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15:1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篇1

园艺福利是指以园艺为媒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改善身心状态,深入人际交流层次,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精神报酬。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园艺福利研究逐渐深入,但涉及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介入园艺福利行为,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可行性很有必要。

1大学生心理特征

自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改革力度加大、思想开放空前、信息爆炸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出生的子女不仅是新时代的经历者、新经济的受益者、新文化的体验者、新历史的见证者,而且是受碎片化数据影响、多元文化侵入的“受害者”,能主动和被动接受过多有用或无用的信息[3]。大学生年龄段是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大时期,辨别能力弱,容易受到外来影响和盲目从众。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一代大学生在认知、思维、行为等方面与以往存在不同,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4]。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表现出独立性和自我领地意识强,但自主性弱的特点[5]。在“两大一小”的小家庭模式下,子女作为特殊一代,会产生不成熟,甚至是畸形的心理自我认识,即“不把自己当作孩子”“遇事率先考虑自己感受”。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的际沟通能力,而且情绪表现更加敏感,进而产生自我领地的意识,防范心强,将自己包裹在舒适区中,放纵自己去做让自己感觉到舒适或快感的行为。独立性的增强会让当代青年对孤独有更强的感知能力,容易产生孤独心理,反而会刺激寻求同类的欲望。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意愿下,在设定的范围内发布自己的情绪,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归属感[6]。这也折射出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少有可以倾诉和信任的对象,一方面是孤独感在长久之后对于他人的排斥,另一方面是社交能力弱导致的无法沟通,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2“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非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即慢性疲劳综合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含4个方面,即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7]。亚健康成因一般是因生活环境的恶化导致,由于亚健康没有明显病征或明确的医学指标确诊,容易被忽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正常运行,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疾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会引起“过劳死”。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使得大学生孤独感强、自主性弱,希望有归属感,但不能主动去追寻的心理特征。靳双宇[8]调查认为,至少有40%~60%的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张建卫等[9]调查认为,大学生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前途迷茫、恋爱问题,随着年级的增长,压力程度和主要压力原因也会发生变化。

3园艺福利

福利是指间接报酬,园艺福利是以园艺为媒介,享受自然植物的乐趣,改善身心状态,促进人性成长,深入人际交流层次,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精神报酬。园艺福利包含多个方面,除了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促进心理成长,提高社交能力和社会福利的功效,主要针对于受益者的精神发展[10]。园艺福利内涵是社会福利下精神福利和生态福利部分含义的结合,精神福利是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全员心理关爱计划)的衍生概念,通过专业人士的专业评估和建议,对评估人本身和环境人员进行心理指导,从而改善不良情绪,培育积极心态[11]。生态福利原指由于居民生活需要,政府提供以生态利益(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绿化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共福利,即保有居民有良好生态人居环境的利益[12]。园艺福利的目的是保有大众能在专业园艺疗法师的指导下,享受园艺植物带来的生态休闲的福利。大学生园艺福利指能在封闭的校园环境,享受自然对于身心的治愈作用。

4园艺福利与园艺疗法的区别

园艺福利与广义上的园艺疗法内涵等价,但随着园艺疗法的发展,二者的概念进一步细化分化产生了以下区别。4.1作用对象不同园艺福利覆盖的是所有人,心理健康人群、心理亚健康人群、心理问题人群、心理不健康人群,都可通过园艺相关的行为得到疗愈。园艺疗法针对的是心理残疾或障碍群体,或因手术、灾祸等外因导致的身体残疾群体,由于无法独立从事园艺活动,必须在园艺疗法师的协助下才能享受功效[13]。

4.2环节不同

园艺疗法具有完整的心理评估体系,对参与治疗者有全程的心理评估,从而影响整个过程长短、手段、目标和后续治疗计划的设定。园艺福利活动可省略这一评估过程,在设计时弱化了活动目的和方式的考量。

4.3作用目的不同

日本园艺疗法研修会定义,广义的园艺疗法是通过在身体、精神、福利、康养、教育等方面灵活运用园艺活动的影响援助治疗有需要人群的疗法。目前延伸出更多细节分工,如以身体和精神治疗为园艺治疗对象的正统园艺疗法和以预防和自然恢复为主要目的的园艺福利服务[14]。

