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2-10-09 09:1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年发展依旧光辉灿烂,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过去,也指导着我们民族的未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明的瑰宝和精神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站在教育学角度看待传统文化,则可以将其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积极运用传统文化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和良好品德,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中,心智未开的幼儿需要接受一定的启蒙教育,因此,古代的幼儿教育被称为“蒙学”。在这一阶段,幼儿主要学习日常礼节规范、伦理道德教化、基础知识启蒙等,目的是让幼儿能较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懂礼节知进退,养成良好的品质。古人是十分看重“蒙学”教育的,认为幼儿在很小时候能得到正确、有效的启蒙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性格、品质等都大有作用,可以说是受益终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蒙学”与现代学前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存在共通处的。因此,将传统文化引入现代化学前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从整体而言,学前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和办学形式上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但在实际教学内容上却不够理想,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欠缺对幼儿文化素养的切实培养。大部分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各类知识技能上,较少关注幼儿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培养。显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事实上,现代化学前教育具有功利性色彩,各类学习都强调能收到快速的学习效果。而传统文化教育更侧重幼儿的文化根基学习,让幼儿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精神教养。显然,如果在当前学前教育中引入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纠正功利性教育观念是大有帮助的。此外,在学前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故事,并进一步吸收这些典故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财富,从而使文化自信在幼儿阶段便逐步打下基础,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未来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为各类幼儿园。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在幼儿园落实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教学目标单一

学前教育强调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但由于社会上弥漫着的“赢在起跑线”的氛围影响,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出现一些焦虑情绪,侧重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各项技能训练,造成幼儿小小年纪便要同时接受很多学科的学习。而部分幼儿园抓住家长的这种教育需求,在学习活动设置上紧紧围绕智力技能这一教学目标,开设了英语、围棋、少儿编程、创意绘画等特色课程,且往往收费高昂,而这些课程只是为了展示幼儿所学习到的技能。学前教育如果只关注智力和技能开发这一项,而忽略了思想品德、良好习惯、独立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的质量不高

当前,部分幼儿园对于教学内容设置和安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无法真正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需求。而幼儿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实际组织者,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讲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成效。当前,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多为年轻女教师,她们比较活泼、亲切,与幼儿相处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但部分教师并非专业幼师教育毕业,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相对不高,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缺乏专业性。以教学区域活动为例,为了帮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师会设置传统文化区域活动专题,但在区域活动具体安排上,更多的是展示一些图片材料、手工材料等,缺乏明确的区域活动目标,素材选择上缺乏特色,也无法针对活动背后的传统文化做出更详细、专业的讲解,更多的只是照着教材念书,不善于引导幼儿学习和接触传统文化。此外,在对幼儿的指导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更多的只是充当知识讲授者、纪律维持者、矛盾调节者的角色,对于幼儿的实际活动情况没有展开深入了解,体现出幼儿教师的指导和评价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前教育内容的质量不高。

(三)教学方法偏同质化

教学方法同质化问题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中比较常见,具体表现为幼儿教师对幼儿实行统一规范管理,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进度安排也是统一规划、统一教学的。在日常生活管理中,幼儿通常被要求统一进行活动,例如统一时间排队上厕所、统一午睡时间、统一吃饭时间等。而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也要用统一标准来参加活动,例如绘画作业内容、线条和颜色都是一样的,奖励和惩罚也都采用统一标准,一切都要求幼儿要整齐划一。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差异,也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和天赋发展,只是从方便幼儿园管理的角度出发,造成学前教育方法出现同质化现象。当然,不能否认幼儿教育确实存在很多共性,例如真善美是每个幼儿需要逐步养成的品质,也需要教师引导幼儿体验和感知真善美。然而,教师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幼儿个体是有着不同的个性和兴趣的,就好比在自由选择游戏活动时,有些幼儿喜欢静静地看书,有些幼儿喜欢跳跃跑步等。即便是读同一个故事,幼儿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因此,学前教育在教学方法方面显然还需要多加改进,以更好地尊重和推动幼儿的个性化和创造力发展。

三、在学前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制订多元发展的教学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的制订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设置和对幼儿培养方向的引领。因此,幼儿园应该从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全方位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制订学前教育的多元发展教育目标。首先,幼儿园要关注幼儿的思想道德培养。当前,幼儿园侧重培养幼儿的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对幼儿道德情操的培养。事实上,只有当幼儿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逐步学会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美好品德,才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其次,幼儿园还要关注对幼儿独立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一方面,独立意识包括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想,不能过度依赖他人帮助,要学会相信自己,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当的意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同样强调合作共赢,因此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合作探究理念。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合作完成绘画作品,或者进行合作接力比赛等,以此来让幼儿了解与他人合作的意义,推动幼儿的健康发展。最后,在幼儿评价环节,要采用多元评价体系,除了关注幼儿的智力技能发展后,也要关注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设置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在实践中以身作则,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质量,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做好全面的教学融入。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推动幼儿个性和兴趣发展,幼儿教师应重新调整教学内容,特别是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举例而言,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满足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要求幼儿教师加以认真辨别分析,包括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区分教育目标需求,如此才能从海量的传统文化中选取出适宜的、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教师可以多借助传统故事和教材来讲课。比如,启蒙教材《日记故事》中的磨杵成针故事,既有有趣的故事配图,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故事内容也很生动,在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幼儿便能了解到这个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人们面对困难要坚持、坚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在这样图文并茂的传统文化故事的学习中,幼儿既学习了古代典故,也会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体验中华民族的智慧。此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可以多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将知识学习与幼儿爱玩的各类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比如,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精准能力,可以采用古代的投壶游戏,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的弄手影游戏等。角色扮演游戏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典故时,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既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司马光当时的处境,又更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司马光砸缸的果断性和智慧的理解。

(三)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当前,学前教育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行统一授课模式,这种模式更强调幼儿的共性,而相对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事实上,由于幼儿在身心发育、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各有不同,他们在接受知识程度、理解问题水平、看待问题角度等难免会存在个体差异,幼儿教师要清晰认知到这种个体差异,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尊重这种差异,显然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材施教理念是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的,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兴趣、能力等,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差异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人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教师应该对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多加学习和借鉴,在平常多关注和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挖掘幼儿的潜能。例如,在教师提出同一个问题,而幼儿给出不同的答案时,不要急着否定幼儿,而是耐心地倾听幼儿的心声,并根据幼儿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反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结晶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肯定,并且以各种方式在多个领域不断发挥作用。而学前教育涉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传统教育中的“蒙学”,强调的便是对幼儿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操的启蒙。因此,在现代化学前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前教育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使幼儿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助于新时期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幼儿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观察,2021(4):5—9.

[2]张婕,约瑟夫·托宾.关注多层次的中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21(9):14—28.

[3]岳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2):72—75.

[4]刘海杰.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前教育资源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03—106.

[5]王怀亮.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7):148—149.

[6]朱昌渝.民间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18(9):154—158.

作者:孙春晓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