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探析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22-03-18 09:0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探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探析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天津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领导指示,制定实施《关于推进健康天津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课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我们高校体育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1“健康天津”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

学校体育课程是普及体育运动的重要途径,绝大多数人接受相对正规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都始于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课程教会学生各项运动项目的基本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运动兴趣,是人们运动思想和运动技能形成的启蒙阶段,重视学校体育发展对于“健康天津”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心智发育基本稳定,学习压力相对高中阶段要小,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运动,是培养体育兴趣、学习体育运动技能较为适合的时期,这一阶段对于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和学习终身体育锻炼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2“健康天津”新形势下天津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新目标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健康天津”的提出,提升天津市全体市民体质健康水平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老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状况是人们完成各项工作及社会任务的基本前提,提升天津市全体市民体质健康水平,是增进市民幸福感、促进天津社会和谐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构建“健康天津”也应重视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公共体育的突出作用。个人认为,构建“健康天津”一条较高效的途径,是提升广大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所担负的责任,不仅是教会学生各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应紧密地结合终身体育思想,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体育运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才是当今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更为重要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让大学生熟练掌握至少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指导他人进行简单的体育运动,向身边的人传播健康意识并影响身边的一部分人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健康天津”新形势下天津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新趋势

3.1课程“深而精”的内容设置新模式

传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多为对一个运动项目进行16周32课时的教学,这种模式下,学生通常仅是习得该运动项目入门要领,对运动项目难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较难产生深厚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相对长时间(连续3个学期或更长)深入学习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从运动技能、竞赛规则、人文历史、理论常识等多个角度认识和了解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入,在运动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该体项目的兴趣,在运动中寻找乐趣和自我认同感,提高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将该运动项目作为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在生活中延续下去。这样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模式有利于培养和发现体育运动人才,为高校专项运动队提供后备力量,有助于提升高校专项运动队整体运动技能水平,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2]。擅长至少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3],拓宽就业宽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4]。

3.2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引入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呈开放性发展趋势,近年来瑜伽、定向越野等运动项目的引入表明,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新兴运动项目被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对于新兴运动项目的好奇,导致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无法完全满足广大学生内心需求。从学生需求入手,不断将广大学生感兴趣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逐步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3.3课程评价“课堂内外一体化”

构建“健康天津”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对运动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是“跑多快、跳多高、踢多远、投多准”等刻板的评价方式,应将学生平时课余体育锻炼情况、业余体育竞赛情况等诸多因素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当中。建立涵盖课堂内外的全面、切实可行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生运动等级评价标准,以等级评价标准的制定来激励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学生运动等级的不断提高,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同伴认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同时巩固运动兴趣,进而进一步激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4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活动参与程度

在以往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模式为教师教、学生练、教师指导,教师很少参与到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和模仿教师正确运动技术动作,学生能更准确更高效的掌握运动技能,也利于教师维持身体机能及运动状态,利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3.5区域内多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共享

以区域为限制,在大学城区域内或是行政区内的地理位置相近的多所高校,共享运动场、馆,共享不同运动专项师资,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以此来解决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新运动项目所面临的运动场、馆或是师资方面的困难。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不能故步自封,应加强各高校间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共同探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进方案,共同开发新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等。

4结语

在构建“健康天津”新时期,天津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以天津市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基础,从学生兴趣爱好和实用性角度出发,不断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完善公共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力争培养新一代会生活、会运动、强健体魄、全面发展的“津青年”,并以他们为优秀,带领更多天津市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帮助广大天津市民形成体育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进而提升市民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为构建“健康天津”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105-109.

[2]张彦.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高教探索,2014(5):185-189.

[3]杨炯.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829-830,845.

[4]张树巍,张劲松.高校体育课程中新兴体育项目教学效果的实证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2):81-85.

作者:张颖慧 高春盛 卞文昆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