5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具体表现和对园艺福利的认知程度

5.1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具体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情绪行为表现、对于园艺福利活动的接受度,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扬州大学近期进行过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测试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星”程序,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设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状态情况调查表和园艺福利活动调研表。

5.2结果分析

共收回问卷1142份,有效问卷1099份,有效率96.23%。SPSS分析Cronbachα系数为0.893,可信度高,其中,男生604人(52.89%)、女生538人(47.11%)、独生子女655人(57.36%)。调查结果:首先,大学生总体心理水平处于中位,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心理问题,表现出易情绪化、注意力涣散、过于敏感、判断能力降低、自我性过强、孤独感更强等特征,个例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其次,女生相较男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最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园艺福利有听说和了解,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喜欢种养花草,在过程中感受到愉快轻松,其余学生主要因“不会相关技术”“没有时间管理”而不喜欢种养花草,但表示若有专业园艺疗法师协助,会很乐意参与园艺活动。

5.2.1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1)易情绪化。直观表现为不良情绪激动,如愤怒、悲伤、焦虑、恐惧等,当代互联网流通的相关信息呈爆炸式、碎片化传播,无论是感人的故事,还是负面报道,都会左右大学生对社会形式的判断,因而容易受不实言论和具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发言侵扰,从而出现错误认识[15]。信息的堆积会加大证实和选择难度,使得大学生接受信息时十分感性,往往会带入个人负面情绪。40.37%的同学表示有因为一些小矛盾产生不理智的情绪,事后也能及时发现错误并自责;48.07%的同学表示遇事不顺利会变得暴躁,并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但男生出现应激情绪频率比女生更高。值得一提的是,独生子女群体并未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化,有46.22%的独生子女表示容易暴躁,反而有50.73%的非独生子女更容易有情绪波动,数据也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封校情况下都会出现一定的应激情绪。(2)注意力涣散。造成注意力涣散的主要原因是内心的颓废,用当下流行词语来说就是“躺平”。目前,因疫情封校的大学多采取线上教学的模式,与线下教学相比,不仅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并且不排除受软件操作不当和网络延迟波动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思想懈怠。长此以往,引发注意力难集中、关注点易偏移、记忆力下降等问题。56.22%的同学表示做事的时候很容易走神,64.80%的同学表示会因为某些突发情况忘记本来要做的事情。(3)自我性过强。自我性过强容易导致性格孤僻、社交能力下降。由于在家庭环境中长期缺少同龄人的交流,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家中长辈存在代沟,从而养成自我判断、自我思考、自我行动的习惯,但由于能力不足,往往受到情绪的折磨和事实的打击。疫情期间,更多的是线上交流,范围缩小,压抑感提升,自我性和领地意识进一步强化。69.00%的同学表示会选择一个人进行娱乐活动;51.93%的同学表示会因为害怕说错话而有意减少与他人的社交机会;24.17%的同学表示会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辅导;82.93%的同学表示想参加更多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61.13%的同学表示会尝试和舍友分享今天的发现,其中61.68%的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强的分享欲。(4)极端表现。长期处于紧张情绪下,人会出现一些过激的反应,长时间封闭是大学生出现极端行为的根源,任何小的矛盾都会成为激发的导火索,而这些最初是从情绪、心理的波折逐渐成为影响到生活习惯的全方位改变[16]。问卷中选取的极端行为问题是轻生,有9.11%的同学产生过此类想法,2.19%的同学经常有此类想法。39.4%的同学认为当前的环境很难适应,38.18%的同学认为自己与封校之前产生了极大变化。

