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2 09:04: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圆号教学中音色与音准的运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圆号又被称作“法国号”,最早源于17世纪号管盘旋两圈的圆号,随着音乐的发展圆号也为了满足不同音乐的需要而改进的更加复杂与完善。于此同时,圆号多用于军乐与管弦乐队中的中低音演奏,可谓交响乐队中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圆号因为其较高的演奏难度与昂贵的造价,一直以来在我国属于小众乐器范畴,但随着近年来中外音乐交流的加深,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圆号也被更多人得以所熟知,学习圆号的人数也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趋势。人数的增多便为教学带来了“更新换代”的问题,教师也应该时刻总结、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以此来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天赋与程度的学生。
一、我国圆号教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圆号作为西方传统的吹奏类乐器,是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单从圆号号管和主体的演变可以发现,圆号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身形的演变与技术的革新也在不断的趋于完善。但圆号在我国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冷门乐器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如西洋乐器普及的程度与学习的气氛不够,也有一定原因则是因为圆号的造价过于昂贵,多年前进口的圆号已经高达数万多元,这也使得一些感兴趣的个人与家庭望而却步。但随着今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对于音乐文化的重视,学习音乐的氛围也渐渐得以培养成型,圆号也随着良好的氛围被更多人所熟知。而学习圆号的人数也毋庸置疑在逐年的增多。学习人数的增多虽然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使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根据圆号以往的发展状态,这种学习人数突然增多的现象则为圆号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原本学习人数少,教师少的现象,转化为了学习人数多而教师依然少的局面。在短时间内教师无法扩充的情况下,圆号教师要应对很多不同的教学问题,而这也是我国圆号教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二、圆号教学中音准的训练方法探索
(一)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不能一蹴而就
众所周知,气息是吹奏类乐器的灵魂。只要掌握住呼吸的规律,便能够从容应对演奏中所遇到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圆号作为管弦乐队的“中流支柱”,自然对于气息有着极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坚实、灵活的气息运用,并且还与唇部吹奏状态的稳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不论如何,气息的练习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呼吸开始。首先,圆号演奏所提倡的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的方法,因为将气息吸入腹部可以利用横膈膜的收张,并且所吸入的气息量可以更加充足。在建立呼吸方法之后,便是发声的练习。在此,笔者并不建议利用“揠苗助长”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演奏水平,有些教师为了使学生快速的得到进步,便缩短课时周期,在短短的课堂之上拼命的传授知识,很多均为长音、吐音、连音等一并灌输给学生,有的甚至在音阶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直接运用练习曲教学。但问题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音乐天赋各有不同,并且面临着学习圆号人数剧增的当下,我们更不能用“一篇概全”的教学方法进行应对。如果没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身边练习,教师便无法及时的给予指导,这样变为造成音准的忽高忽低。所以,我们也应该遵循教学的规律,尤其偏向于实践的乐器演奏类的教学,更加不能一蹴而就。耐心是出成绩的基础,而不遵从教学的规律则只能让教学变得更加复杂。
(二)注重稳定而不是进阶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存在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即我们常说到的循序渐进。遵守这一规律虽然会影响学生成型的时间,拖缓教学进度。但在质量上却可以得以保证。如果否定规律,“揠苗助长”则会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虽然知识都已传授,但在本质上任然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在圆号教学中,先从练习气息稳定的长音练起,并且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这样教师便可以更及时的发现问题,等问题都解决之后,再进行连音、跳音等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便可得知,如果对于圆号的初学者来说,音准的概念需要予以建立,刚刚吹奏时也很少能够做到音准上的准确无误。而音准吹奏不到位,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乐感不好,找不到音高的位置;二为演奏的技巧不够娴熟,气息位置的变换以及唇部的动作都可能影响到音高的准确与否。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解,然后找出对应的方法进行培养。如果天赋不足,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乐感。而后者因为技巧所导致的音准不到位则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进行巩固。所以,从举例中可以看出,不论任何情况,都需要从我们从基本功的稳定性出发,然后再考虑技能进阶的问题。这也是圆号以及其他乐器学习最基本的共识。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耐下心来,不能因为学生数量递增或者程度不一而更改教学方案。也只有这样悉心的教导,稳重求发展才能将圆号的音准功底得以建立,为日后的进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全方位培养音乐素养建立较强的音准辨识力
