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1 15:0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中外合作办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双向教育交往活动,母体高校的责任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国外学界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表述,也没有这一概念的学科或者专业。但各个国家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环节实施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教育内容和模式,实质上发挥了课程思政的功能。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②各国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在母体高校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的情况下推行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课程思政建设,容易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教师队伍结构的“先天性缺陷”不利于课程思政的实施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主力军。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其价值观直接影响到育人质量和课程思政的效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务院令372号)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课程以及国外教育机构教师数量都要在三分之一以上。为了获取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外籍教师比例也在不断增长。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外籍教师达到了50%,具有海外生活背景的老师达到了100%。课程设置更加侧重于专业核心课、数理基础课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各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同程度渗透了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外合作办学的外籍教师也会在授课过程中无意识地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难免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是中国籍老师,大多数也是海归学者,在国外受教育过程中难免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的差异以及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参差不齐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二)合作方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课程思政元素存在差距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内容。需要结合课程内容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制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式,把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各项教学活动中。基于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阶段,特别是根据教学主体的结构特点,目前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使用的教材是合作单位的“原装引进”。比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等所用教材均是合作单位的原版教材。教材内容设计或者教学案例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与合作单位的价值体系相吻合。因此,从课程内容上挖掘出符合我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是外籍教师,他们有自身的授课方式和特点。在短时间内,外籍教师较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属性保持高度一致。从教师队伍管理角度上来说,调整外籍教师授课方式或内容,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中思政育人的效果,还需要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中外合作办学多元文化背景下,在国外教材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需要在意识形态上把握主导,还要注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用开放的意识去寻求多元文化中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三)体制机制难以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土壤相适应
课程思政的推进与实施需要养分充足的“土壤”,如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等需要实现深度的融合。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缺乏融合创新。数据显示,在上海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与项目中,约有60%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国外教材的使用率高达50%以上①。其次,教学过程缺乏融合创新。国外合作单位通常为了维护本校课程内容的完整性,较少涉及根据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需求来调整课程的适切性,或者增加当地特色②。最后,培养体系设计缺乏融合创新。如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借鉴了法国工程师培养的教学经验,引入了丰富的数理基础课程,总学分几乎近三倍于工科平台的相应学分③。从课程设置来看,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数理基础课程的强度明显较大,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也是见缝插针式的加到培养体系中。目前的培养体系一定程度上相对缩小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等课时安排,加剧了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分轨现象。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体系或者培养模式的融合程度、优化力度不足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挑战。因此,在管理制度、培养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保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需要与合作单位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共生共赢的价值诉求。这也是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工作。
二、课程思政融入中外合作办学的客观性与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因其学生接触西方价值观和理论思潮的机会较多,多元文化的背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羁绊,无法满足培养模式个性化的需求④。因此,在大思政育人和国际化的双重格局下,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推进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需要为中外合作办学注入全新的思政元素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我国的思想政治类课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合作办学过程中“相加”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入新的内涵。课程思政是普通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推进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主体多元化为思政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了保障教学效果,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是由外教或者海归教师来完成,这就不可避免地要直接面对中外价值观的碰撞。如何凝聚共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等成为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二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树立主导价值观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系数较大。在价值观引领的过程中,既要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又要注意引导学生秉承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心态,充分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总书记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多次提到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那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则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中的关键领域之一。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推动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丰富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效果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群体面临着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他们亟须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国际与中国发展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化,如何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等思想问题⑤。上述认识也是检验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虽然完成了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外化的实践过程。教学的本质是通过知识解放和发展人,直面生活世界的交往和实践⑥。而“嫁接”到培养体系中的思政课程容易成为教师自说自话的舞台,降低了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文化底蕴、体现文化内涵的一项系统工程⑦,表现出强烈的渗透、融入和过程性特点。多元文化特色将贯穿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价值观的对比、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等方面来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多元文化下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并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开展的重要实践。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加速“思想理论教化”向“观念内化”的转变,最终实现向“行为外化”的转变,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①。