5.2.2对于园艺行为的喜好程度和园艺福利的认识。以种养绿植和花卉为例,71.72%的同学喜欢此项园艺操作,基本都在过程中感受到了轻松愉快。在不喜欢种养植物的同学中,66.87%的同学表示理由是“没有时间打理”,74.61%的同学表示理由是”自己不会打理“,其中,97.55%的同学会考虑在专业园艺疗法师的指导下尝试园艺活动。但对于园艺福利和园艺疗法的内涵,仅有26.71%的同学有较少认识,这与园艺福利在国内引入发展的时间有关。园艺福利这一名词随园艺疗法传入我国,时间短且在日常生活中,园艺福利行为(种养绿植、香草利用、欣赏自然或人工植物景观等)并未得到明确认知,需要进一步普及。关于园艺福利活动的兴趣,问卷设置“室内室外植物栽植和采收”“香花香草的种植和食疗”“手工艺品制作(干花、花环、香囊)”“艺术活动(插花、微景观制作)”“野外观光”等目前在国内较为流行的活动类型(见图1),每项都有60%~70%学生选择,可见大学生普遍欢迎园艺福利活动的设置。

5.3结论

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群体不占少数,受疫情封校和“00后”大学生特殊性影响,心理问题表现出多元性、复杂性、多变性,所以,需要一种有效且大学生能接受并主动参与的心理康养活动。园艺福利作为以园艺疗法为核心的新兴康养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被接受,可同时满足缓和大学生心理负担与提供社交机会的需求,其成本低和因地制宜的多变性,是干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可采取的一种方法。

6园艺福利实现的建议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疫情封校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处于亚健康的群体不占少数。园艺福利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和调适心理,但需要有正确的应用方法,从组织者角度来看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6.1正视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开展园艺福利活动前,组织者需认识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是心理不健康的,从园艺福利享有者视角来看,属于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组织活动时,需要省略或减少专业园艺疗法中的心理评估环节,以免参与者会有不适感,从而引发情绪应激等问题。组织者给予适当的指导,例如,园艺行为操作、社交引导等,让参与者融入活动群体,享受园艺福利的同时,提升社交感和归属感,同时,时刻关注活动进程和参与者的状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

6.2多元化设计园艺福利活动

举办园艺福利活动时,组织者在考虑到场地、疫情管理等不可抗力的因素下,尽可能多元化设计活动内容,主要是从活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体验感官、社交目的的角度进行考虑。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和疫情相关规定,组织者可以举办讲座、授课、DIY、户外等各种形式的园艺相关活动。适时设定活动内容与主题,增加园艺福利活动的新鲜感,也可设置和大学生生活和讨论热点相关的主体,提升同学们的参与感。园艺福利既可通过人的五感综合实现心理康健的目的,又可通过独立的感官感受,使得参与者身临其境,达到放松的目的[17]。在疫情态势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不同范围内的社交为主要目的的园艺活动,如合作、沟通经验、放松休闲、联谊交友,满足大学生社交需要。

6.3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园艺福利

园艺福利活动注重自然环境对于参与者身心的影响,由于疫情管控,这方面难以满足。在空间有限的校园中,尽可能融入自然因素和园艺元素,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无时无刻感受园艺福利,设置花境和人工植物景观是主要的实现途径,而设计中也包含园艺福利和部分园艺疗法理念[18]。设计花境和人工植物景观前,应根据周围环境因素进行颜色、形状、线条、光影搭配,使得整体景观设计显得自然和谐,可以有目的地设置景观主题,在空间上提供探索和融入的乐趣。另外,除自然花境外,园艺福利活动区域设计应实现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结合,以动态空间为主、静态空间为辅,例如,在人流量较大的道路旁设置放松身心安静的小树林,在大块静态空间,如操场周围开放交流互动的花圃、口袋公园[19]。关于植物配置,在满足栽植、环境条件的情况下,选取姿态优美、高大挺拔的乔木,色彩艳丽的灌木或草花,触感良好的近地植物或草坪草,多感官放松大学生紧张的身心。有条件的或以上景观设计不能实行的学校,可考虑组织园艺植物相关的展出,如时令花卉展,盆景盆栽展、特色绿化带花境等。

作者:周万翔 单位: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篇2

随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的教学目标有了质的转变,更加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专业能力的同步提升。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话题。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既是大学教育的重点,也是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全新挑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音乐教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众所周知,音乐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使大学生得到充分的精神放松,进而使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大学音乐教育的正确实施与有效执行,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客观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活精彩而丰富,但是对于那些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来说,环境的变化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友好的,大学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显然与高中时有很大的不同。另外,他们将要面临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变得较为复杂。这些变化都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与认知,面对环境的改变很容易使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有时又羞于表达,遇事可能不够机敏,或者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去解决,与导师交流,与同学讨论,又或者是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容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及分歧,若这个时候没有及时地调整,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而会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