对于音准的教学,除了课上教学以外,课下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调查发现,圆号的学习者所存在的年龄段多为在校的学生。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兴趣观念,以及圆号的体积等问题而造成的。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圆号,基本功也就没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这也是造成音准问题的最大原因。所以,除了课堂短暂的时间之外,教师也应该寻找其他出路来培养学生对与音准的把握。提高音乐素养是笔者经常在教学中使用到的方法,因为不论学生天生音乐素养如何,再进行培养都是不多余的,音乐素养则是专业基础的支撑,有了较高的音乐素养,则可以帮助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音乐素养的培养上,笔者常用的方法为多与生活结合,在不影响学生其他时间的同时锻炼演奏圆号的基本功。如在走路时或业余时间进行唇部的“唇震”练习,亦或是在睡觉之前将身体保持水平姿势,进行深呼吸练习。这些方法虽然很小,也很常见,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因为更加专业的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的交代,但殊不知“滴水也可穿石”,当这些小的方法逐渐积累起来,便可以发生“质”的突破。与此同时,好的听力也是音准到位的一部分。在音乐的学习中,一双好的耳朵是可与而不可求的,如果学生对声音的识别不敏感,那么教师就有义务对学生的听力进行培养。因为听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形成较强的音准辨识力,并且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在课堂之中,我们也可以与视唱练耳课相结合,与上文音乐素养培养的方向一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课堂之中,学生吹奏练习曲或是乐曲的时候加入钢琴的伴奏,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在音准问题上有据可依,时刻向钢琴靠拢。当然,在课堂中加入钢琴伴奏的形式并不困难,及时教师无法伴奏,也可以找其他钢琴专业的学生,只是较为麻烦,所以很多教师也不愿意尝试而已。在此,笔者也建议广大教师,勿以物小而不为,尤其是乐器的教学,往往在于细节处理,只要细节处理得当,学生的专业水平往往会提升很快。
三、圆号教学中音色的训练方法探索
(一)注意知识的连贯性,链接好气与舌的关系
圆号演奏中优美的音色离不开连贯的气息,这是毋庸置疑,在此之上我们便需要照顾到嘴部技巧的运用。当然,气息问题可以在音准上进行锻炼,但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之上,拥有较为稳定的气息控制力。所以,教师应该给与引导,在气息的灵活进行训练,逐渐的加入跳音、连音等训练,必要时可以加入练习曲。其次,嘴部技巧的训练则需要时刻注意学生号嘴的位置,一般来说,最佳的位置在于以唇部中间为中心,上唇占三分之二,下唇占二分之一,这样下唇便能够自如的调节风口的大小。在调节好唇部与口型之后,需要注意的则是气息与舌头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说,气息是圆号吹奏的动力,而舌头则是控制气息流动的活塞。这种技巧的掌握关键在于熟能生巧,教师也可将此环节分解出来进行单一训练。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圆号的音色教学与音准教学相同,都具有着很强的逻辑性,但在目前很多的教学中,音色的环节往往只依靠教师的耳朵,教师觉得吹得不够好,学生便反复吹奏,直到教师满意为止。虽然这种方法较为传统,但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生难免会出现纰漏,所以,如果按照规律进行教学,则可以使教学更加的赋有条理,学生的知识体系也能够完美的建立起来。
(二)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练习不同风格作品强化音色的控制
当基础练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需要进入乐曲的演奏。在这一环节,很多教师喜爱布置一些较大的作品让学生花很长时间进行学习。这样做的原因则是因为较大的作品所设计的技巧非常广泛,学生的技巧问题往往能够通过一首作品体现出来。虽然这样做对于技巧的改进有着诸多优势,但对于音色的掌握则远远不够。单一的作品风格具有局限性,而音色则需要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进行体现。所以,圆号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现的音色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演奏者来说,乐器的音色变化也就需要不断的摸索与更新。在此,笔者也建议在布置大作品的同时,加入一些风格迥异的小作品来进行弥补,这样既可以照顾到技巧,又能让学生感受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建立音色多样化的意识。于此同时,随着圆号在我国的发展已经逐渐稳定并稳步向前,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作品也随之孕育而生,这些作品有着与古典作品截然不同的风格,在教学选曲中,也是我们可以考虑加入的内容。毕竟,选择中国作品也可以促进圆号在我国的发发展,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演奏中国作品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而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汇聚在一起,势必可以使学生学会容易的应对音色之间的微妙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我国圆号教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圆号教学中音准以及音色的训练进行了相关探索。音准是演奏圆号的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也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对学生的培养,而音色是最终的目标,只有演奏出完美的音色,才能获得听众的认可。从分析中可以发现,这些技巧的训练并不仅仅局限于圆号这门学科,而是与音乐中的其他学科都有联系,如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也需要涉及的更加全面,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圆号的教学工作,对圆号有着无比的执着,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也将继续对圆号的教学进行相关探索,争取总结出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案,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中国圆号的进步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圆号,喜爱圆号。
[参考文献]
[1]温泉.如何精确地把握圆号演奏中的音准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3:97-102.
[2]田丰.浅析圆号演奏及教学中的基本问题[J].音乐时空,2014,12:194-194.
[3]杨燕.圆号演奏中的音色与音准问题[J].剧影月报,2014,01:75-76.
作者简介:何冠峰(1983-),男,四川成都人,硕士,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圆号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