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9 09:0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所谓的核心素养,其实质就是学生对于问题的质疑和思考能力,作为重要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核心素养是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与关键核心。数学核心素养由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要素构成。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培养核心素养就必须从明面字义上去研究这六大素养,因为这六大素养层峦交错,关联密切。教师所要做的应该是基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考虑,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思路,打造高效课堂,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素质,使学生具备和形成终生学习的态度。
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本身在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上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教师应当充分明确核心素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并积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目标来看待。其次,落实核心素养是丰富学生数学学习体验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止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其关键还是要让学生真正对数学学习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与情绪,他们乐于在学习中进行探究与思考,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有关学习的能力。教师想要实现目标,深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全面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知情境,依托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拉近他们与实际教学内容的距离,这些改变都在积极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想法,在加强他们数学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从更深层的角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把握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若教师对教学的目标没有较为明确的把握,会导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的根本目标相背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这样的教育教学形式是不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过程比较形式化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依旧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形式化。这些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足够美观,如教学课件的展示只重视效果,却忽视了教学的内容,以至于教育教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发生了脱节,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教师会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但并未认真构思教学方式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对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一知半解,无法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更加有效的培养。
(三)教学评价没有针对性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评价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最终评判的唯一标准。但是这样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及单一性,会导致授课教师无法在此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进步,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自信心的建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学评价并不只是评价学生,有时也是为了考核教师的工作。除此之外,进行教学考核,也不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考核。由此可见,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对教师后续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还有可能导致教学评价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
三、初中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原则
(一)尊重事实的原则
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一方面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意识到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学生之间的理解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时不能按照同一方式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另一方面,要尊重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许多教师为提高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将现实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但忽视了实际生活的客观变化规律,强行联系数学知识,反而造成了数学与现实割裂的情况。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二)多角度原则
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此,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锻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题,开拓学生思路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二次函数的解题时,部分学生习惯使用代数的方式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喜欢画图像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可以提问学生是否有其他方式解答题目,引出数形结合的思想,要求学生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再次解题,并且回答数形结合的方式与单纯代数或者画图像解决问题的不同。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一道题目为例子,将其变形为不同的题目,让学生解答问题,或者让学生解答不同题型,但是解题思路不变,以此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三)连接性原则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要让数学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知识体系。首先,需要加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数学的特点,将数学分为两个大模块“代数”与“几何”,代数问题主要讲述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加减乘除、函数问题、应用题等,几何主要是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系。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将其归纳为代数问题,帮助学生寻求更好的解题方式。平行四边形、对顶角、全等三角形等属于几何问题,使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较多。在教师的指导下,当学生学习新知识后,会主动地将新知识归纳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内。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通常需要使用其他的知识点,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代表性较强的题目,如部分属于“几何”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需要使用“代数”的方式,知识点之间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以此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部分数学知识在中国古籍中早有记载,如九章算术内的鸡兔同笼问题,关于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等,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一)优化数学教学设计
为保障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来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教学中心知识点。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通过问题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根据书本知识来挖掘出更贴合生活实际的知识点,使其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性较强,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学习习惯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这节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具体含义,充分掌握总体、样本容量等概念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生活案例来帮助学生思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来。
(三)利用微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数学微课的设计应遵循四个步骤,首先是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题,通过对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求三要素的分析来确定选题。第二个步骤是对选题进行规划,首先要确定微课选题的教学目标,其次选择适用的教学策略,最后组织教学流程,对微课的教学过程有明确的规划,以确保在教学过程有方向的进行。第三个步骤则是对微课进行开发设计,这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负责微课的设计以及后期编辑。最后应用阶段,对学生进行微课教学,并根据教学结果反馈、评价。以上就是数学微课设计的基本步骤,为确保微课设计的完整性,每一项都不可或缺,选题的确定决定了微课的教学深度,后面的严格规划以及视频编辑确保了微课内容的品质。微课设计最后面向的受众是学生,因此在进行微课教学后,要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根据意见加以改进,发挥微课学习的最大作用。
(四)实施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并以班级作为教育教学的整体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切记,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所以,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其自身的综合能力自然也都是不同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以此为根本依据,就可以对学生划分出多个层次,并将分层应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鉴于此,为了能够帮助所有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更加扎实的掌握。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身发挥的教学指导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加正确的引导,逐渐让学生摒弃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弱为根本依据,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设置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更加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对一些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探究和学习,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在针对一些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时候,就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可以对基础掌握得更加的扎实,这样,可以减低学生后续学习的难度。而在对一些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对基础性知识进行拓展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发出学生的思考以及探究,继而促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五)采用合理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帮助十分显著,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价值。数学课堂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需要予以数学阅读材料足够的关注度,做好教学内容总结和梳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强化自学材料的条理性以及合理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基于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角度,教师应多选择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当然教师还要做好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这同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成长过程,从不同角度切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质,从多角度切入优化课堂评价的过程。例如,讲解完初中数学当中的函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宽松、开放的氛围,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并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促使其主动学习,并在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素芳,高燕,丁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对策探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71—74.
[2]李会民,代建军.基于课程统整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0(4):29—31.
作者:孙丽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田家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