(二)学业、就业、经济等诸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首先,目前诸多高校都会有类似于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评选和各种英语、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技能比赛,这些竞赛在无形中便给学生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还有部分学生在考核测试中,常常有紧张感、压迫感。其次,大学生还面临着未来毕业后就业的选择,严峻的就业压力,低迷的经济形势等都会导致学生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他们中大部分人谈道自己的未来规划时,都是一副迷茫的样子,不知该何去何从[1]。更有些家庭贫困,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在与一些家庭富裕的同龄人交往时,而产生自卑情绪,导致心理障碍。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教育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生活充满阳光,学习更加上进。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一方面,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根据社会的全新需求,我国不断明确全新的“德智体美”的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将音乐教育纳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中。其中,部分高校的音乐心理辅导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并走在了心理教育的前沿。另一方面,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比,大学音乐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层面所处的地位相对较低。从学生层面来讲,大部分学生在出现心理障碍问题时,往往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而并未接触过有同样治疗作用的音乐教育。从学校层面,很多学校并没有从传统的心理教育教学理念中走出来,学校的音乐教育建设体系依然不健全,学生很难接触到相关乐器,不能充分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心理疗愈作用。这些因素都极大制约了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二)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设备有待完善一些高校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欠缺,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够完善,高校也就很难有更多的力量去搞好音乐普及。另外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创新意识较差,或是单纯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影响了高校的音乐教育。此外,由于各类音乐专业教学设施不完善,一些学校只配备了基础多媒体教室,很难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课堂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的体验也不太好,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可见高校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会对高校音乐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知识普及有限,学生认知有待提高目前,由于高校相关音乐知识的普及工作开展有限,导致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认知水平只是停留在了一个肤浅的层面,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相关课程的积极性无法提高,并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兴趣,也没有积极的态度,这是不利于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当学生出现心理状况时,无法正确使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对音乐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从而无法利用音乐来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上,正确的使用音乐,是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还能使其事半功倍。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相关课程时,只是从感知层面上接受了,但却没有真正了解到音乐教育当中的知识含义,这无疑给音乐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困难,从而使得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的调节产生了局限性。3.相关部门重视不高,教育模式有待完善音乐教育在国民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高,正确加以利用是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然而往往在各类高校的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高,虽然高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但是利用程度也不高。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多元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多加关注,这就可以利用音乐教育来改善和调节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得每个学生对大学生活都有积极的态度。有些高校领导只注重学生专业课程及就业情况的好坏,缺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只是掌握了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没有得到良好的心理成长。此外,一些高校从未开设过音乐教育相关课程,大部分的时间被专业课程所替代,学生对音乐教育不能产生学习兴趣。更有一些高校即使开设了相关音乐教育课程,但并未将其作为正常课程对待,在学分、课程任务分配方面只是按照选修课的方式处理。这都极大影响了大学音乐教育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高校音乐教育的改进措施

1.培养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首先,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们实行合理地规划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一些专业课程,例如学习某些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听取专家讲座等。逐步培养教师的学习交流意识,引导和鼓励教师多去参加一些专业比赛或是相关的活动。其次,学校本身也可以多开展相关的研讨会、交流会,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平台去接触教改方面的内容,努力向多元的教师发展模式递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2]。另外,学校除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些优秀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充分与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相结合,通过更多渠道去传播。教师本身也要与时俱进,学习借鉴新型的心理健康理念,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音乐素养。2.健全多元化音乐体制,提升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学校要注重音乐教育方面知识的宣传普及,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去接近音乐,学校可以借助学生们容易接受的网络传媒,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获取途径,树立一个多元化的教育观。其次,学校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带来的优秀作品,因为音乐艺术本身就没有固定的标准,我们需要突破这种传统思想的禁锢,所以学校要去积极地汲取世界各地优秀音乐文化的精髓。最后,合理开设音乐课程,用包容的眼光去接纳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传播不同文化的特色,形成一套独立的音乐体系。在平时的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开设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调动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多地融入音乐心理教学中。3.注重人才引进,健全教育机制学校可以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巩固高校音乐教师团队的地位,为学校音乐教育补充新生力量。由于近年来我国对音乐教育的认知不全面、音乐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那么就面临着高层次音乐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高校内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来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实力。同时高校也要注重留住人才,采取多种激励方式来使人才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在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建设方面,高校领导要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进而健全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例如音乐教材的选定不一定是单一的,可以是不同国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可以是小众,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这些都可以被引入作为学生们学习的参考。此外,学校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音乐课程相关活动,针对学校特色开展教学安排。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还应加大对国外先进心理疏导模式的引进力度,应用到日常的心理疏导工作中去,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提升。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调节情绪,提高认知能力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会慢慢地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现在的社会招聘更加看重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而大学生专业能力排名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说服力了,这样难免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落差心理,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对过去学习上的自信产生怀疑。长此以往,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在音乐教育的作用下,大学教师充分发挥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大学生为导向,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欣赏、感知、想象能力等,使学生在音乐学习实践中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自我,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音乐教育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或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能力,不断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不断地完善自己。

