线波动的状态,对积累了大量外汇资金的外贸企业而言,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的形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问题是随汇率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而逐渐显现的。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总体而言是滞后于市场改革的,外贸企业在市场改革的红利影响下迅速积累了外汇资金,但是滞后的汇率制度改革长期以来将汇率风险控制在整体经济层面而未暴露给微观企业。直到近几年,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问题才突显出来,其实质是在国家体制改革随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面对整体经济的结构性变迁,市场主体的应对措施尚未完善而带来的问题。为适应国际金融关系的变化,汇率制度的演进必然带来汇率变动的结构性变迁,这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

二、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

1.规避汇率风险意识和手段较弱

随着我国汇率改革的不断发展,很多外贸企业开始意识到汇率变化会费自身发展带来风险。虽然外贸企业对汇率风险已经有一定的意识,但是对于金融工具的理解和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与汇率风险直到近几年才突显出来是分不开的。外贸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来进行汇率风险的规避,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费用,再加上没有专业的金融风险评估人员和外汇交易人员做指导,外贸企业对使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掌握得并不好,使用的避险工具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当风险来临时,很多企业只能通过向上下游转嫁风险的方法。由于我国外贸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空间本身很狭窄,和国内加工工厂海外客商的谈判难度很大。加上没有好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通过一味调整价格这种不稳定的方式转嫁风险更会导致海外客户对我们外贸企业不确定性增大,从而订单逐渐转移,直接导致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益受损。

2.缺乏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机制

目前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和资金方面,主要以财务人员为工作优秀,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金融和汇率知识,主要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判断和建议。外贸业内部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避汇率风险的业务合作机制,也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汇率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内部与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沟通,从而降低了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

(二)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的形成原因

1.企业自身的原因

外贸企业所处的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议价能力低,因此通过价格调整转移汇率风险的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在风险规避机制不完善,外贸企业没有很好的掌握金融工具的情况下,面对汇率风险企业就很容易遭受损失。

2.外部环境的原因

外部环境既包括企业面对的经营环境也包括其他的市场主体。当前外贸企业行业内部尚未形成系统的合作机制,也缺乏有组织的交流和互助。当汇率发生波动时,往往由单个企业独自应对汇率风险。而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尤其是当经济发生结构性变迁时,小企业往往只能被动应对。在借助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时,小企业也常常因为缺乏议价能力而很容易处于被动,从而不能很好的利用金融工具。

三、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从现实情况来看,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汇率波动引起外贸企业汇兑损失增加,利润空间下降

由于人民币很大程度上还不是国际流通货币,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通常需要使用美元等外币。外贸企业在签订订单进行国际贸易时,从订单签署到美元收汇有一定的生产过程,汇率的波动使外贸企业不能清晰的掌握所签合同的盈亏情况,导致外贸企业利润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出口企业的汇兑损失很大,人民币贬值时,进口企业会出现汇兑损失,利润下降。以我们出口的基础消费品纺织服装为例,服装从接单到生产出运基本上在3个月左右,出运后收汇也在3个月左右,从接单谈判开始到收汇的周期在6个月左右,按照2017年10月的订单价格,汇率在6.6左右,货款收汇在2018年3月,当时汇率在6.3左右,1000万美元直接导致亏汇兑损失300万元人民币,而外贸出口企业的净利润率在3%左右,由此可见,汇率波动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很多。

(二)汇率波动增加了外贸企业的经营难度

之前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状态,外贸企业在汇率上一直处于可预计和可控制的状态。而在2016年,人民币当年贬值了0.5元,不少外贸公司汇兑收益很大,导致他们对汇率风险没有相应的重视。2017年年初开始人民币处于贬值状态也可以说到2018年5月开始了双线波动的状态。汇率的大幅波动使得很多企业估算的现金流量和实际的现金流量出现了偏差,这给企业经营带来了风险。而汇率的双线波动使得外贸企业更加难以预计汇率的变动情况,2018年中汇率的波动有时候一天就有1000个点,企业也就很难根据汇率变动来及时调整产品价格或生产要素成本。这给外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难度,也给外贸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外贸企业对汇率风险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动用了很多防范的手段,但此时外贸企业的反应已经是滞后于汇率变化的,前期损失已经形成。

四、规避汇率风险的几点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外贸企业如何防范汇率风险,事实上是企业应对要素结构性变迁面临的问题。外贸企业应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方面来考虑和应对汇率风险。

(一)从短期来看,外贸企业应提高汇率风险的意识,同时熟练和灵活掌握金融工具

外贸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市场的变化,必须提高自身的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从决策者到基层员工都要加强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整个企业的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为规避风险奠定基础。另外外贸企业在签署合同之后,要随时关注好汇率的波动情况和趋势,并根据汇率趋势进行预测后运用金融工具来规避好汇率风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中,我国金融业务也得到了巨大发展,短期贸易融资和远期结售汇业务等金融工具不断被应用到外贸企业贸易结算业务中。外贸企业通过这些金融工具能够有效的避免汇率风险。外贸企业通过押汇、贴现等短期融资负债方式来进行结汇,一是解决了自身企业的流动性问题,二是确定了收汇金额和汇率有效的规避了汇率风险。目前金融机构对外贸企业提供了最为有效的办法远期结售汇,一般远期结售汇会比即期汇率高二三分,这也就是给外贸企业多了额外的盈利。外贸企业操作汇率锁定的部门应及时和业务接单人员保持常态性的沟通,在接单的同时尤其是长单应根据收汇日期在远期市场做好结售汇动作,锁定汇率风险的同时锁定了企业利润。

(二)从中期来看,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健全汇率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企业之间还应该建立新的组织方式克服单个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

对于外贸企业自身而言,应建立健全汇率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设立专门的汇率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的汇率操作分析评估、决策监督,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力保障。企业之间应该形成有效的互助机制和沟通平台共同应对风险。单一的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其组织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应该在风险防范的机制下,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让中小企业可以更好的利用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来应对汇率风险。

(三)从长期来看,企业必须做好本行业提升和跨行业选择两个方面

随着汇率改革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汇率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现象。从长远考虑,企业必须顺应经济发展,不断加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得到良好发展。从本行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通过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可以采取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的方式来增强自生的抗风险能力。通过规模化达到抱团取暖的效果,增加自身面对风险时的议价能力。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加强企业对产业上下游的控制能力,从而在汇率波动时一定程度避免汇率风险的发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佟家栋,许家云,毛其淋.人民币汇率、企业出口边际与出口动态[J].世界经济研究,2016(3):70-85.

[2]盛丹,刘竹青.汇率变动、加工贸易与中国企业的成本加成率[J].世界经济,2017,40(1):3-24.

[3]许家云,毛其淋.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出口企业加成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例[J].财经研究,2016,42(1):103-112.

作者简介:唐莹,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