(三)课程思政提升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将教育对外开放推向纵深发展,才能在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实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的目标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问题③。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试验田,引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各领域高水平、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提供了扎实的资源保障。同时,需要规避合作办学负面效应,如多元价值观环境、西方意识形态等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等。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在面向2035、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增质提效”的关键期,更要积极做好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深度融合和改革创新。新时代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课程思政建设,是兼顾教育规律共性和中华民族个性的创新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全球视野高端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四)中外合作办学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平台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他还指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践行中国梦的基本前提。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具有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特殊使命。但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面临多种文化和思潮的碰撞,以及其特殊培养体系自身带来的党团培育先天性条件不足,使得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一些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功能具有一致性,也彰显了思政育人的功能。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特别是在与国外合作方文化和制度的对比下,引导学生在比较、思辨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确立起来的信念才可能更为坚定。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政治性、科学性、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为文化自信的传承和培育构建了创新平台。
总书记在2020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一种手段,目标是通过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课程思政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加快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参与全球治理与合作,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有必要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发展策略。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实现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有效管理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体高校党委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首先,持续夯实党对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建设领导的核心地位。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国外先进教学思想与思政课建设自身发展特点这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如在培养体系设计方面,合作办学机构的高层会议(如联合管理委员会、理事会等)应协商制定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培养方案,根据中国经济、教育发展现状适度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不断增强合作办学在机制、过程和目标上的融合。其次,加强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把握,特别是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制度保障等。高校党委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改革机遇,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着力打通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脉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实时跟踪调研,充分了解中外合作办学在深度融合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难题,深化合作办学育人内涵,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共同挖掘合作办学模式下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二)以师资分类为抓手实现课程思政与教师队伍的合理衔接
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②教师思想政治水平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专业课教师的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存在差异,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也应有区别。对于外籍教师而言,应着力打造知华、友华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审核价值引领的内容,寻找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价值引领的切入点。如治学严谨、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集体意识、社会服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集要素,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称为“最大公约数”模式。海归教师群体是课程思政建设最需要培育的精锐队伍,他们大多数既有国内生活经验,又具有海外留学和生活经验,经过积累和沉淀,他们会对价值观的理解进行再次判断,输出的价值理念更具有说服力。此外,积极吸纳有理想信念的海归教师入党,发挥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这种模式可以称为“对比分析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本土教师而言,他们经受多年体制内的教育,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过硬,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群体,可以称为“守底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充分发挥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思想育人优势,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组合来提升教师育人能级。
(三)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落实课程思政与课程内涵的结合
深入研究合作单位的教学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有的放矢,继续发扬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优质课程,敢于拒绝不符合我们育人价值取向的课程。总的原则是促进专业课和思政课在人才培养总目标上保持一致,这也是有效落实合作办学深度融合与创新的前提。从合作办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系统谋划,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在内容上有机联系、形式上系统联动,促进二者同向同行。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整体。需要对不同阶段的专业课进行系统研究,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并结合高校思政课程的培养体系,实现内容上的呼应。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在《工程伦理》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关爱生命、安全可靠、关爱自然、公平正义等与我国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理想信念教育因素,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在教学形式上,通过构建实践平台,实现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系统联动,提升课程思政质量。例如,专业课中某知识点涉及的技术是国外的强项,但却是我国“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且正在制约我国在某个领域的发展。对此,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学习热情。通过内容和形式上的系统谋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是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四)以制度建设为牵引推动课程思政沃土育苗的渐进发展
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和实效性,关键在于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理念上正确认识教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③。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课程思政不仅承载了国际教育责任,成为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把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内容纳入教师相关培训④。要积极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基础的培训机制。制定相关宣传政策,不断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宣传和引导。系统谋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如通过课程立项方式营造课程思政建设氛围;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制度优势,吸纳优秀的海归教师入党,树立教师党员开展课程思政的优秀典型;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外籍和海归教师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纳入教育教学考核考评体系等。规范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和反馈机制,如挖掘出的课程思政元素需经过教学委员会等质量控制部门审核,并接受广大师生课堂上的监督,形成闭环的反馈机制。要旗帜鲜明地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求同存异中寻求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实现价值观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一方面要注重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核心价值观的同向性,实施的基础在于课程,根本在思政,重点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①;另一方面要注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学生认同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用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作者:朱彦彦 赵加强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