(二)提高情商,丰富精神生活

现代社会中,想要赢得别人的肯定,不仅需要过硬的工作能力,还需要具有高超的为人处世本领和较高的情商。因此,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大学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们不断的沟通、交流、协作等。在此过程中,不仅让大学生充分欣赏到音乐的美,还能让大学生友好、和平的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学会日后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交流的学习氛围,在无形之中培养大学生的处事水平,能够在交往中看清对方的需求,也为心理素质的提高做好铺垫。此外,音乐教育能够向学生们传递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地理、中医、历史等,对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精神生活的丰富,会使人变得更加有趣,情商更高,为心理素质的提高做好铺垫。

(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大学校园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事物,这就导致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有所欠缺。学生往往感觉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世界中的自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落差,造成了主观世界与客观存在的矛盾现象。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常常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评价自己,有时充满自信,有时感到自卑;有时过于高看自己,有时又过于贬低自己;有时感觉自己很幼稚,有时又觉得内心很痛苦。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进行音乐教育,令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并客观分析出自身的优势与缺点,结合实际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改进、完善[3]。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过程得到了熏陶和感染,可以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完整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可以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冷静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挑战,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预测,进而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厌学的心态。这些学生在学习时懒散懈怠,对于学习的定位不明确,学习计划无法落实,对待学业没有动机与客观能动性,对学业成绩没有要求。因此,他们在学习时就会缺乏自制力、意志力、上进心,在生活中无法及时地处理事物,社会适应能力浅薄,抗挫能力不足,在为人处世中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而通过针对性的音乐教育相关心理治疗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个性有一个良好的定位,让学生发现一个适合自己完善个性的方法与途径。另外,在学生的个性塑造方面,音乐教育起到了引导、激励的作用,音乐教育所带来的优势更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例如,对于缺少自信心的学生,可以经常听一些励志的歌曲,因为多听这些歌曲可以建立一个心理暗示,一些学生们可能会因为一句歌词而重拾信心,为自己找到成功的方向。高校的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虽然本文对音乐教育在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方面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但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要与时俱进,拥有创新意识,着力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体系,从而提升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杨洁 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篇3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抑郁、焦躁等现象,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走进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大学生调节情绪,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进而使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未来,能使其在操控情绪时加强自我控制。我国的心理健康标准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因此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国情的系统性剖析,最大限度了解学生发展需要,并在教育和社团活动发展中引导其自主调节心理压力,才能避免大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状态,确保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针对性化解。

一、不同社团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阵地。加强对不同社团类型的深入剖析,了解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能督促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重视和关注,也能使大学生社团真正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方向,从而为学生成才提供助力。

(一)有利于学习者接受心理治疗。不同社团类型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接受相关心理治疗,以贫困生为例,部分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无法妥善处理交际关系,容易出现自尊心受挫、孤独感增加等现象,相关心理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学生社团具备非营利性特点,成员流动性较强,学生们基于兴趣爱好自主凝聚在一起,爱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引导志同道合的学生共同合作,寻求更多展现才能的机会,有利于压抑的学生提升成就感,也能使其在平等眼光下更好地进行自我展现,发挥特长,以此分散不良情绪。因此社团活动有利于特殊学生群体舒缓不良情绪,也能使其在活动参与中提升自信心。与此同时特殊学生群体在参与社团活动时,也能为了兴趣爱好而努力,这有利于其追求个人理想。

