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优化路径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优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2-10-11 08:2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优化路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优化路径

一、核心素养理念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与实际意义

(一)核心素养理念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与终生发展所需求的能力、品格,希望通过数学课程教学实现对家国情怀的感悟,对社会关爱的体会,对个人修养的锻炼,继而进入更加创新、更加协作、更加实践、更加自主的格局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业承载着重要职责,必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当天所学习的数学公式、概念等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相应的数学学习能力,如数学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价值,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顺利落实。

(二)核心素养理念对数学作业设计的实际意义

第一,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融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有效地巩固与理解数学知识。而基于核心素养去设计作业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第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作业是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去设计作业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第三,基于核心素养去设计数学作业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他们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思维,还有利于其数学素养的形成。第四,基于核心素养去设计数学作业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第一,就作业形式来说,单一性问题比较突出,设计的问题和任务虽然多,但主要都是书面作业,忽视了数学知识的生活性,也没有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二,就作业内容来说,枯燥、单调是学生给作业贴上的标签。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忽视了作业的价值,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而是以教材课后习题、数学卷子、参考用书为载体去设计作业。总之,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抱着应付的心态去设计作业,没有从形式、内容上进行创新,作业量大而且内容重复率高。例如,教材上的习题与试卷上的习题,虽然题目不一样但是本质是相同的,让学生完成诸如此类的数学作业不仅没有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导致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畏惧心理,对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科学直觉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数感作为支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这是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一个基础条件。一系列的实践表明,具备良好数感与数学意识的人,对数学的感受力更加敏锐,在面对客观事物尤其是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时,能够习惯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释、观察和审视。同样,对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空间属性、数据特点等关联也能够习惯性地用数学知识去审视,捕捉生活事物和场景中的数学特质。如家里的桌子上摆着一篮子苹果,在看到这一事物时能够不自觉地想到苹果数量是多少,是否够家里所有人吃。很明显,塑造学生良好的数感,以及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是现阶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导向,确保设计的数学作业能够支持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克与千克”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数学作业:放学回到家后,任意从家中选择两个物品,一个苹果一个橙子,或者一瓶饮料一个苹果,一手一个,去感受两个物体的重量,猜测一下哪个物体更重。接着,用电子秤、小天平等对它们分别称重,清楚地写在本子上。以爸爸妈妈喝水用的杯子为例,可以写上:爸爸喝水用的杯子是290克,妈妈喝水用的杯子是210克,我猜测是爸爸的杯子比妈妈的重,结果是正确的。这样的课后作业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而这也是培养数感的关键。诸如这类记录重量的作业会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身边的物体都有它们的重量、数量等,都可以用数字去标注和表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用数学知识去审视事物和问题的良好习惯,如在超市看到饮料的时候,除了看它们的价格还会比较体积,买东西的时候会仔细观察电子秤上关于数量和价格的数字等。当然,对学生数学意识以及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给予学生持续性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

(二)加强数学方法和思维训练,构建良好的探究环境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数学素养中最核心的内容,需要借助数学方法与思维训练来实现。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要合理开展数学方法与思维训练,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使学生进入理想的学习空间,获得全方位发展。众所周知,学生是好动而且好奇心非常强的,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运用数学方法归纳法与猜想法等,从而营造轻松的探究氛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借助这一方法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推动数学课程改革。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图形面积”有关内容后,除了给他们布置一些关于计算图形面积的问题,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的人说图形的周长越长它的面积越大,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这样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他们大胆猜测,然后动手去画,计算出多种图形的面积与周长,在这个基础上整理与归纳。诸如此类的家庭作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在做这类作业时个性得到发挥,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将不同的图形作为对象去验证假设。其中,就涉及到猜想的数学思想以及归纳的数学方法,它们的相互融合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从而构建探究性的学习格局,推动数学教学朝着更高的方向进步与发展。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计的作业以判断、计算类型的题目为主,学生通过套用书上的公式去计算或者通过记忆的方式去判别,这样的数学作业无法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授学生“鱼”不如授学生“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各种数学方法与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在探究这些非文本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探究行为与习惯,从而进入更理想的学习状态。

(三)注重实践交互活动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感

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数学作业内容,改变传统完全都是书面作业的设计形式,确保理论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占比合理,否则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换言之,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不仅要设计理论性作业还要设计各种类型的实践交互性活动,如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还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等,以此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感,这对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圆的周长”有关知识后,可以在布置书面作业后再设计一些实践性活动任务,旨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具体来说,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从家中找出圆形的物体,如圆凳子、圆镜子、圆盘子、圆脸盆等,使用测量工具去测量,再根据自己得到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周长。以脸盆为例,学生可以用毛线绕着脸盆一圈,再去测量毛线的长度,得到脸盆外围的周长。接着,测量脸盆的直径,再使用课堂上所学习的圆的周长公式去计算,看看得到的结果是否与自己用毛线测量的长度一样。又或者,为了加深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教师可以让他们放学后骑自行车,测量车轮直径的长度,再测出前进5圈后自行车行驶的距离,计算出一圈的长度,再除以直径长度,将得到的结果与圆周率的数值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探讨与实践中,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了更加牢固的记忆,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均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达到理想效果。总而言之,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因为只有将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与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甚至之前产生的错误认知与理解误区也会因此打消,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分层处理作业设计,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数学基础、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完成同样一套作业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也不相同。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简单省事,通常只布置一套家庭作业,这让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问题,差距越来越大,教学效果不佳。很明显,这不能满足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要想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分层处理作业设计,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家庭作业时,教师可以将其看成一个系统,按照学生的水平层次将其划分成多个部分,以“自助餐”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必做题、选做题以及开放题等。其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完成必做题,这部分主要是基础性的问题,起巩固与加强作用。而选做题有较强的综合性,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难度中等,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做。开放题则具有挑战性、拓展性,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去探究。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基础题:妈妈准备修建一个菜园,已知这个菜园的宽度是2米,长度比宽度多2米,问这个菜园面积是多大。设置如下的选做题:某个动物园引进了一只老虎,现在需要为它修建一个家,已知修建的老虎馆靠墙,就地取材,靠墙的一面不需要动工,而另外三面需要围上铁丝网,已知铁丝网的长度是20米,问如何去围才能保证老虎的活动范围最大。这样的差异化区分不会让学生承受太大的压力,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这对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实现终生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作业设计工作中,革新传统的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数学方法和思维训练。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实践交互活动的设计以及分层处理,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斌.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3):77—78.

[2]董文彬.寻找数学的美与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主题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究[J].中国教师,2016(2):62—67.

[3]王丹宁.核心素养视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9(2):110—111.

[4]庄睿.丰富实践作业,发展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高段拓展性实践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35—36.

[5]谢秀珍.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学周刊,2019(6):51.

[6]公会芹.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学周刊,2018(4):19—20.

[7]闫冰,潘海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8(4):96—97.

作者:韦云 单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