(二)有利于学习者强化自我控制。现阶段大学学生社团多为自主管理,学生在社团中会由被管理者转化为管理者角色。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其提升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也有利于其在自我管理时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学生社团本身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学生在自我管理时会借助人性化手段加强自控,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针,以期寻求科学化管理模式,更好地推动学生社团发展。部分学生在角色互换中能以多元角度客观看待问题,也能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和善待同学,这有利于其社会适应力增强,也能为其交往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学习者通过担任管理者角色展开自我管理,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使其在待人处事中感受人生哲学,丰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健康的发展状态,进而提升自控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三)有利于学习者形成团体观念。社团活动的开展能使不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满足,丰富情感体验。许多学生会在社团活动中形成团体观念,不同学生在社团活动举办时会有共同的工作目标以及工作理想。而学习者在属于自己的团体中追求个人理想和团队理想,能为社团发展付出心血,也会在协作中提升交往力,这种没有利益瓜葛的纯洁友情是难能可贵的。因此社团在日常发展过程中会督促社团成员形成团体观念与团体意识,也会使相关人员养成大局观。不同学生在每次活动中分配的角色不同,通过丰富情感体验,担任不同责任和不同职责学生既能获得情感满足,也能提升归属感。探究大学学生社团定位,发现近八成的学生喜欢借助兴趣爱好舒缓压力,而部分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倾向于向社团朋友求助,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会因纯粹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进行交流,这种简单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提升抗压能力,也能使学生在大家庭社团中感觉到家庭般的关怀。

二、不同社团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一)容易为学生带来压力。现阶段大学社团因缺乏专业老师的科学化指导,导致其活动重复性较强,容易使社团干部产生较大心理压力,也会影响社团成员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通过与社团干部进行沟通与交流,发现社团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还有少部分教师只是在社团挂名,并没有对社团活动展开针对性指导,这也使社团活动在举办时缺乏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仅凭学校要求或仅基于从众心理缺少具体的计划,也缺少个性化品牌。与此同时,过多的社团活动会消耗学生课余时间,为学生带来较大心理压力,还会耽误学生正常作息和学习,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缺少专业指导教师是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压力的主因,由此可见,专业指导教师与社团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不同类型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都应有专业人员作为指导,才能不断优化和创新。

(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本文通过与社团成员展开系统性沟通和交流,并借助网络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意见与建议,发现近七成的学生对社团活动存在厌烦心理,这与社团激励体系不完善有关。缺少完善的激励体系,会导致社团成员缺少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许多活动也因此无法发挥其应有教育价值和作用。故此,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需适当减少活动次数,也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意见与建议的重视。例如,现阶段许多社团干部多基于主观思想展开活动,缺少集思广益环节,不利于其他成员提升成就感和获得感,也会降低其他成员的参与度,这是导致社团成员对相关活动产生消极看法的主因。强化对学生意见与建议的重视,能避免学生出现厌烦心理,也能在社团活动发展过程中集思广益,确保社团工作顺利开展。

(三)容易使学生产生行为偏差。学生社团核心人物本身具备一定权威性,其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正确会对社团成员带来较多积极影响,但核心人物的行为或思想有偏差,也容易使社团成员产生行为偏差,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加强对学校不同社团的针对性了解,发现其社团核心人物都具备较强的权威性。其他社团成员对核心人物比较拥戴和信服,因此核心学生做出错误决定时,许多社团成员会因从众心理听从于核心学生,一旦核心成员的思想与决策出现偏离,社团成员的行为也会出现偏离,有可能为社团甚至为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社团领导应积极加强系统性学习,强化对社团领导学习的关注与重视,提升其个人魅力才能使其带领社团走向健康发展道路。探寻不同社团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旨在推动社团健康发展,期望借助社团活动,助推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并使其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从而使其成长为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推动大学不同类型社团健康发展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期,学校是其主要活动场所,为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学校试图从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不同类型社团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正确认知自己,评价自己的机会,也能使学生在不同活动中展现天赋,增强其自信心,并锻炼其人际交往力,使其获得满足感。由于社团能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文化诉求和娱乐诉求,因此成为目前大学生主要消遣和宣泄的渠道。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表现机会,学校应积极助推社团健康发展,既要助推大学生借助社团活动加强心理调节,也要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归属感,才能发挥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确保大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前进。

(一)加强针对性心理指导,引导学生基于需求选择社团。大学不同类型社团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教育环境,也能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力增强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应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展开针对性心理指导,确保大学生有能力选择适宜自身身心发展需求的社团,保持积极阳光的态度参与社团活动,明确其生活重点,才能使其合理运用社团这一平台提升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例如,学校党委和团委可对社团进行针对性指导,既要督促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教育人才参与社团活动,也要在倡导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时对其进行科学扶持,使其在规范的道路上发展与前进,才能保持社团活动的健康性和向上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对不同类型社团的喜爱程度也会有所区别,学校可针对不同类型社团进行针对性宣传,并为社团的宣传提供相应财力和物力支持,以此确保学生在入学初期快速了解社团特点,从而加强科学性选择。对不同类型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旨在更好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优化,因此社团工作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学校的整体环境氛围,也要在社团活动举办时强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基于社团成员个性特点,举办相关活动,才能减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

(二)构建公平性激励体系,提升社团管理人员人格魅力。大学社团工作的优化与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构建公平性激励体系,优化社团评奖制度,借助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征求不同社团对激励体系的意见与建议,确保社团考核和社团工作紧密相连,激发不同类型社团强化良性竞争,也有利于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社团体系,也能在百家争鸣中快速发展大学生需要的多类型社团。引导教育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激励机制制定,能提升社团成员的参与性,增强其满足感和获得感,也能使其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故此,社团领导应不断加强针对性学习,既要提升自身魅力,为社团成员树立良好榜样,也要确保社团在健康的方向中发展与前进。现阶段单一的社团活动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诉求,学校需进一步加强对社团工作的重视和关注,要从管理者角度推动社团健康发展,也要基于学生需要为其社团优化提供系统性支持,才能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社团,并为社团的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

(三)构建人本性社团活动,助推特色化社团多元化发展。大学不同类型社团的系统性优化旨在更好地为学习者而服务,构建人本性社团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基于学生需求展开多元社团活动,推动不同类型社团健康发展,有利于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相关部门应坚持办学宗旨,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助推社团持续性优化与创新,督促其严格按照社团宗旨系统性展开活动,真正构建和谐温馨的情感社团。营造向上社团环境能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升交际力与合作力,也能使社团成员在交际与参与活动过程中调节自身情绪,舒缓心理压力,进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不同类型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因此社团发展过程中需构建多元活动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提前明确活动目的,才能构建特色化社团。不同类型社团功能与性质不同,不能因其性质而选择舍弃,无论是娱乐性社团还是专业性社团都应协调发展,平衡校内社团类型,才能对不同学生展开不同帮助,助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总之社团能为大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也能引导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助推特色化社团多元化发展,能构建更多样性的社团活动,也能引导学习者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获得感,以此减少抑郁和强迫等不良情绪的出现,使其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学校在倡导学生个性化成长时也要确保社团发挥育人功能与育人作用,借助社团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谐学生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在多元信息的冲击下坚定信仰与信念,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现阶段的大学社团具有较高的自主性,进一步为其提供财力和物力支持,积极鼓励学生在内部管理中展开多元社团活动,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利于我国高校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马建新,王竝,赵永兵.儒家式应对思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中的运用[J].江苏高教,2022(03):97-101.

[2]李忠艳,雒文虎,胡菊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及突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2):145-149.

[3]易晓明,定险峰,薛璟,吴欣怡.《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测量结果解释的优化[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05):962-966.

[4]周炫余,刘林,陈圆圆,洪嘉玲,卢笑.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动评估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8):72-78.

[5]刘丰林,杜睿,刘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教育机制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20-22.

[6]陈小芳,童敏,石晨,张永,张靖宇,陈析敏,周志光.多源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数据可视分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20,32(02):181-193.

作者:张超